集贸市场物价分析报告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集贸市场物价分析报告(精选8篇)

集贸市场物价分析报告 篇1

武都区物价局局长 李 明

2011年12月22日

市督察组: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价格形势异常严峻、稳价安民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一年来,武都区物价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深入贯彻省、市价格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一系列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扣“稳物价、保增长、保民生”的总体工作目标,大力加强价格监管,积极落实价格调控措施,着力整顿价费秩序,为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新武都创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2011年,物价部门共检查收费(经营)单位(企业)172家,查处价格违法总金额1857.5万元,其中清退429万元,罚款2.6万元;共受理价格鉴证、认证业务58件,鉴证和认证标的金额达到1.4亿元。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1年物价监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11年价格监管工作情况

一、强化监督检查,规范价费行为

(一)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为确保市场物价基本稳定,我们举全局之力,按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加强配合、有力监管”工作方案,采取领导带头,节日不休,设点值班,举报畅通,部门联动,强化配合,上门巡查,严厉查处的工作方法开展市场物价监管工作。特别在11月份以来,为了遏制我区物价总水平上涨较快势头,我局会同工商、质检、公安、商务、粮食、农牧、环保、综合执法、招商、卫生、广电、建设、房管、运管等15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在全区范围内对蔬菜、粮油米面、药品、商品房、物业管理、技工培训、餐饮、酒水、服装等商品及服务价格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整治,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种价格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二)围绕专项检查,规范部门收费行为

1、开展了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上学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局与纠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了教育收费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武都二中、两水中学、八一中学、区幼儿园、东江职中、落塘中学、城关中学、深圳中学、陇南扬名中学等13所学 2

校,查处违法总金额51万元,其中清退学生43万元,罚款1万元,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收费行为。

2、开展了涉农收费专项检查。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局对区农机局、国土局等涉农收费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同时,我局印发了《武都区涉农价费明白卡》,将涉农收费的10多个部门的30余项标准制成明白卡,向全区所有行政村发放,增强农民抵制乱收费的能力。

3、开展了医疗服务收费、银行收费专项检查。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开展了为期1月时间的医疗服务收费和银行收费专项检查。检查区医院、中医院、马街卫生院、安化卫生院、甘泉卫生院、黄坪卫生院、两水卫生院、石门卫生院、汉王卫生院、柏林卫生院、外纳卫生院、透防卫生院、鱼龙卫生院、角弓卫生院等15所医疗收费单位和区农行、区金桥村镇银行、区合作银行、区邮政银行等4所金融机构。共查处涉案金额6.5万元,清退6.5万元。较好地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业和金融行业价格行为。

(三)围绕12358平台,打造物价部门品牌

12358价格举报电话已成为百姓咨询价格信息,了解价格政策,反映价格问题,举报价格违法行为的重要渠道。为使12358举报平台更加深入民心,始终坚持“当即受理、及时办理、妥善处理”,及时有效、快捷有力地利用价格政策 3

和行政执法手段为百姓解答价格疑难,查处价格违法行为,解决实际价格矛盾和问题,从而使12358价格举报平台真正形成物价部门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品牌。一年来,共受理各类举报113件,办结113件,办结率100%。

二、坚持依法治价,优化价格环境

(一)依法治价取得新发展。始终以价格法律法规为准绳,建立了科学的政府定价机制,力求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实现了政府定价由静态到动态、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一是强化成本监审,合理定价。按照“成本是基础、质量是关键”的基本原则,对今年商品房价格、物业收费、出租车客运票价等制定严格履行成本监审工作程序,在成本调查监审工作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商品房价格、物业费收费标准和出租车客运票价,做到既对经营者负责,又对消费者负责。二是完善价格听证及集体定价制度。在今年的所有调定价费事项中,均严格执行集体审价,不搞“一言堂”,杜绝“人情价”、“关系价”,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对定调价的自由裁量度。在调(定)价过程中,认真执行价格听证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定价中来,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增加透明度,提高公信力。如在制定物业费收费标准时,通过公告程序,4

公开征集业主代表,建立业主委员会,举行由业主委员会所有成员参加的价格听证会,确保制定政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二)“两证”年审取得新成效。积极会同区财政局通过广泛宣传、统筹安排,历时一个多月,高效地完成了全区的行政事业和经营服务收费年审及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同时,就被审单位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收费单位对年审工作的认识。全区应审《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126个,已审126个,年审率100%;应审《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39个,已审39个,年审率100%。通过收费年审,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加强了收费管理,有效扼制了乱收费现象,为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促进全区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价格调研取得新突破。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区经济发展的大局,认真执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密切关注价格走势,积极理顺价格矛盾,着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针对春节前后市场价格出现上涨的情况,我们及时开展了市场农副产品价格、药品价格、客运票价的调查,出台了一系列价格监管措施,较好地稳定了市场商品和服务价格秩序。二是针对城区市场蔬菜、小吃价格全面上涨态势,开展了部分蔬菜、小吃成本收益情况专题调查,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上报 5

了《关于武都城区市场蔬菜小吃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意见。三是组织开展了农资价格专题调查,撰写了《武都区春耕春播期间农资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动情况》调查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四是开展客运票价调查。针对成品油涨价后对客运票价的影响进行了调查测算,为规范出租车客运票价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服务职能,提升部门形象

(一)认真抓好价格监测工作。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制度建设。为加强监测预警的针对性、时效性、前瞻性,修订完善了价格监测预警预案,为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完善价格信息报告制度。在巩固省市规定的23个品种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又增加了20个品种的价格监测,坚持日采价、周上报、月分析制度,农资、粮油、蔬菜、液化气、猪肉、成品油等重要商品价格的监测得到加强。今年共编发《价格信息》24期,坚持每半月给区委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报送一次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动态,让领导及时了解民生价格行情,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每天在武都电视台发布主要商品价格信息,让消费者甄别消费,杜绝价格欺诈。三是建立长态价格监测机制。对各大超市和粮油经销点米、面、粮油价格实行了价格变动申报制度,在经营企业内部建立了物价员联系制,当价格及其供货情况 6

发生变化时必须第一时间向价格主管部门报告,对价格变化比较大,可能引起我区市场物价较大波动的商品不允许进入我区市场销售,影响稳定。

(二)积极开展价格鉴证、认证服务。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为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涉案产值评估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商品房价格认证工作,积极拓展价格服务领域,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司法、行政执法及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一年来,共受理价格鉴证、认证业务58件,鉴证和认证标的金额达到1.4亿元。

(三)价格信息宣传工作稳步推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价格政策和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了物价工作的影响。在继续抓好物价系统网络宣传的同时,积极争取新闻媒体对价格政策和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全年在省、市、区新闻媒体及网站上发布价格信息57篇,其中,在甘肃省价格网上发布了22篇,陇南电视台、陇南日报上发布了5篇,陇南价格网上发布了22篇,区电视台和区“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办公室简报上发布了8篇;已编发《武都物价》24期。

近期市场物价集中整顿情况

一、工作措施及特点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 7

视市场物价监管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物价工作汇报,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市场物价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了《陇南市武都区市场物价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委副区长马学文为组长的武都区市场物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为确保这次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11月24日,区政府副区长周华主持召开了由联合检查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市场物价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明确了工作要求,靠实了工作任务。按照会议要求,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市场物价联合整顿工作组,为市场物价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11月29日,市政府副市长张庆宏带领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农牧局、市统计局负责人检查我区市场物价时对武都区开展的市场物价专项整治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分别在12月5日、12月18日两次对我区市场物价整顿活动做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这次市场物价专项整顿工作。

(二)迅速行动,密切配合。11月25日以来,联合检查组各成员单位认真结合各自业务工作开展整治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检查中多部门集中力量,联合出击,协调联动,整体意识、业务素质和检查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进行交

流总结,及时安排下一步工作,调整检查方向,确保全面推进,为促进大检查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强化宣传,落实整改。检查的目的在于规范,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加大了价格政策的宣传力度,以新闻媒体、印制张贴公告及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及时提醒告诫,敦促经营者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加强价格自律,变被动规范为自觉规范,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净化竞争环境。这次整顿活动下发张贴检查通知300余份,印发价格政策宣传单5000余张,编写市场物价专项整顿活动简报8起。

(四)重点突出,加强监管。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五个重点”:重点查处不执行明码标价或不履行价格承诺等价格欺诈行为;重点查处未经价格主管部门的审批,私自制定收费标准的行为;重点查处新建商品房未进行价格备案,违规销售商品房的行为;重点查处经营者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等手段哄抬价格的行为;重点监测粮食、食用植物油和肉、禽、蛋、菜、奶等群众生活必需品及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在市场价格监测中坚持“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报告,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四、工作亮点及成效

(一)社会效益明显。据统计,此次市场物价大整顿共出动检查人员260余人次,检查车辆60余车次,检查大中型

商场、超市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4家;酒店及宾馆餐饮部15家;牛肉面馆4家;粮油米面门店8家;驾校2家;医药超市12家;蔬菜市场1处;火锅店3家;监测商品价格共计5类144个;农牧部门抽检9个农产品品种。共查处价格违法总件数30余起,价格违法总金额1800多万元。其中采取教育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的24起;下发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立案查处6起,罚款1.6万元,退还消费者380余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

(二)市场价格行为发生可喜转变。过去满目皆是的虚假“促销”标牌、令人眼花缭乱的宣传广告不见了,满耳听到的欺骗性、误导性虚假宣传少了,不规范的标价形式明显减少。

(三)守法经营意识明显增强。通过这段时间的大力监管,使经营者乃至消费者知道,市场经济并不是经营者随意定价,胡乱涨价,其价格行为要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促使经营者遵法观念明显增强,主动沟通、咨询价格政策者明显增多。

(四)建立长态价格监测机制。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做到每日监测,每日报告,在经营企业内部建立物价员联系制度,当价格及供货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第一时间向价格主管部门报告。要求经营者必须将价格主管部门监制的价价目表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予以标示,做到明码标

价,诚信经营,不断完善价格监管长效机制,切实规范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目前,区内各大商场超市、药店全面使用张贴了由我局监制的标价签,明码标价率达到了90%以上。

回顾今年的工作,我们在服务发展、履行职责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的工作离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是在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上不够;在发挥物价部门职能作用、主动进位上不够;在探索加强稳定市场物价有效办法上不够。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加以解决。2012年我们将按照省、市物价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断加大价格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大力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为促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价格环境。

集贸市场物价分析报告 篇2

信贷周期是指一种信贷紧缩和信贷扩张的周期性地交替往复出现的现象, 信贷周期通常是对经济增长周期做出的一个反应。按照凯恩斯的理论, 经济增长, 可能是由于投资的增加, 而投资增加来源于信贷的增长, 过快的信贷增长, 会带来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结果将导致物价水平上升。由此可见, 信贷周期变化与社会物价水平波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由于我国没有实行完全的市场利率政策,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很多情况下与我国的情形并非完全相同。因此, 本文将从我国实际数据出发, 研究我国信贷周期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变化规律, 并对内在规律提出政策建议。

1 数据说明和统计描述

1.1 相关数据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使用的数据为1978-2009年的数据, 且全部数据来源于《1986-2009中国金融年鉴》。相关数据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 (1986-2009)

1.2 相关统计描述

本文采用我国城乡居民各项贷款年度数据和增长率衡量信贷变化状况, 用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物价运行状况。相应的变动趋势见图1所示。

从1978年至2009年我国信贷变化和CPI变化情况看:第一, 信贷总额与物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 贷款增幅与CPI增幅之间存在相关性, 但CPI变化比信贷变化要滞后一段时间, 符合信贷周期影响物价水平的的猜想, 但需要进一步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证明。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构建与相关变量说明

信贷周期与CPI变化模型为:Yt=β0+β1Xt+μ

本文指定Yt、Xt分别代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增幅和年度信贷增幅;β0、β1为待估参数, μ为随机误差项。由于年度信贷增幅 (Xt) 可能存在滞后变量, 具体滞后期数将通过计算结果确定。

2.2 模型估计

由于无法预知信贷变化对物价水平影响的时滞期, 需取不同的滞后期试算。经试算发现, 在2阶阿尔蒙多项式变换下, 滞后期数取到3期, 估计结果比较合理。为了消除序列相关性的影响, 在Eviews软件包下, 2阶广义差分的估计结果为:

从估计的结果看, 部分变量t值较低, 但却有着较高的拟合优度与F, 说明变量Xt总体上对Yt的线性影响还是存在的。在5%的显著水平下, D.W=1.856>du, 表明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2.3 Grange 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于滞后期长度的选择有时很敏感, 一般而言, 需进行不同滞后期长度的检验, 本文滞后期检验长度为5, 检验结果见表2,

3 结论与建议

3.1 相关结论

通过以上对我国1978-2009年我国贷款总额与CPI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们得出如下两个基本结论:

3.1.1 从图一可以看出:

一方面, 我国信贷的确存在周期性的变化, 1984-1988年出现了一次信贷的迅速增长, 1994-1997年一直处于信贷高速增长时期, 2002-2004年又出现了信贷的高速增长, 最近一次出现在2008-2009年, 特别是09年, 增幅超过30%。另一方面, 从CPI的角度来看, 1985-1989年出现一次物价水平大幅上涨, 1993-1996又出现一次物价上涨, 且1994年的CPI涨幅达到24.1%, 属于恶性通货膨胀, 2004年CPI出现小的涨幅, 2007-2008年CPI又出现明显涨幅。因此, 每次信贷的大幅增加的结果都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升, 只是信贷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有滞后效应, 约1年后才能有明显体现。

3.1.2 从模型估计的结果看:

贷款增长对当年CPI年影响较小, 贷款每增加1%, 会带动当年CPI上涨0.091个百分点, 带动第二年CPI上涨0.384个百分点, 带动第三年CPI上涨0.371个百分点, 带动第四年CPI上涨0.05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 信贷的增长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主要在第二、第三年体现出来, 特别是对第二年的物价水平影响最大。如1984年贷款额同比增长41.77%, 1985年CPI上涨8.8个百分点;2007年贷款额同比增长16.13%, 2008年CPI上涨5.9个百分点, 是近几年物价水平上涨最快的年份。

3.1.3 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看:

虽然F的值不能拒绝原假设, 但从伴随概率来看“X不是引起Y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要远小于“Y不是引起X的格兰杰原因”, 说明信贷的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 而反过来, 物价水平变化对信贷的影响很有限。

3.2 相应建议

针对前述的研究结果, 提出以下几条针对性的建议:

3.2.1 选取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从上文分析来看, 信贷周期依赖于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在初期阶段, 与政府投资相关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可能没有明显感受到, 但是经过一个持续的高速投放, 这种传导渠道还是明显存在的, 特别是信贷投放如何影响物价水平的传导过程值得观察和研究。政府采取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还是要依靠利率和汇率工具。例如利率调整, 从过往的经验看, 下调是为了应对经济衰退, 往往果断快速, 但上调时则是犹豫不决, 特别是在危机时期往往没有决策者敢于冒着风险提出微调或者踩刹车的建议, 此时就只能寄望于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机制了, 因此在当前这个环境下推进利率和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就非常重要。

3.2.2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导的。当经济遇到困难, 政府往往通过加大投资的方式拉动, 按照挤出效应理论, 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拉高市场利率, 从而抑制私人投资。事实上, 一个健康的经济应该是由消费为主导的经济系统, 而内需不足却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问题, 如何从投资拉动型经济转变为消费拉动型经济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目前政府所采取的增加大量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 带来全社会贷款额的急剧上升。虽然短期内拉动了经济增长, 但同也带来了物价水平的急速上升, 使得物价水平随着信贷周期而波动, 经济时常起伏不定, 要达到以消费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稳定、健康的经济体系, 就必须让国民自发的增加消费。而目前国内消费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保险等体系不健全, 普通民众不敢消费,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量的货币支出, 只能增加储蓄, 减少消费。由此可见, 就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情形来说, 建立全民完善的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体系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摘要:本文利用阿尔蒙变换、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等方法, 利用1978年至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我国的信贷变化与物价波动的关系, 并试图证明信贷的周期的变化对应着物价水平的周期性变化。

关键词:信贷周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Granger因果检验

参考文献

[1]周助新, 胡王婉.我国信贷市场上的顺周期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 2009, (10) :30-32.

[2]巴曙松.我国信贷周期启动下的中国经济走势[J].税务研究, 2009, (6) 35-38.

[3]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30-334.

[4]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249-250.

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篇3

【关键词】 物价变动;会计核算;影响;对策

一、前言

会计核算主要是由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两个组成,具体而言,会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的附表;相关附表又可分为利润分配表、分部报告以及担保余额变动表等。物价的变动将对会计核算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能会让历史成本以及币值稳定预测情况的真实性无意义,进而导致财务报表的准确性降低,因此也给会计核算招致许多疑难问题,因此,寻求正确的方法或者途径来减少甚至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会计核算情况能如实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已经成为了以会计为核心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及消除对策做进一步地探究和分析。

二、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物价的变动,必定将会对会计核算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传统会计模式下的基本会计理论带来的影响。若不进行传统会计模式的变革,将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目标产生冲击。其次,表现为对会计实务的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货币计量的冲击。

货币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其含义有两种: 一是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标准度量会计主体的所有经济业务;二是货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纸币的出现以及广泛使用,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相关的货币政策进行经济干预,那么,货币价值就必然会因此而出现变动。币值不变作为会计计量的基本前提,它与经济现实有一定的脱节。当物价出现持续上涨或者下跌时,传统的会计模式下的货币计量,即币值不变的假设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对会计原则的冲击。

历史成本原则,其计量的前提条件是物价的稳定,而当物价出现持续上涨或者下跌时,在历史成本的计量前提之下,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当下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导致了企业资产中所获得的实际成本和现行成本完全不符,进而影响了会计报表计量的真实可靠性。此外,将通货膨胀期间获得的收益和前期所取得的历史成本相配比,会计核算的误差就比较大,造成企业利润虚增的现象。所以,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对财务会计目标达成造成阻碍。

(3)对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冲击。

会计目标的合理化能够给企业提供更有效的会计信息,以助于科学决策的实现。但另一方面,物价变动容易对会计计量的属性造成影响。会计信息和经济现实相脱节,进而会大大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会阻碍会计目标的尽快实现。

三、物价变动影响的消除对策。

(一)局部调整法。

所谓的局部调整法,就是在不变革现行的会计模式的前提下,为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而对会计信息做局部的改善。它主要着力于某一类资产的价格的变动,改变资产的计价方式,从而减少甚至是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此种方法具体包括: 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固定资产定期重估价法、实行物价变动准备金制度等。

(1)加速折旧法。

所谓的加速折旧法,即是对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具体而言,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其早期计提还比较高的折旧费用,并按照逐年递减的原则,那么,在固定资产的早期,能够以比较高的折旧和收入配比。随着社会的发展,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能够让企业尽快收回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但固定资产的折旧总额属于历史成本的范畴,加速折旧法并未彻底解决实质资本的维持问题,这是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2)固定资产定期重估价法。

企业如果对固定资产做定期的重新估价,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其现行的价值,通过此方法,不仅可以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是现行的成本报价,也可以保证利润表之中,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折旧费用正是当期的成本,会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以保证。

(二)全面调整法。

全面调整法是相对于局部调整法而言的,它通过改变现行的会计模式来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即消除了历史成本会计,用物价变动会计取而代之,进而达到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影响的目的。一般而言,会计计量单位包括有名义的货币单位及不变购买力单位;会计计量属性包括了历史成本及现行成本。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会计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货币模式和现行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

(1)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会计模式。

这种会计模式又可称为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或者是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它的计量依然属于历史成本,但不同的是,其计量单位是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此种会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报告的过多的影响。

(2)现行成本/名义货币模式。

此种模式又称为现行成本会计模式。它计量的是现行成本,其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单位。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对各个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现行成本能够更好地反映个别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现行成本的多少正是企业所关注的问题,因此,采用现行成本模式能够为此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会计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会计核算机制还处于初级阶段,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参差不齐,而在历史成本原则下,会计核算无法对物价变动做出及时正确的反映,进而会导致资产、收入、负债、费用以及利润等的计量不准确,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针对物价变动的影响实施相应的对策是必不可少的。以上采用的局部调整法和全面调整法均各有优缺点,在一定的适用条件下,有效地降低甚至是消除了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总体而言,其消除对策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但我们必须加大对会计核算的投入力度,在体制上彻底地完善它。

参考文献

[1] 陈谋达. 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08)

[2] 朱炜.  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影响[J]. 特区经济. 2007(10)

作者简介:王灼丽,女,(1963.1.10-),辽宁沈阳人,专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集贸市场物价分析报告 篇4

清远信息港讯: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即将来临,为营造节日期间良好的市场价格环境,从9月7日开始至10月7日,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将不定期进行市场价格检查。重点对市区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和商场、超市的粮、油、肉禽蛋等群众生活必需品,以及成品油、液化气、公路客运和城市公交等交通运输价格、住宿和景点门票等价格和收费等进行价格检查和监管。

7日上午,记者跟随检查组来到了市区华润万家超市和佳信放心菜店,重点检查时下热销的月饼、粮油和肉禽蛋等农副产品价格。经巡查,未发现虚假标价和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打击各种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和变相抬价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该负责人还提醒广大市民,如发现价格违法行为可拨打价格举报电话“12358”进行投诉和举报,一经查实,将依法严处。

集贸市场物价分析报告 篇5

为营造公平有序的节日市场价格环境,整顿和规范节日市场价格秩序,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根据**省物价局特提****[****]**号文件精神,县物价局从****年**月**日起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检查力量持续开展了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现将检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此项检查是系统性的工作,县物价局高度重视,在检查前召开全局干部职工会,对检查工作进行系统周密的安排部署,在检查工作开展过程中,由分管局长统一安排指挥,并直接带队参加检查,由于认识到位,组织有力,从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检查工作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二、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年**月**日至****年*月*日,我局着重就“元旦、春节”期间的市场物价执行情况、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执行情况、春运票价执行情况等方面开展了检查。

*、开展市场物资供应价格检查,稳定“春节”期间市场物价。在春节前夕县物价局组织力量对农贸市场、日杂超市、粮油商店的物资供应价格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防止“春节”期间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哄抬物价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

*、以禁止价格欺诈为重点,加强市场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执行情况检查。禁止价格欺诈和明码标价检查是我局市场监管方面的日常基础工作,也是节日市场监管的重点,“两节”期间我局共*次组织力量对县城主要街道和超市的商品明码标价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明码标价执行不好的**家商店和*家超市进行了处罚,共计罚款*******元。

*、以保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切实开展春运票价检查,保证春运期间客运标价基本稳定。今年春运期间我县公路客运车辆乱涨价相当严惩中地群众投诉举报不断,县人大、县政协也给我局提出了工作监督意见,为保护群众利益,维护客运市场物价稳定,我局联合运管部门对全县**条客运线路的***余/辆次客运车辆的价格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查出有违价行为的**辆客运车辆进行了处罚,共清退多收价款****余元,罚款*****元。

三、检查工作达到的效果

通过近**天检查工作的持续开展,对客运、个体零售等行业价格行为进行了全方位的整顿,通过对违价行为的处理,打击了乱涨价等价格不法行为,规范了价格秩序,达到了稳定物价、整顿秩序、保护群众利益的目的。

四、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此次监督检查工作在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基础差,工作难度大。

*、市场价格监管工作的日常化做得不够。

*、市场价格监管的社会氛围不够,群众对市场价格监管方面的参与、理解、支持不够。

*、市场价格监管工作的事前准备不够充分。

集贸市场物价分析报告 篇6

为确保中秋佳节和63周年国庆节日期间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近日,浠水县物价局根据省局文件精神,精心部署“两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主动把价格监管“关口”前移,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市场价格监管。

一是成立“两节”市场监管领导小组。由分管市场价格监管工作的副局长任组长、市场管理所所长牵头,组成二个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小组。自9月24日开始,至10月8日止,开展为期15天的全县市场价格巡查检查行动。将市场监管工作任务分组包片、责任到人、落实到街(店)。做到市场监管有专人抓、有专人查,节日期间巡查不留空档,不走过场,促使此次行动效果明显。

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重点加强对本地群众生活必需品和服务进行价格监测,如粮、油、肉、蛋、奶、菜、月饼、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药品、液化气、客运票价等。采取一天一采价,一周一总结。密切关注市场物价动态,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分析预测,及时进行价格预警预报。

三是大力开展市场价格巡查。分别对中百仓储浠水购物广场、浠水商场、黄商浠水洪都店、超市、客运、旅行社、三角山及斗方山风景区、宾馆、餐饮、家电、医药、电信、眼镜、服装、鞋类、美容美发等行业的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及收费(价格)开展专项巡查,并送发《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和《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宣传资料2000份,提醒告诫各经营者严格执行价格法律法规,自觉规范价格行为。监督检查经营者实行明码标价规定、执行政府定价及指导价、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等落实情况,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发生,保持节日期间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四是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结合节日特点和监管重点,继续整治重要生活商品和服务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各类商品促销价格、客运票价、旅游景点门票的检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乱加价、乱收费、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借机涨价、搭车加价、不明码标价、虚构原价、虚假打折、不履行价格承诺等价格违法行为。对性质恶劣、问题突出、影响较大的价格和收费违法案件,要及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五是严格执行节日值班制度。明确局领导轮流带班、股所室负责人值班和执法人员守岗管理责任,并作好节日值班记录,及时搞好上传下达,确保政令畅通;确保“两节”期间价格监测、价格举报和价格监管任务落实到人。各值班物价干部要对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好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积极化解价格矛盾,杜绝价格问题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7

1 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

CPI的上涨与很多因素有关, 通俗解释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但就我国2010年的情况来看, 有着特殊的原因, 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增长背景下的过大需求。

从2003年开始, 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态势, 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十分强劲, 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量庞大,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 总需求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价格的上升。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为此, 2008年年底, 中央出台了4万亿的刺激投资需求的计划, 这个计划在刺激积极、恢复增长方面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10.3%, 而当前的物价上涨也是近几年连续超过10%的经济增长所累积的收入效应的正常释放。

(2) 货币超发导致的流动性过剩。

由于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和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原因, 导致国际货币市场对人民币有一个强烈的升值预期, 使得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中国, 这样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必然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表明, 外汇占款从2010年1月份的196094.14亿元上涨到12月份225795.14亿元, 涨幅达15.14%。截止2010年12月份, M2的发行已达725851.79亿元, 比5月底的663351.37亿元增长了9.42%, 同时根据人民银行的初步统计, 2010年全年全部金融机构本位币各项贷款新增8.36万亿元, 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7.95万亿元, 充裕的资金最终将形成购买力, 促进物价水平的上涨。

(3) 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导致的物价上涨。

首先, 受到国际粮食储备下降、国际价格传导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粮荒”, 粮食价格普遍上涨, 而粮食又是食品产业链的源头, 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其次, 由于国际市场上美元持续走软, 导致石油、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急剧攀升, 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价格上涨压力;再次,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可能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首先, 劳动力成本增加可能成为推动今年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 珠三角和长三角“民工荒”凸显了农民工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部分上涨的劳动力工资成本最终将会转移到相关产品的价格中。

总之, 影响中国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并不是单一的。而另一方面, 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十分迅速的传导性, 任何一部分的商品的涨价, 将会很快地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其他商品的涨价。物价上涨对当前中国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少有三大危害, 首先是它将使得中国已经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 人们都知道物价上涨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 但是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 物价上涨对低收入民众的生活的冲击最大;其次, 物价上涨的第二个危害是它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将使得中国本来已经扭曲的经济结构更加扭曲;再次, 物价上涨将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所以政府不论是出于保障民生还是维护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都要统筹兼顾, 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化解市场自身缺陷无法调节和解决的物价上涨问题。

2 抑制物价上涨的对策措施

2.1 传统的货币政策

为了防止物价进一步上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2011年货币政策是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这也是我国在当前国际国内大环境下的正确选择。传统的货币政策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存款准备金率“杀伤力”, 被广泛运用。

(1) 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过程, 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当中央银行认为经济社会发展过快, 投资消费过旺, 资金过多时, 便卖出债券, 相应地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 则央行买入债券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2010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的分析监测, 按照货币调控的要求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2万亿元, 开展正回购操作2.1万亿元, 同时灵活安排短期正回购操作期限品种, 通过长短期操作工具的合理搭配, 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

(2)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达到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 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就要增加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 减少贷款的发放, 全社会货币供应量就会相应下降。由于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购买意愿的制约。因此, 为加强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 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回归正常水平, 抑制物价上涨, 在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同时,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使用了存款准备金率工具, 发挥其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2010年全年,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 累计上调幅度达3个百分点。搭配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的需要, 是货币政策灵活性、针对性的体现, 有效地回笼了大量基础货币。

2.2 利率政策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 其高低直接决定了金融市场上资金的成本。近年来, 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控方式灵活, 调控机制日益完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发挥。2010年前三季度, 利率政策保持稳定。第四季度, 为稳定物价, 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 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25%上调至2.75%, 上调0.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31%上调至5.81%, 上调0.5个百分点。

2.3 斟酌使用财政政策

为了维持经济持续增长, 防止经济回落, 中央经济会议决定在201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 实质上仍然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物价上涨压力和通货膨胀预期强烈的情况下,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看上去好像是火上浇油, 其实不然, 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认为西方财政制度本身有一种自动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 即自动稳定器。但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不高, 财政制度不合理, 使得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发挥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 我国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 要审时度势, 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根据IS-LM模型我们可以知道, 利用积极的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而利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消除经济增长带来的物价上升。

2.4 增加有效供给

物价上涨从根本上来说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 要调控物价不能靠单纯的抑制总需求, 增加有效的总供给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从长期和根本上来说, 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稳定价格, 促进经济增长, 使社会经济处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状态, 就必须强化供给方面的管理。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 必须在强调需求管理的同时, 逐步地将着力点转向供给管理方面, 或者说逐步地向总供给倾斜。

总之, 抑制物价上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不仅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而且其治理的过程也必然会牵扯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到各个产业部门, 各个企业, 社会各阶层和个人的既得利益, 因此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治理对策。尤其是我国物价上涨问题的治理, 必须从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特殊的国情出发, 认真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也要注意各方面政策措施的有效协调。既要从宏观经济的整体出发, 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总供给的不断增长, 又要适度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和总需求, 防止物价上涨进一步演化为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样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R].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10-01-26.

[2]叶为金.关注影响全年CPI上涨的新涨价因素[J].中国财政, 2010, (10) .

集贸市场物价分析报告 篇8

【关键词】 汇率 物价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分析

作为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汇兑比例,汇率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对本国物价水平产生影响,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汇率波动对本国物价的影响日益加大。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加大,其对国内物价是否存在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值得关注。本文为对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我国物价水平影响并不显著。

一、汇率变动影响物价的主要渠道

从理论上讲,汇率的变动主要通过进口和出口两个渠道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以人民币升值为例:从进口来看,人民币升值将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使得进口商品价格降低,并给国内商品价格带来下行压力,推动物价水平走低;从出口来看,人民币升值将降低国内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导致出口减少,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国内物价水平也相应回落。此外,由于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使得贸易顺差减少,从而减少了中央银行因外汇占款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降。为验证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否对国内物价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下面将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研究方法及变量、数据选择

本文首先运用协整检验来分析汇率与物价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然后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汇率变动是否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化,最后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脉冲响应函数(IRF),对汇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进行动态模拟,以更直观的方式分析汇率变动给物价带来的影响。

本文以定基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物价水平的代理变量,由于我国没有公布CPI月定基比指数,因此本文利用CPI月环比指数计算整理得到CPI月定基比指数,基期为2005年6月,并作对数处理,记为LCPI。本文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月度加权平均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的代理变量,并作对数处理,记为LEXR。本文的样本区间为2005年7月-2008年12月,所有数据均为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为“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三、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

由于大多数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对这类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时往往会出现“伪回归”现象,从而导致分析结论无效,因此在进行回归前,首先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方法对LCPI和LEXR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过程中,滞后项的确定采用AIC准则和SC准则,检验结果见表1。检验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的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即都是I(1)序列。

(注:其中检验形式(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项的阶数。)

2、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理论,虽然一些经济变量本身是非平稳序列,但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这种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也即协整关系。根据ADF 单位根检验结果,由于LCPI和LEXR的时间序列都是I(1)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可以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长期的稳定关系。本文运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运用OLS法估计序列的长期线性均衡关系,得到方程(1):

LCPI=6.154-0.731LEXR(1)

(82.390) (-19.822)

R-squared=0.908,Adjusted R-squared=0.905,F=392.9

其中,括号中的数据为相应估计量的t统计量。通过回归结果分析,可知方程的拟合优度比较令人满意,各项检验参数均显著不为零,F统计量表明方程显著成立,因此回归方程统计性质良好。

随后,对该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其结果见表2。检验结果显示,方程(1)的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因此LCPI和LEX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此可见,汇率与物价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3、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LCPI和LEXR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为了判断汇率变化是否会引起物价的变化,需要进行因果检验。本文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LCPI和LEXR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汇率与滞后1-3个月的物价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由此可见,目前汇率并非影响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从概率值的变化趋势看,随着滞后期缩短,汇率对物价的影响逐渐增大。

(注:*表示汇率变动不是物价变动的原因。)

4、脉冲响应分析

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证明了汇率变动并非引起物价变动的重要因素,但汇率变动对物价存在一定影响。为更为直观地反映汇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下面将进行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一个内生变量对一个标准单位误差的反应,具体地说,它描述的是在随机误差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在由LCPI和LEXR构成的VAR系统中,给LEXR一个Cholesky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可以得到LCPI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在图1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月),这里选择时间滞后为10期。图1的纵轴表示物价水平,实线表示物价对汇率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

从图1中可以看到,物价对正向汇率冲击对产生了负响应,并在第3个月达到响应峰值,为-0.32%,此后负向响应此后负向响应趋于平稳。这说明汇率变化将对物价产生影响,人民币升值将会使物价水平下降,且这种负向影响将持续较长时间。

四、研究结论

上一篇: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下一篇:3.15消费者维权日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