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精选12篇)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1

2.1水利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每年应该进行水利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培训,随着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一些新规范、新技术、新材料等已经不断地对水利工程建设加以改进。但是由于县级以上相应单位担负着设计或监理的工作,在其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多,难以得到其相关部门通知每年的业务学习,对于工作期间就很少有出去参加各种水利培训,一些知识都是靠自觉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却没有地方学习交流,这样技术水平就难以提高,实践经验缺乏,难以担负工作中更深层次的技术实施。所以,这是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人才技术水平问题。

2.2管理主体不明确

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民均是“农村集体所有”的责任主体,但任何一方的具体责任都不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缺位,管理职责没有落实。使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责任不能明确,影响小型水利工程使用和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利益。

2.3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不健全

乡(镇)水利站是最基层的水利服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承担农村水利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服务,是县级水行政职能的延伸,是最基层的水利部门的工作。而小型水利工程是为搞好农业生产才修建的,那么对于水利站的工作技术人员,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却不能深入实际,而在一些水库、河塘、渠道的管理人员,却是来自当地的农民,对于应急的险情除了报告外,难以直接承担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在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安排上应作调整,乡(镇)设立水利站,而水利站是最基层的水利技术管理部门,这些部门的技术人员也是接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对水利工程的理论知识有过全面的学习。那么如果再身临其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理才会有所提高,所以管理机构就要从基层水利技术人员抓起,不断的完善。

2.4工程质量监控不妥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2

1 黑龙江省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26'至53°34', 是祖国最东北、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边疆省份。无霜期100至149天, 取暖期5至6个月。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厂房、楼房等建筑物都必须加厚墙壁 (比山海关以南增厚1倍以上) , 才能达到保温目的。这就势必增加工程造价。

2 我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2.1 干旱缺水呈现越来越严重的势态。

全省农田受旱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0.113亿公顷/年, 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约0.267亿公顷/年, 1999年全省受灾面积达0.0400亿公顷, 2000年, 2001年的特大旱灾造成我省粮食减产约10%。由于水资源短缺, 农业, 农村在与工业, 城市的净水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工业, 生活, 环境保护用水比例不断提高, 农业用水比例大幅度减少, 而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渔, 副, 牧业用水量比重不断增加, 种植业灌溉用水量日益减少, 现在, 种植业将最朋可能成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牺牲品。

2.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

尽管我省农田水利事业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与新时期“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对外开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我省农田水利骨干工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由于勘测, 规划, 计仓促, 经费不足, 配套不全, 施工条件简陋, 工程质量差, 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 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 普遍老化损坏, 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 相对于大型灌区的骨干工程, 中小型灌区以及农田水利田间工程的现状更令人担忧, 导致输水效率低, 渗漏损失大。

2.3 工程质量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在围绕农田及生活区, 便于农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利用。但农村水利工程多属于地方性工程, 施工方在施工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施工质量问题, 再加上工程建成后多为农民自行维护, 难以按照正规的水利工程维护标准进行日常维护。很多情况下, 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多为农民, 施工单位本身没有质量意识, 相关的建设标准落实不到位, 没有专门从事质量监察的部门和人员, 工程建设质量和维修养护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2.4 重复建设多。

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开始较早, 但整体的设计施工都比较落后, 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都缺乏相应的目的性, 这种情况在很长时间内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不相匹配。有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都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政策临时仓促上马, 没有对工程的整体效益做综合评估, 以致于出现工程的重复建设, 造成了资源, 人力物力的浪费, 也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2.5 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 农田水利设施都是集体建, 集体管, 而且人们形成的观念是重建设, 轻管理, 改革开放以后, 经济发展了, 但社会治安状况并没有极大提高, 农田水利设施时有人为破坏现象。

2.6 国家投入水利资金少, 民宫水利发展迟缓。

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和种粮综合直补等惠农富农政策后,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增加了农民收入, 可是近年来国家投资农村水利有限, 地方财政又无力投入, 完善水利设施难成现实, 另外由于水利产权不能明晰, 严重影响群众投入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民营水利发展迟缓, 加之少数群众不能正确理解税费改革政策, 对其承担的义务不愿履行, 投工投劳“一事一议”存在难度;农村机动地少, 土地承包30年不变, 开挖疏滩排水沟等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占用土地难协调, 增加了兴修水利的难度。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水利事业良性发展。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建立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 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 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所以要建立县乡村三级水管队伍, 完善服务体系, 真正发挥水利专业人员的作用。

3.2 加大项目整合力度,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要扭转当前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 必须认真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切实加强对农村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 把每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与目标考核挂钩, 实施“一把手”工程, 推劝水利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 新方法, 合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 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平整, 扶贫开发, 新农村建设等各项资金, 推动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 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3 广纳社会可用资源, 大力发展民营水利。

新的形势下, 民间资本等各种社会可利用资源有着广阔的活跃的市场, 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加大财政奖补力度, 拓宽水利投融渠道, 广纳社会资源, 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根据水利工程性质, 分类管理, 采取拍卖, 租赁或承包等方式, 明晰产权, 明确责任, 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3.4 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

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 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 都是前所未有的, 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 未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不仅要研究有效, 适用的技术, 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 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 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 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 不仅是时代的需要, 也符合WTO规则, 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结束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只有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才能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 我国普遍存在水利设施少, 能效发挥差, 专业干部少等现象, 只有建立健全水利服务体系, 举全社会之力发展水利事业, 真正建设旱涝丰收的农田, 才能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确保国家的稳定。因此, 水利工作必须摆在国家的重要战略位置, 积极发展水利事业。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中国水利百科全书,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1, 5.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3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问题;建议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现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工程建设问题和运行管理问题。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施工要求标准不高、建设模式不匹配,老化严重;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各个利益方面责任不确切,没有健全的管护督查体系,并由此导致工程资金投入失调、管护费用短缺等不良后果。

1.1管护人员责任划分不明确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之后,农村土地就变成农民分散经营的模式。目前,已经存在的小型水利工程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关于管理模式的问题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管理体制不清楚 产权归属也不明确,因此无法划分国家政府、农村集体、受益户三者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第二,工程建设、管理、维护、使用四方面无法建立有效联系,因此目前农村存在许多正在使用、无人维护的小型水利工程;第三,长期以来,许多地方都有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轻管的观念,因此目前农村存在许多“国家没法管,农民管不住”的小型水利工程。关于费用管理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点:第一,管护资金缺乏,工程失效时,管理者没有能力去履行维修的责任;第二,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主要依靠水费。然而,目前计收水费方式多样,有的实行政府和村民组织“指导价+自主定价”,有的地方则实行政府定价。计收水费的权利和管护人员的责任的不协调,因此农民会形成“水费由政府收取,管护则应让政府负责”的思想。

1.2管护费用没有保障

小型水利工程供水秩序混乱、无人管理。有些地方政府没有建立和实施渠系水费模式,工程建设费用主要来源为国有水费返回量。因为水费返回量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工程运行中的管护费用很难保障。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费用的保证与农民水费支出费用之间的矛盾很难协调。为减少农户承担与水利工程更新和维护费用相关的费用,农户只需要支付运行费用,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费一般不考虑折旧费。但是有些大中型受益范围外即不享受政府补贴的水利工程,因为运行费用较高,大部分超出了农户承受能力。管护费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承包人面临机井设备老化、能耗高、收益低的考验也没有能力更新和维护。

1.3计量方式多样,计量现状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用水收费不计量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农田水利系统没有计量设施,虽然有些按照要求设置了与量水相关的设施,但没有真正作为水费计收的标准。一些地区则按面积收费,没有节水激励措施,一方面群众很难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另一方面也难以实现公平收费。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措施

2.1落实建设与管护人员

使用水利工程中同一水源的农户,构建农民用水统一组织,作为部分工程的申报和建设责任人,水利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采用对技术指导和思想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直接使用“公办民助”的模式。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支持农民用水统一组织能力建设,将管理运行费用列入用水成本,集体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可移交农民统一用水组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遵循“投资—收益—管理”的全线原则。“管理”不是指经营,而是指对工程运行方式和处置的最优化决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该让受益农户具有共同的所有权,其方式也许多种多样,比如用水统一组织的所有权、受益农户的共有权等。

2.2合理的水费计收和水价制度

水费应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成本,充分发挥用水统一组织的作用,让受益农户共同商议决定,水费由用水统一组织计收和督查管理。随着农民整体文化修养的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以及农民用水统一组织的逐渐完善,末级渠系相关的水费标准制定和管理应该由农民用水统一组织自主决定,逐步实现农民用水自由化。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形成灌区管理单位和农民用水统一组织的供用水关系,将国有水费纳入农民用水统一组织运行成本,形成“农户+用水统一组织+国家供水单位”的供水和收费模式,充分发挥农民用水统一组织在农户和国家供水单位之间的联系作用。

2.3结合地区建立不同的用水计量标准

北方的干旱地区应大力推广计量到户的水价制度,实行了用量、单价、费用的公开化运行模式。现在此制度的施行主要是国家供水单位,以后应该充分发挥农民用水统一组织的作用,假如没有农民用水统一组织不施行此制度,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區,难以实现计量到户的。

南方大部分地区湿润多雨, 因此基本水费可以纳入到财政补贴中,仅收取农户计量水费。必须加强国家供水单位和用水统一组织之间的计量,按水量收取水费的同时,应该要做到计量公平、公正,兼顾整体的利益。对于一些施工条件较差, 输水过程长,导致下游用水户按水量收费不利,这是可以考虑根据面积收费。

3.总结

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协调使用政府补助的资金和地方水费的资金,多方筹集,保证工程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加强农民用水统一组织的建设,提升其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与乡镇水利机构一起构筑起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明确划分各个利益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建设健全的管护督查体系政府应该承担协调、处理水利工程矛盾的责任。政府和水利部门,强化工程管理的督查能力,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非法经营。工程的公益性投入应该由政府管理,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大型维修等应该列入国家投资补贴范畴。水利工程应该充分考虑受益农户的用水需求,兼顾“建设+使用+管理”多方之间的权利,让水利工程发挥持久经济效益,还应该兼顾它的社会效益。 [科]

【参考文献】

[1]李晶,钟玉秀,刘洪先,姜楠,刘宝勤,李伟.我国基层水利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J].水利发展研究,2009(7).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4

1.1 审核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在资料审核中,建设方的管理人员所出具的资料只是注重工程在实施方面的技术资料,造成计价资料的缺乏,那么在进行审核时就需要相关单位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约定或是变更。所以,在实际的审核过程中需要建立建筑工程项目的审计组,对项目的相关结算单据进行收集,以整体有效的确保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1.2 审核资料的实际效力

对资料的效力进行审核是预决算审核中的核心环节,进行审核时主要是对资料中负责人的签字情况进行审查,如果审核过程中缺乏必要签字时则需要进行补充;签证单、联系单的签复意见栏必须要有签复人签名和相关负责人的补充签复意见,以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现场签证的争议及相关问题;需要对会议纪要进行审核,以保障合同的实际有效性以及对隐蔽工程签证进行审核,以严把签证关;最后还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合同与实际状况不相符的现象。

1.3 审核关键处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5

(一)、协调工作的基本措施

1,要做好预案、主动出击

提前规划、尽快适应、迅速展开、取得先机,是每个建设项目启动实施的关键。首先,在基站选址和设计上要提前制定方案和要求,要尽量远离人口密集、周边环境恶劣等协调难度大或会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的区域。另外要主动分析影响工程建设实施的外部因素和风险预测,并收集相关信息做好对外协调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必要的要主动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重要人员进行沟通联系,以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主动出击时,就要放下架子、要以诚待人。在这方面要始终坚持两个观点:一是与业主、村民(居民)或相关单位交往中要礼貌而又不卑不亢,在他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能在办具体事情时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二是立信,与业主或相关单位交往中往往牵涉到双方事务和利益,因此不论何人何事,要按约定的计划行事,按时、按质、按量。如果是我们承诺对方的事情,一定要想尽办法、按时按要求予以承诺。对方允诺的事情,也要想办法要求对方按时、按要求兑现承诺。

主动的接触和拜访,加上和气而不卑不亢的态度,在项目前期协调工作中会起到良好的效果。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前期的沟通和交流中,如何掌握主动,第一印象尤为重要,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会给后期的协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管理和协调人员在协调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工作要热情、态度诚恳,说话要点到为止,切不要以出卖企业或项目的利益换取一时的利益,一些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能说,不该表的态千万不能表。任何一个随意的表态都可能给后期工作造成被动,给单位造成很大损失。切勿为一时的解决乱开空头支票,为以后工作埋下伏笔。

2,协调工作要以我为主、全员参与

协调工作要主动、要“以我为主”,在加强对施工单位安全、质量和避免给业主产生不良影响的同时,要努力为后期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现场协调工作要全员参与,项目主管应加大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力度,积极鼓励区域协调人员、现场监理和施工管理人员参与协调。在对一般协调工作给予经济上支持的同时,也要强化对协调工作的监督。培养、利用好这些协调人员,处理好和业主和当地人的关系,让他们更好的为项目施工服务,使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3,协调工作要抓住重点、因事制宜

协调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抓住重点的人和事。对待任何事都要区别对待,不同时间、不同的事,让不同的人去办,效果大不相同,要因人而异、因事制宜、全员参与。比如:对政府机关的上层领导,一把手的出头协调效果最佳;乡镇、村政府,由我们自己的人员出头较好协调;现在社会,经济利益往往驱使着人们思想发生着很大变化,交往中往往没有多少感情色彩存在,所以在外协中一定要小心慎重。

以通信基站工程建设来说:工程涉及站点多、区域广,协调工作难度大,面对形形色色的业主、村民(居民)、政府行政执法机关,协调难度巨大,协调压力可想而知,面对这么多的关系去处理,单靠几个协调人员绝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我们以往的许多协调难度大的选址和阻扰施工问题协调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往往前期投入很大的精力和物力但协调未果,但是最后通过某种关系却轻易得到解决,这说明大部分协调困难的,并不是我们不能协调解决,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人、办对事。因此,对于不同的区域,一定要抓住关键的人物,依靠他们的力量去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这些人一定要在当地大范围或小范围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一些事情上,一定要说了算。要利用这些人去协调好关系,首先一定要要清楚该地经济、人文环境;第二,要了解主要人物的详细情况;第三,绝对不能完全依赖他们,对于任何事情,要有应急措施。这些人中,有当地的社会名流,有的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也有当地小干部,他们能说会道;还有一种闲杂百姓,为了获取更多利益而阻碍施工。如何利用好这些人,需要用心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社会名流一般不宜接触,也很难交心,他们往往胃口很大,和其交往一定要慎重。处理一些小事,完全没必要动用,他们的缺点是爱面子,喜欢被吹嘘。在和他们交往时,首先在言语上注意,多说好话,他们往往是碍于情面,帮我们达到协调的目的。第二类人较易交往,他们没有太大的目的和要求,往往是一顿饭就可以打动他们。这样的人往往可以依赖,譬如村长、书记、小组长之类的,在那些点多面广、人员相对稠密的地方,这些人往往起到相当大的作用,适当和他们搞好关系,多交往、多沟通就行。对于那些社会闲杂人员,绝对不可深交,这些人虽然只为一些蝇头小利,但也常常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在他们捣乱时,一定要及时诊断他们的目的,再找到能协调他们关系的人,这个很关键。这些人最大的优势就是讲义气。我们对待这三种人一定要区别对待,交往中要谨慎小心,适可而止。交往中不能严重的依赖,也不能完全脱离这些关系,如何应对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的任何事来对待。

4,协调工作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工程管理和协调人员在协调工作中一定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遇事时要小心谨慎,不能慌乱。遇到纠纷,说话时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一些大的事情要给自己留仔细商量对策的时间。切忌不能当场表态,大多老百姓都爱认死理,一旦表态,往往很被动,处理事情要主动,没有主动权也要尽量争取。在协调中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有的现场施工人员遇到问题,不及时处理也不及时汇报,因小失大,往往给协调工作造成很大难度,类似现象要坚决杜绝发生。比如某地铁塔基础施工时,施工机械将村民果树树枝弄断,本来主动告知并适当赔偿就可解决,但是由于施工人员态度蛮横据不认帐,造成村民阻工并扣押了施工设备,通过公司、监理等多方协调最后不仅赔偿了5000元了结,而且工期也因此中断了1个多月。现场施工有些事情完全可以回避,但有些就不可避免,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发现了就要及时面对,尽快解决,绝对不可采取回避的方法。老百姓的要求一般都不是很高,往往可能不需要费多少精力、甚至几句好话就可以解决问题,如碰到那些蛮不讲理的,应该通过合理、正常的渠道予以解决,也可在不扩大影响范围的前提下私下了事。

协调工作中凡是涉及签协议的事务,要在文字上要多思考,字眼上要多推敲,尽量不要给别人留有可乘之机。在基站选址协议中,一定要弄清业主身份和地位以及产权归属,签署业主身份一定要有代表性,避免弟弟签了哥哥不同意,儿子签了老子不同意,即打官司有阻工的现象发生。施工中的一些临时用地协议等一定要根据现场实际,签订使用时间,时限的签订一定要合理,在使用时间快结束时要督促施工队尽快撤离,予以恢复,尽可能避免因此和老百姓发生争执。临时性的赔补协议一定要注明赔偿的范围、时限,避免重复赔偿的发生。

(二),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因施工手续和城市规划等造成的阻工,主要原因:一是我们不了解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未办理相关施工和规划手续就开工建设;二是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不负责任的态度和野蛮施工。因此,在现场协调中我们:首先认清城管、规划、土地等行政执法单位的阻工,并不是无理闹事而是例行公事,主要原因在我们自己;二是要本着虚心、诚恳、务实的态度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争取行政执法单位的支持和理解,必要时可提请当地政府领导出面协调,在保证工期和施工继续进行的前提下尽快补办相关手续;三是要强化对施工单位的协调管理,文明、规范施工。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6

【摘要】 提高基层政府执行力是促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国利民的政策得以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我国基层政府公信力和号召力的必要措施;也是全面提高我国政府执行力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政治环境稳定和谐,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这与我国政府强大的执行力是密不可分的。但与此同时,我国某些基层政府执行效力不强、执行主体缺乏道德素养、扭曲中央政策精神实质、附加执行中央政策等现象还是经常出现。本文重在研究基层政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来提高基层政府执行力,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社会发展。

【关键词】基层政府;执行力;存在问题;对策;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政府执行力是指各级政府决策、执行决策、监督决策执行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操作和实现能力及效力。我国政府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五层级行政组织体系,依次为中央政府一省级政府—市级政府一县级政府—乡级政府。本文所涉及的基层政府行政组织主要是指县、乡两级政府。

基层政府执行力是指基层政府基于合理落实上级政府各项政策并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这个作用点下,在保证执行方向正确、执行强度有力,有效克服执行阻力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综合能力和手段的合力。

一、基层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基层政府执行力总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政策执行 过程中,表现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附加性执行,替换性执行,象征性执行;或者机械执行,野蛮执行;或者是该作为而不作为,乱作为,不该作为却乱作为等诸如此类的形式,以至于导致愈演愈烈的执行表面化、执行局部化、执行扩大化、执行全异化、执行停滞化等现象的出现。基层政府执行力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执行态度方面

在公共政策传递到基层政府组织或部门中时,极有可能被基层政府执行主体部门进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过滤”或者“政策解释”以至于政策权力化,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合法化,这样必然形成推托敷衍、阳奉阴违、断章取义、擅自发挥、滥用曲解政策的行为与方式,导致执行工作效率低下,执行力缺失。

(2)执行速度方面 这主要是指基层政府执行速度快慢对执行力的影响。一项政策的执行一般具 有较强的时效性,要求基层政府快速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执行落实政策内容,但是事实情况却往往是基层政府会有意识的对有关政策进行排队,如果上级领导压得狠,催得急则马上办理,否则一项政策的落实则可能仅仅限于向基层的传递与告知,随之被束之高阁,这样的结果必然造成执行力减弱。

(3)执行尺度方面

所谓“尺度”是指基层政府是否按照政策的要求与标准执行。就基层政府执行层面而言,表现为地方主义或部门本位主义导致政策的执行标准被篡改、扭曲、变形以有利于局部利益的思想;传统的“人情关系”和“寻租”谋私的“幽暗心理”使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标准被模糊化、复杂化,政策执行标准成为基层执行人员“送人情”和谋私利的工具与手段;此外基层政府执行人员自身素质低下,导致对政策认识的不彻底、不深刻,结果标准被不适当执行。

(4)执行力度方面

基层政府执行主体的主观态度和客观条件会影响到执行力度的强弱,进而影 响基层政府执行力的优劣。首先,由于基层政府执行主体的主观认识肤浅,没有认识到政策执行的重要性,或者由于上述的消极地执行态度,致使基层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时没有做到认真负责,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地执行政策,使得执行力度弱化,执行力不高。其次,基层政府的执行职能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要承担上级政府交办的一切事情,而同时基层政府的执行资源如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相对而言比较缺乏,这样基层政府不可能完全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再者,基层政府的执行工具、执行策略、执行方法与手段选择范围有限,导致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力度弱化,执行力降低。

(5)执行效度方面

基层政府执行效度问题是和我国政府行政组织体系整体的评价标准联系的,我国政府在进行预算与评估时,不是将政策“利润”作为推动和评估的标准,而是将执行规模如成立了多少机构,配备了多少人员,开了多少次会议,调拨了多 少资源等作为绩效评估的标准,这样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割裂状态影响基层政府 在执行过程中不注重执行成本的控制,反而有意识的扩大执行成本,以显示本级政府对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与资源投入力度,这种现象在实际过程中表现为以成 本投入计算执行效度的方法,而同时结果导向的执行效度计算方法的可操作性较 差,我们无法同时计算某项政策执行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际收益,无疑会 助长执行成本增加的趋势。(6)执行满意度方面

基层政府的执行满意度实质上是执行的价值本质,而基层政府执行过程中的滥用职权、暗箱操作、侵犯公益、强奸民意、贪污受贿等不良的执行现象根本无法获得人民发自内心的服从、遵守、认同与支持。

二、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对策

尽管有多种因素造成基层政府执行力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基层政府执行力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提出具体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基层政府执行力。

第一, 提高基层政府执行力, 必须维护中央政府权威, 确保政令畅通。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宪法规定的原则, 把统一服从中央政府领导作为一切行政活动的基本准则,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 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更不能将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全局利益之上, 必须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维护中央政府权威,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通过确立法治的权威来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杜绝政府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切实转变政府的理念和方式, 增强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 依法实施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事务, 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提高执法水平和办事效率。建立和完善政府机关职能执行机制, 形成行为规范、有章可循的执行制度和责任明确、高效执行的执行机制。

第二,提高基层政府执行力,必须牢固树立全新的执行理念。要牢固树立刚性化的执行理念, 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要牢固树立效能化的执行理念, 形成只争朝夕求进步、埋头苦干抓落实、力争上游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要牢固树立精细化的执行理念。培育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紧盯细节、步步为营、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要牢固树立人本化的执行理念, 用严格的制度、团队的精神。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第三,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加强基层政府信用建设,提升基层行政人员的素质。基层政府首先要大力改进执政方式,积极回应民意,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其次,提高基层执行人员的素质,提高其对行政组织理念的认同。县乡级政府基层执行人员的个人执行力强弱将严重影响中央与上级政府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通过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其形成积极的执行信念与服务的态度。

第四,提高政府执行力, 必须强化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完善政府内部监督机制, 使行政监督无处不在, 形成强大的内部监督压力。同时, 通过制度设计如听证制度、咨询制度等保障和发挥各级监督主体如人大、普通民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的外部监督,强化对执行不力和行政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

三、小结

通过对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现状的研究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如果只说不做,政令不畅,各地自搞一套,必然会消减实现总体目标的实力,很多问题就解决不了,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必须将政令落实到实处,强力实行,并加强监督,提高基层政府的工作效力,使之真正实现为民服务。

参考资料: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7

1. 基层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管理起步相对较晚,再加上历史遗留的问题以及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严格化,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基层水资源管理与国家政策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够强

很多基层官员对于水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强,他们认为水行政部门的工作应该是以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当地防洪抗旱、病险水库的加固、河道管理等工作为重点。并没有合理使用自己的管理权限来对当地水资源实施多方面的管理。我国人民对于水资源管理也不理解,主要体现在缴纳水资源费用这方面,大家认为水是大自然的产物,不需要缴纳费用。

1.2 水资源管理人员偏少, 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水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基层管理部门较多,但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却偏少。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水资源基层管理部门较为偏僻,加上工资福利不比城市,所以,很难吸引到大量的水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目前,很多基层水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很多一人肩负多项工作,且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接受到的外界先进管理知识速度较慢,导致基层水资源管理处于落后、混乱的现状。

1.3 只重视水资源费用的收缴,忽略日常管理

由于基层管理人员较少,所以在工作上都会有侧重,由于水资源征收是考核基层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基层水行政部门在水资源费用的征收上花费投入时间较多。同时,导致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投入相对较少。所以,水资源管理成效较低。

2. 加强基层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基层水资源管理应该以科学、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为当地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水资源的保障,将保护水资源与构建节水型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2.1 提高基层水资源管理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法律培训

首先,应该提高基层领导人员的水资源管理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日常工作安排中,将水资源管理放在核心地位。其次,由于相关的法律文件较为多、杂,基层水资源管理人员往往是实际管理经验与能力较强,但是运用法律实行有效管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所以,应该对于基层领导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培训,强化水资源管理意识。

2.2 提高基层水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水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其一,引进大量的水资源专业人才,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福利,以此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基层水资源管理的团队。其二,应该加强在岗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由于目前的基层水资源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当地的居民,在专业知识方面较为缺乏,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当地水资源管理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还应该对工作人员加强敬业精神培训,最终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3 注重节水等环保宣传

居民是水资源最主要的使用者,所以,他们对于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支持,可以为基层水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基层地区人们对于节约用水的接触不多,所以这方面意识较为薄弱。当地水行政部门应该做好节约水的宣传工作。这个宣传的手段有很多,比如说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通过宣传让人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支持水资源管理工作。

2.4 注重水文等技术部门支持作用

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内容较多,涉及到水利技术方面的内容较多。所以,水行政部门作为行政工作擅长的部门,还需要依赖技术部门的支持。特别是当地水文部门,其具备当地完善的水文资料,与水行政部门的关系较为紧密,是最为重要的技术力量。

3. 结束语

水资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其有效管理关系着我国人的用水安全与环境质量。所以,基层部门应该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意识、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节水等环保宣传,最终让基层水资源逐渐走上轨道,以顺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8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机电安装施工管理是建筑行业细小的分支,必须以足够完善的管理体制为支撑,否则将直接影响整个施工工程的最终成效,甚至引发安全责任事故。通过有效手段强化管理,以专业技术水平保障管理,以积极进取的眼光发现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十分必要。

1.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现状

1.1材料不过关

机电工程在安装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必不可少的材料,包括电线、半导体、辅助施工的一些机械化物品。在现今的机电工程安装施工当中,有一个很严重的现状就是材料不过关。很多的工程在施工的时候,使用的往往是废旧的材料,或者是一些廉价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安装到工程当中,后果极其严重,不但会使工程的整体达不到要求,还会让居民在使用的时候增加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使用老化的电线,一些灯具也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当居民使用的时候,发生意外的概率会大大的提高,不仅威胁到了居民的人身安全,也对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1.2技术不达标

机电工程是衡量建筑物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因此,机电工程的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很多的机电工程当中,因为技术不达标而出现了很多的事故,这就使得工程在完工的时候令人担忧。在机电工程当中,技术是由人来完成的,换句话说,如果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过关的话,那影响的就是整个工程的质量。现阶段的机电工程当中,能够独挡一面的技术工人非常少,大部分的技术工人虽然有一定的技术,但是没有办法独立的处理一些重要问题,当工程需要赶进度的时候,这部分技术工人在工作的时候经常都是得过且过,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1.3管理不足

管理指导整个工程的发展方向,并且能够发现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很多的机电工程当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管理不足。管理不足和管理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某些管理方面疏于管理或者没有良好的方法进行管理。因为对于精密的机电工程来讲,很多的部件和一些设施都只有特定的技术人员才懂,这样就形成了某种“垄断”。因为管理人员很少懂得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这些部件和设施是否损坏的时候没有办法及时发现和了解,如果技术人员谎报事实的话,就会增加工程的预算,导致工程进度缓慢;如果技术人员知情不报的话,那么当工程出现事故的时候也追悔莫及。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及时的加强管理。

2.提高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的措施

2.1安装施工的遵循原则

1)按要求選设施

经有关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共同研究商定,以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双保证为设各和设施选定取向,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设备、设施选择。

2)预定计划、总体布置、主次分明

经多方面考虑、技术论证,科学、有序地计划安排每项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顺序,不可随意改动,影响工程进度的连续性。开工前,需对变电所、压风机等主要设备的安装做出充分准备,为顺利旆工创造条件。如先确定电源、动力源,再配备井架、提升绞车等,只有这样按主次分明、轻重缓急,有序、合理的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安装工作,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

3)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施工

严格按设备安装的设计技术要求施工,尽量减少时间浪费和材料耗损;对没有特定要求的,按常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以及规范进行安装施工,不可因赶施工进度而颠倒工序。如:井架安装,按常规作业方法和工作顺序,在基层组装完成后,利用测绘仪器进行操平找正,然后逐层安装,以确保施工质量。

4)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参与安装的施工人员,需经过岗前培训,以掌握一般的安装知识和安装标准,保证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安装后,再对设备安装的合理性、完整性及安全性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2.2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

1)编制施工流程图及施工要求

为合理、有序地组织好多个工种的施工作业,必须做好全面的布局计划,施工程序需按常规先难后易、先大后小、先高后低;施工作业过程中,按施工作业要求和先后顺序安排阶梯式流水作业;各工种及各专业需按布局要求在指定标高位置上进行各自的设备安装。最好是根据这些程序和要求编制出施工流程图及施工要求,并进行合理化的探讨确定,按其所示进行施工,以求有备无患、事半功倍。

2)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阶段,首先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熟悉了解,如发现图纸中的问题或不足,及时提出或商讨处理意见,并随之及时调整准备工作的安排;对工程涉及的资料表格、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和标准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核查确认。以便为下一步的工作创造条件;明确现行实用的规范及操作规程和顺序;向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总体工程的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人员流动大的特性,按照工程进度情况分段进行交底。

3)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已会审的电气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以及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若在施工中发现图纸中有问题,需及时提出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但不可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要坚持执行并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需有旁站监理;严格推行实施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工艺标准、规范、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注意在平时及时收集并整理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和隐蔽签证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以防监督流于形式;做好施工目志的记录。

4)通电调试

机电设备在出厂时无法完成总装及负荷试验,即便是使用过的设备,也难免因拆卸、搬运或再次安装而改变原始安装状态,因此,已安装好的机电设备必须尽快进行调试。不仅是解体装运的初装设备在安装后需要进行调试,所有新增、自制、更新、改造、大(中)修机械设备,都必须在投入使用前进行调试。且调试前要再次检查设备装配的合理性、完整性、安全性及渗漏痕迹等,以保证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主要调试其工作质量、可靠性能、操作性能与经济性能等。还需在施工现场对其空负荷及负荷进行试验考核,以正确检验并保证其性能达到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条件要求。

通电调试,本着先单机后联调、先手动后自动、先就地后远方(遥控)、先空载后负载、先点动后联动的原则,严格按规程操作配电屏、配电柜及设备的送(受)电,送电单位由专人负责、统筹安排,需在送电及受电双方监理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调试,以确保调试人员的人身安全。

5)验收过程

施工承包单位在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再进行一次自评、自查,之后再向项目监理部门提交竣工报告及竣工验收报验单。经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竣工资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的完成情况进行预验收,并按照督促意见,对检查出的施工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后,经项目监理部对竣工资料及工程实体再次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最后向建设单位提出资料评估报告。若有竣工验收后的工程移交前未及时完成整改,需征得安装单位的同意,做甩项处理,并在监理督促和跟踪下,进行工程移交后的整改完善。

3.结束语

伴随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安装施工管理对企业施工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提升了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给建筑企业提供了系统的保障,促进了机电工程安装人员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向着更高水准迈进。

参考文献:

[1]周常斌.浅谈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09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9

【摘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推动我国农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就当前来看,我国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更好地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成效。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进而对工程性能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带来影响,最终对整个地区的农业事业的发展带来影响。所以看似小小的农田水利工程,必须切实注重对其的建设管理,才能促进其成效的提升。这就需要注重问题和教训的分析,加强经验的总结,并采取有效对策,才能促进建设管理水平的优化和提升。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分析。

1.现存问题分析

目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很多水利部门已经意识到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又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制度方面

任何工作的开展均需要得到制度的支持。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而言,同样离不开制度的支持。但是就当前来看,在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在建设管理制度上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情况,一些基层的水利部门在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检测手段以及质量监控措施等方面不完善,导致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全程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使得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经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

1.2资金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国家为了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虽然在农村水利建设中已经加大了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注重科学的布局和规划。但是由于我国很多农村的经济十分落后,目前政府投资的资金远远难以满足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改善的需要,加上在资金管理上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有限的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使得很多重点的水利工程难以正常的实施,即便是实施,也会由于资金难度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尤其是一些专项资金被挪用,导致工程进度被延误,工程质量问题突显的情况时有发生。1.3专业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水利部门的专业性要求也变得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的要求较高。但是一些基层的水利部门在建设管理方面还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在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和困难较多,导致建设管理水平和专业性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加上现代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数量较多,具有分布广和维修改造难度大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人对其监督管理,导致一些工程设备出现荒废和作用不能有效的发挥,进而影响农田灌溉。此外,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部分施工企业并没有相应的资质,往往由于人情问题和面子问题而不得不敷衍了事。

2.有效对策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以下几点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对策。

2.1完善管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强化建设管理成效,针对目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作为基层的水利部门,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对现有的职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对其的教育,不断的提高其质量管理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在质量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确保严格按照水利行业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切实做好工程勘察、施工指导以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所以从工程立项阶段开始,就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方案的讨论和分析,并加强对方案的分析和研判,切实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加强对其的处理,才能最大化的将影响质量的因素从萌芽阶段消除。而到了工程建设的阶段,需要在经济与法律两方面加强对工程建设各方的约束,从而最大化的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得以控制。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我们对对监督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切实注重监督作用的发挥,致力于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通过党员代表、政协委员、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监督制度,对整个建设管理工作行程监督合力,并选派当地的村民代表参与到建设全程监督之中,以便于及时的找出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就需要对基础服务保障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利用用水户协会将农民自我服务的意识强化起来,并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整个水利建设过程的监督,切实强化基层技术人员的教育指导,尽可能地确保整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以顺利的实施。而作为基层的水利部门,就需要做好建设各方的协调与指导工作,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全局把握。

2.2强化资金投入,夯实管理成效 [2]

[1]为了更好地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制度上进行完善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在资金上加强对其的投入。这就需要在掌握实际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投入专项资金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维修与改造,并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尤其是在资金有限的现状下,我们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社会和企业的资金参与到到工程建设之中,并及时的向有关部门汇报工程实际情况,强化对资金的监管,避免出现挪用和侵占的情况,尽可能地为工程的建设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进而更好地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成效的提升和有效,保障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

2.3提高专业成效,强化改造成效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高低,不仅与农田的灌溉有关,而且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有着巨大的关联,也影响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业事业的发展。因而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切实加强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控制。因为很多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在竣工后需要强化对其的改造与维修,才能更好地符合实际的需要。因而我们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高效节水和环保安全以及优质高产与旱涝保收的基本原则,切实在田间排水沟以及涝洼地区等方面强化对其的改造与维修,尽可能地强化其改造质量的提升。所以为了提高其专业成效,我们都需要切实加强对现场情况的分析,针对性的制定方案,切实强化对其的改进和优化,并结合其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建立相应的预案,尽可能地确保整个工程得以顺利的实施,最大化的促进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

2.4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优化管理效率

因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为了将建设管理成本降低,切实提高建设管理成效,我们就需要在建设管理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整个工程的建设着力。例如加强GPS技术和GIS技术的应用,切实加强对现场情况的检查,从而更好地促进建设管理成本的降低,促进其管理成效的提升,最终确保整个工程的管理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为此而不懈的努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促进管理成效的提升,我们必须切实注重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和优化,并在制度、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其的投入和管理,尽可能地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才能更好地确保工程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10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管是被动适应,还是随波逐流,都是主观上出了问题。

1、从学习上讲,忽视了理论学习,放松了主观世界的自我改造。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来自于不断地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只有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由于放松了学习,自觉不自觉淡化了“三观”教育,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工作满足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应有的进取精神,从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2、从党性上讲,主要是宗旨意识有所淡薄,群众观念弱化。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衡量一位党员干部行为准则的最高标准。作为一名在机关工作的党员,只有把自己工作融进到为群众服务中,才能实现其本身价值。但错误以为人事编制工作难以为群众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总以为是领导斟酌的事,产生了事不关己、免谈为好的错误思想。对群众疾苦了解不多,反映甚少。究其根源,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在思想深处没有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3、从工作上讲,主要是缺乏主动性和勇于创新的胆识。错误地以为,人事编制工作多是条框内的工作,只要循序渐进,按照上级要求处理好平常事务就完事大吉,不需要创新。基于这种想法,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因此学习放松了、工作松劲了、标准下降了,只求一知半解、未能精益求精,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意识有了差距。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通过对照检查,自我剖析,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也更增强了我改进不足、提高修养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和提高。

1、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自身建设的首要位置,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最新理论,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时刻提醒自己,严把思想关口,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11

【摘要】在管理和监督土建工程建设过程和细节的体系中土建工程造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具有重要功能的工作。研究将土建工程造价作为中心,展开了对如何控制土建工程造价的深层次研讨,在列举土建工程造价代表性问题的前提下,提供了强化目标成本控制,做好造价过程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工作,扩大造价控制的外部支持空间等措施,为控制土建工程造价,解决土建工程造价失控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对策。

【关键词】控制;土建工程造价;目标成本控制;过程控制;合同管理;外部支持

1、前言

建筑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土建工程行业必须持有开发和创新的理念,通过现代化制度和科学化体系的引入将土建工程行业转变为市场化竞争和发展的主体。土建工程造价是企业建立市场化运作、管理功能的重要工作体系,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有着深远的促进作用和长远的发展功能。由于过程控制不良、思想观念落后、重点控制不力等原因,实际土建工程造价存在对资源、资金、人力的超支与浪费的实际问题。要突出土建工程造价的专业价值和市场职能,整合土建工程造价的相关关系和内外资源,构建符合创新、改革和市场化的土建工程造价管控体系,有效对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水平提升做出支撑和保障。

2、土建工程造价代表性问题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出于能够承揽到工程的目的,在工程投标阶段人为的控制工程报价。在项目的实际进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了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将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或者说工程决算阶段,因此,因设计变更而导致投资超限的现象屡屡发生。目前,土建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与工程造价不同程度地存在失控现象。某些承包商为了争取项目的顺利通过,尽管压低概算造价,而在建过程中通过追加投资,提高建设标准,导致工程预决算与估算不到位,往往发生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又超估算的三超现象。上述问题一方面是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达不到国家在初步设计阶段规定的要求,在设计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与漏洞,相关基础设施和材料价格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来制定。

3.1强化目标成本控制

土建工程造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目标成本,要集合规划、设计、财会等部门的专业优势,针对性地对土建工程造价提供支持,形成对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的功能体系和责任体系,严密控制各环节和各部门的成本,确定土建工程造价的目标,以利于土建工程造价控制在规划、设计、施工、财会等环节有序开展。同时要以目标成本作为基础进行土建工程造价控制责任制度的建设,使计量工作、质检工作、考评工作有制度性的基础,实施对土建工程造价科学核算和全面分析,有效确定影响土建工程造价的内外因素,整合施工条件、合同条款、外部环境等综合要素,将土建工程资金控制在造价预定的范围之内。最后要将目标成本和实际资金利用进行全面对比和衡量,把握土建工程的关键阶段,突出目标成本的核心价值,实施对土建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

3.2做好造价过程控制

要在土建工程造价具体工作中建立起过程控制和重点控制的意识,以此来实现土建工程造价在时间维度和项目进行维度两个层面上达到全面控制。要在土建工程造价中确立个过程的控制重点,设计、施工、结算的土建工程造價要突出相应的核心内容,运用技术、经济和管理的手段实现土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要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突出工程量和计价清单两项内容,降低设计变更、意外情况、造价漏洞而产生的造价失控,以科学的土建工程造价,严格的土建工程管理,系统的土建工程施工控制好土建工程造价。要在土建工程结算中强化审核和控制的环节,准确评定土建工程的质量,全面进行土建工程造价的计算,设置土建工程造价复合机制,做到土建工程造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提升控制土建工程造价的水平,获得真实、高效、可靠、科学的土建工程造价结果。

3.3加强合同管理工作

土建工程造价中的合同管理主要包括招投标合同管理和合同执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在招投标中土建工程造价要形式控制和监督成本的功能,将材料信息、人工价格、设备费用等关键要素作为招投标合同的主要管理内容,严格控制土建工程的标底,确保土建工程的成本,以便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而顺利地开展。要在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突出合同执行环节,要强化合同执行管理,建立以合同、设计、施工图为基础的造价基础,将涉及成本、价格、计算等关键环节突出出来,进行土建工程造价视角的重新审视,确保土建工程造价在规范、合法的基础上,得到公正、全面、准确地控制。

3.4扩大造价控制的外部支持空间

土建工程造价不单单是简单的计算和造价部门单一的工作,要控制土建工程造价,提升土建工程造价质量必须征得兄弟部门和外部单位的强有力支持,所以在土建工程造价中强化协调工作,争取外部资源和扩大外部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各职能部门支持机制,构建造价控制外部保障体系,争取更大范围对土建工程造价的有效支持,优化土建工程造价工作纵向的支撑力和横向的辅助力,在造价上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相互保障的综合体系,推进土建工程造价向科学、全面、系统控制方向发展。

4、结语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在范围上具有广大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复杂的特征,在系统上呈现繁琐和交叉的特性,进行土建工程造价控制必须从初始阶段、关键环节两个维度入手,管理土建工程造价的设计,控制土建工程造价的过程,坚持控制土建工程造价的法制化,强调控制土建工程造价的规范化,以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益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的出发点,避免土建工程造价出现不规范、不系统而导致的失控问题,切实对土建工程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全范围、全过程、全体系的控制,将土建工程建设转化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李勋利.论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理论控制方法[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2]杜国法.土建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

[3]李爱林.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

[4]印明星.土建工程地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

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12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管理措施

1 概述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综合性工程, 甚至可以说,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将会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提高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然而,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不仅能够对我国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还可能对工程的周边环境乃至生态平衡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 必须牢固地树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切实地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当中将其看作是一项极为关键而又重要的工作来加以对待。本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浅要地分析和探讨了其所对应的建设管理相关措施。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2.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给环境带来的水污染问题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期间的水污染主要是由生产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 导致地面水产生污染, 甚至污染到地下水而引起的。比如设备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 将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 如果这部分含油废水不经过妥善处理甚至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 将对河流水质产生质的影响。甚至在其建设管理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当, 也可能会产生大量废物、污水, 这些废物一旦流入河中, 将会使河道中的水质产生变化。

2.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给环境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建设管理中各种车辆行驶和机械作业过程所排放的大量尾气和产生的大量扬尘;由于车辆颠簸而产生的材料抛洒及道路扬尘, 由于建设管理过程中洒水工作不到位导致地面干燥由风力吹起的扬尘等, 所有这些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都会给附近群众甚至附近田间作物带来不利影响。

2.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给环境带来的固体物及粉尘污染问题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要废弃大量的生产垃圾和生产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等等。若对此处理不当, 由于扬尘和雨水冲淋等原因会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给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相关措施

随着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当中, 环境管理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所谓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指的就是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 所有与建设环境挂钩的建设管理与组织工作。换句话说, 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管理, 主要就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 对其中影响到工程建设环境所有因素进行严格的管理, 从而有效地减少甚至是完全杜绝这些不环境因素对工程建设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并由此而实现发生一般环境污染可能性的有效减少和重大环境污染的完全避免等的建设环境目标, 最终圆满完成水利工程的建设环境管理工作。

3.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水污染问题的建设管理相关措施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应按照国家水资源保护的相关要求, 对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 确保其排放总量以及污废水浓度能够达标;对于机械废油的处理、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处理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其被直接排放从而污染水体;并保证生产人员生活饮用水的清洁与卫生;而对于生产人员的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化粪池处理之后再施与农田;工程机械的检修与冲洗废水也须经过隔油沉淀处理之后才能用于道路或场地的喷洒与清洁。

3.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建设管理相关措施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 应按照有关的排放要求, 通过消烟除尘的有效措施,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并对污染源进行严格管理;对材料堆放必须采取合理的挡风措施, 以降低扬尘;对于运输也应防止出现扬尘与材料散落等情况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车辆必须安装净化的尾气设备, 各种燃油的工程机械也必须安装消烟和除尘的设备;决不允许在工程区域内焚烧那些可能产生污染气体的各类物质。

3.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固体物及粉尘污染问题的建设管理相关措施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应当根据相关的弃渣规划来进行固体废弃物的有序堆放及重复利用, 严禁随意倒放弃渣。同时可以利用弃渣来进行造田、修路等工作, 从而降低其对耕地及河道等的占用;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运输车辆中的材料等散落在道路或者场地中, 并安排专人对道路和场地进行及时地清扫;生产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当采取袋装处理, 统一清运, 并做好生产人员的健康保护与人身保护工作。

总而言之, 水利工程的建设环境管理工作, 首当其冲就是建立健全一个工程建设环境管理保证体系, 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同时, 想要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管理中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就有必要对每一项环境管理工作都提前进行系统而又细致地把握, 这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不二法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在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管理工作中, 关键要做好事前管理而不是事后处理, 具体而言包括在各项建设工序开展之前就向建设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与环境保护交底工作, 使其能够对自己工作上的具体工艺要求与技术措施有着清楚地认识, 这也是水利工程能够圆满竣工及其建设环境目标能够有效确保的重要前提。当然, 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管理也要重视事中控制, 具体而言包括在水利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当中进行密切的监控与巡查, 对于建设现场的各种违章操作和违规措施做到即时发现、即时纠正, 从而保证使水利工程的各项建设环境污染隐患在其萌芽状态就得到控制和扼杀。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环境污染的防治管理, 不但要避免工程建设管理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环, 还要加强关注生态与环境的硬性需求,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防治管理,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起到良好的管理作用,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总而言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自身的社会职责, 通力协作, 相互配合, 共同保护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周边生态环境, 从而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郝志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11) .

[2]张庆华.崔世彬.马静.曹三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 2011 (04) .

[3]崔世彬, 张庆华, 马静, 曹三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评价[J].人民黄河, 2011 (08) .

上一篇:廉洁自律协议书下一篇:辽沈战役景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