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关系现状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与欧盟关系现状(精选8篇)

中国与欧盟关系现状 篇1

[论文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盟自2004年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1.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进入2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上已随处可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年均进出口额增长率在27%以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3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至16.4%,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近1/5。2008年中欧双方的贸易额更是一举达到了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

中欧直接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作为中国第4大投资伙伴,欧盟对华投资的项目数自1986年以来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4月底,欧盟累计在华投资项目27139个,实际投资额585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且多投资于生产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欧盟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已大举进入中国,空中客车飞机、大众汽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日用品、西门子电器、诺基亚通信等等众多欧盟跨国企业巨头已在中国的相关领域中占据了显着地位,并先后成为了在华投资成功的典范。

在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以华为、中兴、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优秀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盟国家投资创业。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在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十分有限,远远低于欧盟国家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累计投资存量为14亿美元。双方合作尚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

二、中欧经贸关系的突出特点

1.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

异较大的产业结构以及稳定与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良好去处。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按实际投入计算,欧盟是对华第二大投资者,另外,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供应者0。

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从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近10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对世界的同一指标。与此相反的是,同期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长率普遍低于中国与世界的这一指标;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从中欧双方在彼此市场所占份额看,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约占欧盟出口总额的7%左右,这同样说明了欧盟市场对中国的重要程度高于中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程度;从中欧经贸关系的地理分布考察,尽管作为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国际组织,欧盟成员国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开放性方面比较一致,但是中欧贸易的地理分布至今仍主要集中在欧盟的少数成员国身上,特别是主要集中于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意大利等5个国家。与这5国的贸易额在中欧双边贸易总额中已超过了70%。其中,德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大大高于其他国家所占份额。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

三、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不容忽视

在中欧贸易关系几十年的历史上,据中方统计,直到1996年欧盟还保持着对中国的顺差(0.42亿美元)。自1997年起才由先前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转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起,中方对欧盟的逆差规模开始呈加速上升的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到2005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2,26%,顺差同比增长89%。2006—2007年,中欧贸易顺差更是急剧上升,分别约为805亿美元和1014亿美元。对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

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

欧盟是最早发起对中国反倾销的地区,就当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而言,自1979年开始对华反倾销调查以来,到2007年4月,欧盟共对华发起139个贸易救济案件调查,其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均大大超过往年水平。在对中国产品调查的案件中,欧盟官员的核查比以往更为严厉,在关键的给予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盟方面更是大幅度倒退,拒绝承认的理由几近蛮横无理。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依据该组织相关法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同样以反倾销的方式予以积极的反击。

有关“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分歧仍然存在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深层原因无外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就经济利益而言,欧盟方面始终坚持认为,中欧之间巨额的贸易失衡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奉行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所致。中国未能完全信守“人世”承诺,尤其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不力、对某些国内产业提供保护和扶持、市场开放程度严重不足等方面。特别是随着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欧盟此举意在以此作为与中国贸易谈判时的一个要价手段,以便获得中国方面更多的让步。因此,可以说,欧盟采取拖延战术、不让中国顺利的通过市场经济国家的门槛本质是由其内在经济利益所决定。当然,经济利益并非唯一的因素,政治、意识形态、文

化等非经济要素同样严重影响着欧盟的态度。这些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层面。由此可以认为,中国与欧盟关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争的本质不过是欧盟想借助于打中国“非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牌局,达到确保其内部经济与政治利益最大化之目的罢了。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欧盟的许多说法是不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对欧盟没有任何歧视性的政策和做法,而欧盟“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做法使中国企业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中国与欧盟从2003年开始就明确提出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个真正的、对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可能建立在不平等和歧视的基础上。

四、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与欧盟,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双边经贸往来在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将如何发展,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影响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双方经济力量的发展和相互需求的增长,二是中欧双方的政治与政策支撑。而中欧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恰恰得到了这两个因素的强大支持,因此可以预见,双方未来的发展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

首先,经济利益和相互需求的增长是今后中欧关系保持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双方关系的中心支柱。从根本上讲,国与国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任何双边关系没有明确、实在的共同利益作为支撑都是不牢靠和难以维持长久的。中欧关系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中欧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也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极强的产品互补性是促进双边经贸往来的基础。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向欧盟出口主要有服装、纺织品、鞋、箱包、玩具、照明装置、五金工具、家具等等。欧盟输往中国主要有机电产品、汽车、飞机及零配件、光学照相器材、船舶等,互补性极强。中国与欧盟前5位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量占中欧贸易的70%,贸易互补性使双方内部市场形成巨大吸引力。另一方面,欧盟在华投资带来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研发项目,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在双边技术合作中,欧盟赢得了中国市场份额和高额的技术转让费,中国则获得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引导下,中国企业加大了对欧盟投资力度,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欧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目的地。

由此可见,中欧双方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利益是相互的、长期的、共赢的。

其次,政治与政策支撑是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中欧双边高层领导人会晤近年来十分频繁。中欧新的双边政治对话机制建立于1994年,1997年恢复了1996年中断的****x~-i~。从1998年至今,中欧会晤已经举行了10次。2008年末,由于法国总统萨科奇执意会见了****喇嘛,遭到中方的强烈反对,致使中欧峰会被取消,中国一度与法国乃至欧洲的关系降至冰点。在这个关键时期,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于2009年1月30日访问了欧盟总部,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欧关系出现波折的背景下,中国官方称此访为“信心之旅”。中欧领导人在会谈中均表示从全球和战略高度重视中欧关系,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中欧合作,求同存异,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期间,中国与欧盟还发表了《中欧联合声明》。声明中称,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尤为必要,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另一方面,中欧密切的经贸合作具有完善的制度支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大幅调整政策,中欧政治关系迅速发展,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在制度方面,1995年7月,欧洲出台《中欧关系长期政策》,确定了同中国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的长远战略,明确表示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实现双方共同目标;1998年3月,欧盟公布《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文件,把欧中经贸关系置于同欧美、欧日同等重要的水平上;2003年10月欧盟发表了《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阐述了对

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近期发展框架,并建议将欧中领导人会晤机制提高到最高级别;2006年10月欧盟提出《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指出进一步挖掘与中国伙伴关系的潜力,提出未来发展对华关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相对应,中国也在为发展良好的中欧经贸关系作出自己的政策努力。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制订做欧盟政策文件。文件明确表示,加强与不断发展中欧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致力于构筑中欧长期稳定的全面伙伴关系。由此可见,中欧双方在政治和政策上的积极成果给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个别欧洲领导人缺乏对中国的全面了解,致使中欧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和分歧是正常的。只要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不会成为中欧发展互信互利关系的障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不可避免地给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欧盟的需求将急剧减少,出口市场萎缩,将严重影响双方的进出口贸易。欧盟委员会预计,2009年全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速将骤降至0.2%和0.1%,经济几乎陷于停滞。欧盟和欧元区的失业率继2008年初降至7%左右的历史低位后,2009年将升至7.8%和8.4%,2010年还会进一步走高,失业率上扬将不可避免地抑制消费。目前,受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引起的外需大幅减弱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已经呈现放缓迹象,2008年前11个月对欧盟出口额为270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但比2007年同期29.8%的增速大幅回落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将悄然抬头,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当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欧洲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加上中欧关系出现波折,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躁动,针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入新一轮高发期。

五、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中欧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进一步扩大中国对欧盟的影响力。应增加对欧盟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深受金融危机煎熬的欧盟对我国倚重加深的情况下,我国应适当作出回应,使欧盟成为我国积极争取的对象,积极与其“打交道”,同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提高我国的知情权、发言权和规则制订权,借此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正确处理中欧之间出现的波折与摩擦。双方应抓住2009年1月******总理欧洲“信心之旅”使中欧关系重新走上正轨的这一有利时机,全方位深化双边经贸合作;我们应以战略伙伴精神理性处理贸易与投资摩擦和分歧,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情绪化,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看待和处理双边经贸关系。我们也期待着欧盟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大局出发,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中国也应积极优化中欧贸易结构,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扩大自欧盟的进口,缓解贸易不平衡状况。

最后,为双方企业创造长期、稳定、可预见的环境。双方应加快完善1985年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伙伴合作协定》谈判进程,使之成为加快中欧经贸互利共赢合作强有力的法律基础。目前,中欧贸易、投资、技术合作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前景仍然广阔。为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应努力创建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建议双方应尽快共同研究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投资、技术与货币、金融合作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之所以对中欧关系的前景深具信心,就是因为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中,中欧的共同利益在扩大,在全球事务中的共同责任在增加,双方合作基础在巩固,合作交流在加强,这正是中欧关系阔步走向美好明天的强

中国与欧盟关系现状 篇2

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呈现出新的明显态势:全球经济增长整体仍未摆脱疲弱状态,较低的增长率伴随着较高的失业率,主要经济体之间冷热不均,经济增长分化显著。再加上英国对于是否留在欧盟进行了公投,并于2016年6月24日正式宣布脱离欧盟。由此,世界经济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迎来的将是“新平庸,大分化”的经济增长格局。在中欧贸易发展方面,随着中国放眼全球实施了扩大内需、“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战略,再上中欧在经济合作方面的深化发展,譬如欧洲容克投资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合、中国成功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出台等利好消息的释放,摆在中国面前的就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如何深化中欧对外贸易合作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现状

(一)2005~2015年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发展态势。(表1)从表1中可以了解到,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欧盟的商品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的状态。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在2005年达到702.03亿美元,到了2015年达到最高点1,469.78亿美元,在10年间增长了约2倍多。在出口额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欧盟的出口额从2005年的1,437.53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929.58亿美元,再到2009年下降至2,363.46亿美元。同期,我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同比增长率从2008年的46.54%降至-32.25%,降幅达78.89%。2013年,我国对欧盟贸易已基本摆脱欧盟内需下降的影响,实现贸易顺差1,182.14亿美元,继而到2015年,贸易顺差逐年增加,同比增长16.11%。总体上看,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增长幅度在后危机时期有所缩小,而在新形势下,即“新平庸,大分化”的经济增长格局态势下是较稳定增长的。从长期来看,这种发展势态或将持续存在。

(二)2015年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结构概况。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中欧双边货物贸易额为5,657.61亿美元,较2014年减少8.07%。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563.70美元,减少3.94%;自欧盟进口2,093.92亿美元,减少16.72%;中国与欧盟的商品贸易顺差为1,469.78亿美元,增加16.11%。比较欧盟与各国(各地区)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中国是欧盟第三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表2)可以看出,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杂项制品中的家具玩具和用贱金属所制作的金属配件等,其2015年出口额合计占中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71.72%,分别为1,464.02亿美元、514.44亿美元、335.64亿美元和241.84亿美元,较2014年分别减少5.5%、减少9.52%、增加8.22%以及减少3.32%。这些产品在欧盟对中国的进口市场中分别占有41.08%、14.44%、9.42%和6.79%份额。另外,中国对欧盟出口的珠宝贵金属和矿产品出口额减少最为明显,分别减少44.29%和22.86%。(表3)

同样,表3的数据反映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光学手表等精密仪器是中国从欧盟进口的主要产品。2015年这四大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欧盟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2.36%,分别为648.29亿美元、450.96亿美元、264.97亿美元和150.96亿美元,这些产品在欧盟对中国出口市场中分别占有30.96%、21.54%、12.65%和7.21%的市场份额,且同比分别减少14.75%、减少26.92%、增加1.88%和减少8.18%。此外,中国对欧盟的植物产品和食品、饮料、烟酒的进口额增长突出,分别增长119.42%和24.21%。

三、新形势下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发展趋势

(一)新形势下中国与欧盟双边商品贸易特点。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情况尚未得到明显改善,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出现分化态势,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步入新常态。面对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也将进入新常态的局面。那么,在这样一种“新平庸,大分化”的经济增长格局下,中国与欧盟双边商品贸易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中欧双边贸易比较稳定。中国和欧盟贸易关系在冷战结束后快速发展,年增速长期保持在20%以上。虽然中欧贸易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中欧贸易增速下降,但仍达19.53%。2009年中欧贸易同比下降14.47%,但仍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双边贸易中降幅较低的。欧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新形势的出现,在2015年中欧货物贸易中,中国对欧出口下降3.94%,进口下降16.72%,出口降幅远低于进口降幅。其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生产率增长缓慢,经济复苏弱于预期;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内需萎缩,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2、中欧贸易商品结构存在一定互补性。中欧贸易商品结构上呈现出互补性态势源于双方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不同。其中,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优势相对明显。比如,中国对欧盟的机电产品出口额始终占45%左右,其次是占我国对欧盟出口额的14%左右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剩余的商品结构占有的出口额相对较小,不足10%。另外,中国对欧盟进口的主要商品种类也较集中。机电产品占中国对欧盟进口额的比重是最高的,其次是运输设备,在中国对欧盟进口额的占比稳定在20%以上,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了22.25%、25.25%和21.54%,然后就是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都基本维持在9%左右。随着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发展步伐加快,中欧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也呈现出了新的互补态势。

(二)新形势下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贸易、投资、技术等领域的地位上升,国际经济格局发生着新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来讲,2016年作为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增长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纵观国内外经济形势:世界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国际贸易环境有所恶化,国际商品价格低位波动徘徊,贸易与投资规则改变;国内经济领域短期风险集中显现,外贸企业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所呈现出的压力与挑战前所未有。再加上在欧盟占有绝对经济实力的英国脱离欧盟,自立门户,由此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放缓的趋势难以改变,结构调整与转型工作仍将继续开展。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欧对外商品贸易发展将出现减速换挡的阶段性变化,贸易增长速度将逐步向全球贸易增速靠近,各海关分类的贸易商品份额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有望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中欧关系快速走近,是因为双方的合作面在增大,共同利益在增多。中欧对彼此双方的重要性有增无减,虽然英国脱欧,但中欧未来的经济、文化联系只会更加紧密,合作空间也会更为广阔,中欧经贸关系还将持续走向深入。

四、新形势下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政策建议

从目前国内新常态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国正面临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依赖禀赋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需彻底转变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欧盟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需要制定和完善对外经贸战略,创新贸易体制,提高出口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而且还需进一步深化发展中欧商品贸易市场以确保对外贸易的稳步增长,推动中国对欧盟贸易由量向质的改变,继而达到双赢。

(一)完善对外经贸战略,争取双赢局面。目前,中欧贸易额呈现负增长局面。此外,欧元区的宽松货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具体来讲,2015年中国对欧盟的双边贸易额下降8.07%,出口下降3.94%,进口下降16.72%。根据这一新的形势,中国有必要调整对外经贸战略,制定以全球价值链提升为目标的贸易政策取向,推进双向开放和经贸融合,促进国内外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建立多层次的沟通机制,不断完善和推进中欧经贸关系,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

(二)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为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需以创新驱动为主,逐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地位,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的转变,做到切实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更进一步地说,中国要加快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推进贸易强国进程,完善对外贸易布局;要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外贸企业的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等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加强产业链分工和国际产能合作;深化加工贸易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从而实现中欧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三)创新制度环境,驾驭国际贸易规则。制度环境影响着对外开放的程度和进度。中国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与国际规则接轨,创新体制,完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贸易制度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进而也应更好地适应、制定乃至驾驭国际贸易规则。具体来讲,第一,既要牢牢抓住体制改革这个根本性问题,创新形成有利于培育新型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又要从制度和规则层面进行有效改革,例如加快自贸协定的签订和自贸区建设、深化内陆沿边开放区域在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监管和准入、信用体系和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第二,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贸易规律和国际规则的前提下能动性地发挥国家和市场的“两只手”作用。要牢牢把握和理解国际通行规则及标准,加快形成与贸易通行规则相匹配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同时,中国国际贸易的战略转型层面要求中国的政策、法律和贸易操作技巧符合国际贸易通用规则,那么中国可以通过掌握、制定、遵守国际贸易的双边游戏规则来恰当地维护国家利益。

(四)深化中欧经贸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在此方面,笔者将从中国和欧盟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对外市场对中欧经贸关系是持开放态度。中国对欧盟的投资并购,购买欧元债券等实质性做法是对欧盟经济发展的支持。因此,欧盟应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中国对欧投资的限制和进入壁垒。此外,由于中欧贸易彼此发展不平衡,亟需中欧双方深化互补性合作。一是加深中欧的投资、贸易和技术合作程度。这就需要中欧双方共同努力,一起朝着双赢的局面去进行贸易发展:欧盟一方需要做到开放、公平,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进一步放开技术出口限制,减少欧盟设置的中国对欧贸易投资壁垒,扩大中国对欧盟以技术为目的的收购。另外,中国则可以在符合本国贸易发展阶段的情况下,进一步放宽有关市场的准入壁垒;二是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不要只局限于彼此双方,可以扩展到第三方经济体和国家的合作,拓宽合作渠道。

(五)推进人民币市场化和国际化。现阶段,全球的经济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缺乏有效需求。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差异分化,而分化的经济增长又导致了政策的不统一,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欧盟国家里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希腊债务危机的暂时缓解,以及此前欧元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经济正在缓慢增长。同时,“容克计划”的实施也会进一步拉动欧洲经济的增长。虽然英国目前经过公投正式宣布脱离欧盟,但其造成的后果也是不确定的,但就目前中欧合作的态势和中国与英国的经贸往来来看,英国脱欧并不会对中欧的经贸关系产生大的消极影响,是为影响可控的程度,相反英国脱欧反而会利好中英贸易的深化发展。借此机遇,在贸易便利化方面,中国则可以与欧盟协商支持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快人民币汇改进程,促使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步伐的前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叶子含.新丝绸之路——中欧贸易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市场,2015.16.

[2]王莉.中欧经贸关系发展趋势及应对[J].学术探索,2013.4.

[3]王阳,王意.后危机时期中欧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9.

[4]李钢,崔艳新.后危机时代的中欧双边经贸关系[J].国际贸易,2011.6.

[5]黄蕾,汪元群.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分析[J].当代经济,2015.19.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问题及其展望 篇3

一、我国与欧盟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反倾销中的歧视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自1978年以来,已经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了422起反倾销调查,而其中欧盟占90起,排名第一。此外,欧共体也是对我国出口产品第一家提出反倾销调查的经济体。在欧盟的反倾销法中对我国的国有企业存在明显的歧视,认定国有企业享受政府的补贴,不接受相关企业提供的成本数据,而采取所谓的按照市场经济第三国同类产品成本的方法来判断与推算我国产品的倾销事实与幅度。

2.非关税壁垒的多样性。突出表现在数量配额、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方面。在我国向欧盟出口的部分农产晶、纺织品、打火机及冻鸡肉等产品,由于受到非关税壁垒的制约而影响了出口。单方面的数量限制问题。1994年颁布了对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进行配额管理的办法,以欧盟统一的配额管理取代了国别限制,提高了数量限制的力度。对我国出口欧盟的鞋、陶瓷器皿等七大类最优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商品设置了进口数量限制。

3.市场准入壁垒高。市场准入是欧盟手中持有的一个重要的谈判筹码,以正在逐渐扩大的欧盟市场的开放为条件,来换取对方国家开放市场。欧盟的贸易壁垒法规是采取市场准人措施的基本法规,据此欧盟可以单方面地暂时停止其所承诺履行的义务,单方面采取提高进口关税、实施数量限制的措施,作为向对方开放市场的要价。

二、普惠制问题对中国外贸的影晌

“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目前,全球共有28个国家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其中,欧盟15国超过总数量的一半。普惠制产地证书的签证工作对促进外经贸发展起重要作用。1997年至2002年,仅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的普惠制产地证就有393.5万份,签证金额为709.2亿美元。为企业获得关税减免约35.5亿美元。去年该局为外贸企业签发普惠制产地证的签证金额为155.6亿美元,占全广东省外贸出口总额的13.2%。

1980年欧共体给予我国出口产品以普惠制待遇,促进了我国对欧共体的产品出口。但是欧盟于1995年开始分三个阶段实施为期十年的新普惠制度,旨在限制竞争力强的国家和地区享受这一待遇,只提供给最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被列入第二类国家即属于竞争力较强的国家,被划在可能不再给予普惠制待遇的范围内。近几年,随着中欧贸易中中方贸易顺差的增加,我国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加之欧洲经济增长缓慢和近期欧元汇率的坚挺,给欧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今年5月8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了第815/2003号条例,从2003年11月1日起,欧盟15个成员国将中国在“普遍优惠制”(GSP)下享有的出口商品优惠关税,由目前的3.5%提高到5%,从2004年5月1日起,将正式取消给予中国的“普惠制”。由于欧盟普惠制对其它受惠国和地区的同类产品仍给予关税减免优惠,因此,欧盟此举对中国产业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首当其冲的是将导致被取消产品在给惠国市场难以立足。尤其是彩电、微波炉等利润已经微乎其微的家电产业。其次,还可能会影响到制造业领域的跨国巨头转移投资。

为减少因普惠制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有关部门应帮助企业尽可能确切了解、掌握欧盟新的普惠制产品毕业安排将会对其产生的影响,使企业能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建立预警机制,使企业根据毕业机制的产品分组和每年审定的特点,适时调节产品种类或向欧盟出口的产品种类,以尽可能减少毕业的可能,或增大已毕业产品重新获得普惠制待遇的机会。

此外,从欧盟普惠制方案的内容看,欧盟会长期运用普惠制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其的贸易,因此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会长期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欧盟方案不仅规定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不采用毕业机制,而且规定对原产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受惠产品,除香蕉、稻米和糖外,一律给予免除关税的待遇;同时,根据《洛美协定》,欧盟对于来自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及96%的农副产品给予特别优惠的关税待遇。因此,中国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获取当地原产证书,以便充分利用欧盟的普惠制。尤其是中国一些本土市场已饱和产品的生产企业,还可以就此开拓新的市场。

另外,普惠制被迫取消,政府在产业结构上亦可做相应调整,以弥补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最根本的措施还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以质取胜,以晶牌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我国加入WTO的因素。它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取向,要求我国按照国际规范开展对外经济和贸易活动,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框架内解决可能发生的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人为限制双边贸易的争端。我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对外资,包括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强。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的态势日趋明显,而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强化欧盟在投资和技术转让等方面合作的扩大和加强。

源于欧盟逐步走向开放的一体化模式。尽管欧盟作为一个机制化的一体化组织在冷战之后主要采取扩大成员国的路径扩展自己的活动空间,但是它也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取向,先后制定了走向亚洲新战略和与我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文件,表现了欧盟对开展与亚洲各国关系的重视,尤其是对我国这个新兴的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的重视。

中国与欧盟关系现状 篇4

摘要:在全球化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贸易竞争和摩擦也日益增加。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不断出台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其中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使用最多的一种壁垒,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当今各种产品国际贸易领域主要的贸易壁垒之一。

关键字:绿色壁垒排放标准环保指令认证制度新能源汽车

一、引言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安全,保护生态或环境为由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制度、绿色准入制度、强制性绿色标签、强制环保标准、繁琐的进口检验等。

2015年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在北京发布2014年汽车业销售数据。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同比增长7.26%和6.86%,再度问鼎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冠军。虽然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车市的拐点已经到来,2014年,虽然车市整体销量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但其增速已经低于年初8%~10%的市场预期,而在2015年乃至以后,这样的低增速将成为车市“新常态”,据中汽协预计,2015年,中国汽车增速将与2014年基本持平,保持在7%左右,而车市总销量将有望突破2500万辆。

如图一为我国近几年汽车销售量:

图1:我国汽车销售量及其同比增长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销售的同比增长量开始放缓,但增量依然可观,在全球贸易中占有巨大的汽车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汽车市场的回暖是必然趋势,我国汽车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势头也会逐步恢复,不过近期欧盟再次提高了关于车辆排放限值、车辆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尽管欧盟并不是我国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但欧洲联盟的汽车产品统一的市场准入管理体制和技术法规体系在国际上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建设自身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市场准入管理体制,建设区域性的一体化市场过程中参考借鉴的模式,许多市场甚至直接采用欧盟的整车型式批准模式和技术指令项目,如以色列、伊朗市场等。因此,如何通过分析欧盟市场上所遇到的绿色壁垒,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汽车产品出口欧盟所面临的绿色壁垒及其影响

(一)排放标准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欧洲汽车排放标准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排放法规和欧盟(EU)的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排放法规由ECE参与国自愿认可,排放指令是EU参与国强制实施的。

欧洲标准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排放法规和欧共体(EEC)的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欧共体(EEC)即是欧盟(EU)。排放法规由ECE参与国自愿认可,排放指令是EEC或EU参与国强制实施的。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指令)标准1992年前巳实施若干阶段,欧洲从1992年起开始实施欧Ⅰ(欧Ⅰ型式认证排放限值)、1996年起开始实施欧Ⅱ(欧Ⅱ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值)、2000年起开始实施欧Ⅲ(欧Ⅲ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值)、2005年起开始实施欧Ⅳ(欧Ⅳ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值)。目前欧盟执行的是欧洲议会2006年12月通过的欧Ⅴ标准。欧洲排放标准要求很高,以氮氧化物为例,根据欧Ⅴ标准,柴油轿车每公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不应超过180毫克,比欧Ⅳ标准规定的排放量减少了28%。相对于欧Ⅴ标准,2014年9月实施的欧Ⅵ标准更加严格。根据欧Ⅵ标准,柴油轿车每公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不应超过80毫克,比目前标准规定的排放量减少68%。

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将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标准由现在的欧洲I号改为欧洲II号,到2008年,则正式实施欧洲III号标准。目前我国汽车大部分还不能达到欧Ⅴ标准,北京作为我国汽车排放标准最严格的城市,目前刚开始研究制定机动车“国Ⅴ”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相关准备工作,按照计划,2012年北京机动车排放标准将从2008年实施的“国Ⅳ”升级为“国Ⅴ”。“国Ⅴ”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从去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最新的欧Ⅴ标准。

(二)环保指令

欧盟针对汽车及汽车产品颁布的环保指令很多,最主要的是有:

1.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在2000年颁布的2000/53/EC《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ELV指令),随后,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根据社会各方的反馈意见,对该指令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技术法规体系,并在2005年颁布了2000/64/EC指令。

2.2003/53/EC指令,壬基苯酚(NP)是烷基酚的成员之一,由于其润滑性能,主要用作生产中的清洗剂和表面活性剂。2003年,欧盟指令2003/53/EC正式颁布并要求所有成员国强制执行,包括德国从2005年1月开始正式执行。指令要求壬基苯酚“作为成品或原料,其浓度等于或大于0.1%时,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使用”,也就是说,最大允许限制为1000毫克/千克。

3.欧盟于2003年1月公布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2002/96/EC)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2002/95/EC)。

4.2006/66/EC指令(2006年9月2日)电池及蓄电池不得含有汞超过总重的0.0005%(5 ppm)、镉超过总重0.002%(20 ppm),但钮扣电池的水银含量不得大于2%(20000 ppm);另外,若电池、蓄电池及钮扣电池的汞含量超过0.0005%(5 ppm),镉含量超过0.002%(20 ppm),铅含量超过0.004%(40 ppm)则须有重金属含量及分类处理之标示。

5.RoHS指令欧盟《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第2002/95/EC号指令》要求从2006年7 月1 日起,各成员国应确保在投放于市场的电子和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六种有害物质。

6.2007年6月1日开始,欧盟REACH法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正式生效。该法规将使我国出口汽车受到环保限制。

7.2007年8月,欧盟主要针对能耗的EUP指令《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实施。8.还很多关于汽车空调、部件等方面的指令,如2006年欧盟制定的关于汽车空调系统排放物的指令(MACs指令)等。

这些指令涉及汽车产品出口的大部分零部件,包括从使用到报废回收各个环节,技术上对环保的要求远高于我国的水平,对我国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商产品出口欧盟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认证制度

欧盟对境内汽车产品的生产、销售实施整车型式认证(WVTA)制度,按照WVTA认证中环保项目的要求,在欧盟国家销售的所有汽车及零部件,除豁免清单(2008/689/EC)规定的特殊情况以外,铅、汞、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含量不能超过1000mg/kg、镉含量不能超过100mg/kg。自2015年1月1日起,汽车零部件回收率不得低于95%,再利用率不得低于85%。另外,按照相关环保要求,汽车所使用的非金属材料,都必须有明确的材料标识。同时,对汽车空调制冷剂年泄漏量、发动机废气中有害气体与温室气体含量等限值的规定,明显比其他发达国家严格。

欧盟的这种对汽车产品生产、销售实施的整车型认证制度,不仅设计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基本性能,还对整车和零部件的拆解技术、废旧部件回收及循环利用技术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欧盟的计划,未来数年里,这些环保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四)环保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认证和ISO/TS16949认证

ISO14001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一份标准,是ISO14000族标准中的一份标准,ISO14001认证全称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依据ISO14001标准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的合格评定活动。该标准于1996年进行首次发布,2004年分别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目前最新版本为ISO14001-2004。ISO/TS16949是对汽车生产和相关配件组织应用ISO9001:2008的特殊要求,其适用于汽车生产供应链的组织形式。

我国汽车产品进入欧美市场,需要取得该国或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如国际通行的ISO14001 认证、ISO/TS16949 认证。

三、应对策略

第一,提高对绿色壁垒的正确认识,建立严格的汽车技术标准,使之与国际接轨。面对绿色壁垒,我们首先要提高对其的正确认识,因为欧盟的环保指令、认证制度和排放标准等,并不仅仅是针对某个国家的产品,它也是欧盟境内的汽车产品的规范标准。提高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被各国人士所关心。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对于企业来说,树立绿色营销观念,虽然短期内经济增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获得的将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应将绿色观念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从有害物质材料的测试、建立物料控制系统、确保生产过程不受污染等方面加强产品绿色预警能力,增强企业的风险抵抗力。

第二,跟进欧盟环保法规研究,做好出口产品规划。欧盟的绿色环保法规发展变化很快,汽车出口企业有必要跟进欧盟关于汽车产品的环保法规研究。通过对不断变化的欧盟绿色壁垒法规的研究,分析其变化动向以及未来可能出台的新的规定。目的是为了了解绿色壁垒发展的趋势和对环保新的要求,找出中国汽车出口欧盟存在的风险和机会。在跟进欧盟环保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公司自身的情况和发展方向,制定出可以把握欧盟市场机会,满足欧盟市场需要的汽车产品规划。产品规划应当包括汽车的类别、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等。

第三,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为了维护本国企业的根本利益,我国政府应争取利用一切国际交流的机会,积极参与谈判,陈述我方的观点和主张,帮助企业争取获得比较宽松的国际贸易环境。一方面可以利用与欧盟的双边或多边谈判,利用世贸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机构,主动加强对话与磋商。另外一方面可以联合发展中国家,争取与欧盟谈判的机会,适当延长发展中国家执行政策的时间,争取欧盟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给予补贴并争取欧盟的技术支持。

第四,增加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绿色壁垒的限制,其本质就是技术壁垒的一种,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技术上的限制。在技术上要想突破这种限制,使我国的汽车产品出口到欧盟,就必须对现有的落后技术进行改造,并不断坚持技术创新的产品生产理念。目前,国内有很多企业完全具备足够强大的技术优势可以满足欧盟环保法规的要求,但是由于国内缺乏相关法规以及重视不够等原因,它们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它们掌握的环保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难以通过欧盟环保认证的限制。加大企业科研力度、提高产品创新能力面对欧盟不断推出的花样翻新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企业好象有些手忙脚乱,忙于应付。实际上应对欧盟绿色壁垒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我国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达到国际技术水平。

第五,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汽车,积极开发出口汽车新品种。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汽车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借助政策优势,我国很多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在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相对于传统汽车核心技术落后的局面,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实现超越的最好良机。重视绿色设计,走绿色生产之路。在短期不能快速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的情况下,一个小小的设计也会让汽车的性能“绿色”不少。比如可以在发动机上设计搭载专用装置,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排放污染,同样能达到环保的要求,目前国外有很多这样的设计,国内企业却普遍重视不够。如果想快速突破绿色壁垒的限制的话,这样的绿色设计细节就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六,建立、健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我国在世界贸易中对于各国的绿色壁垒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思想上不够重视,造成处处被动的状态。一方面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很完善,而且法律执行力不强。公众对于环境、健康、安全这些问题认识不足。另外一方面我国的环保标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出口商品常常被拒之门外。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建设自己的有关绿色贸易的法律建设,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比如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提高环境立法的效率和质量;全面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我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欧盟的先进标准。

参考文献:

[1] 邓海滨,廖进中,廖娟.绿色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的影响[J].财经论坛,2010,(6).[2]魏琴.我国应对欧盟新贸易壁垒REACH法规的策略探索[J].集团经济研究,2007,(07)

公共关系现状与发展 篇5

公共关系事业生存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谈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 摘要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中国的公关业是应中国的改革开放诞生,经历了30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初具规模。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经济、政治政治文化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的公共关系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公共关系中国生存现状发展前景

正文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得脚步,中国在全球市场中也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将迎来大腾飞的非常时刻,本土市场也可预见会有革命性的大发展。在这时期一定会孕育出每个行业的领头羊,它同样也有可能发生在公关行业。中国公关事业不断的发展,虽然发展道路上充满了曲折,但是其发展前途却是光明的。

一、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条件

1、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公共关系是基于信息传播的一个现代管理。有了信息的高速发展,才有了公共关系的发展条件。例如,美国公关业作为一个职业首先诞生的产物就是1904年在美国出现的新闻代理所。

2、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君子何而不同,求同存异”,这是儒家孔夫子说的,墨子说也曾说过“交相易”等思想。这些古代的传统文化思想就是我们今天公共关系所告诉大家的双赢互利的原则。公共关系最早虽然是从西方引入的,但是在中国确实有着它肥沃的土壤。

3、构建和谐社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以求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样一种指导方针为公关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需求。无论我们在开展公关外交或者树立政府形象、官员执政为民的方向都离不开公共关系来处理外部和内部事务。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也为中国公关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4、经济全球化。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扁平化,促使我们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中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我们知道中国的企业更多的要走出去,也同时需要更多的外国企业引进来。在这样一进一出的情况下,公共关系的产生不再是简单的走进来和走出去,而是一种“融合”的关系。因此经济全球化也为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生存现状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公共关系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

第一,最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通过传播塑造城市形象对危机事件的专业管理

等方面逐步认识到了公共关系作为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北京市申奥和筹备奥运的公共关系,抗击非典的公共关系,中法传播年的传播策略等等。第二,国内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跨国并购、公关策

略中不断学习、掌握公共关系的使用。通过一些成功不成功的案例正反

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增强运用公共关系解决问题的本领。

第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品牌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使得社

会公众不断的把品牌、声誉、诚信中的问题带到以商家、医院、饭店这些甲方的博弈之中,在双方的博弈中使第三产业度公共关系的需求不断激增。

第四,传统媒体的改革与创新包括了多种机制的引进和营销模式的改革,以及新媒体的发展包括互联网、博客、微博、人人等等,刺激了以传播为主体手段的公共关系。一条有利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声誉,一个坏消息可能酿造一场危机。那么如何做好危机公关?引起了各方的注意,这也诱发了以平面媒体作为传播方式公共关系的思考。

三、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主要问题:

第一,传统思想观念对公共关系事业的负面影响。

第二,公共关系事业地域发展不平衡。

第三,“公关员”成为职业新宠,但高级公关人才匮乏。

第四,中国公关公司与国际公关公司存在一定的差距。

解决对策

第一,克服传统文化心态对公关发展的阻碍,继续在全民中普及公共关系知识。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精髓,但其中一些思想却正对公共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崇尚气节、讲求情操是中华民族的浩然之风,但气节观念常演化为“自我中心论”,容易导致自我封闭,对公关的发展极为不利。国人思想中普遍存在的“贵和持中”的思想,会抑制公平竞争,抹煞公关的个性和创意。

第二,建立完善的公关职业培训体系,加快职业化进程。

地区差距造成中西部地区的职业培训和上岗考试的普及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由于业务繁忙,各专业公关公司自身的培训工作得不到保证,“CIPRAlocal)外,其他本地公关公司只能以老客户介绍、关系营销和客户上门为主要开发手段,且所有的本地公关公司都不能以全球或地区代理作为主要开发渠道。

为缩小与国际公关公司的差距,本地公关公司必须整合资源,首先重新定位,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本地公司的主导方向必须从单纯的市场执行角色向咨询顾问角色转化,有实力的公司应向高端咨询服务发展,真正实现专业公关公司价值。其次在市场执行上,也要摒弃传统手法,整合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传播,改变

仅仅注重某一环节的观念和做法。最后,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和范围,本地公关公司应改变IT、日用消费品和通讯三大行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更多地涉足而当前的热点行业,如金融、房地产、教育、旅游、文化体育等。提升产品推广、大型活动以外的专业服务能力,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一个行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走专业化和规范化道路的结果,而要实施专业化,就要不断进行理论和研究和学术探讨,要总结经验,开拓新的领域。公共关系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这也为公共关系高等教育提供了契机。

四、我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前景

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公共关系也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第一,公共关系的职业化会越来越高。许多企业都成立了公关部,用来解决各种突发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关系这种职业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因此也就会越来越职业化。

第二,公共关系事业的规模日趋扩大。职业化的提高会导致更多的人去参与它,因此导致它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同时对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第三,公共关系学理论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现代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理论已日渐成熟和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公共关系学也会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更进一步的增强公共关系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实际指导作用。

第四,技术手段也会日益现代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理论的科学

化和系统化。公共关系的工作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现代公共关系人员运用各种高科技产品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五、总结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的新生活,全球公关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中国公关事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公关选择了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中国也选择了公关。公关,作为一种舶来品,它的传播需要一个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中国的公关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它经历了公关务实、公关传播与教务,公关理论研究、公关组织建设的递进式发展,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

六、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百度文库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篇6

楚楚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园林技术,江西省 吉安市 343000 摘要:中国园林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文化艺术的沉淀,儒家道家思想的流传和人文精神的延续对中国园林的影响都是十分之大的。

关键词:中国园林;文化艺术;人文精神;思想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博大精深,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1.中国古代自然美学思想与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有独特的名族风格和非常鲜明的名族色彩,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它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换将,同时也受到古代自然美学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国家,或者说汉族名族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名族的文化,其思想渊源要追溯到先秦的美学思想。中国的美学思想,虽非始于先秦,但到先秦时代才初具体系。

在先秦的美学思想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孔学,不管时好时坏,是批判还是继承,孔子在塑造中国名族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则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和补充,形成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的基石。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什么叫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新的概念,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其实,人类在自己的发展中,从来不曾把传统文化抛弃,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中国园林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

2.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

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

(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

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入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了“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术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一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3.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产生时并无儒说。在经历千年上古之后,于春秋战国时终于形成诸子百家。儒 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教化、“忠恕”和“中庸”之道,这些理论学说也被中国园林所汲取,并主要在以下几点表现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

(1)皇家园林中心和轴线的思想与君臣民的礼制观是一致皇家园林中心和轴线的思想与君臣民的礼制观是一致的。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那就是佛香阁。以佛香阁的位置、高度、规模、体量统帅着所有的景区和景点,这与一君率万民是相似的。

(2)私家园林中诗情画意的表达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方面隋唐统一中国后,儒家提倡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把园林作为修身齐家的场所,一改魏晋南北朝道家思想,使园林自然韵味渐淡,人文气息渐浓。园林中的儒家文人的活动和影子在清代臻于化境。

(3)中庸思想:中庸思想首先表现在儒家与道家和佛家的融合上。魏晋时,儒学与老庄融合为玄学,对自然山水园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园林布局的和谐,即是儒家中庸思想的表现,其次是反映在既寄情山水又不能纵情于园林的合度思想,表现为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既要有“思无疆”和“思无期”,也要有“思无邪”的思想,表现中国园林审美的理性倾向,正所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4)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4.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是巨大而又深刻的。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国安邦,譬如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是内用黄(帝)老(子),外施儒术的结果;用之于经济,可以富国强兵,譬如管仲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就是阴阳文化和道家哲学的实践结果;用之于军事,可以百战百胜,譬如中国的军事家,从孙子到诸葛亮,都是阴阳学家;用之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譬如老庄的“无为”哲学,贯穿于中华文化始终,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实践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用之于社会,可以安居乐业,譬如儒家的天命论,一向被统治者奉为正统,道家的无为观,一向被统治者视为至宝,就是因为它们一贯提倡知足常乐,使人人在社会上自安,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的安定;用之于科学,可以见微知著,譬如许多科学家的发现与发明,都曾经受到易经文化的影响,西方人莱布尼茨的二进位制的发明,美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等等,都有《易经》的影响;拿来用之于中国传统园林,可以美轮美奂,犹如中国水墨山水绘画的写意和抒情、中国书法艺术的出神入化,都曾经和正在陶醉着无数的世人;精美绝伦的中国园林都曾经使世界为之倾倒„„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和妙用,用它来解释宏观世界,可以知道,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用它来阐述微观世界,可以明白,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4.1中国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旧的园林形式终将随着新时代的出现而逐渐走向衰落!新型园林也必定是在旧形式的废墟里成长起来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园林形式衰落乃至消亡的根本原因!而急功近利,盲目抄袭只能导致各种园林思潮的加速消亡。因此,继承与创新是园林艺术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而它又建立在对古今中外园林艺术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对本土文化和景观资源的深刻理解之上,惟有继承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勇于创新,融贯中西,博采众长!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健康发展。4.2中国园林的意义

关于古典园林的研究对现代人而言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古典园林的理念与理法对现代人的启示;二是古典园林中的不足与糟粕给现代人以警示。

结论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正在创造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曾经成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它也必将对人类不可能终止的文明发展,继续发挥着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影响。传统文化之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园林,如鱼得水,须臾不可分。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1]吴隽宇,肖艺.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中国园林.2001年.P3.[2]黄志华,詹福麟.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2004-02-19.[3]朱建宁,杨云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中国园林.2005年.P2.[4]郭风平.中外园林史.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年07月

中国与欧盟关系现状 篇7

一、商标注册申请程序比较

《欧盟商标条例》和中国《商标法》规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基本原则, 具体规则见于两法的实施细则。

1. 注册申请。

《欧盟商标条例》第25条规定, 注册申请提交的机构可由申请人选择, 或在内部市场协调办公室 (又称欧盟商标局) , 或在某一成员国的中央工业产权机构, 或在比荷卢商标局。在后两种情况下, 受理机构必须在申请日后的两周内将申请呈送欧盟商标局, 超过一个月即被视为撤销。在中国, 商标注册申请应提交给国家工商局下属的商标局。欧盟与中国商标注册均采用申请在先原则。中国法规定, 在不同申请人于同一天就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服务申请注册相同或类似商标时, 申请人须在30日内提供首先使用该商标的证据, 商标局将公告在先使用者的注册申请。

2. 注册商品或服务分类。

对于注册商品或服务的分类, 《欧盟商标条例》与中国《商标法》规定相似。欧盟商标局曾允许针对“某类别中的所有商品”提出申请[1], 如今这种方式已经改变。《欧盟商标条例》实施细则第2条规定, 注册商品或服务清单“应以一种可以更清晰地指示商品或者服务的性质, 并使每一项都得仅以《尼斯协定》中的一种类别分类的方式进行排列”, 申请的商品或者服务“原则上应根据《尼斯协定》的分类进行归类”。根据中国法, 申请商标注册应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商品类别和名称。申请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申请注册同一商标的, 应按分类表提出注册申请。以指示“某类别中的所有商品或服务”的方式提出申请, 将被拒绝。此外, 无论是欧盟法还是中国法, 都没有要求申请人表明其使用商标的意图。

3. 优先权。

《欧盟商标条例》规定了两种优先权。一种是基于在先申请而产生的优先权, 在先申请的有效性由成员国国内法决定, 这种优先权同样适用于在WTO成员先期申请的情况, 与中国《商标法》之“公约优先权”类似。另一种是“展出优先权”, 适用于欧盟商标申请人在符合《巴黎公约》关于国际展览条款的展会上展出使用该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的情形。对此, 中国法亦有规定。优先权要求应当于在先申请的申请日起6个月内, 或在第一次展览之日起6个月内, 由申请人在提交申请时书面提出, 其后3个月内应提交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或提交其在展会上展出的证据。

关于注册申请的原则性规定, 欧盟法与中国法基本相同, 所不同者在于一些具体规定。其一, 在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的情况下, 欧盟法规定代理可由任何具有某一成员国资格认证、在欧盟境内拥有执业场所的律师进行, 或者由欧盟商标局组织的专业代理机构进行。依中国法,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申请商标注册, 只能聘请国家认可的商标代理机构代理。其二, 根据欧盟法, 如果某一商标在某成员国或比荷卢国家先期申请, 则申请人仍可据此就同一商标要求“优先权”。如果要求被确认, 则该欧盟商标在先期申请国即可对抗所有后来的申请, 即便后一申请实际上要早于欧盟商标申请。即使成员国注册日后被注销, 此一优先权仍得继续有效。 (1) 这是《欧盟商标条例》的一项创新, 目的在于鼓励欧盟商标所有人主张其依该法获得的权利, 并适时放弃成员国注册。其三, 申请提交日对于欧盟商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商标被核准注册, 该日期即为注册有效期间的起始日。在中国, 商标注册的有效期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相较而言, 欧盟法的规定可以较好地解决注册公告期间的商标侵权问题, 对注册商标的权利保护更加有力。

二、商标注册审查程序比较

收到注册申请之后, 商标局将进行审查, 确定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在此环节, 欧盟与中国的法律程序差异较大。依欧盟法, 申请将经历两个阶段审查: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

1. 初步审查。

在初步审查阶段, 欧盟商标局将查明: (1) 申请是否符合法律关于申请日的要求; (2) 申请是否符合实施细则设定的条件; (3) 相关费用是否按时交纳; (4) 申请人是否具备成为欧盟商标所有人的资格。根据《欧盟商标条例》第5条规定, 欧盟成员国、《巴黎公约》或WTO成员方国民都有此资格。另外, 任何在欧盟或《巴黎公约》成员国拥有住所, 或商业居所, 或工商机构的自然人、法人或适格机构, 都可成为欧盟商标所有人。对给予欧盟成员国公民国民待遇的国家, 其国民或适格机构亦得有此资格。对于无国籍者和难民, 则与其有惯常居所国的国民同等对待。拥有欧盟商标, 并不以在相关领域进行实际生产或服务为前提, 也不必有实际经营活动。因此, 私人控股公司或个人都可依需要申请注册欧盟商标。符合条件的申请将被给予一个申请日, 由欧盟商标局启动信息检索程序。检索分两个渠道进行:一是欧盟商标局, 它只对在先欧盟商标进行检索;二是成员国工业产权局, 在收到欧盟商标局的检索要求后, 对国内注册商标信息进行检索。 (2)

2. 实质审查。

主要是确定商标是否具备法定构成要素、是否具有显著性、是否违背禁止性规定等。根据《欧盟商标条例》, 以下标识禁止注册: (1) 缺乏显著性特征的标志; (2) 完全由表示商品种类、质量、数量、价值、原产地和生产日期等要素组成, 或完全由现代语言中或在商务实践中已成为惯例的符号或标记组成的标志; (3) 完全由商品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形状, 或者为获得某一技术效果所必须的形状, 或代表商品实质价值的形状组成的标志; (4) 《巴黎公约》第6条规定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识以及违反公共政策和公共道德的标志。对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 欧盟商标局予以驳回, 申请人尚可申请复审;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公告。

中国《商标法》并无初步审查与实质审查两种程序设置, 或者说这两种程序是合一的。商标局将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定”, 审定标准包括与商标注册有关的全部实质性条件。若符合法定条件, 商标局即结束初步审定, 将商标进行公告。凡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已注册的或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 将驳回申请。

此外, 两种法律制度在审查程序上也存在重要差异。其一, 欧盟商标局不会基于第三方的在先权利而拒绝商标申请, 仅将审查限于确定是否存在禁止注册事项;中国商标局则有权拒绝一切与已存商标权相冲突的申请。其二, 欧盟法允许申请人撤回申请, 或随时限制注册商标所覆盖的商品或服务, 在申请人被给予撤回申请或者提交解释的机会之前, 申请不会被拒绝, 缘由是在申请人将欧盟商标申请转变为成员国申请时, 这种拒绝在某些成员国将对后续申请产生不良影响。中国法无类似规定。考虑到申请被驳回后对再次申请的潜在不利影响以及日后可能产生的商标争议, 赋予申请人撤回申请及自我限权的主动权应属必要。其三, 欧盟法提供了以除权声明获得注册的机会。当申请注册的商标包含某一不具显著性的要素, 且该要素容易引发关于商标权保护范围的争议时, 作为注册条件, 欧盟商标局可以要求申请人声明放弃对该要素的排他性保护。考虑到欧盟领域的广大, 这一除权声明条款相当实用, 特别是当争议要素系为欧盟某些地区所不熟悉的语辞时, 更显重要。中国同样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各地风俗民情差异较大, 某一标志在不同地区的显著特质会有不同评价, 从而给商标注册增添意外风险。除权声明条款可在缩小保护范围的情况下, 降低注册门槛, 对中国立法不无借鉴意义。

三、商标注册异议制度比较

商标一经公告, 第三人即可作出评述或提出异议。在此方面, 欧盟法与中国法有明显不同。中国《商标法》第32条规定, 对初步审定、予以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 商标局应当听取异议人和被异议人陈述事实和理由, 经调查核实后作出裁定。根据《欧盟商标条例》, 任何人都可以向欧盟商标局递交书面评述, 其中反对注册的理由限于申请可能被当然拒绝的因素。因欧盟商标局不会基于第三人权利而当然拒绝申请, 相关第三人因而被赋予在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异议的权利。与评述不同, 异议权并不对所有人开放。《欧盟商标条例》第42条对异议人作了限制: (1) 在先商标所有人, 或在某些情况下其许可使用人; (2) 代理人或代表未经同意申请注册的, 标志的所有人; (3) 在先使用标志的所有人; (4) 相关国家法律授权行的人。异议理由则限于与在先商标权相冲突。根据欧盟商标局规则, 异议通知必须包括异议理由[2]。异议方应当提供证据, 并在被要求时指明其商标的使用时间, 使用方式或性质, 使用地域及广度。一般来说, 约有22%的申请公告遭到异议, 其中不少最终由双方协商解决[3]。

在异议程序上, 欧盟法与中国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根据欧盟法, 有权提出异议的人范围有限;而根据中国法, 异议程序对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开放。这种差别源自两种法律制度在商标异议概念上的不同。欧盟法对异议与评述作了严格的区分, 提出的理由不同, 提出主体的范围也不一样。这种区分显示出其立法技术上的精致, 中国法并未作此区分。其二, 根据欧盟法, 异议理由限于与在先商标权冲突, 而提出评述的依据则是注册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由此带来的问题是, 因提交评述的一方不是异议程序的适格一方, 故此无权对欧盟商标局的决定提出上诉。根据中国法, 商标局将接受基于任何理由的异议, 就商标局关于异议的裁定, 当事人可要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 不服复审裁定的, 还可向法院起诉。相较而言, 中国法就商标局关于非在先权利人异议的裁定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救济渠道。其三, 根据欧盟法, 当事各方之间的协商是受鼓励的, 并且欧盟商标局也有权视情况需要多次邀请相关各方就争议事项发表意见, 以确保各方都有充分机会对他方评述作出回应。中国法并未设置当事人协商程序, 双方听由商标局裁定, 体现了浓厚的行政色彩。

根据欧盟法及中国法, 若注册申请符合法定条件, 且在3个月内无人提出有效异议, 申请的商标将被核准注册。一旦注册, 欧盟商标将获得欧盟所有成员国的保护。当然, 无论是欧盟商标还是中国商标, 在一定情况下仍然是得撤销注册的。

四、商标注册撤销与无效制度比较

商标一经注册, 将赋予其所有人对该标志具有商业价值的独占权。但在两种情况下, 这种权利也可能丧失:一是被撤销;二是注册自始无效。

1. 撤销。

撤销即商标被取消注册, 适用情况是商标自始系有效注册, 只是后续情况使其得被反对。在以下四种情况中, 欧盟商标得被撤销:第一, 无正当理由, 注册后五年内在欧盟境内未实际使用。关于“实际使用”, 有人认为等同于商业使用[4], 举证责任在商标所有人。另一个问题是“在欧盟境内”。基于欧盟商标独立、不可分的性质, 在欧盟某一部分的使用即应满足条件。也有人认为, 判断欧盟商标是否实际使用, 应视商标所有人对商标所附着的商品在欧盟市场是否有相当份额而定, 仅在一个成员国使用是不充分的[5]。对于什么是未使用的“正当理由”, 法律没有明确。可以推断, 商标所有人不能控制的异常情况, 例如不可抗力, 应可构成“正当理由”之一。作为对“未予使用”的补救, 欧盟法规定, 在商标被撤销之前, 其所有人仍得开始或继续使用, 但如果这种使用是在撤销申请提交前3个月内进行的, 则不予考虑。第二, 商标已成为相关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 亦即商标被淡化了。无论是商标所有人的作为还是不作为, 都可能导致其注册商标被淡化, 因而被撤销。第三, 由于商标所有人的使用, 或经其同意的使用, 商标容易误导公众, 特别是在商品或服务的性质、质量或地理来源等方面。显然, 商标所有人有责任确保使用商标时不至于误导公众。最后一种情况是商标所有人不再具备法定资格, 主要出现在商标权转让情形中。

2. 无效。

核据欧盟法, 除申请撤销外, 第三方还可以声称该商标注册自始无效。注册无效的事项分绝对事项和相对事项两种。绝对事项包括商标注册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或提出注册申请系恶意;相对事项主要是与在先权利相冲突。但是, 若在先权利人意识到后一商标的使用而默许之, 则连续使用五年后, 其异议权将灭失。注册无效的效果是商标被视为从未注册, 在无效注册期间的侵权纠纷, 也依此原则处理, 但已完成的交易或已执行的裁决不受影响。当然, 如果撤销或者无效理由仅存于该商标所覆盖的部分商品或服务, 则商标无效的效果仅限于该部分商品或者服务, 商标所有人的权利也仅在相应范围内被撤销。

中国《商标法》仅有商标撤销的规定, 没有注册无效的概念, 商标一经注册, 就不可能被宣布无效。作为对不应注册情况的补救, 只能启动撤销程序。并且, 撤销理由也与欧盟法有所不同。中国法上的撤销理由主要有三: (1) 已注册商标不符合有关显著性与公众道德的要求; (2) 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 (3) 已注册商标容易引起混淆、商标申请属无权代理以及侵犯在先权。这些理由多属于欧盟法中无效注册理由。

此外, 两种法律制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差异。其一, 欧盟法强调商标的使用, 并将未使用作为最重要的撤销申请理由;在中国, 未使用并不能构成第三方申请撤销注册的理由, 仅商标局得依职权为之。其二, 根据中国法, 若注册商标与在先权利产生冲突, 则在先权利人或相关第三方可在注册之日起五年内申请撤销注册, 无论其是否意识到并默许该商标的使用;对于驰名商标, 如属恶意注册, 不受时间限制。根据欧盟法, 与在先权冲突构成商标注册无效的事项, 除在先权利人默示商标连续使用五年即丧失异议权外, 主张商标无效并无时间限制。其三, 根据欧盟法, 在撤销注册或注册无效的理由仅针对部分商品或服务时, 商标也仅得被宣告为部分无效, 相关权利亦仅得部分地被撤销。中国法则不存在部分撤销权利的情况。其四, 就程序而言, 中国法规定撤销程序既可依申请, 也可由商标局依职权而启动;而根据欧盟法, 此程序只得依申请启动, 或者当其在商标侵权诉讼中作为一种对抗理由提出时, 由法院决定启动。

由上述差异可见, 中国法多着眼于对商标使用的行政管理, 立法价值取向侧重于市场秩序与交易安全的维护;欧盟法则赋予相关权利人较多的主动性与选择权, 其立法价值取向偏重于权利人的意思自治。就制度设计而言, 中国《商标法》注册无效制度的缺位, 可谓一种不足。所生问题是, 若商标被错误注册, 在其被撤销之前, 如何论证商标权的正当性?而此时让商标侵权诉讼中的被告承担损失, 有失公允。并且, 根据中国法, 商标一旦依法注册, 只要其使用不违反商标管理规定, 他方即无权申请、商标局也不得将其撤销, 不论其日后是否会因使用而被淡化或容易误导公众。这种制度设计难谓合理。

五、商标注册复审与诉讼程序比较

1. 复审。

根据欧盟法与中国法, 当事人对商标局作出的驳回注册申请决定、异议程序中的决定以及撤销注册决定, 均可提起复审程序。关于复审程序, 欧盟法与中国法的差异主要有三。其一, 复审机构设置不同。欧盟商标复审机构是欧盟商标局专设的复审委员会, 由三人组成, 其中两人必须是法律专家。中国则是国家工商局下设的商标评审委员会, 它独立于商标局。中国法并未规定法律专家在评审委员会中的组成比例, 但是对委员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回避要求。 (1) 其 (下转145页) (上接122页) 二, 提起复审的时限不同。中国法规定的商标复审提起时限为收到商标局通知之日起15日内, 而欧盟法的时限则为两个月, 这与欧盟商标复审申请多为跨国申请有关。其三, 决定程序不同。中国法规定, 复审申请直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 由该委员会作出裁定。欧盟法规定, 复审申请应向欧盟商标局提出, 后者在收到申请后, 先将其交给作出原决定的机构审核, 以决定是否接受申请理由。如认为理由成立, 则原决定机构可在第三人不表示异议的情况下撤销原决定, 作出新决定;如认为理由不成立, 则应将申请转交商标复审委员会审查裁决。这种程序设计, 实际上是增设了商标注册二次审查, 优点是可以有效减轻商标复审委员会的工作负荷。

2. 诉讼。

对于复审程序中行政决定性质的裁决, 欧盟法与中国法都设置了司法救济程序。《欧盟商标条例》第63条规定, 当事人若不服商标局复审委员会的裁决, 可向欧洲法院起诉。值得注意的是, 在1995年7月前, 复审程序中另一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是有疑问的。因为根据《欧洲法院规约》第37条, 在被告只是成员国或欧共体机构的诉讼中, 权益将受诉讼结果影响的第三方只能作为诉讼当事一方的支持者而参与, 并不享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这对欧盟商标权人或其他优先权人来说, 显然有失公允。1995年6月, 欧盟理事会对《欧洲法院规约》作了修改, 旨在使欧洲初审法院能够根据知识产权诉讼的特点修改其程序规则。同年7月, 初审法院即根据《欧洲法院规约》新的授权, 在其程序规则中增加了“有关知识产权的诉讼”专章, 规定除原告以外的复审程序其他当事人均可作为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 既可支持一方当事人的主张, 也可提出独立的请求。

中国关于商标复审裁决的司法救济, 也经历了立法上的变化。根据1993年修订的《商标法》, 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裁决是终局裁决, 当事人不能提出复审, 也不能向法院起诉。对商标复审程序的当事人来说, 一次性的行政裁决显然不足以维护其合法权益。为与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接轨, 也为逐步完善中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针对行政决定引入司法救济, 2001年10月, 在中国加入WTO的前一个月, 《商标法》第二次修正案获得通过。根据新法, 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裁决不服的, 可以提起诉讼, 法院应当通知复审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案件有关的诉讼主张, 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 有权提起上诉, (1) 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 从而与前述欧盟法的规定基本一致。

摘要:欧盟商标制度是欧盟法律一体化的积极成果。在商标注册程序方面, 欧盟法与中国法的规定多有不同, 了解、分析这些不同, 对于增进双方经贸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在协调欧盟各成员国商标制度基础上产生的一项全新法律制度, 《欧盟商标条例》以权利人意思自治与权利保护为价值偏重, 体现了现代商标法律制度发展趋向, 其中有关商标注册程序的多项制度设计, 值得借鉴。

关键词:欧盟商标,中国法,注册程序,比较

参考文献

[1]Lionel Bently&Brad Sherm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Oxford 2001, 794.

[2]Official Journal of Office for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Internal Market 6/98, 711.

[3]Institute of Trademark Attorneys, The Community Trade Mark Handbook, 10-5.

[4]David Thatham&William Richards, ECTA Guide to EU Trade Mark Legistion, Sweet&Maxwell 1998, 846.

中国与欧盟关系现状 篇8

[关键词] 直接投资 贸易 经济关系 欧盟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4-0021-08

引言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对于双边的意义十分特出。2007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3561.5亿美元,欧盟对中直接投资超过美国和日本,中欧贸易增速在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中名列首位。

在中欧贸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欧贸易摩擦也在增加。其中,中欧贸易不平衡的加剧是中欧贸易摩擦加剧的重要原因。2007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达到1342.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50.1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总体贸易顺差的51.2%。

揭示中欧贸易迅速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于进一步深化中欧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

实证分析,对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是中欧贸易发展和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加大的重要因素。

文献综述

贸易与投资的替代关系最初由罗伯特·蒙代尔(Mundell, R.A.)提出。1957年,蒙代尔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在两国产出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导致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的障碍则会产生贸易。维农(Vernon, R.)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有可能对母国的出口产生替代作用。[1]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小岛清通过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不仅会产生替代效应,而且也存在贸易创造的效应。但是其前提是“要从投资国潜在的比较劣势产业进行直接投资,提高投资接受国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的生产函数,并使之成为显在的比较优势产业”。[2]

新贸易理论根据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产品差异化等,剖析了贸易的成因,结合跨国公司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能力,可以认为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使各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细化,由此形成国际贸易的扩大。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可以分为资源导向型直接投资和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两类投资对贸易的作用不同。前者具有促进贸易的作用,而后者具有贸易替代的作用。

关于中国直接投资和贸易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直接投资利用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Liu、Wang和Wei(2001)利用19个国家和中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流入中国的FDI和贸易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进口引发了FDI,同时FDI又引发了出口,并且发现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3]

冼国明、严兵和张岸元(2003)运用单位根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证明了外资与我国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出口的增加反过来对我国吸收FDI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4]

王洪亮和徐霞(2003)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中国与日本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日本对华投资和中日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互补关系。[5]

陈继勇、秦臻(2006)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对1992—20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增长均存在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时滞。[6]

目前国内对国际贸易和FDI之间的关系大多将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关于中欧双边投资和贸易关系的研究较少。欧盟的投资项目具有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单项规模较大、大型公司投资较多的特点。欧盟对中国投资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完全可能有别于其他来源国的直接投资对贸易的影响。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揭示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关于中国直接投资和贸易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直接投资利用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Liu等,2001;冼国明等,2003)。

目前国内对国际贸易和FDI之间的关系大多将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关于中欧双边投资和贸易关系的研究较少。欧盟的投资项目具有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单项规模较大、大型公司投资较多的特点。欧盟对中国投资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完全可能有别于其他来源国的直接投资对贸易的影响。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揭示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中欧贸易投资关系

1.中欧贸易现状

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交后,双边贸易快速发展。90年代初期,由于欧共体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双边贸易曾出现过大幅的下降。1991年贸易额仅为116.1亿美元,下降了近50%。但从1992年起,中欧贸易开始恢复,并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除了1996和1997年,其余年份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2003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252.2亿美元,同比增长44.3%,而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5月,欧盟扩大为25国后,欧盟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772.87亿美元,占中国总贸易额的15.35%。1975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仅24亿美元,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2007年贸易额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增长超过100倍。[7]表1显示了中欧贸易的发展状况。

从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对欧盟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其他有纺织、服装、鞋、箱包、玩具、收音机、组合音响、医药、塑料制品等。中国从欧盟进口以资本品为主,包括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工业原料、钢材、医药、初级塑料等。自1997年开始,中国对欧盟贸易开始出现顺差。近年来,随着中欧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呈逐步扩大趋势。统计表明,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由1997年的46.2亿美元(欧盟15国)到2007年的1342.32亿美元(欧盟27国),增长了接近30倍。图1显示了中国与欧盟的进出口变化和贸易顺差的变化。

2.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现状

相对于中欧贸易而言,欧盟对华投资起步较晚。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一直稳步增长,但到90年代以前,投资规模一直很小。从外资项目数看,每年只有100个左右;从实际利用外资额看,每年的规模只有2亿美元。1993—1997年是欧盟对华投资急剧膨胀的阶段,从1993年的6.71亿美元到1997年的41.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50%以上。从1998开始,欧盟对华直接投资进入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欧盟对华投资起伏波动较大。1998—2000年投资停滞不前,实际投资额一直在40亿美元左右徘徊。2001—2002年受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投资规模开始下降,从2000年的44.8亿美元下降到37.1亿美元。2003年起欧盟在华投资恢复增长,2006年实际投资达到了53.9亿美元。

欧盟对华投资虽然有过波动,但从总体上看还是稳步上升的。按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计算,从1986年的1.8亿美元到2006年的53.9亿美元,增长近30倍。截至2006年12月,欧盟在华累计投资项目25418个,合同金额979.5亿美元,实际投资531.8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引进外资的8%。在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2001年中国“入世”使中国的投资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欧盟跨国公司加大在华投资力度,纷纷制定长远投资规划。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欧盟跨国公司正在形成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欧盟对中国实际直接投资的变化如图2所示。

欧盟对华投资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首先,投资集中于生产领域。从科技、电子、海洋开发、能源、电力到化工、纺织、有色金属、冶金遥感等领域,涉及的主要是中国急需发展的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次,项目平均资金投入比较大(资本密集),投资项目技术含量高(技术密集)。欧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75%的项目的技术水平处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在技术转让方面,欧盟较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要开放,限制较少,是中国通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而获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重要来源之一。第三,以大型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投资方式趋向独资控股和兼并收购。欧盟在华投资以大型著名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中小企业来华投资较少,已在华投资的少数中小企业多是作为大跨国公司的关联企业。最后,投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京津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由于区位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最多、发展最快的地区。

3.欧盟各成员国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随着欧盟不断东扩,成员国越来越多,目前有27个。但是这27个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与中国的经贸交往水平也相距很大。从贸易方面看,德国、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与这五个国家的贸易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70%以上。特别是德国,2007年中国与德国的贸易额占了欧盟27国总贸易额的26.4%。在欧盟原15国中,爱尔兰、丹麦、奥地利、希腊、卢森堡和葡萄牙与中国的贸易很少。2006年,这6国和中国的贸易额合计247.25亿美元,仅为中德贸易额的26.3%,中欧贸易额的7%。新加入的12国与中国的贸易额也较小,只占8%左右。欧盟各国在华投资规模也不平衡。欧盟对华投资主要来源于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和意大利5个国家。截至2007年,上述5国累计在华实际投资520.89亿美元,占欧盟对华实际投资总额的88%,而其他国家总计只占10%左右。

从图3可以看出,欧盟各成员国在中国的FDI存量与其和中国的贸易额分布之间存在相似性,即对我国直接投资存量占总存量大的国家其与中国的贸易量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也大。德国、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五国同时是中国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外资引进国。而奥地利、希腊、卢森堡和葡萄牙等国,无论对华投资还是贸易量所占份额都很小。因此可以推测,欧盟各成员国对华直接投资和中国与欧盟各成员国贸易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为验证这种关系,下面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模型建立

本文从贸易引力模型出发进行研究。贸易引力模型是非常具有实效性的分析工具,最初出现在Tinbergen (1962)和Poyhonen (1963)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所作的研究中[8]。贸易引力模型指出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与一系列变量相关,其核心变量是进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和相互距离。其中,经济总量代表进出口国的供求能力,与两国间贸易流量成正比;距离代表两国之间的贸易阻力,与两国间贸易流量成反比。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Tij=AYαiYβjDλij

其中Tij表示国家i和国家j的贸易流量,A是常数项,Yi和Yj分别表示国家i和国家j的国民收入,Dij表示国家i和j之间的距离。将其转化为线性对数形式即为:

lnTij=lnA+αlnYi+βlnYj+λlnDij

以上的重力模型主要从需求角度刻画了贸易的决定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不仅影响贸易双边的国民收入,而且会改变双边的资源配置、生产效率和生产结构,由此对贸易形成进一步的影响。考虑直接投资在贸易中的特定作用,我们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直接投资变量(FDI)作为新的解释变量,拓展后贸易决定模型满足如下关系:

lnTij=C+αlnFDIij+βlnYi+λlnYj+ηlnDij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实证分析。面板数据与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相比,样本点充足,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异方差和序列自相关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研究经济行为变化的动态性。本文采用以下的计量分析模型分别进行检验。

lnTij=C+αlnFDIij+βlnEGDPij+λlnCGDPij+ηlnDiit

其中ε为随机误差项。i表示欧盟各国,t表示年份。为了分别考虑FDI存量和流量对贸易总额、出口和进口的影响,本文的被解释变量T分别表示贸易总量(TR)、中国对欧盟各国的出口(EX)、中国从欧盟各国的进口(IM)以及出口与进口的比例(B)。B值越大表示中国对欧盟的顺差越大。而解释变量中的FDIij分别用存量和流量进行分析。本文分析中未将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同时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其原因在于直接投资存量中包含了直接投资的流量。各解释变量的含义及其预期影响见表2。

2.数据与方法

截至2007年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但2004年后加入的12国加入时间短,且对中国的贸易投资所占份额很小,所以本文选取欧盟15国(英国、德国、法国、丹麦、荷兰、比利时、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卢森堡、希腊、奥地利、芬兰和瑞典)1995—2006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采用存量数据,用0.1的折旧系数对前一年的直接投资存量进行折旧。数据来源于http://www.fdi.gov.cn 中国投资指南网站和http://www.stats.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统计局网站,单位:亿美元。

中国和欧盟15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单位:亿美元。中国和欧盟15国各年的GDP数据来源于www.imfstatistics.org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单位:亿美元。中国与欧盟15国的距离以双方首都之间的距离来计算,数据来源于www.geobytes.com 网站,单位:千米。

在计量方法上,利用Eviews5.0软件,基于面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由于计量模型中包含与时间无关的解释变量Dij,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3.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对贸易总量(TR)、中国对欧盟各国的出口(EX)、中国从欧盟各国的进口(IM)的计量结果如表3所示的(1)~(6)列。其中(1)~(3)列为选择FDI存量作为解释变量的分析结果,(4)~(6)列为选择FDI流量作为解释变量的分析结果。为了便于区分,表中用FDIS表示直接投资存量,FDI表示直接投资流量。

从(1)~(6)列的结果可以看出,各回归方程调整后的R2值均在0.7以上,方程拟合度较高。除了出口方程lnD的系数外,其余解释变量的系数都达到了较高的显著性水平。

无论是选择FDI流量作为解释变量还是选择FDI存量作为解释变量,其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欧盟对中国的FDI对中欧贸易具有促进的作用。FDI存量增加1%,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加0.207%,而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加0.109%。FDI流量增加1%,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加0.1216%,而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加0.131%。比较上述结果可以发现,直接投资存量对出口的影响大于直接投资流量的影响,即直接投资对出口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而从直接投资的进口效应上看,直接投资流量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由此说明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可以在短期内显著扩大中国从欧盟的进口,但长期内对进口的作用会有所减少。欧盟在中国投资的大多是大型跨国公司。对中国直接投资的目的有两点,一是通过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在中国进行产品生产的整个或部分环节,以节约总成本;二是借此进入中国的庞大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欧盟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中国融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中,公司内贸易增多,促进了中欧贸易的发展。此外,欧盟在中国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也对中国国内其他企业的生产结构转变产生影响。在国内市场被欧盟企业挤压的情况下,国内的企业会将资源转移到国内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此形成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欧盟的大量出口。

在各个回归结果中,lnEGDP、lnCGDP和lnD的回归系数符号均为正,说明欧盟各国和中国GDP的增长都对出口和进口贸易量起促进作用;而距离的系数均为负,说明距离对贸易起阻碍作用,所有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从实证分析结果上看,中国GDP增加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欧盟国家GDP增长对贸易产生的影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中欧贸易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在采用投资存量的方程中,欧盟国家和我国GDP增加1%, 双边贸易分别增加0.968%和1.11%。在投资流量方程中,欧盟国家和我国GDP增加1%, 双边贸易分别增加0.998%和1.277%。文中选取的欧盟15国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阶段,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较缓慢,GDP增长对国内需求供给的带动作用都相当有限。而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年均GDP增长保持两位数,国内需求旺盛,因此中国GDP对中欧双边贸易起主要作用,中国GDP的增长能更好地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为了进一步探讨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收支的影响,本文还以中欧贸易顺差指数B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选择直接投资存量、双边国内生产和距离作为解释变量,分析结果如表3中的第(7)列所示。各系数显著性不高,拟合度也很低,回归结果不理想。考虑到距离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t检验,将此变量剔除后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第(8)列的结果。调整后的R2值在0.7以上,方程拟合度较高,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也很高。可以发现,FDI存量对贸易收支起正向作用,随着FDI存量的增加,B会增大,即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会扩大。

欧盟各国的GDP的系数为正,起正向作用,欧盟各国经济增长可以改善中国对欧盟贸易收支;中国GDP的系数为负,起反向作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会恶化中国对欧盟贸易收支。这个结果也符合贸易理论,欧盟经济增长会导致需求增长,从而会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改善中国贸易收支;同样的,中国经济增长也会扩大对欧盟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进口,恶化了贸易收支情况。

结论

本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点:①中国GDP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欧盟国家GDP对双边贸易的影响。②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欧贸易具有互补关系。③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对出口的贡献率大,而流量对进口的贡献率大。④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是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

根据本文结果可以推断,欧盟对中国的投资不完全是为了占领中国市场,利用中国当地资源生产出口产品也是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动机。欧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加了欧盟生产设备和核心部件对中国出口,而欧盟对中国投资又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生产能力,改变中国的资源配置,并通过技术外溢等途径推动中国对欧盟的出口。

本文关于欧盟对中国投资和贸易具有互补性关系的研究对于探讨中欧贸易摩擦成因以及分析汇率等因素变化对中欧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基础。在投资和贸易具有互补性的条件下,中欧贸易不平衡引发的贸易摩擦现象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中国的汇率制度和外贸政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正是由于欧盟在中国投资生产的增加推动了中欧贸易的增加以及贸易不平衡的加剧。中欧贸易扩大是全球资源配置的结果,这种配置不仅有利于中欧经济合作关系的深化,而且可以使欧盟的企业获得巨大的收益。

注释:

[1]Mundell R 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47:321335

[2]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3]Liu Xiaming, Chengang Wang and Yingqi Wei. Causal Links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1(12):190202

[4]冼国明,严兵,张岸元.中国出口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南开经济研究,2003(1)

[5]王洪亮,徐霞.日本对华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1983—2001).世界经济,2003(8)

[6]陈继勇,秦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5)

[7]黄卫平.高速增长的世界经济:竞合格局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4):35

[8]Poyhonen, Pentti A. Tentative Model for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e,1963,90:93100

(责任编辑:张晓薇)(上接第70页)

上一篇:通风技术员述职下一篇:新人面试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