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教学反思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滔滔黄河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滔滔黄河教学反思 篇1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10级地理科学

姓名:xxx 学号:1010010100xx 课程分析:

《滔滔黄河》简要介绍了黄河的概况,然后分析其影响、作用。黄河对经济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利弊共存;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本课内容较多,不宜过多地扩展,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重点分析“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学情分析:

学生旅游较多,地理知识较丰富,很多同学去过黄河壶口瀑布及黄河流域,语文课上也多次接触关于黄河的诗、词、文章,如果引导得法,同学们应该是有很多话可说的,课堂上完全可以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对于母亲河的奉献,估计同学们能较完整地归纳出来,但是黄河的危害,可能同学们分析的不够透彻,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并根

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中所提供的《黄河流域》图片,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让学生深入分析、动脑思考,利用图文资料,就可以清晰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教师适当补充一些音像资料,增强真实感,效果会更好。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请大家欣赏一段乐曲(配录像),思考:这是哪部乐曲? 奔腾的黄河水,激荡的音乐,使学生立刻兴奋起来,他们齐声高呼:是《黄河大合唱》。

“哪位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您收集的有关黄河的诗句?”

学生回答的非常多,有描写黄河壮观的,有赞颂母亲河伟大的,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

(点评:学生积极寻找有关资料,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老师决不 包办代替。)

教师引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黄河,了解母亲河的奉献与烦恼。

二、探索观察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打出幻灯片:《黄河流域图》与《中国地形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概括:黄河的基本概况与流程的主要地区。图片和文字的交替使用,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简直是进行了一次模拟旅游,这次旅游的收获是:知道了黄河是我国的的第二长河,发源地是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河流经的地区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00多千米,注人海洋是渤海。这样,可以建立黄河流域的整体感。

然后在《黄河流域图》上,找出河口、桃花峪,思考以下问题:

1、黄河的上、中、下游呈如何划分的?

2、黄河的主要支流有哪些?这些支流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

为什么下游无支流?

(点评:以上问题在图片中很容易找出答案,可不用过多花费时间。)

黄河的不同河段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各异的名胜。出示教材提供的景观图片,结合文字描述,请同学讲解。

(点评:诱导学生通过景观图片,挖掘其蕴藏的丰富的信息。老师再加以补充,如:“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由来,为下面归纳母亲河的奉献作铺垫。)

投影黄河流域几大平原的图片,播放《引黄灌溉》的录像,诱导思考:黄河对经济生产,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分小组讨论,同学回答,老师提炼。

(点评:直观的图片录像,增强了同学的感性认识,使问题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母亲河的奉献集中在三点,即塑造肥沃的良田、引黄灌溉,提供丰富的水能。)

教师引导:

母亲河哺育了亿万华夏儿女,但是母亲河也存在着危机。?

(二)局部探讨,找出共性

黄河有什么危机呢?请同学们收集小资料说明。

其中有这样一则新闻:2003年秋天,黄河中下游洪水泛滥。国庆节这一天,温家宝总理亲临陕西一带指挥防洪抢险,慰问灾民,这次黄河秋汛是历史罕见的,带来的损失较大。利用学生收集的新闻,老师很自然地过渡到下列问题:

为什么黄河的中下游泥沙很多,下游防洪困难很大?

播放录像《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学生归纳原因。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黄河?(图片说明)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母亲河?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有的学生回答他家不住在黄河附近,没办法保护母亲河,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师应该做正面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不乱丢垃圾、不往江河湖泊倒垃圾、保护环境、宣传环保等,这些其实也是保护母亲河的行动。)(点评: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远及近,最后落实到学生的责任问题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延伸拓展

1、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学生们纷纷响应,各抒己见,但是答案基本上集中于本课讲到的内容。

有的同学认为黄河完全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老师应积极引导:黄河确实在不同的时期曾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水灾,但是她的奉献远远大于她的危害,可以适当举例说明,如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养育了中华儿女、西部大开发的美好前景。黄河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价值,教师可以用图片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说明,如:原始人类的出现、古代文化遗址的广泛分布、炎黄子孙说法的由来。这样,就可以充分完整的说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点评:从上面的局部探讨转向综合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黄河的奉献与危害。我们鼓励学生充分认识母亲河的奉献,但是黄河带来的危害也不应该忽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是这节课的重点,着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亮出自己的底版。学生的某些见解可能会欠成熟,但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却大大地增强了,思维也变得开阔了。)

2、看录像《黄河的介绍》,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规划一

下:几十年后,黄河中上游地区会是怎样的一幅壮丽的蓝图。

(点评:理论联系实际,由课本教材过渡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责任感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结束语

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母亲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母亲河也受到创伤。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母亲河将带领中华儿女描绘出更美丽壮观的蓝图。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较丰富,容量较大,问题的设计有梯度,有难度,还是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有了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味道,感悟到一些诱思探究的精髓。教授的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分析问题,辩正地看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如果仅用课本的内容,恐怕难以让学生能完全领会教授的意图,所以我用了较多的图片,相关的录像,较直观地引导学生进入情景,问题的解决就简单多了。关于黄河诗、词、文章的收集,2003年秋汛新闻的收集,黄河的危机等资料的搜集,本人则完全交由学生完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基本按照“总——分——总”的格局的来设计,先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再分析母亲河的奉献、危机;母亲河的未来。最后放手发动学生讨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是一条害河?”从全局正确地、全面地分析、评价黄河。较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滔滔黄河教学反思 篇2

1. 情境创设——入境。

备课时,我想到以一种新的方式导入。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练含蓄,平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开课时,在学生欣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说了自己了解的黄河、读了一些诗人眼中的黄河后,我出示一副对联:“滔天浪艄公如履平地羊皮筏乘客谈笑风生”,读后让学生加横批(在多个答案中,最后选出“黄河的主人”),从而引入课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感情奠定了基础。

2. 语言感悟——动情。

阅读不只是言语的习得,更是精神生活的享受,而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把读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

(1)品读感受黄河的气势。

读词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读诗体会黄河在不同诗人眼中的不同景象;读句子想象黄河奔腾的气势和羊皮筏子之险。学生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相关词语: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汹涌、激流、湍急、羊皮筏子、提心吊胆、专心致志、谈笑风生、惊涛骇浪、破浪前行等。然后边读边想,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体会那犹如千军万马、奔腾咆哮的黄河令人胆战心惊。再读描写羊皮筏子和黄河激流的句子,从对比中感受黄河惊心动魄的气势和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中前行的危险和不易。

(2)细读体会“主人”的精神。

通过默读课文,勾画体现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句子,让学生感悟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那么小”、“那么轻”,而且上面还载着“六个人”,这已经让人“胆战心惊”了,然而“在他们的身边还摆有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更让“我”“提心吊胆”。艄公的“沉着”、“专心致志”,既“小心”又“大胆”;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浏览”,不仅正面描写,也侧面衬托了艄公的机智勇敢、沉着大胆。对这些句子,我让学生默读、大声读、个别读、齐读、有感情地诵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艄公是当之无愧的“黄河的主人”。因为,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上,载的人多、物重,让人看了胆战心惊、提心吊胆,而艄公却撑着它在黄河上来回运输,如履平地。当然,使艄公成为“黄河的主人”的,还有他那驾驭羊皮筏子的高超技术和丰富经验。学生对艄公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阅读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整节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黄河的气势,在读中体会艄公的形象,同时也在读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3. 评价激励——上进。

《黄河颂》教学反思 篇3

门坎初中 唐建康

这节课我是自己制作课件用多媒体上的。首先聆听杨洪基雄壮浑厚《黄河颂》演唱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接着结合学生对黄河的了解介绍黄河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我们的母亲河充满自豪感;再介绍本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的思绪飘到艰苦的抗战年代。此时,学生的情感储备达到极致,急需宣泄。当接着播放示范朗读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读了起来,就此又让学生朗读了本诗两遍,学生对诗歌内容就比较熟悉了。然后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回答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学生学唱《保卫黄河》至下课。从学生反映的状况看,总体效果良好。

1、创设情景恰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歌曲雄壮豪迈,震撼学生心灵,图片展示黄河雄姿,学生直观形象,调动了学生情感,学生心生向往。这样,学习不感到枯燥,而是跃跃欲试,想展现自我,课堂学习轻松自信效果好。

2、教学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本首诗歌节奏明快,声势雄健豪壮,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韵律和谐,因此指导学生多朗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内容理解轻松容易。其次,巧设问题,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学生从黄河的地理特点认识入手,进而理解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作用,自然就认识到黄河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黄河,热爱我们中华民族,学习她的“伟大坚强”。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了阅读欣赏能力和水平,同时,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人文教育突出。

3、紧扣文本,抓准字眼文眼。本单元都在讲“祖国”,教学中我也始终将“黄河”这一载体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紧扣三个字眼“摇篮”“屏障”“臂膀”的形象比喻,探究其内涵,深入理解诗歌主题;又抓住标题中的“颂”,文中的“赞歌”、三个“啊,黄河”,学生轻松地把握了诗歌的结构、主题和赏析诗歌的技巧。

尽管如此,纵观整个课堂,也还有一些有待改进完善的方面。

1、学生的能动性调动不足。虽极力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更多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主动探索不足而略显被动,压制了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2、陷入应考式教育模式。教学设计更多的是围绕应考式的提问,教师心有顾虑,担心偏离了方向,从而教学设计不够大胆,创新性也不足。

《黄河颂》教学反思 篇4

利辛中学 冯紫倩

《黄河颂》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在本课教学中,我想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黄河、保卫黄河、学习黄河精神的情感。我渴望用不同形式的“读”来感染学生,想借助自由诵读,小组竞赛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题地位,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1、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在朗读部分我采用范读,学生自由读,分组读等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读诗只停留在诗句表层意思上,没有深入理解情感,对情感的把握还是不到位,由于时间有限,我的指导不足,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我会利用下课时间,再进行个别辅导。

2、在“颂黄河”部分,学生对“摇篮“屏障”“臂膀”等关键词的理解不是很清楚,我如果能让他们提前搜集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知识等信息,学生的理解将会更加容易,更深刻。

3、最后是在生字词的训练方面,我只让学生读,课下布置作业时应该让他们多写写。

4、总之,诗歌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注重以“读”为本,熟读成诵的训练,但有些细节在这堂课上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

《黄河象》教学反思 篇5

今天讲了《黄河象》,课文的结构是这样的:黄河象化石的陈列地点和样子、科学家对黄河象当年的情景推测、发掘黄河象的过程。课文很简单,如何起到应有的训练效果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可是直到上课也没有什么好主意。硬着头皮上吧,因为我特别相信我的学生,他们会给我灵感。

按照惯例,我喜欢用小小的问题测试一下学生们的预习情况――主要针对课文内容――学生是否读了课文一问便知。很欣慰,学生的回答或详或略,还算合格。

开始讲述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反复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将书本合上一边看着投影上的图片一边听一个同学读,然后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黄河象化石的样子。这样一说不要紧,漏洞百出。于是我引导学生记住关键的数字,加强准确性;然后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再与书上进行核对。这样一来,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全有了。

紧接着我顺口问道:“这样一头黄河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呢?”学生的回答基本全面――这头黄河象很强壮、硕大;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非常难得。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跳过了第二部分,到第三部分去追寻挖掘化石的过程,这样,自然常识就得到了掌握。

此时,我并不急于处理第二部分的内容,而是根据第三部分中科学家的科学推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自己来做科学家,推想一下这具黄河象当年在这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然,学生口头的故事编的简单而浅显,无奈今天的语文课仅此一节,于是留下作业――充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上网查阅黄河象的资料,写一写你的推测:要符合当时的地理、气候环境,要有场面描写,也可以加入人物,最重要的是要有故事情节。

滔滔黄河教学反思 篇6

彼得·辛格 (Peter Singer, 1946-) 是一个不需要多作介绍的学者, 作为一个“动物解放”的首倡者和动物权利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他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学界。其《动物的解放》 (Animal Liberation, 1975) 一书, 被视作是动物权利保护运动的开创性经典。其《实用伦理学》 (Practical Ethics, 1979) 一书, 也常被用作应用伦理学的教材。他在澳洲与美国等地的大学辗转任教, 1999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的讲座教授。

《生命, 如何作答?——利己年代的伦理》 (How are We to live?-Ehics in an Age of Self-interest, 1993, 直译书名是“我们该如何生活?”, 在此是采用台湾周家麒译本的译法) 不是辛格最著名的书, 但却抓住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问题:在一个利己主义的时代, 我们能否、以及如何过一种伦理的生活?辛格的答案是:我们能够过一种合乎伦理的生活。所谓伦理的生活, 就是以一个特定的方法, 对“我该如何生活”做自省, 并依照自省的结论过生活。那些选择过伦理生活的人, 对世界造成了有益的影响, 同时也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出过去未曾察觉的意义。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变得比做这个抉择之前更丰富、更充实, 也更热情洋溢。这种伦理的生活就使他们成为更伟大的跨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人们会发现, 过伦理的生活并不是自我牺牲, 而是自我实现。

辛格的事实判断显然是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利己、自利甚至自私的年代。但伦理的任务不在适应这个时代, 或者张扬这个时代的实际主流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一是追求功利, 尤其是经济和物质利益;一是对这种物质利益的追求还主要是对自己、自我利益而非他人或社会普遍利益的追求。辛格的伦理价值判断是认为人应当也关注精神生活, 关注他人与社会。不过, 他的最终理据看来还是较倾向于目的论或结果论的, 或更具体的说, 是一种功利主义与自我实现论的结合。而且, 他希望建立一种在宗教之外、甚至对政治也保持某种距离的、比较独立和单纯的伦理学。尽管他也诉诸“可普遍化原理”, 他还是不仅想超越耶稣, 也超越康德的伦理学。他的伦理学的中心观念不是集中于行为及其规范, 而还是生活价值与理想。他的确也还是比较乐观, 寻求一种全社会的比较彻底和激进的道德变革, 相信能够把这样一个自利的社会改造过来。

提倡一种一方面不和一种特定的宗教、甚至完全不和宗教相联系, 另一方面也和政治保持距离的伦理, 这的确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一种道德可能, 为达成更广泛的伦理共识提供了条件, 但是, 如果恼人的政治制度还横亘在前呢?而去掉宗教, 是否也将失去特定道德传统中一个最重要的动力和权威?辛格似乎过分强调个人生活, 而且是世俗生活。这在一个基本制度打点得较好、总的宗教信仰气氛传统上相当浓厚而又不同教派和教义分歧较甚的社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如果不是这样一个社会, 人们则可能还会更优先地关注制度伦理、政治伦理, 同时也有一些人更重视呼唤精神信仰和呼吸属灵的空气。

辛格批评康德所持的人让自然的生理欲望服膺于普遍的理性才具有道德性的观点, 也不赞成弗洛伊德所说人的生活是由本我 (id) 和超我 (super-ego) 之间的冲突所构成的观点。他说:“我们想当然地认为, 遵循伦理的生活一定是一件不舒服、自我牺牲, 却往往没有报酬的苦差事。”由此他表现得似乎倾向于开始一种功利主义、甚至快乐主义的劝人行善的教导。但我怀疑这种劝导没有充分认识到道德与利益冲突的一面, 或者将化解这种冲突看得太容易。在这个问题上, 倒有可能是康德更对, 他对人性的认识也更透彻。对多数人来说, 不仅将追求精神和服从理性作为更高的价值目标是一件苦事, 永远是苦事, 甚至仅仅遵循规范也经常需要大大加强道德理性和意志来约束物欲与自利。

许多人直接认为自我逐利是最大的快乐, 而辛格等一些道德家则希望劝导他们转认节欲利他为最大的快乐或利益、幸福。但这一劝导可能说服不了多数人, 而且容易将道德的根基混同于开明的自利。在道德上走向现代的功利主义可能是肤浅或者说不必要的, 走向古代的快乐主义就可能更加肤浅和不必要。当然, 这种道德观点和立场对多数人可能比较有效, 但是, 对恰恰是最有可能过辛格希望的那种生活的少数人呢?这少数可能会不满足、乃至很不安于辛格主张的这种结合功利和自我实现的道德 (这种自我实现依然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自利”) , 而恰恰是这少数最有可能构成社会道德的先驱或者说精华。不仅是功利主义或快乐主义, 甚至整个目的论的立场都可能不足以提供对所有人而言的根本的和坚强的道德理据。

换言之, 要真正抵御或节制社会的功利滔滔, 还不能仅仅以 “ 利” 抗“利”, 即以一种开明的自我利益或者社会利益抗衡无止境的自利追求, 最根本的可能还是要以“义”抗“利”, 承认还有一种比“利”更优先的东西, 或者说独立于“利”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应当视作具有一种客观普遍性的道德原则、道德义务。的确, 要所有人甚至多数人都放弃“利”的主要价值目标可能是不容易的, 但是, 要求所有人不管追求功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但都应当遵循某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承担必要的道德义务, 这是很有可能办到的。

然而, 即便如此, 我们还是可能会有忧伤和遗憾:即虽然人们“求之有道”, 但还是连“君子”也“爱财”, 即在生活的价值追求方面, 社会可能还是“功利滔滔”。就像辛格所说的:主导社会主流的政治与经济模式允许 (其实是鼓励) 公民以追逐个人利益 (一般的意义下指物质的财富) 为人生的首要目标。传统社会其实常常是通过等级架构和少数统治来防止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 即将常常是借助社会政治结构来将更重精神的少数人的价值观念作为这个社会的主导价值。但这在现代社会是不太可能了, 它也有违于已经进入我们的道德信念的平等和自主的原则。那么, 面对一个功利滔滔的世界, 那些更重精神生活的人们将何以自处?

这可能不是对所有人, 而只是对某些人提出的问题。因为, 许多人可能正愿意做这样一个世界的弄潮儿和收获者。但还是有一些不安于、不屑于、或者不满足于功利目标的人, 他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他们愿过另一种不是完全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生活。他们能怎么办?他们大概不应, 也办不到将所有人的价值追求都统一到自己的观念上来, 更不宜以强行的手段来这样做。而他们自己其实也是需要一些基本的功利的, 即便过清贫生活的隐士, 也需要一些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虽然人的必需品其实本来是比人们预期的要少, 尤其比现代人预期要少。更进一步的话, 他们也还需要过一种像样的物质生活。甚至也不排除一些人先通过功利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通过首先“获取”来保证随后的“放弃”。这样一些人先是取得了世人眼中的成功, 后来才是取得了上帝眼中的“成功”。前一种成功不易, 后一种“成功”或许更难, 但却是在一念之间。而这样一些生活的示范和感染效应, 就有可能淡化社会的功利和物欲。

辛格的伦理学观点和我的观点并不完全一样, 他所处的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的环境也相当不同, 于是会有强调重点和理论立足点的差异, 但在向善的精神上, 在希望这个社会摆脱过分的功利上, 我们是完全一致的。辛格这本书引用了许多思想家的观点, 也分析了不少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个案, 尤其是其中体现的反省我们生活的精神, 将使我们获益良多。故而我愿大力推荐这本作者用生命用心作答的书, 因为它是在热烈而又思索地不断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好人而非仅仅满足于富足的生活, 这“好人”的意谓就是我们每个人也要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走出自我的藩篱, 并且不沉湎于功利。而我们能够认真这样做的话, 不管最后我们能在这条向上的路上走多远, 都无疑能使我们的生命比以前“更丰富、更充实, 也更热情洋溢”, 从而赋予我们的生活以一种更深刻的意义。

《黄河象》教学反思 篇7

学生学习语文与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不是从零开始。因为,一方面语文课文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规范组合来表达一定的内容,都同样渗透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课文与课文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可以迁移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为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进行自主探索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学生年龄特点,“自主探索”的热情比较高,这就更为语文课的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索”制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自主探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 求的。然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当今情况下,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合作、共振的学习氛围,就有如如虎添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就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必将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

指导学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慰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本形象思维向一般形象思维和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这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知识,而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形成情晰具体的映像,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系统。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掌握、理解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方法,使理性的抽象知识延伸到解决具体问题中,促进知识迁移,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所以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手段,逐步进行渗透。

黄河颂教学反思 篇8

本文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我在本课教学中期望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黄河、保卫黄河的情感。我渴望用饱含自我感情的诵读感染学生,渴望借助自由诵读来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崇高民族感情的熏陶。我期望每节课教学都能关注学生情感的影响,长此以往,对于学生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用心的人生态度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这些对话告诉我们,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来体悟情感很重要。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带给便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学生对“摇篮”“屏障”“臂膀”等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个人理解是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这种交流,有利于师生间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感的迁移并构成一种共有的语言文化心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与发展。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教学的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以及由这一教学思想而采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的某些教学环节教师主导性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并不十分充分,未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老师一齐,推进课堂教学。

评课中,我认真听了诸位老师的点评,反思之后,确实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如:对于课文的重点词语解析点拨的深度不够,激励性语言运用偏少,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等许多方面皆有不足之处。

《黄河的治理》教学反思 篇9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特色,耳目一新。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画面、影像资料,动态的直观演示,大量色彩清晰的地图、数据、表格和图表及巩固练习题可整合到一起,不仅使教学进程简捷便利,而且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篇10

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展示后我觉得学生对黄河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就播放了一段黄河波涛浪涌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对黄河的汹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导入课文时,我通过质疑课题“谁是黄河的主人”直接切入,引导学生在文中最后一小节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紧接着就是提问:为什么将艄公称为“黄河的主人”?整篇课文的学习也就是围绕这个大问题展开。我觉得这样设计,有利于抓住文章的核心,学生也能有所得。

在教学艄公是“黄河的主人”环节中,我没有一步一步的教学,而是直接出示要求:从文中找出能证明艄公是黄河主人的句子并读一读,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做批注。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学生讲得非常好,找出了很多句子。还有些句子存在争议,我就因势利导带着学生一块儿讨论,我欣喜的看到有些问题学生回答的比我设想的还要精彩,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整节课进行的非常流畅,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就说出了艄公的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和机智勇敢等品质,我只扮演了引导者和总结者的角色,班级很多学生都参与了进来,有的踊跃发言,有的出谋划策,有的给伙伴加油鼓劲,整个课堂完全成为了学生的主场,以至于我不得不狠拍桌子才能终止他们激烈的争论。下课铃声传来,学生们都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么快就下课啦。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篇11

今天,我们学习了《黄河的主人》。讲完课文后,我指着课题问同学们:“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学生或用书上的语句来回答,或用自己的话来解答,但说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艄公只*着简单的工具,但凭着机智和勇敢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我引导学生们:“称艄公为主人,简单说,是因为——”生回答说是“征服了黄河”!文学到这儿后,我相机补充了一文《大森林的主人》。刚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猜:“大森林的主人会是谁?”他们都猜是某某动物。我相机激趣:“大森林的主人真是动物吗?除了动物还有谁呢?”带着问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听我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我问:“大森林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大森林的主人?”同学们这时纷纷说:“原来是猎人,因为他能克服困难,征服大森林。”于是,我追问:“那么,从这两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什么?每人写一句话。”同学们的交流中,我知道他们不仅明白了主人的一般含义,还明白了要战胜困难,不要被困难压倒,不能让困难成为主人。

后来不知怎么说着说着,就引出了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战胜自身的一些困难,改正自己的缺点,做自己的主人!我不禁为这意外之得而欣喜。

黄河船夫曲教学反思 篇12

淄川区昆仑中学—谷迎迎

今天在进行《黄河船夫曲》教学的时候,有许多学生都哈哈大笑。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都说唱的声音好笑,心里感到很无奈。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耳边响起的基本都是一些流行音乐,对于民歌接触太少,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

于是我在这方面给学生讲了一些有关民歌的知识,在欣赏《黄河船夫曲》时,首先介绍本曲的作者,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主要作品、对新中国音乐发展的贡献。让学生知道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民歌又分为山歌、小调、号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民歌形式往往各异,即使在同一民族和地区中,也常有多种样式。

具体欣赏教学顺序为:先介绍,而后听音乐,再介绍(结合听后介绍),再听,反复进行。这样,同学们从顺序来说有了初步记忆,对各部分音乐表现手法有了一定的印象。让学生对所听的印象自己描述,加深对音乐欣赏后的理解,在学生发言时,对描述恰当的较好地方加以肯定,引导学生热情发言。老师认为恰到好处时,再让大家重听,见同学们在音音乐的进行中,露出一种严肃的神态,在音乐起伏的感召下,步入意境,随音乐节奏同学们身体前后晃动,捕捉到了船夫们拉船的形象,同学们的表情也好象自己在与惊涛骇浪进行搏斗,音乐课上显露出一幅惊心动魄的船夫拉纤的场面。这就是生活中的情景与想象中的情景的交融,使学生被美好的音乐声音所陶醉了。音乐也把同学们带入了与大自然斗争的意境。我关掉录放机,问:“同学们,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我好象看到了滚滚黄河水似野马奔腾,从西向东奔流,拉纤的船工,光着脊梁和脚丫,满身汗水湿透了裤衩,胸前横着拉纤的弓,弯着腰,唱着拉纤的劳动号子,拼命用力……”总之,由于生活实践给脑的印象不同,在音乐欣赏曲的刺激下,脑中潜在的印象吻合了音乐所描绘的形象,使同学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这就是音乐感受技能的培养和音乐形象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的美好情感,也就用音乐的丰富想象打开了学生的心扉。

上一篇:六一节温馨短信祝福语下一篇:我对生态文明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