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方向介绍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模具专业方向介绍(精选7篇)

模具专业方向介绍 篇1

一、模具工业的地位

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和军工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汽车生产中90%以上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为汽车行业配套的模具产值增长达40%左右。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全世界的模具年产值,约有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其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从1997年开始,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也超过了机床工业产值。在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把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生产和基本建设序列的第二位。1997年以来,又相继把模具及其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了《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经国务院批准,从1997年到2000年,对80多家国有专业模具厂实行增值税返还70%的优惠政策,以扶植模具工业的发展。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发展模具工业的重视 和支持。模具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高新技术领域的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不能没有做引线框架的精密级进冲模和精密的集成电路塑封模;计算机的机壳、接插件和许多元器件的制造,也必须有精密塑料模具和精密冲压模具;数字化电子产品(包括通讯产品)的发展,没有精密模具也不行。不仅电子产品如此,在航天航空领域也离不开精密模具。例如,形状误差小于0.1~0.3μm的空对空导弹红外线接收器的非球面反射镜,就必须用高精度的塑料模具成型。因此可以 说,许多高精度模具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部分。模具工业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具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模具工业的技术升级,离不开同高新技术的嫁接。CAD/CAE/CAM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应用,使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水平的提高,有赖于采用数控精密高效加工设备;逆向工程、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虚拟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 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也要与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嫁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具工业地位之重要,还在于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以满足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机械、电子、汽车工业需要大量的模具,特别是轿车大型覆盖件模具、电子产品的精密塑料模具和冲压模具,目前在质与量上都还不能满足这些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这几年,我国每年要进口7亿美元左右的模具。我国石化工业一年生产500多万吨聚乙烯、聚丙烯和其他合成树脂,很大一部分需要塑料模具成型,做成制品,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消费。建筑业过去与模具工业的关系不大,现在不同了,地板砖和卫生洁具需要大量的陶瓷模具,塑料管件和塑钢门窗也需要大量的塑料模具成型。从五大支柱产业对模具的需求当中,也可以看到模具工业地位之重要。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

 模具工业是机械制造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一大产业。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模具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国外模具企业人均生产力比国内高四五倍,国内的模具企业专业化水平不高。因此,现在,全国各地政府都比较重视引进模具人才。大连、沈阳、重庆都建起模具城,河北建有汽车模具城,吸引大量模具人才。由于长三角地区一些模具企业开出高薪,广东地区的模具人才也有部分向长三角转移。

模具专业方向介绍 篇2

3D打印技术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 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1]。3D打印技术作为“增材制造”的主要实现形式, 可以简化产品的制造程序, 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 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因此, 发展3D打印产业, 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工业设计能力和制造业发展水平, 而且还可以制造各种复杂、个性化产品, 有助于产品创新, 同时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就业。目前, 我国3D打印产业刚刚起步, 存在一系列影响其快速发展的问题, 特别是缺乏教育培训和社会推广。在机械、材料、信息技术等工程学科的教学课程体系中, 缺乏与3D打印技术相关的必修环节。基于此, 在相关学科开设3D打印技术专业方向迫在眉睫, 而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非常必要。

2 模具专业3D打印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按照装备制造行业岗位群的要求,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 通过对岗位典型任务的分析, 得出要完成岗位任务相应的职业能力, 从而形成“以岗位能力训练为主线, 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2.2 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根据3D打印技术方向相关就业岗位群的要求及其职业考核标准, 通过对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的分析, 形成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系, 即岗位知识、岗位技能和岗位综合素质。再依据能力目标, 确定训练领域、选取训练内容, 将岗位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融入专业课程中, 从而形成岗位知识学习、岗位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素质训练课程模块。3D打印技术方向人才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对应设置专业课程如表1。

2.3 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

根据行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特点, 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培养目标, 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及方法和企业调研情况进行了3D打印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构建。该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三部分组成。通识课程旨在关注培养学生通观的知识及视野, 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 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课程是基于企业的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支撑课程;拓展课程主要是针对行业业务领域的拓展、高新技术应用或者是知识的深化[2]。

(1) 通识课程。主要包括:军事训练、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形势与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

(2)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支撑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3D打印技术概论、快速成型技术与应用、3D测量与逆向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模具制造工艺、钳工实训、软件应用实训、模具制作实训、3D打印综合技能实训。专业支撑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材料与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基础。

(3) 拓展课程。主要包括:机床电气控制、检测技术、机械创新设计、冲塑设备、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专业英语。

此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既注重了基础知识, 又突出了专业特色。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 也符合此专业方向岗位任务的要求。为学生构造了较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让学生能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因此, 可以满足社会对3D打印技术人才的需求。

3 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要使“以岗位能力训练为主线, 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能顺利实施, 必须具备四个要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稳定的教学实训基地;完整的实训教材;贯穿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3]。

(1)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学生的成长与否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这就要求必须具备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建立教师实践实习制度, 开展多层次培养以及聘请名师等措施, 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专业教师、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2) 建设稳定的教学实训基地。课程体系的实施离不开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可充分发挥实训内容与教学大纲高度统一, 实训项目与技能训练高度衔接的优势。为此根据3D打印技术方向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建立“计算机绘图及机械CAD技术中心”、“机械加工实训中心”、“现代加工实训中心”、“逆向工程实训中心”、“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软件实训中心”、“冲压塑压生产实训中心”、“3D打印实训中心”等满足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的功能完备的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为学生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提供了实践性的学习与训练平台, 真正实现了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4]。

(3) 开发出一套完整实用的实训教材。与企业合作, 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项目任务的设计要具有情境性、操作性, 让学生在“做”中发展能力, 养成职业素质。

(4) 构建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课程的实施应制定出各个学习环节的考核量化标准, 既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 又注重学习结果考核, 拟定出符合实际的考核方案。考核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团队、学生个人的积极性, 以利于教学质量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构建模具专业3D打印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时, 应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实践教学, 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了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步提高的目标, 必须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 从知识本位课程向能力本位课程和职业素质本位课程转变, 从而形成“以岗位能力训练为主线, 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忠宏, 李扬帆, 张曼茵.中国3D打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经济纵横, 2013 (01) :90-93.

[2]王大红, 李敏.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3 (01) :67-68.

[3]赵永华, 何柏海, 赵永强等.提高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J].模具工业, 2011 (11) :8-10.

模具专业方向介绍 篇3

[关键词]CDIO 成型工艺模具设计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23-02

一、引言

CDIO(Conceive - Design - Implement - Operate)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和瑞典林克平大学等四所大学于2001年开发的一项工程教育改革计划,它是最近十余年来国际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高度概括和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以及项目化教育教学,强调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因而受到国内外工科教育界的普遍认可。2005年顾佩华院士首次将CDIO教学理念引入中国,2008年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组织开展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目前国内已有60多所高校在机械类、电气类等专业开展了试点。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西安工程大学立项开展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CDIO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工作,通过构建CDIO模式的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和教学实践,将项目实施的主线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以“课程群”的方式将材料成型专业中模具方向的主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或割裂,使学生能以联想的方式掌握专业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以模具项目设计为核心的课程群

西安工程大学2005年设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并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工程应用型人才。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修改,逐渐形成了以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材料及性能、塑性成型工程基础、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 CAE/CAM、复合材料成形工艺、铸造工程基础、焊接工程基础、特种加工、数控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表1模具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群教学计划进程表

基于CDIO的课程群围绕学科来组织,同时与CDIO的活动交织,所以学科间相互支持和交叉。在本次专业教学计划调整中,项目组将模具专业方向核心课作为一个“课程群”来统筹建设,彻底改变了原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自成体系和知识零碎及割裂的缺陷。重新构建了模具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并更新了课程大纲,按照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中的任务和作用,进行了功能划分,使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强化了各门课程之间的互补和整合,避免了空白和过多的重复,构建了系统完善的新型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通过对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CAD/CAE/CAM、塑性成型工程基础、数控技术及应用、特种加工等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重点加强了CAD、CAE、CAM等先进软件知识内容,旨在使学生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通过专业课程设计项目教学环节的实施和考核,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模具项目综合开发能力。

三、创设以模具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流程

在课程改革中,项目组要求各任课教师互相沟通,通盘考虑“课程群”中六门主干课程的内容整合和重组,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课程进程,并结合CDIO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项目实施的主线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以各种类型模具设计项目(金属模、塑料模等)命题作为教学的载体,并按模具设计开发项目的实施规律和要求安排主干课程的教学,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均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经改革后的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模具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群教学流程

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初期提出模具设计题目,使学生对模具有了初步认识;在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结合模具设计题目进行授课、实验和布置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软件;随着模具设计、塑性成型工程基础等课程教学的结束,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模具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待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CAD/CAE/CAM等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完成项目的论证和优化设计,随着数控技术及应用、特种加工等课程在课程群教学全部结束后,再进行三周专业课程设计集中训练,完成具体的设计和加工制作,采用答辩和注射(冲压)实验方式对成果进行评定,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和反馈。

四、搭建实训平台创设新型学习模式

(一) 更新实验设备设施,搭建实验实训平台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中,我校创建了微型成型及模具实验室,购置了微型注射成型机、微型冲压机、微型挤出和吸塑成型机等设备,添置了二十余套可拆装铝合金模具和十余套可动态演示的原理展示柜。在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的实验内容设置中,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增加了许多新的实验项目。在教学中依托这些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开展自主设计实验,确定需要测量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分析,以激发实验兴趣、加强学生创新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 采用小组合作方式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模具设计课题从方案提出,到各组成部件的设计加工,再到模具的使用验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常常需要不同能力的多名学生组成团队,才能很好地开展模具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由3~ 4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可自由组合并确定组长,采用分工合作、研讨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三) 采用自主探究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都以团队内协作竞争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整个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老师仅起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强调课堂教学与课余学习相结合。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完成一套模具项目设计开发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塑件或钣金件的设计(采用CAD软件完成)、成型工艺方案制订(必须提出多套方案)、模具设计(采用CAD软件完成)、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编制(要求规范的格式)、模具材料的选择与处理、模具加工与装配(要求给出数控加工方案,采用CAM软件完成数控自动编程)、模具试模与返修等部分(要求CAE软件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每位教师负责指导5~10位学生,要求4~5位学生完成一副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任务。

(四)采用汇报交流方式, 培养表达沟通能力

在模具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各项目小组采用PPT进行项目汇报,内容包括项目构思、设计方案、加工工艺、功效成本等,并要求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只有评价合格的学生才可以进入后续操作,对不合格的项目小组责令重新提出构思与设计,直至通过为止。另外,课程的考核也采用汇报交流方式,可使学生之间实现经验分享、拓展专业知识、培养语言表达和协调沟通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开展了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建设与研究,解决了模具专业课程教学中过去多门课程自成体系、知识零碎,不能有机联系和综合应用的缺陷。围绕模具项目开发全过程主线,开展课程群的教学流程。采用小组探究式学习模式,使学生将课程学习和项目开发紧密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了动手能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潘越,徐辉,高瑞贞.基于CDIO的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群新体系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

[3]彭易菲.CDIO教育理念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1,(2).

[4]毕凤阳,王百成,党跃轩等.CDIO指导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0,(32).

[责任编辑:碧瑶]

模具专业方向介绍 篇4

来源:河南学历考试网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对象为已具有英语大专毕业水平的成人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水平,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等英语专业人才。

适用对象:

在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的人员,及对本专业感兴趣的人员。

入学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等专科(含专科)以上学历者。入学水平测试:

由省级电大组织实施,在学生注册前进行。

主修课程:

高级日常英语、高级休闲英语、高级职业英语、高级时事英语、高级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变化中的英语、文学英语赏析等。(仅供参考)

修业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最短毕业年限不低于两年半。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学位取得:

符合学位申请相关条件:必修课平均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其它课程平均成绩65分以上(含65分),通过学位英语相关考试(第一外语:通过全国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本科四级统一考试、或通过教育部统考“大学英语A”,且成绩超过百分制的及格线10分以上(含10分);第二外语:通过第二外国语考试统考,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毕业论文(设计)达到良以上(含良)等。

符合以上条件者,可申请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具体要求参见中央电大与学位授予高校共同制定的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毕业可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2.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语言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术能力;4.掌握某一专业倾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具有获取知识、利用信息、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电信专业介绍即就业方向 篇5

1、专职程序员

2、系统工程师

3、企事业单位的网管、网络维护、建网站

4、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

5、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

6、集成电路的设计

7、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

8、做芯片

9、生产现场技术员和管理人员

10、高级制图员

11、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和系统工程安装及维护工作

12、进一些电子厂做一些生产管理

13、信息产业系统工程的研发、分析

14、电子类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

15、做研发,可以做硬件方面,例如电源设计以及电路设计布线等等;可以偏软件方面,例如可编程逻辑以及单片机 和嵌入式等汇编方面的16、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

17、公共机构(机关、高校等)中就职

要求:

你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以及结合计算机的实验。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自己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的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对整体进行了解,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的设计。

(一)电子工艺方向

电子工艺设计方向对应的职位为:电子产品工艺设计、PCB板设计、SMT工艺设计与管理、品质管理,生产现场技术员和管理人员。

主要开设的方向课程:电子系统抗干扰技术、SMT工艺设计、SMT设备调试与维护、检测技术与仪器、PCB板设计与制作、高级制图员(Protel)考证培训。

(二)产品维修方向

电子产品维修方向对应的职位为:电子产品维修、测试现场技术人员,电子产品或系统的安装、调试、测试以及售后维修人员。

主要开设的方向课程:音响设备检修技术、影碟机原理与维修、计算机及外设检修、电视机原理及维修、大屏幕电视及数字电视、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考证培训等。

(三)产品开发方向

电子产品开发方向对应的职位为:简易电子产品的软、硬件设计,达到助理工程师要求。主要开设的方向课程:PLD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单片机C语言、电子设计与制作(综合训练)、智能仪表技术、数据库应用与开发、单片机快速开发师考证培训等

我也是学电子信息工程的,感觉这个专业是偏向软件方面的,所以在软件设计方面会

有比较强的优势。像电子工艺,产品维修靠的都是硬件知识,在这方面我们是拼不过通信工程的,所以我认为就这个专业而言,是产品开发方向比较有前景,并且这类企业在最近几年都会急需人才。

二、我想从事的职业类型:

电子工程师

生产现场技术员和管理人员

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1.应用电子方向:

(1)电子测量技术

现代化的电子测量是本专业学生必备的技术素质。《电子测量技术》课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测量实践中所遇到的电子学量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测量误差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的能力。对现代新技术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解决现代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都是很重要的。也是为后续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专业课实践,打下一个良好的技能基础。

(2)EDA技术

本课程是电子类和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EDA技术的基本内容,掌握EDA的基本过程,能够运用EDA软件和硬件描述语言VHDL设计实用的数字电路,并能用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组成实际电路,同时配合实验,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理论讲授为30学时,实践训练为30学时。本课程应在学习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及计算机操作课程后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3)广播电视接收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实践性课程。作为理论学习部分,通过有关知

识的学习,能使学生以已学的电子学理论、电磁学理论为基础,在分析、理解电视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过程中,将这些知识融为贯通,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各类电器的维护能力。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4)智能仪器及仪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它介绍了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功能特点、发展趋势,重点讲解如何利用微处理器系统使电子仪器实现智能化,包括有关原理及具体软硬件设计方法。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智能仪器的功能特点、构成形式及发展,掌握智能仪器设计中常用的软硬件技术。掌握三类(电压、频率、示波器)最具代表性的智能仪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从而建立起智能仪器的整机概念。熟悉基于图形编程的虚拟仪器的基本设计思想及方法。

2.信号处理方向

(1)信号检测与处理

《信号检测与处理》是本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动态测试与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正确选用分析测试装置及系统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解决工程中的动态测试问题打下基础。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应对动态测试中的基本概念、问题、理论、方法、环节、手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并能初步运用于常见动态机械量的测试。

(2)随机信号分析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能掌握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其统计特性的描述、随机信号通过系统分析以及电子系统中常见的窄带、正态随机信号的分析,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离散随机信号分析成为本课程的重点要求掌握内容。

(3)数据库技术

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SQL;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关系数据库方法和SQL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的能力。

(4)数字通信

工程造价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篇6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文化理论基础,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造价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1、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通过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掌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进取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学风;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专业技能素质:要求学生通过系统扎实的学习,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完成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具有建筑识图、建筑结构和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了解施工工序,一般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知识;了解常用建筑装饰材料、配件、制品以及常用机械设备;要熟悉各项定额,了解人工费、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费的组成及取费标准的组成;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掌握计算技巧;要了解建筑经济法规,熟悉工程合同的各项条文,能参

与招标、投标和合同谈判;要有一定的电子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能用电子计算机来编制施工预算。

3、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工程造价的操作技能。

4、心理及身体素质:积极参加锻炼,体育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承担繁重的各项工作,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挫折。

三就业前景

工程造价专业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新专业。每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都要求有预算员全程参与,开工的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及工程竣工结算的工作都要求预算员进行预算,而从业主到施工单位及公正方的造价咨询中心都有自己的预算员,很明显,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极大,就业范围很广,就业机会多。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乙方)、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计审计事务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甲方)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建设项目投融资和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工程预(结)决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在项目投资多元化、提倡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今天,无疑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在国际上,如英联邦国家的项目业主一般喜欢聘请工料测量师,协助业主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料测量师一般被业主称为“费用经理”。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各行业如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企业、咨询公司等对造价人才(包括造价员和造价工程师)的需求不断增加,造价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通用切断模具的结构介绍 篇7

1 典型案例介绍

通常通过模具来制造的产品都是一对一的, 也就是说一系列模具只能生产一种件, 而这种情况有些时候就会造成模具的浪费以及加工成本的提高。

这是一个支架 (如图1a) , 在冲压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为了保证冲压件定位豁口位置的准确性, 通常这样的冲压件都会使用落料冲孔、压弯成形、修端冲豁口3道工序, 进而需要制造落料冲孔模、压弯成形模、修端模3套模具。另一支架 (如图1b) , 也采用与支架a相同的工序来生产, 需要制造同样的3套模具。像这类支架在每辆车上都会有五六种甚至更多, 它们的结构几乎完全相同, 功能也大体类似。它们的落料板料形状如图2。

如果把这些落料片的R角忽略掉, 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一些矩形的料片, 如图3。考虑到剪床对剪切宽度有要求, 无法实现小件的剪切, 因此设计了这套通用切断模具。这套模具只能实现板料的剪切, 所以支架相应的工艺更改也是必须的。因此, 上述两个支架的工艺改为切断、成形、修端冲孔冲豁。

2 模具结构及原理

图4为最初的模具整体结构。图5为下平面图。

通过图4、图5, 可以清楚看到最初设计的模具的结构原理。设计之初考虑到剪切时的受力形式。

最初是按照落料模具的设计思想来设计这套模具的, 在凸凹模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值, 这样工作中就会出现图6a所示的情况, 板料在凸模刚刚接触的时候就会受到压力F, 由于间隙Z的存在这个压力就会变成压弯力, 进而产生弯曲力矩M=F·Z, 如图7。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状况, 采用了托料板结构 (如图6b) , 这样F力就会完全作为剪切力, 同时可以保证产品的断面质量。

图5显示的是下平面图, 这套模具预计生产5种制件, 但是5种制件的宽度都不一样。为了保证5种制件的剪切尺寸, 必须给每种制件都设计精确的定位措施。并且, 每种制件的定位都要与其他制件的定位错开, 避免干涉。还要考虑到镶块钻孔后的强度以及定位措施的标识以及生产中的更换。采用传统的挡料销, 在下底板上根据每种制件的板料形状设计出定位销孔的位置, 并在底板上的相应位置钻螺纹孔, 把销子固定到下底板上。然后在每个销子旁边打上相应的制件编号。如需要更换品种, 就把模具在维修阵地打开, 把没有用的销子拿掉, 在制件编号标注的位置安装上对应的定位销。

3 模具问题及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的设计思想制造了一套模具, 并且进行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 发现了这套模具存在几个设计时候没有考虑到的问题。首先是取送件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取件困难, 生产效率很低。传统的落料模具都是采用上模含件的结构, 当压力机达到上死点时, 模具通过打料杆将料片推出, 再用接料板把件接住。这种生产方式可以一个人进行生产, 用脚踏开关来操作压力机的动作, 用手拿着接料板, 当滑块达到上死点的时候就用接料板接件, 另一只手送料。送料和接料的两个动作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这种生产方式每分钟可以生产12~15件。而这套模具的料片留在下底板上, 每次都要等到滑块到达上死点时用电磁手取件, 然后再送料。当料片剩到150 mm左右的时候送料就会很麻烦, 因为板料已经含到模具里面, 只能等到压床停止的时候再用电磁手向前方推料, 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每分钟只能达到6~8件。考虑到多种产品的尺寸差异, 采用上模含件的方式显然不适合。后来受到剪床的启发, 决定把托料板取消, 然后将托料板下方开空。这样每次冲压完成后料片就会自己落到下底板的底部, 只要保证落下的料片不过量堆积就可以满足生产。通过这样的更改, 每分钟可以生产15~20件,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后, 再次对模具进行了改进。

因为定位销孔的布置问题, 原来的模具定位之间的距离有的大于两个制件的宽度, 在板料剩到50~60 mm的时候就起不到定位作用。并且更换时候也比较麻烦, 每次都需要提前在模具维修区打开模具。

重新设计了模具定位并且对送料部分做了改进, 如图8。

(1) 把模具定位销取消, 取而代之的是平面定位块。这些定位镶块安装在下底板后部, 通过螺钉固定到定位块固定板上面。这样, 在每次生产中就不用再提前更换定位了。在模具安装完成后, 直接就可以在压力机上面进行操作, 大大节省了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及所需实践。

(2) 在下底板的左侧设计导尺结构, 并且在下底板上面开了送料沟槽。这样每次到最后一段板料的时候, 就可以用手来向前推板料并有了准确的限位。不但节省了生产实践, 而且也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上一篇:正能量人生格言下一篇:主题班会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