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英语九年级说课(共9篇)
——仁爱版九年级说课稿
英兰
我要进行的是英语学科知识树说课。下面我将以九年级上册Unit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为例,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总体目标
1.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的总体目标要求:
三个目标、四个任务和五个内容标准。三个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体目标;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为具体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目标。四个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培养跨文化意识。五个内容标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2.课程总目标: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重语法、词汇,轻实际运用能力,转变为从学生兴趣、阅历,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为目标;把学习过程作为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过程,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就成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这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基础上。五个目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环滚动、螺旋上升。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来进行的。
(1)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段(九年级)的基本要求:
根据总体目标,新课标对九年级英语的基本要求,包括:有较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听懂本单元有关影视节目、星座和毕业典礼分别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独立写作有关毕业离别话题的作文。总结学习方法,利用多种资源学习,进一步增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2)在九年级结束时学生的英语水平要达到五级目标。所以,新课程目标对本学段的内容标准要求:
语言知识:语篇中的语音;学会使用1500-1600个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现在完成时,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被动语态等语法现象;人口与社会、环境问题、世界语言——英语、科学技术四大方面话题
语言技能: 听: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听懂语段,理解情节发展,记录信息;
说:交谈,并在指导下参与角色扮演,用英语表演短剧 ;
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找出关键信息,猜测生词含义,运用工具书,阅读量15万;
写:写出80词以上的简单文段。
情感态度:积极的学习态度,爱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根据学习需要和目标,提取信息。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
文化意识: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二、说教材
1、基本框架: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教材上册,共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三个话题,每个话题有具体的功能要求,设定相应的话题任务,分别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法结构,基本词汇等作出详细的安排设计,以此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总之本套教材从内容和设置上都紧紧围绕新课标对本学段英语学科基本的能力要求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本单元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围绕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展开,由话题1谈到英语语言的重要性,话题2让学生了解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在发音,拼写,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到话题3主要谈论如何把英语学好,谈到一些英语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三个话题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并且都与学生英语学习息息相关。因此,本单元在全册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说教材的编写意图(编排特点):
本套教材的编写贴近生活,以人物的成长发展为基点,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及学习策略的培养;以校内校外为框架,侧重体现了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以话题为主线串起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讲授与掌握。并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增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达到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活跃的思维、跨文化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之目的。
3、说编写体例安排:
仁爱版英语初中学段全套教材共六册,每册由四个单元共十二个话题加两个复习单元组成。单元编写体系主要是“语言项目→话题→功能→任务”,将语言知 识与语言技能,围绕相关话题与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该教材采用模块形式,教材具有连贯性、逻辑性和层次性三个鲜明的特点。
教材以话题为单位,包括四个部分: Section A是新内容的整体呈现,Section B是新内容的分散呈现,难度有所增加,Section A和 B是知识的输入过程(input),侧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以对话为主由浅入深,创设恰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愉快地接受知识。Section C知识难度增加,以短文阅读为主,是本话题的综合和拓展,Section D是A、B、C的总结归纳和整合提高,是产品,是结果。Section C和 D是知识的输出,也是知识的扩展与综合运用,侧重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四个部分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通过学生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一套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
本单元共三个话题:
Topic1 English is widely spoken.谈论世界通用语言
——英语的广泛应用、发展及英语语言的重要性。能听懂读懂有关英语的短文,能通顺、连贯地写出关于英语重要性的短文。并学习和掌握From now on;be pleased with;on business;be similar to等词汇以及语法项目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Topic2 English is spoken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countries.让学生了解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在发音,拼写,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谈论符号语言和体态语言,引导学生能听懂和英语语言相关的文段并能读懂关于不同国家的英语差异的短文。学习和掌握Face to face;set…off;Put out;ask for a ride 等词汇以及语法项目现在进行时表将来。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接纳英语的不同口音。
Topic3 Could you give us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谈论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困难与解决办法以及英语的有效学习策略。并学习语法项目疑问词加不定式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
4、说教材的立体整合:
话题:从第一单元的谈论假期旅行、第二单元的人口问题和社会污染问题到第三单元的谈论英语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上升到第四单元的谈论关于科学技术的问题。
语法:从第一单元现在完成时的学习基础上第二单元学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再到第三单元第一话题的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学习基础上到第四单元的 被动语态的完整学习。
三、说建议
1、说教学建议:在对教学进行细致的分析后,怎样把课标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授课中呢?我会根据话题结构预设适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对各话题进行分析与整理,主要应用导学法和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每课根据话题找出中心活动部分,其余是过渡部分。第三步的巩固和第四步的练习,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整合。我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大容量地输出语言。Step 1 Review 复习:可以用头脑风暴、chant、歌曲、游戏、表演、直观教具、图片等复习导入新词句。推出关键生词。Step 2 Presentation 呈现:呈现课本对话或短文等内容的情景,应用我校导学案,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句、目标语言,为交际积累材料,理顺思路。Step 3 Consolidation 巩固:语音、语调练习,强调高效率。看关键词,不看课本,模仿原文对话。Step 4 Practice 练习:选做其他练习和活动。在不同情景中练习目标语言,展开任务型活动。在用中学。Step 5 Project 综合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体现了学了就用的原则。
2、说评价建议: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本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所以我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注重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组间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
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包括平时测验、建立学习档案、问卷调查及进行访谈。终结性评价包括期中和期末测试评价。
3、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语言有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七年级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一、有利于正确发音,帮助学生正确地“说出来”,顺利地“听进去”。我们地区的小学英语教材使用的是新人教版教材。尽管这套教材比较重视语音的教学,但并不要求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掌握那些语音知识,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把语音教学这一环省略了。学生要想记住单词的读音,只好发挥他们“超级的创造力”——有的给单词下面写上谐音汉字,有的给单词注上汉语拼音。时间久了,同一个单词,不同的学生就读出了不同的音,谁也听不懂谁的了。而如果学生掌握了系统、正确的语音知识,则有利于正确发音,从而可以做到正确地“说出来”,顺利地“听进去”。
二、提高识记单词的效率。由于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只能靠“鹦鹉学舌”的方法跟在老师后面一遍遍地读单词,这种机械的训练不但费时而且记不住。很多学生抱怨:老师,我昨天晚上记了一个多小时,全都记会了,可到了今天早上全都忘了。其实这都是因为学生不懂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导致的。如果学生能“见其形而知其音”或“听其音而知其形”,克服机械的死记硬背,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拼读和识记单词的效率。
三、提高自学英语的能力,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小学生在学好了汉语拼音后,就可以阅读带注音的课外书籍了。同理,中学生在掌握了音标知识后,也能提前预习新单词了,还可以通过查字典,扩大词汇量,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学英语的能力。随着成就感的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也必然随之增强。
看来语音教学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了。下面让我来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吧。
首先,整合教材资源,提前集中学习音标。仁爱版英语教材非常重视语音教学,但是语音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很分散且学习过程长——整个七年级上下册才把48个因素和常见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学完。八年级才逐渐呈现浊化、连读、失爆、重音等语音知识。
其次,多种方法化枯燥为生动。集中学习音标必然很枯燥,因此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可以将发音部位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可以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训练音标。
第三,分配任务,及时总结。出于学习音标及常见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时,时间紧,内容多。尽管学生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但印象很模糊,还不能深刻理解音标与单词之间的关系,不能深刻体会音标的好处。例如,学生会问:ea字母组合可以发/i:/也可以发/e/的音,还会不会有更多的呢?为了解开学生的疑团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七组,每组5人,并布置了不同的任务,每组任务如下:
最后,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多做泛听、泛读练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泛听材料,亦可以让学生看简单的原版英文电影及电视,学唱英文歌曲等。以便于更大限度地培养英语语感,感受失爆、重音、连读等语音知识,提高英语能力。
结束语: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确,教学是一门及其深奥的艺术。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热切希望穷尽所有、倾囊相授;而面对那一张张学而不得,颓丧懊恼的面孔时,我的心无比焦急。我必须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不断学习教学艺术,才能看到更多灿烂如花的笑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已妇孺皆知。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家长开始真正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孩子真正开始系统的学习英语,还得等到七年级的时候。而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七年级起始阶段就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然而语音教学的薄弱绝对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七年级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继而谈论了在七年级英语语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并把师生一起总结的发音规律呈现给大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两极分化,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具体方法,分组总结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英语词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21-02
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学生对词汇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关键。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情境原则。在单词呈现要讲究科学性,最好利用直观而富有动作的演示而加深学生印象;对于词义、用法、搭配等方面不容易掌握的词汇,教师应结合句子、情景等进行教学,在语境中帮助学生练习和使用已学单词,避免孤立地死记硬背。(2)多样化原则。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词汇的方法和技能中要做到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教学,能使学生记忆深刻,易于联想。(3)复现原则。通过反复展现所学的词汇能够加深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4)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讲究策略原则。教会学生词汇教学的关键办法,前提是教师要掌握多种词汇策略。(5)反馈原则。单词学习一段时间后,教师要给予及时反馈,感受到词汇学习所带来的英语水平的提高,产生成就感。促进词汇学习的持续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词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像记生字那样巧妙掌握方法,设法培养他们记单词的积极性。例如,在七年级入学阶段,我们指导学生学习“Good morning”时要让学生提高兴趣,我们可以说“早上好”三个字,而英语才两个词,从笔画和字母来说,英语都要简单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另外就要让学生学会用小笔记本、手机等随身复习巩固学过的单词,这样他们逐步增加词汇量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故事法
词汇教学一定要结合语境,避免孤立的教单词。我们的仁爱版教材好多都是附有彩色图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把句子与图画情景结合起来,再分析句子的词汇结构。特别是应用一些恰当的故事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有很大的作用。当前的“电子白板”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就很大,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动画来辅助教学而提高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利用媒体来创建语境非常的合适,特别是词汇的发音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通过语境创设,学生有了兴趣,教师再乘热打铁,使学生真正学会生词的含义和基本用法。另外,充分运用故事情景来提高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很重要。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有效的教具实施情景设置。在教单词home、room、house、building等词时,我就把单词所表达的事物设计出一个课件,当屏幕上出现了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画面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屏幕上,这时,我就趁机教学What's this/that. It's… There is a…反复几次学生不仅掌握了单词拼读,理解了词义,还练会了What's this/that. It's… There is a…的句型。
三、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法
要想让学生记得住,记得的单词会灵活运用,我们最好是采用反复复习和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单词造句。比如上课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用英语上课,创设说英语、使用英语的氛围;布置任务,创造听、说、读、写的机会让学生使用单词。还有在上课之前都叫学生齐读四遍,第一遍看着读,后边三遍叫记忆。
四、让学生体会成功以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如果没有体会成功和成就,很难有学习动力坚持下去。这也是学生起初喜欢学英语,但逐渐变为厌学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应实施多种测试和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学习进步带来的快乐,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保持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五、不可忽视直观教具的作用
直观教具有利于学生理解词汇,加深记忆。特别是在七年级新生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点都不能忽视直观教具的作用。
六、英语解释法
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师要充分运用英语来跟学生对话交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其中英语表达是提高词汇这个基础关的动力。英语解释法正符合了听、说向大脑输入大量语言材料的要求。如可以这样解释下列单词:(1)supermarket:a place where you can buy many things;(2)visit:go to see sb or some places ;(3)animals:Dogs and cats are animals .当然用简单英语解释英语单词要求教师在课前做一定的收集工作去查找最简单的词汇,同时可配合一些肢体语言来解释。
七、充分运用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词汇
大量的英语短文阅读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巩固学过的单词。另外也让学生在句子中掌握词汇,这样遗忘率就会降低,因此是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今年任教的一个班英语,学生的基本情况较差,部分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了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越来越难,渐渐力不从心了,不感兴趣了,据老师反馈上课的注意力也不集中了,发言也不是很活跃。针对这种情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初三学生年纪不大,心智偏早熟的他们已经有太多的事要烦恼。激烈的学习竞争、繁重的学业负担使他们为升学以及自己的前途忧虑;随着生理的进一步发育,促使他们更看重“与同学朋友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往”,并为此而烦恼甚至影响日
常的学习、生活。
在初三升学压力面前,学生有理想的憧憬,有现实的无奈,有惰性的存在;家长对我们老师给予厚望,初三又是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使得我们每一年的初三教育教学工作更为艰巨,但我们决不能动摇既定的升学目标,我们只有扎实工作,花大力气,发扬苦干加巧干的精神,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确保本届升学目标的实现。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教学目的三.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1. get lost 迷路
2. each other 彼此
3.at least 至少
4take place发生
5because of 因为
6.be strict with sb. 对某人严格要求
7.carry out 实行
8.be short of 缺乏
9.take measures to do sth.采取措施做某事
10.be known as… 作为……而著名
11.work well in doing…在……方面起作用
12.a couple of 一些
13keep up with赶上,跟上
II.重点句型
1. Have you found him yet? 你已经找到他了吗?
2. ——I really hate to go shopping. 我的确讨厌购物。——So do I.我也如此。
3. But it seems that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were not very good.但是似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太好。
4. But great changes have already taken place in China recently.但是近来中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 Because of the one-child policy, now most families have only one child.
由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现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6.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he U.S.A.?美国的人口是多少?
7. ——What’s more, the pop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growing faster. ——So it is.
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在更快地发展。 的确如此。
8. Our government has taken many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我们的政府已采取了许多控制人口的措施。
III.语法:
常用于现在完成时的时间状语:already, just , yet, ever, never, recently.
e.g. 1. I have just called you.
2. ——Have you ever been to France? ——No, I’ve never been to any European countries.
unit 1 the flight was late.
target language 语言目标:
1. key vocabulary 重点词汇
airplane coach departure lounge transport
2. key phrases 重点短语
departure lounge full of because of have a good time by bus/coach
3. key structures 重点句式
the trip back was very long.
i had to stand for over six hours.
it’s the busiest season in china because of spring festival.
better get back to work.
we’ll have a great time.
language skill 能力目标: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and talk about trips.
to improv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teaching methods 教学方法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airwork, group work
teaching important/difficult points教学重难点
how to talk about trips.
teaching aids 教具准备
tape recorder, a projector and a computer.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ways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
step 2 warming up and lead-in
in this procedure, try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new words.
t: do you like trvelling, tony?
s: yes, i like it a lot.
t: how do you often travel?
s: i often travel by plane.
t: what about you, jim?
s: i often travel by train.
t: we all like travelling. it’s very exciting and interesting. ok,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and talk about them.
bike car subway coach
taxi train airplane ship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t: do you know what are these?
ss: …(speaking the new words out)
t: good! these are some tools of transport. now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like this:
a: which of these forms of transport do you …
1. like most 2. like least 3. use most often 4. use least often
b: i like train most.
a: why?
b: because it’s comfortable.
ss: … (working in pairs)
step 3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sk students to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activity 2.
listening
t: here’s a recording about tony and his father. now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by using the words in the box.
1.what form of transport are they going to take?
2.what has happened?
3.what do they have to do?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 then play the tape again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table in activity 3.
speaking
after finishing the listening exercises, let the students practice speaking.
t: now, we have got the right answers to the listening exercises. then i want you to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got.
the teacher should give the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practice by themselves and then ask some pairs to speak out.
step 4 listening and 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
listening
t: well done! next we are going to listent to a dialogue and try to answer my questions.
q1: how many people can you hear in the dialogue?
q2: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s: …(listening to the tape a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t: 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chart in activity 5.
ss: …(listening and filling in the blanks)
ask the students to check in pairs.
the sample answers:
holiday place holiday activity form of transport
betty beijing going sightseeing going to the summer palace and going for a long talk. bus, taxi, and coach
daming hong kong going to landu island and disneyland plane and boat
lingling henanprovince / train
tony uk / plane
reading
t: well done, everyone! next please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follow it, ok?
ss: ok. (following the tape)
in this procedure, 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do activity 6 and 7.
t: please read the conversation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activity 6.
show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1. when do you think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
2. did llingling generally enjoy her holiday?
3. why is travel “so difficult in winter”?
4. what are daming, lingling and betty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term?
the sample answers:
1. i think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 in winter, during spring festival.
2. yes, she did. her trip was not bad, although the trip back was very tiring.
3. because it’s the busiest season in china because of spring festival.
4. 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chool trip, the school leavers’ party, the visit to the english-speaking theatre in beijing and the trip to los angeles.
step 5: everyday english
1 …the trip back was very long.
返回的旅途很长。
2 better get back to work.
一、“学·导·用”教学模式介绍
“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从最初的模式设计,到实践研究,然后调整模式,再实践探讨,再调整,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初中英语“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它包括前置先学、合作共学、释疑导学、运用活学这四环节。
前置先学: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前置学习单”对新课先进行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新课的整个轮廓,找出新课的重点,及时发现疑难点,为课堂上合作共学做好前期准备。前置学习单的设计应遵循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学习单是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学习内容,材料不宜过多或者太具体,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前置学习单一般提前一天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完成。
合作共学: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兵教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决问题,这也是该模式的一大优势。合作共学的前提是要分好班级4人小组,并对小组长和其他成员进行培训,明确职责。组长的指令要明确,共学什么,“兵”要教什么,这些都要培训到位。比如说学生自学了新单词,那么合作共学时针对自己不会读的单词进行交流,上课就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好。在交流讨论中,开展互学、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他人的同时也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学会评价自己,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释疑导学: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自学、共学后剩下的疑难问题。它包括评价展示、探究解疑和精讲归纳等环节。学生走到台前,教师退居幕后,当学生的发言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巧妙“插话”,当点则点,引导学生朝主题方向发言;当学生的发言讲不到点子上时,教师要接过学生的话题,当讲则讲,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诠释,并及时进行相应的练习,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运用活学: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消化,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对话朗读大比拼,对话表演,课本剧表演,课文复述、改编、续写等。
二、“学·导·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下面以一节县级研讨课(教学内容为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6Topic 3Section C“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为例,简述“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并运用新单词和词组,了解常见的交通规则、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和懂得珍爱生命。
1. 课前
教师要编写好前置学习单。本课的前置学习单为:
A.音标挑战。
请认真拼读课本P129和P130中出现在P47和P48的18个新单词。若有不会读的单词,请在单词左边注上问号。
(这一设计的依据是:音标拼读是七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这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
B.英语大阅读。
①独立朗读Section C 1a课文并标好行数,用红笔在课文中圈出新单词并在其正下方写上汉语意思。
②朗读1a,根据1a内容试着完成1b。
③翻译1a并运用P112的课文注释、同步整合方案等,用红笔找出课文中的短语并标上三角号,找出句型和情态动词并画上横线,想一想在情态动词后面的动词有什么特点,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这一设计抓住简单原则,学生都能完成,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2. 课中
首先是激趣导入。教师在课堂中先播放交通事故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视觉冲击,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做。他们会得出结论:We should obey the traffic rules.接着,教师向全班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上课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有学习方向。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后面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去探索。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边谈论图片边呈现有关新单词,即在语境中教学单词。教完单词后让学生多读几遍单词,对单词音形义同时接触。T:Can you pronounce all the new words?Now sit face to face and pronounce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 pronunciation.If you can’t,please turn to your team.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共学。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针对还不会读的单词进行对学群学。所有学生必须起立,按照A→D、B→C这样的对学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巡视。学完后的小组同学坐下。随后教师任意抽查若干小组展示,读错的单词让其他组帮忙纠正。然后再次进行全班合作共学。在这一环节,教师借助图片教学,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紧接着教师将话题转回到原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上。T:Boys and girls,the words we learnt just now are all about traffic.To keep safe,what should we do?What shouldn’t we do?Please discuss the things we should do or we shouldn’t do in groups,then write down your results of your discussion on your exercise books.这一环节既抓住了根本,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再教学P48的3、4就很顺畅。再次通过小组合作共学,学生很快地学会了祈使句的肯定及否定形式,也为阅读课文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做好了铺垫。然后请若干小组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其他组同学提出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其他组同学及时评价。
随后,教师让学生走进阅读天地。默读完课文后,判断句子的正误。6分钟后,教师提问学生并出示答案,学生们核对答案并就课文内容和1b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展示交流时可以向其他组求助,这又是一次合作共学。通过多次合作共学,学生掌握了情态动词的用法及文中的重要句型。
最后,让学生完成本课最后一项任务,即小组根据图片讨论P47的2中短语的意思:a ticket for speeding,a ticket for drunk-driving,a ticket for parking in the wrong place,a ticket for making a wrong turn.组内讨论之后,让全班学生群策群力快速讨论出最好的翻译。结果学生将以上短语翻译成:超速罚单、酒驾罚单、乱停乱放罚单、随意拐弯罚单。这次合作共学不仅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不偏离任务的中心,而且学生还在无意识中把a ticket for的用法掌握了。课堂上最后10分钟让学生消化本节课内容,先在本组内每人就“How to keep safe on the street”进行发言,然后当堂在作业本上写下来。
3. 课后
在下课的最后一分钟,教师给学生下一课Unit 6Topic 3Section D的前置学习单。
A.单词闯关。
请认真拼读本话题单词,若还有不会读的单词,请在单词左边注上问号。熟记单词并准备在课堂上抢答。
B.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①复习P48的3、4,并写出肯定祈使句3句、否定祈使句2句。
②复习Section A和Section B中问路的几种情况。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这是我们“学·导·用”教学模式追求的目标。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我感受、自我发现、自我内化、自我超越,成为学习、生活、成长的主人。
三、“学·导·用”教学模式的反思
近3年来,我们通过听专家讲座、看课改专著和外出学习,实验教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定期召开研讨活动,通过上课、研讨、再上课、再研讨等形式,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上课技能得到空前的提升。不少实验教师应邀到四川、广东等省上研讨课,受到与会教师、当地教育局领导和郭思乐教授的好评。实验班级的学生面貌大大改观,课堂上学生变得积极向上,非常自信大方,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学生小组合作思维活跃,语言流畅,大部分学生成绩优秀。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相比,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都高出了许多。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课堂氛围不够生动,学生兴趣调动不够;教师还是讲得太多,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教师较多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小组有假合作学习的现象。这些是我们今后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教学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全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不再简单的是比拼经济实力,而更重要的是比拼人才、科技水平。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以经济为主转变为现在以人才竞争力为主的复合比赛。因此,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无论从教材设计还是教学模式上都需要作出更多的调整和改变。在教材上,仁爱版初中英语与时俱进,进行了一些有益的修改,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上都有了不同的感受;同时在教学模式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作出調整。本文试图从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入手,探讨初中英语教学的新模式,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一、初中英语学习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人生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在我国现有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英语作为一门主课,在各种重要考试中都占有很大权重,而在大学阶段学习过程中,一般大学毕业的要求均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同时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完成以后,在生活中还会大量的使用英语这一生活技能。比如在外遇到外国人,与其交流的能力,还有大量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英文单词、语句,甚至一些计算机语言,都与英语息息相关。可以说,英语学习除了是为了完成学习考试安排以外,更重要的是获得一门生存能力。仁爱版初中英语教学教材体现出教材综合性能力的培养,书中很多都是直接体现英语语言应用方面的,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备课与设计方面必须做好相关工作,才能更好体现出教学效果。初中英语学生是处于比较关键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综合表达能力的关键,这需要教师能够体现出更好实践能力。仁爱版英语教材适合学生未来学习发展趋势。
二、仁爱版初中英语新变化
学习是一个老师教授,学生听讲的过程,假如老师只是一味的讲或者学生只是听,对老师的上课没有任何反馈的话,那这种学习必然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存留太久,有可能稍纵即逝。因此,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十分重要。老师应采取让学生上课回答问题,询问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等,让学生深入学习中,这会比老师单一的讲效果明显得多。仁爱版英语教材对其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而不是传统式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角色,要让学生积极通过自己的发挥来进行学习与交流心得。而仁爱版教材内容丰富性增加,英语难度也有所增加,这样要求老师对其要合进行教学规划与设计,对教材把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适当进行取舍,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实践过程。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如PowerPoint、录音文件、图片展示等,让学生从枯燥的语法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语言知识,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也达到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教师应掌握不同的教学策略的特点及要求,并把这些策略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快速高效地带领学生学习,快速掌握英语学习知识方法和策略。
三、初中英语学习思考
针对教材Section?A和Section?B部分的话题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如:Role?play、Pair?work、Group?work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中,通过分组、分排进行活动,使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结合到课堂学习的大环境中,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统一教学,然后经过分组领悟,一方面可以通过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较弱的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再通过分组形式检查学习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使整个小组共同进步。另外,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四周的方式,教学这一相互作用的活动变成单方面教授的过程,在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中更应注意这一点。由于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项技能学习,学生的练习和实践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的教授作为辅助工具,以学生的自学思考为主,引导学生自发进行谈论聊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选取近期网络或者生活中热议的话题作为topic,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制作PPT后上台演讲或者演情景剧,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同时,也获得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结语
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对于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模式,仁爱版教材具有多样性与综合性特征,针对教材中不同模块要有不同的教学计划,但也必须了解仁爱版英语教材也存在一下局限性。但随着社会教育不断发展,英语能力必然成为人工作和生活重要技能,学习英语的方式方法决定了学习效率和成绩。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顺应时代需求,更加注重学生能力训练,而教师也需要时刻进行教学方法改进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将英语学习不仅停留在一门课程上,而是变成一项生活技能。
参考文献
[1] 俞红珍.英语教材的取舍与调整,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5(01).
[2] 张春荣.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教学与管理,2004(12).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扬集乡第二初级中学 于淑春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创设情境让生感知语言,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复杂而又细致的教学活动,要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合理运用不同方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和谐课堂,师生关系。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每位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师生平等,要求要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平台,师生在坦诚,互敬互让的环境里共同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现结合我的二十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下激活英语课堂教学气氛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堂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堂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传统教学是“你教我学”、“我讲你听”,学生完全任老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很少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关系显得是不平等的。新课堂中教师要改变这一传统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好”与“坏”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所谓“亲师道,信其道”,就是如此。如果教师只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溺爱,甚至一切有利的事情让其占有,而冷落了有困难的成绩较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优异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不求进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放弃学习。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沉闷。
在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学生是发展的、完整的、独立的人,不要因为学生成绩的优、劣与品德的好、坏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远,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或进行课外活动时,应给每一位学生平等的机会。尤其要注重那些自卑感强的、缺乏信心的有困难的、害羞的、成绩差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如;在上课时,我常用“三疑三探”教学法。,主要步骤:第一步设疑自探,第二步解疑合探第三步质疑再探第四步拓展运用,这四种英语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学生把被动式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式接受知识。有一些教师只看好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成绩差的、有困难的学生,使其感到冷落。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那些有困难的、成绩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教师也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发挥自身的潜能,发展能力,逐步提高英语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并且就语言学本身而言,就是一种枯燥的、无趣的东西,特别是英语这一学科,要使其有趣,并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它与之有联系的有趣味的事,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持久稳定。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 课前学唱英文歌曲或说英文绕口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些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如:The More We Get Together等很适合中学生们学唱。学生们可以放松心情,通过音乐这个途径来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 另外英文绕口令可校正学生的语音语调。从平时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们对绕口令很感兴趣。
2.精心导入新课,是整节课兴趣激发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巧妙的导入犹如一部好书的内容提要,一段好乐章的序曲,能起到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带入情境的作用。例如: My family 一课学习介绍家庭成员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本班级一位学生父母的合影,让学生猜猜看是哪位同学的父母,这样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本身是一种趣味性的活动,把它运用到教学中,会有效地吸引着学生去做、去学,能起到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作用,这样就能将单调的、枯燥的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融入到兴趣之中,寓教于乐,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游戏:“击鼓传花”,通过这种游戏,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每组派出几名同学分别放置一些水果类的东西,教师任意指定一名同学开始,传递任一水果,让接水果的同学用英语说出,如果说不上或说不出的就被罚,这样反复地进行直到最后,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单词,读单词,还可以复习单词。这种游戏方法可以分组对抗,也可以在全班进行。
4、创设丰富情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情景情景表演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要求学生不胆怯,还善于去表演、去模仿,英语表演更是如此,同时还是一种交际性语言活动。情景表演运用生活展现、图画再现、事物演示、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语言描述等多种途径把本身抽象的语言化为鲜明的形象,让学生切实领会文字所表达的内容,理解掌握语言文字在特定情景下的思想感情,通过在特定情景下对语感的体会,从而达到“言传”与“意会”的统一。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 Unit 4 Topic 2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picnic?”时,尽量将教材中的内容融入生活中去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角色,利用实物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到Would you like…?这一句型及其不同情形下的回答,当然情景真是、现象准确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尽可能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让学生置身情境中,进入角色,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和谐的师生关系事关课堂教学的能否顺利。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法,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鼓励学生创新,倾听学生心声,启发学生心灵,让学生思维的翅膀得到自由飞翔,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天地里有更多的训练和创造。师生之间有了心灵的默契,教学才不再是枯燥的灌输和接受,而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愉快学习,这样便会带着好奇心在不知不觉中去看去听去说,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教学生词及词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生词教学中适当穿插讲解一些有趣的词和短语能加深学生对这些单词的记忆,并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又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如单词pea[pi:]蚕豆,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吃蚕豆、豌豆就会联系到“屁”,正好与之读音相似。再如pour读音与意思相似,学习名词变复数时,其中一点:以f或fe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往往将f或fe改为v再加es,这样几个生词如wife, knife, thief,leaf等, 我们可以用快乐英链教学法中的意链的方法编成一句话来加强记忆:“一位漂亮的妻子拿着一把小刀追赶小偷时地上树叶满天飞”。还有类似的词语,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对这些词就会加深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复杂而又细致的教学活动,要激活课堂气氛,教师适应新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以人为本,充分挖掘课堂潜能,潜力研究教学方法,精心实施教学行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不断提高娴熟的驾驭课堂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每一节课的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对每个教师来说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确利用,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会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说课】推荐阅读: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10-17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说课稿Unit2Topic2SB03-21
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教案06-14
仁爱版八年级上册英语07-22
仁爱英语九年级unit 2 topic 3课文翻译03-18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06-09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的复习知识点11-17
仁爱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09-22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3T3课文翻译10-04
2024年仁爱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