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节目流程(精选11篇)
校庆晚会分成“水”“木”“清”“华”四个部分。水,象征源头之水,讲述的是清华的历史起源;木,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述的是清华的人才培养成果;清,象征着清华的精神;华,则是来自各方的狂欢。
总协调赵洪老师介绍,参与演出的基本上都是清华校友,主要反映的是“回家了”的感情,而不追求艺术的完美。
清华百年校庆文艺晚会的节目单的扉页上,不但印着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有“爱国奉献、追求卓越”这体现清华优良传统的八个字,而这样的精髓也体现在今天每一个节目中。
校庆晚会节目单:
序 表演:清华大学各院系旗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学员腰鼓队/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
第一篇章:水
1.交响合唱《清华大学老校歌》
清华大学院士校友代表、院士教师代表、教师合唱团、艺友合唱团、学生艺术团合唱队。
2.交响合唱《清华,我们回家了》
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艺友合唱团、学生艺术团合唱队。第二篇章:木
3.仪式:《向母校报告》:清华大学国防战线校友代表 4.交响合唱《教我如何不想她》
“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航空领域的专家校友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研究院、航天航空学院、化学工程系教师代表 5.合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清华大学省部长校友代表 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 6.舞蹈《鄂尔多斯舞》
清华大学老校友舞蹈队、学生艺术团舞蹈队
7.校园歌曲联唱:高晓松《同桌的你》、李健《传奇》、水木年华《启程》 第三篇章:清 8.舞蹈《荷塘月色》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舞蹈队、国际标准舞队、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舞蹈队 9.朗诵《清华赋》 濮存昕
10.清华百年校庆征集歌曲联唱:《与你同在》《水木情缘》《清华我的母校》 第四篇章:华 11.《我的清华》
12.配乐诗朗诵:《我们的理想》 13.歌曲《记住你》杨坤
14.舞蹈《舞力全开》台湾新竹清华热舞社 15.无伴奏合唱
一、依靠馆藏档案, 服务百年校庆
为了传承和发扬百年清华光荣传统, 全面展示清华百年发展成就, 更好地组织和吸引广大师生员工、各地校友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百年校庆, 学校采用“百年校庆年”的形式, 开展校庆系列活动。自2010年4月25日校庆99周年开始, 到2011年的7月。在持续一年多的时间内, 坚持“主线鲜明、亮点突出, 热烈隆重、简朴难忘, 立足清华、面向世界, 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的原则, 在校内外、国内外分类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庆活动。档案馆依靠馆藏档案, 充分发挥档案的自身优势, 为学校各部门开展校庆活动提供了翔实、准确的信息支持。
百年校庆的组织工作, 由于活动周期长, 涉及部门多, 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组织难度大。档案馆完整保存着我校90周年校庆档案70余卷, 从庆典的筹备、活动方案、庆典仪程、国家领导人题词、校友接待、庆典晚会到校史展、大学论坛、研讨会等各项活动的开展, 全面记录着校庆筹备、举办的盛况。90周年的活动为我校百年校庆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90周年校庆档案为校办、校庆办等部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实用信息, 为百年校庆系列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大力支持。
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中, 校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百年来, 清华始终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与民族的荣辱兴衰休戚与共,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栋梁。校友信息是开展校友工作的前提条件, 从校友数量到校友在校基本信息的核实查询, 档案馆为校友会、校史研究室以及各院系等提供校友信息5000余条。此外, 还为学校编辑百年校庆出版物、制作展览、拍摄影视剧等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档案资料。
二、挖掘档案资源, 展现档案风采
从建校伊始, 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一所选派留学生的留美预备学校, 迅速崛起为国内一流的综合大学, 从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到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走过了百年曲折而辉煌的奋斗历程。档案馆珍藏的档案就是最好的见证。清华早期就非常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积累了丰富的文史资料。馆藏档案始于1905年, 包括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各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清华建校以来的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单;重大科研、工程项目档案;获奖教材;学校建筑物基建档案;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人档案, 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 大量声像档案等, 目前档案总数达12万卷、22万件。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清华创建、变迁、建设和发展的百年历史, 同时也成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值此百年校庆之际, 档案馆编辑完成了《清华大学档案精品集》、《清华园碑碣匾额拓片集》两书, 回顾清华百年历史, 传承清华百年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清华大学档案精品集》以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基础, 以学校建立和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 从1909年到1958年共50年的时间跨度内, 选取了100件珍贵档案, 包括记载学校发展、变迁的公文、规章, 凝聚前辈大师心血的文稿、手迹, 记录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学籍、成绩, 伟人题字、名人实物、照片图表等。通过对这些珍贵档案的展示、考证, 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清华大学创建、变迁、发展的奋斗历程, 使清华师生、校友以及关心清华发展的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清华历史, 感受清华文化, 传承清华精神。
《清华园碑碣匾额拓片集》选取清华大学校园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碑碣匾额200余件, 在百年校庆组委会支持下, 档案馆组织了校园内碑碣匾额的拓制工作, 全部拓片作为专项档案存档。这些拓片不仅有文史研究价值, 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见证了校园变迁和学校发展。在拓片制作基础上, 通过编辑整理和考证, 深入发掘清华园碑碣匾额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对于今后学校工作查考、历史研究以及传播清华文化、弘扬清华精神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提供档案实物, 参与校史展览
百年校庆, 校史展览是校庆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从4月15日开始, 以“百年校庆人文日新”为主题的“百年校庆系列展览———百年清华校史展”在校友捐资兴建的新清华大学校史馆预展。4月22日正式开展。主展区分8个历史阶段, 用240多块展板介绍了清华百年历史;副展区展出若干珍贵实物或档案复制件, 还以投影的方式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美景和密云水库建设的场面;人物展区分别陈列了460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119位人文名家、51位清华英烈及400多位各领域杰出校友的人物图片与基本介绍;在馆中还可通过多媒体系统, 查询建校至今20余万学生的基本信息。档案馆配合校史研究室为校史展览提供了丰富、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还参与展览部分场景和多媒体展示系统的构建。
精心挑选, 复制精品档案。在校史研究室和档案馆同志共同努力下, 以档案馆馆藏为基础, 从数十万件档案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 能够反映我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百年发展成就的精品档案200余件, 制作仿真件在校史展上作为实物展出。其中很多珍贵档案都是首次展出, 比如清华大学1965年写给北京市委、教育部有关政治辅导员的报告, 其中就提到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在清华学习工作表现优秀;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校期间与同学一起完成的实验报告;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就职演讲手稿;第一批入学女生沈胜的毕业证书;胡适介绍吴晗到清华半工半读的推荐信;数学大师林家翘在清华大学的成绩单;梁思成先生写给当时北京市市长彭真的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情况亲笔信;梁思成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章等。这些珍贵档案实物成为校史展览的一个亮点, 参观者争相驻足仔细观看。4月20日, 在胡锦涛总书记参观清华大学校史展时, 顾秉林校长向胡锦涛总书记赠送了由档案馆制作的当年他在清华学习时的学籍卡。
精心策划, 重现历史原景。在校史展筹划过程中, 从档案馆、校史研究室以及校内外其他单位收集音视频资料, 利用现代科技以投影的方式, 重现了“荷塘月色”和“密云水库”两个场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伴随着悠悠的独白, 眼前就是那美妙的荷塘, 如注的月光, 清澈地洒在湖面, 荷花绽放, 鱼儿畅游在水中, 偶尔伸一伸手, 鱼儿还会快速地躲开。在此, 人们可以重新走过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 领略一下那抹月色。
上世纪50年代, 周恩来总理将密云水库的设计工作交给了清华大学。清华水利系各专业和电机系发电专业学生约200人在教师指导下, 深入工程第一线, 完成了以密云水库等工程设计为内容的“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密云水库”场景, 再现了密云水库工地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 在各方面的积极协助和配合下, 清华师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 仍然情绪高昂, 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件工作, 努力克服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一道道难题, 完成了一年拦洪、二年建成的艰巨任务。
精心设计校友查询系统。百年树人, 桃李芬芳, 一个世纪以来, 清华大学为祖国培养1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他们在国内外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各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百年校庆, 是每一位清华人的节日, 如何在校史展上, 让每一位清华校友都能参与其中, 共同感受属于自己的喜悦。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让每位校友都能看到自己在校期间的印迹, 档案馆保存着每位清华学子进校后必填的学籍卡片, 上面记录了学生的姓名、性别、学号、入学时间、院系、班级以及入学照片等基本信息, 经过档案馆多年的努力, 馆藏学籍卡档案已经完成数字化工作, 能够提供展示所需数据资源, 从而使设想得以成为现实。在档案馆和其他一些单位共同努力下, 设计完成清华校友查询检索系统, 使每位清华学子都可以在校史展上亲自动手查询自己在校的部分信息, 看到自己的入学照片。校史展上, 校友查询系统是最吸引校友的地方之一, 很多校友也是奔走相告, 为能够检索到自己的信息而兴奋不已, 拍照留念。其中, 有位校友的子女被告知看到其过世父亲的照片, 非常激动, 由于其父去世早, 家中保留资料极少, 后来特意从湖南赶来学校复制照片。
四、建立专项档案, 传承清华精神
百年校庆档案是指在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 能够作为历史记录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实物以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材料。百年校庆档案是校庆系列活动的真实记录, 反映了我校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做好百年校庆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档案馆于2010年3月起草了《关于百年校庆档案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与校办、校庆办联合发文。从归档模式、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归档时间等方面对收集、整理百年校庆档案进行了详细说明。
创新归档模式:百年校庆档案采用专项档案与日常工作档案相结合的归档模式。以校庆办和各工作小组形成的百年校庆相关文件材料为基础, 建立“百年校庆专项档案”, 由校庆办负责统筹安排、督促检查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整理完毕的档案经由校庆办编制案卷目录后移交档案馆;各院系、部处、直 (附) 属单位形成的百年校庆相关文件材料, 可建立“百年校庆档案专卷”, 与日常工作档案一并整理编目, 直接移交档案馆。凡是反映百年校庆工作活动情况、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明确归档要求: (一)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 将百年校庆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纳入百年校庆工作的总体计划, 实行同步管理, 即布置、检查、总结百年校庆工作的同时, 布置、检查、验收百年校庆档案工作。 (二) 要本着对清华历史负责的精神, 认真做好百年校庆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校庆办设立档案员, 具体承担百年校庆专项档案的收集整理任务。各单位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形成的百年校庆相关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三) 要严格执行预立卷制度, 设立文件积累夹, 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及时归卷保存。归档文件材料要力求完整、准确、系统, 确保来龙去脉清楚, 不庞杂, 不遗漏短缺。
2011清华大学百年校庆(2011-03-10 16:24:45)转载▼标签: 大学 美丽校园 文化 校庆 北京 临沂人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中国著名的清华大学即将在 2011年4月24日庆祝百年校庆,届时遍布世界各地的清华校友将举行一系列百年校庆活动
201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历经百年沧桑,成就今昔辉煌——百年清华培养出了许许多多著名的杰出人士,从闻一多、曹禺、梁实秋,到季羡林、吴晗、钱钟书;从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到华罗庚、邓稼先、杨振宁;从胡乔木、乔冠华、于光远,到朱镕基、胡锦涛、习近平……众多引以为傲的学术大师,众多令人敬佩的兴业骨干,众多令人敬仰的治国栋梁,他们是清华百年历史中最璀璨的明珠,他们是清华百年历程中最耀眼的星光。
2.想你想你好想你,把你的名字写在水杯里,每天喝水亲亲你。想你想你好想你,把你写在内衣里,每天贴身保护你。
3.有一种铭记在心的记忆,是怀念!有一种心灵深处的悸动,是感恩!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祝福,是歌颂!怀念母校,我们因为有母校而骄傲;感恩母校,愿母校因我们而自豪;歌颂母校,衷心的祝福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4.校园的生活是充满挑战的,只要一不小心,不认真,就会被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思维是随时都紧张的。
5.在我高兴的时候,母校就像阳光,在我不高兴的时候,学校就像繁星,在我人生走向黑暗的时候,母校点明了一个又一个的路灯,让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当然在我高兴的时候,学校让我在阳光中快快乐乐的成长。在我绝望的时候,母校给了我希望,在我无助的.时候,母校就像一把手,让我从无助的身边感到了希望……
6.初三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越来越胖的书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天早上起来看到的就是那堆积如山的书本和练习册。那杂乱如麻的x,y,z,那枯燥无味的正反比例函数,每天晚上梦见的是那复杂的物理竞赛题,嘴里还念念有词。初三是上天给予我们的黑色幽默。
7.母校的英姿在于博学多才循循善诱的老师;母校的柔情在于潺潺的流水古韵的凉亭;母校的骄傲在于培育了一个个芬芳的桃李;我们的自豪是能在母校中快乐的成长学习!
8.盛夏来临,同学们纷纷换上了秀丽的夏装。此时的天气一改春天的温文尔雅,火热的太阳高挂天空,不时的暴风雨还来个突然袭击,轰轰的雷声响遍大地。闷热的教室“呼呼”的转动着风扇。高大的榕树下同学们欢快的玩着游戏,操场上同学们激烈的进行着篮球比赛。
9.女生上大学之后,学得最快的最好的,往往不是专业知识,不是英语四六级,不是托福雅思gre,而是穿衣打扮化妆。一个大一女生,到她大三的时候可能在专业知识和英语方面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她的打扮穿着肯定有巨大的变化。
10.那些刻在椅子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上的花朵,开出没有风的,寂寞的森林。
11.母校的泥泞还残留着我们的月却印:母校的操场上还藏着我们的欢笑;母校的教室里海蕴含我们的气息,母校的每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纵观九十载春秋,锦绣燕园神采飞扬。试看校园内外,逶迤景色处处风光。九十年旦夕交替,我们谱写不朽篇章。九十载春秋轮回,我们铸就遍地辉煌。于燕大九十华诞之际,愿您在渤海之滨迸发出令人景仰的力量,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12.祝福是份真心意,不用千言,不用万语,默默地唱首
13.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母校永远年轻,永远充满生机!
14.在母校庆九十年华诞之日,我送上我真挚的祝福,只愿母校的花朵们越开越艳,只愿离开的花朵们越走越好。但愿母校名成功就,但愿学子们功成名就走回来。一起建设原母校,一生一世总关情。
15.饮水思源,作为校友,我们深切感谢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16.忆往昔,博学石旁,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仍记忆犹新。在那绿色的校园里,我们手握春光烂漫的年华,编织着人生的七彩之梦。免费发送.迎国庆,佳节享盛事;奏华章,学子舞翩跹。笔架山,墨水河,山灵水秀同育宝地英才;严师恩,挚友情,恩深情笃共谱母校新篇。免费发送.迎着缕缕秋风,携梦踏入科大门,顶着炎炎烈日,挥汗走过军训关,带着阵阵欣喜,招收迎来校园庆,带着深深怀念,释心归宿科大情。免费发送.祝福您母校,祝您沐浴改革春风,再掀教改浪潮,祝您吹响时代号角,争创一流学校,让莘莘学子,感受明天的希望,祝您在历史的沧变中更逾馨香。免费发送.走遍千山万水,看过潮起潮落,历经风吹雨打,尝尽酸甜苦辣,始终觉得您的怀抱最温暖!不论我走多远,心中永远眷恋,都祝福我的母校!
17.校百年庆,正桂子芳香,鸿鹄展翅,适逢示范高中传捷报,兴宁一中好,看桃李满门,英才辈出,又见科林艺苑展新篇
18.我的母校岁了,我离开他也有十年时光,在这十年的每个日日夜夜,母校还不知疲惫,还矗立在哪山脚下,感谢人生有了这个伟大的母校。他培养英才从不求回报,他为社会做出了多少的贡献只有他知道,现在我献上我的祝福只愿母校越来越好。
19.四年大学时光,在这个有点苍桑却又坚韧不拔的母校怀抱中,留下了很多美好却又具有青春的身影,正临母校周年庆的日子再次走在林荫小路上,感觉好像又回到从前,一点一滴是哪么的清晰可见,想着想着真想再回到哪些岁月里来。可人生没有来回,只愿老师们一切都好,学弟学妹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清华百年校庆贺词--顾秉林四月的清华园,春意盎然。在校庆99周年之际,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年”拉开帷幕,母校的万千儿女翘首以盼百年华诞这一盛大节日的到来。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校友总会,向心系母校的海内外各地校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向长期支持清华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率先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9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明晰了具体奋斗目标和“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那时起,“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与百年校庆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清华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取得长足进步,世纪清华正在向着宏伟的目标奋发迈进。我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致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造就一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近年来,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等,一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位。目前,全校正在召开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深入探讨“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和“未来学者培养计划”为标志,启动实施一批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举措。我校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理念,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加强学科建设和自主创新。去年又组建了生命科学学院、国学研究院、教育研究院等,在学科评估、科研经费、国家科技奖励等方面,保持全国高校领先,清华科技园建设15年来成就显著,被誉为世界最好的大学科技园之一。我校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去年,又有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等多位享誉世界的顶尖学者和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加盟清华,并有4位教授荣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继续保持全国高校院士人数最多。我校坚持高层次的对外交流和实质性的国际合作,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一流大学的建设成就得到国际认同。在若干国际评价中,我校排名逐渐上升。前不久,国际著名杂志《福布斯》评出全球14个最美丽的大学校园,清华大学是亚洲唯一上榜的高等学府。百年校庆将至,以“跻身世界一流,服务国家社会”为主题,我校将举办隆重庆典及一系列学术、文化、公益活动,抓紧建设新清华学堂等重点工程。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地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时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准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互相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2011年4月在清华百年校庆期间)
核心提示: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清华师生座谈中,直言不讳地就分税制、土地财政、城市交通、义务教育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攻击分税制,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
谈及分税制,朱镕基手拍着《中国农民调查》说道,攻击分税制,说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造成农民贫穷的人,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随后,朱镕基缓和了口气,说:“来的时候,我的女儿劝我不要发脾气,我忍不住了,还是要发脾气。这绝不是为了我个人,也是为了整个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分税制是1994年后推行的新税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是主要推手之一。
在此之前的1993年,中央政府财政能力降至历史最低点。于是,朱镕基采纳经济学家董辅等人的提议,决定“分灶吃饭”,中央与每一个省份磋商分税种类和比例,实行分税制。
从1993年9月9日到11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带领60多人的大队人马,飞遍17个省、市、自治区,苦口婆心解释中央要推行的分税制方案。其间,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并最终相互妥协。
推行分税制前后变化大致可总结为: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成,地方拿7成,财政支出则是倒过来,中央拿7成,地方拿3成;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在名义上可以得到60%以上,甚至可占7成。不过根据相互间的妥协,中央仍须在自己的收入当中提取若干返还地方。
到2003年,朱镕基卸任时,分税制实施整整十年,财政的盘子从4349亿元增长到21715亿元,增长了将近四倍。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也恰于这一年出版。书中披露了安徽农村的现状,作者认为分税制改革的实质就是中央财政集权,中央出发点虽好,但造成地方财政弱势。诸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等费用,中央都甩给了地方,但地方没有钱,最后就都转嫁到了农民头上。
在清华座谈现场,朱镕基列出2010年财政收入数据予以批驳,其中提及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账数据,此前尚未有官方披露过。
朱镕基说:“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000亿,其中,地方直接收入4万亿,中央税收返还(给地方)33000亿,两者相加是73000亿,占了大部分啊。中央财政收入多少?是15900亿(注:原话如此),占83000亿的20%左右吧。92、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是28%、27%,现在20%都不到,怎么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
不过朱镕基对分税制亦有反思,“当然我们还有缺点,主要是返还支付的方式。”
由于收上来的相当一部分钱只是中央财政过了一下手,又通过转移支付、专项拨款等形式补助给各地,使得中央财政和中直部门从中权力大增。
朱镕基说:“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的工作做得不好,要靠地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分税制有缺点,但我负的责任不是主要的,因为我当时就说,分税制改革没有完,要继续进行。”
“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
朱镕基在清华说:“最近呢,还有一种谬论呢,国外的报纸也有,国内的报纸也有,说这个房地产项目这么沉重,都是过去这个分税制搞坏了,说税收都收给中央来了,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狗屁!”座谈现场爆发大笑,连一旁的刘延东也不禁掩口而笑。
从2005年起,大陆楼市价格开始了暴涨历程。由此而起的诸多社会抱怨中,对分税制的声讨此起彼伏,亦有不少专家学者撰文称,高房价的深层原因是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地方倚重土地财政直接推高房价,且使地方政府被房地产业绑架,阻挠中央调控楼市政策落实。
对此论调,朱镕基说:“(财政收入)总共8万亿,一来一回(地方)收回来7万3千亿,还少啊?还没钱?现在地方有的是钱。这房地产(问题)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错误。这个不讲,你们看书。”
朱镕基说:“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朱镕基对清华的学生说,房改更多的失误就不多讲了,请大家多看书(注:
即指将要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
“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
朱镕基清华座谈时,谈到了即将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最后一篇文章的选取。据他回忆,最后一篇文章本来要选其最后一次在国务院会议上的讲话,题为《值得纪念的五年》,内容是总结任总理的五年。
临近《朱镕基讲话实录》(试印本)快要出版的时候,朱镕基又想起一篇文章。那就是卸任总理的前一个月,2003年的2月1号,农历春节,他去拜访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所做讲话,讲话不长,占了书的最后两页。
新华社当时对朱镕基此行有公开报道:11时50分,朱镕基来到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44路北官厅站,看望大年初一坚持运营的公交系统干部职工。
中央电视台当时的报道突出了朱镕基的讲话内容:“中国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还要大力发展环保型公交车,减少机动车污染,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朱镕基此次在清华再提这段往事,他说:“那是我的(任内公开的)最后一次讲话,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何至于有今天。如果那时候照我说的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
朱镕基又说:“现在有个‘荣誉’,我是不把它当做荣誉的,叫做‘中国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心里想,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他们是把我们这里当做市场了。”
“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好多同学都辍学了。”
朱镕基又说,上海车展上有的名贵小汽车一辆一亿多,还有不少企业家买飞机,而农村呢,有的地方依然吃不饱,我们解放了这么多年,农村的居民这么贫苦。我从来不主张财政补贴发展汽车工业,我主张全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朱镕基说,农村的学校,一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都吃不到,青海省仅是800人的试点能吃到,青海省有3万中小学生,800人跟3万人怎么能比啊?
朱镕基痛心地说道:“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农村)好多同学都辍学了,都提前去城市里打工了。”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界未达到4%。”但实际上,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并未实现。
在讲这番话前一个小时,朱镕基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参加清华大学机电系1951届毕业60周年同学聚会时,也谈及此问题。陪同的刘延东在走出人文社科图书馆赶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途中,对朱镕基的一位同班同学说,我是来接受批评的,不过教育投入也是在增加,以前教育投入占GDP达不到4%,就快要达到了。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其中,关于经费保障一章,表述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对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朱镕基批评其中不少是“空话”。
朱镕基谈及高校扩招,他说“我不主张发展这么多大学,这么多大学干什么呀,我刚才问了我的同班同学,我刚进清华的时候,1947年清华才有两千人,现在几万人就不知道了,清华几万人说得过去啊,一个吉林大学也要七万五千人,大学出了不少(学术上的)假冒伪劣,教授都去造假,剽窃论文,这样搞下去......你还是先把义务教育搞好嘛。”
朱镕基由义务教育谈及国民教育,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说“这次日本大地震,日本的国民损失这么大,连我们都胆战心惊,但老百姓普遍不惊,还是讲礼貌,还是讲公德,在这中国是做不到的,中国要是碰到这么大的地震就乱了套了,这个国民性的养成一定要从国民教育开始。”
朱镕基又说:“你不花大力气搞国民教育,就出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
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前夕,清华大学校友、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到访清华,在师生中间多次谈到要讲真话、讲实话,并透露新书《朱镕基讲话实录》即将出版。这是朱镕基近期第二次在公共场合露面,受到清华学子和网民的热捧。
网友“建筑师李煜”在微博中介绍,10时47分,她和很多学生一起在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门口等候朱镕基的到来。11时20分,她再发微博说:“朱
镕基总理很nice,下车后对着层层等待的同学,认真地从左走到右从右走到左挥手,亲切地跟大家打招呼。”
朱镕基随后来到清华经管学院的学术报告厅,在农业发展、房地产改革、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与清华学子进行了交流。清华经管学院的官方微博记述:“朱院长说,别的地方我不去,清华经管学院我一定要来。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说真话,讲实话。”此微博称,朱镕基的新书《朱镕基讲话实录》即将出版,此书收集了他从副总理到总理期间没有发表过的讲话。“所有清华经管学院的学生,都送一套。”朱镕基在当场说。网友“张逢THU”称,朱镕基最后对学生说“今天的话莫要外传哦”,顿时引起广泛掌声。
新快报记者在网友拍摄的图片看到,朱镕基头发全白,身着黑色外套,笑容非常和蔼,随同他到访的还有朱镕基的夫人劳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学生的微博直播在网络空间迅速引起广泛关注。“终于再次看到了他老人家,太感人了”。有网友如此感慨。记者了解到,朱镕基退休后很少露面,但近期已两次出现在公共场合。
1947年,年仅19岁的朱镕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在当时报考清华大学的湖南籍学生中,他的考分最高,一进校就拿到了奖学金。自此,他与清华大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84年,朱镕基以老师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当年清华经管学院成立,朱镕基受邀担任首任院长。曾有媒体报道称,一开始,朱镕基每个月都会来学院一次,主持召开一次院务会议。到了1991年,朱镕基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尤其是1998年出任总理之后,因为工作太忙,只能一两年来学院一次。朱镕基曾说:“这些年,我给经管学院没有做过什么事,甚至同学们想见我一面都难。扪心自问,心中有愧。”朱镕基还亲自指导过4个技术经济专业的博士生。
在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期间,朱镕基一直以清华和经管学院为荣,每次出国访问,都要表明他是清华的教授。他还借助自身力量,为清华的发展带来很多优质资源。
2001年6月,朱镕基辞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职务。在告别会上演讲时,他动情地说:“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但是,请大家放心,我的心永远留在清华。清华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会欣慰,清华的每一个难处我都会关心,清华的每一个不足我都会指出。再见了,我永远是一个清华人!”
朱镕基在清华大学到底说了什么?公开的报道中似乎并没有提及,但许多现场的网友还是对此有所描述。
@纳米阿东:朱镕基2003退休之后曾表示不谈工作是最大的原则,以免给新领导造成被动局面,也显得自己指手画脚恋栈不去。多年来一直深居简出,少抛头露面。此次却借清华校庆大谈工作,批评甚严厉。两相对比,值得思索。
朱镕基向清华经管图书馆送出新整理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是他任副总理和总理的12年间的所有讲话录音,“对比一下,看看我是不是说的真话、实话。”朱镕基说,现时送出的是试印版,包括很多未公开过的照片和亲笔信,还要经过中央相关部门审阅才能出版,“批评了别人,总要让别人辩解吧”。
朱镕基在清华座谈会上感叹上海车展一辆车买一亿二千万,说:“青海那边还有很多贫困的农村,很多小孩子连发鸡蛋这种事都不相信,为什么?因为从来没免费发过。我不主张花这么多钱去补贴汽车工业,像这样花1亿多买一辆车这样的发展。还有很多贫困的山区,很多贫困的孩子无法上学。要把钱花在义务教育上,把义务教育搞好!”
朱镕基一反退休9年来不评论时政的态度,高调批评了一些社会现象。朱镕基说,“现在每天7点到7点半必看中央电视台,看他们胡说些什么”。他还批评很多钱都花在大学,但大学扩大招生政策失误,大学出现假论文,并指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更说教育中长期规划都是“空话”,也反对补贴汽车产业。让在场陪同的刘延东和袁贵仁十分尴尬。
朱镕基提到给学生们送书,特别要送《中国农民调查》,他指此书引致很多对他的攻击,指税改政策让农民陷于贫穷。“这本书受到很多国外异见分子的追捧。”送书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有批判意识,用事实去对比书中内容。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胡锦涛在讲话中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
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他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我听后深受鼓舞,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精心培育人才,认真搞好科学研究,瞄准世界农业科技的前沿方向,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努力,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产品的供给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出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家在云南边陲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学生番自刚对胡锦涛总书记讲到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深有体会。他说:“在西部、在基层,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那里也急需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到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发光发热。尤其是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一定要有回报社会、建设家乡的理想和追求。”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景维民教授说:“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是育人,但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问题一直是摆在高校工作者面前的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这三个结合不仅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价值目标,也为做好高校的育人工作提供了工作方法。我们要运用好这三个结合,既作为抓手,也作为准绳,努力培养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车臣凤今夏即将毕业,她说:“胡锦涛总书记勉励清华大学毕业生„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党和国家对时代青年的期许。在大学四年学习到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后,现在正是我们走向社会大课堂,向实践学习、锤炼本领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基层工作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青年教师,海南大学团委书记王丽娜说:“清华大学教师代表、化学系教授李艳梅在大会发言中谈到„每天用微笑面对学生,让学生用微笑面对人生‟让我很感动。教育学生用微笑去面对人生,某种程度上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升华。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希望的那样,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坚强、乐观地面对人生。”
收看完庆祝大会直播的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甄一凡说:“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清华学生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新的希望,强调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生要保持个性,彰显本色。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也为我们的成长与成才指明了方向。”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刘文静表示,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深切感受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上要求进步,思想上更要有进步,用清醒理智的头脑去看待事情,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自己的人格,把国家时刻装在心里,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4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作为祖国希望、民族未来的以当代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提了三点希望,我感触颇深,结合北航校训我总结为以下三个词。
德才兼备。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如果不用经典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就无法为祖国在科技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国防等的进一步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在拜金主义等不断诱惑的现实中,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现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坚决抵制一切与社会主义特色事业建设相矛盾的思想,从思想意识到实际行动完全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
知行合一。我一直无法忘记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的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或许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恰当的回答。在我看来,大部分高校在校生都在潜意识里延续了中学的学习思维,几乎把所有精力投入理论学习中,而在提高与重要性不低于理论学习的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付出的太少。我们现在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与现实密切联系起来,提高或者创造出更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设施和产品。于是,在最具创造力的青年时期,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获取建设国家、造福人民的本领。
保持个性。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几乎是从同一个模板刻出来的,在价值追求以及思维方式上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导致的最大后果就是更多的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青年被现实所同化,选择随波逐流,安逸的度过人生。胡总书记强调,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性格与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让付出得到更大的回报。而且,对于国家的长期发展,作为即将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只有人尽其才,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最突出的成就。
(排名不分先后)
☆原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题词:
发展农业科学培育英才,是科教兴国之首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振声题词:
登高必自,宁静致远;登高必自,行健不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石元春题词:
扬齐鲁之学韵,育中华之英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题词:
实施科教兴农,加强人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建设现代农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题词:
齐鲁大地,百年学府。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东农业大学山仑题词:
发扬求实传统,再创新的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东农业大学魏江春教授题词:
风雨一百载,桃李海内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题词:
加强农业教育,培养科技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科院吴明珠题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硕果累累,人才辈出,服务三农,富民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题词: 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题词:
粮蔬大省,花果之乡,科技兴国,无限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荣廷昭题词:
桃李满天,硕果盖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盖钧镒题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营造氛围,培育精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题词:
百年学府,英才辈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 官春云题词:
百年风雨沧桑,百年桃李芬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向仲怀题词:
百年春秋创伟业,时逢盛事更辉煌。
☆中科院资深院士、南开大学申泮文题词: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农业科学任重道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农李正名题词:
齐鲁大地,百年学府。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题词:
百年育人黄河情,千载兴农泰山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题词:
百年桃李满天下,千秋硕果遍神州。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题词:
根深叶茂,春花秋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题词:
千载泰山,百年名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题词:
兴气象服务农业,育人才造福国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题词:
科技兴农,富国利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张泽题词:
泰山脚下名校,齐鲁腹地精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新时题词:
齐鲁青未了,泰山多新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题词:
携泰山雄风,育强国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王志新题词:
泰山情,农业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以训题词:
育农业新人,振泰山雄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胡文瑞题词:
育才齐鲁生辉,强国泰山永恒。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题词:
百年学府,英才辈出,科教兴国,人才为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印象初题词:
百年学府,日新月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仲礼题词:
育百年科技英才,扬千载泰山雄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题词:
齐鲁大地风雷动,百年学府铸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刘先林题词:
百年名校,日新月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题词:
百年树人,培养国家栋梁,登高必自,勇攀科学高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解思深题词:
百年学府,英才辈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杨国桢题词:
齐鲁大地风雷动,百年学府铸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题词:
桃李满天下,百年谱华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刘永坦题词:
百年学府,英才辈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曹春晓题词:
根深叶茂,春花秋实。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朱中梁题词:
挚爱农学,创新农学,百年学府,再展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达题词 齐鲁大地风雷动,百年学府铸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题词:
一山巍峨,四海崇钦,杏坛瑞气,凝齐鲁百载辉煌,三农务实,名校贤人著德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王阳元题词:
山岳千里望,农桑百年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严陆光题词:
百年名校,日新月异。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李衍达题词:
解放思想,坚持真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刘宝镛题词:
百年育英才,创新再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候朝焕题词:
百年学府,日新月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曾德超题词:
桃李满天下,百年谱华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周炳琨题词:
百年树人,千秋功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周锡元题词:
汇聚四海人才,铸就百年名校,桃李满天下,弘扬齐鲁文化,振兴现代农业,誉满中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文采题词:
倾山农情,扬泰山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所宋大祥题词:
根深叶茂,春花秋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朱兆良题词:
厚积薄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赵其国题词:
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教育质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题词:
泰岳孔圣,人地灵鲁,辳树人往,高瓴中华,民族创新,志融入梦,培铸国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题词:
科教兴农,人才辈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刘秀梵题词:
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基因与资源所董玉琛题词:
世纪学府,英才摇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曾士迈题词: 齐鲁百年名校,华夏万载芬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庄巧生题词:
育齐鲁英才,谱“三农”华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科技大学宋振骐题词:
心系农村,放眼世界,为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再创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陈文新题词:
吸泰山之灵气,育创新型英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沈国舫题词:
百年育才兴农桑,齐鲁桃李更芬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主任石玉林题词:
春满校园,学为耕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尹文英题词:
百年育人创伟业,传承创新续华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卢永根题词:
百年学府,桃李芬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范云六题词:
百年学府,英才摇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关君蔚题词:
百年传承,桃李满天下,薪火相继栋梁遍神州。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东北师大校长郝水题词:
再创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程顺和题词:
人才辈出,风德永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题词:
齐鲁名校,骄子摇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题词:
育人为本,创新为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题词:
百年学府,桃李天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熊远著题词:
新世纪再创辉煌,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吴常信题词:
祝山东农业大学百年校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军需大学夏咸柱题词:
山东英才遍华夏,农大桃李满神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题词:
欣欣向荣的昨天,灿烂辉煌的明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子仪题词:
继承发扬先贤治学遗风,争取再创齐鲁文化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师范大学孙大业题词:
创新为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唐启升题词:
厚积薄发,展现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赵法箴题词: 百年华诞英才辈出,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副部长程律培题词:
愿百年山东为新农村建设再创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李泽椿题词:
齐鲁大地,百年学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题词:
齐鲁大地,百年学府。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候锋题词:
齐鲁大地育英才,百年学府谱新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郭予元题词:
百年传承振兴中华农业教育,薪火相继再谱改革创新华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预防科学院院长曾毅题词:
祝山东农业大学百年校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方智远题词:
百年名校,栋梁摇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刘大钧题词:
祝山东农业大学百年华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郑守仪题词:
百年学府,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钦俊德题词:
姓名:李琪
班级:环艺B学号:2010592107
关于清华百年校庆胡锦涛书记讲话感想
今天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中国为清华举行了最隆重的庆典。国家主席、副主席、总理、副总理、委员长、政协主席与八千清华校友齐聚一堂,追忆逝水年华,畅想未来愿景。前几日,更有白发苍苍的老总理朱镕基回到母校,高呼“清华万岁”。此情此景,即使是最古老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不敢望其项背。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有此荣耀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清华的荣耀,不是因为有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创作,伟大的发现,伟大的发明,而是因为从校园里走出了伟大的官员,这未免让人有些迷惘。诚然,牛津、剑桥的荣耀,也包括从那里走出了许多首相、大臣、总统、总理,但他们更有牛顿、霍金等一大批巨人。
许多年前,就有外国学者指出,苏联第二代之后的领导人多是厂长经理出身,多有工科知识背景,苏联已经演变成技术官僚治国。这一幕,又在中国重演。如今,中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立法机关领袖均为工科知识背景,而且都是从技术官僚中脱颖而出。清华号称红色工程师的摇篮,领导人辈出也就顺理成章。而在西方民主国家,领导人大多具有法律知识背景,这反映了民主国家的法治要求。
一般来看,一个国家在革命和建国时期,领导人多出身草莽或者行伍,在中国尤其如此,“刘项原来不读书”,说的就是这种情形。等到天下安定,便需要老实本分的读书人帮忙治理,“学而优则仕”是也。所以,陆贾对汉高祖刘邦说,天下从马上得之,不能从马上治之。但是,古代科举取士,除了考文章辞赋,还要考典章制度,也就是今天的法律。至于百工之术,则被视为末流,难登大雅之堂的。轻视甚至鄙夷科学技术,使中国逐步走向没落。中国的典章制度也因此没有发展,成为专制主义的牢笼。共产党执政后一度把知识分子当作专政的对象,甚至大学也停止招生,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直到改革开放时代,又提倡干部知识化、专业化,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大批有技术专业背景的人因此青云直上。中国终于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并由此开启了技术官僚治国的时代。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终结苏联垄断制度的戈尔巴乔夫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俄罗斯除了首任总统叶利钦不是法律专业背景,普京总统和梅德韦杰夫总统均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这和美国开国的几任总统极为相似。据历史记载,英国推翻查理一世的民主革命,其领导人很多是律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许多领导人也是律师,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和马拉就是极为著名的律师。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和亚当斯,均为律师。美国最近一次大选,其实是两个律师之间的激烈竞争,一个是女律师希拉里,一个是黑人律师奥巴马,结果已经众所周知了。
自古以来,国家事务就不只是经济事务,治国不等于管理经济,国家总理不等于公司总经理。技术官僚治国不可能长久,也是历史的必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历史已经是最好的例证。什么时候中国会走出工程师治国的时代,开始政治家和法学家治国的时代呢?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顺应形势要求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等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相关数据,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据有关统计,2004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2004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
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等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相关数据,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据有关统计,2004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2004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节目流程】推荐阅读:
清华百年校庆讲话感想11-27
学习胡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讲话心得09-24
游清华大学有感07-24
历任清华大学校长09-16
清华大学入党自传10-01
清华大学建环10-11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试题题库11-03
大学开学典礼策划-清华大学毕业典礼12-01
清华大学考博英语题型05-28
清华大学专业申请理由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