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就业指导体会
随着这几年高等院校扩招工作的展开,大学生越来越多,可是社会需求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人们发现,大学生似乎没有过去那么抢手了,他们也开始挣不到钱,也开始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心田。作为其中之一的我,听了这几堂就业指导课,颇有受益,感触良多!
听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很有感触。似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先的天真烂漫的想法从脑海中浮现,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观念,稳重了,踏实了,似有惊醒梦中之人。
从这课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理论部分,现在想想,理论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似乎荡然无存。但让人记住的是那些老师向我们讲的身边实际经历的事情,身边的事情总是最真实、最具震撼力、最让人有一种与社会接触的感觉。
通过这一学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在这很短的时间里,了解到老师都专业又较多地联系实际,使我从这门课程中学到好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确实受益匪浅。
第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现状。第二,培养了我们的职业素质。第三,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醒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第四,激励了我从现实开始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就不会像一个苍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
就业指导课上老师对于就业的各方面工作把握得十分准确。如对于各地区的就业状况进行十分全面的分析,指导课给我们从内到外进行一次十分彻底的清洗,让我们大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我自己。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在平时加强积累,并认真做好求职准备。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多了解相关专业以及新的行业知识。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上的积累,还包括社会活动、兼职工作、社会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的积累。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只要你自己有能力,能向别人证明你的能力,那么担心与忧虑将不属于你。莫泊桑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得那么糟!无论我们在哪儿工作,在哪个行业工作,都应当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态度来面对今后的人生。再次,在求职的过程中要有执著的精神、败而不馁的意志。
最后,自信在求职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只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而把优点掩埋。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获得的能够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实现自己价值的能力。包含有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求职能力。
1. 基础能力
包含职业态度、理解力、执行力。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大学生的基础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仍存在自我期望过高、就业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以及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现象。
2. 专业能力
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随着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求职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大学生就业时普遍表现出专业能力不足、基本功底不扎实、知识积累不足, 影响了顺利就业。专业能力不足, 从客观上讲, 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与不合理性所带来的弊病, 比如专业的设置脱离社会需求, 课程开设不够合理, 所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从主观上讲, 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敷衍了事所形成。
3. 求职能力
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在应聘及面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相关能力, 通常依此作为最后的判断标准。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个人都对求职能力越来越重视, 高校也在努力构建就业教育体系, 却存在只重视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对实际能力的训练存在不足。比如学生只重视求职技巧等的学习, 却不能准确认清自我, 不了解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 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潜能不了解,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 不能充分地展现自己。有的学生的应聘材料看起来非常丰富、诱人, 但面试过程表现却是让人意外、差强人意。
很多调查表明, 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普遍存在认识误区, 他们认为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各种证书等是吸引用人单位的主要方面。而用人单位的看法是:应届毕业生不能理解现实世界, 没有商业意识, 没有做好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 缺乏应变能力等等。这就反映了毕业生不能将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以及取得的成绩转化为能和用人单位产生共鸣的语言, 不善于展示自己, 使得他们的智力、知识和文化优势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导致他们在求职乃至工作过程中屡屡碰壁。因此, 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解决难就业问题的关键因素所在。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积极培养大学生学会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 积极进取的态度。遇到挫折, 不要消极退缩, 要克服自卑、浮躁、依赖、恐慌等心理, 能冷静分析导致择业失败的原因, 调整目标, 以争取新的机会。要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要认识到大学的教育正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大学生不再是当今社会的精英, 而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学会调整就业期望值, 合理给自己定位。
2. 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难以就业, 是因为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 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开展有效的职业规划, 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充分做好求职准备,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成才的有效办法, 通过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 可以发现自己所具有的潜质、优点和缺点, 在此基础上, 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 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 努力克服弱项。因此, 在大学阶段, 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及早的确定自身的职业目的和方向, 在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等各方面提前准备, 从而有效的提高其就业能力。
3. 注重各项基础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拓宽知识面, 掌握专业知识, 了解专业前沿的动态, 还要掌握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的管理知识和营销知识。应学会建立一个以自己专业为中心的整体知识系统, 既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又要有广博的综合知识、社会知识, 并保持开阔的视野。为此, 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职业加速更新的时代, 游刃有余地选择岗位, 持久就业;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个体能否获得职位、在工作中获得肯定和提升的关键。通过沟通才能让上司了解到你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理解你的处境、知道你的工作计划、接受你的建议;应注重提高人际交往技能。一个人在工作中如果有很强的交际能力, 就可能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静, 从而使整个单位的工作环境得以向更和谐的方向发展。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 科学、艺术、哲学等都是应该涉猎的知识。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结构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 并根据职业目标充实、完善自己社会知识结构, 认真做好就业前的知识准备, 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 提高社会知识水平, 以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对员工各方面的要求。
4. 提高学生的求职应聘能力
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兴趣、能力及经历, 认真编写自己的简历。简历要有针对性, 要突出自己的优势。有效的面试可以使求职者获取工作机会, 在面试中以轻松而又自信的心态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工作潜力。注意掌握一些技能, 如快速地判断面试官提问题的目的, 诚实而又具有策略地进行回答等, 提高自己通过面试获取职位的可能性。注重提高大学生自我推销的能力。在极短的面试中被用人单位了解和赏识, 需要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推销自己。过分的谦虚容易使用人单位忽略自己, 从而失去就业的机会。因此, 提高自我推销能力, 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十分重要。
5. 强化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由于接触社会少, 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这就需要在就业前注重培养他们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为此, 高校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提高实验课、实习课、设计课、研讨课等实践课程的地位, 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结合的实践和培训机会,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 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并使他们尽早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 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在工作中提高就业能力。让学生参与完成老师的科研项目, 以实际工作的形式来进行。要让学生在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细小的问题, 详细记录参与工作过程中的每一步, 包括工作的性质、目标、所用的技能、遇到的困难以及遇到困难后所采取的措施等等,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 (2) 通过兼职提高工作能力。通过兼职工作完成大学学习是发达国家培养大学生能力的传统做法。在兼职工作中为了赢得别人信赖, 他们需要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学科知识, 如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金融、财会等, 通过实践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社会阅历。 (3) 通过志愿者工作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农村支教、青年志愿者计划找到正式的工作岗位, 并在志愿工作中寻找自我反思和提高的机会。
6. 高校应该把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化
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辅助课程设置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 要针对毕业生可能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 并以此为依据, 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 并辅之以与职场相关的辅助课程, 以此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工作世界, 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 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能力。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使大学生成功就业, 而不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 可以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 并把这些就业能力技能嵌入课程设置中, 从而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可以聘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到高校任教, 能够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实际帮助和指导, 有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要求, 树立职业意识和责任感。
7. 加强就业指导对大学生的实用性教育
从大学生入学之初, 高校就应针对就业问题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就自己的潜能做合理的全面评价, 将正确的择业心态和积极的就业心态的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中, 培养积极务实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将专业的就业前景、自己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综合考虑, 做为就业选择的依据。在形式上, 可以既有大型讲座, 又有小班培训, 还有谈话式的就业沙龙,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学术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使他们能够在就业大众化的时代, 按照社会要求塑造自己, 真正使他们一朝聆听, 终生受益。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大学生就业愈来愈困难,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我国人口众多,基数比较大,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二是最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凸显。三是就业的机制不完善,从三个方面说:(1)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依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作用。用人机制还不健全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计划安置,人才流动机制有待改善;(2)劳动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要素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3)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当前就业问题上,许多人就业观念滞后,缺乏主要择业创业的积极性,并且没有从自身条件和实际出发,就业期望过高
二、高校就业指导对策
1.就业心理的调整
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以致在众多的职业岗位面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朝三暮四、见异思迁。高校就业指导将帮助他们客观分析主客观条件,理性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教会学生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以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
2.正确就业定位
现在的大学生在面对求职择业时应该正视我们面对的现实,认清当下的严峻就业形势,要学会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不断做出调整,尤其是在思想上,一定要去除陈旧的老观念,变换思路,求得一份满意的职务,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状况就是个别学生过分关注工作职位的薪资待遇以及环境位置等等,挑三拣四的时有发生。另外要建议大学生们在求职时要学会借助各种求职渠道,收集岗位需求信息,把握就业机会。尤其是现在的网络很发达,大学生们除了通过人才招聘市场,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查找合适的就业岗位,积极主动大方地推销自己,让面试者或企业管理者看到我们的两点,珍惜每次获得的机会,百分百的做好准备工作。最后就是要先就业后择业。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家都很清楚找到一份工作很容易,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应该放弃之前的老的就业观念,在求职路中不必过分追求一步到位。先找份可以的工作,慢慢累积理想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提升自我实现的价值,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以就业信息服务为基本载体,多方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面对即将毕业的就业者,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首先要在学生们毕业前对其进行完善的就业指导,并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就业信息和学校现场招聘会,就业办的老师还可以通过收集合适本学校专业的学生的工作岗位信息,及时公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毕业就顺利就业。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应时代而不断变化,学校应该根据这些改变进行适时的学校教学改革,比如开展模拟求职训练,就业政策宣传展,求职指导活动等等,既要保证学生就业率,又要提高学生们的就业质量,让学生的求职方向和单位岗位相匹配。学校要对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进行完善和改进,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让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查询就业信息,了解就业政策和用人单位信息。学校要积极拓展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寻求更多的外部合作企业,让学校就业可以有更多的求职空间。这样既要学校就业办深入社会,和企业加强就业方面的关联,获取单位需求信息,又要在学校内提供企业现场招聘会,给企业了解学校及学生的一个现场见面会,让有意向的学生面对面同用人单位洽谈,并适时开展毕业生推荐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4.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实践体系
毕业生就业是各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建好就业实践指导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给他们了解真实社会的途径,可选择定期观摩现场招聘会、模拟面试活动和职业策划大赛。为了让毕业生更快的适应工作的需要,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领导和机构建设,确保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就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的要求实现位。二是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系统建设, 特别要把信息服务摆在就业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 加强校园毕业学生就业市场建设, 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尽快建立和完善便捷、有效、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尽快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时, 要加强职业学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困难毕业学生就业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系统建设。三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相对稳定、校系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高等学校要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和工作人员从事就业工作, 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 重视院系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增强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姓名 褚常青
班级 09船电2班
学号 20091405083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感触颇深,从中学习了很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不断深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进,现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的办法,因此,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毕业生释疑解惑,调整好心理状态,使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制系统中完成学习任务,完毕学业。并在此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预备求职。
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公道的择业观念 高校学生接受的是专业化教育,将来面临的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所学专业及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帮助学生树立公道的择业观念,使学生萌动的、安闲状态的求职期看,上升为实在的、自为状态的择业行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建设最需要人才的边远地区、县和乡的基层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出一番事业,达到人才资源的公道配置。
指导学生正确把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趋势,了解和熟悉国家、省市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就业的行动准则,它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各地,各部分也根据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地区、本部分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是择业求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指导毕业生把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 求职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面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招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来完成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刚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生活,社会经验的不足,在面临求职抉择是,他们经常无所适从。而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是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些解决求职对象和应聘规则的途径和办法,从而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目前,终身性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把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终身学习将成为社会的时尚。
通过这四周就业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在这很短的时间里,了解到老师都专业又较多地联系实际,使我从这门课程中学到好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确实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大专学校的在校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所面对的就业压力。但后来利用课余时间到新英思广告公司进行了专业的、系统的、全面的软件培训后,自己在技能上提升很多很多,在临近毕业之际,学校就业部组织的就业指导课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大专生求职,实际就是求职信息传播,就是中专生通过书信、上网、登门或引荐等渠道,向可能的聘用单位,表达欲求任职的意愿。我们大专生成功求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现状。
第二,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醒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第三,培养了我们的职业素质。
第四,激励了我从现实开始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就不会像一个苍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第五,提高了觉悟,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求职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生活艺术。
就业指导课上老师对于就业的各方面工作把握得十分准确。如对于各地区的就业状况进行十分全面的分析,指导课给我们从内到外进行一次十分彻底的清洗,让我们大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我自己。
因此,大专学生成功求职,还应具备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能够较准备地鉴别信息的真伪,防止上当受骗;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最佳机遇。
然而我们大专学生总会陷入几个就业心理误区: 误区一:自我期望值过高。
误区二:过多的物质要求。误区三:迷恋大型企业。误区四:追求热门职业。
大千社会,无奇不有,作为在校中专生,我们应做好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从零做起,从基层做起,最终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后,自信在求职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只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而把优点掩埋。
总之,我们从中知道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道理。《就业指导》它很多的讲到了很多我们以后会
遇到的问题,即将遇到的问题,告诉了我们很多普遍的应对方法,但我们不能光只看,不动手,必须实践才能在以后的困难中从容的对待,以获得成功。
是呀,你拥有的能力,别人都有,而别人拥有的你却没有,你说当我们同时去竞争同一个职位时,谁会胜出来呢?我想谁一看就知道答案了.同时老师也谈到了我们不应该机会来的时候再去做准备,而应该做好准备等待机会,如果机会来了,再去准备的话,可能一切都来不及了.
现在的我们都已经大二了,距离毕业的日子是越来越近,我们以后的路该怎样去走,自己应该有一个目标,不要总是拿“现在还早”来为自己推脱那么多自己现在本该做的事情.这是我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学习后的一些感想,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不管什么样的课,只要你认真去听了,或多或少总会有收获的.
另外,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当你走进社会的时候,做什么事情要准时,不要像上这个课时拖拖拉拉的,上课20多分钟有些人都还没有来,也不要去为自己找那么多的借口说为什么自己会迟到,老板是不会听的.自己应该清楚老板给你发工资是为了什么?而人的一个好习惯是在长期的生活或学习工作中养成的,因此我们平时就应该注意以前不好的习惯.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心得体会
★ 大学生就业指导求职信范文
★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 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感想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心得体会
★ 高校就业指导培训心得体会
★ 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800字
★ 就业指导课教学心得体会
关键词:科技创新训练,素质,大学生
在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才的竞争是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国内许多大学定位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 而我国许多大学培养的本科生质量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大学差距很大, 特别是高等教育扩大规模后, 教育目标转变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 毕业生的数量增加, 但质量却有日渐下降的趋势。如何能改变这种现状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提高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 教育部所属的一些高校实施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 北京林业大
*本文系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教学团队项目资学从2007年开始实施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 并开展了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活动。在2007年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中, 本人指导了两个项目:“川楝黄酮的分离结构研究”和“化学法提高回用纤维性能的研究”, 2009年指导北京市大学生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一项, 作为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指导老师, 下面谈谈对指导林产化工学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实践与体会。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作用
1. 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 知识的实用性受到了重视, 大学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 教授的知识要学以致用, 要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 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学生的特点是不仅要听讲理论课程, 还要动手实践, 才有学习动力。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我校林产化工学科为例, 学生主动申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数目不断增加, 2007年6月份北京林业大学首次实施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 全校共批准31项, 林产化工学科申请到8项, 参加学生12人, 通过1年的实践, 已于2008年6月28日全部验收完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下半年全校批准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40项, 林产化工学科申请到5项, 参加学生10人;2008年全校批准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97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40项和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计划25项, 林产化工学科申请到11项, 参加学生21人;2009年林产化工学科提交4项8位同学的申请, 等待学校批准, 另外还有一批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计划。学生主动找到老师, 希望老师能够担任他们的指导老师, 指导他们参加各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 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
2. 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目前的本科生教育主要是理论性知识的灌输, 填鸭式教育, 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 有些实验是几人一组, 1人动手, 其他人看着, 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 到了大四做毕业论文时或毕业后, 动手能力差就暴露出来了, 有些学生对学过的最基本的实验、如含水率的测定都不会做, 有些学生控制不好实验条件, 做出的数据重复性很差, 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 增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训练机会, 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从而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 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 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7年和2008年研究生保送过程中, 林产化工学科有8名参加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的学生被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科院等高校或研究机构接受, 有6名参加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的学生被北京林业大学接受, 另有2名考上研究生, 这说明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 林产化工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
我国大学培养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较强, 但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较差, 如让学生写一篇课程论文, 往往是将几篇文献拼凑在一起, 不能很好地利用他人的资料, 开展自己的研究。
通过科技创新训练计划,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会查阅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 学会运用资料为研究服务。如能写出水平较高的文献综述, 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本人指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化学法提高回用纤维性能的研究”, 在项目执行期间, 学生查阅了30多篇专业文献, 发表了1篇综述论文“浅谈废纸回收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运用资料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意识和实验动手能力
科学研究需要一种严谨、求实的精神, 又需要艰辛的劳动。课题刚开始立项时, 学生的想法很简单, 以为用一、两个星期就能完成一篇研究论文了, 好像我们的教学实验, 做完实验, 写上实验报告就行了。他们哪里知道教学实验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前各种试剂都已配好, 实验结果的好坏并不重要, 主要是学会方法就行了。而我们的科研试验是要求数据非常准确, 数据有问题还需重做, 往往一个实验需要重复几次才能掌握好条件, 得出准确数据, 有些试验往往需要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有结果, 也可能会出现实验不成功的情况。通过科技创新训练的试验过程,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意识, 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在2009年的毕业论文试验中, 发现曾经参加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的学生 (约占专业人数的25%) , 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均明显提高。
5. 培养学生分析、写作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就进入了撰写科技论文阶段。目前,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不足, 导致大部分毕业生不会写科技论文, 写出的是实验报告或是实验总结。通过科技创新训练教会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促进课堂理论教学知识与科研实践的有机结合,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论文比赛, 培养学术交流能力, 2008年和2009年, 林产化工学科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2008年我校材料学院组织的本科生学术论文大赛中, 论文的一、二、三等奖均被林产化工学科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获得, 本人指导的“化学法提高回用纤维性能的研究”和“川楝黄酮的分离结构研究”两个项目写出的论文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在2009年我校材料学院组织的本科生学术论文大赛中, 论文的一、二等奖也是林产化工学科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获得, 本人指导的“松香改性生漆研究” (北京市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支撑) 所撰写的论文获得二等奖。几年来, 林产化工学科学生参加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 其中3篇为中文核心期刊, 3篇为科技核心期刊。提交和被接收论文3篇, 充分证明通过科技创新训练, 学生的学术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二、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是项目实施的保证
学生是项目实施的主体, 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只看科研产出, 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收获的大小与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只有教师的精心指导, 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在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6月份实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中, 本人承担了两组共3位同学的科技创新训练指导任务, “川楝黄酮的分离结构研究”和“氧化法提高回用纤维性能的研究”, 经过1年的研究, 取得了很大进展, 项目结题时每组研究结果均发表1篇研究论文, 一篇发表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另一篇发表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位同学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数据分析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有很大提高, 作为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告诉我, 指导教师精心指导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
1. 课题申请前, 慎重选题
课题申请前, 指导老师要选好课题, 林产化工学科的研究范围较广, 课题不能选得太难, 林产化工学科学生的基础课较多, 有数学、化学、物理和外语等多门课, 课程的难度又很大, 学习任务重, 不可能投入太多的时间去从事课题研究, 但又不能太简单, 最好自成一体系, 有研究价值。因此在课题申请前, 要认真思考, 选择既有科研价值又难易适度的题目。另外, 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一般选择适合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做的项目, 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 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同时理论课程负担也不像大一、大二那样重, 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研究工作。
2. 课题申请时, 指导学生写好课题申请书
课题申请时, 由于是学生申请, 他们没有写过申请书, 没有经验, 申请时间又短, 学生不可能独立完成。指导老师按照预定课题的研究方案, 指导学生去写, 并不是代学生去写, 要让学生尽量理解并学会写课题申请书, 达到我们科技创新训练的目的, 教师一般要对学生写的申请书修改三次以上。
3. 课题实施时, 起引导、督促作用
课题进入实施阶段后, 首先要教会学生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是课题开始的首要阶段, 使学生掌握资料的收集、阅读、总结等。其次, 教师要安排好实验室, 指导学生如何准备实验原料, 购买药品。进入实验室, 问题就出现了, 繁琐辛苦单调的实验室工作, 往往会消磨学生最初的热情, 加之课业繁忙, 外语四六级的压力、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等, 使得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时指导教师要予以鼓励和监督, 督促他们充分利用好节假日和暑假、寒假的时间。同时, 指导老师要到现场指导, 及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最后, 学生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能力不足, 往往实验完给你一堆数据, 其中还有一些异常数据。这时, 指导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数据, 如何对待异常数据, 有时需对某些实验进行多次重复和验证, 才能得出合理结果, 达到我们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的目的。
4. 论文写作
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对创造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 并得以公开发表或通过答辩的科技写作文体。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条件, 因此应利用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写作培养。教师应根据实验结果指导学生写科技论文, 一篇论文需要修改多次, 如能发表, 既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又使学生获得了名誉, 可在保研、评奖学金时加分, 又为找工作时提供学术能力证明, 增加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训练的动力。
三、建议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有些项目进展缓慢, 没有完成。有些学生想参加, 但项目数少, 资金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 作为指导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1. 加强项目管理
建议学校教务部门应强化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的管理, 做好计划的宣传、实施、监督、评价及验收等工作。项目应纳入学校的正规教学计划, 可作为一门课, 叫做科研实践课, 学生完成项目, 经评价验收合格后, 学校可给予一定的学分, 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 给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5档成绩。这样做可使学生省出一部分理论课时, 用于实际实验操作, 也能激励学生申请、完成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的管理最好实现校院二级管理, 学院负责项目的实施, 中期检查和日常管理, 并定期举行一些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交流活动, 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 学校负责项目的审批和验收, 课题结题后学校把项目的总结和成果编印成册, 为后续项目的执行打下基础。
2. 拓宽项目来源
现在执行的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多来源于学校教学经费投入, 还有一些教育部门或地方政府投入, 立项数目较少, 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参与, 建议学校考虑鼓励有科研经费的老师参加到大学生科研培训中, 制定一些政策, 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 学生得到了锻炼, 老师提供经费, 也得到一些研究劳动力。目前林产化工学科的一些老师自愿用科研经费指导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我本人也用科研经费指导了两名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训练,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我校林产化工学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的实践, 证实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提高了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 弥补了我们正常教学计划中培训内容的不足, 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建议高校转变教学观念, 尽快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纳入到大学生教学计划中, 加强项目管理, 拓宽项目来源, 适当加大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投入,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 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 为国家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樊世清, 于泽, 朱学义, 等.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煤炭经济研究, 2007, 1:75~76
[2]段徐, 章燕棋, 应美丹, 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育, 2007, 3:58~59, 76
[3]尹喜云, 李鹏南.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4) 6:99~100
[4]蔡安江, 郭师虹, 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版) , 2006, (25) 3:73~76
[5]史彭, 李隆.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探讨与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5) 2:88~91
[6]孙盛涛.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并轨问题探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4) 2:113~11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原因探析
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成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然而,大学生就业,既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焦点。因为,就业不仅是大学生学有所用的前提,而且在一定程度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此有必要在这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之际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研究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者关注。无论是在宏观层面上对这些问题解决办法的说明,还是从微观层面上针对某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经验总结,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应该阐释的对象。但是,为了使下边的论述更有利于指导,下边仅从宏观的层面上对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个核心原因进行客观地说明,当然了,论述的前提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这一术语内涵的正确理解。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简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是本次研究与阐释的对象。因此,理解“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就成了后续说明的关键。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在第一个层面上,研究者可以把其理解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问题”。因此,本次说明的内容就应该以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对象进行说明,所以,这样的研究应该侧重于“指导”,即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的总结;在第二个层面上,“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還可以理解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因此,这样的研究应该以关注“大学生”对后边“就业指导”的限制作用。突出大学生自身因素给予就业指导的影响。本文采取后一种释义,对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即,以“大学生”为主体,分析其所面临主、客观因素对其就业指导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因素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必须思考的重点。有且只有了解影响大学生的主、客观因素,就业指导才能“对症下药”从拯救目前处于就业困境中的大学生。
1.就业观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第一个主观因素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众所周知,所谓的就业观就是大学生对于就业及其相关问题的根本态度与看法。从其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效果层面上进行区别,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可以简单地分为积极就业观和消极就业观。对于前者而言,它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及其相关问题的正确看法。在这种就业观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够正确的思考就业途径及其对自身成长的影响;对于后者而言,所谓的消极就业观就是指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就业,不能客观适应就业环境,从而使自己的就业受到错误意识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有以下几种:首先,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正如上边论述的那样,就业就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无论他持有什么样的就业观都会对其就业产生影响。这一点不再赘言。其次,家庭的就业观。虽然在此论及的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还有其家庭成员的就业观。因为,没有特殊原因,每一个大学生都不可能脱离家庭的影响。特别是他们父母对于就业问题的认识更能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再次,社会的就业观。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另一个因素可谓是社会的就业观。正如大学生不能脱离家庭影响一样,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大学生的就业观不能不受到社会就业观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主流媒体所宣传的那样,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中,没有一个大学生不思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问题。
2.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另一个因素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众所周知,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在就业中首先就应该思考专业是否对口。因为,只有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岗位上,他们的所学才能得到淋漓尽致般的发挥。然而,这里却存在着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误解。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指大学生的在校所学;在第二个层面上,所谓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后的所学。如果这两个层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衔接,那么就是最理想的就业;如果这两个层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在就业的过程中达到理想化的衔接,那么这也并不能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因为,只要大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岗位上精心求学,他们同样可以获得第二个层面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在就业的指导中,指导者一定要使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一个充分而正确的认识。否则,大学生的就业就会因为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固守”而受到延误。
3.就业环境的影响
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因素还有就业环境。所谓的就业环境就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称。在这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即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程度和国家的调控政策。下边对此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经济结构。所谓的经济结构就是指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和构造。就目前而言,它主要包括民营经济、国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这种经济结构之中,大学生比较青睐国营企业,其次是外企,最后才是民营企业。因此,就业难就难在到国营企业去就业,并非到所有制的企业去就业都具有如此困难的特点。其次,经济发展程度。每一个从事经济研究的人都知道一个这样经济事实,即在不同的地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在此姑且抛开对其不平衡原因的探讨。仅从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而言,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大学生的就业难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越缓慢,就业就越困难。反之,也是如此,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越好。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而且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指导者都不可能改变这种客观现实。最后,国空调控政策。正如国家对招生政策的调控一样,大学生就业也需要国家进行一定的就业调控。例如,在目前的就业调控中,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调控理念,更新自己的就业观,而且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助力经济发展的理念,进行创业途径的拓展。特别是对于后者而言,“互联网+”的理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可以分为间接影响和直接影响。对于前者而言,通过经济发展途径的拓展,既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又可以更新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对于后者而言,“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主观层面的影响就是所谓的直接影响。大学生既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的工作岗位,又可以结合互联网拓展自己的就业机遇。
总之,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研究有许多焦点可以关注。但是,关注的前提是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内涵的理解。因为,对其内涵不同的理解会有不同关注焦点。因此,本文首先对其内涵进行了简析,然后才以“大学生”为主体,对影响其就业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胜利.“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基于对河南省九所高校的抽样调查研究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
[2]杜瑞杰.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4).
[3]郑擎,张坤.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大众科技,2012,(02).
学院: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8-1
学号:200805051014 姓名:宋庆国
我如何为就业做准备
“在英国伦敦会议广场西侧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地下室的众多纪念碑中,刻有这样一段碑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就将目光缩短了,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了。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然而,谁知道呢?我可能甚至改变这个世界。”这则小故事我不止想起了多少次。的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丈夫意欲安身立命于家国,必须学会先从一屋扫起,切实做好手边的点点滴滴才可以成就梦想,否则只能是空想和妄谈。要想改变世界,就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做起;要想撬起整个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你的心灵上。大学生就业何尝不是这样?要想就业的时候容易一些,就需要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入手,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做好许许多多的实事,一定就能够顺利实现就业。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式相当严峻!在此背景之下,据教育部的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09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10年增加52万人。据统计,2010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之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11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十分拥挤。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的分工也精细起来,对于招收员工的要
求也逐渐高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社会人才市场竞争场面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每到就业季度,这里就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择业者,就业者,这足以证明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和紧张.所以作为快要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将面临着很繁重的压力,而在我们认识了这一严峻的课题,我们就得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正确地认知就业形式,分析就来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迈出第一步铺下平砖,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不断训练自己,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为自己在迎接挑战前做好武装,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趋利避害,排除我们前进的障碍,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对于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
我们山东轻工业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在社会上是有一定影响的,那么我们山东轻工业学院的毕业生首先就具有了一定的先天优势。我作为一名轻化学院的一名学子,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学好专业课,练好基本功,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这便是我们目前最好的就业准备。具体的讲,就是要练就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练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是高或低等;二是要具备较强的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精神,以良好的个人修养走向社会;三是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吃苦耐劳干好本职工作的能力等。
另外,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认为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评价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择业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择业的重要性。
要想做到正确择业,首先得正确了解自己:一方面要清楚自己的性
格等特点,另一方面要明确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对这方面的要求,分析你是否适合此项工作。大家都不愿意以后从事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工作,所以,在你还有选择余地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并朝规划方向努力。
其次,根据大学三年来的综合表现和特长,正确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期望值过高,可能会屡屡碰壁,每次无功而返,自信心遭受打击甚至会一蹶不振。期望值过低,则显得缩手缩脚,甚至都不敢去应聘而错失良机。这些对择业来说,都是不利的。
第三,自己择业的标准是什么?是城市(工作地点)更重要,还是个人发展,或者是福利待遇等等。就我而言,会首先考虑城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城市,我想这样自己才会安心在那工作下去。
二、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
就象歌中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做任何事情都一样,找工作也是如此。
最后,自信在求职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只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而把优点掩埋。
【大学就业指导体会】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 文稿12-29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学习心得体会12-18
大学生就业心得体会800字09-1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05-24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05-23
就业形势论文: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12-28
大学生就业与指导06-28
大学生就业指导项目06-07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技能06-18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学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