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体育游戏设计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幼儿体育游戏设计(共9篇)

浅谈幼儿体育游戏设计 篇1

摘要: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因此对于幼儿的教育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思想观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是一个关键时期。所以,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以此来满足这一阶段孩子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教育 体育游戏 设计

一、体育游戏概念及特点

幼儿体育游戏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通过游戏,旨在让儿童学习成人社会的生活经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并培养自身的性格和品质,并让孩子学会如何同他人合作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在于对于我国传统美德的传承。就体育游戏的特点来说,主要具有具体性、虚构性、兴趣性、主动性以及社会性的特点。

二、幼儿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体育游戏有利于促进儿童正常发育

体育游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同时,除了能够存儿童身体上的锻炼以外,还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学习运动的基本技能,从而实现身体与运动能力的协调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幼儿进行自我认知和探索,强化外部体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体育游戏涉及到各类情节,且游戏的多样性以及丰富性能够对儿童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协调发展,同时宝包括语言以及思维方面的锻炼。通过各类生动的游戏形式能促进儿童活泼、开朗个性的形成,从而发展成为良好的内在品质。

三、教师在设计幼儿园体育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存在的问题

1、从目前的幼儿园教学来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当中,其教育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因此第体育游戏的重视度不足,难以在这方面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设计,从而阻碍了体育游戏的开展。

2、当前,在幼儿园当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使得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进行体育游戏时,往往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游戏阶段,没能挖掘游戏所带给学生的综合作用。

(二)造成问题形成的原因

1、之所以对体育游戏的重视不足,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幼儿园的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观念尤为落后,因此在实践当中给与体育游戏的发展空间有限,并且取得的效果也不够明显。

2、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在现阶段的幼儿教师招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们门槛较低的问题,未能从孩子发展实际需要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影响了体育游戏作用的发挥。

四、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任何组织活动之初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想要达到的效果。同样,在进行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时也要考虑到这一原则。其中,特别要注意游戏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从幼儿自身的特点出发,重视游戏当中的跑、跳等活动内容。此外,除了这些基本的把握点意外,还要注意游戏的负荷量。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起到锻炼和培养孩子精神品质的作用,包括孩子的心理活动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等等。同还要能够在游戏中适当的制造一些小困难,以此激发孩子克服困难、开拓思维的能力,并培养孩子坚强的精神品质。

(二)趣味性原则

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是激发孩子参与和提升体育游戏质量的关键。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游戏设计师要考虑到孩子爱玩的天性,从趣味性入手,激发起孩子的兴趣,进而使游戏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因此,一方面,老师作为游戏的主要组织人员,首先要明确儿童的内在需求,合理设计游戏的内容,包括游戏中的具体动作以及情节等等,通过游戏独有的特点来吸引孩子参与进来,同时,借助必要的道具以此来提升游戏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孩子的内心要求,让孩子充满对游戏的兴趣和热爱;另一方面。要将游戏的内容进行生动化设计,其中既要有故事,又要有相应的角色,并安排儿童参与进来,进行真实的角色扮演来进行体验。从中体会体育游戏当中的动作要领,从而更好地进行掌握和学习;此外,运动器材的使用能够很好地起到游戏辅助作用,尤其是一些款式较为新颖的器材,无论从颜色上还是外形上都能够吸引孩子积极参与进来;另外,要从形式上对游戏进行丰富,同时多样且丰富的形式让游戏更具有趣味性,其中既要包括有针对性的个别练习,同时还包括幼儿之间的结伴活动,还包括全员参与地集体游戏。总之,要在综合性和多样性的游戏当中让孩子更好的进行游戏参与和体验,并在游戏中实现锻炼的目的。

(三)层次性原则

这一原则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阶段儿童的不同需要,从各阶段儿童所具有的固有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出发,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或是差异性。具体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幼儿知识,不仅要对幼儿的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进行了解,还要掌握相应的卫生知识,同时,特别要区分清不同年龄儿童所处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规律,进而在游戏的设计上进行更有目的性的规划和组织,通过优化游戏内容,调整游戏形式以适应幼儿的实际需要。第二,在具体的活动组织中,掌握本班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幼儿在动作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准确把握,同时还要了解幼儿间不同的心理差异。最终才能确定游戏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将游戏的难易性以及负荷量方面进行设计,根据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异需求做出不同调整,使之呈现出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的实际需求。

(四)安全性原则

任何组织活动的开展都要把握安全性原则,特别是当涉及到体育游戏时,更要注重对儿童的安全进行保障,做好相应的指导和看护工作。事前明确游戏规则,教授儿童在游戏中的注意事项和禁止行为。保证游戏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游戏活动的锻炼能力和效果。

五、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方法

兴趣爱好是伴随人成长当中的重要内容,而对于兴趣爱好的发现和培养很多时候是在游戏过程中发现的。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正是发现和养成兴趣爱好的关键时期。而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孩子的潜能。在游戏中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同时其潜能也能够得以发挥。在一些设计性和针对性较强的游戏当中,对于儿童创新精神的培养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在游戏当中,不仅需要老师进行有效引导,更为重要的是儿童的参与程度较高,当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或是困难时,借助老师有效的引导能够帮助孩子进行思维能力的启发,从而进一步促进游戏的继续进行。

结合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活动特性。提升对游戏教学的认识,了解到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游戏有着积极的参与性,并借助游戏教学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孩子、培养孩子,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在满足孩子天性的同时能够将孩子的潜质激发出来,引导其正确的观念培养。所以这也就要求老师将教学模式进行提升,同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活动量较大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孩子勇于竞争的性格特点,将游戏进行优化,通过一些有比较性和竞争性的游戏引入当中来,使其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以此实现提升儿童参与性以及不断挑战、不断进步的过程。

借助多元化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学会克服困难、启发解决问题的思维,不断将自身的思维得以创造性的发挥。这一过程中对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十分有益。

(一)在开展任何一项游戏之前,都要对游戏将会起到的作用和效果进行明确,要有一定的设计依据。此外,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之前还要考虑到当前所具备的条件以及所面对的对象。真正做到明确游戏的教育目的的作用。然后本着游戏的出发点进行接下来的组织活动,比如,为了更好的协调儿童的行走习惯,提升幼儿的步调节奏,可组织小运动员活动,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体态的练习和纠正,同时,还能在运动中让孩子更加热爱体育活动,从而为后期的游戏组织奠定基础。

(二)在确定了游戏的目的以后,需要就具体的游戏内容进行确定,幼儿阶段的体育游戏通常旨在培养儿童的跳、跑以及走和掷投等内容。所以,在游戏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部分内容的组织,可以在同一个游戏中同时强调两个动作的设计,并配合其他相应的动作。在做这项工作之前,要确定儿童所处的年龄,以及这一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征,然后对游戏作出调整,使其适应这一极端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需要。这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动作协调能力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在对于一些年龄较低的儿童来说,体育游戏的内容设计就要更为简单一些,同时还要降低动作的幅度以及负荷量,使其处在儿童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而对于一些年龄稍大的幼儿来说,则要稍微提升游戏的动作难度,从稳定性以及节奏感上进行介入,以此来提升这类幼儿的综合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游戏内容选择上同样要保证其符合儿童发展特点的动作,比如练习学习周围一些常见小动物的动作,小青蛙以及小兔子等等,这类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还保证了游戏的安全性,更能让儿童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锻炼的目的。

(三)活动方式的选择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在游戏设计上要根据有多样化和,其活动方式也是各式各样的。除了要组织基本的集体游戏以外,还要根据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进行游戏的设计,特别是要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相应的游戏组织,满足孩子个体发展和锻炼的要求。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当前所有的游戏器材以及设备。通过不同的形式组织奖游戏器材进行全方面的利用,使其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作用,设计出不同的活动方式。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追拍以及接力和报数等活动。

(四)游戏规则是指导游戏有序开展的前提。同时也是保证儿童安全性以及游戏作用发挥的关键。所以,在组织游戏活动时,要明确几个大的方向,并在这一框架内进行细化。其中包括游戏的具体内容、游戏的活动范围、游戏适用的幼儿层次、具体的游戏形式以及相应的要求等等。在事前将这几方面的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并严格按照要求开展。这一系列工作的目的除了是为了保证游戏效果的发挥以外,同时还是保证游戏顺利开展,以及游戏评定的基本要求。更容易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公平性。

(五)在一些游戏的设计中,所设计的游戏器材较多,同时参与的人数也较多,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游戏开展的效果,要事前做好游戏器材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将游戏场地进行合理的检查和布置,保证游戏条件的安全性。另外,对于游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做好预防和准备,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以此来协调游戏的开展和进行。

(六)在游戏活动结束后,还应对本次游戏的开展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总结,以此来为后期的活动组织提供依据,更加能够有效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还能够进行有效弥补,从而提升游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在后期活动的开展过程汇中不断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具有便捷的操作性。而实现这一结果最为有效和直观的手段就是要通过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将每次的游戏活动记录下来,并形成一定的范本,对于游戏中的各类不足和问题进行标注,从而为接下里的游戏活动提供借鉴和依据。

总结: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和转变,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也意识到这一方式对于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相应的游戏组织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就教育本身的特点来说,应当与时俱进,同样,在幼儿体育游戏设计的方面同样还要不断做出努力和提升。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体育游戏设计 篇2

1.1 体育启蒙教育的定义

结合其他相关教育理论研究, 将体育启蒙教育定义如下:让儿童发现、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发挥体育活动情感教育的功能, 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发展孩子体能和增进孩子健康, 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 即在幼儿、儿童时期, 运用体育的技术、方法与手段, 进行引导、启发、锻炼和传授的早期体育教育。

1.2 幼儿体育教学及体育启蒙教育的发展现状

幼儿体育分为幼儿园体育和分散在家庭的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是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本文主要针对学前儿童的体育启蒙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即3-8岁学龄阶段的幼儿园体育启蒙教育。

1.2.1 体育启蒙教育的发展缺乏理论依据

1992年, 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 为了帮助广大体育教师更好地贯彻实施, 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年级出版了6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体育教学指导与参考》和3册三年制初中《体育教学指导与参考》, 这套教学指导与参考教材借鉴当时教育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特点, 提出了各项具体动作的教学建议, 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幼儿园教育阶段, 幼儿体育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 并没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刚要》中所指出的基本动作包括基本的投、跳、跑、走等, 指人类最基本的身体运动能力。除此之外, 幼儿体育教学体操类教学内容仍占很大比例, 教学内容单一, 并没有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人处在儿童期时, 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的使然, 他们对于体育活动异常活跃, 并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 注意力和记忆力都相对较高, 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可塑性较强, 这一天性使然正迎合了体育启蒙教育的关键。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目前来看, 我国幼儿园包括部分亲子活动机构都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幼儿体育教学体系, 对于幼儿体育启蒙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以及对于幼儿的后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1.2.2 体育启蒙教育的实践教学不完善

就目前我国的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研究现状来看, 理论上没有很好的支撑, 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的幼儿体育教师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 即幼儿的动作发展是结合着内容进行的, 在不同的阶段教师会根据当下的教育目标、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幼儿的生理、心里发展特点进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生长规律是长期以来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这也是幼儿教师在缺乏相应理论依据的前提下, 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但是, 幼儿体育教师所选择的的这些“内容”, 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与幼儿体育的动作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 就不得已而为之了, 更多的是幼儿体育教师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配合孩子玩耍亦或师生一起做游戏。这样的教学并没有真正对其幼儿的身体、心理、以及动作发展等方面进行体育启蒙式教育。

2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启蒙教育的作用

体育启蒙教育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对其动作发展和身体教育形成一生的积极作用, 对人的一生中动作技能的活动和控制都有启发性意义。作为幼儿体育教育的执行者, 幼儿体育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首先, 幼儿体育教师作为幼儿体育教育的启蒙者, 为幼儿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幼儿体育教师也是终身体育学习的开拓者, 对于幼儿的人格塑造以及习惯养成都起主导作用, 通过对其幼儿的身体、心理、动作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阐述幼儿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启蒙教育的作用。

2.1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幼儿动作发展的启蒙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柔韧度、速度、耐力、灵敏度等各种机能都是在这个年龄段得以较快成长。人类的动作发展以各种身体动作为基础, 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动作贯穿人的发展始终, 动作发展是人能动地适应环境和社会并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 动作发展的水平与人的身体、智力和健康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然而体育是促进人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手段, 幼儿体育更是人类动作发展以及身体发展的萌芽阶段, 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活动、感知觉的发展、动作发展、表现和认知,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身体各部分比例的变化等, 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体育教师通过系统详实的理论知识学习可以帮助幼儿完成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 如基本技能包括位移技能如:跑步, 非位移技能如:扭转, 以及操作技能如:投掷, 其基本技能的学习是人类运动、竞赛、终身身体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儿童会在其童年的早期至中期, 大约3-8岁周岁期间, 形成各种基本动作街技能的基础, 而这个阶段恰好是在幼儿园学习时期完成的, 幼儿体育教师正在为其后续成长打基础。

2.2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启蒙

幼儿时期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决定时期, 同时也是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形成和成长的关键时期, 处于幼年的孩童, 身体及心理发展空间较为宽泛, 可塑性极强。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分为两个方面:遗传与生理, 环境与教育, 后者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意义更为重要, 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 教育起着特殊的主导作用, 教育从广义上来说, 也是一种环境的影响, 是由专职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体育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运动心理技能的训练, 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完善的运动动机还可以对其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的过程进行塑造, 更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人格心理, 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 心理过程的发展伴随着人的一生。

3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启蒙教育的意义

完备而富有经验的幼儿体育教师, 能够提供良好的教学内部环境, 引导和启发幼儿的动作发展, 培养和塑造幼儿的心理品质, 对于影响幼儿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 以及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启蒙教学的同时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德育、智育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启蒙教育本身就迎合了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 对幼儿的动作发展、心理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人类研究中的发展, 一般是指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 这些变化无论是身体、心理还是生命中其他方面的变化, 人类发展中有许多领域值得关注, 尤其是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启蒙阶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理论研究, 分析幼儿体育教师对促进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研究幼儿体育教师对于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师,启蒙

参考文献

[1]张沁, 周立.我国体育启蒙教育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7, 15.

[2]王广军, 上强.浅谈有儿童体育启蒙教育[J].体育师友, 2006, 8, 30.

[3]邓秀菊.幼儿体育与素质教育[J].聊城大学学报, 2003, 3, 5.

[4]丁玉如.幼儿体育行为的综合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5, 1.

[5]孙吴昊.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分析[J].体育师友, 2014, 3, 8.

[6]吕伟丽, 马兆才.对新时期幼儿体育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8, 6, 5.

浅谈幼儿园体育的设计策略 篇3

关键词:幼儿 体育游戏 设计

针对幼儿园儿童的年龄特点,穿插游戏的教学形式是对其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尤其是对于幼儿的体育教育,更是以体育游戏为最主要的教育方式。体育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同时有益于儿童的智力的发展,而且对于幼儿的情感方面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可以促进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学前这一阶段,同样是人生发展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阶段,是人生启蒙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注重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对于学前阶段的儿童,在体育游戏方面的设计与选择更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的体育游戏肩负着一定的教育性,同时更不可缺少趣味性,要使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们对教师所设计的体育游戏感興趣的同时,得到一定的教育与自身的提高,因此,这对幼儿园教师对于体育游戏的设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一、选择适宜幼儿的难易程度

对于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难易程度,这是游戏设计的一个基础,体育游戏若过于容易,幼儿园的孩子们可能会对游戏没有兴趣,或者进行过程中感到厌烦,但游戏设计的如果太过困难,同样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无法接受,甚至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危险,因此,在为幼儿园的儿童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做到在一个恰当的适合的难易程度之上,只有以这一点为基本,才能更好的针对于体育游戏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出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于技能方面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让他们在体育游戏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选择富有趣味性的内容

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相比较于其他阶段的儿童,明显的更加好动,喜爱模仿他人的表情以及动作,而且天性好奇,所以对于游戏设计时,要特别的注意对其内容方面的选择,过于单调和呆板的游戏,无法使这一段的幼儿产生想参与到体育游戏中的兴趣。对于幼儿园中年龄较小的儿童,其体育游戏的内容可选择一些模仿类的游戏,例如模仿身边常见小动物的行走姿态或一些标志性的动作,让这一年龄的儿童可以真正的在体育游戏中得到快乐,同时达到一定的身体上的锻炼;对于幼儿园中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在简单的内容的基础之上赋予一些情节,适当的增大一些游戏的难易程度,在其体育游戏中的动作和技能可以有一定的综合性,使体育游戏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和情节上的变换,从而使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有创造性的开展游戏。

三、注重对于幼儿兴趣的培养

无论在哪一阶段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设计一个好的体育游戏,首先最重要的前提是可以引起孩子们参与的兴趣,这就要使所设计的游戏可以引起这一阶段的幼儿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有探究的欲望,继而可以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例如可以创设一个有趣味性游戏情境,使幼儿们可以很好地融入到一个故事中,教师从而可以以这个故事作为引导,让幼儿们更好的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来。故事更容易使幼儿进入一个快乐的氛围中,在这一个阶段,大部分幼儿都比较喜欢追求有刺激感的事情,对他们而言更为新鲜的,并且喜欢接受挑战,因此,可以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与众不同的、有吸引力的同时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的体育游戏。

四、注重在游戏过程中指导方面的设计

体育游戏的目的同样也在于对这一阶段儿童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引导,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尤其注重对于这一阶段儿童在身心健康方面的引导,首先,要考虑到幼儿原有的一些知识经验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情况,设计恰当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幼儿容易理解并且产生兴趣,其次,设计的游戏要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潜移默化的使这一阶段的幼儿养成一定的自主性和一定的规则意识,要明确幼儿教师并不是仅仅教幼儿们如何去玩,更是要在体育游戏中指导他们,培养幼儿们的规则意识等,使这一阶段的幼儿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发展。

总而言之,对于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而言,体育游戏对其成长和发展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对于幼儿的身心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不断的完善,使幼儿们能在体育游戏中得到身体上的锻炼,以及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新晨.根据幼儿体育游戏特点实施幼儿体育游戏教学.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2.(1)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H].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1 23.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幼儿游戏设计(中班) 篇4

罗婷婷

目的:

1、提高幼儿反应的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中的注意力。准备:

若干只圈(不超过幼儿人数的一半);铃鼓一只。过程:

1、教师将圈四散地放在场地周围。

2、游戏开始,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周围自由奔跑。当教师用手拍铃鼓“两下”时,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两个人,幼儿应迅速去抢占圈,这时教师改为摇动铃鼓。待教师铃鼓一停,若还没有占圈的幼儿则为失败者。需暂停一次游戏。然后继续游戏。

3、当教师拍“一下”铃鼓时,表示一只圈只能站一个人。若教师拍“3下”,则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三个人。

4、一名、二名、三名在前面游戏中胜出的幼儿复赛中产生。

规则:

(1)在占圈时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必需在场地周围跑,不得停下来或绕着一只圈跑。(2)幼儿只需有一只脚踩进圈内,即表示已占了圈。(3)当教师尚未发出占圈的人数之前:幼儿要保持安静。

幼儿园游戏设计 篇5

一、小老鼠运粮食《中、大班)游戏准备:

1.两人一只布袋,海洋球若干。

2.幼儿戴上小老鼠头饰,扮成“小老鼠”。

3.在钻爬架上用纸箱纸板装饰成山洞,从起点至山洞沿途设置“草地”、独木桥等,在另一处设置“老鼠洞”。

游戏玩法:

1.将“小老鼠”分成两组。同组内两只“小老鼠”手拉手从“老鼠洞”出发,爬过草地,快步走过独木桥,来到“山洞”里,将布袋平铺在地上,取lO袋“粮食”。

2.两只“小老鼠”共同抬起布袋将粮食运回“老鼠洞”,倒进储粮箱。运的过程中“粮食”不能掉。

3.所有的老鼠最先返回“老鼠洞”,且粮食一个也没掉的组获胜。

游戏说明:海洋球也可换成沙子、豆子等,游戏方式可以改成比运送“粮食”的重量、或哪组先装满储粮箱;也可以变换布袋的数量,可以多人一袋或一人多袋玩。

二、小海狮玩棒球(大班)游戏准备:

1.幼儿腰部以下套上布袋扮成小海狮。2.人手一根棒球棒、海洋球若干。

3.在活动场地上设置起点和终点,终点处设置球门。游戏玩法一:

1.将小海狮分成四组,排在起点处。

2.比赛开始,四只小海狮手持棒球棒运球,将球运至终点,推进球洞。3.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小海狮”运的球多,就赢了。游戏玩法二:

1.将“小海狮”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每组各出一名“小海狮”当守门员。2.每组“小海狮”齐心协力将棒球打到自己的球门中。3.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进球多,哪一组胜利。

三、蚕宝宝摘桑叶(中、大班)游戏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布袋,挂满“桑叶”的“桑树”若干,剪刀、胶水、彩纸、颜料及画笔等美工材料,贴纸人手三张。

游戏玩法:

1.将桑树放置在地面上。

2.幼儿站在布袋中,手拎袋口移动身体,自由选择桑树场地摘桑叶,将摘到的桑叶放到布袋中。

3.幼儿脱下布袋,将桑叶汇集到一起,自由选择美工材料开始制作“桑叶点心”。4.将做好的点心集中一处,幼儿将手上的小贴纸粘贴到自己喜欢的“桑叶点心”上。

四、小花狗抬花轿(中、大班)游戏准备:四角缝上拎手的布袋若干。铺满海洋球的固定跑道。游戏玩法:

1.五名幼儿自由组合,一名幼儿坐在布袋中央,其余四名幼儿做小狗手抓布袋边角,将这名幼儿抬起,边抬边唱歌曲《小狗抬花轿》。

2.歌曲结束时,花轿抬至跑道起点处,将花轿放在跑道中的海洋球上,将花轿一直拉到终点。

游戏说明:

1.跑道两边有固定边界的低矮围栏,跑道可呈多种线路。

2.将布袋中的幼儿放在海洋球上,四名拎布袋的幼儿在围栏两侧移动,游戏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小螳螂练站立(中、大班)游戏准备:大布袋若干。游戏玩法一:

1.将布袋展开平放在地面,规定每组人数,幼儿自由组合成凡组,扮成“小螳螂”一个个站到布袋上,相同大小的布袋上站的螳螂最多的一组获胜。

2.重新分组游戏,要求每组队员不能和上次完全一样。游戏玩法二:

1.幼儿自由分成四人一组,将布袋展开平放在地面上,四只“小螳螂”站到布袋上,将布袋对折,四只小螳螂继续站上去,这样不断对折,直到布袋上不能站四只小螳螂时游戏结束。布袋对折面积最小组获胜。

2.重新分组游戏,要求每组队员不能和上次完全一样。游戏说明:

1.此游戏也可改为结合音乐游戏开展,比如:教师播放音乐,小螳螂随音乐自由活动,音乐停止,规定每只布袋上应站立几只小螳螂,未能站到布袋上的小螳螂或者布袋上数量不符的小螳螂暂时退出游戏。

2.此游戏也可作为亲子游戏玩。

六、小宝宝睡吊床(托班、小班)游戏准备:大布袋若干。

游戏玩法:在布袋的四角分别固定一根绳子,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小椅子上,将玩具娃娃放在布袋上,幼儿边唱歌边摇“宝宝”睡觉。

七、小蝙蝠摘帽子(中、大班)游戏准备:布袋若干。

游戏玩法:两名幼儿一组,其中一名幼儿头上套上布袋做小蝙蝠,另一名幼儿为指挥人,指挥小蝙蝠行动。两组幼儿一起游戏,小蝙蝠相互摘对方头上的布袋,谁先摘下谁就获胜。

游戏说明:此游戏也可作为亲子游戏,家长做指挥人,幼儿做小蝙蝠。

幼儿园游戏教案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通过听觉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布置。

2、了解“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的过程。

3、布袋人手一只。

4、打击乐器4件,《我爱洗澡》伴奏带,轻音乐磁带一盘。

5、桑叶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播放《我爱洗澡》伴奏带)

2、玩布袋(布袋分散在四周)

3、“蚕宝宝”游戏

模仿“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

4、“盲人听音走路”游戏

5、放松游戏:布袋魔术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引导幼儿利用布袋探索各种玩法,组织幼儿进行一系列的跳、走、滚、爬等活动,充发挥了布袋这一运动器械的多功能性和可变性。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身体动作及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了合作意识。

幼儿游戏环境布置浅谈 篇7

普通幼儿每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幼儿园度过,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方式,游戏化教学被认为是最适合该阶段儿童健康成长的方式,而新课改的实施进一步推进该教学方法的广泛实施,并对游戏化环境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阶段,我们普遍认为,儿童游戏化环境布置不再一味要求外观的精致和耀眼,而更加注重其实际用途,旨在以生动形象的表达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辅助完成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切互动,从而完善教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幼儿游戏化环境布置的作用和必要性。

二、两条“原则”指明幼儿游戏化环境布置的方向

1.“教”和“玩”的一体化原则

幼儿游戏化教学,不是单纯的游戏,它的目的要落在“教学”上。因此,游戏化教学环境成为幼儿“教”和“玩”的一个重要桥梁。

例如,在绘本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之后,为了激发幼儿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教师带领幼儿完成“感恩墙”的制作:在墙面上设置12个区域,代表1年中的12个月份,并采纳幼儿意见,将每个区域涂上代表不同月份的颜色,所有的幼儿为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作一个肖像画,按照父母的生日贴进相应的区域中。在父母生日当天,小朋友将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为父母制作一份小礼物。此项活动,幼儿参与热情很高,极好地诠释了“感恩”理念,激发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热情。

2. 儿童主体性原则

幼儿游戏环境的布置还需要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原则,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布置中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参与热情,另一个是环境布置的方向要以幼儿成长需求为准则,教师不能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想法行动。

如何能够做到以上两点呢?我园的做法是,在游戏环境布置之前,与幼儿进行良好沟通,询问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加以汇总和完善,从而让幼儿产生“主人翁”心态和责任感,主动参与环境布置。

三、三个“方法”让幼儿游戏与环境融为一体

1. 让幼儿参与游戏环境布置

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好奇心最强的阶段,这也是游戏化课程之所以能够得到普遍推广的原因。同时,幼儿时期是人们的物权敏感期。我们经常会听到幼儿这么说:“这个是我的。”对于所属于自己的东西,幼儿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关注和保护欲。

我园在“感恩墙”的布置中,就积极运用了这一方法,在确定12个区域色彩时,积极听取幼儿想法,达成统一意见之后,又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粉刷墙壁,再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父母画像贴在墙上。幼儿在此阶段中投入了积极努力,以至于后期环境应用中,表现出非常大的热情,全班小朋友都会积极关注“感恩墙”,在有父母过生日时主动提示教师和当事幼儿。

2. 让幼儿融入游戏环境

让幼儿充分融入游戏环境需要至少满足两个方面的要素:有代入感、有趣。

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外形活泼可爱的物品。教育心理学表明:相比于带有棱角的玩具,幼儿更偏爱形状浑圆、敦实的玩具,因为这样的造型会带给幼儿安全感和保护欲,不至于让其感受到攻击性;相比于面部线条呆板的玩具,幼儿倾向于选择表情丰富、活泼灵动的玩具。同样的兔子玩偶,他们会选择斗眼吐舌头的那一个,而不是面无表情的那一个,玩偶生动的表情会瞬间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爱不释手。

3. 师生互动,实现游戏环境作用的最大化

为了能够很好地应用游戏环境,教师与幼儿要充分互动,实现环境价值的最大化。

通常来说,幼儿教育教学中,游戏环境是知识的有效延伸。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将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幼儿,而是应该有所保留,引发他们的思索,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身体力行,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幼儿对问题的答案有深刻印象,还可以培养他们爱思考、爱探索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我园布置音乐游戏区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幼儿将购买的简易乐器摆放到相应位置。这时,其中一个幼儿用铅笔敲打自己的杯子,发出清脆的响声,并开心地笑起来。教师看到了这一现象之后,立即想到在原有音乐环境中增加一个幼儿自制乐器的空间,摆放上幼儿所发现的生活中的“动听乐器”。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幼儿陆续将木梳和纸片、两片用线穿起来的贝壳以及饮料瓶等搬进了自制乐器区,使其成为游戏环境中最受幼儿欢迎的区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特殊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游戏化教学就是此种思路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浅析幼儿游戏环境的设置,为多角度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提供思路,使孩子与环境融为一体,健康成长。

摘要:好的游戏化教学环境是支撑幼儿游戏创设、选择以及高效化学习的基础,幼儿游戏化环境布置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系统化工程。通过“一个作用”“两条原则”“三个方法”的具体阐述,向人们传达出幼儿游戏化环境布置的经验之谈,以达到提高环境利用率、提高对幼儿隐形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环境,创设,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江晨.浅谈幼儿积极体验式游戏环境设置[J].早期教育,2012.

浅谈幼儿体育游戏设计 篇8

关键词:优化设计;幼儿游戏;个性

在幼儿园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游戏的元素,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个性,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但是,也不能盲目地、毫无头绪地去进行一些游戏活动,教师应当对游戏活动进行合理地优化设计,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同时又能够利于幼儿的发展的游戏活动,这样才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培养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勇于探索、勇于克服苦难的品质。

一、优化设计幼儿游戏,帮助幼儿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游戏虽然充满快乐,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性,这也正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幼儿在进行一些游戏活动时,由于他们存在着强烈的兴趣,他们便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上,并且会逐步地去摸索解决办法,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带给他们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对游戏进行优化设计,准备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倘若游戏活动的内容对于幼儿而言简单,他们便不会再对该活动产生兴趣,通常喜欢一些在自己的能力的基础上稍有挑战性的事物,当然,游戏活动也不能太难,不能不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在面对一些稍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时,依然会对其产生兴趣,他们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突破,努力地去克服一些小困难。通过优化设计幼儿游戏,能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优化设计幼儿游戏,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品格

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园中,由于每个幼儿在智力上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大不相同。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勇敢地去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有的幼儿由于心中充满胆怯,对于一些知识不能理解,也不敢在课上当着其他幼儿的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通过优化设计游戏,为不同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场所,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帮助那些心中充满胆怯的幼儿逐步地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来,并进行互动,逐步地帮助他们释放天性,在游戏活动中锻炼他们的勇气,进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三、合理地优化幼儿游戏,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完善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这就会导致他们产生依赖的心理,自信心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不利于幼儿的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因此,通过合理地优化幼儿游戏,既能够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够逐步地培养他们独立活动的意识,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自去完成某项活动,逐步地在游戏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进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个性,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完善。

四、合理优化幼儿游戏,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就会促使他们刨根问底,将不理解的事物弄明白。因而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合理地将游戏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主动地去探究,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面对一些新奇的事物时,往往会对其产生兴趣,并自主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独立思考,凭借着他们自己原有的认识来进行摸索,有效且合理的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能力,运用他们的想象来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教学中,通过将游戏活动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提供幼儿一些他们所能够接受,同时又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游戏活动,能够逐步地培养幼儿的个性,使他们具备坚韧的性格,勇于探索和研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散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幼儿的教育能够从小做起,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小芳.优化设计幼儿游戏,培养幼儿良好个性[J].文理导航,2015.

[2]王菊琴.浅析如何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培养良好个性[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

[3]马玉凤.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

[4]胡嘉溢.浅析幼儿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J].科学导报,2014.

浅谈幼儿园游戏教学 篇9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贯穿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贯穿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园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我们在一日活动中,开展了小型多样、开放、任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一、充分挖掘民间游戏

由于幼儿受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限制,其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于是,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我们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例如:流传的“打宝”、“弹珠”、“夹弹子”等游戏,受到男孩子们的喜欢。特别是“打宝”的游戏,几张硬纸壳剪成圆片片,印上图案,也有的用烟盒折成三角玩,三五成群一玩就是个把小时,百玩不厌。调查中发现,孩子们有的是喜欢好看的图案,有的是喜欢扇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喜欢好胜,符合学前儿童的竞争心理。女孩子们则喜欢“盘脚莲”、“跳皮筋”、“小鱼游”等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可以边说儿歌边玩,玩法上从易到难,提高了玩的兴趣。边说边玩则可以锻炼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节奏感,玩得快乐。此外,玩沙、玩水、玩胶泥,更是男孩、女孩都喜欢的。

为了让幼儿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天除了在固定的主题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进行各种民间游戏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零散间隙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课间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找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由于孩子们的兴趣不同,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二、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

观念指导行为,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带来偏差。过去的各类活动主要以预设为主,强调了先确定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设计整个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幼儿自主性活动还是游戏式的学习活动,都不外乎如此,目的性非常的强,但是到了教育过程中,行为往往就会偏差于目标,目标与过程就偏离了。因此,我园充分利用晨练、课前、课后、户外活动时间,组织幼儿自由活动,他们自由选择玩具,自由结伴,按自己的喜爱和意愿进行游戏。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1、自己选择“今天玩什么”。

我们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因此,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我们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游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才会玩得尽兴,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让孩子自己选择“如何玩”,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例如:玩游戏《夹球越障碍》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跳的方法“双脚跳、单脚跳、跨跳、前进跳、后退跳„„”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双脚跳跳得快”、“单脚跳容易摔倒”、“后退跳找不着方向”„„当孩子提出的规则要求与游戏本身的规则有异议时,我们应该大胆的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3、角色游戏中自己选择“我来做××”。

角色是幼儿游戏的主要部分。孩子们主动去玩的游戏常常是角色游戏,但其他游戏中也有角色的存在,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会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幼儿自身的条件来分配角色,这往往忽略了能力差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了这些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地去表演。也可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由于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担当了角色,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即是“别人”,又是自己,他在自己和别人对比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4、游戏材料应由幼儿自己选择。

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他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能够进行游戏。游戏材料虽然是代替品,但孩子们对他们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常常自发的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拿什么作材料。如拿积塑搭高楼大厦、火箭、机器人等等。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三、教师的指导

游戏中教师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活动真正的主人。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教师应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四、游戏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

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例如:游戏“网鱼”,它的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渔网”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上一篇:半生缘的读后感下一篇:六年级语文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