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能源消耗分析报告(精选9篇)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客观反映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公共机构能耗情况,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节能数据和分析资料,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特作如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分析报告。
一、基本信息情况
根据2012年第一季度统计,我单位总用能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用能人数为161人,公务用车1辆。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的用电、用水、取暖及公务用车耗油等。
二、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2012年第一季度用电消耗3196千瓦时,费用1598元;用水消耗514立方米,费用1079.40元;汽油消耗316.29升,费用2340元;热力费26797.20元。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012年第一季度我校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从总体上看,与上级政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强对高耗能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深化机关节能管理。严格执行我校已有的各项节能制度规定,强化公务用车节油、车辆维修、办公节电、日常节水、办公耗材循环利用等节能事务管理措施。
(三)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全校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第二季度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客观反映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公共机构能耗情况,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节能数据和分析资料,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特作如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分析报告。
一、基本信息情况
根据2012年第二季度统计,我单位总用能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用能人数为161人,公务用车1辆。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的用电、用水及公务用车耗油等。
二、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2012年第二季度用电消耗2823千瓦时,费用1411.50元;汽油消耗531.228升,费用4070元。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012年第二季度我校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上级政府的要求仍有差距。下一步我单位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强对高耗能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深化机关节能管理。严格执行我校已有的各项节能制度规定,强化公务用车节油、车辆维修、办公节电、日常节水、办公耗材循环利用等节能事务管理措施。
(三)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全校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受市政府机关管理局委托, 由天津市节能协会电气设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承担组织开发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机构能效统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初步建立并调试, 预计今年7月试运行并听取各应用单位反馈, 下半年开始在全市公共机构推广应用。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是规范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部门统计调查制度, 已纳入国家传力度, 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及其他团体组织各层面充分认识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责分工, 制定实施方案;完善统计台账, 抓好数据填报、审核与分析;按时报送统计数据, 定期通报能耗情况;加强数据管理, 确保统计数据安全。
天津市政府机关管理局正在加快建立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信息化云平台建设, 推进天津市公共机构能
关键词: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在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的相对稀缺与绝对稀缺、能源消耗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消耗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如何实现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无疑是具有紧迫性和重大意义的。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自然能源(如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等)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更是达到了约7000亿吨,位居全国首位;我国迄今最大规模的整装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被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规模达到5000亿立方米以上。托依托着巨大的能源优势,内蒙古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耗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的能源消耗,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此,最后根据分析提出内蒙古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一条协调地区发展与能源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理论背景
(1)理论发展
早在20世纪20年代,Pigou就提出了外部性的概念,到了20世纪30—40年代,Hichs、Kaldor和其他学者建立了现代福利经济学。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经济学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Hardin在20世纪60年代提到关于资源产权属性产生的不同环境影响和环境后果问题,丰富了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人们发现单纯的通过污染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积极探求环境能源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途径。20世纪80年代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为各国寻求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和道路。
(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理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环境伦理学家首先提出,并迅速为发达国家接受和推广。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相继将循环经济作为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必将成为中国在未来发展进程中主要的发展模式,目前,在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示范园区、辽宁省以及贵阳市等多处,均开展了有关循环的试验和试点。
二、内蒙古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1.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区内矿藏资源储量巨大。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发展较快,经济带人口数量增长速度也较高,因此经济实力较强,发展速度快,能源消耗量产量也相应的偏高。由此可知,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污染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2.资源状况
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探明保有储量累计为2317.1亿吨,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二位;远景储量在 12250吨,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居全国第二位。内蒙古石油、天然气的蕴藏也十分可观,已探明有13个大油气田,预测石油总资源量为20---30亿吨,天然气为2700---10000亿立方米。世界级的大油气田——陕甘宁油气田的主题就位于鄂尔多斯盆地。
三、内蒙古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分析
1.内蒙古经济增长状况
内蒙古地区充分发挥当地的天然资源优势。区内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1539.12亿元激增至2009年的9740.25亿元[8],平均每年增速达到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502元/人增长至2009年的40282元/人,年均增速18%。见表1。
图1显示了内蒙古1986—2009年人均GDP的增长趋势。从下图中可以发现,自1991年开始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1996年开始)实施以来,内蒙古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4457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40282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
图1 内蒙古1986—200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内蒙古能源消耗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依托区内矿产、畜牧业等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日益严重的能源过度消耗问题。随着内蒙古地区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内蒙古的能源消耗量也日益增大。表2列示了内蒙古2000—2009年每年能源消耗的总量。
表2 内蒙古2000—2009能源消耗总量
图2显示了内蒙古自治区2000—2009年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趋势。区内能源消耗量从1986年的1856.66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9年的17473.68万吨/标准煤,增长近10倍[9]。内蒙古年平均能源消耗量为5803.43万吨/标准煤,年平均增长率为10.39%。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自2000年开始,内蒙古的能源消耗总量则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且增张速率逐渐加快,2004年达到过最高值30.08%。这意味着如果不重视能源消耗问题,不能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内蒙古能源消耗量将持续增长。内蒙古自治区虽然能源储存量大,但也不是可以永无止境开采利用的,必须在当下采取措施,减少区内能源消耗。
图2 内蒙古1986—2009年能源消耗总量
3.内蒙古单位GDP耗能与全国单位GDP耗能
表3列示了2000—2009年内蒙能单位GDP耗能与全国单位GDP耗能的情况。可见内蒙古的能源利用率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区内能源利用存在浪费、过度使用现象,这导致了内蒙古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存在着“大投入、小产出”的不合理现象,表3 2000—2009年内蒙古能单位GDP耗能与全国单位GDP耗能的对比
图3列示了1986—2009年内蒙古能单位GDP耗能与全国单位GDP耗能的变化趋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1986—2009年内蒙古单位GDP耗能一直高于全国单位GDP耗能,1997年前比全国单位GDP耗能的差异幅度比1997年后高。虽然内蒙古能单位GDP耗能与全国单位GDP耗能都显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图3 1986—2009年内蒙能单位GDP耗能与全国单位GDP耗能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得出以下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经济增长伴随着严重的高能源消耗的现状,在确保能源的前提下,应当发展循环经济,保持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要进行大刀阔斧的企业生产技术的改造,制定和实施发展无害工业的发展概念。
2.实施技术革新。加快科技创新的步法,将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第一生产力,依靠先进技术,加强对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实现自治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自治区应积极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材料资源的浪费及消耗,使能源消耗污染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编辑.2010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马 中: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南昌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在南昌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南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机管局”)的统一部署下,由各县、区(开发区、新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市直各单位(部门)(以下统称“市本级公共机构”)组织实施。
(一)市机管局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二)市本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市直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及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11年4月10日前报送市机管局。
(三)县、区(新区、开发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市机管局。
各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11年4月10日前报送市机管局备案。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及台账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县、区(新区、开发区)所属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逐级上报至本地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再由各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市本级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是各公共机构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
(二)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市本级各公共机构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市直各单位、部门填写后报送市机管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县、区(新区、开发区)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填写,汇总本行政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市机管局。
三、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市本级各公共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本行政区域、本级公共机构的数量,登录江西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http://)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系统”,填写本行政区域所有公共机构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信息,于2011年3月1日前完成;各公共机构在填报统计数据时自行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他信息。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各公共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能源资源统计台账,严格实行能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为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管理服务。分户是指按用能单位计量;分类是指按用能种类计量;分项是指按能耗用途计量。
1、电耗数据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一是自来水,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自备井水,按照自备井实际水消耗情况获得水耗的数据。然后两部分相加获得总水耗数据。
3、煤耗数据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然后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对集中管道供应的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二是对分户购买的,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然后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集中供热耗热量数据已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通过对计量表读数获取数据,未安装的不需填写。
6、公车用油数据逐车调查单车油消耗量,累加获得油耗总量。
7、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
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报。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四、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门统计人员(以下称“统计员”)负责能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按时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各公共机构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法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确定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
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对本地区各公共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市本级各公共机构也应当对本单位、部门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有关规定。
实施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网络填写报送时参照上述程序严格进行审核和复核。
五、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一)市本级公共机构
1、市直单位、部门(不含省垂直管理单位和驻外机构)按季分月填写本级机关的《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并于次季度前10日内报送市机管局。
2、市直单位、部门的下属公共机构按季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报本机构的主管单位、部门。报送时限应在符合市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由本机构的主管单位和部门自行确定。
3、市直各单位、部门按季度、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季度汇总情况于次季度的前10日内报送市机管局;汇总情况于次2月28日前报送市机管局。
(二)县区(新区、开发区)公共机构
县、区(新区、开发区)按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于次年3月1日前报送市机管局。
各县、区(新区、开发区)对本地区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的周期和报送时限应在符合市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自行确定。
六、数据分析
各公共机构应每季度或每月结合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定期对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送。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的变化趋势,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公车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教科文卫体等同类公共机构比较分析,以及各项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分析,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七、数据安全管理
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影响经济周期形成的`因素众多,能源消耗是其中之一.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周期波动与能源消耗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的经济阶段,二者之间的因果数量关系也有所不同.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周期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增强,需要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缓解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作 者:王丹 吕宾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 刊 名:资源・产业 PKU英文刊名:RESOURCES & INDUSTRIES 年,卷(期): 6(3) 分类号:F407.22 关键词:经济周期 能源消耗 相关分析
1.1 节能减排工作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坚持节能减排战略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 钢铁工业作为一种高能耗高排放又必不可少的国民经济支柱工业之一, 更加引起国家人民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事实上钢铁工业正是以为其基础的高排放, 所以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能够在我国的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中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完成更重要的任务。因此, 我国钢铁部门有关负责人要提高认识, 优化思想, 争取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1.2 节能减排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以一种极高的速度发展着, 同时因为自然环境各种条件的制约, 高速发展的背后要面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的难题,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 钢铁工业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已经势在必行。
2 炼钢厂能耗现状分析
2.1 炼钢厂能源消耗构成
目前情况下, 我国炼钢工业消耗能源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种是直接的原材料能源消耗, 譬如焦炉煤气、氧气、电、蒸汽、压缩空气和水等钢铁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另一种是间接的消耗, 譬如铁水、废钢、石灰、铁矿、耐火材料等发展工业中不可避免的损耗。因此要完成节能降耗任务, 钢铁工业就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提高材料利用率, 降低消耗。
2.2 炼钢厂工序能耗构成分析
转炉工序中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由原料消耗和回收两方面构成的, 能源消耗的主体是氧气、焦炉煤气、电、蒸汽、压缩空气和水, 而回收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蒸汽的回收完成的。钢铁工业耗氧量极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废钢的切割需要氧气支撑切割工作; (2) 转炉操作上有较多的吹补工作; (3) 氧枪喷头特性已不适合目前我厂转炉冶炼的要求, 氧气利用率不高。
2.3 炼钢厂原材料消耗分析
钢铁厂的工业流程中, 不论是铁水还是石灰, 都是需求量比较大的原材料, 这两种原料的消耗量非常惊人, 而对废钢的消耗则没有那么高, 因此炼钢厂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问题, 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铁水带渣量大;第二, 石灰质量差;第三, 铁水Si含量高且波动大;第四, 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五, 炼钢厂的钢渣回收利用率低。
3 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对策研究
3.1 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原料与能源消耗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钢铁企业节能降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钢铁工业消耗能源的地方入手, 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原料和能耗进行科学计算, 尽可能减少各个环节上的消耗和浪费, 这就要求我们钢铁工业要从基础上优化钢铁工业制造部门, 优化生产工艺, 做到物尽其用, 同时要改善钢铁生产线功能, 让钢铁生产线高效化、连续化、系统化生产。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我们降低非能源物质与能源物质的单耗及其载能量。非能源物质包括各生产工序的原料、溶剂料、零部件和耐火材料等。同时钢铁厂要格外注意钢铁生产工艺。其实有关调查已经表明, 一个国家的钢铁资源不仅和铁资源储备有关, 更是和这个国家的钢铁工业密不可分。在钢铁需求量不断增长的今天, 如何提高钢铁工业技术水平, 降低钢铁工业资源消耗成为更加重要的问题。
3.2 利用能量流网络技术, 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要打破以往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概念, 建立动态的输入流—输出流的“能量流网络”概念。“能量流网络”技术是钢铁企业能源转化、储存、分配、使用、回收、缓冲和优化调控的重要方法, 有利于对钢铁企业中动态的物质流、能量流进行分析, 提高能源转换效率。要降低钢铁企业的能耗, 就必须开发“流量流网络”技术, 研究企业“能量流”运行规律, 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3.3 实施节能技术, 提高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这里说的二次能源指的是炼钢工业生产线中产生的煤气、炉渣和粉尘等排放物, 这种排放物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含有大量余热, 如何合理地运用这些二次能源则成为我们钢铁工业应该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在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阶段来看, 很多钢铁工业仍然无法做到妥善利用二次能源, 甚至这些二次能源的利用率还不到二分之一, 而很多钢铁企业的二次能源利用率甚至接近于零。因此我们要在热力学相关定律的指导下开展对钢铁工业工艺线的改造, 综合分析二次能源的质量数量和客户要求, 妥善利用这些二次能源。通过采用诸如CDQ、干式TRT等节能技术, 回收二次能源以及不断开发新技术回收高炉渣显热、钢渣显热等二次能源热量, 不断提高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降低钢铁企业能耗。
3.4 建立能源管理与控制技术, 降低能源耗散
钢铁企业中的能源管理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能源的职能部门, 还应该担负起指导能源消耗控制中心的任务, 这个部门可以监控起能源的利用情况, 减少各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减少氧气和其他能源的消耗。目前为止,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能源管理系统信息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也降低了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建立成本。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能够高效的监督和管理能源信息系统, 通过计算机制定出科学的管理系统, 控制好能源的使用, 提高使用效率, 最终实现节能和降耗的目的。
摘要: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产物之一, 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不言而喻, 但是发展钢铁工业仍然有很多限制因素, 譬如污染排放、能源消耗等问题, 仍然制约着国家钢铁企业的发展规模, 因此国家把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开发。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方面做的还不够。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钢铁工业的能耗和排放, 选择更合适的节能策略便成为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钢铁企业,能源消耗,节能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向军, 孙彦广, 尹怡欣, 林文鹏.冶金能源管理系统EMS[J].科技资讯, 2008 (30) .
[2]李士琦, 纪志军, 吴龙, 陈海勇.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分析及节能措施[J].工业加热, 2010 (10) .
关键词:能源消耗;汽车技术;节能技术;环保;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汽车诞生以来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类的出行,另一方面,汽车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已引起全球性的能源恐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统计,用于交通工具消耗的石油量占总消耗量的57%,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62%。其中,增幅最大的主要为发展中国国家。能源危机以及由能源消耗引发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社会对于低能耗、零排放的汽车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
一、我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业在我国的发展形势异常迅猛。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我国汽车产量及销售量已经于2005年居于世界前三名地位,汽车自主研发品牌以及出口量均呈现大幅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得到1.5亿辆左右。与此同时,汽车对于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能源的消耗也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车用石油的耗费量不断增长,已达到石油总耗费量的1/3之一,虽然低于世界1/2的平均水平,但仍然造成了能源紧张,影响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CO2的排放已经引起了温室效应,引起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性争端。传统的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进行转型或升级是当前汽车技术改进的主要任务。
二、汽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汽车业发展给能源消耗带来负担的同时,也给汽车技术的改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改革及升级是汽车技术革命和经济转型的核心部分,以可再生燃料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和混合动力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动力系统的研发,将引发新的技术变革,能源消耗最小化、能源多元化、动力系统电气化以及排放清洁化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汽车节能技术
1、汽车轻量化技术。汽车耗能量与汽车负载有直接关系,同等条件下,汽车负载小,能源消耗较少。在保证汽车实用性能的同时,降低汽车自身的质量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新型材料的研发为降低汽车自身质量提供了物质保障,例如,塑胶及其他复合材料的采用,可大幅度降低汽车自身的质量,预计能降低相关部件质量的40%左右,与此同时,还能为汽车制造商节约大量原料成本。新型低密度、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合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是汽车材料研究的热点问题。
2、发动机技术改进。发动机作为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主要工作部件,其工作性能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动机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1)多点电喷汽油机以其高转化率,满足了尾气排放标准,已经取代落后的化油器,但该设备在燃油经济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采用缸内直喷技术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高能燃油利用率,降低能耗。经检测,该技术在空燃比达到22以上条件下,可降低8-10%的油耗。
(2)涡轮增压技术对于柴油机而言,能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其功率可提升40%以上,但排放量却能保持不变;但对于汽油机而言,此技术容易引起爆炸,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采取防爆措施。
(3)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改变了传统发动机配气相位和升成固定不变的弊端,汽油相位的气门相位和升程可根据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调节,根据动力性要求、排放量标准和燃油性价比对配气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发动机工作性能。宝马公司、保时捷公司、丰田公司以及本田公司均采用了此项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可变相位技术、可变升程技术以及可变相位和升程技术三种。
(4)柴油机因其低转速、燃油性能好、CO2排放量低的优点,应用领域由重型机车向乘用型汽车拓展。柴油机经历了第一代电控喷射系统、第二代时间控制系统、第三代直接数控系统的几次变革后,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将迎来高压共轨电子控制燃油系统的时代。
(二)汽车环保技术
1、清洁能源的替代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化石能源,醇类燃料燃烧产物以CO2和H2O为主,对环境污染程度较小,被誉为清洁能源。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已经组织有关科研部门和高校对甲醇、乙醇、氢气和其他生物燃料展开研究,再次基础上又新增了石油气和天然气的相关研究工作。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已经投入使用,其他混合燃料的使用实验也在进行。氢气以及生我燃料的研发尚在研究中,如何突破制取、储存、运输等技术难题,降低使用成本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能用于替代的清洁能源应满足条件有:成本低、排放量少且无污染物、便于储存运输、安全可靠、能满足汽车启动、行驶或加速性能的能源需求等。
2、电力驱动技术。电动汽车的构思及实践始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被快捷方便的内燃机汽车取代,退出市场;二十一世纪由于环保及能源危机再次登上歷史舞台,并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目前,电动汽车主要有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通过电线供电的电动汽车、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进行二次转化的电动汽车;利用替代方式储存能源的电动汽车等。电动汽车在近期以及未来均有良好的发展势头,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技术已经成熟,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对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升级、进一步完善该系统的各项实用性能;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在能耗方面的性价比已经被广大用户所认可,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这是传统汽车能源驱动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总结
汽车已经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并继续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促进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应不断加大汽车的技术的研发力度,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汽车能源消耗与尾气排放进行最优化处理,同时还要继续研发新型能源动力系统,充分利用自然界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明高.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6,(2):8-13.
[2]华贲.中国低碳能源格局中的天然气[J].天然气工业,2011,31(1):7-12.
[3]卢松诚.汽车的技术更新和发展趋势[J].大众科技,2014,(6):111-114.
轧钢厂把降低吨钢能源消耗作为降本增效的重点,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能源消耗稳中有降。
首先,通过采取日统计、旬分析、月总结的办法,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严格控制能源指标,深入细化职工操作;其次,严控电、水、高炉煤气、压缩空气等用量,修订完善各工序能源消耗指标;第三,将成本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形成人人降本、处处降本、事事降本的良好氛围。
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不断降低能源消耗
-武钢集团2006年节能工作总结
2006年武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技术改造,增加品种,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企业生产建设和能源节约协调发展,促进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年,武钢集团公司(青山地区)共生产铁1100万吨,钢1100万吨,材999万吨,能源消耗总量为824.5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25%,低于钢、铁、材增长速度。集团公司吨钢综合能耗为749.5kg标煤,比上年降低19.42kg标煤,全年节能21.36万吨标准煤。公司十五个主体工序中焦化、烧结、炼铁、一炼钢、型线、轧板、二热轧、棒材、一冷轧、取向硅钢等10个工序能耗下降。其中炼铁、炼钢、焦化、大型等工序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炼铁、烧结、二热轧等工序能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回顾2006年节能工作,武钢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能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1.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建立能源节约管理体系。武钢成立了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节约型企业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从集团公司到子、分公司和生产厂、车间、班组的四级能源节约管理网络,分层次开展能源节约活动。
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责任、奖惩体系。武钢制定和完善了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管理制度。完善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指标体系,并严格进行目标分解,使资源节约成为各单位和各级领导班子经营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份,武钢在与省政府签定“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状后,将13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总量分解到14个主要耗能单位,由公司总经理与这些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定“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确保节能任务落实到实处。
3.倡导节约文化,营造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氛围。武钢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努力为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提供制度和文化支撑。以“创建节约型单位”为主题,组织开展“挖掘节约潜力”的合理化建议、节能攻关等主题活动。特别是上半年,针对钢材价格下跌和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形势,武钢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布、一斤煤、一张纸的“六个一”竞赛活动,利用各种媒体集中宣传节约资源、加强管理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设节约型企业,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氛围,形成了良好的节约文化体系。
4.加强能源动态管理。继续坚持公司能源例会制度,及时解决能源工作中呈现的各种难题。并加大能源检查监督力度,公司每月开展合理用能、安全用能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执行考核。
二、优化生产工艺,挖掘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
钢铁企业生产工艺的更新对能源消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炼铁系统着力改善原燃料条件,烧结矿与焦碳质量稳步提高,原燃料条件的改善保证了高炉炉况顺行、稳定,炼铁工序贯彻精料方针,利用高风温、高富氧、高煤比等条件,强化冶炼,提高产量,降低焦比,2006年高炉入炉焦比达到325.2kg/t、综合焦比498.3kg/t,利用系数2.411,工序能耗下降了16.1kgce/t,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充分重视挖掘生产过程中节能潜力。公司和各二级单位在安排生产及检修计划时,尽量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待机能耗。
焦化公司在2#干熄焦投产后,2座干熄焦产蒸汽约为140吨/小时,两台干熄焦同时正常生产,可以满足焦化公司除鼓风以外的所有生产用蒸汽。为减少蒸汽外购,降低工序能耗,焦化公司把2台干熄焦的生产和检修与全厂蒸汽平衡结合起来考虑,达到了较好效果。全厂蒸汽除煤气鼓风机外,基本上做到了不外购。
烧结厂开展降低固体燃耗攻关,同时制定大型电机开、停管理制度,减少大型抽风机的空转时间,使烧结固体燃耗下降了2.56%、电耗下降了1.81%、工序能耗下降了1.43%。
一炼钢通过优化工艺路线,开展部分钢种不进LF炉实验,缩短优质钢在LF炉、VD炉的生产时间,降低电耗和蒸汽消耗,取得明显节能效益,2006年在品种钢比例大幅提高情况下,工序能耗还下降了1.08kgce/t。
二炼钢厂针对作为品种钢的生产基地,品种逐年增加,特别是作为公司的效益工程硅钢的产量逐年增加,降低工序能耗困难的情况,除积极配合能源动力公司搞好煤气回收外,还采取很多小改小革措施降低氧气、氮气和煤气消耗,如针对混铁炉炉口及护板周围的残铁原用煤氧枪烧,消耗大量的煤气、氧气,现改为拆炉机作业;改变大罐热换透气砖工艺路线;提高一次拉碳命中率,避免反复点吹,减少钢水过氧次数,降低氧耗等等。
三炼钢重点抓好转炉煤气回收,要求当班OG操作工实时与燃气厂联系,根据转炉煤气回收柜柜位情况,柜位低时尽量多回收转炉煤气,柜位高时回收热值高的转炉煤气,尽最大可能地保证吨钢煤气回收热值;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在“二吹二”、“三吹二”生产模式下,确保多炉转炉煤气能够同时回收。轧钢工序针对公司适应市场和整体经济效益的需要,品种钢、高附加值等高能耗钢种比例要达到甚至超过80%要求,节能降耗难度加大情况,重点开展降低加热炉燃料消耗技术攻关,各类炉窑做到经济运行,调整好空燃比,降低煤气消耗。
一热轧为了提高加热炉热风温度制定了逢修(炉)必清(灰)的原则保证1#~3#加热炉热风温度≥350℃,4#加热炉>400℃。为了缩短在炉时间,对所有钢种在炉时间下限进行清理。对除鳞泵的运行台数重新规范,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除鳞泵的运行台数。
轧板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集中生产相类似温度的钢种,避免加热温度的起伏频率频繁。在满足产品质量前提下,尽量减少加热炉和热处理炉的再处理量。
另外不断提高余热、余能利用率,减少了能源放散损失。2006年,武钢新投产了焦化2#干熄焦、7#高炉TRT,利用富余高炉煤气发电的2×220t/h锅炉(热能电站)等节能项目,同时公司加大了对TRT发电、干熄焦发电和热力锅炉发电的考核力度,将公司主要余热、余能设备纳入在线设备进行管理,公司主要余热、余能项目作业率大幅提高,能源回收量上升,2006年,武钢利用余压、余热发电量达到10.411亿kwh,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4.58亿kwh,其中干熄焦发电增加了0.43亿kwh;TRT发电量增加了0.74亿kwh,利用富余煤气锅炉发电增加了3.4亿kwh。2006年上半年,针对热能电站未投产前煤气富余情况,公司加强了对以燃烧煤气发电的“0七”电站、焦耐电站和冶炼电站的管理,对三个电站日常运行、维护、检修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规定一般情况下汽轮发电机的检修必须与高炉检修同步,在220t/h锅炉没有投产前,不安排汽轮发电机的大、中修。能源动力公司每月将锅炉、汽轮机等发电设备大、中、小修计划报生产技术部审查备案。同时要求能源动力公司每天在能源调度报表上将电站发电情况如实汇报,没有完成发电指标,必须说明原因。能源动力公司加强了对电站设备维护和管理,据统计,三个电站年运行时间达到了8000小时以上,在全国同类发电设备中处于领先水平。下半年热能电站投产后,能源动力公司积极配合设计施工单位,在很短的时间里,电站就达到了设计发电负荷,消耗了大量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为完成公司自发电量10.4亿kwh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6年,公司焦炉煤气放损下降了1.66%,高炉煤气放损下降了4.43%,氧气放损下降了0.65%,转炉煤气回收上升了6.25%,自发电量增加了78.55%,吨钢耗新水下降了29.23%,蒸汽配损下降了0.15%。2006年动力亏损比2005年下降了7.66kgce/t。
三、坚持开展节能技术创新,提升武钢节能水平。
1.积极建设节能项目,为武钢增添节能后劲。2006年投产的重大节能项目有:2#干熄焦、7#高炉TRT、两台220t锅炉及2*50MW发电机、鼓风站直排水改循环工程等,另外还有30余项节能“短、平、快”项目投入运行。这批项目能为武钢形成3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为优化武钢能源利用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编制了武钢“十一五”节能规划,并开展“十一五”武钢煤气、蒸汽平衡研究工作。依据能源规划指导技术改造方向。如提出三热轧加热炉煤气热值降低、重轨加热炉采用高炉煤气双蓄热技术、转炉煤气掺入三热轧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等建议得以采纳,转炉汽化汽过热用于真空项目即将实施。并按国家对千家企业要求,完成了公司能源审计工作。
3.走自主创新之路开发节能新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的特点,武钢计划“十一五”期间将10多座轧钢加热炉全部改为蓄热式。由于国内目前蓄热式技术还不十分成熟,武钢决定自主开发该项技术。耗资300万元的试验装置已建成,07年有望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有技术。另外公司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开展冷轧厂引进的氮氢罩式退火炉改造为全氢罩式炉技术开发工作也取得良好进展,第一批两台炉已投产。
虽然武钢集团2006年在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企业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主要能耗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2007年武钢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节约型企业的要求,要继续坚持技术进步,走自主创新之路,为武钢早日迈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际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打好基础。
轧钢厂以提高成材率指标为主线,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备件消耗为重点,不断优化轧钢工艺结构,挖掘设备潜能,以工序降本促进经济技术指标的有效提升。
第四节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1、各岗位工必须达到“三好”、“四会”。(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小故障),否则考核20元/人。
2、维修人员应加强岗位练兵,必须做到四懂。(四懂:懂性能、懂原理、懂作用、懂构造),否则考核责任人20元/次。
3、各作业区操作台操作工和天车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对关键设备和特殊专用设备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人次。
4、设备的维护要达到“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整齐:要求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装置齐全、线路完整。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配合部位、传动件等无油垢,无碰伤、无划痕、各部位无漏油、水、气、电。否则考核责任单位50元/次。
润滑:按润滑制度要求润滑,润滑备件齐全,油路畅通,油品充足到位,未达到要求的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5、各作业区的操作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设备超温、压、超速、超负荷等违章作业,严禁拼设备。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如由此造成设备事故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处理。
6、各作业区对各自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要遵守“五项纪律”
7、各作业区不准随意取消设备安全设置:不准随意拆、卸、割、焊和改变设备结构,否则考核责任单位200元/次。
8、操作工人必须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检修工要认真填写巡检记录和检修记录,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9、各作业区积极推行点检、定修制。点检人员要以日常点检为基础,逐渐实行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逐渐完善点检制度。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检人员对设备要进行岗位点检和巡检,及时修理、安全运行。否则考核责任单位200元/次。
报告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省直部门2016专项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闽财绩函„2017‟1号)的有关规定,我局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2016年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经费支出实施事后绩效评价。在了解、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绩效评价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评价对象事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并通过调查、查账等方式进行核实、计算、汇总和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形成评价结论,编写2016年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省机关管理局总编制数414人,实有人数362人,离休人员10人,其中:行政编制88人,事业编制326人。包括11个机关行政处室及12个下属单位(不含一级预算单位的省直单位公积金管理中心)。
其主要职能为:1.负责省直机关事务的管理、保障、服务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拟订省直机关事务工作的规定、办法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2.负责省直单位办公用房建设、汽车更新、房屋修缮、绿化、住房补助、公共机构节能等专项资金的管
理,负责省直机关礼品礼金集中收缴工作。3.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公共机构节能规划、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能耗统计、监测和评价考核工作,负责省级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4.负责省直机关房地产管理,拟订房地产管理规章制度。负责省直机关基建立项审核,负责统建省级干部住宅,负责省直机关办公用房的统建、调配,负责省直机关修缮项目的监管。负责省级公产的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的产权、产籍管理,编制省直机关建设用地规划并组织实施。5.负责在榕省直单位和中央驻榕单位住房保障与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拟订住房保障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公有危旧房改造工作,参与房改房改造工作。负责管理省直单位住房基金和住房公积金。6.按规定负责省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规定,制定相关具体制度和办法,承担产权界定、清查登记、资产处置工作。7.负责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的编制、配备、更新、处置和其他有关管理工作,负责省级干部车辆号牌管理。负责省二级以上接待和其他重要任务用车的保障。指导和协调省直单位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工作。8.负责屏山大院、工交大院、东湖大院以及省级干部住宅区的有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做好省级重要接待和大型会议的接待服务工作,指导和协调省直机关治安综合治理。9.负责省直机关计划生育、爱国卫生、绿化等工作,配合福州
市做好省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0.负责对全省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的指导。11.根据上级要求负责战备、抗洪救灾等应急情况下省级领导机关的有关保障工作。12.承办省委、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项目基本情况 1.立项申报情况
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国管局2015年32号令)、《福建省节约能源条例》、《福建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21号)等法律法规,省机关管理局积极推进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指导和监督检查,按照工作需要,申报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工作经费。
2.涉及范围及主要内容
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范围及内容:根据2016年能源资源消费上报情况,在省直单位中选择建筑面积1万平米以上、年用电量80万度以上的30家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通过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的资料核查,历史数据查阅,现场巡视、检查和监测,分析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的使用状况,客观地考察与评价其运行管理方式,提出相应节能改造措施和运行管理建议,指导公共机构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3.总体目标
通过对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指导和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提高公共机构能源管理水平,开展节能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带头作用。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部门,内设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处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根据公共机构能源资源使用状况,筛选出被审计的公共机构,于2016年 6月下发审计通知,指导公共机构按照《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技术导则》要求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帮助搭建公共机构与审计机构的相互联系平台。2016年10月,18家公共机构陆续完成审计任务,提交审计报告。2016年11月,组织专家评审,对审计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审计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审计报告。最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能源审计合同和审计报告完成质量拨付审计补助款。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根据年初批复的项目经费预算,2016公共机构能源审计专项预算为28.5万元,全部到位。能源审计专项经费使用以勤俭节约、量力而行为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控制经费,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政策规定。2016年11月按照财务支付流程给予18家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经费补助款26.35万元,支付专家评审费0.15万元,总计支出26.5万元。通过财务凭证票据、能源审计合同、能源审计报告等资料核实,截止2016年12月底,能源审计补助款已经划拨到位。
三、项目绩效分析
(一)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经过征求多方专家意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设置投入、过程、产出与效益设置三个一级指标,从一级指标中分类细分成时效情况、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产出数量、产出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13个二级指标,再对13个二级指标进行细化,建立21个三级指标。从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建立指标评分标准。对照评分标准逐项打分,2016年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综合评价得分91.60分,绩效评价等次为“优秀”。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审计经费预算,2016年筛选出30家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在规定的时限内,18家被审计公共机构分别与审计机构签订审计合同,开展能源审计,深入分析本单位的能源管理制度现状和执行情况、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能源消耗指标情况、能源利用系统、节能潜力。通过对水、电、气、油等主要能源节能潜力挖掘,被审计公共机构能够实现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减少约1800吨标准煤,节约用电1540万千瓦时,节约用水150万立方米,减少能源
资源支出约1500万元,节约率达到15%。同时能够改善公共机构办公环境,增加舒适性,实现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发挥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示范带头作用,为今后开展节能改造和提高能源运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带动一批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发展壮大,带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培育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等节能服务产业。
(三)绩效分析
对照绩效自评体系评分标准,一级指标投入部分满分30分,得28分,因绩效目标完成率为60%扣2分。过程部分满分30分,得28分。在业务管理项目质量可控性上,部分审计报告针对公共机构的照明、供冷、动力和特殊区域能源消耗的分析评价不够到位,主要用能系统、能源设备和日常运行管理节能潜力挖掘不够全面,各扣1分。产出与效益部分满分40分,得35.6分。产出数量上,下达30家公共机构审计任务,实际完成18家,提交18份审计报告,完成率为60%,扣2.4份。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的示范性和实现公共机构办公条件改善、实现减排情况,成效还不够显著,各扣1分。
四、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的积极性不够。公共机构的能源经费列入部门预算,费用支出有财政保障,能源经费占单位全年办公
经费的比例低、金额少,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机关单位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对能源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能源审计报告中节能潜力分析不够到位。公共机构能源使用大多缺乏分项分类计量,对照明、动力、办公设备等无法采集到能源消耗准确数值,影响数据分析的深入和准确性。三是缺乏产生良好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机制。能源审计最终能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需要公共机构后续跟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公共机构缺乏开展节能改造的大资金投入,缺乏改进节能管理的原动力,难以产生显著的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示范带头作用及环境、社会效益。
(二)改进措施
一是调动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的积极性。按照《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刷选出年能源消费量达500吨标准煤以上或电力消耗200万千瓦时以上或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机构或集中办公区,刷选出年能源消费总量占本级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比重排前10%或能源消费量增长超过20%或未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分批逐年组织开展能源审计。二是规范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工作流程和报告内容。在总结历年能源审计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工作流程、审计规范、能源审计能耗指标体系、审计报告格式等。三是将能源审计工作内容纳入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和工作计划,与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用能标准制定等工作相衔
接,促进公共机构将能源审计的成果转化成实际的节能效益。四是践行服务为先理念,减少公共机构招标采购环节,审计机构由我局统一遴选采购,统一部署审计工作,加强能源审计指导,加强培训。
【公共能源消耗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能源消耗管理制度10-24
新能源汽车产销报告06-16
能源计量管理自查报告10-24
新能源技术发展分析11-19
新能源汽车投资报告09-24
新能源调研报告学校12-09
能源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06-11
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报告11-12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未来能源技术06-03
能源危机与新能源论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