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发展学生想象力探点(精选4篇)
创设情境发展学生想象力探点
文/房永菊
摘 要:围绕“发展学生想象力”,设置“极端”“未知”环境等“异环境”类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封闭式的另类环境的空间中,充分发挥最大的想象力,产生应对新环境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想象力;“极端环境”;“未知环境”
创设奇异的情境,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下面是几类“异”环境情境实例,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一、设置“极端环境”类情境
1.《人类的起源》一节中,为想象人类的祖先“古猿”和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在森林中的生活,我设置了这样的“极端环境”类情境: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你赤身裸体地扔在一个茂密的森林中,你会怎样做?让学生观看课本的插图,想象人类的发展的`路程是怎样的?发挥想象力进行概述。
2.为帮助学生想象人适应于陆地生活,用肺呼吸,我设置了“异环境”:如果把你放在水里,你和鱼、青蛙一起游泳,谁游泳的能力更强?我们能在水中和鱼一样生活吗?为什么不能?孙悟空能到达龙宫使用了什么手段?“分水法”。
通过想象,会使学生感觉到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异常艰难,从而更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
二、设置“未知环境”类情境
在教学《人的生殖》一节时,请学生回忆:你从几岁开始记事的?记事以前自身上发生的事情为何记不起?在这样一个未知情境中,学生都不能够回答记事以前的事情,所以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
三、设置“变换环境”类情境
交换环境,可以对比出某些因素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理解其作用。
四、设置“对照实验”类情境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了三支试管。问:有几组对照试验?分别是哪几组?哪支试管是实验组?哪支试管是对照组?每一组的实验变量是什么?比较分析的结果是: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淀粉酶)量的多少;①是实验组,②是对照组。①和③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馒头块的大小;①是实验组,③是对照组。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是实验组,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是对照组。
“对照环境”可使学生鲜明地理解实验对象的特性或作用。
五、设置“归纳”类情境
关于疾病。据引发病因,可分为:①营养类疾病;②激素类疾病;③病毒类疾病;④病菌类疾病;⑤遗传性疾病;⑥损伤性疾病。对疾病归类,可帮助医生更好地对病人对症下药。
关于食物贮存方法。据贮存条件不同分为:①发酵法;②干燥法;③熏蒸法;④烧烤法;⑤真空包装法;⑥低温保藏法;⑦巴士消毒法;⑧烘焙法;⑨腌渍法。通过归纳,可使学生更好地运用于食物的贮存。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可使学生更科学地理解知识,进而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一、制造悬念情境, 激发认知兴趣
兴趣激发灵感, 兴趣是发现的先导.在学习新知识时, 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 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探求新知.这种提问, 在于从兴趣入手组织注意, 使学生进入悬念情景, 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例如, 在讲“三角形的外接圆”时, 怎样确定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我先利用一些硬纸板做成残缺圆, 在课前几分钟发放给学生, 要求学生进行补圆比赛, 看谁能够最快想出办法把它补成一个完整的圆.应该怎样补呢?学生在动手前就会对补圆的方法进行思考, 当他们还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时已经上课了, 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头脑中自然就形成一种悬念.这时, 老师就指出: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来找找补圆的方法, 相信在下课时你们一定会找到最合理的补圆方法, 把现在没有能够完成的任务完成要合理地补圆, 这就要用到一个数学知识, 也就是怎样确定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这节课的导入我抓住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为学生们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为了能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在全班同学中显示自己的能力, 所以学生对这一节新课的内容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认真听课, 积极思考, 当然课堂效果也会很好.这正像一位著名学者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营造迁移情境, 自主参与探究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 每一个概念、性质、公式往往是在相应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或发展的.因此,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 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 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运用》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科学与技术”知识竞赛的预选赛中共有20道题, 对于每一道题, 答对得10分, 答错或不答扣5分, 总得分不少于80分者通过预选赛, 育才中学25名学生通过了预选赛, 他们分别可能答对了多少道题?试解决这个问题, (不限定方法) 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有没有其他方法?与你的同伴讨论和交流一下.如果你是利用不等式的知识解决的, 在得到不等式的解集后, 如何给出原问题的答案?应该如何表述?
通过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问题,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师在教学时, 应循序渐进,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同时,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摸索, 积累经验, 逐步提高自己.对于上例, 可有多种方法解答, 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后, 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给出问题的答案.由此可知, 探究性学习应把重点放于学生学的方面, 强调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 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自动建构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充分地看书、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交流, 让学生有充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 允许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充分的思考来获取知识, 让学生在交流中暴露思维的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困难, 教师切不可以讲解或直接的灌输来代替引导启迪.
三、揭示矛盾情境, 培养思维批判性
学习中的矛盾包括一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或预料、期待, 同新的课题之间的矛盾, 课题内部已知与未知条件之间的矛盾, 同时学习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矛盾, 对同一个课题的不同认识之间的矛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和呈现矛盾, 把这些矛盾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就能产生一个个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努力探索新知.
四、创设猜想情境, 激发验证动力
猜想是一种带有一定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式, 这种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 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直觉思维是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对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 甚至出错,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大胆猜想, 进而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 会发现新的问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猜想, 发挥创造才能, 最终发现规律, 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中, 教师若先让学生通过折纸 (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 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生一旦提出猜想, 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 并一一加以验证, 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样学生通过自主研讨、自主分析, 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领悟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 精心组织课堂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值得注意的是,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定要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 避免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 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复, 綦春霞等.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关键词】 创设情境 拓展 学生 想象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情感是联系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智力活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感受文中的情感,使之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呢?
一、立足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 在生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生字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想象,让静止的生字灵活起来,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可让学生据字思境,据字作画,据字表演,据字编故事等等,用想象赋予一个个生字以灵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放飞想象,不知不觉中便提高了想象力,开了创新的幼芽。
2. 借助朗读激发想象。朗读是阅读教学中运用得最多的方法。文章皆非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话。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时,借助有感情的朗读,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培养想象能力。如《瑞雪》《荷花》等课文的教学,都可让学生跟随文字展开想象,勾画出一幅幅大雪纷飞、冰天雪地的画面和亭亭玉立的荷花形象,并给它们涂抹上美丽的颜色,在想象中倾注自己的情感,使它们更加鲜活动人,充满生气,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受。
3. 借助插图激发想象。图画是唤起儿童想象最直接的形式。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教学时,便鼓励学生根据图意进行联想或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出图画的画外之意或画中深情,要引导学生“走进”插图,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性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延伸,想象画中出现的场景以前、以后的情景,就像演动画片一样,拓宽画面,让内容更丰富,学生们必定会神思飞动,浮想联翩,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想象力。
4. 借助结尾,激发想象。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而精彩的想象与推理,给学生创设说话训练的多维空间。如:教学《丑小鸭》一文,结尾写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孩子们可高兴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一只白天鹅。于是,老师让学生以《丑小鸭回家》为题分组讨论,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课文。有的说:“丑小鸭回到村子里,大伙儿都来向它祝贺,以前欺侮过它的小动物们都来向它道歉,请求丑小鸭原谅。丑小鸭和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的说:“得知丑小鸭回家,乡亲们为它准备了一个隆重的欢迎晚会。”有的说:“猎狗听到丑小鸭回家的消息,羞得离开了家乡。”学生各抒己见,想象丰富,合情合理。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运用多种作文形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1. 看图作文训练。图画的特点是有人物、景物,但是他们是静止的。一幅图就是那么一瞬间、一个片断。它们就像电脑、电视里定格的一个情景、一个形象、一个场面,利用这个特点,就可以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想象空间,把平面的图像变成立体的活生生的景物。这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看图作文训练,学生的看图想象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2. 语词作文训练。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想象一下,可能发生什么事,用这些词语说成一段话,编成故事。比如用“沙滩、贝壳、可乐罐”可写成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作文,呼吁人们保护好环境,而“鸟叫声、流水声、脚步声、欢笑声”更可编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故事。
3. 想象作文训练。小学生的心灵世界装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变成孙悟空,还有的想有一对会飞翔的翅膀……”要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当然不可能,但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幻想,让学生美好的愿望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实现,这是完全可以的。这就是想象作文。它反映了儿童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我们让学生把这种大胆的假设写成作文,充分地挖掘和发挥了儿童的创造潜能。
三、创设想象情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地翱翔。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把静态的平面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能触动学生思维的情境。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渴望快乐和幸福的小女孩第三次擦亮了火柴,在奇异的火光中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我抓住“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这一灵动鲜活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个快乐的小天使、可爱的小精灵在对小女孩眨眼睛,你知道这眨着眼睛的小画片在对小女孩说什么悄悄话呢?”一语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有的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是快乐王国的精灵,你愿意和我一起去遨游世界吗?”有的说“可怜的小女孩,你冷不冷?我有一件礼物送给你,你喜欢吗?”情境的创设唤醒了孩子们的爱心,学生通过想象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感悟。我紧接着就让学生带着这种对文本的体味朗读相关段落,每一个学生用她的语言和她的神情告诉我,她们在用心读,读得情深,读得意浓。
一、设置“悬念”, 启迪思维
悬念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面临的问题感到困惑不解, 或对所需解决的问题有未完成感, 或对新知的追求有一种不满足感时, 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创设“悬念”, 让学生形成一种心理需求, 产生“愤”与“悱”的渴求心理, 使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层层递进。
如在教“3的倍数的特征”时, 课始复习了2、5的倍数特征后, 我就直接跟学生们说:今天请大家来考考老师, 不管你报多大的整数, 我都能判断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们积极踊跃纷纷报数 (还有的学生在悄悄的验证) , 我从容自如地应答, 学生们既佩服又不服气, 这时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进入了求知的佳境。此刻的教学活动也同步进入了“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最佳时刻。于是, 我抓住这个火候点问:大家想知道老师有什么秘诀吗?这里我把新知巧妙地置于“考验老师”的情节之中, 使学生一时猜不准, 看不透, 又放不下, 思维高潮随之而来, 从而顺水推舟般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当然,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悬念”的创设一定要有益于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设问要深思熟虑, 不能过分简单, 那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甚至还能助长学生思维的“惰性”;二是“悬念”要“悬而有度”, 不宜过“悬”, 那样学生会丧失学习兴趣, 逐步退出数学活动;三是“悬念”一定要有逻辑性, 不能把学生带入歧途;四是杜绝“悬念”的高大空, 否则学生会望“悬”生畏, 启而不发, 泯灭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悬念”的置设一定要做到“合适、恰当、有趣”等, 还要能帮助师生理解和领悟知识的重难点,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二、架设“阶梯”, 延展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看似简单, 其实不然。它是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 它同样具有高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们在新知学习时常因为数学概念的抽象而不易理解, 因一些推演的过程繁杂而难以把握, 琢磨不透。在这种关节点上, 我们定要给学生铺路搭桥, 制造攀登的“阶梯”, 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我们的帮助下逐级而上, 不断得到提升和延展。如在教“分数的认识”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操作:用“掌声”来表示分蛋糕的块数。4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2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该如何分?又该怎么写呢?这样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感知从用整数表示两块蛋糕、一块蛋糕到2个小朋友分1块怎么表示?很自然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延展, “必须有一种‘新数’”来表示“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教师顺势揭题。这样, 把分数产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事实显露在学生的眼前,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间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同时激励了学生更加努力地探究新的知识, 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思维不断延展。
三、布设“陷阱”, 深化思维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在数学概念、公式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认知障碍, 并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知识的“障碍”, 布设几口“陷阱”, 使学生经历出错—知错—纠错的过程, 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吃一堑, 长一智”, 深化他们的数学思维, 促使他们以后更加小心谨慎。如教学“梯形的认识”后, 让学生判断对错: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有”和“只有”的区别。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 让学生判断对错: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很多学生不注意“组成”和“围成”这个“一字之差”就是“天壤之别”。还有一些性质的关键词, 譬如“小数的基本性质”中“小数的末尾”, “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中的“0除外”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布设“陷阱”, 能充分激发学生研判错解的兴趣, 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进入活跃的状态。
四、巧设“变奏”, 发散思维
美国数学家和教育家波利亚说过:“音乐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具有一种‘变奏曲’, 有不同的曲调……我们可把这种‘变奏曲’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变奏”, 可以是对某些典型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 可以是表述方式的变异、思考角度的变换和题型设计的变化, 等等。这些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数学知识信息, 给学生制造多向思维的环境, 让学生在逐步理解和习得知识的同时始终对数学活动感到“新、奇、异”, 解题策略的“妙、巧、活”。由此使学生不断形成思维高潮, 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提高。
【创设情境发展学生想象力探点】推荐阅读:
政治教学情境创设06-03
创设情境探究合作06-20
创设导入情境教学06-28
学习情境的创设10-20
如何创设学习情境12-13
情境创设在历史教学11-28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05-30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案例06-01
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