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的论文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彝族火把节的论文(精选7篇)

彝族火把节的论文 篇1

众所周知的狂欢夜,是大多西方国家在每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家一起狂欢庆祝甚是喜悦。在中国同样有这样的节日,每年,巨大的游行队伍身着各类少数民族服装,舞蹈、欢唱、一片欢声笑语围绕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这就是四川省盐边县当地被称为“东方的狂欢夜”充满彝族风俗与本土风情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较为普遍的几种说法是: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啰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二、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邓耿妻慈善,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独慈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正如《西昌县志.文艺志》(建昌竹枝词)所载: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杯隐自哀。千古人犹照亮节,吞来六诏已成灰。

三、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的论文 篇2

阿诺尔德·范热内普 (Arnold Van Gennep) 使用“阈限”这一名词将仪式模型化研究, 所谓阈限就是“从正常状态下的社会行为模式之中分离出来的一段时间和空间”, 因此, 阈限既是过程也是状态。凉山彝人对于火把节, 也有过渡仪式的痕迹。彝族过火把节, 按理来讲家里的每个人都得参加。如果由于一些特别的特殊的原因, 没有办法回家与家人一起过火把节, 错过了火把节, 怎么办呢?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 在自己所在的地方与当地亲戚朋友一起过一个火把节, 参加了当地的火把节也就不算错过火把节了。第二种, 如果自己所在的地方, 没有亲戚朋友, 无法参加他们的火把节, 或者是当地不过火把节, 那么家里面父母也有办法解决这种情况的。父母会把过火把节时准备的食物, 比如, 鸡肉、猪肉等象征性地拿一点点腌制好并保存下来, 等在外的人回家后给他品尝, 就算是不小心, 没保存好, 孩子回来的时候肉已经坏了, 也要象征性地尝一下, 这样就表示过了火把节了。如果没有过火把节, 发生了一些不顺的事, 不快的事或者是身体上出点小毛病啊生病什么的, 那么发生的这一切就会被认为是活该。只有过了火把节, 这一年才得以平安。

很明显的, 离家在外工作的人, 得想办法从他所处的工作环境中分离出来, 回家过那三天的火把节, 谁也不敢去试没有过火把节有什么样的后果发生。火把节三天时间里是不能下地耕作的, 火把节在这里明显地具有通过仪式的作用, 只有通过这个仪式才能寻求到心灵的归宿与认同。

二、火把节选日子的内部涵义

凉山彝族有关火把节的古谚语说:“猪月朔九夜, 日子不用选”。其意思是说, 每年的猪月也就是农历的六月, 朔九夜就是初十五后的第九个晚上, 这一天的日子是最好的, 不管属什么都可以过火把节。据介绍, 普格县乡村中火把节较热闹的中心——日都地迪撒一带所选的日子, 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那个属“龙”的日子。据说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 龙日路卧饱龙, 年底会有一个丰收饱肚子的好日子。

过火把节的日子, 凉山彝族自治州官方定的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但民间并不按照官方的要求去过, 凉山几个方言区的人所过火把节的日子都不一样。

凉山民间每年举行火把节的日子具体在某一天, 这是没有固定的。每年当地人发现地里面有荞麦粒变黑的时候, 就会请来这个地区最有威望的毕摩或者会择算的德古占卜择算吉日, 看哪一天开始过火把节是最好的。“仪式是关于重大性事务的形态, 而不是人类社会劳动的平常形态”。火把节整个节日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仪式, 这选日子的事情当然不能马虎。

仪式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的, “仪式行为本身就是其目的”。通过祭祀仪式行为的表演来帮助实现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办不到的、无法取得的结果。从逻辑上说, 仪式行为是建立在一种信仰之上的。火把节的目的, 在前文所述的祭祀祖先、点火把仪式和送火把仪式中所念的祈语以可以得知实为达到“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人丁安康, 驱邪避寒”等这些目的。对于山地耕作的彝族人来讲, 这一切都是关乎着这一年能否过上好日子, 所以谁也不敢马虎。选日子得慎重, 山地气候, 每个地方物候条件是不一样的, 正所谓“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根据“有荞籽粒已变黑”的物候现象来择选火把节这个祈愿的日子, 每个地方当然就不一样了。行政的手段帮规定不了火把节举行的日子, 因为人们不愿意去冒那个风险去在当地不合适的日子里举行, 如果在政府规定的日子里过火把节, 恰巧这一年遇着不顺的话, 没人给他们买单。对于山地农耕民族来讲, 没有什么比六畜兴旺, 人丁安康, 庄稼丰收更重要的了, 这关系到他们的生计。四川彝族“依诺”地区不过火把节, 古代本来是要过的, 传说有一年火把节期间下了一场红雪, 庄稼颗粒无收, 大家都认为这是因为火把节的原因, 故“依诺”地区以后不再举行火把节。

三、神圣与世俗二元对立的调和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认为, 宗教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仪式属于信仰的物质形式和行为模式, 信仰则属于主张和见解。他还认为, 世界划分为两大领域, 一个是神圣的, 另一个则是世俗的。彝族是一个十分崇尚祖灵信仰的民族, 对祖先灵魂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尊敬感。在彝人的宗教信仰世界中, 祖灵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权能, 它们关注着后代的事务, 能从多方面影响、操纵现世生活。凉山彝族人常常把吉祥福禄的获得视为祖灵的仁慈与关爱, 把灾难和不幸的降临看作是祖灵惩罚所致。在心理上, 凉山彝人对祖灵是一种崇敬、仰赖、敬畏的心理。在凉山, 无论大凡小事, 祭祀祖先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 祭祖先时如果家里某人不在无法参加, 那么得把一件他平时穿过的衣服放在仪式现场以代表他。

祭祀祖先是非常重要的, 火把节第一天, 如果去亲戚家窜门去了, 无论如何都得回家把祭祀仪式做了。祭祀完成后, 祭品都是分食了的。如果有客人在, 上供的祭品必须是主人家先吃了, 客人才能吃。彝人的待客之道平时都是先让客人吃饱了主人才再吃, 只有这火把节的祭品必须得主人家先吃。但彝人是好客的, 主人家并不会吃多少, 只是象征性地先吃一点点, 然后给客人吃。主人家每个人都得分食献祭过后的肉, 还不能吃东西的小娃娃, 大人就撕一点点肉在小孩的嘴上抹一下, 算是小娃娃吃过了。

在整个祭祖仪式中用于祭祀的牺牲是与祖灵交往的媒介, 通过献祭, 祭品的分食, 用牺牲从祖灵那里换得庇佑达到神圣与世俗的交融。

四、结语

凉山彝人认为通过火把节, 祭祀了祖先与各方神灵, 通过了这个仪式, 可以求得来年人丁平安, 五谷丰登得到心理上的安慰。火把节中蕴含着丰富的彝族传统宗教与文化, 值得继续探讨。

摘要:彝族是生活在仪式中的民族,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的一个重要的节日, 它无处不有着彝族人的宗教信仰的烙印。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 从这节日的名称上就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宗教气息。

关键词:彝族,火把节,仪式

参考文献

[1]阿诺尔德·范热内普, 著.过渡礼仪[M].张举文, 译.商务印书馆, 2010:3.

[2]朱文旭.彝族火把节[M].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9:42.

[3]Smith, J.Z., The Domestication of Sacrifice, see ed.by Hamerton-Kelly, R.G., Violent Origin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198.

[4]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 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45.

彝族火把节在幼儿美术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彝族火把节 幼儿美术 运用

【分类号】G613.6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 Zhaojue County nursery 616150

[Abstract] Yi Yi Torch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 use of the Torch Festival activities, tap it in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art activities, art activities apply it,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fine arts, but also so that children love this nation.

[Key words] Yi Torch Festival children art use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越是民族的,越有生命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利用传统节日教育,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

彝族在每年的农历二十四都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活动,它的主要活动有:点火把、选美、跳达体舞、斗羊、摔跤等活动,它是一个集祈丰、祭祖以及娱乐为一体的节日。它的各种活动始终贯穿着同一个主题,为群体的利益敢于与恶势力斗争,敢于赴汤蹈火。即要敢于付出,勇于斗争,才能获得成功和胜利。

火把节在美术活动中的教育意义:火把节的起源、传说、节日活动;彝族服饰色彩、特点等挖掘火把節中的教育价值,通过火把节的活动场景、活动内容、活动背景等创造出美术题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火把节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通过火把节中的各种活动,制定出幼儿发展的目标,选定出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运用不同的材料开展各种活动。通过欣赏民族服饰,配饰等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造作的能力。引导幼儿欣赏火把节中人们踏歌的情景、彝族服饰、造型等让幼儿对彝族火把节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了解民族艺术文化特色,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及审美能力。

1、在欣赏活动中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幼儿欣赏火把节中的美。了解火把节的内容及意义,说出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喜欢过火把节。教会幼儿感知美,认识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点火把活动感知火的变幻一会儿“S”形,一会儿是“Z”形等,感受它的动态美;人们围着火把唱歌、跳舞,感受到“火”文化的神奇,感受到节日的快乐;通过“选美”活动,感受到彝族服饰的色彩,图案与众不同,具有民族特色美;通过“摔跤”、“斗鸡、斗羊”等活动,展现人的体魄、气质、胆量与智慧,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美,感受到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讲解活动的背景,了解活动的意义,了解民族文化艺术文化的特色,培养民族精神。

2、在绘画活动中

运用火把节中的事物,让幼儿仔细观察,找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幼儿对贴近生活的物品更感兴趣。点火把就是幼儿最喜欢的,让幼儿创作出不同的形状,不同图案的火把。选美活动中的彝族服饰了解它的颜色(红、黄、黑)了解它的图案,主要是日、月、星、云、天河、羊角等。把这些运用到装饰活动中,让它们具有民族特色(如彝族黄伞)。通过格斗活动,观察动物的特征,画出它的动态,通过围火跳达体舞,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节日场面,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体验绘画的乐趣,让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作能力得到发展。如:“彝家火把”“生活中的裙子”“彝家新寨”等,更好的了解到彝族服饰的颜色和花纹特点。

3、在手工活动中

布置活动场景用的三角旗,彝族饰品(哈帕、项链、耳环、荷包)还有火把都是幼儿感兴趣的我们运用各种材料(卡纸、胶片、亮光纸等)通过各种形式(折、剪、粘)等,让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自己动手创作出与别人的漂亮饰品,“美丽的火把”“我的项链”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造作的能力及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更让幼儿感受到彝族文化的独特。我曾根据彝族的荷包制定幼儿手工活动“三角荷包”获得全州赛课二等奖。

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以幼儿美发展为目的,促进幼儿在美术方面能力发展,使我们民族文化得到良好传承,我们将不断探索民族文化教育,密切联系幼儿园其它学科,让幼儿更好的体验民族艺术美,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幼儿教育纲要(试行)

2 中国民俗论文之彝族火把节的社会意义

3民族元素在幼儿艺术课程中的作用 中国学术发表网

4彝族火把节在艺术活动中的运用 王晓燕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作者简介:

钟发敏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9 .12.20 籍贯: 四川会东

学历:本科 民族:汉 单位:四川省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幼儿园 教师 幼教一级

reference:

1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rial)

Social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Yi Torch Festival of Folk Paper

Role 3 national element in preschool art curriculum published in Chinese academic network

4 Yi Torch Festival in artistic activities in the use of Chinese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Xiaoyan

About the Author:

Zhong Famin Gender: Female Date of birth: 1979 .12.20 Birthplace: Sichuan Huidong

Education: Bachelor Nationality: Chinese Unit: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 kindergarten teacher Zhaojue County

彝族火把节的资料 篇4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看到这情景,体古孜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是云南民族村除泼水节以外的品牌大型节庆活动。每年火把节期间,景区都会推出一些别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在保留“祭火、巡游、斗牛、火把打跳以及激情火把狂欢”等原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火把节还特别邀请了彝族哑巴表演队、白族唢呐乐队、斗羊队等,进一步丰富和营造“精彩火把节、经典火把节、欢乐火把节”三个时间段。同时还新推出了“火把节选美、纳西族东巴祭火、火把跳赛”等项目。

除了阵容强大的少数民族拦门敬酒迎宾和彝族花腰歌舞、三道红、大三弦等乐器伴奏外,还有刺激好看的牛王争霸,斗羊比赛,激情热闹的彝族祭火仪式,将民间民俗的味道彻底还原,让游客感受多个少数民族的激情四射,体验独具特色的狂欢盛事。

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彻夜不息。

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是选俊男靓女。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评委由民间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选结果绝对公正。俊美的条件不仅要看外形还要看言行品德。如美女的条件是:头发浓黑、眉毛浓、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长、皮肤细腻红润,身材匀称(不能太瘦)、言谈举止得体、人品好、勤劳等多种条件。俊男的条件又不同:勇猛善战,仪表堂堂,体魄雄健。言行要有风度,头梳英雄结,佩带英雄带和宝剑,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牵骏马。如今,这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节都要进行的比赛。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火把节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英雄黑体拉巴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彝族的火把节小学作文 篇5

“火把节”是彝族人的一个传统节日。

传说古时有个魔王残酷迫害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既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火把节”的节日特别有意思,男人们参加摔跤、斗牛、斗羊、斗鸡、赛马、爬杆等项目;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最美的要数选美了,你看那一个个美丽的彝族姑娘手里拿着黄伞,牵着美丽的镶包,还有一个个帅气十足的`美男。

“火把节”那天家家杀牲以祭祀祖先,饮酒、吃坨坨肉。当夜幕降临时要集中到一处点燃火把、唱歌、跳着美丽的达体舞,一直玩到天亮才结束。

吃过饭以后,差不多天黑了火把节欢庆开始了,一位吹笛子的长者站在所有人的中间,这位长者可以算是村子里比较有本事的人,因为吹笛子的手艺只传授给他的儿子没有儿子就传授给他信赖的人,在这位长者的旁边有一堆火把,大家围成了一个圈在一起跳“踢脚舞”跳好了一会儿舞,人们拿起火把点燃了,人们举着火把在田野上跑,我看见点点星光和点点火光,火把每到一个人身边都都要围着火把绕代表着吉祥、平安,大家都盼望秋天能有好收成,从他们的笑容中看见了他们秋收时的样子。

彝族火把节 篇6

彝族的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要算“火把节”。这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不论是聚居区还是杂居区,也不论是云、贵、川三省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彝民都欢度这个节日。由于分布地区广,不仅火把节的欢庆仪式及娱乐内容有所不同,就连具体日期也不一致。大、小凉山一带,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而贵州多在六月初六。云南彝区,在火把节的当天夜晚,一吃完饭,每户人家门前都竖起一个火把,且以村寨为单位在广场上集体扎一个大火炬,桶般粗细,高高竖立。各家的火把放在大火炬周围。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炬,且歌且舞,饮酒、赛马,并用松脂撤火把为戏。凉山地区,每逢火把节,大都以村寨为单位,举行集会。人们手持火把绕住宅和田间游巡,并插松明火把于田埂之上。游巡之后,人们又聚在一起,围着熊熊燃烧的髯火,弹月琴、吹口弦,开怀痛饮,纵情歌唱或围圈起舞,以此庆祝丰收。活动常常是通宵达旦。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种种说法。一说唐代六诏之一的造贴诏王被蒙舍诏王皮罗阁所害,他的夫人闻讯后,立即率兵赶去,但待她赶到时,诏王已被烧死在松明楼里了。于是,她命令士兵燃起松枝火把,为死去的诏王领路招魂回家。事情发生在六月二十四日,后来,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悲壮的历史事件,就定这天为火把节,相沿成习至今。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天上、地下分别有两个著名的大力士。天上的大力士名叫“斯热阿比”,地下的大力士名叫“阿提拉八”。天上的大力士非常傲慢,瞧不起地下的大力上。一天,他专程下凡来找地下大力士“阿提拉八”,向他挑衅,说是要比赛摔跤,想毁掉“阿提拉八”的声誉。“阿提拉八”看透了“斯热阿比”的用意,决心应战。几经较量,挑衅者屡遭失败。于是,回到天宫,罗列“罪名”去禀告天神,说人间百姓如何触犯天规、蔑视天神。天神轻信了他的诬告,就派遣许许多多的害虫,铺天盖地地飞向人间去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事件发生在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阿提拉八洞察情况,立即号召并领导百姓,燃起松明火把,奋力驱赶害虫。经过全体人民的努力,终于战胜了来自天宫的害虫,保护了地上的庄稼,并获得了罕见的丰收。为了纪念地下大力士阿提拉八领导人民取得的这次重大胜利,彝族人民就定这天为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关于彝族的火把节,还有一个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凉,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真个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孔武有力,聪明超人,英勇无畏,跨上骏马能日行千里,迈开脚步可飞崖走壁。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沉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爱,对美发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进夜。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展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看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尽,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在一次火把节之前的采访上,一个42岁的彝族人潘木乃像孩子般陶醉其中。“每家每户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三只鸡,富的村杀头牛。”他说,“最开心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和摔跤,多有味道的哟!”

火把的亮度可不比烟花差多少,可以将整个地方照亮的如同白昼。这就是火把节的特色,几千甚至几万人在一起点燃火把这才是壮观的一幕。

早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类似于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第一天是祭火,家家户户举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并且杀牛宰羊。

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选择配偶,展示才艺。所以有人称为“中国第二个七夕节”。

最后一天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彝语称之为“都沙”,意为“送火神”。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在一年一度的火把狂欢、彝族选美、摔跤、“朵洛荷”等彝族特色活动中,在现代社会的不断撞击下得以传承。

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在狂欢夜观赏了盛大焰火晚会的美国游客詹姆斯?艾普说:“这些灿烂的烟火是我出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为了过中国的火把节,他和朋友专程从家乡远道而来。

“农村里不管是老人小娃,庆祝火把节的兴致还是不变,到了过节,四面八方的人都必须回来。”潘木乃说。

去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火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年轻人淡忘的危险。”凉山州彝学会会长巴莫尔哈认为,将它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彝族人民及其后代、地方领导都是个教育,也可以让外界来关注和保护它。

彝族火把节的论文 篇7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省份,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作为云南绚丽多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传统民俗节庆不但成为该民族的特色节日活动,也成为其他民族的狂欢节庆。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楚雄彝族火把节自举办以来,今年已是第33个年头。楚雄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邹顺伟指出,今年火把节与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突出“还节于民、还俗于民”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好看、好玩、好吃,群众参与性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8日下午17:00,楚雄下起了瓢泼大雨,但节日的氛围并未因雨水的袭击而有所减弱。楚雄彝族人民穿上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服饰早早来到活动现场,游客们也成群结队地进入各大祭火会场,一同等待着神圣时刻的到来。

晚上20:30,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李红民宣布:中国·楚雄2015彝族火把节祭火大典开始!此时虽然雨水并未减弱,但彝海公园早已人潮涌动,民众和游客过节的心情依然激动万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在主会场祭火大典达到尾声之际,彝族祭司毕摩登上了祭台,彝族小伙们长号齐鸣,毕摩围绕着等待点燃的火堆开始诵经、祈福,最后通过传统钻木取火的方式点燃了圣火,四周数个3米高的火堆也随即被点燃,红彤彤的火焰染红了天空,瞬间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当四周的火把都燃燃升起之时,内心激动万分的游客和市民丢下了手中的雨伞,排成两队长龙去点燃手中的火把,尽情地欢呼雀跃,火光将每个人的笑容映衬得更加灿烂。随着毕摩取火,祭火大典也落下了帷幕,但此时属于市民和游客的火把节狂欢才刚刚开始,民众高举着火把,走上了街头,围着火把,手拉着手,跳起左脚舞,激动的神情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此时,在彝海公园旁正进行着彝族传统火把巡游活动,在紫溪彝村田间地头进行彝族传统撒火把活动。

据了解,此次火把节群众狂欢系列活动将持续一周左右,地点分布于楚雄彝海公园、彝人古镇、桃园湖广场和楚雄九县城中心广场、特色乡镇、村组。活动内容涵盖:左脚舞、竞技、斗牛、民乐、彝绣、商品展销、彝族特色羊汤锅等。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参与狂欢,感受彝族文化,聆听彝人声音。

上一篇:古诗爱情名句经典语录下一篇:小学生作文:家乡有秋天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