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培训心理健康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干部培训心理健康(共8篇)

学生干部培训心理健康 篇1

——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讲座

一、什么是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在学生群体中担任某些职务,负责某些特定职责,协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一种特殊学生身份。

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干部,本质是个学生,然后才是干部,他在学校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又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

二、热身交流

(一)我为什么要当学生干部?

做好学生干部是宝贵的经历。

当选学生干部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炼。学校是微观的社会,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担任学生干部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练。

作为学生干部,我们是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学生,或许你常常会面临两难选择。

多年后,你们会发现,一种沟通两个不同群体的能力,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二)我心目中的优秀学生干部是什么样的?

据调查,普遍比较欢迎的学生干部:

1、处事热情

2、情绪稳定

3、待人亲切 几种不受欢迎的学生干部类型:

“擦鞋”型。也称理论型,优点是他能说会道,将点点的事在上司面前可以说成大功劳,有多不容易的结果,时常不忘擦擦鞋,随时向上司汇报某些情况,以理论为基础,忘了行动或许是不想行动吧,邀功第一行动最落。姑且勿论他们有无料,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有鞋油,识“擦鞋”,擦到老师对鞋“亮”晒,搞到老师心都甜埋。识得用亲近老师这招,的确醒目,皆因好多东西都掌握在老师手上,例如成绩、操行……看来这种学生干部还挺有脑的。

听话型。老师要他们做,他们就做;叫他们不做,他们就不做,真是非常听话。总之他们为人踏实,绝对不会为自己争取多做点,但又绝不会少做,可以说“好事 没他份,衰野又轮不到他”。

发号施令型。也称指挥型,习惯于发号施令,指挥别人

不是群众型。他们表面上是干部,实际上同群众没什么分别。他们由于成绩好而被人选上当干部,但平时干部开会时,他们绝对是被遗忘的一分子。只有当做苦力的时候,如交代任务做事的时候,干部留下来搞卫生的时候,干部去搬桌子的时候,他才成为干部的一分子。这种干部绝对可悲,无论在同学中,干部中,还是老师中,都绝对没有任何影响或威信可言。做干部做到这样,有什么意思?

表现型。爱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爱出风头。你是怎样的学生干部?

(三)我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有心理压力和困惑吗?具体有哪些?

三、学生干部常见的心理困惑

(一)吃亏的困惑

有一部分学生干部曾向老师倾诉,做学生干部很吃亏,不想干了。他们认为,既然是学生干部,就应该多为学校、多为班集体争光,多为同学、多为教师办事。班工作做得多,自然觉得很累,从而影响学习,思前想后,就有了放弃的念头。

(二)角色的困惑 不少学生干部都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很多时候很难把握自己所担当角色的度,造成一种自我的迷失。他们认为,学生干部是教师的助手、集体的骨干、先进学生的代表,每当师生出现不同看法或矛盾的时候,学生干部更应坚持和教师站在同一条阵线,坚持原则,反对集体中的不良行为或倾向。而许多中职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普遍存在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对过分的师道尊严反感,厌恶那些对教师言听计从的学生,觉得他们是没有主见的人。

(三)能力的困惑

传统观念上,学生干部常常是品学兼优的人。所以,当一位班主任发现班上一位学生诚实正直、乐于助人、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非常适合做本班班长而找他谈话的时候,这位学生非常不安地对他说:老师,我不行的,我成绩不好,怎么能做班长呢?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他们本人,都对学生干部的学习和工作抱有较大的期望值,这使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重的心理压力。当他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或阻力,效果不理想的时候,他们常会问自己:我行吗?我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吗?当他们不能正确处理时,常会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失败感和沮丧感受。

四、学生干部常见困惑的解决方法

(一)全面认识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意义

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引导、帮助学生干部全面认识自己工作的积极意义,为学生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干部会议、座谈会或个别谈话的形式,使学生干部懂得:能成为一名学生干部是师生们的信任,是一个为集体出力的机会。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的意义很广泛,决不仅是考试分数能全部代表的,还有很多很重要的方面,比如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做事,为日后寻找就业提供了比其他同龄人更大的成功机率。虽然这种回报不是马上发生的,但它仍然是可以预见的。此外,作为学生干部,会对自己学习成绩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如果自己能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工作,讲究学习方法,提高效率,学习成绩受影响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学生干部是学生和教师挑选出来的,大家有责任,也有义务支持他们的工作。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和大家的切身利益有关,因为良好的集体,会帮助每一个成员更加健康地成长,使每一个成员都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因此,不但学生干部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个集体努力工作,这个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关心这个集体,为这个集体尽全力,并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最大程度地帮助了自己。

(二)取得正确的角色定位

学生干部正确的角色定位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学校,有责任让教师明白,学生干部所面临的角色困惑决不是他们推卸的托词,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理解学生干部的困惑并帮助他们正确地处理这一困惑,有助于学生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干部认识到,他们所面临的困惑并不是个别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可以通过角色互换法予以解决。一方面,学生干部应该主动地多从教师、同学方面的角度考虑问题,凡事设想一下他们的想法与反应,再考虑所应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坦率地将自己的问题和疑虑向老师反映,以取得老师的谅解与帮助,同时自己也向同学们解释清楚,作为学生干部,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坚持原则,积极地向教师反映学生们的意见和看法,很好地执行学校的决定,才能不辜负师生们的信任,才能算是尽到了集体成员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正确地认识和提高能力

应该使师生认识到,选拔学生干部主要的标准不在于学习成绩,而在于工作热情、工作能力和工作潜力;应该使学生干部认识到,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期望值高一些,多付出一些努力是好的,但给自己过多的心理压力,不但是无益而且有害的,因为过高的焦虑会降低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也会损害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应该使学生干部认识到,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挫折,当自己遇到挫折时,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相信自己,用乐观的情绪鼓励自己,有必要时向朋友、向老师求助,千万不能在自我的围城中反复自陷;更应该使学生干部认识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帮助学生干部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还必须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为他们提供明确的指导。

在学习上,要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会向不同的任课教师求教,明白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明白不学不问,就没有学问的道理。

在工作上:第一,明确不同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要使他们职权分明,便于他们开展工作;第二,要具体地布置任务。由于学生的工作经验有限,所以教师在分派和布置任务的时候,布置得具体些,有助于学生准确地完成,不至于因理解上的偏差造成工作上的延误和损失;第三,提供必要的工作方法的指导。教师在分派任务时,应估计学生干部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具体的工作方法的指导;第四,及时监督和检查。教师决不能将工作交给学生后就不闻不问,一般最好在不干涉学生干部具体工作的基础上,及时监督和检查工作进行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和处理;第五,每次工作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干部总结工作方法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并给适当的建议。这样,学生干部每完成一项工作,他们的工作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学生干部有了比较成熟的工作方法时,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即便如此,对学生干部工作上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都会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提高工作能力。

孔子说:吾一日三省吾身。作为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帮助学生干部经常总结学习和工作上的经验和教训,尽快地提高学生干部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和工作的双赢家。

五、学生干部的心理素养

1.热爱本职工作:可把智慧、能力发挥出来,有满足感。2.该管的要管,树立威信

3.乐于交往,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跟同学、老师都能把关系处好。学会尊重老师、爱护同学;民主、平等对待同学。

4.自知自爱。对自己有适当地了解,悦纳自己,发挥潜能,对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能坦然接受。

5.对同学要有爱心:一个感情贫乏、冷若冰霜的学生干部给同学们的印象常是严肃、冷漠、可畏而不可亲,更不敢向其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衷肠,自然难以达到沟通与配合的目的。

6.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及时地把握对方的心理,是与人沟通的前提。须有察言观色的分析判断能力。7.学会透过对方的欢乐、惊奇、焦虑、窘迫等现象去观察、思考,分析其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心理症结,才能更好地把握同学们的内心世界与思想脉搏,才能更好地与同学和老师交往。8.良好的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六、如何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如何处理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学生以学为主。学习不好的学生干部,往往很难在同学中建立威信。学会平衡课业和学生干部的工作。尽力之后依然无法负担两者,就一定要做一个选择。

(二)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成为同学和老师甚至校方交流的桥梁。有和校方或老师不同的想法,应该在和同学谈及之前尽量先与老师沟通。提高自己的游说能力。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老师。

(三)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领导,要把自己看成是志愿者和服务者。尊重他人的意见,以诚待人。

要学会和各种人打交道,对各种人有容忍心。民主。实实在在,不要搞形式主义。谦让。

心理小贴士: 如果在校期间,你能够懂得平衡社会工作和学习,学习一贯优秀;同时,让老师觉得你是他们的好帮手,让同学觉得你值得信赖,那么,你就为你踏上社会做好了很好的准备。

七、学生干部常见心理误区

误区 l:权威心理

人类的历史证明:在人类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中,权力是最不可靠的。同学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和稳定,更需要我们老师和学生干部来对他们的行为、想法加以引导,而不是命令。

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让别人理解和尊重的要求。“权威心理”却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同学某些想法和做法的理解、尊重和引导。误区2:惩戒心理

我们容易认为,同学违反纪律,是故意捣乱,如果不严加惩戒,让其产生畏惧心理,班级就会很难管理。

为了镇住学生,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严加斥责、讽刺、挖苦,视一犯再犯的学生为“不可救药”,从而惩戒有加。惩罚只能使学生和学生干部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并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误区3:偏袒心理

调查资料表明,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学生干部能够公正合理、平等待人。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干部的偏袒、不公正,会严重挫伤大部分学生的上进心,甚至产生离心效应。

你获得了少数人的心,却失去大半壁江山。每个人心里自有一杆称。误区4:急躁心理

有的学生干部对同学缺乏足够的耐心,动辄大发脾气、训斥、挖苦,这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相反还会给学生造成不应有的伤害,致使矛盾升级。

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学生干部,每天工作量很大,难免产生急躁心理。急躁只会事倍功半。误区5:个人英雄主义 沟通、协商、合作。

八、心理调试技巧及建议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真诚相处,宽容待人;接纳他人的态度与意见;适度暴露缺点,不要“太完美”;有效沟通;妥善处理人际冲突。

(二)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掌握正确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引领高效团队,提高工作绩效;善于时间管理,合理统筹规划。

案例:值2.5万美元的时间管理秘诀 1.不要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完。

2.手边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

3.每天晚上写出你明天必须做的事情,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排列。

4.第二天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必去顾及其他的事情。第一件事做完后,再做第二件,依此类推。

5.到了晚上,如果你列出的事情没有做完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把最重要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的事情明天再做。日程表时间管理法

我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这件事是否可以不干?

这件事是否可以交给别人去干? 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

(三)调整情绪、适度减压

情绪管理三部曲:What? Why? How? 告别完美,接受缺陷; 健康心态,直面挫折。

九、心理压力测试

十、正确面对学习工作中的压力

学会丢包袱

不要妄想追求完美无缺 远离虚荣

给自己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注意休息

十一、做情绪的主人

(一)管理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无时不在:

恐惧、愧疚、气恼、伤心、悔恨、窘迫、沮丧 管理负面情绪

调整认知、人生定位、自我状态

可能的四种“人生定位”

1、我很好,你也很好——自信的2、我不好,你很好——原始的3、我很好,你不好——优越的4、我不好,你也不好——无望的

(二)情绪调节8个方法 1.宣泄:找人倾诉或大哭一场。

2.转移:到大自然中去、看电影、听音乐、会朋友。3.静思:把不良情绪升华到美好境界。4.自制:明白发怒只有后果而无结果。5.阅读:读书会带来好心情。6.代偿:换一种有成就感的事情。7.愉悦:想喜欢的人和事。8.放松:运动、放空

心情树:当你的心情五彩缤纷,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脚步 五种能有效为心理减压的方法:

激怒疗法。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理疗才能治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恭请不到,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野话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郁症也好了。可惜,太子和他的母后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齐闵王还是把他杀了。但文挚根据中医情志治病的“怒胜思”的原则,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却治好了齐王的忧郁症,给中国医案史上留下了一个心理疗法的典型范例。

逗笑疗法。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却一天天严重。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自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痛苦疗法。明朝有个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勤奋好学,头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乡试,又中了举人,第三年会试,又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传来,务农的父亲,高兴得连嘴都挂到耳朵上了,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便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李大谏不得已便请某御医治疗。御医思考良久,才对李说:“病可以治,不过有失敬之处,还请多加原谅。”李说:“谨遵医命,不敢有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给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李大谏的父亲听到噩耗后,顿时哭得死去活来,由于悲痛过度,狂笑得症状也就止住了。不久,御医又派人告诉李的父亲说:“你儿死后,幸遇太医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被救活了。”李的父亲听了又止住了悲痛。就这样,历时十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好了。从心理医学上讲,此所谓相反疗法。

羞耻疗法。羞耻是人的本能,中医利用人的这一本能,治疗一些疑难怪症,都收到了意外的效果。传说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举再也不能下来,吃药治疗皆无效果。名医俞用右,利用女子害羞的心理,假装要解开这位女子的腰带,扬言要为她作针灸治疗,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手势动作惊怒了,不自觉地急忙用双手掩护下身,急则生变,双手顺势自然下垂复原。这是中医采取“围魏救赵”地计谋权诈的心理疗法,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

森田疗法。“森田疗法”又叫禅疗法、根治的自然疗法,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1874-1938)创立,取名为神经症的“特殊疗法”。1938年,森田正马教授病逝后,他的弟子将其命名为“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消除思想矛盾,并对疑病素质的情感施加陶冶锻炼,使其摆脱疾病观念,针对精神交互作用这一症状发展的机制,顺应注意、情感等心理状况来应用些措施,并按照患者的症状和体会,经常使之体验顺从自然。蔬菜大棚里,一位年轻病人正在指挥着大家热火朝天地运土、浇菜、施肥,健身房里,几个病人大汗淋漓地在跑步机、单杠上做运动。森田疗法是治疗神经症的最佳疗法。治疗要点是为所当为、寻找痛苦,为所怕为、忍受痛苦,有所不为,以顺应自然,超越自我,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症状,通过行动陶冶治病。治疗分绝对卧床期、轻体力工作期、重体力工作期、生活训练期4个步骤。心理小贴士:内心舒畅的人往往能创造佳绩

十二、关注自我

(一)提升自我的方法

1.每天读书;

2.学习新的语言;

3.打造你的灵感空间;

4.战胜你的恐惧;

5.升级你的技能;

6.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7.承认自己的缺点;

8.立即行动;

9.向你佩服的人学习;

10.减少在电脑、手机上的时间; 11.培养一个新的习惯;

12.让过去的过去; 13.帮助他人;

14.好好休息。

有了电脑,我们似乎就很少写字、记日记。可最近,心理学家却提醒我们,写日记能让你更加自信。

据美国“心理中心网”报道,发表在《心理服务》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写日记能增强人的自尊心、让人变得更自信,甚至有利于减轻社交生活中的焦虑感。

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日记或类似的写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情绪表达和释放手段。此时,人们可以进入一种完全放松、自然的状态,更加真实地体验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进行肯定和鼓励,增加自信心。此外,通过这种记录,可以对情绪和生活进行梳理,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研究者进一步提醒,无论是传统的书面日记,还是博客等电子日记,都能起到同样效果。

(二)让你内心强大的8个要点 1.善于发现生活的美 2.养成看书的习惯 3.有品位

4.和有思想的人交朋友 5.学会忍耐与宽容

6.培养健康的心态,重视自己的身体 7.生活有理想、有规划,学会经营 8.尊重感情、珍惜缘分 结束语

学生干部培训心理健康 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

选择上海海事大学2008级经济管理学院和交通运输学院学生干部(包括班长、团支书、辅导员助理)64人为学生干部组调查对象,随机剔除获得有效问卷60份,并从两学院随机抽取2个班的普通同学作为普通学生组,随机剔除获得有效问卷70份。基本情况见表1-1。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SCL-90作为研究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SCL-90即临床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Symptom Check List.90)由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引进修定。该量表由90个问题组成,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测查心理健康的10个方面,即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和饮食及睡眠(本文不研究“饮食及睡眠”项)。被公认为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能准确刻画自觉症状和变化程度等优点。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1~5分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将属于每个维度题目的得分相加并除以题目数,即得到该维度的得分。

1.2.2 数据统计

在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利用SPSS15.0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差异用多变量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心理状况比较

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总体之间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Wilk’s(魏克斯)=0.930, pillai’s trace(皮耐轨迹)=0.033, P=0.046,两组间多因素整体差异显著。两组间单变量方差分析显示,如表2-1,敌对、偏执两因子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各因子平均分除恐惧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是学生干部得分高于普通学生。

*表示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2 不同性别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及与普通男女学生的比较

男女干部之间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Wilk’s=0.865, pillai’s trace=0.127, P=0.038,两组间多因素整体差异显著,在强迫和人际关系两个因子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还显示,男干部与普通男学生之间,女干部与普通女学生之间多因素整体差异均不显著;各组间单变量方差分析显示,如表2-2,男干部与普通男生在各因素上的得分只有偏执因子达到显著性水平,女干部与普通女学生在各因素上的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从各对比组各因子平均分来看,男干部在各因子得分上均高于普通男生,女干部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惧5因子得分上均低于普通女生。

3 讨论

3.1 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显示,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干部敌对、偏执因子的得分显著地高于普通学生;且多项因子的平均得分高于普通学生。这些结果表明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普通学生,这与高玲(2007)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近年来,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据调查,全国“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其中包括相当部分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平时在校园生活中相对活跃,一般很难把他们与心理问题联系在一起。但当走近他们的生活,焦虑不安、情绪大起大落、偏激、冲动等情况却屡见不鲜。这折射出他们心理方面的某种倾向。

*表示与男学生干部比较, 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学生干部作为公众人物,他们时刻关注自己的成绩和表现,尤其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不允许自己犯错误。学生干部在“光环”的下面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小心的维护着自己完美的“面具”。由此,各种消极情绪在内心的堆积,就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学生干部敌对和偏执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原因可能就在于此。一向被众星捧月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既要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课余又忙着社会工作,高强度的校园生活节奏,使一部分学生干部身心疲惫。“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意识,加之喜欢夸大自我,在对待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往往很固执,与同学缺乏了解和相互支持,这些都使他们适应环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当脆弱,在与同学交往中容易产生摩擦,与普通同学关系紧张,直接影响到日常工作和学习,在学生中处于孤立,使其距离学习和工作中的理想目标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其精神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负面情绪积累,造成敌对、偏执等心理问题。

3.2 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及与普通学生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干部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干部,这似乎提示男性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及女性。究其原因,可能是男女社会化和性别角色发展的结果,男性相对争强好胜,比女性干部可能更加在乎自己的官职和地位,体验到的压力更大。黄希庭等曾指出“强迫意向的核心是指完美主义倾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也不同程度地追求完美。但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如果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严格,就很容易带来适应的障碍。学生干部身份特殊,在老师和同学的期望和监督下,不少学生干部把“完美”当作自己为人处事的目标,力求尽善尽美,学习上也渴求得到好的分数。这种完美倾向可能是学生干部强迫因子得分高的直接诱因。当“完美”要求得不到满足,或是遭受挫折,就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对自己产生怀疑,在与同学相处时丧失信心,也因此出现人际关系的紧张。

研究结果还显示,男干部与普通男生在偏执因子得分上达到显著性水平,男干部在各因子得分上均高于普通男生,而女干部在躯体化等5个因子得分上均低于普通女生,这说明女干部比男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高,这一结果已有研究证明。男性干部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的原因正如上所述,与社会对男性角色期待本身就高有关,男性易冲动易激怒,再加上学生干部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面临更多的问题,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4 小结

综上所述,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比普通学生优秀,甚至不如普通大学生,其中以男学生干部尤甚,女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干部。这提示我们应重视学生干部,特别是男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

首先,教师要特别注重与学生干部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干部在担任职务期间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打开工作局面;其次学生干部应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根据组织或他人评价和通过深入的内省分析这三种途径,获得较为全面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从而获得自我认同,发掘自身优点,认识自我潜力。再次,在选拔和任用学生干部时,应充分考虑、衡量职位要求与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切合点,选拔适合职务特征的学生。切实推进职位说明制度,清楚定义学生干部的职务、任务,减轻因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等问题给学生干部带来的压力,以科学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考评。

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不容忽视。重视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相应的心理预测——咨询体系,将成为新形势下各高校搞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不容忽视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高玲.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法制与社会, 2007 (4) :650~651.

[2]王铁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光明日报, 2006-05-30:3.

[3]黄希庭, 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21.

职校生学生干部心理状况探析 篇3

【关键词】学生会干部心理健康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竞争也愈演愈烈,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拥有一个越来越健康的心理。学生会干部是当前青年大军中主要组成部分,而学生阶段也是个人心灵历程中最为躁动不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无论生理还是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要经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紧要面对学习,交往,就业等自身成长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更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和考验。近年来,职校学生干部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并表现出上升的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干部的心理状况,笔者通过对职校学生干部的心理状况的调研,求找出解决问题的良方,以促进学生会干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提高。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会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

技术学院不同于高中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教育。生源复杂,学生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许多学生受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网络影响,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近八成受调查的学生干部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选择了向朋友或是同学倾诉,半数人还选择了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减压,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现象。然而,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干部有了烦恼和痛苦也会采用抽烟、睡觉、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消极方式对抗。我们应该提醒他们,可以向家长、老师倾诉,找心理医生咨询等方法。

通过调查,学生会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习压力

首先,一部分学生会干部对所学专业非所爱,这是他们长期处于冲突和痛苦中,进而难以发动和维持学习行动的内部力量。其次,课程较深,基础较差,对所学课程难以理解,学习方法不当,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不会自行调节,从而导致精神过于紧张。

2.生活环境影响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变化。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有些学生顺应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有些学生顺应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而我们有些学生会干部在学习、工作中不善于处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不会独立生活,面对生活环境渐向宽松改变,会产生各种不适应,但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却不能及时调整心理,任其发展,过分放纵自己,没能做到角色及时转换,压抑了自身具有的发展潜力。

3.教育环境影响

学校是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进行交流的场所。但是我们在平时对学生教育中,只是单纯传授知识。很少在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老师、心理医生、心灵热线等认同度不高,学生与家长缺乏心灵沟通,这样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当心理问题积累而得不到良好排解时,便会产生情绪上的扭曲和各种各样的不理智行为,后果不堪设想。造成这样的原因往往是对学生问题分析过于简单,通常从思想上,个人品德上对学生进行批评,而从心理分析的少,过于单一,僵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大行其道,仅仅看重教学成绩,而对学生在情绪、情感、性格、人生观、社会交往、综合能力等方面处于一种自我形成盲目发展的状态,十分危险。同时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基本处于缺失状态。由于学生大部分住校,远离父母,父母只是满足学生生活上的需要,很少有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些因素都深深影响学生心理状况。

4.社会环境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对学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社会的变革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与此同时,相互间也注重人际关系的发展,但是就是因为处于这样一个中西方文化碰撞各种观念相互交错、复杂变化的年代。面对各种诱惑和选择,学生常常感到迷茫和疑惑,心态渐于浮躁。当前网络传媒大众化、广泛化,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影响极大,但由于管理不严,网络上不良信息也随着经济信息、娱乐信息、学术信息混杂在一起,各种社会不良风气极易充斥于校园中,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技校学生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外部影响因素。

5.校园环境影响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影响很大。独特的校园文化,表现学校的特色和风貌。对于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使校园文化活动在调节和规范学生的思维活动、行为趋向、生活方式以及价值标准上发挥独特导向功能。

三、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处理途径

1.自信心的培养

通过“照镜子”的方法,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等,帮助学生干部客观认清自我,倾听内心需要,养成辩证看待问题的方式,建立和谐心态,增强自信心。

2.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学生干部是沟通学生与老师的桥梁,作为学生干部,常常面临上传下达的任务,常常会面临被误解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可能,这些沟通方面的困难往往会造成心理压力。所以学生干部要放下干部身份,时时处处要有为学生服务理念,始终以微笑面对学生,表现亲和力,这样更容易开展工作。

3.承挫力的培养

挫折就是人生的伴侣,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挫折。学生干部面临的工作都不是可以简单完成的,而且工作过程中肯定会伴随着挫折和失败,轻易言败的学生干部是无法成功的。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挫折转变成自己前进的压力和动力,切不可被它吓倒。学生干部要体会面对挫折的坚忍不拔,从而树立信心,提高承挫力。

通过以上这些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干部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认知,对自我评价更积极,对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使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2004]8号

[2]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师大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1

充实而愉快的心理健康的培训就结束了,在这三天里,我受益良多。

在王老师的减压课中,我感受了她的自信和风采。原来一堂心理课,可以那么的充实而有趣。暖身游戏:抓和逃,不仅让学生很快的进入了状态,而且也巧妙地引入了本课的主题。在抛出了主题之后,她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来感受压力,橡皮筋提压力瓶的方式,让压力这么抽象的词变得形象生动,并且清晰的展示了压力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引导学生来解决。在整个过程当中,她都很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并且引导学生把情绪说出来。后面提出解决压力的绘画法,呼吸法,想象法,充分利用了孩子的特点,简单却有效。

xx的课让我更深入地认识了多元智能,原来每个人同时都拥有八种能力。她的热身活动,多彩魔法盒,很好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再结合xx的人生经历,引出了天赋和能力的重要性,再带领着孩子们去寻找天赋能力。当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处于兴奋,投入,享受的状态的时候,她一定做着自己擅长的事。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之所以不能主动学习,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很多学生是被动学习,他们自身却很迷茫。能够在学习上找到这种兴奋状态的同学,他们本来就具有学习的天赋,都能够在学习当中变得优秀。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2

上周,我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教育培训课。这堂课由我们的王副校长亲自授课,让我们获益匪浅。

生命之泉,涓涌不息,青春常绿。在这堂特殊的心理教育课上,亲爱的校长让我们明白了:在这般美丽的年华中,我们也要提防跌入青春误区编织的美丽的网。

老师发给我们每个组一张纸,上面赫然印着一串葡萄的简笔画,让我们小组讨论将能想到的青春期变化一一对应给葡萄涂上颜色。大家唧唧喳喳的忙开了。不一会儿,大家纷纷亮出讨论成果,几名同学被邀请上讲台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长高了,成熟了,关注异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接下来,我们进入到了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上,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男女生交往呢?首先我认为,男女生交往应该是积极正面的。无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也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正确的男女生交往给我们带来的是积极的情感,让我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互激励着成为一个优秀乐观的人。

近年来青少年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普遍关注。在美丽的青春年华,我们理应懂得学会保护自己。我们热烈的讨论,积极分享,有的说结伴而行,有的说学防身术,有的说学机灵点及时求救……这些都是自我保护的好方法。这堂课,让我们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对于自身安全我们要防患于未然。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3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问题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不良心理会对现代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来解决或消除一些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让教学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

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从事研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前提。本人通过自身多年的从教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厌学、执拗、自我为中心、孤寂等几种。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首先剖析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内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由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外部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都来自家庭,家庭的氛围和家庭经济以及家庭成员的素质、态度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学习的压力。此外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促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教学,这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渠道。以班主任为核心,多角度进行辅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并接触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置身于一种新的高度,得益匪浅。无论怎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寻找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心得

3.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

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总结

5.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6.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7.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8.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心理委员培训 篇5

大学生心理委员培训

一、心理委员概述

心理委员是各班的班委会成员之一,主要是在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学院学生工作组、辅导员老师与各班同学之间起着一个信息沟通的作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协助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面的职责:

(1)在班级同学中广泛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自己收集、学院派发、中心派发);

(2)定期组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组织同学积极参与学院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协助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做好心理普查和抽查访谈工作;

(5)按学院要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工作总结。

2.院系信息联络方面的职责

(1)定期向班导师、辅导员老师报告本班心理工作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2)负责收集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信息,对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向班导师,辅导员做汇报。

3.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最重要的职责)

(1)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工作

加强与其他班干部尤其是寝室长的联系,及时发现处在心理危机、应激状态或心理明显异常的同学,在第一时间内向班导师和辅导员老师报告,帮助并劝说该同学到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咨询。

(2)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干预工作

发现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同学并及时报告辅导员之后,按照辅导员和校心理中心的要求,协同其他班委做好相关工作。

(二)心理委员的工作要求

1.积极维护自我的身心健康,培养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努力学习有关心理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心理讲座和心理委员培训。

3.工作遵循保密原则,维护同学的权益,不得随意泄露同学的隐私。

二、心理危机干预概述

(一)定义

1.什么是心理危机

个体认识到某一件事或境遇超过了自己的资源和应付能力, 即构成心理危机。

2.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及时予以适当的心理援助, 以防止精神崩溃, 使其尽快摆脱危机。

(二)什么情况会引起心理危机

1.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

2.恋爱关系破裂;

3.突然失去亲人(如父母、配偶或子女)或朋友,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关系破裂;

4.失去爱物;

5.破产或重大财产或住房损失;

6.重要考试失败;

7.严重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等。

注:心理危机的范围

1.生活目标受阻所致, 采用常规的选择和行为无法克服.困难和境遇使人们无能为力, 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精神解体状态:应对方式受到严重破坏,并产生害怕, 震惊和痛苦

(三)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

第 1阶段(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

第 2阶段(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 第 3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 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四)心理危机的特征

1.通常为自限性,多于1—6周内消失;

2.在危机期,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干预;

3.预后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适应能力和主动作用以及他人的帮助或干预。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 自杀或攻击行为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重建信心及正确的自我评价及时处理当事者的精神, 情绪及行为问题帮助建立支持, 摆脱危机帮助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求助者学会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应对挫折

三、自杀预防

自杀率是一个国家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的重要参照指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12 / 10万就是高自杀率的国家,而中国目前的自杀率是 23 / 10万。在中国,据推算每年约有 28.7 万人自杀死亡、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第5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15至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自杀成为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第一死亡因素,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学生在心境(mood)和行为上的改变是可能自杀的一个重要征兆。特别表现为学生的抑郁和退缩,自我评价的明显降低,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变(肮脏)。这同时伴随着明显的对学习兴趣的丧失。他们经常不去上课而独居家中。这种痛苦经常会向别人诉说。大多数准备自杀的学生都留有遗嘱。

(三)自杀主要有八大危险因素:

①抑郁程度重、②有自杀未遂史、③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④生命质量低、⑤慢性心理压力大、⑥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⑦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⑧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

(四)大学生自杀原因

1、长期的影响

由于这些因素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个体形成了不恰当的应激方式,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采用过激的方式来应对。

(1)家庭环境

家长有自杀倾向。

家庭暴力。

家庭关系不和。

(2)所属群体的影响

有一种集体性的自杀,也叫扩大性自杀。在别人的感染影响下,才产生了从众的自杀行为。

(3)各种媒体的不当引导

各种媒体对自杀的不当态度,也可能误导大学生,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自杀或许是一个解决问题、获得解脱、令冤枉自己委屈自己的人感到自责和后悔的途径。

2、激化性的事件

这一类的事件往往被看作是导致自杀行为的激化事件,自杀者往往是在遇到这些事情 后,产生挫折感、虚无感、绝望感,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1)学业及工作的挫折与失败

(2)失恋与情感中伤害

(3)与他人发生冲突或自己出现过错产生报报复心理,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来对抗。还有的是自己做出不当的行为受责罚后,出于逃避或羞愧而选择轻生。

(4)经济、疾病等生活重大事件

这些重大事件给个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是他们感到无力应对,在绝望无奈中用结束生命来对抗这些痛苦。

3、个人的性格特征

某些个体具有抑郁的、冲突的、极端的性格特点,这样一种性格的特点作为一种背景影

响着随后处理问题的方式。在遇到激化性的事件时,个体长期而且相对稳定的气质与个性加上特定年龄的心理特点,二者共同影响着个体对激化性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解释。其中一部分个体就更有可能通过自杀来消极地解决问题。

(五)对自杀的认识

1.对自杀的误解 :

 自杀是突发的,无规律可循;

 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 情绪好转后,自杀企图就没有了;

 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

 对有自杀倾向的人不要谈论自杀;

 大学生自杀多为学习问题。

(1)自杀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三阶段:

①自杀意念形成阶段,②内心生死矛盾冲突阶段,③自杀行为选择阶段。注意捕捉预兆则可有效防范自杀。

(2)谈论自杀的人也会自杀。谈论自杀也是自杀前的一种预兆、一种求救信号。80%的人自杀前向他人发过这类信号。

(3)即使情绪好转,自杀危险一般在意念产生后三个月内仍然存在;

(4)一般人也会有自杀念头。椐国外的某调查资 料,30% —50%的学生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意 念。我国周达生1990 年的调查指出,大学生中12% 的人有过自杀意念。

(5)对有自杀危险的人应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使其得到充分的宣泄和疏导。

(6)大学生自杀不仅仅是学习问题,父母感情、个人感情因素往往是他们自杀的重要原因。

注:即使知道一些危险因素也不等于能预测出哪个人会自杀,什么时候自杀。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方法能预测自杀,但如既往有过自杀未遂史及有强烈的无助感会增加自杀的危险性。

(六)自杀“可能的”征兆 言语上:

• 直接向人说出

• 间接的向人表示出

• 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情或拿自杀开玩笑

• 谈论自杀的计划,包括自杀的方法,时间和地点

• 流露出无助、无望的情感

• 与亲朋告别

• 谈论自己现有的自杀工具

例如,直接说出:

“我希望我已死去”

“我再也不想活了”

间接说出:

“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

“现在没人能帮得了我 ”

“没有我,别人会生活的更好 ”

“我再也受不了了 ”

“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 ” 行为上的征兆

•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危险行为增加)

• 抑郁的表现(情绪的改变, 睡眠或食欲的改变)

• 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 饮酒或吸毒的量增加

自杀前的预兆

1.把自己想死的念头对周围的人诉说或在日记、绘画中表现出来;

2.情绪性格明显反常,焦虑不安,或无故哭泣;

3.抑郁状态,食欲不好,失眠;

4.回避与人接触,与集体不融洽或过分注意别人;

5.行为明显改变,对生活麻木且冷漠的人,自杀前像突然变了一个人,敏感又热情;

6.无故送东西、送礼物给亲人或同学,无来由地向他人道谢或致歉;

7.上课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成绩骤降.(七)帮助有自杀倾向者的要点

1、保持冷静,耐心倾听

2、让他谈出自己内心的感

3、要接纳他,不对其做任何评判

4、不要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感受

5、询问他们是否有自杀的想法

“你是否有过很痛苦的时候,以至令你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不但不会引起他自杀,反而也许会挽救他的生命)不要这样问:

“你没有自杀的想法,是吧 ?”

6、相信他所说的话,任何自杀迹象均应认真对待

7、不要答应对他的自杀想法给予保密

8、让他相信别人是可以给其帮助的,并鼓励他寻求他人的帮助、支持

9、要尽量取得他人的帮助以便与你共同承担帮助他的责任

10、如果你认为他即刻自杀的危险很高,要立即采取措施

-不要让他独处

-去除自杀的危险物品,或将他转移至安全的地方

-陪他去精神心理卫生机构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11、如果自杀行为已经发生,立即将其送往就近的急诊室

四、在危机干预中,心理委员的职责

1.积极维护自我的身心健康,培养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合格助人者的心理特质

2.努力学习有关心理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心理讲座和心理委员培训 危机状态的敏感程度和专业程度

3.工作遵循保密原则,维护同学的权益,不得随意泄露同学的隐私,按照现实情况的要求,只让尽可能少的同学知道

学生干部培训心理健康 篇6

在学生入校后两个月时间内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得到宝贵的原始数据,如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学习焦虑等指标数据,方便今后做数据对比;通过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性格特征的测试,还

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建立预警工作机制,可以筛查出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分析,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档案系统可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成长关键期和关键点的指导工作,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诊断、入学适应性指导、考前减压、专业选择咨询和升学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特点,以利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教师通过心理档案的科研模块,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直接的方法,从而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与对策 篇7

1、竞争与成长的压力

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学生干部这个群体中, 他们会遇到更多挑战和竞争, 为了更快的成长, 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 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 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可以说学生干部一直都在和自己与别人竞争。良性竞争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和影响, 使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可, 自己的作用得到最大价值的发挥;是自己所在的组织表现力更优秀, 使组织整体工作能力更高效。但是在良性竞争存在的同时, 恶性竞争也是避免不了的。恶性竞争使人自私狭隘、消极颓废, 甚至出现严重道德品行问题。大学生还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对于各类事务的处理还不够理性, 在面临竞争的时候,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 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背负沉重心理压力。

2、学习与工作的压力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 学生干部还要在这方面做表率, 高校往往对学生干部的成绩还会做一定的标准, 低于这个标准将不能继续担任干部职务, 所以学习成绩在学生干部的心理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 成绩还关乎到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外出交流、就业推荐等, 他们总是希望学习成绩优秀, 工作也完成的出色。但是, 在平时, 他们将面临众多社会工作、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助理工作等, 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有些学生干部不能合理安排, 统筹协调学习与工作, 常常纠结于在空隙时间到底是看书还是做工作, 延伸到究竟是坚持在学生组织工作, 还是一心扑在学业上, 却往往两方面都没能做好, 这种目标不稳定, 两难的境遇, 相互冲突, 给学生干部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交往与情感的压力

交往是人的一项基本需要, 作为学生干部, 交往显得更为重要, 没有交往就没有交流, 没有交流就达不成共识, 就得不到理解支持, 工作也无法开展。学生干部需要和老师交往、和组织内其他干部交往、和不同的学生组织交往, 还要和普通同学交往, 每种交往都要求他们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甚至在某些场合, 他们需要扮演几种角色, 既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办事, 又要和其他干部分工协调, 还要在竞争性的组织中, 体现自己组织的优势和能力, 还得照顾普通同学的情绪, 有时使他们疲于应对。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 表现在情绪上, 恰恰大学生又处于情感丰富期, 对自我情绪难以把握分寸, 再加上学生干部的身份, 使他们有时必须压制自己的情绪, 有时又发挥的过了头, 如果不能合理宣泄, 及时调整, 慢慢会积聚成心理负担, 或者在个人行为上表现的要么自负、过度自信乐观, 要么沮丧、过度悲观。

二、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应对措施

1、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辅导, 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虽然对心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面对, 他们还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 而且他们正处于人格完善阶段, 也是各种矛盾冲突相对集中的时期, 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 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辅导。可以通过团校、专题讲座、素质拓展等形式, 把学生干部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突出特征、处理方法等给他们详细介绍, 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启发教育,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缓解他们的心理冲突和压力。自觉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 关注自我心理状态, 开展自主式心理疏导.一方面可开展自主式心理探究.就是自主选择与其心理发展、心理问题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此过程中获取心理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发展;另一方面可开展自主式心理训练.通过自我体验一些心理训练活动, 及时发现不良倾向, 主动纠正心理偏差, 完善自身心理品质。

2、营造良好组织氛围, 给予学生干部的帮助和支持

环境对人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作为学生干部的主管部门和学生会组织, 应该给他们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宽容互助的集体氛围, 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使他们与组织成员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对于优秀的学生干部, 要提供外出交流、推优入党和毕业推荐, 做到公平公正, 正面引导。在学校层面, 要加强组织干预, 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推进全方位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 尊重和落实学生干部在校园生活中的主体性, 关注他们的日常需要, 关心他们的情感世界, 关怀他们的心灵冷暖, 努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多样化,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 要注重对学生干部个性的保护、张扬和发展, 使人才培养工作既反映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共性, 又体现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个性;教育手段上要遵循差异性原则, 把学生干部心理综合症和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区别开来, 针对特殊性, 因材施教.

3、合理定位, 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干部对工作总是充满信心和期望, 对人对事总要求完美, 但很多时候都过于理想, 当事实与计划的落差太大的时候, 他们会自我否定, 甚至一蹶不振, 毕竟他们的心智都还没有成熟, 考虑事情不完善也在情理之中, 但有时候他们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主观上把所犯的错误放大, 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 学生干部要客观的对自己进行评价, 对自己有全面正确的认知, 然后合理定位, 发掘优势, 正视不足, 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信念, 在看待问题的时候, 要避免走极端, 克服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不光是从个体长远发展出发, 更能立足现有的资源, 着眼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不好高骛远、心浮气躁;也能以我为人人的思想, 从别人、集体出发, 辨证思维、换位思考, 与老师、同学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让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和谐顺达.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既是学生, 又承担着对学生的服务和管理, 他们处处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既要完成学业, 又要做好本职工作, 多重角色使他们在得到锻炼的同时, 也比普通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 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所以, 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干部群体, 从多个层面对他们进行帮助支持, 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干部,心理压力,对策

参考文献

[1]高玲:《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法制与社会》, 2007年4月.650—651。

学生干部培训心理健康 篇8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学生干部培养 应用

1 积极心理学理念诠释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首倡。积极心理学着重于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致力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使人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获得更大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内容: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认为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增强个体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它认为积极人格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三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它认为人的经验都是从环境中得来的,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因此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2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

2.1 符合学生干部自身成长需求

一项湖南省多所高校组织的问卷結果显示,81.7%的被调查者认为担任学生干部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成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68.5%认为是为了“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留遗憾,丰富人生经历”。这些数据表明,现在高校学生干部的任职动机主流是上进的、积极的,而学生也渴望通过学生干部的经历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获得更多积极心理品质。这些都非常符合积极心理学的主旨。

2.2 符合学生干部队伍现状需求

学生干部是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对活跃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创造高尚文化境界和氛围有重要作用。而当前学生干部存在主动性差、缺乏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凝聚力等诸多问题,如何发挥学生干部的个体潜能,如何构建一种积极的学生干部团队系统,并且使系统内部每个成员都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能够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得以研究、解决。

3 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策略

3.1 引导学生干部形成积极认知, 用乐观的认知增强信心

Seligman认为,“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作持久、普遍和内部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具体和外在归因。而归因的方式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增强信心。

学生干部在任职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犯错,甚至遭遇困难和挫折。如果只关注“问题”、追究“责任”,学生干部很有可能丧失信心,进而消极处事,影响个体的成长,以“问题”为取向的评价模式,是不利于学生干部成长的;相反,如果我们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认知风格,对所犯的非原则性的、品质性的错误采取乐观的归因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增强他们对学习生活的信心,激发其潜在的优势。

3.2 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体验快乐

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其中心理享受更有利于积极品质的培养和个体的成长,所以积极心理学主要以培养和增进个体的心理享受为核心。

现今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着相对素质“优良”与情趣情感相对“不良”的矛盾,高度的热情与期待在遭遇挫折与困难后,极易转变为强烈的挫败感和否定感。因此,要引导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发现成功和令人愉悦的地方;即使遭受挫折,也要善于寻找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对于培养学生干部来说,就是要使他们能够满意地体会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使他们在成功、进步、提高中体验积极情趣,感受担任学生干部的幸福和快乐。

3.3 利用正向期待,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传统的教育模式习惯从学生的问题着手,以矫正“缺点”为目的。这在老师与学生相处之初,就产生了“挑毛病”与“担心做不好”的消极心理暗示。与此相对的,积极心理学则主张“赏识教育”,以尊重人性为基础,以赏识为先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

通过教师正向期待的引导,学生干部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不断地对照,了解自己前进的速度并不断缩小达到目标的距离,逐渐形成“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学生充满自信、不惧怕困难”的良性循环,学生干部的行动积极性才会高涨和持续。因此,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中,高校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鼓励的语言来对待他们的积极品质;要充分尊重学生干部的个性、创造力,充分给予信任和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完善的人格。

3.4 指导学生干部实践积极行为,实现“高峰体验”

高校教师对待学生干部只有言语上的“激励”和态度上的“正向期待”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学生干部的积极行为是指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并借助于组织或群体的舞台展示自己的能力,在为他人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尊严、成就感、幸福感等“高峰体验”,即我们常说的自我实现。

作为高校教师,要积极为每一个学生干部提供锻炼的平台、实践的机会,创造能够满足学生干部需求、发展其潜力的机会;根据实际的工作内容,可以让学生干部适当参与学生工作的决策、实施、监督和管理,使其感受到强烈的荣誉感;恰当地运用“助人自助”的咨询原理,通过一些利他行为活动,如志愿服务等,在增加锻炼机会的同时,有意识地帮助其为别人创造幸福,从而获取更多的价值感,巩固工作热情,更加激发自身潜能。

参考文献

[1] 乔永平.积极心理学对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J].健康教育,2011(10):264.

[2] 邹定辉,高涵.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214.

[3] 徐张,王佳利,李磊.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的理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2008.7(22):42.

[4] 张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启示[J].宿州学院学报,2008(1):126.

[5] 刘洁.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运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5):38.

上一篇:法制教育讲座稿下一篇:安全用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