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有感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唐山大地震有感(共16篇)

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1

——观影片《唐山大地震》有感

一部震撼人心的大片《唐山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影片以1976的唐山大地震为背景,细致的描写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人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23秒,短短的时间活生生的人就化为乌有,那种痛苦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泪水背后的缕缕温情。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母女之间的爱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曾觉着李元妮很悲惨,她背负着两个人的生命——丈夫拿命换她,女儿的生命是她放弃。一个内心负载这么多的人,活得该多累。女儿方登一生都会是悲剧,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

影片上映以来,媒体报道用的最多的词汇是“泪水”;谈起这部影片,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是“感动”。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带给我们的,还是现实生活带给我们的,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人的“帮一点”,从一个隐姓埋名的爱心符号,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爱心群体,“感恩、博爱、开放、超越”是新唐山人文精神,一种特有的品格和精神!因为他们还活着!深思这些感动,我想这来自于所有中国人心中那根共同的真、善、美的琴弦。

“23秒,32年”,这是电影《唐山大地震》留下的数字。23秒能失去什么?32年能感悟到什么?感叹地震的震撼之余,感动于人的内心情感。其实地震只是载体,大事件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在浮躁的社会,情感的复杂多变,心灵浮动,没有归属,社会的种种诟病,我们常害怕岁月流逝,却总忘却活着是多么的可喜!很多时候,会认为生存已经没意思,其实,许多人却正在生死之间挣扎。我们确实应该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毕竟,有生命就有情感。影片用宏大的情感叙述,告诉我们在老天爷面前不是抱怨,而是感恩惜福,困难和灾难并不是最可怕的,怕的是人心的泯灭!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延续,无法阻挡,情感被生命承载,生命才如此有意义。

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2

《唐山大地震》票房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功不可没。无论是饰演母亲的徐帆、饰演姐姐的张静初, 还是饰演养父的陈道明, 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中徐帆饰演在大地震中失去丈夫的单身母亲李元妮。一出场就面临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艰难抉择……当以为已经遇难、32年来一直祭奠的女儿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 没有预料中的相拥而泣, 已经步履蹒跚的母亲跪到女儿面前!徐帆精湛的演技像一颗颗催泪弹, 一次又一次地引爆观众的泪腺。

徐帆的丈夫、本片的导演冯小刚也曾经毫不掩饰地赞扬徐帆在片中的完美表现, 他说:“我认为演员要和她最有缘分的角色相遇, 李元妮这个角色和徐帆就有这个缘分。每一个演员可能都在等这么个角色, 徐帆就是正好赶上了, 她这个烟花就被点燃了。我认为目前为止徐帆演得最好的角色就是《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 已经达到人戏不分的境界。从导演角度来看, 很难再有其他演员在这个角色上能够替代徐帆, 非她莫属。”

张静初在片中饰演的姐姐方登也给人惊喜。她32年的故事看似波澜不惊, 实际上恰恰是一个普通人哀痛隐忍的过程, 她被母亲抛弃、被继母怀疑、被男友背叛, 她默默承受, 她的生命中没有大痛, 因为她都将痛藏在心里, 直到与母亲尽释前嫌, 才真正地情感迸发。张静初很好地拿捏了表演的分寸, 几场戏, 她对陈道明、对徐帆, 都是无声泪下, 节制, 不煽情, 不矫情, 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坚韧。

《唐山大地震》 篇3

——冯小刚

影片根据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改编: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救孩子,司机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这对孪生姐弟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母亲元妮无奈中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侥幸生还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却从此对母亲的选择充满怨恨。多年后,姐姐最终理解了母亲的痛苦,重新回到了久违的家庭。

《唐山大地震》

导演:冯小刚

主演:徐帆

陈道明

张静初

23秒32年

——《唐山大地震》主题曲

作曲:李健 作词:梁芒 演唱:尚雯婕

如果没那么长的夜/此刻怎会这么痛/二十三秒三十二年/让一生失眠

眼角有鱼尾的图案/时间压弯了躯干/二十三秒三十二年/月就没有圆

被风吹乱的蜡烛/顶着火焰流泪哭/当挖开记忆那一层土/就像经历没有麻醉的手术

耳朵塞满了孤独/我听不见幸福/别再用冷漠对待麻木/我还有温度

如果没那么长的夜/此刻怎会这么痛/二十三秒三十二年/月就没有圆

被风吹乱的蜡烛/顶着火焰流泪哭/当挖开记忆那一层土/就像经历没有麻醉的手术

耳朵塞满了孤独/我听不见幸福/别再用冷漠对待麻木/我还有温度

观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4

昨日下午,由集团公司团委举办的2010年团干部培训班把我们青年们聚齐到了荣基电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的影片,它是一部讲述1976年河北省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中的情感电影。在此之前,我已从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对此部人气极高的影片了解多少,如此高质量的影片,引起人们巨大的共鸣,我迫不及待的在影院中入座,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电影开映了不久,随着一道蓝光闪过,大地颤抖了,地面开裂了,电线起火了,楼宇倒塌了,生命消失了,顷刻之间刚才还是欢声笑语的放映厅,顿时鸦雀无声,有的只是轻轻的叹息,有的只有默默的泪流,有的只是慢慢的擦试。无情的灾害将无数的生命掩埋在废墟当中,往日和谐美丽的城市在瞬间化为乌有。面对无情的灾难,人民子弟兵不惧危情的无私奉献,全民百姓纷纷慷慨解囊,为解救地震中受灾的人民筑起一道坚硬的钢铁长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影片中无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医疗救助等救援队伍,第一时间集结出发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不畏艰险用铁揪和手将,尽最大的努力探询生命迹象,将被困的人民一个又一个的救了出来。而无法奔赴现场救援的亿万华夏儿女,则纷纷以捐款捐物的形式,为灾区人民早日战胜灾难作出巨大奉献。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救助,唐山大地震的损失被降到了最低点。在此,我们会想到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8.0级的特大地震再次造访中华大地,再次考念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同样面对无情的灾害,中国人民仍就紧仅团结在一起,用真爱汇集一股强大力量,各地人民子弟兵迅速集结赶赴灾害现场,解救被困的群众,取得了重大成效。近年来,中国遭受了各类地质灾害,灾难面前,紧紧团结在一起,用真爱凝聚力量战胜灾难。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5

今天,我看电影《唐山大地震 》,被里面的情节深深打动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对龙凤胎:方达和方登。他们在一个漆黑的夜晚 中熟睡,而父母不在他们身边。就在这时,灾难突然降临:地震了!父亲 方大强为了救母亲元妮而在地震中牺牲。元妮获救后,就继续去寻找姐弟俩。可是,此时的两个人已经被压在一块楼板底下。元妮找到他们后发现,此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因为,在这块楼板底下,姐弟俩只有一人有生还的可能。最后,元妮狠了狠心,将弟弟 救了出来。——弟弟得到营救,而姐姐 呢,最后却以顽强的生命 力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了。

电影演完后,令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元妮在救姐弟俩时。我知道,元妮舍不得放弃 姐姐,因为方登毕竟是她的亲生骨肉啊!但是,她不得不放弃,忍痛割爱,选择方达。我为姐姐的幸存感到既难过 又高兴。难过的是,她还那么小,居然遭受到如此大的苦难。高兴的是,在这天灾人祸、无人救援当中,她居然还能以顽强的生命力活下来,真应该感谢上天让她拥有一颗坚强 的心脏。同时,我也忘不了方大强,他竟然能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的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妻子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精神啊!此外,我也要向解放军叔叔、消防队员、医生们表示致敬。因为,是他们给予了灾区人民生存 的希望,让他们坚强的活下去。

看完这部电影,我从中得知:地震无情,人间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近段时间,舟曲又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伤亡惨重,令我心痛不已。不过,灾区的同胞们,你们千万不要哭!我们会与你们手牵手、心连心,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帮助 你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篇二: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颗从脸颊划过,一家人都哭了。此时此刻,我心里赞叹着:《唐山大地震》震得并不是地面,而是人们的心!

“只能救一个。”这句看似普通的话让元妮不知怎么办,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救弟弟”无奈之下,元妮只好选择儿子。这句简简单单的话刻在了姐姐王登的心里。王登后来被解放军所救,但心灵受到了无比大的创伤,父亲死了,母亲为了弟弟放弃了她,她长大后不愿意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她恨她的亲生母亲。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王登不顾生命危险,跟随医疗队来到汶川,偶然听见弟弟王达跟别人讲述母亲这三十二年怎么过的:原来母亲一直住在老房子里,不肯搬离,她总是念叨着:“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对不起你爸和你姐啊!”她跟弟弟王达回了家,才知道,弟弟每年上学要买书,母亲都买了两份。王登跪在了母亲面前,“对……对不起!”王登哭得泣不成声,她的亲生母亲也失声痛哭 起来,“32——32……年啊!”王登的母亲说道。看到这是我早已泪流满面,是呀,整整32年。我相信,王登的亲生父亲一定很高兴,过了32年,王登恨了32年,她的母亲忏悔了32年!母女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我心里想:她的母亲当初也是迫不得已,一块水泥板压着两孩子,翘着头就压到姐姐那,翘着头就压到弟弟那,手心手背都是肉,也是没办法呀!王登的感受我也明白,她恨她的母亲,觉得母亲偏爱弟弟。我觉得元妮是无奈的,当母亲的有什么办法?我觉得王登有些过分了点,再怎么样,也是母亲啊!再怎么样,亲人永远是亲人啊!

篇三: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近期我与家人看了《唐山大地震》,虽然我不是唐山人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但是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很大。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面对地震的亲情!徐帆演的母亲和张国强演的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爱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惟妙惟肖,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了的痛苦选择过程,被演员演得真实、动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无论是谁都是自己的骨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选择,那可关系着生死,最后选择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分离,母亲无奈的答应,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说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还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奉献,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灾区的第一线,体现出人民军队是人民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电影中对爱的表现处理非常到位。父亲不顾生死推开母亲自己却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这些体现了爱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地震后母亲30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6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唐山生活的方大强一家四口遭遇了唐山大地震。方大强长眠不醒;方凳、方达姐弟俩被分别压在一块水泥板的两头,妈妈元妮只能选择救一个孩子:一旦撬起水泥板的一头,那另一个孩子将被压死。元妮最终选择救弟弟……但姐姐方凳也侥幸逃过一劫,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三十二年以后,在汶川地震的唐山救援队,姐弟俩终于相认,方凳也原谅了母亲。

在影片片尾,方凳和母亲在自己的“幕”前抱头痛哭。方凳说:“在我见到方达时我就后悔了。他是我弟弟!他还活着!”这句话使我潸然泪下。一个险些夺走她生命的人,方凳可以为“他还活着”而痛哭,为“他还活着”而内疚,为“他还活着”而后悔……这是多么感人的亲情啊!

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7

一、历史与现状

“大片”流入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4年中国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中影公司经理吴孟辰以分账方式进口外国一流影片的建议, 提出每年可以由中电视系列剧团统一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 (2) 由于进口的这些影片基本上是好莱坞的大制作, 预算较高, 所以它们又被国人称为10部进口“大片”。这些进口大片数量有限, 其票房却占到当年中国大陆票房的50%以上, 各制片商, 发行商以及国内放映院线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中国的大片热潮由此开启。

在90年代引进的10部大片中, 1997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无疑是其中的翘楚。作为全球及北美地区历史单部影片票房的第一名, 《泰坦尼克号》蝉联其殊荣长达12年之久, 直到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出现, 《泰坦尼克号》终于退居第二。《阿凡达》以超过5亿美元的制作费用、宏大瑰丽的场面, 并以全球总票房超过20亿美元的佳绩刷新了《泰坦尼克号》的票房神话。

在好莱坞大片庞大商业利润的吸引和对中国电影市场侵袭的巨大张力中 (2003年之前, 好莱坞大片基本上占有了我国电影市场份额的60%—70%) , 两岸三地的电影人也纷纷尝试大片路线。2000年台湾导演李安拍摄《卧虎藏龙》, 制作预算为1千5百万美元, 其在全球票房为2亿2千8百万美元, 并一举夺得当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真正开启了华语大片时代的到来。受《卧虎藏龙》商业成功的鼓舞, 中国亦有越来越多的高投资的电影被制作发行, 很多知名导演亦纷纷为大片转型, 华语电影也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下表为2000年以后, 堪称华语大片, 票房过亿元的电影:

(注:以上数据来自网络)

这些国产大片虽然也云集了诸多国内一线大明星、相对于其它国产电影也确是高投资、大制作, 也不乏大场面, 但其观影效果和票房却未必总能如初所愿。《满城尽带黄金甲》被认为是一部“东方式的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 形式上虽已达到大片的视听觉刺激, 但成亦形式, 败亦形式。张艺谋对《雷雨》的“创意性”改编使其时代意义和文化反思丧失殆尽, 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仅仅成为徒有空壳的噱头, 《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能不说是一部内容苍白的形式主义影片。《夜宴》因厉王诙谐的形象及文白夹杂、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台词让一部严肃沉重的宫廷悲剧严重变质为喜剧而让人诟病。2010年1月22日《孔子》上映, 同档期的《阿凡达》仍在热映, 消息一出, 很多人自觉地担心《孔子》会被《阿凡达》覆灭, 然而正如大多数国家的电影保护政策一样, 《阿凡达》的2D版 (普通版) 在《孔子》上映之日统一下档, 只保留该片的普通3D版、IMAX版。在这样强力的保护政策下, 《孔子》终于收获一些票房。然而, 导演陆川观看《阿凡达》之后在其博客里表示了对卡梅隆的仰慕和赞美, 并为中国电影人表示羞愧, 表示是一次集体服气的完败。

面对国外大片好口碑、高票房的来势汹汹, 国产大片总是宣传造势“声威显赫”, 最终票房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对真相的探寻中, 有人尽心地评选出每年的十大炮灰电影, 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些票房严重掺水的炮灰电影中, 国内所谓的大片亦不在少数。当中国电影人和观众惊呼美国大片是“狼来了!”的时候, 国产大片如何才能摆脱被吞噬的命运?中国,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片?

二、启示

国产大片和美国大片较量过程中的失利, 很多人将之归结为技术上的原因。本人认为问题的症结首先不在技术, 而在故事内容本身。中国电影, 尤其是大片在故事讲述方面极为欠缺, 华而不实的通病极其严重。

2009年10月上映的田壮壮《狼灾记》是个典型。此片宣传时号称是导演五年磨一剑的绮情巨制, 本片故事原型也是根据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提供的日本著名小说家井上靖的小说取材, 再加上导演本身在中国电影界中的影响力, 据此, 观众可以信任地推测本片应该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大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五代鼎盛时期田壮壮曾放言: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他也被一些电影人、文化人看作是最有希望成为大师的中国导演, 但是在已经是“下个世纪”的《狼灾记》上映后的反馈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观众普遍反映故事情节不够饱满充实, 叙事不够清晰完整, 空有高山大漠、林海雪原的宏大场面和美景。对此, 田壮壮在影片上映后参加一个访谈节目时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现在不需要大师。中国需不需要大师我们暂时不做讨论, 但事实是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观众一样需要大片。《狼灾记》除了评论上的失利之外, 票房回收也仅有400万。类似这种被寄予厚望却在评论或票房中大为失利的中国大片还有陈凯歌《无极》、冯小刚《夜宴》、张艺谋《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吴宇森《赤壁》、胡玫《孔子》等等。从这些大导演的大片中, 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大片, 绝对不只是场面的宏大、投资的巨大、演员的国际化或知名度这些空壳, 大片同样需要重视故事、重视故事的讲述方式。事实证明, 中国电影缺乏的不只是技术, 更是故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故事, 是绝大多数商业片的生命线。纵观上表堪称华语大片的电影, 可以发现, 中国大片非常偏好从历史素材中取材 (3/4的比例) , 对当下现实地关注严重欠缺。诚然, 美国大片中也不乏《魔戒》、《亚瑟王》等历史题材, 但更不缺乏《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第5元素》、《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生化危机》、《侏罗纪公园》、《阿凡达》、《2012》等等立足于美国近现代史, 更立足于当下, 思考未来, 表达科技飞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巨大影响的优秀影片。对比中美大片取材, 中国大片显然缺乏关注现实的勇气、思考未来的大器, 固然容易失去观众真正的热情与关注。

另外, 中国大片过分重视海外观众的观影心理, 甚至一味以古老中国的种种元素“媚外”, 在表面符号化的中国元素中, 影片早已丧失了 (有意忽略) 厚重的本土文化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丧失为代价的视听盛宴背后, 中国大片的内核却显得极度匮乏, 极度苍白无力。种种形式大于内容、形式谋杀内容的惨败也正是中国大片在故事方面的症结所在。

国产大片和美国大片较量过程中失利的第二个因素在于导演的定位模式。目前活跃在中国影坛的大陆导演是第五代和第六代。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在各自的影片定位上显得泾渭分明。第五代执著于历史题材、对画面的构图尤其讲究、造型意识强烈, 这样的情怀延续至大片, 则成了大片亦以古老中国的种种历史故事为主, 关注画面表面的视觉冲击力。第六代导演在第五代导演赫赫声名和社会政治的强大压力下逐渐浮出水面。为了冲破第五代的束缚, 获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六代导演普遍关注当下社会的边缘人物, 影片表达带有强烈私人性的体验、主题低沉、镜语体系写实化。虽然与美国大片一样是对当下社会的关注, 但第六代强烈私人性体验的表达却严重缺乏了主题的宏大与普适性, 对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科技后遗症、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短视, 使之局限于极度的自我、小我情怀, 难以获得大众的认同。第五代与第六代导演应打破自己电影的固定模式, 放宽眼界与胸怀, 敢于探索与创新, 在电影的题材与主题精神上尽量与当今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观众在精神需求和审美上已经极大提高的受众语境匹配。

在大片时代到来的当下, 中国大片唯有定位明确, 而不仅是形式化的跟风美国大片或者内容上肤浅地媚外, 才能扭转颓势, 获得稳定、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大片盛行的时代, 面对美国大片好口碑、高票房的来势汹汹, 国产大片如何才能扭转颓势, 获得稳定、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片?

关键词:大片,票房,症结,故事

注释

1 《世界电影史》 (美) 克莉丝汀.汤普森著, 陈旭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122页。

从《唐山大地震》里看“原谅” 篇8

心理学指出,人们拒绝原谅对方,其一是潜意识里觉得一旦原谅了对方,就等于说对方是正确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合理的。其二,害怕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例如:明明你和妻子约定在某地见面,没想到超过一刻钟了,却还不见人影。若你心想:“她又迟到了,真是不尊重我”,你便会觉得生气。过了一刻钟,人还是没来,你便想:“是不是当初我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唉!当初该说得更清楚一点才对……”此时你觉得懊恼。又过了一刻钟,对方还是没有来,你可能会想:“她是不是出了车祸?”此时你觉得忧虑、着急。最后,当妻子平安出现时,你立即觉得松了一口气,但紧接而来的,是各种交织复杂的情绪。若妻子的迟到有个不寻常的理由,例如公共汽车出事而她幸好没有受伤,你不但感到释怀,还会觉得庆幸。如果你认为妻子迟到只是个借口,则会感到愤怒,忍不住会抱怨责备她。

从生气、自责、担忧、高兴、愤怒,你的思维影响了你的情绪,思维改变了,情绪也会跟着改变。若要厘清心中不断涌现的负面情绪,除了设法疏导、发泄这些怒气之外,还应借着沟通,寻找出来引发这些情绪的诱因。当你改变原来的判断,怀恨哀怨的情绪自然会消失。这点就像《唐山大地震》中女儿终于与母亲相认,得知母亲不是“重男轻女、不要自己”,而是形势所迫,最终释怀一样。

以上述妻子迟到的例子来说,当你把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想法,用成熟的态度对妻子表明后,如果妻子诚心道了歉,并且日后行为确实有改进,你的怒气就会自然消失。如果妻子一点悔意都没有,那么你在表达了情绪和想法后,就要成熟地接受这个不愉快的事实,把精力用到较有意义之处。生活中充满了不完美,人要懂得“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并能分辨“什么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你可以这样想:“妻子行事拖拉是她的问题。在这件小事放过她,并不代表我吃了亏。若能原谅她,代表我成熟了,何况真正吃亏的是她自己。为这种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懊恼,是跟自己过不去。”

以上想法不是自我安慰。因为,人永远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行,无法不许别人使自己难受。世上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能触动我们的心理平衡。但人有选择思想、控制情绪的能力,实在不必让已经发生的事主宰自己的情绪反应。不愿轻易放过别人而长久心怀不满,到最后真正吃亏的还是自己。而且每个人心理平衡,应由自己负责改变,不该把过错推给亲人或其他在童年时曾伤害我们的人。许多时候,别人伤害我们是无意的,有些时候,别人让我们伤心,是因为他们不够成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何况我们在不成熟时,也伤了许多人的心。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很难说是谁的错。这本不是個完美的世界,诿过与报复,均于事无补,只会消耗本来可用来成长的精力,反而延迟了我们适应的时间。

在一部电影中看出积极的力量,才是有意义的。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9

灰暗的天,阴沉的天气,多得数不清的蜻蜓,一只接着一只的急忙飞走。一场大地震即将来临。那是在一九七六年的唐山,许多人在睡梦中惊醒。瞬间的震动,一座宁静的城市就毁于一旦,鲜活的生命也在此终结。原本温柔的夜,刹那间露出了它凶恶的獠牙,吞噬着千千万万条生命。看到这里,我流泪了,为人类的命运,为那些死去的受难者的灵魂而流泪。主人公元妮,在选择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时,母亲选择了弟弟——方达,而姐姐方登因此被埋。可姐姐并没有死,被两位军人夫妻所收养。弟弟的一只胳膊没有了,父亲也去世了。但母亲并不知道女儿还活着,直到地震,姐弟在救援队中相认,一家人团圆。

活着真好!当把自己放在骨灰盒里的时候,当自己的名字被打在石碑上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真没有了”。感谢解放军叔叔,你们那抗震救灾中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祖国是我们的,这部影片也提醒了人们,应该保护环境,不要乱砍乱伐,不要让水土流失,不要让我们的森林变成沙漠。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到了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部影片的内容情节生动逼真,又非常的感人,催人泪下。许多演员演得非常精彩,惟妙惟肖,让人看了都不禁赞叹。这部影片也把当中的情感充分的发挥出来,实事求事,酸甜苦辣都能一目了然,让人十分感动。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10

同前两次一样,看完之后我难过了很久,一个人在家里抽泣。然而过后仔细品味,我发现三次让我流泪的理由,或者说悲伤的对象,是不尽相同的。

第一次主要是为灾难的残忍和人物的悲惨命运而哭,第二次主要是为了那个母亲的挣扎而哭,到了第三次,我除了为电影,为人物落泪之外,还为我自己感到悲伤。

这时,一个疑惑突然就从心中升起。我突然就想问自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这么多的灾难,我却没有付与同等的悲悯?同一类的地震,有的甚至有更多的伤亡。还有海啸、泥石流等等诸多灾难,我在新闻中看到时,从没给予过一句超越“哦,可千万别发生在我身上”之上的评价。甚至对于南京大屠杀,我即使会在历史试卷上写下“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一类的话,内心也从无过深的触动,只是对“三十万”这个数字有一个冷漠而疏离的印象。

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我天生就是一个冷漠,冷酷,甚至冷血的人吗?我想不是的,否则,我又怎会为那个唐山的家庭屡次落泪呢?

我开始想,用力地想,我想这之间有怎样的差别,又是什么样的隐蔽的力量促使我作出两幅截然不同的姿态来。

我似乎发现了问题所在。

“三十万”,这可怕的“三十万”!它是罪魁祸首,是差别产生的根源。

人不是冷漠的,但数字是无情的。一个数字,只是一个符号,轻飘飘地钻进人的耳朵里,除此之外,再无甚功效了。我们在听的时候,听到的是“死了三十万人”,于是就只是“死了三十万人”,这就完了。

可不该是这样的。哪能是“三十万人”,应该是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再一个人……每个人生命的消逝,哪怕是意外中的丧生,都该是值得哀悼、同情的。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可爱的个体啊!这么能用一个简简单单的“三十万”来掩盖、代替!他们中,有俏皮可爱的小孩儿,会拉扯着衣角向我们要糖吃;他们中,有善解人意的邻家兄长或是姐姐,会在我们摔倒时温柔地把我们扶起来;他们中,有不苟言笑的努力工作的大叔,用有些弯了的背,扛起了一个家……他们就是我们,就是我们亲的,爱的人啊!

可悲的是,许多人早已习惯用“数字”打量灾难,记录“灾难”,我们的新闻媒体,也在有意无意地以这样的方式来转述“灾难”。这样看来,某些人对于灾难所缺乏的同情心和对生命所缺乏的敬畏心,似乎也解释得通了。

可这是不对的,是不对的!

下一次,再有一个数字冷冰冰地入侵,我们能不能,能不能去“打捞”出它背后的一个一个的人来?一段一段的生命来?

你看《泰坦尼克号》的悲剧,若没有rose和jack的凄美的爱情,是否也只在我们记忆中沦为一起“死亡xx人”的沉船灾难呢?

从唐山大地震看心理援助 篇11

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采访/李一茗

5·12汶川大地震,将32年前惨烈的一幕又呈现在唐山人的眼前,唤醒了他们深埋已久的伤痛。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到底在唐山人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伤痕?唐山人走过的心灵之路又能给此次汶川地震的心理救援怎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心理学会灾后心理援助项目专家、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创伤心理治疗师徐凯文。

《青年心理》:您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心理状况做过研究,主要针对哪些人群?结果怎样?

徐凯文: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经历了唐山地震的普通市民,还有一个就是经历唐山地震之后致残的人群。大多数的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创伤发生的时间越早,对人毕生发展的影响就越大,这是研究的出发点。我有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发生唐山地震时,年龄在5岁以下的,也就是说他现在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另一组是5岁以上的两组对照以后发现,在高唤醒、回避等创伤症状方面,这两组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主要的差异是人格的改变——地震发生时5岁以下的人,更易发展出偏执、边缘、强迫、依赖、自恋等病态人格。

我们还比较了经历唐山地震致残的人,和有同样程度残疾但不是因为唐山地震造成的人,相比之下前者的症状明显要严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现在还有残余,比如高唤醒、回避行为、羞耻感很强等。实际上三十多年过去,但在普通市民当中,还有75%的人残留有创伤症状,可能是轻度,但是还有表现。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将在不同的人群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多年。

《青年心理》: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结果?

徐凯文:影响人们心理状况的不仅仅是地震那一瞬间,更主要的是地震带来的种种结果,比如幸存者经历亲朋和财物的丧失,体验到死亡的威胁,体验到身体的残疾,自身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都会导致创伤,而年龄越小的人,受到的影响会越大。

《青年心理》: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后,唐山人的反应很大,这种反应是正常的吗?

徐凯文:汶川地震揭开了唐山人心中的伤疤,他们的反应很强烈,因为受灾人群目前还处于休克期,所以看起来唐山人的反应比汶川人还大。不过有一些反应是很好的,比如积极救援、捐款、献血,这实际上都是为了克服当时创伤造成的伤害,做一些事情会有助于克服自己的不安全感。但提到地震,唐山人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好的反应,比如每年地震周年纪念,人就特别心神不宁,特别容易发火,没有安全感,每年看地震周年演出,对唐山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因为勾起了创伤回忆,大家会哭成一片,很多人会中途退场。

《青年心理》:唐山人的这种反应,需要心理干预吗?

徐凯文:需要,不过目前没有力量做这件事。三十年前我们没有干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来做就比较困难了。像我们研究中的那些在5岁前经历地震的人,病性人格已经形成,想要扭转很困难。

《青年心理》:唐山地震发生后,对幸存者完全没有进行心理干预吗?

徐凯文:如果说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干预,当时是没有的,但从大环境来看,领导人的表现,全国人民的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从效果上看都是非常好的治疗,因为这是一种可以惠及到每个人的社会支持,对创伤治疗来说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心理工作者个人的治疗还要重要。打个比方,地震后,如果说每个人的创伤水平都是不及格的话,感受到这种社会支持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可以及格。当然有一部分人还是不及格,对这部分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个体小环境中的支持,具体来说就是他的家人,他最亲密的人是不是还在,是不是还能相互支持。所以理论上来讲,最容易受到危险的人是丧失孩子的父母,丧失父母的孩子,丧失伴侣的老人,还有一个人群,就是原来就有心理障碍的人,在地震这个压力下可能比较容易出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

《青年心理》:这次您到四川灾区,接触了一些幸存者,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您之前预期的有什么不同吗?

徐凯文:到四川之后,发现灾区人民的心理状况比预期的要好,我想这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个体来讲,可能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技术可以帮助他比较快地走出创伤,但有些因素可以对更广泛的人产生影响,比如刚才说到的大环境的社会支持——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救援,另外四川的地域文化可能也在发生一定作用——四川人的生活本来就比较悠闲乐观,这些对人们心理的支持可能比心理治疗师的个人努力更有力量。换句话说,一个人生了病之所以会好,实际上最主要的不是靠医生的治疗和药,而是他有免疫力,一个免疫力强的人,可能不用治疗或者用一点儿药就会好,而免疫力弱的人神仙可能都救不了。就像艾滋病之所以治不好,是因为人的免疫系统被破坏了。任何时候自身的免疫力都是一个基础,医生的作用是激发免疫力,帮助他加快康复的过程,或者防止一些恶化的状况出现。心理康复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说要集合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免疫力,每个人都再加些分,出现问题的人就会更少。

《青年心理》:汶川地震会有多大比例的人出现比较严重的应激障碍?可能会出现哪些比较危险的状况?

徐凯文:汶川地震是很大的一个灾难,没有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预测,到底会有多大比率的人出现问题。就算美国的研究结果是30%,中国文化不同,社会体系不同,受创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太多因素在发生作用,我们无法做出很准确的估计。不过受灾者的绝对数字很大,就算只有1%出问题,也是很大一个人群。

从现在幸存者的情况来看,还处于休克期或者说急性期,还没有彻底反应过来。根据国外研究资料,休克期后一个月到半年当中,可能会出现自杀或比较严重的应激障碍。日本有这样的研究结果:很多人在地震后死亡,而不是因为地震而死,是因为自杀,或者老年人丧亲以后免疫功能下降,社会支持失去,对身体状况造成致命影响。这是我们需要警惕和干预的一个状况。另外,余震一直不断,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有些人可能会提前进入耗竭,比如那些社会支持少,又一直在拼命工作的人。在绵阳时很担心医护人员,他们一方面是救护人员,一方面也是受害者,地震之后一直拼命工作。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不去想那些糟糕的悲惨的事情,但是人在这种急性应激状态下,是可以激发很大潜能的,所以他们可以不知疲倦地工作,或者非常疲倦但还是能坚持工作,这样能量消耗得特别快,可能很快会消耗完,之后就可能会出现很危险的状况。

《青年心理》: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研究,可以给此次汶川地震的心理救援工作哪些启示?我们已经制订了怎样的心理干预计划?

徐凯文: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研究告诉我们,心理创伤不经过处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还可能会影响身边的人,影响他的孩子,形成代际间的传递,所以,这个创伤可能会影响两代甚至三代人。因此,灾后心理援助是一个持久战,是非常长期的工作。我们现在积极在做的事情,一方面是培训专业的创伤治疗师,另一方面,就是想在当地建立一个心理康复和监测中心,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干预,发现有严重问题的人,及时治疗或转诊。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示范点,要怎么建,谁都没有经验,我们希望可以积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把这个工作开展起来,也许可以给政府提供一个样板,继续按照这样的模式迅速复制这样的点,如果能在所有灾区包括四川、甘肃等地都建立起这样的心理康复中心,就能有效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高潮。好在我们现在还有一点儿时间,休克期还没有完全过去,人们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青年心理》:专业的创伤治疗会有怎样的效果?真正的创伤是无法忘记的吧。

徐凯文:是的,创伤不可以忘记,创伤治疗的目标是减轻或者去除创伤中痛苦的部分,让它变得可以忍受,而不是说必须要用自杀或者酗酒、吸毒、滥交等自我毁灭的方式,来应对自己情绪上的崩溃感。我们要帮助大家学会和创伤一起生活。

观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12

影片从一个家庭的视角揭示了唐山大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家园的毁灭、亲人的残缺,更对人们的心灵是一种重创。

当龙凤胎姐弟都被压在楼板下,只能救出一个孩子时,刚刚在瞬间失去了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的母亲异常的痛苦,毕竟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当母亲最终无奈地选择了救弟弟时,姐姐求生的敲击声戛然而止,而这也造就了她多年以来都不能原谅母亲的一道不能触及的伤痛……可她不知道,她的母亲始终背负着心灵的重负痛苦地生活了32年!

直到在汶川地震中,姐姐亲眼目睹了一位母亲痛苦地选择为女儿截肢保命的情景时,她才最终理解了母亲。当32年后母女重逢时,母亲的一跪和女儿的痛哭带给我们的是强烈的心灵震撼。

是的,“亲人,终究是亲人”。这部影片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它呼唤了亲情。对于个人来说,能在灾难中生存下来已经是一种幸运,那就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好好活着!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主题值得我们深思——感恩。以弟弟方达为代表的唐山人以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在汶川发生大地震之后,唐山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的另一种真情——感恩。是啊,灾有多大,爱就有多大。让我们将这份大爱谨记于心,心存感恩,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吧!

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13

那一天,动物们表现的和平常大不一样,尤其是蜻蜓,遍地都是,到处乱飞,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灾难来临的前兆。夜晚,一阵巨大的“轰隆”声,把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惊醒了,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这时候人们才明白是地震了!

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压在废墟下,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牺牲了。人们发现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的两端。只能选择救一个,可是他们的妈妈一个也不想放弃,两个都想救,但是余震又来了,没有时间再考虑了,妈妈最终选择了救弟弟。被压在楼板下说不出话的姐姐清楚的听到了妈妈的选择,心都快碎了。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的醒了过来,后来,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姐弟俩一天天的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直到年汶川大地震,他们都参加了唐山的志愿者救援队,这才相会、相认……

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妈妈和奶奶哭了很多次。我为了不破坏自己小小男子汉的形象,硬忍着才没让眼泪掉下来,真是太太太感人了!

《唐山大地震》的不能承受之痛 篇14

后来是心理医生发现,她的“无名头痛”来自1976年的中国唐山大地震。

当年王小灯七岁,正在唐山,父亲在地震中遇难,她和弟弟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在只能救一个的情形下,她,亲耳听到母亲说“救弟弟”,就这三个字让她陷入了万劫不复的黑暗。然而,她没有死,奇迹般从尸体堆中爬出来,成了孤儿。

她被一对夫妇领养,养母在她中学时去世,她又遭到养父的性侵犯。她考到离家很远的南方上大学,在大学恋爱,之后结婚,生子,移民加拿大。

但王小灯的痛并没有随着时空的迁移而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地困扰她的生活。

神经质的性格让已近中年的她家庭也出现危机,女儿离家出走,丈夫要离婚,而她数次割腕自杀。

这是电影《唐山大地震》所依照的原著,张翎的小说《余震》的故事。

小说的结尾,在心理医生的疏导下,王小灯鼓起勇气回到唐山,去面对和打开这个漫长的痛苦的“心绪’。

“痛”,是小说的重心,电是一种隐喻,她要说的是地震給人带来的精神的痛苦,被深锁在当事者的心中就像一扇永远推不开的窗户。

唐山大地震过去30多年,那些幸存者的痛苦平复了吗?这是作家的关怀。

而电影《唐山大地震》的重心发生了转移,有意无意地淡化了“痛”,强化了温暖的亲情。影片的主角从王小灯转到她的母亲身上,拿掉了王小灯心理治疗的内容,增加了母亲的内疚与救赎,养父的慈祥与正直等内容。

影院里能听到观众的低泣,毕竟对汶川和玉树地震带来的痛苦,还记忆犹新。依然要感谢冯小刚,选择了《余震》作为蓝本,从一个家庭的故事人手,比惯见的“党政军民团结奋战夺取抗震救灾伟大胜利”的叙事腔调高明得多。也更符合艺术之道。

但用来纪念那场24万人遇难的旷世灾难,这部充满温情的电影是不是还缺了些重要的东西——痛感?

2006年,张翎在首都机场候机。在机场书店闲逛时,她发现了一本名为《唐山大地震亲历记》的书,书里是60位幸存者和历史见证者对唐山地震的回忆,书中关于劫难的记忆击中了她的心灵,才有了《余震》。

“我特别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失去父母幸存的孤儿,他们在文章的结尾被简单概括为‘后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者‘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和‘后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这样的表述。”张翎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

不知道张翎看过影片后,能不能接受她所着力书写的痛苦被置换成“温暖的亲情”,以及各种宣传口号一唐山首映式,为观众准备的毛巾上印着“感恩,博爱,开放,超越”。

感恩谁?超越什么?

人间永远需要温暖的亲情,但具体到唐山大地震这个大事件中,若没有对历史之痛、现实之痛、灵魂之痛刻骨铭心的记忆书写作为底色,所谓温情有时会失去其伟大的光辉,并削弱其本该具有的深沉的人性力量。

影片的两个片段值得关注:唐山大地震之后不久,毛泽东去世,天安门广场放满了花圈。24万人罹难的无声,与一个领袖去世后的举国哀悼,通过镜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另一个镜头:一个老人站在唐山火地震纪念墙下,久久凝望着逝去的亲人的名字,说“明天再来看你们”,然后骑着自行车离开。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包括他们的脆弱和痛苦,同样值得正视和尊重。

殇——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15

已超六亿甚至还在不断攀升的票房告诉我们《唐山大地震》确实是一部卖座电影;“第一遍从头哭到尾,第二遍从广告开始哭”的评论证实《唐》也无疑是部催泪电影。从惊心动魄到令人心痛的三分钟灾难到后来平静下安涛汹涌的三十年爱恨情仇,《唐山大地震》中反映出来的揪心不仅是大地那23秒无情的震颤,更是之后几十年人们心里久久不能平息的余震。

影片一开始是漫天疯了似的到处乱飞的倾听,灾难已开始酝酿。马上是幸福的一家四口,刚迎来一台送来清凉的电风扇,龙凤胎和往常一样争夺着仅剩的一个西红柿——又被弟弟吃了,平静中仿佛已有什么被注定了。

1976年7月28日,所有人都还沉浸在美梦中,许多人不会想到一场惨烈的考验将在同胞身上上演,就连那时的唐山人也绝对料想不到平静下隐藏的危机。一切都发生的太过突然,仅仅23秒的颤动呵,诺大的唐山市化为一片废墟。

面对自己男友“不愿你为我牺牲”的借口时,主人公方登那句“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做真正的牺牲”让他沉默,或许更多的是不解,是莫名其妙。但看完整部电影,我想方登自己虽然经历了,却也仍是不懂何谓真正的牺牲。

当一块石板下压着一对龙凤胎,母亲却被告知只能救一个时,一边是自己的孩子随着时间流逝的生命力,一边是挣扎的内心,到底该如何抉择?这种二选一的戏码着实狗血,却也实属世间最无奈的选择。手心手背都是肉,若是可以,母亲一定选择让自己代替其中一个去死,但命运就是爱捉弄人。情急之下一句无奈的“救弟弟”为姐姐宣判了死刑,却也让母亲余下的一辈子都在痛苦的深渊中挣扎。最该有恨的永远不该是被遗弃的一方,二十做出选择的那个人——被遗弃的牺牲了生命,做出选择的却牺牲了她的心和余下的岁月。在这“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的天灾面前,有人也就在一瞬间沉入永远的黑暗,有人却必须一辈子生活在余震当中,正所谓“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在这场不由人主宰的制裁前,无辜的受害者只能辈悲愤的指天怒吼:“老天爷,你就是个混蛋!”

“1976年那场大地震,我们从四口人变成两口人。”这句话出现了好多次,十分平淡陈述句,包含着多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便完全不乏真正体会到的辛酸与不甘。当还拥有着的时候,我们想像不到市区究竟是怎样的,因为它太过虚幻,但“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若不是家里真的有人遇难,我们都可以自欺欺人的认为一切只不过一场荒诞的梦,但墙上的黑白相片,耳边少了的熟悉的声音,都在无时无刻的提醒着自己发生过的都是不争的事实。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有失去——方达失去了左臂,方登失去了一个家,他们的母亲市区了色彩与灵魂,中国人民市区了24万多同胞。主人公一家曾经居住的房屋意识一片尘土,10年重建让这里竖起了一幢现代的大厦,但母亲心中的房子却一直倒塌着,再也建不起来了,心灵的废墟下是对丈夫无尽的思念与对女儿的愧疚。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如同一把刀,在不同人心理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疤,伤口中有恨,有悔,有恐惧。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中国人的心又一次撕裂了,作为唐山人,看到曾经经历过的噩梦又一次上演,心中的疼痛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中的人无法想象的。于是,唐山救援队成为了抗震救灾队伍中最让人感动的色彩之一。永远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到相似的事件,相似的选择,方登终于释怀了,埋在心底32年的怨恨爱体会到神威母亲的心情后化作了一份后悔和对自己母亲的愧疚。戏剧性的和弟弟相遇在再去,之后回到家全家团员,看着桌上放着的洗干净的西红柿,看着自己墓中一箱整齐的课本和那个印着天安门的书包,终于明白了自己折磨了母亲32年后,方登狠狠的哭着,一遍遍喊着对不起。不管发生了什么,亲人永远都是亲人。

全家团圆,释怀,子女两个都事业有成,生活美满,养父也盼回了失踪多年的养女,还迎回了可爱的小外孙女,这一切仿佛是皆大欢喜了,但在我眼里却是更为悲哀。32年的岁月没能让心中的伤痕变淡,却在另一场灾难中释怀。其实灾难过后,最悲哀的不是灾难留下的伤痕,而是这些伤痕需要在另一场灾难的冲击才看得开。唐山大地震中的受害者在汶川地震中明白了,但汶川地震中的受害者是不是又要到下次的大灾难中才能明白? 这样实在是太残酷了。

天灾人祸都一样,带给人精神上的摧残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上海。只不过人祸更加残酷在这种精神上的摧残是一代代向下传的。就像二战结束后,德国人的内心中永远有一种愧疚,尽管当代的德国人同当时的战争毫无关系,但由于是民族犯下的过错,他们就必须时刻警醒自己,避免再一次犯错。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他们更是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的受害者。

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16

电影院里人山人海,好像所有顾客都是冲着《唐山大地震》来的。我期待着影片早早放映,看完了写篇观后感。

电影中的地震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当时鸡飞狗跳,蜻蜓消失得无影无踪,鱼儿在水族箱里乱撞,但那时的人没有一点意识,糊里糊涂地没有启动任何防震措施,依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闲逛。当天晚上,地震发生了,大地摇晃了23秒,人们惊慌失措、不知所措、束手无策,陷于绝望。当时,有一个母亲,是影片的主演,她有两个孩子,是个龙凤胎,大的是姐姐,叫方登,小的.是弟弟,叫方达。地震发生时,他们的爸爸大强不惜一切代价想把孩子救出来,但已经晚了,房屋倒下来的碎片砸中了他。第二天早上,获救的人们都奔赴唐山军事机场等待救援,那个母亲带着弟弟方达去了,他们以为方登已死,悲痛欲绝。在运尸车上,方登被冰凉的雨水浇醒,有一个解放军收留了她,并给她又起了一个名字:丫丫。接下来就是感情上的故事。

看完这个电影,大人们早已是唉声叹气,有的甚至哭起来了,但我和翟新瑞眼睛直瞪瞪地盯着大屏幕,有些感动。

这个影片告诉我们,人在困境中,精神不倒,沉着冷静,互相谦让,有时逃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上一篇:研究课题论文格式要求下一篇:李总发言稿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