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共12篇)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小组: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
各教研组组长、各班班主任、
技术小组:
副组长:
组员
四、具体步骤及措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元月):制定实施方案,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2、安排落实阶段(20XX年元月):确定大约1/3的“晒课”教师名单和所任教学科上报。所有在职在岗教师,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登录“国家平台”,网址:,熟悉平台运用功能,进行实名注册帐号、报名参加活动、选课、晒课准备。
截至2015年1月8日,活动的注册人数已达到了1,456,396人,实名审核通过人数已达到了1,022,899人,审核通过的晒课数量也已达63,136节。
随着本次活动在全国各地又一热潮的涌起,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频道中,可以看到各地教师精心准备的一节节“优课”,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推进和贯彻落实,我觉得“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这次的资源建设和以往的许多资源建设不同,它们是由一线教师给一线教师设计开发的资源,是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目标的。
第二,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上传资源、晒课、交流,教师可以在做中学,在做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三,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晒课、观摩其他教师的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基于教师实践社群的专业发展,向其他教师学习经验和教学的智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有助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教学资源可以征集起来。如果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这些资源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且通过磨课、在线交流,就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应用、教学组织和实施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那么,这个项目将有助于深化广大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第五,有助于一线教师、教研员和技术人员协同作战,共同为教育信息化贡献力量。此次活动,涉及人员既包括一线教师,也包括各级各类教研员,还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如各级电教馆的积极参与。这样,有助于各方共同参与,协同作战。
当然,在这个项目推进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这个项目所征集的资源类型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教师晒课的内容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文本)、所用课件(PPT?)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可选,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优课”评选者必选)和评测练习(可选),等等。简单地说,就是包括教师的教案(Word)、课件(PPT)、网络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微课)、测评题(题库)五种。其中,后两个是可选的,所有参加晒课的一线教师必须提交课堂实录。
这些资源都是教师需要的。但是,有几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课堂实录的规格和标准似乎并不十分清楚。如果征集的还是过去那种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而不是现在流行的微课,即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那么,即便是征集起来了,也很难得到真正应用。因为课堂实录篇幅太长,并不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模式和认知方式。这是必须要特别注意的一个地方。
第二,网络资源链接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资源。如果可以学习美味书签(Delicious)或者是抓虾、鲜果之类的社会性网络书签,将资源、链接以及链接背后的用户组织起来,实现一种共建共享的网络文化氛围,相信这些网络资源链接一定会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毕竟,在互联网上并不缺少资源,就犹如在现实生活中不缺少美一样。现实生活中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互联网时代缺少的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一线教师。因此,我们应当在积极推进和深化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同时,积极加强在线教育教学资源链接的收集、整理、分享、知识管理和内容策展。
第三,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教师被发动起来了。特别是当广大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借助网络跨时空交流对话、分享资源和各自的隐性知识,那么,一个集合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实践社群也就组织起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真正帮助一线教师适应在这个教师实践社群中的学习与生活,将会成为这个项目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会征集到许多资源,特别是以视频为形式的课堂实录。而对这些课堂实录的评审,将会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和浩瀚的工程。毕竟,这些课堂实录是线性的,要评审它们,评审者就必须从头到尾看完,这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
第五,项目会征集到诸多资源,未来应当怎样盘活这些资源,使之真正为广大一线教师和在校学生真正使用,这将会是另外一个大课题。如果只是征集,走“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的老路,那么,这个项目的成果也就注定会大打折扣。为此,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既要花大力气推进“优课”资源的征集和评审,更要花大力气落实好收集到的这些资源的传播、流通、推广和应用,从而使之真正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六,与优课不同,总体上说,微课是自下而上的。虽然,在过去几年,也有不少由教育部一些司局机构组织的面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微课比赛,也有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进的微课资源建设计划,但更有许多协会、学会和联盟等民间组织积极推进的微课大赛。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微课建设是自下而上的大赛驱动。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是自上而下的,是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的一个自上而下的项目。如何避免这个项目变成一阵风和行政命令,教师参加晒课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获奖,这是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课题,迫切需要加强研究。
第七,在项目网站截至目前已经征集到数以百万计的资源的基础上,相关的在线教育企业应该加快设计开发一批优课教学应用平台,充分利用好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征集的这些优课资源,大力推进混合学习,充分利用好在线资源,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教学的水平,相信在未来应该会很有市场。
方案
根据《x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xx“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x教电传〔xx〕411号)、《xx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xx市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教研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全校普遍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并将这项活动纳入教研组、备课组计划范畴,与学校的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校本教研四个一技能评比等活动有效融合,严格落实好教学设计、说课、上课、晒课、评课、教学反思等环节活动,促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引导教学全校教师以此活动为契机,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学生、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发展。
引导每位教师至少上好一节优课(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优秀课例),并积极参与市省级“优课”晒课活动,创造性地学习借鉴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课一名师”系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阶段性目标:
1.至xx年5月,全校有30%的任课教师(含兼教学职员)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从中评选出xx学年市级“优课”16节,并推荐参加市“优课”评选;
2.至XX年5月,全校累计有60%的任课教师(含兼教学职员)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从中评选出xx学年市级“优课”42节,并推荐参加市“优课”评选;
3.至XX年5月,全校累计有80%的任课教师(含兼教学职员)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从中评选出XX学年市级“优课”52节,并推荐参加市“优课”评选。
二、参加对象
全校所有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学的职员。
三、活动组织
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领导小组由周xx校长任组长,黄xx副校长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与协调由教务处丁xx、高xx、干xx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按学校活动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
四、活动方式
整个活动分“晒课”和“优课”两个部分,“晒课”主要是教学设计、课件、教学相关资料的展示,“优课”需提供课堂实录视频资料,并推荐参加市评比。
活动应该有这么几个步骤:选题、备课、“晒课”、上课、“优课”、评课
等。这个过程都包括磨课。
(一)平台注册(3月20日前)
本周完成平台注册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任务布置,学校全体教师都要到xx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完成注册,使用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的账号和密码实现登陆。具体见附件。
(二)教学设计评比阶段(3月27日前)
1.布置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任务
市学科教研员给教研组会有任务,还没有接到任务的,教研组要联系教研员,确定好本组老师教学设计评比的课题。如果没有分配到任务,由教研组自己确定两个左右的课题。组内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高三高考科目老师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其它教师均要参加。
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自己教研组定的课题):以现行教材选择范围,从中选出一两个课题,最好能结合本学期教学进度和校级公开课。
设计包括一节完整课内容,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有多课时,写多课时的设计),字数在xxxx字左右。
月27日前,上交教学设计和课件电子稿,交王xx老师处(会统一设置ftp文件夹)。上交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自己将相应资料上传http://。可以不断修改的。
(三)网上“晒课”(4月初)
3月底组织评审,每组推荐2到3名教师的教学设计,并由教研组组织(师徒结对)团队进行教学设计修改,优秀教学设计和相应材料,通过登陆http://后进入“一师一课”栏目,通过“活动报名”和“我要晒课”进行报名登记和晒课。
(四)录像、磨课,视频制作阶段(4月中旬)
磨课优秀的教师,结合校级公开课,利用微格教室,开出公开课,交由组里磨课、加工。
4月中旬,在信息老师协助下,完成视频制作。
(五)“优课”评选(4月中旬)
在“晒课”基础上,每个学科每个年级每个版本的每节课提供1个“优课”推荐参与上一级评选。
内容应包括一节完整课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可选,拟参加市级“优课”评选者必选)和评测练习(可选)等。课堂实录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建议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
课堂实录拍摄及后期剪辑由信息中心负责(姜洋、金森林等)。
拟推荐参评市“优课”的教师须将“晒课”资料(拟参评市级“优课”的须有课堂实录)以光盘形式上交校级管理员(干方田),校级管理员将本校教师参评光盘汇总后报送市教研院备份,市教研院评出市直“优课”,并推荐参加市“优课”评比。
教师选课、“晒课”要查看与利用国家和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相关资源,鼓励多“晒课”,但同一教师原则上只推荐1个“优课”参加省市级评选。
六、激励保障
(一)为了全面地呈现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和评测练习等,xx省教育教学资源应用平台设立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专栏,并开辟专用传输线路和存储空间。
(二)教师注册账户时自动获得网络补助金10元,可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购买和使用付费资源,有效期为三个月。补助金采取先到先得原则,补助金率先使用完的教师可再次申领,每位教师最高领用额度为20元。
(三)入选校级“优课”的享受校级获奖待遇,市级“优课”的享受市级获奖待遇,授课者和拍摄者分别由市教研院、电教馆颁发荣誉证书。省级“优课”由省里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按照参与的比率来计算教研组组织的情况,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教研组将在教研组考核中予以鼓励。
七、应用推广
(一)活动评选出的“优课”要丰富学校微课网,作为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晒课”和“优课”资源,教研组要组织看课评课,推广优秀案例,鼓励师徒结对小组对优课资源切段解析,形成分片段有主题的评析。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教育厅以及XX市教育局有关“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文件的要求,高新区明德小学贯彻执行以下精神要求: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的优秀教师。
二、组织机构
活动由史晓华校长负责宏观统筹、组织协调;教研主任牟XX负责具体组织教师参与并实施网上“晒课”点评、“优课”评选、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等业务指导工作;赵XX、宋XX负责网络运行环境技术支撑保障等。
领导小组:组长
史XX
副组长
杨XX
活动执行小组:
组长:牟XX
副组长:芦XX
指导评价小组:史XX
活动成员: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全体任课教师
信息技术保障:XX
三、活动安排
XX年3月初即开学后立即安排“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文件的要求,按照学校学科分配、不同年龄段分三批推选出“晒课”“优课”参与教师名单。4月配合禹城市教育局的组织安排,积极组织参与教师网络学习及课程资源的上传工作,力争全体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推选出好课,发现,打造,成就属于高新区的名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活动实施措施、高新区明德小学校长及校委会全力支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2、开学第二周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模式教学研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业余培训学习。
3、实施各教研组听评课活动,全方位民主加自愿推荐校级“优课”评选。
4、开展总结观摩活动。聘请市教研室给予教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
五、奖励考核评价
此项活动的成果将作为、XX区XX小学教师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
2、XX区XX小学推荐晋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以及更高一级荣誉推荐的基本依据。
注册培训活动总结
我校在开展的“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注册培训活动中,在校长的精心组织下,通过培训老师的辛勤工作,历时三天已圆满结束,注册培训圆满结束。这次培训活动,校委会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全体教师动员会。这次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本次活动有很多亮点,值得学习借鉴,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反思和改进,现总结如下:
一、本次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学校组织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踊跃参加,主动参加活动,参加培训活动教师既有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青同志,他们都能够把本次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展示自己和学习交流、充实提高的机会。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我校修订了《“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方案》等材料,精心准备,大胆尝试。有多位同志利用班班通白板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还课堂于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转换得以体现。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学习、尝试和推广,这也是后一段时期学校在教学教研方面重点要做好的工作。
三、培训教师准备充分,基本功扎实,效果良好。培训教师能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广泛收集资料,深入挖掘教材,注重学法、教法研究。从课前导入,目标设置,课堂组织,倾听、点拨等各个方面教会受培教师注册方法。教师培训思路清晰,教学手段丰富多彩,驾驭课堂能力强。
四、本次活动也暴露一些不足。
一是有个别同志参加活动很少,不愿学习,不求上进。希望老师们要加强学习,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用过硬的业务能力,优异的教学效果去赢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认可。
二是极少数授课教师仍然没有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主讲、学生主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
三是少数教师准备不充分,课堂容量大,时间较紧,教师练的少。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紧密呼应
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总体方案。其内容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确定教师行为程序以及采用教学活动程序等”。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所授对象的年龄特点,要依据学生年龄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设计合理适度的教学活动。因为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们对于音乐感知的精确度也有所差异。如果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够合理,势必会对于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设定过高学生会畏惧,而要求过低学生又会呈现厌烦心理。纵观四节课堂教学,《云》和《法国号》都属低年段,两位执教教师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舞蹈、律动、游戏、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施教。如李睿老师在执教《法国号》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进行动作模仿以及口读大号与小号来体验节拍的游戏活动。苑立岩老师执教的《云》,采用孩子们喜欢的道具纱巾跳起纱巾舞,利用“格子谱”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感受节奏的变化。《甜甜的秘密》和《赶圩归来阿哩哩》都属于中高年级,两位教师依据这一阶段孩子们音乐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教学中设计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同样收到较好课堂效果。王媛老师用数字反应结合声势活动的游戏激发学生注意力,李红老师紧抓歌曲旋律和节奏相同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强化学生记忆歌曲。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契合所授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课堂乐器与唱歌教学有机有效融合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秋季,沈阳市教育局在全市小学开展小乐器进课堂工作,至今已有整整4年之久。4年来,我们的音乐课堂较之以前的确反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更为积极主动,学生音乐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更为明显。纵观获奖的四节音乐课,我们不难看到,授课教师都将小乐器有机有效地融入音乐教学活动中,效果显著。如铁西区启工二校李睿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法国号》一课,铝板琴在课堂教学中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铝板琴有效解决该课重难点。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知,孩子们演奏铝板琴对于音的把控能力有一定困难,孩子的识谱能力也有一定局限,而李睿老师根据歌曲特点,化难为易巧妙设计,引导学生采用语言游戏的方式,准确敲奏每一乐句的前两小节,在听、模、唱、奏中区分理解音高的微差变化,可谓是极大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李睿老师充分利用课堂乐器资源组织教学效果明显,只见她利用小琴槌模仿打击乐器,体验三拍子的节拍特点,简单易行的教学方式所传递出的清脆声配合美妙的音乐,构成了音响的和谐之美,每一名学生的全员参与更诠释了课改理念下的音乐教育真谛。南京一校王媛老师执教的《甜甜的秘密》一课中,教师采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学生识谱,又采用无声摸孔的方式有效组织器乐教学,采用师生接龙合作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师主旋律与学生二声部之间的完美呈现。这种严谨有序的教学组织活动,使学生难于用歌声完成的多声部,利用竖笛便迎刃而解。可以说,竖笛教学的确在合唱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拓展与歌唱情感表达相统一
“音乐作为人类感情表达最直接、真切、生动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了解各民族、各地域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感情性格气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一首乐曲往往成为当地民族感情的生动体现,一首歌曲往往真切地表达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因此,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音乐,逐渐学会理解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音乐作品,进而学会了解和尊重来自于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中的人。大东区辽三小学李红老师执教的《赶圩归来阿哩哩》一课便是充满浓郁民族韵味的歌曲,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将彝族舞蹈、彝族节日、彝族风情、彝族语言等巧妙有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种非板块式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的自然无痕。音乐的拓展应强调有效,而音乐风格的体验与鉴赏是诠释有效的标准之一,李老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聆听童声、民族以及摇滚风格的《赶圩归来阿哩哩》,在对比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别,积累其音乐素养。我们说,音乐是一种文化,在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感知和体验,势必会激发学生对于歌曲情感的表达和把握。二经二校苑立岩老师执教的《云》一课,这首歌曲是一首创造性的儿歌,教师在音乐拓展及情感升华大胆巧妙设计“观云”环节,伴着轻柔舒缓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轻声朗诵,学生感受视觉的美感和愉悦,他们被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的云朵磁石般吸引,视听觉综合作用于每一个孩子童真幼小的心灵,美的因子悄然浸入他们内心深处,带着这种体验进行歌曲演唱,情感的表达油然而生。
下面我吸取两位专家授课的经验,谈一下,我下一步的做法:
一、把讲台当舞台,把学生当观众。自己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把优美的语言、恰当的手势、适度的感情传导给学生。导演的怎样,演的如何,台下的学生最清楚。
二、把“一言堂”变成“讲论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考点提出,让大家讨论,师生互动。优秀生抢着发言,教师给予肯定,学困生逼着也被带动。这样整个课堂就是一次研计会。“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解决不了问题。
三、老师本身要不断“充电”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光凭一套实在是跟不上教改的步伐。过去要求,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桶水的概念早已过进,现在要求教师必须有一股清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输送给学生。
为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引导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参与晒课教师达100%。普及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加速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智慧学校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推动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18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17年12月25日,发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名单的通知》。通知指出,经各地逐级推荐、专家在线评审,中央电化教育馆2017年12月5日至11日对所评选出的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进行公示,并组织专家对公示期内教师反映的情况进行复议。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同意,现将部级“优课”名单予以公布。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名单
学科: 初中化学
版本: 人教2011课标版
年级册: 九年级上册(2012年6月第1版)
章节节点: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作者: 江向彦
学科: 初中数学
版本: 冀教2011课标版
年级册: 七年级下册(2012年12月第1版)
章节节点: 第十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1 不等式 作者: 党文丽
学科: 初中英语
版本: 人教2011课标版
年级册: 九年级全一册(2014年3月第1版)
章节节点: 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 Section A 1a—2d 作者: 杜立志
学科: 初中英语
版本: 人教2011课标版
年级册: 九年级全一册(2014年3月第1版)
章节节点: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1a—1e 作者: 司红枫
学科: 初中语文
版本: 人教2001课标版
年级册: 九年级下册(2006年12月第2版)章节节点: 第二单元 写作 作者: 李辉玉
河北省教育厅冀教基【2018】1号文件,发布《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和省级获奖名单的通知》。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名单
学科: 初中语文
章节节点: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作者: 刘新宇
学科: 初中英语
章节节点: Section B 2a-3b Self check 作者: 王彦明
学科: 初中英语
章节节点: Section B 3a-3b Self check 作者: 崔素萍
学科: 初中物理
章节节点: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作者: 杨雪薇
学科: 初中历史
章节节点: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作者: 蒙景瑜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章节节点: 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 作者: 陈娜
学科: 高中英语
章节节点: Learn about language 作者: 张付彤
教育部2014年以来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对于汇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
我校将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按照上级活动方案要求,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再接再厉,通过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让学生站在正中央”,是学校对“悦天性、育英才”核心理念的解读,也是对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理念引领。
活动总结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凸显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着力打造高效魅力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根据市教育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晒课、录课活动,老师们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的教学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较高的教学专业技能,新颖的教学理念,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每位教师的课堂都是充满激情,创新的。在学生的心中每一堂课都已成为他们灵魂的给养,课堂中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渴望着知识的灌溉,而我们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正是这潺潺甘泉。本次活动也是我校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次飞跃。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为了保障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学校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成立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要求在全校范围内逐级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每位教师提供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一堂代表课,进行在线“晒课”交流,大面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立足课堂,全员参与。
我校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的有效做法,即一是围绕“优课”逐级达标活动,以课堂教学竞赛为载体,培养和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制作“优课”视频,打造具有桃源小学特色的“优课”课堂;二是鼓励并指导教师积极参加网络“优课”评选活动,通过教师网上“晒课”、上传资源、微课交流等形式,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乐教善教的骨干教师队伍。优势互补,让参与不同形式“优课”评选的教师,在感受大信息化时代给教育带来变化的同时,发挥教师团队精神和集体教研优势,关注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 “优课”备课、上课规范方面,我们要求一堂“优课”必须经历以下三个环节:①选课:人人参加讲课,教师根据任教情况,选定讲课内容。学校对讲课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汇总,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避免内容相同。②集体研讨:参加讲课的教师根据确定内容进行准备,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共同研讨,重点研究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实施有效教学,在集体研讨基础上形成教学设计。为确保上课质量,可以开展试教,在试教基础上对教学设计继续改进,不断提高质量。③授课:教学设计成熟之后,教师正式开展课堂教学,全组成员参与听课评课,再次改进。
三、扎实推进,措施得力。
关于“三课一优”教学活动总结
按照教育局2016年<<关于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从9月18日—11月08日,开展了“三课一优”教学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圆满结束了。今天利用会议时间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引路课”教学活动提出要求。
一、“三课一优”活动的意义
(一)为教师展示教学风采和互相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三课一优”活动不仅完成了上级的任务要求,还锻炼了教师队伍。每人一节课,即是每个教师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是老师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的好时机,好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思想,大家相互切磋、借鉴,有利于共同发展。
(二)为教师成长和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教师的成长,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进行锻炼。开展“探索课”活动,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在良好的环境中展露才华和技能,扩大教师的影响,提高公众认可度。
(三)为教师间的教研和交流搭建了平台,以“三课一优”活动为契机,教师在准备过程中查阅资料,研讨教法、学法,收集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资料,扩大了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课后的评课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教学的方向。
二、“三课一优”教学活动总结
1、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按原计划保持保量完成了任务。
虚心学习,交流研讨,共同进步,基本上每位教师都参加了听评课活动。“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在教学上至少有一个长处可以借鉴。如果说学不到什么,至少可以吸取一个教训,一点优点都没有的人是不存在的。许多教师主动参与跨学科听课,表现的非常虚心。
2、教师得到了锻炼,心理上更加成熟。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有人听课压力大,经过这样的活动,为他们壮了胆子,心理得到锻炼,教学本领得到提高。
3、在教学上进行深入探索,活动效果明显: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都从自身专业发展出发,认真设计课堂活动,本着科学性,实效性,发展性的原则,根据本学科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教学,涌现出许多有教学特色的学科和个人。例如:田英锐老师,他的课堂结构清晰,组织严谨,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理念体现充分,师生互动中探究问题有高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数学问题,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可能;王国艳、王丹、彭殿会老师的导学案,新颖实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孙志伟、孙桐芹老师,虽然是老教师,但认真严谨,围绕中考为学生做细微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考动向;于平利老师,分组竞赛的活动设计,变枯燥的课文分析为趣味性教学,把知识的落实和学生的情感教育紧密结合,举手投足间体现课堂的个人风格;陈晓娣老师,课堂教学对学生评价有创意,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代和、杨树立老师利用身边的例子,理论联系实际讲解非常透彻;裴淑娟老师的知识延伸,把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连接成完整的故事,有利于学生的记忆;赵斌老师富有挑战性的实验课;英语教师,个人基本功扎实,简笔画运用熟练实用,一年级学生都有英文名,口语教学能力比较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虚心好学的崔景娜,隋艳薇等年轻教师,进步很快,能力在逐步提高;另外非中考科目教师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出色发挥,虽然教学方式方法不同,但对于学生的身体、心理及情感方面的教育都有集中体现,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使我校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4、班主任方面
本次活动中所有班主任教师都能认真负责,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1)组织方面:每位班主任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准备好听课用椅子,组织学生课前背诵,认真清理班级卫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参与方面:班主任教师能坚持在本班参加本次活动,把任课教师选择在自己班教学看成是一种荣耀,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为做好学生思想和学习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三课一优”活动取得的成果
1、课改优质课成果 第一名:崔新京 第二名:李娜 第三名:孙宏伟
2、课改示范课成果 第一名:任文艳 第二名:张俊丽 第三名:孙宏伟
3、课改观摩课成果 第一名:刘艳翔 第二名:胡银波 第三名:郜立新
4、课改优秀教师 崔新京 任文艳 胡银波
四、“三课一优”活动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准备不充分,有敷衍思想。
2、极少数教师没有全程参与。认识比较模糊。
3、教师缺少激情,课堂气氛压抑,没有自由灵活的教学互动。只是教给学生死的知识,不是通过知识教方法。
4、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不知道教给学生点什么,不知道让学生学点什么。
5、说课、评课方面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五、“三课一优”活动反思
1、这次活动结束了,但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 中要不断探索,总结。教到老,学到老,探索到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常改常新。
2、积极乐观地参加每一项活动,将改变你的消极的人生,你就能愉快地融入集体当中。生活是一面镜子,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它就以同样的态度回报你。你若获得集体的温暖,你也应当支出自己的热情。
3、教师要靠高尚的品德和才学赢得学生尊重。“唯才唯德能服于人”。现在的学生难以管教,但对他敬仰的教师则是言听计从,所以同一个班级,教师获得学生的尊重程度是不一样,不是学生的原因,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增长才干,博得学生的喜欢。
今天,我们带着展示自我、相互学习、分享交流的任务和目的,本着对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而不懈追求,相聚在XX中学,共同参加2016年XX县“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优课评选活动,首先我代表XX县教育局,向参加活动的教师表示问贺!向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
众所周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形成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生成性资源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2015年开展“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以来我县教师积极参加了此项活动,在2015年“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中我县XX名教师获得了省级优秀奖,XX等X名教师获得州级优秀奖,高质量的完成2015年的所有任务。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为导向,推动教育理念变革,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为同德县教育信息化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阶段活动总结02-07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培训心得体会10-06
一师一优课晒课心得11-25
一师一优课观课总结01-05
观小学语文“一师一优课”心得体会02-02
一师一优学习心得体会04-01
一师德教育06-18
初中数学名师教案设计06-19
名师谈初中生英语写作教学10-14
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