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违章的分类及处理方法(共10篇)

违章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篇1

1.按生产活动的组织及事故直接原因的性质分类

(1)指挥性违章。各级领导、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等,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安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有关技术法规和规程,为保证人身、设备安全而制订的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等而进行的违章性指挥(例如越级指挥、交*指挥等)行为。

(2)作业性违章。指在电力生产、施工中违反上述《安规》等有关规程、制度、规定、措施等而进行的一切不安全行为。

(3)装置性违章。指工作现场的环境、设备、设施、工器具以及其他作业条件不满足上述《安规》等有关规程、制度、规定、措施的要求,以致不能保证作业者和指挥者的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的一切不安全状态。

2.按违章者的技术心理素质及违章行为出现的重复性分类

(1)偶发性违章。本人无违章的主观竭力,只是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等原因而偶然出现的,且一经指出即不再重犯的不安全行为。

(2)习惯性违章。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对违章作业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由于麻痹思想或侥幸心理的支配,具有违章的主观动机,指出后仍不予理睬或强词夺理,或强调客观而重复发生的违章行为。

(二)在现场安全监察中,发现违章或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1)一般地说,作业性违章的监督、纠正应由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负责,指挥性违章由现场的安监人员负责监察,装置性违章由现场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检查、监督。

(2)偶发性违章以教育、宣传为主,视违章者接受教育及纠正的程度,酌情考虑是否从轻或免于处理。习惯性违章不论是否有后果,均应根据其性质,酌情作障碍或异常的同等考核。

(3)违章行为虽已纠正,但在工作结束后,应由工作负责人在班后会上及班组安全活动时,由班组长进行小结、讲评,并作内部考核。务必使违章者本人及其他班组成员都能真正受到教育。

(4)有些单位的班组主动把违章者的姓名和违章事实、处理意见上墙公布曝光,收到很好的效果。

(5)反违章工作的开展情况、收到的效果、存在的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反违章的措施等,应定期进行阶段性的小结。

违章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篇2

1 种类及原因分析

1.1 定值问题

1.1.1 整定计算差错

为减少误差, 设计、基建、技改主管部门应及时、准确地向保护计算人员提供有关计算参数、图纸;施工部门在调试完保护设备后应及时将有关保护资料移交给运行部门。

1.1.2 人为整定错误

人为整定错误的情况主要表现:看错数值;TA、TV变比计算错误;在微机保护菜单中找错位置, 定值区使用错误;运行人员投错压板 (联结片) 等。为此在设备送电之前, 至少应有2人再次进行装置定值的校核。

1.1.3 装置元器件老化

(1) 元器件老化及损坏。元器件的老化积累必然引起元器件特性的变化和损坏, 不可逆转的影响微机保护的定值, 现场曾发生过因A/D转换精度下降严重引发事故的情形。所以南方电网规定每3年就要作一次微机保护采样实验, 看看采样是否正常。

(2) 温度与湿度的影响。微机保护的现场运行规程规定了微机保护运行的环境温度与湿度的范围, 电子元器件在不同的温度与湿度下表现为不同的特性, 在某些情况下造成了定值的漂移。

(3) 定值漂移问题。现场运行经验表明:如果定值的偏差≤5%, 则可忽略其影响, 当定值的偏差≥5%时应查明原因, 才能投入运行。变电所要加强宣传的核对工作, 且应选择有良好运行工况的装置。

1.2 电源问题

1.2.1 逆变稳压电源问题

(1) 纹波系数过高。纹波系数是指输出中的交流电压与直流电压的比值, 交流成分属于高频范畴, 高频幅值过高会影响设备的寿命, 甚至造成逻辑错误或导致保护拒动。因此要求直流装置有较高的精度。

(2) 输出功率不足或稳定性差。电源输出功率的不足会造成输出电压下降, 若电压下降过大, 会导致比较电路基准值的变化, 充电电路时间变短等一系列问题, 从而影响到微机保护的逻辑配合, 甚至逻辑功能判断失误。尤其是在事故发生时有出口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重动继电器等相继动作, 要求电源输出有足够的功率。如果现场发生事故时, 微机保护出现无法给出后台信号或是重合闸无法实现等现象, 应考虑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因元件老化而下降。对逆变电源应加强现场管理, 在定期检验时一定要按规程进行逆变电源检验。长期实践表明, 逆变电源的运行寿命一般在4~6年, 到期应及时更换。南方电网要求每6年就更换一次微机保护电源。

现场的熔丝配置是按照从负荷到电源, 一级比一级熔断电流大的原则配置的, 以保证在直流电路上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熔丝的选择性。但是不同熔丝的底座没有区别, 如运行人员疏忽, 会造成上下级不配合, 故必须认真核对, 或建议设计者对不同容量的熔丝选择不同的形式, 以便于区别。

1.2.2 带直流电源插拔插件

现场发生过多起在不停直流电源的情况下, 插拔各种插件造成装置损坏或事故。现场加强监督, 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严禁带电插拔插件。

1.3 TA饱和问题

随着系统短路电流急剧增加, 在中低压系统中电流互感器TA的饱和问题日益突出, 已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正确性。现场馈线保护因电流互感器饱和而拒动, 主变压器后备保护越级跳开主变压器三侧开关的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数字式继电器采用微型计算机实现, 其主要工作电源仅有5V左右, 数据采集部分的有效电平范围也仅有10V左右, 因此能有效处理的信号范围更小, TA的饱和对数字式继电器的影响将更大。

1.3.1 对辅助判据的影响

有的微机保护中采用IA+IB+IC=3I0, 但作为正常运行时的闭锁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作为TA回路断线和数据采集回路故障的辅助判据, 在故障且TA饱和时, 就会使保护误闭锁, 引起拒动。

1.3.2 对基于工频分量算法的影响

在TA饱和时, 工频分量与饱和角有关, 故数字式继电器的动作将受到影响。

1.3.3 防止TA饱和的方法与对策

对TA饱和问题, 从运行设计和故障分析的经验来看, 主要采取分列运行方式或串联电抗器来限制短路电流;采取增大保护级TA的变比, 以及用保护安装处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和互感器的负载能力与饱和倍数来确定TA的变比;采取缩短TA二次电缆长度及加大二次电缆截面 (例如肇庆局现在的电流回路都采用2.5m2上的电缆) ;保护安装在开关处的方法有效减小二次回路阻抗, 防止TA饱和。

1.4 抗干扰问题

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性能较差, 对讲机和其他无线通讯设备在保护屏附近使用, 会导致一些逻辑元件误动作。现场曾发生过电焊机在进行氩弧焊接时, 高频信号感应到保护电缆上使微机保护误跳闸的事故发生。基建、技改都严格执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 要尽可能避免操作干扰、冲击负荷干扰、直流回路接地干扰等问题的发生。

1.5 插件绝缘问题

微机保护装置的集成度高, 布线紧密。长期运行后, 由于静电作用使插件的接线焊点周围聚集大量静电尘埃, 可使两焊点之间形成了导电通道, 从而引起装置故障或者事故的发生。例如2007年8月份端州变电站110k V线路刀闸辅助接点就因为静电尘埃而造成测控装置遥信接点后台机显示错误。

1.6 软件版本问题

由于装置自身的质量或程序漏洞问题, 只有在现场运行过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因此在保护调试、检验、故障分析中发现的不正常或不可靠现象应及时向上级或厂商反馈情况, 更新程序版本以便改进。公司每年都进行2次定值和版本核查。

1.7 高频收发信机问题

在220k V线路保护运行中, 收发信机问题仍然是造成纵联保护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因素, 包括元器件损坏、抗干扰性能差等。应注意校核继电保护通信设备 (光纤、微波、载波) 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和冗余度, 防止因通信设备的问题而引起保护不正确动作。另外, 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的不正常工作, 也是高频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之一。广东电网就曾发生多起收发信机电源消失而造成高频保护误动作时间。

2 故障处理的基本思路

2.1 正确充分利用提供的一切故障信息

利用故障录波和时间记录、微机事件记录、故障录波图形、装置灯光显示信号是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若判断故障确实是出在继电保护上, 应尽量维持原状, 做好记录, 做出故障处理计划后再开展工作, 以避免原始状况的破坏给事故处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2 动作正确的检查方法

(1) 逆序检查法。如果利用微机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源时, 应注意从事故发生的结果出发, 一级一级往前查找, 直到找到根源为止。这种方法常应用在保护出现误动时。

(2) 顺序检查法。该方法是利用检验调试的手段来寻找故障的根源。按外部检查、绝缘检测、定值检查、电源性能测试、保护性能检查等顺序进行。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微机保护出现拒动或者逻辑出现问题的事故处理中。

(3) 运用整组试验法。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动作时间是否正常, 往往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再现故障, 并判明问题的根源。如出现异常, 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检查。

2.3 故障处理的注意事项

(1) 对试验电源的要求:在进行微机保护试验时, 要求使用单独的供电电源, 并核实试验电源是否满足三相为正序和对称的电压, 并检查其正弦波及中性线是否良好, 电源容量是否足够等要素。

(2) 对仪器仪表的要求: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等取电压信号的仪器必须选用具有高输入阻抗者。继电保护测试仪、移相器、三相调压器应注意其性能稳定。

3 提高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能力的途径

掌握和了解继电保护故障的原因和处理的基本方法是提高继电保护故障和事故处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同时要强调下述几个问题:

(1) 必须掌握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根据保护及自动装置产生的现象分析故障或事故发生的原因, 迅速确定故障部位。

(2) 运用正确的检查方法。一般继电保护故障往往经过简单的检查就能够被查出, 如果经过一些常规的检查仍未发现故障元件, 说明该故障较为隐蔽, 此时可采用逐级逆向检查法, 即从故障现象的暴露点入手去分析原因, 由故障原因判别故障范围。如果仍不能确定故障原因, 就采用顺序检查法, 对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

(3) 掌握微机保护故障处理技巧。在微机保护的故障处理中, 以往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它能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消除重复发生的故障, 但技能更为重要, 现针对微机保护的特点总结如下: (1) 替代法, 是指用规格相同、功能相同、性能良好的插件或元件替代被怀疑而不便测量的插件或元件; (2) 对比法, 是将故障装置的各种参数或以前的检验报告进行比较, 差别较大的部位就是故障点; (3) 模拟检查法, 是指在良好的装置 (一般为备用装置) 上根据原理图 (一般由厂家配合) 对其部位进行脱焊、开路或改变相应元件参数, 观察装置有无相同的故障现象出现, 若有相同的故障现象出现, 则故障部位或损坏的元件被确认。

摘要: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特点和常见问题, 提出电网运行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思路和方法、微机继电保护分类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违章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篇3

关键词:裂缝;成因;处理方法

社会经济水平持续发展,基础建设日益扩大,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应用于各类建筑中。然而,裂缝问题始终伴随着混凝土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原因及修复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1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及成因

1.1 按成因划分混凝土结构裂缝

(1)结构性裂缝也称为荷载裂缝,是由不同的外荷载所导致的裂缝。包括以下五类:①弯曲裂缝,由构件弯曲变形产生;②剪切裂缝,是由于剪应力的作用所引起的,一般是在受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支座处,从下部开始向上发展,发展的方向与轴线成25~45°;③断开裂缝,是一种贯通性的裂缝;④扭曲裂缝,是由扭转和弯曲作用导致;⑤局部应力裂缝,是由构件局部承受的应力过大所导致的,例如冲击荷载、支座处或拐角处的应力集中。

(2)非结构性裂缝。非结构性裂缝是由于外界因素限制结构变形而引起的内应力造成的。综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在混凝土结构裂缝中,约80%的裂缝是非结构性裂缝,而这些非结构性裂缝中又以收缩裂缝为主。

1.2 按产生的时间划分混凝土结构裂缝

1.2.1 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是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由混凝土水分蒸发在内部产生毛细负压,毛细负压力产生的收缩力使得面层出现干缩,且此时的混凝土强度尚未形成,从而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塑性收缩裂缝。这种裂缝多出现于刮风或干热的天气中,深度较浅,呈无规律的鸡爪状。

(2)塑性沉降收缩裂缝。完成浇筑的混凝土经振捣之后,在凝固过程中,骨料向下沉,水泥浆向上浮,但由于钢筋的阻碍,使得混凝土产生沉降差异,在钢筋上方出现裂缝;同时混凝土表面由于水泥浆上浮而形成的浮浆层也因为泌水产生开裂。

(3)温度裂缝。是由季节温差变化或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

(4)碳化收缩裂缝。该类裂缝是由混凝土碳化作用导致的,多出现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

除此之外还有,混凝土由自干燥引起的裂缝称为干燥收缩裂缝,水泥熟料的水化反应导致的自身收缩裂缝等。

1.2.2 使用期間出现的裂缝

(1)由碱骨料反应而引起的裂缝。碱骨料化学反应是指混凝土孔隙中的碱性溶液和骨料中的矿物发生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遇水或受潮会膨胀,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加快钢筋产生锈蚀、冻融等多种连锁损坏。

(2)钢筋锈蚀裂缝。混凝土中钢筋一般处于碱性环境中,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当受到氯离子等侵蚀破坏时,会形成电化学腐蚀条件,造成钢筋锈蚀。产物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产生沿钢筋长度方向的裂缝。

(3)冻融循环裂缝。混凝土构件受冻融干湿反复循环作用的部位,就会产生网状裂缝,并且从外到里逐渐剥蚀。

(4)沉陷裂缝。沉陷裂缝是施工完成之后的建筑物各部分发生不均匀沉降所导致的。此类裂缝随沉陷方向开裂,大部分是贯穿性的。所以,沉陷裂缝对建筑物正常使用、刚度及安全都有很大影响。

1.3 按形状划分混凝土结构裂缝

(1)纵向裂缝。纵向裂缝是顺着钢筋分布,平行于混凝土构件地面的裂缝。纵向裂缝主要是由钢筋锈蚀引起。

(2)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垂直于混凝土构件底面的裂缝。引起横向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是荷载作用和温差作用。

(3)斜向裂缝、八字形或倒八字形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差和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在墙体的混凝土梁上比较常见。

(4)X形裂缝。X形裂缝是由于地震荷载作用或者瞬间的撞击作用所引起的。在框架梁、柱的端头和墙面上比较常见。

(5)各种不规则裂缝。不规则裂缝多由火灾或反复冻融等引起。

1.4 按发展状态划分混凝土结构裂缝

裂缝的发展状态是指裂缝所处的发展趋势以及运动状态。根据这两方面依据,裂缝可分为稳定裂缝和不稳定裂缝两大类。

(1)稳定裂缝。稳定裂缝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长久使用,根据裂缝的状态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裂缝产生后随着本身的运动发展可以慢慢自我愈合的裂缝,对于新建的防水工程常出现此类裂缝。另一类稳定环境中的裂缝,随荷载周期变化而呈周期性的扩展和闭合。

(2)不稳定裂缝。不稳定裂缝的扩展存在不稳定性,必然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根据其扩展部位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

尽管我们在混凝土建筑物施工时首先要对裂缝进行严格的防控,但是,由于裂缝问题的复杂性和工程的不确定性,使得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必然性。所以,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时,须立即进行鉴定,采取相应的修补措施。目前,常用的修补方法有表面修补法、压力灌浆法、填充法和结构补强法等。

2.1 表面修补法

这种方法施工简单,仅适用于浅而细的裂缝,不伸缩、不漏水、不再活动的裂缝。其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如下:

(1)工艺流程:表面刷毛并冲洗→用乳胶泥或环氧胶泥嵌补表面缺损→选材涂覆。

(2)施工要点:涂覆需要均匀,不能存在气泡;如果裂缝活动,应该用延伸率比较大的弹性材料;因为涂层非常薄,所以要采用不易老化、粘结力强的材料。

2.2 压力灌浆法

压力灌浆法是通过压力灌浆设备将水泥浆液、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等化学灌浆材料注入到裂缝的深处,或者不用电力,利用弹性补缝器,来恢复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广,适用各类型裂缝,而且效果较好。

(1)灌浆的工艺流程为:凿槽→埋设浆嘴→封缝→密封检查→配制浆液→灌浆→封孔→检查灌浆质量。

(2)施工要点:灌浆材料可灌性好、粘结力强;水泥灌浆压力在0.4~0.8MPa,化学灌浆的压力0.2~0.4MPa;灌浆结束之后,必须等到灌浆液初凝并且不再外渗时,才能拆下灌浆嘴。

2.3 填充法

填充法是沿裂缝的方向将混凝土凿成“V”型或“U”型槽,然后填充修补材料,可以(部分)恢复结构正常功能。填充的材料,需要根据裂缝和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选用。对于锈蚀了的裂缝,需要先对钢筋进行彻底地除锈,然后在涂刷防锈材料。主要适用于大于0.5mm的裂缝和钢筋锈蚀裂缝。

2.4 结构补强法

结构补强法是为了恢复因裂缝降低的混凝土建筑物的承载力,而采取的对活缝的伸缩变形利用钢板、锚杆加固,以限制伸缩变形,对死缝和扩张缝恢复期结构整体性的措施。目前,国内使用的加固补强的方法有一下几种:增加断面积法、预应力法、粘贴碳纤维布法以及粘结钢板法等。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科技出版社,1997,1-100

[2]陈海英.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8(02)

违章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篇4

一、为了促使车管中心驾驶员、押运员在行车中遵守交通法规和押运制度,认真谨慎驾驶押运,把交通和危险品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公司所有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着手处理善后工作外,向该车所投保的保险中心备案,报中心安全科,重大或特大事故则在两天内以书面形式报中心安全科,其处理结果应在中心存档。何知情不报或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

三、安全科在接到交通事故的通知后,轻重程度及事故车辆所在部门的意见,理并及时上报中心领导。以书面形式发至各相关部门及个人,并将相关材料整理存档。

四、运输事故对肇事者的处罚:1.事故性质的分类:轻微事故,损失金额一般事故,损失金额重大事故,损失金额特大事故,损失金额2.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危险品事故后,除马上并一般事故应在一周内以书面形式交通事故发生后,绝不允许任

必须立即根据事故的决定是否派人前往协助处安全科应将处理结果

2000元以下。4000~30000元。30000~60000元。60000元以上。

应立即通向交警部门报案和中心备案,事故处理完毕后,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3.押运事故责任:

因押运员本身工作过失,发生的危险品事故,由押运员承担责任,事故责任处罚参照交通事故全部责任处罚。

4.发生运输事故后,不负事故责任者,不予处罚。发生运输事故按事故性质和责任大小,分别进行经济处罚,按照处理机关裁决的赔偿基数为准,等责任、次要责任分别处以事故按1000

五、驾驶员、以上责任者,给予规定的处罚,此外根据情节、事故大小、责任大小及当时情况给予警告、停止运营处理。

六、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800、600、押运员发生重大事故全部责任或特大事故主要4%、3%400元罚款。2

主要责任、同2%、1%的罚款,发生死亡

基于违章建筑的界定与处理 篇5

摘要: 学界对违章建筑的界定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法律的角度违章建筑有两种解释,面对当前因对违章建筑的处理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从违章建筑层出不穷根源处找到解决的途径

关键字:违章建筑;界定;处理;强制拆除;对策

(一)对违章建筑的界定

考虑到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以及《土地管理法 》、《城市规划法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故法律意义上的违章建筑可作两种理解:

1)狭义上的违章建筑, 即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建造的建筑物。

2)广义上的违章建筑, 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所建造的建筑物。

(二)对违章建筑的处理

现在根据违章建筑对生活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我国一般对违章建筑的处罚手段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工或停止使用限期整改、限期拆除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封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限期拆除是所有处罚手段最为严厉的,我国的强制拆除中分为行政强制执行、法院强制执行、城管现场执法拆除。而一般的拆除程序:立案、调查、上报审批、罚款的分级管理、决定程序、送达与执行、强拆的执行程序。

(三)目前处理违章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处理违章建筑中遇到主要问题:

(一)对违章建筑处理不及时,以致蔓延开来,不仅处理难度十分大,而且劳民伤财,影响稳定;

(二)对违章建筑的处理扩大化,进行变相征地。

解决当前处理违章建筑面临的困局,从以下这样一些方面入手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一).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二)加大执法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法建设初期的查处,对发现的各类违章建筑应立即采取措施,从重从严从快查处,该拆的坚决拆,绝不手软。

(三)认真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快“城中村”、“园中村”的改造步伐,这是解决违章建房的源头。

参 考 文 献

违章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篇6

为了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2011年不符合及违章率数量大幅增加, 年初, 小组成员根据监理月报和违章隐患跟踪验证表, 对2011年测试分公司的不符合及违章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分析如下:

其中地面测试违章31项, 占比46%;地层测试违章11项, 占比17%;试井作业违章13项, 占比19%;其它12项, 占比18%。

1 测试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

测试分公司2011年测试施工作业井次全年不符合项数, 地面测试占了近二分之一, 只要将地面测试所造成的违章数量尽量降低, 那么分公司不符合及违章数量就会大幅减少。而从分公司2010年在不符合及其它违章的控制数量上来看, 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经小组活动讨论, 对比同期发生的不符合及违章数量, 挑选了3项主要原因, 现对其逐一分析。

1.1 监管过程存在盲点

小组成员调查发现, 上半年15项不符合及违章中, 大都发生在2012年3月—6月之间。这个时间段是测试分公司现场测试施工等工作量较大的时期。由于生产现场的安全监管人员少, 却要同时兼顾前线、后勤多个点的施工作业检查, 调查发现其中12起违章是分公司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不在现场, 被公司主管部门领导及安全监督检查发现的。

1.2 现场管理人员未掌握QHSE管理规定

分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对于QHSE管理各项规定的掌握平均合格率仅达到了71%。由于现场管理人员不能及时预判及发现违章现象, 造成监督管理不到位, 从而造成不符合及违章被上级部门和安全监督查出。

1.3 施工经验或现场培训不够

地面队对2011年发现的31起不符合及违章进行了调查。发现针对现场作业问题较多, 小组成员随后对现场部分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抽查, 三次抽查的合格率分别为60%、71%、67%, 平均合格率为66%。

2 采取对策及措施实施

2.1 合理安排监管人员

2.1.1 分公司领导全面负责重点井施工管理

经理对健康、安全、环境总负责, 安全监督工作由安全协调组负责, 不定期进行抽查, 具有查处、制止“三违”行为、协助事故调查的职责, 兼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 严格执行《QHSE现场管理规定》, 把好施工安全关, 对施工的HSE管理实施有效监控。

2.1.2 加大现场施工干部带班、检查力度

施工作业过程中安排安全意识较强的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进行监护, 并对施工作业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特别是对从事相关作业的施工人员有无持证上岗、违章施工等现象进行抽查, 发现违章立即要求停止作业。

2.2 加大现场培训力度

2.2.1 及时传递并培训QHSE各项管理规定

分公司印制了现场作业安全手册, 按需求及时发放到现场人员手中, 作为现场施工作业管理的执行依据。同时为了能够充分理解各项作业管理规范中的要求, 做好各项施工的管理工作, 安全组利用每周四学习日时间进行专项培训, 提高了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

2.2.2 由分公司安全员负责定期为技术员队长等进行培训

分公司自觉组织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学习《试油公司HSE管理规范》等作业文件, 由安全员负责为相关人员上课, 详细介绍各项作业管理规范、管理流程, 同时针对同类施工作业中一些关键的安全技术和常见违章识别进行重点介绍。共组织培训9场次, 参加人数252人次。

2.3 对员工进行相关案例和专业知识教育

2.3.1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

施工队伍接到作业任务后, 组织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讲话, 内容包括:施工方案 (设计) , 作业现场风险、入场须知、本次施工性质和特点, 注意事项和有关的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等。同时施工前必须确认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 必须有相应资格证证书才能开始作业。

2.3.2 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和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

由分公司副经理牵头带队, 成立“安全宣讲小组”, 深入到施工一线, 因地制宜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并结合相关违章事故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经验分享, 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全年对施工人员共组织培训16场次。通过对事故产生原因、违章类型、危险源辨识和如何避免违章做详细的讲解, 使施工人员清楚违章的危害, 自觉去避免违章, 从而形成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经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 我们统计出了2012年的相关数据, 取得的效果如下:不符合及违章数量为36项, 满足了既定的活动目标值。

2.4 巩固措施

(1) 每周召开安全专题会议, 对本周安全工作进行总结, 讨论事故案例, 传达上级最新文件等, 进行安全经验分享;

(2) 定期对分公司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相关QHSE管理规范抽考;

(3)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抽查;

(4) 定期对施工过程状况进行抽查。

3 结论与认识

虽然本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仍有一些遗留问题, 需要进一步解决, 主要是继续加强分公司施工作业的监管工作, 同时做好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和体系推进工作, 大力倡导企业安全文化。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违章, 分公司今后要有针对性对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各项作业严格按照公司QHSE作业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施工, 确保对各项作业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 防止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摘要:2012年测试分公司在QHSE管理绩效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在QHSE管理工作中, 我们发现员工的QHSE意识处于知晓阶段的早期, QHSE管理水平也处在严格监管的早期, 其含义就是企业已制订和实施了安全管理的基本标准和规章制度, 但制度的执行一般都不是自觉的行为, 需要依靠各级管理层的严格监督和考核来推动。

违章用电处理决定 篇7

乐活城及美食街商户、公司全体员工:

2015年4月4日凌晨3时30分许,公司夜场外保吴成林在巡场过程中发现小吃街西侧“球形爆米花”商铺有玻璃爆裂声并伴有胶皮味,有黑烟冒出,立即汇报当值领导,经查系商户离店时未关闭爆米花机,导致机器持续加热造成,经当值人员及时处理,没有造成更大损失,为保证全体商户正常经营,保障商户及顾客有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现对此事件做如下处理:

1、对此事件直接责任人商户王鹏处以2000元罚款,交款毕对设施设备全面更新后方可营业。

2、商户罚款全部奖励此次事件第一时间发现人保安吴成林,以鼓励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同岗位前一班次值班人员提出警告。

3、全体商户夜间无人值守期间,除冷冻设备外其他用电器必须全部切断电源,如发现未关闭者,当次罚款200元,二次将做停电处理。

4、凡装卷帘门,无法观察商铺情况的商户请于本月10号前将备用钥匙交运营处,以备处理紧急事件用。

5、公司将在近期分批次组织消防培训,全体商户及雇员必须掌握基本消防安全知识,做好消防四个能力建设,以接受消防部门及我公司管理人员抽检。

望诸位友好商户、商户雇员及公司员工绷紧安全弦,认真负责的经营和工作,与公司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东营汇金商业运营有限公司

违章建筑处理办法[范文] 篇8

洪裳 法学141 14181108

第 1 条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制止和处理违法建设,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湖南省城市规范法》等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 2 条

本办法所称之违法建设,为建筑法适用地区内,依法应申请当地主管建筑机关之审查许可并发给执照方能建设,而擅自建设之建设物。

第 3 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对违法建设的查处。

第 4 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市、区、县级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职责分工查处违法建设。

第 5 条

本市、县主管建筑机关,应于接到违法建设查报人员报告之日起五日内实施勘查,认定必须拆除者,应即拆除之。认定尚未构成拆除要件者,通知违建人于收到通知后三十日内,依建筑法第三十条之规定补行申请执照。违建人之申请执照不合规定或逾期未补办申领执照手续者,本市、县主管建筑机关应拆除之。

第 6 条

依规定应拆除之违法建设,不得准许缓拆或免拆。

第 7 条

违法建设拆除时,敷设于违法建设之建筑物设备,一并拆除之。

经公告或书面通知强制执行拆除之违法建设,如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规避拆除时,拆除人员得会同自治人员拆除之,并由辖区警察机关派员维持秩序。

第8条

在检查处罚违法建设中,对辱骂、殴打检查人员,阻挠检查人员执行公务者,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条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9条

本细则由市住建局负责解释。

第10条

违章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篇9

针对 “垃圾围城” 的严峻形势, 我国政府于1989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 2007年建设部颁布了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 与此同时,各地区也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颁布了一些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我国关于城市生活垃圾方面法律法规从无到有,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 从空泛的法律制度到具体的实施方案,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日趋完善的管理模式。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减容、减量、无害化,并达到资源、能源化目的[1]。 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 经过多年的实践,这几种方式的缺点、危害性也暴露无遗。 除了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因素影响外,追根溯源是垃圾分类不够彻底。 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6], 然而, 多数城市经过多年努力,垃圾分类依然举步维艰。

1 垃圾分类收集困难原因分析

1.1 环境意识淡薄

从哲学理论讲,环境意识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环境价值观念,即能否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其二,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 1968年, 美国学者Roth首先提出环境素养的概念,并认为, 环境污染是那些环境盲造成的,我们应该培养有环境素养的人。

2007年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不可否定这一措施的积极效果,但许多消费者不会因为0.2或0.3元的额外生活支出而放弃使用塑料袋 , 并且很多塑料袋使用后就被随手丢弃或充当垃圾袋了,完全不符合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的概念。 一次性垃圾袋的使用也是司空见惯, 虽然方便了生活, 但是不仅制造了更多的垃圾,而且将垃圾包裹后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这些现象屡见不鲜,时有发生,而且不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在践行着这种行为。 我们提出垃圾分类收集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在对部分环卫工人和城市居民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了解垃圾分类,但是对于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概念比较模糊[7]。 环境意识的淡薄,致使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异常艰巨。 要提高公民的整体环境意识, 需要教育界身体力行的努力。

1.2 科普知识缺乏

国内垃圾桶一般都标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物字样,你是否出现过拿着垃圾不知该往哪个垃圾桶丢的尴尬局面? 可回收垃圾包括了5类垃圾, 然则这些垃圾中,不是全部都可以回收的,如塑料。 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在塑料的回收过程中,热塑性塑料是可回收的,热固性塑料是不可回收的。 能否区别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 是塑料垃圾能否回收的关键, 然而很多人就卡在了这里,这也是垃圾分类不能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工业协会 (SPI)在1988年发布了塑料制品回收标识。 这套标识将塑料材质辨识码打在容器或包装上,从1号到7号 , 让民众无需费心去学习各类塑料材质的异同,就轻松地加入到回收工作的行列。 现在这种标识方法已经被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接受和引用。 在我国,很多商品上已经印刷了这种标识码,然而有多少人能看懂它不得而知。

1.3 垃圾混合收集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还是采用混合收集的方法, 这与垃圾分类处理的理念和趋势背道而驰, 是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致命一击。 混合收集增加了城市垃圾收集和运输量, 不仅消耗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了资源,而且普通垃圾混入有害物质后,加大了垃圾处理的技术难度,增加了垃圾处理设施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了可用于堆肥的有机质的资源化价值[8]。 我国有95%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卫生填埋仍将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9],混合收集无疑又增加了卫生填埋的负担。

垃圾收集过程是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环节,能起到再分类、再回收的目的。 据报道,1993年德国的垃圾分类收集已占垃圾总量的75.5%,家庭中垃圾分类收集也已经达到很高水平[10]。 在德国, 家庭一般都会将不同垃圾单独存放,然后由垃圾运输部门使用不同的垃圾运输车将分类好的垃圾运送到相应的处理地点。 在城市街道的垃圾收集点也是放置不同标识的垃圾容器,供居民和路人分类投放垃圾。 混合收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垃圾收集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关键。

1.4 回收垃圾挑肥拣瘦

根据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物质守恒定律,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几乎所有成分对人类都具有再利用价值,这种价值可以通过健康的供求关系、良好的市场流通和科学的技术方法最终获得[1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率还非常低,市场化严重不足,这也导致了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但资源仍被严重浪费的态势。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成为物资再回到市场,这部分垃圾一般被称为“废品”。 “废品”回收工作基本是由个体户完成的,个体户回收存在挑肥拣瘦只讲经济效益的特点,那些被遗漏的废品基本上被环卫部门当做垃圾清运了。

在可回收垃圾中, 金属和纸类的回收率比较高,布料次之,最后是塑料和玻璃,因此应该将研究重点放在塑料和玻璃的回收上。 据了解,2012年, 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5 781.86万t,2013年产量达到6 188.66万t,而回收利用率却只有25%,直接浪费资源达到280亿元[12]。 在欧洲,再生塑料平均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回收率达60%[13]。 玻璃的回收中,也因为成色的问题,很多玻璃不能够再回到市场。 分析原因,可以归结为:企业回收这些产品再制造利用的成本接近甚至超过利用原材料制造这些产品。 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建立垃圾回收补偿机制,对那些回收这类“废品”的企业进行一定的补偿,利用经济杠杆撬动垃圾回收。

1.5 强制性法律措施缺乏

自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以来,我国政府、地方部门已经陆续颁布了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其中已经有很多涉及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问题。 虽然已经颁布和实施了很多法律,但是有些法律过于原则性而缺乏可操作性或者没有可实施的配套方案。

国外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主要有2类法、 3类法、4类法以及5类法[14];我国主要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物,但是在更详细的分类中,法律没有明确指出。 在垃圾的收集过程中, 我国城市环境卫生部门使用的垃圾清运车一般没有分类收集的功能, 这也导致了垃圾无法分类回收。 需要法律政策强制督促这些设备更换,并且应该有规章制度约束垃圾收集工作人员的行为。 在决定垃圾最终处理方式上, 也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如比利时禁止填埋可燃烧的城市生活垃圾;德国禁止对有机碳含量超过5%的垃圾进行填埋[15]。 法律作为调整和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最有力的手段, 不仅要在末端治理上大费精力,在源头控制上也应该煞费苦心。 如在塑料行业,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塑料生产企业都是根据ISO11469国际标准对塑料制品分类, 达不到标准的塑料制品不允许进入市场, 而在我国,目前根本做不到。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探究

目前,国际上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通常以填埋、焚烧和堆肥3种方式为主。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活习惯、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在处理方式上也有较大差异。 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以卫生填埋为主;日本、丹麦、荷兰则以焚烧为主;而芬兰、比利时则以堆肥处理所占比例较大[16,17]。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以填埋甚至简易填埋为主,填埋比例高达81.7%[18]。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习惯的改变,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据文献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分别以每年7%左右的比例递增和10%左右的比例递减[15]。 目前,大城市的一些小区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的干基比 甚至能达 到90%。 垃圾成分的改变 ,在随着垃圾分类收集政策的落实推进,垃圾的处理方式也应该进行创新改革。

城市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增加,且多是含水率高、易腐烂的食物垃圾。 现在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堆肥,堆肥处理无害化程度高,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4],也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青睐。 清华大学通过手工分选有机垃圾的实验得出,固体含量在30%左右时适合微生物厌氧消化, 粒径为2~3 cm时 ,产酸需要19 d,粒径为5~7 cm时 ,产酸需要35 d[19]。 实验说明了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可行性。 然而由于厌氧消化反应速率慢,致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在有机垃圾中加入适量的剩余污泥,充分利用污泥中大量的厌氧微生物,是否可以提高厌氧消化的反应速率,缩短垃圾厌氧消化的时间,如果该方法可行,则有助于解决剩余污泥的问题。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 尤其是环境带来的制约经济发展困境, 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势在必行。 欧美、日本等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曾遭遇过重大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深谙其理,确立了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国策。 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还处于探索期,各个环节都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每个公民积极的配合。 垃圾处理技术水平落后,也成了垃圾高效无害化处理的瓶颈,希望科研人员能再接再厉,秉持积极负责的态度,尽快攻克技术难题,为我国美好的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目前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在这方面,我国的技术经验还相对缺乏。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以及国家法规政策,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政策不能落实的原因。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必然趋势,分类收集后,现有的垃圾处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要,垃圾的处理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最后针对堆肥厌氧处理有机生活垃圾反应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了有机生活垃圾与剩余污泥结合厌氧消化的改进方法。

违章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篇10

2012年2月5日四点班,南一采区204队完好工陈国诚在对11619风桥巷风电闭锁进行接线后,违章开盖带电作业,被矿领导当场查处并制止。

按照《盘江股份公司“三违”处罚办法》(公司安发[2012]1 号)的相关规定,经矿研究,决定对相关责任者作出如下处理:

1、南一采区204队完好工陈国诚,违章开盖带电作业,属一级“三违”,且情节特别严重。罚款1500元,待岗学习一个月,学习期间按最低生活标准执行,一次记扣12分,并调离电钳工岗位。

2、南一采区204队队长郭全荣,负直接管理不到位责任,罚款500元。

3、南一采区机电副区长李治恩,负分管不到位责任,罚款500元。该起事故充分暴露出南一采区在供电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差距,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基本制度不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依然突出,必须高度重视、高度警惕。为此,矿要求:

1、矿属各单位要为认真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切实加大安全管理力度,认真落实公司“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工作方针和我矿“管理风险、控制危险、预防事故”安全理念。

2、要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加大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业务技能、安全质量标准化、设备完好标准的教育培训。要注重效果,强力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力促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3、切实加强职工行为规范管理,狠反“三违”。一是各单位立即重新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公司安发[2012]1 号文《盘江股份公司“三

违”处罚办法》,使大家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事关广大职工生命安全,违章作业,一旦酿成事故,将给广大职工及家人带来巨大伤痛,后果不堪设想。二是进一步加大对 “三违”的查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各类“三违”行为和不负责任现象,形成围剿“三违”之势,严把现场安全关口,确保安全无事故。

上一篇:高速公路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技术总结下一篇:高效课堂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