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诵读 教案(优质课)

2025-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典诗文诵读 教案(优质课)(精选4篇)

经典诗文诵读 教案(优质课) 篇1

教学目标:(1)、能让学生大胆地熟读诗歌。

(2)、能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1)学生复习前面所学古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2)引入:(师)同学们读得真棒,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学习一首新的晨诵诗,题目是《小花的信念》。

(二)熟读诗歌(1)生自由读诗歌(2)抽读诗歌、(3)齐读诗歌。(4)小组朗读诗歌。

(5)引导:同学们、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诗歌中的什么呢?(是小花还是石头)并说说为什么呢?(6)生自由说。

(7)引导疏通诗歌大意:在肥沃的土地上我们能看见鲜艳的小花,但是今天我们在石头缝里也看见了了鲜艳的小花,这就是小花坚定的信念。当小花遇到周围一切冷漠的态度时,他一点也不自卑,反而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动他人、感化他人。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读出小花坚定的信念。(生齐读诗歌)

(8)师范读:看见同学们读得那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这首诗,我想把这首诗送给我们的同学,我知道我们班有的同学由于家庭的因素,心理产生了有些自卑感,所以老师在这想把这首诗送给他们,希望他们不再自卑,像小花一样坚定的生活下去。(师范读诗歌,生认真倾听)(9)抽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经典诗文诵读 教案(优质课) 篇2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学校根据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嘉峪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嘉文明办发„2012‟4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大唐路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暨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我校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本》中的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会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惠及孩子的一生。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中华经典诵读本》(校本教材)一年级37篇(首)(《弟子规8篇》)二年级31篇(首)

三年级62篇(首)

四年级33篇(首)

五年级13篇(则)

六年级13篇(则)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保证每天除英语以外的晨读时间,形成习惯,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每节课可前一分钟。

3.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十分钟即4:30~4:40。3.充分利用诵读、综合与品德(综品)课。

(二)人员安排

1.晨读时各班必须有老师负责,负责老师由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担任,年级组长负责具体安排。

2.综品课中的诵读由任课老师负责。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十分钟,由班主任负责。

3.课前一分钟的诵读由班主任提前训练,形成习惯,班干部组织,任课老师监督。

(三)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喜爱诵读。

自主性原则:允许各班根据内容,灵活调整篇目顺序。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

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诵读要做到“三要”: 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 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 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四)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前1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班级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办手抄报、进行再创造等活动。

2.班主任及诵读课老师要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班级要建立诵读档案册,指定学生负责,及时记录本班学生的诵读篇目及诵读情况,鼓励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诵读档案册。鼓励学生多诵读、跨年级诵读。

4.班主任要及时检查学生读的质量,凡能高质量地背诵,每满20篇(首)即可发给一张班级诵读之星诵读卡,集齐五张由教导处抽查合格后颁发校级诵读之星荣誉证书。

(五)检查评比措施

1.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早读等时间的诵读情况,组织是有效。

2.教导处于期中、期末两次对学生诵读内容进行测验。3.学校将在每学期举办全校性的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通过举行这一活动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红色经典诗文诵读 篇3

樊:毛泽东,杰出的军事家,于:他,为新中国开创了一个太平盛世。

乔: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万:他的诗,气贯长虹,一泄千里!樊:漫漫征途远,于:浩浩英雄气。

乔:中国革命史上标兵千古的壮举—— 四合:七律·长征!

全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左右动作)四合:中华山河壮,(收手)一曲雄视千古!

沁园春·雪!

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全体: 望/(右转)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回

转)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男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女生: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男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女生: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全体: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

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樊:

看/今朝,无数/风流人物安社稷。富国民,全面发展,和谐共赢。

万:

看今朝,无数风流人物,燃烧豪迈激情,续写辉煌文明 于乔合:卜算子·咏梅!

全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结尾重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范文 篇4

合浦县沙岗镇中心小学潘能莹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课题“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的一个子课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课题组负责总指导,由上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负责主持。我们学校成为经典诗文诵读的宗旨是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因为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者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也是锤炼儿童的记忆力、开发其智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对经典美文反复的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厚积而薄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就转化成伴随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我们全校轰轰烈烈地兴起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由于各年级段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同,为了这项活动扎实开展,各年级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子课题,低段为《如何引领学生读古诗》,中段为《如何在古诗教学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高段为《古诗文诵读对高年级习作的促进》。现将我们学校各年级在活动中开展的的计划和做法归纳如下:学校首先制订考级计划,学生每学期背15首诗为三级,背25首诗为二级,背30首以上的为一级。根据这一计划,大部分老师们利用学校规定的每周二、周四早读课,每周集中背两首诗,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读。有的班级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了许多活动,如低年级根据学生活动的具体做法有:

一、低年级学生特点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对孩子进行了礼仪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极为重要。孩子必须先得学会做人,其次才是求知,所以把《弟子规》作为孩子入学读的第一本经典。老师们利用每天的早晨、中午、晚上的放学时间、每节课上课铃响之前,点点滴滴的时间都是诵读的好时机。而且《弟子规》都是三个字、三个字的音韵很和谐,节奏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低年级孩子喜欢热闹,喜欢集体朗诵,采用小组评比,男女评比,个人挑战等。比如小组评比,哪一组背的好,那么整组都能奖励一个小奖花,积五朵可以换一朵贴在墙上的光荣榜里,这样孩子们诵读兴趣很浓;很多孩子每天一回家就兴奋地把自己的奖花拿给家长看。而且一开学我们就告诉家长我们学校是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并告诉家长们经典诵读的意义,要求家长尽量作孩子诵读的伙伴,创造经典诵读地氛围,激发孩子去诵读经典,传承经典。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的训练,但活动开展的非常有成效,目前《弟子规》孩子们基本上快背完了,而且他们的诵读积极性非常高,家长们对经典诵读这项活动也非常欣赏、认可,认为这些经典对孩子人格的熏陶、感染以及教孩子学做人都是非常有用。除了《弟子规》,还按照新课标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的篇目,根据情境指导学生诵读,教师节、重阳节时,教孩子们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等诗,要他们把诗送给老师、老人。学完了《看菊花》,就让孩子读元稹的《菊花》。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孩子们诵读的热情非常高。

二、低年级的具体做法

自荐古诗就是让学生每周一、周三自己到老师或班长面前推荐自己喜欢的诗,推荐者可用一两句话向同学们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首诗,这样做主要是加深学生对诗的印象,选中诗后,由这位学生把诗、作者、朝代抄在黑板一角,可自配插图或自己喜欢装饰,由于孩子们小,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再利用两天每节课课前准备的两分钟时间齐诵读,学生一般一天中的几节课课前两分钟准备时间就能背熟一首诗,再经过第二天的巩固诵读,基本能烂记脑中。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不增加学生诵读负担,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更能锻炼自荐诗学生的能力,学生都乐于推荐诗,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一起诵读。

三、赠诗

学生每逢各种节日、父母、亲友、同学生日,都喜欢买礼品、贺卡赠送,甚至请吃饭,这种做法不仅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同时让学生养成不良的攀比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班学生才二年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习惯,又让学生从小学会关爱他人。我让学生遇到以上事情不许花钱,可赠诗,就是自制诗卡,把自己喜欢的诗根据不同的需要抄在卡上,并配上插图,写上祝词。在送卡时最好能感情朗诵所赠的诗给收卡人听,以表示自己的真心。孩子们虽然只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可是设计的贺卡却很不错,我也收藏了一些诗卡,这种活动学生喜欢,家长满意,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由曲引情,吟、唱诗

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互相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领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因此,我在教学诵读古诗时,常用歌曲,音响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游子吟》时,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打着节拍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一定能帮助学生以吟古诗的语言美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学生会吟后,我又用水调歌头的曲子,教学生唱《游子吟》这首诗,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学会唱后,我让学生闭上小眼睛一边小声哼唱,一边想象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裳的情景,体会做子女的难以报答母恩的思想感情。

五、自赏诵读诗

自赏诵读诗就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盘录音磁带,不定期把自己诵读的诗用录音机录下来,先自己欣赏,直到满意自己的诵读吟唱为止,然后把录音带带到班级播放,和老师、同学一起听自己的录音,再让同学评一评自己的诵读情况,便于以后诵读水平的提高,由于这项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诵读能力提高较快,现在我班学生诵读时,还真有一种小诗人吟诵的味道。

六、结合语文教学诵读

语文教学和古诗文诵读不能脱节,两者应做到有益的补充,来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如教学苏教版第四册识字一时,教完词串,我问学生看到这些词,你能由一个词想到一首诗并背出来吗?学生马上纷纷举起小手,由“清明”一词背出了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诗《清明》,由“中秋”一词背出了大诗人李白的诗《静夜思》,由“团圆”一词背

出了诗人王维写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每次学生即兴背诗,我都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夸他们了不起,这样背诗,坚持到六年级,肯定比老师还棒,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都想赶超老师,背诗的劲头更足了。

七、读诗作画

诵读中,我还让学生出古诗手抄报,主要内容是读诗作画,让学生根据诗意,用水彩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除了以上活动,我班还开展了让学生比背诗组、评比小诗人、猜诗等活动。虽然学生才二年级,但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的背五、六十首诗了。不过,中华古诗文诵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诵读中,作为教者应为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孩子们积淀丰厚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素质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做贡献。

实践证明,大量的颂读古诗词,让孩子在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使他们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恬静。也使他们气质不凡,谈吐文质彬彬、举止温文尔雅,出口成章。另外结合着说与写,深化了对的诗的意境的理解,不经意间,点点滴滴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不过,在诵读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平时活动较多,时间较为紧张。

2、搜集的有关材料较少,供求不足。

3、能否让“经典”在短期内从学生的习作看出效果?

上一篇:监狱管理系统论文下一篇:家乡变美了四年级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