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信息技术闽教版(精选5篇)
教学目的:
1、了解万维网的基本架构。
2、区分网页和网站的不同之处。
3、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
教学重点: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教学难点:理解网页中“超链接”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入:
首先登录两个不同的网站,打开不同的网页,引发同学们对更喜欢哪一个网站哪一个网页的大讨论。然后提出“你为什么更喜欢这个网页(网站)?”“你想做出自己漂亮的网页吗?”等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授
任务一:登录自己喜欢的网站,你认为网站与网页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登录网站,完成学习任务单的有关内容。交流讨论:网站与网页区别。
任务二:你最喜欢哪一个网页?为什么?
学生活动:打开自己喜欢的网页,让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思考一下喜欢的理由
交流讨论:自己喜欢的理由
任务三:你最喜欢的那一个网页的页面有哪些元素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针对网页,找出网页的组成元素。交流讨论:网页构成元素的作用
任务四:登录中华少儿网站http:// 中国科普网
http://
第11课
常见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机器人。
2、了解未来机器人及学术界开发机器人的准则。
3、查找资料,制作一个以机器人为专题的网页。教学重点:
1、机器人的分类及其用途。
2、开发机器人的准则。
教学难点:机器人的分类及其用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人们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人们做不来的事情他能做;他既不要吃,也不要喝,更不用休息了。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我们的新朋友——智能机器人。
二、自学课文
(一)机器人分类
1、自学课文63-65,完成下列作业
(1)根据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己类?(2)每类机器人都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2、交流学习成果。
3、从网络上搜索资料,举例说明机器人工作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如:自主式军用机器人车辆 自主式车辆不需要操作手,而是依靠自身的人工智能来完成预定的动作和任务,主要特征是采用了许多先进而可靠的传感器和高速计算机系统,需要复杂的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程序。在地面行驶时能选择最佳路线和地形到达目的地。自主式车辆的地面导向需要快速计算机处理系统,而其观察系统需要有高水平的图像识别能力。
虽然自主式车辆是机器人车辆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各种自主式车辆研制都未达到实用阶段,大都是半自主式,而且完成的车型也不多,自主式工作能力有限。
应用范围
军用机器人车辆的应用范围很广,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大。目前军用机器人车辆的主要应用有下列几个方面。
如:扫雷、排除爆炸物、哨兵站岗巡逻等。
(二)未来机器人
1、自学课文66-67,思考:
(1)未来机器人与现在机器人有何区别?
(2)机器人开发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条原则?
2、学习交流
三、应用
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制作一个关于机器人的专题网页。
第12课 认识传感器
教学目的:
1、认识传感器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2、懂得传感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不同作用。教学重点:讲清是传感器的概念。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各种功能与用途。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前面几节课里认识了机器人,他们的工作是靠传感器才能给人端茶,递物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感器吗?说说你知道的所谓的传感器。
二、新授
活动一:认识传感器的概念。
1、引导学生看课本68页的内容,教师讲解电子温度计。
2、传感器:就是能够替代人的感觉器官来完成某些功能的装置。活动二:传感器的分类
1、光电传感器
举例《绝色神偷》里的故事
2、声电传感器
举例:手机送话筒就是传感器,卡拉OK的麦克风也是传感器
3、气电传感器
以前学校周围的垃圾场没有搬走,我们在傍晚就会会闻到空气中弥漫着臭味。用气电传感器就可以测出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有毒气体的含量。
4、力电传感器
举例拳击运动员测量拳头的力量;市场里称菜的电子称。
5、温度传感器
大家都熟悉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活动三:传感器的应用
1、普通小轿车(车速表,发动机转速表,油表,水温表等
2、全自动洗衣机
3、电饭煲
4、电磁炉
5、红外线夜视仪
请学生自己看书本70页到72页。活动四:想一想
让学生自己说说你都知道那些传感器。
第13课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学时数:1课时(40分钟)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利的)。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利的);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讨论体验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有利影响。
教学资源: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教师搜集好的神七升空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看神州七号发射升空,体验使用到的技术;
网上下载视频—神州七号发射升空并演示整个升空过程;过程中要突出火箭发射升空原理:
倒计时结束前,导流槽已注满水,以减少火箭火焰对发射架的损害。在倒计时归零后,点火口令发出,火箭尾喷口喷出的燃料被点燃,火箭缓缓离开发射架。
火箭起飞后,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火箭将完成程序转弯,由垂直飞行转为向东南方飞行。随着火箭的高度越来越高,可以抛掉已经用完燃料的箭体以减轻重量。四个捆绑式助推火箭最先被抛掉。然后第一级火箭发动关机,失去动力的火箭在惯性作用下继续上升,紧接着第二级火箭开机,火箭重新加速冲向太空。在这期间,火箭飞行轨迹下方的各个测控站都密切监视着火箭的运行轨迹,并与理论轨迹相比对。如有偏离,则将向火箭发出指令,做出姿态修正。
当火箭到达入轨点时,飞船与第二级火箭分离。飞船进入轨道。从这以后,发射场系统的工作就结束了,后续的工作交由测控通信系统和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来完成。
二、新课
1、什么是信息技术?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导出信息技术的含义;
分析神七发射升空整个过程中如果应用信息技术的,得出: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利用信息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游戏)
请一位同学上来,给他一张纸条写着“你吃饭了吗?”请他先用肢体语言表达,在用语言表达(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在用文字表达(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最后把复印好的纸条信息给所有学生(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请学生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的利弊,导出信息技术的前3次革命;
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认识第四次和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最后提出信息技术还将继续发展并导出下一话题——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请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利的)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总结出:远程教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交通便捷;虚拟现实技术等。
三、拓展延伸:
调查信息技术对社会的作用。
第14课 了解空间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全球卫星定位及其组成。
2、了解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教学重难点: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应用、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
空间信息技术包含了卫星通信、航天航空遥感、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专业领域,是当前人类快速获取大区域地球动态和定位信息的唯一手段。借助航天、航空对地观测平台人类开始实现对地球不间断的观测,通过信息处理快速再现和客观的反映地球表层的状况、现象、过程及其空间的分布和定位,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人类观测地球的方式,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对21世纪人类的世界观和生活、生产以及信息交流方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课文
1、全球卫星定位。
(1)自学课文P79-82,了解全球卫星定位及其组成。(2)交流反馈。
2、遥感技术。
(1)自学课文P81-82,知道什么是遥感技术。(2)交流反馈。
(3)浏览相关网页,举例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如: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在农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识别各类农作物,计算其种植面积,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例如,美国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世界小麦产量进行估算,精度达90%。这种大面积的估产对于国际贸易、储运、加工等都有重要意义。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分析其长势,及时进行灌溉、施肥和收割等。当农作物受灾时,可以实时监测。
在林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火灾是林业的大敌。利用航空红外遥感技术,不仅能发现已燃烧起来的烈火,而且可以探测到面积小于0.1~0.3平方米小火情,还能及时预报由于自燃尚未起火的隐伏火情。利用卫星遥感,一次就可探测到上千平方千米范围内所发生的林火现象。遥感技术在我国扑灭大兴安岭特大林火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和土壤调查中也获得普遍应用。(4)交流反馈。
3、地理信息系统。
可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做一做。
1、登陆“超图地理信息系统”网站,感受电子地图的魅力。
2、登陆“福建地图网”体验其方便、快捷、直观、可视化的特色。
第15课
了解识别技术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识别技术,知道其用途;
2、了解常用的计算机识别技术,知道常见计算机识别技术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计算机识别技术 教学难点:
什么是计算机的识别技术,会使常见的计算机识别技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平时操作电脑都是靠什么进行的呢?
其实计算机也听得懂我们人类的声音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话来操控计算机。
二、新课教学
任务一:什么是计算机识别技术 教师讲解计算机识别技术概念 任务二:语音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概念的讲解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举例说明: 手机中的语音控制
计算机中的语音控制,以OFFICE2003的语音录入、操作为例说明演示 任务三:文字识别技术 什么是文字识别技术? 手写字识别技术
我们平时的文字录入都是靠键盘,但键盘输入的学习过程比较长,且有一定的难度,手写笔(板)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只要会写字,就会操作。
手机中的手写输入原理也差不多。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师用教室中的扫描仪演示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任务四: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安全领域,主要有:手形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
1、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具有唯一性及恒定不变性,所以可以用来验证真实身份,一些电脑为了数据安全,引入了指纹识别技术进行保护。
2、虹膜识别技术
虹膜与我们的指纹一样,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因此也可以作身份的签别。
3、有脸识别技术
有条件可以用摄像头及相应的软件演示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
三、巩固练习
本文以福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使用的教材,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为例,希望以此为视角,反思福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改革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这些思考对一线教师的任课和编写课程教材的学者有所裨益。为深入了解计算机课程改革,笔者将《信息技术》的图表素材作为本文研究的文本。之所以选择图表素材,一方面,由于图表素材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最为直观的内容,图表的生动与否、与课程的相关度如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实效;另一方面,图表素材作为教材的构成部分,是教师导入、理论课PPT演示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采取课程“忠诚取向”或者“师生创生取向”它都是重要的参考。
一、相比08版,12版的发展与需要坚持的地方
《信息技术》2012版(以下简称12版)的图表素材是对2008版的《信息技术》(以下简称08版)进行的继承和创新。例如12版的第一课“电脑病毒与危害”和第二课“系统安全与防范”中的图表素材,是在08版第二课“预防计算机病毒与网络非法入侵”和第四课“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编写的。二者形式都以动漫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把抽象的病毒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非常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此外,12版图表素材还有大量的创新,使之更具时代感和幽默感。这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育部,2001)。值得一提的是,12版不仅沿用了08版重视操作步骤的截图引导,而且所选用的图表也更生动、更具体,步骤讲解也更详尽。
相比08版,12版有效地改变了08版部分图表“难、繁、偏、旧”的缺陷,特别是偏和旧。在08版中,由于计算机尚未普及,大部分学生极少浏览网页,因此,在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导如何浏览网页的图表。但是随着近年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浏览网页成为极为平常的事。12版正是看到这种现象,即“五年级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已经比较熟悉……对于网站、网页也有模糊的认识,但是对于网站与网页的关系还缺乏准确的认识”(《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编委会,2011),以及“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世界,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教育部,2001),而果断地将“网页制作”安排了10课时,占了整本书的三分之二。当然这也是由于诸如Frontpage等简易制作软件的出现。总之,教材这样安排是合理的,也是有远见的,更是对课程纲要的精确解读和贯彻。
相比08版,12版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了更清楚地分析12版图表素材内容的变化,笔者特别将它们选用的图表素材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的数据如图1所示。从图中不难看出12版的图表素材是08版的升华,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对08版有所改进和创新。
尤其是“常见图片”这一组数据,在这组数据中12版不仅在数量上明显超过08版,而且在质量上也有较大的改善,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在08版中,“常见图片”基本上都是成人喜好的网页的截图,例如新华网、政府网站等,这些截图与五年级小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非常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在12版图表素材中,作者们则精心选取学生常见的素材。例如所选用的杀毒软件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360杀毒软件;多媒体设备图片不仅选用了知名度极高的i Pad,还照顾到偏远地区的学生而精选了黑白电视机和录音机。
最后,12版教材中的图表素材更加具有可读性。为了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对图表素材表示的喜好程度,笔者通过分析问卷中的统计数据发现,大约有17%的学生对教材“开阔眼界”部分中的这些图表素材“全部一看就懂”,大约有72%的学生对这些图表感觉“一些看得懂,理解图表的意思,但是有些还是有点不懂”;另外,笔者通过调查还发现有39%的学生觉得这些图表“很有意思”,有50%学生觉得“很一般,没什么感觉”,除了一份无效数据,不到1%的人觉得它们“很无聊”。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12版的所精选的这些图表是成功的,是有助于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此外,12版的图表素材较之08版还有题材更为丰富、内容更为深入、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各学科间的融会贯通、更加注重导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学习等优点,限于篇幅笔者不再赘述。
二、闽教版存在的不足
正如上文所述,闽教版《信息技术》中的图片素材在以往课改的基础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部分内容过于简单,比如第四课的“播放视频”是否在重复绝大多数学生已基本掌握的知识,是否应当再增加些内容,如“截屏”。
其次,少数图表素材脱离了五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是农村学生的生活,不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育部,2001)。
再次,部分内容的实用性值得商榷。比如360杀毒软件虽然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具有免费、界面美观等优点,然而它的实际查杀效果却很不理想。学生对这部分兴趣异常浓厚,如果借此机会再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软件,诸如德国的Avira Anti Vir或捷克的avast!应该对学生更有帮助。但是,这些缺陷只是小问题,瑕不掩瑜,通过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些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通过对图表素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版的《信息技术》的图表素材是对以往版本的继承和创新。它较好地改善了以往“难、繁、偏、旧”的问题,以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注重导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具有可读性的方式编写,它的内容还更加丰富、更加深入。另外,新版的《信息技术》还存在不同的内容之间难易程度把握尺度不当,以及较少考虑农村学生、部分内容实用性差等缺陷。
当然,教材好坏毕竟也只是从属于“课程计划”的范畴,全面的深化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基层教学实践在内的课程实施的效果,但这已超出本文的论述范围了,只能留待以后或者其他学者再探讨。
摘要:该文通过对教材《信息技术》中的图表素材进行分析,以反思近年来信息技术课改的利弊。该文使用了文本分析法对08版和12版的《信息技术》中的图表素材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使用抽样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漳州市X小学五年级进行随机抽样;最后对上述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本文认为,现有的教材是对以往版本的继承和创新,它较好地改善了以往“难、繁、偏、旧”的问题;但是同时存在较少考虑农村学生、部分内容实用性差等问题。
关键词:图表素材,深化课改,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凤笑天主编.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晓东主编.福建小学信息技术[M].福州:海峡教育出版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信息技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5]《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编委会.信息技术教师用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6]周丽丽.小学计算机教学实践与经验交流[J].考试周刊,2011,(82):154-155.
[7]李雪勤.精选教学素材提高课堂效率[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86-87.
[8]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教学目标:认识窗口的作用以及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Windows被称作视窗操作系统,它的界面都是一个一个的窗口组成的,窗户有窗框、玻璃,可以打开和关上,Windows的窗口是怎么样的呢?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这个窗口,我们来学习一下窗口的知识;
二、新授
1、窗口的组成
1)边框和工作区每个窗口都有一个大小范围,四个边,将鼠标移过去,指针会变成双箭头,这时拖动就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中间的空白就是工作区了;
2)标题栏每个窗口最上面都有一个蓝色的长条,这是窗口的标题,称作标题栏,在标题栏的左边是窗口的名称,最右边是三个按钮图标,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第一个是最小化,中间是最大化,第三个就是关闭了,将鼠标移到标题栏上,然后拖动标题栏可以移动这个窗口,在标题栏上双击可以最大化窗口;
3)菜单栏在标题栏的下方是菜单栏,菜单栏是一排菜单组成的,每个菜单都有一个文字名称,鼠标移过去会凸起来,这些都是按钮,单击一下会出来一排菜单,第一个是“文件”菜单,第二个是“编辑”菜单,里面都有相关的命令,记住文件菜单里有“保存”和“另存为”命令,编辑里有“复制”和“粘贴”命令;
4)工具栏在菜单栏的下方有一排按钮,它们是最常用的一些菜单里的命令,都是用按钮图标来表示,图标比文字更形象一些,操作也更简便,最右边的一个双箭头表示后面还有隐藏在后面,记住后退按钮,向上按钮;
5)地址栏在工具栏的下方有一个白色的长条,长条右边有一个黑色的三角按钮,长条里面有一些文字,表示当前窗口所在位置,单击黑色的下
拉按钮,可以选择其他位置的磁盘或者文件夹;
6)工作区窗口中的空白区域就是工作区,里面可以放文件和文件夹,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放的是磁盘,方形盒子形状的是逻辑硬盘,一个光盘形状的是光驱,不同的窗口中工作区的内容有些区别,在“记事本”窗口中可以输入文字,在“画图”程序窗口中可以绘画;
7)滚动条在窗口的右边和底边有时会出现一个长条上下是两个黑箭头,这就是滚动条,表示下面或者旁边还有内容,使用方法是单击黑箭头或者拖动滚动条,窗口中的内容就会跟着滚动,竖着的叫垂直滚动条,横着的叫水平滚动条;
8)状态栏在窗口最底下的是状态栏,可以显示一些当前操作的方法和进展状况,起提示作用;
练习:
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把它拖到右边,再移到中间,最大化窗口,然后再还原;
2、记住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3、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中“(C:)”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单击工具栏上的“向上”按钮,退回到“我的电脑”再打开“(D:)”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
4、看一下地址栏中的内容,确定当前的位置,单击黑色的下拉按钮,在出现的下拉列表中单击“我的文档”文件夹,看一下窗口发生的变化,单击后退按钮返回原位;
5、找一个窗口有滚动条的窗口,拖动一下滚动条,再单击上下的黑三角按钮看看有什么不同?
三、小组互相演示操作
四、质疑: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 整理桌面
教学目的:
1、学会更换桌面背景,装饰桌面;
2、学会整理桌面图标;
3、掌握时钟的调整方法、改变任务的显示方式及位置;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改变桌面背景、排列图标。教学难点:个性化装饰电脑。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电脑的桌面也可以像家中的桌面那样进行装饰,观察一下电脑“桌面”,说一说,哪些是可以改变的?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更改桌面背景 装饰桌面
1、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放在桌面上(师提供);
2、生根据书本步骤进行更换背景图片的尝试,师巡视辅导;
3、指名演示更换桌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桌面。活动二:整理桌面图标(快捷方式)重新排列“桌面”上的图标
1、师讲解排列图标的几种方式;
2、生动手操作练习,观察按不同方式排列图标后发生的变化;
3、说一说,你喜欢选择哪一种桌面图标的排列方式? 活动三:调整电脑时钟 设置电脑时钟
1、师讲解演示调整时钟的步骤
“双击时间——日期/时间属性——调整时钟”(如上图)
2、调整完成后观察系统托盘上时间的变化。
3、说一说,为什么电脑时钟不会因为关机而停止? 活动四:调整“任务栏”
1、改变任务栏的位置;
2、改变任务栏的显示方式。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学了什么新知识?
第三课 学会启动软件
教学目的:
1、了解安装不同的软件就可以让电脑完成不同的任务。
2、知道常用软件存放的位置,并会启动常用软件。教学重点:会启动常用软件
教学难点:使用常见的软件完成不同的任务。教学方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如何使一台电脑能做许多不同的事呢?人们根据需要在电脑中安装各种软件。如:使用记事本软件输入文字、字符,保存文字信息。前提是我们需要学会启动软件。
二、新授
活动一:使用“计算器”程序
1、做一做:算出算术表达式的值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注意观察。学生上机操作: 算出45+34*35-4096/16=(5600-8*34)/23=
2、试一试
学生完成书上第19页试一试的题目。活动二:启动网页浏览器 InternetExplorer是目前最常用的浏览器程序,可以用它来浏览网页。
1、浏览网页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注意观察。学生上机操作,分别在地址中输入以下网址: http:/// http:///
三、试一试
完成书上第21页试一试的题目。
第四课 建立文件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文件的特点。
2、知道电脑中什么是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电子文件。技能性目标:学会建立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建立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巧设情境★ 1.出示电子故事书
师:一本本童话故事的书,让人领略故事的情怀; 2.播放声音文件
师:一首首流行音乐,让人享受音乐的快乐; 3.出示精美图片
师:一幅幅图像让人品位画图的美感„„ ★导入新课★
师:大家欣赏的故事书、音乐和图片都是在电脑上存放的,老师刚刚利用不同的软件把他们呈现给同学们欣赏。在电脑中,任何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如何利用不同的软件,建立文字、图像、声音等电子文件。
二、新授
★建立“文本”文件★
1.什么是文本文件
文本文件的特点是文件内容只有文字与字符的基本信息,利用“记事本”程序建立的文件属于文本文件。
2.建立“文本”文件
◎打开“记事本”程序:单击“开始”按钮→程序→附件→记事本 ◎在“记事本”窗口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和年级。
◎将输入的文字信息保存在桌面上,文件名字为自己的座号:单击“文件”菜单→保存→选择路径(桌面)→输入文件名(自己所在班级的座号)→点击保存按钮
3.一个文件的文件名格式为:主文件名·扩展名。通常主文件名由用户取名,文件扩展名由创建文件的软件自动生成,用于标识文件的类型。扩展名为.txt的文件为文本文件。
★建立“图像”文件★
1.师:建立“图像”文件的软件有许多款,宣传展板、广告画面、绘图、制图等都可以用“图像”软件制作,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了一款简单的“图画”软件。
2.做一做:建立“图像”文件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菜单下的“附件”→单击“画图” ◎在“画图”窗口中,使用画图工具箱中的“椭圆”与“颜色填充”工具画一个简单图形。
◎单击“文件”菜单下的保存→选择桌面→写出文件名→点击保存 3.图像文件的扩展名有许多种,常见的有:.bmp.jpg.gif等。★建立“声音”文件★
1.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也可以存放在电脑中。多媒体软件的种类很多,都可以用于多媒体信息文件的建立、编辑和播放。“录音机”软件是一款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简单多媒体软件,可用于录制、播放声音。
2.录制声音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菜单下的“附件”→单击“娱乐”→“录音机”
◎在声音-录音机窗口中录制一段声音。◎将录制下来的声音保存在桌面上
3.声音文件的扩展名有许多种,常见的有:.wav.mp3
三、巩固新知
1.文本文件的扩展名是什么? 2.图像文件的扩展名是什么? 3.声音文件的扩展名是什么?
四、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使用画图软件建立一个图像文件。
五、课堂小结
第五课
建立文件夹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认识文件属性。
2、认识文件夹。
技能性目标:学会查看文件属性、建立文件夹
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建立文件夹 〖教学难点〗 查看文件属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养成将物品归类存放的习惯,同样的,在电脑中,信息以文件形式进行存放,随着文件数量的增多,为了管理与使用方便,我们也一样像管理物品一样归类存放文件。如何将同一类的文件集中在一起呢?通常是通过创建文件夹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
二、新授。
1、认识文件属性
我们在保存文件时,除了保存的文件具体的内容信息外,文件的其他相关信息如:文件类型、文件大小、文件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等同时也保存下来,这些文件信息称为文件属性。
活动一:查看picture.bmp文件属性。教师演示讲解操作,学生观察步骤。
生参照书P34步骤,查看picture.bmp文件属性。教师巡视指导
2、认识文件夹
上节课已经学会了给文件取名,文件夹取名与文件取名一样,由用户按实际需要取名,但有一个原则,要做到一目了然,知道文件夹中存放什
么类型的文件。
做一做:找电脑中的文件夹
生生参照书P35、36页步骤,浏览桌面及D盘中的文件夹,数数看有几个。并说一说文件与文件夹的区别。
活动二: 建立一个“语文”文件夹 教师演示讲解操作,学生观察步骤。
生参照书P36页步骤,新建一个语文文件夹,并建立文件保存在里面,查看保存文件的属性。
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已完成学生的作品,并说出完成的步骤。
三、试一试:
完成书上第P37页试一试中的题目。
第六课 移动文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学会移动文件的几种方法,养成按类存放文件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同时移动几个文件到一个文件夹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脑桌面与我们的书桌一样,人们在使用电脑时常常会将一些文件存放在桌面上,当文件很多时就需要进行整理。这时文件夹就可以帮忙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移动文件。
二、讲授新课
1、选择文件
1)师讲解:选择文件时整理文件的一种准备。选择文件操作类型有:选择单个文件、选择多个在一个区域的文件,选择多个零散的文件。网络教室出示40页图2:如图2所示,电脑桌面上放有多个“日记”、“校园图片”、“音乐”文件,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文件呢?
2)师演示:①选择单个文件,鼠标单击需要选择的文件,使选中的文件高亮显示,就表示已经选好了。②选择多个文件,在选好一个文件的基础上,按住Ctrl键不放,分别单击要选择的其他文件,使被选的所有文件高亮显示。③选择矩形区域中的文件:将鼠标指针移至矩形区域左上角的文件上,单击文件,将鼠标指针移至矩形区域右下角的文件上,按“shift”键的同时单击文件,被选中的文件高亮显示,就表示成功。④选择一个区域中的文件:将鼠标指针移至区域左上角,按住鼠标左键向区域右下角拖动鼠标,使被选中的文件高连显示。
2、拖动单个文件
1)教师演示:在桌面上新建“日记”文件夹,将鼠标移至9月1日日
记.txt“文件,按住左键,将文件拖至“日记”文件夹,放开鼠标,观察桌面文件变化。重复以上操作,将其它文件一一移到“日记”文件夹中。最后打开“日记”文件夹查看操作结果。
2)学生操作:将有关文件移至“校园图片”、“音乐”文件夹中。3)学生尝试操作:将移入“日记”、“校园图片”、“音乐”三个文件夹中的文件移回桌面。
3、同时移动多个文件
在活动二操作中,我们实现了单个文件的移动操作,能否同时移动多个文件呢,我们继续学习。
1)师通过网络教师演示将所有日记文件同时移到日记文件夹中:首先选中所有的日记文件,使日记文件高亮显示。然后,将鼠标指针移至其中的一个高亮显示文件上方,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至“日记”文件夹上方,放开鼠标左键,即将所有选中的文件移入“日记”文件夹中。最后打开“日记”文件夹查看错做结果。
2)学生操作:①选中所有的校园图片文件,同时移到“校园图片”文件夹中,并打开“校园图片”文件夹查看操作结果。②选中所有音乐文件,并将音乐文件移入“音乐”文件夹中,最后打开“音乐”文件夹,查看操作结果。
第七课 复制、剪切、粘贴文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学会复制、剪切、粘贴文件,养成整理文件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学会备份重要文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中,我们将桌面上的文件整理到桌面文件夹中,能否将桌面上的文件整理到其他硬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教授新课
1、体验文件的剪切、复制、粘贴操作。
师简单介绍,从中文字面上理解剪切、复制、粘贴三个词的含义。剪切好比用一把剪刀从当前位置上减去选中的对象,复制好比复印机将选中的对象复制一份,粘贴即把剪切或复制的对象粘贴到当前的位置上。
2、文件的剪切、复制、粘贴操作。
1)教师通过网络教室演示:将鼠标指针移到桌面上的“9月3日日记.txt”文件上,右击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剪切”命令。然后打开C盘,右击C盘的空白处,选择“粘贴”,最后观察桌面与C盘中文件的变化,完成操作。
2)学生操作。
将桌面上的一个文件复制到C盘中。
3、使用剪刀、粘贴方式移动文件
师:除了直接拖动文件,使用剪切、粘贴文件方式同样可以移动文件。1)移动文件
①教师通过网络教室演示:(教师事先将电脑桌面恢复成第6课图2所示的状态)首先在D盘新建“日记”文件夹,接着选择桌面上所有日记文
件,使日记文件高亮显示,右击其中一个高亮显示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剪切”命令。然后打开D盘上的”日记“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即将桌面的日记文件移入D盘上的“日记”文件夹中。
②学生操作:在D盘上新建“校园图片”文件夹和“音乐”文件夹,将同类的文件移入相应的文件夹中。教师巡视辅导。
4、使用复制、粘贴方式备份文件
师:在电脑操作中,经常需要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进行备份,使用复制、粘贴文件可以实现文件和文件夹的备份。
1)学生根据课本49页的介绍,尝试操作:将D盘上的“日记”、“校园图片”、“音乐”文件夹及其内容备份一份到C盘。
2)教师巡视辅导。
3)通过网络教室,指名学生演示操作。师生点评,订正。
5、学生小组合作,试一试。
在桌面上打开C盘与D盘窗口,使用鼠标拖动方式在两窗口间移动或复制文件。(师提示:同时按住“shift”键)师巡视辅导。
第八课 整理文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文件的删除、重命名、查看详细资料的方法,养成整理文件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命名文件和用多种方式查看文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整理书桌,你们都有哪些方法呢?其实电脑文件管理类似于书桌整理,可以通过建立文件夹分类存放文件,可以删除不用的文件。会用不同点方式查看文件等操作,管理好文件是使用电脑的最基本能力。
二、教授新课
1、删除文件
师:删除文件是一种比较谨慎的操作,删除之前务必确认文件是一个没用的需要删除的文件。
1)师通过网络教室演示:打开C盘,右击“校园图片”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这时,电脑会弹出确认提示的对话框,选择“是”删除文件,选择“否”则取消删除错做。
2)学生操作:删除C盘上的“日记”文件夹中的“9月1日日记.txt”文件。
3)通过网络教室指名学生操作,师生评点订正。
2、重命名文件。
师:文件名是文件的一个重要标识,文件名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名,但在更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文件的扩展名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1)学生根据书53的提示,尝试操作:分别重命名C盘上的“音乐”文件夹中的“音乐2.mp3”、音乐3.mp3、音乐4.mp3为Music2.mp3、Music3.mp3、Music4.mp3。
2)
说一说:文件重命名时,为什么扩展名不能随意更改?
这是因为,电脑中不同的文件有相应的扩展名,扩展名更改后,其文件属性也发生了变化,往往造成无法打开现象。
3、查看文件详细资料。
师:浏览文件时,有时希望能看到有关文件更详细的资料,可以通过选择文件的查看方式实现。
1)教师通过网络教室演示:打开D盘上的“日记“文件夹,选择“查看”菜单下的“详细资料”,这时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各文件的“大小”、“类型”、“修改时间”详细信息。
2)学生操作:查看“校园图片”文件夹、“音乐”文件夹中文件的“详细资料。
3)比较“日记“文件夹、”校园图片“文件夹、”音乐“文件夹中文件的大小,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现象。
4、用不同的方式查看文件。
师:浏览文件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查看文件方式。
学生操作:根据课本55页的介绍,尝试用其他方式查看文件。师巡视辅导。
5、排列图标。
学生根据课本57页介绍尝试操作:按不同方式排列图标。1)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2)通过网络教室,指名学生演示操作,点评改正。
3)说一说:文件有哪些基本属性?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查看文件?电脑查看文件默认的方式是什么?
第九课 SHIFT键的使用
教学目标:掌握Shift键的使用,进行键盘操作综合练习教学重点:掌握Shift键的使用 教学难点:进行键盘操作综合练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SHIFT键是键盘中最常用的功能辅助键之一。“SHIFT”是“转换”的意思,用它可以控制英文大小写的输入。除此之外,SHIFT键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配合“双字符键”输入它的上档字符,所以我们习惯称这个键为“上档键”。
二、新课
(一)认识Shift键: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个功能键,它是Shift键,请同学们拉出键盘,找找这个键的位置,看看键盘上有几个Shift键。观察键盘主键区上的数字键和标点符号键,可以发现,这些键上标有两个字符,排在上面的字符叫做上档键,排在下面的叫下档键,Shift键的作用是若想输入上档键,同时按下双字符键。
(二)请跟我练:
打开记事本,在记事本上输入!@#$%&*?:等字符,将课本31页的练习尽快输完。
三、趣味训练:
1、选择一种打字练习软件进行训练: 可供选择的有“金山打字通”,“金山打字精灵”,“文字输入测试软件”等,让同学自由选择一种,完成10分钟的打字练习。
2、利用配套光盘中的“键上飞”游戏进行输入练习
3、使用金山打字通的“警察捉小偷”进行英文输入比赛。
四、探索练习:
1、请同学在英文输入状态下按住Shift,再输入一些英文字母,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写状态输入大写字母),想一想这个作用在什么时候比较好用,再试着输入CapsLock这个单词。
2、想一想为什么键盘上要设计两个Shift键,怎样使用这两个Shift键。
五、小结:
Shift键有什么作用?
第十课 数字键操作
教学目标:
1、掌握数字键与小键盘键的操作方法。
2、指法正确运用数字键与小键盘键。
3、正确并熟练使用数字键与小键盘键。教学重点:掌握数字键与小键盘键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指法正确运用数字键与小键盘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机操作时,我们经常要输入阿拉伯数字。在金融部门使用电脑,数字键使用更频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键盘上的数字键,并学习它们的操作方法。
二、新授
1、认识数字键
师:如图所示,键盘上的数字键0至9都是“双字符键”,通过敲击它们可以直接输入数字。其指法分工如图所示。你们可以把自己的双手放到键盘上体验体验。
2、认识小键盘
师:如果需要频繁输入大量的数字,我们就可以使用位于键盘最右边的小键盘,也称数字键盘,如图所示。小键盘包括数字0至
9、算术运算符“+”(加)、“-”(减)、“*”(乘)和“/”(除)以及“.”(小数点)等。当然,也可以在键盘其他地方找到这些字符。
师:运用小键盘进行数字输入时,首先敲击
键,使、灯的状、三态为亮。再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放在小键盘个键上做好输入准备。具体的执法分工如图所示。
3、练一练
(1)学生练习书上P64页练习题。
三、小结
数字键与小键盘键的区别是什么?
第十一课 输入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切换中英文标点输入状态,掌握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输入中文文章中的标点符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规范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
教学重点:
输入中文标点符号的方法。教学难点:
中文标点符号和键盘按键的对应。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输入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下上下顿失滔滔)请学生读,在学生读错的情况下,说说为什么会读错,根据回答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输入标点符号。
二、介绍中英文标点的切换
1、生自学课本65-64页内容。
2、师示范,生练习。
(1)打开“记事本”程序,并启动“全拼输入法”。(2)在记事本中输入“美丽的家园”。问:怎样给它加上书名号? 回答:略
小结:在刚才的问答里,我们可以学到两个方面的内容。
“全拼输入法”状态条上的中英文标点切换按钮,(也就是状态条上的第四个按钮)在它是空心状态时,输入的标点符号是中文标点符号,在实心状态进,输入的是英文标点符号。(进行演示操作)
(3)全角与半角切换
全角状态时输入的字占两个字符,汉字及国标码所给的符号用的是全角字符。半角状态时输入的占一个字符。
三、标点符号键的分布与指法
1、生自学课本66-67页的内容。
2、学生练习操作,注意指法的分布。
四、强化训练
给学生一段含有书名号、感叹号、冒号、双引号等标点符号和中英文相间的文章进行练习。
第十二课 字母、数字、符号的综合练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键盘的大小写状态,学会使用金山打字2003进行键盘综合练习
2、技能目标:熟练字母、数字及符号的输入,熟练掌握SHIFT键、大小写转换键、退格键及空格键的操作方法。
3、情感目标:利用游戏、计时、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正确完成双档字符键的指法操作和SHIFT键的使用,培养学生打字兴趣
2、难点:提高击键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怎么才能提高输入速度呢?这节课我们继续键盘指法练习。
2、学习新知:
(1)键盘状态及转换中(大小写字母转换)、删除:
观察键盘,教师讲解并演示:键盘状态通常分为大写字母状态与小写字母状态。Capslock指示灯亮时,键盘处于大写字母状态;Capslock指示灯不亮时,键盘处于小写字母状态。
删除:按退格键删除。(2)手指分区练习数字、字母和符号的输入
3、教师指导学生上机练习数字、字母和符号的输入。第1步:开机
第2步: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单击“记事本”,打开“记事本”。
第3步:分别输入自己的姓名的汉语拼音,按编辑区中的←。(教师点名学生回答←键的功能:将光标往左移一个字母。)(让学生猜测编辑区中的→、↑、↓键的功能)
第4步:把光标移动到最后一个字母处,然后按编辑区中的“回车键”、“退格键”、“空格键”。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各控制键的功能:按“回车键”光标移到下一行;按“退格键”删掉了刚输入的名字拼音的最后一个字母;按“空格键”输入了一个空格)
第5步:在新的一行依次输入26个英文字母。
第6步:按“大小写字母锁定键”,然后在新的一行一次输入26个英文字母。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大小写字母锁定键”的功能,并进一步让学生猜测,如果仍然想输入小写字母,应该怎么办?)
第7步:按住键盘上任何一个上档键再依次敲双字符键。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上档键”的功能:Shift键+双字符键,输入的是键面的上档字符。)
4、练习键盘综合练习。
5、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第十三课 输入一句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在记事本中录入一句话,掌握“替换文字”、“删除文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退格键及空格键的等操作方法以及替换文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游戏、计时、比赛等方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会在记事本中录入一句话,培养学生打字兴趣
2、难点:提高击键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及击键习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字母、数字、符号等的录入,还学会了用双拼法录入汉字及词组,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就来比比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录入一句话。
2导入:输入一句话
二、学习新课
(一)生自学课本P73-76。提出要求:
1、想想,本节课主要让我们掌握哪些知识点?
2、你学会了什么?
(二)学习汇报。
1、指名同学示范:你学会了什么操作?
2、师做重点指导:
(1)建立一个“一句话.txt”文档。
(2)在“一句话.txt”这个文档中录入“今天,我会用电脑录入一句话了。”
(3)用替换的方法,修改方字。(4)用退格键、删除键修改文字。
3、学习自由操作。
(三)录入文字比赛
要求:打开金山打字通,进行测试。生进行录入汉字比赛。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想想,用退格键和删除键都能删除字符,两者有什么区别?
第十四课 输入日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在记事本中录入一篇日记,掌握一般的文本编辑方法。
2、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一般的文本编辑方法,如:增删、复制、剪切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游戏、计时、比赛等方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会在记事本中录入文章,培养学生打字兴趣
2、难点:提高击键的速度和准确性,熟练掌握一般的文本编辑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平时写日记除了用日记本之外,还可以将它输入到电脑中,方便修改、整理与保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立“电脑日记本”。
2导入:输入日记
二、学习新课
(一)生自学课本P78-85。提出要求:
1、想想,本节课主要让我们掌握哪些知识点?
2、你学会了什么?
(二)学习汇报。
1、指名同学示范:你学会了什么操作?
2、师做重点指导:
(1)建立一个“我的日记.txt”文档。
(2)在“我的日记.txt”这个文档中录入一篇日记。
重点示范录入日期和天气的方法。
(3)修改方章中的部分字符,如:移动文字、复制、增删等。师可以进行示范。
3、学习自由操作。
(三)录入文字比赛
要求:录入“快乐的节日”这篇文章,并按照P86的要求进行文本编辑。
生进行录入操作比赛。评比,颁奖。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小结。
第十五课 中英文字符混合输入
教学目的:
1、掌握中英文输入切换方法。
2、会混合输入中英文字符。教学重点:掌握中英文输入切换方法 教学难点:会混合输入中英文字符。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我们的英语课本,不难发发现,英语课本中既有英文字符,也有中文字符。在进行字符输入时,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中英文字符混合输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中英文字符混合输入的方法。
二、新授
1、中英文输入切换方法
(1)用CH图标进行中英文输入切换
单击桌面任务栏的CH图标,选择全拼输入法。
返回英文输入法状态,只要单击任务栏中的“拼”图标。(2)用中文输入法工具条进行中英文输入切换
单击输入工具条中的WIN图标按钮,变成A按钮,此时可输入英文 返回中文输入法状态,只要单击工具条中的“A”图标。(3)用ctrl+空格键进行中英文输入切换
用左手小拇指按住CTRL键,同时用左手大拇指按下空格键。学生上机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小结。
三、做一做
中英文字符混合输入
1、在记事本中输入下列字符,并以“中英文单词对照”为文件名保存
2、在记事本中输入下列字符,并以“中英文短句对照”为文件名保存
三9.17——9.232.可爱的鼠标1
四9.24——9.303.鼠标陪我玩一玩1
五10.1——10.7
六10.8——4.144.计算器帮你忙1
七10.15——4.215.小伙伴的作品1
八10.22——10.286.小树苗快快长1
九10.29——11.47.整齐的教学楼1
十11.5——11.116.五彩的窗子1
十一11.12——11.189.花香满园1
十二11.19——11.2510.我能画得更好1
十三11.26——12.211.美丽的校园1
十四12.3——12.912.神奇的魔术棒1
十五12.10——12.1613.动物联欢会1
十六12.17——12.2314.参观网上动物园1
十七12.24——12.3015.贺新年1
十八12.31——1.615.贺新年2
十九1.7——1.13期末测试1
一、教学内容:
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Project 2 Reuse and recycle
二、教学目标:
1. 复习U5,6课文,
2. U5,6 核心词汇句型巩固运用:
a. 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It means …
b. What makes… ?
c. 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
3. 写话: A speech < A Green City >
三、教学重、难点:
1. 激发情感,爱护环境,思考并运用句型进行语言表达及书写。
2. 词汇、句型的巩固操练
四、教学准备:
1、主题图片,标志卡片,多媒体课件,信纸
2、学生准备:
a.去报纸、网络上搜索一些“不文明”或“文明”行为的图片,剪贴或打印。
b.思考设计一个文明标志。
3.思考如何写一份有关环保的演讲稿。
五、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1. 课前Enjoy a song < 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 >
2. Greeting. T: It’s a great day. How are you?
Step 2 Review
1.T: We knew some public signs in Unit 5 .Today let’s know more about it. 出示learning tips
2.Magic eyes.
Show nice places in the city and signs. All the students speak loudly.
3.Let’s review
出示标识,学生快速说出这些标识
4.Let’s talk 学生谈论标识
Where can we see them?
What can we do?
What can’t we do?
Eg. We can see ‘No smoking’ in the restaurant.
we can’t smoke in the restaurant .
5.T: Helen, Mike and Tim talked about the signs at the shopping centre.
复述Unit 5 story (出示四幅图)
6.T: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m. Let’s be a city guard.
Then let’s learn how to give a speech on this topic.
T: Miss Li and her students are talking about how to keep a city clean.
Do you remember?
Let’s recite.
复习U6 story
( 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 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 )
7. Brain storming
T:Their ideas are great. What are your good ideas?
T: First, is our city clean or dirty? Why ?
Have a debate .
学生分两大组进行辩论。
How is our city ?
A. clean, beautiful, modern B. dirty, messy, noisy
两组学生讨论,A组讨论美好的城市,B组讨论城市污染。
汇报
A组:
Eg Trees make our city clean and beautiful.
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in the city
Trees are useful. We use trees to make wood.
To keep our city clean and beautiful, we can’t cut down too many trees, we can plant more trees.
B组:
Eg Rubbish makes our city dirty.
There is a lot of rubbish in the street.
To keep our city clean and beautiful, we can’t throw rubbish in the street, we can put it in the bin.
8. T: Some people are making our city clean, some people are making it dirty. What should we do? Let’s be an environment guard.
T shows a sign.
T: Look at this sign. It’s my sign. What does it mean? Who can guess?
( 老师自己事先画一个标志,一棵大树下面几个小朋友,出示给学生看,请学生猜测标志的含义)
S1: I can see a big tree and some children under the tree. I think it means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to make our city more beautiful.
S2: … 鼓励不同的回答。
T: Now , show your own signs to your classmates. Discuss about them.
学生小组讨论各自带来的标志。
T: Show them on the blackboard and tell the meaning to your classmates.
选2~3个学生上来展示。
T summaries: So many great signs. I think we should let more people know about them. How about giving a speech about the signs?
9.Let’s give a speech A green city
T shows how to start the speech.
学生写演讲稿。时间充裕的话,个别交流。
Step 3 Summary
T: You did a lot of good job today. What did we do? What did you learn?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How about learning more about reusing and recycling. Let’s learn more tomorrow.
Moral: hands in hands. Let’s do it together. Build a green city.
Step 4 Homework
1. Read your letters to your friends.
2. Search pictures about reusing and recycling on the Internet. Prepare to talk about them next time.
板书设计:
Project 2 Reuse and recycle
We can see ‘…’ ….
We can’t … in the restaurant .
… make (s) our city …
There’s … There are …
We use…to…
To keep … , we can… / can’t…
People should /shouldn’t …
【六年级信息技术闽教版】推荐阅读:
闽教版三下信息技术教案07-03
闽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06-21
川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1-09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06-28
信息技术六年级人教版12-27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总结01-25
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上教案第一课10-08
云南教育出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01-26
小学信息技术三至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9-07
闽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