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协议(精选8篇)
实际用人单位(甲方): 代理单位(乙方):
签定时间:
****年**月**日 签定地点:
廊坊
甲方:
(实际用人单位)地址: 电话:
乙方: 银行开户名: 开户行银行: 银行账户: 联系电话:
根据甲方业务需要,委托乙方为甲方员工仅提供代办社会保险及公积金业务服务。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有关管理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惠”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自愿达成以下条款:
一、协议期限。
本协议期限自本协议签约之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协议期满可续签。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应承认并遵守乙方本地政府相关委托业务政策规定。
2、甲方提供其员工有效的相关资料。
3、甲方有权向乙方咨询当地公积金政策、法规及相关业务。
4、甲方每月月初(8号前)将当月人员明细及增减表签字盖章后发给乙方,乙方收到后,将以此表为准做公积金费用明细并回传给甲方。如甲方无异议,乙方将按此表申报公积金。
5、甲方每月10日前将当月代理的公积金费及服务费汇至乙方帐户,其标准如下: 服务费按实际缴纳人数支付:
元/人/次/月;公积金费根据甲乙双方核准基数为准;
6、甲方按时、足额支付乙方公积金费及管理费。
三、乙方的权力和义务
1、乙方按本地政府公积金相关规定办理甲方委托业务,与甲方员工不构成劳动关系。
2、乙方负责在每月收到甲方员工的公积金费用后再为甲方员工办理缴纳公积金手续,其员工办理的公积金基数由甲方每月附件清单上注明为准;乙方负责甲方员工公积金待遇的办理手续。
3、乙方应确保每月业务准确办理,若因乙方原因而造成迟办、漏缴公积金的,相关的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若因甲方打款或核对不及时,造成乙方迟办、漏缴公积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乙方对此不负有责任。
4、乙方对甲方委托人员进行立册登记,做好代收代缴的管理,便于查询及核对。
5、乙方须在每月收到甲方公积金费及服务费后,将当月甲方公积金费及服务费的发票开具给甲方。
6、乙方有义务解答甲方提出的当地公积金相关政策法规的咨询。
四、双方约定或说明的其他事项
1、乙方必须按甲方每月人员增减表内容缴纳,不得改变增减表内容,如基数、缴费期限。
2、甲方所报增减人员缴费基数与当地政策有矛盾,不能执行或有其它问题应更改的,乙方应及时反馈给甲方,甲方重新确认后,乙方按新的增减表办理。如因缴费基数等信息引起的劳务纠纷由甲方承担。
3、由于甲方未按本协议规定时间内支付乙方公积金费及管理费的,乙方有权停止对甲方的公积金代理服务。
五、合同的变更、解除
1、本合同生效后,甲、乙方均不得擅自变更。确有特殊原因需变更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后,以书面形式变更。
2、甲、乙双方如在合同有效期内要求解除合同的,必须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解除。如没提前书面通知便终止协议的,由违约方承担本协议终止后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责任。
六、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同意提交廊坊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裁决对双方均有终局法律约束力。
协议一式二份。具有同等效力,自签字盖章并交纳管理费后生效。
甲方:
乙方:
代表:
关键词:云服务,服务等级协议,生命周期,服务质量
1 云服务与服务等级协议
近年来,云服务的发展方兴未艾,被业界视为革命性的变革。人们正在走进一个计算能力可以像商品一样在互联网上自由流通的时代。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1]利用互联网高速传输能力,将数据处理过程从本地个人计算机或者服务器转移到互联网上的计算机集群上,这个集群由成千上万台的普通标准服务器组成,由一个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服务提供商通过共享基础架构,将巨大的系统池连接在一起,通过互联网动态地、透明地为用户提供各种随需应变的服务。
随着云计算的蓬勃发展,用户对云服务质量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如何保障服务质量成为实务界和学界研究的热点。云服务的目标是满足用户随时可访问资源和服务的需求,按时按需地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购买相应资源以获得使用云服务的权利,因此用户希望自己的付出获得相应的回报,即获得相应的云服务质量的保证。在云环境中,可借鉴电信行业用来保证其服务质量的方法来确保云服务质量达到用户支付的相应水平。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是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协商并签订的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合同规定了在服务提供过程中双方所承担的商务条款[2]。其中,服务商提供商指能够间接或直接为用户或其他服务提供商提供云服务的公司或组织,用户指通过认可或购买的方式获取云服务的个人、公司或组织。一般来讲,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服务等级协议也往往被区分成签订的服务等级协议和未签订的服务等级协议。前者主要针对数据处理要求不高的客户或免费使用客户,他们通过认可的方式被动接受云服务。后者主要针对大型客户,客户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购买相应的服务,根据自身需求与服务提供商所协商签订的服务等级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2 服务等级协议的最佳实践
《云计算用例白皮书4.0》定义云服务提供商与云服务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服务等级协议包含以下事项:提供商所提供的一套服务;对每项服务的完整且详细的定义;提供商与用户的责任;一套确定提供商是否按承诺交付服务的标准体系;一种监测服务的审核机制;在不满足服务等级协议条款的情况下,用户及提供商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服务等级协议如何随时间变化[3]。鉴于服务等级协议中所需条款是由用户自行确定的,因此实践中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
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可用于描述开发一种可供多个合作伙伴使用的标准流程方式的过程。云标准定制理事会(Cloud Standards Custom Council)为云计算用户提供了一种参考构架,在评估云服务等级协议时,用户可以采用这七个步骤来帮助了解如何对比云服务提供商,或是与提供商商谈条款时应该有何预期。
第一步是识别云主角。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确认了五种独特的云主角:云计算用户、云提供商、云载体、云代理和云审计。每个主角都具有独特的角色和责任。只有前三个角色在服务等级协议的条款和条件方面存在相互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是,NIST参考构架没有确认像云供应者和Web服务提供商这样的其他主角并且没有说明这些主角具有多对多的关系,这是用户在识别云主角是需要注意的。
第二步是评估业务水平策略。服务等级协议内表述的策略应该针对业务战略和策略进行评估。在评估一个云服务等级协议时,用户需要考虑的内容可包含在服务等级协议内的数据策略,包括数据保存、冗余、定位、捕获和私密性等。同时应该考虑加入服务等级协议中的业务水平策略,包括保障、未涵盖的服务列表、过度使用、付款和处罚方法、转包服务、授权软件和特定行业的标准等。
第三步是理解基础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设施即服务(Iaa S)之间的区别与联系[4],以及正在运行的云的种类(私有云、公共云或者混合云)。服务等级协议的条款和条件取决于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控制变量的复杂性。面向Saa S的服务等级协议没有面向Paa S的服务等级协议那么复杂。Saa S用户(最终用户)惟一能控制是对Saa S应用程序的访问,而对于Paa S用户(开发人员),除了不能控制虚拟机之外,他们可以控制应用程序开发生命周期。面向Iaa S的服务等级协议是最复杂的,因为除了不能控制实际的基础架构之外,Iaa S用户(基础架构专家)能够控制虚拟机。
第四步是确认应该使用哪些指标来实现性能目标。例如,可用性以及反应时间指标应包含:服务等级协议的指标名称、约束条件、收集的方法和频率等。
第五步是安全性。考虑云服务等级协议的一些关键安全要求,其中包括:资产的敏感性、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以及云提供商的安全功能。每个国家保护个人隐私的法规不尽相同,出于这个考量,用户应该知道存储在云内的数据所在的国家。一个国家可能会禁止来自国外的某些隐私数据,而另一个国家则可能会允许使用外部的隐私数据。
第六步是确定服务管理要求。这包括确定哪些应该进行监视和报告(例如,负载性能和应用程序性能),哪些应该进行计量。此外,还包括配给的速度应该多快(速度、测试和需求灵活性)以及应该如何管理资源更改。
最后一步是为服务故障做准备并管理服务故障,决定应该提供哪些补救措施以及责任限制是什么。用户还需要理解故障恢复计划如何在需要时工作。此计划应该定义服务中断是什么,如何处理意外故障,以及服务中断如果延长应采取哪些措施。
并且,退出条款应该成为每个云服务等级协议的一部分,以防用户或提供商想要中断此关系。
3 服务等级协议的管理实施框架
目前市场上服务等级协议的实现都是以根据电信管理论坛的服务等级协议管理手册为基础的,这种服务等级协议是通过集成技术与协调管理、资源调度技术和商业智能等技术构建而成的。
3.1 集成技术与协同管理
由于用户需求不同,各个信息系统作为运营支撑系统的子系统往往是解决用户某种特定需求的,这些子系统的构建方式和交互方式的差异,给分布应用的集成带来的一定程度的困难。分布应用集成可以利用建立在协议层上的两个系统共同定义的协议来交换数据或利用更复杂的传输机制,如消息队列等,传输机制层的前提是在传输层上连接多个系统,其方法包括IP、FTP及特定的通信中间件(如Message Queue,Event Mid-dleware)[5]。
在子系统间的集成基础上,服务等级协议通过协同管理实现用户需求并提供整体的服务。协同管理控制各个子系统的运行和子系统间的数据交换,订阅各个集成系统产生的事件和信息,并产生更高层次的事件和信息,包括成本、性能、安全、可靠性、可扩展性等信息。此时的工作流系统已扩展为一个协同模型,其具有良好的协同性能。
3.2 资源调度技术
资源调度技术是云计算区别于以往的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的重要特征之一。云计算调度的目标就是对用户提交的任务实现最优调度,并设法提高云计算系统的总体吞吐率。具体的目标包括最优跨度(Optimal Makespan)、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和经济原则(Economic Prin-ciples)等[6]。根据首选原则的不同,可以将资源调度分为以性能为中心的调度、以服务质量为中心的调度和以经济为中心的调度。
3.3 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技术提供使企业迅速分析数据的技术和方法,可以看作是数据仓库、联机处理和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其内容为管理、挖掘和分析数据,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企业决策的智力支持。所以该技术通常被企业用作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其具体实施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数据仓库建模、数据抽取、用户培训和数据模拟测试、系统改进和完善等。
4 服务等级协议的生命周期
服务等级协议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根据电信管理论坛的服务等级协议管理手册,服务等级协议的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7],如图1所示:
4.1 服务等级协议的创立
产品/服务开发阶段主要用来支持产品和服务的规划和开发。市场需求、竞争压力、服务条件的内在指标以及现有服务等级协议的极端经验等都会促使服务提供商开发另一个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等级协议。
该阶段包含了以下几个内容:提供商根据自己的云服务战略定义服务等级协议模版,包括服务等级和价值等,以及模版中相关服务等级协议的参数和指标,以及这些服务等级协议参数值的存在方式(独立或捆绑)。
4.2 服务等级协议的协商和销售
协商和销售阶段服务提供商会与用户就许多潜在服务实例的安装和运行等实际问题进行协商。该阶段的目的是理清责任归属,签订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服务等级协议。
该阶段内容主要包括:挖掘和定义用户的具体服务需求,根据其需求与预期目标协商具体服务实例的服务等级协议参数的值;与用户协商服务等级协议的费用与支付方式;服务提供商在服务等级协议违例时应当赔偿的费用及方式等。
4.3 服务等级协议的部署与执行
实现阶段是部署用户实例并激活用户等级协议的过程。不同公司实现服务等级协议的过程稍有不同,但总体上是相似的。一般来说,在实现阶段,服务提供商根据具体的合同条款配置资源,提供服务。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支持服务的基础网络配置;特定服务实例的网络配置;激活并维持提供服务。执行阶段包含了服务等级协议中规定的服务的所有正常操作。这其中包括:协议服务内执行和监控;实时报告和服务质量验证;实时的服务等级协议违例处理[8]。
4.4 服务等级协议的评估
评估主要发生在两个时间段中。第一个评估是在用户的服务等级协议合约期间,该评估与客户的服务质量有关。用户周期性评审主要用于评估云服务质量,并及时发现潜在可进行改进之处,甚至在某些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内部需求情况的改变,对云服务提供商提出新的要求,并协商改变其服务目标。第二个评估与服务提供商的整体服务质量目标、对象和风险管理有关,主要用于服务提供商对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服务表现情况进行服务目标的重新排列,并由此构建新的服务等级协议。可以看出这两种评估对用户和服务提供商来说有着不同的措施,但是目的都是为了使云服务质量的到保障。
4.5 服务等级协议的终止
当用户认为当前的服务等级协议不足以满足其要求,或协议期限到期希望提高服务质量时,服务等级协议生命周期到了终止阶段。这个阶段服务提供商往往采取多种手段对其服务进行推销,客户通过对服务提供商的一段时间以来的服务进行评估,并深入挖掘自身需求的时期。所以服务等级协议终止阶段往往是下一次服务等级协议周期开始的前奏。
5 结束语
本文从定义、最佳实践、管理实施框架和其生命周期理论等内容对服务等级协议进行了探究。作为维系供求双方,保障服务质量的正式协议,服务等级协议的重要性正随着云服务的广泛运用逐渐显现,相信更加规范、更加成熟的服务等级协议能够对我国云服务产业的良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又霖,邓仲华.图书馆云信息服务等级协议的参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11-20.
[2]Lee J,Ben-Natan R.Integrating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Optimizing Your OSS for SLA Delivery[M].John Wiley&Sons,2002,3.
[3]Cloud Computing Use Cases group.Cloud Computing Use Cas-es White Paper 4.0[EB/OL].[2014-09-03].http://opencloudma-nifesto.org/Cloud_Computing_Use_Cases_Whitepaper-4_0-Chi-na_S.Chinese_translation.pdf.
[4]张健.云计算服务等级协议(SLA)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2(2):7-10.
[5]孙文辉.面向服务的服务等级协议实现框架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26(6):1260-1262.
[6]左利云,曹志波.云计算中调度问题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1):4023-4027.
[7]赵又霖,邓仲华,黎春兰.云服务等级协议的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3(1):51-57.
关键词:云服务 云SLA 生命周期管理 云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 G255.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1-0051-07
1 引言
云服务是云计算技术将其自身展现给用户的具体实现形式,也是其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方式。对云服务提供商而言,他们以不同的云服务内容和形式相互竞争,Google、Amazon、IBM、Sun、Microsoft、HP和Salesforce等这些大型的IT厂商均推出不同的云服务,如应用程序服务、存储服务、架构服务和计算服务等。对用户而言,众多的云服务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按需使用的需求,但用户在访问云服务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一定费用的支付和预算的局限。因此,从云服务提供商角度来看,可以依据云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s,服务等级协议)来优化使用其基础设施以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云服务。从用户角度来看,可以依据云SLA来确保自己能够享受到云服务提供商所承受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等级,进而平衡成本的支出与所获得服务质量的水平,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云服务。
2 服务等级协议
TMF GB917定义的SLA为:SLA是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 SP)和用户之间正式签订的一个协定,是存在于双方之间的一个合约。它是一个正式的、经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协商的合约,包括双方对服务内容、优先权、责任和义务以及费用和赔偿问题的共识,同时包括对服务质量等级的规定。在现有云环境下,SLA能较稳定地支持对服务的正常运营,因此是信息服务双方不可或缺的一项协议[1]。云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等级协议(Information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ISLA)是提供商关于如何实现提供给客户的信息服务的承诺、保证客户获得预定义的信息服务质量的协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信服务、网络服务和云服务的提供商均面临着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和满足用户性能需求的双重压力。他们一方面致力于减少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又必须努力改进云服务质量,从而使自己的服务/产品有别于其他的竞争者。由于网络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通信服务提供商(Transmission Service Provider, TSP)、云服务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 CSP)、信息资源服务提供商(Information Resource Service Provider, IRSP)及终端用户(User)这些参与方、其角色具有多重性、用户需求具有多样化,使得成本和QoS之间的平衡尤为复杂和困难;同一个服务提供商,它的角色既可以是服务的提供方,也可以是服务的接收方。这种多重角色形成了一条复杂的关系链[2],如云服务提供商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是接受网络服务的客户(但不是终端客户),他们之间的服务等级协议是WSLA;对于信息资源服务提供商来说,云服务提供商是信息服务平台的提供者,因而他们之间的服务等级协议是ISLA(见图1)。
[图1 信息服务的业务关系模型]2.1 SLA的发展
SLA的应用经历了从电信到IP网络服务,在两者的基础上,SLA又被引入到云服务领域。因此,可以将SLA的发展归结为三个阶段,即电信服务阶段、网络服务阶段和云服务阶段。
(1) 电信管理论坛TMF将SLA应用于电信服务领域。TMF、ITU、IETF等部门分别制定各种SLA和QoS的标准与规范,如有关服务质量的术语定义、确定和应用QoS参数的框架和方法、SLA的框架、SLA的管理手册等,有利于统一规范SLA的应用,保证用户和提供商对SLA和QoS术语的统一理解。
(2) 在网络服务领域,各种在Web和Grid服务中签订的SLA逐渐形成,如HP的WSMF(Web Services Management Framework)[3]、IBM的WSLA(Web Service Level Agreement)[4]、WSPL[5]、WS-agreement[6]及其基于WS-Policy[7]的方法等。这些在Web服务领域中用以保证Web服务质量的协议,通过提供各种IT服务水平的参数、衡量实际服务水平与预先协定的偏差和失误、监测和管理Web服务的执行,从而确保Web服务的网络性能和质量得到应有的保证。
(3) 云服务领域,各云服务提供商制定各自的云SLA以保证云服务的质量。如Microsoft Azure云平台服务制定SLAs,从Storage、Compute、SQL、AppFabric和CDN等方面来明确服务双方的职责与义务;Amazon S3存储服务制定Amazon S3 SLA,从功能、可靠性和价格等方面来明确其存储服务;Google Apps制定Google Apps SLA,明确Apps产品提供的服务等级及违规情况。各种云SLA的实施使得云SLA成为目前云服务提供商们保证QoS的重要手段。
2.2 云SLA的需求及意义
云计算的本质是将资源虚拟化存储于云端,以互联网传播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因此,我们认为能通过网络实现的信息服务是实现云服务的前提条件之一。云SLA是对服务提供商所提供云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等级进行阐述和明确的法律文本[8]。就云SLA而言,服务提供商或用户都会考虑与某项云服务相关的要素,如服务对象等级、双方职责、服务维护、数据存储位置、业务连续性或灾难恢复能力、系统冗余等,因此需要在SLA文本中明确或者满足以下几点需求[9]:
nlc202309031434
(1)对服务加以清晰的描述,以便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和完成对服务的操作。
(2)说明服务提供商所提供服务的服务等级。
(3)定义对服务参数进行监控的具体方式以及监控报告的格式。
(4)说明服务提供商不能提供服务时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5)说明计费等具体的业务参数等。
在关于云SLA的相关文本中,服务提供商和用户需要分别把各自的责、权、利阐述清楚,需要就双方均认可的服务提供商所提供服务的类型、所提供服务的等级参数、用户所需付费情况、关于所提供服务的相关保证措施以及关于服务提供商与用户违反文本中相关条款的惩罚措施等具体的文本条文明确下来。由于云计算在线服务模式的特殊性,对于云服务提供商可能出现的服务中断和不适时、数据损坏、用户隐私泄露等情况,要在云SLA文本中明确云服务提供商的责任以及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服务提供商所需承担的责任等。
3 云SLA管理的价值
为了服务质量水平以SLA预先定义的性能等级进行交付使用,需要对SLA中所有服务过程加以管理,即SLA管理(Service Level Agreement Management, SLAM)。TMF提出SLA生命周期管理和SLA参数框架两种SLAM管理工具。其中,SLA参数框架是对独立参数进行分类的有用工具。
云SLA定义了双方或者多方关于服务质量、优先权和职责等期望。传统的SLA是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用户所签订的合同(见图2)。SP必须积极地管理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以获得竞争优势。此外,其所提供的服务越是依赖于多个合作者,管理这些服务的云SLA在SP维持众多合作关系或用户关系中越具有重要的作用(见图3)。因此,云SLA及其管理在SP的用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关系管理(SRM)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对SP、用户和供应商均有着重要的价值。
4 云SLA的生命周期管理
TMF[10]在eTOM视图中定义了SLA的生命周期过程,云服务提供商同样需要eTOM商务过程框架来规范、集成并自动化云服务的商务运营过程,能高效地与其它实体或参与方开展商务,使通过网络实现的云服务能更多地关注客户、关注服务质量,实现其资源节约、资源共享、安全保障等基本特征。根据业务或参与方的性质,云SLA的类型包括云服务提供商内部的SLA、云服务提供商-客户的SLA、云服务提供商-供应商的SLA(见图4)。
目前云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的云服务一般包括四种: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存储即服务。以上四种服务,在其服务等级协议的管理过程中都应该遵循SLA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管理。
4.1 云SLA开发阶段
云SLA的开发主要是支持服务计划及其活动,如预测市场的趋势、定义和构建可用的服务产品目录等活动。SP将其服务以不同的形式提供给云用户,服务产品是用其功能和特征加以描述的。在此阶段,首先,SP可以采用用户需求调查系统、用户评价系统、服务交互或监测程序等应用程序加以辅助支持,以做出服务开发阶段的一系列决策:如提供服务的类型、服务的水平、服务的质量等级,衡量每项服务水平及质量的参数、参数值的确定等。其次,由于市场需求、竞争压力、服务性能的变动预示着SP开发新服务及其新的SLA模板(见图5)。总之,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识别云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开发新云SLA的主要依据。SP在将当前服务交付给用户使用时,需要不断地搜集用户在使用服务过程中所反馈的信息,从而分析用户的使用偏好、识别用户需求。此阶段中SP主要收集用户三个方面的需求:SLA中不存在的服务、SLA中没有定义的服务、超出当前SLA参数的定义。
(2)识别并描述与用户需求相称的服务特征(如服务水平、服务参数及参数值)。在服务的描述过程中,不仅要描述与服务相关的SLA参数,还要描述该SLA参数值是否可以由用户自己选择指定、某参数值是否依赖于已选择的某些参数。
(3)识别并描述网络、通信和云计算的性能。如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供给的技术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质量等级等,有助于SP较好地认清当前的技术水平;同时需要将性能以可量化、可计算的参数及参数值的形式将其描述出来,以供用户选择和评价。
(4)准备标准的SLA模板。新服务的描述及其SLA模板是本阶段的结束标志及检验准则,为后阶段与用户的协商奠定基础。
本阶段结束的标志是获得服务的SLA模板。在SLA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对SLA模板的生命周期加以管理,使SLA模板尽可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SLA模板的生命周期包括初始模板的生成、用户的反映/回馈、分析用户需求、改进模板和生成最终模板等。SLA模板是一个公用的服务模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在云SLA的协商阶段,与SP进行谈判、协商,从而形成适合自身需求的云SLA。
在此阶段,云服务提供中心(Cloud Service Provider Center, CSPC)持续不断地收集来自不同用户的请求,检查当前目录中是否有与用户需求相匹配或相近的服务,估计新服务潜在的用户量、预期利润和潜在的市场需求等,并将用户需求连同新服务的潜在市场价值及所估算的生命周期发送给云服务计划和开发中心(Cloud Servic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SP&D)。CSP&D将用户需求划分为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咨询云服务质量管理中心(Cloud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CSQM)当前网络、通信和云资源质量的情况,然后衡量提供新服务的可选架构,确定开发新服务所需的潜在技术或技术的优先级,并将技术需求发送给技术计划和开发中心(Technolog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P&D)。TP&D根据收到的技术需求,比较当前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力,分析其技术实现的可能性、更新或改进技术所需成本、实现新服务的时间跨度。如果TP&D认为支持服务可用性或QoS的某项技术尚未成熟,应给出使用其他特定技术的具体建议。TP&D将估计出来的成本和时间值返回给云服务计划和开发中心(Cloud Servic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SP&D)。CSP&D依据所有返回的成本和时间等信息,评估服务和技术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则生成服务描述文档和SLA模板,并将其发送给相关中心。如CSPC负责服务的供给,服务配置中心根据与用户签订的SLA配置云服务,CSQM负责检测服务质量的执行情况等。
nlc202309031434
4.2 云SLA协商阶段
经过云SLA开发阶段,成型的服务及其描述文档和SLA模板即可发布。SLA的协商阶段始于用户与提供商双方对云服务的特征、功能、价格及双方的职责等信息经过多次协商、谈判后,签订包含一个或多个需要安装和使用服务实例的合同。因此,协商阶段包含的活动主要有协商服务的选项、服务参数的QoS水平、SLA模板中服务参数值,并要详细说明SLA合同的责任和义务(见图6)。总之,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为特定的服务实例选择合适的SLA参数值。用户协商主要是围绕服务的实例、质量水平以及用于衡量质量水平的参数值等内容展开的。
(2)确定签订SLA的用户成本,即确定用户购买服务的价格。
(3)确定发生SLA违规的SP成本,或当实现的服务水平超出SLA规定时SP所获得的奖励。
(4)定义与服务相关的使用报告。这与SLA参数的性质有关。
此阶段结束的标志是用户签订SLA合同。CSPC接受来自用户对云服务合同信息的咨询,将用户信息发送给订单处理中心(Order Handling,OH),然后其将订单细节提交给云服务配置和激活中心(Cloud Service Configuration & Activation,CSC&A)。CSC&A检查订单中各服务要素的可用性及可行性,如果涉及到外部提供商的服务要素,则咨询采购中心(Buying)。此外,CSC&A还需请求资源提供中心(Resource Provisioning,RP)检查支持该服务实例的能力及资源的可用性,并将核查的结果返回给OH,由OH来确定产品的可用性,并将结果返回给CSPC。CSPC向用户提供SLA模版,针对SLA的细节向用户提出报价,与用户谈判、协商,最后签订合同。合同中应包含经过双方同意的QoS和SLA参数。
4.3 云SLA实现阶段
云用户的请求在协商阶段转化为用户订单与SLA合同,而SLA合同在实现阶段被转化为可运行的实例。因此实现阶段即SLA实例化的过程,也是激活服务、对服务及服务实例进行配置、安装、启用的过程(见图7)。云SLA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1)配置和提供支付服务的资源。SP将提供给个体服务的实例化资源分配到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2)配置满足SLA的特定服务实例;
(3)激活云服务,将服务交付给用户使用,
此阶段结束的标志是产生实例化的、经过测试的、可接受的服务。CSC&A配置订单中所请求的服务实例,并将请求发送至恰当的部门。CSC&A执行对服务实例的测试,以检验其关键质量指标(Key Quality Indicator,KQI)是否达到SLA的标准,并在管理服务目录中更新服务实例及其KQIs。此外,CSC&A还需通知CSQM初始化监测新服务实例。一切准备就绪后,CSC&A通知服务OH,由OH负责通知用户及其他部门。
4.4 云SLA执行阶段
云SLA执行阶段即执行SLA合同中的各项规定,它涵盖了SLA服务的所有操作。此阶段主要的任务包括:
(1)正常执行和监测服务。其中正常执行的情况包括一切正常、无差错的执行以及出现中断但在SLA范围之内的执行。SP自身执行的服务与供应商/合作者执行的外部服务都需要进行全程监测。监测的目的,一方面是监测服务的性能数据,保证对服务的评价做到有据可依,有助于预测长期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是保证服务的可用性及可靠性。
(2)即时报告服务执行的情况。报告记录的是服务执行和监测的情况,报告的时间和频率依服务的类型和特征而定。
(3)SLA违规的即时处理。SLA违规即服务的非正常执行。倘若SP首先发现服务中断,SP则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中断的时间尽量不违反SLA的规定。因此,此处的SLA违规是指用户首先发现的服务中断,并且中断的时间超出了SLA的规定,从而造成SLA违规。
执行阶段结束的标志是用户使用了云服务,但执行的过程却存在正常执行和SLA违规的情况。正常执行是指执行的服务在SLA规定的范围内,或一切正常运行,或是曾出现过服务中断,但中断时间没超出SLA规定的范围。SLA违规的情况是指用户发现服务没有达到SLA规定的质量等级,并向SP提出相应的赔偿。
云服务在执行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超出或达不到SLA中明确规定的参数及参数值。换言之,在执行SLA的过程中会出现违反SLA规定的情况。而发现SLA违规的情况至少有两种,一种是SP首先发现违规,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另一种是用户首先发现违规,并向SP报告服务非正常执行的情况。
4.5 云SLA评估阶段
云SLA评估阶段的任务一方面是评估单个云用户的SLA与交付给云用户QoS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评估某一时期SP所有业务的整体质量水平,包括整体的质量目标、业务目标以及风险管理的过程,即SP内部业务评估的一部分。
4.5.1 单个云用户的阶段性评估
(1)SP实际交付给用户的QoS情况。QoS的评价存在不同视角:用户QoS需求、SP提供的QoS、SP实际交付、提供给用户的QoS以及用户所感知到的QoS。因此,在评估云SLA的阶段,必须要根据云服务在执行过程中所获得的监测数据为QoS的执行情况提供有力的证据,从而作为评价服务及其质量的依据。
(2)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SP实际交付给用户的QoS情况,另一方面是用户对QoS的期望。
(3)改进用户满意度的潜力。SP根据用户的满意度以及自身提供QoS的能力来确定自身提高QoS的潜力及改善用户满意度的潜力,从而保持用户的忠诚度。
(4)用户需求的改变。评估用户需求与发现用户需求的变化,进而分析其变化的因素及趋势,有利于SP改进服务及其SLA、开发新服务及新SLA、吸引用户和保持用户的忠诚度。
nlc202309031434
4.5.2 SP内部整体业务的质量水平评估
(1)向所有用户交付服务质量的整体情况。云服务的整体质量情况是SP服务实力的真实体现。因此,评估整体服务质量的情况也是SP衡量自身服务实力的依据。
(2)重新调整服务目标,使得服务实力与服务目标相匹配。
(3)重新调整服务运营。目标调整后,服务的执行和运营也需要同步协调。
(4)识别服务支持的问题。服务的执行和运营离不开支持性、辅助性的活动,如战略计划、风险管理、绩效管理、资金财产管理和人力支援管理等。
(5)创建不同SLA的服务水平。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用户群的不同需求,创建SLA的不同服务等级。
云SLA评估的启动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阶段性的评估,即根据SLA的规定,定期评估服务执行是否满足SLA的情况。第二是用户要求的重新评估,当用户对SP发送过来的评估报告存在质疑时,向SP提出重新评估或复查等需求。第三是用户退出服务时的评估,此时评估用户退出服务的相关影响因素。
4.6 云SLA撤销阶段
云SLA撤销阶段指的是SP因自身的问题,使得服务暂时撤销,其主要是解决与终止服务相关的用户端设备和线路问题。此阶段与云SLA相关的问题包括:
(1)规定设备或线路的拆除或搬迁的责任。
(2)承诺拆除或搬迁设备或线路的时间。
(3)规定SP有权使用用户的设备。设备或线路在拆除、搬迁的过程中,涉及到对用户设备的测试、拆除或搬迁,因此,SLA中应规定SP何时有权使用或有权访问用户的设备,以协助服务的关闭活动,减少关闭服务的时间。
总之,由于SP自身原因导致服务被关闭,对用户的行为产生的影响,用户对此应具有知情权。SP均应在SLA中明确规定并勇于承担其中的责任,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5 结语
云SLA的管理是对云服务过程中涉及的SLA加以规划,使其服务质量与预先定义的性能相一致。云SLA的管理有利于高效地管理资源和服务,确保实现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云SLA管理是SP从技术角度来衡量性能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量化性能指标获得和保留用户,监管性能和服务的实施,提供性能报告,并以惩罚的方式履行协议、管理供应链关系,有助于SP满足用户的需求、与用户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本文对云SLA的生命周期管理加以分析,是为了展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软件即服务SaaS、 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存储即服务这些云服务在实现过程中得以保证其服务质量的管理方式。从云SLA的生命周期管理角度分析各类服务要满足的基本管理模式仅仅是SLAM的一种工具,SLA参数框架的管理同样也是SLAM的一项重要工具,这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详细阐述。
参考文献:
[1]邓仲华,喻越.云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等级协议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4):57-60.
[2]McConnell J, Siegel E. Practice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Delivering High-Quality Web Based Services [M]. Cisco Press, 2004.
[3]Nicolas C, Pankaj K,Bryan M,et al.Web Service Management Framework-Overview Version 2.0[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2003.
[4]Ludwig H, Keller A, Dan A, et al.Web Service Level Agreement(WSLA) Language Specification, Version 1.0[S].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2003.
[5]Anderson 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eb Service Policy Language[J].IEEE Computer Society,2004:189-192.
[6]Audrieux A, Czajkowski K, Dan A, et al.Web Service Agreement Spcification(WS-agreement)[S].Grid Resource Allocation Agreement Protocol(GRAAP)WG,2007.
[7]Vedamuthu A S, Orchard D,Hirsch F, et all. Web Services Policy Framwork(WS-Policy),Version 1.5[S].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2007.
[8]邓仲华等. SLA研究及其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A].胡昌平.信息资源研究进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305-339.
[9]张健.云计算服务等级协议(SLA)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2(2):7-10.
[10]TMF GB921. Business Process Framwork(eTOM) 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s Map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Version 8.1[R]. TeleManagement Forum, 2008.
作者简介:赵又霖,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与系统开发、信息资源管理;邓仲华,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与系统开发、信息资源管理;黎春兰,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
甲方:广东中山柔亮五金灯饰电器公司
乙方:张锡华中国电子商务师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及甲方的业务需要,经甲乙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就甲方聘请乙方为雇员,达成协议如下:
一、乙方身份:乙方(张锡华,身份证:XXXXXXXXXXXXX)属于柔亮公司临时职工,由甲方聘请并派遣到甲方单位主持电子商务工作。
二、聘用期:经双方同意按以下方式确定合同;
1、固定期协议,从 2014 年 1月 1日至 2014年6月 30日止。
2、合同期满,根据双方意向决定是否续签合同期限。
三、服务内容
1、甲方应授予乙方相应的职位权力实施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展。
2、乙方应全力以赴对甲方电子商务工作的计划与实施负有相应的工作责任。
3、服务内容分为:平台建设、网络推广、日常电子商务管理(除业务和销售工作)。
4、乙方有责任对公司的业务开展进行最大化节约成本原则,优先选择免费方式。
5、乙方有义务对甲方公司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努力打造最有优势的电子商务团队。
6、乙方需要虚心听取与决策甲方提出的要求与改进,并采取合现的工作建议。
四、保险和福利待遇
1、甲方应为乙方购买一份交通保险,主要用于保证乙方在来往公司的交通保险保障。
2、甲方与乙方经过洽谈并确定在本合同服务期间需要每月1-5号前发放上月工资。
3、甲方与乙方经过洽谈并确定乙方的每月基本工资为2800元。
4、甲方与乙方经过洽谈并确定整个电子商务团队达到营利时,进行相应的提成磋商。
5、其他合法的福利根据甲方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五、关于商业机密
1、甲方提供乙方的工作资料,乙方无条件进行商业保密。
2、合同终止当天,乙方需要删除相应的工作资料。
六、协议的履行和变更
本协议双方均有相应的权利与责任,双方需要遵守承诺。协议变更时需要双方协商确定。
七、其他约定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方双方各一份。双方签字确立合同关系。
甲方盖章:乙方签名:
心理咨询师xx(以下简称甲方)与求助者____(以下简称乙方)本着平等真诚互信互利的原则,就甲方为乙方有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进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以及服务行业的通用法律法
规为乙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二、甲方向乙方收取一定的咨询费作为报酬,收费标准为_______。在每次咨询前,乙方须
交清咨询费用,否则甲方有权不向乙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甲方预收____次共____小时的咨
询费共计___元。
三、咨询时,乙方有责任向甲方如实详尽提供个人相关资料;由于乙方故意隐瞒或者
扭曲资料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乙方负责。
四、甲方有责任为乙方提供的资料保密。如甲方将乙方提供的资料用于对乙方进行心理咨询
之外的其他用途,须征得乙方的同意,未征得乙方同意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由甲方负责。
五、心理咨询服务开始后,甲方须为乙方提供专业、有效的咨询,乙方在咨询中需积极配合甲方,双方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双方须遵守在心理咨询前和咨询过程中达成的口头或者
书面约定。如乙方有无故缺席、迟到、早退、不认真完成心理咨询所要求完成的家庭作业、故意刁难心理咨询人员等破坏咨询关系的言行,其造成的后果由乙方负责;如由于甲方的心
理咨询操作有误或言行不良,其造成的后果由甲方负责。
六、双方协商确定的心理咨询服务方式为__________。咨询时间从___年__月__
日到__年__月__日。乙方在每次咨询前需通过电话或短信预约,并按时接受心理咨询服务。
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如有特殊情况,需变更咨询时间,须至少提前二小时通知对方。
七、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决定提前退出咨询、暂停或终止咨询时,须向另一方提
前通知并说明原因。
八、乙方须保证在接受心理咨询期间不发生任何故意伤害自己或故意危害他人人
身安全的行为。乙方如患有自伤、自杀或伤害他人危险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甲方不对乙
方可能产生的上述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九、在乙方自愿并留下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的前提下,甲方对乙方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对乙方进行回访,了解咨询的中长期效果,帮助乙方保持长久的心理
健康。
十、双方共同遵守上述条款,双方协商一致可对本协议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心理咨询师(甲方):邹燚
求
助者(乙方):
矿业咨询服务协议
签订时间:
签订地点:
甲方名称:
法人代表:
法定住址:
乙方(姓名):
身 份 证:
住址:
甲、乙双方本着“遵循合法、公平、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友好协商,现就矿业咨询项目等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特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守本协议所列条款:
第一章服务目的第一条:本协议所约定乙方为甲方项目提供咨询服务及相关参考意见。
第二章服务期限
第二条:本协议有效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
第三章服务内容
第三条: 服务项目范围
乙方向甲方提供矿业领域内的相关技术信息或者资源信息服务,包括但并不仅仅限于以下项目:
(1)项目搜寻、项目评价,寻求租地及物色合适的合资、合作伙伴。
(2)协助获得项目批准、运营资格,矿业权的申报登记及项目结束后的撤出注销。
(3)协助客户建立与合作伙伴、项目实施地区、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提供高效的项目管理、运作
与后勤支持。
(4)提供国内矿业法规、环保政策的咨询。
(5)国内探矿权和采矿权查询,矿权申请及其相关工作。
第四章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第四条: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有关的资料、技术咨询报告、图表和可能得到的信息并给予乙方开展咨询工作
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甲方可在适当时候指派一名工作代表负责咨询事宜的协调联系。
2、甲方有权对乙方的服务过程进行监督,并对乙方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3、甲方应按时根据协议规定向乙方支付咨询服务费用。
第五条: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乙方应具备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确保能依据本协议约定的内容、要求、方式为甲方提供咨询服
务。
2、乙方应就甲方所咨询的服务项目需进行充分得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分析。
3、乙方有权对在所提供服务工作范围内甲方的错误指挥或工作安排提出制止和改进建议。
4、乙方拥有根据协议规定获得相关资料和咨询服务费用的权利。
第五章服务费用及支付
第六条:本协议需支付服务咨询费用为人民币¥元/年(大写金额:_________元/年),每月【】
号甲方需向乙方支付服务咨询费人民币¥元/月(大写金额:_________元/月)。
第七条:支付方式:现金【】/转账【】
第六章保密条款
第八条:条款内容:
1、甲、乙双方确认并承诺,其向对方提供的所有文件、资料、证照均合法有效,无任何虚假;任
何一方除因向有关行政部门和单位申办经营手续所需或司法机关要求而披露对方资料、文件等
信息外,均不得向其它人披露对方资料、文件等信息。
2、协议有效期内,双方应采取适当措施对本协议项下的任何资料或信息予以严格保密,未经一方的书面同意,另一方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第七章协议修改、补充
第九条:协议期内,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协议时,可对该服务协议进行内容修改。
第十条:协议期内,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协议时,可对该服务协议进行内容补充,补充内容
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八章协议解除与终止
第十一条:协议的解除:
1、甲方若未按协议及时支付咨询服务费用,乙方可解除本协议。
2、乙方若严重违反甲方有关规定及未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甲方可以解除本协议。
3、乙方严重失职,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协议,并有权要求乙方赔偿损失。
4、乙方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本协议义务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第十二条:协议的终止:
1、协议期内,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协议时,可提前解除协议。
2、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任何一方因严重的地质灾害或其它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事件
而影响其履行协议所规定的义务的,受影响的一方可不承担责任。
第九章其它约定
第十三条: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四条:本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十五条:其它约定:
1、。
2、。
甲方(签字盖章):
联系电话:
日期:年月日乙方(签字盖章):联系电话: 日期:年
1 Qo S概述
标准类别的网络型协议, 主要是IP种类的协议, 能够传送多样化的数据。在这类构造之内, 客户端部分的构架维持了复杂性, 而网络端部分的构架可以单一化。这种构架的特点, 支持了网络的进展速度, 因此凸显了优势。然而, 连接的主机数目逐步增大的情形下, 网络内对服务的多样需要, 就会超越这个网络的供应性能。
对服务的多样需要会递增, 这就造成这一网络的属性退化, 传送的信息被延误, 部分的消息甚至无法再找到。但是, 这样的退化, 影响不到常规化的网络运作;发送电子类邮件、传递文件、运用Web等根本性的功能, 还是没有被延迟。对于其他被延误的消息而言, 在及时性的需要和多数双重通讯领域中, 就出现了不够精准的问题, 如多媒体类和电话类的现实运用。
在体系内添加带宽, 是达到及时性要求的首要步骤。然而, 即便带宽增大了, 如果业务的总数迅速提升, 传送中的延误还是难免的;在负荷并不是很大的那类网络中, 延误的传送动作, 也将逐渐被累积, 以至于干扰到及时性的网络运转。
为了供应符合水准的传递服务, 有必要设定关系到服务量、质量层级的网内协议。在这类规则中, 要添加部分区别的协议, 来鉴别业务的现实规定、延误的忍受限度、由于抖动和划分组别导致的数据遗失等。这样的性能, 就是Qo S类别协议包含的性能。因此, Qo S并非创设了新的带宽, 而是体现了这类带宽的有序约束, 它涵盖的层次更为多样, 可以满足好运转的多重需求。Qo S的本质性目的, 是供应预测性强的质量等级, 并管控超出了网内供应极限的那部分服务。
在常见的状态下, 服务质量类别的协议, 供应的部件能确保传送的稳定程度。在某些情形之下, 一部分应用的需求级别会超越其他应用。为了实现多样的类别需求, 要解析Qo S关涉到的算法。
2 预留类的协议
用来预留某些资源的协议, 供应了预留的指令信号, 可以简写成RSVP。这样的预留类协议, 通常被用在单一流的传递中, 也可以用在聚合流的传递中。在有必要预留出一些资源的时候, 信息的指令会构建传送数据的渠道, 通常采纳如下的程序:发送的端口为接收的端口传递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明晰了业务的实际规格, 包含业务内的标识, 以及这类业务的总体属性。路径类的消息, 包含资源所用到的带宽限度、延误传送引发的抖动信息等。
这类信息会附着于路由器的设施, 并实现级别化的跳转传递。每一个路由设施, 都要准备好留出部分资源, 构建起一个状态的渠道。这种表示状态的消息, 涵盖了前一种消息的源头地址。接收者在接收了这样的信息以后, 依照业务的属性和所需要的特定化服务, 来算出用到的能源;接收者要将预留一些资源的指令, 发给处在上游的端点。指令中的参数, 就表示了应当留出的那部分带宽。
3 区别类的协议
区分类的服务, 供应的是单一化的归类途径, 以及聚合类资源的优先层级。这样的供应, 来自集成类服务所引发的各类欠缺。要设定具备较大拓展性能的方案, 来维持网络内的Qo S。
区别类协议的侧重构建思路为:在边缘的联网区域内, 依照服务质量, 将数据的集成予以单纯的归类;各种类别在转发的程序中, 在节点之内出现了多样的属性。这种区别的体系, 便利了ISP供应等级差别化的服务, 满足多重用户的现实需要。位于边缘区域的节点, 设置了数据包内的具体字段, 或者用来通讯的具体字段, 并体现出预设的服务类别。在这样的类别中, 预设好的每种字段, 可以叫做DSCP, 也就是服务所用到的编码。
在能够支撑这类区别的节点内部, DS的实际数值, 将会被映射在转发类型的PHB里面, 这就告知系统区别开转发流程中的各类信息。用户要同ISP设定一个约束, 规定这一用户在区别性的服务内, 可以接收到的最高传递频率。如果超越了这样的频率, 那么数据包就会被系统遗弃, 或者难以接收到期待中的服务。
这种区分的凸显特点, 在于本身的容量可以被拓展。这个体系有助于将较复杂的约束程序, 转移至边缘的网络区域内。这就便利了节点整理叠合以后的信息, 而不再单独整理分别式的信息流。这样的操作, 降低了网络中要记载的状态含量, 方便了每个节点的约束和操作。
4 交换类的协议
依据分组产生的标识, 可以运用网络内的渠道, 来约束聚合类数据, 并管控带宽。标识着多样协议的转换体系, 引进了标志基础上的约束策略。这样的对策, 区别了渠道的选取和数据的转发, 通过构建标签, 来设定分组模式的网络渠道, 从而整合起交换设施和路由设施。
5 结语
依据现实的ERP开发类别项目, 以及有关agent的根本规则, 结合起离散类型企业的产出特性, 构造了完整性很强的动态性调度和约束模式, 这个模型可以简写成MADSCM。这样的模型, 增添了调度类规划的体系属性, 便利了及时调度和高效调度。具备了较强反应和预备性能的agent, 可以发觉到周边环境的变动, 自主适应这样的变动。从这个角度讲, 这类模型适宜被用在动态类的环境内, 应对本企业产出流程的多样变化。现今市场内, 离散类别的制造公司, 正朝向批量小、品种齐备的方向进展。因此, 模型适应了敏捷的产出要求。
参考文献
[1]樊静淳, 杨文虎.服务质量 (QoS) 协议的研究与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 2005 (01) .
[2]梁泉, 张宏正, 梁开健.网格环境下的服务质量 (QoS) 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06 (07) .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会长、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在签字仪式上表示,美国中国总商会与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之间的战略合作,标志着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走进美国,也标志着美国中国总商会和国内最大的、惟一的服务贸易协会实现长期战略合作,这有利于为美国商家到中国投资贸易提供方便,也为中国的投资者和商人到美国做生意提供方便,“这种互惠互利的行动有助于消除中美双方的贸易摩擦”。
谈及中美贸易时,魏家福认为“应该创造双赢:中国企业来美国为当地解决就业、创造税收,同时获得我们应有的海外市场。也欢迎美国投资者带着资金和技术到中国投资,为中国增加就业,帮助中国产业技术升级”。他说,中美两国的友好合作是主流,两国贸易纷争是支流,而支流可以通过谈判、对话来消除。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是中国最大的、也是惟一的全国性服务贸易行业组织,拥有140多家企业会员,旗下包含多家中国物流、金融、文化、通信等服务贸易各大领域最大的企业。
魏家福和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中国银行美国地区总经理黎晓静、中国驻纽约代总领事董晓军共同见证了两大商会的签约仪式。当天,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还与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签署合作备忘录,美国中国总商会也为下属物流委员会和贸易委员会举行了揭牌仪式。中银大厦·上海汇之星2009年度高尔夫邀请赛为希望小学慈善募捐
马来西亚商会
由中银大厦与梅赛德斯一奔驰上海汇之星联合主办,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上海分会协办,OMEGA等特约赞助的“中银大厦·上海汇之星2009年度高尔夫邀请赛”11月1日在太仓新东海高尔夫俱乐部举行。当天有来自国内外、包括马来西亚和一些其他国家的近80位商界精英参加。慈善募捐活动向来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通过大家的慷慨解囊,当天活动共募得3.5万元的善款,将交予利星行希望小学。全球首家以姓氏为界的商会组织即将成立
南若然
2009年11月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郑氏企业家国际联谊会”上,上海华东电器集团董事长郑荣德被推选为世界郑氏企业家总商会筹备委员会临时会长。正筹备中的世界郑氏企业家总商会是全球首家以姓氏为界的商会组织。
2800多年前,郑桓公肇兴了“郑”氏根基。如今,郑桓公后裔中出现不少商业精英,建立了如韩国郑周永家族的现代集团、香港郑裕彤的新世界集团、郑永刚的杉杉集团、上海郑荣德的华东电器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统计数字显示,不包括海外,仅在中国注册的郑氏企业就有8万多家。
【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协议】推荐阅读:
【人力资源】猎头服务协议07-04
人力资源公司介绍协议11-26
福建省人力资源服务05-28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章程07-15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分析07-15
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内容12-27
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服务岗01-19
为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10-08
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与人力资源年度规划20106-22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心得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