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精神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礼仪之精神(精选9篇)

礼仪之精神 篇1

跆拳道这个名称来源于韩语的“跆”(指用脚踢打),“拳”(指用拳击打),“道”(指格斗的艺术和一种原理)。1986年6月,跆拳道创始人、国际跆拳道联盟(ITF)总裁崔泓熙随国际跆拳道代表团访问中国,代表团成员在北京、西安、济南等地表演了跆拳道,掀起了一阵跆拳道旋风,国人开始对跆拳道产生浓厚兴趣。1992年10月7日,中国跆拳道筹备小组成立,这标志着我国跆拳道运动的正式开始,后延续发展至今。

一、跆拳道精神

(一)跆拳道教育精神宗旨:

以礼始,以礼终。跆拳道基本精神具体体现在礼仪中。不论其以怎样的格斗形式存在,有多激烈,在格斗过程中,格斗双方都是把提高技艺和磨炼品质作为跆拳道精神之所在,目的之所在。因而,双方在格斗中,都是怀着敬意,并发自内心地与对方切磋,怀着这样的心理,双方互敬,互学。这就是为什么在练习和比赛前后,双方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的原因所在。作为同时练习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炼,跆拳道能够使练习者在格斗过程中,培养并锻炼出自己所希望的、理想的人格和体魄,同时也能够学到并真正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因而,跆拳道除了强身、防身外,更多的是对练习者精神的锻炼,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把已经融入到跆拳道中的礼仪,传达给练习者,使其受到“礼仪”熏陶,进而影响到其精神锻炼。“礼仪”在跆拳道运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跆拳道教育精神:

克己、礼义、和平、服务。学习跆拳道,学到的不仅是不屈不挠的精神,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含义。通过一项运动,看到了一个民族的伟大,而灵魂也在这运动文化中不断深化,跆拳道也正以它特有的精神传播着它的文化,这种教育文化,深远而富有魅力。文化的魅力在于能够深入灵魂,而一个民族的灵魂却是千年文化的积淀。于是,文化之间的交融就显示出了一种广博而深远的精神,跆拳道的文化就带着另一个民族的神秘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1. 通过跆拳道修炼可培养克己精神和礼仪精神。

克己精神指的是在跆拳道修炼过程中能够克服生理和心理的极限并战胜它们。跆拳道又以礼节和秩序作为原则。在跆拳道道馆里,师生之间和上下级之间所体现出来的礼仪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伦理道德从跆拳道教育的第一阶段就开跆了。

2. 构成跆拳道精神的核心是与谐精神与和平精神。

这种精神体现在跆拳道动作、道服及跆拳道品势的技术当中。我们可以在跆拳道动作和道服上发现圆、方、角的三才思想,而这种思想恰恰反映出了东方传统思想非常重视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性。跆拳道的所有品势的第一个动作都是从防守动作开跆,意味着跆拳道是非暴力性的,跆拳道的搏击技术适用于维护和平和伸张正义,而并非适用于破坏和暴力上。跆拳道的和谐精神与和平精神向世界传达爱与和平的普世价值。

3. 跆拳道精神体现在跆拳道技术修炼过程中的礼节、规则、跆拳道道服的特征、跆拳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上。

跆拳道所代表的精神就是克己精神、礼义精神、和平精神、和谐精神和服务精神。跆拳道精神对于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这种跆拳道精神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二、跆拳道的礼仪

“礼仪”贯穿跆拳道运动的全过程,是跆拳道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礼节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一种“礼仪”的体现,同样也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这就要求练习者在跆拳道练习中,必须对礼节加以重视。正所谓“始于礼,终于礼”,故练习跆拳道的人,很有必要了解跆拳道的一些知识,例如:跆拳道历史、特点等。同时心态尤为重要,只有怀着正确而积极的态度,来练习和认识跆拳道,才能真正领悟到跆拳道精神之所在,因而也会更深刻地理解礼仪在跆拳道中的重要性。双方即使互为对手,即将格斗,也不失彼此间的互敬,并用完美的礼仪来表达。无论结果如何,能够为对手喝彩,这是人性所体现的宽容;能够尊敬对手,亦是高尚人格的体现。而跆拳道就一直在奉行“以礼待人”,因为是对手,所以才更加注重互相尊重。

(一)鞠躬的意义。

鞠躬的对象,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要尊重国家,爱护国家;教练教你明白跆拳道的内涵与技巧;队友则体现相互团结,互相帮助,同甘共苦,尤其是对学长,他是前辈;老师既给予你知识,同时还教育你道德修养,使你学会为人处事;社会群体则告诉我们只有先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更深层次的目的。

跆拳道的礼仪并非止于在这种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实施它。跆拳道的这种礼仪教育模式,并非是单纯的教育练习者礼仪的重要性,而是将其融入到格斗前中后,使训练者切身感受到,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并且真正领会到礼仪与跆拳道融合所散发出的真正魅力,进而影响训练者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家中谈话、用餐、打电话等场合下,都会不自觉地以相应的礼节进行,这才是真正领悟到了跆拳道德精神。“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亦贯穿于跆拳道。因其能锻炼练习者顽强果断的精神,磨练出坚韧不拔,乐观之品质,进而养成礼让谦逊、宽厚之美德。这就要求练习者在练习中,要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培养出好的品质,深刻体会到作为家国一分子,应具备的思想觉悟和优良品德,进而不断完善自己。

三、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然而很多时候教师在面对德育问题时,往往会觉得没时间,没抓手,难见效,其实,实施德育教育有很多种途径,可将它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在跆拳道训练中,要自始至终渗透德育教育。

四、结语

在这个快节奏且显得颇为浮躁的社会,人们往往在追求名利时,逐渐开始忽略了“礼”的重要性,以致忘记了对“礼”的追求。特别是当代部分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毫无礼貌、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甚至由于道德缺失而误入歧途等种种现象让我们倍感担忧!而跆拳道它所推崇的“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以及跆拳道之相关礼仪正成为它最有利的标签,使其成为最好的良药。它将积极引导青少年以及所有的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使我们成为真正的现代化文明人!为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beiler.跆拳道[EB/OL].http://www.baike.com/wiki/跆拳道,2014-2-19/2014-3-1

[2]石华毕.从跆拳道“以礼始,以礼终”看武术之“礼”[J].内江科技,2010

礼仪之精神 篇2

一、 礼仪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造就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日之事,而真正铸就人的思想品德的,往往就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习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应从儿童时候抓起。学校是育人的阵地,礼仪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它是学校精神的集中表现,是一种校园独有的群体意识。综观我国的现行学校教育,似乎有些学校过于执著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教育,这会影响学生品行的健全和发展。古语有云“士有百行,以德为首”,今日则言“有才无德是废才”,可见德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如今校园中和社会上往往存在一些偏见,“学习好,一好百好,学习差,一差百差”。还有少数家长奉行“重学业轻品德”的言论,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不利。教育学生不能仅靠课堂上的三言两语,而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实施礼仪文化时,教师不仅要注意在公共场合的文明言行教导,更应该在私底下用规范的日常礼仪文化、言行,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一来,礼仪规范才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因此,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抓住学校日常礼仪的教导,它对规范师生的文明用语及礼仪举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服务于学生,为学生良好的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师生提供和谐进取的人文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为了营造文明的氛围,学校可以开展一些竞赛(如“争文明之星”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直观性认识和直接参与意识。

二、制度文化对礼仪文化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制度是遵守秩序的保障,对于个人来说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班级来说,它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对于学校来说,它是一种和谐氛围,可以让大家养成共同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所以说,制度文化是礼仪文化的重要部分,合理的制度可以使礼仪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规范化。教育与管理是互为条件的,没有可靠的制度,教育中的每项要求就都会空乏无力。实践证明,文明的礼仪文化可以促进校风、班风的良性发展。综观全局,把礼仪文化作风作为一项强制性的制度,从表面上看似乎小题大作,其实它大有必要。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从礼仪入手狠抓德育工作,既保障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具有强大的号召性和感召力。它以文字、条约的形式出现在师生面前,实际上就是形成了人们在校园工作实践中的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检验标准,它有助于教师良好品德的塑造,并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起着抑制作用。

三、广泛开展礼仪活动,促进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礼仪文化的教育作用人所共知:它是无声的思想文化,是学校管理者构思的向导——构建优雅、文明、健康、奋发向上的环境,让学生时时处在礼仪文化的氛围中,让学校每一处细节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让每一堵墙、每一寸地、每一种宣传工具都能为学生服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有许多功成名就的人士,往往回首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后总结道:成功的关键来源于儿童时代品德的培养。所以,在校园中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更能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成长经历得以丰富、思想觉悟得以升华。另外,校园还可以展开一些以日常礼仪主题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现场作文比赛、绘画比赛等等,尤其可以利用儿童节、母亲节、元旦等系列节目,举办艺术教育成果的汇报活动,贯彻礼仪文化,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设置表演舞台、提供张扬个性的环境、提供提升礼仪素养的场所,在全体师生中进行有影响力的宣传。

有序、有效地开展具有特色的“礼仪”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使学生拓展视野、震撼心灵、矫正不良习惯,密切师生关系,也充分体现了校园环境“助人成才”的主旋律。全体师生在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学得了知识,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用“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模式,实现了“人人受教育”的目标。教师平时更应注重对学生礼仪用语习惯的培养:如与家手长分开时说“再见”,在路上遇见同学老师要问好,放学回家要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辛苦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抓起。

职场礼仪之电脑礼仪 篇3

一、虽然是公司的电脑,但也要倍加爱护,平时要擦拭干干净净,不要把白色电脑用成黑色了还没擦过;擦试显示屏时,注意不要为了干净,用湿抹布一擦了之,损害屏幕;不用时正常关机,不要丢下就走;外接插件时,要正常退出,避免导致数据丢失、电脑崩溃等故障。

二、有的人公私不分,拿着公司的u盘,一会儿将个人电脑资料ctrl到公司电脑上,一会儿又将公司电脑资料ctrl到个人电脑上,这种现象被公司发现,肯定坚决制止。

三、在公司里上网,要查找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和资料,而不是自己凭兴趣查看自己的东西。在工作期间,查找与工作五官的资料,不但违反公司章程,慢慢的还会导致业务落伍。

四、很多公司不允许员工在公司电脑上打游戏、网上聊天,但仍有人利用领导不在时私自偷玩,或用公司的内部网络“笑傲江湖”,从网站上下载图片,这些都是违反劳动纪律的。

五、电子邮件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职场礼仪方面的新问题。我们都应当讲究有关电子邮件的礼节,别让电子邮件出笑话。电子邮件是职业信件的一种,而职业信件中是没有不严肃的内容的。尤其在商业界,我们崇尚信誉、掌握时机及合作分工,信奉顾客至上,着重与顾客的沟通,以达成促销、增产与营利的目的。但我们常忽视了有关电子邮件的礼节。在今天的许多公司里,电子邮件充斥着笑话、垃圾邮件和私人便条,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反而不多。

商界人士在使用电子邮件对外进行联络时,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电子邮件应当认真撰写

向他人发送电子邮件,一定要精心构思,认真撰写。在撰写电子邮件时,下列三点必须注意:

(1)主题要明确

一个电子邮件,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并且往往需要在前面注明。这样,收件人见到它便对整个电子邮件一目了然了。

(2)语言要流畅

电子邮件要便于阅读,语言就必须流畅。尽量别写生僻字、异体字。引用数据、资料时,则最好标明出处,以便收件人核对。

(3)内容要简洁

网上的时间极为宝贵,所以电子邮件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越短越好。

2.电子邮件应当避免滥用

在信息社会中,任何人的时间都是珍贵的。如果没有必要,轻易不要向他人乱发电子邮件。一般而言,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即刻回复对方,往往还是必不可少的。

3.电子邮件应当注意编码

编码的问题是每一位电子邮件的使用者均应予以注意的大事。由于中文文字自身的特点,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国的内地、台湾省、港澳地区,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华人,目前使用着互不相同的中文编码系统。因此,当一位商界人士使用中国内地的编码系统向生活在除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一切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人发出电子邮件时,由于双方所采用的中文编码系统有所不同,对方便很有可能只会收到一封由乱字符所组成的“天书”。

个人礼仪之面试礼仪 篇4

应聘者的外在形象,是给主考官的第一印象,外在形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能否被录用。面试时,一定要注意,恰当的着装能够弥补自身条件的某些不足,树立起自己的独特气质,使你脱颖而出。为您详细解析:

1)男士

注意脸部的清洁,胡子一定要刮干净,头发梳理整齐。查看领口、袖口是否有脱线和污浊的痕迹。

春、秋、冬季,男士面试最好穿正式的西装。夏天要穿长袖衬衫,系领带,不要穿短袖衬衫或休闲衬衫。

西装的色调要用给人稳重感觉的深素色为主,如藏青色、蓝色、黑色、深灰色等,

配套的衬衫最容易的选择是白色。领带应选用丝质的,领带上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最好是单色的`,它能够和各种西装和衬衫相配。单色为底,印有规则重复出现的小圆点的领带,格调高雅,也可以用。斜条纹的领带能表现出你的精明。领带在胸前的长度以达到皮带扣为好。如果一定要用领带夹,应夹在衬衫第三和第四个扣子中间的位置。

深色的袜子、黑色的皮鞋。皮带要和西装相配,一般选用黑色。男士着装三一律原则:皮鞋、皮带、皮包颜色一致,一般为黑色。

眼镜要和自己的脸型相配。镜片擦拭干净。

商务礼仪之会面礼仪 篇5

金正昆:我很高兴谈一下这个问题,你刚才亲自了在商务交往中的会面是注意什么问题,你商务交往跟被的交往有不同,一个最大的不同,商务人员的商务交往是代表企业的,是企业行为,涉及到企业形象。我们以前已经谈到过,在商务交往中,首轮效应的问题,就是在人际交往中留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我们在会面的礼仪,当然是见面之初讲的问题的,比如说问候、称呼、握手、介绍等等,这个都涉及到给人留的第一印象好不好。你有没有知道到,有的人确实是好人,但是那是后来很长时间之后才知道的,一见面给对方的印象不好,有这样的情况,我见到谁女孩,这样的女孩跟人家握手,人家介绍了,这位金先,这位腾小姐,你当然不至于但是那种小姐还是有的,她这么跟你握手,你好,跟你三个指头,不正眼看着你,握手不用力,好象一条死鱼,说实话我们又没准你,酸不酸?但是也有人跟你握手,但是握的依然让你不愉快,比如我手伸过来了,一碰就跑。或者有的人不握你,这个手就这样放着,握手时是要握的,你跟任何人握手,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生人还是熟人,专业的讲法,握手的时间,两个相握时候的角度,甚至握手时的用力,都要注意,因为我经常跟一些年轻的女同志进,特别是从事公关营销的女同志讲,握手时一个女性和一个男性握手,少许用力,或许更好,给别人一个感觉,落落大方,我不备不亢,翻译成老百姓的话,谁怕谁。所以应该稍微用点力,用力应该在二公斤左右。当然不是说,大家非用握力器去测试,这两公斤是什么概念,实际上专业的角度告诉我们,握手用二公斤力左右,会给别人一个非常热性友善,而且还有一个事可而止的作用。你不能用六公斤的力把人握死。实际深我们在这里讲的,就是一个见面之初留给交往对象一个问题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很重要,下面我讲就会面礼仪的几个重要的细节跟各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我们谈问候,见了面之后,不管生人还是熟人,总得打招呼,问候者打招呼也。你不能一言不发就开张,问候了应该比较重要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问题要注意的就是,问候有个顺序,你不可能就是上来之后大家同时问候对方,不可能,总有一方首先发起,一般来讲谁首先问候谁,专一的讲法是位低者先行。就是地位低的人首先问候低于高的人,比如我们大家的社会城市告诉我们,晚辈见到长辈,晚辈要去向长辈致以问候,长辈有时候给晚辈问候一下也行。比如老爷爷见到四五岁的小孙子,老爷爷就是跟他打招呼,因为小孙子不懂得打招呼。但是我们讲的商务交往,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话,就应该晚辈问候长辈。下级应该首先问候上级,主人首先问候客人,男士问候女士,这个应该是社会公德。这是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的一个表示尊重的写照。

问候的第二点,应该场合而议,我们经常遇到的事,我有一次到一个地方演讲去了,下面的同志应该都是我的听众,有企业家,有学生,有研究生,就是一个省会城市的妇联举行的演讲会,我去了,都是妇联的常委,按说我是客人,我是老师,他是多学生,我一进来,他们向我介绍,是妇联的那个领导,那个领导,居然有几个同志不站起来,我在那儿站着,他们在那么坐着,手给我个,我当时不好说什么,之后,我跟提高的妇联主席提,我是这个我客人,你应该站起来欢迎我,很不礼貌,妇联主席很认真,马上把那两个没起来的人叫来,你们站着,跟金老师为什么不站起来,不替我们国内的妇女争光。他们也很有道理,他们从国外回来的,国外一般,就是男人跟女人握手,女人是不站的,男人站的。我说你们首先是要分清楚两条,第一条这是国内,不是国外,第二条这不是社交场合,不是工作场合。什么情况下讲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在社交场合,是我们讲的宴会、舞会、音乐会,大家在一块交际应酬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分职务高低。

第三点,就是内容有别。中国人和外国人,生人和熟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不大一样,我有一次去我们国家西部相邻的一个国家,去参加一次活动,我们一下飞机,那边人来接我们,第一句话就问我们,牲口好吗?我耳朵不大好,我有个耳朵是废听不大清楚,我告诉他,请

再说一遍,他跟我拥抱的时候再说一句,第一句是在我这个聋耳朵上说的,我没听清楚,结果他第二遍又跑我这边来了,牲口好吗?我没办法,只好说好。结果到了住宿的地方,使馆的同志来看我来了,我们都是熟人,我说我今天脸色怎么样?气色怎么样?他说还行,我说我今天像牲口?他说不像,我说不像他今天问我牲口干吗?后来我才明白也有道理,其实他们是个游牧民族,游牧国家,是以牲口为基本的生活资料的,其实牲口好吗?就跟我们老百姓,庄稼好吗,日子好吗?意思是一样的有个地方性差异,所以我们说行业不同,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问候不大一样,所以这事你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我到那里去,他问我牲口好吗,我也得问他牲口好吗?

我们下面想讲两个要点,第一个要件,在商务交往中,哪些称呼是最实用的,称呼很多,商务交往中,适用的称呼,主要有四。第一种比较适用的称呼,就是称行政职务,特别是跟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打招呼时,要称行政称呼,该是处长叫处长,该叫总经理,要叫总经理,不能够随意省去这个行政职务。第二,在商务交往中,就是称技术职称,我们已经讲了像博士律师、医生教授,这样的技术职称要用,知道对方有的话,一定要用。比如这个人是个教授,你跟他不熟的话,要向他表示尊重的话,就要叫他教授,不能叫他老师,除非你是他直接的学生。或者你是他的同事,这是我讲的经验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用的第三种称呼就是行业称呼,道理很简单,在社交场合见到一个人,他还没来得及向你做介绍,他是什么级别,什么职务,一般人不大清楚,比如过来一个警官,过来一个医生,你知道他是哪一级的?军衔和警衔也不是谁都知道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称行业称呼,解放军同志,护士小姐,医生,包括这个老师实际上就是一个行业称呼,其实你要到大学里去,教授、副教授,讲师、他分了很多级别,所以叫老师是一个泛尊称,什么是泛尊称?就是他不大了解他的职务。换句话说,我是教授,你叫我老师我没准肚子里就不大高兴了。我不像教授吗?你怀疑我不是教授吗?他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泛尊称是可以有的。

第四种称呼,我们来讲个就是时尚性称呼。现代社会上最流行的称呼,比如在我国,特别是在商界,其实这个时尚是全世界的。称先生,称小姐,称女士,当然要分对象,比如在我国,男士都叫先生,女士一般都叫小姐,这是商界的一个习惯,当然商界的习惯有时要分地域,比如小姐这个称呼,在某些国家不受待见,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你到服务行业里去,人家都不理你。但是不要以偏概全,实际上在国际交往中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是一个时尚追求。特别要强调的是当我们和外商打交道时,你必须明白,外商对行政职务不怎么感冒,是董事长,是市长,他不大喜欢你称这个,外商特别是欧美客商更习惯的称先生、小姐、女士,他要强调跟你在社交场合一种平等的身份,你叫行政职务,他觉得有落差之感。不行。

接下来不能用的称呼,就是容易引起误会的地方性称呼,我们还要强调,不适当的简称不可以用。比如我们一般称政府官员包括企业领导,有的时候喜欢把那个长字去掉,比如王局长叫王局,李处长叫李处,很普遍,尤其在北方地区,非常普遍,南方也有,但是你要知道,这种称呼在对外交往中,给人不明白的感觉,跨行业就不明白,二有的时候也别扭,我有个同事姓范当局长,别人一介绍他,他就愣。说下面请范局讲话,同事们就悄悄的说,没带碗。

在商务交往介绍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关于介绍,至少有三种,第一种,自我介绍,第二种介绍他人,第三种业务介绍,关于这三点,我想简单说说,因为跟商务交往是非常密切。首先我先说的自我介绍,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谈过了,自我介绍有些非常重要的事项,我们温故而知新,简单说说,第一,要尽量的先递名片再做介绍,这样加深对象印象,而且显得自己训练有素第二在自我介绍时要注意时间简短,不要没话找话,不厌其烦,让你觉得你很无聊,很寂寞。简洁明了,一般是在一分钟之内,或者半分钟之内把它结束。三言两语完

事,当然这个也不能太绝对。当然你要是去面试应聘的话,考官要跟你说,让你五分钟时间介绍,还是要把五分钟用完,你别按照我这儿说,只来半分钟就不够了。自我介绍的第三点要注意,内容要规范,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场合规范要注意。

下面重点想跟各位来讲讲,介绍别人和业务介绍。介绍别人常有的事,我到你家里去,你替我跟父母家人做个介绍,我到你公司去了,你替我跟同事领导做个介绍,介绍他人有两点注意,第一谁当介绍人?应该说,介绍人不同,实际上意味着给客人不同的感觉,谁当介绍人?我们专业的讲法是三种人,第一种人就是专职接待人员,秘书、办公室主任,公关人员,或者专门接待人员的负责人,我们很多地方政府有接待办,专门搞接待的,一般来讲,来了客人之后,这种人是管迎来送往的。他有以为管主人和客人做介绍,这是第一,第二,双方的熟人,交往双方的熟人,社交场合没有专职接待人员,我们一块到一个地方玩儿去了,我们俩不认识,但是有人跟我们俩认识,他看到我们俩不认识,他就有以为跟我们俩做介绍,这双方的熟人,这是社交场合,类似我们到朋友家去的话,女主人就是专职人,女主人是社交场合专职的介绍人,我们到你们家玩儿去了,女主人如果不给我们做介绍,你失职。你忽略了你该注意的事情,第三种情况,就是贵宾的介绍,省市领导非常关心我的事业,到我这儿来了,或者一个跨国的外宾,董事长到我这儿来参观,来研究合作的问题,这样的情况,由我方职务最高者来做介绍人。

比如我举个例子,市长来我市视察,这个时候,替市长和我们员工做介绍的人,不应该是公关经理和秘书,而应该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因为我们最高领导层的出面,表示对贵宾的重视和欢迎。所以第一,替别人做介绍,介绍人的身份很有究竟,换句话讲,我到你你这儿来,谁给我做介绍的话,就意味着你给我的接待规格,你给我的接待标准。介绍的第二点比较重要,就是介绍的先后顺利,各位愿意记的话,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现场的观众,如果你们愿意记的话,我想请你们记四个字这四个字要记住了,一般就管用了。哪四个字?叫尊者居后。地位高的人应该后介绍。尊敬的尊。比如,介绍下级和上级,不同公司的人也有级别不同,这个是部门经理,那个是总经理,介绍下级和上级,要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先介绍地位低的人。介绍晚辈和长辈,要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介绍男士和女士,要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让女士先了解这个男士的情况,以便决断搭理不搭理这小子,这是对女士的一种尊重。你要不先给介绍,就介绍给他了,你拿不准他是谁,商务交往中不同企业和不同单位的人,你看不出来。挂着胸牌,你也不好意思看。很多胸牌字小,你看不清楚。介绍客人和主人,标准的做法是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但是我这里讲的尊者居后,希望我们电视观众不要曲解我的意思,不是说这样一种其他,有人跟我讲,那我们集体见面,比如我这个公司四个领导,他那个公司四个领导,我们互相见面了,这个怎么办?还是要先介绍主人公司的人,介绍主人公司的人,要从领导职务最高者向职务最低者介绍,不是说上来之后先介绍领导层中职务最低的,是一个曲解,我是讲双边,我讲的实际上是这样一句话,客人优先了解情况,地位低者的情况,优先被地位高者所了解。我到你公司来,你要给我介绍,这是我董事长,这是我总经理,这是我副总,我再介绍我的人,这是我董事长,这是我总经理,这是我副总。关于为他人做介绍。

为业务做介绍,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呢?恐怕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点就是要把握时机,干什么事情都要把握时机的。人家有兴趣的只有,人家希望了解的时候,或者人家知道较为空闲的时候,比如咱俩在一桌吃饭,我正在吃牛肉,牛肉半生不熟,我正在那嚼着呢,你别向我介绍问题,你说教授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这个咽不下去,吐不出来,这个不好。你在那儿梳洗呢,我也不能冲上去向你介绍,不自觉,我们现在遇到最大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现场销售,展示会,营销会,包括商场的销售,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干扰客人。我们的销售礼仪,商务礼仪的一个分支叫销售礼仪,有个基本原则,叫零干扰。什么是零干扰。含义就是,当我们在工作岗位上,有必要向客人介绍产品和服务和业务内容时,最好在客人

提议,或者客人有兴趣的前提下在进行,不要强迫服务影响客人。

按我们上次讲的人际距离的话,其中有一个叫公共距离,你在销售中就得跟他保持公共距离,三米开外,别太近,因为人和人之间有空间感,异性不熟的人离的太近,对方不舒服的,所以零干扰是重要的原则,人家问你了,小姐这个西装有黑色的吗?我问你,再过来,他问你微笑也是,你一个人站在柜台,你在那儿笑,你把别人都吓坏了,这人有病,人家客人过来后,跟你交谈的时候,你再笑脸相迎,这是很正正常的。所以业务介绍,第一要把握时机,第二业务介绍要掌握分寸,该说什么,不该 说什么要知道,一般来说,业务介绍要注意三个点,第一点,人无我有。这个产品,这个技术,这个特殊部件的功能,别的产品没有,同类产品中就我有,所以人无我有。这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这是特色。可是现在我们知道,虽然知识产权保护很讲究,但是技术更新也很快,比如手机翻盖,大家都翻盖,这个手机没有天线,都没有天线,所以跟的很快,第二点,人有我优。同样的技术,同样的项目,大家都有,但是我的质量好,买东西还是买质量的,特别是耐用消费品,所以人有我优,我有信誉的保证我有质量的保证,那大家说我的产品都是好产品,这就涉及到第三点,人优我新,这个产品这个服务是我独有的,我刚推出的,他还没来,人优我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关于介绍的。

接下来讲一讲协行礼的问题。见面之后要行礼是人之常情,但是行礼怎么行,这里有一个国情和行业差异的问题,曾经到一家单位去参观,他们领导向我介绍,说我们这里要求,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客人跟主人之间,见了面要互相鞠躬,我跟他提了意见,好象见了面鞠躬,不大适合中国现在的国情,至少我要让我向你鞠躬我就不干,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谈。你要适应现代社会上的常规的情况,实际上我们中国人见面还是握手,应该说,握手还是我们中国人常规的礼节,关于握手,想跟各位讲这么几个点。

第一点,握手一定要注意伸手的前后次序,握手时,伸手的前后次序是可以掌握的。当然商务交往中强调独善其身,我们自己要讲究,对方跟不跟我们讲究再说。在实际操作中,谁先伸手都可以,但是讲究的人知道,先伸手的人,往往是地位高的人,所以愿意记的同志记四个字,叫尊者居前。尊敬的尊。跟我们刚才说的尊者居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别人介绍的这位是金先生,这位是腾小姐,腾小姐地位高,后介绍,腾小姐愿意不愿意跟我深入交谈呢,愿意不愿意建立良好的关系,她决定,要握手给我的话,说明我们有进一步交谈的欲望,她要不跟我握手,就是没下文。我要自觉的话就别问了,人家不搭理我。所以一般来讲,男士和女士握手,男士应该在女士伸手之后再伸手,上级和下级握手,下级应该在上级伸手之后在握手。职位高的人和职位低的人握手,职位低的人应该在职位高的人伸出手时再握手,当然这个事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主人跟客人握手,是比较特殊,一般的情况下,客人到来之时,应该主人先握手,我下次到你办公室去了我说小腾,我来看看你,那你先要伸手,表示接纳我,迎接我,但是客人走的时候,一般是客人先伸手,我得自觉,我一看表,快12点,该吃中午饭了,腾小姐,告辞,我说告辞的同时,手伸给你了,再见。我的意思就是请你留步,你别太猴急了。我说腾小姐再见,你说那教授再见吧。您的意思就是滚蛋,你别在我这儿混饭。所以伸手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伸手的次序。另外伸手有几个忌讳需要说,不能出现的问题,伸手的第一个忌讳是什么?就是用左手跟别人握手,因为我们已经讲了,有的民族和宗教,左右两个手有分工,很多国家,民族和宗教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所以跟别人握手的话,一般用右手,一般不能用左手,除非没有右手。单用左手是不礼貌的。第二,握手的时候,是不能够戴墨镜的,现在天气很热,很多人喜欢戴着墨镜,你要明白,跟别人说话时,戴着墨镜是非常不礼貌的,别人不能够了解你的心里活动和眼神的变化,所以即便在路上,戴着墨镜跟别人握手,握手之时也需要把墨镜摘掉,握完了手再戴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传递对对分的尊重和友善。

第三要注意的是握手的时候,一般不应该戴帽子,特别是男士。如果戴着帽子的话,要

把帽子先摘掉,握完了手再戴上。第四爱注意,握手的时候,一般不戴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薄纱手套跟男士握手才可以不摘,一般商务交往不是社交,所以你戴着手套也需要摘下来,否则隔阂。

最后你要注意,当你和一个异性头一次见面时,一般不要用双手握,大家知道,一般异性握手的话,一般是女同志先伸手,男同志千万要注意了,不要热情高度,很多人越位了,人家小姐伸出来一只手我们这儿俩,做一个汉堡包把她夹中间,还拍了两下,见到你太高兴了,你高兴吗?一点不高兴。所以这几个忌讳在见面行礼时候需要注意。

礼仪之精神 篇6

一、出家

出家, 指的是为解脱尘世的苦难, 舍弃人世间的贪爱而出家修道。这一制度其实并非出自佛教, 在印度古已有之且非常风行。在形式上, 作为出家人的基本标志便是剃除头发。其用意在于舍弃装饰, 甘于朴素清苦的生活。在中国, 僧人的僧装, 素食, 独身制度自古延续至今。一般来说成年的男性还要剃除胡须, 但也有例外, 一些有名望的人如弘一大师出家后依然蓄须。

“和尚”一词是对出家人中师长的尊称, 有德有才, 堪为人师者才有资格接受。一般来说, 一座寺庙中唯有住持一人可被称作“和尚”。在寺院里见到的普通僧人可用“法师”来称呼, “法师”是指精通佛法可以为人讲说的出家人, 用在此处既得体又可表示尊敬。其实按僧人精通经藏的差异还有不同的称呼, 但在现在“法师”已作为对一般出家人的通称了。现代人在这类称呼上面还常有误会, 可以此作为参考。

出家制度在世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南传佛教区, 如我国云南傣族地区, 泰国等, 基本实行人人皆须出家一次的规定。这并非佛教规定的制度, 在修行上这种临时性的出家也与长期出家的僧人有所不同。日本的佛教出家制度的特殊之处在于僧人可以娶妻食肉。这也是社会发展导致的佛教变革。

二、戒律

释迦牟尼自三十岁成道, 即开展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弘法传教活动。随着这个过程中门徒的增多, 为了团体内部的规范, 便渐渐地有了戒律的体系。而在中国, 据劳政武论, 禅宗之后千多年来的基本组织结构与生活规范, 在道信时初创, 在弘忍 (公元601-674) 时确立;正式把禅宗的规范法制化、条文化的人是百丈怀海 (720-814) 。百丈怀海根据禅宗的特性, 针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融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宗法礼制, 折衷了佛教大小乘戒律的精神, 制定了著名的《禅门清规》。禅宗后又分出几大派系, 现存的“清规”典籍尚有《百丈清规证义》、《幻住清规》等, 日本还有《莹山清规》、《大鉴清规》等。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法令来对佛教进行规范, 实际上与之同时, 佛教礼仪对中国古代的法制也有所影响。佛教的“中国化”是与中国固有法制紧密相关的。其中儒家的“仁”“礼”的思想与佛教的相关性最大, 产生的影响也最大。政府出于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对佛教进行规范, 导致了佛教的一些变化, 变得更加“中国化”。较为典型的如唐代, 《唐会要》中有记载:“开元十二年举行僧尼考试, 不合格者还俗。”以和科举考试类似的形式来进行僧尼的选拔和考核, 充分融合了当时的中国的特色。行政干预僧道事务的事例还有很多, 这一个算是积极的方面。到现代, 我国也制定有专门的宗教规范制度, 在尊重宗教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慈悲思想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之一。佛教认为人生是苦, “慈”与“悲”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 慈是给予众生乐, 悲是拔除众生苦。基于这样的慈悲思想, 佛教有不杀生的根本之戒。在慈悲思想的指引下, 佛教逐渐形成“断屠月”和“十斋日”的传统。从南北朝到唐代, 这样的传统渐渐深入到政府的行刑制度当中。中国自古而有的“秋冬行刑”的传统与此不无关系。在社会影响上, 佛教的戒律鼓励民众修行向善, 以其道德性和教育性客观上对一般性的犯罪起到了一定预防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我国现行的宗教管理制度也提倡宗教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共同发展。

因鼓励向善而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只是佛教戒律对社会影响的一个方面。事实上, 随着多年以来佛教在中国的普及, 佛教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融合, 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是非判断, 价值判断, 乃至处世态度。

关于犯戒的处罚, 《四分律》规定了比丘二百五十戒, 列出处罚名与罪章名若干。经研究发现, 除了“除名”性质的处罚, 许多的犯戒行为必经“忏悔”即可“出罪”, 属于非常纯粹的道德性制裁。原因在于佛教所重视的“果报”, 让其对于犯戒行为更为强调的是长劫性的果报。劳政武提出犯戒处罚的本质问题即“忏悔”。忏悔的性质与种类复杂, 据释圣严研究, 忏悔法共有两类三种, 两类分理忏和事忏, 理忏下有无生忏, 事忏下分取相忏和作法忏。这是按照罪名的层次来划分的, 在此不多做分析。这些忏悔的种类包括的各种行为层次和精神层次, 由此观之, 在佛教中, 广义的“忏悔”其实效用极为广泛, 个人修持、禅坐、念咒, 包括为众祈福等佛事都囊括在内。

戒律所依据的因果报应论, 在历史中逐步渗入世俗社会, 影响人们的生活。在佛教的社会观中, 社会共同体无不基于众生的“造业”, 那么众生无一能回避对社会的共同责任。佛教认为在社会交往中, 利他教化是核心内容。交往的发生, 本身就是佛法教化的大缘之所在。佛教对“慈悲”的信仰与儒家的“仁爱”思想十分相近, 二者融会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就现代人而言, 不论是否真正信仰佛教都会受其浸染, 因为佛教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礼仪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充分认可并继续发掘其积极的方面, 如“诚信”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就受佛教教义的规范, 到了现代, 在推进诚信建设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着眼于诚实守信的社会化行为规范和市场的规则意识, 而非信仰建设和信仰教育, 本人认为这是值得再研究的。

戒律当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佛家的素食制度。素食制度为汉地佛教所独有, 已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南传佛教国家和中国的西藏内蒙地区均无禁止食肉的规定。原本佛教里说要禁的“荤”是指的荤辛, 即味道重的几种蔬菜, 并非通常概念上的肉食。戒律中规定出家人可食“三净肉”, 即“不见”“不闻”“不疑”。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当中, 中国的大乘佛教秉行慈悲戒杀, 而素食是与之相吻合的。素食制度的形成, 除了教义经典, 还有外力因素。梁武帝对此做了大力的推行, 僧人们激烈争论后达成共识, 后此戒律一直持续至今。

三、仪式法会

(一) 课诵

课诵是中国的佛教寺院最基本的日常行事之一, 于获功德准则之中, 也被称为功课。由于课诵一般是早、晚各举行一次, 因此佛门里也称“早晚功课”“朝暮课诵”等。论其来源, 最初是由西域等地的佛教翻译家们传来的。而中国的念诵仪制始创于东晋道安, 后佛乐取得长足进展并广为传播。这也是佛教在艺术上会合当地文化的一大例证, 尤其在南北朝的梁代, 梁武帝对念诵梵呗大力提倡且亲自参与制出佛乐中的名篇, 将其宫廷化。清代的《禅堂规约》规定“行坐、课诵、受食、山坡等不随众者罚”, 成为被普遍遵循的基本制度。从修行的角度来看, 课诵本就可以发扬大乘教义, 陶冶个人修养, 有这样的礼制规范, 方能真正深入人心。现代的课诵与古制并无大异, 并且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佛教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二) 水陆法会

佛教的法事众多, 这里介绍一下规模最大, 最隆重的一个——水陆法会。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 流传至今。这是一种超度仪式, 宋代最为流行, 特别在战争以后由朝野举行。该项仪式经过多年流传与演变, 现行的会场的布置、念诵经典及人数、牌轴的规定、进行的程序和法事所用的时间等项内容是依据《鸡园水陆通论》。坛场分内坛和外坛, 法事以内坛为主。内坛布置有严格轨制, 力求庄严。而外坛佛事七日, 共设大小六个坛场。从进程上来看, 法事的完成一般在七昼夜内。水陆法会的圆满是由最终的僧众皆参与的“放焰口”来完成的。放焰口的来源本是为饿鬼道众生超度, 到了现代则主要是为了对死者追荐。其布施过程仍与食物有关。

四、小结

佛教的文化深厚, 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佛教文化的最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便是礼仪。中国佛教的一大特点就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反映了文化思想的演变, 以及其与世俗社会的相互影响。佛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接受行政上的管理, 同时因其教义的广泛传播在客观上也影响着政治尤其是法制。佛教既吸收俗世的文化也在以本身的理念影响改变着俗世。大众对于佛教的接受度一直颇高, 礼仪成为普通人了解佛教的直接方式之一, 这也是佛教仪制不断变革的一大动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在客观上是极为广泛的, 影响也是深远的, 其演变也都是为了与社会相适应。在现代中国, 佛教的影响力仍然巨大, 在礼仪方面既有对传统的坚守也有为适应社会所做的革新。学术界对其仪轨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壮大, 这也是佛教进一步继续中国化的表现。将一些基本的与普通信众息息相关的佛门礼仪进行普及, 也可有助于规范众人在寺庙等佛教场所的举止, 同时由内及外地对佛教礼仪进行研究也是协助规范, 共促社会和谐的推动力, 这些是研究佛教礼仪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 中国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都体现了佛教教义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现实, 对这方面的研究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仪轨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陈永革.佛行人间——佛教社会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

[3]夏金华.中国佛教的制度与仪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4]冯修齐.晨钟暮鼓——佛教礼仪[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5]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6]关剑平.《敕修百丈清规》与佛教茶礼[A].禅茶:历史与现实, 2009.

[7]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礼仪教育之我见 篇7

我们班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弟子规》,词文朗朗上口,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从中学会了“孝悌”,了解了“礼信”。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利用家长开放日,在班级召开了亲子队会《学会感恩,与爱同行》。队会由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五个篇章構成。在队会中,孩子们用激昂的朗诵、感人的演讲、深情的告白,理解了伟大的母爱,歌颂了如山的父爱,答谢了老师的慈爱,加深了同学的友爱,感谢了社会的关爱……会后,我在家长们的反馈单上看到了这样的话:“观看了孩子们的队会,更像是给我们上了一课,心里非常感动,有些事情我们家长做得还不如孩子好,现在是孩子在给我们做榜样。”读了家长们的反馈,我的心情激动了好久,这次队会既是一个阶段学习实践的成果展示,更是另个暂新阶段的开始,而在前进的路上,有了家长的配合与鼓励,孩子们一定会有更大的变化。

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四年级了,除了《弟子规》以外,我们开始浅尝《论语》的味道。孔子虽生活在几千年前,但依然用他的言传感染着我们,用他的厚德启迪着我们。

商务礼仪之面试礼仪 篇8

商务礼仪之面试礼仪

1准时

这点很重要。广州车况很复杂,时间很难把握,所以,宁愿早到一个小时也不要迟到。

2着装得体大方

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曾说过:“你不可能仅仅因为打了一根领带而获取某个职位,但你肯定会因戴错了领带而失去一个职位。”由此可见,得体的衣着对求职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大学生求职时的着装应注意些什么呢?保留学生装清新自然的风格。

很多同学误以为求职时的服装要高档、华丽、时髦,其实学生装纯真自然的本色才是它最大的魅力,年轻人蓬勃的朝气、清新脱俗的风格,都可以从中显露出来,进而赢得主考官的青睐。但这并非就是说面试时就可以穿成平时的样子,在服饰色彩的搭配、细节等方面还是要做精心的准备。

3自然作答

一方面,面试礼仪是商务礼仪中的一部分,如果你面试的不是一个管理者的角色,那么放松心情去回答,因为这并不会作为一个能力去考核你。另一方面,面试礼仪可以帮助你通过前面几关,但是越到后面面试,面试官越看重的是你个人素养和想法,而不是你突击训练出来的商务礼仪。

4注意聆听

在面试过程中,主动的交谈传递出主考官需要的信息,展示出你的能力和风采。而 “聆听”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礼节。不会听,也就无法回答好主考官的问题。好的交谈是建立在 “聆听”基础上的。聆听就是要对对方说的话表示出有兴趣。

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要集中精力认真地去听。要记住说话人讲话的内容重点,并了解说话人的希望所在,而不要仅仅注重说话人的长相和语调。即使说话者谈话确实无聊、乏味,你也要转变自己的想法,认真听对方的谈话或多或少的可以使自己受益。在聆听对方谈话时,要自然流露出敬意,这才是一个有教养、懂礼仪的人的表现。

5适时告退

日常礼仪之公共场合礼仪 篇9

公共场合下的礼仪守则

(1)走路的时候。如果道路比较窄,应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及时给各种车辆让路。更不要不自觉地走在路中间,给其他想超越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不便。几个人一起走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保持团结”而并排走,迫使后面的人只能乖乖地跟着你们后面慢慢走。

(2)在人多的地方,不可以横冲直撞。如果碰了别人、踩了别人的脚,应该诚恳道歉。同样,如果别人不小心碰了你或踩了脚也应该谅解别人。

(3)在街上行走要注意文明礼貌,女士要使自己的仪态端庄大方,不要左顾右盼,摇头晃脑。男士要彬彬有礼,注意风度,不要摇来晃去、上窜下跳。

(4)行走的时候,应该请受尊重的人走在马路的里侧。

(5)女士穿高跟鞋,走在不太平的路段或阶梯的时候,男士可以伸手搀扶,而女士也应该愉快地接受并表示感谢。

(6)应该养成把果皮、果核、烟蒂以及其它垃圾扔进垃圾箱的习惯,需要处理痰、涕的时候,应该用纸先包起来,再扔进垃圾箱。

(7)路上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如果需要简短交谈,应站在不碍事的路边。如果两个人相距较远,又需要打招呼,可以挥手示意,或者紧走几步到他附近再喊,不要隔着很远就大喊大叫。

(8)在公共场合,包括在公共汽车上,不论是夫妻还是恋人,都不可以表现得过分亲昵,否则既不雅观又有伤风化。

(9)在洗手间。洗手间,很多都用英文做标志。有的地方还在沿用“W·C”,现在基本上用“Toilet”和“Rest-room”或“Bath-room”。

我们都希望使用干干净净的洗手间,所以必须从我做起。每次用完后,无论是公共洗手间还是私人洗手间都要放水冲洗干净再走,不要添脏添乱。洗完手后最好用纸巾把手和弄湿的洗手池台面擦干净。有的洗手间还专为洗手后擦手提供了烘手机、毛巾或纸巾等,洗手后千万要注意将手擦开净再走,不要习惯的一边走路一边甩动双手,弄得到处是水,甚至甩到其他人身上。有些人还习惯在自己身上一抹,这都是失礼的表现。

即使在洗手间,有人遇到熟人还会热情地寒暄;如果是在用餐时间还不忘寒暄一句:您吃了吗?往往叫对方无以适从。在这种“特殊时期”,还是彼此平淡一点的好,不要过多客套。

在几种交通工具上的礼仪

一、公共汽车上

很多人在单位的时候表现得“人模人样”,可一旦在公共汽车上,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丑态百出。

目前国内的现状决定了在公共汽车上都是很“团结体贴”的。所以,就必须能够做到自我约束的基础上,互敬互让,文明用语常挂嘴边,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磨擦。那些因为踩脚、碰人没说句抱歉的话而引发的“战争”,显得既没教养又很无聊。

(1)作为年轻人,应该主动将坐位让给老人、儿童、孕妇以及病人,而不要看到需要让座的时候,赶紧闭上眼睛装作“已然入仙境”,丢了自己的翩翩风度。我们介绍一个在公共汽车上体面获得座位的方式。一般汽车车票因里程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你可以注意一下座位上乘客的车票颜色,谁的里程最短,你就站在谁的身边。

(2)在公共汽车上吸烟是很不道德的表现。

(3)雨天乘车,请带好伞袋,把雨伞放到事先准备好的伞袋里。

(4)当在公共汽车上提较大的.包或袋子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和别人保持一点距离,以免碰到别人,特别是走在别人后面的时候,碰到别人的脚后跟还容易使人摔跤。

(5)如果穿着长大衣或风衣,上下车或楼梯的时候,一定要把衣服提起来,以免走在你身后的人不小心踩到衣角,而使你摔倒。

(6)有些人知道不应该把瓜果皮壳等扔在车内,却顺手从窗口扔出去,这同样是不道德的。其实,每辆车上都应该有垃圾厢,完全可以多走几步把垃圾扔进垃圾厢里。

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不论在公共汽车上、火车上、地铁或是飞机里,保持安静是文明的表现。公共场所排队等候是必要的:

二、坐火车时

(1),较大行李应放在行李架上。在座位上,如果把鞋脱了,伸出脚搁在对面座位上,这样自己当然是舒服了,但这样很不雅观,更是对对面的乘客极大的不尊重,尤其是一些乘客的脚有异味时。

(2)在车厢里应自觉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聊天。

(3)废弃的物品要自觉放在垃极箱里。阅读后的报纸或杂志要整理好,不要随便乱扔。

(4)有吸烟习惯的人,要到列车的吸烟区或两节车厢间的过道去。

三、坐飞机时

(1)登机坐下来后就要把安全带系好,等待起飞。要遵守飞机上的一切规章制度。比如厕所,要尽量在飞机起飞、降落之前完毕。不要大声聊天。

(2)用餐时要将座椅复原,吃东西轻一点,少喝酒多喝水这样对你的身体也有好处。另外要等飞机完全停稳后在站起拿行李并排队按顺序走出去。

四、乘出租车的时

(1)刚上车时,应该先和司机确认好要去的具体地点。

(2) 要注意保持车内的整洁。如果制造了垃圾,要自觉用袋子装起来准备扔到垃圾厢里,而不要扔到车窗外。

上一篇:大自然,我的老师作文下一篇:大班科学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