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抒情散文(精选12篇)
小寒,若把她当作女孩子的名字,是最合适不过了,本身就有娇小玲珑的气质,就如同小雪,有楚楚动人的意味。只不过,这个小寒又非小雪能够比得了的。小寒与大寒,若光从字面来判断冷的程度,就难免要犯顾名思义的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思是小寒节气还不是太冷,要到半个月以后的大寒节,才算冷到了顶点。其实不然。小寒一般在二九的第六天,再过三四天就是三九,可以说小寒节气才是全年最冷的节气。为了御寒,我国的青少年在小寒时有一些特别的体育锻炼方式,如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多数时小寒更冷。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气温是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也可作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这样看起来,似乎古人的记载有些偏差。但其实怨不得古人。节气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一带,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并且冬季的小寒大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大暑相对应,所以便如此流传下来。
在这个小寒节气没有到来之前,大地已经为我们铺垫好了地冻天寒的气氛。1月4日,一天一夜的大雪刷新了半个世纪以来北京的降雪纪录;1月5日夜间和6日夜间,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的日最低气温达入冬以来最低,华北北部最低气温下降到零下3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的这句诗,该是小寒期间酷冷天气的写照吧。这个冬天,除了小雪节气来的一场大雪,再也没有看到雪的踪迹。因为没有雪,“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妆成”的景象是难以看得到了。 但,这也没什么遗憾的。
我们聪明的祖先早就为我们设计好了,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还能感受生活的诗意。古人基于长时间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著名的“二十四番花信风”说,即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有一百二十天,每五天为一候,应一种花信(所开的花),共有二十四候,应二十四种花信。特别喜欢“花信风”这个词,喜欢这一个“信”字。风有信,似有德行,如期而来;花有信,似有灵气,迎风盛开。守信,是中国传统最尊崇的一种美德。如期而至的春风,因遵守信用,被人们称为信风、德风,也恰恰反映了中国古人万物有灵、以德为上的观念。在小寒节气之内共有三种花信,第一花信是梅花,第二花信是山茶,第三花信是水仙。 梅花自古就是诗人们咏赞不衰的题材。人们或写梅品质,或咏梅风姿,或绘梅神韵,或歌梅情怀,但大都借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梅花以抒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可谓一语双关,启人心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冰天雪地的季节中读这些梅花诗,真是暗香浮动令人陶醉!山茶呢?似乎应该在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在中原的小寒节气里难觅她的倩影,尽管崂山也有每年与苦寒相遇、在滴水成冰的季节里存活的叫绛雪的大山茶。“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看《天龙八部》,知道“大理有一种茶花,叫做‘十八学士’,是天下的极品,一株上共开十八朵,朵朵颜色不同,红的便是全红,紫的便是全紫,绝无半分混杂。而且十八朵花朵朵形状不同,各有各的妙处,开时齐开,谢时齐谢。”散文大师杨朔先生在《茶花赋》中曾用“春深似海”来形容茶花之浓烈壮观,想来山茶也有一番风姿绰约、神韵天然的朴实之美。看《天龙八部》,还知道山茶花又名玉茗,另有个名字叫做曼陀罗花。所以王夫人的庄园又叫曼陀山庄。但有资料说,曼陀罗花和山茶花不是同一种东西。有的地区,把山茶花叫做曼陀罗树。曼陀罗是有毒的,作家亦舒似乎写过这样名字的小说。这一点,或许是金庸先生的笔误了。至于水仙,倒不陌生。这根茎像蒜头一样的花儿,却有一大串极其好听的名字:凌波仙子、玉玲珑、金银台、姚女花……在中国的传说中,水仙花是尧帝的女儿娥皇、女英的化身;在希腊神话里,是美少年纳西塞斯的化身,这天下第一美男子,因为迷恋自己的容貌郁郁而终。“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水仙花对生活也挺简单朴素,适当的阳光和温度,只凭一勺清水,几粒石子也就能生根发芽。寒冬时节,百花凋零,水仙花却叶花俱在,自然仪态超俗……除了上面的花儿,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寒流侵瘦竹,瘦竹节更坚……和这些傲寒植物一起装点冬天景色的,还有那美丽异常的雾凇和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的冰窗花呢!这样的冬天还有什么可寂寞的呢?
与这些花儿相伴的还有节日。农历十二月称作腊月。一般的年份,小寒时节往往与腊日相邻不远。小寒节气中的“腊祭”在古代很重要,祭先祖与百神。腊八则是释迦牟尼成佛之日,寺庙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其俗流传至今。“月冷天寒迎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殿名)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口脂。”在唐代长安城,由于天气较冷,社会上盛行相互赠送礼物。唐代帝王也有赐口脂、腊脂,盛以碧镂牙桶的习俗。唐中宗景龙三年(7)腊日,中宗在御苑中召近臣赐腊脂,晚上自北门入内殿赐食,又加赐口脂。口脂,即唇膏。面药,即在腊脂中加防裂的药。故口脂、面药都是用
这是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中的一段。作者对蜜蜂的赞美是多么美,又是多么耐人寻味啊!然而它又岂仅是歌颂蜜蜂,作者在这里不仅激发了我们对蜜蜂的崇敬,而且把我们引进了更高的境界——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对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我们就像读了一首热情而含蓄的诗一样,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作者精巧的构思,洋溢的热情,优美的文笔贯穿全篇,仅从这一段引文里,就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了。
散文的诗意,是许多散文家所刻意追求的。高尔基就曾要求青年作家像写诗一样去写散文,在鲁迅的作品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抒情散文(尤其是《野草》中的散文)。既谓诗意,当然也就要具有一些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我以为主要是指作家用写诗那样的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感情和精炼优美的语言来抒发作者的感受,告诉读者一种深刻的思想,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来表达他的感受是构成散文诗意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作家把他在现实生活中最激动的内心感受用抒情的笔调表达出来,才能构成散文的诗意。因此,我们不能把诗意作狭隘的理解。郭沫若在解释什么是诗时说:“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诗。例如近代的自由诗,散文诗,都是些抒情的散文。”这些话对我们理解诗意是有启发的。作者要抒情,当然就离不开诗人那种丰富的想象和饱满的感情了。
[关键词]抒情散文美感实现自然美情感美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18
美感实现,是我自创的词语,意思是使美感得以实现或使之(我、物)具有美感;或者说使之美起来。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感受文中之美 。
抒情散文的美感实现,至少需要两种因素——人与文本的积极参与。人本因素中作者人本与读者人本缺一不可;相应的,文本因素中也包含作者文本与读者文本。就是说,抒情散文作家、作品及读者之间,其美感实现有着各自的自身实现与相互实现,因此,我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在抒情散文的美感的自身实现中,作品对象是外因,作家对象是内因,在其相互实现中,作家、作品是外因,读者是内因。从《荷塘月色》文本写作解读的美感实现观之,可略见一斑。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剖析课文。
一、文本写作呈现的美的基本形态
《荷塘月色》有如下三方面的丰富性:1.如诗如画的自然美;2.一波三折的情感美;3.行云流水的形式美。现作如下评述:
(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自然物作为人与人类生活的象征而呈现一种象征美,这是自然美的高层次。这种象征美是由于自然物本身的自然属性与一定社会内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式结构而形成的,且主要是以其所表现的社会内容而具有审美含义。如梅兰竹菊之与君子、大地之与母亲、太阳之与希望等,都是自然物的象征美的表现。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朱自清认为写景散文就应当是“画”,是“以文学作画”,“画中有诗,诗中有哲学”。
《荷塘月色》选取荷、月两个为历代中国骚人墨客所吟咏不休、渲染无穷的自然物为中心意象。其象征意味和审美意义中,蕴含了先人的精髓,同时,更重要的是,也吸纳了朱自清的所有才华、心血、情韵与一生遭际。在荷、月意象中,寄寓了他全部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他挥洒着工笔与写意双重驰骋的自由。他以比喻、想象的形式铺写月夜的荷月、荷花,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淡雅、美丽、柔和、恬静、朦胧的图景,更抒发了寂寞、苦闷与不平静的情思。写月光下的荷叶荷花,由静态而动态地写出其形、色、味等全方位感受;写月色则是由光而景,由上而下地多视点观照。
(二)“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朱自清深谙这一修辞原则,他在描写客观景物,抒发思想感情时,善于结合具体的题旨情境,选择最恰当的不可移易的动词,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使描写的事物形象可感,生动逼真。
朱自清主张在散文中要渗透情感,其作品无不体现这一主张。面对社会、人生,他以血写血,以泪写泪,笔触透达了生活之本质、生命之本质。他“处处不忘记自然与社会”,即使是“写到了风花雪月,好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以抒怀抱”。他记秦淮河歌、染荷塘月、感亡妇恩、念父亲情、写春天意,无不洋溢着他“个人”的情调,饱含“激情寓志”之声——或寄托政治忧愤,或指点社会疮痍,或暗示对光明的追求。所以在他的散文画面中,总是别有一番画外情韵和滋味。
《荷塘月色》写成正是1927年7月,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之时。作者“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逃避办法”。因此,该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幽静淡雅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希望解脱精神苦闷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他“动情辞发”,开篇直入主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继而以“自由人”的心境“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此一句,引出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的超然出世之美。但在这沉醉之中,蝉声与蛙声,却打破了他超然的境界,他重坠现实深渊,烦恼再起且益难排遣。文章之末以采莲的江南旧俗一合,文章境界大开。历史与现实、北方与南方、物与我、我与人至此都连成一片。
(三)“形生势成,始末相承。”
朱自清先生给我们勾画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幽深静谧的“荷塘”,自然与情感美的碰撞、融合,产生了味之无极、绵绵如织的佳构,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借助于语言表现出来的,作家要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锤炼,以最准确的文字反映事物的形态。散文是文学中最讲究语言锤炼的文学体裁之一。可以说,散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说,“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杰出的散文家都是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
朱自清就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一旦经过他笔炉的加工,也会变得鲜活起来。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些自然景物经过他语言的修饰润色之后所具有的形象美感,为读者提供了诗的情怀与空间。
二、文本画面的美感实现
朱自清曾在评论孙福熙的文章时说:“他的文几乎全是画,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不但文中有画,画中还有诗,诗中还有哲学。”其实这个评价用在他自己的散文中,也是十分恰当的。如同画家是善调丹青的高手,朱自清是善于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他的散文充满着诗情画意,读它,不仅是听悦耳的歌,简直是欣赏美丽的图画。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不单描绘静态或动态景物,而且还融进了人物的活动,既显得朴素自然,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三、文本解读的美感实现
有人说:“散文是心灵的歌。”的确,散文是作家从心灵深处奏出的最强音,它能表现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跳动着作家情感的音符。我们读一篇优美的散文,简直就是欣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语言,有一种声情并茂的音乐美。他像演奏家善于调整琴弦那样,善于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因而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匀齐和谐的诗意,读他的散文,仿佛沐浴在清澈的山泉,通体舒畅。郁达夫曾这样评论他的散文,说它“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如果说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意象是显性的,作家是隐性的,那么,在文本解读中,作家与文本均是隐性的,处显性地位的是读者。
“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在解读过程中,作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解读过程使读者成为作家。每位读者得以亲历身受作家的体验,并挖掘自我,选择、丰富作家经验,在文本的解读中获得共鸣。
《荷塘月色》的选材,“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叙写情文并茂,为读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反之,“这一千个”也用重组和补充了“这一个”。同样,一千位读者之于《荷塘月色》不啻一千遍地重组和补充了“这一个” 《荷塘月色》。这是抒情散文美感的最终实现。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亲历身受作家的体验,并挖掘自我,共同讨论,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从而达到抒情散文美感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浅谈散文阅读教学的美感效应[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2]陈家富.试论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修辞美感[J].考试·教研版,2012(6).
倏然就流失的岁月,轻轻又滑到了冬季。雨丝绵绵,把寒露的珠帘挂满窗户。
思念什么呢?或是流逝的岁月,也是远去的亲人,冬日用枯木搭建祭坛,让一个窗下身影与雨水同泪,时光象屋檐流落的水柱,流向那条不知名的河,洗涤了许多熟悉的面孔,随波而去,渐行渐远,永不留下。此刻,若给我宣纸一幅,怕留下的只是一滴摊不开的水墨,凝聚于思念的触点上。
立冬雨至,思念一梦寒于一梦,外面的雨都会带了些许的凄然,朝不至夕,夜不能眠,我能做的,除了把寒夜坐穿,剩下的只是看灯花明灭,烛泪流干。
一路走来,岁岁年年,经历过多少悲欢离合,嘲弄过多少逢场作戏,也在行走中迈过多少坎坷,但岁月之河依旧这样流动,不变信念,守着渡口,过尽千帆,没有幽怨,没有心寒。
初见你的完美,相识你的坚强,熟识你的脆弱。熟识后我多么的想要照顾你、保护你、呵护你,可你却从未给过丝毫的机会。还记得与你初见的那年,你不懂忧愁与伤心,那时候的你就像一只快乐的小天使般,无忧无虑。
在人前你也总是让人很放心的样子,因为你真的很优秀,老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亲情与友情,你总是都能处理好。学习与玩,劳逸结合你也真的做到了家长与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你爱帮助同学,所有人都可以和你玩得很好,除了你的追求者。但我却也让人出乎意料的并不与你玩得好,甚至在与你同桌时也很少有话。或许我的冷漠是当时的害羞,也或许是不甘心,不甘心只做朋友,普通的,与常人无异的朋友。我想成为你心中的唯一,他人无可替代的唯一。但我知道那不可能,所以我选择了离开。离开到你的视线范围外,离开到你不会去看的阴暗的角落中。以此维持我仅剩的骄傲。
生活让你渐渐的有了烦恼与忧愁。你不再和以前一样那么无忧无虑了,不再和以前一样开朗了,不再和以前一样对每一个人都那么友好了。生活让你迷失了自我,不再迷恋,唯有怜惜。如果我的十年能换你一年天真无忧,那么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去换。
要是时光能倒流,我想我会在与你初见时,痞子气十足地对你大声说道:“嘿!同学!你好,我想表个白。”
想要与你飞奔在街道,想要与你无忧无虑的大笑。想要做你的守护神,专属于你的守护神,守护你的微笑。
虽然那些已经不可能了,但是无论何时,只要你累了,想要找个肩膀或依靠,我随时都会欢迎你的到来。
你知道吗,你是双鱼座女生,而我却是金牛座男生。原谅金牛座我是男生不善言语,给不了双鱼所想要的浪漫爱情。或许再来一次,我可能会大声说出喜欢你,而如今,请原谅我要为了生活,为了未来,去奋斗,去努力,无法去给你浪漫的爱情。
最后。我始终还是无法说出祝你幸福,那就……祝你快乐。再见了,从此与你再见便是陌路人,再见了,我朦胧的初恋,再见了,我的青春。
是夏天吗,一根银箭划破夜空,轰隆的雷声此起彼伏,接着是瓢泼大雨哗啦啦下个不停。啊,夜是如此的黑,又是如此的静,莫不是刚才那一声炸雷把人们吓蒙。是这样么,黑越越的远山颤抖,蓊郁郁的树木瑟瑟发抖,鸽子笼似的楼房呆呆耸立。
迷蒙中初醒,也胆怯地退却,光明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可寒冷火速君临,一阵轻微的西风,天穹便撒下朵朵雪花。虽不是那么轻盈,但还是给了无生机的大地带来一份升级,一片诗意。雨雪交加,时骤时缓,行人的脚步也时快时慢,赏景人的心情也时松时紧。啊,雪里的人们,是在上演一出时装秀,今冬流行的毛衣皮衣羽绒服轮番登场,让观者啧啧赞叹。
而紧接着人们要考虑的是防寒御暖。乡下人不像城里人,办公室里有空调,回到家里有暖气,冷了的时候该烧火炕,或者生起煤炉子取暖。而我们,处在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像是干部又极像农民。过去学校给一个生铁炉子,每人五六百斤炭冬季取暖。可近几年,那生铁炉子已用了三五十年,早变得五尸不全而被淘汰,加上煤炭价格飞涨,因此煤炭炉子早已自备,下放只给五十一百的微波补贴。因此每学期看来,人情味薄,除了粉笔这个行头是公的,几乎样样都是要从自己的血汗钱里出。新时代,就新在这里?
初雪真麻烦,还在下,潮湿的空气应和着潮湿的天气,即使发霉的味道,也有寒冷的心情。今年的天气就是怪,北方变南方,冬季变夏季,入秋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好天气,三天雨两天阴,一天两头的下,不下就觉着远调了。
迷迷蒙蒙的雾,让尘埃肃静;而声名狼藉的霾,却令人心忧。雨雪是停住了,可不知是雾是霾,还在逞威风,让人如坠九里雾里,觉着轻飘飘的,没有尽头,不由自主。
无主的心情像是今生,读了五车书,却没有真正的安身立命的本领,好似戏上唱的,“教学来,教学来,教学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混吧,撇过崇高的使命,高尚的道德,撇过教书先生头上所有的光环,谁能看到自身生命有多么的惨淡啊……
写景抒情散文是景和情的自然融合。有的重在抒情, 感情随着景物的描摹喷涌而出;有的以写景为主, 景中深蕴着作者的感情;有的亦景亦情, 感情的表达深沉执着;有的看似纯粹的描摹景物, 但也处处可见作者的情思。
写景抒情散文中动词的使用, 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宗璞《西湖漫笔》中关于花港观鱼场景的描写如下:“那是满地的新荷, 圆圆的绿叶, 或亭亭立于水上, 或婉转靠在水面, 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 跳跃满池。绿色, 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 那样鲜, 那样亮, 柳枝儿一摆, 似乎蹬着脚告诉你, 春天来了。荷叶, 则要持重一些, 初夏, 则更成熟一些, 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 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 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 翩然起舞了。”
其中“新荷”点明了时节, “立”、“靠”、“跳跃”等动词的使用将文章充满了蓬勃的生机。特别是“跳跃满池”给人一种新荷初长, 池内荷叶不多。但叶子却一点一滴慢慢地嵌入池中, 宛若轻盈无比的仙子一般。“立”显出亭亭少女的清新优雅。“靠”则有相互依偎安抚的柔美感。又如:“从花港乘船而回, 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 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 船儿在水面上滑行, 只有桨声欸乃, 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 喝了杯茶, 靠在船舷, 只见她向水中一摸, 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 一声不出, 把鱼甩在船板上, 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 连连说, 这怎么可能?上岸时, 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 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一条不起眼的“鱼”打破了整副画面的静态, 使一切笼上了一层神秘迷蒙的美感。动态的画面不仅激荡着那波平如镜的湖面, 更激荡着读者的心灵。
一边好的文章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 不受时空的阻隔, 任凭想象无限的延展开来。而那动人心弦处或许就是那些稀松平常的一、两个动作。通过动词的介入使得我们能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徜徉于美景, 又随着故事情节而跌宕起伏。
细腻观察和体会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源自于生活, 却又高于生活。”如实的描绘不免使文章显得呆板, 它还需要作者进行合理、大胆而独特的联想、想象, 使“一切景语皆情语”都能反映作者的情感。很多名家的美文景致都是浮想联翩, 这样就给了读者阅读上的美感, 也激发了读者的思绪,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关键词】《白杨礼赞》;现代抒情散文;转折
《白杨礼赞》是现代散文史中的名篇,其中应用的借物言志、象征等表达手法受到了大家的推崇,同时,《白杨礼赞》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是现代散文的转折点,并开辟了新的写作范式。
一、《白杨礼赞》的创作历程
在1938年,矛盾开始了自己的新疆之行,这一旅程历时两年,在这两年内,矛盾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在事后编辑为《白杨礼赞》、《时间的记录》、《见闻杂记》等集子,西北之行给予了矛盾非常深刻的创作启发。在当时的社会,抗日战争爆发,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的优越阶层,虽然会免遭屠杀,但是往往不得已必须要迁徙到他乡。矛盾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开始他的西北之行,在迁徙的途中,他发生了高亢的声调。
二、《白杨礼赞》的创作姿态
《白杨礼赞》并非是作者一时的感慨,而是对于自己西北之行的总结,可以说,矛盾将自己对于西北最为深刻的情感都融入到了《白杨礼赞》中。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对西北黄土高原风景进行了描绘,塑造出了白杨树挺拔、傲然的形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这句话中既包含肯定,又有否定,之所以用这样的表达形式,就是为了塑造白杨树不折不饶、力争上游的形象。接下来,作者又对白杨树的品格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证,重新审视白杨树的审美趣味,他用铿锵的词句赞美白杨树,也是赞扬西北高原的抗日军民。读到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感情的荡漾,作者反复使用准确、有力的形容词释放自己胸中的情感,因此,《白杨礼赞》并不是简单的礼赞,更是作者对于情感的宣泄。
三、《白杨礼赞》中新的意象与抒情方式
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救亡精神高涨,知识分子开始走出禁锢,深入到民众的现实生活中,重新审视我国以及整个世界体系,知识分子开始分析中国的未来。在这一背景下,文学大众化运动发展起来,这给知识分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应用了大量的新的意象与抒情方式,在以往,很少有作家描写白杨树,矛盾当然也了解这一问题,因此,在文章中提出,白杨树并没有婆娑的姿态,但是却以退为进表现出白杨树中蕴含的新美学。除此之外,矛盾还清算了旧的美学与意象,借此表达出了白杨树的灵魂。《白杨礼赞》中虽然蕴含着矛盾的情思,但是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在这一时代下,大量新意象诞生,白杨树开始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彻底摆脱了五四后乡土文学的卑劣形象。同时,农民也开始翻身做主,作家们纷纷改变了自己以往对于农民的态度,积极从他们身上攫取时代的精神,《白杨礼赞》正是这种典型新美学的佼佼者。
四、《白杨礼赞》中散而不乱的结构美
《白杨礼赞》尽管内容广泛,联想与想象丰富深刻,并且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但是“散”而不乱。 全文以白杨为线索贯穿, 形成一个严谨美妙的整体。开篇点出白杨树“不平凡”,暗含了“礼赞”的强烈之情。 继而撇开白杨,笔锋一转而写西北高原的“雄壮”、“伟大”、及“单调”之感的“潜滋暗长”。 表面上似乎不再写白杨了,线索像是断了,其实不然,写西北高原恰恰是在写白杨,在为后文的盛赞作铺垫、设伏笔,暗中仍在写白杨。以至紧接着写“猛抬眼”见到白杨的一刹那的惊呼,感情为之一振,再次礼赞。然后又正面写开了白杨的“极普通”,于“极普通”和“不平凡”的矛盾之中,突出白杨的“不平凡”:“力争上游”,“向上发展”,“不折不挠”。 在描写白杨外貌的基础上,又由白杨展开联想——联想到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哨兵,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意志,点出了白杨的象征意义。最后再次表达了白杨,对白杨所象征的伟大人民及其美好的精神的强烈赞颂之情。全文无一处不在写白杨,无一处不体现白杨的光辉形象。
五、结语
《白杨礼赞》从抒情开始到抒情结束,运用了很多惟妙惟肖的写作手法来形象自然地说理。抒情与说理结合后,可以直达主题,很直观地表达内心的思想情绪,也可以运用诗歌、对偶、比喻等修辞方式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同时,还要让文章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蕴涵哲理并给人一种启示。议论和抒情,常常以一种夹叙夹议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并不是在一段叙述后加上一段议论,而是在特定的主题之下,将议论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参考文献:
[1]郑江义.横看成岭侧成峰——作家笔下的白杨树形象浅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刘娜.情景交融 如诗如画——简析朱自清写景抒情散文的艺术美[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08)
我们每天都在努力着,奋斗着,但不是每次的努力都会有收获,每次的收获都必须努力,对于生命来说:接纳才是最好的享受.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的时候,你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把生活过成一首诗,时而简单.时而精致.让生命酣畅淋漓的瞬间停留片刻,但我们却把生活过成了一首歌,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的一首歌,就像你坚持很久的一件事,却因为某个人而放弃坚持,再或者就像你下定决心减肥一样,会因为受不了饿而前功尽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我始终相信,坚持是最好的诠释,你可以笨到什么都不会,你可以依赖别人成为一种习惯,但倘若你坚持下去,所有的不可能终将会改变。
一个成熟的人,往往会发觉,责怪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他知道,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难处,因为他知道,人世间的情,冷暖总会有,人生这条路,难易都要走。
有时候,我们都是远视眼,对别人都只是仰视,有时候我们都是近视眼,总是忽略身边的幸福,谁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无助的一面,能成为过去的,不会认输,谁也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失落的表情,能隐藏的不会表现出来,谁也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懦弱的样子,能伪装的,不会哭泣。
我的内心很脆弱,一点儿感人的小事常搅的我心}摇曳,激动不已。那的确都是些小事,俯拾皆是,触手可及,但就那样深深的感动了我,使我肃然起敬,有几次竟至泪眼婆娑了。
公交车上,人满为患,已无虚位。这时候,上来一位大嫂,抱着一个娃娃,于是有两三个年轻人站起来,为其让座。看到这一幕,我便会心生感动,向他们投去欣赏的目光。大街上,人流汹涌,车水马龙。一位老大爷正蹒跚着横穿马路,这时,跑过来一个年轻人,搀扶着老人,平安的渡过马路。我看到了,又会被深深的感动,站在那里,向其虔诚的行注目礼。马路边,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形容猥琐的乞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时,一个放学回家的小朋友正好路过,递给他一元钱。我又会感动起来,向那个孩子许的点点头。
我为什么会感动呢?平时,我们所议论所感受的,都是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情冷漠,自私自利,明哲保身,“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身处这样的氛围中,当我亲眼目睹这些温馨的场景后,能不感动吗?
春天,我感动枝头第一抹新绿。凝眸处,一副楚楚可怜样,柔柔嫩嫩,弱不禁风。然而,料峭春寒中,她却是最炽热最动情的色彩。不用几日,这迎春的第一滴绿墨,将把整个大自然浸润的蓬勃绚烂绿意盎然。夏天,我感动吹来的那缕[风。流火的季节,暑热难耐,坐卧不宁,心情也莫名的烦躁。走在路上,一缕微风,拨枝叶,穿林间,轻飕面颊,清爽全身,缛汗尽消,凉意习习,精神也为之振奋。秋天,我感动那枚成熟的果实。骄傲的高挑在枝头,半遮半掩,欲盼还羞,留香溢彩。但它却是那样的饱满丰腴,以最佳的姿态,悄悄地顾盼,静盼着被人信手摘去,大快朵颐。冬天,我感动那洁白的雪花。寒风萧瑟,万物凋颜,极目处,一片苍凉,似乎一切都凝固了。不经意间,那精灵般的雪花自空中翩然而下,于是乎,冰雕玉砌冰清玉洁冰肌玉骨,世界又变得如此的淡雅无暇,如此的温情脉脉。
我为什么会感动呢?行走在乡野,徘徊在城街,风雨无度,冷热无常。抬望眼,了然空阔抑或楼宇林立;风沙弥漫,烟雾缭绕。我疑惑,我们生活的四围为何变成如此的颜容?而当四季轮回时,又瞥见这熟悉的`景色,我能不感动吗?
清晨,我感动那声声鸟啼,清脆悦耳,婉转娇滴,将我从睡梦中叫醒。多美的声音啊,莫不是饮了清凉的夜露,对此,我竟是如此的陌生。是我的脚步太匆匆,还是我的感情太冷漠呢?黄昏,我感动那煌煌夕阳。辉耀天际,厚积薄发。青山披霞,白云流丹,不见这样的景已很久。出发时,已是阳光灿烂;归程际,又已星光满天,于夕阳的美丽,我竟无福消受。夜晚,我感动那溶溶月色。一轮皓月,流银泄玉,万物笼罩在薄雾轻纱中。明月啊,你夜升昼降,盈亏有序,我却不能将你读懂,而我也无暇读你。当你皎皎中空时,疲惫的我,已酣然入梦。
我为什么会感动呢?我是不是应停一停奔忙的脚步,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给心灵放个假,然后,用一颗虔诚的心去体味那些我不曾珍惜的美好时光呢?
我感动暴风雨后天边那弯美丽的彩虹,我感动大灾难后挺起的坚实的脊梁,我感动跌倒后能够坚强站起的身影,我感动远方陌生朋友的一声问候!
我感动着。感动,因为,我心善良;感动,因为,生活依然美丽;感动,因为,人间依旧处处见真情!
7月17日至8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 2004年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首轮揭幕战中逼平巴林队,而后一路过关斩将,力克印尼、卡塔尔、伊拉克,杀进半决赛。在8月3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半决赛中,中国队与伊朗队在 90分钟内战成1:1,30分钟的加时赛双方依然未分高下;在残酷的点球大战中,中国队在肇俊哲先失手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先是利用对手击中横梁将比分战平,其后刘云飞将伊朗队第五个点球扑了出去!中国队一雪十年不胜伊朗之耻辱,点球4:3(总比分5:4)击败伊朗晋级决赛!著名体育记者李承鹏就此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网评。下面是网评文本原文:
李承鹏:给小说一个光明的尾巴 国足将修成正果
http://spots,sina.com.cn 2004年8月4日9:21 新浪体育
关于这场耗费了中国球迷太多荷尔蒙的比赛,阿里汉的用词远比他的用兵更加生动:“这是一部小说,跌宕起伏的小说。”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这场被迫互射点球的比赛描绘成一部很西部牛仔风格的小说,那么我们拥有了一个《艮好的开头,并正向一个很富想象力的结尾奔去——工体那个男中音在说:公元2004年8月7日,决赛!
点正?正点?第五轮的点球在徐涛撕破声带的一声大叫“往前压”中,在刘云飞子弹般截杀另一颗子弹的电光火石中,一个几近子夜的故事就发生了,你不要管它是不是在东道主巨大的气场中发生的,也不要管它是不是在主裁判宽严皆误的判罚中发生的,因为它发生了,所以它发生了,我并不认为中国队打出了宏大叙事般的气势和内容,70分钟11人打10人,120分钟1比1,阿里汉飘忽得近手“忽悠”的行兵用人,离了郝海东就不知道对手球门在哪儿——中国队其实还是那支中国队,并不因为子夜时分发生过一场拔枪对射的动作戏而成为盖世英雄,但中国足球的命运却开始了某种变化——至少这样的结果让你觉得生活在某些方面变得“点正”,中国足球在某个时刻变得;“正点”!
已经平了历史上的名次,刘云飞那一扑将中国足球推到一个命运的关口:是创造历史,还是重复历史?这真是一个问题,重复历史就是没有历史,因为中国足球就是这样一个轮回的怪物,像轮子上的小白鼠上上下下辗转腾挪,但永远不能突破命运(2001年除外)。
谁还会怀疑中国队能击败宿敌日本,让我们的民族气节在不抵制日货的情况下也有一次图腾。一切可能回复到2001年10月 17日五里河的光景。人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让幸福的河流洗濯我们的臭脚。
文章不长,却激情澎湃,把每个中国球迷的感受抒写得淋漓尽致,读来如饮醇酒,如饕大餐,幸福的滋味流遍全身的每个细胞。但有人却认为,当下的竞技体育评论“杀气”太重,不够客观,胜利了把人捧上天,失败了把人一棍子打死。笔者却认为,体育评论,特别是竞技体育评论,虽然不能太过偏激,但也不能冷淡得像一杯白开水。否则,就会失去那些大赛之后需要感情释放的读者、观众和听众。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成者为王”,这也是它的残酷性之所在。因此,体育迷(当然也包括体育评沦员)对自己祖国的运动员和运动队胜利的欢欣和失败的伤心之情就不难理解。一句话,激情文字正是热爱体育的当代读者的需求。
上引文本,“情”之倾表,不是声嘶力竭、直不转弯的叫喊,而是用各种修辞技巧盛装渲染,表情抒意,达到很高的语言艺术境界。下面对文本中的各种修辞手段作一归纳。
1.仿拟
仿拟是一种巧妙,机智而有趣的修辞格。它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词。仿拟是当代新闻报刊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修辞手段之一,笔者曾将其类分为5种:仿音,仿外,仿古,仿广告用语以及仿流行用语(《新闻知识》,2003年第5期,39页)。上举例文中有两处仿拟:
①已经平了历史上的名次,刘云飞那一扑将中国足球推到一个命运的关口:是创造历史,还是重复历史?这真是一个问题……
②人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让幸福的河流洗濯我们的臭脚。
这是两例典型的仿外的例子,仿拟的都是外国著名人物的名言。例①仿拟的足莎土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that is a question.(是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就笔者阅渎报刊的经验来看,哈姆雷特的这句话似乎被中外记者仿拟得最为频繁。例②仿拟的是古希腊圣哲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里,文本作者“反弹琵琶”地反话正说,表达了中国队再次战胜日本队夺取亚洲杯冠军的强烈愿望,用得恰到好处。
2.借代
借代的修辞方式是故意不用需要说明的人或者物的名称,而是借与该人或者物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即借乙名代甲称。例文中有两处运用了借代:
③关于这场耗费了中国球迷太多荷尔蒙的比赛,阿里汉的用词远比他的用兵更加生动:“这是渊部小说,跌宕起伏的小说”……
④……我并不认为中国队打出了宏大叙事般的气势和内容,70分钟11人打 10人,120分钟1比1……
例③中的“荷尔蒙”本为生物学术语,由英语单词hormone音译而来,指激素。由于人一激动,体内激素就会增加,因此作者巧妙地借用“荷尔蒙”婉指“激动”。例④中的“宏大叙事”是西方文论的一个时髦新词,指描写重大题材的叙事方式或文本,这里借用来喻指犹如重大历史事件那样波澜壮阔的场面。
3.转品
-:
汉语修辞系统里的转品,指词性的转换。转品是一种词的活用,能给读者以新鲜感。例文中即有一例:⑤……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这场被迫互射点球的比赛描绘成一部很西部牛仔风格的小说,那么我们拥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并正向一个很富想象力的结尾奔去……
例⑤中的“西部牛仔风格”,由于前面有个副词修饰语“很”,因此临时由名词短语变成了形容词短语,喻指踢点球的双方队员像美国西部牛仔那样刚强、剽悍。
4.造词
体育新闻评论与报道是新词产生的肥沃土壤。体育记者为了表意的需要,常常杜撰新词,或者旧词赋新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⑥点正?正点?第五轮的点球在徐涛撕破声带的一声大叫“往前压”中,在刘云飞子弹般截杀另一颗子弹的电光火石中,一个几近子夜的故事就发生了,你不要管它是不是在东道主巨大的气场中发生的,也不要管它是不是在主裁判宽严皆误的判罚中发生的,因为它发生了,所以它发生了……
⑦……阿里汉飘忽得近乎“忽悠”的行兵用人……
例⑥中“点正”,是个临时造词,指守门员刘云飞站位正好,不左不右,扑出了对方的射门,同时还寓含“运气好”的双关意义。“正点”是旧词生新义,这里不指车船按时出发或到达,而是指中国队的胜利来得及时。“气场”是合成词,由“势”“场面”的前半部分组成。例⑦中的“忽悠”,本不是新词,原是方言词,意为“晃动”,此处被作者赋予了新义,是“飘忽”的同义词,用以强调“飘忽不定”。
一、极淡与极致的高度统一
归有光散文历来被视作唐宋派的代表, 甚至是明代散文最高, 虽然近年来有许多学者认为他不属于唐宋派, 但是也好, 非也罢, 人们最感兴趣的仍是《项脊轩志》一类的文章。作为明代最杰出的散文家, 归氏所作有《史记》风神, 开辟出唐宋未有之境, 《先妣事略》、《项脊轩志》等文章以极淡之笔写出动人之情, 历来受人称赞。社科院编《中国文学史》认为, 归氏的优秀作品不是那些严格按照道学家文论要求所写的文章, 那些恰恰是糟粕, 他写得好的是回忆往事、哀悼亲人的散文, 较少道学气息, 抒情气氛浓郁, 语言朴素, 前所罕见。郭预衡认为, 归文的这类文字得到“必传”不是偶然的, 自古以来书写家人父子之情的文章虽多, 但像这样一往情深的却不多见, 归文发自肺腑, 抒情自然, 并不说教, 和历来宣讲伦常道义的文章相比, 独具特色。夏咸淳《明代散文流变初探》说归文既无王慎中、茅坤的气势, 又无唐顺之的洒脱, 但其有平淡朴素之美, 长于写人间真挚感情, 尤其善于叙悲。
在抒情散文中, 归有光用朴素简练的文笔, 刻画剪裁一些生活琐事, 以寄托他的感情和理想, 写来如诉家常, 娓娓动听, 十分清新自然。他的文章如风行水上, 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 归氏善于把复杂内容凝缩在短小的篇幅中, 也善于用参差不齐的语句表达多层次的意思。这些成就, 启迪了后来的桐城派大家, 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宝库。
二、抒情艺术中浓郁的民族特色
归有光散文之所以独具特色, 在于其散文以极淡之笔抒极致之情, 具有中华民族崇尚的含蓄等浓郁的民族色彩, 即中国散文的民族特征。
(一) 文质彬彬。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认为, 先秦两汉散文, 大都可以归结到实用文体中。即使到了所谓文学的自觉时代以后, 中国古代散文的实用性也没有削减。曹丕说:“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 荣乐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 未若文章之无穷。”但是, 追求实用并不等于就摒弃文采,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归有光的文章既重视实用性, 又文采斐然, 他写了很多关注现实解决问题的文章, 相当实用, 有御倭的, 治水的, 伤民的, 等等;就抒情散文来说, 《项脊轩志》、《寒花葬志》、《世美堂后记》、《思子亭记》等也无一不是有感而发、有意而作。
(二) 情真意切。
孔子有“情欲信”的主张, 欧阳修也提倡“事信”的原则。从先秦老庄到司马迁的《史记》, 王充的《论衡》, “真”永远都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人们把《史记》称为“实录”, 杜诗称为“诗史”无不包含这一含义。归有光的文学成就与《史记》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他的创作“得龙门家法”。他的散文语言在清新、平淡中饱含深情, 动人心弦。归有光四十三岁时, 长子亡故, 这对于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悲痛至极, 筑思子亭, 并为之记。在《思子亭记》中, 他饱含真情地写道:“盖吾儿居此七阅寒暑, 山池草木, 门阶户席之间, 无处不见吾儿也。葬在县之东南门, 守冢人俞老, 薄暮见儿衣绿衣, 在厅堂中, 吾儿其不死耶!因作思子之亭。徘徊四望, 长天寥廓, 极目于云烟杳霭之间, 当必有一日见吾儿翩然来归者。”在《先妣事略》中, 作者回忆了这样的细节:“孺人中夜觉寝, 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 无一字龃龉, 乃喜。”现在我们看来, 会觉得有点可笑, 但在当时却是十分真实的。一个封建社会里对子女严格要求、望子成龙心切的母亲形象十分深刻。夜半醒来, 尚且如此认真督促, 白天要求之严就可想而知了;背诵一字无差错才高兴, 可见母亲对内容已烂熟于心, 同时也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殷切希望。这些真实感人的事件的描写, 十分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三) 简言传神。
在《寒花葬志》中有对婢女这样的描写, “一日天寒, 爇火煮荸荠熟, 婢削之盈瓯。予自外入, 取食之, 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削之盈瓯”表现了寒花的勤快利索, “持去不与”则突出了寒花天真烂漫、活泼俏皮可爱的特点。短短几句, 几个动作, 就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女形象塑造了出来, 她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这么可爱的女孩却在如花之时离开人世, 怎不让人伤心感怀呢?《项脊轩志》中有一段文字:“百年老屋, 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每移案, 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 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以当南日;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旧时栏楯, 亦遂增胜。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这段文字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变化, 没有加以铺陈形容, 只是客观地记叙了修缮的经过及前后的不同面貌, 却蕴含了浓烈的情愫, 于质朴中见深情。
(四) 精于选材。
文章选材很重要。袁枚《随园诗话》卷一言:“熊掌、豹胎, 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 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 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 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 趣欲其真, 人必知此, 而后可与论诗。”[2]他喜欢选取身边琐事, 用朴素的文字慢慢道来。黄宗羲也在《明文案》卷三《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中点明:“予读震川文为女妇者, 一往情深, 每以一二细事见之, 使人欲涕。”[3]
这种风气倒并非归有光所开创, 而是古已有之。苏轼就有许多杂记文, 篇幅短小, 近于随笔小品。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中最仰慕的恐怕就是苏轼了, 在文章中提到得最多。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更是给了归有光以直接的影响。可以说, 他的几篇抒情散文名篇无一不是通过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来抒发胸臆的:看到老屋想起祖母, 看到枇杷树想起妻子, 等等, 都是怀旧思亲哀悼家人的, 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这些看似非常平常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恰恰是穿越时代、超越阶级等形态意识, 描写人类真性情的文字。因此, 归有光的作品异常动人, 具有一种很深的穿透力, 几百年后仍然让人唏嘘动容, 感伤不已。
三、归文抒情艺术特色的成因
风格是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是作家的精神面貌和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完美体现。因此, 每一位艺术成熟的作者都会在特定的时代和独特的生活经历中, 因自身的先天禀赋、思想感情、气质风度、品行性格、学识修养、兴趣爱好等众多因素的无形或直接影响, 作品中必定会融入并体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来, 从而产生出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艺术风格来。
风格即人。每个作家的风格都是与众不同的, 都有他的特色之处。中国艺术特别重视艺术风格, 推崇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与独创性, 反对毫无个性的平庸之作与重复模仿作品, 认为作品应该反映出作者个人的审美理想、个性气质、艺术修养来, 并提出“文如其人”等风格与人格统一的品评观念来。
归有光的抒情散文情真意切, 词约意丰, 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这一切又都是和他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的。由于久困场屋, 加之家庭变故, 归有光屡受情感折磨, 这就使他的论文增添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归有光十八年间两次丧妻, 中年又丧子夭女, 虽然才高八斗, 在当时人们重视的事业———科举道路上却屡战屡败, 苦不堪言。生活对他极其不公, 甚至于非常苛刻、残忍, 他的心灵也因此遭到巨大创伤。但他的修养和气质又决定了他不可能声嘶力竭地表情达意, 而只能通过如泣如诉的文字来宣泄感情。他用怨而不怒、含蓄委婉的风格, 从构思、立意到遣词造句, 都恰到好处地抒发了一种悲伤之至却欲说还休的情感。从某种角度来讲, 事业蹉跎与家庭变故反而玉成了他的散文创作, 正所谓“诗人不幸诗坛幸”, 才使之取得了明文第一的成就。
摘要:归有光散文被视为明代散文代表, 影响深远, 归有光抒情艺术一直为人所称道。其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与其体现中华民族浓郁的民族特色息息相关。归有光散文在语言、选材、文与质的处理等方面都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影响, 本文分析其抒情艺术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归有光散文,抒情艺术,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明]归有光著.周本淳校点.震川先生集[M].王锡爵.附录《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981.
[2]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十册《南雷诗文集》 (上) [M].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5.1:380.
【小寒的抒情散文】推荐阅读:
初见的抒情散文12-18
小寒时节的短信祝福07-08
温柔如水的抒情散文06-03
五月的乡村抒情散文07-06
雪的意蕴抒情散文07-14
一路的风景抒情散文07-21
抒情散文:母亲的温度09-06
描写梅花的抒情散文09-11
借景抒情的散文阅读09-23
抒情散文:永恒的记忆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