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基础复习(精选8篇)
一、名词解释(5×2=10分)策略型博弈
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局中人、策略和各种策略组合中所得到的利益。
纳什均衡
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混合策略
局中人的混合策略是其纯策略空间上的一种概率分布,表示局中人实际博弈时根据这种概率分布在纯策略中随机选择加以实施。
扩展型博弈
博弈存在着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是对具有动态结构的决策形式进行研究的规范分析工具。
博弈树
对于任何一种双人完备博弈,都可以用一个博弈树来描述,并通过博弈树搜索策略寻找最佳解。博弈树类似于状态图和问题求解搜索中使用的搜索树。
完美信息博弈
是指一次只有一个局中人在行动,而且他在行动时知道博弈的所有以往行动历史的一类特殊博弈。
子博弈
指由原扩展型博弈中的一个决策节点与它的所有后续节点组成的博弈。
行为策略
是指每一个参与人在每一个信息集上随机的选择行动。
逆向归纳法
逆向归纳法是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最简便方法。在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时,从最后一个子博弈开始逆推上。
冷酷策略
又称触发策略。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
类型
一般地,将一个参与人所拥有的所有私人信息称为他的类型。
静态贝叶斯均衡
是一种与类型有关的策略组合,其中每个局中人在给定自己类型和其它局中人策略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
信号博弈
是研究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信号机制的一般博弈模型,其基本特征是两个博弈方,分别称为信号发出方和信号接收方。分离均衡
信号博弈中的完美贝叶斯均衡之一,这种均衡中不同类型的发送者以概率1选择不同的信号,接收者完全可以通过信号来准确判断出发送者的类型。
混同均衡
信号博弈中的完美贝叶斯均衡之一,这种均衡中不同类型的发送者选择了相同的信号,接收者无法从信号中得到新的信息,无法对先验信念进行修正。
联盟
设{1,2,,I}为局中人集合,则其中任意一非空子集S为一个联盟。
特征函数
特征函数型博弈对每一种可能联盟给出相应的联盟总和收益,也就是给出了一种集合函数,称为特征函数。
核
多人合作博弈中所有不被超优的分配的集合。
核仁
合作博弈核仁解所依据的基本思想是:在分配属于核仁的条件下,最不理想的联盟也要优于任何其它分配向量的最不理想的联盟。
二、三、判断题(5×1=5分)简答题(4×7=28分)
策略型博弈的基本要素。
策略型博弈的基本要素有:
局中人:即博弈的参与者,可以是自然人﹑企业﹑政府﹑社团等。策略:指每个局中人在博弈中可选择采用的行动方案。支付:指每个局中人从各种策略组合中获得的收益。什么是纳什均衡?你是如何理解的?
纳什均衡及其理解: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其它局中人的策略选择如何,局中人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局中人谁都没有动机单方面偏离该状态,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1.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解的一般概念。
2.每一个严格占优战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反之不然。
3.每一个逐步剔除严格劣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反之不然。比较策略型博弈的纯策略和混合策略。
纯策略是指每个局中人在博弈中可选择采用的行动方案,混合策略是局中人的纯策略空间上的一种概率分布,表示局中人实际博弈时根据这种概率分布在纯策略中随机选择加以实施。纯策略可视为混合策略的特例,也就是对某个纯策略赋予概率1而对其他纯策略赋予概率0的混合策略。分析两人两策略博弈构成囚徒困境博弈应满足的条件。囚徒困境博弈说明了什么问题? P.14
说明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巿场失灵。简要分析扩展型博弈的构成要素。
(1)参与人集合;虚拟参与人——自然。(2)行动顺序:谁在什么时候行动。
(3)参与人的行动空间:每次行动时,局中人可进行的选择
(4)参与人的信息集:信息是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如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等。
(5)参与人的支付函数:指在一个特定策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期望)效用水平(6)外生事件的概率分布。
如何理解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纯策略和行动?
行动与策略
行动:是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点(某个信息集)的决策变量。
行动组合:参与人的行动的有序集。
策略:是参与人在给定信息集情况下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参与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
在静态博弈中,策略和行动是等价的。
在动态博弈中,策略在给定信息集下完整的行动方案,与行动是不同的。理解子博弈和掌握逆向归纳法求解思想。
子博弈是指由原扩展型博弈中的一个决策节点与它的所有后续节点组成的博弈。一个扩展式表述博弈的子博弈是原博弈的一部分,它应满足下列条件:(1).始于单结信息集的决策结x(但不包括原博弈的初始结)。(2).包含博弈树中策结x的所有后续结(包括终点结)。(3).没有对任何信息集形成分割。逆向归纳法思想分析:
有限博弈一定存在一个最后的决策结(其直接后续结是终点结)的集合,在该决策结上行动的参与人将选择一个最大化自己的支付的行动;给定这个参与人的行动,倒数第二个决策结上的参与人将选择一个可行的行动最大化自己的支付;如此类推,直至初始结。
该倒推过程完成时得到了一条路径,该路径给出了每一个参与人的一个特定的策略,它是一个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逆向归纳法实质是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方法在扩展式博弈中的运用。
你是如何理解混合策略的纯化定理的?
你是如何理解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是指一种博弈局势中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或者他自己)与该种博弈局势有关的事前信息了解不充分,而不是博弈中产生的与局中人实际策略选择有关的信息。
从技术上看,博弈的不完全信息表现为对博弈的基本数学结构了解不充分。在策略型博弈中,则表现为对博弈的三种组成部分,即局中人、策略和支付有着不完全的了解。在理论上,各类不完全信息情形都可归结为对支付函数的不完全信息。什么是后续博弈?简要分析完美贝叶斯均衡与后续博弈的关系。每个信息集开始的博弈的剩余部分称为后续博弈。
完美(精炼)贝叶斯均衡要求在所有的后续博弈上也达到贝叶斯均衡。什么是信号博弈?简要分析信号博弈的结构。
在信号博弈中,有两个局中人,局中人1是领先者,也称发送者,他发送信号,局中人2是后继者,也称接收者,他接收信息。局中人1具有关于自己类型的私有信息,在集合A1中选择行动a1,局中人2观测到a1后在集合A2中选择行动。
什么是信号传递博弈的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针对信号发送者两种类型时,掌握其模型化思想。
分离均衡:不同类型的发送者以1的概率选择不同的信号,接收者完全可以根据信号来准确地判断出发送者的类型。
混同均衡:不同类型的发送者选择相同的信号,此时接收者不修正先验概率。教育信号模型是怎样的?斯宾塞教育博弈模型说明了什么问题?
他说明了教育的一种特殊功能,被称为教育的“甄别”理论。在教育的教书育人功能之外,它能够给局中人提供一种信号传递的机制。雇主在面对求职者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生产力水平,求职者的学历就提供了一种信号,表现求职者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因此,即便教育不能真正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生产力,它也具有甄别人们能力高低的作用。
理解特征函数和核仁的求解。
特征函数型博弈对每一种可能联盟给出相应的联盟总和收益,也就是给出了一种集合函数,称为特征函数。
合作博弈核仁解所依据的基本思想是:在分配属于核仁的条件下,最不理想的联盟也要优于任何其它分配向量的最不理想的联盟。比较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合约强制力不同:
在合作博弈中,协议有外在力量保证强制执行;在非合作博弈中,协议没有外在力量保证强制执行。
研究重点不同:
合作博弈研究的重点是联盟,非合作博弈的重点是个体。
四、计算题(2×8+2×10=36分)
用划线法求解纯策略纳什均衡。(P34:4、6、7)古诺竞争博弈(P23,P34:习题9)博弈树与标准式博弈的转换
求解子博弈完美(精炼)纳什均衡。(P49例2.2,P57:习题4)不完全信息博弈求解(P68例3.3古诺竞争,P69例3.4,P74习题1、5)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求解(P90习题5)。理解特征函数和核仁的求解。核、核仁中相关定理的证明。
五、论述题(10+11=21分)谈谈你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
博弈论 (张维迎, 1996) 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论故此又称对策论。
谢识予教授认为, 博弈即一些个人、对组织或者其他组织, 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 在一定的规则下, 同时或者先后, 一次或多次, 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和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 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二、博弈论的发展
一般认为, 博弈论始于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作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 这是第一次系统的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
到20世纪50年代, 合作博弈发展到鼎盛期, 同时非合作博弈也开始创立。纳什和夏普里分别于1950年和1953年提出的“讨价还价”模型, 吉利斯和夏普里与1953年提出的关于合作博弈中“核”的概念以及其他一些人的贡献。纳什在1950年和1951年发表了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重要文章, 塔克于1950年定义了“囚徒困境”。他们两个人的著作基本上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
到20世纪60年代, 泽尔腾第一次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了动态分析, 提出了纳什均衡的第一个重要改进概念“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和相应的求解方法“逆向归纳法”。海萨尼首次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分析, 定义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贝叶斯-纳什均衡”, 构建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理论。之后,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得到迅速发展, 弗得伯格和泰勒尔定义了它的基本均衡概念“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20世纪70年代以后, 博弈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几个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包括克瑞普斯和威尔逊, 他们在1982年合作发表了关于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的重要文章, 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 甚至可以说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三、博弈论核心理论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函数、结果、均衡。博弈的划分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 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二是参与人对有关其他参与人 (对手) 的特征、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的知识, 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结合两个角度, 我们得到四种不同类型的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上述四种博弈相对应的是四个均衡概念, 即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第一,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 这种战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成, 给定别人战略的情况下, 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 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
第二,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泽尔腾于1965年通过对动态博弈的分析完善了纳什均衡的概念, 定义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将纳什均衡中包含的不可置信的威胁战略剔除出去, 要求参与人的决策在任何时点上都是最优的, 决策者要“随机应变”, “向前看”, 而不是固守旧略。
第三,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构建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理论, 提出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贝叶斯纳什均衡, 使得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分析可以在已经讨论过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框架下进行, 而在海萨尼转换提出之前, 人们是无法对不完全信息博弈进行分析的。
第四,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弗得伯格和泰勒尔定义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至少有一个局中人不知道其他局中人的支付函数;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之分, 后行动者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也是在豪尔绍尼转换的框架下进行的。
综上所述, 经济博弈论的一系列均衡概念都是在纳什均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基本思路都是通过逐步剔除不合理均衡而得到更为精确和合理的均衡概念。
四、博弈论的应用和现实意义
博弈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很多。首先, 它是一种数学理论, 可以用于经济学等领域, 使传统经济学得以深入发展, 并由此演绎出一些相对独立、体系完整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如寡头垄断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其次, 它作为一种理论, 并不直接产生影响, 而是理论指导学科, 进而影响某些方面;此外, 博弈论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机会和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时博弈论哲学思维方式也推动了人类思维模式向前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认识水平逐渐加深, 博弈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经济博弈论以其贴近现实的方式, 揭示了现代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它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纳什均衡从提出到改进的过程。随着博弈论理论体系的日益成熟和其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 它已被广泛应用到现实经济生活中。文章拟总结纳什均衡, 指出其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博弈论,纳什均衡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孙鑫.囚徒的困境博弈及其浅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8) .
[关键词] 预先定价博弈论利弊分析
一、博弈论简述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成果之一,博弈论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人类社会运行模式和制度建构的思考。由于博弈论的抽象性、统一性和普通性,它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物理学”。博弈论建立在个体理性决策(所谓一人博弈)理论的基础上,众所周知一个人理性地选择最优行动,只要按照他的信念,这个行动最大化其预期效用函数。作为研究“理性人的互动行为”的科学,博弈论至少有四个基本特征:(1)群体性,我们生活在群体这中,并相互发生影响;(2)互动性,事情的最终结局取决于所有人的行动;(3)策略性,每个人都认识到并考虑到这种相互依赖性;(4)理性,每个人选择行动的时候要针对对手的可能行动而选择一个最优对策。至于博弈的定义,事实上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对博弈的界定。我们不妨认为博弈就是各个理性的主体为谋求自己最大化的利益而进行的互动行为或互动过程。转让定价行为的参与双方即跨国公司与税务机关的互动过程就是一个博弈过程。
二、博弈论基础上的转让定价行为分析
对于跨国公司,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并结合历史经验,它既可能采取转让定价来转移利润,也可能不采取。是采取还是不采取,对于跨国公司是一种决策,但是我们来观察之,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事件。我们用数量(即概率)来描绘这种事件的各个可能性。假设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的概率为p1,不采用的概率则为p=1-p1。同时,如果跨国公司采用了转让定价的方法,在该东道国会减少税负支出,这一数值我们假定为t。但是我们应考慮到,如果该避税的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则不仅少缴的税款t会被要求补缴,而且还要求缴纳罚款,假设这一数值为f。我们对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转移利润的行为用概率来描述,设其被发现的概率为p2,不被发现的概率则为1-p2,对于税务机关,我们将其税务管理工作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税务管理工作,工作费用假设为C1,另一种为专门对转让定价进行审计的工作,其工作费用为C2=C1+△C,△C>0。对于△C>0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对于转让定价行为进行审查,除了平时的税务检查要求外,还需对转让价格的相关信息(如可比交易、转让价格制定依据等)进行审查,这种额外的工作费用支出即为△C。面对一家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行为,税务机关有两种选择,即进行审计和不进行审计。设税务机关采取专项审计行动的概率为1-p0。当税务机关决定进行审计时,有两种结果:可能会找到问题,可能发现不了问题。如前面所述,税务机关发现问题的概率即跨国公司的转移利润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依上面所设为p2,而发现不了的概率为1-p2。这样就有四种组合:(1)企业没有采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税务机关也没有进行转让定价的专项审计;(2)企业没有采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但税务机关进行了转让定价的专项审计;(3)企业采用了转让定价转移利润,税务机关进行了转让定价专项审计;(4)企业采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税务机关没有进行转让定价专项审计。
第一种组合中,企业没有采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其概率为;税务机关没有进行转让定价的专项审计,概率为。在这种组合下,企业获得的利益为0,税务机关获得了正常的税收利益,其值为。
第二种组合中,企业没有采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其概率为;税务管理当局进行了专项转让定价审计,其概率为。在这种组合下,企业获得的利益为0,而税务管理当局的收益为。
第三种组合中,企业采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其概率为;税务机关进行了转让定价专项审计,其概率为。在这种组合下,企业获得的利益分为两种情形,如果企业的转移利润行为被发现,其概率为,则企业的利益为,如果企业的转移利润的行为没有被发现,其概率为,则企业所获取的利益为。将这两种情形综合一下,借用收益期望的概念,那么企业在这种组合下的预期收益为。从税务机关角度来计算利益,如果它没有发现转让利润行为,那么它的利益为,发生此种结果的概率为;如果它发现转让利润行为,那么它的利益为,发生该情形的概率为,综合起来,税务管理机关在这一组合下的预期税收利益为。
第四种组合中,企业采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其概率为,税务机关没有进行转让定价专项审计,其概率为。在这种组合下,企业所获得的利益为税收利益,而税务管理机关没有进行转让定价的专项审计,仅仅是做了一般性税务管理,其利益为。
然后找出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的转让定价行为的审计与不进行专项的转让定价行为的审计的均衡点,在这一点税务机关无论做出何种选择,其预期的税收利益相当。即税务机关采取对转让定价行为进时专项审计时的税收利益预期与不采取该措施时一样。则有:得出,再次找出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行为转移得利润与不采用转让定价行为转移利润的不同决策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无论跨国公司做出何种选择,其预期的税收利益相当,即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行为转移利润与不采用转让定价行为转移利润的预期税收利益一致,则有: 得出。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税务管理机关进行专项转让定价审计的概率大于等于时,跨国公司倾向于不采用转让定价的方式转移利润,反之,当税务管理机关进行专项转让定价审计的概率小于时,跨国公司倾向于采用转让定价的方式转移利润。而且表征税务机关对转让定价进行专项审计的成功率的越大,越小,越容易落在均衡点右边,即较容易使,从而跨国公司不倾向于使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出表征节省的税收收益的越大,跨国公司越倾向于采用转让定价法实现避税;表征税务机关对跨国公司的滥用转让定价行为的罚款数额越大,跨国公司越不倾向于采用转让定价法实现减少税负支出。
我们同样可以得出,当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的概率大于或等于时,税务机关倾向于采取对转让定价行为进行专项审计的措施。反之,当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的概率小于时,税务机关倾向于不对该转让定价行为进行专项审计的措施。另外,表征税务机关进行转让定价专项审计的额外成本支出越大,其均衡值越大,很容易小于,这时税务机关不倾向于对转让定价行为进行专项审计。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税务机关发现跨国公司有转让定价的行为的概率越大(用表征),则税务机关越倾向于采取对转让定价行为进行专审项计;跨国公司被查出有滥用转让定价行为遭受罚款的数额越大,税务管理机关越倾向于对转让定价行为采取专项审计。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预先定价制度的建立降低了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降低税的负的可能性,也降低了税务机关采取措施对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行为进行专项审计的可能性。这两者可能性的同时降低必然降低了税务管理机关同跨国公司发生争议的可能性。
三、预先定价制度的利弊分析
预先定价制从根本上改变了税务机关的工作方式,它将税务管理部门的事后审计与调整变为了事先约定。这一制度的运行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推论的基础上,如果某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在事前经税务机关认定为符合正常交易原则,不需要进行纠正与调整,从另一个角度讲,即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转让定价的方法与原则在事前得到了税务机关的认可,那么跨国公司在以后具体进行转让定价行为中就不会违背正常交易原则,税务机关也不用介入进行专项调查、审计,以及事后的调整。这一制度既有助于保护纳税人的合法经营,也有利于税务机关的依法征税,对双方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说预先定价制度具有优点,是相对于传统的税务管理部门在事后介入调查与调整的工作方式。
1.这些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于企业而言,预先定价制度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因为明确了税务管理机关对本公司转让定价行为的态度,可以大大降低同税务机关就该问题发生争议的可能性。我们知道,在企业进行战略制定与经营决策时,税务问题是必须加以考虑的环节。企业管理者们进行决策时,对于可能发生的税务纠纷往往都是小心翼翼、谨慎对待的。例如对于转让定价问题,他们清楚地知道,一旦面临税务机关的审计与调整,公司将面临诸多麻烦:一是公司的相关人员要配合税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有时还要接受税务管理人员的询问,这显然对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了影响;二是一旦税务管理人员认定企业的转让定价行为违背了正常交易原则,需要调整,那么企業的相关工作会受到更大的影响。企业对于税务机关的决定自然要予以配合,进行相关的调整,并根据相关规定要缴纳一定的罚金。如果关联交易的另一方不能依照已方的调整进行相应调整,那么还很可能发生双重征税,导致公司经济上的损失。此外如果企业对于转让定价行为的分寸把握得不适当,频频发生被税务机关调整的事情,会恶化公司同税务机关的关系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公众对该公司的诚信评价。而预先定价制度的出现将极大地缓解企业的决策者们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因考虑到税务问题而面对的压力。他们的压力将随着预先定价协定的签订而释放掉相当部分。他们在进行决策时,主要是在转让定价的决策时,对于自己行为的后果及税务机关对自己这一行为的反应将会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不稳定的预期就是不确定性,就是风险。换句话说,企业进行转让定价的风险大大降低了。
(2)对于税务管理部门而言,预先定价制度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效率,并降低了工作费用支出。
(3)从整个国家与整个社会来讲,使用预先定价制度,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与提高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税务机关的加工费用的开支来源于国家税收,来源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款。跨国公司的一部分收益也会转移为国家税收。因此预先定价制度帮助跨国公司与税务机关都减少了费用支出,该制度可说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
(4)该制度有助于跨国公司提高在税收征管关系中的地位。在传统转让定价的审查与调整制度中,税务机关同跨国公司是一种征收与被征收、监管与被监管的不平等的关系,税务机关具有明显的强势地位。但预先定价制度改变了这一状况,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大部分都为协议所明确,在履行合同与执行合同方面,双方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通过预先定价协议,跨国公司获得了比平常更高的、表现在征纳关系中的法律地位。之所以对地位加以“法律”的修饰,是因为预先定价协议一经生效,便产生了法律效力,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权益受到东道国国内法的保护。
2.预先定价制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利于保护跨国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的商业秘密。这里的商业秘密并不局限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技术秘密,还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不愿意为企业外的人所知晓,并确能给企业的利益造成影响的信息,如竞争战略、销售渠道等。根据预先定价制度的要求,跨国公司在申请同税务机关签订预约定价协议时,需要提交大量的信息资料,包括:协议草案涵盖的交易、产品、经营活动或某种安排;与上述交易或安排有关的企业和常设机构,涉及的关联企业的组织结构、历史、财务报表数据、职能和资产等信息,市场状况的一般分析,对采用协议规定的转让定价方法后产生的附加税收问题所作的评价等。这些信息若为竞争对手知晓,将产生直接的或潜在的利益损失。如果该预先定价协议最终没有达成,但根据税收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他们需要为纳税人保守商业上的秘密,这有点类似于合同法上的“缔约过失责任”。在预先定价协议签订时,双方往往还会在协议中约定保守商业机密的义务与责任。但是,无论如何,跨国公司的这些机密信息,一旦透露给包括税务机关在内的另外的人,毕竟多了一条泄露机密信息的可能途径,这些商业上的机密面临更多的被泄露的风险。
(2)预先定价协议约束的刚性使跨国公司转让定价行为的适应性受到影响。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预先定价协议的签署一方面明确了跨国公司与税务机关对于转让定价行为的合理预期,降低了跨国公司履行转让定价行为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这些都是依赖协议背后法律的强大力量来实现的。然而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一旦选择了某一种或某几种转让定价的方式,就不能轻易的改变,这同样是协议背后强大的法律的要求。这种协议的法律效力刚性在现实中对跨国公司的危害在于:随着某国内或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市场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瞬间发生的,跨国公司出于全球利益的考虑,需要采取新的转让定价的方式,而这种改变是预先定价协议所不允许的。这就是预先定价协议法律效力的刚性同跨国公司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活性需求的矛盾与冲突。
(3)预先定价协定从签署到执行难度都很大。预先定价协定在签订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跨国公司方面,要准备各种资料、文件、包括历年的财务信息、往年的转让定价情况及市场的分析等。对于税务机关而言,签订一份预先定价协议是需要非常慎重的事情,它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来研究跨国公司报上的材料,有时候,可能自己的人才储备不够,需要借助“外脑”的力量,在有些国家,签订预先定价协议需要聘请相当数量与预先定价协议内容有关的专家。以美国为例,他们经常要邀请国际首席法律顾问联合会技术部门的律师、代理机构的经理和项目经理、经济学家、精通税收协定条款的税收专家等专业人士来共同参与协议的签订,这些专家们共同构成税务机关签订预先定价协定的“智囊团”,当然这些专家的咨询费肯定价格不菲。整个预先定价协议的签订完成往往需要拖很长时间,美国国内税务署的报告显示,在美国,2002年完成一件预先定价协议的平均时间为25个月,而2001年为23.3个月,2000年为24个月。在2002年新达成的85个预先定价协议中,29个在12个月内完成;36个月时超过25个月,其中6个用时4年以上,3个5年以上,2个6年以上。之所以签订一项预先定价协议往往要打旷日持久的“持久战”,是因为该协议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税收利益和税法的权威。在立法上,各个国家往往为预先定价协议的达成做出了严格的程序上的规定;在执法上,各个税务机关对此大都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税务管理部门作为一国税法的执行者和国家税收利益的维护者,他们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审慎地处理预先定价协议的事情,是未可厚非的。但是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且长期面对协议是否能签订成功的不确定性的考验,对于任何跨国公司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还有在有些国家签订一项预先定价协议要交高昂的费用,在美国,根据公司规模不同,预先定价协议的初期费用为5000美元~25000美元,以后定期更新费用为5000美元~7500美元。当然在有些国家,跨国公司不需缴纳这样一笔费用,因为那些国家的税务机关认为签订预先定价协议是他们税收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通过以上预先定价制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制度的缺点集中在预先定价协议签订以前的阶段,一旦该协议成功达成,给双方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恐怕也是该制度迅速在各个国家得到采用的原因之一吧。
2、消息的特征(1)真实与准确是新闻的生命(2)客观与公正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
3、现代写作学及其研究范围
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当代人的写作行为及其社会效果,揭示其内在规律的学问。
基本理论的研究
文体写作的研究
写作训练和写作教学的研究
写作发展史的研究
4、叙述的种类和顺序叙述: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顺序:纵向思维:顺序、倒叙、插叙(追叙、补叙)横向思维:分叙、合叙
5、反讽的表现形式
以超然的态度、戏谑的口吻,表达言外之意的方式。在内容上表现为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和反叛。
6、悬念的种类设悬和解悬
7.常见的新闻文体的种类和特点
广义: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狭义:消息
消息的特点:(1)真实与准确是新闻的生命(2)客观与公正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
通讯的特点:(1)详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2)形象生动(3)可叙可议
报告文学的特点: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
8.诗歌的分类
1、依据表现内容分类: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2、依据表现形式分类:格律诗、自由诗、民歌等
9.黑色幽默的代表作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谌容《减去十岁》
10.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1、目的不同;请示:请上级批准并给予明确答复报告:让上级了解情况,不必作出答复
2、时限不同;请示:事项并未进行,须经批准后进行报告: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
3、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一文一事报告:一文多事
11.创作主体应具备的素质
1、生活素养
2、学识修养
3、人格品味
4、语言逻辑
12.散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1、机智的体察散文意象
2、创造性的组合散文意象(串联式结构、对比式结构)
3、有文采的描述散文意象
13.影响读者接受的因素
语言知识、文化素养、文化传统、时代意识形态
14.影视文学的文体特征① 叙事结构跳跃性特征,利用蒙太奇思维组织叙事②情节进展的动作性特征③语言描述的可视性特征
15.小说的主要特点(1)偏重再现的虚构性形象(2)人物形象是核心(3)完整多变的情节铺叙(4)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
16.写作载体的组成 内质:主题与材料 外形:结构与语言
17.观察的方法定位观察、移位观察、比较观察
18.那辗及其方式 “那辗”:搓那和辗开多重铺垫、抑扬结合、明断暗续
19总结和计划的写法
计划的写作格式:
(1)标题
(2)正文---前言、计划事项、表明态度,提出希望
(3)落款
总结的写作格式:
(1)标题
(2)正文--基本情况、成绩、不足、今后打算
(3)落款
20.立骨和聚焦 “立骨”:直陈意旨 “聚焦”:文章暗示文眼的一种技法(事件聚焦、人物聚焦、细节聚焦)
21.结构的构成 层次和段落
22.主题的提炼要求(1)选择好表现主题的角度(2)追求一定的角度(3)勇于推陈出新
23.改编的一般性原则
(1)不对原作构成重大艺术伤害
(2)改编者与被改编作品之间应有情感上的纽带与艺术上的共鸣
(3)改编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独特性
24搓那;引出描述的主要对象和问题后不立即挑明,而是左盘右旋,延缓事情发展。
高二级班姓名年月日
《推理与证明》复习
学习目标:
1、能对推理与证明的各种方法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网络,把握整体结构。
2、能比较数学证明的几种基本方法的思维过程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一些数
学证明。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差异和各自所起的作用。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数学推理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个人的__________________、已有的_________和正确的_________(定义、公理、定理等),推测出某些结果的推理方式.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最常见的_____________.
①归纳推理的含义
根据一类事物中_______________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这类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将这种推理方式称为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由_________到_________,由_________到_________的推理.
②类比推理的含义
两类不同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_____________的其他特征,推断_____________也具有类似的其他特征,我们把这种推理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2.演绎推理
(1)从___________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推理.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它包括:①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②小前
提——________________;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B.演绎推理是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C.归纳推理是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D.合情推理可以作为证明的步骤
2.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恰当的是()
A.“若a·3=b·3,则a=b”类推出“若a·0=b·0,则a=b”
B.“若(a+b)c=ac+bc”类推出“(a·b)c=ac·bc”
ab
cc(c≠0)C.“若(a+b)c=ac+bc” 类推出 c”
D.“(ab)n=anbn” 类推出“(a+b)n=an+bn”
3.观察一下各式:1=12;2+3+4=32;3+4+5+6+7=52;4+5+6+7+8+9+10=72;„,你得到的ab
1一般性结论是____________.4.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123 456×9+7等于()
1×9+2=11
12×9+3=111
123×9+4=1 111234×9+5=11 111345×9+6=111 111
„„
A.1 111 110B.1 111 111
C.1 111 112D.1 111 11
35.(2011年高考陕西卷文科)观察下列等式
照此规律,第五个等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二、数学证明
(一)基础知识填空:
1.综合法
从命题的_________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及运算法则,通过_________推理,一步一步地接近要证明的_________,直到完成命题的证明的思维方法,称为综合法. 综合法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
2.分析法
从求证的_________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保证前一个结论成立的___________,直到归结为这个命题的_________,或者归结为__________________等.这种证明问题的思维方法称为分析法.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
3.反证法(间接证明法)
在证明数学命题时,先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在这个前提下,若推出的结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矛盾,或与命题中的_________相矛盾,或与
_________ 相矛盾,从而说明_________不可能成立,由此断定_________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a,b为正数,且a+b=1,求证:a11b4.例2.求证3645
例3.若a,b,c均为实数,且ax22y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零.(三)基础训练:
1.在△ABC中,ACcosB,证明:B=C.ABcosC2,by22z32,cz2x6,求证:a,b,c
2.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O是斜边AB的中点,并且PA=PB=PC.求证:PO⊥平面ABC.3.设a,b是实数,求证:a2b22
2(ab).4.如图所示,SA⊥平面ABC,AB⊥BC,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作SC的垂线,垂足为F,求证:AF⊥SC.5.已知a,b,c为正实数,且a+b+c=1,求证:111118.abc1
6.设a,b,c,d∈R,且ad-bc=1,求证:a2+b2+c2+d2+ab+cd≠1.(四)巩固练习:
ab1.若实数a,b满足a+b=2,证明:2+2≥4.2.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记A,B,C的对边为a,b,c.求证:
ab1
bc3
abc.3.设x,y为正实数,且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x2-(a+b)x+ab≠0,则x≠a且x≠b”时应假设为________.
【模拟试题】
一、选择(每个3分,共60分)
1.指出加点字的读音及解词完全正确的一组:()
A.箜篌kōng hóu公姥mǔ(公婆,这里偏指婆婆)
伶俜líng pīng(孤单的样子)绣腰襦rú(齐腰的短袄)
B.葳蕤wēiruí(草木繁盛貌)遗施yí(赠送、施与)
玳瑁dài mào磐石pán(厚而大的石头)
C.窈窕yiáo踯躅chíchú(徘徊不前)
赍钱jī(赠送钱财)鲑珍xié(鱼类菜肴,各种美味)
D.白鹄舫húfǎng(舫,船)龙子幡fān(旗帜名)
青骢马zōng金镂鞍lòu
2.下列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而功不至百姓者,独何与
B.殆有甚焉皆欲赴愬于王
C.盖亦反其本矣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无以,则王乎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3.下列句中“为”字读音和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为仲卿母所遣(2)为诗云尔(3)君既为府吏
(4)非为织作迟(5)君家妇难为(6)黄泉共为友
(7)自名为鸳鸯(8)阿母为汝求(9)时时为安慰(10)遣丞为媒人
A.(1)(8)/(2)/(3)(5)(6)(9)(10)/(4)(7)
B.(1)/(2)/(3)(5)(6)(9)(10)/(4)/(7)/(8)
C.(1)(8)/(2)/(3)(5)(10)/(4)(7)/(6)(9)
D.(1)/(2)/(3)(5)(6)(9)(10)/(4)(7)/(8)
4.指出句中“见”字用法和意义和其他各项都不同的一项:()
A.慈父见背B.君既若见录
C.渐见愁煎迫D.府吏见丁宁
5.与“闭门谢客”中的“谢”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谢家来贵门B.多谢后世人
C.阿母谢媒人D.谢家事夫婿
6.下面“适”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适得府君书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B.处分适兄意适大病,不能行
C.始适还家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D.适彼乐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B.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
C.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D.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8.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B.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
C.欲开屯田,广农殖D.启世祖施行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冲之少稽古(考核,考查)反唇相稽(计较)稽首,拜手(叩头至地)
B.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停)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不显贵)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地位低下)
C.乃更造新法(改编)又造千里船(制造)造《缀术》数十篇(编写)
D.冲之以为尚疏(不精密)王怒而疏屈平(流放)敢竭鄙诚,恭疏短引(写)
10.选出“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中不同的一项()
A.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B.然,诚有百姓者。
C.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D.子固仁者,然遇亦甚矣!
11.下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洎牧以谗诛B.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驱而之善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B.然后从而刑之犹缘木而求鱼也
C.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D.保民而王尽心力而为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兴甲兵,危士臣辟土地,朝秦楚
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下列句子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勤心养公姥B.我有亲父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否泰如天地贵贱情何薄
15.下列加点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解褐南徐州迎从事公府参军
B.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C.转长水校尉,领本职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D.不因风水,施机自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6.古诗文中为使语句精炼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常使前后互应,在意义上互相补充,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请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互文”的一项:()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1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时有北人索驭驎者B.解褐南徐州迎从事,公府参军
C.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D.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
1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C.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9.下列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其实百倍
B.后秦击赵者再起视四境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可谓智力孤危
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0.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⑴臣未之闻也⑵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⑶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⑷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⑸百姓之不见保⑹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⑺莫之能御也⑻天下可运于掌
⑼是不为也,非不能也⑽牛何之
⑾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⑿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是折枝之类也
⒀何由知吾可也⒁申之以孝悌之义
⒂夫子之谓也⒃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⒄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⒅然后快于心与
⒆否,吾何快于是⒇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⑴⑺⑽⒀⒂⒄⒆⒇/⑵⑸/⑶⑷⑻⑾⒁⒃⒅/⑹⑼/⑿
B.⑴⑺⑽⒀⒂⒄⒇/⑵/⑶⑷⑻⑾⒁⒃⒅⒆/⑸/⑹⑼⑿
C.⑴⑺⑽⒀⒂⒄⒇/⑵⑶⑸/⑷⑻⑾⒁⒃⒅⒆/⑹⑼/⑿
D.⑴⑵⑺⑽⒀⒂⒄⒆⒇/⑶⑷⑻⑾⒁⒃⒅/⑸/⑹⑼/⑿
二、背诵默写(11分,每空0.5分)
1、灭六国者六国也,。
2、长桥卧波,?,3、羽扇纶巾。
4、大江东去。
5、人生如梦。
6、想当年。
7、元嘉草草。
8、六国破灭,。
9、,是又在六国下矣。
10、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三、翻译下列句子(29分)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解褐南徐州迎从事,公府参军。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8、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9、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10、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太祖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 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焚之。
【试题答案】
一、1、A2、B3、B4、C5、C6、D7、D8、D9、A10、B11、A12、C13、D14、D15、C16、C17、B18、A19、B20、B
二、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9、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0、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三、1、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2、他以平民身份被选为南徐州从事,后担任公府参军。
3、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4、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5、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6、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
7、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8、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
9、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关键词:战略联盟,二元性,竞争与合作
许多理论视角都可以用来研究企业战略联盟行为, 包括战略定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博弈论等。Child&Faulkner (1998) 指出战略定位和资源基础理论两种传统思想可用来对竞争合作战略进行研究。Stiles (2001) 偏爱用博弈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来研究战略联盟中的合作与竞争, 他认为这两个理论的结合能有效地推进这一研究。本文将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博弈论融合起来, 试图提出一个研究战略联盟合作竞争动因、本质和策略的多重范式。
一、合作竞争的动因
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认为, 每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 如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 这些增值活动构成价值链。一个企业只要在某一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 就可以与在其它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展开合作。价值链理论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价值链某项或某几项活动的协调和共享达到扩展价值链和增强竞争力目的的活动。对于一般的竞争性企业, 可以选择在价值链中某些环节如技术开发、营销或服务进行整合, 或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或共同合作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这样每个企业都受益于战略联盟, 最终反映为企业价值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
注:领导企业指拥有品牌、提供最终产品的企业, 核心企业指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企业间竞争不断升级, 原来不断一体化的大型企业相继进行战略调整, 将不擅长的价值链环节剥离出去, 专心于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 (如图1所示, 一体化的企业分离成核心企业、零部件供应商、领导企业和经销商, 但领导企业可能也是核心企业) 。一些学者认为, 企业集中于与核心竞争力直接相关的活动是最佳选择, 非核心活动可通过外部采购解决。结果, 这些归核化的企业往往以战略联盟形式保持与上下游环节的稳定关系。相对于单个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 全球价值链具有源自整合各环节企业竞争优势的系统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企业所拥有、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价值链中的领导企业或核心企业利用全球价值链的系统竞争力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 全球价值链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过去人们总认为价值链之间只有竞争, 而同一价值链的企业只有合作。其实, 合作与竞争就象一对孪生兄弟存在于价值链内部和不同价值链的企业之间 (如图2) 。价值链内部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进行合作是为了提升整个价值链系统和单个成员的绩效, 合作成功的基本前提是整个价值链和所有成员都创造更大利润。价值链上每个企业都是单独决策者, 即使领导企业或核心企业在价值链协调与管理中拥有较大的决策权, 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价值链上各企业为了提升绩效而展开竞争。不同价值链的企业之间同样存在竞争, 且这种竞争是不同价值链系统性竞争力之间的竞争, 集中体现在最终产品竞争上。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价值链之间在竞争的同时却也存在合作, 例如不同价值链上同一环节上的企业可能是同一家企业 (如不同价值链上的领导企业从同一家企业采购零部件的情况) , 即使是不同的企业, 他们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或共同研发可能建立战略联盟。因此竞争合作就象硬币的两个面, 同时存在于价值链系统内部与不同价值链间的战略联盟中, 这种竞合关系使产业系统并不纯粹地表现为几条平行的具有不同特征和优势的价值链, 而是一个相互关联、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价值网络 (如图2) 。
说明:每一条曲线表示一条价值链, 价值链之间的切点表示相应环节上的企业组成的战略联盟。
二、合作竞争的本质
资源基础理论指出, 企业业绩差异本质上是由每家企业所拥有资源的异质性决定的。能积累或获取稀有、有价值、不可替代和很难模仿的资源和能力 (即独特资源和能力) 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 (Wernerfelt, 1984) , 而一家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往往因为专用性、信息不对称或企业依附等原因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被另外一家企业获取。于是, 我们发现了价值链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的融合:价值链理论认为产业链分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战略联盟是为了充分发挥链条内或链条外企业间竞争优势的协整和互补效应, 为成员巩固现有的优势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解释的是, 不同企业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上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是其拥有的稀有、有价值、不可替代和很难模仿的资源和能力, 而链条内或链条外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展开合作竞争的本质是为了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以提升各自的竞争优势和企业所属价值链的整合竞争力。
价值链上下游企业间和不同价值链间合作的目的是接近对方的独特资源和能力以产生协同效应。成功的企业将联盟看作通向伙伴的广泛能力的窗户, 联盟每一方都相信能从另一方学到东西, 同时能控制技术外流。竞争性合作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充分接近竞争对手, 预测联盟拆开或到期后竞争对手行为的方式, 通过揭示竞争者的管理哲学和理念, 合作能增加企业在未来残酷竞争中的成功几率。企业通过合作可以获取别人的独特资源, 但前提是自己拥有独特资源。同时, Lei (1997) 还指出与竞争对手合作存在风险。因此, Hamel et.al (1989) 相信合作是竞争的不同形式, 公司间关系主要是竞争性的, 并且这种竞争性由彼此能力和策略所支配。他通过对美国、欧洲和日本15个战略联盟的研究, 发现联盟企业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张力, 我们叫它竞争性合作, 它暗示了合作不是无限制的。
三、合作竞争的策略
如果说价值链与资源基础理论分别解释了联盟合作竞争的动因和本质, 那么博弈论为联盟合作竞争行为选择提供了巧妙的剖析工具。联盟成员的合作竞争行为分析可从囚徒困境模型开始, 但缺点是该模型建立在零和和非重复博弈基础上, 而战略联盟因考虑合作而主要涉及非零和与重复博弈。Child&Faulkner (1998) 指出, 在战略联盟中, 背叛在一次性囚徒困境博弈中是短期占优策略, 但它却不适合结果不确定的多重博弈。因为在重复博弈的条件下, 合作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即使是一次性博弈, 如果背叛的惩罚很高, 或者合作各方都重视合作并且关心自己在商业圈子里的声誉, 背叛同样不是占优策略。
Key (1993) 对战略联盟的两分法 (“共同目标”和“相互利益交换”联盟) 对于理解合作与竞争十分有用。前者是指合作一方的独特能力需要另一方的互补资产, 或者两种独特的能力互补;后者是指联盟双方具有对另一方有价值的技能、信息和专门技术。在“共同目标”游戏中, 结果———收益或损失对于双方是对称的, 所以合作是双方的占优策略———它促使双方投入最大的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相互利益交换”游戏中, 结果是非对称的, 可能出现一方获益一方受损———那是每一方都在努力获取的结果, 因此双方占优策略是隐瞒。在“相互利益交换”联盟中, 如果游戏是重复的, 囚徒困境的结果可能被修改, 因为双方都希望联盟继续存在。如果联盟即将结束, 每一方都会开始看到隐瞒的好处, 而不是考虑使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临时性的联盟很难成功。
博弈论的标准假设是“完全理性”, 它假设代理人有偏好并尽可能用最有效的方式满足它的偏好 (Hay, et.al., 1996) 。Hay和其他学者也强调有必要考虑人的信仰系统, 使游戏的结果具有新的特色。一些学者指出博弈论的“完全理性”模型假设太严格, 不能包含游戏者个性、社会关系、社会习惯和制度规则等, 我们需要更合适的例如考虑有限理性和过程理性的模型 (Hay, et.al., 1996) 。有限理性暗示代理人的理性被一些形式的计算能力和信息限制所限制, 他可能走捷径或采取“试验——错误——调整”路径来进行决策 (Stacey, 2000) 。过程理性暗示面对计算能力限制的代理人遵循已经建立好的程序或标准而不是严格遵循利益最大化标准来选择行为, 行为被描写为满意而不是最大化。如果我们采用有限理性或过程理性重新观察“共同目标”联盟, 合作伙伴的战略选择可能与来自严格的“完全理性”行为模型不一样。当历史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因素被考虑时, 结论将变得更复杂, 例如“相互利益交换”联盟中背叛 (竞争) 和合作的并存。即使在无限重复博弈中, 合作还是受到限制, 因为双方发现情况发生变化、采用捷径、历史和社会规范以及经历都可能引起合作行为的改变。另外, 信息不对称可能影响游戏者的行为, 它可能降低威胁和许诺的可信度。
博弈论能帮助我们理解联盟中的合作竞争现象, 也能为联盟成员合作竞争行为选择提供依据。当我们将企业间一连串博弈看作一个整体或过程, 博弈论便可以揭示合作与竞争的复杂联系, 也能证明合作竞争关系在战略联盟成员间是与生俱来, 它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从博弈中去掉。同时, 战略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博弈是一种自定规则的博弈, 不同的规则可能产生不同的合作竞争效应, 因此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战略联盟本身的不合理, 而是双方或多方在战略联盟时规则制定的失误。
四、结论
联盟伙伴的战略焦点不是在合作与竞争之间作出选择, 而是如何去管理好它们之间的张力。在“二元”概念的基础上, 本文将价值链、资源基础和博弈论融合起来, 提出了一个研究战略联盟的多重范式。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只要在某一环节具有竞争优势, 就能与在其他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不同价值链上的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共同开发产品或市场、共担成本等目的也可能展开合作。无论在价值链内部还是价值链之间组成的战略联盟中, 成员关系都不是单纯的竞争或合作, 而是两者并存。正是这种竞合矛盾二元性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价值网络。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在价值链环节上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是独特资源和能力, 而链条内或链条外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的本质是为了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以提升各自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的整合竞争力。以“完全理性”为假设前提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为分析合作竞争行为提供了基础。当考虑有限理性、过程理性、不完全信息和信仰、经验、历史规范以及制度习惯等因素时, 问题的分析更接近现实。它的结论暗示任何游戏者为了实现战略联盟目标, 在博弈过程中一定要管理好合作与背叛之间的张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3.6.
[2]Child, J.&Faulkner, D.Strategies of Co-operation:Managing Alliances, Networks and Joint Venture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Hamel, G., Doz, Y.&Prahalad, C.K.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ors–and W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1989, pp.133-139.
[4]Hay, F.G., Oughton, C.&Skinner, A.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Perspective on Price Theory[M].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5]Stacey, R.Strategy Management&Organisa-tional Dynamics:the Challenge of Complexity[M].3rd ed.,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2000.
[6]Stile, J.Strategic Alliances[M].in H.W.Volberda&T.Elfring (ed.) , Rethinking Strateg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一、弃重求轻,培养兴趣
文科生物理能力的下降,智力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物理学科难度大,从而导致她们的物理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教师要多关心她们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感受到自尊心得到了充分的维护,教师还应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让他们先喜欢你这个物理老师,进而喜欢上物理.其次,要了解文基考试的难度,制定复习计划,平时复习时从最简单的内容,最简单的题目做起,消除紧张心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厚积薄发,查漏补缺
在学习方法上,文科生比较注重识记,学习较死板,怕做计算题,更不愿解难题;上课认真记笔记,按部就班,但忽视上课听讲和思维能力训练;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指导她们“开门造车”,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就从最简单的物理概念开始,分析四个选项中每个答案选与不选的原因,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小问题,把每个小问题都弄懂,再把小问题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各个击破、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架构教法,建构知识
这个架构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教师所给的初级架构;另一个是学生自行搭建的二次架构;同时又是具有较完整的知识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而搭建要有核心知识,就是每节课复习的重点内容,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教师初级架构的搭建,教给学生搭建的方法,让学生也学会搭建架构,让学生通过对教师所给初级架构的补充和重建,来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分类、联系,让知识由点变线,由线变网,真正形成知识的网络.
四、扬长补短,增加自信
文科生物理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在运算能力方面,文科生运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因此,在涉及计算方面的选择题,既然他们的记忆力好,就先要求他们记住公式,记公式中每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然后通过题目教会他们怎样运用公式.总之,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五、和谐互动,提高能力
“上课能听懂,独立做时就懵,成绩就是提不高”这是文科生学物理的共同“心声”.由于文科基础的知识单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一般能听懂;但应用起来时却无从下手.所以在第二轮复习时,可以在每节课的上课前先出示一道简单选择题进行课前热身训练,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出切入点,感受成功的喜悦,“心悦才能诚服”,使每个学生感受到取得成绩的无穷乐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然后再围绕这道题的知识点进行其他的训练,每节课不在乎做完多少题,应注重他们会了几题.因此,教学中要编制“套题”、“类题”、“变式题”,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六、有的放矢,训练技巧
文科基础中的物理不同于物理X科,由于考的全部是选择题,所以复习时不用注重于解题的格式化,有些题可以从四个选项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或从四个选项中先排除一两项,这样一来,答对的机会就高了,或者计算的时间就少得多了.这种方法应该在平时的测试或练习中让学生多训练并体会.
【博弈论基础复习】推荐阅读:
《博弈论》学习体会06-17
博弈论结课论文06-22
考研就业博弈12-19
基于利益博弈论文10-17
理性与感性的博弈07-09
博弈学社申请书09-11
《一个人的博弈》阅读答案09-16
矿产资源问题的博弈分析11-24
民事诉讼调解中的博弈12-03
第四届校园博弈大赛活动总结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