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发表的途径(通用8篇)
关于发表科技论文和科技成果的奖励办法
为了促进实验室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实验室科学研究水平,实验室鼓励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文,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扩大实验室的影响,特制定本办法。
1.科技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按照该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进行奖励,科技论文以江南大学科研处公布的资料为准。具体奖励办法如下:
(1)本办法实行奖励的基本条件是以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论文内容符合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的论文。实验室的正式名称为“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为“Key。
(2)本办法中的科技人员是指我实验室在职人员(含在职出国人员),在读研究生和符合条件的客座人员。
(3)本办法奖励范围为被SCI收录文章的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奖励款项由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主持分配。
(4)奖励标准以江南大学图书馆提供的JCR《期刊引用报告》中的SCI影响因子(IF)数据为准,IF<3,每篇文章按照IF×500元奖励;3≤IF≤6, 每篇文章按照IF×1000元奖励,IF>6,每篇文章按照IF×1500元奖励;Nature系列文章,每篇文章奖励30000元,其中《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000元。非SCI类论文,不予奖励。
(5)奖励时间定于每年年底。实验室科技人员应在每年的12月15日前,将本已刊用论文的抽印本或复印件交办公室审核登记,并编入本实验室年报中。
2.科技成果
(1)科技成果奖励范围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核准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教育部、农业部或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奖励委员会核准的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
(2)本办法实施奖励的基本条件是以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若为第二完成单位,酌情给予减半奖励。只有个人排名,没有实验室或学校排名的科技成果或专利,不予奖励。
(3)本办法中的科技人员是指我实验室在职人员(含在职出国人员)、在读研究生和符合条件的客座人员。
(4)本办法中奖励范围为获得科技成果或专利的第一完成人(或前三名完成人),每项科技成果或专利只给予一次奖励,奖励款项由第一完成人主持分配。
(5)奖励标准: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每项奖励5000元,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每项奖励3000元;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每项奖励2000元,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每项奖励1000元。其他成果不予奖励。
(7)奖励时间定于每年年底,实验室科技人员应在每年的12月15日以前,将本获得的科技成果奖励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交办公室审核登记,并编入本实验室年报中。
上述奖励办法自2006年1月起生效,由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解释。
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 科技工作者需要把各种成果通过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供社会分享。但是, 要发表一篇优质的论文, 需要了解和掌握论文的定义与分类、科技论文的撰写特点、排版及发表的全过程。对于论文的初写者来说, 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需求, 变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1论文定义与分类
1.1论文定义
论文在我国历史悠久, 隋文帝扬坚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并且主要的内容就是写一篇论文, 以后的历朝历代, 都把科举考试作为选才取士的主要方式[1]。而当今社会, 随着人类的知识增长和科技的进步, 对论文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论文为我国学术研究和选拔人才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当代的论文, 泛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描述学术研究或创新成果的文章, 它既是探讨问题并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又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论文也被称作为作品, 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1.2论文分类
目前, 我国是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简称中图法) , 对论文按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 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 分门别类地进行组织, 所获取的分类代号共有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中图法始编于1971年, 截止到2010年共修编过五版, 共有51630个类目[2]。
由于论文是按文献的类目细分的, 所以科技人员所发表的论文种类繁多, 目前我国拥有各类合法出版期刊约2400余种。从出版杂志和出版社的角度上看, 作品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科技论文、管理成果、理论研究及专著等。
2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3]。科技论文在撰写上有别于其他的文体, 或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 或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并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 一篇优质的科技论文应该具备内质和外形两个特点。
2.1内质
内质: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准确性、创新性、逻辑性、有效性和规范性。重点突出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2.1.1新颖性
即选题新或研究切入点新。包括: (1) 探索新问题; (2) 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案; (3) 传统方法用于新领域; (4) 通过分析、总结发现新规律、新现象或得出新结论。
2.1.2创造性
创造性与新颖性紧密联系, 多以新颖性为前提。新颖性解决的是“新不新”的问题, 创造性解决的是“好不好、先进不先进”的问题。创造性多通过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 从效果或优势上体现, 如提高效率、节能降耗、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材料和条件要求、延长产品寿命、突破技术难点等。
2.1.3实用性
对于应用研究, 实用性是指研究结果是否能够被实际应用, 并带来积极效果, 包括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效果。
2.2外形
外形:包括题名、作者与单位、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与作者简介等层次。各层次内容要符合写作的规范要求, 重点突出清晰的层次格式。
2.2.1题名
论文的提名, 要准确得体, 简短精炼, 尽量用通俗化的实体词, 注意体现创新点。题目不超20字, 并能醒目、鲜明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题, 提高全篇信息量, 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群众也能理解, 有利于交流与传播。
2.2.2作者与单位
作者主要体现对论文的文责自负精神、辛勤劳动及其对科学技术事业所做出的奉献。署名要真实, 集体署名以2~4个为好, 从左到右按贡献大小排序并以逗号分隔, 不同单位的作者要使用上标数字区分, 其单位和地址要另起一行书写并使用分号分隔。
2.2.3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根据功能划分有3种形式: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及指示性摘要。摘要应体现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要素, 用第三人称写, 200字以内为宜, 其撰写要求包括:
(1) 摘要最好写成报道性摘要, 至少应是报道指示性摘要, 不能写成指示性摘要 (做了、分析了、提出了) 。
(2) 应当重点写出研究的结果, 特别是本研究的新发现、新规律、新关系。
(3) 方法、模型类论文, 应当交代清楚构建的原理、步骤、建立方法、模型的优势和具体特点, 不能泛泛地说“很好、较快等”。
(4) 中文题名、摘要和关键词中不应使用英文缩写词。如果在摘要中要使用英文缩写, 应当在首次出现时给出中英文全称。
(5) 英文表述要规范, 避免出现键盘不能直接录入的符号, 以利于检索。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出的词或词组, 包括规范化的主题词和自由词。关键词4~8个为宜并以分号分隔, 目的是以最简练的词组高度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便于计算机的检索需要, 可从题名或摘要中选取。
2.2.4引言
引言 (正文的一部分) , 应该包括研究的意义、前人研究的进展、本研究的切入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内容。在写作上可采用如下结构:
(1)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对已有文献和同行工作进行比较分析, 突出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2)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3) 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 表明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
(4) 本文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忌资料不全, 立论不充分;忌文不着题, 泛泛而谈;忌引文罗列, 缺少概括和分析。
2.2.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 占全篇幅的绝大部分, 体现创造性和反映出论文的学术水平。写好正文要有材料、内容, 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最终形成观点。其撰写要求包括:
(1) 结构层次的完整性。包括选题的介绍、理论基础、论证和结论几部分。不同性质的论文有不同的写作方法, 如实验性论文一般包括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案 (包括设备和方法等) 、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方法或模型类论文包括原理和理论基础、方法或模型的构建以及实验或仿真验证;
(2) 思维的逻辑性。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围绕主题, 分层次或分门类地论述, 严谨缜密, 让人信服;
(3) 材料取舍的合理性。常识性或与论证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尽量不要拉到论文主体结构中, 若要论述, 也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而关系到主题的论证部分要不惜笔墨[4]。
2.2.6结语
结语 (正文的一部分) , 忌以工作总结的方式写, 应从文章中提炼出精华, 语言要客观平实, 能说明本文解决的问题或研究取得的成果、方法的优点、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或未来发展方向。
2.2.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明研究的起点和深度, 所以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和充分, 是学术期刊审稿时的评价标准之一。文献的著录和引用的数量多少, 也是国际上评价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一项指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般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 没有一定量的参考文献, 很难看得出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基础。
该引而不引, 学风有问题;引用不规范, 水平则有限;文献多与少, 充分为最好;文献时间短, 表明是热点;文献有层次, 增强说服力;文献范围广, 自信能力强。
参考文献著录的一般原则是: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 要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5]。
常用的规范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 (期号) :起止页码.
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类型 (网络:OL、磁带:MT、磁盘:MK、光盘:CD) 。
著录格式书写例举:
(1) 连续出版物:[1]作者.题名[J].刊名, 出版年, 卷号 (期号) :引文起止页码.
(2) 专著、普通图书, 也适用会议文献、科技报告:[2]作者.书名[M].版本 (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3) 论文集:[3]作者.题名[G/R]: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4]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年份.
(5) 专利:[5]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P], 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技术标准:[6]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7) 报纸文章:[7]作者.题名.报纸名, 年-月-日 (版次) .2.2.8作者简介
包括:相关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单位及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
3排版
3.1版面要求
选用A4纸, 使用Microsoft-Word编辑文档;表格采用无竖线表 (也称三线表) ;框图采用Visio制作;全文3000~5000字为宜。
通常情况下, 论文的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2.5、下1.6、左右2) ;正文内容的段落行距固定值12 (段前段后均为0) ;正文字体一律采用宋体8号;分栏设置 (栏数2、间距2字符) 。也可按照投稿期刊的要求, 对页面进行规定的设置。
3.2数字、表格、公式、样图要求
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 计量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 表格标题放在表上方, 样图标题放在图下方。
3.3具体的层次、格式
按照科技论文的外形要求, 论文的参考格式如表1所示。
4发表
论文的发表, 涉及到“期刊种类、级别、投稿、检测、录用、版面费、论文文献检索、邮寄论文”等诸多环节, 在发表论文前, 了解这些知识十分必要。
4.1期刊种类
“组稿人联盟”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权威的网站。据该网站统计, 目前期刊共分七大类:学术理论类、互作指导类、时事政治类、文学艺术类、综合文化生活类、教学辅导类、信息文摘类, 约9468种, 学术期刊约2397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简称新闻出版总署) 是我国最高的著作权行政管理和执法机关, 期刊分为正式期刊、非正式期刊、非法刊物。
4.1.1正式期刊
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期刊。正式期刊具有国内统一刊号 (CN) 和国际刊号 (ISSN) , 一号一刊, 是公开发行的最基本的标志。
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x, CN为中国国名代码, 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 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 最后的字母为分类号。如《读者》杂志, 刊号为CN62-1118/Z, 62是甘肃省地区代号, 1118是它的序号, Z表示该杂志为综合类刊物。
4.1.2非正式期刊
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 不得公开发行。
4.1.3非法刊物
未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擅自出版的刊物都是非法刊物。具体表现有:
(1) 无刊号;
(2) 假造刊号;
(3) 冒用刊号;
(4) 使用境外刊号;
(5) 完全套用其他刊物名称和刊号。
4.2期刊级别
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 均为正式出版物,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对这些期刊的学术水平的高低划分过级别。所谓的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 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 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地方期刊。这样划分, 是为了期刊的主管单位对所分管区域的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级、省级、核心级等字样, 它们都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 并非政府行为[6]。
4.2.1省级
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厅、局主办的期刊或由各大专院校主办的学报 (刊) 。如《山东工业技术》是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的省级期刊。
4.2.2国家级
指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期刊。如《现代商业》是由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期刊。
4.2.3核心级
SCI (科学引文索引) 、EI (工程索引) 、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是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都是由美国境内的公司和学术机构建立, 被录入的文章代表着权威与高质量。
我国目前也建有七大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也称遴选体系) , 凡是进入遴选体系目录里的期刊均被认为是中国的核心期刊, 而进一步被SCI、EI收录的期刊, 则被称为全球核心级刊物。我国七大遴选系统包括:
(1)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4) 中科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来源期刊”;
(5) 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6)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7) 清华大学及清华同方的中国知网CNKI。
如:《齐鲁学刊》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万方遴选数据库”收录, 这样的刊物一般也称为是双核心。
目前职称评审部门要求的核心期刊主要是以“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来源期刊”为主, 而具体到各行业的职称评审单位, 对在省级期刊发表的并能在互联网 (如知网、万方数据) 检索到的论文也是认可的。
4.3投稿—检测及录用—版面费
(1) 投稿:将论文直投杂志社是作者的首选途径。但由于发表档期安排、论文修改、编辑部稿件堆积如山的现状, 作者要想及时快速发表, 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发表平台 (论文发表网站、论文发表QQ群) 联系组稿人, 再由组稿人联系相关期刊的方式。
(2) 检测及录用:联系到适合的期刊后, 如果双方无异议, 作者可将word文稿通过QQ发送给组稿人或期刊编辑, 他们会通过“中国知网专业论文检测”等系统对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如果重复率<30%则通过检测 (而>30%的则确认为是抄袭) , 期刊编辑会通过QQ发给论文作者电子版的“检测报告、论文录用通知书”。
(3) 版面费:期刊目前普遍存在收取版面费的情况, 这与社会需求和期刊机构的改制直接相关, 其根源是职称晋升、科研考评及期刊单位经营的自负盈亏。目前新闻总署对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意见, 明知道这种现象不合理, 但也找不到好的治理办法和明令禁止。版面费的收取标准也五花八门, 或以每页、或以字数、或以整篇版面来计算。一篇1~3页论文, 普通期刊约收费300~1300元, 核心期约1500~9000元。论文被采纳后, 作者要通过银行或邮政局, 一次性将版面费支付给期刊指定的账号上。
4.4论文文献检索
有些省级期刊, 栏目设置合理、审稿规范、影响力高, 所以每期刊发出的论文质量较高, 论文会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科技期刊 (维普) 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 论文在互联网上会被检索和查阅到, 这也是承认论文作者学术水平的依据标准之一。
4.5邮寄
作者论文被期刊发表后, 期刊会按照作者索要的本数, 将期刊印刷品寄给作者。
5结语
本文阐述和总结了论文的定义与分类、科技论文的内质和外形、排版及发表的过程, 对论文的初写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科技工作者只有掌握了科技论文的撰写及发表方法, 才能把自己的成果更好地展现给全社会,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贡献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郭有献, 张丹郁.学位论文的起源及现状[J].石家庄经济学院报, 1998, 21 (04) :421-424.
[2]百度.中图法分类[OL].http://lib.wipe.edu.cn/jbxx/ztfl/ztffl.htm
[3]韦凤年.怎样写科技论文[J].河南水利, 2006 (09) .
[4]吴敏.科技论文的写作与问题解析[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05 (03) .
[5]杨琦.科技论文的提名、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J].长安大学学报, 2002, 04 (01) :77-80.
摘要: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方向、某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学术水平。文章首先从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作用与影响出发进行说明,接着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最后在引入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对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纳入科研管理的深层次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科技论文;开放存取;网络发表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2-0065-05
一、前言
因特网是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信息载体,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也为科技论文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承载着记录、传播知识和信息、提供知识社会化应用渠道的功能,而科技论文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特点在于其创新性。而科技论文的发表周期将直接关系到科技论文公开发表时是否仍具有创新性。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编辑、出版工作效率,缩短科技论文的发表周期,更好地服务于科技成果的传播,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尤为重要,它契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顺应了学术快速共享的要求。
二、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作用与影响
传统的期刊一般只能在图书馆目录屉的索引卡中进行检索,而网络期刊具有动态的数据库功能,网络学术期刊已经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辅助工具。网络期刊的特点是支持超链接,学术论文的引文、注解或参考文献可连接到更多相关的论文,通过超链接,引用和被引用的文献、网上的相关文献和数据库都能方便地组织到一起,减少了读者原来在纸质期刊利用中存在的原文和相关查阅之间的麻烦,为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通道,对学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畅通学术交流渠道
以往的学术交流大多通过学术交流会议进行。其实举办得再频繁的学术会议也只有一年一次,尤其是全国性的、国际性的会议,举办一次都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即使一些不定期的专题研讨会,经过筹备到举办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通过网络,学术活动可以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形式,通过网络在线发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鲜活的学术研究环境,使各种新的闪光的学术思想不断碰撞,彼此受益,这种独特的学术环境对科学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相信,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必将成为以后学术交流的主渠道,尤其是像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样的网络平台。
(二)获取学术信息更容易
论文网络发表被誉为学术交流的高速通道,一篇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从发布在网上开始,在同一时间内点击率可以成百上千,就是说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人可以同时在线阅读此篇文章。即使工作在同一办公室的科研人员,也可以在此办公室不同的网络终端同时阅读同一篇学术文章。这是纸质期刊无法比拟的,期刊的纸质传播时期,各个图书馆由于经费的限制,对于同一领域某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科研人员不可能在相同的时间获取同一篇论文的信息。而网络发表出现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对于大流量的包年机构用户,可以在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无限量地点击、阅读、下载学术信息,这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可谓事半功倍。
(三)规避“不正之风”,净化学术环境
“先发表后评审的模式,不但加快了论文发表速度,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举例说:某位科研人员有一篇立意很好的文章投稿到了某学报,发表之前先得进行“同行评议”。这时不端行为就有可能会发生。如果评审者和被评者的研究进展相当,评审人就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要求被评者拿回修改。而评审人则可能会将其科研成果抢先在另一期刊上发表,这样最先研究出成果的那个人只能吃哑巴亏。在论文网络发表的模式下,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根治,这是传统论文发表无法比拟的。此外,由于是采用网上发表论文的形式,还对规避论文的抄袭、剽窃等行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就有效地规避了学术的“不正之风”,净化了学术环境。
(四)节约科研经费
OA的学术信息可免费地、无限制地提供给读者,图书馆及研究者订购期刊或数据库的经费相对减少,从而增加了科研经费。英国惠康信托公司通过比较“读者付费”传统出版模式与“作者付费”的OA模式后,在2004年5月发表的报告(Costs and Business Model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指出OA出版模式可比传统模式减少30%的费用;法国巴黎银行金融分析家Sami Kassab估计若采用“公开获取”模式出版期刊,全球的科学界可节省40%的经费。
三、可行性分析
(一)学术环境可行性
1、学术期刊出版机制不同于国外
中国的学术期刊大多是由科研机构、高校、专业学会或其他部门成立学术出版机构出版。长期以来,其出版经费供给(包括编辑人员的各项费用)均由成立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主办单位负担。在中国,学术期刊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出现的。由于中国的学术期刊出版主要以学术交流为目的,与网络在线发表促进学术交流的目的一致,在中国建设网络发表平台不会受到学术出版单位的抵制,政府的出版政策容易贯彻实施。在国外影响网络发表平台建设的版权问题在中国相对容易解决。
2、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管理模式便于合作和共享
中国主要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图书馆经费、运行费用等都由政府统一拨放,这种管理模式便于网络发表机制建设的合作和共享。中国在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3、中国对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要求十分迫切
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对于中国是相当不公平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胡启恒院士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优秀科技成果多数在国外商业性学术期刊发表,这往往使本国作者的知识产权落到国外出版商手里,使得这些绝大多数情况下由本国公共投资所产出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外出版商的私有资产。而这些出版商再以高价将其卖给发展中国家,赚取高额利润。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研究人员却因为当地图书馆经费不足而无法获取这些信息。而开放存取运动不仅提供了一个改变这种不公平现状的机会,而且提供了一个更便捷地借鉴国外先进科技的环境。网络在线发表作为实现开放存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提高机构学术成果可见性、可获得性以及提高机构学术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
(二)理论可行性
2003年以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关注与支持开放
存取运动及机构知识库的发展。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晓林参加了在匈牙利举行的“开放存取与促进学术出版”国际研讨会。2004年5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北京分别代表各自机构签署“柏林宣言”,以推动全球科学家共享网络科学资源。2005年7月8日,50余所高等院校的图书馆馆长在武汉大学举办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庄严签署了“中国大学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提出了“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的目标,鼓励更多的图书馆包括非高校系统图书馆参与合作,并且鼓励在满足本校读者需求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大学图书馆资源,呼吁建立一批有特色的“学术机构知识库”,鼓励学术资源开放存取。
(三)实践可行性
目前,网络发表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以收集论文预印本的机构知识库发展得比较快速,出现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等比较著名的预印本网站,并且建立了一些国外学术论文预印本的中国镜像站,如中国数理科学电子预印本镜像库。2003香港科技大学采用DSpace系统建立了自己的机构知识库,香港中文大学采用DSpace软件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仓储(Scholarly Information Repository,简称SIR)系统,台湾中央研究院采用DSpace软件建立了数字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Metadata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Team,简称MAAT),但MAAT与SIR机构知识库目前还没有对机构外的用户开放。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针对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论文发表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情况而创建的科技论文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出版物的概念,免去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供及时发表成果和新观点的有效渠道,从而使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科研创新思想得到及时交流。
四、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纳入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的作用与影响
科研论文业绩评价是科研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科研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这是因为高校、科研机构往往将其作为职称评定、职务升迁、确定业务津贴待遇和选拔人才等人力资源和科研管理的依据,这个工作直接涉及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的科研人员评价机制。因此科学合理性、客观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是评价方法基本的要求。同行专家评议制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也由于现在已出现对专家评议的信任危机,需要以客观方法来加以弥补。通过引入科学计量理论来评价学术期刊从而对学术论文成果进行评价,这无疑是为学术论文的评价提供了衡量尺子,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符合目前科研评价的需要。这样,学术期刊客观上被赋予了科研评价的功能。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入
笔者主要从论文的学术价值性这个角度人手进行研究。因为学术价值性是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最本质的属性。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及时的传播、吸收、利用和转化,那么就不是所谓的科研成果。学术价值性一方面体现在成果传播的时机上,一旦错过了良机,成果就不存在学术价值;同时也体现在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效果上,归根到底,科研成果必须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而如何能有效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得益于成果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基于以上讨论,从论文的学术价值性角度对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进行评价,笔者认为指标体系应该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和科研创新力这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科研生产力用发表论文数来衡量,反映该单位或个人对该领域(学科)的贡献程度。科研影响力用被点击次数、被引用次数和专家评定等级来衡量。被点击和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专家评定等级越高,说明该论文学术价值越高,就越具有科研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考察网络科技论文的被点击次数时,一般要设定考察的时间范围。科研创新力用被打印、下载的次数和被转载的次数来衡量。论文被下载、打印次数以及被转载的次数与论文的创新性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论文被下载、打印次数和被转载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的创新能力越强,同时学术价值就越高。
网络发表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的学术交流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整个学术交流系统的经济运行机制,对信息交流系统各个环节的参与者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包括科研人员(包括作者、读者)、出版商、科研机构、图书馆等。从这个指标体系的解释陈述中,可以直观的看出,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系涉及对象主要是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所以笔者将主要从这两方面来阐述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纳入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的作用与影响。
(二)对科研人员的影响
1、从微观角度看
科研人员既包括作者也包括读者,他们既是学术成果的生产者也是学术成果的消费者。作为不同的主体,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作为读者,科研人员无疑是开放存取最大的受益者。网络发表模式大幅度降低甚至免除了读者获取学术文献资料的费用,能够清除信息交流中的障碍,有效地解决“学术交流危机”。由于采用电子方式出版,能够及时在网络上发布,使得科研人员获取资料的实效性大为提高,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最需要的科研资料,避免了科学研究的重复进行。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也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加强了他们交流合作的机会,这极大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速度。因此,读者是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最大受益者。
对于作者而言,他们发表学术成果不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而在于进行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并成为社会集体智慧和能力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其学术声望和地位。网络发表为此提供了契机,使学术成果得以在最大范围内进行传播。此外,通过网络发表模式发表论文不需要作者交纳一定的发表费用,对于没有科研项目和经费紧张的作者,这简直是一个绝好的机遇。由此可见,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为作者带来的好处就是自己的文章可以被更多的人阅读。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这也是作者发表文章的最终目的。
2、从宏观角度看
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科学评价就是对科学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仲裁,是对其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可靠性、科学性及其价值的评定,科学评价是科学奖励的基础,通过科学评价才有可能判定发现者和发明者的成果及其贡献的大小,才有可能对科学进行控制和导向,抵制科学活动中的越轨行动和不良倾向。所以评价对一个科学系统的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控制作用。”笔者认为,在当今的学术环境里,网络发
表模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科学评价的作用,从某些方面衡量着科研的竞争力。
其一,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有利于在科研人员之间建立更加公平的科研竞争机制。在网络发表模式下。以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的评价体制中,科研工作者学术地位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政府和科研管理机构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可行的重点研究领域和优秀的科学研究机构、团队与个人。这样就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其二,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有利于推动科学研究工作的规范化。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网络发表能起到引导科研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塑造科研人员价值观念等重要作用。如在科学评价中许多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指标被用于评价科研绩效,这些评价指标是科研人员所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因此具有强烈的导向性。例如被引用次数是评价科研绩效的重要指标,不仅能减少主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反映了在科学评价中成果评价应以质量优先的基本原则,从而促使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必须以质量为中心,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因此。网络在线发表对科研活动、科研管理和科研决策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
(三)对科研机构的影响
1、从微观角度看
作为网络发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开放存取,近年来得到了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的大力推动,从而使科研成果利用因特网自由传播得以促进科学信息广泛传播、交流与出版成为可能,有利于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
随着开放存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资助机构开始支持开放存取运动,如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马普学会(Max—Planek Institute)和其他欧洲的机构已专拨经费用于开放存取出版。
开放存取对于科研机构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为机构的学术成就树立品牌,提高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将校园的学术资源集中在一起,使学术成果能够为全球的用户所用;(3)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为反映本机构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机构综合实力等奠定了基础;(4)促进机构的教学、科研发展。不仅利于查找资料,还可了解成员的研究方向及重点,有利于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科研人员的干劲,从而促进科学研究的开展;(5)有助于降低访问学术成果的成本(长期效益)。
在此背景下,科研机构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他们所资助的研究成果开放存取:(1)科研机构应该鼓励研究人员采用信息开放存取模式发表作品,最大限度地保证科学家、学者和公众对作品的获取;(2)提供采用开放存取模式发表作品的研究人员所需的经费;(3)在评估雇员的工作时,将“通过开放存取发表作品服务社会”作为一项指标。在关于开放存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柏林宣言和开放存取萨尔瓦多宣言中都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2、从宏观角度看
其一,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有利于改进科研机构自身的管理。在科学评价活动中,通过科研投入产出指标、被引用次数、影响因子等科学评价指标的对比,科研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可以十分直观地看到长处和不足,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因此,通过网络在线发表模式下的科学评价能够改善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内部的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其二,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有利于引导科研资源流向,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机制中,科研资源的投入是按绩效优先的原则进行的。在该模式下,运用科学评价方法,按科研绩效对研究机构进行选优排序,可以增强社会对科研活动、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机构的认识,推出品牌科研机构,引导社会科研资源的流向。显然,这有利于打破落后的资源配置的手段,从而进一步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实现科研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益。
五、结束语
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方向、某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学术水平,它的快速发表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者对某一学术制高点的占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的成功创建和运营,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及时、快速地发表新思想、新观点的平台,保护了论文作者的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多维论文平台,将使科研人员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表达他们的科学思想和科技成果,也使科技论文的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论文作者的科学思想,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必将推动整个科技论文写作方式的变革。这不仅对于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有效地规避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学风不端行为,是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对于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必将为推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09xxxxx xxx 指导老师 xxxx
摘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科技论文与投稿发表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撰写科技论文的要求以及投稿发表的策略与技巧,为从事科科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科学研究;科技论文;发表;期刊
Discussing on how to do scientific researches, write scientific papers and contribute for publishment
xxxx
Instructor xxxxx
Abstrac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writing scientific papers and contribution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research work.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etho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requirements of writing scientific papers and the strategies and skills of contribution, so provides assistance and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ers.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scientific papers;Contribution;journal
引言: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理论实践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撰写科技论文和投稿发表是阶段性的。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掌握合理的科研方法和撰写科技论文与投稿发表的技巧能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论文质量和投稿发表的成功率。1 科学研究的方法
1.1 科学研究的类型与步骤[1] 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实验仪器,为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根据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科学研究通常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1 基础研究 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1.1.2 应用研究 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1.1.3 开发研究 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科学研究的主要步骤是:①观察到一种特殊现象;②提出假设去解释这个现象;③利用假设作进一步的预测;④设计实验检验以上预测。1.2 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与目的
科学研究就要求我们在前人基础上要有创新,整个的科学研究工作应该是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些人埋头做科学实验,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新的现象;有些人按照概念做实验;有些人是从广泛收集资料和观察,悟出一些观点;也有些人提出了一些新概念。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在学习上的三种能力:第一个要有提出问题,确定选题的能力;第二个要能够有批评、判断各种假设的能力,有提出、阐述假设的一些能力;第三是要有证明假说、假设、方案是非真假的能力。1.3 科学研究的方法[2]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横向性学科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人们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的认识工具。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
1.3.1 经验方法 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文献研究法;②社会调查法;③实地观察法;④实验研究法。
1.3.2 理论方法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数学方法;②思维方法。1.3.3 系统科学方法 2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3]是指自然科学领域中用语言文字撰写的原始科研成果并已公开出版的科学文章。科技论文包括学位论文、科学论文。而科学论文又包括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等。在科学技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常见的研究论文的写作格式,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其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前言(或引言)、正文(其中包括实验部分或理论方法,实验结果或理论结果、讨论、结论等)、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4]。2.1 撰写科技论文的方法与要求[5]
为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颁布了论文写作规范国家标准[6]。以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论文的撰写方法与步骤如下:
2.1.1 标准化论文的必要信息[7] ①论文作者(署名)——科技论文上署名表示3个方面的意义:拥有著作权、承担责任的权利和科技成果的所有权。②基金资助(无则不写);③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是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确定的图书分类法则。确定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既可以查询《中国图书分类法》,也可以参考类似文献中标注的中图分类号;④文献标识码——为了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实用性,每一篇文献均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的类型,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须包含的信息和著录格式。⑤文章编号——文章编号包含五项信息:期刊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出版年份、第几期、文章的起始页。
2.1.2 题名[8]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2.1.3 序 序并非必要。报告、论文的序,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对本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它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说明。
2.1.4 摘要[9] 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2.1.5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2.1.6 引言[10] 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2.1.7 正文[11] 报告、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2.1.8 结论 报告、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讨论部分的主要任务是:解释图表的内容、数据得出的结果及其表现出来的规他这些数据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解释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2.1.9 致谢 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成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或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2.1.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研究昔存从事科学研究中参阅或引用了他人成果后所作的必要标注,用以表明所引用内容的所有者出处。参考文献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往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科学研究的继承性;2,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透过引用文献,可以判断论文的工作起点、究层次、分析水、吸收外部成果的能力等;3,促进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究——文献计量统计结果一定程度可以客观反映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学术水准。
科技论文几种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其中空格、标点符号、字母照写)连续出版物:[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一终止页码 专 著:[标引序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译 著:[标引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论 文 集:[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一终止页码 学 位 论文:[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专 利:[标引序号] 作者.申请者.专利名[ P ].国名: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 术 标准:[标引序号] 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 S ] 技 术 报告:[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注: M一专著;C一论文集 ;N一报纸 ; J 一期刊 ;D一学位论文;R一报告 ;S 一标准;P一专利
为了保证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一些学术期刊还要求作者投来稿件必须参考10篇以上文献。文献要以近期出版的期刊为主,因为期刊出版周期短,内容比较新,其前沿性比图书明显。
2.1.11 附录。附录是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日,并不是必需的。2.1.12 图、表的编排、数学、物理和化学式、计量单位、符号和缩略词等可参考GB/T 7713.1-2006。
2.2 文献检索工具
论文的撰写或者科研往往需要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而文献检索工具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文献情报工作者对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依据计量学的理论进行统计、分类和管理而产生了文献检索系统。它能供使用者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的文献,是提供信息服务的工具。期刊进入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可以加大其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拓宽读者和作者群体,吸引高质量的稿源,是刊物快速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
目前,普遍认同的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的检索系统有三种,即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论文投稿的策略[12]
国内期刊基本都接受E-mail投稿,有部分期刊同时要求寄送纸顷稿件。网上投稿是国外期刊普遍采用的投稿方式[13],具有安全、直观、迅速和方便的特点,在国内已经逐渐被推广开来。稿件经网络投到编辑部,要经过登记、初审、查新、专家审、同行审、作者修改、作者校对、主编定稿、网上发行、回应作者、读者查询等环节。投稿前正确评估自己的论文,给自己的论文定位,根据所写论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期刊。稿件修改录用后,与编辑保持沟通,垂询稿件的安排情况和发表时间,以期论文早日发表。
3.1 论文投稿的方法与策略[14]
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科技工作者学识水平与业务成绩的重要指标,以及考核其能否获得学位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重要依据。掌握投稿的策略对与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提高论文投稿的命中率[15]也有一定的技巧。以下阐述论文投稿的具体方法。
3.1.1 了解并选择所投刊物
3.1.2 认真阅读刊物投稿须知和征稿启事
3.1.3 分辨内刊、增刊、境外期刊和非法期刊
3.1.4 注重“三性” 评价它的好坏标准无非是众所周知的三性:政治性、学术性、可读性(含标准化)。论文学术性主要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另外,要注重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3.2 论文投稿的注意事项[16]
论文发表时滞不仅与论文的质量有关,还与投稿技巧有关。要缩短论文的发表时滞,提高论文的录用率,除要了解所要投向的期刊及其对稿件的要求外,还应遵守法律法规,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等。投稿时若干注意事项和策略,可简单的总结为:①不涉密、不侵权、不违法;②不一稿多投或一投多稿;③认真反复修改和校对所投论文;④分层次 保重点、避热点、投所需。
刘景平列出了论文投稿六忌[17]:
一,忌门不当、户不对。二,忌一稿多投。三,忌选题陈旧,论据不足,论证错误,泛泛而谈,毫无新意。四,忌欺骗编辑。一是抄袭;二是骗取审稿意见。五,忌投稿不合格式要求。六,忌投“无头稿件”。结语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发展,从而也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科技信息源,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可以说,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具体体现,是作者心血的凝结。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一般都希望能够及时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及时掌握一些科技论文写作及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缩短稿件的编审周期、提高投稿命中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立伟.科学研究的途径——一个指导教师的札礼[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2] 科学研究方法的类型http:// [3] 姚里军,欧阳周,余国瑞编.科技写作概论[M].语文出版社,1984.[4] 刘振海,刘永新,陈忠财等.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252 [5] 仲维纲,王连山,高凯征编.写作知识与实践[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6] GB7713-87,论文写作规范国家标准[S] [7] 熊刚,华龙海.科技论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写作规则[J].中国科技信息,2009,7:245-246 [8] 罗景.试论研究生发表科技论文的署名问题[J].节水灌溉,2008,10:58-59 [9] 李充.科技论文摘要的编写要点[J].宁夏电力,2009,1:40 [10] 王清海,韩永吉,张颖,孙巍.科技论文的引言及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系列讨论之三[J].世界地质,28(1):44,8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山东省莱芜市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初步建立了“政府牵线,科技人员技术指导,农户具体实施”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产、学、研、用相结合”、“农、科、教相结合”等各具特色的成果转化路子,形成了领导重视、上下联动、衔接配套、整体推进的新格局,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
作 者:李锋升 作者单位:271100,山东省莱芜市农业局刊 名:中国农技推广英文刊名: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年,卷(期):2004“”(3)分类号:F32关键词:
发展科技农业,增强农业实力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无论何时,农业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经济与科技得到发展的同时,我们越来越关注农业的发展。国家提出了“工业发哺农业”、发展科技农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但是由于农业的特殊情况,我国的科技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与困难,还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科技农业,甚至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实现。
首先,农业成果的供需失衡导致其转化率极低。我国农业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忽视了产前、产后环节,对农产品的加工研究不足,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极低。
其次,农业科研学科的设置存在问题,最终导致农业科技研究与经济发展脱节。大多数研究资只注重提高农业产量,而对农民增收、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的科技积累非常少,从而使我国农业的发展后劲不足,道路十分狭窄,很难适应新时代社会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第三,农业科技体制还不完善。在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推广部门都相对独立,不存在利益关系与隶属关系,很难使他们联合与协作,甚至有时这些部门还会产生矛盾,使原本就少的科技资源不能等到充分的利用,浪费了到量的人力物力。
第四,农业科研人员缺乏。一支敬业爱岗、训练有素的科技队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每万人农村人口中仅有4名农业科技人员,远远低于世界许多农业发达国家。加上现如今新的价值观与就业观,是我国的农业人才不断减少。人才断层将成为阻碍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的巨大因素之一。
第五,国家在资金投入上对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上的支持力度不够,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农业科技资金的严重短缺,使得许多研究陷入困境。科研设备的落后,科研人员的待遇低下,从而导致研发与推广困难。
第六,我国农民的总体文化水品较低。较低的文化水品是农民对科技的需求降低,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这些都是我国自身面临的困境,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还将面临来自国际的压力。第一,农产品的品质问题;第二,耕地不断减少;第三,农民增收困难。要想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科技农业,我们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坚持科技兴农政策,加大农业的科技化。第二,发展优质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供按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三,保护耕地。耕地是农民赖以身存的根本,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月阿里越多的耕地被占用,严重的影响了农业发展。我们必须保持耕地面积。另外,我们还应当因地制宜,耕地各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农业,促进环保农业的发展。第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是农业的根本,要想发展好农业,就必须是农民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加大对农产品的加工与利用,促进农村产业化。第五,加强体制改革,使科研、开发、经营一体化,将农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竞争优势。第六,建立健全农业保障体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最后,加强国际交流,注意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农业发展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科技论文
1 数据源与方法
本文对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检索,检索数据库主要涉及5个文献库,分别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献库、美国工程索引(Ei)文献库、科技会议论文引文索引(CPCI-S,原ISTP)文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文献库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 600多种,SCI因提供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而闻名于世,它所提供的分析数据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科研成果水平的重要标准,成为对科研实力进行评价的一种依据。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 500余种期刊和1 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科技会议论文引文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CPCI-S)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
《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ntemet-based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ISIS)该系统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香港城市大学、爱瑞思软件(深圳)有限公司进行的开发项目。ISIS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了解和查询有关物流与供应链的科研项目。
SCI、Ei、CPCI-S三个外文文献库,根据检索条件、作者单位、作者地区和发表期刊分布三个方面对检索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不同地区、单位和期刊对于物流论文的发表情况,列举了发表量最多的几个地区和单位,全面深入的阐述了物流论文的发表状况。介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特殊性,除说明检索条件外,选择中国重要报纸、中国重要会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四个数据库自身的特点进行重点分析,以便了解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研究领域被研究和受关注的程度。而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可以便于我们了解查询项目申请书及批准项目内选定的资料、监察批准项目的进度。
下列统计数据均由2010年7月15日检索所得,检索范围为2008-2009年间发表的物流与供应链方面的科技论文。由于各个数据库文献数量每天保持更新,故文中数据与读者日后检索所得的具体数据必然有所不同,但不影响对总体趋势的判断。
2 2008-2009年在各文献各库中论文的发表情况统计
根据检索条件,汇总2008-2009年在SCI、Ei、CPCI-S、自然基金网、中国学术文献各库中论文的发表情况,见表1,由于检索时间为2010年7月15日,部分论文还未进入检索系统,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近两年来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科技论文发表状况呈现一个增长趋势。
单位:篇、%
以上数据是根据词频分析法获得。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由于一篇文献的关键词或主题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因此,如果某一关键词或主题词在其所在领域的文献中反复出现,则可反映出该关键词或主题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以上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科技论文在主要数据库SCI、Ei等有着平稳的增长,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文献库各个子库中数据呈现负增长,可能原因是由于数据还未输入,例如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数据输入因要求严格,速度都较慢。
3 SCI文献库统计分析
3.1 检索条件。
在网站http://isiknowledge.com/wos高级检索中,以关键词为“物流”、“供应链”为检索条件检索得到2008-~009年SCI文献。在高级检索中以“物流”(Logistics)为关键词,或含“供应链”(Supply Chain)并且作者地区为中国为检索条件,检索得到SCI文献。中国作者2008年在SCI中文献中还有2%的文献是用中文撰写,2009年全部文献都是英文撰写,说明在中国物流的受关注程度更高更广,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在提升自身英语水平,紧跟国际趋势为中国物流理论做出贡献。2009年有29篇文献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为排名第一,香港的物流起步较早,作为亚洲一个物流集散中心物流的受关注程度更高。
3.2 作者单位及地区。
从表2中可看出中国近两年在物流研究领域上迅猛发展,2008-2009两年在SCI中的文献数量都排名第一,并远远高于排名第二、三的国家,走在了科研的最前端。虽然起步较晚,但依托国内稳定繁荣的经济发展,作为第三服务业的物流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态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明确和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将会对物流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物流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的物流产业政策继续向有利于贸易便利、市场公平竞争的方向发展,而物流企业运营环境也将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移动条码识别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企业内外信息的传输、订单的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将成为物流企业提高营运效率的主要方向。企业通过供应链与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透明化,运用V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是物流企业占据高端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单位:篇、%
论文发表最多的机构分别是香港理工大学(11篇),台湾交通大学(7篇),国立新加坡大学(7篇),北京交通大学(6篇),香港城市大学(6篇),印第安科技研究院(6篇)。虽然国内的香港理工大学以11篇占据第一位,但总体分布均匀,各大院校都有发表文献,说明各地区都很关注物流领域,这个第三“利润源泉”的发展。
3.3 发表期刊分布。
SCI 2009年发表文献中,期刊《国际物流研究与应用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刊登了相关文章44篇,占总数量的8.80%位居第一名,刊登量第二名的是期刊《欧洲运筹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总共是34篇,占6.80%的比例,排名第三的《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刊登的31篇。另外刊登量超过20篇的期刊是《风险管理及全球电子商务第3次会议,第一、二卷》(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Management&Global E-Business,Vols I and II)和《ECBI:2009年电子商务和商业智能国际会议》(ECBI: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Proceedings)。
4 Ei文献库统计分析
4.1 检索条件。
在Ei Village中以“物流”(Logistics)、“供应链”(Supply Chain)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5 044篇Ei文献,其中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是中国(1 935篇),然后依次分别是美国(771篇)和台湾(216篇)。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将物流业定位为十大振兴产业之后,中国学者对物流领域的发展非常关注,近两年的文献发表量猛增,并保持良好的增长量。
以关键词“物流”(Logistics)或“供应链”(Supply Chain)并且作者地区为中国为检索条件,检索得到的相关Ei文献共1 935篇。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近几年中国作者的文献发表数量一直保持着较大的比重。
单位:篇、%
4.2 作者单位及地区。
在所有文献来源中,中国以1 935篇占据第一位,接下来分别是美国771篇和台湾216篇。前三名就分开了明显的3个等级,可以看出中国一直保持着很大的领先优势,跑在了科研的最前头,中国凭借近几年物流研究的迅猛发展,发表数量也遥遥领先于美国。
在Ei 2008-2009年两组数据中,这些文献的发表机构中,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管理学院位居首位,每年都有较大的发表量,紧跟其后的是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7篇),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5篇)。这些大学拥有较好的科研氛围和经费支持,科研关注度高,科研成果产出量较高。同时两组数据发现2009年文献在各大学的分布更加均匀,表明各校都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见表4)。
4.3 发表期刊分布。
在Ei文献库中,《管理与服务科学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Service Science)收录182篇,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收录127篇。其他期刊收录数量比较分散。《计算机科学讲义》(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学系列)(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Including Sub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cture Notes in Bioinformatics)收录120篇,《计算机与工业工程》(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收录92篇,《欧洲运筹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收录92篇。
5 CPCI-S文献库统计分析
5.1 检索条件。
在CPCI-S中以2009年“物流”(Logistics)、“供应链”(Supply Chain)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2 212篇文献,以2008年“物流”(Logistics)、“供应链”(Supply Chain)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1 990篇文献。与2008年相比2009年发表量有很大增长。以关键词“物流”(Logistics)或“供应链”(Supply Chain)并且作者地区为中国为检索条件,检索得到的相关2009年文献为1 379篇。与2008年的1 016篇增长了26.32%。其中IEEE在两年中分别以109篇和239篇位居多产作者榜首。
单位:篇
5.2 作者单位及地区。
2009年物流论文发表前三的机构分别是武汉科技大学(10篇),华中科技大学(9篇),湖南大学(8篇)和中国科技大学(8篇)并列第三。相比2008年的北京交通大学(42篇)占据了8.40%相比,2009年的数据更加分散,参与物流领域研究的院校也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中部城市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很快,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以港口为枢纽,形成了几个大的物流节点。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物流市场由东向西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我们要顺应形势,积极推动。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物流企业也要随着产业的转移跟进服务。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要积极营造环境,加快当地物流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从表5中可看出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字查询得出的论文中国占有率远远高于第二和三名的国家,走在了科研的最前端。
5.3 发表期刊分布。
在CPCI-S文献库中,排名前三位的期刊是:《2008年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会议1-3卷》(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Vols 1-3)发表了43篇占8.60%,《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发表了43篇占8.60%,《第3次风险管理及全球电子商务会议过程,第一、二卷》(Proceedings o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Management&Global E-Business,Vols I and II)发表了26篇占5.20%。
6 国家自然基金统计分析
在网站http://isis.nsfc.gov.cn项目检索中,以项目主题词为“物流”(Logistics)、“供应链”(Supply Chain)为检索条件检索2008-2009年自然基金网批准项目。剔除不相关课题,检索结果如表6,总体上看,物流项目数减少而供应链项目数有较大增长,但项目数总体增长率为17.65%。
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统计分析
7.1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文献库。
在http://www.edu.cnki.net/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独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词,得到检索结果6 114篇文献,检索得到的具体情况见表1。
单位:篇、%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物流文献发表量较大,且学科类别较广。论文的科学类别中,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有3 046篇,企业经济的有1 650篇,工业经济的有882篇。其他还涉及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537篇)、数学(525篇)、贸易经济(403篇)等。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收录的文献研究层次主要是社会科学类,有少数为自然科学内容。刊发该领域论文的主要刊物见表7。
单位:篇
从表8中可获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高产作者的发表数量和分布都较平均,同时拥有超过两名高产作者的单位的有北京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这些单位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科研工作中他们不但科研成果产出量大,而且论文的研究价值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物流领域的研究水平及发展方向。跟踪和理解高产作者的研究动向及其新近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迅速了解物流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其中北京交通大学还以164篇的高产位居第一,与名列第二的重庆大学82篇和第三的武汉理工大学75篇拉开很大差距。
单位:篇
文献中关键字代表了物流科研的主趋势,表9统计了2008~2009两年前10位关键字词频出现情况。从中看出2008和2009年变化不大,只是2009年“物流企业”关键词代替了2008年的“绿色物流”关键词,“绿色物流”关键词在2009年出现频率为58,排名14位。
7.2 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文献库。
在http://www.edu.cnki.net/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独选择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文献库,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词检索2008-2009年文献发表情况,检索得到具体情况见表1。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主要的论文类别是基础研究、职业指导、工程技术和行业技术指导。2009年物流、供应链发表数量前7位的高校见表10。
7.3 中国重要会议文献库。
在http://www.edu.cnki.net/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独选择中国重要会议文献库,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词检索2008-2009年文献发表情况,检索得到具体情况见表1。中国重要会议上发表的物流、供应链文献多数来自各大高校,而且各单位发表数量差距也很小,北京理工大学以4篇位列第一,同济大学的4篇次之,广东商学院、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和中山大学都以3篇位列第三。
7.4 中国重要报纸文献库。
在http://www.edu.cnki.net/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独选择中国重要报纸文献库,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词检索2008-2009年文献发表情况,检索得到具体情况见表1。
单位:篇
中国重要报纸上发表的文献丛2008年的2 877篇增长到2009年的8 346篇,增长幅度很大,文献的作者既有来自研究所,报社、高校、也有来自公司和协会,分布较散,研究层次也从行业指导(社科)、政策研究(社科)、职业指导(社科)、工程技术(自科)、行业技术指导(自科)到大众文化跨越各个领域,表明社会对于物流的关注度很高,民众对于这个刚刚兴起的物流业有很大的兴趣,在物流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后,人们渴望了解它应用它。文献类型以行业指导和政策研究最多。表11统计了各报纸的发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商报、中国邮政报在2008-2009年对有关物流、供应链的文献刊登量非常大,与其他报纸拉开很大距离。
单位:篇
参考文献
[1]谢彩霞.我国物流领域研发状况的科学计量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2(3):24-27.
关键词:科技期刊 质量控制 编辑
对于科技期刊来说,质量就是它的生命。由于科技期刊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与技术的职责,它的质量尤为重要。只有对科技期刊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科技期刊,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控制好期刊的全面质量,才能扩大期刊的发行量,以不断寻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指标
科技期刊的质量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估,内外相辅相成。内在的质量控制包括稿件质量和编辑质量,期刊社的服务质量控制等,外在质量控制为期刊出版印刷质量及广告发行质量等的控制。
(一)内在质量的指标
期刊的内在质量主要是包括编辑质量和服务质量两个指标。这些指标决定了刊物的整体形象,是期刊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
1 编辑质量
编辑质量的控制包括审稿质量和编辑加工质量,具体要求包括:根据科技发展情况和读者需要,有选择地组织稿件;采取多种手段吸引优质稿源,对稿件择优录取,严格采用三审制度,保证每期刊物的稿件高质量;选题配置得当,栏目设计合理,体例一致;编排上要贯彻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科技名词术语统一、标准、规范;确保无科学性方面的错误,数据、公式、反应式、结构式等正确真实;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文字精练,标点符号、数字使用正确;配图和表格合理规范,版式规范美观,风格一致等。只有在审稿和编辑加工两个环节都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期刊的编辑质量。
2 服务质量
期刊的服务质量主要是指:稿件处理流程规范,注重时效性,及时对作者投稿进行回复;经常与作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多种平台为稿件作者做好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期刊读者服务水平,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与咨询等。
(二)外在质量的指标
期刊的外在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期刊的出版印刷质量的控制以及对广告发行工作的质量控制。无论期刊的内容和服务工作做得多么好,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将它们传递到读者的手中,这两方面的指标决定了科技期刊的传播科学技术的效果。
1 出版印刷质量
出版印刷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选择适当的纸张和材料进行期刊的印刷;期刊版权、目次页符合标准要求;四封符合规定标准,美观有特色;印刷清晰,墨色均匀;出刊的装订整齐、坚固,无夹、缺、损、折、联、倒、白页;每期按时出版发行。
2 广告与发行质量
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要了解市场,也要了解经营。编辑部门要配合协助销售部门,做好期刊的广告和发行工作。例如,在原有的发行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发行渠道。除自办发行和邮局发行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发行、推行代理制、零售等各种发行形式,来提高期刊的整体发行数量;与企业和厂商积极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联合举办各种活动,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刊社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提升科技期刊质量的途径
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数量众多,但是大多存在杂志定位不清晰、稿件质量良莠不齐、栏目雷同、内容重复等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
(一)明确期刊定位
优秀的期刊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必须拥有独具特色的栏目和内容。如果期刊涉及的领域过多,不仅会分散读者群体,降低专业读者的关注度,而且会影响对广告客户的吸引力。因此,期刊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栏目策划和选题策划。对于栏目的建设:首先,要“定位分析”,即经过细而准的市场调查,确定受众人群的关注点,选择适合本刊的栏目;其次,做好“可行性分析”,要有可执行性的论证,有的放矢;此外,还要进行“同行业论证”,要注意同行业期刊的相关情况,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尽量以填补市场空白为目标,避免重复性内容反复报道而浪费版面。通过“定位分析”、“可行性分析”、“同行业论证”等一系列工作,完善期刊的合理设置。在报道内容上应保持一定数量的基础技术、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文章,以保障各种技术科学研究的系统性。
(二)提高编辑自身素质
编辑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科技期刊刊物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刊社必须要加强编辑的继续教育,提高编辑素质。编辑部应鼓励编辑在职进修,参加相关业务培训,以拓宽编辑人员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并定期召开编辑业务学习会,以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目前,出版登记注册制度已经建立,刊社要组织编辑人员参加专业资格考试,并保证注册人员每年的继续教育。其次,科技期刊的编辑应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及最新动态,刊社可以组织编辑人员参加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开阔编辑的视野,提高编辑对优秀稿件的鉴赏能力。最后,编辑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写作,向业内的老编辑、专家请教,不断补充知识,提高工作技能。
(三)积累优质稿源,加强审稿
编辑要做好组稿工作,平时要注意作者队伍的建设,多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意识地培养优秀的作者,积累优质的稿源;要策划选题方案,主动向行业内的专家约稿,组织高质量的稿件。在传统观念中,编辑工作只是局限在办公桌前的文字工作,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工作状态已经不能满足期刊社的发展。现代的编辑人员,除了需要做好文字工作,还要尝试多与外界联系和交往,不能只是坐在编辑部里等待稿件,而是应该主动走出去,经常争取到与外面的专家、学者当面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和这些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地把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充实到自己的作者队伍里,如此,才能保证自己能源源不断地收到大批高质量的稿件。
在审稿上,除了要严格执行稿件三审制度,还可以约请专家进行外审,以更好地保证期刊的专业质量。在审稿时,首先要看稿件主题和内容是否符合刊物的要求,然后看稿件的选题是否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对行业内是否具有借鉴的价值,还要注意稿件内容表述是否清晰明白,推导、论证是否正确,文献的引用是否合理,最后对稿件做出是否录用的结论,并提出关于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一些期刊社在管理中还未完全采用电子化处理,导致工作效率较低,期刊社应该尽早使用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稿件处理效率,从而提高作者的投稿积极性。可通过建立期刊网站,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并通过数字化手段,使得信息交流不再停留在纸质刊物上,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如清华同方为读者所建立的个性化图书馆一样,可以完全根据读者自己的意愿,为其提供一个集成化的数字图书馆。
(五)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广泛开展合作
科技期刊应该积极开辟不同领域的经营渠道,与厂商和相关机构开展合作,搭建业内权威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再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成果的效益;同时,发展以科技期刊的品牌资源为核心的延伸服务,如出版期刊合订本、特刊、图书、网站开发等,这些都可以为刊社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互联网的崛起,是对科技期刊的一次重大冲击,它带来了期刊出版业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同时也为科技期刊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通过网络,科技期刊可以跨地区、跨行业地展示期刊的品牌,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不受地域限制的可扩展性可以将期刊宣传的成本降到最低。另外,为了最大限度地报道学术信息,逐步加强优秀待发稿以及增刊、专刊上网出版交流,应创造条件,建立期刊网络版,包括网络文字信息和广告信息,实现印刷版与网络版的信息群辐射效应。
三、结语
为了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我们必须对质量进行指标化考量,逐步形成标准以统一衡量市场。随着相关制度的制定,科技期刊的质量量化标准已经逐步执行。科技期刊只有从根本改变期刊收稿模式,制定规范的出刊流程,以期刊质量为中心,才能真正提升刊物质量,保证期刊未来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担负起报道高新科技成果及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重任。
【科技论文发表的途径】推荐阅读:
科技论文的摘要06-27
科技的力量议论文07-07
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09-24
科技论文写作的注意问题10-26
科技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写作规范07-28
烧伤科技论文07-24
青年科技论文10-14
科技调研论文10-18
在科技活动中学写科技小论文11-09
科技论文导师评语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