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经济学(精选7篇)

环境经济学 篇1

当代环境问题是全球环境研究的热点.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迅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叉反过来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如此循环作用,直至现代,环境问题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在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成了现在的主要任务.

作 者:卜妮娜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1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经济   政策手段   经济手段  

环境经济学 篇2

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最直接地表述是把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我国的城镇化率到2012年已经超过5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过程已经结束,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不能单纯地从字面上将“城镇化”理解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弱化,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更不能将“城镇化”变成盲目造城,付出牺牲农业和粮食,牺牲生态和环境的惨重代价。城镇化水平高低的度量指标一—城镇化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预示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城镇化建设将进入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时期。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工业与现代农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相融。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张,而是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等各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实现“农村人”,“城市人”的无差别发展。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会议指明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方向与实现路径,提出了通过推进城镇化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任务,强调高度重视生态及保留农村形态和风貌的新型城镇化特色建设。

基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城镇化发展的每一步都会对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每一步都要依托相应的经济载体。运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将更好地体现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与终极目标。

一、环境经济学视角的区域城镇化建设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环境经济学关注的根本性问题。城镇化既可增加有效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如果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不能同步进行,则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就会产生,“城市病”就将在城镇化过程中持续蔓延。

(一)城镇化的生态诉求与环境胁迫效应

充足的绿地、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应该是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特征。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让生产变得更加便捷、更有效率,是城镇化的初衷。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城镇化构想是,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城镇化对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强烈诉求,其与生态环境之间同时又存在着强烈的交互胁迫效应。城镇化的演进必然引起城镇化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同时会影响城镇化演进的速率与质量。生态环境改善或恶化对该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功能与价值取向

城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途径。因此,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全面地体现其经济发展的功能及全方位的价值取向。城镇化发展要有经济载体,要有产业支撑,因此城镇化建设要注重产业经济培育,充分发挥城镇的经济功能,有效地利用区域的经济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这是由城镇化的根本宗旨与战略目标决定的。城镇化体现着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新型城镇化不是单纯的转移农村人口,而是着眼于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城镇化发展要有农业产业支撑,通过城镇化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方便农民就业,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共同富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

区域的城镇化建设要从实质上实现该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就要求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城镇化建设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同时进行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城镇区域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城镇化区域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互动的态势。

(三)城镇化建设中经济与环境的耦合与平衡

基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可将一个区域城镇化看作是一个环境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环境经济系统是由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大系统,二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它们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作用,互耦合成一个整体。在城镇化演进的过程中,环境是经济的基础,为经济活动提供资源、条件与空间,同时接纳经济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由于环境资源、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经济系统的过量、超速发展必然对环境系统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制约城镇化的进程。

生态环境经济学将经济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如果经济系统无限制地、超速地向生态系统扩张,则其将非增长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从而产生高额机会成本。经济系统扩张的机会成本的不断增大将逐步抵消系统经济增长的效益,体现出经济系统增长的极限规律。区域内城镇化的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平衡点由此而产生。必须在统筹规划区域中城镇化建设涉及到的经济与环境的关键因素,确定经济与环境的最佳平衡点,确定生态承载力之下的区域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及方式。不能再片面追求城镇化水平,而是要提升城镇化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共荣的城镇化,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地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城镇化区域环境价值链的内涵与功能

按照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环境资源是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空间及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称。作为一种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及价值性,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行运营就形成环境资本,作为资本就要寻求投入的回报,就要控制消耗的成本和进行相应的价值度量,环境价值链由此而产生。城镇化既为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其系统中的经济要素、环境要素就将基于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主观要求进行集聚、整合,形成区域环境价值链环,并按照城镇化发展模式运行,依据环境价值增值的需要来规范经济运作、度量环境影响,以寻求环境价值最大化,实现城镇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都必然处于一个价值链之中。而基于环境经济学的观点,任何一个价值链都不可避免地要融入环境要素,要在一个环境系统之中运行,因此其实质是一个环境价值链。环境价值链的运营不仅要考虑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成本,还要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作为一种成本纳入到价值分析体系之中。同一产业链上所有企业的环境价值链外延连接成产业环境价值链,而某区域内各种产业的环境价值链又以直接、间接的不同方式连接,就构成了区域环境价值链,成为该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运行载体。将环境价值链的理论进一步延展,运用于城镇化区域环境经济系统,即产生了城镇化区域环境价值链的概念,其为城镇化区域的企业、产业及社会的生态环境价值链环。链环上所有成员的行为都将动态地影响环境价值链的综合价值,从而影响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城镇化进程中区域环境价值链的构建与运营

(一)城镇化区域环境价值链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与范式,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与城镇化建设同步构建区域环境价值链。科学运用经济环境事项信息及环境价值链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产业、人口、土地等关键性因素,进行区域环境价值链的环境成本计量与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的决策分析;评价研究区域环境经济系统中价值链的治理水平及系统运行质量;通过环境经济物质流、能流的循环与转化,环境经济信息流的传递与利用,环境经济价值流的增值,达到城镇化区域环境价值链优化、环境经济体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的。基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城镇化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目标,运用环境价值链原理,构建城镇化区域环境价值链,如图1所示。

(二)城镇化区域环境价值链的运用

以城镇化区域环境价值链为载体聚集资源,使得人力资本、资金资本、物质资本与生态资本,在对环境经济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追逐中进入城镇化环境经济系统,投入到区域环境价值链投入产出的各个环节。通过价值链上的资本经营活动,让经济资源与环境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让城镇化环境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资本产生最大的整合运营效益。

城镇化建设战略的设计与规划、实施与评价,要紧密围绕区域环境价值链的建构与运行,发挥环境价值链中的市场机制,促进城镇化建设企业的环境经济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明程度的提升,在相应经济活动中将相应的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的目标决策函数之中,降低相应的环境成本,提高环境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增值,使得企业经济绩效与城镇化区域环境经济绩效的协同。

参考文献

[1]李志忠.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8)

[2]李爱梅等.快速城镇化地域的生态承载力模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2)

[3]张军.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的经济与环境关系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3(4)

[4]黄海鸿等.环境价值链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9)

环境经济学 篇3

进入工业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人类改造、影响自然能力的空前提高,环境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也从最初的敬畏演变成征服,即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生物圈的中心,环境只具有工具价值,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比如空气、水、土壤污染,环境灾难频发。随着后工业化时代在世界各发达国家相继到来,环境伦理道德经过了自然保存主义、生物中心论等过渡阶段,最终形成了生态中心论,把环境道德客体的范畴扩展至生态系统、自然过程及其他自然存在物。

生态中心论更关注生态共同体而非有机个体,它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而非个人主义的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产生,并且发展形成代际公平这一时间上的整体观念。正因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使之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中国环境伦理道德和环境法的发展同样遵循上述规律。特别的是,我国的工业化虽然起步较晚,发展却是无比迅速的,这样的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各项工业的发展不仅伴随着单位GDP的高能耗,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严重的环境污染。紫金矿业污染、中石油大连污染、中石化松花江污染等环境灾难频繁。经由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发展经济得不偿失。中国的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它每年侵蚀5%到8%的GDP,基本上相当于中国每年GDP的增长速度。高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已经被环境问题的负面影响抵消,不能再任由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道德发展下去。

在发达国家已有的生态中心论等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十七大对生态文明做了具体的说明: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实质上就是一种环境伦理价值观。它的要求与生态中心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还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之上,综合了代际公平的理念,因此在理论上可以说是更加完善和全面的。在此基础上,与生态文明观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中国所希望的是通过环境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和环境法规的约束双管齐下,彻底扭转当前的环境状况。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环境道德在中国的失效和面临的挑战

环境伦理道德在中国经历的失效可以以基诺山为例:基诺山地区位于云南省,长期沿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开发有着严格的限制,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上个世纪50年代。但此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毁林开荒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基诺山的环境严重恶化。

基诺山50年代以后传统的生态道德规范突然失效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环境问题涌现的原理是一致的。新中國成立后的50年代,在国家的帮助下基诺族的生产力有了迅速提高,粮食产出增加,在短时期内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50年代的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生态伦理道德还没有出现,在粮食产量的提高面前,基诺族人民片面地认为这是摆脱自然束缚的体现。基诺山的例子可以说是环境道德在中国的第一次失效。这次失效是由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环境伦理道德的重要作用。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环境道德的重要意义。自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被提出,中国就第一时间引进了这一概念,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在一系列立法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出中国自己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环境道德观。然而,从中国的环境现状中不难看出,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代表的新时代环境伦理道德在中国仍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从根源上讲这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伦理道德是建立在后工业化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目前仍然处在重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然而,从长远考虑,我国每年为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不容忽视,而环境问题同样也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制约着环境立法和司法的实践。即便先进的环境伦理道德在立法中能够体现,但如果在司法中得不到贯彻,那么仍然起不到实质作用。所以,新时代环境伦理道德的应用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四、小结

从总体上看,环境伦理道德对中国环境和环境法的影响是持续的和深远的。过去的环境道德加速了环境的破坏,那么新的环境道德应该摆脱经济发展的制约,在中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中国恢复和重建环境。环境问题的紧迫现实要求中国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期待经济水平发展到后工业化的高度之后,环境道德自动提升,而应该主动克服经济发展水平的阻碍,把先进的环境道德应用到保护环境的实践中,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经济学—绿色GDP 篇4

摘要:通过对绿色GDP及其核算方式的理论发展研究和国内外的实践,来分析我国绿色GDP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GDP ;理论发展和实践;核算体系;公众参与

前言:

近年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越发明显。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绿色GDP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作为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指标,必须对其进行深刻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以此来更好的指导相关的经济政策。

一、绿色GDP 的概念

(一)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 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财富状况和人民的富裕程度。目前发达国家人均GDP 为30 000 美元左右, 贫穷国家只有100~200 美元, 我国2003 年人均GDP 超过1 000 美元。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悬殊。但GDP只是一个衡量经济产出的指标, 它既没有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作为经济过程的投入看待。也没有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所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为恢复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加以考虑。因而,其计算结果不能体现出在资源有限这一约束条件下经济和环境的长期协调发展。

(二)绿色GDP

绿色GDP 是对GDP 指标的一种调整, 它仍遵循着国民经济核算原则, 核算内容在当前的国民经济核算中考虑了外部影响因素和自然资源耗损价值和环境污染损失价值。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对绿色GDP 科学的描述为:绿色GDP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 以自然资源存量的变化和环境的价值变化对GDP进行调整, 在原有GDP中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价值耗竭后的GDP。

二、绿色GDP 的科学内涵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采用绿色GDP? 这主要是因为在今天我们所极力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 GDP指标还存在着:一是GDP没有考虑环境污染的代价。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 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甚至恶化, 但GDP核算并没有扣减这部分环境降级成本, 而且还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 从而又增加

了GDP。由此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地区为追求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二是GDP没有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 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因为长期以来, 自然资源被认为是自由取用物品或免费商品, 并未考虑其存量价值, 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所创造的GDP值。此外, GDP指标还存在着其它欠缺, 如它只计算看得见的、可以价格化的劳务, 其他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务却没有考虑等。

因此, 现行GDP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的, 属虚值或者说环境欠账, 这个虚值GDP也被称为“灰色GDP”。所以, 发展经济过程中被牺牲掉的自然资产、环境资源等应从GDP 指标中扣除, 使GDP 由“灰”变“绿”, 即由传统的“灰色GDP”改为“绿色GDP”,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之路。

三、国外绿色GDP0核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如何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著名科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一直在进行着艰辛的理论探索。

1972年托宾和诺德豪斯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他们主张应该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同时, 加进去被忽略的家政活动、社会义务等经济活动。

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主要是将环境污染列入考虑之中。国家制定出每一项污染的允许标准, 超过污染标准的, 列出改善所需经费,并且日本政府对每一个主要的污染都应用了质量标准: 水污染、空气污染、废物处理。该指标也包含了自然资源损害和交通事故的成本, 而没有考虑对家庭劳动的估价。这些改善经费必须从GDP 中扣除。按此计算, 日本政府当时虽然GDP年增长

8.5%, 但是扣除治污费用后, 事实上只有5.8%的增长率。

1989年卢佩托等提出净国内生产指标。他们重点考虑了自然资源的耗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选择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印度尼西亚为研究对象, 按他们设计的指标进行计算, 印尼从1971~ 1984年间, 虽然GDP的增长率为7.1%, 但是扣除由于因石油耗损、木材减少, 以及由于伐木引起的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后, 实际增长只是4.8%。

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戴利和科布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该指标考虑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 如财富分配不公, 失业率、犯罪率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加明晰地区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与效益, 如医疗支出等社会成本, 不能算作是对经济的贡献。

1995年国际“发展重新定义组织”建立真实发展指标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经济福利。该指标扩展了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 其中, 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帐户, 并且首先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得到应用。对美国的研究结论表明, 从1950~ 1998 年, 虽然美国的人均GDP增加了1倍多, 但是人均GPI却是另一种情景, 增加的十分可怜, 还不到20%。

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着手对资源与环境进行核算, 逐步建立资源核算帐户。1993年, 联合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合作, 将环境问题纳入正在修订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框架中, 并最终推出一个系统的环境经济帐户(SEEA)。

环境经济帐户(SEEA)体系一经推出, 即在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是目前影响最广、被效仿最多的绿色帐户体系。为了进一步推动SEEA 走向实践, SEEA 的各部分作为专题在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尼亚、菲律宾等国家进行试点,并且在欧盟,芬兰和挪威等国家都较好的应用了。

四、中国绿色GDP的发展和实践

中国绿色GDP的发展和实践是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创新和实践而进行的。1995年始, 中国开始国民核算体系的改革和向联合国新的国民核算体系与SEEA体系过渡。从这个阶段起, 中国从政府层面上跟踪学习国际上国民核算体系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国开始开展和推广绿色GDP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核算的思路与方法。

2001年国家统计局开展自然资源核算工作,编制了“全国自然资源实物表”, 包括土地、矿产、森林、水资源四种自然资源, 随后又开展了海洋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的价值量核算等工作。

2005年年初,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等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

2004年, 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 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 亿元, 占当年GDP 的1.80%。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 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 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绿色GDP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绿色GDP的认识不够深入

虽然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从整体上看绿色GDP 还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 其具体标准和界线尚存不清, 许多人认为要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就要计算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就是绿色GDP核算, 环境绩效考核似乎也只是考核绿色GDP。实际上, 这些观点都夸大了绿色GDP的内涵和作用。

就绿色GDP的理论范畴而言, 它包含一系列与环境、经济有关的指标组的核算。但是, 现阶段我国党中央, 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而绿色GDP只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部分影响, 却没有反映出经济与社会, 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只是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

(二)绿色GDP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绿色GDP的核算要将环境成本从GDP中扣除, 就是要将经济生产对资源环境的利用予以价值核算, 将环境成本从GDP中扣除。但是自然环境和资源与经济活动很

难建立起显著且被信服的联系, 使得在统计上无法对环境资源和经济活动及其关系提供全面的计量[ 18]。

(三)绿色GDP核算的制度基本空白

绿色GDP的概念提出到现在, 虽然理论方法上有一定突破, 但是我国绿色GDP实践一直比较缓慢, 其内在原因除了绿色GDP核算的复杂性外,关键是与绿色GDP核算配套的法律法规缺失。首先是缺乏相关的环境法规。其次, 环境资料统计工作部门协调机制还不健全, 缺乏与环境绿色GDP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目前, 各个地市一级环境统计数据总体不足, 指标不一, 缺乏可比性。

六、更好地推广绿色GDP的对策

(一)明晰环境资源的产权价格。

自然资源及环境也是生产力,必须确立环境资源的价值观,还环境资源价值的公正性。

(二)树立绿色GDP系统工程理念,摒除观念上的障碍。从2003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实物核算。从2004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已成立了绿色GDP联合课题小组,正在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和试验。

(三)建立绿色GDP综合核算体系,克服技术上的障碍。

技术核算除了设置总量指标以外,还必须有层次性地建立能反映自然资源方面的利用,破坏和退化的相对指标。建立能反映环境质量成本效益方面的环境指标, 建立能反映经济总量与人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指标。

(四)实施公众参与绿色GDP的评估方法

公众参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杠杆。科学的绿色GDP数据有助于科学决策,公众参与和民主法治,才能保证每项决策能真正服务于大数人的利益.从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看,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所以,在强调建立绿色GDP变成少数人的事而最终一事无成。从衡量经济增长的GDP到衡量资源环境的绿色GDP最后到衡量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都能保证中国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绿色GDP作为比较先进的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指标,在其理论发展和实践中虽然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但它仍然值得我们不断去推广。实施公众参与和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当绿色GDP理论成熟后,人们的环保意识会进一步增强,也适应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多贵, 周志田.绿色GDP核算的国际背景及中国实践进展[J].软科学,2005.03

【2】金利娟.基于绿色GDP 的理性思考与对策.铜陵学院学报,2005(1)

【3】孔凡文,徐玉梅.认识绿色GDP.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4】周阳品,黄光请.绿色GDP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环境科学导刊, 2009.28(2): 11-14.【5】曾辉,褚艳玲,武剑锋。绿色GDP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专家视点,2006.5

环境经济学 篇5

答:古典经济学:经国济世、探求致富之路的科学。

现代经济学:研究利用稀缺资源满足各种需求、谋取最大福利的学科。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以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可能性为逻辑起点,研究人类整体福利最大化的科学。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持续发展)。P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主线贯穿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国际上通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辨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持续发展。

3.中国历史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P15

中国历史上表现出持续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可以从忧患意识、“和谐”与“中道”思想、“天人合一”观念、绿色意识、互动共济的人伦观等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

4.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P31

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5.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P35/37

定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涵:在资源和环境支持的限度内,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运用和人类广泛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前提下,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公正。(换言之:它是要求在生态持续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包含了四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和科学技术。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核心,社会持续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P37)

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P38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一般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

一般性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包括:再生性资源使用原则、污染排放原则、非再生性资源使用原则。

7.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P41-43

第一,人口是经济社会系统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为了人。

第二,人口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第三,人口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第四,人口结构的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8.绿色GNPP59(看书上)

9.人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P71

(1)可持续发展问题随人口发展而产生(2)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是不断增加的人口及其活动(3)膨胀的人口及其对资源无度的利用是资源短缺的根源(4)调控人口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11.人口转变的定义:P75

人口转变(demography transition):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由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消长带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转变过程。

12.孩子价值及其成本与效用分析P79(书本详细介绍)

微观人口经济学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种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孩子在社会、经济和心理方面对其父母及家庭表现出一定的作用,这就是孩子的价值所在。

孩子的积极价值表现:情感上的满足、经济上的贡献、对父母的激励、家庭的纽带和传承的载体。

孩子的消极价值表现:情感和心理的付出和损失、经济负担、机会损失、体力付出。

13.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的特点:P95

(1)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适度人口的多维特性。

(2)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不仅仅是指人口规模的适度,而且在人口的质量和结构方面也有其要求。

(3)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客观上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和要求,即人们不应该再在某一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孤立研究该国家和地区的适度人口,而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

14.人口质量的定义和内涵:P97

人口质量(population quality)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水平,也就是说人口质量是与数量相对应的、反映人口质的规定性特征的总和。

15.人口质量的测度:P100

在人口质量的测度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综合性指数:PQLI指数(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数是“15岁以上的人口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及1岁人口预期寿命3个指标的平均值。即PQLI=(XLI+XMI+XYI)/3

HDI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指数由“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及人均GDP指数3个指标计算而得。即HDI =1-(XLI+XEI+XWI)/3

ASHA指数(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 ASHA =(就业率×识字率× 预期寿命分值×人均GDP增长率)/(人口出生率× 婴儿死亡率)

16.人力资本的定义:P106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指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以及迁移等方面形成于劳动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即投资于人口质量产生的非物质资本称人力资本。

17.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P110

提高人口质量的方法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是进行知识的研究和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致知识积累增加的发明创造活动;二是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方面的创新。

第二是教育。包括:一是由父母进行的作为家庭代际教育的非正式教育;二是由各级教育机构进行的正规教育;三是对劳动年龄人口进行的成人教育。

第三是培训。包括:一是在职培训,主要是企业组织的职业技能的学习;二是由家庭传递的技术和知识。

第四是健康。包括:一是由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二是由劳动者所在企业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三是在日常消费中保持平衡的营养;四是改善对人类健康状况有利的其他各种条件。第五是迁移和流动。包括:一是国内迁移流动;二是国际迁移流动;三是为产生高生产效率的迁移和流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18.人口老龄化的定义P118

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 ageing):指在总人口的构成中,少儿人口比重和青壮年人口比重

降低,而老年人口相应增加的动态过程。通常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时,该人口就被称之为老年型人口,该国也相应地成为人口老化的国家。

19.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什么特点?P118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较早。二是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经济不发展时期。三是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多重压力阶段。

20.人口性别比正常性别比:。P122

人口性别比(Population sex ratio):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所占的比例。性别比=男性人口数量/女性人口数量*100 ;正常的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21.性别比偏高的影响

①儿童成长环境异常,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和习惯;

②就业性别挤压: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供给失衡,部分适合特定性别的劳动岗位供求脱节; ③造成婚姻挤压现象。如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持续发展,有可能造成适婚年龄人口婚配发生困难,必然产生婚配年龄差加大,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未来10年,8%的男性将找不到老婆)

④可能引发单亲家庭增加,离婚率上升等问题;

⑤可能造成针对女性的犯罪(如拐卖妇女)活动增加。

22.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型式:P128

同步型城市化(Synchronous urbanization);过渡型城市化(Transitional urbanization)滞后型城市化(Hysteretic 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23.自然资源的类型P171

从自然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关系的角度看,自然资源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分为:恒定性资源:如太阳能;易被误用及污染的资源:如大气。耗竭性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4.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的定义P171

耗竭性自然资源(Exhaustible resources):指该种自然资源以一定量蕴藏在某地点,其存量会随着人们的开发利用而日渐减少,直至枯竭。

非耗竭性自然资源(Non-exhaustible resources):指自然界生成的数量丰富而稳定,而且几乎不会因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其开发利用而导致枯竭的资源。

25.可再生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定义P172

可再生自然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指资源本身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通过繁殖、生长而实现自我更替的生物资源和其它一些具有动态自我更新特点的非生物资源。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本身没有自我循环生长的能力,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日渐消耗减少的自然资源。

26.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P173

第一、自然属性。自然资源主要是自然产物,较少凝聚人类的劳动。

第二、系统性。自然资源存在于各种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它是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区域分布不均性。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分布上依据地里位置和换进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第四、多功能性。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用途。

第五、稀缺性。由于资源储存量有限,分布不均,自然资源稀缺;对于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和人的无限要求,自然资源稀缺;现有经济机制下的经济增长的内在冲动使自然资源更为

稀缺。

第六、难以替代性。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基础的自然资源,整体上难以找到替代品。

27.水资源:P187: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1994年开始,“中国水周”时间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28.循环经济的定义P198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29.发展循环经济对摆脱资源困境的意义PPT6

(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4)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5)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30.资源价值评估的一般方法P206

(1)直接市场法:市场价格法、净价法、重置成本法。(2)替代市场法:旅行费用法、收益还原法。(3)假想市场法(意愿调查法)

31.不可再生资源的评估方法P208

一般的不可再生资源价值的评估构成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资源采掘权益;②对资源耗竭的补偿;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④对勘探的补偿;⑤资源发现权益。

主要方法有:底价法、收益现值法、市价法、拍卖法

32.可再生资源的评估方法P210收益现价法、轮作最优法

33.影子价格模型P211函数计算题(详见PPT例题)

1、影子价格的含义:假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某类资源应该具有的价格。

2、赋予自然资源影子价格的作用:➀使自然资源尽可能地产生符合社会需要的作用,实现最大综合效应;➁使社会生产运行机制的耗费最经济,达到最

小的总消耗。二者结合,促使人们实现资源的最优管理和使用。

34.能量定价模型P217书本

通过计算自然资源中所含有的总能量来确定自然资源价格

UVE = GNP/TEC

TEV = TE×UVE

35.四大资源的特点P219

(1)水资源(Water resources):特点:总量多、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原因: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

(2)森林资源(Forest resources):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低 ,分布很不均衡。

我国是世界上树种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当丰富,有林地面积居世界前列,而人均林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8,是世界上少林的国家(我国人均占有面积为0.107公顷)。

(3)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我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2%,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11.6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4)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某些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峻。

36.中国资源的总体态势

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数量少;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大,配置利用不甚合理;资源类型多、品位低、开发难度大,浪费严重;呆滞资源多,开发投资大;

37.实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P229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2)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3)优化区域资源配置;(4)提高利用国际资源能力;(5)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

38.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的定义及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P244

环境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倒U型关系。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即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呈倒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程度较轻, 污染程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趋于严重,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39.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P250

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排效应。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是这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环境质量水平=F(A,B,C)

40.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P254

(1)环境质量下降引发环境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损害生产要素的质量;(2)环境治理成本降低经济增长率、影响就业;(3)严格的环境管理影响国际贸易中行业竞争力;(4)污染消减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41.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P261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分类:环境问题有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生态破坏和污染两大类。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如火山、地震等,也称第一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也称第二环境问题。

42.当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0大环境问题)P266

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损耗;3酸雨蔓延;4生物多样性减少;5大气污染肆虑;6森林减少;7土地荒漠化扩大;8资源短缺;9水环境污染严重;10固体废弃物成灾。

43.欠发达的环境问题(不发达与欠发达不是一回事)P269

表现(Expression):贫困与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成因(Reason):经济落后、战乱、社会不稳定等。对策(Countermeasure):恢复增长,消除贫困

44.经济全球化对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正面、负面的影响)P278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观念文化和信息流动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经济全球化拓展着国际环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化。

全球化刺激了各类非政府环境组织的大量涌现,形成了全球性的环境运动,推动着环境问题的解决。

2、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

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

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45.市场失灵的定义P287

市场失灵(Market malfunction):市场在某些领域不能有效作用或能有效作用但是结果不好的情况。即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环境资源不适当配置。

产生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不确定性、垄断的存在、非对称信息、外部性、产权不清晰、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了解:政府失灵(Government malfunction)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46.外部性及其内部化(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的内部化方法)P292-296

外部性(Externality): 某个人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个人或厂商的福利造成的直接的、非故意的单方面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中。

将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庇古税、私人谈判、公共政策方案、道德约束。

47.污染引起的外部成本P293

污染引起的外部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

48.污染消减的三大支柱P297

政府作用、市场作用、社区作用

49.怎样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P311

提高对环境保护盒管理的认识、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进行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和治理。

50.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

51.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P355

(1)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2)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能够节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并且不断开发出更丰富、更有效、更清洁的新资源。

(3)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了环境,维持了生态平衡。

52.怎样实现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八点)P3631、发展循环经济

2、优化经济结构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推进技术创新

5、深化体制改革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8、构建和谐社会

环境经济学 篇6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其核心就是以简政放权的改革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大空间。具体到教育领域, 作为重要创业支撑平台的高校实验室资源, 也同样需要引进新的管理运行模式。尤其是跨多种学科的本科专业, 如何能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既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 又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 重点研究如何整合多种资源的综合实验平台的构建原理。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熟悉资源环境政策法规与交易规则, 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分析方法及管理技能。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知识面宽, 综合素质高, 富有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能够在各级政府、资源与环境管理部门、农林牧渔各业和各类大中型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 胜任相关专业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学习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 具有在环境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这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已有的实验室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

目前, 资环实验室具体开展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资源价值评估、资源规划等。部分实验内容开展需要相关资源类或环境类理工科专业基础知识, 而对在校的大学本科生而言, 接触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毕竟相对有限。作为一个新本科专业, 在专项资金支持下, 实验室各项工作已经在筹备中, 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要实现其社会价值, 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要求。

从环境影响评价方向的实验教学体系来看, 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实验实训设备不够系统与完善, 如该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实验还需补充。目前已经购买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等软件。这些软件基本能满足本实验室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块的设计。但是这些软件的使用, 如果要能结合实际情况, 需要和地理信息系统相联系, 才能实现与学校的石油、冶金等特色专业相结合, 实现实际数据统计记录, 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为企业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详尽的环评结果。目前在已有的软件情况下, 只有通过其他途径直接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这样教学实践效果只能起到熟悉软件操作、明白环评程序的目的。

环境核算体系以及资源价值评估等核心软件缺失, 将不利于学生全方位掌握环境评估程序和独立实现环境评估操作实践, 通过比较各个区域、各个产业等环评结果, 借助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得出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结论, 从而无法较系统、充分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更有效率地改变现有的资环实验设施条件, 需要改变以往的购置思维。

(二) 可以整合的实验室资源

1.校内资源。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 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具有省部级重点 (建设) 学科4个, 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现在大多数是按学科设置的专业实验室。重点特色实验设备较为先进, 也建有专门的实践基地。这些实验室具有非常专业的实验教学资源。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实验室运作基本上是在原有教育教学模式下进行实验室建设。由于学科差异性, 各学科的学生基本固守在各自为营的二级学院实验基地、公共大实验平台为主的条件下接受实验实践教育。实验室运作并没有真正地将“协同创新”融入到实验室管理运作中。

2.企业资源。重庆科技学院是以工为主的高校, 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的应用科技大学, 学校定位就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石油、冶金两大行业。随着校企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 学校与企业界合作机会增多, 共同研究解决技术问题, 双方都能从中获益。然而, 在与企业的合作中, 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实验室资源, 由于缺乏接受实际数据的软件、数据库等设备, 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效能核算、资源价值评估等方面的设备, 因此不能满足校企技术合作发展的需要。企业有技术实践背景, 也具有丰富的数据资源, 而学校具有研发团队, 如果校企联合创办实验室, 双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则将有利于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从而有利于协同创新。

3.移动互联网资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大多与社会息息相关, 资环专业实验部分涉及环境检测数据、政府政策等资料, 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随着社会资源的信息公开, 直接从互联网就可以查询到相关资源。其次,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崛起, 天气状况、气温、地理位置等信息随时随地可查询, 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到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是资环专业重要的实时资源, 应该纳入综合平台中去。实验研究成果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 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 从而实现大众共同培养的目的。

四、整合多方资源共建综合实验平台

在现有的经管类实验室基础上, 整合校内的石油冶金资源实验室资源、企业或政府资源、移动互联网资源等外部资源, 共同构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综合实验平台。石油冶金等资源实验室主要为平台提供环境效果验证、资源耗能等专业实验验证功能, 企业或政府资源主要为实验平台提供社会中发生的资源或环境等实践问题, 并提供实验结果的实践论证;移动互联网主要为平台提供数据库支持, 以及组织社会调研搜资等活动, 同时还为研究成果提供宣传服务。现有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验室主要是搜集数据, 利用专业软件处理数据, 解决问题的智力中心功能。该平台跨学科, 校企联合共建,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 有助于全方位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综合实验平台的研究成果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 实现关于平台人才培养模式。资环专业学生可以先学习基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理论, 然后在校内理工科实验室加强对资源与环境相关的基本专业认知, 结合企业或社会需要解决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借助实验平台进行综合研究, 提出解决方案。

平台运行模式。可以采用“收益共享, 利益共担”的原则, 平台共建充分借助虚拟的互联网手段实现, 对于解决企业实践问题获得的收益, 按照一定比例共享给相关参与方。此平台构建, 不仅可以解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 而且还有助于资源环境理工类学生经济管理类公共基础专业知识的欠缺, 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而且多学科合作, 更容易研发创新。平台运作实际是政府与社会协同育人的一种机制上的创新, 也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

五、配套措施

为实现平台构建,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改革实验室资源管理模式。打破原有的各自为政的实验管理模式, 构建资源共享集中统一管理平台, 避免重复建设。二是鼓励与企业合作, 多参加社会调研。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等一些文科专业, 更需要了解社会, 了解企业运营中遇到的问题, 才能有目的的进行学习研究, 加深解决实践问题的动力。三是对实验教师队伍的培训。一般学校的实验室建设都是由专业教师组成, 专业教师需具备丰富的跨学科专业知识, 而且需对社会问题较为敏感。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补充知识, 扩大知识面。四是观念的创新。专业人员、管理模式改进以及数据库的欠缺, 都需要转变思维观念, 平台构建大胆引入“互联网+”模式, 充分借助网络资源, 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董贺新, 王亚辉, 王训遒.构建化工与能源跨学科实验平台[J].实验室科学, 2010, 13 (5) :138-139.

[2]王晓岗, 赵超, 许新华, 樊雅娟.分层次跨学科开放实验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 (9) :160-163.

[3]谢春.工程教育创新型学科实验室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31 (3) :189-192.

[4]赵晶.文科跨学科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 (1) :108-110.

用《环境保护法》美化环境 篇7

关键词:环境保护人民组织;环境保护;环境政策;环境法律

当代中国的环境保护法是中国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力量。研究、掌握环境保护的现状、性质、特点、作用和发展规律,制定适当的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对于发挥环境保护法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环境保护发展的一般情况

中国的环境保护性活动,绝大多数由政府直接支持、赞助、组织和发动,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如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环境日活动;也有少数由部分公民自发形成的反污染活动和环境保护义务活动,但这些活动一般规模较少、声势不大。

在中国,按照标准的人民环境保护法虽然很少,但近几年已屡有所闻。例如,辽宁师范大学学生,生物系团委书记许岩于1985年发起成立了“爱鸟协会”,这个协会以“传、带、帮”的形式一级一级地流传至今。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组织的现状是起步晚、数量少、作用小、影响微、活动范围窄 难以满足环境保护事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环境保护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法制建设的健全,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相应的转变,总的改革方向是切实改变环境、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世界性的环保潮流中,普通老百姓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各种环保团体、学生社团以及各类组织的与环境有关的科学考察、环保活动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环保组织的出现,是中国的一件新鲜事、一件好事、大势所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键已经充分肯定“自然之友”等环境保护的作用,他在题为“依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自然之友”等环保群众团体,在宣传环境保护、唤起公众环境意识、提倡环境社会公德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环境与发展事务中,社会团体的作用是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

三、环境保护法形成保护环境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力量,其活动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环境保护法的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它们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道德法律、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各个方面,从事环境资源保护活动,开展各种环境服务和环境公益活动,将有力地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可以根据群众的反映、需要和環境状况,及时、经常地采取植树造林、清洁大扫除、收集废物、专家咨询、捐款、环境保护巡逻等各种群众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开展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群众运动和环境保护法是一种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保护环境的好形式和有效途径。这都可以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影响、教育、动员大众参与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作用。

四、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参与环境与发展管理的机制和

建立和发展环境保护群众组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动和依靠群众搞好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如下几个方面的机制和程序:一,环境保护群众参加制定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和战略的机制和程序。二 环境保护群众参加环境管理的机制和程序。在环境监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环境标志等环境管理活动中,应该规定环境保护群众参加的环节和程序。三,鼓励、支持新闻、出版、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环境保护群众从事有益于社会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五、结论

人们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环境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于此同时,生态环境与环境迫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威胁,环境保护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改变当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要确保人与自然地和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资料.

上一篇:议论文之横向展开议论下一篇:开展科技周科普知识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