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实习报告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药实习报告(精选10篇)

中药实习报告 篇1

一直以来,学习与实践总是不能独立而行的,学习为了实践,实践检验学习,相辅相成。在完成了一学期中药鉴定学的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之后,我们于六月迎来了中药材市场实习这一检验我们一学期所学的实践内容。此次中药材市场实习为期一天,时间虽短但却让我们受益良多,总的说来有如下这几点所得:

一: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1药材的辨认:本以为在经历了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等学科的学习之后我们理应认出几乎所有的中药材,但事实确实在我们所刊所见的中药中能认出来的不到三分之二,很多药材切片方式的改变或者为整根或者为加工后的饮片都书上所学有较大差异,很多药材不敢确认在问了工作人员后方才明白。

2药材的写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药材的写法与我们平时所学也不尽相同,比如茯苓会写为茯0,柴胡会写成才胡,炉贝会写成大贝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问了工作人员他们说这是为了方便还有习惯。

二:中药材市场人员的混乱

在与药材销售人员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很多人甚至之前没有从事过中药相关行业的经验,在我询问的人员中只有一家店铺的主管是中专毕业学习的是中药专业。而且我发现从事药材批发行业大多数是中年人,年轻的人员相对较少。

三:中药鉴定工作的混乱

在我们走过的店铺里几乎所有的鉴定工作都是在沿用眼看,手摸,鼻闻的传统经验方式进行,甚至一台显微镜也不曾有,不提含量鉴定,便是简单的粉末鉴定也很难进行。在药材作假如此猖獗的今天这种传统的经验模式鉴别是否依旧能够行得通,是否能够在销售环节控制中药材的质量都成为我们的疑惑。而且在观察药物时我们发现很多药材的包装上什么都没有,检验批号,生产加工日期,产地一无所知,GMP也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四:野生药物与毒性药物

在与店员谈话过程中我发现了一张关于国家禁止销售的四十八种野生中药材的通知,出于好奇我便问店员是否国家要求禁止销售的野生药材和毒性药材就真的不会销售,店员告诉我如果有需求还是会销售的,如果一切都按照国家程序走生意也很难做。

中药实习报告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8年到2012年所接收的3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其中这些患者男性136例、女性164例,女性不良反应患者高于男性。其年龄分布为:11~20岁4例,构成比为1.3%;21~30岁21例,构成比为7.0%;31~40岁34例,构成比为11.4%;41~50岁60例,构成比为20.0%;≥51岁患者181例,构成比为60.3%。

1.2 方法

对我院所接收的3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和患者年龄、性别、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的关系,并总结其对系统和器官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

2 结果

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出现和其性别的关联性不大,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不良反应所占构成比最大,占到60.3%;其药物品种主要为注射剂、口服成药、口服草药以及外用;其中静脉注射所占构成比最大,达到49.3%;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累计系统和器官包括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中中药种类和其不良反应如表1所示;其中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的关系如表2所示;不良反应累计系统和器官的临床表现如表3所示。

3 讨论

3.1 中药不良反应和患者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不同性别和中药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性不大,但是还是女性比较多,占到54.7%。曾有报道称,男女患者的生理结构不同,其中女性患者对于药物的敏感性较强,但其耐受性较差[2],所以男性患者应该占有较大比例。但在着3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没有体现出来,可能是因为其样本较少所导致的。另外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可以一眼看出,其发生集中在50岁以上患者之中,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身体器官机能逐渐衰退,机体代偿机制也逐渐减弱,其中肾肝的代谢功能也出现了不同障碍,这也就使药物在身体中的停留时间过长,老年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多[3],其药物使用也多和其他药物合并使用,所以这也就导致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3.2 中药不良反应和中药种类、给药途径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报告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注射剂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构成比占到了77.3%,其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所占构成比也占到了75.6%,所以说中药不良反应主要和注射类药物以及注射给药途径有密切关系。其中有些药物采用传统给药途径,并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是一旦采用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即会出现,这主要是因为直接注射到人血的中药注射剂的成分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复方注射液,其中的中药成分还不够明确[4],同时又添加了一些其他的还不了解其安全性的药物成分,另外中药注射剂的提取工艺比较简单,其安全性不够,这也就比较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出现,还有一些中药注射剂在直接注入人血之后,还有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引起毒性反应。另外中药注射剂的用量、浓度以及滴注速度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的出现,用量过大、药物浓度过高以及滴注速度过快等都会导致液体在进入人体静脉的一瞬间,引起不良反应的出现[5]。所以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时候,一方面要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确之中所含的各种成分,另一方面还要准确的把握注射剂的用量、浓度以及滴注速度,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杨桂菊.我院临床常用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0),1131-1133.

[2]杨立平.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1):2468-2470.

[3]高丽君,孔立.234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6):928-930.

[4]周勇,田月洁,黄传海.山东省4661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4):169-171.

1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篇3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特点;临床用药;毒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95-02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人们认为中药药性温和?安全性高,因此可以长期使用?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和制药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且具有良好的疗效[1]?与此同时,近年来关于中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报道也在不断增加,引起医疗人员的广泛关注[2]?为了进一步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本文选取我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00例,均采用中药治疗方案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在6—78岁之间,平均年龄(46.5±3.4)岁;用药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2个月,平均(12.8±1.5)天?

1.2 纳入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排除其它种类药物的干扰或影响,确定为中药制剂所致,且患者能够积极配合研究工作?

1.3 研究方法:以100例中药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为基础,首先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治疗方案,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等,然后统计用药种类和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以及给药途径等,最后作出总结?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分析 分析可知,男性?女性分布比例差异不大,60岁以上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比47.0%?其次依次为41—60岁占比31.0%,18—41岁占比17.0%,17岁以下占比5.0%?结果见表1?

2.2 临床症状分析 分析可知,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组织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占比35.0%;其次依次为消化系统占比18.0%,神经系统占比13.0%,输液样反

作者简介:刘正鹏(1974-),男,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械工作?

应占比12.0%,循环系统占比10.0%,血液系统占比8.0%,其它占比4.0%?结果见表2?

2.3 用药剂型分析 分析可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用药剂型以理血剂为主,占比65.0%;其次依次为清热剂占比25.0%,祛湿祛风剂占比4.0%,止咳化痰剂占比3.0%,安神补益剂占比2.0%,其它占比1.0%?结果见表3?

2.4 用药品种分析 分析可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前5名用药品种依次为参麦注射液,占比21.0%;舒血宁注射液,占比15.0%;注射用血栓通,占比11.0%;痰热清注射液,占比6.0%;注射用炎琥宁,占比5.0%?结果见表4?

2.5 给药途径分析 分析可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比72.0%;其次依次为局部外敷占比15.0%,口服占比9.0%,其它占比4.0%?结果见表5?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分析 (1)性别年龄分析?10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8岁?其中60岁以上有47例,占比47.0%,主要原因在于老年患者人数多,且各项器官功能减退,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导致用药数量增加?由于药物在患者体内代谢速度慢,容易使血药浓度升高,因此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大[4]?为此,老年人用药时应该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使用剂量,减少用药种类?(2)临床症状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不良反应造成的人体器官或组织损害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占比35.0%;其次是消化系统,占比18.0%?在武志昂等人的研究中认为,患者发生瘙痒?皮疹等皮肤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和诊断,且药物本身含有抗原性,在人体中作用会发生变态反应[5]?消化系统反应主要是因为药物在胃肠道中发挥作用,直接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 (3)用药剂型和品种分析?研究显示19种理血剂共导致65.0%的不良反应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药物来源受产地?气候影响,且成分复杂,提纯工艺上存在难度;二是大多数医院在开具药方时是由西医操作的,因此缺乏中医辨证基础,做不到辨证用药,从而出现剂量大?超出适应证等现象[6]?另外,参麦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痰热清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这5种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占比58.0%,提示医生加强这几种药品的管理和监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给药途径分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用药途径是静脉注射,共计72例占比72.0%,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静脉注射致使药物直接进入患者的血液系统,对人体造成的刺激大,pH值?渗透压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不良反應发生?另外,中药制剂本身成分复杂,质量控制工作存在难度,因此也有质量问题[7]?对此,临床治疗时应该遵循口服优先的原则,必须注射时可以降低输注速度,加强体征监测?

3.2 改进措施 其一,增强监测意识?生产企业要完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主动开展中药监测工作?其二,加强安全管理力度?药品上市前需要检测安全性,扩大监测范围,包括老年人?儿童的资料;医疗人员开药时提前告知患者不良反应,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其三,加深中药研究?相关部门要对药品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研究,掌握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相互作用,切实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8]?

综上,临床应用中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应该根据不良反应的高发年龄段?累及部位?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加强用药管理,监测不良反应,增加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丽,赵怡婷,陈冰. 623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11(02):151-153.

[2] 梁进权,邹元平,王宁生,等.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0(06):574-577.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02(23):342-346.

[4] 向菲,张晓钢. 近5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的统计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1,25(19):2755-2758.

[5] 武志昂,毕开顺. 中药现代化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8(04):246-247.

[6] 张力,杨晓晖,曹立亚,等. 关于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8(07):581-584.

[7] 王丹,杜晓曦.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解读及对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J]. 中国中药杂志,2012,15(18):2686-2688.

中药制药实习报告 篇4

2.保持地面 、台面、设备的整齐与清洁。

3.各类包装 、 成品 、半成品必须分类专区存放,并挂有醒目标志,防止混淆。

4.领取各类包装材料由专人领取、 严格执行操作复核制度,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更换批次时,已印字的残损 、剩余包装材料有班组质检员收集后退回包装材料检查岗位定置存放,做好记录并签字。

3.生产前本岗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工作

1.1进入岗位后查看上班记录,了解上班设备运行和卫生清洁情况及本班应注意的事项。

1.2进入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a)检查岗位现场卫生清洁情况。

b)检查岗位工 、器具是否定置摆放。

c)检查上班剩余物料是否定置摆放。

2.包装材料的准备

根据包装指令领取标签 、 说明书、 纸盒 、纸箱,严格复核所领包材的品名 、有效期至 、规格并检查其质量 、数量,根据理论产量领取产品合格证,检查无误后,在领用记录上签字,领取后要定置存放并挂好状态标志。

中药实习报告 篇5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20**年生态农业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安排及《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2020)》要求,县科技局结合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积极抓好各项工作开展,现就产业发展开展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扎实做好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有效利用科技下乡及科普宣传等活动,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深入到老百姓田间地角,组织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同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并详细解答老百姓问题。通过深入的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使老百姓了解到相关中药材的知识,掌握了种植技术,从而为老百姓更好的种植中药材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积极实施中药材种植奖补项目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特色农牧业的重大安排、部署,我局结合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大中药材种植奖补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调动老百姓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并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年加快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奖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制定并下发了《县20**年中药材种植奖补项目验收实施细则》。细则对验收的标准、申报的程序和时间以及注意的事项都做了明确的说明,从而使得验收工作得到及时、有序的推进。

对今年全县申报大黄、羌活两种纳入奖补范围中药材面积达到7932.27亩,其中大黄6475.87亩,羌活1456.4亩,我局会同县农工办、县目标督查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等单位组成验收组,于7月8日到10月21日,深入到相关乡镇对其进行核实、验收。最终全县通过验收面积为6430.77亩,其中大黄5364.87亩,羌活1065.9亩。未通

过面积为1501.5亩,其中大黄1111亩,羌活390.5亩。

(三)大力支持老百姓成立中药材种植专合组织

为了能有效改变中药材种植分散的现状,我局大力鼓励支持老百姓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组织。按照自愿原则,以村组、地域为基础,让老百姓自发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组织。如此,便可以使大家集中起来,发挥群策群力,使中药材种植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同时政府对发展良好的合作组织予以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促使合作组织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鼓励支持

龙头企业在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一直起到示范带动及技术支撑作用,为了能更好的发挥这一作用,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促使其能够长期、持续的发展,进而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狠抓重点品种,打造核心示范基地。以道地优势品种——川贝母为主,依托药业企业狠抓种植技术研究与攻关,制定了相关种植技术标准,建立了川贝母规范化种植基地两个——卡卡沟川贝母种植基地(国青科技)、龙让沟川贝母种植基地(新荷花),新荷花川贝母种植基地成为国内首家通过gap认证的川贝母基地。新荷花现种植面积2700余亩,建立了11个川贝母现代温室育苗大棚,面积3000余平米,主要用于川贝母两年生幼苗的繁育,可以大幅提高幼苗的保苗率,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国青公司瓦布贝母种植已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实施中药材奖补项目中,因全县种植面积大、涉及面广、户多、验收难度大。部份农户只种不管,后期管理跟不上。

(二)道地中(藏)药材生产周期长,见效缓慢,影响农户积极性。

(三)市场信息和销售机制不健全,中藏材种植市场风险较高。

三、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中药材验收工作报告

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重新印发〔县20**年加快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奖补实施方案〕的通知》(松委办发[20**]18号),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为更好地抓好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兑现好对农村中药材种植户奖补,我局会同县农工办、县目标督查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等单位组成验收组,在7月8日到10月21日期间到相关乡镇对中药材种植奖补项目进行核实、验收,现将相关情况自查如下。

一、统筹安排,措施到位

今年是我县实施对中药材种植户进行奖补的 程中,验收组克服了山高路远、气候恶劣等困难,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对全县16个乡镇上报的7932.27亩中药材验收,验收未通过1501.5亩,(其中大黄1111亩,羌活390.5亩)验收通过6430.77亩,[其中大黄5364.87亩(含合作社),奖补资金元1855854.5元;羌活1065.9亩(含合作社),奖补资金元524550元。]两项共计奖补2380404.5元(奖补标准:1.家庭种植户,大黄350元/亩,羌活500元/亩;2.企业或专合组织,大黄300元/亩,羌活420元/亩。)。验收中,验收组严格把关,对5户不符合验收标准而申报的种植户予以取消奖补资格,11户经实地测量大于申报面积的种植户进行了解说教育,并以实际测量的数据作为奖补依据。

三、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部分种植户为单纯的获取国家奖补资金,中药材种植中存在重种轻管现象,导致他们所种中药材成效不佳。

2.部分种植户所申报面积跟验收组实测面积不尽符合,存在少数的虚报现象。

3.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指导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现象。

四、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

在此次全县中药材验收中,我们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和推广:

1、从下而上的申报机制及细化的责任落实,确保了申报工作有效完成。今年的中药材申报及验收始终坚持种植户申报、村核实、乡(镇)初验、县验收组验收的方式方法展开,全面做到一村一公示、一乡(镇)一汇总的模式实施,有效遏制了申报工作中乱报、虚报、漏报的现象。

2、严格的验收把关和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保证了验收的准确、公正、公平、公开。

3、科学的验收方式,确保验收事半功倍。在此次验收工作中,我们采用了gps测量仪对中药材种植面积地块进行测量,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 率,保证了验收工作高质有效完成。

中药实习报告 篇6

专项清查自查报告

我院在接收到《XXX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XXX市中医医院中药饮片采购验收专项清查方案的通知(X卫中医〔XXX〕X号)》后,即根据《XXX市中医医院中药饮片采购验收专项清查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对我院中药饮片采购验收进行专项清查,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自查目标

开展全院中药饮片采购验收专项清查,督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我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中医临床疗效。

二、自查内容

(一)中药饮片采购

1.我院以制定中药饮片采购制度并遵照执行,由专职人员承担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工作,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中药药事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每月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制定中药饮片采购计划。采购程序均符合相关规定。

2.我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考察选择XXX医药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两家作为我院中药饮片供货商。两家供货商的资质均符合要求。并有供货商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等复印件。

3.医院对供应单位资质进行验证审查存档,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每年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我院根据《中药饮片供货单位质量评估制度》每季度对两家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均符合要求。

4.医院不存在从中药材市场或无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采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情况,不存在购进使用包装标签信息不完整的中药饮片情况。

5.配送公司不存在以次充好,我院没有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二)中药饮片验收

1.我院以制定中药饮片验收制度并遵照执行,由专职人员承担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工作,定期对验收人员进行中药药事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每月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制定中药饮片采购计划。验收程序均符合相关规定。

2.我院购进的中药饮片,验收入库时均在《中药饮片验收记录表》对饮片品名、生产日期、产品批号、质量检验报告等进行登记。

3.我院验收人员对购入的中药饮片未发现假冒、劣质情况。不存在使用掺杂、回收药渣再销售、以次充好、虫蛀、霉变等假冒、劣质中药饮片情况。

三、存在问题

1.每年对采购、验收人员进行一次中药药事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培训力度不足

2.因硬件设施问题,医院未开设中药饮片检验室。

四、整改措施

1.我院对采购、验收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以上中药药事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

2.将是否开设中药饮片检验室上报院领导,由院委会根据我院实际协商解决。

XXX中医院

中药实习报告 篇7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21份ADR报告表中有关中药引起的ADR报告, 共98份 (占总数的15.78%) 。依照ADR报告表, 按照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系统或器官及其临床表现、ADR事件结果及对原疾病的影响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ADR与性别、年龄分布的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 98例中药ADR中, 男性患者54例, 占ADR总例数55.10%;女性患者44例, 占44.89%。男性患者中药ADR发生率大于女性。中药ADR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发生, 其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为>60岁的老年患者。

2.2 ADR与药品剂型、类别的关系

9 8例中药A D R中共涉及3 7个品种, 血塞通注射液的A D R最多 (14.29%) , 其次为舒血宁注射液 (11.22%) 、喜炎平注射液 (9.18%) 、七叶皂甙注射液 (9.18%) 、清开灵注射液 (9.18%) 、灯盏花素注射液 (9.18%) 。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概率高于其他制剂, 见表2。

2.3 ADR的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98例中药ADR中, 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 较为严重的中药ADR临床表现有过敏性休克、抽搐、呼吸困难。中药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见表3。

2.4 ADR事件结果及对原疾病的影响

98例ADR中, 需要对症治疗的有34例, 其中需急救者3例;有2例导致严重药源性危害, 包括肾损害1例;无需治疗, 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有62例。

注:个别病例同时具有2种或2种以上损害时, 分别计算不同损害

3 讨论

随着中药药理学及其剂型改革研究的日益发展, 中药及其制剂应用的不断增加, 中药ADR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其中具代表性的如美国发现的麻黄及麻黄碱制剂引起中风、失眠、肝炎等多系统不良反应, 日本发现的小柴胡汤致间质性肺炎, 比利时发现马兜酸肾病[1]等等。因此, 中药的ADR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表1可以看出, 98份中药ADR报告中, 男性患者发生ADR发生比率大于女性。其中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 这与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功能及代偿能力逐渐衰退, 机体耐受性降低有关。因此, 对老年人用药须小心、谨慎, 必要时应对药物血药浓度进行监测[2,3]。

由表2可看出, 注射剂发生ADR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制剂, 且注射剂引发的ADR临床表现最为严重, 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有关[4]。因此, 临床使用时, 要依据注射剂本身的酸碱性等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溶媒稀释[5]。同时, 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 应尽量遵循“能口服的就不肌注, 能肌注就不静注”的给药原则[6,7]。

中药所致ADR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 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 其中以皮肤系统损害为高, 占45.92%。临床主要症状为皮疹、瘙痒伴红肿等, 属于药物变态反应, 临床上比较常见, 易于观察, 故上报较多。在上述ADR中最严重为过敏性休克及呼吸困难, 若抢救不及时能危及生命[8,9]。故在使用中药时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注意。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 (ADR) 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收集到的2005年3月至2014年12月98例中药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与给药途径、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 (82.65%) ;ADR损害几乎涉及机体各系统, 最多累及系统是皮肤系统 (45.92%) 。结论 中药ADR不容忽视, 应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和管理, 以降低其发生率。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吴嘉瑞, 柴秉中, 张冰.中药不良反应再认识[J].药物警戒, 2006, 3 (1) :40.

[2]刘世峰, 薛新.32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29) :106-107.

[3]任冠桦, 袁穗榕, 王邵晟.我院154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 2010, 21 (27) :2576-2578.

[4]张晓萌.我院中药不良反应150例分析及预防方案探讨[J].中国药房, 2011, 22 (27) :2575-2576.

[5]梁小岩, 雷桂华, 曾伟强.输液不良反应原因的系统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 (1) :111-113.

[6]杨耀芳, 季闽春, 金蕾, 等.8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 2010, 21 (19) :1803-1804.

[7]张义虎, 宁玲, 牛加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 16 (1) :48-49.

[8]王霞云, 胡晓岚.清开灵注射液过敏致急性喉头水肿1例[J].中国药师, 2009, 12 (10) :1455-1456.

中药的配伍和中药学教学解析 篇8

关键词:中药的配伍;中药学教学;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90-01

中药的配伍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所需的不同点来进行药物分配的,可以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在一起应用?通过诠释“七情”含义,让学生们能够有效地理解中药配伍的规律以及自身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好中药的基本理论时,其中药自身的味道和疗效的应用,对学生们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以下是对中药的配伍和中药学教学的具体分析

一、加深学生对中药配伍的理解

通过中药里的药物“七情”这中单味性的药以及配伍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从字面上来对中药里的药物上理解,对于学生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往往在考试答题时这些基础性的题目都会有些错误,以此说明,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的从内心上去理解中药的配伍关系?为了使这个难题解决掉,在课堂上教学就要有规律性的进行阐述,简单的配上一些临床的经验,协助学生们对中药的配伍加深记忆?例如:在讲中药的“七情”时,以自身的定义疗效从而引出药物的配伍,然后药物的疗效结合起来,就是上述所说的中药中的“七情”的定义?在教学中多拿出一些实践的例子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二、中药的配伍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药性的疗效以及应用

作为中药临床研究的重要作用中药的疗效以及药性的应用,但基于中药的种类繁多,临床中有触及到各个科室,因此,这对学生们的记忆力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应以中药为主要线路,分别的介绍中药的医疗疗效,将各种药物进行分类总结,从而使诸多比较复杂的地方都整理成简单容易懂的知识,使学生们减少负担,从而不断完善中药学中的知识,并且进行整理编排,以便学生对中药的了解和关注?在教学中要采取逐渐引导学生思想的理念,重点是要让学生对课堂上所讲的知识感兴趣,在加上一些实际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课堂上的好奇心理,并在讲解时对强调一下中药对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相关的病情如何进行操作处理,加深学生们对病情和疗效的应用,最好是编制一些比较顺口的语言或者是喜欢听的歌等,对学生背记中药的疗效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日后使用中药学在临床上应用也做好的前提,以至于不会出现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这样就能使学生们对中药学的了解更加深刻难忘?

三、中药配伍重点是指导学生以后的临床用药

中药的应用价值在于临床治疗效果的表现,所以在大多数临床应用的部分还是以复方药物配伍的形式出现,中药的配伍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医学验证而总结出来的,是药方核心的基础,通过以上的描述内容,可以明显的利用临床药物的基本规律?例如:①联合中药的药物在一起使用会加强临床的治疗效果?②然而有些药物的使用会使双方的医治效果相互抵消,这是在临床中最忌讳的问题,尽可能的不让这种事情发生?③同理,有些药物在一起混合使用,会增大了药物的毒素性,从而导致是病人的病情加重,所以在选用毒性较烈的药物时应考虑清楚怎样使用?④一些药物在相互食用时会发生副作用,在原则上是可以避免这样副作用发生的,就是要多注意药物和药物之间的使用是否正确?经上述的分析内容,可以从单味的中药之间进行配伍使用,是可以通用临床验证后的实践经验所累积的?因此,在日后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们对药物配伍的规律性以及全方面的知识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达到熟练的掌握,对中药配伍的应用价值要懂得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接受其中隐藏的知识,也能更好的对临床用药进行控制?

四、学习中药的配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能

在临床中出现副作用和药效相反的现象是中药的配伍中最大的禁忌,为了能保证安全用药,避免一些副作用产生的作用,就要严格注重用药时的剂量,中药的配伍禁忌是与中药产生的副作用两个之间相互的,也是在临床上应该深刻来牢记的内容以及自我反省?上述指的禁忌,也是指某些使用药物所产生的严重副作用或者是使中药本身的药性产生下降的作用?可以在教学中提倡学生们多看看《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物,进一步的对中药进行了解,里面详细介绍了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不能混合在一起使用的药物,对于所产生的副作用现象在书中都会有详细的记载?尽可能的在教学课堂中把中药的名称编制成顺口溜,以便于学生们能牢固掌握,作为中药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不僅要让学生们完全的了解熟悉,还必须要清楚具体的要去所医治的病情,从而增强学生们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能?目前在中医教学中,对学生们在临床验证中所总结的经验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们对中药的配伍和中药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能完全的掌握?

总结:经过上述分析,中药的配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能,也可以说是在现代化中药研究内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中药学教学中的不可代替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中药的配伍成分理论以及应用来进行指导,从而突出中药在临床验证的特点,促进学生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掌控好中药药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 丽. 浅谈中药的配伍和中药学教学[J].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山西省运城市,2013(12)246-247.

[2] 路振宇 ,包巨太 ,王国权 ,等 . 《伤寒论 》 方证对应规律的数学三维解析[J].中 国 实 验 方 剂 学 杂 志 ,201 1 ,1 7( 20) : 56.

中药饮片自查报告 篇9

一、概况

为贯彻国家局今年初下发的《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和市局转发的《关于加强我市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我们对公司的中药饮片管理进行了自查。

公司上半年没有经营中药饮片,对中药饮片的规模性经营正在积极筹备。我公司完全具备经营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要求。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质量第一、责任落实、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制定有《中药饮片经营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保证经营中药饮片合法、规范,保障人民预防、使用中药饮片安全有效。

中药饮片将储存于阴凉库。库区拥有立体货架、地牛、电动叉车、中央空调、自动温湿度记录仪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且安全照明设备、防虫鼠设备、消防器材、防盗影像监控系统及各项标志齐全。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人员,是工作经验丰富,熟悉中药饮片知识,熟练掌握中药饮片鉴别技术,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他们在公司经营中药饮片过程中将承担着监督、检查、和指导药品购进、验收、养护、保管、销售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

二、自查

1.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人员状况

负责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员是执业药师(中药)、中药药师,具有多年从事中药饮片管理工作经验,应对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可监督、检查、和指导药品购进、验收、养护、保管、销售、运输等各环节存在或反馈的质量问题。

负责中药饮片的养护员是执业药师、副主任药师、从事药品管理工作三十余年,在药品质量检查和养护工作中,一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库存药品流转情况和季节变化,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及养护方案,拟定药品质量养护检查计划,可胜任中药饮片的养护工作。

负责中药饮片的验收员是医药经营专科毕业生,在本公司从事验收工作多年,工作认真、仔细,能及时、准确完成所购进药品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已做过中药饮片验收工作的岗前培训。

2.中药饮片购进管理

(1)将执行“按需进货、择优选择、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药品购进时的实效性和合理性,力求做到供应及时,结构合理。

(2)必须从具有资质的生产、经营企业采购中药饮片,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经营(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药品经营(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药品质量保证协议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3)所购的中药饮片要求有包装,包装上除有品名、生产企业、产地、生产日期外,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必须注明批准文号。

(4)供货企业须提供有拟供中药饮片的样品,签订合同都注明质量条款、产地、等级标准等。

(5)购进进口中药饮片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6)不购入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

3.中药饮片验收管理

(1)验收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的药品质量标准和《中国药典》对中药饮片质量进行逐批验收。

(2)中药饮片的验收在待验区内完成,发现疑问,上报公司质管部,由质管部处理。

(3)验收时仔细核对品名、规格、数量、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合格证等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均进行逐一检查。

(4)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核对批准文号。

(5)验收时对与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标志内容不符合规定等有疑问的品种,采取拒收,由公司质管部处理。

(6)验收完毕,验收员在验收凭证上签字,验收记录保存备档。

4.中药饮片的储存、养护管理

(1)在库中药饮片应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每季度要将全部中药饮片检查一遍,实行“三三四”循环。遇潮湿季节,每月要将中药饮片检查一遍。出现质量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2)中药饮片储存于阴凉库,避光、阴凉、干燥、通风,与其它药品分开存放,并有防潮、防霉、防尘、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设施。

(3)中药饮片易发生质量变易,养护过程中严格按照其不同性质和储存条件分别养护。阴凉库温度保持在15度左右,保持相对湿度在45%—70%之间。

(4)性质互相影响容易串味的中药饮片分开存放。

5、中药饮片的出库管理

执行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不合格中药饮片一律不销售,严把销售质量关。执行国家局和市局的通知精神,随货附加盖公司公章的经营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以上是公司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及《关于加强我市中药饮片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行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自查总结。请局药品流通监管处检查指导!

中药产业报告-sugoocom 篇10

一、中药面临发展机遇

1、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人类应用最早的药物源于动、植物等天然产物,世界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十九世纪中期,随着化学工业的日趋成熟,化学合成药发展迅猛,二十世纪以来,化学制药牢牢占据全球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生物技术药品在近年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全球药品市场主要由化学合成药、天然药物和生物技术药品构成(图1-1)。

图1-1:全球药品市场构成与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于IMS Health 化学药品近年一直保持着7%的增长速度,在全球药品四千多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其主导地位短时间内难以动摇。由于与疾病相关的靶标生物大分子数目相对不足、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的效率低下以及候选分子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毒性的不可预见等原因,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成功率降低,新药开发周期不断延长,耗资不断增加,新药的开发难度愈来愈大。加之人们对医源性、药源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全球范围内“回归自然”浪潮的涌起,人们开始把新药研发的目光转向了天然药物。

联合国的数据表明,天然来源的药物市场增长率为13%,高于化学合成药的增长速度。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品制剂已占全球医药市场30%的份额。全球排名20强的跨国制药企业均在我国投入巨资从事以天然药物为基础的新药研究。从天然药物出发研究、开发创新药已经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全球性创新行为。来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药已在临床上大范围的使用,其中,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如青蒿素、麻黄素、紫杉醇等已经成为一线药物或临床不可或缺的药物。未来最重要的先导化合物极有可能源自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品起步较晚,近年发展很快,年均增速达到27%,2001年生物技术药品销售总额3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7%的份额。由于生物技术药品以大分子为特征,不利于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给药方式以肌肉和静脉注射为主;靶向性不及小分子的化学合成药和天然药物强等原因,在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不会很大。但是,生物技术作为工具,为新药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锐利武器,对于缩短新药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发现新型药物、提升工艺水平、改变现代医疗模式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药产业潜力巨大

(1)中药产业顺应现代医药发展的潮流

中药来源于天然产物,是天然药物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临床基础和产业基础;中医药的治疗方式符合现代医疗个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医药对于改善人类亚健康状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中药有可能发展成为天然药物的主流。

(2)治疗现代疾病和老年病、疑难杂症优势突出

根据WHO统计资料,1996年以来,全球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精神病等现代疾病,老龄化也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治疗这些现代疾病、老年病以及和疑难杂症,正是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中药复方制剂的优势和特长。

(3)传统医药开始复兴

WHO在2002年对传统医学的公开支持意味着传统医药复兴的开始。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优秀代表,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独一无二的宝库。因此中医药的发展面临良好的国际环境。

(4)中医的国际化将带动中药的国际化进程

由于在中医医院中进行消费是中药的重要消费途径,中医医疗产业的发展将对中药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世界已有120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东南亚国家得到较好发展;在澳大利亚已取得合法地位,美国和欧洲也在逐步放松对中医药的限制。在澳大利亚,由于中医药的广泛应用,中药进口量较1992年增长了4.5倍,在医疗保健中,中医药年支出费用在8100澳元以上。中医在海外市场的扩展将成为中药国际化的先导。

(5)中药市场稳定增长

中药在拥有13亿、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及世界各地华裔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这一区域作为中药市场的核心,近年年均增速保持在19%。此外,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增加个人的医疗支出比例,自费购药群体将迅速增长,非处方药(OTC)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而绝大多数的中成药均符合OTC的标准。据预测,今后两三年,我国OTC零售总额将增加10个百分点,沿海城市将达到45%,到2010年,OTC市场将占到整个药品市场的50%以上份额。

日本的汉方制剂、韩国的中药由于已纳入本国医疗保险体系,近年以50-6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日本,仅处方用汉方药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日本现已拥有60多家汉方制剂生产厂家,药局制剂210种。在台湾,70多家中药生产厂家中有半数以上通过了GMP认证。台湾最大的中药生产厂家顺天堂可生产300多个品种的中药,其产品50%以上进入国际市场。

在“绿色消费”和“回归热潮”的推动下,中药也日趋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2000年5月3日,澳大利亚通过了西方国家第一部中医法案,标志着中医药在西方社会力争取得与西医药平等的合法地位的进程大大前进了一步。

二、中药面临严峻挑战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我国独具的自然、人文及市场资源,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可能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然而中药产业的发展同样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中药在医药市场的份额停滞不前

我国中药市场(不包括港、澳、台)占全球中药市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用药市场)50%以上的份额,是传统中药生产和应用大国,尽管近年中药一直保持着19%的市场增长速度,但中药占我国医药市场的份额一直保持在24%,没有大的进展。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增长,中药与化学药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图1-2)。中药在化学药品占绝对优势的国际医药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萎缩。

************0000000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46******化药中药***9 图1-2:我国中药销售额与化学药对比图(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2、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体系亟待完善

随着天然药物研发热潮的涌起,一些国家的新药研究开发机构直接把研究对象瞄向了中医药。每年申报中药及其它植物药专利的数量多达3万件(图1-3)。来华申请专利保护的专利数量和申请国家逐年增长,其中美国的专利数量已跃居第三位,仅次于日、韩。发达国家正是通过专利的控制和占有,取得技术领域的主动权,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90%以上的中药没有申请专利,中国中草药专利被外国公司抢注的已近10项。而且我国中药企业即便申请了专利,也仅满足国内市场的竞争。1994年-1999年中药的中国专利申请6824件,中药的国外专利申请数量仅为24件(图1-4)。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体系亟待完善。

图1-3:国内外中药及其它植物药年均专利数

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图1-4:1994-1999年我国中药专利申请概况

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3、传统中药亟待创新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安全、有效、携带和服用方便的高效、速效、长效的现代制剂不断涌现,而传统中药往往重复着多年的老面孔,由于起效慢、服用不便、作用机理不明确、质量难以控制等原因不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采用的风险越来越大。

目前,中药在全国医药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已经证实了这种风险的存在,而且还在逐年加大。因此,中药必须有所改善,尤其要在安全、有效方面加大力度。

4、中药产业规模过小

中药产业总体规模过小,缺少大企业和大品种,企业自我造血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在中药行业中,由于技术兼经营型人才奇缺,没有现代企业家群体,常常导致好品种做不大,企业成长慢(图1-5)。

***0******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1***236113687165化药中药332608******2380

图1-5:我国中药产业规模与化学制药对比图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5、中医药的国际化有待时日

中医药尚未溶入国际医药的主流市场。我国作为传统的中药生产和应用大国,2001年中药出口总额4.5亿美元,在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7%,而且出口总额的71.5%集中在亚洲地区,在欧美主流市场的份额仅为23.5%(图1-6)。

11.68%11.79%5.51%亚洲欧洲美国71.53%我国中药对亚、欧、美出口比例其它

图1-6:我国中药对亚、欧、美出口比例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保商会

三、我国中药产业现状

1、产业总体规模

98年以来,我国中药产业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17.9%。2001年全国中药工业生产总值达54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达525亿元,中药已成为我国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7)。

图1-7:我国中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近年来,中药产业在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稳定在19%,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约为25%,但利润总额占到30%以上的比重,中药是我国医药工业中利润较好的产业(图1-8)。

图1-8:中药占我国医药工业的比重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2、优势地区

吉林省、四川省等省凭借资源优势,中药产业近年发展迅速,2001年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50.6亿元和48.8亿元,自98年以来年均增速分别为21.6%和11.8%,已经实现从药材资源大省向中药强省的转变,各项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图1-

9、图1-10)。

图1-9:我国中药大省主要经济指标(亿元)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600000500000(万元)***0001000000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北京四川吉林

图1-10:吉林、四川、北京近年中药工业总产值(亿元)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3、优势企业

2001年全国中药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107个,其中28个中药企业进入医药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00强,这28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占中药行业销售收入的40.43%,中药行业集中度很明显(图1-11)。

图1-11:全国中药企业按销售收入排序(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重庆太极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中药企业的龙头。以江西汇仁集团、吉林修正药业、四川地奥集团为代表的新型中药企业,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凭借现代中药的产品优势和先进的市场营销手段,在短短几年内,已经成长为国内著名大型中药企业。

全国亿元企业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是广东(13家)、四川(10家)、吉林(7家)、浙江(7家)和贵州(7家),而北京只有同仁堂一家(图1-12)。

图1-12:亿元企业分布概况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4、优势产品

2001年,我国销售收入上亿元中药品种总计41个,其中妇科千金片以高达16.7亿元的销售额排名榜首(图1-13)。

图1-13:亿元企业分布概况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亿元品种中,现代中药制剂品种表现出色,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和口服液占到73.2%的份额,传统的中药丸剂只有三个品种超过亿元(图1-14)。

图1-14:全国中药亿元品种剂型分布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亿元品种中,以一家企业为主要生产厂家或独家生产的品种占63.4%,由于企业营销重点突出,大品种对企业销售总额的贡献通常在30%以上(图1-14)。以江西汇仁集团为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以独家开发、生产的肾宝口服液为切入点,用保健品的方式进行运做,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销售收入达到5.8亿元,实现了企业的迅速发展。

图1-15:企业大品种占销售额百分比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上一篇:我的奇思妙想作文四年级下一篇:农业局生产综合科XX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