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教案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微表情教案

微表情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微表情”这一活动课引起对心理学的兴趣。

2.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心理学的趣味,了解到一些关于微表情的知识。3.以活动为载体,使社团成员之间、小组成员之间能够更加的熟悉、了解。

【理论分析】

微表情,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微表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醒的作表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在实验里,只有10%的人察觉到。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虽然人们会忽略“微表情”,但是人的大脑依然受其影响,改变对别人表情的理解。所以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现“高兴”的表情,且其中不含有“微表情”,就能断定这人是高兴的。但是如果其间有“嗤笑”的“微表情”闪现,就算你没有刻意去察觉,你会更倾向于认为这张“高兴”的面孔是“狡猾的”或“不可信的”。

另外,除了指短暂的表情外,微表情在应用上更倾向于指代那些被抑制的表情。譬如说在明显悲伤的情况下,某人表现出大部分悲痛的表情,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翘。这时,这个人明显希望表现出悲伤的情绪,但是却不由自主的出现了微笑的微表情。由于自身理性的抑制,表现的不明显抑或较为短暂。类似这样的差异在微表情分析中更为常用。【活动形式】:教师讲解、游戏、讨论 【活动对象】:心理社团高中一年级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1.同学们好!根据之前同学们的反馈看,大家对微表情好像很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秘微表情》。提到微表情,就不得不说到一部全球热播的美剧《lie to me》,中文名为《别对我说谎》。通过这部电视剧中,大家了解到,还有这么一门神秘而实用的心理学叫做微表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好了,视频看完了,老师有几个问题1犯人露出了哪种微表情时Lightman确认爆炸地点不在州内最大的两所要问大家。○2哪种微表情让Lightman确认爆炸地点在洛顿?○3Lightman是怎样解释什么是黑人教堂?○真正的惊讶的微表情的?

2.其实电视剧里主人公的原型是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正是保罗.艾克曼发现了人类微表情的存在。那他是怎样发现的呢?在1969年的一天,保罗.艾克曼受到一位精神病医生的委托,观看了一位抑郁症患者自杀前的录像,在录像里呢,病人跟他的医生说,想回家看看他养的花儿啊养的猫。说话的时候呢,病人的神情很放松,医生也就没有察觉到有任何的异常,就让病人回家了,结果病人回家就自杀了。保罗.艾克曼反反复复观看了医生和病人谈话的录像,他捕捉到了病人有一个转瞬即逝的痛苦的表情,他就知道这个表情才是病人真实情感的写照。由此,保罗.艾克曼发现了人类的微表情。3.现在同学们认为什么微表情?在心理学上微表情的定义为持续在四分之一秒下的转瞬即逝的表情,但是呢它表达了人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那怎样去分析一个微表情呢?第一步要通过细腻而敏锐的观察捕捉到转瞬即逝的微表情,也就是我们需要具有比较好的观察能力;当你捕捉到微表情之后就要开始第二步了,是要正确的解读微表情之后隐藏的真实情感,那么第二步需要我们具有比较强的分析能力。下面呢,我们就来做一个观察力的测试。通过这个测试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观察力的特点。观察上面的这个图案,你觉得图案A还是图案B与上面的这个图案更相似呢?现在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分析一下。不同的人呢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认为上面的图案与A更相似,也有人认为上面的图案与B更相似。认为与A更相似的同学是从细节上着眼的,他看到了两个图案都是由方块组成的。认为与B更相似的同学呢,是从整体上出发的,他看到了两个图案都是由四个小图形组成的。所以呢,选择了A的同学你在观察力上比较倾向于细节,选择了B的同学在观察力上比较倾向于整体。对于微表情分析来说,我们既需要观察细节的能力,又需要观察整体的能力。那么如果你在细节的观察上比较薄弱,那么就需要加强。在整体上的观察比较薄弱就需要加强对整体的观察。

4.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几种比较经典的微表情。(播放图片)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观察几张图片,大家相互讨论看看图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微表情?脸部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同学讨论)(悲伤、恐惧、快乐、轻蔑、生气、厌恶)5.刚刚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来玩几个游戏,希望同学们在游戏中能够进一步学习分析微表情。

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心有灵犀。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同学来配合。两个同学相互配合。一位同学面对ppt,根据ppt上的提示词做出相应的表情,另一位同学背对ppt来猜。时间为一分钟。让我们来看看哪两位同学比较有默契!有哪些同学想要来试试?

第二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由一名同学自己创造情景来表演这句话,其他同学来猜测他表演的是什么情景,是从什么微表情看出来的? 6.(结束语)在刚刚的游戏中,不知道同学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回答)通过这次的活动,大家对微表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想要完全参透微表情的奥秘还需要进行非常专业的训练。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书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来之后自己去了解。

微表情教案 篇2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情绪辨别障碍,微表情,微表情训练工具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情绪认知能力的受损导致其人际交流技能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Kohler&Martin, 2006) , 然而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通过现有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Bellack et al., 2004) , 而2011年全球各大制药公司由于精神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等宣布退出精神疾病药物的研发 (Cressey, 2011) , 这使得未来更难有希望出现治疗或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新药, 因此需要寻求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非药物治疗和干预的途径。

研究者们探索通过心理治疗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比如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基本认知能力 (注意、记忆、执行控制能力) 训练来促进其社会功能康复, 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并不理想, 认知训练只能解释结果中10%-40%的变异 (Horan et al., 2009;Wykes, Huddy, Cellard, Mc Gurk&Czobor, 2011) 。

准确的识别与表达情绪对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十分重要 (Shen, Wu, &Fu, 2012) ,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知觉能力受到严重损害, 影响其社会功能, 导致其人际交流、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工作等受到严重影响 (Kee, Green, Mintz, &Brekke, 2003) 。因此, 需要通过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知觉能力来促进其社会功能康复 (Roberts&Velligan, 2012) 。

在情绪知觉能力的训练中, 微表情训练工具 (micro-expressions training tool, METT) 是较为成熟的 (Marsh, Luckett, Russell, Coltheart, &Green, 2012) , 已被较多研究情绪知觉训练研究所采用, Shen (2012) 等人采用该范式考察了健康大学生对六种基本情绪表情的知觉能力。所谓微表情, 是指一种无法抑制, 快速出现的反映人们真实情绪体验的表情, 对如此快速而精细的表情的识别, 可以促进人们的表情识别能力 (Matsumoto&Hwang, 2011) 。国外有学者采用微表情训练工具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上做了一些工作, 发现微表情训练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Russell, Green, Simpson&Coltheart, 2008) 。下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的特点以及使用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表情识别能力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 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识别障碍能及情感表达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识别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存在障碍, 与正常人相比, 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人面部表情所反应出来的情绪, 理解他人表情中的正确意义。Sachs (2004) 的究表明,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所有类型的情绪知觉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并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正性情绪, 中性情绪及负性情绪的识别能力有所不同。

同时一些研究 (Martin等, 2005) 也表明,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识别负性情绪表情时存在一定的障碍, 不容易感知与识别到他人负性情绪表情, 如愤怒。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正性情绪表情的知觉加工却没有损伤, 在识别正性情绪表情时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这被称为负性情绪表情识别特异性损伤) 。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把一些负性情绪表情理解为正性情绪表情的倾向。Bediou等 (2005) 的研究发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正性情绪表情识别任务中的得分与正常被试没有太大差异, 但是在负性情绪识别任务尤其是负性情绪较强烈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被试, 而对于中性情绪表情的识别, 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错误的将中性情绪判断为正性或负性情绪, 对于中性情绪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Lappanen等 (2006) 对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重复了上述发现。

但Danlei等 (2008) 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应用信号检测论来确定表情识别的能力和反应判断标准, 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恐惧, 悲伤等负性情绪的识别能力高于正常被试, 而对于正性情绪, 如高兴, 其识别能力比正常被试低。另外,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负性情绪的判断标准低于正常被试, 对于正性情绪的识别判断标准高于正常被试,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正性情绪有特异性的损伤, 不容易识别出他人的正性情绪, 而更容易把他人的面部情绪更多地理解为负性情绪。这与Bediou等 (2005) 与Lappanen等 (2006) 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表现出负性情绪表情识别的特异性损伤。然而, 大量的研究还是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面部情绪识别能力普遍的低于正常人 (Russell等, 2008)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不仅仅在于精神病性症状的消除。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识别功能, 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也是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重要的一个部分。近期有研究开始通过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来训练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情识别能力, 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识别障碍, 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

2 微表情及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

2.1 微表情简介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非常短暂, 通常在1/25秒至1/5秒之间的快速表情。微表情最早由Haggard及Iaaacs于1966年发现。1969年, Ekman与Friesen也发现了这种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 他们将其称之为微表情 (吴奇, 申寻兵, 傅小兰, 2010) 。早期的微表情识别研究侧重微表情的识别能力的测量, 考察微表情识别与谎言识别的关系, 并制作了微表情的识别训练计算机程序。

2.2 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

微表情训练工具 (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 METT) 分为5个部分, 即前测、训练、练习、复习和后测。前测用来测量使用METT前被试的基线微表情识别能力, 后测测量使用METT训练后被试的微表情识别能力。通过前测和后测的识别能力的对比来检验经过训练后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提高程度。Ekman的研究表明 (参考吴奇, 等2010) , METT提供训练程序能在1.5小时的短期训练后提高人识别微表情的能力, 后测的成绩能较前测平均提高30%~40%!

鉴于METT可以迅速的提高表情识别能力, Russel等人 (2008) , Swart等人 (2009) 开始将微表情训练工具应用于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识别能力训练, 探索MET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

3 使用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表情识别能力

2006年, Russell等人率先使用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情感识别训练 (Emotion Recognition Training) , 希望发现使用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训练后面部情绪认知障碍能否得到缓解 (Russell等, 2006) 。他们的实验将20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组, 另外20名健康被试作为控制组, 同时给这四十名被试实施微表情识别训练, 对比接受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训练前后面部表情识别成绩, 通过比较这两个成绩来判断被试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为了使训练前后测成绩的对比更加有说服力, 这四十名被试不仅接受了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中的前测和后测, 在训练前和训练后还分别接受了情感匹配测试EMT (Emotion-Matching Task) 作为另一效标, 通过EMT的成绩变化和METT中的成绩变化同时来检测METT的训练效果。METT成绩结果和EMT成绩结果同时表明, 微表情训练工具确实是有效的, 不管是控制组还是实验组, 在接受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的训练之后面部情绪识别能力都有所提高, 特别是实验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微表情训练之后, 他们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得分与控制组的被试的前测成绩达到了相同的水平, 也就是说在接受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的训练之后,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达到了健康人未训练时的水平。在使用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进行训练后, 精神分裂症组的被试面部情绪识别能力即可提高到一个引人注目的程度, 这提示使用微表情训练工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表情识别训练可能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随后, Russell (2008) 等人对使用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识别能力受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采用眼动技术来研究是否眼动轨迹的变化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的提高有关。他们选出了4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进行研究, 选取26名患者在积极训练组, 接受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的训练, 另外1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反复暴露组 (无训练, 只看相应情绪图片) , 未接受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的训练。研究者让这所有的40名被试进行情绪识别任务并且记录其在情绪识别过程中的眼动轨迹。在接受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训练之后, 研究者发现积极训练组的2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识别能力有所提高, 并且微表情训练工具带来的表情识别成绩提高效果在训练后维持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紧接着在接受微表情识别训练之后, 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动轨迹较反复暴露组的14名被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识别面部表情时, 他们更多地注意到了情绪面孔的特征性区域, 如眼睛、鼻子、嘴巴等表达情绪相对比较丰富的部位。面部情绪识别时眼动轨迹在情感表达的特征性区域的注视数目与情绪识别的准确程度呈正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微表情识别训练后的眼动轨迹在情感表达的特征性区域的注视数目增多, 这种变化使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情绪识别能力得到提高。一周之后, 在METT训练组和反复暴露组之间的在面部表情识别过程中眼动轨迹中注视面部表情特征性区域的次数差异呈现出减小的趋势, 即微表情识别训练效果一周后开始下降。然而经过微表情识别训练后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面部的特征区域停留的时间增加这一效果一直持续到一周之后。这一实验结果表明, 微表情训练工具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得到了提高, 其原因是改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面部表情识别过程中的眼动特征, 使眼动轨迹更多、更长时间的停留在情绪面孔的一些特征性区域, 从而使表情的识别能力更加准确。

Pamela等人 (2010) 更加深入的研究了使用微表情训练工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表情识别训练的问题。他们希望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第一, 使用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进行训练后的效果是否能被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到新的情绪面孔识别当中去;第二, 训练后的效果能否持续到一个月之后;第三, 患者的面部表情识别基线能力是否对训练的效果产生影响, 即患者残存的表情识别基线水平是否能预测表情识别训练的效果水平。他们挑选出36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受试者, 收集这些受试者情绪识别能力和社会功能基线水平, 再给受试者实施微表情识别训练, 在训练结束后给这些受试者进行面部表情识别任务, 任务中使用的面孔有一部分是METT中的面孔, 有一部分面孔未在METT中使用过, 以此来测量这些患者能否把在METT训练中得到的表情识别能力迁移到对新的表情面孔的识别中去。其中有10名患者接受了一个月后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 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情识别训练不仅改善了其对METT中面孔的情绪识别能力, 也改善了患者对新的情绪表情面孔的情绪识别能力。接受训练后的患者对于新的情绪表情面孔的情绪识别能力一直持续到一个月之后。另外, 患者残存的情绪识别基线水平对METT训练的效果有影响。结果表明在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识别能力的改善效果受到了患者本身的情绪识别能力基线的影响, 而对新的情绪表情面孔较好的情绪识别能力可以持续到一个月以后。

4 结语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是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采用微表情训练工具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情识别能力进而促进其社会功能康复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当前的研究结果均表明提升微表情识别能力可以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识别,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微表情识别训练后其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得到了提高, 可以达到正常人未受训练前的状态。这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手段。

追踪微表情 篇3

关于人类表情的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的时代,除了《物种起源》之外,达尔文还写过一本书——《人与动物的表情》。时至今日,我们对表情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比如确定了人类的六大基本表情:高兴、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惊讶。之所以称之为人类基本表情,是因为这几种表情具有跨种族的一致性,甚至在我们的近亲黑猩猩身上也能看到。近些年来,关于表情最惊喜的发现莫过于心理学家们发现微表情的存在。

认识微表情

196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和弗里森受一位精神病学家的委托,对一段抑郁症患者用撒谎掩盖其自杀意图的录像进行检测。然而,艾克曼和弗里森起初并未从这段视频中发现该患者有任何异常表现。在录像中该患者显得很乐观,笑得很多,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任何企图自杀的迹象。但当对该录像进行慢速播放并逐帧进行检查时,他们发现在回答医生提出的关于未来计划的问题时,该患者出现了一个强烈的痛苦表情。这个表情持续时间仅为1/12秒,二人称之为“微表情”。

微表情是人类试图压抑或隐藏真实情感时泄露的非常短暂的、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它与普通表情的区别在于,微表情持续时间很短,仅为0.04~0.2秒。因此,大多数人往往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这种快速出现且不易被察觉的面部表情被认为与自我防御机制有关,表达了被压抑的情绪。微表情既可能包含普通表情的全部肌肉动作,也可能只包含普通表情肌肉动作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自发性的表情动作,可以表达六大基本表情。

由于微表情能够表达因外部压力而隐藏的真实的情绪,因此往往被视为重要的谎言识别有效线索。不过微表情产生的神经机制尚不可知,而且微表情出现的频率比较低,普通人对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也不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对研究微表情的科学家来说,开发一套微表情识别系统对开展微表情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微表情系统:识别微表情的利器

目前,国际上有几个科研团队正在开展对微表情的研究:美国的艾克曼团队、松本团队和谢里夫团队;加拿大的波特团队和李康团队;日本的博立可四团队;芬兰的赵国英团队以及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所的傅小兰团队。其中,艾克曼团队是开展微表情研究的主要力量,不过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保密的,未公开发表。

而国际上目前主要用于微表情识别和研究的测验主要有:短暂表情识别测验(BART)、日本人与高加索人短暂表情识别测验(JACBART),这两种测验是以往用来考察人们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测验。2002年,艾克曼开发了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METT)。研究结果指出,经过METT训练过的人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有明显提高。

表情是文化的产物,尽管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然而由于不同种族的面部骨骼肌肉组成差异,国外开发的微表情识别系统以及训练系统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而且国外研究团队建立的数据库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数据库采集的微表情并非是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下产生的,有些数据库则存在表情分析和编码不严格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也在微表情识别系统的开发上有了新的进展。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带领的团队运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正在对微表情识别与表达的基本特点及这些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人的微表情数据库。

微表情数据库是指大量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微表情所构成的资料信息库,它是人类微表情识别特点以及研发自动识别微表情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微表情数据库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研究结果以及计算机对微表情的正确识别。

傅小兰团队的微表情数据库采用自然诱发的真实微表情,并由受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所有表情视频的分析编码,大大弥补了现有国外数据库的不足,是我国科研人员创新的新成果。图2是该数据库的一个样例。

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傅小兰团队已自主研发了一套自动微表情识别系统。这套基于特定算法的自动微表情识别系统,能够自动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捕获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然后结合计算机技术,将物理特征表现为数字的形式,实现人脸的自动微表情识别。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比受过训练的人类被试者成绩更好,准确率更高。但是,目前这个系统依旧不够完善,比如对幅度较小的表情还无法达到很高的识别率,距应用到现实环境也存在一段距离。不过,这个微表情识别系统的建立已经预示着我国科学家对微表情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微表情识别的应用

说起微表情,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曾风靡一时的美国电视剧《别对我说谎》。在剧集中,那些经过训练的科学家似乎可以通过微表情轻而易举地洞察人们表象背后隐藏的心思和谎言。然而,现实生活中,经过训练的人是否能拥有洞察人心的能力呢?

微表情作为谎言识别的线索一直是科研人员和媒体大众以及国防系统关注的重点,基于以往的研究发现,使用METT训练程序能在1.5小时内提高个体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成绩平均提高30%~40%。研究发现,微表情识别能力高的个体其谎言判断能力也比较高。另外,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也与个性有关,外向、乐观自信、不墨守成规、乐于独立思考的个体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更强。

但是,微表情作为谎言识别线索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的确定。个体微表情的表达会受到自身撒谎动机的影响:一个人越是想掩饰自身的真实情绪,其微表情就越可能暴露他的谎言。但如果是善意的、无恶意的谎言,微表情测谎的准确性就有所下降。

撒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其心理过程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撒谎行为也多种多样。目前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微表情心理学”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比如以下这些说法:

单肩抖动——不自信的时候更容易单肩抖动。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单肩抖动就是不自信。

注视对方眼睛——人在准备好谎言时,更容易注视对方眼睛,以使对方相信或观察对方是否相信。但并不是所有注视对方眼睛的行为,都表示说话者在撒谎。

回答问题时生硬地重复问题——回答时生硬地重复问题很有可能是典型谎言。其实,重复也有可能是紧张造成的。

把手放在眉骨之间——当人感到羞愧的时候,很可能出现的动作是把手放在眉骨或者是额骨附近,用来建立一个视觉阻碍。但对有些人来说,羞愧时可能会低头。

这里的“微表情”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微表情,只能作为一种非言语线索。一项研究发现,在被考察的158个可能的谎言线索中有118个线索都与撒谎无关,包括瞳孔变化、姿势改变等等。人在撒谎时引起的行为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对于网上流传的一些说法不能太过轻信。

除了和谎言的关系之外,微表情与人类内在的情感过程紧密相关,微表情的出现和消失预示着人内心一个情感的转变过程。但是人是否能意识到自身出现了微表情呢?换句话说,人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被压抑的感情?艾克曼认为,人对自己的微表情是无意识的。不过他对这一观点缺乏实证的考察。目前,人们对微表情的识别过程及其神经机制的认识知之甚少。探知微表情的内在神经机制以及微表情的识别与表达,是微表情识别系统开发的科研价值所在。

在美国,针对微表情的研究已经应用到国家安全、司法系统、临床医学和政治选举等领域。在国家安全领域,有些训练有素的恐怖分子或其他危险人物可能轻易就通过测谎仪的检测,但是通过微表情,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虚假表面下的真实意图。并且因为微表情具备良好的测谎仪的特点,它在司法系统上也有着较好的应用。

此外,微表情还可以用于临床医学,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认知能力受损是导致其人际交流技能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微表情识别能力训练可提高他们对人类表情的识别能力。另外,在设计领域也有微表情的舞台,设计的过程也是心理编码的过程,良好的产品设计要能够诱导使用者对产品产生情感共鸣,表情是我们的情感共振器,设计师可以利用微表情创造出用户体验更加丰富的产品。

虽然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这套微表情识别系统,目前还无法完全投入实际应用,不过其前景依旧值得期待。希望心理学家们能够早日揭开微表情的真相,届时微表情将褪去神秘的面纱,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微表情透露你的内心世界 篇4

很多人都非常会伪装自己真实的内心情绪,但是无论怎么伪装,一些无意识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还是无法控制的。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体察别人内心世界的身心微表情。

1.人们在害羞、尴尬、情绪激动时都可能会脸红,具体属于哪种情况,我们要根据前面讲到的几种情境作具体判断。

2.紧握双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动作,它其实是动作者借此在信心不足时给自己打气,他的内心可能因为遭遇了挫折而十分紧张和焦虑。

3.吸烟者通常都喜欢用吸烟来安抚和掩饰自己的不安情绪,

4.人们通常认为抖动双腿是悠然自得的标志,实际上,很多人会借这个动作来平复自己焦躁不安的内心。

5.将手肘暴露在别人的视线之内,是一个人真诚内心的表达;如果一个人隐藏起自己的手肘,这说明动作者很没有主见或者生性非常胆小怕事。

6.当想象某个画面时,人的眼珠会转向右上方;当回忆某个画面时,人的眼珠会转向左上方;当体味某种感觉时,人的眼珠会转向右下方;当一个人在内心自言自语或者编造谎言时,他的眼珠又会转向左下方。

7.抓挠后颈是一种自我安慰动作,它说明动作者此刻内心可能十分焦虑不安。

8.当人们感觉非常不安时,他们会不停地摆弄衣袖、调整纽扣、摆弄手表。

9.做出脚踝相扣动作的人一般在内心深处都非常惊慌不安,他们想借由该动作来稳住自己的身体。

亲密关系中,找到付出与接受的平衡点

微表情教案 篇5

10月30日在成都大学启动的以体验咀嚼减压为主题的箭牌嚼吧成都站活动上,专程来蓉教大学生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的中华英才网猎头部总监宋安瑛告诉记者,研究发现,除加强内在调节外,以嚼口香糖为主的外部刺激也能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目的,

活动现场,不少大学生嚼着口香糖投篮,尽情地打地鼠,在跳舞机上疯狂一下……释放着自身的压力。不少勇于挑战自我的同学更纷纷报名参加箭牌嚼吧的微表情之星挑战赛。舞台上,同学们大方地回答着者宋安瑛提出的心理问题。“在面试的时候,我就是害怕!”很多大学生们这样回答说。

针对大学生在面试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压力表情,宋安瑛认为问题出在大学生面试时有患得患失的心理,“大家都想通过面试获得人生机会,所以心理压力会特别大!”对此,她建议,大学生最好在面试时抛开得失,抱着平常心去面对,“如果能把面试当成是与父母谈话对待,那么就能正常发挥水平。”

表情歌教案 篇6

2、初步掌握××| ×××|的节奏型。

活动重点

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初步掌握×× |×××|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根据歌词自创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幼儿做律动。

二、进行部分

(一)熟悉歌曲旋律。

1、欣赏旋律第一遍,幼儿可以随音乐随意做动作。

2、幼儿欣赏第二遍旋律,教师提出要求(有节奏的做动作或拍手)。

3、请幼儿完整欣赏旋律第三遍,幼儿哼唱旋律。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根据歌词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3、重点讲述歌曲中××| ×× ×|的部分。

4、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微表情教案 篇7

那么,语文教师——甚至推而广之到整个文科的教师,我们如何打造“幽默风趣”“激情洋溢”的高效课堂呢?当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做法。笔者认为,“幽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后天很难培养,但是,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教学“激情”,以我们积极主动的热情来感染熏陶学生;而表现教师教学激情的有效标志,莫过于教师的教学表情。下面,我将就教师教学中微表情的运用谈谈个人看法。

微表情,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其他的信息。教师把微表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的作用

(一)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对学生具有引导效能

“你们自身的行为是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你们的态度神色上的少许变化,儿童都能看得到和感觉到。我们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之中都会影响到儿童。”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这样说。初中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接受知识的更有效方式还在于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各种微表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有些时候,教师的一个疑问的眼神,往往比否定和追问更有启发性。

(二)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于是,我们教师就统统行动起来夸赞学生,这就与理论有背道而驰的嫌疑了。况且,总是语言的赞美未免俗套,数量多了连听者都不信了。这时候,教师如果把鼓励的语言化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拍肩,也许效果比虚伪的夸赞要好得多。

(三)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对学生具有评价功能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通过及时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扬成绩或者改正谬误。在进行有效评价的时候,除了运用一些已经成熟的评价方法,教师也可以更新评价方法。例如,赞许的眼神或许比公开课的掌声更真实,批评的目光也许胜过冗繁的说教。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领悟教师的微表情,用以指导和修正自己的学习。

二、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的误区

(一)很少使用教学微表情,以至于课堂死气沉沉

听过一些公开课,课堂教学效果实在不敢恭维。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讲台下恹恹欲睡,整节课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即使有一两句问答,那也是问的无聊答的无力,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这样的课堂不要说学生了,就是听课老师也深感乏味,还谈什么有效课堂?一位教师的教学日记中这样写道:“一位学生偷偷对我说,老师,能不能让我看到你的笑?我们都很怕您,不敢和您说心里话……”那位老师看到信时的感受是“心为之一震”,他反思说自己一直坚信“严师出高徒”,所以每节课都正经而立满脸严肃,有了教师的威严,却没得到学生的心。这位老师后来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从“重知识”向“重情知”转化,课堂气氛活跃,成绩进步很大,更重要的是,他真正得到了学生的尊重。所以,老师们,绽放你们的笑脸,不要吝啬你的夸奖,还给学生一个活跃的课堂。

(二)过度使用教学微表情,显得矫揉造作

也见过一些相反的例子。有一些公开课,课堂成了老师的舞台,他是导演,更是演员,而且演技高超,完全成了舞台的中心。看起来热闹,其实违背了最关键的教育原则——学生为主体。这是其一。还有些课堂,老师情绪过于饱满,以至于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偶一为之无可厚非,经常如此则显得矫揉造作,让学生反感了。此所谓“过犹不及”。

三、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的原则

(一)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要遵循及时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在不间断的活动中持续。既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呈现相应的动态性。因此,运用微表情与学生互动交流,必须具有时效性,各种引导、激励和评价必须要及时,否则就失去了价值。我们不能想象学生的回答老师在一分钟后再评价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要遵循适度性原则

教师课堂教学微表情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课题来定。于漪老师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情不自禁,声泪俱下。学生们发出一片悲咽之音。于漪老师的这一课,感人在于老师为学生创设的悲伤氛围,而创设情感氛围的,正是于老师的悲伤的神情、哽咽的语音。于老师把学生带入那个情境后,又适度把控了情感,进行了正常而又饱含深情的内容学习,这个“度”把握得非常好,进得去,出得来,游刃有余。

(三)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要遵循区分性原则

我觉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不同的课题适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技巧,包括教学微表情;二是针对不同学生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当然也包括教学微表情。例如同是批评某个学生,语言批评太直接,用表情表达则较为委婉。那么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建议用后者,而心理承受力较强的同学则用前者较为适合。

要想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们就要认真锤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在教学中充分而有度地运用教学微表情,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力,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

摘要:要想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们就要认真锤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在教学中充分而有度地运用教学微表情,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力,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

读懂BOSS“微表情” 篇8

势必会在事业上助你一臂之方……

很多时候老板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你,

有些人对老板的暗语不太敏感,

从而错失事业上的发展或晋升机会。

iTalk帮你洞悉老板:“微表情。

职场微表情之言外之意,你必须知道!

职场上瞬息万变的事情已屡见不鲜,而这些瞬息万变都是有原因的,作为老板不会无缘无故对你做出任何裁决,很多问题在老板觉得有问题的时候都曾经暗示过你,当老板暗示职员的时候,作为职员的你有觉察吗?

虽然对于老板的微表情敏感是好事,这样能使你能在第一时间把握先机,占领高地,成为老板身边的红人,但并不是所有老板的微表情都与你有关,有些可能是老板私人问题从而影响工作情绪,非工作内的老板个人的微表情是否也需要在意呢?怎样才能知道老板的微表情是否有关于工作呢?其实确实有部分老板会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中,而当你不小心碰上这样的情况要如何应对?

想要知道老板的微表情是否是个人情绪,首先要对老板有一定了解,其次通过周围环境或事物进行推敲,方能得知结果。没有哪个老板会排斥一个能在第一时间理解他的员工,对老板的了解越深,你们的之间的关系才会越亲近,当然好事也会第一个想到你。

老板个人情绪

老板烦躁的将你汇报的急件丢掷一旁说:“等会看”。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是需要将文件比较着急的部分告知老板,不要因为老板个人情绪而不敢汇报工作,一旦工作进度被搁置最后责任人还是你,这时候无论老板如何烦躁你都需要将文件着急的部分汇报给老板,并且说话要较平常小心谨慎,尽量不要碰触雷区。

非老板个人情绪的微表情老板这么说或做,说明你要谨慎

当上司试探性地对你说:“我听说你跟xx关系不太好是真的么?”

当老板问你关于公司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时你一定要谨慎回答,首先作为老板他对下属的人际关系是很敏感的,没有任何一个老板希望下属之间太亲密,老板都是善于观察的人虽然很少说,很多事情都是看在眼里,当老板开口问你的时候,就说明这事他比较在意了,所以当他开口问你个人的人际关系时是在试探并且提示你,他的潜台词一般会是“我不希望你跟谁谁谁走太近,你要明白你是在为谁做事”。此时可以以中立的态度回答,但在日后工作中要尽量保持距离。

BOSS暗语:“我不希望你跟谁谁谁走太近,你要明白你是在为谁做事。”

当上司认真地说:“有个项目交由你全权负责。”

一般上司这么说的时候,你要开始掂量下自己现在能力以及自身的职权有多大,上司这么说的言下之意就是用你现有的职权把事情做好,不要做不该做的事。这句话对于你来说发挥好了是把双刃剑,在自身职权范围内把工作做好并且做的漂亮势必也会在你的职场道路上增色不少,反之若为了完成任务做了越界的事情,那么老板会重新权衡你的职位是否需要调动,他也许会觉得给你过大的权利,导致你已经对工作职权界限模糊不清了,什么事应该做与不应该做,要分清楚,也不要为了面子而逞强,自己本身若感觉压力过大需要及时向老板请求支援,毕竟完成工作是首要任务。

BOSS暗语:“在你职权范围内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越界。”

当上司认真地说:“好好干,我的位置早晚会轮到你”

老板这么说的时候要明白他的双面语,一方面作为老板希望员工可以斗志昂扬的为工作奉献自身全部的精力,以此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另一方面也会在第一时间枪打出头鸟,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希望自己被替掉,不希望任何一个人的能力超越他,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他的权威是不容任何人动摇的,他们希望看到下属之间良性竞争,但绝不会容许下属超越自己,老板这么说的时候,作为下属要谨慎,不要做那只出头鸟。

BOSS暗语:“我不希望下属有取代我位置的心思。”

跟热播电视剧学习职场微表情

老板的心思猜不透,你是否很困惑怎么老板的心思那么复杂,完全难以捉摸,有时候工作做的好,或不好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当你这么想的时候根本原因在于你对自己的老板还不是很了解,最起码你不了解老板想要什么,下面跟着热播剧学习如何解读BOSS微表情。

职场微表情练成术之热播剧范例

无人不知的《甄嬛传》是古代职场翻版,宫廷如职场,充满变数,说不定下一秒被打入冷宫的就是你,而甄嬛是如何从充满变数的宫廷中获得皇宠并从皇上的微表情中就能判别皇上的喜怒哀乐的呢?热播韩剧《当男人恋爱时》反映现代职场,机会就在转瞬间,稍纵即逝,通过对老板入微的观察第一时间对老板的微表情做出反应,从而拉近与老板的距离。两部不同题材的电视剧同时反映出有关微表情的事例,让我们跟着热播据去取取经把!

微表情必杀技:换位思考VS“微”机表现

《后宫·甄嬛传》

导演:郑晓龙

编剧:流潋紫,王小平

主演: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

类别:传记历史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集数:76集

地区: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改编自流潋紫所著的同名小说。由蔡少芬等人主演,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制作。该剧是一部典型的职场案例,讲述一个单纯青涩的少女如何在后宫争斗中博取后宫之首的位置,铲除各种障碍让皇上对她信任有加。

换位思考占领先机

甄嬛传着实火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后宫佳丽们的明争暗斗,表面上看都风平浪静,私底下动用各种手段就为获得恩宠,与现代职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为争取最大权力人的赏识,而甄嬛在剧里俨然是活脱脱一职场白骨精,通过最短的时间搏得后宫之主地位。

为什么只有甄嬛能取代皇后的位置,原因之一还是她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过人的胆识,别人对皇上敬仰万分,她却常与皇上开玩笑,与皇上谈心聊天,通过日常的接触了解,甄嬛可以从皇上脸上很细微的变化得知皇上的喜怒哀乐,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有时候皇上有烦心事去到甄嬛的寝宫,甄嬛只需看一眼皇上就知道该怎么做,她不会吵着让皇上陪他去做什么,而是静下来陪皇上呆着,皇上想说话就陪他聊聊,不想说话就想办法替皇上解解闷,并且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皇上的喜好,她会站在皇上的角度替皇上思考问题,必然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像一个朋友一样与皇上相处,时间长了皇上也卸下防备之心,会常与甄嬛谈心,并且一切好事也是第一个想到甄嫘,甄嬛日常对皇上细致入微的观察使得她的宫廷道路虽坎坷,最终取得后位。

nlc202309031733

当男人恋爱时

导演:金尚浩

编剧:金仁英

主演:蔡正安

类型: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集数:20

讲述了在人生中某一瞬间主角们沉浸在绚烂爱情热风中的痴情浪漫爱情故事。剧中宋承宪以野情男人亮相,与开朗可爱并略带挑衅的申世京所展开的热恋故事备受期待,身为社长的韩泰成(宋承宪饰)与徐美都(申世京饰)展开一段地下办公室恋情的故事。剧中美都在一次向韩社长汇报工作时,碰巧遇到韩社长正遇烦心事,见到美都来上报文件,立马严肃回答说:“放那吧”!而美都坚持说急件现在就要看,这时韩社长几乎达到暴怒的程度,接过文件打开一看是美都画的笑脸,为其加油。瞬间心里释然好多,作为同公司的同事,能读懂老板的面部表情,会让你的职场之路更顺畅。

解读职场BOSS“微表情”

当遇到BOSS微表情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积极回应都是好的,若是老板本身个人情绪问题该怎么办,如何巧妙应对BOSS的微表情,才能使你的职场道路更顺畅,职场达人为你支招!并不是所有老板的微表情你都要理会,并做出改善,假如老板的微表情是他自身情绪问题你可以不予以理会,

遇到老板微表情你首先要反思自己有无过错,

有则积极改正。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胜过一切。

iTalk:通常您对于手下不是很满意的话会怎么做,会再三暗示提醒吗?

马客:一般不会再三暗示,一次两次的提醒就够了!对于工作,基本会直言要求。比如,某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或者能力成长慢,可能会提示:“你要加油啊”。

iTalk:您认为需要通过“微表情”暗示的事情有哪些?

马客:非工作直接相关的事情,比如员工间的人际关系处理等。职场人际关系向来都比较复杂,过于亲密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工作的客观度,但这又不能说是纯工作的事情,所以遇到关系方面的问题,我会直接通过微表情去暗示。牵扯到工作内容一般老板都会直说。

iTalk:遇到老板的任何“微表情”都要调整吗?

马客:区别对待为佳,和自己工作有关的老板“微表情”需要多多关注,及时调整,让自己做的更好;如果是老板的个人情绪和心态,与我何干?我们需要接纳和理解别人的情绪,但没必要调整自我。当然想要了解boss的微表情要通过长时间互相的了解与观察,当你有了一定的了解自然而然的就知道,有的老板习惯性的早上会比较容易烦躁,像这样的都是个人习惯问题。不需要理会,你只需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iTalk:对于BOSS的“微表情”应当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马客:老板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情绪,所以对于老板的“微表情”,作为下属,只要做到细致观察,区别对待,平和心态就好。

iTalk:您是否有遇到过BOSS“微表情”的经历? 马客:曾经在外企打工,一个重要的会议报告,数次修改提交老板,老板最后皱着眉头说:“就这样吧”,那时感觉就像一个泄气的气球,老板对此不是很满意,也不好意思直言不满,后来我回去继续调整完善,第二天拿出了更好的版本,终于满意。这样的工作态度使我很快得到老板的认可。

漫画表情教案 篇9

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不像其它画种以使用材料和工具来定名,它这个“漫”名,集中到一点,是指它的艺术形象。它在对象外貌的描绘上,摆脱一般绘画常规——结构、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实况的约束,进行高度概括,极度夸张,大幅度的变形,甚至离形的提炼,以求得其特有的典型化,他给人们感受到的是风趣横生,品味无穷;是寓严于诙,寓教于乐;它能在谐趣中对人动之以情,晓之以情,导之以行,是一种特有的造型艺术享受,漫画使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提供了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也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学习内容

通过欣赏和学习创作漫画,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现象,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从而使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价值观有更深层的了解与判断,以漫画的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所以在学习漫画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同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联想力,表现力,可以使绘画水平不一的同学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漫画的创作中去。

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在绘画领域中,漫画对于学生来说是平时接触最多的一个画种,但据了解,无论是从书刊杂志,影视媒体或是游戏中,同学们对于漫画的认识也仅限于日本、美国的漫画卡通形象,虽然大家都喜欢看漫画,但并不了解漫画的种类,漫画的创作意图,以及漫画的制作方法,所以非常有必要开设这节课使学生更充分的理解漫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漫画的基本常识,认识漫画具有娱乐功能的同时还有教化功能,审美功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喜欢漫画。

(2)尝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自己设计漫画人物。

2、过程方法目标:(1)欣赏漫画作品

(2)使学生能用简练的线条对事物进行夸张,提炼,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素材,画一幅或一组漫画。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表现力。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

(3)欣赏自己和他人的漫画作品,交流不同见解知道漫画艺术与我们生活紧密关系,能用正确眼光去分析漫画作品。

课题:漫画人物表情。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对人物表情的夸张、变形。

教学难点:夸张“漫化”的过程。

作业要求:参考课本上的照片,创作一幅漫画像注意夸张人物表情。

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学生用具准备:作业纸、铅笔、钢笔或水彩笔。

教师教具准备:优秀的漫画作品、投影仪、投影片、图(照)片、课本、彩色粉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秩序,检查工具携带情况。

二、导入课题:

(出示三毛漫画像)同学们首先看黑板上的一幅画,画上画的是谁?(学生齐答:三毛)

三毛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你们瞧,作者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一幅三毛的漫画像!那么,现在请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画中的三毛?

(三毛很消瘦;光着脚,衣服很单薄;双手捂着肚子,好像很痛苦的样子。)

好,同学刚才说三毛好像很痛苦,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全班齐答:表情。)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漫画人物表情。

(板书课题:漫画人物表情)

三、讲授新课:

漫画这种形式我们并不陌生,可以说它已经成为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幽默艺术形式。它和我们以前画的线描人物不同,除了要求把人物画像还要特别注意夸张人物的特征和表情。

人的表情是丰富的,除了痛苦的表情之外,还有……(学生纷纷站起来说:有高兴的、笑的、哭的、发怒的……)如果我们用四个字概括为,即为……

(学生齐答:喜、怒、哀、乐。)

板书:喜、怒、哀、乐

1.学画人物的各种表情 下面呀,我要考考同学们的演技,请你们模仿一下喜、怒、哀、乐这四种表情是什么样?(同桌的两位同学互做一下)好,老师看到这位同学做得非常好,我们请他到前面表演一下。(全班同学鼓掌)

喜:眉弯,眼眯,嘴上翘;

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哀:眼、嘴向下,眉头皱;

乐:眉开,眼弯,咧嘴笑。

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四张脸,请四名同学到前面来给他添上五官,分别表现出喜、怒、哀、乐四种表情。

看来,画各种表情的方法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那么如何把人物画得更像,我们除了要抓住特征,还要学会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2.学习夸张“漫化”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看这张投影片。

这幅画对人物表情“漫化”的过程做了形象的概括。这幅画分三步完成。

第一幅:是观察。找出人物的特征。(五官、发型、脸型)

第二幅:从外形上进行了适当的夸张、变形。(如头部、下颏等)

第三幅:不仅在外形上进行了更大程度的夸张,更重要的是对人物表情进行了夸张。它比第一幅笑得更厉害,性格显得更加开朗。

由于作者对神态抓得准,所以给我们的感觉是比写生更像本人了。

3、示范作画步骤。(出示憨豆先生照片)这是一名著名喜剧演员的照片,下面我们就学一学如何用漫画的形式把它画下来。

首先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他的外貌特征。

(胖脸蛋、大鼻子、眯着眼、咧着嘴笑得很甜、歪着头……)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演示作画方法。

小结:从这张画可以看出,漫画不仅是夸张人物的特征学要把人物的表情夸张到极限。

4.布置作业: 选择你身边的同学,注意夸张人物的外貌特征。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反复想人物夸张“漫化”过程图,告诉同学们作业不可能一次完成,同学们要反复观察和练习后,选一幅最理想的定稿完成。

请画得好的同学直接画黑板上

1.作业讲评:请同学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一下,教师讲评,学生互评。2.提问:通过画漫画,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答:漫画看似简单,寥寥几笔,还真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反复练习大量的草稿。)

五、本课小结:

上一篇:在分局半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冬季四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