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设置汇报材料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程设置汇报材料(精选8篇)

新课程设置汇报材料 篇1

2011.11 新课程设置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海洪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课程设置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海洪中学始建于2001年,学校总占地面积40多亩地,有教职工数184人,专任教师174人。建校以来,学校就确立了“科研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学的发展思路。新课程设置标准颁布后,我们本着“积极贯彻,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

我校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方面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组织保障,顺利实施。为确保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学校及时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机构。成立课改工作领导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加强决策和部署,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要求以教导处为主体,协调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其中,教导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政教处负责开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落实好活动基地;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教育,保证各门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合理调配师资,科学安排课时课程。

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最大难度是师资的搭配不够,每个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项项全能,总有长有短。这就极大的制约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我校为了克服这方面的缺陷,将现有教师的各科能力定值排序。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数次集体讨论,确定扬各教师之长,避各师之短,合理调配现有师资,较好地调配了师资力量,保证了开全课程的需要,同时科学地安排开足课时。使所有课程尽可能地得到全而有优,所开足课时足而有恰。

三、加强培训,更新理念。

1、健全学习制度,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学校一贯重视学习,每学期有理论学习计划,每月有学习主题,每次有具体安排,使广大教师加深了对新课程的理解。

2、外出学习等形式,及时全面地从多渠道开放式培训。学校通过各种会议、校报、校园网、家长会等渠道,通过专家报告、宣传课程理念及讲课技巧。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各项课程实验培训活动,如北师大、华师大、太原实中、太原36中、太原37中等,仅2010年就有60多人次教师到外地考察、参观、学习。

3、开展校本培训,提高学习意识。学校开设了教师论坛,全校教师参与论坛,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表演说,谈经验、说感受、诉疑惑。

在不断学习和思考之后,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提出了“人本管理,优质高效,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思想,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真正办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学校。

四、完善课程设置,培养综合素质。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音、体、美等课程,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及课时数的现象。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这几门课程。

2、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深挖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3、学校实施“1+1”工程。提倡、鼓励并支持教师在带好自己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能够胜任第二或更多课程,以确保地方课的顺利实施。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全部按照课程设计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

4、配置先进设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培养综合素质。学校定时开放图书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学生图书角,并开展学生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心得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为每一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并都能上网。学校健全理化生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使每学期理化生实验开出率达100%,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加强科研,提高水平。

“以教研为基础,以教改为契机,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开辟科研强校之路”,这是我校的共识。

1、学校由教导主任负责教研工作,开展课堂教学交流与研究活动。一是坚持进行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由组内成员轮流主持,研究本周的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二是进行课堂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堂教研课。此外,还举行课题实验教师执教课题实验课、“学校能手”评选课等不同形式的课堂交流活动。三是进行“同课异构”即同一课内容同校不同的教师讲或同一课内容不同校不同的教师讲。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导处定期开展备课检查、作业检查,实行作业量审批汇报制度。并组织举行了教师优秀教案、学生作业展览。必须布置地方课、实践课、英体美课的家庭作业。

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更新观念,办规范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海洪中学课程设置具体安排表

初一

初二

初三

科别

课时

具体分类

科别

课时

具体分类

科别

课时

具体分类

政治

政治

政治

语文

含作文2节

语文

含作文2节

语文

含作文2节

数学

含2节自主学习课

数学

含1节自主学习课

数学

含2节自主学习课

英语

含3节自主学习课

英语

英语 4

地理

物理

物理

含1节自主学习课

生物

含1节自主学习课

地理

含1节自主学习课

历史

生物

含1节自主学习课

历史

音乐

历史

音乐

美术

音乐 1

美术

体健

含健康1节

美术

体健

综合实践

研究性学习1节

体健

含健康1节

综合实践

研究性学习1节

信息技术2节

综合实践

研究性学习2节

信息技术1节

地方课

学法2节

信息技术1节

劳动技术1节

民族常识2节

地方课

学法2节

地方课

学法1(英语)1节

安全与法制1节

民族常识2节

国学诵读1节

安全与法制1节

安全与法制1节

民族常识1节

学法2(化学)1节

总课时

总课时

新课程设置汇报材料 篇2

(材料)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 不多久, 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 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 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 另一个小姑娘也跑来对母亲说:“妈妈, 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 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 望着那个被刺破手指头的孩子, 母亲陷入了沉思。

作文要求:根据这则寓言, 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 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材料分析:从材料中不难看出, 这则寓言中的两个小姑娘对这个玫瑰园的看法显然都是片面的。而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点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 是再正常不过了, 从某方面讲是好事。因为这最起码表明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学然后知不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叶障目, 就会忽视了许多有利的因素, 对于自己的进步十分不利。总之, 应相信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因为我们拥有智慧的“八角扇”。

综上所述, 给材料作文, 不论是哪类材料, 首先通读材料领会主旨, 准确把握要点, 切实体会创作者的意图。这样, 作文才有了前提。

写作体会:近几年, 考生们在写作材料作文时往往只注意题目中的“话题”和“要求”, 却忽视了话题中的“话题”——“材料”。其实, 在所给材料中蕴藏了许多信息, 有待我们去挖掘。分析好材料, 把握住这些信息, 考生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材料, 把握要点, 从而更从容地下笔。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捕捉和运用好“话题材料”中的信息的重要性。

第一,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材料的主旨, 打开思路。

话题材料提示了话题的实质, 是话题的最好诠释。如浙江省温州市的材料作文——有这么一个故事: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不久, 有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 (杜鲁门) 这样的儿子, 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的说:“是这样, 不过, 就还有一个儿子, 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 他正在地里挖土豆。”请以“同样自豪”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如果不仔细分析, 我们就会在脑子里产生疑问:是什么让人感到“同样自豪”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脑子里没有一个“范例”, 就会对这个题目感到空泛、虚幻。如果认真阅读材料, 就会豁然开朗。原来“同样自豪”的是“总统和农民”, 那么, 也可以是“成功与失败” (只要过程是付出) ;可以是“伟大与平凡” (只要目的是贡献) 等等。这样写作的思路就更开阔, 正可谓“海阔天高”。

第二, 捕捉和运用好这些信息, 可以找到与众不同的立意。

某些“话题材料”实际上提供了主题范围, 给学生写作提供了便捷的主题取向。如:生活中, 有无数美好的人、事、物——一颗美好的心灵, 一份美好的情感, 一个美好的梦想, 一段美好的往事, 一处美好的风景……这一切, 就在我们身边。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感受美好”这个话题很空, 那么我们要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主旨呢?不妨先认真研读一下材料, 从而可以提炼出以

下几个可供选择的主旨: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梦想;美好的思念;美好的自然或社会风尚……总之, 通过这样的研读、提炼, 总比只针对“话题”冥思苦想来得快、来得准, 这样做, 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第三, 捕捉和运用这些信息, 可以增添文章的亮点和感染力。

“话题材料”里的文字, 多是千锤百炼的名言警句, 有的是经过命题老师精心构思的短文, 大都句式整齐, 语言优美。考生若灵活运用, 将这些文字巧妙运用到文章中去, 就能增添文章的亮点和感染力。

如江苏省中考作文题——“和”字, 字祥义丰, 意味深远, 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对人和善、和蔼, 对已平和、气和;家和万事兴, 近邻和胜亲人;商场上和气生财, 困难时和舟共济;人类向往和平, 世界需要和平……请以“和”为话题, 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 自拟题目,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有篇《以和待人》的满分作文第三节是这样写的:“以和待人的商人, 和气生财, 生意兴隆, 财源滚滚;以和待人的官员, 广纳良才, 和百姓打成一片, 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以和待人的文人, 广结良友, 人缘看好;以和待人的国家, 与邻国相处融洽, 没有战争的干扰, 百姓安居乐业, 其乐融融……”

这段话从“话题材料”出发, 仿中有创, 文字优美, 成为文章的亮点。既然如此,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充分捕捉和运用这些信息, 从而较好地运用到我们的正常的作文教学之中呢?

写作指导:写材料作文, 除了注意到以上三点外, 还需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 处理好材料。如何处理?第一, 要“深”读。明确写作范围, 了解写作要求, 读材料, 要读细致, 读全面。第二, 要“宽”析。材料信息量大, 要多作分析, 不能拉得黄牛就是马。第三, 要“窄”选。结合自己感情最深的一个方面去发挥, 一般不要面面俱到, 要善于取舍。第四, 要立“新”。要善于依据材料而又高于材料, 立意不落俗套, 构思方会巧妙。第五是要防“失” (失误) 。如议论文在引述材料后就抛开材料, 另起“炉灶”, 对材料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粹的要点, 文章立意就会过浅甚至过偏等。

其次, 就是严格审题。材料作文的审题大致分如下四步:一要读懂材料, 二要看清要求, 三要选好角度, 四要联系实际。这样, 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现实意义。

再者, 就是要扣住材料作文的特点。材料作文的特点在于读写结合。在实际写作中, 应时刻扣住这个中心, 才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较出色的考场作文。

新课程设置汇报材料 篇3

一、教学改革

1.1工作基礎

“九五”期间天津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积极开展材料力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里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主持单位之一;在《国家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中,天津大学材料力学课程建设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加强,深入开展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与实验内容、考试、考核方法等改革,以材料力学课程新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工科基础力学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2000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与国家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都十分重视《材料力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近年来在政策与经费上给予了优先的考虑,对《材料力学》的精品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多媒体课件,教改项目立项等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的更新,实验教学的改革方面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1.2教学内容

材料力学课程改革简介《材料力学》是工科重要的基础课,该门课程从面向新世纪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出发,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在教学方面,重组《材料力学》课程体系,突出了课程的任务,训练了学生用计算方法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新课程体系打破了按基本变形小循环的编排方式,按知识单元重组课程内容,将雷同内容归并成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新体系分为基础篇、扩展篇和接口篇,以适应不同类型专业对课程内容的需求。接口篇引入反映近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该篇采用研究型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改革后的多模块化教学内容实现了精简学时因材施教,材料力学分为四种类型,(1)48学时(工程力学),(2)64学时,(3)80学时,(4)96学时,可供不同工科的不同需求,提高了总体教学效率。

新的教学内容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定性分析结果正确性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且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以材料力学课程新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工科基础力学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成果2000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材料力学》实验是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工作包括: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构建了三个层次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体系①对经典实验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增加了实验内容,如拉伸实验和电测主应力实验。增加设备套数,扩大规模,同时增加实验中的可思考内容,②开设了一批选做实验③开发了一批综合性研究型实验。

1.3教学方法

材力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内容表达的启发性,在教学安排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方式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开展学生课外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学生自己选题、查资料,经过讨论、计算和结果分析等过程写成研究论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为确保基本要求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发展,我们进行了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开展了有限开卷考试、论文成绩与闭卷考试成绩结合的改革工作,受到学生的好评。

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编辑了适合课程基本要求的材料力学双语自编教材。收集建立了国外高水平教材的有关素材和参考资料库,为教师研习和消化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提供直接帮助。

1.4 教学手段

材料力学教学积极采用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材料力学示教型CAI课件》参加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的立体化出版工作。《材料力学》建有网络课程,开发网上教学资源,发展远程教育,流媒体课件可以网上使用。已经建成适用于自己的教学系统;学生课后学习可用《材料力学》导学系统,教师备课可采用《材料力学》课程素材库、试题库等,课堂教学采用新的课程体系、CAI多媒体电子课件,对于已有的助教型教学软件,教师使用前进行二次开发,形成自己的备课风格,材力教师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使其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作用,将多媒体与黑板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内容占总内容的70%以上,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容量,提高了授课质量和教学质量,受到学生的欢迎。

1.5教材及相关资料

材料力学课程注重教材建设,已出版1本面向21世纪课程材料力学教材和6本其它材力教材以及材力教学参考书,所编教材从内容到结构层次能够体现教学大纲要求,符合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层次清晰,例题丰富,便于学生的自学。

高一化学新课程学习汇报材料 篇4

重庆市双桥中学

化学教研组

2012年3月31日,我校化学教师雷雨见、张金花、王兵前往大足区大足中学参加了大足区教研室举办的高一化学新课程学习。我们三位教师在大足中学整整学习了一天,在这一天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我们的学习过程及感受汇报如下:

1、当天上午我们首先听了大足中学化学教师范老师的一节习题课,这节习题课主要的知识点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的章末复习题,在这节习题课上范老师完全按照新课程的标准组织教学,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流程大致是这样的:(1)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大家都觉得比较难的题,在讨论过程中范老师进行了巡视并与部分学生共同讨论。(2)学生代表汇报比较难的题目,教师把这些题目写在黑板上。(3)上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情况,把不同的题目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并安排各小组组长组织好本组学生进行讨论。(4)各小组针对自己讨论的题目分别派代表上黑板进行讲解,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有时进行了技巧性的点拨。

2、听完范老师的示范课后,紧接着我们听了教研室杨才锡老师的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教材分析,杨老师主要为我们分析了课标要求、教材浏览、教材比较、必修1教材浅析、必修2教材浅析。在分析中杨老师特别强调老师们在高一教学过程中应该跟着教材和课标走,不要补充过多的内容增加学生的负担,以免造成学生感觉化学学习很难,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3、当天下午举行了一个交流会,在会上杨才锡老师首先传达了关于重庆市举行的新课程化学竞赛的通知,在通知中杨老师强调各位化学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参赛,这样一方面有利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这些学生为我们大足区争光。然后杨老师组织听课教师对上午范老师的习题课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各位教师都谈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得到杨老师的一致好评。最后杨老师强调我们教师不光要教好书,而且要注重科研。

4、交流会完后我们听了大足中学高一的一位化学教师的展示课,该课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化学能与电能”。上课教师根据自己编制的导学案组织学生教学,大致流程是这样的:(1)教师发给学生导学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2)教师以生活中的一个有关原电池的事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教师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实验完后派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4)教师以问题的形式针对本节课重点知识进行讲解。(5)教师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拓展和练习。通过这次对新课程改的学习,我们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

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的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

双桥中学化学教研组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十年汇报材料 篇5

(2012年4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正值全校上下学习贯彻省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之际,省教育厅教研室王老师一行在百忙之中,深入我校调研指导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这既是对我们十年课改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我们向各位省垣教育专家学习先进经验的一次难得机遇。在此,我代表珠固中学全体教职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我校十年课改工作作一简要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祁连山脉东段,东北与甘肃省天祝县接壤,南邻本省互助县巴扎乡,西接本县仙米乡,距县城72公里,是门源县的东大门。行政区域面积1003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1287户5229人,有藏、汉、土、回、蒙古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65.5%,藏族人口占62.75%,是一个藏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乡。

全乡共有适龄少年316名,适龄儿童572名,共有在校生1020人,其中住校生749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5.6%、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学期末在校生巩固率100%。全校共有教职工110名,其中女53人,正式专任教师45人,特岗3名,见习10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二、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革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初步形成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强化寄宿制学生服务水平,坚持明德全人教育”的办学特色。我们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初触课改,克服困难,摸爬滚打干三年 自2002年全县课改全面启动以来,我们满怀激情推行课改,全校教师都对课改充满美好憧憬,但当时课改之路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面对困难,我们积极寻求对策,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狠抓落实,确立了适合学校长远发展的课改目标,保证了学校课改实验稳步推进。

一是立足实际,着力分析本校课改特殊性。从地理位置看,学校地处门源县东大门的峡谷地带,地域与甘肃省和海东地区相连,外县文化影响较大;从民族分布上看,学校所在村汉族较多,其余大多数地区以藏族为主,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从家庭教育来看,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家庭教育盲目性过强,留守学生逐年增多,隔代教育学生比例不少。从学校自身来看,学校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差距很大,小至六岁,大到十七八岁,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学校又为一所寄宿制学校,住校生占绝大多数;教学点较多并

且分散,办学规模很小;学校办学条件落后,信息技术设施、音体美等实验设备一片空白;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矛盾突出。可以说,我们没有现成的任何一套课改成功模式借鉴,没有一个典型的案例让我们“拿来”。

二是更新观念,科学确立学校课改工作思路。我们结合实际,不断更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实际,提出了以“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建立学习型学校;以研究型学习为突破,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评价与综合评价为突破,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核心,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形成了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目标、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学生评价为突破、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课改体系,找到了一条适合学校长远发展的课改实验之路,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员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为了更新教师的观念,顺利实施新课改理念,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召集教师集中学习新课改理念,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边学边讨论,教师个人边学习边反思,力求让每位教师准确把握课改内涵,明确把握新课改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反思教师教学中的成败。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的教学观摩活动来借鉴

经验,使教师不断提高操作新教材的能力。另外,在校内精心组织各种教学评比活动,认真总结反思,稳步推进了学校新课改进程。

这样,我们摸爬滚打做了三年的课改实践。三年来,既有山重水复的迷茫,又有柳暗花明的惊喜。三年来,催生了学校新的教学理念,激活了教育发展潜力,推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二)推进课改,以校为本,兢兢业业又三年。我们在县教研室专业引领的基础上,以校为本,确立了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整体提高”的教研思路,构建了“一实、二抓、三课、四拓展”的校本教研方式,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实”:即校本教研要实际化,具有可操作性。校本教研围绕珠固乡基本情况展开,研究解决学校实际出现的问题,不空喊口号,不搞形式化,通过有效切实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解决学校新课程实施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抓”:即根据学校实际主要抓青年教师培养和现代远程教育。一是抓青年教师培养:我们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每年新上岗教师较多,中层领导干部干部都为35岁以下教

师,青年教师占89%。在校本培训中,我们特别针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不仅要求青年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而且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的培养,经常性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撰写教学随笔,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二是抓现代远程教育:学校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师生视野狭窄。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并结合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在全校开展了以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听评课为主的学习研讨活动,为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补充教师充实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队伍中,安排专人负责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运作、管理、维护工作,确保了远程教育设施正常运转。

“三课”:即校本教研的三大模块。一是课堂教学: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学生来自农牧区,学生放学回家忙于家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对此,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要求,全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交流的新课堂,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巧妙进行教学资源融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形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是课题研究:为使科研工作更加规范化,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包括课题规划、立项、研究、过程管理、结题验收、档案管理等内容的管理制度,增强了科研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因为我们处于经济欠发达农牧区地区,少数民族较多,社会和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氛围不浓,学校内寄宿制学生占绝大多数,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普遍较差。这成为制约学校健康、全面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学校开展了针对性课题研究。目前,学校共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常规教育等内容开展县级研究课题11项,校级课题20余项,有州级课题《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顺利结题。三是校本课程开发: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突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学校校领导亲自带领中层领导干部深入学生家庭、课堂,深入学生生活,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研及指导,构建校本课程社会——学校——学生体系。最终,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共开发出校本教材三套:《美丽的家园》、《快乐成长》、《行为点亮人生》,并由年级组具体负责实施。

“四拓展”:即拓展学校管理者的校本教研能力、拓展校本培训渠道、拓展校本教研平台、拓展教师专业成长渠道。

一是拓展学校管理者的校本教研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我们坚持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切实加强学校校本教研管理者队伍建设,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提高管理队伍的校本教研能力,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定期召开会议共商校本教研领导机构科学化、规范化,做到校本教研管理精细化。不断细化领导班子分工,并选拔了一些有培养前途、踏实肯干、管理能力较强的优秀年轻教师补充到中层干部队伍中去,给他们分配了任务,安排了工作。此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拓展他们校本教研能力。二是拓展校本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结合县教育局教师培训规划,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学校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和校本培训,采取外出培训,学校集中培训、光盘培训、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在资金困难、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仍不断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培训活动,呈现出了培训力度大、规模广、重点明的特点。2005年以来,共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62人次,省级培训196人次,州级培训356人次,县级培训400余人次;在校内,积极创设条件,搭建教师学习、交流、锻炼平台,实施现代远程项目,共举办各种评优、教学能力评比、业务培训百余次,参加教师达2000余人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已形成了一个以“校本培训为主,县级培训为导,自我培训为辅”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训模式。三是拓展校本教研平台,全面提升师生素质。我们一方面虚心接受上级领导的检查指导,在省、州、县上级领导的检查指导中,我们及时整改上级领导提出的问题。积极外派教师参加县级以上教研活动。同时,学校在校内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努力拓展学生素质发展平台,在校本教研理念指引下,教师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每年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化学、英语、语文能力等竞赛,明德智能创意大赛,全省青少年科技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明德项目 “优秀学校”、“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3次,获得州级“文明学校”、“十佳学校”等荣誉称号8次,获得县级“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12次;教师个人在县级以上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达到200余人次,学生个人在县级以上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达到800余人次„„四是拓展教师专业成长渠道,推动校本教研更快更好发展。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成长过程有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实践智慧的提升,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

学校通过个人实践、同伴协作、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全力拓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渠道,实现教师自主地、能动地、开放地,有目标、有规划、有特色的发展。

(三)深化课改,以生为本,良性发展新三年 一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新课改健康发展。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呵护下,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各类项目的机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全县农牧区寄宿制学校中的佼佼者,努力在全县农牧区学校实现三个“率先”:率先实现布局调整,大力优化了学校资源;率先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现代化,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网、校园局域网、宽带网,实现“三网合一”和“班班通”教学,教师争用笔记本进行多媒体授课,教育教学手段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和跨时代的飞跃。既转变了老师的教育理念,又打开了学生放眼世界的窗口。学校孩子再也不会因为路途遥远、行路艰难而放弃上学的梦想。即使是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也能观看卫星电视、上网浏览查询,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分享现代文明的阳光雨露了;率先实现硬件设施建设最优化,先后兴建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教学楼、学生食堂、开水房、锅炉房。音体美、理化生实验等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二是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加强住校生管理。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一套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学生管理特色。学校把培养学生,尤其是住校生良好行为

习惯作为住校生管理工作的重点,我们把此项内容作为专项课题进行长期研究,并开发了校本课程《行为点亮人生》,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重点,将其理论化、系统化、课程化。同时,采取生活指导老师精细指导、班主任耐心教育、学校人性化服务等措施,多措并举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寝室安排一位兼职生活辅导老师,全面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充分尊重孩子人格,切实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关心学生疾苦,认真把老师对学生的爱落到实处;针对不同年级寄宿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实行人性化管理,创设人文化环境,实施了人情化服务。同时,设立“亲情电话”,通过校园、教学楼、宿舍楼安装的电话让孩子经常与父母沟通联系。让学生在校都是明礼善学的好学生,在家都是尊人孝亲的好孩子,达到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这一办学目标。

三是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我们从建立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入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重点抓好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力求让每一位孩子在校健康快乐的成长,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我们狠抓环境文化建设,有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内悬挂儒家经典名篇、名人名言、行为规范、学校制度,在教学楼内安装了LED电子显示屏,让学生一走

进楼道,就受到了教育,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整个学校充满美丽的点缀,让学生微笑的面对生活的每一天。另一方面我们抓实精神文化建设,利用各种节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定期举办文艺汇演、读书节、歌咏比赛、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美术大赛等各种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搭建了平台。同时,学校购置了乒乓球桌、跳绳、呼啦圈、羽毛球架、篮球架等体育设施及器材,开展全校性阳光体育活动。2008年以来,共召开主题班会500余次、团队会100余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50次,国旗下讲话60余次,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还举办专题讲座30次,开展全校性实践活动3次、文艺演出6次,诗歌朗诵12次,爱国主义歌咏比赛3次,主办宣传栏400余期,创设了优美和悦的校园环境。这些根据学生特点开展的活动,寓教育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愉快。

四是以人为本,为学生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课堂之上,时时都能感受到教师十分重视课堂评价,除了师生互评外,还有生生互评。课堂上师生互评,不但培养了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思考、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同作业的巧妙设计、答案的多样为学生设置了展现才华的平台,使学生都有了施展本领、锻

炼自己的机会。课堂之外,教师用动态发展、综合的眼光评价学生。在日常评价中,班主任、学科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让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成长记录进行评价。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印发了《成长记录册》,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信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突出特长表现、身体素质发展、基础素养发展、综合评价等。这些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学习充满了活力,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力量;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形成了对自己的鞭策,开辟了发展的通道,通过评价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密切了师生的关系,加强了师生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学校管理制度以人为本,注重对师生激励促使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及领导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关系越来越融洽,越来越和谐。

五是勤写随笔,记录教学成长轨迹。一名成功的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教学理论观念,还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反思总结能力。为此,我们要求教师要及时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撰写教学随笔在教研组内交流探讨,并计划明年年

终整理成册在校内交流。目前,教师都能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记录着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机智、学习感悟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他们正用这种方式努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让自己成为学习型、反思型教师。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新课改,我们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如专业性教师缺乏、无运动场等。和其他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未来课改之路任重道远。

校长课程设置整改汇报材料 篇6

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报告为全面贯彻《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自觉性,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有效解决当前我校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校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我校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通过细致自查,充分认识我校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等规范办学行为方面的不足,现将自查整改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6个教学班,教职员工9人,在校学生约150人,学校设标准教室、电脑室。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逐一梳理和排查本校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严格对照自查,认真整改,充分认识开展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一直坚持“依法治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效”的办学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文件精神,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地方课程计划,认真执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义务教育政策法规,重视“减负、提质”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二、自查的组织、形式及办法

为有效贯彻《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精神,我校成立了以

校长为首的自查整改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学校教师全员行动,集中排查。

(一)、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领会文件精神,让每一位教师认识到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等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为统一思想、规范管理,在上学期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并公正评价教师的执行情况,公正教师考核。对领导、教师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情况纳入考核,使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课程计划工作之中,使我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师规范办学意识,全员自查自纠。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文件,加强规范办学意识,努力从点滴做起,确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廉洁从教”的师表风范,严格依法从教,所有教师均参与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自查自纠行动,找问题,提建议,共同分析及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加强检查,及时整改

虽然我们严格了课程设置,但对于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经验尚少,教师在思想上认识不够,考核的力度不够,对地方课程等非升学考试科目有所忽略。针对问题,我们要加强宣传,加强管理,加强检查,措施到位,认真考核,整改彻底。每位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认真学习并领会国家课程计划

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教育等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工作态度,重视地方课程等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压下来,把学生疑惑的问题解决在课堂上,把更多的课外时间留给学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新课程设置汇报材料 篇7

课程教学汇报要体现该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目标、内容等核心教学体系。汇报的课程教学应做到主题明确, 思路清晰, 定位恰当, 内容与形式不限。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可以一个学年开展一次, 课程汇报的时间为一节课。每次课程汇报与研讨活动分为听课与评课两部分。系里的每位老师都要参与教学汇报与研讨。汇报与研讨的形式是把上课时的重点要点做成简单的PPT向学生灌输与强调一次, 然后是对学生作业的讲评。可以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 再由老师引导全班学生参与讲评作业。最后是参加听课的老师们谈各自的听课感受, 并向汇报课程的那位老师提出好的教学建议。

本人也参加了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活动, 现在把自己的经验与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进行汇报的是《创意思维》一课。我在这门课的最后一天进行的课程教学汇报。提前跟学生们说了一下, 以便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首先, 我将《创意思维》这门课的章节与每个章节的要点梳理了一遍, 做成了一个PPT, 带着学生把这门课总结与回顾一次, 大概用了15分钟的时间, 因为汇报主要是看教学效果的, 教学效果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体现。第二部分就是评讲学生的作业。本人是鼓励学生自己讲作业的, 班里有些活跃积极的学生十分愿意对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作业。其他的同学我也尽量先让他们讲解自己的作业。当同学讲完了自己的作业后, 我会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分析评价那位同学的作业, 这个过程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正体现在这个时候。学生们有时也会提出非常好的建议, 帮我解决问题, 使我茅塞顿开, 做到名副其实的教学相长。现代社会需要活跃并有建设性的人才, 让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是对他们的一种锻炼, 对于他们的表述能力与心里素质都是种锻炼。走向社会的他们将要与别人合作、沟通, 现在就试着让他们大胆的向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建议与指正, 对于他们日后走入工作岗位是种非常好的准备。

再说参加我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的各位老师们。这些同事们在教室里听我的课程汇报, 他们边听边记录下我授课的内容, 也思考着他们各自的感受与建议。下课后, 我和所有参加的老师聚在一起, 听取同事们对我授课的建议。同事们非常负责任的为我提出不足, 他们会找出我的缺点使我进步。他们建议的范围很广阔, 有课程内容方面的, 有作业布置方面的。具体来讲, 关于课程内容方面就是纠正我授课时一些表述不准确的地方, 告知我哪些内容还可以再扩展知识面。作业方面告诉我如何更好去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是系主任对我的教学进行评价。主任是经验丰富的教授, 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 因此他的建议是非常宝贵的, 可以使我在以后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在整个研讨的过程中, 大家有商有量, 所有的老师都能有收获。通过这样的课程研讨, 可以解决平时许多没有被解决的教学问题, 还能萌发出一些很好的教学建议。艺术设计教育正在寻求转型发展的突破, 许多困惑、许多课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破解。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理性的思考和总结审视对于我们的突破太为重要。

通过教学汇报与研讨, 可以使同事更加的了解我, 我也能学习到其他同事的很多技能。总的来说这是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次展示与提高, 感觉很值得。这样的教学研讨与汇报可以一年举行一次, 也不易太频繁, 因为每个老师有自己的工作任务, 不能影响教师们的正常授课时间;另外每次教学汇报与研讨都会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压力, 大学生应该要给予他们自由创造的空间, 而不是频繁的配合老师们进行讲演。一学期一次汇报活动的话学生们会产生疲倦, 因为班级不多, 每位教师都要汇报, 难免一个班一学期要被听课两次甚至以上, 这样的话学生上课时会莫名的紧张, 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极易把这种教学促进活动演变为作秀。

课程教学汇报的形式是非常多样的。设计展也可算作一种教学汇报。艺术设计生的毕业设计展, 就是一次课程教学汇报。毕业设计是种综合, 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他们把学习几年的成果展示出来, 从中也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发展, 教育水平也在不断的改进与提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性与经济性非常强的专业, 是为社会提供广告与设计人才的。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教育也成了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由于专业的灵活性、学科的交叉性, 技术的依托性, 艺术设计专业能够在很广阔的范围内找机会, 找灵感去提升教学水平, 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还有很多形式比如企业与高校密切联系;企业资助大学搞科研;大学参加企业科研等等。当然, 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也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有所促进, 我们还需要更广的国际视野和交流。眼界改变世界, 体验改变未来。中国的设计教育还在成长时期, 希望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越走越好, 越来越开阔。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市场, 设计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为了提升教学水平, 各种形式的教学实验活动纷纷涌现。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是种“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教研”“教与学”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

校本课程汇报材料(精选) 篇8

尚庄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共开发了《安全校本教材》、《德育校本教材》、乒乓球、篮球、足球、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七本校本课程。

课程的开发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织骨干教师开发编著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由我校的骨干教师担任教材整理编写工作,教师编写好后交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评并整理成册。通过认真选择和修改确定授课时间。以儿童发展为本,激发儿童探索的兴趣,让儿童了解、体验、参与、创造现实生活,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竞争,使师生在课程开发中共同成长”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设必修和选修:《安全校本教材》、《德育校本教材》为必修。其余的五门课程为选修课程。

学校首先加强校本教研,对每一科校本教材的实施都制定了实施计划和方案,从实施原则、目标、途径、方法、课时、进度都做了详细计划,明确授课教师及时间,利用地方课程进行授课,必修课1—6年级全开设,选修课根据学生实际有选择的进行,如球类的3—6年级中开设,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并做到与兴趣小组相结合。任课教师做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做到有计划有备课。

课程评价

我校建立了评价、培训、自学、面授制度和评价标准及办法。分别对课程、教师、学生建立了评价表,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事务中。在常规管理中校本课程并把这项工作纳入教师的业务检查期末工作考评中。通过考评,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落到实处。

实施效果

上一篇:手机银行技术分析下一篇:大学毕业父母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