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制度(精选8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环保工作,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矿山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集约化、开采方式环保化、生产工艺清洁化、道路运输无尘化、企业管理制度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第三条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企业领导、员工要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正确处理企业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认真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积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章 组织结构 第四条 建立由法定代表人负责的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机构,设立环保矿长、明确主管部门、落实企业环保管理人员。第五条 定期召开企业环境保护工作例会,分析企业环保工作形势,研究决定企业环保工作重大事项。
第三章 主要职责 第六条 重视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水、粉尘、固体废物以及噪声的污染防治,保护矿区环境。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中。第七条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积极做好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水、粉尘、废渣和噪声污染治理,提出治理规划,落实治理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污染治理。第八条 加强对企业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理,落实专人管理,做好运行台账记录,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各类环保实施正常运行,各项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第九条 自觉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申报企业生产和排污状况,及时报告有关情况。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发生重大改变时,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第四章 附则 第十条 本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企业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企业各级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企业环保矿长工作职责
1、矿山企业环保矿长是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地直接责任人,对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责任。
2、认真学习和执行各级环保部门关于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企业日常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3、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岗位责任和规章制度,与企业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并组织环保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
4、主持环境保护工作例会,全面研究和部署环境保护工作,传达环保部门的方针、政策,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5、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环保工作。环保职能部门职责
1、在环保矿长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具体负责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2、负责组织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掌握和研究各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执行情况,查找问题和隐患,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措施,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3、负责对各类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落实。
4、负责对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各类台帐记录,进行记录汇总,并将检查结果报环保矿长和法定代表人。
5、负责企业员工的环保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和考核,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并做好培训记录及档案资料管理。企业环保管理人员职责
1、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培训,认真学习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本岗位的环保职责范围,熟练掌握所负责的环保设施和措施的有关知识及操作技能。
2、加强对所负责的各类环保设施、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定期检查、维修和维修后验收制度。每天检查环保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运行时间和正常运转率,确保各类备品备药的正常储备量。
3、认真记录各类环保台帐,台帐记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自觉接受和积极配合环保职能部门的检查,按照检查意见及时整改,消除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矿山企业环保设施操作规程 为了增强矿山企业环保设施的科学管理和使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订本规程。
1、矿山企业环保设施包括各类湿式除尘设施、布袋除尘设施、喷淋设备、废水沉淀池、废水处理清淤设施和废水循环利用系统、隔音降噪设施、垃圾回收站、公用厕所等。
2、企业环保设施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即环保矿长总负责、环保职能部门具体分管、各环保管理人员直接管理。
3、落实岗位责任制,所有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熟读有关操作规程和设备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操作步骤,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操作。
4、操作人员在环保设备使用前,要根据各类设备的性能特点进行认真仔细的全面检查,确保设备齐全有效。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准离开岗位。
5、认真作好值班记录,严格交接班。工作内容与值班记录必须相符,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设备出现的问题应当班及时处理,需移交下一班时,必须详细交待设备运行情况、故障及处理情况,防止无人管理失控。因未交接清楚而接班后,设备问题由接班人员负责。
6、操作人员对环保设备必须做到时常养护与定时保养相结合,严禁设备带“病”运行,并认真做好相关养护记录。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为了加强预防措施,确保环境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1、矿山环境污染事故,系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短时间内造成未经处理的大量粉尘、废水、固体废物或噪声污染环境的事故。
2、企业设立由法定代表人为组长、环保矿长为副组长、环保职能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组成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并建立有效的通讯联络机制,确保环境污染应急事件发生后能及时到场指挥和处理。
3、企业对全体职工进行环境污染应急事件处理的相关知识培训,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意识,遇乱不惊,冷静处置。
4、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应及时报告。发现矿山环境污染事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企业领导,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停止作业,关闭发生事故的环节和设备,全力优先处理环境污染事故。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故情况,落实相关措施,果断截断污染源,防止环境污染扩大蔓延。
5、报告时限:发生环境污染事件4小时内必须向辖区内环保部门简要报告污染事件情况,严重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向环保部门报告,并取得环保部门支援和指导,防止环境污染的扩散。8小时内续报事件进展情况。内容包括:发生事故企业名称、地点、时间、类别、事故经过、处理情况及结果。
6、全体职工应积极配合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和处置。
7、事故调查时必须查明事故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制订和落实防范措施,并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交 接 班 制 度 为确保工作连续性,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特制订交接班制度。
1、交接人员必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簿(表)记录,工作内容与值班记录必须相符,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字迹工整无涂改,记录内容齐全不掉漏。
2、连续工作岗位交接班必须按规定提前10分钟到岗,防止脱岗、断岗。
关键词:法律性质,法律缺陷,完善建议
一、限期治理概述
限期治理的概念是针对污染严重的污染企业,由法定国家机关规定一定的期限,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一项环境保护制度。从概念中可以看出这项制度针对的对象是严重的污染源。在实践中这个严重污染的标准很难界定,如果依靠治理决定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话是不太合理的。另一方面限期治理的对象是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而且要有严重污染的结果。污染企业与最后的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实践中是很难证明,一旦不容易证明的话就很难把危害结果归因于企业之前的排污行为。出现了严重结果再去治理,这种末端治理方式只是起到补救作用,环境的治理应该更侧重于事前的预防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限期治理制度给予了企业自有选择的空间,要求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保证自身治理效率,更好的实现环境效应。
二、法律属性的探讨
有的观点认为它是一种合同或者协议的性质。认为是政府和协商的结果。还有的学者主张限期治理是一项行政命令。限期治理机关对于那些违反规定排污企业在给予处罚的同时要求其限期改正,之前的违法行为必须停止,采取一定的措施转到合法的轨道上来,消除违法行为的不良后果。行政机关责令义务主体做他们应该做但以前没有做到的事;这一点就与行政处罚区分开来。因为行政处罚则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上的义务的行政相对人所实施的行政惩戒。行政处罚更侧重于惩罚性,而行政命令更侧重于纠错,目的是要求采取补救措施实现对某个企业的污染物的达标或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还有人认为是行政强制措施是一个物理性的实力行为、有形行为。针对被要求限期治理的单位法律规定了一定的强制性措施,如果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就要就要承担责令停产停业、罚款的不利后果。限期治理的决定本身并不具有强制力只是要求使其改正行为,能不能完成限期治理的任务与企业是否配合有很大关系。限期治理的本质是有权机关作出的意思表示。综上所述,我更倾向于限期治理是一项行政命令。
三、实践中的不足与完善
限期治理在提高了环境质量和改善生态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地方行政机关在经济创收和环境保护之间往往侧重地方经济收入,忽略环境保护。首先是限期治理决定主体不恰当,决定权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更多的追求GDP的增长而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是综合性的行政机关,对环境的监督不能做专业性和全程跟踪,也不利于限期治理的经常、及时地实施。其次违反限期治理制度的责任规定不合理。法律的现有规定首先收取超标的排污费用,严重的企业则是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或者征收罚款。但是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是很少责令停业或者关闭的。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在缴纳了罚款后还是继续排污,因为相对于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罚款就是微不足道了。对于处罚的方式没有具体到主要负责人,只对企业单罚制根本起不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如何完善限期治理制度呢?第一统一规范限期治理的决定权,我认为决定权交给环境保护部门更为合理。因为环境部门更专业,更能够及时了解当地环境状况,针对排污严重的具体情况和环境管理的特点,及时而又合理的对污染严重的排污企业和污染区域实施限期治理,这样可以避免繁琐的行政决定程序从而挺高行政执法的效率。第二要强化法律责任首先处罚要采取双罚制,确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于单位来说可以要求其技术改进,或者生产规模。对于表现比较好的企业可以给与优惠政策,起到带头激励作用。第三可以引进代履行,愈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可以由环保部门找第三人代为履行并由企业承担履行费用。这样既保证了限期治理中的执行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又能带来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水生.限期治理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5).
[2]宋殿棠.限期治理制度几个问题探析[J].环境保护科学,1992(3).
[3]朱谦.限期治理决定权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4.
[4][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关键词:环境法;限期治理;比较研究;改善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2)10—0116—05
收稿日期:2012—09—07
作者简介:王勇(1981—),男,湖北黄冈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环境法学。
一、我国环境法上的限期治理制度及其缺陷
一般认为,限期治理是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和区域,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的总称。[1](p97)
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第一次从法律上确定了限期治理制度。有学者指出,确立该项制度,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及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我国的工业还不发达,工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老工业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技术、设备、原材料等方面都不能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造成环境污染。要改变这种现象,又不可能一步到位,否则会把企业“卡死”;另一方面,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不能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破坏环境,治理老污染源、重点污染源已迫在眉睫。因此,必须找到既能促进环境保护,又给企业发展留有余地的管理方法。“限期治理”就是其中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2]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污染防治法律都明确规定了该制度。
限期治理在给企业压力的同时,也给企业一定的时间和自由度,使企业可以在规定的限期内筹措环境保护治理资金,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治理措施,因而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3]然而,尽管限期治理制度有着很好的立法预期和貌似完美的制度设计,但在实际环境执法中却经常被异化为企业超标排污的“护身符”。[4]为了增加税收,一些地方对于必须关停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能拖一天就拖一天,早晚要关的就尽量晚关;限期可长可短的,就尽量拉长。上“黑名单”的企业有了“大限”,反而加足马力进行生产。限期治理的立法预期与制度绩效之间存在如此之大的落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则是自身存在的缺陷制约了该制度功能的发挥。
(一)限期治理决定权的分配不合理
作为环保领域的基本法,《环境保护法》第29条第2 款规定:“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这种以企业的隶属关系和级别作为确定决定权依据的管理形式,显然带有很浓烈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往往给环境保护带来不利影响。首先,限期治理由政府决定的做法,不利于该制度的全面实施。政府不能经常监督、监测污染源,及时针对个别污染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企业下达限期治理决定,而主要是根据群众的反映或环保部门的建议,每年、甚至更长时间集中下达一批限期治理单位名单。这样必然妨碍了该制度经常及时地实施。[5]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往往偏重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非环境效益,往往因担心影响国计民生而迟迟不做限期治理决定,从而使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难以得到及时地治理。[6]其次,限期治理不分项目大小,都由同级政府决定,影响及时治理污染。以大气污染为例,污染源小到炉灶、茶炉,大到工业锅炉等,如果这些污染源的限期治理,统统由同级政府决定,也不一定完全必要。[7]因为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没有足够的精力行使决定权,这是造成限期治理制度流于形式而加剧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再次,限期治理分级管理的办法易造成污染治理上的条块分割,也不利于流域性、区域性及行业性污染源治理的统筹管理和安排,更不利于实现政府对其辖区环境质量负责。[8]相比较而言,由环保部门行使限期治理决定权较为合理。因为环保部门是开展环保工作的专业部门,依法行使对环保工作的监督管理权。[9]
(二)限期治理程序设计不科学
按照环境保护法及相关单行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规定,对污染企业决定“限期治理”直至“责令停业关闭”,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和环节:群众投诉→环保部门现场采样监测→上报政府;决定限期治理→听证→污染者向上一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维持决定→污染者开始治理→环保部门验收未达标→上报政府;决定停业关闭→听证→本级政府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污染者向上一级政府申请复议→上一级政府作出维持决定→污染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判决维持→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些复杂的程序每一步都伴随着时间期限,而这些期限有些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有些则可能是难以规定甚至难以预期的。如由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可能监测机构需要反复监测才能确定准确数据;环保部门为防止企业的反弹,做到“证据确凿”需要花大量时间做远比法律规定的要求更为严格的调查取证以及说服教育等工作;地方政府对于环保部门提出的限期治理建议也需要时间去调查核实,权衡利弊,通盘考虑才能做出决定。即便作出了限期治理决定,还有一个最长可达3年的治理期限,污染者经常利用这一期限“打时间差”,甚至采取“自杀式”行为,在限期治理决定的“规定期限”内大肆排污,即使最后被“责令停业、关闭”,其造成的污染也已然形成。
(三)限期治理法律保障不充分
为确保我项目部各项环境保护制度、措施可以有效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1、定期环保检查
1.1 项目部实行月检。每月底由本项目经理带队,安全总监、副经理、工程部、物资部、安质部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查管理、查现场、查纪律,对检查出的安全、环保隐患,由安质部记录好,必要的,安质部可以下发整改通知单,项目部在进行月检后,应该召开月度安全、质量、环保例会,分析目前项目存在的安全、质量、环保隐患和问题以及下一步搞好环保工作的打算。
1.2 项目部实行周检。每周底由本项目安全总监、副经理带队,工程部、物资部、安质部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对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检查指导,查管理、查现场、查纪律,对检查出的环保隐患,由安质部记录好,必要的,安质部可以下发整改通知单,交由生产副经理、施工队长、施工作业队,由副经理、队长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地进行整改。
2、专项性环保检查
对在项目部的食堂、厕所、库房等地方进行专项环保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监督整改,达不到环保标准要求的坚决不能使用,避免环保事件的发生。
3、经常性环保检查
经常性的环保检查主要包括: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和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检查;各级安全、环保专业人员巡回进行安全、环保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安全生产时,同时检查环保工作。
4、环保检查记录及环保隐患整改通知书的管理
为了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又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 环境保护工作,首先要认真落实责任制。总经理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应把环保工作放到重要地位,紧绷环境保护这根弦,认真研究,精心布布置,对公司的环保工作负全责。
二. 配备与开展工作相适应的环保管理人员,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运行状况。
三. 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全天侯、全员的环保管理,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同时,必须有环保工作内容。
四. 成立以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及岗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环境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办公室主任兼职环境保护干事,负责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工作,切实做到环保无小事,事事有落实。
六. 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有关措施,生产、拆解、储存等重点区域要定期检查,防止有重金属及其它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七. 环境保护小组成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经常检查、督促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清理,消除隐患。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单位管段内的环境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环境保护管理的范围为…………以及所能影响的范围,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场地、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及储存场、施工机械营地及其临近受影响的范围。
第三条 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应贯穿铁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确保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
第二节 工作体系
第四条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相关领导和部门成员为组员的环境保护管理小组,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自上而下有效的实施。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各架子队应成立相应的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小组。第五条 项目经理部主要职责
(一)加强对进场管理人员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环保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二)严格执行设计要求,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保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
(三)负责做好环保措施实施记录、工作总结及文档管理,做好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第六条 各架子队主要职责
(一)加强对进场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全员环保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二)严格执行设计要求,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保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
(三)编制详细环境保护的施工措施。
(四)及时向项目经理部汇报施工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认真执行上级有关环境保护的指示。
(五)负责做好环保措施实施记录、工作总结及文档管理,做好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第三节 保护重点
第七条 各架子队有责任采取措施防治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任何环境污染。第八条 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制定详尽的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和计划,按规定报批。
第九条 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和靠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应严格控制噪声大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必要时可采取隔声罩、声屏障等临时降噪措施,将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要求的标准之内。
第十条 在城镇范围不得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对施工机械的噪声与振动扰民的,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控制。
第十一条 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应对人口稠密地区的施工场地、施工道路进行硬化或采取洒水等措施,控制扬尘。
第十二条 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运输或堆放必须遮盖或适当 洒水湿润。运输时可采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覆盖。
第十三条 运转时易产生粉尘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场)、大
型碎石场、灰土拌和场等必须配备防尘设备。
第十四条 各架子队应确保使用的运输、装卸、挖掘等施工机械工况状态良好,并使用清洁燃料,保证其尾气达标排放。
第十五条 各种主要临时施工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加工厂、碎石场等距居民区不宜小于 300m,而且应设于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第十六条 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数量,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外,严禁发生其他形式的人为破坏。
第十七条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铁路两旁的古树名木和法定保护的树种。第十八条 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施工场地和施工营地的良好环境状态,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应设置垃圾箱统一收集后,按照环卫部门的统一要求集中处理;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不得随意乱泼乱排,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统一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排入地方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
第十九条 冲洗集料污水、隧道施工渗水、钻孔泥浆污水等含有悬浮物的施工污水,必须采取过滤、沉淀等处理措施,做到达标排放。
第二十条 施工期间,应对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存放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时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第二十一条 施工机械应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应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第二十二条 施工产生的废弃土、砂、石料等,在施工期间和施工结束以后应及时清理,统一收集,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对河道、溪流造成淤积。
第二十三条 如有采石场,采石场的位置,应结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选择,应特别重视其中噪声、爆破引起的地下振动、公共安全等问题。采石场的位置,征得当地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的同意并办理必要的手续。
第二十四条 沿线施工过程中,如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附近施工,应做好防火及安全工作,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在雇用合同中增加严禁偷猎和随意砍伐树木等方面的规定。
第四节 施工、检查与验收
第二十五条 项目经理部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工作。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要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巡视与检查,了解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对重点工序和重点施工地段进行重点检查,了解环境保护工程的进展情况。
第二十六条 设计文件中的环境保护项目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环境保护工程与主体工程要同步施工,各工区环境保护工程不达标的不予验收,不予验工计价。
第二十七条 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部与安质部应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日常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对环境保护工作不重视或采取措施的不力的工区,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八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由环保审批机关组织。环保设施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向业主报检,责任工区不得进行结算。
第五节 文明施工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 路基
1、现场施工中应有防止大气、噪声(振动)污染、水土保持和保护环境卫生的有效措施。
2、临近居民区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现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强夯场地与建筑物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进行监测。
3、采用粉状材料对路基填料进行现场拌和施工时,应避免在大风天气作业,施工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并采取相关环境保护措施。
4、施工现场土石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裸露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考虑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5、岩溶地段注浆作业应加强地面观测,注意环境保护,及时清理浆液污染物。
6、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
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
7、不得随意占用或破坏与施工现场周围相邻的土地、道路、绿地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场所;不得影响人们进出通行的道路和正常的活动。
8、取土场的设置应根据各地段取土性质、数量并结合路基排水、地形、土质、施工方法、节约用地、环保等,统一规划。取土后的裸露面应按设计采取土地整治或防护措施。取土场的位置、深度、边坡应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随意取土及在水下取土。取土场、复耕土存放处应设置明示标志,标志制作和安装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
9、弃土堆(场)的位置与高度应保证山体和自身稳定,不得影响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境等。不能满足时应加设挡护或采取其他措施。弃土堆放处应设置明示标志,制作和安装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
第三十条 桥梁
1、临近居民区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现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
2、钻孔桩施工应设置泥浆循环系统,防止泥浆外溢污染环境;沉淀池和泥浆池应分开设置,并设置防护栏。
3、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
4、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
5、不得随意占用或破坏与施工现场周围相邻的土地、道路、绿地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场所;不得影响人们进出通行的道路和正常的活动。
6、弃土堆(场)的位置与高度应保证山体和自身稳定,不得影响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境等。不能满足时应加设挡护或采取其他措施。弃土堆放处应设置明示标志,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
第三十一条 搅拌站
1、根据场地条件合理设置废水沉淀池和洗车区,布设排水系统,设置明示标志,标志的制作和安装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
2、地面应定期洒水,对粉尘源进行覆盖遮挡。
3、每次混凝土拌合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场地整洁。
4、临近居民区施工生产的噪音不应大于现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否则应进行监测。
5、应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设备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
6、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产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
7、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料时,要注意材料罐顶的密封性能,当粉尘较大时,应暂时停止上料,待处理完成方可继续。
8、定期、专人进行搅拌站的清理和打扫,保持搅拌站内卫生。第三十二条 材料加工场
1、易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的材料加工场、存放场应采取除尘、有害气体净化措施,且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尽量将加工厂设于场地下风向。
2、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
3、加工剩余的短小材料或废料要合理回收,充分利用。
4、严禁将不易腐化的合成材料、化工原料等擅自埋入地下。第三十三条 便道、便桥
1、便道便桥设专人养护,定时清扫,定时洒水抑尘。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耕地急剧减少
作为“财富之母”的农村耕地不断被开发, 面积不断缩小。靠近城郊的大批土地被用作建开发区、大学城等;内地农村耕地的减少则主要缘于大兴各种土木工程, 如修路、办厂、建人造旅游景点等等。
(二) 农药污染
目前农药的使用保证了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但不合理的使用农药, 也污染了环境, 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有些农民并非是在安全操作和严格规范下使用高毒、高效农药, 对农药不能合理配制, 或盲目混用多种农药, 这样反复不合理使用农药, 使病害虫抗药性增强, 致使蔬菜、水果的农药污染加重, 导致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超标, 同时也导致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影响到土壤的肥沃性, 使土壤变得不宜种植。
(三) 化肥污染
化肥的使用, 使土地的肥力下降, 导致土壤大幅度板结。化肥氮素的使用极易浸透到石灰岩水层深处, 污染水体。过多的施用磷肥和钾肥, 金属离子渗入水中后, 能使无机盐浓度增高, 饮用这些水, 可直接侵害消化器官。
(四) 农田地膜污染
目前, 农田地膜已成为农业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周围的菜篮子工程所在地, 地膜污染已相当严重。我国目前生产的地膜过薄, 风吹易碎, 难以回收, 再加上粮农、菜农将使用完的废旧地膜不加细致处理, 任其随风飘扬, 造成了白色污染。
(五) 禽畜粪便污染
在养殖生产中, 一头 (只) 家畜简直就是一个污染源, 一个养殖场就是一个环境污染物的生产场。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 一头猪和牛的粪便排放量分别为人的5至7倍。粪尿使养殖场的周围恶臭熏天、蚊蝇孳生、细菌繁殖、疫病传播, 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养殖场的污水排放量一般是其排粪量的近一倍, 据调查, 养殖一头奶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养殖一头猪产生的废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六) 农田秸秆焚烧的污染
秸秆焚烧属于生物质燃烧, 它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是破坏臭氧层的温室气体。农田秸秆焚烧会破坏土壤有机质, 火烧过后的土地发硬、发干或形成板块状土壤板结, 对农业种植有害无利。
(七) 乡镇企业污染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给环境增加了压力, 小化工厂、电镀厂、造纸厂、钢管厂等废水、废气、废渣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或简单处理后排放, 严重地污染了周围的土壤、大气和水体①。
(八) 农民生活污染
农民生活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农民生活垃圾数量增多, 每年产生约1.2亿吨。几乎全部露天堆放, 脏乱差现象严重;农民生活污水的产量每年超过2500万吨, 几乎随意排放, 对周围河流、湖泊污染加重。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环境立法不完善
农村环境保护还存在立法空白, 首先表现在实体法方面:目前还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而且有些农业环保法律、法规条款分散在其它法律法规中, 由于地区和部门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现有的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变化和需要。其次表现在程序法方面: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 如程序法上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领域存在立法空白, 这势必影响到环境执法的操作性、规范性。
(二) 农村生态环境执法不严
目前, 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普遍不严的情况。一些乡镇政府及领导者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的角度出发, 没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基本原则, 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重经济发展, 轻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道路, 在进行重大经济发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时没有或不认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个别政府部门及其领导生态环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极其淡薄, 以权代法、以亲代法, 对企业违反环保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听之任之, 有些领导还为之说情护短, 帮助企业和有关责任人逃避法律制裁。这些农村生态环境执法中的执法不力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破坏愈演愈烈的恶果, 而且还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动摇了群众对法律的信心。
(三) 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
我国的土地资源属于国有或集体所有, 但其产生的相当部分的利润或产品却直接为承包经营者人所有, 这种产权关系下的经营形态虽然更有利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但却容易造成产权不清, 而产权不清恰恰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敌。1968年, 西方经济学者哈丁提出“公有地悲剧” (The tragedy of commons) 定理, 其主要内容是:草场 (资源) 为公共所有, 羊 (利润或产品) 为个人所有, 结果是“草场上拥挤的牲畜将导致过度放牧和土地资的破坏”。②也就是说: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 就会导致对这种资源过度度使用。这就必然会加剧资源的浪费, 生态的破坏及环境的污染。同理:农村的环境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 所以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会造成经济手段的失效即造成“共有地的悲剧”, 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 缺乏环境知情权与环境事务参与权
环境知情权, 是指国民对本国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获得信息的权利。这一权利是国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环境咨询的公开和了解, 公民便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保护。我国《环境保护法》只是确立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义务, 并未直接赋予公民环境知情权。公民环境知情权是公民环境事务参与权的前提, 我国并没有系统规定公民环境事务参与权的法律。环境事务参与权, 实际上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一种沟通机制, 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 使各种利益集团能够充分表达其不同的利益诉求, 寻求利益平和共存的方式和途径, 以减少因环境保护与环境利用的巨大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使环境法律制度得到顺利实施。
(五) 环境教育落后, 公众环境意识欠缺
目前, 农村教育普遍落后, 文化水平较低, 科学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知识、基本环保知识与环保技能欠缺, 对新生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程度低, 造成我国公众对农村环问题的严重性和加强保护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形成重直接生活环境轻生态环境, 且说多做少的错误观念。此外,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了解较少, 没有形成城市环保和工业污染防治的有效机制, 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 环境意识较弱, 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政府依赖性和自我保护性。
三、完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构想
(一) 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将容忍事实上的困难, 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的缺陷”③, 因此必须对现行生态环境立法加以重新整合。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需要转变观念, 推动基于工业污染防治与反映城市利益中心主义特征的环境法制进行适应性变革, 创设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调整农村生态安全及乡村企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同时, 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 将相关条款进行清理、修订, 建议修改现行《环境保护法》, 增加综合性的农业环境管理法律, 以完善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基本法这一块,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使之真正成为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的综合性基本法律;修改现行《水污染防治法》中的排污费的规定、《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等法律法规。要填补立法空白, 如农业植物基因资源及新品种的保护, 是涉及生态安全的重大问题, 也是防范国外生态物入侵的重点, 应当专门立法保护;涉及土壤污染的防治、化肥农药的污染防治、禽畜的污染、振动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乡镇企业的污染扩散及城乡污染转移等农村地区的污染防治问题, 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建立完善的环境程序法制度, 放宽环境诉讼的起诉资格, 根据环境权以及环境纠纷的特点, 构建诉讼程序与非诉讼程序相互衔接, 司法、行政、社会自律相互协调, 公力救济与自力救济相互补充的环境纠纷解决程序法制。农业生态环境法制还要适应农业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与国际环境立法接轨。对水体 (特别是饮用水) 、土壤、空气、蔬菜等食物以及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等, 应严格制定适合当地现阶段发展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在国家现行环境法规的基础上, 制定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对地方环境立法而言, 贵在有地方特色:一是地方环境立法能够充分反映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针对本地实际, 集中解决问题比较突出而国家环境立法尚未规定或者不宜规定的事项;二是要避免照搬照抄上位法的规定, 对上位法中规定不明确或者规定有矛盾的环节, 在地方环境立法中加以明确和调整, 形成一个包括宪法关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农村环境地方立法;其他部门法中关于农村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的农村环境法律体系。
(二) 加强环境执法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必须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力度, 明确各执法主体的职责。农村环境管理范围大, 现有力量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管, 为解决普遍存在的执法不力问题, 我国政府环保部门可以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制定的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采用更加规范和科学的环境管理手段和措施, 规范环境行政管理, 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环境执法队伍,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选配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协助各级环保部门搞好农村环境执法工作。同时加强环境执法的稽查工作, 通过环境执法稽查来管理和监督环境执法工作, 维护法律秩序, 促使环境执法机构依法行政, 文明执法, 树立环境执法部门的权威。
(三) 重视环境民主与公众参与, 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环保NGO和农民的主体地位
环境利益是全体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利益, 与其他法律权益相比, 环境权益的公益性最为明显。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环保NGO和农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方享有知情权, 能够适当获得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资料, 有正常的途径和机会向有关决策机关表达意见。从主体体系各负其责的角度来看, 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应当成为新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重视环境民主与农民参与, 鼓励农民广泛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监督活动。在环境立法、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众参与制度, 确定和保障农民的环境权;在环境基本法和其他单行法里明确规定农民参与的原则、程序、基本内容;明确农业主管机关的行政指导职责和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告知义务, 确立和保护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减小信息不对称的可能和影响。
(四) 明确农村资源产权权属, 建立环境资源使用权让渡受益机制
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 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 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因此, 我们应明确农业资源权属, 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与集约型经营。保护并建设农村生态环境, 要在法制创新的同时, 发挥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作用,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以完全改变对农业资源的粗放式、掠夺式的经营。
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有限的, 公民应该平等地享有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权利。但实际社会中, 农民对自己享有的环境资源和环境容量部分的使用权低价甚至无偿让渡给了城市居民, 使用权是所有权的一种权能, 其让与和取得一般都伴随着经济收益的获得和支出, 而农民的这种让渡行为并没有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这对农民来说有失公平。因此, 我们应按照“谁投资, 谁收益”的思路, 建立环境资源使用权让渡受益机制。建立这一制度首先要考虑环境权益的初始配置问题。权益配置不仅要考虑效率问题, 同时也要考虑公平问题。从我国现有的环境资源分配情况来看, 农村土地产权分配体现了较高程度的公平, 而其它类型的环境资源分配则主要体现的是效率。现阶段, 土地作为农民的生存性资源, 其给农民带来的希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几年后就已经释放殆尽, 而且作为一种大多数农民的生存性资源, 一方面不能让渡, 另一方面也缺乏让渡的受体。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尝试对其它类型特别是具有市场让渡条件的环境资源的环境权益进行初始分配, 建立环境资源使用权让渡受益机制, 在农民将自己享有的环境资源和环境容量让渡给城市居民时会依法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 以便很好地解决这一不公平现象, 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黎.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8) .
[2]李长健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究.湖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 .
[3]谭泊平.促进我国农村地区能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法律对策.法学杂志, 2009, (4) .
[4]梁治平.法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5]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关键词】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完善;环境公益诉讼
中图分类号: D912.6
“公众参与”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环境法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民主理念在环境事务中的延伸,更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然而,由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和涉及公众利益的广泛性,政府行为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因此,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以摆脱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困境,已显得相当重要。
1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方面,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实践初见成效,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经在一些实践中有所体现。2005年4月13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的关于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听证会顺利召开,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召开的第一个由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听证会,为以后的环保听证总结了经验。自2006年3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实施以来,环保总局严格把关,先后对投资额达1600亿元43个项目的环评文件没有受理,确保公众参与环评工作落到实处。在一些重大敏感项目审查中,对公众意见的有效采纳消除了大量环境隐患。如辽宁北方锦化聚氨酯有限公司TDI项目按公众意见调整了安全防护距离,武汉乙烯项目通过召开听证会解决了腐蚀性气体危害环境的问题,2006年至2007年在厦门PX项目选址案中由于公众的广泛参与迫使该项目异地选址等等。
另一方面,与世界上环境保护立法中有关公众参与制度规定较完备的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虽然有一些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但是所有这些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性文件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一, 立法对公众参与的规定显得分散,不系统、不集中。这不利于实践中的执行,也会导致有些立法规定的矛盾。其二,现行立法關于公众参与的规定,基本上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后的参与,即末端参与。如《环境保护法》第6条的规定就是典型的末端参与,这与公众参与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与实现环境法目的所要求的公众参与相差甚远。其三,公众参与的形式单一,缺乏鼓励公众全过程参与的激励性规定,公众参与仅作为一项原则已不适应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化的趋势。其四,立法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规定得过于原则、抽象,缺乏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其五,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尚缺乏司法保障,即对违反法律规定不征求公众意见或者不吸收公众参与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未加规定。
2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实现公众的有效参与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以公民的环境知情权为基础的。没有信息公开,公民不了解政府环境决策的依据、形成过程、基本目标、预期成本及效益等情况,就很难对政府环境决策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公众参与很可能是走过场。因此,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公众有效参与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在我国,信息公开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我国一些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认为信息公开不是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而是由自己决定的权力,所以往往保密范围过宽,信息自由度太小,随意性较大,形式主义不少,而且缺少责任制,监督不到位。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关键原因之一是社会团体功能孱弱,要求公开的一方的利益缺乏组织化代表和表达机制。同时,“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积累的原因,中国公众历来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知之甚少。究其原因,既有技术水平和科学普及方面的问题,更有缺乏制度保证带来的后果”。而环境知情权是指社会公众依法享有的从法定机构取得有关环境保护信息的权利,即社会公众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充分知悉、获取的权利,它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具体体现,更是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客观要求和基础环节。我国的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尚存在不少缺陷。
2.2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实现公众参与国家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管理
我们应该建立公众参与的全过程参与机制,即“预案参与、过程参与、末端参与和行为参与”[5]。其中,预案参与是前提,过程参与是关键,末端参与是保障,行为参与是根本。上述几个部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组成公众参与机制体系, 缺乏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这一机制体系都会受到损害。国外的立法以及实践证明,“公众参与环境行政过程,参与审查高度污染设施的案件和大型开发建设案件,参与核发排污许可证或限期改善命 令,通过诉讼手段参与环保法令的执行等,对于调和企业居民间在使用资源环境方面的利益冲突,督促污染源、开发建设者以及有关政府机关遵守环境资源法律法规, 有效消除潜在侵害,保护公民环境权益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建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从而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诉讼机制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了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依法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处理违法行为的司法活动,它是保障实现公众参与权的有效措施。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型诉讼形式,在我国立法上并没有得到确认,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也尚未建立,但由于人们运用法律解决环境问题的要求日益迫切,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已屡见不鲜,而一些发达国家也已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如《瑞典环境保护法》第34条规定:“依本法对有害环境活动提起诉讼请求的,应当向该活动所在地或者活动预定主要发生地财产法院起诉。”而美国通过制定《行政程序法》、《情报自由法》、《信息公开法》以及环境法等,分别以综合或专门的形式确认并保障公众参与。同时,规定“公民诉讼条款”据以参与环保法令的执行。再如二战后的日本,通过公害审判,确立了公众参与环保的一系列诉讼制度。
参考文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94.
张晓文.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3).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95.
高家伟.欧洲环境法[M] .北京:工商出版社, 2000:105.
钱水苗.环境资源法新论[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258
【环境保护制度】推荐阅读:
建立环境保护制度06-15
环境保护奖惩管理制度11-17
风电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1-24
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01-07
项目部环境保护规章制度11-25
城西卫生院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2-31
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12-04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作文12-14
64--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09-06
保护 环境标语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