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通用8篇)

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 篇1

苏联解体后,日本国会中亲台团体的力量大增,出现了右倾化趋势。冷战结束后,随着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加快,部分右翼舆论开始鼓吹“中国威胁论”,将中国看作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对手,将台湾看作是遏制中国的一张牌。此外,由于台湾位于日本“海上生命线”的咽喉要冲,扼日本南下东南亚、西去欧的必经要道,日本每年在这条航线上的运输量达5亿吨左右,其中包括所需石油的90%和核燃料的100%。因此,他们担心中国统一后其海上生命线受制于中国,因此希望中国保持分裂的现状,认为这对日本最为有利。“日美安保同盟”重新定义,矛头也明显指向中国。一部分政界人士公然宣称日美安保条约范围包括台湾。虽然日本政府一再宣传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不是地理概念,要根据事态性质来确定,但这仍是在搞模糊战术。人们不会忘记,1996年3月中国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时,日本一些人跟着美国摇旗呐喊,无理干涉中国内政。

台湾问题涉及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次大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曾派员于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接受日方投降并向全世界宣告收复台湾。此后,日在追随美国承认台蒋的同时,实际上一直把“台湾归属未定论”作为对华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1972年,在“尼克松冲击”和日国内强大压力下,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日本政治家顺应民心,加速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田中内阁明确表示充分理解我提出的复交三原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蒋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经过反复谈判,1972年9月29日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猖獗,台独分子为对抗大陆,不惜投靠外部势力。李登辉曾自我表白“对日本人更有认同感”,并以作过22年日本人而自豪。李登辉谋求日本提高对台交往层次,加深双方的经贸关系,希望日本仿效美国也制定一部《与台湾关系法》,并希望借助日本之力加入重要的国际组织,参与亚太安全机制。李登辉的想法与日本国内支持台独的势力不谋而合,他们四处奔走,为李登辉撑腰打气。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后,这些人又四处活动,妄图促成李登辉访日,并搞了“要求实现李登辉访日国民集会”的闹剧。右翼文人加濑英明与李登辉合写了《今后的亚洲》一书,大肆宣扬“台独”谬论。1996年5月,日本前议长亲自组团参加李的就职典礼,说明日本政界内支持“台独”大有人在。香港的回归对台湾是个巨大的压力,为了破坏“一国两制”的实现,李登辉又勾结一部分日本人,妄图在冲绳建设营运中心来代替香港,使香港变成“死港”、“臭港”。今年,李登辉鼓吹分裂中国的《台湾的主张》在日本的出版式上,各界头面人物纷纷出场就很能说明问题。日本还不断有人叫嚣要把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今年8月18日,李登辉公然宣称要加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与一部分日本人一唱一和。今后,从民间到官方,日本右翼支持台独的势力还会与岛内的台独分子加紧勾结,兴风作浪。

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 篇2

关键词:问题行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相互作用

青春期是初中生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既敏感又冲动好奇, 很容易出现各种内、外部问题行为。在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这段时期, 青少年不仅有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重大发展, 反映在社会关系上, 也呈现出全新的人际交往模式———青少年逐渐疏远了与父母的交往而更多地走到同伴中去。这段时期, 与个体和父母最初的亲子关系相比, 随其年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同伴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亲子关系是垂直性的社会关系, 同伴关系是平行性的社会关系, 它们在个体的行为变迁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共同影响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

综上, 可以猜想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问题行为是相互作用的, 因此设计此研究试图找出其中的作用机理。

1.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在初中各年级随机选取部分班级, 以各班级的全体同学作为施测对象。去除各种无效被试, 共获得有效被试270名, 各年级人数分别是:74、100、96, 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7.4%、37.0%、35.6%;其中男生146人, 占54.0%, 女生124人, 占46.0%;年龄11-18周岁, 平均14.5周岁。

(2) 研究工具

(1) 亲子关系

以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EMBU) 为基础, 选取其中45个项目测量亲子之间的亲密程度, 3级评分, 得分越高表示所测量属性越强烈。整个量表的一致性系数为0.813, 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量表被广泛应用, 效度较高。

(2)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考察“友谊质量”和“同伴接受性”两个维度, 这两方面构成了衡量同伴关系的质量和数量指标。友谊质量问卷选自Parker和Asher的研究, 共19个题目, 3级记分, 侧重考查个体维持亲密、长久人际关系的技能, 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7, 表明其信度较高。同伴接受性采用“同伴提名法”获得数据。

(3) 问题行为

本量表改编自台湾校园通用的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 3级评分, 得分越高说明问题行为越多越严重。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6, 可以分为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两个维度, 分别包括18和17个题目, 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6、0.800。

(2)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和AMO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分析

(1) 相关性分析

使用SPSS分别完成各量表的计数、计算、信度分析, 以及分值汇总、Z分数转化等, 将数据汇总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得到表1:

表1显示: (1) 同伴接受性与内隐问题行为、外显问题行为、以及父子关系与母子关系的线性相关关系很强, 简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688、-0.479、0.164、0.539, 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 都通过了统计检验。 (2) 友谊质量与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有有一定的相关性。 (3) 内隐问题行为与外显问题行为, 以及与母子关系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统计检验, 相关系数分别是0.331、-0.313。 (4) 父子关系与母子关系也显示了很强的相关性, 不仅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通过了检验, 而且相关系数高达0.723, 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2)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问题行为

为了考察亲子关系对同伴关系、问题行为, 以及同伴关系对问题行为的作用, 我们将数据导入AMOS, 构建出图1所示的结构方程模型:

上图显示, 如果用父子关系来解释友谊质量, 其回归系数为0.35, 父子关系可以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友谊的质量, 父子亲密程度越高, 个体与同伴的友谊质量也越好;如果用父子关系来解释同伴数量, 会呈现中等程度的负相关, 回归系数为-0.47, 表明父子越亲和该个体的同伴数量会越少。

如果用母子关系来解释同伴关系, 会发现母子关系对青少年个体的受欢迎程度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其回归系数高达0.89, 但分析结果并没有发现其对友谊质量的显著效应。

模型中没有发现亲子关系对外显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 但对于内隐的问题行为, 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都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但预测能力有限,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18、0.32。

模型并没有发现友谊质量对内隐和外显的问题行为影响, 但初中生在同伴中受欢迎的程度对问题行为的预测效果很好, 尤其是对内隐问题行为的解释, 回归系数为-0.79, 预测效果良好;对外显问题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48, 也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的残差存在相关, 说明这两个观测变量除了有潜变量表征水平的公共因子外, 还有其他公共因子。

这个模型还可以看出, 虽然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对于内隐和外显的问题行为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但可以通过影响作为中介的同伴接受性来间接影响问题行为的出现。

(3) 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

建立结构方程2, 考察问题行为对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 以及同伴关系对亲子关系的作用。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构方程模型:

模型2中, 没有发现友谊质量与其他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故将其从模型中剔除。可以看出, 外显的问题行为对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都没有直接影响, 而是通过中介变量同伴接受性来间接影响;内隐的问题行为可以一定程度解释母子关系, 也可以通过影响同伴接受性来影响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个体表现出的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越多, 其同伴接受性就越差;同伴接受性得分越高, 该个体的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质量通常也越高。

3.讨论

(1) 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

父子关系与友谊质量有一定的联系, 融洽的父子关系会一定程度提升青少年初中生与同伴之间友谊的质量, 但其受欢迎程度却会大打折扣。究其原因, 可能与中国“慈母严父”的传统有关, 父亲的威严、刚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青少年对同伴的选择和对其关系的经营。这样可能导致初中生为了选择较高质量的同伴关系而在同伴数量上做出一定的牺牲或让步。同时父亲身上的刚毅品质 (包括大男子主义甚至攻击性) 会在孩子身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这些品质也会让初中生在被同伴群体接受的程度上打折。

母子关系显著影响初中生的同伴接受性。拥有高质量母子关系的青少年, 往往在母亲身上吸收了较多类似温和、包容的品质, 这些品质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 是受同伴欢迎的前提, 所以母子关系质量较高的个体其同伴接受性通常也会表现得较为出色。

可见, 父子关系与母子关系相互补充, 要同时拥有高质量的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 才有可能在同伴关系的友谊质量和同伴接受性上实现双优。

(2) 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

没有发现亲子关系对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 对于内隐问题行为也只有微弱的预测作用, 但父子关系于母子关系的预测方向相反。即:融洽的父子关系会使青少年个体出现较少的内隐问题行为, 如:抑郁、焦虑、孤僻、退缩等;而与母亲更亲密的初中学生有这些不良表现的可能性会更高。

而这些所谓的内隐问题行为, 其实本身就更多地归属于阴性特质。这在“慈母严父”的中国表现得更为突出, 传统的父亲形象中通常不会包含抑郁、焦虑、孤僻、退缩的品质, 而更多表现出坚毅等阳性特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拥有高质量父子关系的初中生为什么表现出的内隐问题行为较少。

内隐的问题行为对母子关系有一定影响, 表现出偏多内隐问题行为的个体, 其母子关系会较好, 也可以用上面的原因来解释, 人会不由自主的越来越亲近像自己的人。

(3) 同伴关系与问题行为

没有发现友谊质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 但同伴接受性对内隐和外显的问题行为都有很好的预测作用。青少年个体受欢迎程度越高, 其表现出抑郁、焦虑、孤僻、退缩、盗窃、攻击、反抗、吸毒、违纪、越轨等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

同时, 模型的结果表明, 各种内隐和外显的问题行为对初中生的同伴接受性也有显著影响, 较多的攻击、破坏、抑郁、退缩等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们被同伴拒绝或者孤立。

(4) 交互作用

(1) 中介的传递作用

模型中, 亲子关系对于问题行为并没有直接的显著作用, 但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都可以通过影响作为中介的同伴接受性来间接影响各种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的出现。同样, 问题行为对亲子关系也没有直接的显著作用, 也是通过影响同伴接受性对亲子关系起作用。

(2) 动态的相互作用

在个体发展的早期, 亲子关系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亲子关系可以影响同期表现出的问题行为, 甚至中后期逐渐形成的同伴关系。当个体发展经历到初中阶段, 随其年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同伴关系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学都采用寄宿管理制度, 同伴背景成为青少年重要的生活环境, 中学生的同伴关系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具有良好同伴关系的个体相应的行为表现也比较符合各种纪律规范;而同伴关系不良的个体, 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

这个阶段的个体, 其发展最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许多研究也表明, 学生之间的相关作用在学生的社会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 个体更直接地从同伴那里获得行为的方式与思想的交流, 因获得同伴的期待和强化, 而更易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控制攻击冲动等。没有亲密同伴, 青少年则可能表现出更多的适应不良, 因此同伴作为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成为必需的社会环境。受同伴欢迎程度较高的个体, 在日常生活 (主要是校园生活) 中会得到同伴更多的肯定与认可, 会感受到更多的被尊重, 表现出各种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

然而, 个体身上表现出的各种不良的问题行为又会影响其被同伴群体接受的程度。尤其是抑郁、焦虑、孤僻、退缩等内隐行为, 会让同伴觉得难以接近, 难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尊重, 会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 内隐问题行为较严重的个体会越来越被孤立, 孤立的结果是导致更严重的内隐问题行为出现,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而表现出盗窃、攻击、反抗、吸毒、违纪、越轨等问题行为的个体, 受青春期逆反行为影响, 相对内隐行为较容易被同伴理解和接受。“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 这类人群逐渐会被孤立。孤立的结果使他们逐渐丧失友谊和尊重, 缺少同伴背景的参照, 可能逐渐变得更加偏执、自以为是, 从而加强各种外显问题行为的表现, 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当然, 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个体, 会越来越受欢迎, 受欢迎的结果是鼓励加强其良性行为, 不仅使其行为更加规范, 还会导致该行为个体在同伴群体中受到更广泛的欢迎。得以在良性环境中循环。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107-139, 467~507.

[2]Brian K.Barber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ruct[J].Child Development, 1996 (67) :3296~3319.

[3]张茜.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当代教育科学.2003 (1) .

[4]张晓等.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心理学报.2008, 40 (5) :571~582.

[5]张丽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 (6) :56~57.

[6]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7]邹泓.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受性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 (1) :23~27.

[8]余小鸣, 韩聪, 叶广俊.初中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1996, 17 (2) :94~95.

[9]武海英.加强父母对儿童同伴关系的指导[J].当代教育科学.2006 (14) :60.

[10]邹宇量.亲子关系与少年问题行为[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 17 (2) :83~84.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篇3

关键词: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中美三次联合公报 《共同防御条约》 《与台湾关系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逃至台湾,为大陆与台湾的分裂埋下伏笔。对于想要“重返亚洲”和迫切希望制约苏联的美国来说,台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当蒋介石败退,美国国务远东会议上得出中共的军队将攻占台湾的结论,使美国对台湾的态度发生的转变。在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声称“美国对台湾没有承当义务”、“美国不会卷入台湾[1]”,1950年1月,杜鲁门发表《关于台湾的声明》声称:“美国及其他盟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之心。”这表明了美国是“无意在台湾获取特权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亦无意使用武装部队干预现在的局势,亦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中的途径”[2]台湾被美国列为了“不管区”。对于这此美国放弃台湾,有着诸多的原因:第一,代价的考虑,在蒋介石政府即将被打败时,美国其实主要面临就是出不出兵的问题。出兵,就免不了与中共的军队进行正面的冲突和对抗,且长期卷入到中国的内战中,而如果要保证胜利的概率,就要投入大量的军援并且要动用到美国的军队,而这样大量的投资是美国不愿意的,在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会见军方代表时表示:“还没有人会认为台湾在战略上重要到如果一旦丧失,真的会打断美国队的防线。所以美国不值得为台湾这么高的代价。”[3]第二,配合新亚洲政策。该政策的核心在于,争取与除中国外的亚洲国家,特别是要加强日本和菲律宾为首的国家防务,用来抵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地区的蔓延。美国为了保证想要局势,首先,就不能过多的染指台湾问题,这种行为会造成亚太地区小国对于美国的不信任;其次,在新中国成立,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被逐出大陆后,国民党政府的形象大为下跌,如果这是的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话,于美国来说不利。第三,苏联问题,中苏交好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这对美国的全球化战略有着重大的威胁。艾奇逊也提出国关于分离中苏的看法:“美国应该利用苏联在满洲和新疆因其的中国人民的“领土首付主义”情绪,在这种时候,美国最需要避免的是把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从苏联引向美国,美国应该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一点高姿态。”这些都促使美国“弃台”。

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打破了美国幻想,加之台湾海峡的气候使中共军队不能及时的对台湾进行军事行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第七舰队进驻了台湾海峡,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随后“放蒋出笼”、《共同防御条约》,都显示美国对于台湾的重拾。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朝鲜战争爆发后,迫使了美国美国重新对远东战略进行考虑,加之社会主义“铁幕”的出现,促使美国制定了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全球战略。[4]第二点,“不沉的航空母舰”论指出:只要台湾落入中共之手,那么台湾一定会成为苏联海军和空军基地,这显然对美国极为不利。第三点,在朝鲜战争的拖延,使美国进退两难,这促使“放蒋出笼”政策的出台。但实际上这种“放蒋出笼”政策位的不是要蒋介石反攻,而是“以攻为守”,确保台湾。第四点,《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是美国不得不重新规划对于苏联的牵制方式,美国希望台湾与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国家一道,成为西太平洋上的防线,《共同防御条约》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中美破冰。破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两极格局的逐渐打破和多极格局的发展;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的失败;中苏分裂;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衰疲。这些都促使着美国不得不放弃之前的政策,于是就有了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是:1972年2月28日的《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的《八一七公报》)。在上海公报中强调,只有一个中国,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是唯一合法的政府,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他国不得干预,要求美国撤走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在《中美建国公报》中,中方要求美国停止出售武器给台湾,美方则希望保持同台湾的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交往。而在《八一七公报》中再次强调了“一个中国”的问题,也就美国对台出售武器的问题进行相关规定。而在这一时期,台湾就被美国“冷落”了不少,“毁约”、“断交”、“撤军”、在联合国被驱逐。而最大的目的就是想“以台制中,以华制苏”[5]可以说这些公报,特別《八一七公报》就是冷战的产物。但在三个月后的《与台湾关系法》中,台湾再次被美国拾起,台湾问题逐渐尖锐,接下来的克林顿总统的对台调整政策、李登辉访美和布什总统的“中国威胁论”,美台的关系都一直加强。主要原因如下:一,全球化战略的考虑。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崛起,一方面美国当心中国会迅速的占据亚洲市场,另一方面,美国则是霸权主义的施行者,而中国以反霸权主义为外交的政策;二,“安全因素”的考虑,中国的快速发展使美国感到了恐慌,于是想利用台湾和中国周围对中国进行限制:用日本牵制中国,用台湾牵制中国大陆,用东盟牵制中国南海。三、美国长期的对台投资,使台湾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该体系中得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作为一个很好的市场和亚洲的立足点,使美国爱不释手。

如今的中美关系友好促进的双方的发展,台湾问题的悬而未决一支是所有中华民族的心头的一个坎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今中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国际地位都是在蒸蒸日上,而台湾问题也会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而步步的到解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而台湾始终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所有作为的“一中一台”不顺应历史潮流,定会被扼杀,统一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福昌,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M].中国青年出版社,74. [2]黄安余,著.新中国外交史[M].人民出版社,105.

[3]沈骏,主编.当代台湾[M].安徽人民出版社,48.

[4]黄安余,著.新中国外交史[M].人民出版社,105-106.

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 篇4

关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问题

作者

张金磊

笔者作为一个从事法律实务的工作者,在办理劳动案件和人身损害案件过程中,经常会为案件属于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的定性而苦恼,苦恼的原因不单纯在于法律规定的不健全,更在于法律规定的前后矛盾。如定性为劳动关系,则应当按照劳动争议的程序处理;如定义为劳务关系,则直接走诉讼的途径即可。二者的法律适用就相差甚远了,前者依劳动法律规定处理,后者主要依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法律依据处理。

一、什么是劳动关系

什么是劳动关系?纵观中国法律规定,法律条文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也只是分别在各自的第二条规定了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过,我们可以从部门规章中去分析、界定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在第一条中这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并结合《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关于“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的规定,我们可以得知,劳动关系大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主体的特定性

劳动关系主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组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11、用人主体

用人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的规定,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同时包括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则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作为用人单位;《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也作为用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了“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用人单位。

依照前述的规定,用工主体就相对确定了;但《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让法律实务出现了混乱。该条规定,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因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即非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的争议也按照劳动关系处理。这种规定直接造成了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混淆,并且该条的操作性很差,根本不利于受害人的保护。《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诟病,以后有机会再详细作文分析。我们暂且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用工主体仅因为违反法律规定没有办理获得合法主体资格的手续,但已经具备了“用人单位”的其他形式要件,也可以将其认定为劳动中的“用人单位”,只是该“用人单位”是非法的。

2、劳动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可以得知:

一、形式要件上。作为劳动法调整的劳动者除与我国境内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外,还应包括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及参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事业职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排除在“劳动者”之外。

二、实质要件上。作为劳动者还要符合《民法通则》及劳动法关于年龄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根据有关规定,作为劳动者应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同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能享有民事权利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当然,国家在特定情况下,允许使用未满18周岁但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工,但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条件。劳动者还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实务中,对于达到退休年龄且已经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认为是劳动者。

(二)主体的从属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劳动者应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

劳动关系形成后,劳动者应该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劳动关系的建立是建立在平等资源、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的,但劳动关系一旦建立,劳动者就需要接受用人单位的合法管理。

(三)劳动关系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和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关系,劳动关系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劳动关系的本质就是,劳动者将其劳动力提供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将其与自己的生产资料结合,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纳入生产程序。劳动者实质上是以其劳动力换取生活资料,即劳动报酬;劳动者输出的是劳动力。因为劳动力的存在与劳动者本身须臾不可分,所以劳动关系具有很强的人身性;因为劳动者是以劳动力换取劳动报酬,以劳动力作为交易内容,所以劳动关系具有很强的财产性。

二、什么是劳务关系

(一)劳务关系的法律规定及与劳动关系的渊源

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属于社会法的范畴,由于国家法律对劳动关系有了较多的干预,所以通过法律规定明晰劳动关系相对容易。而对于劳务关系法律具体规定的并不多,我粗粗查阅了相关的法律,只在以下几处发现了关于劳务关系的规定:

(一)《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条规定:“派出到合资、参股单位的职工如果与原单位仍保持着劳动关系,应当与原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原单位可就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在与合资、参股单位订立的劳务合同时,明确职工的工资、保险、福利、休假等有关待遇。”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在定义雇佣活动时提及,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

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于劳务关系法律没有直接作出定义,加上其与劳动关系甚至雇佣关系的特殊关系,为了明晰劳务关系,我们有必要先简单梳理一下它们的关系。

(一)劳务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关系。劳务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关系在学术上争议较大,我不作评析;作为一个法律实务工作者,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从事雇佣活动”的定义中“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劳务活动”,我们可以认为雇佣关系实际上是劳务关系的一种,二者是包容的关系。

(二)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关系。劳动关系其实是起源于雇佣关系的,也即意味着劳动关系起源于劳务关系。前面我们讲到,劳动关系是以劳动力为交易内容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人身的隶属性,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实际上是与奴隶主、封建主直接不是单纯的劳动关系,而主要是财产所有关系;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了劳动力作为交易内容的劳动关系。现代社会劳动关系之所以如此明确,是国家治理的需要;市场经济下,自然人和公司等经济实体是社会上最活跃的主体,统治者为了社会的安定,不得不对原本属于私法范畴的劳务关系运用更多公力进行干预,使其脱离传统民法的私法自治领域,渗入社会因素,进行社会法的管理。

了解了劳动关系的起源,我们基本可以明晰,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实际上都属于劳务关系的范畴,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劳动关系被人为分离出,而公力不予过多干预的劳动力或劳动成果的交换关系,仍属于劳务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王全兴教授认为“劳务合同是一种以劳务为标的合同类型,它包括承揽合同、基本建设承包合同、运输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委托合同、信托合同和居间合同等”;而狭义的劳务合同只包括雇佣合同。学理上通常认为,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一方为接受劳务一方提供劳务服务,由接受劳务一方按照约定支付报酬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其强调的是劳动成果的交换。特征如下:

(一)主体上。劳务关系的主体广泛,可以是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单位之间,也可以是单位与单位之间。

(二)从属性上。劳务关系的主体中,提供劳务成果一方与接受劳务成果一方没有隶属关系,更不需要成为接受劳务成果方的成员。

(三)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方提供的是劳动成果,强调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甚至劳务关系中可以没有报酬作为对价。

三、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史尚宽在区分二者时指出:“劳动法(亦称劳工法)上之劳动契约谓当事人之一方对于他方存在从属的关系,提供职业上之劳动力,而他方给付报酬之契约(劳动契约法一条)乃为特种之雇佣契约,可称为从属的雇佣契约”,并结合前面阐述,我们可以知道二者的区别如下:

(一)主体不同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劳务关系的主体相对广泛,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单位之间甚至单位与单位之间均可成立劳务关系。

(二)从属性不同

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很强,劳动者必须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将其劳动力与单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

劳务关系的从属性很弱,双方是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形式权利,履行衣物,劳务提供方提供的是劳务成果。

(三)国家法律的干预程度不同

劳动关系国家干预得程度很大,有专门的劳动法律制度进行规制;并且为了社会的稳定,对最低工资、工作时间和社会保险等社会责任作了渗入细致的管理。

劳务关系国家遵循私法自治原则,强调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只要当事人双方的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国家就不予干预,其权利义务的调整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规范。

(四)纠纷解决机制及法律依据不同

劳动关系中出现的纠纷,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等劳动争议解决途径;依据的是劳动法律规范。

劳务关系中出现的纠纷,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据的是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法律规范。

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 篇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存在至今与美国干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是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外部障碍。中美交往的历程表明,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始终是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当今中国已经逐渐具备主导解决台湾问题走向的能力,中国和平统一的目的一定能达到。2003年以来,围绕台湾“公投”问题,台海危机又一次升级。“台独分子”这次会走多远?中国政府会做出什么反应?美国政府又会怎样?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由于美国的态度历来对台湾当局起决定作用,“台独”分子的步伐也会根据美国的态度而定:美国反对,“台独”分子就会后退;美国不置可否,或默许、纵容,“台独”分子就会前进。粉碎“台独”阴谋,实现和平统一,主要是中美之间较量的结果,而不是和台湾当局。因此,把握美国的脉搏,对台湾问题的处理及彻底解决至关重要。美国对台湾的政策是服从于它的整体战略,把握美国对台政策的脉搏首先要把握其整体战略。

“9.11”之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巨大变化,本土安全和“反恐”成为重中之重。美国已不再把中国当作接替前苏联的新敌人,而视为必须与之合作的国家。但同时,美国也把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对中国,美国目前采取的是一种既拉拢又制约的政策。美国之所以一再宣扬现在“美中关系处在最好时期”,是因为现在正是美国最需要中国帮助与合作的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处于最有利的时期,也是美国最可能满足中国要求的时期。

对台湾问题,美国认为维持台海两岸现状,对美国最有利:一方面,不影响其反恐大局;另一方面又可以长久地牵制中国。

对中国来说,台湾问题从长计议也未尝不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台湾在经济和生活水平方面的优势逐步丧失,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将越来越深,民众中希望统一的情绪也会越来越强烈。届时,台湾回归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台独”分子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必须在“台独”还有一定市场时宣布独立,否则连尝试的机会都不会再有。

解决香港问题,中国是和英国谈成的;解决澳门问题,是和葡萄牙谈成的;解决台湾问题,该和美国谈了。美国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谈判对象。一旦中美谈成,台湾当局面临的只是早一天还是晚一天接受的现实了。到时候,国际社会自然有的是自告奋勇前去斡旋的,根本不用中国费心。

现在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中国要对“台独”使用武力,台湾当局不害怕(认为美国会干预,会保护);倒是美国比较害怕(不愿与中国发生对抗,不愿因为台湾影响与中国的关系)。换句话说,中国要对“台独”动武,实际上是给美国施加压力,希望美国再向台湾施加压力。台湾当局怕美国,不仅在于它军事上依赖美国,而是它的生存就离不开美国。只有美国有能力压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如果台湾不接受,如果美国对台湾进行制裁,台湾经济会怎样,人们心里都很清楚。

面对陈水扁急不可待地推行“台独”,继续维持台海两岸现状已不再适应形势需要,对中国来说,这个底线已经过低,容易造成被动。在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都大大提高的今天,该是把底线提高到台湾必须接受“一国两制”的时候了。

中国先要向美国表明,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家统一的大事,希望美国积极主动配合,要求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如果台湾不接受,美国应和中国一起采取行动,要求国际社会对台湾进行经贸制裁。如果美国不同意,中国将在国际事务和国际组织中采取与美国不合作的政策,今后在很多方面美国都不会再得到中国的支持与合作。

第 1 页

共 3 页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从来是无可争议的。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美国方面声明: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再提“台湾地位未定论”,逐步减少在台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1]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在各自首都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简称《中美建交公报》)。公报声明: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它非官方关系”。美国从台湾和台湾海峡完全撤军,终止“共同防御条约”。[2]《中美建交公报》表明了美国从法律上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断交、撤军、废约。然而,就在中美建交不久,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于1979年3月13日分别通过关于美国与台湾关系的立法议案,即《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公然继续把台湾看作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宣布向台提供所谓“防御物资”和“防御服务”。1982年8月17日中美双方为解决美向台出售武器等影响中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中美八·一七公报》),该公报重申了《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的各项原则,并着重指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这些原则还是指导双方关系所有方面的原则。”在公报中美国还明确表示“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3]《中美八·一七公报》表明美国在法律上承担了最后不向台出售武器的责任。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中美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是: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美与台湾只保持非官方联系;美要逐步减少乃至最后完全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从国际法的角度讲,三个公报是中美之间缔结的三个双边国际条约,对中美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它从法律上证明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美两国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

在美国一些人看来,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对西方制度的巨大威胁。近年来,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但却没有发生像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那种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将来会对美国产生严重挑战。因此,美国把中国视为“潜在威胁”,从各方面加以“遏制”。在经济方面,以经济贸易为手段,以压促变。在实施对华最惠国待遇时,有很长一段时间附加与人权有关的条件,打所谓“人权”牌。[4]在政治方面,为“遏制”中国,除出售武器给台湾以外,1995年又允许李登辉访美。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表明美国政府越来越明目张胆地支持和鼓励台湾某些人士通过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非法活动搞分裂中国的阴谋,其罪恶目的在于破坏中国的和平统一进程,使中国永远处于分裂状态。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无疑是对台湾岛内外的“台独”倾向的一种鼓励,是美国实行的“以台制华”的一种手段,是加强台湾的力量以牵制中国。

由于美国处于超级大国的地位,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程度和实力有较大差距,加上受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两国确实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这些不应影响两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即相互合作加强联系以发展各自的经济。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正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中深刻指出的那样:“当前一些事件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发达国家的利益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能再互相分开,发达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和发展是紧密地相关联的,整个国际大家庭的繁荣取决于它的组成部分的繁荣。在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是所有国家都应具有的目标和共同的责任。因此这一代和今后的世世代代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幸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取决于国际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在主权平等和消除它们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5]随着中国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的综合国力将不断增强。事实证明,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是在减少,而

第 2 页

共 3 页

是在增加;合作领域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观点不仅没有根据,而且常常是出于短视的政治用心。

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直接牵动13亿中国人的民族感情。美国如果继续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但是违反国际法关于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而且将引起台湾及台湾海峡局势动荡,对中美关系,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将产生严重后果。中美交往的历程表明,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始终是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中美两国,一个世界是上最发达的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在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亚太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负有重大责任。两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具潜力。双方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原则, 积极寻求国家利益的汇合点, 扩大合作, 缩小分歧。美国应该了解: 在台湾问题上, 中国并没有伤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而美国所伤害的正是中国最重大的国家利益和最根本的民族感情。冷战后, 国际关系中有一个“合作安全”的新概念, 即认为“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安全”之上。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中美双方不应再损害彼此最为根本的国家利益。台湾问题是事关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感情的大事, 也是今后中美关系能否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同时,由于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差异很大,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两国在意识形态、人权、经贸等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是完全正常的。但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军事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中国已经逐渐具备主导解决台湾问题走向的能力,不论是美国还是台湾都会按照中国的意志而行,中国和平统一的目的一定能达到。分歧不会成为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阻碍,它可以得到妥善处理,中美两国将在反恐怖主义问题上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就是证明。

第 3 页

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 篇6

2014级在职博士 刘向津 中医内科 201430131174 【摘要】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医患纠纷愈演愈烈,恶性伤医事件频繁发生,医患之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信任。医疗活动及医院的正常秩序深受影响。医患关系已成为现阶段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共同关注点。面对医患关系紧张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医生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与压力。所以,了解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求本溯源,积极应对,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医生沟通能力,引导和培养医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疗活动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患沟通,解决对策 【正文】

医患沟通指的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引诊疗病人的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总而言之,医患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病人的疾病,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

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医患沟通是良好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1]。近年来,医患关系总体上趋于好转,表现为患者趋于理性,医生趋于规范。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不断仍然是困扰医院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2],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存在问题[3], 于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来减少医患纠纷成为了医生关注的焦点。

1、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1.1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沟通不够,缺乏人文关怀。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医疗服务的两个方面,传统医学模式只注重疾病的生物治疗,却对社会与心理关注度不够。有些医生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诊疗时过分依赖仪器,与病人沟通少,缺乏人文怀,从而引发医患关系紧张[4]。中国医师协会对各种医疗纠纷案进行调查发现,因医生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80%源于医生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

1.2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容易引发职业倦怠,影响与患者的沟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之间信任不足,其中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医务人员中普遍存在的、被视为“职业杀手”的工作倦怠,不仅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医学科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医务人员面对长期不断的压力,如对救治病人的生命负有的责任压力;医学发展日新月异,需对知识更新不落伍的压力;社会公众评价差加上没有自己正常休息时间的压力等。医院候诊病人多,医务人员忙于应付排着长队的病人群,可能开始几个病人尚能态度和善、耐心的倾听和询问,但用不了多久,疲惫和急躁就会有所表现。这些都可能造成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影响与病人有效的沟通。

1.3医务人员未能很好地履行知情同意的法律义务。知情同意是患者自主权的重要体现,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知情同意权是患者身体权、隐私权、财产权和支配权的集中体现,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侵害直接表现为对患者身体权、隐私权或财产权的侵害[6]。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解释不清楚或告知不详实,在施行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告知不充分,未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一旦医疗效果不尽人意,便容易导致医疗纠纷。

1.4缺乏情感交流和沟通技巧。医务人员除了要与患者多沟通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临床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医生本想向身患绝症的患者传递生的希望,说出却是“像你这种情况死亡率是80%”。而另一医者却能这样表述:“你的情况虽然很严重,但现代医学发展很快,治疗手段也多,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病魔的机会还有20%,所以希望你不要放弃。”可见,同样的意思,两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语言效果却完全不同。1.5医患之间认识上的差异。病人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全面,在自身的疾病治疗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的时候就会不满,而医生就成了病人宣泄不满的对象,认为是医生的责任。病人对医生的要求过高,医生是一个正常人,需要养家糊口的,他们需要在这个职业上取得一定数量的收入,而病人却要医生成为治病不求回报的圣人。然而医患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1.5医疗制度的不完善。病人过度相信那些有名气的医生,而不信任小医生,所以导致大医院都人满为患,一些地方小医院门可罗雀。甚至一些小感冒,都要跑到大医院去看病,结果价格高了,病人又抱怨了,其实小医院一样可以治疗,而且价格又低。大医院人满为患又导致了一个问题,因为病人数量上去了,那医生给每个病人看病的时间就少了,结果病人就会感觉自己得不到重视,认为医生敷衍自己。这样就又会发生医患纠纷。

2、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2.1 建立贯穿诊疗全程的医患沟通制度

医院建立科学完善的医患沟通制度和规范,鼓励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主动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不但能将人性关爱传递给患者,而且可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技术与人文服务水平,还能取得患者与社会的信任及合作,最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7]。2.2 规范医患沟通内容,提高医患沟通效果

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它既是情感的沟通,知识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高超的语言能力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表现在使病人的全身免疫能力、代偿能力、康复能力和各系统协调能力增强,能收到神奇的效果。医生对于同一病例,可以提出多种诊疗方案。因此,如果医生采取参与协商或指导——合作的新型医患模式,根据患者、疾病的个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给患者知情、同意、选择的权利,必将有助于缓和医患矛盾。2.3 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培训,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与技巧

医务人员必须重视诊疗过程中的沟通,知道患者想要得到什么。如实

[8]告知患者医疗风险,平静应对患者被告知后的知情不同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增进理解、促进医患和谐。

2.4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宗旨,努力提高医务人员人文修养

医患的接触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它既是情感的沟通、知识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融,是让患者理解医疗服务的唯一途径。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模式是由美国医学会研发的一项伦理促进项目,其宗旨在于探讨医疗机构面对多样化的病人群体时,如何开展有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9]。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耐心倾听病人述说,尊重病人的想法。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按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完成医疗行为,做到尊重生命、尊重尊严、竭力为生命而为,把医学人文精神落实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中,体现在医疗服务的流程中,以便减少医患纠纷。

2.5 丰富医患沟通形式,延伸沟通内涵

作为医患沟通的主要类型之一,非语言性沟通常因其自身的非语言性而被许多医务工作者所忽视。但是,恰当的非语言性沟通对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医患交流中,如能对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准确理解、认识并运用自如,对促进医患沟通有重要价值。

2.6完善医疗制度。我国应该要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制度,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要对药物价格进行严格的控制,让病人看得起病,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病人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的现象。

医疗活动中医患矛盾在所难免,但医务人员在与患者交往中真诚关心患者、体谅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多数医患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当前较为复杂医疗环境下,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沟通技巧,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 篇7

一、农村学生文化资本与学校课程的失调

从家庭角度来说, 一个人的文化资本的多少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如, 父母能讲较流利的普通话, 会使用计算机, 拥有不少书籍或辞典等, 能帮助孩子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家庭作业, 提供给孩子学校所需要的文化资本等。相反, 父母就没读多少书, 也没有什么学习的工具书等,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布迪厄认为:“教育是文化再生成的工具, 它再生产了社会财富和权利的不平等, 并使之合法化。教育制度需要一种文化能力, 而这又不是教育本身所能提供的, 这就是‘文化替在’部分, 只能从家庭中获得。它有利于来自良好教育家庭的儿童, 因为这些家庭具有‘文化资本’。”

就教育语言的城乡差异来说。从语言的研究看, 学生中间存在着两种语言状态: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书面词汇、正规词汇、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词汇以及完整的句式为特征, 而口语则是以方言词汇、家常词汇以及自然的语调为标志。由书面语言构建的语言世界正式教育体制、教育机关和教育者所要加之于学生的语言世界。这个语言世界, 是由规范的知识, 正统的思想和正当的情感所构成的。它来自国家, 来自城市, 来自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继承;而由口语所构建的语言世界, 则是教育进入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世界, 它的主要成分是区域与阶层方言, 它代表着朴素的未经文化系统改造的思想、情感、智慧与生活方式, 它来自于村头与田间的交谈, 来自于夏夜纳凉、冬天向火时的闲谈, 来自于花会与戏楼上演出的川剧或者地方小调。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这两套语言系统及其所代表的两个世界的分立和互动是农村教育中明显存在的现象。在口语系统中成长的农村学生, 在学校中的书面语言系统中, 无疑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农村学生想要积累更多的“文化资本”, 需要掌握两套语言系统。这无疑给他们的学习增加了负担。我在上课时, 就有不少学生叫我“不要用普通话讲嘛”, 但如果这样, 进入高一级学校后, 他们会遭遇更多的困难, 甚至挫折, 于是, 我坚持用“书面语言” (普通话) 上课, 在他们不明之时又给以方言。

伯恩斯坦认为, 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代码, 它代表着言语者的文化特征。有两种基本的文化代码, 一种是精致代码,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普遍性与关联性, 通常存在于上、中等社会阶层的语言中;另一种是受制代码,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特殊性与孤立性, 通常主要存在于下等社会阶层的语言中。

的确, 文化层次不同的家庭的儿童生活在具有不同文化代码特征的语言环境中, 结果, 其语言也逐渐形成相应的文化特征。一般来说, 成长于城市的儿童能够接受带有逻辑性和科学性等特点的精致代码, 而成长于农村的儿童较多地接受了带有活泼性和模糊性等特点的受制代码。“由于学生的文化代码基础主要取决于家庭文化层次, 而学校课程又是一种精致代码, 这样, 学校课程与家庭文化层次较高的学生之间便有了一定的文化相容关系, 而与家庭文化层次较低的学生之间则存在着文化相斥关系。”

二、课程内容设计的城市化倾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 “城市倾向”在教育方面的表现也相当突出。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 表现为以城市为中心, 以城市生活为背景展开。教材课本也主要围绕城市生活的主题, 展示的基本上是城市生活场景。如无视城市和农村学生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异, 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无论是对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插图或内容, 都成度不同地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这已被很多研究者和课程实施者有所察觉和关注。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中出现超市、微波炉、计算机 (电脑) 等, 有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了农村师生从未见过的地铁内容的课文。“拼地板”, “黄金周”等远离从村孩子生活的内容, 也出现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学校中的城市化课程不能适应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要。如, 农村小学无法像城市一样开设英语课程, 农村中学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英语听力训练课程, 即使有, 因硬件设施设备不齐全也有些形同虚设。至于“培优班”, “特长班”, “奥数班”等,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 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课程设置及内容的城市化取向, 使课程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这些都加剧了农村学生理解课程的困难, 使农村不少学生学业处于不利地位, 最终成为学业失败者。

学校要尽量减少学业失败者的产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文献中指出:“学业失败可产生排斥, 因此它在许多情况下, 是一些形式的暴力或个人失控行为的根源”, 人们“指责学校造成了社会排斥, 同时又强烈要求它在社会融入或重新融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学业失败现象作斗争被视为社会的紧迫需要”。可见, 让所有学生学业成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那么, 要使学生学业成功, 在课程设置时需要追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麦克·扬说:“所有的课程都包括这样的假设, 即一些种类和一些领域的知识比其他种类和其他领域的知识更有价值。”课程内容设计的城市化倾向已经暗含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城市生活和城市有关的知识更有价值。这里课程内容设计的城市取向与大多数教材的编者缺少农村生活实践和体验有关, 更是缺乏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师生关系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义务教育;师生关系;小学生

师生关系,是在我们的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认为它是一个在教学中最普遍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比如亲情,即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之间的关系,以及和生活在周围的小朋友之间的关系等。这一系列关系,都需要我们很认真地去处理。而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或者说更多的是和教师的交流时间。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我们和教师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师生关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但是我觉得,在师生的关系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说传统的师生关系仍然存在,师生之间没有更多的交流,师生之间交流时间少或者根本不沟通以及师生关系不平等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了,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一、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一定的交流

虽然在当代社会中教育事业在不断地进步,而且无论是在幼儿园、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会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在创新。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还是有着很深的影响,比如教师按时去教室,一本正经地讲了四十几分钟的课程,下课后又直接走了,课堂上讨论的时间十分少,下课后学生又不敢去找教师。所以,就会出现教师和学生沟通减少的这种现象。

2.师生关系不平等

我认为,在现代的教育中,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之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某些不平等的现象。当然,在当今社会中,更多的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平等的和容易交流的,但据我了解,这些学校中初中以上的受教育者是比较占主要的地位的。而对于小学生来讲,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和教师的沟通能力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者说是障碍。我认为,完成这方面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比如教师的功利性,现代的教师,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并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书,也就是说,教师并不是他们喜爱的职业,而是为了生存而从事的一个行业,所以职业心并没有那么重,不会认真地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不会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另一方面,我认为,现在的教师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冷漠,他们或者在课堂上建立一定的威信,以便于以后可以更好地保持课堂纪律,提高上课效率。所以,与学生之间不会轻松交谈,也不会去努力活跃课堂氛围,这种相对的冷漠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了与教师沟通的机会和时间,也使学生没有更多的胆量与教师沟通。对于上面我们提到的原因,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沟通上的问题,这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注意的,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我有一些自己的意见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办法

1.学生的积极主动

作为一个学生,我认为是课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存在,才可以算作为一个教学集体。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地学习、积极地提问,跟着教师的步伐,用更多的时间努力去和教师交流,询问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又可以加深教师对自己的印象,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教师的职业道德要不断提高

当然,现在的教师中,大多数教师是本着职业操守的态度去对待他的学生,努力做到一个好教师,让学生喜欢自己,更喜欢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成绩或者各方面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一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对待学生,尤其是小学的学生,不仅要拥有专业的知识,更要有足够的包容心和理解力。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个轻松的上课环境,主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建立一个和谐的上课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我认为是决定学生教育水平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师生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各种新兴的技术和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将影响学习的乐趣和效果。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在学习或者教育中不断提升自己,做到彼此之间的包容、理解、和积极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上一篇:防溺水教育班会备课教案下一篇:冬季防火安全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