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废弃物管理制度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洁净区废弃物管理制度(精选9篇)

洁净区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1

1、目 的:

建立更衣室管理制度,确保更衣室正确的使用与规范管理,并保证更衣室整洁卫生。

2、范 围:

本标准适用于净化车间30万级洁净区更衣室的管理,包括一更、二更。

3、责任者:

3.1洁净区各岗位操作人员、专职卫生清洁人员、洗衣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车间质检员负责监督检查;

3.2机长、车间主任负责本标准的正确实施,并实行监督管理; 3.3生产部、质量部负责按本标准要求进行监督管理。

4、内 容:

4.1更衣室设置要求:

4.1.1净化车间30万级洁净区的人流通道中更衣部份分为一更、二更,并以男女分开设置。一更、二更内分别设置有人员洗手、更衣所必备的硬件设施,包括如下:

4.1.1.1男女一更更衣室内有洗手池、纯化水管、更衣柜、洗手液、烘手器、更鞋架、更衣回收容器、更衣警示语;

4.1.1.2男女二更更衣室内有更衣柜、更衣警示语;

4.1.1.3为了保证更衣柜专人专柜使用,男女一更、二更的更衣柜上有对应员工编号;

4.2更衣室使用规定:

4.2.1所有人员进入洁净区各工作室时,必须按《人员进出30万级洁净区控制程序》进行正确的更衣、洗手,以确保洁净室不受人员的污染;

4.2.2一更更衣柜只准存放一般区工作服、外来参观/审计人员脱下的外衣和外来人员一般区参观工作服,严禁存放其他任何物品;

4.2.3洁净区工作服应在每天下班后放到更衣回收容器内由专职卫生人员统一进行除尘、除油、除异物及消毒的处理,次日上班人员领取备用洁净服进入车间。4.2.4二更更衣柜只准存放洁净区工作服,并不得上锁,以保证洗衣人员能及时将洗净的洁净工作服按编号放入更衣柜中,严禁用来存放其他任何物品; 4.2.5洁净区工作人员应按一更、二更更衣柜编号使用,严禁混用。在使用完更衣柜时应关闭柜门,不要处于开启状态;

4.2.6一更更衣室的更鞋柜,鞋柜外侧为存放员工一般区工作鞋,内侧柜存放洁净区工作鞋,不得放错,严禁将脱下的一般区工作鞋不放在更鞋柜内; 4.2.7更衣回收容器应始终处于密闭状态,严禁将脱下的洁净服直接放在更衣回收容器盖上;

4.2.8烘手器应能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并应确保洗手瓶内始终装有洗手液,以确保进入洁净区人员能够进行洗手和烘手;

4.2.9在任何时候,严禁任何人员从人流通道带入任何非生产物品进入洁净区。4.2.10严禁一更洗手池用于清洗一般生产区清洁工具或其他清洗工作; 4.2.11进入洁净区内的工作人员在使用更衣室时,应有义务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包括:

4.2.12洗手瓶内无洗手液; 4.2.13烘手器损坏,不能烘手; 4.2.14其他任何异常情况。4.3更衣顺序

4.3.1进净化车间顺序:换鞋—洗衣液洗手—戴工作帽—穿一般区工作服—洗衣液洗手—穿洁净区工作服—换鞋—除尘、除异物—酒精消毒—进车间;

4.3.2出净化车间顺序:脱洁净区工作服—换鞋—脱一般区工作服—脱帽—换鞋—出车间。

4.4更衣室卫生清洁:

4.4.1更衣室的卫生清洁应严格按《洁净区更衣室清洁消毒规程》进行,以保证更衣室始终处于良好的卫生状态;

4.4.2一更更衣室的清洁、消毒由专职卫生人员进行,二更更衣室的清洁、消毒由洁净区人员进行;

4.4.3一更、二更更衣室应在每天生产结束后,清洁地面、洗手池、更衣回收容器、更鞋柜、回风口、门、墙壁;

4.4.4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应在每天清洁的范围上增加一更、二更更衣柜,并按规定进行消毒; 4.4.5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应在每周清洁的范围上增加顶棚、灯罩、高效送风口散流板,并应在洁净区内空气消毒前完成,可不必用消毒液消毒;

4.5监督与检查:

4.5.1质检员应每天对一更、二更更衣室的使用、卫生清洁工作进行检查,以保证更衣室处于完好、规范、卫生状态;

洁净区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2

1.纯化水系统和注射用水系统,用紫外线定期消毒等是否就可以了?若不行,应该用什么方法?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要求企业应对纯化水、注射用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而没有强制要求消毒的方式方法。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紫外线波长、强度、照射时间、水层厚度等,不易控制,可作为消毒的辅助手段。

纯化水系统和注射用水的消毒有多重方式,例如:纯化水系统可采用巴氏消毒或纯蒸汽灭菌,注射用水可采用纯蒸汽灭菌或过热水灭菌等。而紫外线仅仅是辅助的方式,可以延长消毒周期,但其效果十分有限。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设备情况以及消毒周期来确定具体的消毒和灭菌方式,并对其进行充分的验证。但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纯化水系统和注射用水系统仅仅采用紫外线定期消毒这一种方式。

2.洁净区监控,半球型摄像头每次清洗清洁不干净,而且死角清洗不等,非常不卫生环保,请问有什好的清洁方法?

采用洁净区专用摄像头。它是专门为药厂、电子厂、医院手术室、食品厂等的洁净区/无菌室/无尘车间开发的专用网络摄像头。该摄像头可以无缝嵌入彩钢板安装,纯平圆形外表面与彩钢板平齐,无卫生死角,易清洁易消毒。洁净区专用摄像头可对关键工序、关键岗位进行24小时的定点监控。该摄像头与维远泰克OPCMES软件结合使用可实现洁净区监测报警事件与视频片段关联。洁净区作为制药企业的生产场所,对环境、着装、人员流动等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单个半球型摄像头无法全面的监控洁净室人员的操作,更无法对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操作过程进行实时定点监控。如何实现洁净区远程非现场的重点岗位、关键设备的定点实时监控?

要实现洁净区操作间的多点监控,现有技术条件下,需要增加洁净室的监控摄像头的数量。半球型摄像头安装于天花板,安装位置过高,清理不方便,同时存在卫生死角,加大了洁净室清洁和验收的工作量。

洁净区嵌入式专用摄像头解决了该项难题。洁净区嵌入式专用摄像头安装于洁净区彩钢板墙体上,通过嵌入彩钢板的方式安装,安装高度距离天花板约 40-60cm。该摄像头平面为纯平面板,嵌入彩钢板后,摄像头平面与彩钢板平面平齐,在利用墙擦清洁墙面的同时实现了摄像头的清洁。同时,摄像头的纯平面板零卫生死角,不存在清理不到位的情况。3.药品生产企业洁净厂房空气洁净度环境参数的监测标准与依据是什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未明确规定洁净室的技术标准,例如:换气次数、温度、湿度等,那么第三方在对洁净室进行洁净度级别检测确认时应采用何种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四十二条规定:“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储存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企业应结合产品和工艺特点确定洁净区的温度和湿度范围。

关于洁净室技术标准,我国有多个国标均有所涉及,如:《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2010)等。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的检测方法可参考GB/T16292-2010、GB/T16293-2010、GB/T16294-2010等国标。

4.规范要求在关键操作中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浮游菌是否需要在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十一条规定,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当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

这里强调的是对无菌生产的环境必须进行动态监测来评估微生物状况,这个动态监测并未要求全过程进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还规定了“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企业应对采取的监测方法和程序进行评估。尤其要考虑到浮游菌采样过程及相关干预可能会对关键区的气流组织产生影响。所以,在关键操作中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浮游菌不需要进行全程动态监测。5.原料药专用生产设备(单一品种)在进行清洁验证时,是否还需要检测活性成分的残留量?按目测残留无可见物料为标准是否可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清洁方法应当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清洁验证应当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单一品种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专用设备的清洁验证,从风险的角度看,专用设备上的活性成分残留对后续生产产品质量影响不大。清洁验证的重点在于确认是否存在相关杂质(降解产物、反应物)的残留,该残留是否能够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果为生产单一品种的专用设备,应综合评估原料药(或中间体)在相关设备上的性质,是否有高活性的杂质产生、该杂质在本清洁方式下残留的标准能否达到等。通常情况下,清洁验证需要通过取样检测的方式来证明,不能仅以目测无可见残留为指标。

目测残留无可见物料通常作为每次清洁行为之后的检测标准。

6.规范规定“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如何理解“与生产要求一致”,是与物料将被使用的生产环境一致还是与物料本身生产的环境一致?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完整要求为“第六十二条通常应当有单独的物料取样区。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如在其他区域或采用其他方式取样,应当能够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

洁净区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3

范围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的规划、建设及运行的污染防 治和环境保护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与本规范同效。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508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术语

废弃机电产品:本规范中废弃机电产品指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废电机以及其他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建设基本原则

4.1 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以下简称“集中处置区”)的建设应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以充分回收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逐步推进。

4.2 集中处置区的建设应与当地的城市规划相结合,尽量利用现有工业区及各类开发区。

4.3 集中处置区的建设应与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提高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相结合。

4.4 集中处置区的建设应与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规划、设计及建设环境保护要求

5.1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以废弃机电产品拆解利用企业为依托,建设以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等废弃机电产品的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污染物集中处置设施相配套的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

5.2 集中处置区选址时应选择运输便利的区域,尽量靠近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集中处置区的规划应符合国家和当地的工业区设置规划和要求,不得混杂在城市密集区;

集中处置区的规划应与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并注意相关条件的制 约。

5.3 集中处置区的建设规模应考虑其服务范围内的废弃机电产品收集量、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考虑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得重复建设; 集中处置区的建设应具有一定规模,面积一般不得低于80 公顷。

5.4 集中处置区应设置管理机构(以下称为“集中处置区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可以由当地政府组建,也可以由企业组建。管理机构应设环境管理部门,负责全区和区内企业的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管理。

5.5 集中处置区应鼓励下列类型企业入区:

(1)能够形成工业生态链的企业;

(2)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

(3)充分利用当地产业资源和优势能源、与当地产业结构充分结合的企业。

5.6 集中处置区环境管理机构应严格控制集中处置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超出当地的环境容量,确保环境安全。

5.7 建设集中处置区应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并报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进区企业按照有关要求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当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5.8 集中处置区采取分区建设原则,分别集中建设管理区、生产加工区、污染处理区等不同的功能区。管理区是集中处置区管理机构对进、出集中处置区的原料、产品及废物进行审核、检验、称量、记录等管理,及管理机构和区内的企业进行办公作业和其他管理工作的场所;

生产加工区是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对废弃机电产品进行拆解、分类和加工生 产的场所; 污染处理区是对集中处置区内产生的污水和不能再利用的残余物进行收集、贮存和 集中处置的场所。

5.9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必须具备符合设计规范的厂房和生产设施,并将生产场地的地面硬化,无明显破损现象。

5.10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应建设具有防雨、防风、防渗等功能的专门贮存场地,禁止露天堆放废弃机电产品、拆解部件及残余物。

5.11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应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工艺加工废弃机电产品。禁止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废电线电缆。

5.12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如有产生危险废物的拆解加工工艺,必须采用妥善、安全的工艺技术对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5.13 集中处置区内应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厂。

企业拆解加工场地收集的雨水、拆解加工和贮存场地地面的冲洗水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要通过管道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妥善处理。企业拆解利用处置场地不得设 置雨水直接排放口。5.14 集中处置区内应建设专用的废物收集和贮存设施,并适时将产生的生活垃圾、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分别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送交有资质的专业集中处置设施进行处置。

5.15 集中处置区内企业需要进行供热和采暖,应建设集中供热采暖设施。

6.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运行环境保护要求

6.1 集中处置区管理机构对区内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染控制进行统一管理。

6.2 集中处置区管理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园区环境监测计划,在区内及周边设置环境监测点,对集中处置区及周边的土壤、空气、水质和噪声进行定期监测。每年应向当地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集中处置区及周边环境状况报告。

6.3 集中处置区管理机构应建立污染预防机制和处理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度。

6.4 当地设区的市级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集中处置区和区内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定期评估。

6.5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在拆解过程中禁止采用平地或简易炉、窑等焚烧方式加工废机电产品。

6.6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在拆解过程中应按照材料的特性对废弃机电产品进行拆解、分类、加工。

6.7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对废弃机电产品进行拆解时必须采 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加工方式,可以使用人工或机械拆解、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采用资源回收利用率更高、固体废物产生量更少的机械拆解方式。

6.8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应将废弃机电产品和拆解部件、各种材料、产生的废物根据类别分别收集,设立明显的区分标识,分区存放。

6.9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应将在拆解过程产生的废油等液态废物应通过有效的设施进行单独收集,并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7.污染控制要求

7.1 申请进入集中处置区的企业应采用节能、节水的技术和措施,提高能源和废水的循环使用率;高能耗、高耗水企业一般不允许进入集中处置区。

7.2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应在入区后两年内申请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7.3 集中处置区的污水排放应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新建单位的一级排放标准执行。经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的水质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中污水排放的三级标准。

7.4 集中处置区的空气质量应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的二级标准执行;采用焚烧方式加工处理废机电产品的设施废气排放应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 准》(GB18484)中危险废物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集中处置区内企业的其他废气排放应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二级标准执行。

7.5 集中处置区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应按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中新、改、扩建企业的二级标准执行。

7.5 集中处置区的噪声应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中二类标准执行,集中处置区内企业的噪声应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中二类标准执行。

集中处置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控制宜采取以隔音为主的噪声治理措施。

7.7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对废弃机电产品进行拆解、加工后,不得将不可再利用的废物自行运出、丢弃或在区内随意存放,应堆存在集中处置区的废物收集和贮存设施内。7

7.8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应将在拆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根据性质分类,在固定地点存放。

7.9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应将在拆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进行特性鉴别。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不属于危险废物的,按照一般废物进行处置。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产生的生活垃圾和一般废物应集中委托送交当地环境卫生机构进行统一处理。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应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安全处置或者集中委托送交有资质的企业进行统一处置。

8.进口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的要求

8.1 进口废弃机电产品加工企业必须以材料回收为目的对废弃机电产品进行彻底拆解。

8.2 集中处置区在选址时应距离进口口岸较近,以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8.3 集中处置区应是一个独立性、封闭性较强的区域。一般要求园区仅设一个进口,一 个出口。

8.4 集中处置区环境管理机构应在集中处置区的进、出口处分别设立专门进出通道、电子地磅系统、电子车牌识别系统、集装箱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道式放射性探测系统,并配备其它查验辅助机械设备。

8.5 集中处置区的进、出口均由集中处置区环境管理机构严格监控。防止以下废物入区: 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废物;危险废物;其他禁止进口的废物。出区物质的形态只能为原料状态和无法利用的废物。

8.6 集中处置区环境管理机构必须对进入集中处置区的废弃机电产品进行检查,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对其进行拆解、处理。

8.7 集中处置区应建立统一的原料、产品和废物进、出集中处置区的登记和核销制度,采取入区物质集中登记,拆解后 分类统计,出区销售核销的办法进行管理。

集中处置区环境管理机构应记录进出集中处置区的原料、产品和废物的名称、数量、时间、去向等; 集中处置区内的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日常管理台帐,记录每批次进出区的货物的种类、数量、来源、加工拆解后的成分、去向与结存情况,及不可利用的残余物的处置方法和去向等。

集中处置区环境管理机构及区内企业随时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现场检查,并如实提供台账。

8.8 集中处置区应在进口处设置专用监管区,内有查验区域、检验检疫区域、消毒区域、具有防雨、防风、防渗等功能的不合格物品堆存区域。

9.规范监督实施

镇洁净工程严格考核制度 篇4

为了推进立岗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完善了全镇洁净工程考核奖惩细则。坚持一月一考核,一季度一奖评的工作机制,对前三名的村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2000元的奖励,达到“以奖促治”的效果。各村、街道被县部门督查通报一次罚款1000元,被镇洁净办督查通报一次罚款500元。

此外,在组织重大活动时,各村应主动积极配合,抓好辖区的清扫和保洁工作,凡行动迟缓或工作不力,受到批评的,给予负责人一定的经济处罚(300元至1000元)。对洁净工程完成较差的村实行督办制,下达督办通知,对督办事项限期10天整改到位。同时将督办事项的原因、整改情况上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包村站所长。

洁净车间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篇5

洁净车间工作服管理规定1、2、3、目的:保证洁净车间的洁净度,以符合标准要求 范围;洁净车间 责任人员: 包装人员

4、内容:

4.1、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由质地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制成。

4.2、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能有效遮盖内衣、毛发,无菌工作服能包盖脚部,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4.3、洁净车间工作服每次使用前清洗消毒一次,用后及时清洗灭菌。

4.4、工作服应编号(预防交叉污染)洁净车间的工作服编号为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

4.5、洁净服 清洗应先用纯化水漂洗一遍,再用不含磷的洗涤液浸泡20分钟,然后洗涤20分钟,甩干,用纯化水漂洗3遍。

4.6、把洗干净的衣服晾干,放入两层衣袋内,放入高压灭菌器内灭菌,压力在0.121Pa,温度在121℃灭菌30分钟。

4.7、灭菌后的衣服保存时间为24小时,超过24小时时需

重新灭菌。4.8、无菌工作服使用前,应除去外层包装挂在二更,洁净服使用前,应除去外层包装挂在一更,同洁净车间一起进行臭氧消毒。

5、相关记录

《洁净服、无菌服清洗灭菌记录》

编制:

审核: 日期:

公司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6

一、目的

1、将生产及办公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管理,努力变废为宝,达到节 能降耗的目的。

2、加强废弃、废旧物料管理、规范利用、使用程序、提高废旧物料的使用率,不断 挖掘节能降耗的潜力,为公司构建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型企业添砖加瓦。

二、范围

适用于产生废弃物的车间及其它场所。

三、职责

1.生产部、生产车间:

(1)产生废弃物的车间,将废弃物进行现场分类放置,并负责将可回收工业废物转移到废品仓库集中保管;

(2)在转移过程中,要防止废品的滴漏、溢出、散落;

(3)转移到废品仓库时,入库单上写明废弃物的名称、数量,仓库管理员要重新核实废弃物名称和数量,并按仓库管理员的要求放置,不可混放、乱放。

(4)仓库物流管理人员,要每天检查废品仓库,检查废品的放置是否出现滴漏、溢出、散落、混放的现象,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制度实施;

2.生产部、办公室:

清洁工每天负责将生活废物分类转移到指定位置。其中可回收类一般废弃物转移至废品仓库,不可回收类一般废弃物转移至公司垃圾场,最终拉运至荒沙沟填埋。

四、可回收废弃物的处理流程:

当废物仓库达到一定量时,库管提出书面处理申请单,提交公司领导审批,然后由营销部负责联系回收处理厂家,处理可回收废弃物时营销部要寻找价格合理、服务好的单位,并签订协议和保存废弃物处理的原始凭证,并负责对废弃物处理过程的监督。五、一般废弃物分类

1、废弃物分为工业废物和生活废物两大类,其中工业废物又分为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两类,生活废物同样分为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两类。

2、工业废物(1)可回收类:

可回收废纸类(废纸箱、废纸板、废纸带等)、废金属类(废铜线、废电缆线、废漆包线、废冷板等)、废塑料类(废树脂、废注塑头、废PVC料、废线材、废线皮、废线盘、废托盘等)、废木材类等。

(2)不可回收类: 不可回收废纸类(过塑纸、粘性纸)、废手套、废抹布、废胶布(双面胶、胶带、织带等)、废塑料袋(泡沫塑料)等。

3、生活废物

(1)可回收类:可回收废纸(书本纸、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新闻纸等)、饮料瓶(罐)、生活污水等。

(2)不可回收类:不可回收废纸(卫生纸、餐巾纸)、废塑料袋(泡沫、薄膜)、废弃食物(果皮)、废旧办公用具(笔、笔芯等)等。

六、废弃物的分类标识和存放管理

1、公司各部门、车间的一般废弃物存放垃圾桶必须区分:工业废物可回收类、工业废物不可回收类、生活废物可回收类、生活废物不可回收类,对废物放置位置进行标识并标明存放的种类。

2、所有的一般废弃物全部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垃圾篓或用来存放一般废弃物的箱子或托盘。

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篇7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直接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幼儿园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

二、食堂必须按要求将餐厨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下水道、倒入公共厕所和其他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三、餐厨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分别处理。食品原料粗加工产生的垃圾(菜叶、根须、动物内脏、毛皮等垃圾物)按生活垃圾处理,即倒入垃圾桶加上盖子,运往垃圾站,由环卫工人转运处置;泔水类垃圾(食物残渣、饭、菜、汤水、锅底、留样处理物等)按规定倒入专用泔水桶,回收给养殖户。

四、泔水类垃圾按要求要与回收方签订回收协议书,注明泔水类垃圾回收仅限于养殖用,不得另作他用。

五、餐厨废弃物处置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完整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报告总务处,并接受监督检查。

洁净区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8

一、养殖场设立专用的畜禽医疗废弃物贮存场所、畜禽干粪贮存场所和污水贮存池等畜禽废弃物贮存场所。

二、采用干法清粪工艺,畜禽舍地板设置网床或漏缝地板实现粪尿的分离,并及时单独清出畜禽粪便,实现日产日清,并将产生的畜禽粪便及时运至贮存或者处理场所。

三、废水和畜禽废弃物的贮存设施或场所应当采取防渗漏、防溢流、防雨水淋失、防恶臭等措施,并定期进行清理、消毒。

四、畜禽废弃物贮存场所实行专人管理,做好登记。畜禽废弃物贮存场所出现问题应及时报告进行维修。

五、养殖场病死畜禽统一由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员收集(联系电话:),转运至定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

六、各废弃物按规定运至各堆放地点,在运输过程中禁止野蛮装卸,防止洒漏,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洁净区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9

1目的:保证实验室、实验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安全。

2.范围:PCR实验室

3.职责:PCR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负责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及登记

4.程序:

4.1部门职责 应对本实验室工作人员讲明本程序在预防交叉、实验室污染及切断传播途径中的重要性,并要求严格执行。

4.2实验室所有垃圾,装入专用污物袋内,各区备有:生物污染垃圾袋(黄色)。使用过的一次性消耗品(如试管、吸头、扩增管、等),先放入利器盒内后,用0.55%含氯消毒液消毒后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使用过的手套、鞋套等直接放入黄色垃圾袋内。

4.3实验所用到的患者采样管在实验结束后,应先消毒后放入黄色垃圾袋内。

4.4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完成后需对当天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进行包装处理,并明确登记医疗废弃物的产生量、时间、处理人等。通过废弃物专用通道运往高压灭菌室。

4.5每天应有专业人员对当日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进行高压灭菌,并伴有化学指示卡,灭菌结束后需要进行明确的登记。

上一篇:坚强六年级作文550字下一篇: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