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总结(精选11篇)
经过为期两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回顾整个培训过程,我感受良多,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或困惑,当然也有一些工作的心得:
1、本次培训,改变了以往的模式,全程通过网络来完成,通过学习,我已经慢慢熟悉了平台的操作,讨论、作业和测试都能够游刃有余,对于课程的学习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2、从学习时间上看,每个模块都规定几天的学习时间。我在实际操作中,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做到了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又不影响网络培训的学习。
3、通过两个月的交流与学习,我与其他同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次培训,于我而言,更多的应该是学习。培训虽然很累,但是能与同行们进行大量的交流,从而促进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变和提高,我觉得收获远大于付出!
教育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显著, 目前许多企业在这方面作了较大的投入, 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与目前职工培训发展的趋势和发达国家企业职工培训的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管理者不了解受训职工真实的需求
管理者在对职工进行培训之前, 没有进行培训分析, 盲目地派职工去接受培训, 缺乏针对性, 导致培训效果不良。
2. 缺乏科学、合理的职工培训制度
某些企业的管理者对职工培训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而没有按照企业的培训制度, 根据企业、职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需求评估、培训需求策划、培训效果评价等, 企业培训没有计划性, 没有统一规划的培训主管部门。
3. 培训课程没有针对性
由于企业和培训机构缺乏沟通, 培训机构不了解企业和职工的真正需求, 向企业提供的课程忽视了企业实际和培训对象的特点。
二、着眼长远, 明确目标, 精心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能人员的教育培训
1. 制定切实有效的三才人员培训目标
为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提高工作效率及劳动生产率, 降低人工成本, 适应企业持续发展需要, 需做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的三才队伍建设。
政治素质:由党委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 认真制定岗位素质标准, 结合公司发展需要、形式任务安排、廉政建设标准, 确定培训内容, 制定培训计划, 采取宣传、参观、会议、视频、演讲、民主生活会、考试等多种方式落实培训计划, 提升政治素质。
知识水平:按着培训目标, 对全部在岗管理人员知识水平逐一核实, 分类实施知识水平提高。对未达到大专学历人员, 确定知识水平提升目标计划, 协助确定指导老师, 参加学历提升学习, 定期反馈学习情况及文化知识考试情况, 落实学历提升目标。达到大专学历人员, 督促继续学习文化知识, 定期举行文化知识考试, 确保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对本科学历人员 (含双专) , 在督促继续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落实在培人员按计划完成学业。
专业技术职务 (业务能力) :按着培训目标, 对全部在岗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现状逐一核实, 分类实施专业技术职务提高。对无职称人员, 督促其结合自身工作性质, 确定专业技术职务提升目标计划, 协助确定指导老师, 自行制定学习及参加职称考试计划, 并报考委办备案, 落实职称提升目标。对初级职称人员, 鼓励符合职称提升条件人员, 积极参加中级职称考试或评审。对中、高级职称人员, 督促继续学习自身专业技术知识, 待具备条件时, 积极申报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或评审。
2. 加强企业内部职工培训优秀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 培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选择优秀的培训教师, 应值得我们思考。公司聘请外委培训教师, 尽管授课专业, 但存在着对企业职工知识、技能现状认识不清、与职工交流性差、不能长久留在企业供职工请教、费用高等诸多不利因素。相比, 企业内部培训教师有较多的优势。公司更应关注于企业内部职工培训优秀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 员工对培训教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公司也需要及时组织针对教育教师的专项培训, 使其得到及时的充电和提高, 不断丰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也可以派他们出去研修和请专家进来传授。
三、高度重视, 完善制度, 为开辟三才晋升渠道提供有利保障
1. 建立人才库, 明确培养目标
按照经营管理、技术业务、岗位操作技能开展三才队伍建设, 结合专业岗位对优秀人才按照核心、骨干、后备进行选拔, 建立公司人才库, 进一步规范三才队伍建设, 为公司有层次培养奠定了基础。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配置, 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创新用人理念, 拓宽企业用人选人视野, 打造人才建设平台, 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2. 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鼓励人才提升业务素质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主要采用“公开竞聘”和“公推优选”两种方式。正科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采用“公推优选”方式;所有副科级 (科级助理) 和一般岗位选聘时, 采用“公开竞聘”方式。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能够进一步提高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建立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适应建设国际一流现代企业的需要。
四、结合需求, 有效激励, 创建人才成长长效机制
1. 企业文化导向
公司要对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考核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工作优秀、效果显著的单位授予“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对工作成绩突出者授予“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并予以嘉奖。设立高技能人才示范岗, 先进生产者, 优秀青年等设立与开展, 把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导向到爱岗敬业、提高技能、提升素质和促进企业发展上来, 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2. 薪酬上大力倾斜
管理人才竞聘上岗试用合格后, 兑现相应待遇。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考核合格后, 享受技能津贴和操作技能奖金。技师 (师傅) 带徒, 落实培训计划后, 按带徒每人每月兑现带徒津贴。作为激发职工潜能, 调动职工学习新知识, 接受再培训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薪酬激励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落实以上措施, 可以大大激发员工提升自我素质和岗位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企业全员才智和力量,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 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促进职工成才成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职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做好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是企业运行的根本要素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如何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着重阐述了现代企业在教育培训中, 企业管理者的正确认识和观念以及职工教育培训和开发的内容、方法和形式。
关键词: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承宁.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之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 2007, (12) :48.
[2]张珺.基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研究[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2) :55.
加大投入,夯实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保障
事业要发展,投入是关键。长沙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摆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支出,特别是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中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要用于教育信息化发展应用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2008年起,财政预算每年安排30万元作为县教育信息网和资源网网站软硬件的添置与维护。2008年至2010年县财政对教育投入分别为4.5亿、5.4亿和6亿元,其中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专项资金为2 310万元,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和无纸化办公。2010年,长沙县成功创建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为巩固创建成果,提升硬件档次,2011年县财政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资金达到1 300万元,2012年的预算为1 800万元,做到了逐年增长。同时,全县各学校在近三年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自筹经费达2 000万元。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支撑着我县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快速发展。
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提质改造方面,2011年长沙县又制订和实施了新的措施。
调配整合,节约高效,实现教学计算机的提质
以前是按学校缺少的数量配置,逐年更新。这种办法导致了许多学校的教学计算机新旧不一。配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的不方便。2011年,长沙县对各乡镇中小学组织了摸底调查,制定了详细的配置调整计划,将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列入今年配置范围,同时兼顾部分规模较大的完小。对凡列入更新计划的学校,全部按市标准配备全新的教学计算机室(含计算机桌椅)。学校原有的计算机需淘汰的,要求学校报国资委报废;还能正常使用的,根据机型,进行调整维修,安装到本乡镇内的其他同机型的完小或初小。并且根据计算机的使用年限,争取每5年至6年更新换代一次。2011年,共添置教学计算机2 400余套、办公计算机200余套,解决了67所学校的教学计算机更新换代问题。同时,我们对学校的教学仪器、实验室和仪器柜全部进行了更新,到2012年底全县教学仪器全部达省的新标准、实验室和仪器柜全部高标准化。
合理配置,因校适宜,实现“班班通”的提质
2011年,我们加大了“班班通”的装备建设力度,新装备或更新换代投影设备的“班班通”学校17所。更新装备的过程中,针对城乡学生和教师在现代技术应用水平上的差异,采取了不同标准配备、同步推进的方法。即在农村学校继续深入推进普通多媒体投影机和计算机进教室的“班班通”设备,在城区学校及县属中学重点推进超短焦、短焦投影机与计算机和电子白板配套的交互式“班班通”。2011年新增超短焦交互式“班班通”设备40套,短焦交互式“班班通”设备86套,普通投影的“班班通”126套。目前,长沙县投影机进教室的“班班通”总数已达1 000多套,接近全县班级数的一半,受益的学生超过全县学生总数的2/3。
勤于探索,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机制
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特点。长沙县从领导机制、队伍机制、考评机制等方面,勤于探索,积极实践,确保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工作稳步有序推进。针对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切实加强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副主任、教育局局长为副组长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长沙县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经费保障等工作。在队伍机制方面,县仪器电教站全面负责履行全县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并同县教研室一起指导信息技术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成果运用等工作。各中小学校也相应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专兼职“网络管理员”和“远教管理员”,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建设网络。2004年,长沙县投资百万建成全省首个县级资源中心,创新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资源共享机制,资源中心汇集了中央电教馆及浙大等多家知名公司的资源库,开通了10万册电子图书馆、VOD服务器等,教师的自制资源可以全部上传到资源中心,资源中心网站汇集的优秀教案、试卷、教育新闻等达数十万条,真正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长沙县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纷纷建立了网络中心和网络平台。星沙镇盼盼中心小学开辟了网上家庭教育平台,利用qq群、互联网论坛和博客,开展家校沟通,倡导亲子教育,效果十分明显。春华中学教师的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得到了肯定,该学校教师还参与了全县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
科学统筹,优化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
根据《关于率先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中明确的“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强县建设”的工作思路,长沙县及时研究出台了《长沙县教育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先后下发了《长沙县教育局关于对全县教师进行初级课件制作培训和考核的实施意见》《长沙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评价细则》等文件,统一印制了《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等28个制度,明确了全县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方向。同时,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纳入教育系统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强化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规范的管理,推动着长沙县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有序发展。
每年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对全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坚持“虚实结合”,采取听、看、查、问、测的方式进行,组织了以抽测教师和学生的操作使用为主、以问卷调查了解情况为辅的专项督查。依照评估细则对学校实验室、仪器室、计算机网络教室、设备器材室的管理和电教、实验使用记载、开展活动的记录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督查,促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物质手段和智力支持,它只有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功能。因此,提升教师驾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十分重要。为此,长沙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培训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点,坚持常抓不懈。
分级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近三年来,长沙县选送了50名中小学校长到上海等地进行挂职学习,开扩视野;选送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参加省、市业务培训,成为学科带头人;县培训班培训的教师,几年来累计达2 000余人次,培训内容从最初的实验室管理、计算机基础操作提升到实验教学、资源使用、动画制作、网页开发、网络维护等。2011年,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使用培训,为每个乡镇及县属学校培训了2名骨干,这些骨干回单位组织了全员培训;2009年至2011年,先后组织了三期省合格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人员专题培训。培训工作落实到位,有力促进了长沙县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稳步提升。
组织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为确保培训效果,2005年对所有行政人员和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对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了认证证书;2006年对全县教师进行了课件制作考核,对不合格的人员组织了专题培训并安排了补考;2008年对全县高中、初中、中心小学的实验员进行培训,回单位或乡镇组织了实验员和理科教师进行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培训。2009年,对网管员进行了网络安全培训,省公安厅和省教育厅颁发了认证证书;2011年选送60多名教师参加了省级教育软件开发培训,省电教馆颁发了培训合格证书。目前,全县55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100%获得了省教育厅颁发的高级证书,100%的中小学教师能利用资源进行课堂教学,60%以上的小学教师、90%以上的中学教师能独立完成电子备课、资源整合、课件制作等较高难度的教学行为。
加强研究,引领专业发展
长沙县始终把研究与建设、研究与应用、研究与发展相结合,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和“微型课题”研究,全县100%的学校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学科和管理课题研究;3所学校参与了中央电教馆的“十一五”国家级教育技术课题研究;6所学校参与了省级“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所有学校都有市、县课题和校本课题,90%的教师能利用网络进行研修并与学生交流,30%以上的教师在网上开设了个人主页或博客。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丰硕成果,机器人竞赛长沙县实验中学多次获省级奖励,并代表湖南参加了全国比赛。交通偏远的北山镇高兴小学,在全国计算机奥赛擂台上连续9年蝉联市级冠军;农村地区的蒿塘中学,在近三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中,有6人次获国家级奖、27人次获省级奖,优秀选手已成为市内四大名校争夺的重点。2010年,长沙县选手更是大展风采,在第十九届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湖南赛区总决赛,包揽了小学A、B组冠亚军,6人晋级全国总决赛(占全省晋级决赛人数的75%);全国总决赛中,1名选手获小学B组第2名,是湖南选手取得的最好成绩。2011年再创佳绩,第二十届中国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中,长沙县选手3人获全国一等奖第一名,6人进入全国前10名;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1人获全国三等奖,多人获省一、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1人获全国二等奖;第十一届湖南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7人获省一等奖,39人省二等奖,23人获省三等奖。
作为农村县,要建设与经济强县相匹配的教育强县,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任重而道远。长沙县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发作为,积极进取,力争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仪器电教站)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的时代,其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仗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以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更新观念,改善设施,乘信息教育之舟,扬素质教育风帆,在改变教育现状,实现教育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总结如下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家通过学习、总结教学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要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不能按照传统的模式实施“追赶”战略,而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模式实施“超越”战略。生产力的提高必须借助生产工具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于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满足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必须从传统教育影响下解放出来,树立全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只有观念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事实证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教学方法决不可能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新时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做科研型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让现代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开发和激活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深层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施“智慧教学”。显而易见,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我校各个教研组都把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全面提高各种素质,就是要让教师在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我校90%的教师能够更新观念,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在我校深入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关键。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现代化,没有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没有一支高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再先进的设备也是一堆费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就无从谈起。首先,我们从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采用分阶段、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方法如:集体学、个人学、师徒共进等对教师开展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培训,培训人数达100%,通过培训,全体教师基本上都能使用和操作各种现代教育设备,形成了全员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全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全面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局面。其次,我们开展网络信息技术,网上服务技能的培训。利用校园网络与世界接轨,与信息赛跑,充分共享资源,使每位教师不出门就能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培训。
三、积极参与成绩可喜
富阳市富春第二小学创办于1963年9月,学校占地17008平方米,建筑面积1061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9个,学生2664人,教职工123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98人,占82%。杭州市、富阳市两级学科带头人11人,富阳市级教研大组成员6人。有3名计算机专职教师。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较强现代教育观念和科研意识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科研为先、质量为重”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建设“设施先进、管理规范、师资优秀、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城镇小学为目标,精诚团结、开拓创新、崇尚自然、追求卓越,学校各项事业均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被命名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浙江省创新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杭州市示范学校、杭州市体育(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等。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学校开展以“扬童心、葆童真、激童趣——构建适应儿童天性的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该课题研究成果荣获杭州市20xx—20xx年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第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目前正在申报浙江省重点课题。并以此为契机,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积极创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努力促进学校整体改革,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工作汇报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学校致力于优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现有电化教育设备达到浙江省浙教电493号《浙江省初等学校电化教育设备及教材配备的暂行规定》的一类标准。目前已建成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音响系统、计算机校园网,配置多媒体教学系统37多套,学生专用电脑教室3个共计183台电脑。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均配有电脑,其中手提电脑20台,台式电脑62台,目前学校累计拥有各类电脑264台。并利用10兆电信光纤接通因特网。全校48个班级,原来都配有“三机一幕”,并使用与文字材料相配套的音像教材。自20xx年实施新教材以来,目前已在一、二年级和三年级2个实验班共计37个普通教室内各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专门建立课件制作室,配有高性能多媒体计算机6台及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立体录音系统等先进设备。建成百兆主干的校园网络,配备专用的联想服务器,建成拥有国际顶级域名的独立网站。连接了100兆光纤带宽的“教育城域网”进一步丰富了我校的教学资源。同时学校还拿出大量资金购买基础教育课程软件及资料,建立容量近100兆的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查找资料、设计并制作课件。这些器材的配备,为我校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硬件保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仗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校电教工作以“三童”和新课改为理念,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多维学习为核心教学研究活动,更新观念,改善设施,乘信息教育之舟,扬素质教育风帆,在改变教育现状,实现教育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组织完善: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分管,教务处、教科室、电教中心等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按照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指导、督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定期、不定期的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同时,还分设了设备管理、音像教材管理、技术管理、网站维护等组织,配置了相应的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每班还配有一名小电教委员,负责登记电教设备使用情况,从而保证了我校两年来这一工作的有序开展。
2、制定规划分步落实:根据浙江省普及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规划的精神,我们率先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并制定了发展规划,使全校师生明确了工作目标,积极分步落实。现代技术领导小组根据市年度工作计划及学校现代技术发展的三年规划,每学年初制订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并做到定期组织学习,实事求是地分析、讨论本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加强管理,建立制度:学校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管理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范畴又制订了相应的管理条例。《课件制作室管理制度》、《课件制作室设备使用规程》、《科技实验室管理制度》、《科技实验室设备使用规程》、《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规程》、《电脑室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富春二小现代教育技术保障实施条例》等。
4、注重培训提高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关键。为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要深刻认识信息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信息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信息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并开展以下形式的培训活动:
①组织不同层次培训:邀请市装备中心的老师对全体专任教师进行“三机一幕”培训;配合教师进修学校开展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全员培训;邀请杭州市和富阳市教研员、优秀老师对全体中青年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分期分批组织电教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对骨干教师集中进行了“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等。
②组织不同内容培训:开展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培训;因特尔未来教育、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计算机维护等培训活动。计算机能力考级培训、网页制作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培训等。
③组织不同形式培训: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假期集中培训;开展集体学、个人学、师徒结对学培训;借用网络培训。
④组织不同对象培训:针对多媒体教室的操作,多次对任课教师进行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对各班电教委员进行多媒体设备使用、保养、清洁等培训,使每个电教委员都是老师的“小助手”。
5、增加投入改善设施:
①硬件设施:学生计算机房3套;多媒体教学系统37套;教师办公各部门和教师办公室计算机62多台;建立了校园网,并利用宽带与国际互联网接通。校园广播音响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
②软件设施: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是要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软件是电教媒体得以应用的前提保证,没有大量的教学软件为基础,再好的硬件也不能发挥其教学功能,所以我校在进行媒体环境建设时,首先考虑教学软件的开发和社会所能提供的软件与教材的配套,优先发展那些有大量优秀教学软件支持的软件教学媒体。本学年,在原有教学软件的基础上,不断升级不断完善;又新添自制教学课件300余个,购置配套多媒体课件100余个。“软硬兼施”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6、落实应用,服务教学:电教设备的使用最终是要落实到课堂上的。为此,学校专门作出规定,要求所有专任教师在教学中都要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两机一幕”,并能结合教材和教学所需,自制课件、投影片、录音带等音像教材;要求中青年教师上教研课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能自制多媒体课件,到目前,我校共已经制作多媒体课件200多个,其中30多个多媒体课件在市级、省级评比中获奖。经过几年的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原来的一些静态的、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都转化成动态、形象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大面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7、结合科研提高效率:近年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紧紧扣住“扬童心、葆童真、激童趣”理念,更新观念,改善设施,乘信息教育之舟,扬素质教育风帆,在改变教育现状,实现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专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多维学习系列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对于这些成果进行有效整合与提升,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一种激发儿童潜能、适合儿童天性的小学生多维学习系列活动体系,为塑造儿童“健康童年”而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着其巨大的优势。多媒体校园网络的建立,使之成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现代化校园氛围、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主要手段。
8、积极参与、勇创佳绩:
几年来,我们积极参加处各级活动,在广大教师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新型模式的研究》课题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多维学习系列活动的开发与研究》被确立为市立项A类课题。其他还有市立项B类课题1个,市立项C类课题3个。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论文也是硕果累累。其中论文《浅谈小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委员会20xx年学术会论文“三等奖”。论文《信息技术教学容易忽视的角落—小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培养》参加杭州市信息技术专业论文评比获“二等奖”。其余还有11篇现代教育技术类论文在杭州市及富阳市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论文《创造性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探索》刊登在《富阳教育》20xx第一期中。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也是遍地开花。共有30多课件在省市各类课件评比中获奖。其中《热胀冷缩》获得浙江省第6届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三等奖”。课件《日食和月食》获得杭州第7届教师自制课件评比“二等奖”,有多个课件获得富阳市教师自制课件一、二等奖。
围绕“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十分关心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个性
的发展与培养。在校队训练中不断发掘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生多次参加杭州市及富阳市级小学生电脑大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蔡佳同学设计的电子报刊《科技快讯》获得浙江省第五届小学生电脑制作评比“二等奖”,朱尘凡、李忠泽等同学设计的网页《梦想花园》、《成语大风车》分别两次在参加“杭州市小学生网页制作大赛”中获得杭州市“一等奖”。苏颖菲同学参加杭州市小学生计算机logo设计大赛获“三等奖”。
三、简要回顾
1、以常规媒体为主体。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三机一幕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常规媒体是学校现代技术教育的主体。因此,引导并要求教师用好常规媒体是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重点。平时学校能定时组织人员对常规媒体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率,以充分发挥常规媒体的作用。同时,学校就如何用好常规媒体,提高使用率上也向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由各班的电教小干部做好记录。从平时的使用情况来看,常规媒体在教学中还是很受欢迎的,使用得也比较好。据统计,上学期教师使用率、学科覆盖率均达100%,课堂使用率达78%左右。
2、以提高使用率为根本。加强装备及师资的建设,根本目的在于使用,在于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基于以上的认识,学校为适应教育形势的需要和家长的迫切要求,根据省义务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和学校的实际,从三到六年级分别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另外,我们在如何盘活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如何提高装备的使用率,使之在学校教育教学等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3、以教学实践促应用。为使教师尽快地掌握及熟练地将现代教育媒体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做到学、用结合,更为了使教师们了解多媒体教育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校明确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师(三童杯等)每学期承担一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课。同时,要求承担市级(或接待兄弟学校教师)教学公开课、观摩课的教师一律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据统计,近年来学校累计为外地教师、学生家长及配合市教研室、进修学校等部门教研活动共开设了200余节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课。通过教研活动大大地提高了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氛围,也开阔了全体教师的眼界,提高了认识,有效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4、以教育科研求发展。为了促进学校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以真正发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示范作用。学校组织力量重点专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多维学习系列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对于原有的教科研成果进行有效整合与提升,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一种激发儿童潜能、适合儿童天性的小学生多维学习系列活动体系,为塑造儿童“健康童年”而努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做到“经费、组织、人员、时间”落实,经过一年的规范、有序的研究,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准备在本学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和成果汇报。
5、以制度管理作保证。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促进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觉性,提高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率,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各班落实了小电教委员登记制度,对各学科各任课教师使用情况做到定时统计,公布。同时,将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皆列入《教师年度考核细则》之中,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
6、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建立多媒体校园网络,并加强相应的专业管理,购买或开发相应的校园网络软件平台,并在教学和管理中得以有效应用,使之成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现代化校园氛围、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主要手段。
7、以学科整合为抓手。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多学科整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8、以学校各项活动为载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等方面我们也作了积极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在每周二红领巾电视台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及大队部的规范教育重点,经常性地摄录一些能反映校园环境卫生、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镜头”。通过校闭路电视向全校播放,并由大队辅导员进行讲评,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主要任务。还开办了校园新闻等栏目,经常报道学生周围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为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校还成立了“小记者”,由专人负责辅导撰稿,在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思想情操。
四、今后设想
虽然我校在信息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和运用上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硬件设施在县、市范围内已属领先水平,已基本上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但学校离教育发展形势及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提高装备的使用率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为此,经学校分析研究,下一步在做好继续积极履行实验学校的各项任务,不断加强信息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作用的同时,在新学年中争取做好以下几件工作: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上,我校于20xx年3月制定了《20xx~20xx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
1、硬件设施建设:
到20xx年全部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计算机给予支持,实现教师家庭电脑与学校的联网。建立教师用电子阅览室。
进一步完善我校网站硬件建设,添置更为先进的专业的网络服务器和高档交换机,使我校的网络达到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规模。
为每个班级配置学生专用电脑,连通校园网络。培养学生自发应用信息技术方法处理日常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使电脑真正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智能化、办公自动化、教学网络化、学习个性化、活动多元化、生活信息化”。
申报加入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行列。
2、软件设施建设:
①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网络,引进更加科学先进的教学办公软件,进一步发挥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②制订更为严格和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用管理条例”,使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用规范”、“保养得档”。
③以发展的眼光紧跟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潮流,大胆尝试应用新技术、新科技,不断更新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水平。
④充分利用教育城域网,提高教育城域网的使用率。建立更加充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更好地服务学校日常教学工作。
3、教师队伍建设:
①90%的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80%的教师掌握计算机初级操作知识,60%的教师能独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②英特尔未来计划全员培训、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两机一幕。
③选派部分教师参加省市高层次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察、学习、借鉴部分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实践经验,努力提升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4、教学科研工作:
①加强学校教科室对现代教育技术教科研的管理,及时指导教师进行科研活动,逐步培养教师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掌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并参与教育科研活动,课题组成员具有独立研究课题的能力。
②及时总结本校现代教育技术教科研成果。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研究,探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③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三年级以上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网络知识,能初步利用网上资源。实施省编义务教育教材的班级应配有与文字教材相配套的音像教材普及使用。
④完善多媒体校园网络,并加强相应的专业管理,使之成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现代化校园氛围、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主要手段。
本次培训,强调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结合。黄xx老师的专题报告例子贴合实际,语言幽默风趣,在场新教师的积极性也较高。
从这次培训中,我获益良多。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要只会运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当讲堂,更要立足于创新,高度重视现代化技术,有效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也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除此之外,黄xx老师还给我们在座的新教师推荐了很多学习的好网站和文本收集的好方法。这都将会对我们今后学习有了更好的帮助。
但是现代化信息技术要想全方面的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还要经历漫长的一段路程。特别是对于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村小学,这还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关注农村教育,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等的投入。
首先, 在相关信息课程中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的创新作品比较少是纯粹原创的, 更多的是将别人的作品进行整合或者在别人已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这就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信息。这是可以在相关信息课程中完成的。在实际教学中, 我会运用任务驱动法, 将学生创新工作融入日常教学中。例如在教授搜索网络资源的相关内容中, 我加入了让学生在百度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日常用具或者与专业相关的医疗设备。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积极所搜相关内容。不少同学都在课后教学反馈中用了一个网络词汇“脑洞大开”。搜索之后大概明白, 这是激发出她们无限的想象力的意思。可以看出比起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 这种带有一定目的性的网络搜索更让学生喜欢, 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其次, 积极提升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创新查新工作的能力。我校每年都会开设创新作品的查新讲座。创新只是学生的一厢情愿, 类似的产品是否已经有过了?别人是如何设计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进行网络查新来完成。通过指导学生从中国专利网和万方数据库等等网站上进行查新并下载相关内容, 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创新作品的制作方向, 也让学生学到了别人的长处, 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设计。
再次, 通过合作小组等形式, 组间学生创新团队。我所在的是职业学校,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但是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在创新作品制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有一部分思路敏捷, 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作为第一作者, 还需要一些能够提不同意见的, 能够“挑刺”的同学协助他们不断突破思维的局限性,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作品, 同时还需要一些特别精于网络, 能够在短时间内搜索到大量有用信息的“网络高手”。因此, 在这个集思广益、互相讨论, 类似于头脑风暴的过程中, 就会自然形成数个优秀的创新小组。小组内部分工合理, 关系融洽。创新不再是一种负担和任务, 而更像是他们集体玩的一个精彩游戏, 让他们在游戏的轻松氛围中, 感受创新的精彩魅力。
第四, 通过网络帮助学生整合资源, 完成创新作品。学生要完成创新作品仅靠一己之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在这方面, 现代网络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各种各样的论坛和专业网站都提供了海量的创新信息。比如我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一直对创新很有热情。主要源自于这个专业的很多设备需要根据病人的个人特征进行定制, 而在网络上还有专门的康复设备的DIY网站, 介绍各种康复设备的制作技术和难点突破的技巧, 为康复治疗技术的学生创新作品的制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校曾获得江苏省创新大赛一等奖的作品, 在改进过程中创新作品的作者遇到缺乏必要的电子元件的困惑, 后来通过一些专业的代沟网站找到了合适的配件, 终于圆满完成了创新作品的制作。在相关专业领域, 学生的知识面毕竟是有限的, 如果指导教师能够及时整合多方面的资源, 将会对学生顺利完成创新作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 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 形成鼓励创新、重视创新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建立学生创新QQ群、微信圈以及制作相关的创新宣传APP, 通过各种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学生中形成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氛围, 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哪怕是最荒谬的想象, 教师也不能嗤之以鼻。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不断探索研究。鼓励学生动手制作, 并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积极的反馈和及时的指导。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 让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 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不断提升培养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墨守成规, 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发展, 往往是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和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的核心区别。如何才能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创新的热情, 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有可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 从网络上获取各种资源和帮助已经成为学生的常态。如果我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搜索各种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 那么将会对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 指导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对这个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如果教师对于网络一知半解, 没有丰富的网络知识, 也就无法在创新方面给予学生足够的技术支持。因此,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需要高度重视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培训工作。
摘要:作为一所卫生类职业学校, 要做好学生创新工作不论是从设备上还是技术上都不占有优势。如何才能从制度层面合理配置资源, 不断有效推进创新工作呢?本文作者通过亲身经历的制作创新作品的过程, 从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寻找各种方法, 能够让卫生类学生也能制作出高水平的创新作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创新
参考文献
[1]吴美霞.面向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 2010年.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培训 模式
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培训什么,如何培训,什么时间培训?为了深入了解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特组织本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职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确定大多数教师喜欢的培训模式以及大多数教师可接受的培训时间;采纳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硬件及软件方面的合理建议以逐步完善学校教学体系,逐步提高教育技术中心等教辅部门的服务质量。
二、调查方法和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并辅以交流和谈话等方法。结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初步的培训计划,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调查。
1.多媒体教室设备操作规范;
2.网络教学平台使用频度;
3.培训内容;
4.培训模式;
5.培训时间;
6.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常见问题。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多媒体教室设备操作规范。
经调查,53%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的正确操作方法知道一些,而只有47%教师完全清楚其正确操作方法,并且对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82%的教师是通过询问相关工作人员或其他方式(自学、查看说明等)来了解的,只有18%的教师接受培训来掌握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所以,现阶段非常有必要通过系统的培训让所有教师完全掌握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一个投影灯泡,68%的大部分教师不知道其价格为2500元,这充分说明大部分教师并不了解多媒体设备价格的昂贵,也不会意识到掌握设备正确操作方法的重要性。
2.网络教学平台使用频度。
经调查,对于本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频度,其中41%的教师经常用,49%的教师偶尔用,只有10%的教师从来不用。这说明本校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中已发挥作用,只是由于学科的不同或网络课程制作技術方面的问题,其应用的频度不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通过培训或其他方式解决网络课程制作技术方面的阻碍,大力提倡教师制作本学科的网络课程,开展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教学,实现网上批改作业、网上考试等。
3.培训内容。
经调查,在培训内容方面,所有被调查的教师中,选中网络教学平台的占76%,选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占50%,选中多媒体教室设备操作的占38%,选中语音室设备操作的占28%,选中计算机机房设备操作的占24%,所以培训将首选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操作作为培训内容。并且,根据下表,应该首选Flash、PowerPoint作为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软件。
4.培训模式。
经调查,52%的教师赞成现场集中培训,44%的教师赞成网上分散培训。所以,若开展培训,最好采用现场集中培训和网上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现场集中培训的同时,将培训内容做成网络课程,供教师随时随地学习利用。
5.培训时间。
经调查,62%的教师愿意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接受培训,而14%的教师愿意在周末上午或下午接受培训,24%的教师将培训时间选在周二、周四下午等其他时间。所以应考虑将培训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或者周四下午等其他时间。
6.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常见问题。
问卷设计了以下两道问答题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1)您在多媒体教室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的设备及其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哪些?(2)为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您觉得还需要做哪些改进?教师回答的主要论点和建议有:教育技术中心技术人员应经常检修各种教学设备,损坏仪器应及时维修或更换;应在各种教学设备主控台上张贴详细清晰的操作说明;应在多媒体课室教师机上开通因特网,并安装杀毒软件,定时杀毒;若条件允许,可在较大课室配备无线话筒和扩音系统。对于投影不清晰等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设备陈旧或是由投影仪内部部件损伤引发,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方面(如页面颜色搭配不当等)的原因引发。所以若有条件,学校应更换部分陈旧的设备(如购买教学用高清投影仪),还应对教师开展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技术水平;学校应建设一批学科专业多媒体教学课室,专供音乐、美术等学科使用。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对高职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培训的必要性,也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针对以上的问卷分析结果,我们对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在培训内容方面,选择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多媒体教室设备操作规范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初级培训选PowerPoint软件,高级培训选Flash软件。网络课程是现代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课程制作的软件环境,多媒体课件是课程的重要体现形式。
2.在培训对象方面,依据调查问卷,对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内容的培训。例如,旅游系81%的教师非常清楚多媒体教室的正确操作方法,所以这部分教师不必参加这方面的培训。电信系大部分课程可能要在机房上课,所以对于这部分教师可提供计算机机房设备操作培训。
3.在培训模式方面,选择现场集中培训和网上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现场集中培训的同时,将培训内容做成网络课程,供教师随时随地学习利用。
4.在培训时间方面,将培训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或周四下午,一般不在双休日安排培训。
5.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情况的反馈和评估是整个培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在培训前要制定培训目标,整个培训过程中及培训结束时,要对教师进行考核。
6.培训的意义和目标不仅仅在于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在于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所以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一定要把教师的视线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转移到观念上来,使技术更好的为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南国农等.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7~191.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06现代教育技术 梁明亮
教育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8年11月24日,我开始了在坝美镇阿科中心学校的教育实习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我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在实习中我们共有7位本校学生,我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做事。虽然经常感到很苦、很累,但苦中有乐,累中有趣。虽然实习时间不长,但我还是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从中获益很多。
教学工作中第一项工作是:先熟悉实习班级的情况,认真听指导老师上课,做好听课笔记,重点是注意听取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与技巧。同时,我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从而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样的形式方法去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然后根据在学校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备课,试讲。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多次修改教案并进行多次试讲,虽然这期间我显示出了很多不足,通过与熟悉老师之间互相交流,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在指导老师的亲切鼓励和认真指导下让我变得有信心,有进步。
在经过了前一周的听课、试讲后,第二周我正式走上讲台,第一次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场。经过了认真充分的准备工作后,上讲台讲课基本上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准确的传授给学生,但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很广,自学能力也很强,他们渴求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了,他们随时都能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自身要拓宽知识面,要有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对此话深有感触.因为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需有很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还要求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调节课堂氛围等。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在注重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在初一年级138班实习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老师交付一些工作任务时都按时认真的完成。例如早上带早操、监督早自习、课间操、晚自习和打扫卫生或者集体活动等.在这同时,我有了一些领悟,要做好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爱学生,信任学生.在这一个多月的班主任实习中,我逐渐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以及优缺点。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情感,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有发挥个人的空间。但信任不等于放纵,所以我很注意把握了一个度。我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我在听课时发现我旁边一同学总睡觉,在课间我就和他谈了谈,才知道他感冒了,我告诉他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身体,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以后班级上课时,他都很认真听讲,而且积极回答我提的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我知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时刻应该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笑容,一次课余诚恳的交谈,有时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你爱的奉献会得到爱的回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而在上课,考试时,又要有一定的严肃度.这样在学生面前保持了一定的威信.在这期间,我们精心准备并召开了一次题为“团结与友爱”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互相了解,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情感教育.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了解,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实习中,我上的是初一年级10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上学生对我的提问积极思考以及积极配合我的教学工作 ,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实习生活使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帮助,以及学校领导的关心。使我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了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实现了自我与社会的沟通,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好准备.此次实习虽时间不长,却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胆子有点小、讲课声音不够大,还有与陌生老师的交流不够主动和积极。虽然后面都有一定的改进,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与提高。
一、(一)一般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
1)作为学习检测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2)作为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
3)作为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生成新的信息。
4)作为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流互动。
(二)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角色和功能
1)效能工具 提高学习效率 支持知识建构;
2)信息工具 获取资源/探究知识 支持在建构中学习;
3)情境工具 创设情境 支持做中学;
4)交流工具 支持协作学习;
5)认知工具 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
6)评价工具 记录学习过程 展示学习作品 促进反思;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谈谈你对AECT’05定义的理解,试比较AECT’05定义与AECT’94定义的异同)
(一)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二)AECT’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三)AECT’05定义与AECT’94定义的区别:
1)AECT’05定义采用的是教育技术,而在AECT’94定义采用的是教学技术。
2)AECT’05定义主要包括3个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创设、利用、管理中。
3)AECT’05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4)AECT’05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试论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功能和意义))
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
2)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
3)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技术化环境中的学习者心理研究。
4)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更加深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也是教育技术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的领域之一。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分为“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
(一)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始终。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名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着,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探索性学习和实验研究学习)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地思考。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观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观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并非如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一样。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名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四)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4)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五、教学媒体
(一)什么是媒体
媒体,又称媒介。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指教学活动中交流、传递信息的技术工具和手段,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
(三)教学媒体的特征
1)固定性。2)散播性。3)重复性。4)组合性。5)工具性。6)能动性。
(四)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1)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组合必须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媒体的选用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教学的手段,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不能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的教学媒体,无论多么先进都不应选用。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是选择教学媒体的重要依据。3)学生特点
学生智力水平、经验积累、认知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 4)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如何去控制教学活动,如何调节师生间的互动,这些教学的因素也是教学媒体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一般来说,对于教学媒体大多数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感情参与,但各种不同媒体学生参与、支配程度及师生互动方式都有不同的。
(五)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基本要求
1)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2)恰当使用,最优选择
3)认真准备,课前检查
4)适时出现,恰到好处
5)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6)适当讲解,提问引导
7)现代教学媒体与常规教学媒体相结合8)引导学生把视听和思考结合起来
9)从实际条件出发,讲求实效
10)平时检查,妥善管理
(六)图片的主要文件格式
BMP格式
JPG格式
GIF格式
PSD格式
(七)主要的视频文件格式
AVI格式
MOV格式
MPEG格式
DAT格式
ASF格式
RM格式
WMV格式
RMVB格式
六、网络教育资源
(一)网络教育资料的分类
网络教育资源按形态划分,可以包括教育环境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人力资源三个方面。使用对象,网络教育资源可分为3类:学习资源、科研资源、备课资源。
(二)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
1)信息形式的多样化
2)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3)信息的共享性
4)信息的时效性
5)信息的互动性
6)内容的丰富性
7)网络教育资源的获取
七、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各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3各方面。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2)多媒体的集成性 3)多媒体的交互性
(三)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是采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表达某一课程或若干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达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是一种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允许学生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取得反馈,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适当评价的教学媒体。
(四)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1)提供多元的信息展示方式。
2)为培养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创造条件。
3)为灵活的、多样化的学习步骤提供了基础。
4)为教学提供了大容量和集成化的教学信息资源。
(五)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评价标准)P98
1.教育性
2.科学性
3.技术性
4.艺术性
5.经济性
八、PPT
(一)由于PPT主要用于教学和会议等场合,至少有两个原因需要注意可视化思维与表达
时间原因。
可视化图像能够更好地传递复杂的信息
九、网络课程
(一)网络课程的概念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网络教学环境3个组成部分。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是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二)网络课程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呈现。
2)课程内容的非线性组织。
3)教学过程的开放与互动性。
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与个性化。
(三)学习工具设计
P255 所谓学习工具,是指有益于学习者查找、获取和处理信息,交流协作,建构知识,以具体的方法组织并表述理解和评价学习效果的中介。
常用的学习工具有: 1)概念地图 2)电子学档
3)学习契约
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能力,提供学业成就,并使其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地终身学习者。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4)强调“协作学习”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1)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是否合理
3)是否能够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
(四)网络主题探究(Web Quest)
是一种面向探究的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
主要特点:①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问题(可派生出多个具体的问题);②这类问题可通过寻求信息而得到解答;③问题的解答没有唯一性。
案例:走进西藏
十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P293
1)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2)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各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区,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P304
1)教学过程任务驱动式原则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基本认知工具的原则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原则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结构原则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原则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P306
1)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2)可以帮助教师教学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6)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展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什么?)
1)评估体系的构建 2)教学资源库的统一建设
(六)学习资源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资源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因而对于学习资源的评价相对忽视,往往只是在教材和辅导材料等成为产品前,才有由特定学生与教师所实施的检验或实验性质的评价出现。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特别是互联网在学习中的介入。
(七)学习契约
P320
1)学习契约的概念
学习契约又称学习合同,是一种由学习者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关于某一学习主题的书面协议。
2)学习契约的特征
①目标差异性
②内容个性化
③制定协商性
④任务契约性
3)学习契约的设计流程
①诊断学习需要。
②确定学习目标。
③规划学习资源和策略。
④确立目标实现的依据。
⑤确立验证依据的标准。
⑥确立目标实现日期。
⑦实施学习契约。
(八)档案袋
P322 档案袋,是按一定目的搜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整套材料,这些材料借助信息技术得以很好地组织与管理。
(九)概念图
P322
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抽象的或者是没有条件看到或接触到的,这就使得这方面的教学困难而枯燥,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感性的认识,也就没有产生理性认识的基础。实验表明,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领域,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很好地解决了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知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容量、教学的效率,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效果也数倍于常规教学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充满乐趣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材内容的文字、图片等以静态形式出现,而多媒体教学则把教材内容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再是一个问题的结论,而是产生这一结论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的卡通和虚拟现实的手法,再配以适当的音乐,使教材内容有声有色,富有趣味性。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接受知识,可谓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二、讲解与多媒体结合,有助于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节的难点是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是一个复杂有序的空间结构,图片的平面结构以及文字的单调叙述妨碍了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模型过小而使学生看不清楚。多媒体不仅使学生看到了立体的DNA分子,而且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观察。DNA分子结构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连结,碱基的互补配对则可采用动画的方式,展示了DNA分子的全貌及其组成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DNA分子的复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即边解旋边复制。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楚地表示这一动态过程,电脑多媒体的虚拟现实使学生看到了这一动态过程,而且对半保留复制也有较深刻的理解。复制的最后结果是产生了与原来母链完全相同的两条子链,从而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这一结论的形成是通过电脑的动态演示而得出的,使得信息的表达更为丰满完整,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多媒体还有利于将课堂教学重点及时总结,并可附巩固练习,加强重点内容当场消化吸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摆脱空间时间的限制,把学生带入生物的微观世界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正在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纵深研究,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尤其是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却显得无能为力。比如,细胞本身很微小,要搞清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教学中,首先,展示出“受精作用”的视频资料,用真实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展示用Flash制作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动画课件,使学生仿佛亲临微观世界,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在生物学科中有一些知识内容全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缩短其过程,使学生可以在一分钟之内甚至几秒的时间内就可以看到其全过程。在水分代谢部分,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看到的是植物细胞正常状态和分离后的状态,原生质层失水逐渐收缩的过程是看不到的,模拟此过程的Flash动画却能形象地用几秒钟的时间展现整个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动态过程,把Flash动画课件和学生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性,调动教学主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我们就能够发挥多媒体在提高教学效率与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优势,使我们的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06-30
参加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培训总结10-11
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总结06-08
2008学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12-09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10-26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11-18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工作自查汇报10-08
现代教育技术计划09-10
现代技术与教育融合11-06
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