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调研报告(精选12篇)
嘉定区迎园小学 章晓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它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随着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立场来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二、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在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四、新的教学评价理念得到较为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于教学实践中,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五、《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也在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
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加以改进,固做了如下调查,现将调研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调研对象】本区部分教师、学生 【调研方法】听课、访谈法、分析法
【问题一】三维目标割裂,不明确,不符合学生实际。
实施新课程以来,由于语文课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多,因此方方面面的内容被带入课文中。一些老师面对课文,认为都是文质兼美的,什么都应该教,什么都应该学,结果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致目标不清或者是目标混杂,搞不清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多目标的理念,同时做到目标清晰,一些老师便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使其各自为政。例如把情感目标单列出来,以示重视、清楚,殊不知情感的教育本应融入在其他目标的教学中。
再有就是目标的可实施性存在着问题。教学目标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或流于肤浅,或过于繁难。目标太低,学生不用努力就能达到,没有意义;目标太高,学生达不到,也没有意义。我想这是课堂教学低效的主因。
【对策】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鉴定标准。于漪曾指出“每堂课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一、认真解读、熟记课程标准,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
二、结合语文特点,突出三维目标的交融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能力锻炼、策略选择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往往是同步实现的,教师应将三维目标统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其得以实现。
三、潜心与文本对话,深度钻研教材。只有教师正确地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体裁文章的要求,找到突破口,找准难点,突出重点。
四、分析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五、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层次性。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问题二】教学内容单薄,结构松散,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教学中把生动的课文肢解为知识的拼盘,零敲碎打,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课堂上,教师常让学生找喜欢的地方,选择喜爱的句段,喜欢的内容来读,这虽然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脱离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景的词句、语段还会有多大魅力?脱离课文整体,对部分的理解肯定是粗浅的,甚至是偏颇的,对于培养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也是不利的。
【对策】 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能对其中的每一部分有深入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当然,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并不是不能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局部进行分析,而是要求这种分析必须顾及全篇,要有课文的整体观;即使对课文的某一段落或词句的理解,也应该具有整体观的意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整体把握教材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理清写作思路,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是写作时串联文章的关键,是阅读时理解文章的重点。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看法、态度或感情。二是分析结构布局,整体阅读离不开领悟作者怎样布局谋篇,研究文章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三是抓住 “点”“线”“面”,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如关键的词语、警句、过渡段等等。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
教师还应从课程标准的宏观上整体把握,从全套教材编写的整体入手,作整本教材及教材单元的整体设计。这样才能理清语文教学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明确教材的整体框架,明确教材的知识序列;才能从宏观、微观层面上审视教材,既有全盘考虑又有具体目标,使教材与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才能既有整体设计又体现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遵循课程所反映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有机的整体。
【问题三】过分注重朗读与感悟,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部分老师没有准确把握阅读教学中的个性理解、情感体验的要义,片面地认为“朗读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从阅读教学的现状看,大多数教师比较重视通过文本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积累,积淀语感,而比较忽视通过练习来运用语感,以为语感积淀好了就自然能运用了。其实积淀和运用是两回事,积淀是运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积淀转化为运用必须有条件,那就是语文实践。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知识要在训练中获得,情感要在训练中体验。
【对策】
语文教学应当坚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本,这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训练”是落实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构建科学的语言训练新机制。
首先,要确定训练目标。应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时候重视“过程和方法”,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每一课的训练目标要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易于操作和达成度的检测。目标要少而精,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忌面面俱到。另外,确定课时训练目标时,必须把文本的语言特点与学生的语文现状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要设置语言载体。我们要经常关注三个“点”:一是找准听说读写的附着点。二是洞悉情感发散的栖息点。三是发现价值引领的切入点。这三个“点”是相互渗透与交融的,并不孤立存在,只是因其训练价值而有所侧重。
再次,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训练方式因训练目标和语言载体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譬如,从训练对象的多少看,有个别训练,小组训练,全班集体训练;从语言的运用形式上看,又有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口头语言训练主要有朗读、背诵、复述、讨论、回答、对话等形式,书面语言训练主要有默写、连线、填空、写词、练句、仿写片断等形式。但无论选择哪一种训练方法,都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趣味性和语言训练的时效性。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新的内涵。比如,把机械的、重复的语言文字训练变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把静态的语言文字练习变成动态的语文实践。训练如果进行得好,就能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问题四】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却只留于形式。比如,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应运而生。但部分教师片面理解,使自主异化为自流。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三四成堆坐在一起讨论。且不说讨论的内容怎样,仅讨论的过程就令人担忧。不是一个人(优秀生)说,另外几个人听,就是大家叽叽喳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干。全班交流时,发言者所说内容仍是个人见解,并没有概括大家的意见。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收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再比如,多媒体进课堂本来是好事,但由于老师使用的目的不明确,安排的环节不恰当,结果一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占了不少时间,但到下课的时候,学生课文还没来得及读两遍。
【对策】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由于我们的认识偏差或一时还达不到应有的认识深度,从理想主义或经验主义出发,有意无意地给语文蒙上了一层炫目的铅华,遮蔽了它的自然本色。近来,“本色语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是本色语文?开宗明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语文就是本色语文,辨证地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就是本色语文。科学地把握本色语文并使之得到落实,就体现了语文的本色,也体现了语文的本体、本貌、本质、本真,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一、摈弃功利。功利,会让教师走向自我展示,走向哗众取宠;让教学走向飘摇肤浅,走向华而不实;让语文迷失本貌,消融本体,丧失本真。
二、删繁就简。崔峦先生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学内容要精”“教学环节要简”“教学方法要活”的教学主张。张庆生先生也倡导“简法”,他认为语文教学因追寻新课程的本质而“简”,因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而“简”,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因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而“简”。
三、强化训练。训练要铆定学生母语的发展;训练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训练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问题五】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过度整合,削弱了学科特点。
在听课中,我们常发现有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现象。虽然教师的本意在于提高学生素质,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但结果却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语文教师俨然是博学多才的学者,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语文课不像语文课,语文味缺失了。
【对策】
语文姓“语”名“文”。《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教材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防止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或安排与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其次,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引进相关资源,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以增加对作品、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推荐相关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一、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案
教材是老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在平时的备课中, 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十分熟悉, 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备教材中, 我们要注意教材与学生情感的结合, 教材不能改变, 但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 这就需要我们“备学生”, 备课的时候考虑学生的知识、认知和情感, 通过老师的引导, 让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 我们在备教材的时候要打破教材的束缚, 语文老师要善于创新, 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 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 我们需要“备教案”, 对整体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包括一些教学活动, 比如说, 课堂讨论或课外探究等, 还有就是多媒体设计,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爱好, 设计多彩的PPT, 一个好的PPT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我们决不能照本宣科, 要进行适当的内容补充, 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建立恰当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中不能缺少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 主要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 也就是对教学成果的评价, 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来说十分缺乏, 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体系中, 无论评价主体, 还是评价客体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新课标改革, 对于促进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建设十分重要: (1) 课堂评价体系要符合课程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要求, 比如说,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 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比较贪玩, 我们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 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 (2) 课堂体系评价的参与者, 包括评价体系的研究者, 也就是学校和教师, 学校需要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教书育人, 尽心尽力, 其次是学生家长, 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 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必须重视家长的作用, 让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学习中, 有了学校、老师、家长的支持, 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为目标, 我们不能以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评价如今的教学理念,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我希望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 开阔自己的视野,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宣英.语文情境教学法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03) .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教学方式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49-01
虽然新课标标准已经实行了多年,但受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承袭着这种方式。众所周知,传统语文教学虽然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探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讲授的方式过于单一、古板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讲课过程中气氛比较死板,教师只是传输知识的“工具”,只是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处境和思想。教师简单的说教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很多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语文甚至成为学生的负担。语文学科与众多学科相联系,如果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这并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建立[1]。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学生的积极性会降低,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标准答案模式的教学
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语文教学中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如果将语文教学模式规定为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构建。实践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规定为标准答案式的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应试的需要,只是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让学生接收这种思维方式。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3.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性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沿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且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多是以教师的兴趣和爱好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处于主体的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付出的辛苦很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应该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有一定的遐想空间和自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见解,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教师在转变过程中,切勿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将个人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针对不同的见解,或许不完善,或许有些偏激,教师都要认真听取,并及时进行更正,切勿完全否定或者批评学生的看法,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肯定学生的意见[2]。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语文思维,要学会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言,积极踊跃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让学生在参与收获快乐,感受语文的魅力。
2.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
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思维方式,要学会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从“教”转变为指引者的角色。新课标下,教师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学习优秀的同学,要让他们继续努力,针对那些成绩稍差的同学,要适时的学会鼓励和支持。在讲授课题过程中,要改变原先只是教授学生如何考试的方法,教给学生标准答案的方法,要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要学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
3.创新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在发展学生创新性和沟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而这个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相关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或者知识竞答等方式开展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活动,为学生锻炼创造更多的机会。
4.要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改革
我们正在使用的语文教材比较陈旧,很多内容并不能适应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也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改革教材过程中,可以选用那些优美的文章、新颖的图片,也可以选择一些国外大家的名作,扩展学生的视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提升,与传统语文教材相比,无论是内容的安排、封面的设计或者图片的采用等方面具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减少了部分不必要知识的记忆,而且语文理解难度上也降低了。课本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更加注重体现人文精神。
5.要注重遵循教育规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下,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遵循教育的规律。在开讲前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板书,使学生明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3]。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要让阅读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而且课前要精心设计课堂的问题。学会在提问学生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提问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学生、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和整个社会的支持。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是语文教学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创新原先的语文教材、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改革,才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海艳.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4,09:134.
[2]潘晶.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82.
【内容提要】
“理想课堂”是一种能激发孩子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理想课堂”创设的是情感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生活的课堂,人文的课堂。走进理想课堂,关注学生发展,我们将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诗意与真谛!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进,让教师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也是研究者。这就是说,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操作”,更要善于“研究”。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任务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完成这一任务,落脚点在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如果不能把改革的理念和思想融进课堂教学,并以此统摄和改造教学过程,再好的课程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而课堂教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也只能是无本之花。
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教师像演讲家一样眉飞色舞,用高金英老师的话说:“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像疯子一样。”可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局面,被动的接受,被动的模仿,“学生在讲台下听的像傻子一样。”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内容,“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的创造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开放性地规划教学过程,以达到生成性实施课程的目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条分缕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将对课堂教学的更好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课程改革对课堂学习方式的新要求
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合作学习应运而生,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不仅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而且也发展了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再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或常规的角色。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袖手地旁观,更应积极地参与,在参与中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潜移默化的师范作用。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二、课程改革下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预设”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案环节和程序,“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预设的任务要完成,生成的问题要解决,因此形成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解决好“生成”问题,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变的技巧和多门课程的融合能力。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应力行简约,要有较包容性和自由度,做到预设而不死板;生成应机智把握,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
教学目标的预设而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预设,而不能只预设知识目标;就教学进程和教学情境而言,要有适当的预案。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甚至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
课堂是复杂的,运动变化的。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预设不可能也不必穷尽课堂所有可能的变化。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教师除采取积极鼓励态度肯定学生的表现外,还得适当调整,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即使偏离预定目标,也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鼓励继续生成。
当然,课堂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是确定的。如果学生的生成对课堂教学无价值,或需今后解决等,教师的正确做法是:做出合理取舍的同的,对学生的生成也应小心“呵护”,善于倾听和引导,至少要让学生感觉到,无论是课堂上能否讨论和解决的,只要是我提出的,老师都很重视。这样,学生的创造性火花不至于被消灭,反而有可能激发他们自行去研究,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一味求他,否则课堂成为预设演绎的舞台,准确把握生成,体现课堂的动态变化,体现课堂的亮点,这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把握四点:
1、解读文本,心中有数;
2、预先料测,从容应对;
3、关注学情,穿针引线;
4、充实自己,稳坐泰山
三、课程改革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属于教学实践范畴,但是与教师的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教学形式的问题,更是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树立起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应该树立起教师是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单向传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自主学习—发现质疑—讨论辨析—总结升华—发展探究”五步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比较适应新课程理念。
自主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预习,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自主学习能力不可能自然生成。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每一节有限的课时内自觉地、有意识地为促进学生走向独立自主、形成自主性学习而努力。
发现质疑 :发现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讨论辨析 :讨论辨析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或辩论。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过程。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组织好讨论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提出,矛盾的展开和适时地结束,让学生留有余地回去思考。
总结升华 :总结升华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问题进行归纳。通过总结,让学生是在新形式中的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探究 :探究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究新的问题的教学环节,这是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通过发现探索就真正实现了学生能力的迁移。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内涵是多层次的,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因此,简单地用某一种模式或某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上面所提到的“自主学习—发现质疑—讨论辨析—总结升华—发展探究”五步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只是各种模式中的一个主要模式,或者说是主导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指导下,探讨出更多的灵活多样的模式,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百花齐放的局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春风,为各学科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让广大教师看到了教学的“春天”。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我们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吸取传统教学的优势,注入新课程改革这股“活水”,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进程。现笔者结合实践,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趣味课堂,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奠定了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贯穿于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这需要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只有符合学生的特点,才能赢得学生对学习的喜爱,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听故事、玩游戏,对周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认知规律等,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第二,学科特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这决定了其与数学等学科比起来更富有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设计出突出语文特色的教学活动。
1.形象教学法。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认知初级阶段,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能从中获取大量信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片、实物、简笔画等直观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枯燥地认读、机械地拼写,学生识字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利用学生所喜爱的简笔画来动态地进行识字教学。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这样的教学比枯燥的一笔一画的教学更具趣味性,能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享受识字的乐趣,从而让学生从音形义来认识生字。
2.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来贯穿教学,使学生处于不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比起教师直接讲解更加富有悬念性,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从而调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学习《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大石头“怪”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对文本展开有针对性地阅读与思考。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导入比“开门见山”让学生直接阅读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的主动阅读。
二、开放教学,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开放式教学与封闭式教学相比,将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打开了学生思维上的“枷锁”,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等诸多限制,能使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激活思维,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跳出传统教学的桎梏,做好学习的指导,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思维,打造高效课堂。
1.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要机械地执行教材要求,按照教参被动教学,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开放性活动。如在学习《窃读记》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小女孩说窃读是恐惧而快乐的。如果你是作者,你如何来描述这种窃读的感受。或者如果你是书店的老板,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对待呢?这样更能让学生深入文本,加深体会。
2.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要真正地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来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这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才能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3.让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我们要为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能够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听懂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样才能展开充分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
当然,在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指导,引导学生展开独立而积极的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张扬个性、挖掘潜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课外活动,提升动力
课堂只是教学的一小部分,现实生活中还有着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充足的学习时间与更宽广的学习空间。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是要向课外延伸。应该为学生设计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在活动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学用结合。这样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学习动力的增强。
1.朗读比赛。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读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让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外我们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内化语言,积累素材,提高朗读能力。
2.书写大赛。写得一手好字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字的结构、笔画、笔顺,写得一手漂亮端正的好字。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书写大赛,并将学生的作品集中起来,由学生投票选出获胜者。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动机,并积极练习。
3.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演讲比赛。可以谈对文章某个观点、主题等的理解,也可以由教师选主题等来进行演讲比赛,这样的活动集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于一体,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充分地运用其中,对于学生口语表达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4.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如收集大街上广告、标语中的错别字,或收集企业文化、校训、广告宣传语等,让学生从语法、句型、文化等层面进行分析。
这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更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化与提升。
总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从教学的各个因素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开放性、现代化,实现教学的全面改革。引导学生展开富有兴趣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小学语文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提倡教学有效性。积极寻求和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部分。本文首先概述了生活化教学特征,其次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及方法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部分的学科出现了知识概念化想象的现象。学生已厌倦对知识的学习。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者课堂教学时,没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导致生活与知识两者间格格不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这一情况,知识源于生活,人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有较好的记忆能力,而且也散发着超强的模仿力,这个时候加强他们的语言教学很重要,所以,语文教育者应积极改革健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参与性,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1.生活化教学特征
1.1教学资源要体现出生活化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的教学资源都是由教育者所传授,然后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们开展相关讨论,由于教学资源并非学生本人的直接体验,因此,学生对老师提供的材料没有多大的兴趣,生活化教学必须按照学生的直接经验,必须通过直接经验社会生活对学生的认知加以丰富与增强,将实际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和书本知识全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快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教学内容应体现出实践化
课堂教学应贴近于生活,同时还要高于生活,丰富的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怎样灵活运用这些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是生活化教学的重点。实际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切身的体验生活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1.3教学方法应体现出法生活化
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与学生间应加强沟通交流;新课程明确提出,不应单一的将课程定义为教材,而应将课程当做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良好体验,快速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育者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加强体验式教学。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与教学紧密相连,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方式。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2.1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生学习知识离不开课堂,所以,对于语文教育者来说,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营造一个散发着浓烈思考性与生活化特点的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我们都知道,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乏味性,将其和生活综合在一起,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或者知识来加强自身的学习,有效树立课堂主体地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善于思考,把学习纳入到生活范畴中,有效规避了厌倦之心。
语文与生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语文知识。对于一名小学语文教育者来说,必须有计划性的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生活性的问题,然后科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对生活性的问题予以解决,这样当学生生活过程中碰到相似问题时能够通过语文知识有效的处理。
2.2注重“说、演、练”,再现生活
实际中,有部分语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使得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将书本中描绘的生活画面予以再现,让学生有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调动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集中注意力,充分掌握了解书本内容。比如,可结合课文举办一些辩论会、交流会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深刻了解书本内容,还可以按照课本内容编排课本剧,并要求学生自选角色出演,这样不仅将语言文字通过生活的方式全面体现,而且还使得学生对课文有了切身的感悟。
2.3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实现语文生活化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通过辩论、抢答、小品表演等众多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拓展课教学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线索词,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分成小组开展辩论。通过辩论,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教育者在黑板上画个“圆”与“方”,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这些形状的优势,然后辩论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教育者给予相应的引导与反馈,并告诉学生们生活中要像“方”一样堂堂正正的做人,勤恳奋斗。
2.4实现生活化的作业方式
所谓生活化作业,指的是学生要深入到生活中,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时间、空间、内容予以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真真切切的将语文贯穿于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运用生活化的作业方式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外,同时还使得学生产生了非智力因素、。在生活化作业中,学生的创造、实践、合作、探究、交际这几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大大增强,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语文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应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理念,实现语文生活化,加强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推动其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因此,现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的书面负担过重,虽然喊着减负的口号,可是作业的量还是很大。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老师必须在课堂作业设计上下足功夫,作业要贴切新课程理念,形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简洁明快,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习惯、心理特征和兴趣喜好,努力设计出新颖、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注重作业的探究性和实践性,通过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为学生发展创造多层次的发展空间。
一、精雕细琢——追求合适性
有效的课堂作业设计不在于习题数量的多少,而是要保证作业质量。因此,作业的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编,努力做到少而精。例如,教学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用今天学到的词语,将这段话表达清楚。
课件出示:今天早晨,妈妈带我去田野,看到池塘里的荷叶上(躺)着小水珠;蜻蜓(立)在荷叶上(休息);青蛙(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小鱼儿(欢快地)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反馈时有的学生说:蜻蜓立在荷叶上(等着小伙伴);青蛙蹲在荷叶上(准备捉虫子);小鱼儿在荷叶下欢快地(洗澡)。这个练习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各种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填写,不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因材施教——注重人文性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几乎是一个模式,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同时学一篇课文,讨论同一个问题,写同样的作业。在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顾学生的差异,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教师费力不讨好”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开放性作业,给学生留下自主发挥的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语文园地三》“识字加油站”时,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从商品包装或商标上识字。再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商标做一张简单的剪贴报,然后将剪贴报上的字读给老师、同学听,比一比谁收集的商标多,谁认的字多。最后把学生的剪贴报在学习园地里展示,并组织交流。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认识到不同量的字。
三、新鲜别致——提升趣味性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尽量放进一些“佐料”,使作业形式灵活多样。
1. 演
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有趣的拟人化人物,如《夏夜多美》中的睡莲姑姑、小蚂蚁、蜻蜓、萤火虫等,学完了课文,学生都非常喜欢。教学完,我设计了如下作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再几个角色整合起来演一演。
2. 评
教学完《失物招领》,我组织学生以“你喜欢脸红的孩子吗?”为题展开辩论。这样的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3. 写
当学生学习完一篇诗歌,感受到诗歌音韵美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练笔。例如,《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可以让学生联系大自然中熟悉的小动物填写句子。
四、拓展延伸——显示探究性
1. 内容深究
例如,《夏夜多美》中表达夏夜多美的句子出现了两次,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两次出现的“夏夜多美”表达的意思相同吗?学生经过多次的朗读与理解会明白:第一次出现时是指风景美;第二次出现时是指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心灵美。
2. 难点解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面对一些事物总爱问“为什么”,教学中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研究。
3. 学科综合
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将语文、品德、音乐和美术等学科综合起来,建立丰富的知识体系,设计多元化的作业。
五、身体力行——增强实践性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能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不同形式的实践性作业。
1. 做一做,感同身受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教学《棉鞋里的阳光》后,我让学生回家同妈妈一起晒晒被子,晒晒棉鞋,说说感受。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感悟到文中蕴含的道理,从中受到尊老敬老的启发。
2. 画一画,身临其境
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如诗如画的课文,为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我常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动手画一画,在课文情境的再现中加深理解,获得新知。
3. 演一演,锻炼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唯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高,低年级课文中故事情节性强或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很多,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来演一演。例如,教学完《看电视》、《美丽的小路》等课文时,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演一演。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
一、我国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基本上是对普通高师课程体系的简单模仿,不能充分反映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不能很好引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存在偏差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对于合格学历的教师数量的要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学历性的补偿教育,如何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成为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议题。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有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已不能适应这种发展的要求,因此确立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
(二)课程目标单一,缺乏全面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在目标上是一种“修补”,“缺啥补啥”的实用主义倾向明显,片面注重专业知识的拓宽和加深,只注重系统化、结构性和理论性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创新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忽视教师人格、情感、意志的发展和升华。这种单一性的课程目标已不能全面透彻反映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三)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实效性
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对普通高师课程体系的简单模仿与随意编整。表现在偏重学科知识取向、把传授科学化的学科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对教师综合知识的培养,造成教师知识面过窄、综合能力不高,综合素质不够完善;偏重科学主义取向,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方面内容薄弱;偏重理论知识取向,忽视教师通过自己感悟、体验领会后总结出来的且有别于“理论知识”的实效性知识。
(四)课程组织单一,缺乏多元化
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组织是按照学科逻辑体系的一种线性结构,这种结构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缺乏应有的弹性。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教师成长需要经过新任期,适应期、成熟期和主动发展期等阶段,这种线性的课程结构已不能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多样化需求,和教师作为成人灵活多样的学习要求。
(五)课程实施模式单一,忽视教师的主体性
课程实施偏重传统的集中讲授,忽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统一化”倾向突出,对个体之间差异关注不够;过于强调教师对预设课程的适应,缺少结合教师已有经验对课程的生成;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忽视教师已有的经验,脱离教师实际教学需要,忽视教师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六)课程评价传统僵化,缺乏开放性
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在内容上重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对实践、创新、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评定;评价方法不能体现成人学习特点;评价倾向于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体差异;评价主体缺乏学员的参与;评价结果过于强调终结性,忽视不同时期个体的进步状况;评价过程封闭,缺乏开放性、动态性、灵活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确立合理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起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起点,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教育等理念。
1、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则进一步突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紧迫性。“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究,进而不断提高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进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应该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的要求,突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特点。
2、终身教育的理念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会议上,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首次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报告,指出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一思想提出后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学术界成为研究成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体现出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摒弃以学历补偿为目标的终结性价值取向,立足于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关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二)确立合理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是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依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观,坚持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最终实现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也要重视教师人格、意志、情感因素的培养。
(三)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于提升小学教师适应并引领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及其专业发展。课程内容要注重综合化、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重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新课改背景下,单一的学科型教师已不能适应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学科间专业壁垒的打破要求一线教师主动调整其知识结构。因此,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要打破原有的分科课程所造成的知识隔阂,更好地加强当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交叉与整合,拓宽课程口径,注重培养小学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同时,重视情感意志方面以及实践性知识的课程设计,关注教师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充分重视小学教师已有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注重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和能力的提升。
(四)体现课程组织的模块化
在课程领域,课程的模块化设计,是为了改变传统的单元式课程设计所固有的封闭性缺陷,建构一种能自由选择,灵活组织、具有开放性和独立性的课程结构模式。模块化的课程表现出综合、开放、灵活的特点,可以涵盖更为广泛的主题,打破学科的界限壁垒,灵活进行组合,既可为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又可以及时更新,能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变化发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小学教师的需求。
(五)突出课程实施的多样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积极互动,通过对话达到协调与理解,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新课改中实施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必须具备新的教学观,这种观念的培养就要求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实施中也必须进行交往、对话、参与式的教学,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倡导教师进行自我探究式的学习,真正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六)强调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众多学科学习的基础,不仅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夯实基础,更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夯实基础。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理念应运而生,与之伴随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将发生质的改变:
一、自身素质的改变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自身素质的改变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那么,要做到自身素质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要有激情。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要做到教学有激情,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通俗,抑扬顿挫,善于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引起学生共鸣,猎取其他领域的知识,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教案加以改造和创新,引入新颖性的东西,这也是做好激情教学的根本所在。
另外,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教师个人思想、品德、精神和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表现,这多方面的表现可以汇聚成一点,那就是要关爱学生。内驱力才是事物发展的持续的有效的源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喜爱教师这个行业,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所建树。除此之外,还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在与学生交往的小节行为上做出示范,以具体的行动影响学生,表里如一,用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教学观念的改变
转变教育观念是课改成功的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从方法、手段、途经和资源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和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的挑战。
三、教师角色的改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合作者转变
在传统教育“师道尊严”的观念影响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学习。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即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要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经验。
2、由提供者向提醒者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不再是课前搜集调查各种相关信息,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信息提供者,而是变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把单一的课堂回归到生活中的提醒者。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肯定会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会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此时教师要提供可用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继续有效地展开学习。
3、由读书型向社区型转变
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书匠”显然已经落伍,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小学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研究,但不是在办公室里查阅书本进行研究,而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研究。
四、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法灵活,使学生在“活动”中知识;给学生充分的自学、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问、有机会讲,以民主的精神、合作的方式进行管理,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手段,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工作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融入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体现了跨学科、跨文化的特性,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意味着很难独立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和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加之激烈的竞争环境,教师一定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伙伴的合作,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变独立的工作方式为合作的工作方式,通过不同学科与同科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交流教育经验,借助相关专家的评课与指导,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实现教学相长。
演员的演戏风格各有不同,有比较内敛稳重的、有张扬有力的、也有流于表面稍显浮夸的……而教师也有不同的教书风格,像窦桂梅般激情飞扬,王松洲般博学诗意,武凤霞般优雅从容……对于教师,课堂风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可是,教师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加重要。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该是什么呢?有的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是教育的研究者、建设者与开发者。我却认为应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谓引导,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带着学生们向着学到更多的知识而行动。到底怎样做才能更好的给自己角色定位呢?
其一,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能调动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我前几年的一次语文课上,有个学生一直在调皮捣蛋,自己上课不听课,还要打扰其他的同学,这让我很头痛,对他进行了多次教育也没效果,于是我就把大部分心思花到他身上,对他进行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记忆能力很棒,对古诗几乎能做到看两三遍就能背下来,于是在学习《绝句》的课上,在学生齐读古诗之后,我把他叫起来让他背诵这首还没有开始学习的古诗,他自己也感到很惊讶,站起来明显的有点不知所措了,于是我对他说:“你再看看,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背的很流利的。”其他同学纷纷把目光投给了他,也许是第一次得到这么多人的注视,他很紧张但还是背了出来,尽管不是特别流利,但我还是把掌声献给了他,其他同学也都为他鼓掌,之后我又对他表示了赞赏。在这一节课中,我明显感到他并不像以前上课时那么调皮了,而是认认真真的在听课,还不时的举手回答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也都跟着学习的步伐一步步的跟着我一起走。自此之后,他不再像以前,学习起来也更有自信了。只是我们的一句赞赏,就能让学生发生改变,就能使学生掌握住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吝啬我们的赞美之词,多好!
其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最尴尬的可能就是当你的学生来问你问题,但你刚巧答不上来,“哎,怎么连老师都不会呢?”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并不是说要去避免学生的提问,而是自己补充知识,多学多练。
其三,循循善诱,不要以为的把知识一股脑的全说出来让学生去慢慢消化,而是一点一点,逐步渐进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再自己得出结论。你讲给学生听,他们未必就领会了,但经过他们自己思考之后得到的就不同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得有耐心,不要学生在想的时候创意奇特,剑走偏锋就感到窝火,得先夸他们想象力丰富,再把他们一步步的引进正确的圈子里。有次上课时用“……像……像……像……”造句,这个连用三个比喻是比较困难的,有个学生就站起来回答,他是在之前例句的基础上,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像……”我当时没听明白,以为是他还没想完整,可课堂上却并没有其他同学想要回答。见没有完成,我又重新再讲解了一次例句,并且自己也造了一个句子出来,我对他们说:“不然,你们仿照老师的这个句子,像之前那位同学一样,把其中一个“像……”改成自己的,再拼到一起,不就变成你们自己造的句子了?但是得保证自己造的这一个比喻句要尽量有自己的特色。”
把难度从三个比喻句降到一个比喻句,再来重新整合,得到的效果比预想的好得多了。还得到了许多造的不错的比喻句,更有甚者,自己加以琢磨,一个人想出了完整的一个句子,造的也挺不赖。后面想来,如果我在学生开始造句不成功时就训他们,这堂课可能就无法继续,后面的精彩就更不用想了。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节奏
小学语文课堂放慢节奏是为了给学生预留更多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去品味感受,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这种慢节奏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慢”,符合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慢”。
一、教師要学会慢下来,等一等学生
张文质说:“我们的教育往往急切的盼望结果,希望立竿见影,而缺乏了期待和从容。”教育是一个“慢工”,是一个“细活”,它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美好的期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心急,不要担心完不成教育目标,担心学生不够好学。要知道“厚积才能薄发,大器才能晚成。”如果一味追求“快、多”,反而事与愿违,欲速而不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课堂教学节奏放慢,力求慢中求精,慢中求深,在精中求教学实效,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获。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慢下来
教师只有控制好自己“教”的时间,学生才能控制好自己“学”的时间。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读的时间,有的教师利用早读课讲课或者做练习这是最不可取的做法。其次,语文课应当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听不到书声的语文课也是不正常的。另外,语文课还要给学生预留写的时间,即使只写上几句话,也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表达。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认真思考,独立回答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学”才能真正慢下来,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思考想象。总之,只有把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慢下来。
三、教师要学会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钻研教材,把教材中一些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去掉。在进行教学准备的时候,要明白哪些问题是应该细心品味,重点教的。在教学时,这部分教学环节进行时就要相对慢一点,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理解掌握;哪些部分是点到为止就行了,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学生已知的内容一直重复,学生不懂的内容教师却一笔带过的现象的发生,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不是对所有教学内容都面面俱到,一视同仁。
四、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方法有许多,比如阅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等,但是不管是什么教学方法,教师都不要生搬硬套,刻意模仿,而要在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结合学生情况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师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适当放慢自己的教学节奏,就需要不断研究探索,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要适当放慢自己的教学节奏。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跟上教师的步伐,从而有所得、有所思、有所获,这才是真正的为学生着想,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杜秀都.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1(01).
[2]梁桂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城关小学)
一、重“说”, 轻“听”
1. 分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喜地看到:学生表现非常活跃, 口语表达清楚, 普通话流利、标准, “说训练”进行地十分有效。但遗憾的是, 学生会“说”不会“听”。课堂上, 一旦老师没让其进行回答, 有的学生就会垂头丧气, 无心再去听同学的回答。小组讨论时, 同学们七嘴八舌, 各说各的, 没有统一的说法。长此以往, 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 对策:
要走出这一误区,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就要把“听训练”当作一项常规训练来抓, 要求学生: (1) 仔细地听, 包括老师的讲课, 同学的发言都要听完整, 做到边听边想。 (2) 耐心地听, 当同学的回答有错时, 也应等他把话说完后再指出, 做到边听边驳。 (3) 虚心地听, 当别人提出异议时, 要虚心听取意见, 做到边听边修正。 (4) 辩证地听, 在他人阐述观点时, 应不盲从, 做到边听边选择。
二、重“小组讨论”, 轻“独立思考”
1. 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后, 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但是, 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 小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 过于泛滥。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达六次之多, 有些讨论间隔的时间特别短, 根本就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频频的小组讨论, 无疑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削弱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反馈, 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影响了课堂学习的质量。
2. 对策:
要走出这一误区, 我认为, 教师需对课上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估测一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是否进行小组讨论。在组织小组讨论之前, 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看法。这样, 学生在讨论时才有话可讲, 才能出现各种观点的碰撞, 激起创新的火花, 小组讨论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解决问题”, 轻“发现问题”
1. 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 许多教师只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 把“解决问题”当作教学的首要任务, 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为“小学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这样做, 既不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策:
要走出这一误区, 我们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消除“小学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等不正确的认识。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 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 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
四、重“结果评价”, 轻“过程评价”
1. 分析: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教师往往会片面理解评价的目的, 只注重结果的评价, 而忽视对得出结果的评价。正如《画杨桃》这篇课文, 文中写到“一个学生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老师没有马上指出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是错的, 而是走到学生的座位上审视了一下, 从这个角度观察的“杨桃”确实像个“五角星”, 从而悟出这样的道理:如果这位老师没有了解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就简单地加以否定, 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就因为教师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而被抹杀了。
2. 对策:
教学中, 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一旦学生回答或解决的问题的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 也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再作评价。对于那些在探索过程中专心致志、乐此不疲的学生和善于动脑筋、勇于创新的学生, 即使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 也要充分肯定他们学习的态度, 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重学生轻老师
1. 分析。
在新一轮课改中, 不少人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退避三舍 (尤其在合作学习中) 。教学中, 教师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后, 自己要么走到讲台前浏览教案, 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要么在学生中间漫无目的地来回走两趟, 最多弯下身子做做样子 (给听课者看的) 。乍一看, 尊重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重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 实质上却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将自身当作合作交流过程的局外人。这样的课改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 对策。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 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 更应是学生交流的合作者。因此, 教师要积极参与, 在参与中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 同学生一起讨论, 一起交流, 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同时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 教师该讲则讲, 该点则点, 该评则评, 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合作学习中得以迸发, 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的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含义。
因此, 作为处在“新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师, 既不能躺在井底“观天”, 也不能跳出井口, 不加辨析地呼吸外界“空气”。因为外界的空气也有些是“化工废气” (课改误区) , 更不能因为外界危险而重新跳回到“井”底, 重新“坐井观天”。我们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的新理念,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走出误区, 使语文新课改的天空更加明朗。
摘要:作为处于“新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师, 既不能躺在井底“观天”, 也不能跳出井口。我们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的新理念,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走出误区, 使语文新课改的天空更加明朗。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误区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惠军.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彭钢.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变化11-16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10-12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高一语文教学反思06-26
小学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感受11-09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反思论文07-27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究10-08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06-05
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11-11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初探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