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德育活动学生(精选12篇)
节日,在各类辞典和人们的约定俗成中,一般是指关于人、事的纪念日、庆祝日和农事祭祀日。在我国,从上古至今有案可稽的传统节日就有800多个;放眼世界,林林总总的各类节日更是数以万计。党中内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号召通过此类活动使公民“增强对祖国、对乡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历来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追求文化时代的浪潮中,大可在宣传节日文化的氛围中,开展德育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在耳熟能详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民族道德教育
节日源于历史的沉淀,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承担着修已安人、仁民爱物、忠贞爱国、群体和合等传统头等的教化功能,它既是物质性的创造,更是精神性的创造。
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十一国庆节、八一建军节„„对少年儿童而言,这些都是相当具有教育意义的节日,如果只靠说教式的传达这些,德育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少先队一般在这些节日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如:清明节给革命烈士扫墓、重阳节慰问孤寡老人、国庆节进行国情知识抢
答赛、建军节为解放军叔叔送杯水等,无形中就让孩子们受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学会了尊敬老人、关心他人等优秀品质。在推陈出新的节日宣传中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的节日文化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通过回眸历史、宗教性等特点的基础上,呈现出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生态化的新走向。德育工作的开展也要造就现货化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信息意识、社会竞争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的新型人才。
道德要让孩子们了解这些新的节日,如:3月23日国际海豹节、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等倡导生态保护的节日;还有父亲节、母亲节、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等赞扬不同甘共苦性质的工作者们的节日,以及爱牙日、爱眼日、爱耳日等教育大家珍爱生命的节日。然后开展活动发挥节日的道德教育作用;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开展清洁社区的中小队活动;学习各行各业优秀工作者的事迹,给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送上祝福;开展“卫生小标兵”的评比,进行卫生知识辩论赛,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但让孩子们对这些节日记忆深刻,而且有效地开展了道德教育。最后还要通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辐射到整个社会,可利用上街的义务劳动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受到教育。
在有学校特色的传统节日中进行基本品德教育
民族传统节日和依照社会发展所出现的各种节日,进行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提供了许多机会和途径,但由于少年儿童特殊的年龄和心理因素,学校始终是他们最好的学习场所,因此,要有效的提高少年儿童的道德素质,在学校特色的传统节日中进行基本的品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基本品德素质包括:热爱集体、做集体的主人;团结合作,乐于助人;遵章守纪,勤思好学;语言文明,思想健康;不怕困难,积极向上„„,学校在各项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如;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雏鹰争章活动日、科技节、故事节、开放日等等,在这些节日中孩子们作为主人公,亲自动手、动嘴、动脑,做艺术节上的小明星、争章活动日的小能人、科技节的发明家、故事节的故事大王、开放日的小导游、接待员学会自理、自强、自律,从中体现德育的成果。
现在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 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一个个“小公主”和“小皇帝”, 个个都享受着家人父母长辈的宠爱, 往往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受不了半点委屈的性格。因此在学校里和他人交往时, 常常会发生一些摩擦。
(1) 自我中心。现在独生子女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只看到他人的缺点, 认为自己总是对的, 盲目地自信与张扬, 谁对自己提出批评便马上回击, 有时还会有报复的心理, 在互评时产生偏激的评价。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评价他人的方法, 他们说的最多的同学不好的地方, 就算方法正确, 他们也要找出点毛病来, 比如“等于号有点斜了”“三角形的一条边中间画得有点粗”“答后面的冒号没点好”等等。站起来首先是找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同学回答问题的可取之处, 甚至故意钻牛角尖。
(2) 从众心理。这是学生个体在对他人评价时, 因受到多数人的评判意见的压力而引起的自身评判行为、观点变化的一种心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云亦云”。只会跟着别人说“好”或“不好”, 而不是进行分析。这种不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盲目从众的情况, 严重干扰了教师利用提问达成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
(3) 个人感情效应。这是学生在进行互评时由于自身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评判结果的现象。少年儿童很可能因为自己和被评价者比较要好或不好, 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别人的观点, 凭个人感情对他人评价, 去否定他人。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 时常造成因为感情因素而不顾客观事实的结果。
二、教学中学生学会欣赏的重要性
孩子们有自己不喜欢的人,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不能就此放任孩子的这种思想。我们应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有缺点, 别人也有优点, 让他们学习看别人的优点, 而不要老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告诉孩子, 有的人虽然我们不喜欢, 但是我们绝对可以尊重和欣赏他人。
欣赏他人, 是对他人的鼓励和肯定, 也是对自身的一种反思。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 是被人赏识的渴望。”现实生活中, 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赏, 得到赞美, 无一例外。我们赞美他人就是对他人某一方面的肯定, 就会给他人以信心, 使他人心情愉悦, 同时也是对自己言行的一种反思。现在数学课堂上更多的是对数学知识、方法策略的探索, 在探究过程中就需要学生相互欣赏、相互鼓励, 从中学习他人的奇思妙想, 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善自己的方法。
三、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
由于学生受自身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 一方面渴望对自己肯定的评价, 一方面又在片面、不够客观地评价他人。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互评过程中, 应该做到合理组织、正面引导、以身作则。
(1) 及时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 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 教师自己做到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尽量根据实际给予各种不同的激励性评价。课堂上, 应正面教会学生互评的方法, 向学生说明评价的方法和目的, 教育学生应该公平地作出判断和评价, 并讲明自己的理由。因为小学生受自身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 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单一、片面的, 很容易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2) 利用名人效应,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名人的作为就是一面明镜, 一根标尺。汉高祖刘邦貌不惊人, 力不举鼎, 出身草芥, 却能在楚汉争霸中击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成功的原因, 刘邦自己总结数个“吾不如”, 但却“能用之”, 充分说明了他善于发现人、乐于欣赏人、充分尊重人的性格特点对他成事的帮助。
(3) 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淡化彼此之间的相互比较。可以要求学生说说刚才的同学哪里说得好, 能不能用以前老师表扬你或同学的话表扬表扬这位同学, 而不是让学生找找同学哪里说得不够好。不要把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 这样不但无助于学生向他人学习, 还往往会造成同学之间互不服气, 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比如, 下面一个评语:“辛宇在本学段数学学习中, 能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 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乐于提出问题, 常常想出与同学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计算的正确性方面, 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样, 把学生对他人评价的注意中心、兴奋点集中在找他人优点, 找他人说得比自己好的地方。也使学生人人学会欣赏他人, 人人获得成功的体验,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自然形成了, 不仅增强了自信心, 也学会了欣赏他人。
数学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在小组合作中, 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素质, 他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与众不同的想法, 小组内同学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应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 强调自我的反思, 避免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分等级上。毕竟, 评价不是真正的目的, 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要让更多学生在评价中获得赞赏和鼓励, 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 取长补短, 让人人都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明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经典小故事[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5.
关键词: 中职生 校园实践性德育活动 道德素养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通常是教师采用说教的方法,事实上,我们必须认识到中职学校德育的对象是准成年人,对他们实施教育仅靠讲道理是不够的。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洛克强调:“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一、开展校园实践性德育活动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必由之路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德育尊重人个体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加强德育实践形式的探索与研究。要有切实有效的教育载体,即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塑造良好品格,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只有在实践体验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实践性德育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特殊功能。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主题式的实践探究,其固有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始终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不断发生交互碰撞,因此其道德体验将更丰富,道德认知将更深刻,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与习惯。
二、开展校园实践性德育活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具体途径
我校已经尝试把校园实践性德育活动纳入常规工作计划,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德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坚定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后将道德理论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1)细化常规管理,提升文明素养。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一定形式的日常活动,如开展净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珍惜美;开展维护公共秩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提出更高的纪律要求,更有利于遵纪守法习惯的养成;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义务献血,组织“青年志愿者”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学雷锋”活动,在这些实践性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心、对社会的责任感。(2)丰富文体活动,进行励志教育。“丝绸文化艺术节”是我校的传统,包括篮球赛、跳大绳及拔河等趣味体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文艺会演等系列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学生参与度高。在各项活动中,通过比赛、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对同学们进行励志教育,树立“求进、求精”意识,向学生传播正能量。(3)创办社团活动,锻炼组织能力。目前全校有三十多个学生社团,社团活动结合专业,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学生不断获得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从大量直接经验中增长见识,提高水平,内化为良好的品格素养;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强化自己的优势,增强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能力。社团活动加速推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尚智、精致”、“求真、求进、求精”等精神要领。(4)模拟就业创业,规划人生梦想。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当下学生业余生活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创业的场所和设施,开设启航超市、留忆苑照相馆、快捷洗车场等多个项目,全部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运营,学校规范管理制度、规范人员管理、账目管理、经费管理。这些创业实践项目为学生的自我才能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平台,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体验,激发创业热情。(5)坚持校企合作,增强职业素质。习总书记在全国职教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行知合一。这就提醒我们,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实习机会,陶冶、提升学生的品格。
我校分批组织学生走进学校纺织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创新实践,将课堂中的理论转化为现实中的实物。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劳动光荣、技能高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坚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显其才”的信念,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就业创业的意识和人生信条,在知行结合中梦想成真、人生出彩。
中职生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后备军,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我校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探索校园实践性德育活动的有效方法,整合德育教育资源,以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途径,实践证明,这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教育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提升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金宏章,杜伟明.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功能初探[J].中小学德育,2008,15:6-7.
[3]杨洁.德育的缺失与实践体验性德育活动模式的建构[J].民办教育研究,2009,05:40-43.
一、指导思想:
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方针、认真贯彻《守则》和《规范》切实增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助学校抓好对学生的教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民族特色教育、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重大安全事故发案率为0;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为98%;优秀班集体为50%;学额巩固率为100%正常转、入学除外)。
1加强德育工作常规管理、促进德育常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
2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德育科研活动、规范德育档案。
3继续认真学习和宣传、纲要》基本内容。
“教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是中学新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学以来,为了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全校上下开展了创新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塑造的教育。不少班级采用了“把班会的自主权放给学生”这种新型主题班会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他们首先让学生讨论并写出当代中学生应具备的品质,然后汇总起来,总结出象:正直、善良、负责、友爱、勤奋、独立、自信、宽容、尊老、坚强、上进、感恩等15种品质;然后让学生自制一个表格,纵向是这“15种品质”,横向是“周日至周五”,同学们每天在自己表现好的栏目画上一张笑脸或一颗彩色的小星星等标志。在以后的每周班会上,都拿出一点时间来让学生进行总结。先自评,再小组评价,肯定每位同学在本周内的成绩,指出不足之处,找出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整个班会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都畅所欲言,坦诚相待。
这个活动开展一个多月来,成效很大,有的同学不再顶撞老师,有的同学改掉了不写作业 的毛病,有的同学课堂纪律明显好转,还有的同学学会了和别的同学和睦相处。老师们异口同声的赞扬“学生们好象是突然长大了许多”,每个班级都呈现出班风正、学风浓的崭新面貌,充分体现了德育工作的无穷魅力。
——奇台农场总场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材料
2012.06.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奇台农场总场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材料
我校是一所完全小学,在校学生750多人,19个教学班,教职员工72人。校园面积13075平方米。校舍面积4098平方米,绿地面积1500平方米。校园有教学楼1栋,综合楼1幢,乡村学校少年宫1幢,尚缺学生宿舍、食堂餐厅。
多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坚持 “抓管理、育新人、以发展为本;重教研、树名师、创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先后被授予“农六师先进管理学校”、“农六师文明单位”、“兵团和谐校园”、“农六师教研工作先进” 单位。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德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长书记、少先大队、班主任等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并广泛开展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活动,学校建立了值周班级、值周领导、值周教师、联合检查的值周制度,每日检查,每周总结,为学校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活动。为了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一课间,全体师生参与,举行升旗仪式。学生代表以爱祖国、爱党、爱家乡、民族团结、文明礼仪、法制教育等内容进行国旗下讲话,使升旗仪式达到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少先队德育实践活动。我校少先队每年利用学雷锋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街道打扫道路两旁垃圾,清理校园卫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少先队组织学生到团场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收拾房间,为老人们带去节目,送去了欢乐;清明节时,到烈士陵园进行队员宣誓、演唱红歌等活动;利用“六一”文艺演出、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节约能源”、“科学饮食”、“恒爱行动”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校借助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有利场所开展了体育、舞蹈、经典诵读、绘画、音乐、合唱、手工、科技等“九室一场”的兴趣活动小组。同学们在活动中,兴趣很浓,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安全、法制教育活动。为保障校园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奇台农场总场小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节假日、星期天和寒暑实行领导带班制度,放假学校发放“告家长一封信”,并召开假期安全教育大会。结合安全教育日,适时组织教职工及学生学习有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消防演练和防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排查校园安全隐患,每天在上下学人流高峰期,由警卫和红领巾交通岗在路口设置路障,禁止车辆通行,保障师生安全,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4)以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良好情操,促进我校德育建设。我校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2011年以“诵读中华经典,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组织诵读《弟子规》。这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知书达理、文明讲理的道德品质。
我校还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利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个特殊的节日时,开展了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红歌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系列活动。我校组织的百人合唱团在参加团场组织的比赛中还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学校的环境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思想道德会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校园会使人的心灵净化,使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学校在上级的关怀下,对教学楼进行了加固、修缮,原幼儿园改造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根据实际情况,办宣传板报,写宣传广告牌,张贴行为规范宣传画。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张挂上墙,布置了各种宣传牌匾和专栏;展出了师生艺术作品。走廊中,国旗、名人名言,伟人画像高高悬挂。草坪中,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面雕刻着具有教育启示的文字和可爱的动物,既美观又具有教育的意义,成为了我校独具一格的校园石头文化。
四、办好家长校,使学校、家长、社会有机结合
多年来,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与家长联系、交流,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充分调动了家长、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学校德育的积极性,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格局。
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学校每年对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开办培训课,为走好入学后的第一步,我们让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针对新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组织家长上课,主要分析并正确纠正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管理和教育的能力,这项活动受到了新生家长的好评。
举办家长学校开放日。坚持每年十月一周的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活动之中,使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共识。
积极开展家访活动。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校内和校外的表现,从而加深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学校非常重视学困生转化工作,将学业、家庭、品行有困难的学生作为教育的重点,多渠道、多方面进行教育。学校与家长交流,共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开展“师生联谊卡”帮教活动,让老师和学困生结对子,让他们感受学校、家庭、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树立信心。通过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形成了有效的帮教机制。
五、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德育建设工作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
1、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断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对此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2、部分家长对学生品德不够重视,仍过分追求学生的分数,开展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学校德育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我们学校将不遗余力,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关键词:中职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职业学校所担负的责任, 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德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中, 合理科学的德育课堂教学是有效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同时能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更好地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
一、中职德育课堂教学面对的问题
中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德育课堂教学, 是中职各专业学生的必学科目, 目前中职学校大部分的德育课堂教学都有如下问题:
1.固定的时间空间。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是学校事先安排好的, 时间固定, 教室场地固定, 因此德育环境太熟悉, 给学生的新奇感不够。
2.抽象的德育内容。目前传统的德育课教学的内容都是教材里固定的内容, 理论居多, 概念性的东西居多, 抽象不具体。
3.单一的表象形式。中职德育的课堂教学一般的授课方式是采用文字、语言以及PPT幻灯片的形式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 强调的是掌握知识内容, 往往忽视了“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 没有体现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重要性。
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目前社会上容易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 中职学生虽然容易掌握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但是未必会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这点上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 也远达不到德才兼备的效果。
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策略
要改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困境,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打破课堂对德育教学的限制。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 可以延伸到课外。教学形式也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教授, 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一些富有正能量的资料, 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学生德育的责任, 也不仅仅在于教师, 学校也必须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2.加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德育氛围。由于中国社会本身的发展状况, 中职校园起步较晚, 更有些中职院校迄今为止注重的依旧是建楼扩招学员等, 从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中职校园制度也尚不完善, 校园文化建设与制度规范存在一定冲突。针对解决好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加强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指导, 同时学校也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相关数据显示, 大部分家长都不重视或者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达90%的家长, 没有时间、没有意识或没有主动去跟孩子沟通心理问题。所以,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提高德育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很重要的途径, 就是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家庭的指导教育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鼓励, 甚至可以说对学生的德育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因为对于学生来说, 在家的时间, 还没有在学校的时间长, 学校只有加强对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视, 才能对学生心理调节方法及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加以提高和促进。学生自己也要多读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 提升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总之, 中职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 学校和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重视, 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窦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和延伸中职德育课堂教学[J].职教通讯, 2014 (12) :59-60.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德育;少先队
我的家乡、工作的地方——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城市,这里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为开展少先队活动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近年来,少先大队致力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导队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对家乡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充分发挥“沙漠”优势,培育环保护绿小卫士
作为我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沙水一色”的自然生态,为了给家乡出点力,保护沙漠,植树造林成了当前的第一要务。首先,我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树立少先队员保护绿色资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上,组织少先队员小组合作研究订立切实可行的“护绿公约”,动手自制宣传板,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宣传保护沙漠、植树造林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准备的过程中,少先大队不定期举行汇报交流活动,最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队员们收获非常大,保护沙漠、植树造林的决心和信念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树立和坚定。
二、充分发挥“水”乡优势,培育河套护河人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如果我们的母亲河得不到很好的保护,那么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就会遭受严重的破坏。
节日里组织少先队员,来到河套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开展“为同一条河,献同一份爱,争做河套环保人”青少年保护母亲河活动。在黄河边上,兴趣小组的学生在现场取样,测量黄河水的密度,并用显微镜观察黄河水中的浮游生物种类,分析黄河水质的污染情况。学校老师简單向队员介绍黄河水的发源与历史,并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知识有奖竞猜、请学生表演濒临灭绝的小动物、组织学生为小鸟安家、悬挂“我与小树共成长”寄语卡片、捡拾黄河边的白色垃圾等系列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母亲河略尽绵薄之力。同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发挥“药”乡优势,培育“小小李时珍”
乌拉特草原有“河套药王”的称号。绵延草原之中生长着许多珍稀药材,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十分适合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药材的生长。说起药材来队员们如数家珍,可是要说这些药材的用途、性能、生长习性和采集时间,队员们了解不多。专门聘请有威望的老药工、老中医担任校外辅导员,利用队会和少先队活动课组织队员学习中草药知识,开展懂药、种药、采药、卖药等系列活动,制作药物标本,学习中草药的使用方法和用中草药医治常见病的方法,培养队员从小热衷于中医,能够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四、充分发挥特产优势,培育特产小行家
众所周知,巴彦淖尔河套平原的特产很有名气,孩子们也很喜欢吃这些家乡特有的珍品,他们也很有兴趣采摘特产。组织队员开展“家乡特产知多少”活动。在不同季节精心安排酌情举行相应的活动,如:五、六月采头发菜、蘑菇;七、八月份摘华莱士、枸杞、甘草;深秋收油葵、玉米等。在采摘的过程中,让队员知道每种产品的生长习性、采集办法及保存的常识,通过“我是特产小行家”活动,队员们可以了解家乡特产的美味、营养价值等知识,抒发自己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五、充分发挥旅游优势,培育家乡小能人
美丽的河套平原巴彦淖尔的学习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只要用心去挖掘,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也是没有穷尽。近几年,巴彦淖尔不断发展转型,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旅游城市,开展的少先队活动也随着家乡腾飞而日新月异,少先队员在旅游旺季制作模型、旅游图,展出矿物和植物标本、举行家乡美景摄影展、历史传说图片展等,多方位展现河套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具特色的物产,给内蒙古旅游业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路漫漫,其修远兮,进一步挖掘家乡资源开展少先队活动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富有家乡特色的少先队活动,以活动长知识,以活动长志气,以活动见精神,以活动促行动,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人才而努力奋斗。
以《****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认真落实xxx本学校有关学习名人的工作会议精神,我班以开展“学习名人”主题教育为切入口,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习名人,以名人为榜样,以此推动我班德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伟人、名人或身边的人的成长故事,并在感受他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汲取营养,获得启示,主动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
2.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合作拟定活动方案,探究实施活动计划;在活动过程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3.借助展示交流活动,激发探究兴趣,培植自信,发展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培养善于合作、乐于与人分享成功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
1、教师向学生宣布学习名人的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榜样。
2、利用橱窗、中队园地、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全方位进行“学习名人”教育的宣传发动。
(二)活动推进阶段
1、开展“看谁更了解名人”活动
全班学生通过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所选名人的生平事迹,激发对名人的敬爱之情,进而产生学习强烈愿望。
要求:家里条件较好的同学引导他们通过网上来搜集资料,并要求写一写读后感;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同学建议通过询问老一辈或看名人传记来搜集资料。
2、开展 “学习名人”资料共享教育活动。
将自己“学习名人”活动中收集的资料,通过讲故事、朗诵等活动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良知、道德、情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如何学习名人。
要求:先让全班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小组内推选代表进行表演活动。
3、举行“学习名人,我能,我超越”的活动。
通过活动,整理学习到的名人名言,使学生从名人身上汲取更多的营养,并且应用在自己的实际当中,选择最好的学习方式。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小组内预赛选拔的形式,各小组推选代表参加。
4、举办“学习名人----我的收获”学生手抄报展示活动。
以“学习名人”为主题,通过学习名人的活动,创办一份学习名人手抄报,老师要进行公开评比。
5、举行“走近名人,学习伟人”演讲比赛
以“走近名人,学习伟人”为主题,让学生在演讲 中确立积极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的理想,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名人的崇敬和崇拜。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班队会的形式,让所有学生都能站在同学们面前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各组再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全级的演讲 比赛。
6、学科教学渗透“学习名人”教育。
讲“学习名人”教育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三)总结评比阶段
1、各小组做好活动总结工作,总结成绩,找出不足。
2、班主任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上报总结材料,召开表彰大会,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先进小组予以表彰。
学生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总结
延远中学
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感受祖国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为祖国之振兴而学习的动力。本学年,我校德育基地活动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工作,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基本完成了学年初拟定的活动计划。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一、与基地签订协议,按计划组织活动
本学年,我校与梁家河村委会、马家河万亩果树村、贺家湾敬老院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安排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校组织了4次活动,每次活动都精心组织,通过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进集体主义观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及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培养有纪律、有文化、有理想的一代新人。由于准备充分,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实践活动扎实有效
1、组织学生到马家河万亩果树村参观劳动,参加实践,在实践中能够学习在课堂上了解不到、平时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2、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优良品德,两次组织学生去贺家湾敬老院义务劳动,奉献爱心,陪老人聊天,表演节目。活动充分地展现了我们学校学生的素质和风采。这次活动我们给老人们带去了一些问候,一些关怀,为老人们平淡的世界里带去了一些歌声和欢乐,深得他们的喜爱。
3、与各社区联系,在街道开展卫生清理、植绿护绿。利用宣传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搞好文明宣传,帮助村民做好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通过活动同学们体验亲身劳动的乐趣,同时也树立自身的环境意识,真正起了教育的目的,达到了我们预期效果。
4、组织同学开展“走进农村,感悟农村”体验活动同学们参观果园,让学生更好的领略大自然美丽风光,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了解到社会对自己需要什么,从而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地估计自己、认识到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习信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推动良好学风形成。
三、今后需要努力加强的地方
1、基地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按照不同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安排教育内容,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到农业基地、科技兴厂的基地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
2、基地活动要有明确目的,并形成制度化。每个德育基地活动都要形成制度。每次活动,都要认真部署,精心组织,保证活动有目的地进行。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类;体验式;德育主题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51-02
一、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
与传统的德育活动比较,体验式活动的开展模式区别于传统的说教的德育模式,体验式德育活动新颖生动,学生参与度高且积极,而体育类的德育活动尤其受到中职生的欢迎。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中职德育中,通过主题化的体育类德育体验活动能使学生获得一种道德体验和人格力量,在巩固已有道德理论的同时获得新的认知,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获得更显著的提升,从内而外地在观念和行为方面约束自己,并对道德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
(三)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应该是是丰富多彩的,教育者以体验式主题活动的开展这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启发学生发挥情感力量,实现道德素养的自我完善。它能够增加学生与自然、社会的接触机会,促使学生内心的情感产生微妙的变化,这种情感的细微变化会给参与者的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此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道德体验不是教育者以权威者的身份对受教育者实施种种设计和约束, 而是从体验者的亲身体验起始, 通过导引者的引导,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道德体验, 使其在体验中领悟道德判断,自主选择,以此优化我校德育行为方式,最终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五)有利于提高德育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反思社会本位的德育理论, 建立起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德育主题活动是学校必须要解决的课题;在学校按照“活动—体验—领悟—内化—评价—提升”思路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能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德育活动的有效性。
二、开展体育类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的方法
(一)拟定德育目标,设计主题活动
学生在校期间,每个学生个体所在小组是一个团队,班级是一个团队,学校是一个团队;毕业后进入社会,所在的企事业单位是一个团队。这都需要作为团队中的一份子必须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及团队荣辱感,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需要在团队中有效沟通交流及合作;因此学校为实现以上德育目标,设计了“我的团队我的团” 为主题的趣味拓展运动会,团队合作即为本次比赛的内化主题。“我的团队我的团”趣味拓展运动会6个项目全部为集体项目,每个项目最少需10人参加,每个项目比赛团队由学生、老师及家长参加,通过全校各班参与并以练习竞赛的形式开展。
(二)制定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准备
第一阶段(活动筹备):召开活动工作检查会议,检查各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确保大会圆满完成。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举办学校 “我的团队我的团”团队合作主题活动。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各班回课室进行分享总结,开展“最想说的一句话”评选活动;次日召开“我的团队我的团”团队合作主题活动总结会议。
第四阶段(活动分享):各班精选3至5张相片及3至5句“最想说的一句话”上传至相关文件夹中,学校整理后以海报形式在学校大堂展示。
(三)保障活动质量,强化学生体验
“我的团队我的团” 趣味拓展运动会主要由校团委组织,“团”即共青团,“团队”即学校各班级团支部、班集体及在活动中参与各个项目由家长、教师、学生组成的团队。根据实施方案,各班级团队在比赛前均有充足的比赛练习次数和时间,每次练习既是一次团队合作磨练的过程,各团队在练习中,需要参与的每个人积极投入到团队沟通交流中,并且积极配合,也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完成团队的分工,练习的过程就是团队打造的过程。“我的团队我的团”趣味拓展运动会6个项目全部为集体项目,每个项目最少需10人参加,所以班集体每一位成员均能参加到其中一个项目当中。在比赛当日,负责比赛的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方案实施,精诚团结,确保比赛能以最和谐的体验氛围有序安全进行。
(四)积极分享总结,促进德育内化
学生在参与“我的团队我的团” 趣味拓展运动会中,需经历主题活动的第三和第四阶段,即总结分享阶段。活动结束后,全体师生回到课室后会进行分享总结,每位同学要将参与活动的体会和感触和全部同学一起分享,并且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最想说的一句话”评选活动。次日学校会组织召开活动组织层面的“我的团队我的团”团队合作主题活动总结会议,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同时各班要精选3至5张相片及3至5句“最想说的一句话”上传至相关文件夹中,学校整理后以海报形式在学校大堂展示。 班主任根据学生参与的情况进行评价,与学生的德育分奖励和校园满天星的星级学生评价结合。
三、开展体育类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的成效
(一)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能充分体现参与者的需求
体验式主题活动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个人的长远发展设计活动方案,规范参与者行为举止。它是有效的德育形式,实现了德育资源开发的生活化、个体化。
(二)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提高了德育的可感度和可信度
体验式主题活动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能引导学生认识有关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真实道德事件的本质,贴近学生个人生活与现实社会生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社会适应力和道德践行力。
(三)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通
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实现了社会性德育目标,又满足学生自身需求和发展愿望来实现;尊重了青少年成长规律,满足青少年对理解、娱乐、交往、表现等多方面的合理要求;引领青少年感受和创造现实生活、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并为长远的发展和未来的幸福奠基。
参考文献:
[1]周龙兴,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2002(4).
[2]赵飞,刘惊铎.体验式教材 : 德育教材新样态[J].教育研究,2006(7).
[3]邓芝茵.试探中职学校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有效途径[J].教育导刊,2013(4).
[4]胡剑虹.高职院校自主体验式德育教育与管理模式的建构[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德育的实效性源于学生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充分体验。其中学生是德育的主体, 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体差异的, 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一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 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 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二要为不同年龄特征、接受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 或确立不同的目标。例如, 我校结合始业教育、军训等活动对高一学生进行学习常规和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辩论会、师生节、社会实践等活动对高二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规范教育;结合成人节、毕业典礼等活动对高三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传统德育因受应试教育、权威主义、认知主义德育模式的影响, 一贯侧重于活动的整体形式, 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德育知识的传授, 而轻视行为的养成, 难以解决青少年学生所面临的种种道德问题。表现在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把学生用一个“模子”进行整体塑造, 用统一的标准开展德育, 重划一, 轻区别。在德育内容上也仅仅停留在“我讲你听”, 进行强制灌输, 把道德标准当作书本知识一样来教授, 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 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差是中学德育不可忽视的一大弊端。
二、开辟第二课堂, 加强德育体验
为了扭转当前德育工作的僵化局面, 我校德育工作组经过连续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初步制定了日后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寓德育于活动”。避免空洞的说教, 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能动作用, 并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教育的意义。
与此同时, 杭州市教育局也正好出台了关于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规划。2007年, 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 即由党委政府主导, 财政投入, 整合全市科技、文化等公益性场馆资源, 向全市青少年学生免费开放, 打造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的“杭州模式”, 并于2008年起全面实施, 鼓励青少年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校外学知识学技能。我校的“寓德育于活动”的计划则正好与此相接洽。
第二课堂, 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具有教育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课堂”即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 而作为德育工作, 除了作为德育的专门课程———班会课以外, 其在课堂中的体现, 通常是同学科知识是相互关联的, 但其效果却随着当今时代的开放而日渐寒酸。与第一课堂相比, 第二课堂的表现形式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时代, 内容上也更加丰富, 能更好地满足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实施第二课堂活动, 不仅仅可以作为我们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我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探索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我校结合杭州市实施的“第二课堂行动计划”以及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德育规律, 自2008年以来, 做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
除了制定阶段性的课内德育计划外,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精神, 实施我校“寓德育于活动”的计划, 我们分德育主题展开了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 将德育的精神融于学生的课外活动中, 其效果真的好。
1. 初步体验
这是第一次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能凸现活动主题, 我们以“缅怀先烈”的德育主题入手。
学校选择了利用参加省委领导清明扫墓仪式的这一契机, 开展参观《永远的孟祥斌》展览和烈士遗物捐赠仪式, 瞻仰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爬山拉练等活动, 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重温先烈事迹, 锤炼国格人格。
这天天气晴朗, 伴随着一阵阵悦耳的鸟鸣声, 当学生们离开喧闹的市区, 离开熟悉的校园, 走进青松翠柏环抱的云居山, 迈上一级级斑驳而又光滑的石阶, 原本轻松、兴奋并一路嬉笑逗闹的他们, 却在临近烈士墓之时, 都不禁默默地安静下来、严肃起来了……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为烈士们的题词提醒着同学们, 他们逐渐感受到了那份在空气中弥漫着的肃穆和庄严。
学生们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当我们带着嬉笑的面容, 当我们迈着轻描淡写的脚步走入那片神圣而庄严的土地时, 周围别样的气氛告诉我, 自己做错了, 因为这样的举动, 这样的面容, 这样的态度是对英雄的侮辱, 是对自己心灵的深深谴责……”
这种情境教育的意义, 是出乎我们意料的。这, 可能也就是第二课堂的魅力之一吧, 气氛的渲染对学生心灵的陶冶是课堂上难以达成的。
随着仪式的进行, 学生们会因为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庄严肃穆而纷纷脱帽肃立, 为那些为了人民的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烈士表达他们由衷的哀思。当不久前因舍己救人而牺牲的孟祥斌烈士的家属向纪念馆捐赠烈士遗物时, 学生们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英烈的伟大一直在教科书中呈现, 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这一代幸福的青年, 他们真的很难感受, 更难体会。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 对他们却又另是一番感悟。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从辛亥革命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浙江350多位革命烈士的图片和革命文物, 其中有一个名叫陈刚的, 是杭十一中的校友, 他在农场火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保护战友和抢救人民的财产, 而将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
这时候, 在这样的场合, 看到杭十一中的名字, “校友”的自豪感从学生心中油然而生。革命烈士伟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杭十一中人的心, 此时, 任何的说教都是多余的, 仅仅“杭十一中”这几个字, 就足以让学生体会到了“校友”、“英烈”的深刻内涵, 这种自豪感, 由这种自豪感而生的正义感、牺牲精神, 超出了我们的任何一堂德育说教课。
事后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今天的活动内容无疑是丰富的, 让我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勇敢, 什么是壮烈, 什么是伟大, 心灵上所受到的震撼不是只字片语所能表达的了。”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 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德育。我们的初试成功了。
2. 不断丰富的德育活动
基于第一次德育活动的明显成效, 自2008年起, 学校每年集体组织第二课堂活动2次以上, 每一次的活动, 都会有鲜明的德育主题。在校1200名学生结合“四假两游”以及其他节假日、课余时间参与第二课堂活动5000人次。其中, 与唐云艺术馆共同策划的“名家名作进校园”第二课堂活动、“我与第二课堂活动共成长”的主题活动、与清明扫墓和英雄团支部命名相结合的“追寻红色足迹, 伴我精神成长”主题活动、与大观山杭州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共同组织的新生军训活动、与南宋官窑博物馆共同组织的“人文大讲堂———杭州的历史”等, 活动组织工作有特色、有亮点;学生参与活动主动性、积极性高;学生认同度高, 社会反响好, 与场馆实现了合作共赢。
实施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已经成为学校深化德育工作的内涵, 丰富德育资源, 加强乡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 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载体;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 有机整合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有效途径。
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拓展了发展空间, 更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入社会的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等等的提升起到了直接的教育补充作用, 与此同时, 作为德育的课题, 这项活动的开展, 也为对学生的情操陶冶和德育感化提供了最真实最直接的场所与情景, 是对学生德育提升的重要一课。
四、基于第二课堂活动的德育实效性之感悟
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 需要实行整体性发展, 而学生的发展必然是德育资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 要将德育活动与学校育人目标、与日常生活和现实社会联系起来, 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活动,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内化为道德观念, 形成道德素质, 使德育的实效性真正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中得以体现, 而不是变为苍白空洞的说教。
我校“第二课堂行动计划”的实施, 无疑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实践中, 我们充分利用了第二课堂的场馆史料丰富, 还有专家的指导的特点, 把“杭州市第二课堂场名录”中所列场馆作为学校社团活动的校外基地。例如, 学校与唐云艺术馆建立共建关系后, 学校“马尾松画社”的同学参加了由学校和唐云艺术馆共同策划的很多活动并受益匪浅。省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入围作品在学校体育馆展出时, 其中有校Sunny创意机器人社团同学们的参赛获奖作品, 创意机器人社团的成员们饶有兴趣地参观和讨论这些优秀的作品, 爱校之情油然而生。每年的寒暑假, 学校团委都会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现在, 第二课堂活动又丰富了学生们的实践地点和服务内容, 很多同学在场馆开展了志愿者服务工作:有做义务引导员和宣讲员的, 有在场馆帮助打扫卫生的, 还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者带着一些小朋友参观的。基于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德育的现实意义, 学校也正充分利用和挖掘其中的各种素材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各个要素、各种条件综合发挥作用。它孕育于德育的创造性活动之中。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对他们的德育影响, 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体现在我们工作的角角落落。除了课堂内的直接德育以外, 我们还可以、也应该采取更多样的德育方式。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既是作为丰富校园生活的内容之一, 也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的途径之一, 更应该是德育的直接体验。应该让活动使德育目标内化在学生的实践中, 这才是我们校园活动最重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淑清.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切实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1) .
[2]李林.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6) .
[3]徐园媛, 王熠珏.发挥第二课堂优势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今日科苑, 2010 (2) .
[4]刘冬梅.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初探.基础教育研究, 2007 (4) .
【开展德育活动学生】推荐阅读:
开展德育活动方案09-19
德育活动开展典型情况09-07
如何开展小学生德育工作12-01
开展校本德育课题研究06-06
德育工作开展实践总结06-20
开展德育课问卷调查10-03
关于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汇报05-31
学生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09-16
大学生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系列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