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推荐12篇)

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 篇1

摘要: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通过分阶段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

正文:读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感触颇深。恩格斯的观点和思想都是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他在这本导言里,很好的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当前我们推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而且,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能够使我们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上,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恩格斯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后来以神学为中心的形而上学,直到科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希腊哲学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上影响深远,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甚至到了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当时在知识上高于希腊古代的自然科学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是低于他们。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大量的科学史实为依据,说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文中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这些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消融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鸿沟,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可见,哲学并不仅仅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被灌输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哲学更多的是在思考人类面临的感到最困惑无解的问题。而思考这些艰深问题的人便是哲学家。正如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们所说:哲学家要做社会的医生。所以说我们要对某一专业更广更深的理解是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方法和广阔的科学视野的。我觉得这种更一般性的科学方法训练、能力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是由研究自然科学的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能提供的,因为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从这些专门知识中提取出对我们认识自然,进行科学研究有益的观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家不易,成为一个杂家更不易。西欧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师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不以多才多艺之“杂”闻名于世。没有学术上的纵贯和横通,没有一批学识渊博的巨人,就突破不了神权一统天下的局面,文艺复兴不起来。杂与专不是对立的,杂就广度言,专就深度而言。杂可以寓于专,专完全可以体现于杂。杂家要具备学、识、才。仅仅这样要求,还嫌缺乏个性。因为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是才多学广的。杂家之所以为杂家,在这些方面还应体现为学不避杂,见识非凡,是达练之才。所以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从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文中提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而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恰恰加速了这个过程。比如大气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还影响人们的健康等一系列的危害。我们人类与天斗,与地斗,在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后,却发现最危险的敌人竟是我们自己——人类妄自尊大,对自然无限的索取,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些事实说明,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的问题,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即人类应当改变自我中心主义,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天人相分、天人对抗转变为天人合一、天人为友,从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绿色革命。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不再把自然当作永无止境的盘剥的对象,而应看作是人类存在的根基。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用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指导实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人类。

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 篇2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自然,资产阶级,社会进步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一生的思想涵括世间万象,从政治学,哲学到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无不闪耀着卢梭智慧的光芒。

《爱弥儿》一书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基于自然人性观点,即私有制的出现致使人类进入文明世界并逐渐丧失自身本性,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消除社会不平等的状况。总体来说,卢梭的“自然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在通读此书后,我从以下几个阶段概括出了卢梭的基本教育思想:

1 婴幼儿时期教育:儿童就是小大人

作为启蒙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卢梭十分重视“自然”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符合自然规律的天然事物才是符合理性的,才是符合美的标准的。因此,从一切事物的本源上来说,卢梭认为“一切由自然创造的事物最初都是好的,但最终在人那里变坏。”为了保持人出生时的美好天性,卢梭特别强调符合人类自然天性的教育,尤其是婴幼儿教育在塑造人才上的重要作用。

作为资产阶级的先锋代表人物,卢梭倡导的是如何将爱弥儿培养成典型的资产阶级贵族青年。卢梭对早期婴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教育儿童通过亲身实践去感知世界,学会自我保护,并了解自己对外部世界的需求;让儿童通过实际行动去满足自我的欲望而不是一味的依靠他人;儿童通过自我经验逐渐的了解自我及他人,在向外部世界靠拢的过程中,儿童本身的一些自然天性开始被成人世界的习惯规律所取代。

虽然本书写于两个多世纪之前,但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卢梭对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仍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卢梭从理性启蒙主义的人本论出发,承认了婴幼儿的独立人格和平等存在。在中国人的传统观点里,儿童一向是受到忽视的,婴幼儿时期的孩童甚至被看做父母的私有财产而非独立平等的社会个体。而卢梭却提出“孩童就是小大人”的观点,提倡父母要平等理智的引导,帮助儿童的成长。另外,在道德教化上,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总是好的,孩童的淘气甚至偶尔的“恶行”完全出于对世界的好奇和无知,因此在理性成熟之前的婴幼儿时期,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教会孩童如何通过实际经验区分善与恶。

2 5-12岁时期的教育:人道至上、否定教育

度过婴幼儿时期之后,儿童对于世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开始在实际行动中接触,融入世界。在与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自然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其进一步体现是人身上的“人性”或“人道”,即用爱的精神,无暇的眼光去对待他人,享受童年。为此,卢梭提出了几点教育原则:提倡儿童的独立自主;对儿童既不能过分严苛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儿童分清“欲望”和“需要”之间的关系;给儿童有所限制的自由,引导他们遵循自然及社会法则。

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卢梭提出的以下一个观点: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法则是浪费时间,而不是去节省时间。在资本主义自由之风盛行之际,卢梭也将自由思想运用其中并提出了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人类生命中最危险的阶段是从出生到十二岁之间。这是错误和邪恶自由滋长的阶段,且没有方法来抵制它们。即便有的话,因为其根基如此之深,时间也会在拔除它们的同时慢慢耗尽。”针对其特殊性,卢梭提出此阶段教育的“否定性”,即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递美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孩子们的心智受到恶行和错误的干扰。“开始阶段对孩子什么都不要做,这样你才能培养出天才神童。”

相反,我们目前的教育状况却是完全把此时期当做“灌输期”,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而一味的向其灌输各种新知识。从幼儿园到小学,各种课余辅导班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童年在消逝,原本灿烂单纯的儿童世界被成人的规则和要求所充斥。卢梭在两百年前描绘的理想教育世界在今日的社会里是否还有立足之地呢?答案无从知晓。

3 12-15岁:自然,快乐的学习之道

当儿童成长到十二三时,其内心的力量和渴望发展到鼎盛阶段。他对外部世界和自己有了更多的疑问和渴求,而在卢梭看来,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在于学习。

比以往的学习观念相比,卢梭的思想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视实际经验在获得知识中的作用;强调儿童要学会如何自我选择对其来说最有用的知识;强调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轻视书本的媒介传递作用,提倡儿童要无障碍的接触其学习对象。为了教会爱弥儿如何认识星球,地图以及区域,“我”选择带着他去亲身游历而非被动接受书本上的静态知识,以使他在亲身感受中去接纳理解知识。

如上文所提,“自然”一词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贯穿到儿童教育的各个方面。虽然其中某些观点过于极端而无法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其崇尚积极向上,独立思考,乐于实践的教育主旨却值得后世借鉴。

具体来说,卢梭对12-15岁的儿童最重要的建议在于接受完全自然的教育,即忽视书本及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他看来,“让书本消失而只剩世界,让教导消失而只剩事实。读书的孩子不会思考,他仅仅会读;他也没有接受教育,而只是在学习字词。”一切人为的东西在卢梭的眼里都是与自然世界隔了一层的,因而是不真实,不能代表真理的。在现代的观点来看,其思想的确有失偏颇,但令一方面,它却可以引发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深层思考。学校教育制度在全世界得到普遍认可,但看到无数儿童被禁锢在铁门之内,书桌被课本习题占据,我们不禁发问:学校,书本真的能提供给儿童学习成长所需的一切知识吗?少了自然的滋养,孩子的成长算得上完满吗?

4 15-20岁:学会生活,爱己爱人

时光荏苒,爱弥儿已从孩童时期慢慢的过渡到成人期,而卢梭也对这阶段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我们有两种生命:一种是活着,一种是生活……从这个阶段开始,人类开始学会如何生活,并且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不再陌生。”在卢梭看来,生命最重要的品质在于激情和爱。因此,这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教育和社会关系教育。

按照卢梭的自然主义观点,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因为私有制的出现。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时,他的视野便从儿童时期只关注自身而慢慢的扩展到周围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卢梭认为,“儿童的第一种感觉是爱自己,第二种是从第一种当中衍生出来的,那就是爱他周围的人。”一个人在这阶段受到的最正确的教育应该是如何了解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并以仁爱之心处理好这种关系。

另外,卢梭还重视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去感受激情。对此他提出了两种看法:

1)体验处于整个物种及个体之间的人类关系;

2)让灵魂按照这些关系所要求的规则去产生感情。”卢梭强调友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个人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与朋友同苦同乐,体验人生的不同滋味。

5 结束语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篇3

并不是新年才有新希望,那是小学生过新年时,作文老师必给的题目。过年不写一年的计划,那样总觉得好似该说的话没有说。一年一次的功课,反复的写,成了惯性,人便这么长大了,倒也是好容易的事情。

作文薄上的人生,甲乙丙丁都不要太认真,如果今年立的志向微小而真诚,老师批个丙,明年的本子上还有机会立志做医生或科学家,那个甲,总也还是会来的。

许多年的作文簿上,立的志向大半为了讨好老师。这当然是欺人,却没有法子自欺。

其实,一生的兴趣极多极广,真正细算起来,总也是读书又读书。

当年逃学也不是为了别的,逃学为了是去读书。

下雨天,躲在坟地里啃食课外书,受冻、说谎的难堪和煎熬记忆犹新,那份痴迷,至今却没有法子回头。我的《红楼梦》、《水浒传》、《十二楼》、《会真记》、《孽海花》、《大戏考》、《儒林外史》、《今古奇观》、《儿女英雄传》、《青红帮演义》、《阅微草堂笔记》……都是那时候刻下的相思。

求了一个印章,叫做“不悔”。

红红的印泥盖下去,提起手来,就有那么两个不——悔。好字触目,却不惊心。

我喜欢,将读书当作永远的追求,甘心情愿将余生的岁月,交给书本。如果因为看书隐居,而丧失了一般酬答的朋友,同时显得不通人情,失却了礼貌,那也无可奈何,而且不悔。

愿意因此失去世间其他的娱乐和他人眼中的繁华,只因能力有限,时间不能再分给别的经营,只为架上的书越来越多。

我的所得,衣食住行上可以清淡,书本里不能谈节俭。我的分分秒秒吝于分给他人,却乐于花费在阅读。这是我的自私和浪费,而且没有解释,不但没有解释,甚且心安理得。我不刻意去读书,在这件事上其实也不可经营。书本里,我也不过是在游玩。书里去处多,一个大观园,到现在没有游尽,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地方要去。

孔夫子所说的游于艺那个游字,自小便懂了,但是老师却偏偏要说: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两件事情分开来对付,在我来说,就一样也不有趣。不能游的工作,做起来吃力,不能游的书本,也就不去了。

常常念书念白字,也不肯放下书来去查查辞海,辞海并不是不翻,翻了却是看着好玩,并不是为了只查一个发音。那个不会念的字,意思如果真明白了,好书看在兴头上,搁下了书去翻字典,气势便断,两者舍其一,当然放弃字典,好在平凡人读书是个人的享受,也是个人的体验,并不因为念了白字祸国殃民。

念书不为任何人,包括食谱在内。念书只为自己高兴。

可是我也不是刻意去念书的,刻意的东西,就连风景都得寻寻切切,寻找的东西,往往一定找不到,却很累人。

有时候,深夜入书,蓦然回首——咦,那人不是正在灯火阑珊处吗?并没有找什么人或什么东西,怎么已然躲在人的背后,好叫人一场惊喜。

迷藏捉到这个地步,也不知捉的是谁,躲的又是谁,境由心生,境却不由书灭,黄梁一梦,窗外东方又大白,世上一日,书中千年,但觉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落花流水,天上人间。

贾政要求《红楼梦》中的宝玉念“正经书”,这使宝玉这位自然人深以为苦。好在我的父亲不是贾政,自小以来书架上陈列的书籍,包括科学神怪社会伦理宗教爱情武侠侦探推理散文手工家事魔术化学天文地理新诗古词园艺美术汉乐笑话哲学童谣剧本杂文……真个惊鹜八极,心游万仞。

在我看来,好书就是好书,形式不是问题。自然有人会说这太杂了。这一说,使我联想到一个故事:两道学先生议论不合,各自诧真道学,而互诋为假,久之不决,乃共请正于孔子。孔子下阶,鞠躬致敬而言曰:“吾道甚大,何必相同,二位先生真正道学,丘素所钦仰,岂有伪哉?”两人大喜而退。弟子曰:“夫子何谀之甚也?”孔子曰:“此辈人哄得他去够了,惹他甚么?”

读尽天下才子书,是人生极大的赏心乐事,在我而言,才子的定义,不能只框在纯文学这三个字里面。图书馆当然也是去的,昂贵的书、绝版的书,往往也已经采开架式,随人取阅,只是不能借出。去的图书馆是文化大学校内的,每当站在冷门书籍架前翻书观书,身边悄然又来一个不识同好,彼此相视一笑,心照不宣,亦是生活中淡淡的欣喜。

去馆内非到不得己不先翻资料卡,缓缓走过城墙也似的书架,但觉风过群山,花飞满天,内心安宁明净却又饱满。

《自然之道》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其次,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和动物,它们在大自然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律,一旦破坏,就会违背自然之道,带来严重的后果。

《自然之道》这篇文章讲了游客强烈要求向导把一只打探的幼龟抱进大海,其他的海龟获得了错误信息被食肉鸟吞吃的事。表面看人们有同情心,实际人们违背了自然之道,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人们违背自然之道的事例很多很多,还比如:人类大量的砍伐树木,污染水资源,捕杀动物,导致绿色植被越来越少,土地松散,沙尘暴肆虐,这样人类也跟着受罪。土地松散,江河边没有树木,沙土流进江河,河床漫漫抬高,就会发生洪涝灾害。

人们把污水,垃圾投入了江河湖海,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没有干净的水资源,大海里的生物可糟了殃。人们捕杀飞禽,虫子没有了“眼中钉肉中刺”的天敌,更加猖狂,陆地上本来就少的绿洲沙漠化。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篇5

学习了王老师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对自然辩证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了解了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在老师的引导下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课上王老师引导式的讨论教学,从事实上激发了我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兴趣。后又粗略的阅读了《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一书,虽然只是部分阅读,但对我的启发很大,同时也使我发现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是如此匮乏,不足以领悟各种哲学思想的精髓。夸夸其谈当然容易,但自圆其说就绝非易事,就目前我对于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容的理解,只能是就某一具体问题、具体观点进行浅显的理解,提出我肤浅的看法。

一、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课程,自然辩证法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拓展,自然辩证法始终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进程中。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以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为中心线索而展开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有时将 “自然辩证法”等同于“辩证法”,以为自然辩证法就是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实际上这应该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含义也大相径庭。我们学习的“自然辩证法”,作为对理工科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课,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又大抵可以分为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技与社会等内容。

二、对“相对性、暂时性”的理解

进入20世纪, 由物理学三大发现揭开序幕的自然科学革命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列宁结合当时的新形势赋予了自然辩证法新的内容。列宁指出“日益发展的人类科学在认识自然界上的一切里程碑都具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对于“暂时性、相对性”这一观点,我的理解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都是阶段性的认识,是永远无法触及自然界最根本性质的,我们只能够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上去无限接近自然界的本质。那么引出一个问题,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必将实现的观点是否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昙花一现呢?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立在高度发到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而新生产力不是一般的生产力,它应该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我们难以想象的生产力进步。就像秦始皇无法想象internet,哥白尼无法想象火星登陆一样。此处我难以理解的问题是:生产力虽然极度的发展,而作为人类自身无穷无尽的探索欲望和最求更高享受的欲望是否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戛然而止?人类会最终满足于那时的现状?秦始皇无法想象现在的人

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权利。曾几何时,秦始皇是否也想过如果有目前这样丰富的生产力,国家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了呢?假设他是这么想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却没有满足现在的状况,我们有更高的追求,更高的理想。

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最根本的科学,因此将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只有在人类灭绝的那一刻才会停止。在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种理论都是暂时的,相对的。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却无法永远满足人类这种实验性的探索,自然环境已经惧怕了人类的好奇心,而发动了“狗急跳墙”般的反击。而这种反击就像历史的轮回一样不停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重复的上演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我在一定程度上赞同罗马俱乐部的悲观主义看法。对于乐观主义认为的科技将帮助人类渡过困境的观点,我不是十分赞同。因为科技的发展帮助人类渡过了目前的困境,但很可能引发更大的困境,而这种更大的困境是否致使人类毁灭没有人能说清楚。就像核技术在开发伊始没有人更多地认识到它巨大的破坏能力,而更多的看到其利用价值,可以帮助人类摆脱战争困境和能源的困境。但目前来看,足以毁灭人类的核按钮只掌握在少数几个人的手里,当他们脑子发热时,当他们与妻子吵架时,当他们抑郁时,人类就会随着他们一个草率的决定而频临极大的困境。

《自然之道》读书笔记 篇6

科考队员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加拉巴哥岛观察太平洋绿龟是如何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走着走着,突然看到龟群的“侦察兵”快要被一只突兀而来的嘲鹰叼走了,在大家不能见死不救的强烈要求下,向导把那只幼龟送入了大海,可却让巢中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安全,然后鱼贯而出。可却成了嘲鹰、海鸥等食肉鸟的美餐。

记得我5岁那年,到外婆家去玩,看到一个鸡蛋正要孵出小鸡了,于是,我便认真地观察了起来。只见,从那蛋里艰难地钻出了一个湿露的小脑袋,但小鸡身子还无法从蛋壳里钻出来。那小鸡仍坚持不懈地啄着壳,想尽快挣脱这沉重的“枷锁”,早点晒到太阳。我真不忍心看着小鸡被蛋壳束缚的样子,便挑了一块石头,“啪”的一下把小鸡的壳打烂了,小鸡出世了。我欢呼着,蹦跳着,好像完成了一项庄严的使命。正当我高兴时,却发现小鸡瑟瑟发抖,看上去似乎很怕冷。我想弄清原因,便去找外婆问个究竟。我刚说完事情的经过,她哈哈大笑:“小鸡必须自己把壳啄烂出来。如果你帮它打破壳那就是拔苗助长,它反而会死。”“啊”我张大了嘴巴,不知所措,一种不祥的感觉油然而生。我着急地跑回鸡窝,望着渐渐死去的小鸡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篇7

二年级组:焦冶霞

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见让学生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但真正让我萌发让孩子们读书的念头的不是以上这些,而是我和一位同学的谈话。一次,我和这位同学都去参加另一位同学的婚礼,参加完后,我们同乘一辆车回家。大多数同学见面,聊得一般是家庭、孩子、衣服或是回忆曾经在一起度过的时光。聊工作的不多,因为很难找到共同的话题。我俩却没聊别的,只聊工作,从东胜到康巴什,大概就是四五十分钟。因为我们两当时都代一年级语文,不同的是毕业七年,她已经完完整整地代出去一届学生,又返回来代一年级,而我却因为调动工作和生孩子,零零散散的只代过一年级和二年级。如果把小学六年比喻成一座六层的大楼,我同学已经将整栋楼参观过了,而我只到达二楼的楼梯口,我欣赏到的美景和她欣赏到的差太多了,而且站的更高,将望的更远。从她对教书经验的侃侃而谈,我得出一个结论: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因为当初在学校她和我差不多,甚至我比她还优秀。我决定好好教书,重点从让孩子爱上读书入手。我做了如下工作,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

一、借助绘本,培养孩子读书兴趣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第一次接触绘本是在一次外出培训,讲座的老师向大家推荐绘本,并讲了几个绘本故事,当时就非常吸引我,回来之后我就上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再后来就是给学生在网上买绘本,给我家孩子在网上买绘本。绘本中精美的图画,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含的耐人寻味的知识和哲理。往往让孩子拿到它就爱不释手,读完它就永不忘怀。尤其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有很好的功效。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绘本书籍。

二、调动家长,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家长会,我们班的主题是“以书为友,受益终身”,主要就是给家长介绍读书的重要性,怎样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怎样去读以及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等。我要求孩子们每天读半小时课外书。我们班的家长很配合,我布置的工作都做得很好,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家长付出了很多。并且很多家长在老师的调动下抽出时间去读书。期间我不定期地给家长打电话,了解孩子在家的读书情况。之后每次家长会,都离不开读书这个主题。

三、利用阅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我都带着孩子去阅览室上课,目的是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读书,并在读书过程中交给孩子一些读书方法。比如一开始孩子拿到一本厚厚的书读不进去,总是爱从前往后翻,我就告诉他们读书要静下心来,要像书虫一样钻到书里,从前往后读,才能知道书中的藏有什么。还有些孩子拿到一本书,随便看两眼,觉得不好看便去换书,我告诉他们一本书不去细细品味,就不知道它的精妙

之处。就这样,孩子们渐渐地钻进去了。当我们班的刘炯恺看到有意思的地方不禁发出咯咯的笑声的时候,全班同学并没有被他的笑声吸引过来,而是徜徉在自己的书海中,我发现孩子们爱上看书了。也就是在孩子们看书的时候我也重游了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及萧红笔下的《胡兰河》。对鲁迅笔下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了新的认识。对化小栓、祥林嫂、闰土和孔乙己更增添了几分怜悯。并正在品味着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四、建立图书目录、图书角和图书借阅记录

我在网上为学生集体购书三次,共138本。本学期“读书月”活动期间建立图书角每人至少又拿1本书,其中好几个同学拿了好几本,我班现在藏书 194本。平均每人4本书。第一次集体购的书是绘本,篇幅短小,看起来较快,我采用的方法是给书先编号,按座位蛇形排列每个学生发一本书,一个学生一天看一本书,第二天放学时进行换书,每天换书的时间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第二次购的书也是先给书编号,然后每人拿一本书。老师这里放三四本多余的书。当一个学生看完自己拿的书后,就来我这里换书,而且换书的孩子还可以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换书后要在班级图书借阅记录上进行登记。这样我就可以很好的知道几号书,书名是什么,在哪位同学的手里,并且每个孩子看了多少本书,在借阅记录上也可以查到。并适当地提醒一些看书慢的同学要利用课外时间多看书。

五、做好“阅读存折”

在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上看过一篇文章叫《“好阅读”与“坏阅读”》,文章中说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了多少。我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所以我鼓励孩子大量的去阅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跳过去。我决定等上了高年级让孩子读书时也不去画好词好句,更不用做读书笔记。我让学生唯一做的是“阅读存折”,就是用一个小本子,将自己读过的书名记下来。天长日久,日积月累,这将是孩子一笔多么大的精神财富。我们班里看书最多的一位同学阅读量已达到16万字。《新课程标准》规定一二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我们班的很多同学已大大超过了这个规定。读书月期间,我们二年级组组长又设计了专门的表格,并在全年级组整体运用,目的是督促孩子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大自然的日历》读书笔记 篇8

1953年,《大自然的日历》一书出版。它由若干短小章节的日记体和格言式的文体构成,加上从容舒缓的节奏和亲切善良的语调,对自然充满诗意的描摹和富于哲理的沉思,使人感动,给人启迪。可以说,这是一部纯原生态的作品。作者在序言中说“我开始尝试新的旅行,但这新的旅行与其说是朝向远方,不如说是朝向深处。我试图更深入地理解身边那些让我感到亲近的东西。”

我觉得,《大自然的日历》是一本适合春天读的书。春天里,人们的心中总有什么东西在呼号,是希望,是憧憬。在作者笔下,春天,是从向阳屋檐落下的第一滴水开始的。雪的冬天过去,光与水的春天来临。接着大青鸟纵情歌唱,家雀筑巢,啄木鸟发出击鼓般的声音,人人放眼大地心情激动。翻阅春天的章节,你会感受到土地的湿润,晨雾的绵远,白桦林的宁静,欣赏到仙鹤、红隼和天鹅的自由舞姿,聆听苍头燕雀、杜鹃和黄鹂的欢乐歌声。

《大自然的日历》的第一部分是《春天》,宛如一份“物候学笔记”;而《夏天》《秋天》《冬天》则大体上可称为“狩猎故事”,体现作者对自然和动物的挚爱和亲情。作者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熟悉自然界的一切,并且对大自然一往情深,在作品中充分印证了那种“亲人般的关注”。

何谓“亲人般的关注”?它不是人类居高临下的呵护,不是具有使命感的赐予,而是以平等的`态度看待自然,并对自然满怀深情。作者细心体会每一个清晨,观察每一片新叶,注视一只蚂蚁的变化,和他们反映出的自然律动。在作者看来,自然的一切都是崭新而不可重复的,世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也找不到两个相似的瞬间。生死不过是自然的转化。一棵树倒下,去滋养了另一棵树;一棵草枯萎,那是为了另一株草的勃勃生机。生,就在死亡中诞生,这就是万物相连的规律。

在大自然中,沼泽按自己的方式思考,小鸟若有所思的黑眼睛含有山林回忆的永恒。他能读懂一朵花的语言,能理解海边一块心形礁石的忧郁。正是这种对人、自然和万物的爱与善,才化为《日历》中洋洋洒洒的诗意和哲理文字。

“我站立,我生长——我是植物;我站立,我生长,我行走,——我是动物;我站立,我生长,我行走,我思考,我是人。”这是鸟儿、大地和星星之间真正的歌手。

大自然的文字读书笔记 篇9

看完了,我终于明白了,大自然的文字也许是:星星、云、鸟、和石头等等。所谓:星星是字,天空是书;云是字,天是书;鸟是字,天是书;石头是字,地是书。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你千万不要小看了一颗星星。在古代,即使没有罗盘,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会仰望星空,找小熊星座。在小熊座里找到北极星,那边就是北方了。因此,一颗星也是一个“文字”,它教给我们如何辨别方向。

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测天气。飞行员在炎热的夏天驾着飞机飞行时,如果发现云像铁砧一般,就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先兆,飞行员就会避开它飞行,以免遭到雷轰电击。

建筑工地上的一块石灰石,你也许并不会在意它。可是在有真正学识的人的眼里,它并不普通:它是由碎贝壳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由此可见,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你看,仅仅是一块石灰石就能告诉我们这里的地质演变过程是多么大呀!

还有,读了课文里的鸟可以了解季节变化,这还让我想到了:燕子从南方飞来就说明春天已经到了、大雁从南方飞来是秋天来了夏天走了、蜻蜓低飞就说明快要下雨了……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篇10

学习了一学期的自然辩证法,感触很深。想当初我只是抱着休闲的态度来上这门课的,但一学期下来,在充分享受愉悦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对人生观、世界观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开阔了眼界,听取了别人不同于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观点。开放的思想、独特的思维方式,我想,这才是自然辩证法的魅力所在吧。

在多极化世界的今天,多元化思想愈加显示其无以伦比的魅力,早在春秋、战国就有百家争鸣为证,那是各家思想相处碰撞,相互交融,互相学习,乃至成大一统的盛况。而今,我们来到大学的目的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那么简单,而是要学会思考。只有学会思考,我们才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来指引自己。的确,学习一门课程可能只是一学期的事情,而思考则是关乎自己一生的大事,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思想永远无法用书来囊括。自然辩证法就提供给我们这个展示自我、思想交汇的平台。

讲到这里尤其非常感谢教我们这门课的周老师,她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给我们上课,而是运用发散的思维教会我们思考。正如她自己所说:老师如果是一缸水,那么她的责任就不是给学生倒一杯水,而是给学生指一条河。她经常把上课的内容引申开来,然后让我们讨论。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是她让大家讲讲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大家都各抒己见,对于自己的人生做了精辟的论述,我在底下听的也是非常激动,我想到了我目前的生活。我总是不自觉地攀比使自己陷入苦恼。与已经工作了的同学比较就会觉得自己是一只寄生虫,二十几岁了还要靠父母养,因此一直后悔选择读研,没有好好地把握读研的学习时光。我想到了我最初的梦想——成为一个记者或作家,写出优美的篇章,但我却阴差阳错地选择了完全不相干的专业并且还在继续深造。我知道生活往往不尽人意,悔恨永远不能带来快乐,我要做的只是弄清楚自己现在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进行了一番思考之后我终于不再困惑:我现在的不工作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我谋生的技能,有了它我才能实现目标——过上优质的生活;而对于我的梦想,我可以把它变成伴我一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点缀生活的美丽花瓣,一样可以给我带来欢乐。想清楚了这一切,我的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我想要的只不过是简单的快乐,攀比和后悔这些无谓的心理活动只能增加我的痛苦,妨碍我的追求;想清楚了这一切,未来的道路我会走得更加坚定不再彷徨。小小的体悟让我明白:相对于人类整体而言,一个人生存的意义大到可以改变整个种族的生活方式,小到可以为种族的繁衍生息出点小力,无论怎样,能在短暂的生命里深深的爱着,真真的快乐着,痛快的感受着,而不是过着浮躁的机械的盲目的生活,那就足够了,就可以说我这一生是有价值的。这正是我所要追求的,而且我从今天开始就要按照这个想法去做。

一学期的课程就是那么短暂,不经意间,我们就要结课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课时虽然很短,但它教给我的东西让我在以后的人生中受用不尽!!我要把它更好的运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并不断学习,提升我自己的精神境界。

外文学院 李晓婷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心得 篇11

这学期我选修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收获了很多。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它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这一切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引起的。它源于实践,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及认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认识和改造自然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要把握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将所学自然辩证法的知识运用到家乡建设的实践中,简要谈谈学习了这门课之后对家乡建设的思考。

我的家乡就是拥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内蒙古“四胡之乡”“安代之乡”和“乌力格尔之乡”等诸多称号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全旗26.2万人,蒙古族占总人口的85%,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居住地,由于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北端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育水平落后等诸多原因,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学习了这门课之后,我认识到要想改变家乡这种落后的面貌,就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然后从经济,政治,文化,体育卫生,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加以改善和整治。

1.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风沙治理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我旗位于大兴安岭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加之近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旗干旱少雨,草场沙化、退化、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着农牧民生产生活,制约了我旗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加大对生态环境改造力度。如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公益林补偿项目和退耕还林工等环境保护工程。

2兴办教育、注重科技的力量,推动文化建设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三要素的全面飞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然而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进而推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根本保证。所以兴办教育,推动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基础教育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如援建希望小学、成立 “贫困学生救助基金会”,向全社会征得爱心捐赠等。还可以推出蒙古族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和“五角枫情”作家笔会,打出 “中华民族赛马之乡”、“四胡之乡”的品牌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等。

3.兴修水利工程,推广电灌,帮助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随着时间推移,地下水位降低,农牧民需自备柴油才能抽水,这对贫困的农牧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水井使用率偏低。因此,我们应当申请一些财政补助,兴办一些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这样既可以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获得“双赢 ”。

4.发挥农业特色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附加值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传统农牧业几乎没有科技含量,这种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应当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例如二龙屯有机农业就是中旗的优势特色农业,二龙屯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是我旗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订单种植,产品适销对路,带动一大片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但受困于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生产的有机农业产品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帮助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与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进行了多方探讨等,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引进资金。

5自力更生,招商引资,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要想实现富民强旗目标,必须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快速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两大收入,以工促农,推动产业升级改造,提高整体实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要求,瞄准国家投资方向和社会投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文章,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消耗的最小化。此外,还应当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

7协助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推动建立学习型政府

科学发展观是自然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加强中旗执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依法治旗步伐,巩固全旗公安干警、司法行政人员、政府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的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当地干部尤其是基层旗县、嘎查的干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所作所为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决定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懂技术,能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既要有服务百姓的意识,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又要讲究办事的方式方法,公平、公开、公正。

6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扩大就业,提高致富能力,稳定社会环境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会相互转化的,而其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因此处理好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当扩大就业门路,组织剩余劳动力,到需要劳动力的公司联系,帮助解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工作之余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养技术能手,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 篇12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题 目: 浅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院 系: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 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3年04月06日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前言

本学期,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给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受着实践的检验,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自然辩证法课的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用不同的相关资料视频和图片给我们举例讲解,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辩证课程变得趣味而生动,提高了我们对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消化课程内容。本学期自然辩证法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三个主题,分别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更重要的还是自然辩证法在科学领域的显著意义。每一个专题老师都进行讲解,使我们收获颇丰,尤其在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部分体会尤为颇深。

2《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对自然科学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他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给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在生产力的推 动下,自然科学普遍得到了快速发展。自然界中的事物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是普遍联系的不断发展的。恩格斯写到:“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砾到太阳,从源生物到人,都是出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最一般的规律,自然科学必定要受到哲学思想(辩证法)的支配。当代自然辩证法除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还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 1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科学学科之间只存在普遍理性的普遍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存在普遍理性有无的区别。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对科学实施方法论指导;科学是哲学的具体材料。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科学通过普遍理性的层次跃迁改造哲学;哲学将科学中的普遍理性选择性的吸收。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科学需要高度的人文关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了。围绕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因此,自然辩证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学习《自然辩证法》对工科学生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尤为重要和有着深远的意义。工科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指导实际工程和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该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初步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是学习的主要任务。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现在技术问题有越来越综合化,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在一个大型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需要协调多方的利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

毋庸置疑,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科技工作者能否自觉地认识到,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会在他们的研究活动中起促进和阻碍作用。因此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与社会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其才能的充分发挥。

清代章学诚说过:“夫才须学也,学贵识也;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无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识,是为不才。”可见才、学兼备的情况下,科技工作者的识对其能否成才和成才层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远见卓识,也有人见识短浅,但识非天生因素,它也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和提高。识,即见识,通常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作出科学预见的能力。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识的作用,在宏观上表现为对科学技术总体发展趋势和本专业学科领域学术发展方向的把握上;微观上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对科研课题的敏锐选择上。要提高科技人员的见识水平,必须使其了解科学技术的过去和现状,还要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这样才能正确的预见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只有有了对未来的准确把握,才能看准方向,少走弯路,尽快尽好地成才。自然辩证法通过系统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以及从哲学、社会的高度对科学技术的考察,使我们了解了科学技术的过去和现状,也懂得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见识能力。

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需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了如何搞科学研究以及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的一般方法。通过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神圣而不神秘。小结

学习完了《自然辩证法》,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如果不可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我们现在所接受的理论只不过是有可能被证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明白了假设证伪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节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看人或事物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点。

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应时刻联系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知识,科学客观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我。目前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当务之急应把其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科学研究当中,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上一篇:闪亮的日子励志文章下一篇:护理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