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精选11篇)

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篇1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这使我感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做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平时喜欢看书和上网,信息面比较全面,爱好也非常的广泛。同时性格比较开朗,随和,平时与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尊敬并且信任我,心里有什么想法愿意与我交流。而且我善于倾听,在与学生聊天时,我会以学生为中心,耐心听学生讲,暂时不做任何评价,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表露自己。在充分倾听之后,乐意帮助他们,与他们一同去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与苦闷。能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他,并将这种理解反馈给学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尊重学生,不轻易进行批评。同时进行有效的提问,促进学生自己的领悟,让学生自己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

三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每天都会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每年都会和专门的问题学生结对,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对这份工作有一腔的热忱,也具有这样的耐心。相信一个对学生、对工作满腔热忱的我一定能胜任辅导员这份工作,并赢得学生的热爱,所有我申请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二、本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题: 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三、主要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四、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1)准备自信心测试:“自信心自测”、“自信程度自评”。2)制作辅助课件。3)自制“微笑”贴纸 4)准备小品

五、活动过程:

(一)教师简述

一个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如果能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其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学生经历几次失败后,很容易会失去信心,害怕再受到类似的遭遇,最后产生讨厌、贬低自己的情绪,并躲避与别人交往,这就是交往中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如不及时化解,促成转化,将会严重妨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自信不但能带来快乐,愉悦的内心体验,更能激发人的各种潜在能力,是积极心态的催化剂。要建立和增强自信心,关键是不断地自我激励与自我训练。通过本堂活动课,希望大家相信,“丑小鸭”总有一天会变成一只美丽动人的白天鹅。

(二)认识自卑

自卑,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不如人的感觉,担心自己笨拙,对自己价值的怀疑,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自卑使人变得十分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自卑感是在自己内心作比较(自己的想法与自己实际价值比较之后产生)。

(三)小品:一个自卑者的独白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高一时,成绩还不错,对学习也充满了信心,认为保持优异成绩如囊中取物,易如反掌。可谁知,可能由于初中时的基础不扎实,或者是不适应高中老师的教法,在胜利的自豪还记忆犹新的时候,就感到与别的同学有了明显的差距。同学们不仅个个聪明,而且都有各自的特长,如唱歌、跳舞、琴棋书画等,而我除了死读书,样样比别人差,且家中经济拮据,连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这些都无形中挫伤了我的自信心。最令他苦恼的事是学习上的相互竞争,昔日被称为“秀才”的我尽管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但成绩总是上不去。我感到压力越来越大,觉得处处低人一等,感到无限的忧伤、压抑、烦恼和痛苦,以致整天心神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晚上失眠。已经高三了,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可我现在无法正常学习,我想退学,可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培养我到现在已经相当不容易,而且我中途退学面子上也过不去。我痛苦而无奈,我该怎么办呢?

(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4人一小组,围圈而坐)

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经历,为什么会这么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自己该怎么做?是身边的同学的话,怎么帮他?

教师小结,自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3.挫折的影响;

4.生理方面的不足。

(五)从自卑走向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

听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请同学说说歌曲的意思,教师讲解歌曲的含义,引导学生归纳主题——相信自己、勇于拼搏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正如歌词所说的那样,“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如何摆脱自卑阴影,保持良好心态去迎接挫折和挑战,对我们每个高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每个人由于气质、文化素养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脾气、性格都不尽一致。无论哪种人,过度自卑都是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应及时清除掉。

1.警惕消极用语

2.从另一个方面弥补自己的弱点 3.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4.全面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5.从成功的回忆中建立成功的自我形象 6.转移注意力 7.用微笑对抗逆境

(六)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分组活动(同上分组):每人先想自己有哪些优点,然后站到圈中心说出自己的优点,后小组成员补充,每补充一个可为其贴上一个“微笑”贴纸(预先备好的自制“微笑”贴纸)。

教师小结:理解自我是否恰当,自我理想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你对自我的评价正确与否。那么,如何正确评价自我呢?不妨按下面的方法试试:

首先,可以通过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尤其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作比较来了解自己、评价自己。

其次,积极悦纳自我,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

在美国一间黑人教堂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这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你是什么,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无法选择;你将成为什么,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全由你作主。

(七)总结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安排好现在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打破自卑的困扰并不难,只要我们冷静下来,理智地对产生自卑的原因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让自己的心情放飞,不知不觉中自卑也就随风而去。总有一天,丑小鸭将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篇2

2012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分析报告中指出,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普遍不足。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小学生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 为什么会存在严重的学习自信心不足呢?究其原因, 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 学生缺少良好的习惯。问题首先在于学生自身。部分学生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缺少责任心, 做事随意, 没有条理, 容易丢三落四, 所以作业完不成, 上课不能集中精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一旦成绩上不去, 就会缺少自信心。

(2) 家长缺乏教育方法。现在有不少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非常高, 过高的要求往往让孩子难以达到, 而一旦孩子有什么过错, 这些家长就会大发雷霆。有的家长对孩子则过于溺爱, 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大包大揽, 深怕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长则只顾忙自己的事, 无暇照顾孩子……所有这些都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

(3)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不当, 教学能力不足。比如, 在新课导入时, 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不会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讲课时, 教师讲解多, 学生活动、思考少;教师总是板着面孔来教训学生, 不能及时激励学生, 不会跟学生沟通。

2. 提高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如何去挖掘学生自信的潜能, 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呢?

(1) 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 尽可能地发现他们的优点, 对他们微小的进步、点滴的收获都及时给予肯定。教师鼓励学生的方法主要有: (1) 真心的赞美。教师要善于放大学生的闪光点, 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比如, 当一个原本字迹潦草的学生在练字本上写出了一行端正的字时, 我会给他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 再写上一句话:“你给老师带来了惊喜!”学生的自信心会在教师真心的赞美中放大。 (2) 会心的微笑。无论多么犀利有理的言辞, 也比不上教师对学生的微笑更有感染力。因为微笑代表欣赏和友爱, 它能让教师迅速赢得学生的认同。 (3) 无言的暗示。不用言语, 人的表情同样能传递情感。比如, 当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完一篇文章时, 你对他赞许地点一点头;当学生准确无误地解开了一道题时, 你对他竖起大拇指;当成绩不好的学生勇敢地举手抢答时, 你给他一个赞许的眼神……这些暗示都会让学生更有自信, 让他们从教师身上找到勇往直前的动力。

如何帮助中职学生自信歌唱 篇3

一、以兴趣为先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自信的歌唱。

1.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中职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歌曲本身更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角色扮演、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职学校没有统一的音乐教材,这正好给了音乐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大程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歌曲的推荐选择上,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接触到自己喜闻乐唱的歌曲,因此学生也乐于投入歌唱热情,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切实可行的。

2.寓教于乐,提升兴趣

游戏是中职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音乐课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游戏中学唱歌曲,不仅能减轻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而且能体验唱歌的乐趣。

课堂上组织游戏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竞赛或以独唱、齐唱、表演唱的形式进行,或以接口唱、编词唱的方式开展。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歌曲巧妙设计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喜爱音乐,喜爱唱歌。

3.分层激励,体验成功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习主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体验。对于一些能自信而歌的学生,要求他们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对于一些对独立唱歌感到紧张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背唱歌曲;而对于一些对自己没有信心、惧怕唱歌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唱准歌曲的节奏和音高或哼唱旋律则可。不同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逐步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歌唱潜能,树立起歌唱的信心。

二、以情感为依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情感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它具有引发、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1.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课堂上,笔者总是把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放在首位,教师始终保持微笑,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发声歌唱自然是水到渠成。

在唱歌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设计教学并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我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时发现问题,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或热情的语言、真挚的爱心帮助学生,使学生认识自我。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情感,及时捕捉学生的情感信号,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歌唱的信心。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声音

新课程指出: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特别关爱一些歌唱得好,又爱表现自我的“特长生”。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是“特长生”,上台表演的是“特长生”,大部分学生则成为“特长生”的“陪读生”。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我们也要关注那些胆小、怕羞、性格内向、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增加信心,从而热爱歌唱。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歌唱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让自信的光芒照亮学生的心灵,自信的旋律必会响彻云霄。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评价自己1 篇4

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认知自我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和接纳自我。

3.让学生明白与重视自我的发展,能够主动调整良好的自我心态。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几个必要的励志的故事

2、准备白纸和笔

3、把学生分为5组,以小组为单位坐好,以利于讨论和做游戏。

三、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

出示公式:成功=99%的汗水+ 1%的天赋

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成功的公式已被改写。1993年美国心理学会主 席福勒 博士等人提出:成功=自我认识+动机

一个人的成功要以良好的自我认识为基础,当你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你就能够更好地抓住成功的机会。

2、听故事感悟“认知自我”的重要性

树木,这种树木高十余米,在一大片雨林中只有一两株,青年觉得这种树木木质不错而且稀有,就准备去贩卖。这种树木砍下之后,让外层腐烂,留下木头呈黑色的部分,会散发出无比香气,放在水中也不像其他树那样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到水底。青年把这带有香味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没人买他的树,倒是旁边卖木炭的小贩生意很火。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的树仍无人问津。他想:大概我的树真的不及那人的炭。于是他把香树烧成炭挑到市场上,结果一会儿就卖光了。青年很得意地回家告诉了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一小块,它的价值会超过一车木炭。

启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象这位青年一样,手里有“沉香”却不知道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的木炭,最后竟丢了自己的珍宝。那么青年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充分认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只看表面现象。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应该体会到充分客观地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一旦我们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可能会导致我们丢掉自己身上很珍贵的东西。因为人往往容易看到别人身上令人羡慕的优点,却忽略了对自己的认识。当你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自身的潜力与优点。

3、学生活动

(1)画廊评画

有一位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在画廊上,请人们点评,第一天请人们把败笔之处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几乎画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画家觉得非常沮丧。画家的老师对他说:“不要沮丧,明天依然拿这幅画,让人们将精彩的部分都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又是画的每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这时候这个画家终于明白了,世人的观点难以统一,最关键是要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画自己想画的。

当我们自己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时,就会被别人所左右。

(2)手指比较

1.要求:

每位同学伸出右手,看看这五个指头,进行比较:

哪个手指最短?

数一数每根手指的关节数,有什么不同?

佩带首饰的机会,拇指与其他四指有何不同?

参与生活和工作的机会,拇指与其他四指有何不同?

2.对比完后,大家谈感想:

人的手指不一样长短,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所以我们要开心地接纳自己,因为你的身上肯定有你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3.教师引导:

台湾文人林清玄说:“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与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与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与下人比较,使我们骄傲。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人都丧失了自我,屏蔽了自己的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你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所以要充分地认识自己,让自己扬长补短,散发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4、大胆表白自己

自画像:

(1).每个同学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表现自己的形象,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抽象.然后,在纸上书面回答:“我是谁?”.要求写下10个“我是„„”的句子,待完成后,做上一个只有自己知道并能识别的标记。

(说明:1.不要作太多的思考,想到什么就写下来.2.内容可以很具体,如我是一个男孩,我是一个爱笑的女孩;也可以较抽象,如我是一片云,我是一棵小草等.)

(2).将所有纸都收上来再发下去,让学生评阅其他人的10个造句,看看仅仅凭这10个句子,“你认为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3).老师随便挑2份进行评价,评价他人评价的结果和解读如何评价这10句造句。教师导语: 刚才同学们已经对自我作了初步的认识,要想全面地看清自己,就必须参考他人的意见。唐太宗夸奖魏征是他的一面明镜: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魏征走了,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明镜。”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照镜子,他有如何看清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形象呢?现在我们通过他画像对自我作进一步的认识.他画像:

(1).同桌两人既做照镜人,又做镜子.每人在纸上写上同桌的优点及缺点.(说明:尽可能写的详细,但要注意用词)

(2).同座位的两人互相交流、比较,我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否一样,然后想一想,“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教师导语: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我的优点别人看不见;而我的缺点我自己看不见.但有时候明明觉得还做得不错的方面却被别人误解,这其中的委屈那真叫苦不堪言.因此,即便是镜子也有平镜和哈哈镜之分.他人的意见不可不听,但是要照单全收恐怕也非上策.5、优点轰炸

要求:(1).找一位不愿意接纳现在的自己的同学到台上来

(2).请全班同学来谈谈这位同学的优点,把你发现的他身上的优点告诉他。

四、活动结束——教师寄语

大学新生如何增强自信心? 篇5

在大学的校园生活中,人总会有失意的时候。当你在学习、生活上遭受挫折的时候,怎样才能重新建立自信心呢?英国心理学家克列尔.拉依涅尔提出了10条帮助你增强自信心的规则:

1.每天照三遍镜子。清晨走出宿舍之前,对着镜子修饰仪表,整理着装,务必使自己的外表处于最佳状态。午饭后,再照一遍镜子,修饰一下自己,保持整洁。晚上就寝前洗脸时再照照镜子。消除对自己的仪表的不必要的担心,更有利于你将注意力集中到工作、学习上。

2.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身体缺陷,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对自身的缺陷不要念念不忘,其实,人们往往并没有那么在意你的缺陷。只要少想,自我感觉就会更好。

3.你感觉明显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当你在众人面前讲话感到面红耳赤时,你的听众可能只是看到你两腮红润,令人愉快而已。事实上你的窘态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其他人发现。

4.不要过多地指责别人。如果你常在心理指责别人,这种毛病就可能成为习惯。应逐渐地克服这种缺点,总爱批评别人的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5.多数人喜欢的是听众。因此,当别人讲话时,你不要急于用机智幽默的插话来博得别人对你的好感。你只要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他们就一定会喜欢你。

6.为人坦诚,不要不懂装懂。对不懂装懂的东西坦白地承认,这不仅不会损害你的形象,还会给人以诚实可信的感觉;对别人的魅

力和取得的成就要勇于承认,并致以钦佩和赞赏。

7.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助、荣辱与共的朋友。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感到孤独。

8.不要试图用酒来壮胆提神。如果你害羞腼腆,那么就是喝干了酒瓶也无济于事。只要你潇洒大方,滴酒不沾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9.拘谨可能使某些人对你含有敌意。如果某人不爱理你,则不要总觉得自己有错。对于有敌意的人,不讲话虽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却是唯一的方法。

10.一定要避免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中。否则,当你处于这种不利情况时,虽然人们会对你表示同情,但他们同时也会感到比你地位优越而在心理轻视你。

4.如何面对异地求学的心理丧失感?

报纸上曾经登过一篇文章,内容是广西一位女大学生从广西考了上海某大学,可是她对新环境极不适应,口音不习惯,生活也不习惯,周围又没有一个熟人。父母不停地打电话问她的情况,这位女生每次接电话都哭个不止。无奈的父母只得来到上海陪了她一个月。可父母刚走一个星期,她便偷偷地回到广西,主动退了学。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有得有失的。当你远离家乡,来到外地上大学,你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但同时你也将有所丧失――离开你所熟悉的环境,离开那些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从事事由大人作主到常常要自己拿主意,从由老师制订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自己独立去适应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从中学时代的亲密好友到初入大

学的孤独失落,大学新生面临众多的“心理丧失”。

这种心理丧失所带来的挫折感往往困扰着大学新生。那么,怎样才能走出心理困境,走向成功呢?

首先,大学新生要认识到,人的一辈子,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胎儿丧失了襁褓,才能学会站立和走路;青少年丧失了父母的呵护,才能成为具有独立生活的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惧怕丧失,都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那么我们也终将丧失发展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今天由于丧失所带来的暂时的痛苦和不适应,换来的正是明天的飞跃。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与其消极被动地面对新的环境,不如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喜爱,赢得朋友,就必须开放自己、关心别人。如果你永远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之中,永远把感情寄托在过去的环境上,那你就无法走出心理丧失感,这样的人,有谁会喜欢?

其实,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大学里的新同学一样可爱,他们并不是个个自私的。当你有了新朋友时,就会有人分享你的快乐和烦恼,你也就有了更多的进步动力。

不管你愿不愿意,人都是要长大的。长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将要面对更多的变化,意味着你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的、更加复杂的环境。

6.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大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

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等,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词,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谦虚”;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等。

学习自我暗示,需要坚强刚毅的意志,要对自我及自我暗示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使自我暗示得到恰如其分的应用。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自我暗示的方法:

1.冥想放松法。你可以用一件真实的物件,如某种球类,某种水果,或者手头可以找到的小块物体,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1)凝视手中的橘子(或其他物体),反复、仔细地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脉络;然后用手触摸它的表面质地,看是光滑还是粗糙,再闻闻它有什么气味。

(2)闭上眼睛,回忆这个橘子都留给你哪些印象。

(3)放松肌肉,排除杂念,想象自己钻进了橘子里。那么,想象一下,里面是什么样子?你感觉到了什么?里面的颜色和外边的颜色一样吗?然后再假想你尝了这个橘子,记住它的滋味。

(4)想象自己走出了橘子的内部,恢复了原样,记住刚才在橘

子里面所看到的、尝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然后做5遍深呼吸,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到头脑清爽,心情轻松。

2.自主训练法。又叫适应训练法,其中较简单的一种方法如下:

(1)取坐姿,把背部轻轻靠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

(2)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排导在手心。

(3)不久,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产生温暖感,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手心全部。这时,你心理可以反复默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就会暖和起来。”

(4)做5遍深呼吸,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

年轻人如何增强自信 篇6

每一个人都需要自信心,年轻人更不例外。

年轻人的工作需要自信心,如果不相信自己,什么工作都做不好。没有信心,成功的机会就会很少。自信心能激发你的力量使你做什么都不难。自信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是成功的保证,自信是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保证

我介绍几种让年轻人增强自信心的办法。

第一,人靠衣装。你可以试一个星期,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按照什么人的样子来打扮;如果你觉得你是谁,就按照谁的模样来穿戴,那一定是糟糕透顶。请记住,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增强信心的方法。

第二,切勿求全。增强自信心不应该成为一件受罪的事情,别为有自信而使劲让自己有自信。还有,万万不可什么事情都理想化。要允许自己成为一个有时候会犯错误的人。觉得自己不行的人通常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树立了高远目标的人。给自己一次机会吧,不要求全责备,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注意外界。一个人缺乏自信心的时候,常常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一旦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很容易想着每一个细节,很容易怕出问题。此时此刻,越是怕出问题,越是出问题。一出问题,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我们经常在球场上看到这种情形。总想着赢球,总想着一旦踢不好如何对不起观众,对不起国家。请记住,自信的人往往将注意力放在自身以外,不自信的人才总是想着自己。

第四,抓住机会。以前担心的事情,你可以换个新思路试一试,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可以这么说,缺少自信的多半人都是很执拗的人。甭说让人说服,就是撞了南墙都不一定会头呢。如果你还不那么固执,就报个班学习学习,或者参加健身俱乐部锻炼身体。让你的生活有所改变,哪怕稍加改变都行。有一句广告词说得经典,改变总是好的。随着你的改变,你的自信心会有所增强。

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篇7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学,如何增强,自信心

一、以兴趣为先导,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要激发其兴趣。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产生了兴趣, 才会有自信的歌唱。兴趣不是天生的, 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1. 创设情境, 引导参与

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 每首歌曲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 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 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唱歌教学。

2. 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 对外界的感受很敏感。 (1) 自我意识增强, 有较强的自尊心, 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有所提高, 学习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增强。 (2) 情感丰富, 充满活力。由于身心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 心理稳定性较差, 情绪波动强烈, 易冲动, 对情感、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 (3) 童年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仍在起着一定作用, 认知往往片面、浮于表象。 (4) 初中生的理解力日趋成熟, 但主观性强, 他们的衡量标准通常与自己的主观好恶相关, 自己认为好听, 就是好的音乐, 自己认为不好听就不美, 就不会认可。

英国哲学家有一句名言:“当你在教学生时, 你真正教的, 并必须与之接触的东西, 是学生的心理”。鉴于此, 在课堂教学中, 要结合中学生的实际, 可以讲解一些音乐的社会功能, 讲解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心理, 要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举例子、作简明分析, 让他们有所体验。也可以简要地讲一些简单的音乐史、音乐家有趣的传记、真实的创作经历, 讲一则跟音乐作品有关的、感人的音乐小故事等, 同时引用一些音乐名言, 以便增强对音乐的说服力。适时入情入境地引入一些音乐名作的名家赏析, 从而增加音乐的人文内涵,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 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从音乐价值出发对音乐进行评价和判断。

3. 分层鼓励, 体验成功

唱歌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 而具有灵活多样性, 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做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可以根据学习主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我们知道十个手指不会一般齐, 对于一些能自信而歌的学生, 要求他们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对于一些对独立唱歌感到紧张的学生, 可以要求他们背唱歌曲;而对于一些对自己没有信心、惧怕唱歌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唱准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不同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逐步认识自我, 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这样, 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唱歌潜能, 使部分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唱歌的恐惧, 树立起唱歌的自信心。

二、以情感为依托,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在教学活动中, 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课堂上, 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 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是啊,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 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1. 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

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 不要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去面对学生。现在各行各业不都在提倡微笑服务吗?我们何不也将微笑带进课堂呢?课堂上, 教师面带微笑, 娓娓道来, 学生如沐春风, 心情舒畅。这样可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 增强其信心, 也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中, 让学生更喜欢上音乐课, 喜欢唱歌。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然而不知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没有, 在自主、合作的活动中, 几乎每个班都有与群体格格不入、孤单单的几个人。他们要么是自己胆小、害羞, 不敢表现;要么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 同学眼中的坏孩子, 没有人愿意跟他在一起。其他同学高高兴兴地唱啊跳啊, 他们几个人要么坐在边上看热闹, 要么去别的组捣乱。任课老师如果任其自然, 不闻不问, 那将对这些个体学生的身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他们将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作为教师, 特别是音乐教师, 要让音乐, 让快乐属于每个学生。要真心地关心他们, 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回到集体中来。如果当时我不管××同学, 他是绝对不会安分的, 那必将影响甚至破坏教学效果。而我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他, 邀请他, 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我想:当教师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入手, 以最真诚的态度贴近他们的心灵, 学生也会以最纯真的心境和最深的感受回应教师的。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 让开心快乐围绕在每个学生周围。

2. 师生合作, 快乐无穷

教师是学生在审美情境中的审美伙伴, 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亲密朋友。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创编过程中, 尽量淡化组织者、领导者的角色, 强化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 做到师生平等, 让学生更有自信地创编与表演。如果当时我把××同学强行安排到哪一组, 其他同学内心肯定不乐意, 必将影响创编效果, 而我选择将自己变成学生的朋友, 还是特殊学生的朋友, 那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学生, 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们一起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 那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情呢!

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 更多地去关注那些特殊的个体, 尽量转换教师的角色, 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无拘无束的合作伙伴, 亲密无间的游戏朋友。让学生真诚地对我们说———“你是我的好朋友!”

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篇8

一、融洽师生关系,实现“厌学”到“想学”的转变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因素,而其中更主要的是学生的不良心境所致。因此融洽师生关系,创设舒畅心境是变“厌学”为“想学”的根本所在。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热烈、融洽、紧张、愉快的氛围,让师生之间独特的友好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要努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浩瀚的知识和信息,教师应进行精选和提炼,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

二是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充分理解、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意愿、爱好、兴趣和特长,即使对学生的消极言行,也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做细的思想工作。

三是要把爱的“激励”倾注给学生,尤其是差生。由于他们成绩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调节他们心理平衡。有成绩及时表扬,有困难热情帮助,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带来了学生舒畅的心境,学生的“厌学”情绪自然会消失,“想学”的念头油然而生。

二、把握有利时机,实现“想学”到“肯学”的渐进

教学过程是使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因此它需要借助于情感、意志等中介来完成,没有情感的“催化”,就难以完成这一过程。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情境下激发出来的。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相反,不良情境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外界事物反映的冷漠。

“想学”不等于“肯学”。要实现从“想学”到“肯学”的渐进,教师应该把握有利时机,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萌发“肯学”的种子,让它生根、开花、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在问题情境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边议。这样学生不单纯地利用已有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问题,而是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更主要的是坚定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三、启动创造意识,实现“肯学”到“会学”的突破

教学中应充分暴露规律的发现过程和方法的探索过程。这个“暴露”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就需要教师启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创设发现情境,让学生通过归纳、联想、推理、直接判断等思维方式体验“科学发现”的喜悦,使他们在自身的创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情感。

通过创设发现情境,启动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觉得自己也能作一些发现,他们越学越思路开阔,越学越兴趣十足,越学越感到自己聪明,这样使学生在“肯学”的基础上得到了“会学”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他们懂得掌握有效的“学法”自己“会学”,才能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加强。学习才能稳步上升。因此,创设发现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最佳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四、提供成功机会,实现“会学”到“乐学”的升华,

成功的喜悦往往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喜悦使学生从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价值。从而学习起来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兴趣十足、轻松愉快。如果一个学生很少感到成功的喜悦,就容易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

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篇9

第二,你对你的产品要有百分之一万的信心,相信这对顾客一定有所帮助。

我时常问一些业务员,假如你知道你今天的商品价值1万元人民币,你只跟他收1000元人民币,你会不会说不出口?他们说:不会啊!不够有信心的原因有:第一是他的产品不好;第二是他自己没有使用;第三是他真的不够了解他的产品有这么好,因为他不了解,所以他讲不出来。所以我觉得对产品有百分之一万的信心,就可以克服陌生拜访的障碍。

第三、当然在陌生拜访之前,你一定要了解这个顾客到底有哪些问题?你的产品到底能帮他解决哪些问题?可以帮助他满足什么样的需求与期望?

人家之所以选择你,是因为对你的期望比较高,请不要让别人的期望变失望。假如你完全了解他的需求,了解他的问题,你知道在市场上只有你的产品能满足他,那你今天去拜访他,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第四、热忱是个性的原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 篇10

摘要:自信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处世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学科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时刻保持着自信,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

关键词:语文教学增强自信

自信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处世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自信使人勇敢,使人快乐,自信的人总是能够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表现出一种大智大勇的气度。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很注意创造和谐环境、用各种方式和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自信!

一、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增强学生自信

语文教学中应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方法,倾听学生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多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允许他们自由联想、自由谈论,让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他们的想法得到肯定时,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不知不觉地产生。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请都坐好”、“不许东张西望”,这种命令性的语言使学生处于一种“必须听话”的被动地位,缺乏敢于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机会。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一些决定,肯定学生的一些做法,平等地对待学生,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其自信心的重要条件。

二、加强学法指导,增强学生自信

学习方法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学会在课堂上倾听并深度思考。学生掌握一些方法,会在学习时有更大收获,也就更有兴趣学习,无形中提高了听课效率,增加了自信。另外,还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并鼓励学生挑战老师、挑战教材,在学习上以“打倒”老师为荣。老师要与学生平等探讨,让真知服人,即使错了也没什么。同时经常注意学生中优于老师的那些想法,并及时展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借自读课文的教学,增强学生自信

自读课文不像讲读课文,它里面没有重点项目的训练,它是为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进一步实践和运用的重要环节。因此说自读课文最好用来提高学生的胆量和增强学生的自信。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强不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上敢不敢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敢不敢与老师交流思想、讨论问题。因此,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可以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率来进行。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率,就要要求学生“有言要发”。要让学生有言要发,就要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于是每学习自读课文的前一天晚上,我就要求学生借助字、词典初读课文,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提五个以上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为第二天的自读课有言而发作准备工作。在自读课上,让学生在有言要发的基础上采取自由讨论的开放

方式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即每个学生要拿出前天晚上提出的问题来互相质疑问难,老师只在一旁点拨。在这种自由方式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大胆地说出来,让大家交流、讨论。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发言的机率增高,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这种人人畅所欲言,人人发表自己见解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觉得学习并不难,这样就逐渐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四、借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信

语文课的活动非常多,写字赛、诵读赛、演讲赛、辩论赛、讲故事活动、手抄报活动、写作活动等等,都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老师要多组织此类活动,因为学生的长处各不相同,要尽量创造各种条件让所有的孩子得以表现,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活动,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

五、借助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自信

心理学中有一个很好的培养自信的活动——优点轰炸,我经常在我教的每届学生中做这个游戏,因为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容易失去自信,如果学生缺少自信,那么老师又怎能自信呢?所以我必须激发孩子的信心。

“优点轰炸”的游戏是这样做的:约十人一组,围成一圈,其中一人坐中间,围成圈的其他人依次说出他的一两个优点,说时眼睛必须真诚地看着对方,必须说,而且不能说缺点。然后其他学生依次坐

在中间,其他人说中间坐的学生的优点,别人说过的不能重复。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听到别人说自己的9—18个优点,他会红着脸、害着羞、心里噗通噗通跳着,感觉非常棒:哦!原来,我还有这么多的优点,我却没有发现,看来,我在别人心目中很优秀,我还是很棒的!那么我做事肯定行!游戏后学生的自信心会不同程度得到提升,他们有了信心,我才有底气!

另外,我在语文教学中还及时鼓励、多表扬少批评、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等等,来增强学生的自信!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信,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肖川说:“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一群不完美的人一起去追求完美的过程。”而自信,就是促使孩子去努力实现完美的动力,所以,一定要调控好孩子的心情,增强学生的自信,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增加筹码!

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

作 者:许

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篇11

1 对学生充满期望

教师期望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现状了解的基础上的, 是教师对自己学生未来发展的料想或预想。教师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将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心理学家发现:只要热情期望和肯定, 就能得到应有的效果。

学生的成绩会受到教师发出的期望的影响,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研究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表明, 教师们 (特别是孩子们所依附的教师) 对学生的期望, 会在言行中暗示给学生, 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明显影响。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 我们要在学生依附的基础上, 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的期望:老师相信你, 一定能学好语文;在语文学习上, 你是有潜力的;目前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 你一定能学出好成绩的。这种教师的不断期待, 往往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在这个努力尝试的过程中, 只要学生稍有进步, 教师就应指出来, 并加以表扬。对一个第一次考试得50分, 第二次考试得55分的学生, 教师要看到“5分的进步”, 而不是看到“不及格”。“每次都有进步, 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好的成绩!”的期待和鼓励可使学生把“亲其师”的情感体验化为一种勤奋学习的动力。积极的外部信息又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肯定自己, 激发出蕴藏于自身的巨大学习力量。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如果学生认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 就会焕发强大的力量。如果学生认为高期望的目标高不可攀, 便会望而却步, 或者是期待的目标太低, 就会缺乏激励性, 难以发挥学生的潜力。教师的期望目标应建立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 激励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只有合理的期望, 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 从而推动其行为。教师的期望还需具备动态的发展, 即在对学生设置期望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不断调整变化。

2 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中职生往往把学习语文的失败归因于外界的因素或表层的因素, 如教师讲课枯燥无味、父母教育不当、同学影响、环境诱惑等等, 从不认为自己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正确、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等。一个人的归因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教师要引导中专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归因理论,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就应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 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指出学生的优缺点, 肯定其聪明或积极的一面, 使其树立自信。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归因训练, 以消除归因偏差。归因训练的方法主要有:

2.1 经验交流法

让学生总结自己经验, 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通过交流, 相互启发, 提高归因水平。

2.2 暗示、引导法

教师通过一定的归因讲话,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还可要求学生在本上写出自己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2.3 咨询法

教师在掌握一定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 找学生个别谈话, 了解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并进行心理指导。

2.4 诊断、矫正法

对差生以及自卑感重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 正确诊断出他们的归因倾向和归因水平, 对其不正确的归因倾向给予矫正下, 提高其归因水平。归因对后继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尤其对暂时失败与挫折的走出产生关键的作用, 教师要重视归因教育和引导。

研究结果表明, 归因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往往把失败归于缺乏努力等较不稳定、易控制的因素,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往往把失败归于能力等较稳定、不易控制的因素。在学习中, 学生常会遇到挫折, 如果认识不正确, 很可能导致学习动机减弱,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 教师都应该针对真正的进步与成就, 在有客观证据直接表明进步与成就出现时不吝给予表扬, 肯定其进步事实, 并向学生说明理由, 使之归因于努力与能力。长此以往, 学生会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产生更高自我效能感。

在语文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感情和心声的机会要多于其他学科, 在这样融洽的人文环境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关于名人英雄篇章的讲解和个人的言语激励来帮助学生归因, 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 降低任务难度, 让学生体验成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 缺乏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为带头人的一批教改研究者, 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教育理念, 总结出“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帮助学生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绩也为我们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来激发学习动机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在这方面, 魏书生老师又给我们做了比较好的示范。他在解决有些学生不会写日记、作文的问题时, 就采取了先低要求、慢步走, 后高抬腿、快步走的方式。比如写日记, 刚开始时不讲格式、不提要求, 只要能写就行了。写不多的话, 就写一句话, 再写一段话。求慢而稳, 让学生逐步适应。经过一两个月慢而不停的训练后, 开始加快。比如日记要有一个中心, 写250个字以上。速读由原来的每分钟300字提到400字, 说话不再是复述, 而是要口头作文。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分析学生的困难, 帮助制定适应加速的措施, 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成功,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是一件让老师很头疼的事。写作方法教了一大堆, 可学生写作效果却不理想, 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写不好、不会写而根本不写。面对这种情况, 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低要求、小步子”的方法, 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写作要求, 而是让学生写一些和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 写一些感兴趣的简单的小作文, 并且改变过去采用同一种尺度对全体学生评分的方式, 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 定出不同的写作要求。如C级组的标准是“书写正确, 语言通顺”, 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并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这样一来, 那些基础较差的、以前认为自己写不好、得不到好分数的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看到自己作文本上的高分, 他们兴奋不已。这样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更使得很多的学生稳步扎实的取得了进步,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差, 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获得好成绩, 获得老师的认可的, 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 进而学习动机得到了增强, 学习的原动力也就得到了充分释放。

摘要:语文学习中的挫败经常让很多中职生低估自己、过度悲观, 所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尤为重要。教师应该首先从实际出发, 给他们以期望, 激励学生奋进。教师还要通过专门的归因训练帮助他们正确归因, 进而因势利导,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 适当降低要求, 让学生在成功中增加信心, 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上一篇:传统文化独特的美作文600字下一篇:物理科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