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精选8篇)
xx苗族自治县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交界处,总人口73万,其中,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全县有4-6周岁学龄幼儿29234名,在20xx年实施“山村幼儿园计划”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xx县着力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工程,通过公办、民办和山村幼儿园等方式,使17365名幼儿实现了就近入园,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
一档节目点燃新希望
20xx年春节期间,xx县蓼皋镇鸡爪村唐金梅、盘石镇盘石村裴国艳两名留守儿童参加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央视财经频道大型公益晚会《春暖20xx——特殊家长会》节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及时深入xx实地调研,与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实施“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的合作协议。20xx年4月9日正式启动“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按照“分散设点,就近入园”原则,在蓼皋、世昌、盘石、黄板、长兴堡5个连片乡镇偏僻山村设置100个幼儿教学点,招募100名幼教志愿者。XX年10月20至3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栏目组实地采访,录制并播出了“山村幼儿园”专题节目,坚定了xx县实现乡村学前教育全覆盖的信心和决心。
“四化”特点聚集新活力
一是项目投入节约化。实施的100个“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教学点,没有新建教学楼,而是利用现有资源作为教学点,既减轻了县、乡(镇)的财政负担,又达到了扩大学前教育的目的。其中设置在村级学校闲置教室的有62个、村委会30个、租用民房8个。两年来共投入万元,用于维修教室、开展培训、购置教育教学设备和志愿者工资等。
二是队伍建设灵活化。在乡村学前教育中坚持“公、民”并举、乡村互动、无缝覆盖的原则,20xx年2月6日出台了山村幼儿园幼教志愿者招聘方案,由县政府统招统考,经考试合格的幼教志愿者必须与团县委签订聘用合同,一经聘用由教育局进行管理。这种“县招、团聘、局管”的方式,既为大中专毕业生开辟了就业门路,又打破了工作的“铁饭碗”,对在岗而不安心工作的志愿者随时予以解聘。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将幼教志愿者纳入中小学教师招聘之列,在幼儿教师招聘上给予放宽报考年龄和报考加分的优惠政策。
三是城乡教育均衡化。成立联片教研组,深入开展教研、教学评比和送教下乡帮扶等活动,建立山村幼儿园qq群、博客和移动飞信等载体,互相交流学习,努力提高幼儿教师、志愿者的班级管理能力及业务水平。XX年,xx县计划新建山村幼儿教学点393个,其中利用村小及村教学点闲置校舍设置251个、村委会办公室设置52个,租赁民房设置90个,扎实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尽力保障山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不低于城镇。
四是农村发展和谐化。大力实施“家园共育”工程,幼教点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转变家长育儿观念,达到家园共育目的。推进民生工程,解决留守儿童隔代抚养造成的教育成长和安全隐患问题。“山村幼儿园计划”实施后,学校帮助家长管理好孩子,减轻了留守儿童家庭负担,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工作,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大成效彰显新成果
一是智力开发成效初显。基金会组织专家先后对xx县“山村幼儿园”的幼儿进行基线测试、中期评估,经过近半年的早期教育后,幼儿在语言、动作、认知、记忆四个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与基线数据相比,试点地区3-4岁幼儿在语言、动作、认知、记忆四个方面分别提升了18%、31%、20%、29%;4-5岁儿童在语言、动作、认知、记忆分别提升了23%、36%、27%、34%。语言、动作方面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记忆一项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5-6岁儿童在语言、动作、认知、记忆、社会规则五项分别提升18%、4%、16%、20%、9%。
二是普及程度明显提升。“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覆盖了14个乡镇127个村,乡村入园幼儿2571人,乡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远高于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的%。
三是社会反响好。实施“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的乡镇,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大部分适龄儿童从小接受汉语教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XX关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区政协关于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新昌县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和人口数等因素随机选择5个乡镇 (不含城关镇) , 每个乡镇选择4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 每个行政村选择5户进行入户调查。
1.2 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现场监测等方法, 获得监测点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收入、垃圾与污水处理、厕所与粪便处理、环境卫生、病媒生物、土壤污染 (蛔虫、铅、镉) 等信息。蛔虫卵检测采用饱和硝酸盐漂浮法, 铅、镉含量的测定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1997) 。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整理, 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新昌县基本情况
新昌县农村人口数27.05万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61.62%, 农村户数10.45万户, 占全县总户数的61.83%, 上一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14 609元。农民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 (80%) , 其次为工业 (15%) 及外出务工 (5%) 。全县有垃圾处理厂1个, 每天实际处理垃圾260吨, 覆盖县城20万人, 农村23.9万人, 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有污水处理厂2个, 每天实际处理污水100 300吨, 覆盖县城10万人, 农村2万人, 处理工艺为一级处理。
2.2 调查村基本情况
调查村共7 227户, 18 763人, 其中常住人口12 915人, 占68.83%。村内道路均进行了硬化, 其中全部硬化占85%, 部分硬化占15%。村民饮水主要为集中式供水 (91.55%) 。使用卫生户厕5 582户 (77.24%) , 非卫生户厕445户 (6.16%) , 使用公共厕1 190户 (16.47%) , 卫生户厕全部为三格式。共有公厕59座, 村均2.95座。
2.2.1 垃圾处理情况
调查村垃圾包括生活垃圾, 工业垃圾及养殖业垃圾。生活垃圾统一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埋。共有垃圾桶275只, 村均13.75只。有5个村有工业垃圾, 均来自轴承粗加工业, 处理方式为再利用。2个村有养殖业垃圾, 也实现了再利用。
2.2.2 污水处理情况
调查村每日生活污水排放量在10~30吨不等, 随意排放占70% (14/20) , 通过明沟排放占20% (4/20) , 管道排放占10% (2/20) ;排放至坑塘占85% (17/20) , 排放至农田占15% (3/20) ;有5个村产生工业污水, 产生量2~5吨/日;2个村产生养殖业污水, 产生量为0.4~0.5吨/日, 工业污水及养殖业污水均为直接排放。
2.2.3 环境卫生管理
调查村都设有专职或兼职保洁员, 共有专职保洁员12名, 兼职保洁员44名, 设有专职保洁员的村占50%。各村均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开展环境卫生相关宣传教育。进行了专门规划村占5% (3/20) , 每年环境卫生经费投入0.5~4万元不等, 平均每村1.78万元, 见表1。
2.2.4 病媒生物控制
调查村均开展了灭鼠工作, 其中18个村每年开展1次, 2个村每年开展2次, 投药点150~1 000个不等, 平均434点/村;共4个村开展灭蟑工作, 每年1次, 投药点200~500个不等, 村均358点。灭蚊蝇工作均未开展。
2.3 调查户基本情况
入户调查100户, 总人口354人, 常住人口264人。共有高血压7人, 脑卒中1人, 无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病人。近两周有4户家庭成员出现腹泻, 共计4人次;6户家庭成员出现腹痛, 共6人次;5户出现发热, 共6人次。家庭饮用水均为集中式供水, 用水量2~10吨/月不等, 平均4.82吨/月。饮水习惯均为喝开水, 饭前便后都洗手占81%, 饭前洗手占17%, 便后洗手占2%。庭院环境卫生干净占53%, 室内卫生干净占67%。
户主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 (53%) ,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8%, 小学为19%, 无文盲;上一年度平均家庭收入1~26万元不等, 户均5.33万元;医药费支出0~2万元不等, 平均0.15万元。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卫生情况及行为习惯亦有不同, 见表2。
2.3.1 厕所与粪便无害化
家庭厕所类型主要是三格式卫生户厕共90户, 其次是公共厕所共8户, 非卫生户厕2户。厕所位于室内71户, 院内21户, 见表3。
2.3.2 生活垃圾和污水
生活垃圾丢弃至垃圾箱/池占93%, 丢弃至房子周围的固定点占7%。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占28%, 明沟56%, 暗沟6%, 管道10%。污水排放至河流占2%, 坑塘占67%, 农田占28%, 随意排放占3%。
2.3.3 病媒生物孳生地
房屋周围有柴草垛占89%, 有污水沟管占88%, 有垃圾堆放点占25%, 有水厕/旱厕占15%, 有鸡、鸭或鹅圈占14%, 有猪圈占10%, 有死水池 (塘) 占4%。厨房面积3~30m2不等, 平均14.25m2。发现蟑螂27户共49只, 活卵鞘45户共98只, 蟑迹80户共173处, 有鼠迹36户, 有苍蝇79户。家庭周围有积水容器61户168个, 有阳性容器13户18个。
2.4 土壤检测结果
监测村各采集1份农田土壤用于蛔虫卵、铅、镉污染情况检测。土壤采样点海拔119~395 m不等, 平均高度242.3 m。砂土占40% (8/20) , 壤土占50% (10/20) , 粘土占10% (2/20) ;干性土壤占75% (15/20) , 潮性土壤占25% (5/20) ;少量根系占95% (19/20) , 中量占5% (1/20) 。土壤pH值4.27~6.99不等, 平均pH值为5.12。土壤蛔虫卵检出率为5% (1/20) , 蛔虫卵数为6个/克, 其中活卵4个/克;土壤中铅含量3.04~49.8 mg/kg, 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 [1]一级标准有8份, 二级标准12份。土壤中镉含量0.04~0.37 mg/kg, 符合一级标准有11份, 二级标准8份, 三级标准一份。
3 讨论
环境是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2]。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次调查显示, 我县农村环境卫生即有亮点, 也有不足。调查村道路全部硬化占85%, 部分硬化占15%;集中式供水占91.55%。各村均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平均每村卫生经费投入达1.78万元/年。平均每村有保洁员2.8名, 生活垃圾统一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埋”工作模式。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达91.55%,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7.24%, 与周边县市差别不大[3,4], 但已显著高于国家平均水平[5]。农田土壤铅含量均符合标准, 镉超标率为5%, 显著低于泸州及湖州等地的报道[6,7]。然而, 全县污水处理厂只覆盖农村1万人, 农村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坑塘和农田;100%的家庭周边有病媒生物孳生地, 发现有鼠迹、蟑迹、苍蝇、蚊虫的家庭分别占36.00%、83.00%、79.00%和13.00%。5%土壤检出蛔虫活卵等, 这些问题将导致水体和土壤污染, 给虫媒传染病流行及寄生虫病发生埋下隐患。
近年来, 新昌县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四改一拆”、“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建设“清洁家园”、“卫生村、镇”等工作, 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高。本次调查亦显示, 户主文化程度高的家庭, 庭院卫生、室内卫生及垃圾丢弃习惯等均要好于文化程度低的家庭。这说明, 要提升农村环境卫生, 一是要大力开展农村卫生示范村等创建工作, 二是要建立持续可运行长效管理机制, 以强化巩固创建成果, 三是要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提高村民知识水平, 使百姓逐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百姓创建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1995-01-01.
[2]陈学敏, 杨克敌, 衡正昌, 等.环境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
[3]钟康义, 虞精明, 叶倩, 等.桐庐县农村环境卫生现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14, 26 (2) :176-178.
[4]张润松, 刘锦卫, 陈春华, 等.嵊州市2012年农村环境卫生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13, 25 (8) :63-64.
[5]陶勇.中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及其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1 (8) :580-583.
[6]陈江, 张海燕, 何小峰, 等.湖州市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土壤, 2010, 42 (4) :595-599.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对云南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学前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相关部门对农村学前班教育的管理和指导不到位,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高,学前班的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农村学前班的硬件设施和游乐设施欠缺等,结合实际提出改善农村学前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学前班;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13-02
长期以来,云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师资、农村适龄幼儿入园率低、办学条件较差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截止2012年底,学前3年毛入园率仅达37.43%。临沧市地处云南西南部,毗邻澜沧江,西南与缅甸交界,临翔区辖7乡1镇2个街道,93个村,9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2012年),总面积2652平方公里。共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等23个少数民族分布。受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影响,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举办学前班是现阶段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农村学前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延缓了自身的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下辖5个村委会和7个社区,居住着汉、彝、傣、拉祜等20多种民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昔本村委会、新村村委会、石方村委会、五村村委会、竹篷村委会五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都有学前班,本次教育现状调查选取的对象是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学前班的老师和学生家长。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自编家长问卷了解学前班家长对学前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通过访谈学前班教师了解学前班的幼儿情况、教师情况和物质环境情况。本研究共发放家长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访谈10名教师,获取有效访谈记录10份。
二、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农村学前班教育现状调研结果
(一)农村学前班幼儿情况。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学前幼儿班人数不超过四十人,调查结果显示学前班幼儿人数大部分已超过50人。学前班班级人数数量多,而且班级内混龄现象极为明显,幼儿年龄跨度从3—6岁,还有部分幼儿年龄超过6歲。有些幼儿进入班级年龄较小,需要读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学前班才能进入小学学习,而有些幼儿年龄已经超过6岁,却还在学前班学习,班级内幼儿年龄不统一,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学前班教师基本情况。
学前班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小学老师担任,这些老师不仅没有学习过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也没有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在学历方面,一半以上的老师都是初高中学历,专科层次教师较少。从班级教师来看,基本上是一个或二个教师承担一个学前班的教学任务,教师任务重,压力大。
(三)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学前班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参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教育教学,教材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对艺术领域、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教学欠缺。从授课方式来看,学前班教师模式基本上和小学一致,上课时间都为40分钟,教学方法单一,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理念基本没有落实。幼儿学习压力大,不仅每天有作业,学期期末还必须考试。学前班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
(四)农村教学环境基本情况。
学前班的教学环境质量不高。从室外环境看,体育游乐实施少,形式单一,安全措施不力;从室内环境看,桌椅陈旧,座位不适合幼儿的坐高,影响幼儿学习;游戏材料单一,大部分是球类玩具,有些学前班甚至连一样玩教具都没有。教学书籍单一,音响设备基本没有,教室环境创设简单,黑板上全部是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
1.学前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与小学共存。
在调查的五个学前班中,新村、石房村、五村、竹蓬村的学前班都是与小学共存,只有昔本村的学前班是独立于小学之外。学前班基本无独立的园舍,学前班教室布置和小学教师相差无几,没有专门的活动室,50多个幼儿聚集在一间教室里,采光不好,通风条件差。学前班与小学教育设施共用,本身农村学校户外教学资源不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幼儿由于年龄小,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能接触户外活动设施的机会其实不多,幼儿没有户外活动时间不仅不能满足2小时的要求,在安全保障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农村学前班大多数缺乏玩教具,缺少幼儿图书、录音机、电子琴等教学资料和设备,更没有手工区、玩具区等区角活动。
2.学前班的娱乐设施较少。
昔本学前班的娱乐实施相比其他学校种类较多,如大型滑梯、秋千、球类玩具、积塑玩具等,基本能满足幼儿娱乐需求,而新村学前班、石房村学前班、竹蓬村学前班仅有少量的娱乐设施,而五村学前班基本上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完全不能满足幼儿的户外需求。农村学前班是为了上小学做准备的,平时幼儿的活动范围只有教室和操场,活动范围狭窄。班级里没有任何硬件设施,缺少玩教具、缺少音响设备、缺少图书资料,也没有任何区角和区域活动的开展。
(五)家长教育观念情况分析
1.家长送孩子上学前班的原因分析。
有50%的家长送孩子上学前班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有30%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幼儿园是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途径,甚至有10%的家长纯粹是为了能有人照顾孩子而送孩子上学前班。
2.家长对学前班上小学课程的态度。
有85%的家长对学前班上小学课程内容持肯定态度,也非常认可和支持幼儿教育小学化。大部分家长对学前班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主要以孩子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计算题,会念多少诗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前班教育质量高低的依据。
三、学前班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部门不够重视。
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但是事实上当地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不到位,从政策保障到资金投入做的不到位,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学前班教学质量水平不高,学前班混龄现象严重。
(二)学校的条件有限。
1.当地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与小学共存的学前班,学前班教学活动时间与小学上课的时间一样,一节课为40分钟,一天上四节课。这样时间安排使幼儿自由活动少,加之幼儿的活动范围只有教室和操场,活动范围狭窄。教室里面的环境设施缺乏,没有玩教具以及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无法正常开展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区角活动。
(三)教师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欠缺。
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都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学前班教师基本上没有学过学前教育,没有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幼儿被动的接受知识,违背幼儿身心发展和学前教育规律,基本上没有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教学活动。
(四)家长教育观念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农村学前班家长受长期观念影响,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他们没有意识到学前阶段是幼儿的习惯养成、潜能开发、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能留下深刻的烙印。家长对学校教育评价的方式单一,主要是通过成绩来判断老师的教学水平,严重影响了学前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四、农村学前班发展的对策和思考
(一)政府加大对农村学前班的经费投入。
云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应将学前班的一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重点帮扶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农村学前教育经费。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发挥职能部门职责,确保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长,并能做到专款专用,真正落实国家对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其次,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筹措更多的资金,例如社会资助、校企合作等方式,在农村开办质量高、条件好的幼儿园,创设适合农村幼儿的成长环境。
(二)学前班独立于小学,创办适合当地特色的學前教育机构。
受小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学前班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都与小学有一致性,导致学前班的教育教学形式与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背道而驰,这不仅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也违背了幼儿教育的目标。结合云南学前学前教育普及率低,教学质量低的现状,当地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如条件允许,农村学前班应独立办学,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从普及一年学前教育开始,逐步提出普及二年、三年学前教育的目标,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让更多幼儿接受到普惠性强、质量高的学前教育。
(三)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期是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体力增长的关键期,教师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开展教学,树立新的学前教育观念,利用农村资源和地方特色,进行课程资源的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获得多种体验,发展自身多项实能力,实现农村学前班教学改革。
农村幼儿园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学前班应该充分利用和整合农村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让幼儿回归到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户外活动和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到田野里跑步、玩泥巴,到山坡上爬山、摘果实,参加和体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节日活动,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和文化,教师可以依据地方特色和农耕节庆,用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开展主题单元活动,不仅能丰富教育资源,扩展教育内容,也能帮助教师调制教学方式,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性。
(四)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受学前班教师的学历水平、年龄结构和专业素养层次低的制约,学校领导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采用园内专业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现场观摩、自我反思等方式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从长远来看,学前班教师最好选择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或者培训的老师担任,不断改善农村学前班教师的工资待遇,从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选择和聘用优秀学生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当然,当地教育局应该严把幼儿教师的“入口关”,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人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保证农村学前班师资队伍的质量。
(五)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领导和学前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家园合作的方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将陈旧的以知识、成绩评价孩子的观念转变为注重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如何做人。在家庭中,应多和幼儿沟通与交流,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求,与幼儿开展亲子活动,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家园合作中,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的开展,参与和体验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逐步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玉堂,周倩倩.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9).
[2]姜素梅.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长江教育,2008(12).
[3]罗仁福,张启然.贫困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J]. 学前教育研究,2009(1).
[4]许志勇.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10. (1) .
第一作者简介:
农村中学校长个人述职报告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中学校长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xx,男,xx岁,汉族,大专毕业,中学思想品德一级教师,xx县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xx市中考命题库成员,曾任中共xx县七届政协委员,二00八年三月从xx三中调任xx七中副校长。
一年来,坚持在党支部和校行政的领导下,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创新进取,依法执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由于岗位和角色的变化,我深感自己的理论水平的不足,于此,我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积极参加集体学习和坚持自学习,自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先后两次参加县委组织部和统战部组织的新任领导干部和党外高级知识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对十七大工作报告、科学发展观和统战知识的学习,加深了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提升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积极参加学校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根据工作的需要,认真学习和查找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相关知识,坚持自学习,一年来,自己主动搜集、整理和编撰了如《中国教育研究报告》、《新课程改革档案》等七本达100万字以上的自学材料,记录学习笔记达10万字以上,通过学习和培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对职业的理解,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养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习习惯,形成了生活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意识。在工作中,遵纪守法,廉洁自律,顾全大局,团结同志,自觉维护集体的领导,紧密配合学校主要领导开展各项工作,以身作则,甘于奉献,勇于承担责任,树立了良好的领导形象和威信。
在管理工作中,坚持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管理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努力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学校根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评估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自查评估,分工协作,查漏补阙,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在校行政的领导下,在我的组织下,经过广泛征求全体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完成了《学校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方案》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为蓝本,学校创造性地推出了《教师教学工作手册》,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加强了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健全和完善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注重过程评价和管理,对常规管理工作实施问询、约谈和检查通报制度,对工作实绩实行目标考核。学校以继续教育为阵地,搭建教师学习的平台,狠抓教师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通过竞赛和考查相结合,不断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教师师德素质,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的成长,目前学校形成了一大批以中年教师为主的各学科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XX年在县局的检查中,继续教育工作受到检查组领导的充分肯定,交提议在全县推广工作做法。管理机制的创新,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盘活了学校教师资源,学校正逐渐形成良好合作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教师纯正,教学秩序良好。
活动是学习的载体,学习通过活动去实践,师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学校通过活动形成特色。一年来,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很好地设计学校课程设置,求真务实抓好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素质教育活动。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精心设计校本课程,学校开设的读书活动课程、体育大课堂和社区服务课程效果良好,落到实处,使学习在读书中受益菲浅,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在服务中情感得到体验和升华。学校努力规范和创新教研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我主动深入教研组,抓好间周一次教师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教师开听、说、评议课活动,积极倡导教师推门听课,坚持推行教研组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倡导个性化教学,学校开展以创新课堂为中心的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展示活动,实行跨学科教师相互交流学习,一些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起到了很好示范带头作用。XX年11月,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的首届阳光体育运动,改变了传统学校运动会的做法,突出参与、健康、快乐,很好地落实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在运动感受了阳光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一年来,学校组织召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了老师的工作热情,凝聚人心,让家长和社会更加了解了学校,活动正成为七中教学的一大特色。
农村中学校长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过去的一学年,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迎省督导评估和特色办学为目标,通过大力开展校本革命,扎实建设校园文化,使得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各项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根据工作安排,我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向全校教师作书面述职,接受大家的评议。
一年来,始终能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跟全体教师一道,积极参加“三师”活动,主讲了师德报告,认真撰写师德剖析材料。使自己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阔的胸怀,能带领学校完成好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
工作中,作风民主,敢于承担工作责任,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但凡重大问题和决策,都坚持以校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在财务方面,严格按照文教体局财务制度规定,接受学校民主理财小组和教代会的“事先咨询、事后监督”。遇到困难,能够协同中层领导及广大教师共同解决,出现误会,也能开诚布公,坦露心迹的互相交流,直言不讳的批评。但要求当面说,背后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工作的话不说。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定期召开教代会,商议和研讨学校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主动争取教职工代表的民主监督,可以说,我校的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经过了教代会的充分讨论、通过。
管理程序规范,追求公平公开。无论是老师职称评定,还是各类先进表彰,均对全体教师公开,由校委会和教代会进行具体操作。
校风是一个学校的招牌,是立足的根本,也是学生成才的必要保证。我们十分重视校风建设,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率先垂范。定时不定时的召开各种会议,研究学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逐一落实,每周召开全校教师大会,通报学校情况及问题,共谋解决落实措施。每周一下午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动态,不良倾向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违纪事件能做到一有发现,及时制止,做到处理一起,教育一片的作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校风、班风、学风基本向着良好方向发展,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工作作风日益浓厚,学生热爱学习,深入钻研,不断进步。
在学生管理上积极推行无缝隙管理,每天24小时都有老师在校值班,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情况。为此,我校要求班主任召开专题培训班会,倡导学生“自主、自立、自律”,努力探求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新修订了在校生一日常规,对自习纪律、卫生习惯、食堂就餐、自行车排放、交通安全、防止意外伤害、寄宿生宿舍安全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我们在每学期初都安排近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收到良好效果,较好地促进了习惯的养成。下一学期不仅仍要坚持,而且要增加课堂教学改革的部分内容。
1、强化师德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为把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组织教师经常学习《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六条禁令》等有关师德方面的材料,在师德规范中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一是要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方向;二是要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核心;三是要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重点;四是要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基础。教师师德体现在细小的各项工作中,有两件事使我印象深刻。一是去年冬季突降大雪,全体教师在一尺多深的雪中能步行按时到学校上班,并且到学校后,能积极组织和参与到清扫积雪中去,这就是热爱学校、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另一件事是督导评估验收前,负责各室管理的教师都能主动行动,不等不靠,甚至自己花钱购置物品,从未提过什么要求,工作做的很到位,受到省检查团的好评。
2、完善制度,做到严肃化和人性化的协同
在修订和完善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强调制度的严肃性,一方面充分考虑各类情况,这样才能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自觉地遵守。我校从去年开始实行指纹签到,今年根据过来一年出现的情况,又重新修订了考勤制度,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赞同。在落实考勤制度时能详细记录每位教师到校时间,迟到早退、病事假等情况,每月进行总结。根据学校工作分工不同,重新完善了各类人员的检查标准,严格按照教学制度对教师进行检查督促,期末按教师的教学指标进行奖惩,这样做有利地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冰冷的制度与人性化的管理是格格不入的,对于违背制度的现象要按制度办事,但是在其它方面我们也给予了鼓励。
3、细化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精细化管理要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学校每天安排有值日教师,负责上、下学、卫生、纪律、安全、养成教育检查,及时总结,及时公布,及时弥补提高。我和教务处利用平时的听课检查等形式,力求教学管理规范化。坚定不移地坚持从过程管理入手,严格抓好课堂教学的质量。
针对我校学生整体水平不高的特点,我们提出重基础、重兴趣两个要求,并且要求教师做到“少讲”,学生做到“多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今后还要进一步改进,力争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有愿意干的事”。同时开展“人人讲课,人人评课”的岗位“练兵”教研活动,落实“说课—上课—议课—反思”一条龙制度,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强化初三教师集中研讨,坚持每两周就集中初三教师进行一次研讨,重点研讨复习的方向和方法,由于本届初三教师的辛勤付出。今年我校普通班30名同学中被县一中截留二名,中考时,有500分以上一人,七人被县一中录取。体育班有21名同学被县一中录取,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文化课分数较去年增长了30余分。
4、加强学习、提高教学理念。我校把每周五下午第三节的时间固定为各教研组学习活动时间。内容有: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观看优秀课例谈体会、公开课、说课训练、集体备课、经验交流座谈会等。我们还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和订征各种报刊杂志供教师学习等,使教师逐步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开展各项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要求中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汇报课,给实习大学生上一节示范课。通过上汇报课和示范课,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1、去年在迎接两项评估工作中,我们提前在教师中进行了意见征求,召开了校委会和教代会讨论,制定了详实的迎检准备方案,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要求按时高标准的完成。全体教师牺牲星期天休息时间到校粉涮墙壁,布置功能教室,整理档案,为我校迎检付出了很多艰辛劳动。迎检工作中,我校投资3万余元对校园进行了美化、亮化、净化。投资3000余元为各功能教室重新安装了窗帘。投资3000余元制作各类展牌和宣传条幅。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多次培训,使迎检各项工作都非常到位。
2、为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今年我们又投资8000余元购置了部分体育器材,进一步充实了训练用的专用器材。
今年上半年全国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学校上下一片紧张气氛。我校积极落实上级有关要求,配备安防人员和器材,加强校园内巡逻和值班。加强了对教师和形势感知教育,对学生加强了安全教育和防生演练,重点强调学生在遇到不可知的安全问题时,教师不在身边时的自救知识,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自护、自救、逃生和报警的方法。同时,安排班主任、政教处和生活教师定期对宿舍进行排查,防止危险物品进入学校。可以说,我校的安全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做得是相当的扎实的,有效预防了校园周边和校内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
1、探讨在实施绩效工资等新形势下,对学校管理的新要求,学校制度与机构的进一步改革。
2、建立教师合作型团体,让团体的合力得到进一步体现,今年的初三团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3、创新意识不够强。工作中,虽有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意识,但缺乏细致果断的工作作风,工作还不够主动、大胆。
4、加强对特色建设的研讨,让特色这把火再亮一点。
5、加强对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的改革,做好适应学生特点的重大转变。
6、加强对校园文化氛围的重新规划,使之突出鲜明教育主题。
各位领导、老师们,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接受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监督是上级和我自身的要求。我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失误的地方,希望大家直言不违的向我提出,我虚心接受和改进。
首先通过本次实习,我感觉到不仅仅是在教育教学中,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大事小事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应当是多方面的:既要备自己,又要备他人;既要备事件提前,又要备事件滞后;既要备突发事件,又要备平平淡淡。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其次,通过本次实习,与人交际的能力,我自认为上升了一个台阶。第一堂课前,我的心“嘭嘭”直跳。但一旦走上了讲台,恐惧心理莫名其妙地跑到了九霄云外去了,然后顺利地讲课。还有,就是当偶尔讲错时,我会拿“太紧张”当借口,这样会缓和尴尬的气氛。另外,我发现与××中学教师交流的也很顺利,这除了认真、坦诚的态度外,也与实习一个月练出的“胆量”密不可分。
再次,实习期间,我组织了高一十班与本班同学的足球联赛。这无疑在拉近师生关系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球赛结束后,我们负责球员的后勤工作(打开水、卖水),虽然花钱不多,却让我们感到很快乐。最后,学生离开时,一句“注意安全”出自我的口中,我确实感到肩上的担子不只是这一句话,而是语言无法表达得发自内心地对自己学生的呵护和关爱。
还有,那就是在高一三班、四班与十班的交流会。通过师生交流会,师生感到毫无距离和代沟可言。我们几位实习教师毫无保留的传授了自己的学习经验,积极鼓励他们学习的态度,使学生感到考上大学并不难,只要通过努力,一定会顺利过关。当然,我们还为学生上演了一人一首歌,这更是师生亲密无间。最后,唯一感到遗憾的事,我们的实习时间太短,自己的教学风格还没能进一步完善,教学能力没能进一步提高。教态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想,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的少许经验,要保留下来记录下来。所犯的错误,总结的教训,更要记住,作为避免以后再犯的警钟,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师范生实习鉴定一个多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从年前的准备阶段,到三月份的正式讲课,这一过程的收获体会是很多的。
让我体会很深的首先是对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在学习中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对教学的热爱是使你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动力,不管是备课,还是讲课。备课中,具有了动力,才能全方位的考虑过程、内容,考虑学生的反应。正如实习开始,杏坛副校长所说的“备学生”,怎样体会到学生的反应。有了这份动力,才会想出设计出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才能很好的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是要设定较高的目标,同时又要考虑到效果不佳时,自己的反应。就是预先想到效果不好时,自己应承受这份压力,较好期望固然很好,但若由于自己的能力所限以及各方面的变化,引起教学效果不佳,自己应接受这一现实。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破坏了整个活动。当我第二次课效果不好时,当时实在难以接受,尔后的两天为下次的备课则没了兴趣,没有了热情,自己前两次作了充足的准备为什么会这样?我在思考这些,思虑再三,还是备课不充分,没有更好的调动学生,既没有预计学生的反应,又没有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第二次课的板书问题,这都是没有预计到的。
而当我在第三次课时,心情平淡而又有热情,坦然面对一切。这样就好了许多,语速较前两次慢了一些,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少了许多。
总的说来,实习让我收获许多。不仅仅是对教学,做任何事情都满怀热情。我抵制住了第三次课前的不良反应,作了充分的准备。对事情结果期望高,严要求,又要以最坏的结果来考虑,坦然面对。这是我较深的体会。
最后,我还想说的事,感谢张老师的悉心热心感怀。每课必听,不管是试讲还是上课,更重要的事提出学生的问题,以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来发现这些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与帮助。同时,我们这一团对也是值得学习的。互相帮助,照应,共同进步。
XX关于师范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XX年关于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XX年中学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教育问题历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育事业是历朝历代兴国安邦的大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是构成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作为个体,它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的培养;而作为整体,它则承担着一代代国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的塑造。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了解中学教育的现状,外在假期间通过走访和查阅资料,对##市的中学教育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本市的中学教育在建国后历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既有显著的成就,又有存在的问题。现就中学教育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中学教育投资规模扩大,布局趋向合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市的中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政府逐年加大对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投资力度,XX年全市为发展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财政支出为11106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用来发展中学教育的。在学校的兴建方面,建国后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到XX年止,全市已建成普通中学270多所,其中完全中学27所,高级中学7所,初级中学220多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1所。基本上满足了本市人民接受中学教育的需求。
中学教育布局也日趋合理。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学校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到目前,全市12个县区出吴堡外,都有一定数量的普通中学,各个人口众多的乡镇大都建有初级中学,在交通枢纽和经济活跃的乡镇还建有完全中学,而每个县城都有完全中学1到4所。榆阳区,横山,府谷,神木还建有高级中学5所。从而使学校的布局和城乡人口分布相适应。
二、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拉大
中学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在调查中随处可见。首先从国家财政支出的分配上,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本市XX年财政收入计划增长%,总支出增长%,而文教卫生广电支出的增长额只有%,其中用于教育经费的饮很少。其次在各部门之间,那些如政府,电力,交通等有资源支配权利的部门,在办公室和职工住房、待遇、福利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学校。
中学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还表现在城乡差距上。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则非常有限。城里中学有漂亮的教学大楼,花园式的休闲校园,完善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设备。富裕的学校校长出门还有高档的公车。而在农村中学,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中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片荒田,实验室的门上结满了蜘蛛网,室内的器材更是十分陈旧。如此的环境,乡村中学的学生怎能得到良好的前面教育。这种城乡差距严重阻碍了中学教育的发展。
三、中学教育收费逐年上升,家长难承重担
建国初的中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国家补贴式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学教育事业逐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几乎成了一中自费教育。以本市XX年城市普通中学收费标准为例,初中学费75元/学期,借读费500/元学期,课本作业本费140元,代办费95元。高中学费350元/学期,借读费800元/学期,择校费8000元,课本作业本费150元,代办费80元。此外还有个别地方和学校收什么所谓的赞助费,建校费等。而补课费,考试费,资料费则是每一所中学必收的一笔费用。
教育收费的逐年上升,直接加重了家长的负担,特别是农民家长的负担。在中国二元经济体制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农民家庭普遍是收入微薄而子女又多。大笔的中学教育收费就成了农民家庭的主要消费,且力不从心。如果一个家有两个孩子上中学,就可以花去一个农民或工人家庭一年的收入。如果再多一个或几个,这个家庭就难以再承受。这直接促成了低收入家庭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状况。教育收费高的问题,不仅影响低收入家庭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他们对新知识的接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
四、中学教育师资队伍壮大,素质有待提高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本市的中学教师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提高。全市有教职工近14000人,仅榆阳区就有2203名,其中初中中专任教率达%,高中达93%。这些人中涌现出大量的省市级教学能手,特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我市已形成同中学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包括培养新教师和培训在职教师两大类的师范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和壮大师资队伍。
近年来师资水平虽然有了不断的提高,但整体素质上还是有些偏低,既表现在知识的积累上,有表现在师德的修养上。本市的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整体上存在和学历不高,专业技能偏低的问题。而且各县区普遍缺少美术、音乐等方面的专业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支教师对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几代人。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师资队伍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五、中学教育课改步伐缓慢,教学考模式化
中国中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口号叫得很响,但课程改革的步伐总是蹒跚不前。中学教育其实一直遵循一种模式,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被动性接受和强迫性记忆。典型的形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拼命地讲课本内容,学生在下面拼命地抄本书笔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现实工作中演变为一个万能公式,如果你不符合公式的要求,就必定是差生。她不要求张扬个性,更不赞成渡船过河,因为独木桥是教育公式的唯一解。所以老师用教鞭规范学生,学生用分数应付老师。这就是所谓的传道受业解惑矣1
随着高考试卷标准化的不断加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及考试越来越趋向标准化、模式化。高考的电脑阅卷使试卷变得机械化、呆板化、程式化。90年代初,作文阅卷也走上了标准化,评卷标准化体现在按某种模式来进行阅卷,即开头、中间部分、结尾三段论模式。有人戏称其为三股文,其惨状可想而知。高考的标准化、统一化,呆滞了中学教育改革的南辕北辙,形成僵化的、模式化、程式化的教育和学习,磨灭了教师和学生们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十多天的调查研究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新能力,已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
创新教育要求把学生看作具有创新潜能的创新主体。教育的结果,不仅是学生对人类已有思想文化成果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个性倾向的形成,亦即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发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学生消极被动地被改造,而是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亦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展的能动过程。
在中学大力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1、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保守的教育观念
我们要以实施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教育环境。特别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人才观,在教育思想上来一次彻底的革新,使全民族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改革现行的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要趋向教科书多样性,多元化,课程结构合理性。大力推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还学生一片自由创造发挥才能的天地。教师要树立较强的课程意识,改变过去那种重教学,轻课程的现象,从而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从整体上要真正构建三主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为主线。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抛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一贯的教育体制
改革教育体制,首先是完善考试制度,招生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和模式,使高考和招生制度朝着真正有利于选拔品学兼优,有创新才能的优秀学生的方向转变,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其次要形成以促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评价机制,以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教育环境。
5、实施中学创新教育,必须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全社会提倡创新精神,营造浓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鼓励人人创新,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家庭教育环境。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和思维的独立性,注意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鼓励其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形成。
总之,在中学里大力提倡和推行创新教育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条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需求,是培养大批世界性一流创新型人才和科学家的需求,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及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XX年中学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针对下学期我们将涉及的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达到培养我们实践活动能力的目的,并让我们学会如何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学校让我们在暑假期间做调研。为此暑假期间我在家乡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xx镇xx中学做了关于该校的调研报告。报告主要着眼于xx中学的教育概况,涉及到该校的建校历程、学校发展概况、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概况、教师收入、学生学费以及出现的教育问题等内容,报告的重点是针对教育问题作出一些分析以及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xx中学概况
(一)建校历程
xx中学,建立1958年,是三都县东片区唯一的一所中学,生源来自四乡一镇,1975年秋,学校开设两个实验班,1986年,学校被确定为xx镇实验中学,成为三都县东片区唯一的一所实验中学,1991年深圳烟草公司捐助40万元修建新的教学楼,所以改名为xx金叶中学,金叶象征着希望,代表着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1992年,学校的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1997年12月,学校被评为文明学校 1999年6月该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XX年10月,学校被评为三都县先进集体,XX年12月xx镇党委和县教育局党委共同成立xx中学40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开始筹办40年校庆活动事宜,XX年,学校被评为xx镇特级实验中学,XX年xx中学宿舍楼正式完工投入使用,XX年11月,综合楼建成。
(二)学校发展概况
xx中学是一所单设初中学校,坐落在xx镇古城的半山腰,背靠山,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象征着希望,1977年4月,xx中学招入初一新生约220人,编成5个教学班,三都县教育局分别从xx镇各校抽调了20名教师支援学校,1980年9月,三都县所有中学重新归三都县委管理,同年9月,通过县教育局验收,食堂楼投入使用。三都县教育局领导来校指导工作,解决办学困难,全校师生齐动手清理平整操场,用了一年时间,将大山包、大水塘平整成操场,校内铺设水泥路,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新教学楼的建成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招进了大量新生,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校东侧二层教室楼教室被改为教工宿舍,解决了部分骨干教师的住房困难。
1982年9月招进6个班的新生,1988年学校进行目标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1991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艺术节,1993年,学校举办了第三届艺术节,召开了校四届四次教代会,讨论并通过了《教职工聘用制实施方案》,1994年,学校顺利三都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学校工作督导评估验收,1995年12月,重建运动场,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园面貌,完善了教学设施,1997年又被评为三都县实验中学办学水平先进单位,抓艺术特色,促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课题结题,并通过省委验收,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学校正式确立了激励学生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旨在创造一种学生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育人环境,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XX年被认定为实验中学。
XX年8月,随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学校抢抓机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
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校舍面积万平方米,绿化率100%,覆盖率40%;学校现有科学实验室5间,音乐教室2间,美术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形体室各1间,图书室2间,藏书41,010册,生均24册,师、生阅览室3间;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各1间,多功能报告厅1个,微机教室2间,计算机215台;多媒体教室1间,移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3台,还配有校园电视网、广播网等;有运动场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3副。各类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教学仪器配备均达部颁Ⅰ类标准。是一所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设施装备完善、办学行为规范、教育业绩显著的单设初中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学校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激励学生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构建并完善了激励教育模式,并以此引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学校无论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还是在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德育和艺术教育基本形成特色,成为人民群众欢迎的示范性中学。
(三)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概况
学校现有班级共18个,学生700余名,现有教职工40余名,专任教师30余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0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37名,高级教师1名,中级教师12余名,优秀教师20人,骨干教师21人,优秀班主任8人,优秀青年教师10人,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优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四)教师工资、学生学费概况
该校教师月工资平均每月2500,刚进校的新老师1900余元每月,高级教师3700余元每月,中级教师2900余元每月,由于国家有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学生的学费问题得到解决,减轻了农村教育负担
二、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
在校教师一人担任多科教学,教职工40余名,比较匮乏,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影响到教育的进度,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加重教师的负担,建校初期,教师仅有10人,后来在教育局的分配下,教师才逐渐增多,再加上一些优秀教师的外调,教师缺乏的问题还是严重,导致了教学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
(二)学生人数少
大部分学生都是老师下乡动员来上学的,有的是由于家境困难没有上学,有的是由于家庭的封建思想,不给女孩子上学,有的是因为家庭没有小孩,老人需要照顾,孩子不能上学,诸多原因导致大部分可以适合上学的孩子都不能接受初级教育,所以学生人数少,老师不得不下乡去作思想工作,动员学生来上学,在此期间教师很辛苦,不过在老师的动员下还是有不少孩子得到了上学的机会,学生人数也渐渐增加。
(三)教师工资低
三都县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在教育上缺乏对教师的奖励,在这个贫困的地区,老师的工资也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虽然老师工作量大,但是工资一直都没有得到改观,有的好老师因为工作量大患上疾病,教师每天都吸食着粉笔灰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授知识,虽然工资低,但是老师们还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使得教学得到提升。
(四)百姓的思想文化水平低
由于当地百姓生活水平低,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受到愚昧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意识到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导致了当地还是有很多孩子没有机会上学。
三、对该校出现的教育问题作出的分析
教师缺乏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地生活水平低,教师工资低,待遇不高,好教师向外面流动,给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学生人数少也是因为百姓的生活水平低,受到愚昧落后思想的影响,没有重视教育,只有靠教师下乡去动员,做思想工作,教师工资低是因为当地的贫困,生活水平低,处于山区没有可以发展开创经济的条件,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教育的发展,所以解决经济问题也是必要的,百姓的受教育程度低,受到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的指导,认为孩子接受不接受教育都不重要,所以没有让孩子去上学,老师下乡做思想工作后才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百姓思想的教育,把思想工作做好。
四、通过这次调研自己得到的一些启示以及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我们国家的初级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提高和改善,应该用科学的思想指导百姓,让他们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国家要发展,教育就得抓好,但是教育的发展也需要经济的支持,所以中心还是在经济上,只有百姓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更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当今,教师资源也慢慢开始缺乏,很多人都不愿意当教师,所以国家对就读师范学校的学生减免学费,并且还进行一些补助,就是为了抓教育,但是人们的主导意识里觉得教师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工资低,教师的地位不高,所以很多人都不愿当教师,在这一点上,人们的意识对教育产生了影响,再加上现在国家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人们的许多错误意识,拜金主义等等都导致他们走上了不正规之路,即使那些贪官也是受过教育的,但是他们还是贪污了,这也说明着他们经不起诱惑,还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意识,所以国家需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虽然这些工作不容易,但是只要想方法解决并且实施贯彻了也会有些改善的。
开展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现状微型调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年度课题--《南京市农村学校“科研兴校”典型案例推广性研究》研究的需要;二是为了了解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现状,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科研指导和服务的需要。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农村学校从事教育科研的载体问题,二是教育科研对农村学校的影响问题,三是农村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问题,四是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问题,五是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实践操作问题,六是农村学校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困难问题,七是农村学校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希望得到帮助的问题等。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为高淳、溧水、江宁、雨花、浦口、六合等区县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
四、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历时一个月。根据调查目的,课题组首先依照明确课题,提出假设,界定概念,筛选变项,确定指标,产生问题等基本步骤,形成了《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现状微型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七个问题,绝大部分问题采用排序的方式呈现。调查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南京市各区县教科室总共发放问卷72份,收回问卷72份,收回率为100%,有效问卷为100%。
五、调查统计和分析
(一)农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形式比较丰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选择通过教育论文(含叙事、案例)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加权比为23.73%,排第一位;选择通过教研活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加权比为23.63%,排第二位;选择通过个人课题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加权比23.08%,排第三位;选择通过规划课题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加权比为19.65%,排第四位;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比如教科研讲座、教科研沙龙)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加权比为9.91%。从调查数据来看,教育论文、教研活动、个人课题三种教育科研活动形式的排序大致相当,这说明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形式比较受农村学校青睐。当然,规划课题排在第四位,并不是说此种形式不受学校欢迎,可能是由于规划课题研究往往站在整个学校的层面,离基层教师相对有一定的距离。
(二)农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收获比较实在
通过“您认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对哪些方面有比较明显促进作用”这一问题,我们发现教育科研对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进影响最大,这两项在排序中并列第一,所占加权比均为24.58%。在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发展中排第三位的是“学校整体发展”,所占加权比为21.03%;排第四位的是“学校文化建设”,所占加权比为19.55%。选择促进其他方面发展(比如学生个体发展)的加权比为10.26%。从调查数据来看,教育科研对促进农村学校各方面的改善和发展确实有一定的成效。
(三)农村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还有偏颇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学校教师不仅急需提升教育科研能力,而且对教育科研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您认为目前教师在参与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中,“教育科研能力不高”排在了第一位,所占加权比最高,为23.97%。“认为教育科研增加工作负担”的加权比占20%,排第二位;“对教育科研缺乏了解”“认为教育科研用处不大”“认为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冲突”所占加权比分别为17.44%、17.08%、15.94%,分别排第三、第四、第五位。选择存在其他问题(比如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不高)的加权比为5.57%。从调查数据来看,我们在提升农村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改变农村学校教师认识方面仍然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四)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实践操作还有待提升
在“您认为目前在教育科研实践操作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中,“缺乏教育科研理论”和“缺乏专家指导”被排在了前两位,所占加权比分别为19.17%和19.04%。排在第三、第四、第五位的分别是“缺乏核心课题带动”“缺乏教育科研方法”“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脱节”,所占加权比分别为15.65%、15.58%、15.24%,差别不是很大。“研究思路不明确”所占加权比为13.21%,排第六位。从调查数据来看,作为市级的教育科研管理和服务机构,南京市教科所不仅需要对农村学校进一步加大理论指导的力度,而且需要帮助农村学校学会选择课题、学会开展研究。
(五)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还有待完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中排前三位的问题分别是“教育科研评价标准还不完善”“缺乏教育科研典型榜样”“缺乏教育科研激励机制”,所占加权比分别为25.66%、23.51%、23.07%。“教育科研管理机构还不完善”所占加权比为21.56%,排第四位。从调查数据来看,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是农村学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农村学校比较渴望教育科研典型榜样的示范和引领。
(六)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还需要全面帮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学校把“提供教育科研方法指导”“提供教育科研典型经验”排在希望得到支持和帮助的前两位,所占加权比分别为24.83%和23.40%。这也说明,尽管农村学校比较缺少“教育科研理论”,但却更希望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排在希望得到支持和帮助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提供教育科研理论指导”和“提供考察学习机会”,两者所占加权比差距不大,分别为22.91%和22.44%。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还需要全面帮扶。
为了弥补设定选项给被调查者带来限制的不足,我们设计了一个开放式问题。从被调查者对“您理解的最重要的教科研活动是什么?您认为学校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困难有哪些?”这个复式开放式问题的回答来看,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所理解的最重要的教科研活动是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此外,也有一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课题研究、教育论文(含案例、叙事)等是名正言顺的最重要的教科研活动。
被调查者认为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困难主要包括:科研意识不强,缺少热情;科研能力有限,害怕教科研;教学任务太重,没有时间;缺少科研理论、科研方法和有效指导,不会做教科研;缺少榜样的示范、缺少学习和展示的机会;缺少学校激励机制的引导,等等。
六、调查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题,尤其是开放式问题的梳理,我们认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态度是很认真的。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梳理,我们欣喜地看到,农村学校对南京市普及的几种教科研活动形式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而且在运用这些形式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过程中确实在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进、学校整体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五·四学制;六·三学制;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89-02
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了“五·四”“六·三”两种学制的课程计划安排,并将“五·四”学制课程计划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首选计划。豫北农村自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就实施“六·三”学制。新课改对教材内容也进行了革新删减,教材内容越来越接近联系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需求,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对农村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几年有的农村乡镇把小学六年级教育学习并入了初中部,农村初中教师有机会早一年接触了所要引领的学生,授课中发现了“六·三”学制的许多弊端。
一、小学六年学制的分析
2003年豫北第一年实施新课改,2003年因教材原因,六年级和五年级一起升入了七年级,在教学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多上了一年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思维上并不比五年学制强,甚至还不如。在此后也有学生读完鲁教版五年级,没有继续读四年制初中,而是直接转入了三年制人教版学习,等于说没有进行九年义务教育而是八年,但这些孩子在初中学习阶段成绩相当优秀,升入高中后和读四年初中的同学角逐也不逊色。可见人教版的小学六年学制实在存在问题。细观六年级教材就会发现六年级和七年级之间有一个大大的台阶。就语文为例:六年级(上)讲读28篇,选读8篇;六年级(下)讲读21篇,古诗词10篇。七年级课程就相对繁多,讲读30篇、课外古诗词10首、6个综合性学习和名著导读及附录后记等。其实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相比而论,小学过于松散,而中学过于紧张,有些专家也认为“六·三”学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五·四’学制与‘六·三’学制课程计划相比较,小学缩短一年,初中延长一年,初中课时总量要多1122课时,各学科教学总课时数增加,但其各学年周活动总量,特别是周学科课时总量减少,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看来“五·四”学制似是农村义务教育理想的学制。
二、“六·三”学制加重初中学生的学习负担
初中四年学制对发育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比较合适,三年改四年可以使学生学习初中课程不再紧张,在学习之余有适当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进行课外兴趣、课余爱好的培养。“六·三”学制,在八年级就会增加到除音体美外的八门必考学科,各学科课内课外的作业已成为学生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就农村课改区来说,农村孩子在繁重的学业下身高、体重均达不到普通年龄段的标准,而且课外阅读、课外兴趣小组几乎为零。三年的初中学制课程紧迫,教师授课的任务也重,说是把时间还给学生在大多课堂上是一纸空文。如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采用师生互动教师就会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紧紧抓住主动权。农村的孩子在课下没有阅读课外名著和科学杂志的时间,在课堂上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就会对一些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学生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也因他们课余时间不够而显得浅显。可以对农村学生做一个调查,他们的一切课内和课外知识几乎全来自教师传授。在农村因家庭父母素质原因,因生活环境原因都使他们不能走出去了解社会,去学习社会知识和课外知识及应该在他们年龄段掌握的知识,所有初中学业全靠初中各科教师传授,使知识缺少应该融入的鲜活观点,如此紧张的授课和学习,课堂的改革又能体现在哪里?
三、学制抑制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材内容繁重也导致了教师教课任务重,阻碍了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整日被紧张的备课授课所累,相应来说缺失时间来发展加强自己的专业,来进行专业化研究,教师没有时间跳入题海,总结出精辟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就只有让学生淹没题海之中,这样使学生的学习越来越被动。师生的紧张纵然也有应试的原因,但学制是必须考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农村因学生各种知识匮乏,两个课时课程不得不拖延三个课时,学生也在三年初中学习中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感到的只有学业繁累。就语文来说,语文学科精彩纷呈内容深刻寓意悠远,语文学习是和课外阅读紧密相联的,曾对九年级做过调查,一个班45人,居然不到10人读过完整的一本名著。新课改人教版在初中阶段共推荐18本名著,而一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几乎为零。当然有主观原因,不仅仅是学制。新课改六年来在初中课堂没有一节课能够给学生做为阅读课,这也是学校不重视的一个事实。三年初中学习传授给学生的只是死板知识,学生缺少太多的快乐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作为教育者不能改变太多,但要尽可能改变教师教学意识,在一个合理学制下让学生能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过的充实而有价值。
四、小学六年形成重复教育
“六·三”的学制形成了重复教育。“五·四”的学制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英语学习,从ABC学起。“六·三”的学制纵然有条件的学校在低年级也进行了英语学习,也是从基础学起,但因为农村学生因各自学校的师资力量不一,为了照顾没有英语基础的学生六年级仍从ABC开始,七(上)课本依然从ABC学起,教材和学制导致了如此严重的重复教育。“六·三”的语文课程。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第1课和七年级上册第13课重复;六(上)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中辛弃疾的《西江月》和七(上)15课重复;六(下)中第1课《两小儿辩日》和七(下)25课重复;六(下)中苏轼的《浣溪沙》、王观的《卜算子》等在初中课本都有再现,是这些内容很重要很有必要对学生循环强化吗?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的很多课文都可以在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找到,为什么鲁教版可以把人教版六年制内容在小学五年制完成,而人教版却不能?这种重复教育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重复教学中是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还是点点即过?还是再细嚼一遍?这些都需要考虑。当然有的引导也很必要,例如:鲁迅的《故乡》《少年闰土》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就为初中深刻挖掘《故乡》文意打下了基础。语文精美的诗文浩淼如烟海,大多没有必要进行重复,应该积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所以,“五·四”学制是比较符合农村教育的,孩子早一年从小学过渡到初中,身心会早一年成熟,在学习上也会相对轻松,三年的知识分成四年可以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能够真正的做到减负,可以使孩子加强体质锻炼可以丰富课外知识,更有利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师也可由宽松的空间发展专业化,教师不做教的机器,学生也不机械学习,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谭细龙.探寻农村教育发展之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233.
【XX年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胡家镇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1-03
2024年xx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自查报告11-13
靖江市农村学前教育09-21
关于重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提案12-22
2019年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01-11
浅谈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论文12-21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论文12-28
XX年度农村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06-24
2024年农村教育硕士通知06-14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