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总结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太极拳教学总结(精选8篇)

太极拳教学总结 篇1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传统运动,风格独特兼具有健身、自卫、表演、竞技、娱乐、怡情养性等功能,适合不同年龄的人士终生练习。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太极拳不单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种有效的抗衰老保健运动。因其在运动过程中可得到宁静,从而能够达到静心养气的效用,尤其能够十分显著的降低抑郁、焦虑、困惑等其它消极情绪。在我们的学生学习现代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古代文化思想,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终身受益,也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责任。

一、太极拳教学的现状

在学校体育中,太极拳的内容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活中,所占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太极拳,只在部分大学里才有机会学到。也许,在他们的眼里,这种慢悠悠、软绵绵的拳种是给老年人锻炼身休的,而并不清楚太极拳中所包涵的中国古典文化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开展和深入,各种健身操、健身舞及各种健身器材的普及,提高了人们锻炼的意识,人们已深深地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太极拳面临着机遇,同样也面临着挑战。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有责任把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介绍给我们的学生。

二、太极拳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1、改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太极拳通过意念和呼吸与动作配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练习太极拳能预防心脏病,这是因为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它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疮等有防治作用。

3、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机能。太极拳要求分清虚实,步法稳健,动作轻灵,迈步如猫行,对运动系统尤其是膝关节、双脚的骨骼、肌肉、韧带是很好的锻炼。

4、具有健美作用。太极拳的顶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开胯、敛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练习时的腰部旋转,使练习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

三、对中学开展太极拳教学的展望 1.加强理论学习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太极拳强调“以心使身”、“以意识引导动作”,它要求身内外充分轻松,思想安静专注,用意而不用拙力,使每一动作始而意动,继而内动,而后形动,亦即每一动作之前,先有该动作之想象,随之内脏、骨骼、肌肉群向预定之方向做好安排,后使每一举手投足都做到“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使学生明白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含义。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先有其意而习其形,那么达到形似只是水到渠成,会出现不求形似而有形似的效果,否则将欲速而不达,会使动作成为机械式的体操,有形而无神,与“形神兼备”相去甚远。重视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特征的理解,学生会在学习初期就能有意识感觉太极拳,使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化主动。

2.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太极拳运动特点较多为舒适缓慢,但对于没有这样运动体验的学生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演练时的慢速进行教学,一方面学生对动作的路线掌握不够清楚,另一方面会让初学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适时采用“慢拳快教”教学法则能将路线复杂、方向多变的动作简单化,使学生对动作一目了然,增强对学习太极拳的信心。“慢拳快教”的方法可以体现在:先下肢后上肢,先分解或组合,把运动路线在快速的情况下向学生讲解清楚,并加以练习,当动作基本掌握以后再将练习的速度慢下来,慢至正常的演练速度。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动作。

3.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加强感知训练。循序渐进是太极拳教学中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在太极拳教学中,通过有效教学方法和合理手段。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完成教学任务。

依据体育心理学的理论:“要学会或完成一个身体运动,必须首先建立这一动作的本体运动感知觉。人们依靠本体运动感知觉,去学习运动技能,通过体育运动提高本体运动感知觉。”而太极拳又是非常讲究个人体悟的。初学者先通过一些基本动作体会身体各部位在“太极拳运动状态”下的运动感觉,会加快初学者掌握太极拳运动的速度。因此初学者首先找到练习太极拳动作的本体感觉,然后,依靠感知觉去逐步接受太极拳运动“用意不用力”等练拳要求就比较容易了。

4.鼓励学生课外练习,与终身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太极拳教学的重点是练,光学不练,起不到好的效果。往往会导致:“教过,学过,过段时间似风吹过。”在学生基本掌握全套动作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加以强化练习。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进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校体育文化,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有利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踏入社会,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扎实的基础。使教与学有效地结合,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太极拳教学总结 篇2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以健身修心、技击防身、保健防病为核心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体育项目。太极拳尚柔,主静,柔缓的动作能循序渐进的增加力量、灵敏、耐力、协调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在保护身体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强身健体,不至于造成急慢性运动损伤,是作为终身体育运动锻炼的最佳项目,更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太极拳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借助新媒体,通过实际课堂教学互动、分享、小组间的讨论等学生喜欢参与的方式,建立从拳理中体悟身体感觉的学习主题,学生通过体悟、分享、提炼出技术方法并寻找到与技术方法契合的自身身体感觉。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太极拳文化,丰富学生自身的生活和文化体验,使太极拳与年轻一代生活和学习需求之间建立精神联系;让太极拳“活”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和构建稳固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民族感情,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拓宽视野,更好地弘扬中华武术精神,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2 探索太极拳深度学习新模式

以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稳、轻、缓、圆的动作特点入手,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互动、游戏、分享、攻防技击和自身体悟的方式寻找太极拳的身型特点、动作方法和技击内涵。

2.1“听”太极拳——从好奇心和身体感觉入手

2.1.1 入静,静心才能体会真实的身体感觉。

太极拳是大脑意识支配下的整体运动,用意识引导动作,边想边做,意动与体动完美结合,凝聚心神,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感觉,给感官和身体专注的机会,在与自己的深度联结中,意念和专注力放在肢体动作上,专注于现在,专注的动,向内探求静的力量,让学生充分体会专注的快乐,然后慢慢形成习惯,既健身,健心又健脑。

方法一:聆听舒缓的流水声、鸟儿轻柔叫声等大自然声音的音乐(中国古典音乐或纯音乐等),教师用温暖、轻柔的声音引入、提示和带领学生,专注于自然呼吸,腹式呼吸进入静定状态,让自己的身心缓慢进入到放松的状态,建立身心的联系。排除杂念,帮助舒缓放松心情,深度静心,进入到当下的情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时间可以是五至十分钟。

方法二:以游戏的方式:例如:(1)木偶游戏:两个人一组,甲用手指点在乙的身体的任何关节上,乙要随着甲的手动起来,点到哪,哪就动,节奏可以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2)画圆游戏:两人一组,两脚与肩同宽,微屈膝,全身放松,两脚平实,背对背互相贴靠但又能自主站立,一人主动用髋带动腰部(然后依次是颈部、肩部、胸部等等)画圆(或平圆或立圆)或画“8”字,另一人放松听劲并跟随运动,节奏由慢到快,然后由快到慢。

方法三:以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等健身气功的方式:随着音乐和缓慢的动作,逐步慢慢寻找如何在动中,很安静,专注的控制、感知自己的身体。

2.1.2 寻找重心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以小组合作和个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用身体去表现这个主题,并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在不同的身体姿态中找到平衡——稳的身体感觉。找到自己身体每个部分最舒适角度和位置的感觉——身型。找身体感觉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好奇心与兴趣。例如:(1)用身体姿态做出各种字母、英语单词(或汉字)的形状,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依次分组展示创意和身体能力。(2)运用除了双脚以外的任意两点支撑,并且尽量保持身体其他各个关节处于自然伸直舒展的状态,并保持一段时间。(3)运用肢体动作展示出雪花的形状和在空中飘落的姿态等等。

2.1.3 实践太极拳拳理

从太极拳深层核心拳理入手,运用意识引导肢体动作诠释太极拳理,用自己的理解和身体能力找到自己感觉舒适正确的动作姿态。体悟肢体动作,领悟太极拳意境。“立如平準,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静若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周身节节贯穿”“身备五弓”同时“曲中求直”。采用分组实践,研讨的方式体悟太极拳理,然后以TED的模式分享、阐述小组成果。在教师的引导下提炼总结出太极拳基本身型和太极拳特点。运用太极拳桩功弓步桩、虚步桩、马步桩深度体验太极拳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屈膝坐腿的身型特点;运用太极步(前进、后退、横移)体验寻找稳、轻、缓、圆、松、静的太极拳特点,并用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先进行互相纠正,逐步掌握太极拳运动规律及核心。

2.1.4 掌握太极步——再次体悟稳、轻、缓、圆等特点

太极拳步型、步法是平衡、稳定和支撑、调节全身重心稳定的根基,通过团队合作和比赛等趣味性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身体功力和心理能量。

方法一:两人一组模拟攻防实战练习,一人练习进攻的步法,另一人练习与之相对应的防守的步法,控制重心平稳,慢,轻,保持身型。放松肢体,借地面之推力和腰髋的带动迈步,轻轻用脚跟点地落稳后,用后腿之推力向前行云流水般的慢慢移重心,换重心时两脚的虚实变换是渐进的变成弓步或虚步。可以采用快、慢两种节奏的方式,快节奏的攻防有助于提高动作和反应速度,有助于掌握准确时机、合理的距离。慢节奏有助于提高动作规格和对动作内涵的领悟。快慢节奏的结合有利于保证练习质量和趣味性。

方法二:二路或三路纵队太极步准备姿势站好,后面同学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面,练习太极步法,重心始终平稳,不忽高忽低。可以结合音乐,跟着音乐节奏集体做,或者指定负责人喊口令,比赛哪路纵队的“龙舟”速度慢,重心稳。

方法三:全班同学围成一个闭合圆圈,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太极步站好,跟着音乐节奏(或快或慢)或者教师的口令练习太极步法(前进,后退,横移),放松静心感受前面或后面同学动作并跟随,细心体会迈步弧形路线。

这一阶段的练习既巩固基本功,又练习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了上课氛围和效率。

2.2“用”太极拳——用中学,学以致用是核心

当学习一门知识或技能时,如果感觉离自己的生活遥远,又不能带来实际帮助,就会缺乏动力基础,慢慢失去兴趣。大学生对攻防技能特别感兴趣,在太极拳套路教学中,结合运用攻防实践和演练有助于学生深切感知动作路线、应用方法和劲力发放感觉,练用深度融合,构建学习体验,学以致用。在单式的教学中采用攻防结合的方法,两个人一组一人主动进攻,另一人根据对方的进攻动作化发。在喂招与拆招的实践中一组一组去学习,在攻防实用中学习,亲身实践提炼出可行合理的动作路线和方法,剔除掉不可行不合理的动作方法。

攻防技击可以采用快、慢两种动作节奏练习:快速做动作,明确攻击防守方向,合理的角度方位。慢动作体会身体肌肉的细微感受和自己控制动作的感受,包括弧形路线的体会。双手双脚躯干五弓整体配合。找重心配合、找虚实、找到平衡和对称。

攻防技击演练就是一方喂招(采用与对方动作相对应的动作攻击),另一方拆招(使用符合攻防规律,时机准确的动作防守反击),双方如临敌格斗,诱发出准确的动作规格和动作节奏,从而领会动作的攻防含义和意蕴。

2.2.1 单式对练

例如:(1)两人一组右(左)双手捋按式:双方右(左)手腕部互搭,左(右)手扶于对方的肘部。一方推按另一方右(左)臂,另一方身体右(左)转,向右(左)捋带化解后推按对方右(左)臂,对方身体右(左)转,向右(左)捋带引化,依次循环。(2)两人一组一方转身右(左)蹬脚、另一方左(右)搂膝拗步:一方右(左)脚蹬踢另一方腹部,另一方拗步下搂,格挡开其右(左)腿后左(右)弓步,右(左)掌前推。

2.2.2 实战演练

例如:搂膝拗步的用法:一人右直拳攻击胸部或头部,另一方出右脚,同时右手握住对方腕部,向右侧引带,用左掌击打其面部。

2.3“悟”太极拳——终极目标

深度观照、内观自己的肢体,在舒服自由的关节角度中伸展,延展,放松。内在心境与动作深度融合,保持专注,找到自己的身体感觉。准确的感知自己的身体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唤醒心灵活动,耐心、愉快,动作舒缓而细致的相互和谐的发生作用。

把动作的动作方法和发放劲力与用法和身体感觉充分的融合起来,技击与健身,身体感觉与意气运动充分融合,根据学习的单式动作和身体感觉自主编创组合套路,并在新媒体上随时随地学习规定套路。简化24式太极拳,42式综合太极拳。并以组为单位配合音乐进行演练。

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分享的方式通过新媒体学习规定套路,最后以小组TED的形式进行讲解与总结交流。

2.4“炼”太极拳——激发人体潜能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是达到大学生的锻炼运动量和练习太极拳技术必要的基础条件;是大学生健身,养身及增强技击能力的有力策略。太极拳对练习者的体能素质有比较全面的要求,而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是发展大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是身体内在组织有效协调和完美控制肌肉能力的必由之路。

现在普通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只是一小部分,多数大学生平时不进行体育锻炼。在学习太极拳的初级阶段,缺乏对身体重心的控制和运用能力,腿部力量不足,通过基本功训练,全面提高和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同时更好的释放年轻生命旺盛的精力和身心压力。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练习的主要身体部位是腰部、腿部、肩臂部、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基本功和基本动作锻炼的身体素质是柔韧、周身协调、平衡、力量、速度、耐力等。练习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分层分组比赛和团队游戏的组织方式,力争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锻炼当中。逐步提高对自身肢体动作控制的能力和运动感知觉。

2.5 专注于太极拳——回归身体

2.5.1 专注于身型的感受

带上呼吸,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用身体的每个部分来尽量放松的感受身体。找气沉丹田的感觉;找虚灵顶劲的感觉;找立身中正、屈膝松腰的感觉;找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的感觉;专注于对自身身体的充分感知,重心下沉,同时放松,放长延展身肢,去僵求柔。在身体活动中去真正体验、认识自己。

2.5.2 专注于掌控身体的能力

(1)配合舒缓音乐,根据缓慢的节奏举起和放下手臂、腿(屈膝,直膝)、俯身、仰身、提髋、沉髋、转腰等动作。慢慢轻轻匀速举臂,举腿,俯身,仰身或提踵,然后慢慢匀速落下,身体尽量放松,感受手臂、腿、躯干等身体部位的重量,感受肌肉控制身体的力量。(2)两人一组,一人手臂毫不用力,另一人托着对方的手臂缓慢举起与放下,细心体会肌肉用力、不用力和合理经济用力的感受,找到掌控身体姿态(身型和维持动作)紧张与放松的最适宜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3]顾留馨.太极拳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4]闫民.身体观视阈下太极拳的哲学意蕴[J].体育科学,2015(2):90-95.

浅谈太极拳教学中的游戏教学 篇3

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型培训教育模式。将其运用于太极拳教学中,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提高体能,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太极拳课中既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太极拳课拓展训练游戏运用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流派,流行于各地,很受人们的欢迎。太极拳是根据我国古代阴阳哲学的原理而命名的拳术。所有动作的开合、起落、进退、刚柔、蓄发、顺逆、虚实、曲直等,无不和谐地体现出阴阳对立与统一的辩证规律。太极拳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太极拳教学时引入拓展训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喜爱,对学生的各项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一、拓展游戏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

1.增强太极拳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太极拳教学主要以单操式训练为主,往往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一个动作来体会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拔背等,经常练习学生就失去了练习的兴趣,而拓展游戏是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利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处于一个从未经历过的既陌生好奇又充满合作氛围的环境中,在短时间内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太极拳课的教学内容中去,达到更好锻炼的目的。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以往的太极拳课枯燥无味,每次教学内容都以基本功为主,踢腿、虚部、仆步等的练习,主要以个人练习为主,让学生不能提起精神和注意力。拓展游戏的注入必定改变了上课的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意识。拓展游戏特有的氛围使每个人都能敞开心扉,建立彼此的信任、理解和关爱,让学生明白想要成功是与他人的合作分不开的。

3.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太极拳教学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练习,较少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培养。而拓展游戏的引入,采用情景教学的形式,教师负责把要学习的内容、攻防意识讲述清楚,其他的都是学生自主去进行,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为教学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这就跟传统教学形成了鮮明的对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特定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真正认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自信。同时,在游戏的开始和事后总结交流中,教师也会引导学生说出完成游戏的感受和原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二、拓展游戏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提高课堂气氛。体育课的内容通常分为三部分:准本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1.在准本部分活动中的运用

在太极拳课教学准备部分中,要让学生把筋骨拉开,身体活动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易的、运动量小的拓展游戏代替慢跑、徒手操等传统形式,使学生心理状态达到兴奋,为接下来的太极拳专项技术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如“松鼠大树”“龙打尾”等游戏,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活动身体的各部分,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

2.在基本部分活动中的运用

在课的基本部分中,通过专门性的游戏内容,组织学生反复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快速的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动作,使身体素质得到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准确的领会技术要领,并且在游戏中为了集体的荣誉,学生们会主动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并且会即使纠正错误动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可以以专项技术学习游戏和综合性练习游戏相结合,避免单一的练习方法,同时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情绪。通过游戏激发练习的热情和渴望,有助于提高对技术的理解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3.在结束部分活动中的运用

体育课结束部分主要任务是以放松整理活动为主,太极拳课也是如此,目的是尽快消除课后身体、心理产生的疲劳,使机体得以恢复。运用拓展游戏中一些小型多样的活动形式,可通过变换练习环境、形式和条件,有利于克服疲劳感,起到放松整理的作用。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既达到放松、恢复的目的,又达到愉快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目的。

三、结束语

采用游戏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紧密围绕教学的目的、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内容,合理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使游戏教学与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有机结合,使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让拓展游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出拓展游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佳.拓展游戏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

太极拳比赛总结 篇4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太极拳比赛圆满结束

5月15日下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太极拳比赛在我院体育场拉开帷幕,本次比赛是由体育部主办,院太极拳协会协办的面向全院学生的一场竞技赛事。赛前,院太极拳协会进行了动员宣传,本次比赛共有200多名学生参加比赛。经过几轮的竞技较量,最终数控11133班级董竞同学获得了第一名,电气21131班级杜涛同学获得了第二名,电气21131班级高翔同学获得了第三名。院工会主席、体育部党支部书记常华老师、体育部主任任华宝元老师给获奖的选手进行了颁奖。比赛获得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近年来,体育部开展的专业体育教师进社团的活动以来,为学院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导,使得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体育部 王坤)

太极拳练法的总结 篇5

这是对拳不在拳而在于法的举例说明,太极拳的流派本人看来是不同练法的体现,赵堡太极拳强调以外带内,所谓的代理,推手法以轻搭为主,多练的是沾粘连随之法,法人多在这期间进行。

陈氏太极拳练法上强调缠丝劲和发力,推手有轻沉两种,一练沾粘连随一练找劲发劲,技击练习有单式练习,和多种器械练习如抖大杆子,缠丝杠等。

杨式太极拳主练松柔,强调以心法找意气以意气催动外形运动,推手练习轻柔为主,劲力内敛,心法多为秘传,不得法者很难练习。

武式太极拳主要以身法和内形训练为主,以推单氏和喂劲的方法去体会内劲的出现和运行,待有了劲感后再将其带入拳架盘练中,再把盘架子的不通畅的地方在推手和喂劲训练中寻找和练习使其达到由拳架到推手,由推手到拳架高级阶段的过程,在拳架学习上主张先学架子,再定架子。单式练习和单推练习多。

吴氏太极拳练习主要强调乾坤架子,一趟快架子一趟慢架子,从松柔入手,拳架推手相辅相成,有接劲和喂劲训练方法,推手练习方法很丰富,拳架追求松空松无。内功训练上,通过气功练习来提供功力和技击功法。

太极拳协会2010年总结 篇6

在县体育局和县老年体协的领导下,我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县老年人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为老年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组织全体会员和周边群众,开展以太极拳为主的系列健身活动,使大家收到身心愉快,身体健康的效果。现将一年来我协会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搞好换届选举,组建一个团结、奋进的班子。

今年五月,我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任期届满,需进行换届选举工作。为此,我们于三月份召开第三届理事会议,酝酿换届事宜,并物色新一届协会班子人选;五月份,各站选出主席换届会议的代表。

经县老年体协同意,我协会于6月23日召开换届选举会议,到会代表33人。县老年体协XXX主席、XXX常务副主席等领导到会指导。通过民主协商推荐,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会由13位理事组成。接着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议,选举出XXX为会长,XXX、XXX为副会长,聘请XXX为名誉主席,XXX为顾问。

一年来,理事会成员团结协调,关心协会工作,大家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热心为会员服务,为建设团结、和谐、健身、快乐的太极拳协会而努力。

二、认真抓好本协会的体育健身工作。

1、充分发挥辅导站的作用,组织会员开展健身活动。我们 1

协会是个有三百多位会员的大协会,分属五个辅导站,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为了方便管理,我们五个辅导站的站长都由理事兼任,正副会长分工联系1-2个辅导站,协助抓好辅导站的工作。站长是辅导站的带头人,他们坚持天天早上准时组织会员们锻炼,不辞劳苦,热心为会员们服务,深得会员们爱戴。

2、发挥辅导队伍作用,抓技术、抓培训,提高技艺。我们协会组成一个教练组,有五位教练员,他们分布各辅导站,各辅导站还有3-5名技术辅导员。这是一支强大的技术队伍,我们协会在抓好骨干班培训外,名位教练员还协助各站辅导员抓好站里的培训辅导工作。今年协会办骨干班四期,五个辅导站办普通班22期。全协会共办班26期,受训人数达一千人次,提高了会员们的技艺水平。

3、发挥积极分子的作用,支持协会和辅导站的工作。我们协会各辅导站都有一批热爱集体、热心公益、团结友爱的好会员。他们非常支持协会和站里的工作。如主动打扫活动场地卫生,帮助拿机、收机,带头为站集体、为灾区捐款,帮助生病、有困难的拳友等等。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太极拳协会才能成为一个团结、和谐、健身、快乐的集体。

三、积极备战XX市第七届老年运动会,争创佳绩。

XX市第七届老年运动会于今年11月上旬在市体育馆召开,这是我们老年人的体育盛会。当我们接到通知后,班子非常重视,立即召开全体理事会议,研究组队和训练事宜。我们从三百多位

会员中,挑选一批身体素质好、技艺高、协调性好的会员,分别组成太极拳(剑)队和柔力球队,每队12人,各队都配有领队和教练,集训时间从8月1日开始,每天早上6:40-8:00时,直至11月初比赛。集训时,队员们积极性高、纪律性强、训练刻苦,虽然集训时间长达三个月,但大家毫无怨言,大家都抱着一个心愿:练好本领,争创佳绩,为XX争光。

为了提高竞技水平,我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请来了XX市柔力球总教练XXX老师来指导柔力球;请来了XX市太极拳教练XXX等老师来指导太极拳(剑),使大家受益匪浅。

10月24日,我们柔力球队到XX站交流学习,XX站的太极拳队也来我协会交流。通过互相交流,加深了相互了解,提高了应变能力和技艺水平。

在XX市第七届老年运动会上,我协会运动员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夺得了太极拳比赛第二名、太极剑比赛第三名、柔力球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为XX人民争了光。

四、为社会服务,推广太极拳。

1、与挂勾镇联系,举办太极拳培训班。今年五月份,我们先后二次到XX镇,培训辅导该镇太极拳队(三十多人),他们训练很认真,进步很大,在六月二日全县老年体育工作现场会上表演非常成功。XX镇也是我们的挂勾镇,我们经常保持联系,六月二十一日,我们参加了该镇太极拳馆的开馆仪式,与该镇老

年体协领导交流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情况。

2、为县城单位办太极拳培训班。今年4月19日至6月5日,我们为县XX局举办了一期24式太极拳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有40多人。通过培训,使大家初步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提高了对太极拳强身健体的认识,十二月份至春节前,我们还安排对XX局在职干部举办一期太极拳培训班,在县城机关中推广太极拳。

五、完成县体育局和老年体协布置的各项任务。

一年来,我们在组织好本协会会员健身同时,积极完成县体育局和老年体协布置的各项任务。

1、响应号召,为玉树灾区捐款。我协会会员积极响应县老年体协号召,踊跃为玉树灾区捐款,共捐人民币10620元,是县老年体协下属协会中捐款最多的一个协会。

2、积极排练,在全县老年体育工作XX现场会上表演太极双环。

3、组织本协会120位会员参加“千名老人迎省运慢步跑”活动。

太极拳教学总结 篇7

太极拳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体育保健项目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但由于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是慢、柔、连、匀, 而且动作重复较多与大学生年轻、活泼、好动的特性格格不入, 致使不少学生非但不能领会到太极拳的精华所在, 甚至一些学生期末很难完成整套动作。

笔者认为:运用非正式群体在体育课中进行分组教学,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使太极拳教学过程在一个良好的群体氛围下进行, 可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 使体育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化。

1 实验对象与时间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通过对湖南科技大学2007级化学化工 (1) 班和建筑学 (3) 班两个班的男生进行实验研究, 每班30人。

1.2 实验时间

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 为期三个月。

2 研究方法

2.1 教学实验法

从2007年10月新学期开始, 对湖南科技大学2007级新生随机抽取2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同一教学内容二十四式太极拳分别进行实验教学, 其中在化学化工 (1) 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建筑学 (3) 班采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模式, 并制订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2.1.1 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组合

实验在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的太极拳课进行 (每周二学时, 共十四周, 计二十八学时) , 对同一教学内容分别进行实验教学, 其中在化学化工 (1) 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建筑学 (3) 班采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模式, 并制订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其中参考建筑学 (3) 班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情况, 把实验班30名学生分为3个小组, 每组10名学生。各组间按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基础情况等合理搭配, 以保证各组成员条件相近, 便于开展有趣的教学训练和激烈的竞赛活动。

2.1.1.1 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组合的教学方法

A 授课的基本形式:每次上课教师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及目标, 进行统一的准备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 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本次课内容和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及掌握基本的练习手段。然后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的学习手段, 进行自由的学习训练, 并定期更换学习小组组长, 进行角色互换的训练。各组内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观摩辅导。教师发现个别或普遍性技术问题, 要适时地分别纠正或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对比性引导、启发和示范讲解。

B 开展评比性教学竞赛:教师在课堂上, 依照教学进度、各组学习训练的情绪状况, 适时组织各学习组就一个阶段的组合动作、所学动作进行集体整体间的教学比赛, 以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竞争心理需求, 调控课堂上的练习情绪, 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

C 教学措施的实施和调控:教师在课堂上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学练情绪与课堂气氛变化, 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和抑扬调控。当学生练习情绪低落时, 教师及时地予以语言刺激或组织富有趣味的各种形式的比赛, 以鼓励情绪、激发学习热情;当发现学生开拓出简便易行、效果好的练习辅导方法时, 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 并迅速推广到各练习组中, 以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练习效果;每一次竞赛后, 教师都应召开总结会,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总结, 对每一学习组取得的进步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对表现好的学习组进行表扬, 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对成绩比较差的学习组, 教师应帮助他们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鼓励他们在以后的竞赛中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2.2 测量法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湖南科技大学体育考核规定的测试指标, 对实验对象进实验前测量。

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设计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相关问卷, 对问卷的效度采用了专家效度法, 专家效度85%。对问卷的信度采用了再测法, 时间相隔一周, 相关系数达到了社会学的问卷要求。问卷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2.4 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中测定的数据都经office2003中的excel软件分析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

表1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进行体质测试所测得的数据,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两班学生情况基本相同, 各组指标经统计学分析, 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过整套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的学习后, 从表2、表3中我们发现, 实验组学生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的动作规格完成分、动作的演练水平分等诸多方面, 其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经统计检验差异显著。这表明在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教学中, 采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效的。同时, 在课堂上我们还注意到, 实验组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参与度、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独立思考能力、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同学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集体荣誉感等许多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另外在对学生课程结束后的教学效果的调查中 (见表4) , 我们发现太极拳课程采用非正式分组教学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在学习中很快的掌握太极拳基本的动作, 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2 实验讨论

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是慢、柔、连、匀, 而且动作重复较多与大学生年轻、活泼、好动的特性格格不入。采用非正式群体教学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3.2.1 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大多数同学刚进入大学后, 急于获得同学的认可和朋友的支持, 满足他们的荣誉感, 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满足求知的欲、发展认知兴趣等。而在非正式群体教学中突出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师主导型教学形态, 使教学的重点落在了学生主体的学上, 易满足学生积极、独立、主动学习的“学”上, 而且在学生自己主导的学习里面很容易得到老师的赞同与支持,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定期更换学习小组组长, 进行角色互换的训练中, 每位同学都会有一种责任意识, 从而促进课堂积极的学习氛围。

3.2.2 顺应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大学阶段是年轻人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通过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的实践, 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中认识他人并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在学习中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同时在学习中也能通过自我比较、自我反省和学习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3.2.3 有利于培养学生协同竞争的素质

这一教学法可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形成了一个有明确责任的团体, 在学习中得到了人际关系的满足,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相互激励、战胜困难、相互协作、竞争取胜的信心及进取精神。

3.2.4 符合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特点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教学过程中, 人际关系的最佳模式是以教师为相互交往的中心, 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采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法, 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 小组成员因为是根据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情况分到一起的, 他们在练习时更容易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有利于相互合作,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练习的效果。

3.2.5 有利于教师获得及时的教学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控

通过每一次的教学竞赛, 教师能及时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 有利于及时改进教学与指导的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而每一次的赛后总结, 使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改进、强化、巩固所学的内容。

3.2.6 有利于增加课的练习密度

课上绝大部分时间是以有序的分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因而节省了一些组织教学的时间。有利于增大学生的课堂练习密度, 便于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 及时恰当地评定学习效果, 发挥其正确指导的保证作用。

3.2.7 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主动学习、相互激励, 为了集体的荣誉而达到竞争取胜的目的, 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兴趣, 提高了体育运动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并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4 结论和建议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法进行教学, 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满足大学生寻求友谊的社会需求, 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条件, 非正式群体成员心理相融, 相互吸引, 他们在练习时更容易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有利于相互合作,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练习的效果。运用非正式群体分组进行体育教学, 能提高团体凝聚力, 有利于创造团结向上的体育课堂气氛, 为提高教学效果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尽可能地创设条件, 满足学生的合理社会要求,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在分组练习时, 重视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作用, 提倡互帮互学、相互协作, 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各方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2:186-189.

[2]陈福刁.分组教学比赛学习在武术选项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107-108.

太极拳教学要循序渐进 篇8

太极拳教学中的“序”,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太极拳有阶段之序

王宗岳说:“由招熟渐悟懂劲,由渐悟懂劲阶及神明。”你在完成“招熟”的教学任务后,就要进入“懂劲”教学,最后才能引导学者向“神明”阶段迈进。此外,太极拳教学中还有不少分阶段的说法,如“三阶九层论”、“四阶论”等,都是太极拳教学中所应有的“序”。

二是太极拳有功法之序

太极拳有三大功法:基本功法(太极桩等)、套路功法(套路)和运用功法(推手、散手)。三者构成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有机整体。教拳,特别是从事技击拳的教学者,要循着这个“序”进行教学,不能永远停留在套路教学上。

三是太极拳有内、外之序

太极拳是内家拳,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炼精气神”,开始教拳时要从外在的东西“筋骨皮”,即运动系统的运动开始,然后要逐步过渡到内在的东西“精气神”,即呼吸运动、意识运动的教学,内在的“精气神”练好了,又要强化外在的“筋骨皮”,使内在与外在相结合,循环往复,促使外与内在不断交替中强化,内外结合方能致用。只讲内,或只讲外,是不符合太极拳的拳理要求的。

上一篇:关于班级励志格言有哪些下一篇:体育专业个人实习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