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精选8篇)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篇1

DL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人员、环境、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的安全要求,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应急处理的相关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并网型风力发电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2900.53 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6096 安全带测试方法

GB 7000.1 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19155 高处作业吊篮

GB/T20319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 26164.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26859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74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741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969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 5284 履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DL/T 5250 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风电场输变电设备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3.2坠落悬挂安全带

高出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坠落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3.3飞车

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失效,风轮转速超过允许或额定转速,且机组处于失控状态。3.4安全链

由风力发电机组中药保护元件串联形成,并独立于机组逻辑控制的硬件保护回路。4 4.1风电场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4.2风电场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和社会安全事件类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5基本要求

5.1人员基本要求

5.1.1风电场工作人员应没有妨碍工作的病症,患有高血压、恐高症、癫痫、晕厥、心胀病、美尼尔病、四肢骨关节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的人员,不应从事风电场的高工作业。

5.1.2风电场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熟悉风电场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理及处理方法,掌控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5.1.3风电场工作人员应掌握坠落悬挂安全带(以下简称“安全带”)、防坠器、安全帽、防护服和工作鞋等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具备高处作业、高空逃生及高空救援相关知识和技能,特殊作业应取得相应特殊作业操作证。

5.1.4风电场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触电、窒息急救法,熟悉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安全工器具和检修工器具。

5.1.5外单位工作人员应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了解和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并经过考试合格证方可开展工作。

5.1.6临时用工人应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后,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5.2作业现场基本要求

5.2.1风电场配置的安全设施、安全工器具和检修工器具等应检验合格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风电场安全标志标识应符合BG2884的规定。

5.2.2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应设置“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标示牌;基础附近应增设“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警示牌;塔架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指令标识;36V及以上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5.2.3风力发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位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机组内易发生机械卷入、轨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定点、高空应急逃生定位点、机舱和部件起吊点应清晰标明;塔架平台、机舱的顶部和机舱的底部壳体、导流罩等作业人员工作时站立的承台等应标明最大承受重量。

5.2.4风电场场区各主要路口及危险路段内应设立相应的交通安全标志和防护措施。

5.2.5塔架内照明设施应满足现场工作需要,照明灯具选用应符合GB 7000.1的规定,灯具的安装应符合BG 50016的要求。

5.2.6机舱和塔架底部平台应配置灭火器,灭火器配置应符合GB 50140的规定。

5.2.7风电场现场作业使用交通运输工具上应配备急救箱、应急灯、缓降器等应急用品,并定期检查、补充或更换。

5.2.8机组内所有可能被触碰的220V及以上低压配电回路电源,应装设满足要求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5.3安全作业基本要求

5.3.1风电场作业应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对雷电、冰冻、大风、气温、野生动物、昆虫、龙卷风、台风、流沙、雪崩、泥石流等可能造成的危险进行识别,做好防范措施;作业时,应遵守设备相;5.3.2风电场升压站和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安全工;5.3.4安全工器具和个人安全防护装置应按照GB 26859;5.3.5 风速超过25m/s及以上时,禁止人员户外作业;攀登风力发电机组时,风速不应高于该机型允许登塔风速,但风速不超过18m/s及以上时,禁止任何人员攀爬机组。

5.3.6雷雨天气不应安装、检修、维护和巡检机组,发生雷雨天气后一小时内禁止靠近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有结冰现象且有掉落危险时,禁止人员靠近,并应在风电场各入口处设置安全警示牌;塔架爬梯有冰雪覆盖时,应确定无高出落物风险并将覆盖的冰雪清除后方可攀爬。5.3.7攀爬机组前,应立即随手关闭;随身携带工具人员应后上塔、先下塔;到达塔架顶部平台或工作位置,应先挂好安全绳,后解防坠器;在塔架爬梯上作业,应系好安全绳和定位绳,安全绳严禁低挂高用。

5.3.8出舱工作必须使用安全带,系两根安全绳;;顶部栏杆作为安全绳挂钩定位点时,每个栏杆最多悬挂;5.3.9高处作业是,使用的工器具和其他物品应放入专用工具袋中,不应随手携带工作中所需零部件、工器具必须传递,不应空中抛接;工器具使用完后应及时放回工具袋或箱中,工作结束后应清点。

5.3.10现场作业时,必须保持可靠通信,随时保持各作业点、监控中心之间的联络,禁止人员在机组内单独作业;车辆应停泊在机组上风向并于塔架保持20m及以上的安全距离;作业前应切断机组的远程控制或换到就地控制;有人员在机舱内、塔架平台或塔架爬梯上时,禁止将机组启动并网运行。

5.3.11机组内作业需接引工作电源时,应装设满设满足要求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工作前应检查电缆绝缘良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可靠。

5.3.12使用机组升降机从塔底运送物件到机舱时,应使吊链和起吊物件与周围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将机舱偏航至与带电设备大安全距离后可起吊作业;物品起吊后,严禁人员在吊物品下方逗留。

5.3.13严禁在机组内吸烟和燃烧废气物品,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品应统一收集和处理。6安装

6.1一般规定

6.1.1风力发电机组装起重作业应严格遵循DL/T 5248、DL/T5250和GB26164.1规定的要求。6.1.2塔架、机舱、叶轮、叶片等部件吊装时,风速不应高于该机型安装技术规定。未明确相关吊装风速的,风速超过8m/s时,不宜进行叶片和叶轮吊装;风速超过10m/s时,不宜进行塔架、机舱、轮毂、发电机等设备吊装工作。

6.1.3遇有大雾,雷雨天,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或起重驾驶人员看不见起重指挥人员等情况时,不应进行起重工作。

6.1.4吊装场地应满足作业需要,并应有足够的零部件存放场地;风电场道路应平整、通畅,所有桥涵、道路能够保证各种施工车辆安全通行。

6.1.5机组吊装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牌,在吊装场地周围设立警戒线,非作业人员不应入内。6.1.6吊装前应正确选着吊具,并确保起吊点无误;吊装物各部件保持完好,固定牢固。6.1.7在吊绳被拉紧时,不应用手接触起吊部位,禁止人员和车辆在起重作业半径内停留。6.1.8 吊装作业区有带电设备时,其中设施和吊物、缆风绳等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GB 26860的规定,并应设专人监护。吊装时采用的临时缆绳应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并确保足够强度。

6.1.9塔架、机舱就位后,应立即按照紧固技术要求进行紧固。使用的各类紧固器具,应经过检测合格并有检验合格标识。

6.1.10机组电气设备的安全应符合GB 50303的规定要求。6.1.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取可靠地安全措施,并应符合JGJ46的要求。6.2塔架安装。

6.2.1塔架安装之前必须先完成机组基础验收,其接地电阻必须满足技术要求。

6.2.2起吊塔架时,应保证塔架直立后下端处于水平位置,并至少有一根导向绳导向。6.2.3塔架就位时,工作人员不应将身体部位伸出塔架之外。

6.2.4底部塔架安装完成后应立即与接地网进行连接,其他塔架安装就位后应立即连接引雷导线。

6.2.5在塔架的安装过程中,应安装临时防坠装置。如无临时防坠装置,攀爬塔架时应使用双钩安全绳进行交替固定。

6.2.6顶端塔架安装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机舱安装。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完成机舱安装,人员离开时必须将塔架门关闭,并采取将塔架顶部封闭等防止塔架摆动措施。6.3机舱吊装

6.3.1起吊机舱时,起吊点应确保无误。在吊装中必须保证有一名人员在塔架平台协助工作。6.3.2机舱和塔架对接时应缓慢而平稳,避免机舱与塔架之间发生碰撞。6.3.3起吊机舱时,禁止人员随机舱一起起吊。

6.3.4机舱与塔架连接螺栓到达技术要求的紧固力矩后,方可松开吊钩、移除钓具。6.3.5完成机舱安装,人员撤离现场时,应恢复定顶部盖板并关闭机舱所有窗口。6.4叶轮和叶片安装

6.4.1叶轮和叶片起吊时,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吊具。

6.4.2起吊叶轮和叶片时至少有两根导向绳,导向绳长度和强度应足够;应有足够人员拉近导向绳,保证起吊方向。

6.4.3起吊变桨距机组叶轮时,叶片浆距角必须处于顺浆位置,并可靠锁定。

6.4.4叶片吊装前,应检查叶片引雷线连接良好,叶片各接闪器至根部引雷线阻值不大于该机组规定值。

6.4.5叶轮在地面组装完成未起吊前,必须可靠牢固。6.5其他

6.5.1机组安装完成后,应将刹车系统松闸,使机组处于自由旋转状态。

6.5.2机组安装完成后,应测量和核实机组叶片根部至底部引雷通道阻值符合技术规定,并检查机组等电位连接无异常。7调试、检修和维护 7.1一般规定

7.1.1风力发电机组调试、检修和维护工作均应参照GB 26860的规定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动火作业必须开动火作业票;风力发电机组工作票样式见附录A。

7.1.2风速超过12m/s时,不应打开机舱盖;风速超过14m/s时,应关闭机舱盖;风速超过12m/s,不应再机舱外和轮毂内工作;风速超贵18m/s时,不应再机舱内工作。

7.1.3测量机组网侧电压和相序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并站在干燥的绝缘台或绝缘垫上;启动并网前,因确保电气柜柜门关;

7.1.4检修液压系统时,应先将液压系统泄压,拆卸液压站部件时,应带防护手套和护目眼镜;拆除制动装置应先切断液压、机械与电气连接,安装制动装置应最后连接液压、机械与电气装置。

7.1.5机组测试工作结束,应核对机组各项保护参数,恢复正常设置;超速试验时,实验人员应在塔架底部控制柜进行操作,人员不应滞留在机舱和塔架爬梯上,并应设专人监护。7.1.6机组高速轴和刹车系统防护罩未就位时,禁止启动机组。7.1.7进入轮毂或叶轮上工作,首先必须将叶轮可靠锁定,锁定叶轮时,风速不应高于机组规定的最高允许风速;进入变桨距机组轮毂内工作,必须将变桨机构可靠锁定。

7.1.8严禁至叶轮转动的情况下插入锁定销,禁止锁定销未完全退出插孔松开制动器。

7.1.9检修和维护时使用的吊篮,应符合GB 19155的技术工作温度低于零下20℃时禁止使用吊篮,共工作处阵风风速大于8.3m/s时,不应在吊篮上工作。

7.1.10需要停电的作业,在一经合闸即送电到作业点的开关操作把手上应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7.2调试安全

7.2.1机组调试期间,应在控制盘、远程控制系统操作盘处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7.2.2独立变桨的机组调试变桨系统时,严禁同时调试多只叶片。7.2.3机组其他调试项目未完成前,禁止进行超速试验。7.2.4新安装机组在启动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a)各电缆连接正确,接触良好。b)设备绝缘良好。

c)相序校核,测量电压值和电压平衡性。d)检测所有螺栓力矩达到标准力矩值。

e)正常停机试验及安全停机、事故停机试验无异常。f)完成安全链回路所有元件检测和试验,并正确动作。

g)完成液压系统、变桨系统、变频系统、偏航系统、刹车系统、测风装置性能测试,达到启动要求。

h)核对保护定值设置无误。i)填写调试报告。7.3检修和维护安全

7.3.1每半年至少对变桨系统、液压系统、刹车机构、安全链等重要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测试验一次。

7.3.2机组添加油品时必须与原油品型号相一致。更换替代油品时应通过试验,满足技术要求。7.3.3维护和检修发电机前必须停电并验明三相确无电压。7.3.4拆车能够造成叶轮失去制动的部件前,应首先锁定叶轮。

7.3.5禁止使用车辆作为缆绳支点和起吊动力器械;严禁用铲车、装载机等作为高处作业的攀爬设施。

7.3.6每半年对塔架内安全钢丝绳、爬梯、工作平台、门防风挂钩检查一次;每年对机组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检测一次;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对避雷系统监测一次,至少每三个月对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充电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一次。

7.3.7清理润滑油脂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避免接触到皮肤或者衣服;打开齿轮箱盖及液压站油箱时,应防止吸入热蒸汽;进行清理滑环、更换碳刷、维修打磨叶片等粉尘环境的作业时,应佩戴防毒防尘面具。

7.3.8使用弹簧阻尼偏航系统卡钳固定螺栓扭矩和功率消耗应每半年检查一次。采用滑动轴承的偏航系统固定螺栓力矩值应每半年检查一次。8运行安全

8.1经调试、检修和维护后的风力发电机组,启动前应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8.2机组投入运行时,严禁将控制回路信号断接和屏蔽,禁止将回路的接地线拆除;未经授权,严禁修改机组设备参数及保护定值。8.3手动启动机组前叶轮上应无结冰、积雪现象;机组内发生冰冻情况时,禁止使用自动升降机等辅助的爬升设备;停运叶片结冰的机组,应采用远程停机方式。8.4 在寒冷、潮湿和盐雾腐蚀严重地区,停止运行一个星期以上的机组再投运前应恢复绝缘,合格后才允许启动。受台风影响停运的机组,投入运行前必须检查机组绝缘,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

8.5机组投入运行后,禁止在装置进气口和排气口附近存放物品。

8.6应每年对机组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一次,电阻值不应高于4Ω;每年对轮毂至塔架底部的引雷通道进行检查和测试一次,电阻值不应高于0.5。

8.7每半年对塔架内安全钢丝绳、爬梯、工作平台、门防风挂钩检查一次;风电场安装的测风塔每半年对拉线进行紧固和检查,海边等盐雾腐蚀严重地区,拉线应至少每两年更换一次。9应急处理

9.1应急处理原则

9.1.1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按照国家事故报告有关要求如实上报事故情况,事故的应急处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9.1.2事故应急处理可不开工作票,但是事故后续处置工作应补办工作票,及时将事故发生经过和处理情况,如实记录在运行记录薄上。9.2应急处理注意事项

9.2.1风电场升压站、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事故处理应遵循DL/T969、DL/T 572、DL/T 741、DL/T 574和DL/T 587等标准的规定。

9.2.2机组机舱发生火灾时,禁止通过升降装置撤离,应首先考虑从塔架内爬梯撤离,当爬梯无法使用时方可利用缓降装置从机舱外部进行撤离。使用缓降装置,要正确选着定位点,同时要防止绳索打结。

9.2.3机组机舱发生火灾,如尚未危及人身安全,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迅速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在机舱内灭火,没有使用氧气罩的情况下,不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9.2.4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立即启动触电急救现场处置方案。如在高空作业时,发生触电,施救时还应采取防止高空坠落措施。

9.2.5机组发生飞车或机组失控时,工作人员应立即从机组上风向方向撤离现场,并尽量远离机组。

9.2.6发生雷雨天气,应及时撤离机组;来不及撤离时,可双脚并拢站在塔架平台上,不得触碰任何金属物品。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篇2

当前现代化进程发展推动下, 社会中能源需求量不断激增, 作为环保可再生能源的代表, 风能的利用受到广泛青睐, 风力发电场的建设规模日趋扩大。然而, 过分关注风电场的建设速度与规模, 在有限的建设周期内很难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这就使得风电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不能得到保障, 起重伤害、物体打击、坍塌事故、车辆伤害以及火灾触电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显然不利于风力发电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从风力发电场施工各阶段的危险源辨识出发, 就风力发电场施工安全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2 风力发电场施工的危险源辨识

从图1可以看出, 当前风力发电场的常规施工构成主要包括升压站、风机工程、送电线路与集电线路以及对端变电站扩建等。通常风力发电场建设周期在8~10个月左右, 这一期间我们也将风力发电场建设划分为基础施工阶段、设备安装阶段以及电气调试阶段等环节, 由于施工作业中的劳动力较为密集, 加之不同阶段施工的特点, 因此其施工危险源的形成也有着各自的差异性。只有切实对不同施工阶段的危险源进行有效辨识, 才能更好地在应急预案中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科学化管理。

(1) 基础施工阶段中的危险源辨识。这一阶段的项目施工主要是以基础面施工为主要内容, 于集电线路和送电线路、风机工程、升压站等处实施基础性开挖以及钢筋绑扎工作, 完善混凝土浇筑环节。尽管基础施工阶段的作业面较大, 然而其施工难度较低, 在同质化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这一阶段施工中的危险源主要表现为钢筋绑扎过程中的金属切割问题、土石方坍塌问题以及相关的设备安全防护问题。除此之外, 由于脚手架失稳或是物料提升造成的倒塌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装配或是维修导致的意外伤害也是基础施工阶段的重要危险源。

(2) 设备安装阶段中的危险源辨识。风力发电施工中的设备安装阶段不同工作流程间的差异性逐渐显示出来, 风机工作作业中开始着手塔筒、叶片以及机舱等设备的吊装, 这就有着潜在的起重危害。与此同时, 大吨位吊车的拆装工作、搬运时的高空坠物以及现场移动也是这一阶段主要的危险源。对端变电站扩建环节, 支构架的组建对于防护措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过程中人员由于没有系好安全绳造成的失稳或是踏空问题也时常发生。集电线路和送电线路方面, 杆塔与铁塔组建过程中的登高、起重等环节也存在金属切割、施工电器安全保护等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3) 组织与调试阶段的危险源辨识。电气调试阶段组网连接工作正式开始, 这一阶段由于施工分界点的模糊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是极为常见的, 因此合理设计施工工序及分界点是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集电线路和送电线路上, 导线拖放、放线走向等不同程度地存在机械伤害的问题, 由于设备缺陷造成的意外伤害以及安全防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导致的高空坠落问题是这一阶段最为主要的危险源。除此之外, 升压站辅助设备施工中的电气危险以及起重危险也是不容忽视的。最后, 电气组织与调试阶段还存在高压设备意外和触电伤害, 它们也构成了风电发电场施工的危险源之一。

(4) 其他危险源辨识。风力发电场的选址一般是风能丰富的区域, 然而却也是极端天气多发的地区, 因此, 针对不同的季节变化和气候条件也有做好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比如防风沙、防雷雨以及野外防火等。

3 风力发电场施工安全对策关键点

3.1 准备阶段的施工安全

(1) 在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场地选择方面应当与吊装需求相适应, 存在足够广阔的零部件存放区域;

(2) 保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牌, 提高安全设施的稳固性;

(4) 严格把控风力发电机吊装设备的质量标准;

(5) 风力发电机安装现场应当配有常用医药用品和对讲机。

3.2 吊装过程中的施工安全

(1) 在吊装施工前人员需要对吊车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 完善吊具选择;除此之外, 还需要对风电机设备进行质量检查, 避免高空坠物的发生。

(2) 安排专人指挥吊装现场, 该指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安装经验, 熟知吊装过程中的信号与手势。与此同时,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也不可忽视, 吊装方案的制定需要起重机械人员与吊装指挥人员共同配合完成, 在此之前还需要对工作任务进行有序交接。

(3) 任何参与风力发电机吊装的人员都需要恪守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故障制度的相关要求, 熟悉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操作流程, 并从施工工艺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出发来提高吊装施工质量。

(4) 针对塔筒上段和机舱之间的安装需要采取连续施工的方式尽可能当天内完成, 这主要是因为夜间停工时的天气变化会直接导致塔筒谐振破坏等问题。

(5) 系好安全带是高空作业人员谨记的内容, 而地面作业人员则应当佩戴好安全防护工具。高空作业的手用工具应当放置于工具袋之内, 严禁高空传递。

(6) 在暴雨及大风等天气过后应当重新检查现场塔筒、叶片及机舱的摆放情况, 切实保证垫木支撑的稳固性。

3.3 场内外运输中的安全对策

(1) 保证风力发电施工现场道路的通畅与平整, 任何道路或是桥涵的施工都应当满足车辆的基本通行需求;

(2) 场内外运输需要先对沿途路况展开必要勘查, 切实了解各道路及桥涵的宽度和实际承重量;

(3) 道路运输对于驾驶人员也提出了一定要求, 除了不能够超载超限、强行超车以及酒后开车之外, 驾驶人员切忌开情绪车和带病开车, 精力充沛和谨慎驾驶是对驾驶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是道路交通运输法规的有效执行过程;

(4) 由于运输性质的特殊, 场内外运输过程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货物脱落等问题的产生。

3.4 消防安全措施的关键点

(1) 消防安全措施应当突出消防领导小组构建的重要性, 并设置专业的安全消防人员, 定期做好相关的安全消防检查工作, 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讲授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 杜绝消防安全隐患。

(2) 施工现场应就明火制度进行完善, 电焊过程必须设有专门的看火人员, 并配备水桶和石棉布等。焊接工作实施前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 确保远离易燃物品。

(3) 严格管理器材及易燃易爆材料, 这些物品的存放应当远离施工现场, 并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语。

(4) 确保各保温材料和安全网与消防安全规定相符合, 杜绝使用可燃材料与易燃材料。

(5) 特殊天气状况施工需要做好防雷放电工作, 机电设备需要设有专人维修, 并配备对应的防雷防雨措施。

(6) 各项电器必须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杜绝电灯取暖现象, 施工完成后必须对施工现场全部电源进行切断。

(7) 保证生活用电与防火规定相符合, 类似食堂燃料等用火都必须经过安全保卫部门的审核批准。

3.5 综合搅拌站与加工厂的安全对策

(1) 综合搅拌站内的栏杆、扶梯等内容都应当与安全规定标准相符合;

(2) 在搅拌机传动系统以及物料提升设备中必须配以对应的防护设施, 维修和保养时必须有联锁断电装置;

(3) 各项防护装置都应当避免粉尘和砂石粉末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 重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4) 清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水体污染问题, 将p H值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

(5) 搅拌站各部件外形尺寸应当与规定标准相符合, 保证各部件的运输性能。

3.6 其他施工安全对策

(1) 根据毗邻建筑、架空线缆以及地下管线的特点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2) 做好脚手架材质与配件的检查工作, 脚手架搭设应当与安全操作规程相一致;

(3) 施工过程应避开冬季施工, 必须冬季施工的项目必须做好相关的保暖与防冻工作;

(4) 起吊等高处作业不应选在雷雨大风天气, 起吊过程中的绳索捆扎应与起吊要求相符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伴随风力发电规模的日趋扩大, 由此引发的事故隐患也不容忽视。从当前风力发电场各个阶段的危险源辨识着手, 积极探讨风力发电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显得尤为迫切。作为项目施工环境与效益的重要保障, 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从项目建设的进度及施工程序出发, 切实将安全问题融入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 狠抓风力发电场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这在提高风力发电施工流畅性与安全性的同时也是风力发电经济效益的必然保障。

摘要:凭借自身清洁可再生、基建周期短、占地投资少以及环境效益高等优势, 风力发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加之风力发电技术趋于成熟, 无论是运行管理还是自动化控制水平都日趋完善, 这也为风力发电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风力发电场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明显上升, 比如起重事故、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等, 积极完善风力发电场施工安全对策成为了现阶段风力发电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风力发电场,施工安全,危险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本粹.浅谈西北电力规划及其定位[J].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8 (02) :14~16.

[2]叶运骅.并网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与策略[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12 (06) :22~23.

论风力发电场的安全管理 篇3

[关键词]风电场;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作为风电场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则显得责任十分重大,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发电厂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调节好生产与提高电能质量的关系,保证发电厂持续高效的发展,才能最终为国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风电场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风电场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和社会安全事件类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1、风电场运行管理的特点

以50MW风电场、单机容量2MW为例,机组台数多达25台,风机分布区域较广,且陆地风电场多建于群山之上,交通极为不便,遇恶劣天气可能无法巡视。而且超过厂家两年质保期后,风电机组可能进入故障频发期,巡视维护工作不到位将极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对设备、人员安全都造成一定的威胁。虽然风电场建设迅猛发展,但是不论从人才储备、管理经验、技术储备、行业管理方面来看,风电行业目前都处在初级阶段。风电场现场运行维护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明显匮乏,且风电场一般地处偏远地区,条件艰苦,很难吸引人才、稳定人员,很多风电场不得不让应届大学生在未经培训的情况下仓促上岗,或者人员配置较少,这已成为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另一大隐患。多数风电场借鉴火电厂运行管理模式,但风电场运行与常规火力发电厂运行区别较大。目前风电场一般有四种运行维护模式:运、维合一的业主管理模式;运行业主管理、维护外委模式;维护业主管理、运行外委模式;运行、维护全部外委模式。但无论那种方式,都存在机组台数多且分散、高空作业多、受各种恶劣的天气影响大等诸多限制,所以照搬火电厂的管理模式并不可取,需要在参考常规电厂管理的基础上,摸索一条适合风电机组特点的管理模式。同时由于风电场几乎都是近几年投产,一般的新能源公司只有2~3年的管理风电场经验,且一般风场管理人员都需身兼前期基建、运营管理等多重角色,所以就造成了风场管理人员一般只忙于建设,往往忽视风场的基础管理,在规制建设、设备基础管理方面往往是管理真空。

2、风电场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工人安全意识仍需加强,监护人形同虚设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习惯性违章不能杜绝,高空作业未带安全带,需要断电作业的工作没有断电,在挂地线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等,监护、检查不到位,这些类似情况在风电场时有发生,而这也为风电场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隐患。风电场设备的档案和修理记录没有及时收好并认真保管导致每次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都没有进行详细地记载这使得风电场在发生一些紧急问题需要抢修时,无法参照以往的维修记录进行故障的排查,每次都需要抽丝剥茧般地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商讨解决的方案,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及维修时间的延误,容易造成设备的重复性故障另外,对一些异动报告、图纸没有及时归档或传达,导致设备发生故障抢修时,误判断、误操作,危害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或者对风险的辨识能力不够,当事故发生后才能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由于发电设备复杂性等各方面的局限导致了发电企业对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要求较高,不能对存在的风险做及时的防范,对于机器设备缺乏专业人才的看管,不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电气设备的管理机构都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管理人员只重视电气设备的维护,而对于电气设备管理方面根本置之不理,这样就没有规章制度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严格管理,也不能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约束。而且,各种操作规范执行不彻底,在工作过程中敷衍了事,出现了事故后无法去追查问题所在。

3、风电场的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落实安全技术保护

风电场的安全管理要有序开展,就必须按照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来做。根据安全管理的要求,风电场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巡检人员进行安全章程的学习,让每一个人心中对安全章程都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在指导自身的工作方面,收效是很大的。当然,这并不是表面的学习任务,而是实实在在有用的安全管理知识,员工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要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进行学习,要会学以致用。风电场的领导在组织员工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生动的案例,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对于相关的知识点也能深入细致地了解,对于安全管理的问题也会产生更为全面的认识。

3.2强化风电场电气技术

在施工中拆除的电线要及时进行处理,用绝缘带包扎带电的线头;高空作业前要检查安全带的牢固程度,检查扶梯有无防滑措施;登高作业时,不能随意往下扔东西,要使用工具袋进行传递。在地面的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并离开施工区2米以上;遇到雷雨或大风天气,要停止一切高空作业;低压架空带电作业时要配备专人监护,并佩戴好绝缘用具;在带电的低压开关柜上工作时,要采取避免短路和接地等措施。电器发生火灾要及时断电,在未断电前,应用四氯化碳、二氧化碳或干砂灭火,严禁用水或普通灭火器。安装的刀闸必須使用相应标准的保险丝,严禁使用其他金属丝替代,避免超负荷后不能自行切断电路,以至于毁坏电器,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金属外壳的电器应使用三脚电源插头,有些电器会因故障出现漏电现象,如果用的是两脚电源插座,人体接触后就有可能被电击,后果将不堪设想;电器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接地有专业人员按转和修理电器设备能否正常运行。

3.3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关键还是要靠好的体制和机制做保障。要积极落实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出台的绩效考核办法,将安全生产单独作为评分项目,大幅度提高分值比重,各级、各单位也要按照考核要求,进一步细化、深化考核内容,将“红线”考核指标具体化并落到实处、细处。要严格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要强化企业各部门之间和职工之间的多重监督,坚持正确的社会导向,促进警钟长鸣。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关系,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4、结束语

本文结合风电场安全管理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而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仍然在人,只有通过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此外,随着风电设备、风电技术以及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风电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国东.电力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探讨[J].企业文化,2014.

2021年发电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4

1、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发电机,其内燃机部分应执行内燃机安全技术的操作程序。

2、作业前检查内燃机与发电机传动部分,应连接可靠,输出线路的导线绝缘良好,各仪表齐全、有效。

3、启动前先将励磁变阻器的电阻值放在最大位置上,然后切断供电输出主开关,接合中性点接地开关。有离合器的机组,应先启动内燃机空载运转,待正常后再接合发电机。

4、启动后检查发电机在升速中应无异响,电刷接触良好,无跳动及冒火花现象。待运转稳定,频率电压达到额定值后,方可向外供电。载荷应逐步增大,三相应保持平衡。

5、发电机开始运转后,即应认为全部电气设备均已带电。

6、发电机运行中应经常检查并确认各仪表指示及各运转部分正常,并应随时调整发电机的载荷。定子、转子电源不得超过允许值。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篇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 408—91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能源部 1991-3-18批准 1991-09-01 实施 总则

1.1 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设备的安全运 行,结合电力生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

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和电气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1.2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要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的作用,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

1.3 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发、变、送、配、农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一切人 员(包括基建安装人员)。

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补充条文,经厂(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 准后执行。

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 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1.4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

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

1.5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5.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约两年一次)。

1.5.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且按其职务和工作性质,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热力和机械部分)的有关部分,并经考 试合格。

1.5.3 学会紧急救护法(附录G),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1.6 电气工作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 者,必须重新温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参加带电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领导批准后,方能参加工 作。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干部、临时工等),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随同参加指定的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

对外单位派来支援的电气工作人员,工作前应介绍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和有 关安全措施。

1.7 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 止。

1.8 对认真遵守本规程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规程者,应认真分析,加 强教育,分别情况,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事故者,应按情节轻重,予以行政或刑 事处分。

1.9 本规程所指的安全用具必须符合附录E、附录F的要求。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 2.1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值班工作

2.1.1 值班人员必须熟悉电气设备。单独值班人员或值班负责人还应有实际工作经 验。

表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2.1.2 高压设备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由单人值班:

a.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 者;

b.室内高压开关的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该开关隔离,或装有远方操作机构 者。

单人值班不得单独从事修理工作。

2.1.3 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 必要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1的安全距离。

2.2 高压设备的巡视

2.2.1 经企业领导批准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值班员和非值班员,巡视高压设备 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

2.2.2 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 雷针。

2.2.3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 8m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架构时,应戴绝缘 手套。2.2.4 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

2.2.5 高压室的钥匙至少应有三把,由配电值班人员负责保管,按值移交。一把专 供紧急时使用,一把专供值班员使用,其他可以借给许可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人员和 工作负责人使用,但必须登记签名,当日交回。

2.3 倒闸操作

2.3.1 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发布命令应准确、清晰、使用正规操作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 号。发令人使用电话发布命令前,应先和受令人互报姓名。值班调度员发布命令的 全过程(包括对方复诵命令)和听取命令的报告时,都要录音并作好记录。倒闸操 作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见附录A)。单人值班,操作票由发令人用电话向值班员传 达,值班员应根据传达,填写操作票,复诵无误,并在“监护人”签名处填入发 令人的姓名。

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2.3.2 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路器(开关)——负荷侧隔离开关(刀闸)——母线侧 隔离开关(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操作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严防 带负荷拉合刀闸。

为防止误操作,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加装防误操作的闭锁装置(少数特殊情况下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加机械锁)。闭锁装置的解锁用具(包括钥匙)应妥善保管,按规定使用,不许乱用。机械锁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管,方 便使用。所有投运的闭锁装置(包括机械锁)不经值班调度员或值长同意不得退出或 解锁。

2.3.3 下列项目应填入操作票内:

应拉合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检查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位置,检查接地线是否拆除,检查负荷分配,装拆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 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保险),切换保护回路和检验是否确无电压等。

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

2.3.4 操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任意涂改。操作人和 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板或接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并分别签名,然后经值班负 责人审核签名。特别重要和复杂的操作还应由值长审核签名。

2.3.5 开始操作前,应先在模拟图板上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无误后,再进行设备 操作。操作前应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操作中应认真执行监护复诵制。发布操 作命令和复诵操作命令都应严肃认真,声音宏亮清晰。必须按操作票填写的顺序逐 项操作。每操作完一项,应检查无误后做一个“√”记号,全部操作完毕后进行复 查。

2.3.6 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其中一人对设备较为熟悉者作监护。单人值班的 变电所倒闸操作可由一人执行。

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倒闸操作,由熟练的值班员操作,值班负责人或值长监护。

2.3.7 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 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2.3.8 用绝缘棒拉合隔离开关(刀闸)或经传动机构拉合隔离开关(刀闸)和断路器(开 关),均应戴绝缘手套。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绝缘棒应有防雨罩,还应穿绝 缘靴。接地网电阻不符合要求的,晴天也应穿绝缘靴。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 作。

2.3.9 装卸高压熔断器(保险),应戴护目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并 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

2.3.10 断路器(开关)遮断容量应满足电网要求。如遮断容量不够,必须将操作机构 用墙或金属板与该断路器(开关)隔开,并设远方控制,重合闸装置必须停用。

2.3.11 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隔离开关(刀闸)和做好安 全措施以前,不得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

2.3.12 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为了解救触电人,可以不经许可,即行断开有关设 备的电源,但事后必须立即报告上级。

2.3.13 下列各项工作可以不用操作票:

a.事故处理;

b.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

c.拉开接地刀闸或拆除全厂(所)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上述操作应记入操作记录簿内。

2.3.14 操作票应先编号,按照编号顺序使用。作废的操作票,应注明“作废”字样,已操作的注明“已执行”的字样。上述操作票保存三个月。

2.4 高压设备上工作的安全措施分类

2.4.1 在运用中的高压设备上工作,分为三类:

2.4.1.1 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 在内),通至邻接高压室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 与电缆引入线在内)。

2.4.1.2 部分停电的工作,系指高压设备部分停电,或室内虽全部停电,而通至邻 接高压室的门并未全部闭锁。

2.4.1.3 不停电工作系指:

a.工作本身不需要停电和没有偶然触及导电部分的危险者;

b.许可在带电设备外壳上或导电部分上进行的工作。

2.4.2 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守下列各项:

a.填用工作票或口头、电话命令;

b.至少应有两人在一起工作;

c.完成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3.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工作票制度;

b.工作许可制度;

c.工作监护制度;

d.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3.2 工作票制度

3.2.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填用工作票或按命令执行,其方式有下列三种:

a.填用第一种工作票(见附录B);

b.填用第二种工作票(见附录C);

c.口头或电话命令。3.2.2 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

b.高压室内的二次接线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 措施者。

3.2.3 填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带电作业和在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

b.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配电箱、电源干线上的工作;

c.二次接线回路上的工作,无需将高压设备停电者;

d.转动中的发电机、同期调相机的励磁回路或高压电动机转子电阻回路上的工 作;

e.非当值值班人员用绝缘棒和电压互感器定相或用钳形电流表测量高压回路的 电流。

3.2.4 其他工作用口头或电话命令。

口头或电话命令,必须清楚正确,值班员应将发令人、负责人及工作任务详细 记入操作记录簿中,并向发令人复诵核对一遍。

3.2.5 工作票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一式两份,应正确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 个别错、漏字需要修改时,应字迹清楚。

两份工作票中的一份必须经常保存在工作地点,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 值班员收执,按值移交。值班员应将工作票号码、工作任务、许可工作时间及完工 时间记入操作记录簿中。

在无人值班的设备上工作时,第二份工作票由工作许可人收执。

3.2.6 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地点,以一个电 气连接部分为限。

如施工设备属于同一电压、位于同一楼层、同时停送电,且不会触及带电导体 时,则允许在几个电气连接部分共用一张工作票。

开工前工作票内的全部安全措施应一次做完。

建筑工、油漆工等非电气人员进行工作时,工作票发给监护人。

3.2.7 在几个电气连接部分上依次进行不停电的同一类型的工作,可以发给一张第 二种工作票。

3.2.8 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或一个配电装置全部停电,则所有不同地点的工作,可 以发给一张工作票,但要详细填明主要工作内容。几个班同时进行工作时,工作票 可发给一个总的负责人,在工作班成员栏内只填明各班的负责人,不必填写全部工 作人员名单。

若至预定时间,一部分工作尚未完成,仍须继续工作而不妨碍送电者,在送电 前,应按照送电后现场设备带电情况,办理新的工作票,布置好安全措施后,方可 继续工作。

3.2.9 事故抢修工作可不用工作票,但应记入操作记录簿内,在开始工作前必须按 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做好安全措施,并应指定专人负责监护。

3.2.10 线路、用户检修班或基建施工单位在发电厂或变电所进行工作时,必须由所 在单位(发电厂、变电所或工区)签发工作票并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3.2.11 第一种工作票应在工作前一日交给值班员。临时工作可在工作开始以前直接 交给值班员。

第二种工作票应在进行工作的当天预先交给值班员。

3.2.12 若变电所距离工区较远或因故更换新工作票不能在工作前一日将工作票送 到,工作票签发人可根据自己填好的工作票用电话全文传达给变电所值班员,传达 必须清楚,值班员应根据传达做好记录,并复诵核对。若电话联系有困难,也可在 进行工作的当天预先将工作票交给值班员。

3.2.13 第一、二种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检修期为限。第一种工作票至预定 时间,工作尚未完成,应由工作负责人办理延期手续。延期手续应由工作负责人向 值班负责人申请办理,主要设备检修延期要通过值长办理。工作票有破损不能继续 使用时,应补填新的工作票。

3.2.14 需要变更工作班中的成员时,须经工作负责人同意。需要变更工作负责人 时,应由工作票签发人将变动情况记录在工作票上。若扩大工作任务,必须由工作 负责人通过工作许可人,并在工作票上增填工作项目。若须变更或增设安全措施 者,必须填用新的工作票,并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3.2.15 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 票。

工作许可人不得签发工作票。

3.2.16 工作票签发人应由分场、工区(所)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设备情况、熟悉 本规程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厂、局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员担任。工作票签 发人员名单应书面公布。

工作负责人和允许办理工作票的值班员(工作许可人)应由分场或工区主管生产 的领导书面批准。

3.2.17 工作票中所列人员的安全责任:

3.2.17.1 工作票签发人:

a.工作必要性;

b.工作是否安全;

c.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d.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足够,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3.2.17.2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a.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b.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c.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本规程;

d.负责检查工作票所载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 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e.工作前对工作人员交待安全事项;

f.工作班人员变动是否合适。

3.2.17.3 工作许可人:

a.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b.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c.负责检查停电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

d.对工作票中所列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必须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3.2.17.4 值长:

负责审查工作的必要性和检修工期是否与批准期限相符以及工作票所列安全 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3.2.17.5 工作班成员:

认真执行本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互相关心施工安全,并监督本规程和现场安 全措施的实施。

3.3 工作许可制度

3.3.1 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

a.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 确无电压;

b.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c.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

完成上述许可手续后,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3.3.2 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不得变 更有关检修设备的运行接线方式。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事先取得对 方的同意。

3.4 工作监护制度

3.4.1 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应向工作班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 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 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动作。

3.4.2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单独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变电所高压设 备区内。

若工作需要(如测量极性、回路导通试验等),且现场设备具体情况允许时,可 以准许工作班中有实际经验的一人或几人同时在他室进行工作,但工作负责人应在事 前将有关安全注意事项予以详尽的指示。

3.4.3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在全部停电时,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在部分停电时,只 有在安全措施可靠,人员集中在一个工作地点,不致误碰导电部分的情况下,方能 参加工作。

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的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工作需要等 具体情况,增设专人监护和批准被监护的人数。

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3.4.4 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地点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 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工作班人员。原工作负责人返回工 作地点时,也应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

若工作负责人需要长时间离开现场,应由原工作票签发人变更新工作负责人,两工作负责人应做好必要的交接。

3.4.5 值班员如发现工作人员违反安全规程或任何危及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应向 工作负责人提出改正意见,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工作,并立即报告上级。

3.5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3.5.1 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工作 票仍由工作负责人执存。间断后继续工作,无需通过工作许可人。每日收工,应清扫 工作地点,开放已封闭的通路,并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次日复工时,应得值班员 许可,取回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必须事前重新认真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 要求后,方可工作。若无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带领,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

3.5.2 在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以前,值班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闸送电。

在工作间断期间,若有紧急需要,值班员可在工作票未交回的情况下合闸送 电,但应先将工作班全班人员已经离开工作地点的确切根据通知工作负责人或电气 分场负责人,在得到他们可以送电的答复后方可执行,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a.拆除临时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栏,换挂“止步,高压危险!” 的标示牌;

b.必须在所有通路派专人守候,以便告诉工作班人员“设备已经合闸送电,不 得继续工作”,守候人员在工作票未交回以前,不得离开守候地点。

3.5.3 检修工作结束以前,若需将设备试加工作电压,可按下列条件进行:

a.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

b.将该系统的所有工作票收回,拆除临时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 栏;

c.应在工作负责人和值班员进行全面检查无误后,由值班员进行加压试验。

工作班若需继续工作时,应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3.5.4 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时,全部安 全措施由值班员在开工前一次做完,不需再办理转移手续,但工作负责人在转移工 作地点时,应向工作人员交待带电范围、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3.5.5 全部工作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先周密的检查,待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后,再向值班人员讲清所修项目、发现的问题、试验结 果和存在问题等,并与值班人员共同检查设备状况,有无遗留物件,是否清洁等,然后在工作票上填明工作终结时间,经双方签名后,工作票方告终结。

3.5.6 只有在同一停电系统的所有工作票结束,拆除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栏和标示 牌,恢复常设遮栏,并得到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许可命令后,方可合闸送 电。

3.5.7 已结束的工作票,保存三个月。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表2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 的安全距离

4.1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下列措施:

a.停电;

b.验电;

c.装设接地线;

d.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上述措施由值班员执行。对于无经常值班人员的电气设备,由断开电源人执 行,并应有监护人在场[两线一地制系统验电、装设接地线措施,由局(厂)自行规 定]。

4.2 停电

4.2.1 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设备如下:

a.检修的设备;

b.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表2规定的设备;

c.在44kV以下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上述安全距离虽大于表2规定,但小于表1 规定,同时又无安全遮栏措施的设备;

d.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面或两侧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

4.2.2 将检修设备停电,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任何运用中的星形接线设备 的中性点,必须视为带电设备)。禁止在只经断路器(开关)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必须拉开隔离开关(刀闸),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与停电设备有关的 变压器和电压互感器,必须从高、低压两侧断开,防止向停电检修设备反送电。

4.2.3 断开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能源。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必 须锁住。

4.3 验电

4.3.1 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而且合格的验电器,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各 相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如果在木杆、木梯或木架构上验电,不接地线不能指示者,可在验电器上接地线,但必须经值班 负责人许可。

4.3.2 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验电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专用验电器。

330k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在没有相应电压等级的专用验电器的情况下,可使 用绝缘棒代替验电器,根据绝缘棒端有无火花和放电噼啪声来判断有无电压。

4.3.3 表示设备断开和允许进入间隔的信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不得作为设备 无电压的根据。但如果指示有电,则禁止在该设备上工作。

4.4 装设接地线

4.4.1 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这是保护工 作人员在工作地点防止突然来电的可靠安全措施,同时设备断开部分的剩余电荷,亦可因接地而放尽。

4.4.2 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或停电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都要装设 接地线,所装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

4.4.3 检修母线时,应根据母线的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等实际情况确定地线数量。检修10m及以下的母线,可以只装设一组接地线。在门型架构的线路侧进行停电 检修,如工作地点与所装接地线的距离小于10m,工作地点虽在接地线外侧,也可 不另装接地线。

4.4.4 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上不相连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线以隔离开关(刀闸)或断路器(开关)隔开分成几段〕,则各段应分别验电接地短路。接地线与检修部分 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开关)或熔断器(保险)。降压变电所全部停电时,应将各个可能 来电侧的部分接地短路,其余部分不必每段都装设接地线。

4.4.5 在室内配电装置上,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导电部分的规定地点,这些地点的 油漆应刮去,并划下黑色记号。

所有配电装置的适当地点,均应设有接地网的接头。接地电阻必须合格。

4.4.6 装设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若为单人值班,只允许使用接地刀闸接地,或 使用绝缘棒合接地刀闸。

4.4.7 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且必须接触良好。拆接地线的顺 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

4.4.8 接地线应用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 25mm2。接地线在每次装设以前应经过详细检查。损坏的接地线应及时修理或更 换。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导线作接地或短路之用。

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 路。

4.4.9 高压回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始能进行工作者〔如测 量母线和电缆的绝缘电阻,检查断路器(开关)触头是否同时接触〕,如:

a.拆除一相接地线;

b.拆除接地线,保留短路线;

c.将接地线全部拆除或拉开接地刀闸。

必须征得值班员的许可(根据调度员命令装设的接地线,必须征得调度员的许 可),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

4.4.10 每组接地线均应编号,并存放在固定地点。存放位置亦应编号,接地线号码 与存放位置号码必须一致。4.4.11 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清楚。

4.5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4.5.1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把 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见附录D)。

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悬 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标示牌的悬挂和拆除,应按调度员的 命令执行。

4.5.2 部分停电的工作,安全距离小于表1规定距离以内的未停电设备,应装设临 时遮栏。临时遮栏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表2的规定数值。临时遮栏可用干 燥木材、橡胶或其他坚韧绝缘材料制成,装设应牢固,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 的标示牌。

35kV及以下设备的临时遮栏,如因工作特殊需要,可用绝缘挡板与带电部分 直接接触。但此种挡板必须具有高度的绝缘性能,并符合附录E的要求。

4.5.3 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栏上和禁止 通行的过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4.5.4 在室外地面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用绳子做好围栏,围栏上悬 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标示牌必须朝向围栏里面。

4.5.5 在工作地点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

4.5.6 在室外架构上工作,则应在工作地点邻近带电部分的横梁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此项标示牌在值班人员的监护下,由工作人员悬挂。在工作 人员上下铁架和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邻近其他可能误登的带电 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4.5.7 严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线路作业时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措施

5.1 线路的停送电均应按照值班调度员或有关单位书面指定的人员的命令执行。严 禁约时停、送电。停电时,必须先将该线路可能来电的所有断路器(开关)、线路隔 离开关(刀闸)、母线隔离开关(刀闸)全部拉开,用验电器验明确无电压后,在所有线 路上可能来电的各端装接地线,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挂“禁止合闸,线路 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5.2 值班调度员必须将线路停电检修的工作班组数目、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地点 和工作任务记入记录簿。

工作结束时,应得到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竣工报告,确认所有工作班组均 已竣工,接地线已拆除,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线路,并与记录簿核对无误后,方可 下令拆除发电厂或变电所内的安全措施,向线路送电。

5.3 当用户管辖的线路要求停电时,必须得到用户工作负责人的书面申请方可停 电,并做好安全措施,恢复送电,必须接到原申请人的通知后方可进行。带电作业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在海拔1000m及以下交流10~500kV的高压架空电力线 路、变电所(发电厂)电气设备上采用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位方式进行的带电作 业,以及低压带电作业。两线一地的线路及其电气设备上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6.1.2 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雾不得进行带电作业,风 力大于5级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恶劣天气进行带电抢修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充分讨论并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经厂(局)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6.1.3 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带电作业新项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必须进行科学试 验,确认安全可靠,编出操作工艺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经厂(局)主管生产领导(总工 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和使用。

6.1.4 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应具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工作票签发 人必须经厂(局)领导批准,工作负责人也可经工区领导批准。

6.1.5 带电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监 护人不得直接操作。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复杂的或高杆塔上的作业应 增设(塔上)监护人。

6.1.6 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对带电作业现场情况不熟悉时,应组织 有经验的人员到现场查勘。根据查勘结果作出能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并确定作 业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6.1.7 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工作开始前应与调度联系,工作结束后向调 度汇报。

6.1.8 带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闸,并不得强送电:

a.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

b.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

c.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

严禁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

6.1.9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工作负责 人应尽快与调度联系,调度未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不得强送电。

6.2 一般技术措施

6.2.1 进行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3的规定。

35kV及以下的带电设备,不能满足表3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可 靠的绝缘隔离措施。

表3 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注:1)因受设备限制达不到1.8m时,经厂(局)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 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后,可采用括号内(1.6m)的数值。2)由于500kV带电作业经验不多,此数据为暂定数据。

6.2.2 绝缘操作杆,绝缘承力工具和绝缘绳索的有效长度不得小于表4的规定。

6.2.3 更换绝缘子或在绝缘子串上作业时,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得少于表5的规定。

6.2.4 更换直线绝缘子串或移动导线的作业,当采用单吊线装置时,应采取防止导 线脱落时的后备保护措施。

6.2.5 在绝缘子串未脱离导线前,拆、装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时,必须采用专 用短接线或穿屏蔽服方可直接进行操作。

6.2.6 在市区或人口稠密的地区进行带电作业时,工作现场应设置围栏,严禁非工 作人员入内。

表4 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表5 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

6.3 等电位作业

6.3.1 等电位作业一般在63(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上进行。若须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采用等电位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

6.3.2 等电位作业人员必须在衣服外面穿合格的全套屏蔽服(包括帽、衣、裤、手套、袜和鞋),且各部分应连接好,屏蔽服内还应穿阻燃内衣。

严禁通过屏蔽服断、接接地电流、空载线路和耦合电容器的电容电流。

6.3.3 等电位作业人员对地距离应不小于表3的规定,对邻相导线的距离应不小于 表6的规定。

表6 等电位作业人员对邻相导线的最小距离

6.3.4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绝缘梯上作业或沿绝缘梯进入强电场时,其与接地体和带 电体两部分间所组成的组合间隙不得小于表7的规定。

表7 组 合 间 隙 最 小 距 离

6.3.5 等电位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的作业,只能在220kV及以上电压等 级的绝缘子串上进行。扣除人体短接的和零值的绝缘子片后,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得 小于表5的规定,其组合间隙不得小于表7的规定。若组合间隙不满足表7的规定,应加装保护间隙。

6.3.6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电位转移前,应得到工作负责人的许可,并系好安全带。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表8的规定。

表8 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6.3.7 等电位作业人员与地面作业人员传递工具和材料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或绝 缘绳索进行,其有效长度不得小于表4的规定。

6.3.8 沿导、地线上悬挂的软、硬梯或飞车进入强电场的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6.3.8.1 在连接档距的导、地线上挂梯(或飞车)时,其导、地线的截面不得小于:

钢芯铝绞线

铜 绞 线

钢 绞 线

mmmmmm22

26.3.8.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经验算合格,并经厂(局)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 准后才能进行:

a.在孤立档距的导、地线上的作业; b.在有断股的导、地线上的作业;

c.在有锈蚀的地线上的作业;

d.在其它型号导、地线上的作业;

e.二人以上在导、地线上的作业。

6.3.8.3 在导、地线上悬挂梯子前,必须检查本档两端杆塔处导、地线的紧固情况。挂梯载荷后地线及人体对导线的最小间距应比表3中的数值增大0.5m,导线及人 体对被跨越的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其他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应比表3的安全距离增 大1m。

6.3.8.4 在瓷横担线路上严禁挂梯作业,在转动横担的线路上挂梯前应将横担固定。

6.3.9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严禁用酒精、汽油等易燃品擦拭带电体及绝缘部 分,防止起火。

6.4 带电断、接引线

6.4.1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6.4.1.1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必须确认线路的终端断路器(开关)[或隔离开关(刀 闸)]确已断开,接入线路侧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确已退出运行后,方可进行。

严禁带负荷断、接引线。

6.4.1.2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作业人员应戴护目镜,并应采取消弧措施,消弧 工具的断流能力应与被断、接的空载线路电压等级及电容电流相适应。如使用消弧 绳,则其断、接的空载线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9的规定,且作业人员与断开点应保 持4m以上的距离。

表9 使用消弧绳断、接空载线路的最大长度

注:线路长度包括分支在内,但不包括电缆线路。

6.4.1.3 在查明线路确无接地,绝缘良好,线路上无人工作且相位确定无误后才可 进行带电断、接引线。

6.4.1.4 带电接引时,未接通相的导线及带电断引时,已断开相的导线将因感应而 带电。为防止电击,应采取措施后才能触及。

6.4.1.5 严禁同时接触未接通的或已断开的导线两个断头,以防人体串入电路。

6.4.2 严禁用断、接空载线路的方法使两电源解列或并列。

6.4.3 带电断、接耦合电容器时,应将其信号、接地刀闸合上并应停用高频保护。被断开的电容器应立即对地放电。

6.4.4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耦合电容器、避雷器等设备时,应采取防止引流线摆 动的措施。

6.5 带电短接设备

6.5.1 用分流线短接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等载流设备时,必须遵守下列规 定:

6.5.1.1 短接前一定要核对相位。

6.5.1.2 组装分流线的导线处必须清除氧化层,且线夹接触应牢固可靠。

6.5.1.3 35kV及以下设备使用的绝缘分流线的绝缘水平应符合表17的规定。

6.5.1.4 断路器(开关)必须处于合闸位置,并取下跳闸回路熔断器(保险),锁死跳闸 机构后,方可短接。

6.5.1.5 分流线应支撑好,以防摆动造成接地或短路。

6.5.2 阻波器被短路前,严防等电位作业人员人体短接阻波器。

6.5.3 短接开关设备或阻波器的分流线截面和两端线夹的载流容量,应满足最大负 荷电流的要求。

6.6 带电水冲洗

6.6.1 带电水冲洗一般应在良好天气时进行,风力大于四级,气温低于零下3℃,雨天、雪天、雾天及雷电天气不宜进行。

6.6.2 带电水冲洗作业前应掌握绝缘子的脏污情况,当盐密值大于表10临界盐密值 的规定时,一般不宜进行水冲洗,否则,应增大水电阻率来补救。避雷器及密封不 良的设备不宜进行带电水冲洗。

6.6.3 带电水冲洗用水的电阻率一般不低于1500Ω·cm,冲洗220kV变电设备时 水电阻率不应低于3000Ω·cm,并应符合表10的要求。每次冲洗前都应用合格 的水阻表测量水电阻率,应从水枪出口处取水样进行测量。如用水车等容器盛水,每 车水都应测量水电阻率。

表10 带电水冲洗临界盐密值1)

(仅适用于220kV及以下)

注:1)330kV及500kV等级的临界盐密值尚不成熟,暂不列入。

2)爬电比距指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之比。

6.6.4 以水柱为主绝缘的大、中、小型水冲(喷嘴直径为3mm及以下者称小水冲; 直径为4~8mm者称中水冲;直径为9mm及以上者称大水冲),其水枪喷嘴与带电 体之间的水柱长度不得小于表11的规定。大、中型水冲水枪喷嘴均应可靠接地。

表11 喷嘴与带电体之间的水柱长度(m)

6.6.5 由水柱、绝缘杆、引水管(指有效绝缘部分)组成的小水冲工具,其组合绝缘应 满足如下要求:

6.6.5.1 在工作状态下应能耐受表17规定的试验电压。

6.6.5.2 在最大工频过电压下流经操作人员人体的电流应不超过1mA,试验时间不 小于5min。

6.6.6 利用组合绝缘的小水冲工具进行冲洗时,冲洗工具严禁触及带电体。引水管 的有效绝缘部分不得触及接地体。

操作杆的使用及保管均按带电作业工具的有关规定执行。

6.6.7 带电冲洗前应注意调整好水泵压强,使水柱射程远且水流密集。当水压不足 时,不得将水枪对准被冲的带电设备。冲洗用水泵应良好接地。

6.6.8 带电水冲洗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冲洗方法。直径较大的绝缘子宜采用双枪跟踪 法或其它方法,并应防止被冲洗设备表面出现污水线。当被冲绝缘子未冲洗干净 时,水枪切勿强行离开,以免造成闪络。

6.6.9 带电水冲洗前要确知设备绝缘是否良好。有零值及低值的绝缘子及瓷质有裂 纹时,一般不可冲洗。

6.6.10 冲洗悬垂绝缘子串、瓷横担、耐张绝缘子串时,应从导线侧向横担侧依次冲 洗。冲洗支柱绝缘子及绝缘瓷套时,应从下向上冲洗。

6.6.11 冲洗绝缘子时应注意风向,必须先冲下风侧,后冲下风侧,对于上、下层布 置的绝缘子应先冲下层,后冲上层,还要注意冲洗角度,严防临近绝缘子在溅射的 水雾中发生闪络。

6.7 带电爆炸压接

6.7.1 带电爆炸压接应使用工业8号纸壳火雷管。

6.7.2 为防止雷管在电场中自行起爆,引爆系统(包括雷管、导火索、拉火管)必须全 部屏蔽。

引爆方式可采用地面引爆和等电位引爆。当采用等电位引爆时,应做到:引爆 系统与导线连接牢固;安装引爆系统时,作业人员应始终与导线保持等电位;导火 索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撤离。

6.7.3 炸药爆炸会降低空气绝缘。为保证安全,应遵守下列规定:

6.7.3.1 爆炸时对地及相间的安全距离应满足表12的规定。表12 爆炸点对地及相间的安全距离

6.7.3.2 如不能满足表12的规定,可在药包外包食盐或聚胺脂泡沫塑料,以减小由 于爆炸时造成的空气绝缘降低。

6.7.4 爆炸压接时所有工作人员均应撤到爆炸点30m以外雷管开口端反向的安全区。

6.7.5 爆炸压接时,爆炸点距绝缘子、分流线、金属承力工具、绝缘工具的距离应 大于表13的规定,否则,应采取保护措施。

表13 爆炸点距邻近物的最小距离

6.7.6 若分裂导线间距小于0.4m,应设法加大距离或采取保护措施。

6.7.7 出现瞎炮时,应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有关规定处理。爆炸压接使用的炸药、雷管、导火索、拉火管均为易燃易爆物品,均应按上述规程 有关规定加以管理。

6.8 感应电压防护

6.8.1 在220~500kV电压等级的线路杆塔上及变电所构架上作业,必须采取防静 电感应措施,例如,穿着静电感应防护服或导电鞋等。

6.8.2 带电更换架空地线或架设耦合地线时,应通过放线滑车可靠接地。

6.8.3 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作业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0.4m。如需在绝缘架空地线上作业应用接地线将其可靠接地或采用等电位方式进 行。

6.8.4 用绝缘绳索传递大件金属物品(包括工具、材料等)时,杆塔或地面上作业人员 应将金属物品接地后再接触,以防电击。

6.9 高架绝缘斗臂车

6.9.1 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并在预定位置空斗试操作一次,确认液压传动、回转、升降、伸缩系统工作正常,操作灵活,制动装置可靠,方可使用。

6.9.2 绝缘臂的有效绝缘长度应大于表14的规定,并应在其下端装设泄漏电流监视 装置。

6.9.3 绝缘臂下节的金属部分,在仰起回转过程中,对带电体的距离应按表3的规 定值增加0.5m。工作中车体应良好接地。

表14 绝缘臂的最小长度

6.9.4 绝缘斗用于10~35kV带电作业时,其壁厚及层间绝缘水平应满足表17耐受 电压的规定。

6.9.5 操作绝缘斗臂车人员应熟悉带电作业的有关规定,并经专门培训,在工作过 程中不得离开操作台,且斗臂车的发动机不得熄火。

6.10 带电气吹清扫

6.10.1 用于气吹的操作杆和出气软管,应按表17相应电压等级要求耐压试验合 格。储气风包、出气软管及辅助罐等压力容器应作水压试验(108N/cm2)。

6.10.2 喷嘴宜用硬质绝缘材料制成。若用金属材料制作时,其长度不宜超过 100mm。喷嘴内径以3.5~6mm为宜。

6.10.3 用作辅料的锯末,须经16~30目筛网筛选和干燥。装入辅料罐前,应用 2500V摇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应大于9000MΩ。

6.10.4 现场作业前,应认真检查空气压缩机是否正常,风包安全阀门是否动作可 靠,风包内有余水时,应先放完。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以59~98N/cm2为宜。

6.10.5 带电气吹操作人员工作中,必须戴护目镜、口罩和防尘帽。

操作人员宜站在上风侧位置作业,且须保持表3规定的安全距离。

6.10.6 在带电气吹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注意喷嘴不得垂直电瓷表面及定点气吹,以 免损坏电瓷和釉质表面层。

6.10.7 带电气吹清扫时,如遇喷嘴锯末阻塞,应先减压,再行消除障碍。

6.11 保护间隙

6.11.1 保护间隙的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但 最小不得小于25mm2。

6.11.2 圆弧形保护间隙的距离应按表15的规定进行整定。

6.11.3 使用保护间隙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6.11.3.1 悬挂保护间隙前,应与调度联系停用重合闸。

6.11.3.2 悬挂保护间隙应先将其与接地网可靠接地,再将保护间隙挂在导线上,并 使其接触良好。拆除程序相反。

表15 圆弧形保护间隙定值

6.11.3.3 保护间隙应挂在相邻杆塔的导线上,悬挂后,须派专人看守,在有人畜通 过的地区,还应增设围栏。

6.11.3.4 装拆保护间隙的人员应穿全套屏蔽服。

6.12 带电检测绝缘子

6.12.1 使用火花间隙检测器检测绝缘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6.12.1.1 检测前应对检测器进行检测,保证操作灵活,测量准确。

6.12.1.2 针式及少于3片的悬式绝缘子不得使用火花间隙检测器进行检测。

6.12.1.3 当检测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串时,发现同一串中的零值绝缘子 片数达到表16的规定,应立即停止。

如绝缘子串的总片数超过表16规定时,零值绝缘子片数可相应增加。

6.12.1.4 应在干燥天气进行。

6.13 低压带电作业

表16 一串中允许零值绝缘子片数

6.13.1 低压带电作业应设专人监护,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站在干燥的绝缘 物上进行,并戴手套和安全帽,必须穿长袖衣工作,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 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

6.13.2 高低压同杆架设,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 取防止误碰带电高压设备的措施。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时,工作人员不 得穿越。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绝缘 隔离措施。

6.13.3 上杆前应先分清火、地线,选好工作位置。断开导线时,应先断开火线,后 断开地线。搭接导线时,顺序应相反。

人体不得同时接触两根线头。

6.14 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与试验

6.14.1 带电作业工具应置于通风良好、备有红外线灯泡或去湿设施的清洁干燥的专 用房间存放。

6.14.2 高架绝缘斗臂车的绝缘部分应有防潮保护罩,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车库 内。

6.14.3 在运输过程中,带电绝缘工具应装在专用工具袋、工具箱或专用工具车内,以防受潮和损伤。

6.14.4 不合格的带电作业工具应及时检修或报废,不得继续使用。

6.14.5 发现绝缘工具受潮或表面损伤、脏污时,应及时处理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 用。

6.14.6 使用工具前应仔细检查其是否损坏、变形、失灵,并使用2500V绝缘摇表 或绝缘检测仪进行分段绝缘检测(电极宽2cm,极间宽2cm),阻值应不低于700MΩ。操作绝缘工具时应戴清洁、干燥的手套,并应防止绝缘工具在使用中脏污和受潮。

6.14.7 带电作业工具应设专人保管,登记造册,并建立每件工具的试验记录。

6.14.8 带电作业工具应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及机械试验。其试验周期为:

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每年一次,检查性试验每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

机械试验:绝缘工具每年一次,金属工具两年一次。

6.14.9 绝缘工具电气试验项目及标准见表17。

表17 绝缘工具的试验项目及标准

操作冲击耐压试验宜采用250/2500μs的标准波,以无一次击穿、闪络为合格。

工频耐压试验以无击穿、无闪络及过热为合格。

高压电极应使用直径不小于30mm的金属管,被试品应垂直悬挂。接地极的对 地距离为1.0~1.2m。接地极及接高压的电极(无金具时)处以50mm宽金属泊缠绕。试品间距不小于500mm,单导线两侧均压球直径不小于200mm,均压球距试品不 小于1.5m。

试品应整根进行试验,不得分段。

6.14.10 绝缘工具的检查性试验条件是:将绝缘工具分成若干段进行工频耐压,每 300mm耐压75kV,时间为1min,以无击穿、闪络及过热为合格。

6.14.11 组合绝缘的水冲洗工具应在工作状态下进行电气试验。除按表17的项目和 标准试验外(指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还应增加工频泄漏试验,试验电压见表 18。泄漏电流以不超过1mA为合格,试验时间5min。

试验时的水电阻率为1500Ω·cm(适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

表18 组合绝缘水冲洗工具工频泄漏试验电压值

6.14.12 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试验标准:

静荷重试验:2.5倍允许工作负荷下持续5min,工具无变形及损伤者为合格。

动荷重试验:1.5倍允许工作负荷下实际操作3次,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 现象者为合格。

6.14.13 屏蔽服衣裤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均不得大于20Ω。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的维护工作

7.1 检修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7.2 发电厂主要机组(锅炉、汽机、发电机)停电检修,只需第一天办理开工手续,以后每天开工时,应由工作负责人检查现场,核对安全措施。检修期间工作票始终 由工作负责人保存。工作全部结束,再办理工作票结束手续。

在同一机组的几个电动机上依次工作时,可填用一张工作票。

7.3 检修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必须做好下列安全措施:

a.断开发电机、同期调相机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

b.待发电机和同期调相机完全停止后,在操作把手、按钮、机组的启动装置、并车装置插座和盘车装置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c.若本机尚可从其他电源获得励磁电流,则此项电源亦必须断开,并悬挂“禁 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d.断开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能源。如调相机有启动用的电动 机,还应断开此电动机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并悬挂“禁止合闸,有 人工作!”的标示牌;

e.将电压互感器从高、低压两侧断开;

f.经验明无电压后,在发电机和断路器(开关)间装设接地线;

g.检修机组中性点与其他发电机的中性点连在一起的,则在工作前必须将检修 发电机的中性点分开;

h.检修机组装有二氧化碳或蒸汽灭火装置的,则在风道内工作前,应采取防止 灭火装置误动的必要措施;

i.检修机组装有可以堵塞机内空气流通的自动闸板风门的,应采取措施保证使 风门不能关闭,以防窒息。

7.4 转动着的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即使未加励磁,亦应认为有电压。

禁止在转动着的发电机、同期调相机的回路上工作,或用手触摸高压绕组。必 须不停机进行紧急修理时,应先将励磁回路切断,投入自动灭磁装置,然后将定子 引出线与中性点短路接地。在拆装短路接地线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 绝缘垫上,并戴护目眼镜。

7.5 测量轴电压和在转动着的发电机上用电压表测量转子绝缘的工作,应使用专用 电刷,电刷上应装有 300mm 以上的绝缘柄。7.6 在转动着的电机上调整、清扫电刷及滑环时,应由有经验的电工担任,并遵守 下列规定:

a.工作人员必须特别小心,不使衣服及擦拭材料被机器挂住,扣紧袖口,发辫 应放在帽内;

b.工作时站在绝缘垫上(该绝缘垫为常设固定型绝缘垫),不得同时接触两极或 一极与接地部分,也不能两人同时进行工作。

7.7 检修高压电动机和启动装置时,应做好下列安全措施:

a.断开电源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经验明确无电压后装设接地线或在 隔离开关(刀闸)间装绝缘隔板,小车开关应从成套配电装置内拉出并关门上锁;

b.在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 示牌;

c.拆开后的电缆头须三相短路接地;

d.做好防止被其带动的机械(如水泵、空气压缩机、引风机等)引起电动机转 动的措施,并在阀门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7.8 禁止在转动着的高压电动机及其附属装置回路上进行工作。必须在转动着的电 动机转子电阻回路上进行工作时,应先提起碳刷或将电阻完全切除。工作时要戴手 套或使用有绝缘把手的工具,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垫上。

7.9 电动机的引出线和电缆头以及外露的转动部分均应装设牢固的遮栏或护罩。

7.10 电动机及起动装置的外壳均应接地。禁止在运转中的电动机的接地线上进行 工作。

7.11 工作尚未全部终结,而需送电试验电动机或起动装置时,应收回全部工作票 并通知有关机械部分检修人员后,方可送电。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

8.1 装有SF6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和SF6气体实验室,必须装设强力通风装置。风口 应设置在室内底部。

8.2 在室内,设备充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应≤80%,同时必须开启通 风系统,并避免SF6气体漏泄到工作区。工作区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 1000ppm。

8.3 SF6新气应具有厂家名称、装灌日期、批号及质量检验单。SF6新气到货后应按 有关规定进行复核、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SF6新气标准见附录H。

在气瓶内存放半年以上的SF6气体,使用前应先检验其水份和空气含量,符合 标准后方准使用。

8.4 SF6电气设备投运前,应检验设备气室内SF6气体水份和空气含量。

设备运行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SF6气体含水量,直至稳定后,方可每年检测 一次含水量。SF6气体有明显变化时,应请上级复核。

8.5 主控制室与SF6配电装置室间要采取气密性隔离措施。

8.6 工作人员进入SF6配电装置室,必须先通风15min,并用检漏仪测量SF6气体含 量。尽量避免一人进入SF6配电装置室进行巡视,不准一人进入从事检修工作。

8.7 工作人员不准在SF6设备防爆膜附近停留,若在巡视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 报告,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8.8 进入SF6配电装置低位区或电缆沟进行工作应先检测含氧量(不低于18%)和SF6 气体含量是否合格。

8.9 在SF6配电装置室低位区应安装能报警的氧量仪和SF6气体泄漏警报仪。这些仪 器应定期试验,保证完好。

8.10 设备解体检修前,必须对SF6气体进行检验。根据有毒气体的含量,采取安全 防护措施。检修人员需着防护服并根据需要配戴防毒面具。打开设备封盖后,检修 人员应暂离现场30min。取出吸附剂和清除粉尘时,检修人员应戴防毒面具和防护 手套。

8.11 设备内的SF6气体不得向大气排放,应采用净化装置回收,经处理合格后方准 使用。

设备抽真空后,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压力为9.8×104Pa(1个大气压)]。将 清出的吸附剂、金属粉末等废物放入2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12h后深埋。

8.12 从SF6气体钢瓶引出气体时,必须使用减压阀降压。当瓶内压力降至9.8× 104Pa(1个大气压)时,即停止引出气体,并关紧气瓶阀门,戴上瓶帽,防止气体 泄漏。

8.13 发生紧急事故应立即开启全部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发生设备防爆膜破裂事故 时,应停电处理,并用汽油或丙酮擦拭干净。

8.14 进行气体采样和处理一般渗漏时,要戴防毒面具并进行通风。

8.15 检修结束后,检修人员应洗澡,把用过的工器具、防护用具清洗干净。

8.16 SF6气瓶应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敞开的专门场所,直立保存,并应远 离热源和油污的地方,防潮、防阳光曝晒,并不得有水份或油污粘在阀门上。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

8.17 未经检验的SF6新气气瓶和已检验合格的气体气瓶应分别存放,不得混淆。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

9.1 低压配电盘、配电箱和电源干线上的工作,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在低压电动机和照明回路上工作,可用口头联系。

上述工作至少由两人进行。

9.2 低压回路停电的安全措施:

9.2.1 将检修设备的各方面电源断开,取下熔断器(保险),在刀闸操作把手上挂“禁 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9.2.2 工作前必须验电。

9.2.3 根据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9.3 停电更换保险器后,恢复操作时,应戴手套和护目眼镜。在继电保护、仪表第二次回路上的工作

10.1 下列情况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10.1.1 在高压室遮栏内或与导电部分小于表1规定的安全距离进行继电器和仪表 等的检查试验时,需将高压设备停电的。

10.1.2 检查高压电动机和起动装置的继电器和仪表需将高压设备停电的。

10.2 下列情况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10.2.1 一次电流继电器有特殊装置可以在运行中改变定值的。

10.2.2 对于连于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并装在通道上或配电盘上的继 电器和保护装置,可以不断开所保护的高压设备的。上述工作至少由两人进行。

10.3 继电保护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情况(如直流系统接地等)或开 关跳闸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查明原因,确定与本工作无关时方可继续工作;若异常情况是本身工作所引起,应保留现场并 立即通知值班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10.4 工作前应做好准备,了解工作地点一次及二次设备运行情况和上次的检验记 录、图纸是否符合实际。

10.5 现场工作开始前,应查对已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运行设备与检修设 备是否明确分开,还应看清设备名称,严防走错位置。

10.6 在全部或部分带电的盘上进行工作时,应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前后以明显 的标志隔开(如盘后用红布帘,盘前用“在此工作”标志牌等)。

10.7 在保护盘上或附近进行打眼等振动较大的工作时,应采取防止运行中设备掉 闸的措施,必要时经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同意,将保护暂时停用。

10.8 在继电保护屏间的通道上搬运或安放试验设备时,要与运行设备保持一定距 离,防止误碰运行设备,造成保护误动作。清扫运行设备和二次回路时,要防止振 动,防止误碰,要使用绝缘工具。

10.9 继电保护装置做传动试验或一次通电时,应通知值班员和有关人员,并由工 作负责人或由他派人到现场监视,方可进行。

10.10 所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

10.11 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0.11.1 严禁将变流器二次侧开路;

10.11.2 短路变流器二次绕组,必须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 用导线缠绕;

10.11.3 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

10.11.4 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

10.11.5 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10.12 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0.12.1 严格防止短路或接地。应使用绝缘工具,戴手套。必要时,工作前停用有 关保护装置;

10.12.2 接临时负载,必须装有专用的刀闸和熔断器(保险)。

10.13 二次回路通电或耐压试验前,应通知值班员和有关人员,并派人到各现场看 守,检查回路上确无人工作后,方可加压。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通电试验时,为防止由二次侧向一次侧反充电,除应将 二次回路断开外,还应取下一次熔断器(保险)或断开隔离开关(刀闸)。

10.14 检验继电保护和仪表的工作人员,不准对运行中的设备、信号系统、保护 压板进行操作,但在取得值班人员许可并在检修工作盘两侧开关把手上采取防误操作 措施后,可拉合检修开关。

10.15 试验用刀闸必须带罩,禁止从运行设备上直接取试验电源,熔丝配合要适 当,要防止越级熔断总电源熔丝。试验结线要经第二人复查后,方可通电。

10.16 保护装置二次回路变动时,严防寄生回路存在,没用的线应拆除,临时所垫 纸片应取出,接好已拆下的线头。11 电气试验

11.1 高压试验

11.1.1 高压试验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在一个电气连接部分同时有检修和试验时,可填写一张工作票,但在试验前应 得到检修工作负责人的许可。

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高压试验的工作票发出后,禁止再发出第二张工作票。

如加压部分与检修部分之间的断开点,按试验电压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在另 一侧有接地短路线时,可在断开点的一侧进行试验,另一侧可继续工作。但此时在 断开点应挂有“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设专人监护。

11.1.2 高压试验工作不得少于两人。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 前,试验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1.1.3 因试验需要断开设备接头时,拆前应做好标记,接后应进行检查。

11.1.4 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应尽量缩短,必要时用绝缘物支 持牢固。

试验装置的电源开关,应使用明显断开的双极刀闸。为了防止误合刀闸,可在 刀刃上加绝缘罩。

试验装置的低压回路中应有两个串联电源开关,并加装过载自动掉闸装置。

11.1.5 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 派人看守。被试设备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还应派人看守。

11.1.6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结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 状态,均正确无误,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 压。加压过程中应有人监护并呼唱。

高压试验工作人员在全部加压过程中,应精力集中,不得与他人闲谈,随时警 戒异常现象发生,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1.1.7 变更结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 压部分短路接地。

11.1.8 未装地线的大电容被试设备,应先行放电再做试验。高压直流试验时,每告 一段落或试验结束时,应将设备对地放电数次并短路接地。

11.1.9 试验结束时,试验人员应拆除自装的接地短路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 清理现场。

11.1.10 特殊的重要电气试验,应有详细的试验措施,并经厂(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总 工程师)批准。

11.2 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

11.2.1 使用携带型仪器在高压回路上进行工作,需要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 的,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并至少由两人进行。

11.2.2 除使用特殊仪器外,所有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均应在电流互感器和 电压互感器的低压侧进行。

11.2.3 电流表、电流互感器及其他测量仪表的接线和拆卸,需要断开高压回路者,应将此回路所连接的设备和仪器全部停电后,始能进行。

11.2.4 电压表、携带型电压互感器和其他高压测量仪器的接线和拆卸无需断开高压 回路者,可以带电工作。但应使用耐高压的绝缘导线,导线长度应尽可能缩短,不 准有接头,并应连接牢固,以防接地和短路。必要时用绝缘物加以固定。

使用电压互感器进行工作时,先应将低压侧所有接线接好,然后用绝缘工具将 电压互感器接到高压侧。工作时应带手套和护目眼镜,站在绝缘垫上,并应有专人 监护。

11.2.5 连接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应适合所测电流数值。连接电压回路的导线截面 不得小于1.5mm2。

11.2.6 非金属外壳的仪器,应与地绝缘,金属外壳的仪器和变压器外壳应接地。

11.2.7 所有测量用装置均应设遮栏和围栏,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仪器的布置应使工作人员距带电部分不小于表1规定的安全距离。

11.3 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

11.3.1 值班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应由两人进行。非值班 人员测量时,应填第二种工作票。

11.3.2 在高压回路上测量时,严禁用导线从钳形电流表另接表计测量。

11.3.3 测量时若需拆除遮栏,应在拆除遮栏后立即进行。工作结束,应立即将遮栏 恢复原位。

11.3.4 使用钳形电流表时,应注意钳形电流表的电压等级。测量时戴绝缘手套,站 在绝缘垫上,不得触及其他设备,以防短路或接地。

观测表计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头部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

11.3.5 测量低压熔断器(保险)和水平排列低压母线电流时,测量前应将各相熔断器(保险)和母线用绝缘材料加以包护隔离,以免引起相间短路,同时应注意不得触及 其他带电部分。

11.3.6 在测量高压电缆各相电流时,电缆头线间距离应在300mm以上,且绝缘良 好,测量方便者,方可进行。

当有一相接地时,严禁测量。

11.3.7 钳形电流表应保存在干燥的室内,使用前要擦拭干净。

11.4 使用摇表测量绝缘的工作

11.4.1 使用摇表测量高压设备绝缘,应由两人担任。

11.4.2 测量用的导线,应使用绝缘导线,其端部应有绝缘套。

11.4.3 测量绝缘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 人工作后,方可进行。在测量中禁止他人接近设备。

在测量绝缘前后,必须将被试设备对地放电。

测量线路绝缘时,应取得对方允许后方可进行。

11.4.4 在有感应电压的线路上(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或单回路与另一线路有平行 段)测量绝缘时,必须将另一回线路同时停电,方可进行。

雷电时,严禁测量线路绝缘。

11.4.5 在带电设备附近测量绝缘电阻时,测量人员和摇表安放位置,必须选择适 当,保持安全距离,以免摇表引线或引线支持物触碰带电部分。移动引线时,必 须注意监护,防止工作人员触电。

电力电缆工作

12.1 电力电缆停电工作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不需停电的工作应填用第二种工作 票。工作前必须详细核对电缆名称,标示牌是否与工作票所写的符合,安全措施正 确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

12.2 挖掘电缆工作,应由有经验人员交待清楚后才能进行。挖到电缆保护板后,应由有经验的人员在场指导,方可继续工作。

挖掘电缆沟前,应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在挖出的土堆起的斜坡上,不得放置工具、材料等杂物。沟边应留有走道。

12.3 挖掘出的电缆或接头盒,如下面需要挖空时,必须将其悬吊保护,悬吊电缆 应每隔约1.0~1.5m吊一道。悬吊接头盒应平放,不得使接头受到拉力。

12.4 敷设电缆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电缆走动时,严禁用手搬动滑轮,以防压 伤。

移动电缆接头盒一般应停电进行。如带电移动时,应先调查该电缆的历史记 录,由敷设电缆有经验的人员,在专人统一指挥下,平正移动,防止绝缘损伤爆炸。

12.5 锯电缆以前,必须与电缆图纸核对是否相符,并确切证实电缆无电后,用接 地的带木柄的铁钎钉入电缆芯后,方可工作。扶木柄的人应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 上。

12.6 熬电缆胶工作应有专人看管。熬胶人员,应戴帆布手套及鞋盖。搅拌或掐取 溶化的电缆胶或焊锡时,必须使用预先加热的金属棒或金属勺子,防止落入水分而发 生爆溅烫伤。

12.7 进电缆井前,应排除井内浊气。电缆井内工作,应戴安全帽,并做好防火、防水及防止高空落物等措施,电缆井口应有专人看守。

12.8 水底电缆提起放在船上工作时,应使船体保持平衡。船上应具备足够的救生 圈,工作人员应穿救生衣。

12.9 制做环氧树脂电缆头和调配环氧树脂工作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毒和防火 措施。其他安全措施

13.1 使用携带型火炉或喷灯时,火焰与带电部分的距离:电压在10kV及以下者,不得小于1.5m;电压在10kV以上者,不得小于3m。不得在带电导线、带电设备、变压器、油开关附近将火炉或喷灯点火。

13.2 在屋外变电所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两人放倒搬运,并与带 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3.3 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的照明。

13.4 进入高空作业现场,应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高处工作传递物件,不得上下抛掷。

13.5 雷电时,禁止在室外变电所或室内的架空引入线上进行检修和试验。

13.6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带 电设备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对注 油设备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发电厂和变电所控制室内应备有防 毒面具,防毒面具要按规定使用并定期进行试验,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13.7 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线尺(夹有金属丝者)进行测量工 作。

13.8 在电容器组上或进入其围栏内工作时,应将电容器逐个多次放电并接地后,方可进行。

附 录 A

倒闸操作票格式

(补充件)

发电厂(变电所)倒闸操作票

编号:

操作人:

监护人:

值班负责人:

值长:

附 录 B

第一种工作票格式

(补充件)

发电厂(变电所)第一种工作票

第____号

1.工作负责人(监护人):_________________班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作班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3.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划工作时间:

****年**月**日

****年**月**日

5.安全措施:

下列由工作票签发人填写

下列由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填写

(发电厂值长签名:)

6.许可开始工作时间: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时______分

工作许可人签名:___________工作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工作负责人变动:

原工作负责人____________离去,变更______________为工作负责人。

变动时间: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时________分,工作票签发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8.工作票延期,有效期延长到: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时____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值长或值班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 9.工作终结:

工作班人员已全部撤离,现场已清理完毕。

全部工作于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______时_______分结束。

工作负责人签名:工作许可人签名:

接地线共_____________组已拆除。

值班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10.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录 C

第二种工作票格式

(补充件)

发电厂(变电所)第二种工作票

编号:

1.工作负责人(监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组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班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作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划工作时间:自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______分

至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______分

4.工作条件(停电或不停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注意事项(安全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

6.许可开始工作时间: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日______时________分

工作许可人(值班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工作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 7.工作结束时间: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日_______时________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工作许可人(值班员)签名:_______________ 8.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录 D 标示牌式样

(补充件)

附 录 E

常用电气绝缘工具试验一览表

(补充件)

附 录 F

登高安全工具试验标准表

(补充件)

附 录 G 紧急救护法

(补充件)

G1 通则

G1.1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 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急救的成功条件是动作快,操 作正确。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G1.2 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 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应当 记住只有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G1.3 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进行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 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G1.4 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 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G2 触电急救

G2.1 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 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 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G2.2 脱离电源:

G2.2.1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 间越长,伤害越重。G2.2.2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 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 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G2.2.3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 险。

G2.2.4 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G2.2.5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 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 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 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 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 护。

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

G2.2.6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 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 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G2.2.7 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系低压带电线路,若可能立即切断线路 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 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如系高压 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 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抛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不论 是何级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 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它有电线路的可能。

G2.2.8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 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 速带至8~10m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 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G2.2.9 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 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G2.3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G2.3.1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 动。

G2.3.2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G2.3.3 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 治。

图G1 看、听、试

G2.4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G2.4.1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见图G1),判定 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G2.4.1.1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G2.4.1.2 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G2.4.1.3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 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G2.4.2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G2.5 心肺复苏法:

G2.5.1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 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a.通畅气道;

b.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c.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G2.5.2 通畅气道:

G2.5.2.1 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 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G2.5.2.2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见图G2)。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 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 即可通畅(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可参见图G3)。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 失。

图G2 仰头抬颏法

图G3 气道状况

(a)气道通畅;(b)气道阻塞 G2.5.3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见图G4):

图G4 口对口人工呼吸

G2.5.3.1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 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 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 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G2.5.3.2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 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 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G2.5.3.3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 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G2.5.4 胸外按压:

G2.5.4.1 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 步骤:

a.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 的中点;

b.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c.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见图G5)。

G2.5.4.2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

a.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 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 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b.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 和瘦弱者酌减);

c.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见 图G6)。

图G5 正确的按压位置

图G6 按压姿势与用力方法

图G7 搬运伤员

(a)正常担架;(b)临时担架及木板;(c)错误搬运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G2.5.4.3 操作频率:

a.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 等;

b.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 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G2.6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G2.6.1 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G2.6.2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 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 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G2.6.3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 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G2.7 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见图G7):

G2.7.1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 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

G2.7.2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 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G2.7.3 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屑作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脑完全复苏。

G2.8 伤员好转后的处理:

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 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G2.9 杆上或高处触电急救:

G2.9.1 发现杆上或高处有人触电,应争取时间及早在杆上或高处开始进行抢救。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绝缘工具以及牢固的绳索等,并紧急呼 救。

G2.9.2 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环境安全距 离内无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 性。

图G8 杆上或高处触电下放方法

G2.9.3 高处抢救:

G2.9.3.1 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应将伤员扶卧在自己的安全带上(或在适当地方躺平),并注意保持伤员气道通畅。

G2.9.3.2 救护人员迅速按G2.3和G2.4条规定判定反应、呼吸和循环情况。

G2.9.3.3 如伤员呼吸停止,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s继续吹气一次,如颈动脉无搏动时,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2次,促使 心脏复跳。

G2.9.3.4 高处发生触电,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及早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在完 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参照图G8所示方法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 的迅速有效措施送至平台上。

G2.9.3.5 在将伤员由高处送至地面前,应再口对口(鼻)吹气4次。

G2.9.3.6 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

G2.10 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 设备条件和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 器设备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决定是否采用。

G3 创伤急救

G3.1 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G3.1.1 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 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G3.1.2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 和休克等。

G3.1.3 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 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G3.1.4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图G9 止血带

G3.1.5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 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 变。

G3.2 止血

G3.2.1 伤口渗血:

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 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G3.2.2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G3.2.3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图G9),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 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 60min,下肢每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 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h。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 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G3.2.4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 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 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图G10),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 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G3.3 骨折急救

G3.3.1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图G11),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图G10 抬高下肢

图G11 骨折固定方法

(a)上肢骨折固定;(b)下肢骨折固定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 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G3.3.2 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图 G12)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 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G3.3.3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 固定预防瘫痪(图G13)。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图G12 颈椎骨折固定

图G13 腰椎骨折固定

G3.4 颅脑外伤

G3.4.1 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 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G3.4.2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或将液体再吸入鼻内。

G3.4.3 颅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

G3.5 烧伤急救 G3.5.1 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 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 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G3.5.2 强酸或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物剪去。为 防止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10min。

G3.5.3 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G3.5.4 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G3.6 冻伤急救

G3.6.1 冻伤使肌肉僵直,严重者深及骨骼,在救护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 强使其肢体弯曲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应使用担架,将伤员平卧并抬至温暖室内 救治。

G3.6.2 将伤员身上潮湿的衣服剪去后用干燥柔软的衣服覆盖,不得烤火或搓雪。

G3.6.3 全身冻伤者呼吸和心跳有时十分微弱,不应误认为死亡,应努力抢救。

G3.7 动物咬伤急救

G3.7.1 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

G3.7.1.1 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 上方(近心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G3.7.1.2 有蛇药时可先服用,再送往医院救治。

G3.7.2 犬咬伤

G3.7.2.1 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 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G3.7.2.2 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

G3.7.2.3 尽量设法查明该犬是否为“疯狗”,对医院制订治疗计划有较大帮助。

G3.8 溺水急救

G3.8.1 发现有人溺水应设法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呼吸心跳停止者用心肺复苏法 坚持抢救。曾受水中抢救训练者在水中即可抢救。

G3.8.2 口对口人工呼吸因异物阻塞发生困难,而又无法用手指除去时,可用两手 相叠,置于脐部稍上正中线上(远离剑突)迅速向上猛压数次,使异物退出,但也不 可用力太大。

G3.8.3 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窒息缺氧。由于淡水在人体内能很快经循环吸收,而气管能容纳的水量很少,因此在抢救溺水者时不应“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更 不应仅“倒水”而不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G3.9 高温中暑急救

G3.9.1 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现 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抽搐、惊厥甚 至昏迷。

G3.9.2 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水擦浴,湿 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G3.10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

G3.10.1 气体中毒开始时有流泪、眼痛、呛咳、咽部干燥等症状,应引起警惕。稍重时头痛、气促、胸闷、眩晕。严重时会引起惊厥昏迷。

G3.10.2 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即将人员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处休 息。抢救人员进入险区必须带防毒面具。

G3.10.3 已昏迷病员应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按心肺复苏法抢救,并联系医院救治。

G3.10.4 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

附 录 H

SF6新所暂行标准

(补充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能源部安全环保司提出。

本标准由能源部安全环保司归口。

本标准由能源部安全环保司负责起草,全国有关电管局、电力局等参加。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篇6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型变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的模型,设计出PID控制器。然后重点讨论了在高风速情况下桨距角控制问题。为了改善系统在恒功率输出运行区域内的动态性能,本文设计了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随机风扰动下电机转速偏差,实现恒功率控制。

【英文摘要】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pitch control system of wind turbine.Firstly, it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at home and abroad, the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wind turbines, and constructed the models of a large-scale variable pitch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based on those principals and design a PID controller.Then it focused on the variable blade pitch control in the case of high wind speed.In this thesis, a new pitch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control theory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s deve...【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距控制 自抗扰控制

【英文关键词】wind turbine variable pitch control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自抗扰控制技术在风电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5-6

Abstract6

第一章 绪论9-181.2 国内外风力发电现状

摘要

1.1 风力发

电的意义和研究背景9-1010-1410-1212-14

1.3 风力发电技术目前的研究现状和难题1.3.1 定桨距失速调节技术与变桨距技术1.3.2 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与变速恒频发电技术1.4 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发展14-17

1.4.1 风

力发电系统的传统控制方法14制方法14-17

1.4.2 风力发电机组的现代控

第二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17-18

18-33

章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与工作原理机组的结构形式18-1919-21建立23-26型24-25

2.1 风力发电

2.2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理论

2.4 风机机理模型的2.4.2 传动机构模

2.5 风力发电

2.3 风能利用系数21-23

2.4.1 风轮模型23-24

2.4.3 异步发电机模型25-26

26-32

控制系统仿真实例26-2828-3032-33用33-48

2.5.1 系统模型的搭建

2.5.2 PID控制器及MATLAB系统仿真图2.5.3 仿真结果30-32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抗扰控制在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系统中的应3.1 自抗扰控制基本原理

33-36

3.2 自抗扰

控制器的离散算法实现36-373.3 自抗扰控制器的高阶扩展

37-393.4 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39-42

3.6 本章小结47-48

3.5 仿真与第四章 结论和展

结果分析42-47望48-50

参考文献50-55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

作者简介57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篇7

长期以来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安全保护功能测试由于其测试方法较为复杂而且在测试过程中又极易损耗变流器的各相关元器件,因此各变流器供应商一直将其作为风机的型式试验要求来做而不作为出厂试验的测试要求。而型式试验只是在有试制的新产品或定型产品做重大改进时或产品质量遇到其它特殊情况时才做,而且一般也只测试一两台,其它相同型号的产品在出厂时就不再作为强制试验项目做出厂测试了。这样变流器安全保护方面的功能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就不易受重视,容易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而变流器安全保护功能又恰恰是关系到风机变流器生命周期至关重要的一类保护功能。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整理出一套适合各供应商的较为简单实用有效而又不易损耗其元器件的安全保护功能试验方法,并加以推广作为各供应商的变流器出厂试验项目,以引起各方对其安全保护功能的重视,提高变流器安全保护功能质量,真正起到保护变流器乃至整个风机安全的效果。

1 风机变流器安全保护功能

风机变流器的安全保护功能根据其所保护的部位及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过温保护、过流保护、开关与熔断器故障保护、缺相保护和相序错误保护、接地保护、发电机过速/ 欠速保护、直流环节过电压/ 欠电压保护和浪涌过电压及防雷电保护[1]。

1) 过温保护,其中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模块散热器过温、输入电抗器过温和输出电抗器的过温保护。即当变流器某关键部位温度过高时其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或停机。

2) 过流保护,为变流器控制器检测到网侧及转子侧过电流时,发出报警信号以及触发相应逻辑保护。

3) 开关与熔断器故障保护,当主功率回路开关跳闸或主熔断器发生熔断故障时变流器控制器发出相应报警信息并触发相应逻辑保护的功能。

4) 缺相保护和相序错误保护,即变流器三相总进线及定子侧或转子侧的主电路发生缺相或反相序的情况时,控制器发出相应报警信息并触发相应逻辑保护的功能。

5) 接地保护,变流器检测到总网侧进线及定子侧和转子侧出线的零序电流达到一定数值,即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控制器立即发出相应部位某相接地故障报警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

6) 发电机过速/ 欠速保护,变流器通过发电机编码器传来发电机转速信号来判断其转速是否正常。当转速高于或低于一定的数值时即发出发电机过速或欠速报警信息并触发相应的保护逻辑。

7) 直流环节过电压/ 欠电压保护,当变流器控制器检测到直流母线电压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即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

8) 浪涌过电压及防雷电保护,当电网发生浪涌过电压或变流器遭受雷击时, 其控制器即会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

2 风机变流器安全保护功能的测试方法

风机变流器安全保护功能的测试方法各个供应商都有各自的一套相应测试程序,繁简不一,基本是作为变流器型式试验的要求来实现的。下面根据图1 中各安全保护功能介绍适合作为变流器出厂试验项目的各项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

2.1 过温保护

过温保护一般包括模块散热器过温保护、输入电抗器过温保护和输出电抗器过温保护。通常的测试方法为变流器在额定运行条件下运行并网,然后给变流器加载并降低其冷却系统散热风扇的工作频率,使其温度逐渐上升至过温故障状态,然后查看系统保护逻辑及故障信息是否准确即可。这样的测试方法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而且还有变流器元器件被烧毁的风险存在,因此一般不提倡作为出厂试验项目来做。

作为出厂试验可以另辟蹊径找出一种可以基本能验证其功能的测试方法。众所周知过温保护信号一般为数字量信号,当器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过温保护开关触发并向外输出一个“0”的信号,通常变流器模块散热器和输入输出电抗器内部会分别放置有一个或几个过温开关,相互串联连接。

过温保护安全功能的出厂测试方法可以分两步做:第一步为测试过温保护开关的功能:首先断开变流器系统所有电源,拆去接线排上相应引出线并与万用表表棒连接,同时将万用表调整至电阻挡。然后将过温保护开关从器件中取出,并用热风机对着过温开关吹,如果取不出可以直接对着过温保护开关所在的器件部位外部吹热风,由于器件都是铜制的传热效果很好,待温度上升至过温开关动作查看万用表上显示电阻无穷大即可,用此方法逐一监测各过温保护开关。第二步为测试变流器系统的相应功能:首先在第一步完成后恢复原样,然后让变流器正常启动并网,在并网运行过程中人为将过温保护开关信号线断开,测试系统会得到该功能的置“0”信号,若其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则此安全保护功能测试视为通过。

2.2 过流保护

过流保护包括网侧和转子侧过流保护。根据过电流采集信号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通过电流互感器进行模拟量的电流采样,这种较为简单,一般在测试程序中修改下调网侧及转子侧过流保护参数值,然后变流器启动运行,并网后给系统加载使网侧和转子侧电流上升至修改后的过流参数值,查看测试系统保护逻辑及故障信息是否准确即可( 网侧和转子侧应分开测试)。

第二种是通过数字量过电流传感器( 比如霍尔元件) 进行数字量过电流信号的采集。由于数字量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保护值是不能修改的,因此需通过并网加载加电流测试使过电流传感器置“1”的方式试验,显然这是一种带有一定破坏性的试验方法,容易损伤变流器的某些元器件,所以作为出厂测试一般可以省略并网加载环节,而采用直接断开连接过电流传感器信号线的方式测试,然后查看测试系统故障信息及保护逻辑动作是否准确即可。这种测试方法就是有不能验证过电流传感器本身是否符合要求的缺陷,但至少验证了过电流安全保护的其它所有功能,增加了该功能的出厂验证测试面,提高了可靠性。

2.3 开关与熔断器故障保护

1) 主功率回路开关故障安全保护功能测试:一般主功率回路开关的故障有触点烧毁、脱扣器损坏、操作机构损坏、过载线圈烧毁等等。当开关出现故障时,其自身会有一个数字量故障信号节点动作,此信号节点外接至变流器控制系统。为了安全的测试出此项的全部功能,主功率回路开关故障安全保护功能测试可分成两部分测试,即主功率回路开关故障测试部分和变流器控制系统响应部分。主功率回路开关故障可在变流器不通电的情况下测试,人为给主开关一个故障,然后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故障信号节点是否变化,变化为符合要求。变流器控制系统响应部分测试要先给变流器送控制电源,然后人为将连接主功率开关故障信号节点的信号线在主开关接线排上短接,待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及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视为该安全保护功能测试通过。

2) 熔断器故障安全保护功能测试:变流器主熔断器熔断后其辅助熔断器也跟着一起熔断并触发相应故障开关量节点( 微动开关),变流器控制系统接收到此熔断器熔断故障节点信号反馈后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由于主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要比辅助熔断器大很多,因此可以不必测试主熔断器熔断后其辅助熔断器也是否跟着熔断的状态,只要目击检查若辅助熔断器熔断后其微动开关是否能随之触发即可。微动开关的检查可以人为拨动其微动挡块听其分合动作声音是否清脆,或者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其节点是否有通断状态即可。相应变流器控制系统响应部分的测试同样要先给变流器送上控制电源,然后人为拨动其微动开关的微动挡块,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及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可视为此功能测试通过。

2.4 缺相保护及相序错误保护

缺相安全保护功能测试及相序错误安全保护功能测试分为总网侧、定子侧及转子侧三个变流器主电路进出线位置的安全保护功能测试,下面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个位置的测试方法,如图2 所示为总网侧进线及相序错误示意图。

1) 总网侧进线缺相及相序错误安全保护功能测试:这个测试的方法较为简单,缺相保护测试是在总网侧送电之前先将其三相进线接成二相进线,如图2 a) 所示( 没接的一相线注意做好绝缘保护),在并网接触器及励磁接触器主触头未闭合的情况下给总网侧进线送电并合上主断后,给网侧送电变流器测试系统应立即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 按照A、B、C三相分别做一次测试)。相序错误保护测试则是在总网侧送电之前将三相网侧进线相序人为接反,如图2 b) 所示,然后在并网接触器及励磁接触器主触头未闭合的情况下给总网侧进线送电并合上主断后,变流器测试系统也应立即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及触发相应保护逻辑,这样即可视为此项功能测试通过。

2) 定子侧及转子侧缺相及相序错误安全保护功能测试:这两个位置的测试需要分开测试,但测试方法基本相同。缺相安全保护测试首先将定子侧或转子侧三相出线改接成二相出线,然后按测试程序正常启动运行变流器,期间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视为此功能测试通过( 按照A、B、C三相分别做一次测试) ;相序错误安全保护测试同样首先将定子侧或转子侧三相出线的相序接反,然后按测试程序正常启动运行变流器,期间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视为此功能测试通过。

2.5 接地保护

变流器正常工作时各进出线( 包括总网侧进线、定子侧和转子侧出线) 的三相电与地之间应该是不导通的,当发生三相电接地故障时其三相电流就会不平衡,相与地之间会产生漏电流即零序电流。而零序电流的电流值变流器会即时检测出来,而当该电流值超出规定数值范围时系统就会报相应接地故障,如图3 所示为总网侧进线C相接地保护测试电路。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只要使变流器各进出线的三相电流不平衡,并且其零序电流值达到所规定的数值时就可以触发测试系统的接地安全保护功能。下面以总网侧三相进线接地安全保护功能测试为例来介绍一下其测试方法:首先为了测试安全应在测试之前先修改下调测试系统网侧接地安全保护参数值,然后将网侧三相进线的其中一相线并联出一个分支电路后接地,如图3 所示,该分支从C相上并联出来,再串联相应规格的单相小型断路器Q1和相应规格的电阻箱( 电阻箱应至少由一个可调电阻R2和一个固定值电阻R1串联而成,总阻值应与测试系统修改的接地安全保护参数值相对应)。以上准备工作完成以后首先断开分支上的小型断路器并将电阻箱阻值调整至最大,随后变流器启动并网,待正常工作后闭合分支上的小型断路器,并将电阻箱阻值慢慢调小使零序电流值慢慢增加,直到测试系统报出相应网侧接地故障信息及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后停止,测试通过。定子侧和转子侧接地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与网侧相同。

有时候为了测试的安全,通常将总网侧进线电源改为可以调节三相交流电源。接地保护测试线路连接完成后即合上断路器Q1,并把电阻箱调至阻值最小位置,随后将可调节三相交流电源开启,并将总网侧电源电压从0 V开始慢慢逐渐向上调节,直到测试系统报出相应网侧接地故障信息后停止,测试通过。

2.6 过速/欠速保护

1) 过速保护:过速安全保护功能测试即发电机转速超过规定的速度时,变流器系统触发自身保护逻辑并给风机主控报出相应故障,主控接收到此故障信息后作出判断并触发相应保护程序,以防止发电机飞车等事故的发生。作为型式试验必须按照上述实际情况进行测试,但作为出厂试验可以人为修改下调至比较安全的过速保护参数值。修改并保存好参数后启动变流器,同时发电机开始旋转,待发电机转速达到系统下调后的速度值时,变流器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可视为该功能测试通过。

2) 欠速保护:欠速安全保护功能测试较为简单,无需修改任何参数,首先拆除与变流器相连接的发电机定子侧和转子侧电缆,并使发电机停止转动(这样变流器接收到的发电机转速约为零转) ;然后给变流器送电,待变流器启动正常以后直接手动闭合变流器主断路器及并网接触器,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可视为该功能测试通过。

2.7 直流环节的过电压/欠电压保护

变流器网侧及机侧过电压/ 欠电压的保护因为其本身具有高电压穿越及低电压穿越的功能,因此可以省略不做测试,这里所要介绍的是变流器直流侧过电压/ 欠电压的安全保护功能测试。

1) 直流侧过电压保护功能:测试之前首先将测试程序中的过电压保护参数值修改下调至一定的安全数值,然后正常启动运行变流器,打开变流器预充电回路给其直流环节充电,当直流侧电压上升至过电压保护数值时触发过电压安全保护程序。最后查看测试系统相应保护逻辑以及故障信息准确与否即可。

2) 直流侧欠电压保护功能:同样测试之前首先将测试程序中的欠电压保护参数值修改上调至高于变流器正常工作时的直流电压值,然后按正常程序启动变流器,并进行预充电、整流、逆变及并网操作。在此变流器系统工作过程中会触发相应直流侧欠电压安全保护程序,若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保护逻辑即可视为该功能测试通过。

2.8 浪涌过电压及防雷电保护

浪涌过电压及防雷电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变流器型式试验的测试方法,为变流器在额定运行条件下模拟浪涌过电压及雷电流状态, 然后再查看变流器是否具有此项保护功能, 这种方法虽然测试效果可靠但是测试代价较高,如果作为出厂试验项目对每台变流器进行这样的测试显然不合理。一般的浪涌过电压或防雷保护器结构分为底座和插件,底座上有微动开关,插件上有触发微动开关的挡块,一旦系统出现浪涌过电压或雷电流时插件上的挡块就会触发底座上的微动开关,通过连接在微动开关上的信号线将“1”的触发信号传递至变流器控制系统。因此第二种测试方法就是在变流器正常运行时,分别拔去浪涌过电压保护器或防雷电保护器底座上的插件以触发其微动开关,如果变流器测试系统接收到浪涌过电压或防雷保护器“1”的信号并报出相应安全保护故障信息及触发相应系统保护逻辑即可视为该安全保护功能测试通过。虽然第二种测试方法不能测试其防雷过压插件是否正常,但相比第一种测试方法来讲较为简单而且测试代价低,其底座、微动开关及其与中控的连接信号线正常与否都能测试出来,因此可以作为产品出厂试验项目来做。

3 结语

在设计风力发电机组的每一个部件时,设计工程师们考虑最多最全面的往往就是该部件自身及其对整个风机的安全保护功能方面的诸多要求。风机的安全性能也是各风电业主采购风机时的重要参考项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上述对风电机组变流器系统各个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的详细分析和描述,使读者基本了解了该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将其作为出厂试验项目的必要性;同时对变流器系统本身及风电机组的其它工作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其实际的出厂常规测试应用中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中对风机变流器系统各安全保护功能测试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列举的测试方法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篇8

一、海上风电场概述

海上风电场是近二十多年来才出现的一种现代化发电厂,它自诞生便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至今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得到认可和青睐,尤其是在亚洲、欧洲和美洲,更是从当初的试验阶段直接跨入到大规模生产的商业化阶段。

1、海上风电场概念

海上风电场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海上的风力资源来进行发电的一种风电站。这种发电技术自研制成功至今仅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由于海上风电场的风速远远大于陆地,且海上还受到水域的限制而导致其操作性并不强。时至今日,这一技术仍然仅限于一些发达国家。

2、海上风电场的优越性

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海上风电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海上风电与陆地风电相比具备着风力资源丰富、风速稳定、对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其次,海上风电机组因为远离海岸,因此其产生的噪音、视觉干扰非常小,不会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带来影响;再次,海上风电站的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远远大于陆地风电站,年利用小时数高;第四,海上风电站通常都建立在靠近经济发达的地区,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较近,风电电网与其他电网的连接比较容易,且不会占用城市土地资源,从而有效确保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带来更大、更稳定的基础能源。

二、国内外海上风电发电现状

国外海上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洲,且普遍应用在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本身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所以在海上发电厂的研究和利用上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而且经过研究,海上风力发电场又具备这上述种种优越性,这就更是给这些国家的海上风力发电场研究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外海上风力发电场的研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地区。

1、欧洲海上风力发电场现状

欧洲是当前全球海上风力发电场建设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目前,全球海上风力发电场主要集中在丹麦、英国、荷兰、瑞典等国家。其中丹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海上风电发电场的国家,其为海上风电发电场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且自1991年至今,丹麦一直高度重视海上风力发电场的研究和探索,截至目前该国家的海上风力发电场研究已经超过二十年,其技术相当成熟,至今已经建立了7座以上的海上风电场,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海上风电场的先驱者。

另外,目前英国的海上风电项目也在稳步前行,由于英国海域风力资源在整个欧洲都属于前列,因此其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同时,英国政府也非常关注海上风电项目的研究。综合英国海上风力资源,截至今年,英国政府强行制定了15%以上的海上风能能源政策,且被世界认定为全球海上风电市场。

2、美洲的海上风力发电场现状

每周的海上风力发电场说白了也就是美国的海上风力发电场。在美国,风力发电场研究工作在近几年开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全球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力度不断增加的新时期,美国政府为了加快国家经济建设,制定出了一系列海上风电站建设制度,大大加速了海上风电场建设步伐。近年来,美国的海上风力发电场的发电总量已经超过500wm,且为了更好的发展海上风电事业,美国更是制定出从浅海域向深海域推进的发展计划。

3、我国的海上风电场现状

我国的海上风电场发展比较晚,至今不到十年的历史,与世界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我国拥有着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可利用的海域面积更是多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海域大国,因此海上风力资源也非常丰富。自2010年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发电场投入生产至今,我国又在滨海、射阳等地分别建立了海上风力发电场,预计海上风力发电场的年收益可达8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来,我国必然将进入海上风力发电事业的加速发展阶段。

三、制约海上风电场技术发展的因素

经研究表明,在当今海上风力发电站建设黄金时期,影响海上风力发电事业的主要因素有工程建设投资大、成本高两个原因。发电成本可谓是海上风力发电事业无法发展的首要因素,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海上风力发电站的发电成本大约为0.42元/千瓦时。另外,海上风电场的运行和维护费用也很高。

四、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

1、风电技术发展迅速,成本持续下降

在陆地上建设风电场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而在海上则不会需要占用陆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地面积的紧张,另外,海上充足的风资源可以被风电场所用并进行发电,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并且通过推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政府支持促进欧洲海上风电发展

海上风电是当前提倡的低碳经济发展项目之一,政策的积极支持是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海上风电利用海上风能资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的燃煤发电相比,海上风电不依赖外部能源,没有碳排放等环境成本,不会造成大气污染和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五、结束语

总之,海上风能资源作为一种清洁的永续能源,在各国政策的积极支持下,海上风电技术的提高和风电开发成本的下降促使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海上风能将得到更深入、更大范围的开发和利用。

上一篇:关于孤独的段子下一篇:工业园区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