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游览胜地”、“依稀可辨”等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课题理清课文脉络,找到相应小节,并了解游记的一般写法。
3、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
4、欣赏描写泰山日出的语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
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教学难点:
欣赏描写泰山日出的语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泰山图片,随图介绍泰山。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明确题材,归纳写法
1、从课题入手,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篇游记。
2、出示句子: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理解游览胜地: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3、我们还学过哪些游览胜地?(桂林山水、颐和园„„)
4、出示并比较这些文章的开头,寻找共同点。
一班写景的文章开头会用一句话概括景点的情况。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刚才读课题,我们发现了这是篇游记,这次我们把中间停一停,再来读读,看看还能发现什么?——课文可以根据课题分成两部分。
2、交流预习作业:第一部分:1—6节,第二部分:7——9节
3、这篇课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游记,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这篇游记的?默读课文,用直线划下有关语句。
4、交流
展示两条线索:
时间:凌晨2时半 —— 刚4点半 —— 天已微明 ——7点10分 地点:山脚下 —— 中天门 —— 对松亭 ——南天门——日观峰 师小结:作者按照时间、地点的变化顺序写了这篇游记。(板书:时间 地点)
三、品读“登山”,感悟写法
1、师引:课文2—6节,作者写了登泰山的整个过程,一路上,在不同的地方他看到了怎样不同的景色呢?默读这几个小节,把作者看到的景物找出来。
2、交流并板书。
3、(指板书)“整个泰山、山势、云海还有山路”有哪些特点?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文字来具体表现这些特点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2-6小节,用曲线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圈划写批注。
4、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过渡:凌晨2时半,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泰山山脚下。
(1)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交流板书:泰山 高
比较句子: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顶天而立的墙,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原句更好,更能体突出山的高。 指导朗读。
过渡:为看日出,作者不敢停留,天微明时,已至对松亭。
(2)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交流板书:山势 奇
出示山、马鞍、驼峰图片,感受山势的奇 指导朗读 与前文比喻做比较
学生交流,理解“依稀可辨”。
小结:当你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景物时,这一景物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
过渡:跟随作者的目光,我们又看到了泰山的云雾。
(3)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交流板书:云雾 美
比较句子:云雾有的像雪白的棉絮,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有的像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指导朗读 说话训练:
媒体出示: 泰山云雾图片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
媒体出示: 图片及有关动词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什么)(怎么样),有的像(什么)(怎么样),有的像(什么)(怎么样)。
师:看到这样美的云海,如果你是作者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表达呢?
惊喜
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品味词语:竟 才
过渡:顺着作者的脚步,我们继续往上。
(4)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交流板书:山路 险 指导朗读
5、经历了这些,作者一共用了多少时间?——5个小时
这五个小时笔墨的分布平均吗?为什么?——天越亮,景越明,感受越多
6、师生合作朗读。
四、小结:
学了“登泰山”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写游记要抓住“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读了以后,我们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下一节课让我们再跟随小作者,去观赏“泰山日出”的奇观吧!板书设计:
17、登 泰 山 观 日 出(时间 地点)泰山 高 山势 奇 云海 美 山路 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理解日出前后天空变化的句子,仿照课文七、八小节,进行写话练习。
2、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教学过程:
学习课文“观日出”部分
1、作者是如何写日出过程的?大声读读课文7、8、9小节,找一找哪些句子写了日出前,哪些写了日出时,哪些又写了日出后呢? 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媒体不同颜色显示。
2、学习“日出前”,天空颜色变化的句子。
(1)作者按日出的先后顺序,描写了日出过程,那么日出前,作者是抓住什么来写的呢?板书:天空的颜色
(2)天空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默读“日出前”这一部分,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说说天空颜色的变化过程。
(3)交流:第七小节,说说天空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
板书:鱼肚白——淡红色——加深——红得最浓、最艳
出示句子: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
理解“鱼肚白”
引读:你们看,鱼肚白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
出示句子: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
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
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
指导朗读:看到这最浓最艳的朝霞,作者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急切、期待)(4)东方天际的由鱼肚白变为淡红色,淡红色逐渐加深,变为最浓最艳的红色,让我们一起来再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一下日出前天空的美丽变化。
(5)作者抓住颜色,把日出前的天空变化写具体了,你能根据老师的图片、文字提示,复述一下日出前天空颜色的变化吗?
3、学习“日出时”,太阳形状变化的句子。
(1)日出前,作者主要抓住了颜色的变化来写的,那么日出时呢?
板书:太阳的形状
(2)太阳又是如何变化的?快速浏览有关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太阳的句子,说说太阳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交流。
出示句子: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了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板画:弧形的边、半圆形
出示句子: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4)作者抓住了形状,把日出时太阳的变化写出来了,但他是如何把这一变化写具体的?(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能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具体。)
小结:因此,我们写某一事物的变化时,不仅要抓住这一事物的变化特点(板书:变化),而且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板书:修辞),能使文章更具体、生动。(5)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太阳形状的变化吗?(出示图片、文字)
4、学习“日出后”,体会作者兴奋的心情。
太阳在作者的期待中升起来了,他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
5、学习作者感受的句子。
在整个日出过程中,作者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写日出过程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感受?(1)出示句子:
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一切。
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着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2)小结:请大家看课题,作者写的是“观日出”,所以加入“观”过程中的感受,(板书:感受),更能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仿写
学完了课文,让我们学以致用,写一写“雷雨”的过程,先请大家思考,你想抓住什么来写雷雨的过程?(天空的颜色,云的形状,声音的变化)
仿照课文第7、8小节,写一写“雷雨”的过程,记住,可以用上适当的修辞手法,让你的句子更具体,更生动。分层写话: A 写出雷雨时天空变化的过程,能在一处用上修辞的手法。B 写出雷雨时变化的过程,能在多处用上修辞的手法。
C 写出雷雨时变化的过程,能在多处用上修辞的手法,并写出动态的感觉。
2、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评价
4、布置课后作业,刚才我们模仿7、8小节,写了雷雨前,雷雨时的变化,现在,老师要把题目改成“观雷雨”,你觉得还需要加入什么描写?请大家课后把自己的写话练习完成。
四、总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登泰山观日出,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泰山之高,山势的奇,山路之险,云海之美,随着作者观看到了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另外,我们学会了在写文章时,我们可以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变化特点,加入自己的真实感受,把某一过程写具体。板书设计:
登泰山观日出
日出前 天空的颜色的变化
鱼肚白——淡红色——加深——红得最浓、最艳
日出时 太阳的形状的变化
由于不到五点,天昏沉沉的,仿佛要塌下来砸死我似的,山上人也少,我不免有些害怕了,我甚至有些后悔来到益寿山了!但是,很快,天边亮起了一道银光,我被吸引住了!
天边的这道银光忽闪忽闪的,我并没有在意,但仍然关注着它,很快,它并没有令我失看,我更出神地看着它了,我明白,太阳正从东方升起,这道银光尽管忽闪忽闪,确实闪一次,就变得更亮一次,假如不留意的话很难发现太阳在升高,太阳如大病初愈,缓缓地,缓缓地,只露出了一点亮边,这个亮边不断扩大,山上也渐渐地亮了起来,我完全被吸引住了,就连我来山上是为了锻炼都忘记了,仿佛这世间只有我和太阳,我凝看着太阳,太阳也似乎愿意让我看,更是使劲地升了,太阳如一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大半个脸来,接着,太阳使劲闪了一下,猛地跳了出来,挂在了天空上,它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的通红的脸庞,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铁水,喷薄而出,金光刺眼……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爬了泰山,领略了“五岳之尊”的风采。
路上,我想:既然有“五岳之尊”之称,想必山上的风光定是美不胜收。果不其然,一下车我便被泰山这雄浑的气势所震惊。山脚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山上则是云雾环绕,高不可攀,显得十分幽静霸气。
踏着凹凸不平的石阶向上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著名的迎客松旁。它像一位友好的主人,张开臂膀迎接我们的到来;它又像那指路的仙人,为我们指点方向。它屹立于幽深的`山谷中,为泰山平添了几分神秘。
要说泰山最壮丽的景观,那非云海日出莫属了。登上泰山顶后,早已是夜色朦胧,我和妈妈吃过晚饭,便披着大衣和黑压压的人群一起朝观日台走去。
坐在岩石上等待太阳出来时,我发现泰山的夜色原来也是如此之美:满天星斗仿佛近在眼前,纷乱又明亮,让人忍不住踮起脚尖想要触碰它;泰山上的动物们也伴着夜色为我们唱着欢乐的歌。此情此景,使我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天越来越亮了,天上的云朵也被这光亮照得现出了形。层层叠叠的云彩就像大海里的惊涛骇浪,绵延起伏,故有“云海”之称。突然,遥远的天际出现了一抹醉人的绯红,不用说,那是太阳快出来了。观日台上的人们顿时激动起来。
那光由绯红转变成深红,可太阳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般,躲在云海里迟迟不肯出现。不一会儿,整个云海都变得火红火红,使我们这些观日的人群都置身于“火海”之中。
深红渐渐退去,变为绯红、浅红,最终云海重新披上了自己的雪白纱衣。太阳终于肯探出头来了,它在万人的目光中散发出雄伟的光辉,照射着整个大地和世间万物。它越升越高,最终在我们的赞叹声中屹立在云海之巅!
《登泰山记》是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的一篇古文,本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在写景的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学习本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扩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词语的含义。掌握通假及词类活用。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课文景、情交融的特点,反复朗读,整体理解,了解全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扩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1、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
2、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
3、结合本文写景状物的写法,进行艺术审美,从而能够知识迁移。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但本文在文言字词上、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要在课前预习中反复诵读,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登泰山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杜甫的《望岳》引出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教学后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教学目的:
二、教学有关字词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三、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一、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二、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抽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关回答下列问题。
1、词语的古今意义:阳
2、了解词语的活用:西,东。
3、了解特殊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二讲授新课:
抽学生朗读条二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登山的过程——再写所见的美景。)
讲授有关字词:`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今一般用于名词,云层。句意——世人都有称之为“天门山”
至于泰安——“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其义是到、到达。句意是:到达泰安。是月丁未——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句意是:这月丁未。
复循西谷——复、再、又之意。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等。崖限当道————限:门槛,名词。当、挡住,动词。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越长城之限——限,界限,名词。越过长城的界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余:我,以: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面不定的余数。那台阶有七千多级)
及既上(及:等到,介词。等到登上山顶。)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及:和,连词。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巅)
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表示不肯定的语气。世人都称为天门山的。)
特殊句式: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断,句意为:我没有到达那里。)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断。句意为:亭东从脚下都是弥漫着云雾。)
省略句:与子颖坐日观亭等日出(省略主语:余。句意:我同子颖坐在日观亭上等待日出。)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句意: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烛:名词动用,照。)
三、翻译第二段: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地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了泰安。这月的二十八日,与朋友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从南面的山脚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有是石头砌的石阶,那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间的那一条山谷绕着泰安城边流过,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们一开始就沿着这条谷进了山,走了一小半路程,越过中岭,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就到了它的顶峰。古时登山,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山,天门就在道中。东面的山谷,古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们没有到达的地方。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世人都称为“天门山”。一路上云雾弥漫冰滑难走,台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顶,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城郭,在夕阳的照耀下,汶水、徂徕好像一幅图画,半山腰停留的云雾,好像一条腰带似的。
四、抽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一)、登山的过程怎样?
明确:由南麓登,始循(中谷)进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评:仅用十九个字便写出登山的全过程。)
(二)、沿途和登上山顶以后见到了什么景色?
明确:上了山顶,只见青山铺着白雪,雪光映着南天。远望夕阳下的照着的城郭,汶水和徂徕活像一幅山水画,半山腰还停留着雾气,像腰带似的。
归纳:这一部分可分三层:
一、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
二、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三、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五;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一、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二、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
【17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观日出作文800字10-09
《日出》课文教案设计10-22
有关海上日出的教学反思11-01
日落,日出作文09-13
日出说说心情句子07-18
小学作文:偶遇日出10-02
日出日记优秀借鉴经典05-25
观察海边日出的作文07-03
日出的800字作文09-14
东边日出西边雨全诗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