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习题1

2025-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药用植物学习题1(共9篇)

药用植物学习题1 篇1

一、名词解释:

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纹孔胞间连丝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造粉体液泡染色体后含物

淀粉粒单粒淀粉粒复粒淀粉粒半复粒淀粉粒 糊粉粒糊粉层钟乳体菊糖草酸钙晶体碳酸钙晶体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二、问答题: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哪些区别?

2、典型植物细胞有哪些主要细胞器?

3、植物细胞有哪些主要后含物?如何鉴别?

4、细胞壁有哪几层构成?各有何特点?

5、植物细胞壁有哪些主要特化形式?如何鉴别?

6、细胞核由哪几部分构成?各有何功能?

7、蔬菜白萝卜、胡萝卜、马铃薯不同部位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8、秋季植物落叶时,叶片变成红或变黄的原因是什么?

9、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一、名词解释:

组织分生组织成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薄壁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保护组织表皮气孔器副卫细胞平轴式直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木栓细胞周皮皮孔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木纤维韧皮纤维导管管胞筛管伴胞筛板筛域筛胞分泌结构分泌细胞分泌道

分泌囊乳汁管木质部韧皮部木纤维木质部外纤维分隔纤维晶鞘纤维有限维管束无限维管束组织培养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分生组织?有何特点?

2、根据性质和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可分为哪几类?

3、根据位置不同,分生组织有哪几种?

4、薄壁组织有何特点?分为几类?

5、根据细胞壁加厚方式,厚角组织有几类?

6、根据导管壁增厚情况,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7、筛管与筛胞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8、分泌结构有哪几类?

9、植物维管束有哪些类型?

10、植物组织有哪几类?各自结构、功能、分布有何特点? 第三章植物的器官

一、名词解释:

定根不定根根系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外始式凯氏带通道细胞节叶痕芽鳞痕芽平周分裂维管束鞘叶迹枝迹枝隙维管射线心材边材早材年轮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单子房多室复子房完全花心皮双受精雄配子体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真果世代交替荚果角果梨果柑果双悬果蓇葖果蒴果瘦果储藏根 内始式 节间垂周分裂叶隙髓射线晚材泡状细胞 不完全花 雌配子体 假果瓠果颖果聚合果

聚花果干果肉果裂果不裂果

二、问答题:

1、根的变态有哪些类型?试举例?

2、试述根尖的分区及特点?

2、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是如何形成的?

3、依性质,芽可分为几种类型?

4、试绘出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次生构造简图并标示。

5、试绘出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和次生构造简图并标示。

6、如何利用射线来判断木材三切面?

7、试绘出单子叶植物根与茎的构造简图并标示。

8、比较维管射线与髓射线的异同点?

9、简述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21、试述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构造?

22、如何区别重被花、单被花和无被花?

23、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有何区别?各有哪些类型?

第五章藻类植物

1、藻类植物的形态构造有哪些特点?

2、藻类植物有哪几种繁殖方式?

3、藻类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下?举例说明。

4、历代本草中常用的药用藻类植物有哪些?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5、寄生藻类和共生藻类有何区别?

6、藻类植物分为8个门,教材中为何只介绍了其中的4个门?

7、药用的海藻属于哪几门?各有何主要特征?

8、蓝藻门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各生长在什么环

10、年轮是怎样形成的?何谓假年轮?

11、简述等面叶与异面叶的内部结构?

12、试述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构造的异同点?

13、茎的变态有哪些类型?

14、复叶与生有单叶的小枝如何区别?

15、叶序类型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16、叶变态类型有哪些?

17、常见的花冠类型有哪些?

18、雄蕊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19、胎座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20、胚珠有哪些类型?

24、单果有哪些种类?

25、胚由哪几部分组成?

26、种子由哪几部分组成?

境?

9、绿藻门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各生长在什么环境?

10、红藻门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

11、褐藻门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

12、藻类植物中,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有哪些常见种类?各属于藻类哪一门?

1、菌类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哪些异同点?分为哪几门?

2、常用生产抗生素的放线菌有哪些?

3、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哪几类?各起何作用?

4、如何根据有性孢子区分真菌门的五个亚门植物?

5、子囊菌亚门的子囊果有几种类型?如何区分?

6、中药冬虫夏草来源于什么生物?产于何地?

14、半知菌亚门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 第七章地衣植物门

1、地衣植物体为什么说是复合有机体?

2、根据形态和构造,地衣各分成哪几类?

3、地衣有性生殖产生何种孢子?各称何种地衣?

4、地衣植物门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共分为哪几第八章苔藓植物门

1、苔藓植物与低等植物比较,发生了哪些变化?

2、苔藓植物生活史有何特点?

3、苔纲和藓纲如何区别?

4、苔藓植物门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第九章蕨类植物门

1、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有哪些主要区别?

2、蕨类植物的维管柱类型有哪些?观察维管柱类型对中药鉴定有何意义?

3、蕨类植物的叶从来源上分为哪两种类型?如何区别?

4、蕨类植物的叶从作用、功能上分为哪些类型?

5、蕨类植物孢子叶集生的状态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6、蕨类的孢子囊群有哪些类型?

7、与冬虫夏草同属药用真菌有哪些种?

8、子囊菌亚门常用药用植物有哪些?

9、试述担子菌亚门的主要特征。

10、担子菌亚门分为几个纲?各有哪些主要药用植物?

11、多孔菌科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

12、试述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

13、食药兼用的担子菌亚门植物有哪些?

纲?

5、地衣植物门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从形态上分属何种类型地衣?它们生长于何种环境?

7、蕨类植物含有哪些主要化学成分?主要分布在哪些类群植物中?

8、蕨类植物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9、如何区分蕨类植物的5个亚门?

10、石松亚门含有几个科?各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

11、楔叶亚门有哪些主要特点?常用药用植物有哪些?

12、真蕨亚门有何特点?哪些科含有常用中药?

13、中药贯众来源于何科、何种植物?尚有哪些易混类群?

14、中药石韦来源于何科?含有哪些种类?

15、蕨类植物的药用部位有哪些?举例说明。

1、试述裸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2、试述裸子植物的化学特征。

3、如何区分裸子植物的5个纲植物?

4、苏铁纲有哪些特征和常用药用植物?

5、银杏纲有哪些特征和常用药用植物?

6、松柏纲有哪些特征和常用药用植物?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

1、比较毛茛科和木兰科的异同点。

2、简述毛茛科植物的共同点,铁线莲属和乌头属的主要异同点?

3、木兰科植物有那些共同点?那些是典型的原始科的特征?

8、木兰科植物有那些共同点?那些是典型的原始科的特征?

9、列表说明所观察到豆科、罂粟科、蔷薇科植物所在的分类地位和药用部位。

10、简述豆科、罂粟科、蔷薇科的特征。

11、说明蔷薇科各亚科的区别?

12、说明豆科各亚科的区别?

13、简述芸香科、大戟科、锦葵科、五加科、伞形科的特征。

14、简述五加科和伞形科的异同点?

15、说明什么是杯状聚伞花序?

16、说明什么是双悬果、柑果?

7、松科与柏科的区别有哪些?

8、红豆杉纲有哪些特征和常用药用植物?

9、买麻藤纲有哪些特征和常用药用植物?

10、裸子植物门共有多少科?常用的药用植物属于哪些科?

4、比较毛茛科和芍药科的异同点,将芍药属从毛茛科分离出来有何理由?

5、简述芍药科、石竹科、十字花科、蓼科的特征。

6、说明侧膜胎座与中轴胎座的区别?

7、说明角果,蒴果和蓇葖果的区别?

17、简述玄参科和唇形科的异同点?

18、说明什么是二唇形、假唇形、单唇形?

19、简述茄科、菊科、桔梗科、茜草科的特征。20、简述菊科头状花序的结构和小花的类型?

21、说明什么是聚药雄蕊、边花(舌状花)、管状花?

22、简述天南星科、百合科、姜科、兰科的特征。

23、简述姜科和兰科区别?

24、说明菊科各亚科的分类依据?

25、说明什么是合蕊柱、合蕊冠?

药用植物学习题1 篇2

【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

【植物形态】亚灌木状直立半灌木, 高0.5~1米, 全株被柔毛及星状毛。叶互生, 下部的近圆形, 中部的卵形, 上部的长圆形至披针形, 长4~7厘米, 宽2~6厘米;叶柄长2~6厘米;托叶2枚, 线形, 早落。花夏、秋开放, 单生叶腋或几朵簇生, 淡红色, 直径1.5厘米;花梗短, 有毛;小苞片5, 近基部合生;花萼杯状, 5裂;花瓣5, 倒卵形, 外面有毛;雄蕊花丝连合成管状, 花药紫红色;子房5。

【药用部位】根或全草。秋季采挖, 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归经】甘, 淡, 平;入心、肺经。

【功效】祛风利湿, 清热解毒。

药用植物学作业 篇3

关键词:药用植物;道地药材;生物技术

内容: 在当今“人类要回归大自然”思潮的影响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受到各国的关注。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且应用中草药历史悠久的国家,自然更加受到重视。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30000余种高等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经过30余年的考察,已查明我国高等植物约3万种,居世界第3位,其中药用植物有12807种[1],相继出版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著作,如《全国中草药汇编》(1975年)、《中药大辞典》(1977年)《新华本草纲要》(3卷)(1988年)、《中国本草图录》(12卷)(1988~1997年)、《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年)、《中国中药区划》(1995年)等,使我国在药用植物的调查、整理和总结工作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2]。

药用植物分类

在中国古代,《神农本草经》把药物按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神农本草经集注》中除沿用三品分类外,又创造了按药物属性分为草木部、果部、菜部、米谷部的方法。《本草纲目》中采用了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收药物分为16纲60类,并以生理生态条件为依据,将草类药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石草、苔类等。这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医学上一般按药物性能和药理作用分类,中医学常按药物性能分为解表药、清热药、祛风湿药、理气药、补虚药等类别;现代医学常按药理作用分为镇静药、镇痛药、强心药、抗癌药等。药用植物学按植物系统分类,则可反映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以利形态解剖和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常按药用部分分类,分为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便于药材特征的鉴别和掌握其栽培特点。现代生药学常按药材化学成分分为含生物碱类药、含苷类药、含挥发油类药等,有利于鉴定药材的功能及其品质,并便于寻找和扩大药用植物新资源。

药用植物中药资源与开发介绍

本专业主要学习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调查分析中药资源和中药材培养生产、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更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将受到系统的中药资源与开发的专业基本训练,具有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原料的生产、加工,中药新药开发和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的基本能力。

药用植物中药资源与开发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中药资源调查、中药材栽培、中药材鉴定、中药原料采购、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工作。

药用植物中药资源与开发主要课程

中医药基础理论、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植物生理和生态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天然药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中药分析化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药理学、中药材加工和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新药开发概论、药事管理。

参考资料

1、张惠源,赵润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医学研究通讯,1999,v28(10):162、黄璐琦,杨滨,王敏等.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703、陈摸,《中国中药杂志》,药用植物引种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浅见,1989,14

药用植物学论文 篇4

1 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

实习基地的选择是关系野外实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合适的实习基地可保障和提高野外实习质量,因此基地的选择尤为关键,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交通设施便利、人为干扰影响较少、基础资料充实、自然环境优美、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大种类丰富、②便于灵活安排实习路线、具有大规模接待能力的地点。我校曾经先后在湖北神农架、咸宁九宫山、武汉植物园、江西庐山等地进行药用植物的野外实习,依据以上原则我校最终将庐山作为实习基地。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北临长江,南靠鄱阳湖,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共有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242科803属1859种,其中野生的维管植物171科756属1027种,包括蕨类植物27科38属64种,裸子植物7科8属11种,被子植物137科710属952种。③常见药用植物有石松、江南卷柏、紫萁、贯众、庐山石韦、何首乌、益母草、鱼腥草、海金沙、千里光、金荞麦、杠板归、孩儿参、黄连、大血藤、箭叶淫羊藿、华中五味子、山鸡椒、独行菜、垂盆草、枫香树、杜仲、仙鹤草、野葛、盐肤木、紫花前胡、过路黄、夏枯草、薄荷、栝楼、羊乳、桔梗、朱砂根、野菊、刘寄奴、淡竹叶、天南星、百合、多花黄精、玉竹、粉背薯蓣等。药用部位包括了所有中药类型,有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树脂类等。药用植物种类几乎涵盖了药用植物学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科。庐山独特的资源优势为野外实习的顺利和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2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2.1 物质准备

预先整理准备好实习期间所需物品,主要包括教学物品,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庐山植物志》、《药用植物学》等工具书;标本采集制作过程中所需的枝剪、锄头、采集袋、标本纸、标本夹、吸水纸、号牌、GPS、相机等;必要的常用药品和常用急救医疗装备;个人生活物品和必要证件等。

2.2 思想准备

实习前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召开野外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野外实习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端正实习态度;通报实习期间的基本安排和必要的相关准备;强调组织纪律性,实习过程中要服从纪律听从安排,展现良好的当代大学生风貌,同时着重加强安全教育,包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3 人员准备

根据实习情况和有关教学安排,协调好带教老师,医生、班主任等人员。根据学生专业、性别、带队教师的人数等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实习分组。

2.4 交通工具安排

由于野外实习队伍较庞大(我校每年有300人左右参与实习),路途较遥远,挈带物品较多,所以最好中途不要换乘而采取直接由学校到基地的一站式方式,一般宜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便于灵活安排。因此,野外实习之前要提前安排好交通工具,做好乘车安排以及各乘车小组的划分等。

3 野外实习的教学实施

3.1 野外实习教学内容

我们根据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内容,结合中部地区资源特点,选择传统大宗药材基源植物的识别和采集为主。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掌握植物识别的基本技能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两百余种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实物进一步加强对蓼科、毛茛科、木兰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五加科、伞形科、唇形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天南星科、百合科等重点科特征的掌握。同时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对植株特征、生境等的观察)、种子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以及野外植物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培养。

3.2 野外教学方法

对于植物的识别主要从“眼观”(观察植物各器官形态特征)、“鼻嗅”(闻植物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嘴尝”(品尝植物的味道),以及“手揉”(触摸感受其质地、厚度、毛茸等)等方面入手,同时将某些方面特征相似容易混淆的`科或植物加以区别比较,某些方面相同的特征进行归类总结,并结合一些口诀、俗语、传说、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致以便让学生快速准确掌握常见植物的识别特征。

3.3 野外实习考核

野外实习教学环节结束后,为检查学生学习效果,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考核,我校的野外实习考核主要是现场考试,即随机选取30种左右常见药用植物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种名、科名,能独立完成腊叶标本的制作,同时根据学生实习期间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团队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等给出综合表现成绩,最后按一定比例得出野外实习综合成绩。

4 小结与讨论

多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地尝试、总结和变革,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可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以及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识别和鉴定常用药用植物,并熟悉其药用部位以及功效;掌握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熟悉不同类型药用植物的野外分布规律等。同时,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促进了其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革,在我们野外实习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折射出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师资短缺导致实习小组学生人数过多;(2)标本采集造成资源破坏加大;(3)教学计划中安排的野外实习时间比较集中固定,往往不能很好与大多数药用植物的花果期吻合;(4)野外实习综合成绩按10%计入本课程总成绩中,由于所占比例低,使得部分学生对实习不够重视;(5)90后学生自我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④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如何通过改革保障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效果,还有待不断地摸索创新。

药用植物学专业见习报告 篇5

学科:药用植物学

系别:药学系 中药学

年级:2011级

姓名:史光伟(111507035)

见习地点:陇南市徽县麻沿镇

见习时间:2013.06.19-2013.06.28

见习目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的学习与了解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

领队老师:杨韬、王振恒

指导老师:晋老师、林老师、王老师、杨老师、崔老师、马老师、孙老师、朱老师。

前言: 窃以为人总该去大自然的绿色世界中走走,这次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和我的同伴们都热情高涨,积极地参加了此次野外见习活动。当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极其重要,本着将已有药植知识运用到野外识药当中的目的,我们决心在这次见习活动中自主尝试将原植物与标本及其饮片和其它相关理论描述联系起来,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模型和药植版块。

正文:

花季六月,大自然早已绽放出其最为可人的色彩,美丽而动人,妖艳而华贵!对于药植见习来说更是合适不过:根、茎、叶、花、果实,大致所有植物的这些特征器官都样样俱全也将一并呈现在你的视野,也只有这样你才既可以全方位地认识药用植物,又可以完整地采集药植标本,尚且可以见到许多植物受自然缔造后的奇迹。

六月十九日,我们一起早起整装出发,一起乘上高速大巴,一起贪睡在车程软座上经历六个多小时来到那个让人陌生又略带几分憧憬的地方--麻沿。大概是下午两点左右吧,我们下车到了指定的住宿地点,在麻沿初中的宿舍楼里“安家落户”。一切行装收拾到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同几个舍友出去溜达会心情,踏踏青,拍拍照,用最简单的方式尝试着与这个朴素的乡镇建立起一种无言以表的情感。我敢说,那时的我断然不会想到短短十天的见习便可以在这个地方留下记忆中又一宝贵的一笔。

一、见习一日三餐

不怕你笑话,最令我难忘的便是日日延续不变的一日三餐:早餐馒头加汤粥,午餐麻食换面片,晚餐米饭拌黄瓜。我吃的多,和大家一起“抢”着吃吃得也香。听说麻食是麻沿的特色,不吃麻食就不算到过麻沿,我信了!味道和名字一样容易让你记住。

二、见习过程概述

十九号到麻沿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还下着点雨,集体没有出去,我和几个舍友出去走了走,听说当天有人就采回来了三叶木通;二十号继续下雨,树叶上结着水珠晶莹剔透,山间里拉着云雾迷离新奇,后来还发起了洪水,于是我们只在宿舍休息,看看书,睡睡觉,打打牌;二十一号终于出去了,却也因为露水未干只是沿着公路前寻,我们一个班只有一个指导老师(另一个有事那天还没来),大伙儿都带着小笔记本拥在他的周围顺着他的眼光在四下里寻找,口耳相传着见证与记忆那些个“新的发现”,并结识了第一个植物--马钱科醉鱼草;二十一号沿着同样的方向前行,在一个不知名的山沟口改道进沟,好几个指导老师陆续给大家讲解了一些植物,水路断了山路,所以也没进山;二十二号天算是放晴了,我们的心更晴了,过了麻沿隧道,我们一路学习到了山庄村,还见了好多木雕,途中还巧遇了一条蛇,在山庄沟附近的山上林丽老师示范了野外样方的选取与操作,回来亦是满载着知识;二十三日我们重新到了二十一日未走完的那个山沟进山学习,王老师叫我们几个植物摄影的技巧,约莫十点左右我们选定了一个山头便随王老师一起去挑战高度,最终我们征服了它;二十四日,大早下着小雨,我们打着伞沿村东边的一条路上前行,未走很远在河道口改道沿河前行,未见过的植物不算太多,大家都有闲时间在水里抓鱼嬉戏,快进中午的时候雨下大了,我们就收兵回营;二十五号,我们顺着洛河的方向图步前行了三千米多,在一个叫糜林村的地方进山,随杨老师一起去一个山上寻找天麻和细辛,算是幸运的唯有我们一个组大获而归;二十六号大家在基地和老师们一起整理、鉴定并选择标本,我和另外几个同学继续野外受训,和王老师、朱老师一起去征服老爷山,从开始山口抓毒蛇到山路上过独木桥,再到下山时战胜蔷薇刺,我们经历了各种难忘遭遇,同样也见到了许多“新”的植物,回来时已是下午八点多;二十七号见习考试,二十八号返程归校,就这样经历了十天的见习生活,拥有了十天不一样的经历。

三、见习植物整理

几天见习,收获颇多,现将几种常见植株整理如下:

1.马钱科:醉鱼草;

2.蔷薇科:蔷薇,水杨梅,仙鹤草;

3.毛茛科:水毛茛,铁线莲,草玉梅,升麻;

4.唇形科:黄芩,夏枯草,土藿香;

5.桔梗科:党参,紫斑风铃草;

6.伞形科:柴胡,白芷;

7.罂粟科:紫堇;

8.景天科:景天三七,瓦松,垂盆草;

9.报春花科:过路黄,狼尾珍珠菜;

10.萝藦科:杠柳,鹅绒藤,白前;

11.虎耳草科:虎耳草,落新妇,鬼灯檠,黄水枝,八仙花;

12.天南星科:半夏,禹白附(独角莲),水菖蒲;

13.马兜铃科:马兜铃,细辛;

14.旋花科:打碗花,金灯藤;

15.鸢尾科:鸢尾,射干,马蔺;

16.豆科:美丽胡枝子,地八角,外头菜,葛;

17.紫草科:倒提壶,琉璃草;

18.蓼科:小红蓼,萹蓄,羊蹄草,大黄;

19.柳叶菜科:柳兰,夜来香;

20.金粟兰科:四片瓦;

21.石竹科:蝇子草;

22.百合科:玉竹,细叶百合,贝母;

23.小檗科:箭叶淫羊藿;

24.兰科:羊耳蒜,天麻;

25.列当科:豆列当;

26.桑科:构树,葎草;

27.龙胆科:美丽龙胆;

28.水龙骨科:石韦;

29.鳞毛蕨科:贯众;

30.槲蕨科:骨碎补,中华槲蕨;

31.灯芯草科:灯心草;

32.杜中科:杜仲;

33.菊科:一年蓬,千里光,款冬,橐吾,蟹甲草;

34.其他。

四、见习心得体会

1)野外识药是此次见习的目的,此次见习的意义却不止这个

除了见习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了好多药用植物以外,我们还学到了其它的一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我们的人生更有帮助。

① 野外徒步,我们整装而出又安全而归:野外“徒行”的能力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会那么擅长,可是这次我们算是见识了好多,又算是学到了好多。你甚至不敢相信,我第一次鼓起勇气接连着过了两个独木桥,第一次与毒蛇有那么近距离的接触,第一次在那么高的山上和同行人一起不按山路而选择披荆斩棘、“开路”而归……

② 团体合作,我们采集标本并美化整理:毫不夸张地说在团体合作的经历中这次体现得最为完美。我们明确了分工,有负责采集的有负责定位的有负责记录的也有负责拍照的;我都会却更喜欢拍照微聚,喜欢将每一个植株的特征部位都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它们都是生命的奇迹,都有着大自然赋予的不可忽视的魅力!其实就我们当中任何一个来说,这些工作都不可能由他单独完成,甚至离开队伍、离开大家没有一个人可以去那么远、登那么高。雨后的山路泞泥难行,又湿又陡又滑,可我们手拉手,相互鼓励,相互比拼就真得征服了这些,就真得完成了作业。

③ 理论实践,我们认识药植也充实自我: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标本示样,还有真实植株,当你真真去比对认知了你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只是你看到的那些而已,甚至于有的时候你发现它们大不相同……不过,也只有这样,你去看去触去摸去闻甚至去尝,五官感知,性味区分,它们才开始变得和你熟悉起来,你也才算真真认识它们了。如果再用心点,你还可以但对药用部位观察,去联系比对它的饮片,想象这其中经历了多少道艺术工序。再用心点,你还可以练习中医药的象形思维,去挑战大家们的学习高度。诸如此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相当有价值的!

④ 科学道路,我们该明白的除了认知还有责任:也许我们只是别人眼中的玩玩而已,可终究这是一项科学的研究之路,你是去采样更是去普查,你要了解的除了那百来十种还有乡俗民情还有地方中医药文化。科学的责任就在于不断挑战未知,不断发现变化!

2)野外见习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还了解些地方文化:

① 建筑文化:当地多雨,建筑都是以瓦封顶前后两边丽利水的。

② 赶集文化:幸运的逢遇了当地的一次赶集,多以卖药和木雕为主,当地当季节交易的药材主要是藤黄科的贯叶连翘(当地人叫它野胡麻)。我呢既没买木雕也没购药材,我给朋友买了个水杯,比兰州便宜好几倍呢。

3)经历经验,宝贵的不是记忆,是下次可以自己完成野外“采药”的能力:有了这次的经验,我决定下次自己组队,带着我那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到兰州附近的山上如同此番学习中医药。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篇6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野外实习基地,药用植物园

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组织、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及合理应用的一门应用型学科。药用植物学是高等医药院校中药专业、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形态解剖和分类学两大部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等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实验教学的改革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探索三大功能。

1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通常分为实验室实验和野外实习两部分。

实验室实验基本上是按教材的要求对药用植物进行性状观察,对细胞、组织、器官进行显微观察,按部就班地进行,将实验的内容一一列出,然后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步骤要求完成实验,设计性综合实验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在药用植物园、公园或其他实习地点,带领学生识别植物。特点是学生围着教师,教师不厌其烦告诉学生这是哪个科哪种植物,学生得到的是表面、零碎的间接知识,同时学生野外实习也成了单纯的认识物种竞赛。离开了实习地特定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野外实习获得的知识都会忘记。

以上归结起来,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便是:(1)实验内容重复、陈旧;(2)实验模式单调呆板;(3)学生能力难以提高。

2 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随着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用植物学中的推广应用,对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使实验教学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校实际,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2.1 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应达到更高要求,因此需要调整原有的实验教学项目与内容,对一些实验项目进行删除或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前期注重狠抓基本技能,后期注重提高兴趣,拓展视野。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后,可以在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适当结合生药学的相关知识安排一个综合性实验[1],让学生按照自主意愿,自由选择药用植物,自己动手制作组织切片观察。我们已经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实验条件

药用植物学所研究的内容需要记忆的很多,要求教师的授课语言既要科学严谨、又要简洁生动、便于记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会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板图及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使药用植物学的微观知识宏观化、抽象知识形象化、间接知识直观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着教学内容活动,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智力的开发。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更先进的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如购买一定数量的GPS定位仪和数码照相机,可以将所观察植物定位,实现地标化和数字化,不仅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方法,而且可以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利用数码显微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2,3]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进行改革尝试,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数码显微镜、多媒体投影等设备示范示教,尤其是遇到学生不易找到的或者提问较多的显微结构、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利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传输到投影上,对全体同学进行难点示教,如各种导管类型的区分等可以进行难点示教,做到有的放矢。

2.3 积极开辟野外实习基地,提高野外实习效果

野外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药用植物学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时间短,内容相对复杂,且在开放的野外教学环境里组织教学难度大。但是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热爱药学事业等方面却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野外实习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笔者所在教学单位近5年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我们每年7月至8月会组织学生深入河南豫西伏牛山区或豫南太行山区的野外教学实习单位(河南栾川龙浴湾国家森林公园、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南南召辛夷GAP种植基地,河南商城黄柏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展野外实习。在野外实习期间,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恰当分组学习,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植物标本,通过查阅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河南植物志等工具书及有关文献,对各个种及种下等级做出正确的鉴定。同时要求学生编制校园及其他实习地点典型植物的科、属、种检索表,牢固掌握鉴定、识别植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我们以后还会陆续开辟新的、更大范围的野外实习基地,以满足扩招和教改的需要。

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数码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方法。即为了达到更好的野外实习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师讲解的同时,配合网络教学,即建立药用植物学实习教学的网站,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接收到更多的信息。

2.4 充分发挥药用植物园的作用

笔者所在单外在2007年建立了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园,在园区内已经栽培种植栀子、望春花、金桂、银桂、山茱萸、决明、墨旱莲、尼泊尔酸模、景田三七、小茴香、菘蓝、金银花、甘草、黄芪等56种药用植物,配合校园实习和课余劳动,使学生参与药用植物园的建设与管理,并不断引种新品种,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认知水平同时得到发展。同时药用植物园还与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的科研项目结合,催化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老师、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2.5 建立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有相应的考核体系做保障。为了使学生的实验成绩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笔者思考可以将实验考核评定划分为四部分:(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实验预习情况,课堂纪律等;(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每次实验都要写详细的实验报告,老师负责批改;(3)实验操作成绩,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4)鉴别实验考核,主要是任选具有典型特征的药用植物,让学生识别植物的种类,教师根据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评定成绩。这样四者结合,既保证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加强实践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突破口之一。通过对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期望能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荆云,白素平,吴艳芳,等.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208-209.

[2]彭安,郭冬生,张维.生命科学创新教育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03,3(4):56-57.

药用植物学习题1 篇7

三、A部分为生药的识别,10种药材放置在已经编号的烧杯中,同学们按照药材编号顺序依次写出药材名称,时间限定5分钟;正确识别一种药材得10分。共计100分。药材名称写错一个字扣5分,写错两个字得0分。不按顺序写不得分。

四、B部分考粉末制片技术、显微镜实用技术和生药粉末鉴定技术;用显微镜鉴别出烧杯中的粉末(从实验中看过的粉末中选取一种或两种粉末的混合样品),并正确写出粉末的名称。时间限定15分钟,依据鉴定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具体给分。

1.粉末制片50分

2.显微镜使用50分

3.生药粉末鉴定100分

五、对于点名不到的同学,在其他同学考核结束后有一次考核机会,实验考核没有补考。请假的同学需提前出具辅导员签字的请假条。六、七、八、考试成绩作为实验成绩折合后计入期末总成绩。考试过程中不许喧哗讨论,手机关闭。发现考试过程中有抄袭、讨论或其他作弊现象,实验考核计0分。

药学院药学教研室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模拟试题三 篇8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的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中。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及世界第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本草纲目拾遗()C.证类本草

D.神农本草经E.唐本草(新修本草)

2、表皮细胞中含有碳酸钙晶体的药材是()

A.穿心莲B.人参

C.地骨皮D.黄精E.甘草

3、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

()A.根中 B.茎中 C.叶中 D.种子中 E.果实中

4、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增粗有限,是因为其没有

A.原形成层 B.原分生组织 C.原表皮层

D.顶端分生组织 E.侧生分生组织

5、气孔周围副卫细胞的数目3~4个,其中有一个副卫细胞明显偏小,该气孔是()

A.直轴式 B.不等式 C.环式 D.平轴式 E.不定式

6、大黄根茎的异型维管束(星点)存在于()

A.皮层中 B.韧皮部中 C.木质部中 D.髓射线中 E.髓部

7、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的叶具有()

A.网状脉序 B.弧形脉序 C.射出平行脉

D.直出平行脉 E.分叉脉序

8、花程式P3+3+3A∞G∞∶1中G∞表示()

A.单性花 B.单瓣花 C.单被花 D.单雌蕊 E.多心皮

9、下列藻类植物中,除哪一种之外,均来自褐藻门植物()

A.海带 B.昆布 C.石花菜 D.羊栖菜 E.海蒿子

10、下列药用植物来源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A.银杏 B.海金沙 C.柏子仁 D.灵芝 E.松萝

11、祼子植物中木质部具有导管的科为()

A.松科 B.柏科 C.银杏科 D.麻黄科 E.红豆杉科

12、蓼科植物的果实常包被于宿存的()

A.花托内 B.花萼内 C.花被内 D.花冠内 E.花柱内

13、伞形科植物中具有单叶的植物是()

A.当归 B.防风 C.紫花前胡 D.狭叶柴胡 E.川芎

14、《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A.730种 B.1082种 C.1892种 D.12092种 E.1114种

15、“四大怀药”包括()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16、在采收加工时需要进行“发汗”的药材是()

A.雷丸 B.茯苓 C.猪苓 D.灵芝 E.冬虫夏草

17、冬虫夏草的入药部位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

A.子实体 B.菌核 C.子座 D.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E.虫体

18、人参粉末的显微特征主要是()

A.草酸钙簇晶与树脂道 B.草酸钙簇晶与乳汁管 C.草酸钙簇晶与石细胞

D.草酸钙砂晶与油细胞 E.草酸钙柱晶与粘液细胞

19、番红花的入药部位是()

A.花序 B.管状花 C.舌状花 D.柱头 E.雄蕊

20、药材外层二片鳞叶呈“怀中抱月”形,顶端闭合,底部平坦的川贝母称()

A.松贝 B.青贝 C.炉贝 D.珠贝 E.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从以下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并将选择的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属于分泌组织的是()

A.非腺毛 B.腺毛C.腺鳞D.黏液细胞E.树脂道

2、依茎的质地,将茎的类型分为()

A.木质茎 B.平卧茎C.草质茎

3、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为()

D.形成果实 E.具双受精现象

4、来源于豆科的生药有()

A.巴豆 B.黄芪 C. 三七 D. 槐米 E.决明子

5、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特征有()

A.多为总状花序 B.花辐射对称 C.四强雄蕊 D.侧膜胎座 E.角果

6、植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条件是()

A.培养基的pH值和渗透压 B.光照 C. 温度 D.湿度 E.气体条件

7、天麻的性状特征主要有()

A.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 B.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残留茎基

C.底部有圆盘状疤痕 D.表面有多轮排列成环的点状突起

E.断面黄白色,粉性

8、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生药是()

A.丹参 B.紫苏叶 C.小茴香 D.薄荷 E.苍术

9、大黄根茎的横切面显微特征是()

A.形成层环明显 B.木质部导管稀疏 C.韧皮部有粘液腔

D.髓部宽广,有异型维管束 E.薄壁细胞含大型草酸钙方晶

10、中药的炮制目的有()

A.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B.降低毒性和副作用 C.便于鉴定

D.转变药性 E.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三、判断题(你认为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者在题干后括号中打“√”,错误者在括号中打“×”。每题1分,共10分。)

1、厚朴来源于毛茛科植物。()

2、单子叶茎的表皮以内统称为基本组织,无皮层和中柱的分化,如石斛的茎()

3、单叶的叶柄与复叶小叶柄基部均有腋芽。()D.肉质茎 E.缠绕茎 A.具有真正的花 B.孢子体高度发达 C.胚珠包被在心皮内

4、子房的心皮数目一定等于子房室数。()

5、双子叶植物纲的植物叶片大多为网状脉序。()

6、天南星属和半夏属植物均为单性花,雌雄同株。()

7、采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属于植物分类中的化学分类

8、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分为初级开发、二级开发、综合开发三类。()

9、川黄柏来源于黄檗的树皮;关黄柏来源于黄皮树的树皮。()

10、川乌的剧毒成分为乌头碱。()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地下茎的变态,除根茎、块茎之外,还有。

2、叶片的构造,包括表皮、和三种基本结构。

3、典型的雄蕊是由、两部分组成。

4、荚果为科植物所特有,瓠果为科植物所特有。

5、唇形科植物多含挥发油而有香气,茎______形,花冠______形。

6、金银花来源于科植物的干燥花蕾,主要化学成分为。

7、蓼科植物常含有类成分,植物细胞中常含有。

8、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因素包括、以及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环境因素等。

9、生药质量控制的检测内容包括三方面,即、和含量测定。

10、何首乌块根横切面次生韧皮部的外方可见_______,经验鉴别术语为_______。

11、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_______,具二个分枝者习称_______。

12、当归为_______科植物_______的干燥根。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药学

2、维管束

3、心材

4、云锦纹

5、愈伤组织

六、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列表比较双子叶植物黄连根茎与单子叶植物石菖蒲根茎横切面组织结构不同点。

2、描述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写出十字花科的花程式。

3、简述唇形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列举2种植物。

4、试述天麻的性状鉴别要点。

七、阅读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题7分)

1、某科植物为草本,地下常具鳞茎或根茎。叶互生,叶片具平行脉。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6,花瓣状,排成两轮,分离。雄蕊6枚,排成两轮。子房上位,3心皮合生成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或浆果。种子具1枚子叶。根据上述特征描述回答以下问题。

⑴该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

⑵写出该科植物的科名。

⑶写出该科植物的花程式。

⑷列举该科植物两种药用植物或生药名称。

2、试述研究生药中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的意义。(7分)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模拟试题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E2.A3.D4.B5.E6.E7.CE

9.C10.B 11.D 12.C13.D 14.C15.A 16.B17.D18.A 19.D20.A8.二、多项选择题(从以下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题1.5分,共15分)

1.B、C、D、E2.A、C、D、E3.A、B、C、D、E4.B、D、E

5.A、B、C、D、E6.A、B、C、D、E7.A、B、C、D8.B、C、D、E

9.A、B、D、E10.A、B、D、E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球茎;鳞茎

2.叶肉;叶脉

3.花丝;花药

4.豆科;葫芦科

5.四棱或方形;唇形

6.忍冬;绿原酸

7.蒽醌类(或黄酮类或鞣质类);草酸钙簇晶

8.品种来源;不同的采收季节

9.鉴别;检查

10.异形维管束;云锦状花纹

11.二杠;三岔

12.伞形科;华当归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药学: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0.5分)、鉴定方法、活性成分(0.5分)、生产、采制(0.5分)、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科学。(0.5分)

2、维管束:是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输导系统(0.5分),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1分),为贯穿于整个植物体的内部的束状结构,除具有输导功能外,还对植物体有支持作用。(0.5分)

3、心材:是指在木材横切面上(0.5分),靠近轴中心部分的导管或管胞常被树脂、树胶色素堵塞(1分),失去输水作用,颜色较深,质地较坚硬。(0.5分)

4、云锦纹:指何首乌块根横切面(1分)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云朵状花纹。(1分)

5、愈伤组织:是指外植体(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经过在培养基中培养后(1分),由于在组织切口表面出现脱分化细胞增殖而形成的组织或细胞团。(1分)

六、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列表比较双子叶植物黄连根茎与单子叶植物石菖蒲根茎横切面组织结构不同点。

单子叶植物根茎(石菖蒲)双子叶植物根茎(黄连)

保护组织(1分)

皮层(1分)

中柱(1分)

髓(1分)束 表皮 管束 周木型和外韧型维管束散在无木栓组织 内皮层明显,皮层有叶迹或根迹维管内皮层不明显,皮层有叶迹、根迹维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 有

2、描述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写出十字花科的花程式。

答: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本草,单叶互生,(0.5分)花两性,花瓣4,排列成十字形,(1分)四强雄蕊,(0.5分)子房上位,心皮2,(0.5分)长角果或短角果。(0.5分)

※K4C4A2+4G(2:2:∞)。(1分)

3、简述唇形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列举2种植物。

答:唇形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⑴草本,常含挥发油而有香气。(0.5分)

⑵茎方形、四棱形,叶对生。(1分)

⑶花冠唇形,轮伞花序。(1分)

⑷2强雄蕊,果实为4枚小坚果。(0.5分)

⑸例如薄荷、藿香、荆芥、丹参等(任意2种均可)。(1分)

4、试述天麻的性状鉴别要点。

答:①块茎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1分)

②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有多轮点状突起的横环纹;(1分)

③顶端残留有茎基(春麻)或有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1分)

④末端有圆盘状疤痕,质坚实,断面角质样。(1分)

七、综合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题7分,共17分)

1、某科植物为草本,地下常具鳞茎或根茎。叶互生,叶片具平行脉。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6,花瓣状,排成两轮,分离。雄蕊6枚,排成两轮。子房上位,3心皮合生成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或浆果。种子具1枚子叶。根据上述特征描述回答以下问题。(10分)

⑴该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

⑵写出该科植物的科名。

⑶写出该科植物的花程式。

⑷列举该科植物两种药用植物或生药名称。

答:⑴ 该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2分)

⑵ 该植物为百合科。(2分)

⑶ 花程式: ※ P3+3A3+3G3∶3∶∞(4分)

⑷ 贝母、知母、百合、天冬、麦冬、黄精(任意二个)(2分)

2、试述研究生药中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的意义。(7分)

答:⑴有助于天然产物的结构测定;(2分)

⑵有助于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2分)

⑶有利于定向合成所需的天然产物;(1.5分)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9

在以往的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陈旧, 多是一些验证性和基本操作实验。这些弊端造成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缺乏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近年来, 我校积极实施改革计划, 推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改革, 对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 做好预备实验, 保证实验效果

实验准备是药用植物学实验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可或缺。为了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教研室要求教师做好每次实验的预备实验, 做到心中有数, 以正确而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同时, 为保证教学质量, 对课程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也提出了实验课前预习的要求。要求其做好实验预习并复习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验课时通过随机提问、学生讲解等方式,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以引起其思想上的重视, 提高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由于加强了实验准备工作, 药用植物学实验中绝大部分学生能有的放矢, 减少了不必要的失误, 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药用植物学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其中验证性实验是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常见药用植物的外部、内部组织构造, 验证课堂理论知识, 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以往过多的验证性实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中降低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 将验证性实验的某些项目进行合并, 适当提高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例。例如, 将药用植物的组织部分实验合并在根、茎、叶的解剖结构实验中, 使之转变为综合性实验。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探索, 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 减少弊端, 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组织在器官中的分布、特征和功能的理解与掌握, 增强学生的药用植物学整体意识和对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解。

同时,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 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应将校园内现有的药用植物资源作为实验材料, 开设一些设计性实验。比如在显微结构、形态、分类这3部分内容中增加设计性实验, 学生可根据给定的实验任务自行设计方案, 独立进行操作并得出结果, 实现从被动灌输式学习方式向主动寻知求学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 在实验课中, 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观察常见的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外部形态特征, 对于根类药材必要时可挖出地下部分进行观察, 从多方位、多角度了解药用植物。指导学生认识重要药用植物适宜的生态环境的特点, 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完毕后, 再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标本采集和压制, 并采集一些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带到实验室进行显微观察和理化鉴别。如可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临时水装片, 以观察茎、叶及根的内部构造, 进行显微鉴别, 必要时也可进行理化鉴别, 确定其内部主要化学成分。在进行不同科属植物的识别教学时,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观察、比较、描述不同科属植物的特征并加以总结。鼓励学生查阅文献, 对于感兴趣的药用植物采集实验材料, 设计一些创新性的实验, 培养其综合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感性阶段提升到理性阶段。

3 利用数码显微镜投影系统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数码显微投影系统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应用集图、文、动画及灵活互动为一体, 为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显微图像和丰富的交互手段, 是多媒体技术与显微镜技术的完美结合, 克服了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开创了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2], 使我校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发生了历史性改变, 同时对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实验教学时, 教师可利用数码显微镜投影系统和多媒体进行示教,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 可利用数码显微镜成像系统将形态组织结构传输到投影仪上, 如细胞内含物中的石细胞、晶体以及在输导组织中各种导管类型的形态等。相同的结构, 由于制作切片时取材的部位、角度、厚度、制片方法不同而导致平面图像不完全相同。比如观察植物中花粉粒的形态时, 有的可以看到萌发管, 有的则看不到, 有的看到的数目也不同。教师通过数码显微镜投影系统展示给学生, 可以让学生看到其他学生镜下的图像, 从而掌握典型结构和了解一些特殊的或相异的结构。此外, 利用数码显微镜的成像拍照功能, 可将学生观察到的有代表性的显微图像自动存储在计算机的独立存储空间中, 既可制成实验教学的显微图像册, 也可作为今后的教学资料[3]。

4 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检验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 药用植物学实验成绩仅仅根据学生实验报告进行评定, 这种考核方法很难检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实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为了能较客观地反映教与学情况, 全面评估学生实际水平, 合理评定学生成绩, 我们从3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一是将实验过程中的纪律、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为平时实验成绩, 占30%。实验报告评定的重点是实验绘图是否规范, 显微绘图是否与所观察实验材料相一致, 显微构造的各部分结构标注是否准确, 显微图的各部分比例是否恰当等。二是将实验操作技能知识考试和显微绘图技能测试作为考试成绩, 占50%。操作技能考核, 教师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临时水装片或透化片, 或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一些实验材料, 然后进行观察, 教师根据学生制片及显微镜操作技术是否规范等进行现场评分。三是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实验预习等方面的评价, 占20%。实践表明, 这种考核方法能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既保证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 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 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参考文献

[1]师学珍, 王静.《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 11 (3) :92-93, 167.

[2]吴晓霞, 金英善, 崔月花, 等.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2) :71-73.

上一篇: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作文下一篇:《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