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考试试卷(共5篇)
1、下列那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D)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3、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全对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6、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7、财政部向(D)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8、如果某人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A)。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9、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B)。
A.一直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10、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D.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1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D)。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商业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
12、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
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息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
13、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C)
A.政府支出的减少 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D.私人投资减少
14、如果债权人预计第二年通货膨胀率为6%,这时他所愿意 接受的贷款利率为(D)。
A.4% B.5% C.2% D.6%
15、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B)
A.0 B.1 C.10 D.无限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B D)。
A.提高法定准备金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C.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D.降低贴现率
2、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贴现率的(A C)A.下降表现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 B.下降表现货币当局要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C.上升表现货币当局要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D.上升表现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
3、生产率的决定因素(A B C D)。
A.人均物质资本 B.人均人力资本 C.人均自然资源 D.技术知识
4、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A C D)。
A.债权人 B.债务人 C.领取固定工资者 D.持现款的人
5、GDP没有衡量下列哪些指标(A B C D)。
A.闲暇 B.厨师为家人做的饭菜的价值 C.环境质量 D.社会收入分配状况
6、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包括哪些(A C D)
A.债券市场 B.期货市场 C.银行 D.共同基金
7、货币的职能有哪些(A B C)。
A.交换媒介 B.计价单位 C.价值储藏 D.流动性衡量
8、通货是指(A B)
A.铸币 B.纸币 C.活期存款 D.定期存款
9、经济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A B C D)
A.繁荣 B.萧条 C.复苏 D.衰退
10、GDP的组成部分(A B C D)
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净出口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GDP 2.CPI 3.摩擦性失业 4.乘数效应 5.菲利普斯曲线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
GDP(Y)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恒等式:Y=C+I+G+NX
CPI是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消费物价指数=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由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指工人寻找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通常认为这种失业为较短的失业持续时间。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如政府购买时,由于政府支出的每一美元可以增加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大于一美元,此时的政府购买对总需求就有一种乘数效应。乘数效应的逻辑适用于改变GDP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1958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英国发表文章,说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低失业的年份往往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低通货膨胀。这种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假定GDP等于10万亿美元,消费等于6.5万亿美元,政府支出为2万亿美元,预算赤字3千亿美元。计算公共储蓄,税收,私人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
公共储蓄 = T-G =-0.3万亿美元 税收T = 2-0.3 = 1.7万亿美元
私人储蓄 = Y-C-T = 10-6.5-1.7 = 1.8万亿美元
国民储蓄 S = 私人储蓄 + 公共储蓄 = 1.8-0.3 = 1.5万亿美元 投资 I = 国民储蓄 = 1.5万亿美元
2、一种物品:玉米。经济有足够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生产Y = 800 蒲式耳的玉米,V不变。2008年,M= $2000, P = $5/蒲式耳2009年,美联储货币供给增加5%,增加到2100美元(1)计算2009年的名义GDP和P,并计算从2008年到2009年的通货膨胀率
M*V=P*Y 即 2000 * V = 5 * 800, V=2 2009年:
名义GDP = M * V = 2100 * 2 = $4200 P =(M * V)/Y =(2100 * 2)/800 = $5.25 通货膨胀率 =(5.25-5)/5 * 100% = 5%
(2)假设技术进步使2009年的产出Y增加到824,计算从2008年到2009年的通货膨胀率
P =(M * V)/Y =(2100 * 2)/824 = $5.1 2009通货膨胀率 =(5.1-5)/5 * 100% = 2%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自然失业率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各国的自然失业率不同?
失业率围绕它波动的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指经济中正常情况下的失业量。
自然这个词仅仅是指,这种失业即使在长期中也不会自行消失。它既不意味着这种失业率是合意的,也不意味着它是一直不变的,或是对经济政策不产生影响的。
各国的自然失业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上的。因为各国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等因素不同,各国的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也不相同。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假定政府给投资提供税收激励,请用适合的图形及文字分析该政策如何影响:真实利率、资本净流出、真实汇率及净出口。
[关键词]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测量和监控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等方面的测量,甄别和评价教学效果。考试的内容和考试方法的选择将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行为方式,最终影响培养人才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因此考试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经管类本科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通常包含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分两学期授课,属于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下将结合黄河科技学院自身做法,对《西方经济学》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进行探讨。
一、常用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
1、闭卷考试
闭卷考试是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主要采用的考试方法,也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最常用的考试方法。它着重检验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和理解知识的程度,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注重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具有命题简单、阅卷准确方便、易于组织考试等优点。
2、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是允许学生带与该课程相关的资料进入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考试形式。开卷考试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内容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这种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3、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的内容与开卷考试的内容各占一定比例。考试时先做开卷考试,然后收开卷部分答案,再做闭卷部分试题。闭卷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卷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利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4、撰写小论文
这种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写出一篇学科论文,题目既可自拟也可由教师出题,教师根据学生书写的论文质量评定成绩。有时在学生完成论文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答辩。书写论文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大量资料,对知识进行理解吸收,并加以分析、综合,所以这种考试方法不仅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促进学生增强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种有效手段。
5、实验操作考试、技能操作考试
这种考试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或技能操作,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包括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课穗现行考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重记忆,轻运用
从我校该课程的考试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题型上多为名词解释、判断、选择、简答、计算和论述。前5种题型应该是检验学生对概念掌握的准确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但经常所命题目在课本上能找到现成答案,学生只要背下来即可。而论述题重点体现的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命题中所占分值也不高,最高只有10%。因此,从整体上看。对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中问题的能力缺乏有效的考核。而实质上,我校采取的这种考试模式,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谁的记忆力好,谁的成绩就好,使学生形成了考前背一背就能顺利通过考试的习惯,很难将学生学习的优劣真正的区分开来。
2、重教材,轻就业
尽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来看,考研率和录取率比较低,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考试内容上,应该注重与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相联系。但从我校该课程的考试内容上看,主要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考核,尚缺少对技能和能力的考核。目前我校《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开设时设置6个学时的实践课时,但这种实践并不能体现于就业方向的联系。在就业日益困难的今天,若所学内容和考试内容若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内容,就会与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相脱节,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将该课程与学生今后的就业联系起来,仍然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3、重卷面成绩考核,轻素质考核
在我校,该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以成绩来衡量优劣。卷面成绩一般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卷面成绩主要依据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平时作业来衡量。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依靠考前背一背,作业抄一抄来获得成绩,考试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学生上不上课与期末考试学业评价的关系不大,导致学生缺课、逃课,甚至忽略学习的规律,造成知识的掌握不牢,基础不稳,也难以全角度、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重结果,轻过程管理
在我校,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涉及到多个专业,通常是多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使得在过程管理中存在着对学生考核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不仅是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评分标准不一致,在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也出现不一致。这种过程管理的不一致,使得很难真正公平的考核学生。
三、《西方经济学》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改革
1、由注重理论考核向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考核转变
《西方经济学》的考试不应该仅仅是对书上某些问题的照抄或者照搬,也不仅仅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的考核,而是要在考核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当前相关经济现象或者经济热点的分析能力,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出考题时,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适用性的原则。考试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符合培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二是可操作性的原则。无论在考试的内容上或手段方法上,都应既有科学性,又简便易行,便于操作,以反映和掌握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为目的。
2、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实践能力考核转变
尽管《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但在注重知识考核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1)做社会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调查的内容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书本知识的拓展;能锻炼学生。(2)组织课堂讨论。就书上某个知识点或者经济现象进行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事前准备或者即兴发挥两种方式。事前准备给学生较长的准备时间,主要考察学生利用查询到的信息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即兴发挥则侧重考察学生自身学识素质、语言组织及逻辑分析能力。(3)撰写小论文。可以采用自由选题或者指定选题的形式,借助于资料的查阅,通过自我的理解、吸收和分析,形成一篇小论文。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3、由相对单一的考试向多元化考试形式转变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在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同时,要尽量丰富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对平时成绩的评定除了将作业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外,还可将出勤、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平时测试、调查报告等作为考核项目。此外,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不以一次考试的优劣来评判学生,将对学生的考核在一个过程管理中体现出来,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
4、考核标准由相对随意向统一性考核转变
对学科性质和地位基本相同的《西方经济学》的考核,应该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1)统一命题。打破谁上课谁命题、同门课程不同专业各自命题。(2)统一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组织该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讨论,确定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评分标准。(3)统一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分值比例。任课教师共同确定两者之间的适当比例。(4)集体阅卷。保证阅卷过程中的公开性和公平性。
作为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的《西方经济学》,如何能够真正的实现对其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高艳阳,张峰,高校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综述[J]_理工高教研究,2003(6):100 [2]卢旭升,夏国宏,考试方法改革与探讨[J],高校招生:学科指导版,2008(9):69
(三)一、单项选择题
1.若一条直线形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A)。
A 相同
B 不同
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2.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
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负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果商品X与商品Y是互相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
A X的需求曲线右移
B X的需求曲线左移;
C Y的需求曲线右移
D Y的需求曲线左移。4.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则(B)。
A 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
B A市场的价格低于B市场
C A市场的价格等于B市场
D 价格谁高谁低不确定
5.下面对公共品的描述,哪一种说法不正确(B)。
A 该商品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的边际成本为零
B 公共提供的商品
C 私人市场根本无法提供或者不能正确地定价的商品
D 具有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的特点。6.效用曲线所表明的是(A)。
A 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给定之后,另一个消费者所可能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
B 两个消费者均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集合 C 两个消费者获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集合
D 两个消费者所拥有要素资源的最大化效用的集合 7.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这两种商品是(B)。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8.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均衡点上的斜率(B)。
A 大于预算线的斜率
B 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C 小于预算线的斜率
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9.在MR = MC的均衡产量上,厂商将(D)。
A 获得最大的利润
B 获得最小的亏损
C 不可能亏损
D 若获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10.对于完全垄断厂商来说(C)。
A 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 降低价格一定能够减少受益
C 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能减少收益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1.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D)。
A 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
B 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 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 获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12.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时每周挣80美元,每小时3美元时每周挣105美元,由此可知(B)。
A 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B 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C 两种效应都未发生作用
D 无法确定哪种效应在起作用
13.土地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具有生产服务源泉和生产服务本身概念之分。属于生产服务源泉概念的是(B)。
A “使用公顷一年”
B “平方公里—价格”
C “使用百平方公里六个季度”
D “使用百平方公里一个月”
14.短期总成本与短期总变动成本之间差额是(C)。
A 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
B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之差
C 短期总固定成本
D 短期劳动力成本
15.以下关于边际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当边际成本曲线下降时,总成本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下降
B 当边际成本曲线下降时,可变成本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下降
C 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总成本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D 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可变成本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
1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这种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C)决定的。
A
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B 固有生产技术限制
C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D 生产要的数量限制
17.在经济学中,将从事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称为(C)。
A 交易制度
B 经济交易
C 市场
D 行业 18.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之一是(D)。
A 数量大
B 波动性
C 要求高
D 共同性
二、判断题
1.假如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任意两点间的需求弹性一定不等。【F】
2. 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提供同样数量的效用。【
F】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
F】
4.政府通过向买者收税而不向卖者收税,则税收负担加在市场上的买者身上。【F 】 5.谷贱伤农是我国的一句成语。造成这种经济现象的原因在于农产品的价格过低。【 F】 6.消费者剩余是厂商给与消费者的一种价格优惠。【
F】
7.吉芬物品的特点是: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这类特殊的低档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 F 】
8.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不变的生产函数称为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F 】
三、简答题
1.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有何区别?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吗?为什么? 2.科斯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通过规定产权可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 3.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高于垄断市场?
4.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四、论述题
1.试对比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2.试述外部影响的后果及其对策
五、计算题 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Ed0.5,该产品原销售量为Qd800件,单位产品价格P =10元,若该产品价格上调10%。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多少元?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 = Q3-10Q2+100Q+1 000,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3.设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2X2YXY8,预算约束为5X10Y50,求:
① X,Y的均衡值;
② 货币的边际效用;
③ 最大效用。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试题出处:章节:2-6
知识点:需求价格弹性。
答案讲解:在两曲线相切处,曲线型需求曲线的切线就是直线型需求曲线,因而同时横纵坐标值相同,由需求价格点弹性公式:EP求价格弹性相同。2.答案:B
试题出处:章节:3-1
知识点: 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
答案讲解: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达最大
dQ相同,dPdQP可知,在切点处两条曲线的需dPQ值;当边际效用递减为负值时,总效用是减少的。3.答案:D
试题出处:章节:2-1 2-2 2-3
知识点:需求影响因素、需求变动。
答案讲解:由于X 商品是Y 商品的替代品,X商品价格的下降,必然造成Y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Y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得Y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移动。4.答案:B
试题出处:章节:7-1
知识点:垄断、价格歧视、三级价格。
答案讲解: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厂商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制定较高的产品价格,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制定较低的产品价格。5.答案:B
试题出处:章节:11-3
知识点: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市场失灵。
答案讲解: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加一位消费者不会增加原有消费者的任何成本。所以,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所以,提供给多一个消费者使用的成本为零。但公共物品也可以由私人部门生产,比如道路、交通等。6.答案:A
试题出处:章节:10-7
知识点: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函数。
答案讲解:效用可能性曲线UU′ 代表消费者所有最优效用水平组合的集合,说明了当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给定之后,另一个消费者所可能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7.答案:B
试题出处:章节:3-2
知识点:效用、无差异曲线。
答案讲解:完全替代无差异曲线: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MRS12=常数,8.答案:B
试题出处:章节:3-4
知识点:消费者均衡。
答案讲解: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便是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的均衡点,在消费者的均衡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即有:MRS129.答案:D
试题出处:章节:6-3
知识点: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答案讲解: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亦称亏损极小化原则。即若获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10.答案:C
试题出处:章节:7-1
知识点:垄断市场及其特征、垄断厂商的产品特征和行为特征。
答案讲解:由于垄断厂商具有很大程度的价格控制能力,可以依据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来决定产品价格。对价格变化反应不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低的价格,是有利于垄断者获得更大的利润的。11.答案:D
试题出处:章节:7-2
知识点:垄断市场及其特征、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答案讲解: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曲线和D曲线的交点,它意味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此时,垄断竞争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亏损。12.答案:B
试题出处:章节:9-3
知识点:劳动供给与工资率的决定。
答案讲解: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每小时3美元时,每周工作时间35小时。劳动供给时间缩短了,闲暇时间增加了。工资率,即闲暇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实际收入的上升。消费者此时享有同样的闲暇即提供同样的劳动量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将增加对商品的消费,从而亦增加对闲暇商品的消费。结果,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同。13.答案:B
P1 P2试题出处:章节: 9-3
知识点:土地、土地供给、土地价格、生产源泉价格与生产服务价格。
答案讲解:土地是生产服务的源泉,就土地而言,有一个“1公顷土地(即源泉)的价格”。但该生产服务本身却是用“公顷—年”(即使用1公顷土地1年)之类的单位来衡量的,类似的区别也适用于资本。14.答案:C
试题出处:章节:5-2
知识点: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答案讲解:短期总成本的构成:短期总成本是由短期可变成本和短期固定成本组成。所以,短期总成本与短期总变动成本之间差额是短期总固定成本。15.答案:C
试题出处:章节:5-3
知识点:各类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答案讲解:TC曲线与MC曲线之间表现出这样的相互关系: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MC曲线的先降后升的特征相对应,当MC曲线的最低点以后,TC曲线由递减增加变为递增增加。16.答案:C
试题出处:章节:5-4
知识点:成本、长期成本及其特性。
答案讲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这种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17.答案:C
试题出处:章节:6-1
知识点: 市场的概念。
答案讲解:市场的定义:市场指从事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18.答案:D
试题出处:章节:8-1
知识点:要素市场、生产要素需求及其特点。
答案讲解: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有个特点,就是所谓“共同性”,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即: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
二、辨析题 1.答案:错误
试题出处:章节:2-6
知识点:需求弹性。
答案讲解:在需求曲线是垂直线或水平线的情况下,弹性值均为零或无穷。2.答案:错误
试题出处:章节:3-1
知识点:效用理论、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答案讲解:同样数量的商品在不同的用途中提供不同的效用。3.答案:错误
试题出处:章节:5-4
知识点: 成本、长期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
答案讲解:长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平均成本的包络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4.答案:错误
试题出处:章节:2-6
知识点:需求弹性与税收。
答案讲解:税收负担是由厂商与消费者共同负担的,他们各负担多少,取决于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相对大小。给定供给价格弹性不变,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则消费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给定需求价格弹性不变,供给价格弹性越大,生产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这与政府向卖方还是买方收税是没有关系的。5.答案:错误 试题出处:章节:2-6 知识点: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案讲解: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经济现象的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6.答案:错误
试题出处:章节:3-1
知识点:消费者剩余。答案讲解: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之间就存在一个差额,便构成消费者剩余的基础。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福利改善。7.答案:错误
试题出处:章节:3-6
知识点:商品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答案讲解:在某些场合,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这类特殊的低档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这类特殊的低档物品被称为吉芬物品,8.答案:错误
试题出处:章节:4-2
知识点:生产函数及其类型。
答案讲解: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不变的。
三、简答题
1.试题出处:章节:4-2
知识点:规模报酬。
答案:(1)规模报酬递减,不变,递增的原因是基于经营管理的效率;而生产函数规模递增,不变和递增的原因是基于生产资料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2)由于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同,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会面临要素递减的现象。2.试题出处:章节:11-2 知识点:外部影响、外部影响与市场失灵、科斯定理。
答案:科斯定理的内容主要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假定交易成本为零,则不管开始时将产权赋予给哪一方,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就是说,财产权明确给A或明确给B,对于最后的资源最优配置没有影响。当然,我们要注意这里是在假定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所得出的结论。正如实际经济中的情况,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的话,那么只是明确产权并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般根据科斯定理,外部影响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的原因在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的话,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解决外部影响问题时不一定要求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就能自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但是,在该理论提出以前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时要求有政府的干预。当出现外部不经济时就要进行征税,征税的数额应等于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得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当出现外部经济时,政府就要采取津贴的办法,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从而使得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可以说,科斯定理对传统的经济学解决外部影响问题的方法提出了挑战,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中也得到验证。3.试题出处:章节:7-5 知识点:不同市场的比较。
答案:经济效率是指资源的配置效率。微观经济学认为,当社会资源配置到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边际转换率时,资源的配置就是合理的,或者说是有效率的。
在完全竞争上,各厂商面对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的需求曲线,从而厂商按P=MR=MC原则决定产量。由于P=MC,故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资源的配置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具有最高的效率。
而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价格往往大于边际成本,使得边际替代率不等于边际转换率,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4.试题出处:章节:6-4
知识点: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答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由于AR=MR=P,所以该均衡条件也可写为P=SMC,根据这一条件,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最优产量的组合,都出现在厂商的边际成本SMC曲线上。更严格地说,商品的价格和厂商所愿意提供的(能使他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量的组合,都出现在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由此可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厂商的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四、论述题
1.试题出处:章节:7-5
知识点:市场、市场结构、不同市场的比较。
答案:垄断竞争行业与完全竞争行业相比,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例如,垄断竞争行业也包含有大量小规模厂商,该厂商能自由进入该行业。这些情况都很像完全竞争行业。但是,完全竞争行业的产品是同质的,各厂商产品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而垄断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而是存在差别。尽管这些有差别的产品之间具有很高的替代性,但这种差别毕竟使每个厂商对于自己的产品享有一定的排斥其竞争者的垄断权力。因此,垄断竞争行业每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曲线,不是需求弹性为无穷大的水平线,而是自左向右下倾斜的,这是垄断竞争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的唯一差别。因此,垄断竞争行业厂商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虽然也是该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d与LAC曲线相切之点的价格和产量,但由于这一切点不可能像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那样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而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那段向下倾斜的LAC曲线上。因此,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低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量,而价格则高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价格。这就是说,同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竞争导致较少产量,消费者支付较高价格,但生产者并未因此赚得更多利润,因为较少的产量的平均成本也较高。此外,垄断竞争者之间开展的广告战也导致更高的成本和价格。因此,从整个社会看,同完全竞争比较,垄断竞争行业各厂商使用的设备规模小于最优规模,这样的设备规模提供的产量的平均成本大于该设备的最优平均成本。这意味着生产资源未能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因而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也会出现过剩生产能力。这对于社会资源利用来说,造成了浪费。然而,由垄断竞争造成这种浪费的原因是产品的差别性,产品的差别又满足了人们本来就存在的多种多样的需要。产品的多样化,丰富了消费者生活,对消费者也有利。垄断竞争情况下产品价格较高,可看做是消费者为满足多样化需要而付出的代价。2.试题出处:章节: 11-2 知识点:外部影响、外部影响与市场失灵。
答案:外部性是指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未经交换而强加于其他方的经济影响。例如,大气污染、噪音以及私人绿化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施加外部影响的经济当事人的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而且包括加强于他人的成本;同样,它的收益不仅包括它收取的出卖产品所获得的收入,而且包括给他人带来的但又无法收取报酬的好处。但是,按照市场的原则,施加外部影响的经济当事人只会考虑它看到的收益和成本。结果,外部经济效果使得社会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并且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也没有提供一种机制让交易双方考虑对其他人所施加的经济效果。
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等手段。税收和补贴政策是向施加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税收,而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等于边际外部收益的补贴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得厂商以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进行决策。直接调节是政府通过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强行控制外部经济影响,也可以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
以上解决外部影响的方案的关键是外部成本或利益内部化。此外,科斯定理也被用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传统的方案并没有消除外部影响,所以科斯定理建议,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和收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通过市场谈判就可以解决外部影响。
五、计算题
1.试题出处:章节:2-6
知识点:需求价格弹性。
QQPQ答案:
由:ed
有:Ed0.510%5% PQPP需求量变化量800800(15%)40,即减少40单位。
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7601010%80010360(元),即收入增加360元。2.试题出处:章节:6-5
知识点: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答案:由短期总成本函数STC=Q3-10Q2+100Q+1 000
可知,短期边际成本SMCdSTC3Q220Q100 dQ
因为,总变动成本SVC=Q3-10Q2+100Q
所以,平均变动成本AVCSACQ210Q100 Q
由AVC'=0,可得:2Q-10=0。
则Q=5时,AVC取得最小值,此时AVC=75。
因此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P=SMC=3Q2-20Q+100(Q≥5)。3.试题出处:章节:3-2
3-3
3-4
知识点: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答案:(1)因PX5,PY10
MUXU2YXMUYU2X Y由消费均衡条件:MUXPX2Y5
有:
得:2YX2 MUYPY2X10代入:5X10Y50
解得:X6Y2
(2)由MUXPX5,得货币的边际效用0.5 MUYP10Y
课程名称:西方法律思想史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2008年12月25日(第 十七 周 星期四)
一、写出以下法学名著(篇)的作者(每题1.5分,共15分)
1、《社会契约论》卢梭
2、《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庞德
3、《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4、《理想国》柏拉图
5、《政府片论》边沁
6、《神学政治论》斯宾诺莎
7、《政府论》洛克
8、《古代法》梅因
9、《战争与和平法》格劳秀斯
10、《论共和国》
11、《正义论》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柏拉图将正义分为:(BD)
A、理性正义B、道德正义C、自然正义D、法律正义E、普通正义
2、新自然法学派的创始人是:(BE)还有罗尔斯、德沃金
A、狄骥B、马里旦C、康德D、黑格尔E、富勒
3、下列哪些法学家对天赋人权作出过论述:(ACD)
A、洛克B、科斯C、卢梭D、杰斐逊E、萨维尼
4、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中贯穿体现了:(ABE)
A、主权主义B、人道主义C、自由主义D、分权主义E、国际合作主义
5、社会法学学术上的一般性特点是:(ABC)
A、强调社会利益B、注重法的社会效果研究C、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
D、强调经济利益E、自然主义
6、洛克将国家形式划分为:(ABCD)
A、君主制B、混合制C、寡头制D、民主制E、贵族制
7、社会法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DE)
A、狄骥B、波斯纳C、卢梭D、庞德E、弗兰克
8、下列属于富勒强调的法律内在道德包括的要素是:(ABCDE)
A、非溯及既往B、不矛盾C、稳定性D、公布E、可为人遵守 PS.还包括 F、一般法<普通法G、官方行为与法律的一致。
9、下列属于亚里士多德对法律的分类的是:()
A、自然法与人定法B、良法与恶法C、习惯法与成文法D、公法与私法 E、基本法和非基本法
10、萨维尼的主要观点是:(ABE)
A、反对德国制定统一的法典B、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C、功利主义D、主权在民 E、反对社会契约论
11、自然法学在二战前后复兴的标志是:(BD)
A、联合国成立B、纽伦堡审判C、能源危机D、拉德布鲁赫德转向E、冷战的开始
三、下列共有八位法学思想家,其中五位为以下五个理论的提出者,将理论的提出者的代表
字母写在答题纸上(注意标清题号,每个2分,共10分)
A、洛克B、边沁C、萨维尼D、斯宾诺莎E、奥古斯丁F、孟德斯鸠G、庞德H、卢梭
1、神国与俗国是对立的,神国一定高于俗国。(E、奥古斯丁)
2、思想言论自由比任何事物都要珍贵、重要。(D、斯宾诺莎)
3、法律的任务在于以最少的浪费来调整各种利益冲突,保障和实现社会利益。(G、庞德)
4、人们的谋生方式与生产方式对法律有重要影响。(F、孟德斯鸠)
5、立法原则应该体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B、边沁)
四、材料分析:(本题15分)
08年卷:“洛克的分权理论只是雏形,而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相对成熟,最后,汉密尔顿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付诸实施。”——克里蒙梭 [法]。这种观点对吗?简单说一下理由。
10年卷:古罗马的立法水平要远高于日尔曼的立法水平;中国元代的法律要远落后于唐、宋时期的法律。试用孟德斯鸠的有关理论,简单说一下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阿奎那将法划分为那四种类型?四种类型法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书P912、孟德斯鸠反复强调的“法的精神”指的是什么?书P166
六、论述题(20分)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为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而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总和。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所谓积极的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手段,增加货币供应量进而刺激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资本广化: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s,y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置更多的资本设备,成为资本的深化;第二部分的储蓄一方面要用&k数量的储蓄替换折旧资本,另一方面要用n,k数量为新生的每一人口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第二部分被称为资本的广化。P695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箫条,无需采取任何行动。[政府税收 转移支付 农产品价格维持]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上升p613
实际汇率: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品的比率p661
经济增长因素:
1、生产要素的产量
2、人力资本
3、技术进步
4、经济组织
5、制度因素
6、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和文化因素。(产量的增加)p686p691 菲利普斯曲线含义: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或此消彼长关系),要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失业率就会提高;要使失业率降低,就会引起高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外汇市场:是指经营外币和以外币计价的票据等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论述题
1、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目标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2、货币政策的工具,如何应用这些工具
(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贷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机会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
(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大量或少量的债券买卖来连续灵活的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
(3)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降低法定准备率可以可加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减少。
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除了三大主要工具以外,道义劝告也是一种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3、杜森贝利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效果
杜森贝利相对收入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仅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会受到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习惯水准的影响,因此消费者容易受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容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
4、AD-AS模型,影响总供给总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总需求曲线AD的变动,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1、一般价格水平PNI=Q×P
2、货币收入(yield)y↑c↑I↑AE(总支出)↑AD右移; y↓c↓I↓AE↓ 左移AE=MS×V(MS表示货币的供给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
3、时间偏好,人们在开支在时间上的选择
影响时间偏好的主要因素:1利率 2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3投资者对投资利润率的预期 影响总需求AS的因素
首先一般价格水平变动影响AS {价格水平p的变化影响实际工资w/p(w表示货币工资或者是名义工资)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呈反比关系,其次实际工资的变化影响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劳动市场决定了就业量,最后,就业量的变化影响总产量,就业量增加总产量增加,反之亦然。}
再次工资、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技术水平与技术状态和生产率的变动也会影响AS。
5、菲利普斯曲线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指的是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
6、挤出效应及其如何产生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m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7、财政赤字弥补手段
A、动用历年结余B、增加税收C、增发货币D、发行公债
8、自动稳定器是通过什么途径发挥功能的(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9、失业的三种类型 如何计算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
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
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计算失业率:N劳动力 E就业者人数 U失业者人数 N=E+U失业率:U/N
l 离职率 f 就职率(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劳动市场达到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fU=lE故:U/N=l/(l+f)
10、影响IS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在IS-LM模型里如何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
1、投资需求变动。若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上
方移动,其向右的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以乘数。
2、储蓄函数的变动。假若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储蓄曲
线向左移动,如果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的投资水平
现在要求的均衡收入水平就要下降,因为同样的这点储蓄,现在只要有较低的收入就可以提供出来,因此IS曲线就会向左移动。
3、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
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4、政府增加税收,也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因为一
笔收入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则会使投资相应减少,于是这笔投资无疑是减少了投资需求,从而使IS曲线向左移动。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
1、名义货币供给量M变动。在价格水平不变时,M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2、价格水平变动。价格水平P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m
就变小,LM曲线就像左上方移动,反之,LM曲线就像右下方移动。
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来调节国民收入,如果政府增加支出,或降低税收,或者二者双管齐下,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当IS上移到IS’时和LM曲线相交于E’点就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用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办法来改变利率和收入。当然,国家也可以同时改变税收t、政府支出g和货币供给量M来同时改变IS和LM的位置使二者相交于y轴垂直线上,以实现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产出不确定 利率上升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产出减少利率不确定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产出不确定 利率下降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产出增加利率不确定 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以采用第一种组合,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有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以采用第二种组合,用紧缩货币政策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以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以用第四种组合,用扩张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三、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十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1)可支配收入为:Yd=Y-T+TR=Y-250+62.5由收入恒等式得:Y=C+L+G=100+0.8(Y-187.5)+50+200所以均衡国民收入Y=1000
(2)根据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MPC=0.8 则投资乘数Ki=1/1-MPC=5
政府购买乘数Kg=1/(1-0.8)=5税收乘数Kt=-MPC/(1-MPC)=-4
转移支付乘数 Ktr=MPC/(1-MPC)=4平衡预算乘数Kb=(1-MPC)/(1-MPC)=1
(3)增加政府购买&G=&Y/Kg=40减少税收&T=&Y/IKtI=50
1200=100+0.8[1200-(t+&t)+tr]+i+(G+&G),且&t=&G得:&t=&G=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从充分就业。
2、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
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解:(1)IS曲线:i=150-6rs=y-c=y-100-0.8y=0.2y-100i=s即150-6r=0.2y-100y=1250-30r
LM曲线:m=L150=0.2y-4r即 y=750+20r(2)IS=LM1250-30r=750+20r即 r=10y=9503、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有哪些互相影响
本币汇率下降即外币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净出口上升,反之亦然。
【西方经济学考试试卷】推荐阅读:
电大西方经济学试卷10-13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01-01
西方经济学试卷及答案01-09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06-20
西方经济学电大06-20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06-19
西方经济学试题重点06-19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11-27
西方经济学宏观复习12-07
西方经济学心得体会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