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代表作品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季羡林的代表作品(共13篇)

季羡林的代表作品 篇1

季羡林著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

《<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O

《朗润集》(散文集)1981

《季羡林散文集》1986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季羡林简介

谈到季羡林,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季羡林简介,这样可以对季羡林有更加清楚地认识。季羡林生于19,卒于。因为季羡林是中国语言及文学方面的行家,季羡林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文学研究上。

季羡林从小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父亲没有很好的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全凭母亲一人,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课外书,因此季羡林在启蒙教育阶段几乎就只能学到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季羡林刚成年后便被家里要求娶了一位知识水平低的传统妇女,尽管交流有障碍,但他们也十分和谐的度过了彼此的一生。

在六岁的时候被叔叔接到济南读小学,初高中,虽然当时季羡林成绩一般,但他在文学及语言方面的天赋已经显露出来,在高考中成功考取清华大学,专修小语种德语,在这期间季羡林对语言学十分感兴趣,他十分用功的学习换来的是知识的硕果,在此时期季羡林已经有机会发表各种论文,之后去了德国读研究生博士。

在顺利完成学业后,季羡林回到北京大学教书,职位是节节攀升,因为能力高,从主任升到了副校长的职位,最后进入科学院。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担任着政协委员一职。因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季羡林还学习了梵文等因此对佛学及历史也有着一番造诣。所以季羡林有能力担任中国语言学会长一职位。以上内容便是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 钱钟书

季羡林和钱钟书几乎生于同一时代,两人只相差一岁,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大师,还是清华大学的校友。

季羡林的头衔有很多,比如东方学大师、文学家,语言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甚至被后人称为“国宝”。钱钟书是作家、文学研究家。两个人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从情理上来讲,我们很容易把同时代的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认为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还是学长和学弟的关系,就应该彼此认识或者相互仰慕。但事实上,季羡林和钱钟书的交集是很少很少的。

两个人虽然都是大师,但是大师也有不同的境界。钱钟书交往的对象,多是学界前辈或者后生晚辈,很少见到同辈的名流。再加上二人的品性不同,季羡林让人有很“入世”的感觉,而钱钟书淡泊名利,是一个真正生性恬淡的隐者。所以他们交往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让他们之间产生联系的人应该就是陈寅恪了。陈寅恪是季羡林的老师,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才高八斗的钱钟书却曾经批评陈寅恪的学问太琐碎了。这让季羡林非常不满,他说钱钟书根本不懂历史。季羡林和钱钟书学术研究的方向不同,学术上有争执是很正常的。但是季羡林对钱钟书写的《管锥编》评价就很高。不过他们的联系可能也就仅限于此了。

虽然季羡林和钱钟书没有什么交集,关系算是比较生疏,但是也没像传说的那样恶劣,他们只是学术之见不同罢了。

对季羡林的评价

季羡林的代表作品 篇2

1985年10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我主译的泰国前总理克立巴莫的长篇历史小说《四朝代》。此书出版后, 《上海文汇读书周报》等报纸向读者做了介绍。我只得抱着丑媳妇总得见公婆的想法, 同时也想向季先生报告一下学生的努力求得先生的指教, 于是便将拙译《四朝代》及一封短信寄给季先生及好友刘安武教授各一套 (上下两册) 。后来, 刘安武同学 (他是学印度语的, 与我同届, 时为北大东方文学研究所所长) 给我回了信, 说, 他与季先生都收到了我的书。我想, 季先生大概太忙了, 没时间写信。我也理解。由他转告一下, 也是合理的。

到了1986年8月, 出乎意料地却收到了季先生的来信。全信如下:

树榕同志:

我到庐山休假, 昨天才回来。你的信 (指我寄书时附的请指正的信) 又答复得晚了, 务请原谅。尊译早已收到。我写好了一个信封, 准备写回信。但是一转瞬间, 文件信件一压, 就把我的记忆压回去了, 实在非常抱歉。另外寄上一本拙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请查收。今后有何新著, 尚祁随赐下, 俾开眼界。

即祝

暑安

季羡林 (签字)

1986.8.15

以上就是季先生给我的一封极其珍贵的信, 到现在快30年了, 我也已经到了耄耋之年, 如果再不将先生的信公之于众, 这信可能就湮没了。季先生在学术上是一位泰斗级的学者, 在人格上, 也是令人仰止的。就是这封信足以反映出季先生的人格的魅力, 他对后学的殷切期望与鼓励, 自谦与自责充满在字里行间。先是“务请原谅”, 后又是“实在非常抱歉”;对后学的译作则称为“尊译”, 这固然是一般的客套话, 但结尾却说, “今后, 有何新著, 尚祁随赐下, 俾开眼界。“祁的含义是祈盼、祈求即恳切盼望、希望或请求。这已经充分表达了深切的愿望。在我看来, 这对后学已经有违师尊, 而“赐下”更是颠倒了。为了表明季先生的真诚, 先生倒在这几句话之前说, “另外, 寄上一本拙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请查收。”这当然可以看做是对我寄书的回赠, 但, 与下文联系未尝不可当做要我不寄不可了。而此时, 我的第二本书还不知在哪儿呢!因此, 季先生的信, 在表面上的客套中却蕴含着真诚, 在谦辞中满含着对后学的瞩望与切盼, 充分表现了谦谦君子的礼贤下士的高风亮节, 相比而言, 季先生与那些故作高深的学阀及伪道学, 何啻天壤之别!

注:直到1991年, 我主译的泰国吉莎娜阿索信的长篇小说《曼谷死生缘》, 才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我没有忘记季先生对我的瞩望, 便将书奉上。

季羡林的“惜时” 篇3

季羡林先生身上的职务有实有虚,但有的会议还是得参加,因此会议占用了他大部分时间。季羡林先生并不反对开会,认为通过开会.可以沟通思想.传达任务,交流学术,促进研究,开阔视野。但是,有一些会议开起来就显得有些太冗长了,像是皮厚馅少的包子,咬两三口都吃不着馅儿。会议前半部分拖沓,“脖子长”,很长时间进入不了主题:会议后半部分重复,尾巴长。会中有的人讲话有些啰嗦,有的人还时不时地来个重复,套话太多,空话太多,会议的效率就大大打了折扣。

季羡林先生常对会议时间进行“优化组合”,在本地开会,提前到,这样就有一段等会的时间,又免得误了开会:到外地开会,一般是提前一天到会,也有休息一下的时间。季老就把这些短暂的时间利用起来构思文章。会议期间,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来记会议内容.把握会议中心,其余四分之三的时间就见缝插针,忙自己的事情。季羡林先生幽默地说:“好多会议我只用一个耳朵或半个耳朵去听,就能抓住讲话的全部内容。这时候,我往往一边听会,一边构思文章。或考虑别的问题。”会前、会后甚至会中,奇思妙想,联翩飞来,思维的火花进射。当别人鼓掌的时候,他也跟着鼓掌。但在鼓掌声中,他的一篇短文或者一段文章的构思,已在心中完成或是有了雏形。一次开会.季老没带稿纸,却有灵感涌来,季老就拿出开会的请柬来记下。眼看请柬记满,坐在旁边的一位先生朝他笑了笑,把他那张请柬也递了过来,于是,季老又埋头写了起来。《怀念西府海棠》一文,就是季老1987年4月26日在去上海开会期间写的。刚刚到达住所,“行袋甫卸,倦意犹存。在京构思多日的这篇短文,忽然骚动于心中.于是悚然而起,援笔立就,如有天助,心中甚喜。”

“文革”中,季羡林先生曾被指定到东语系办公室和学生宿舍所在的楼中去值班.任务是收发信件、传呼电话、保卫门户、注意来人等,他就利用晚上把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梵文写的《罗摩衍那》译成汉文,写成纸条装在口袋内,白天守楼时,悄悄拿出来思考,下班回去将思考的内容写下来。从1974年起,季老就是依仗着“心灵深处一点微弱但极诱人的光芒”,克服了无数困难,将那部两千年来驰名印度和世界的长达25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全部翻译完毕。

进入90年代之后,季羡林先生致力于多种文化体系对比来研究人类文化走向,任务繁重,也占用了季羡林先生的很多时间。季羡林先生在家的时候,就将写作时间固定在每天凌晨四时到七时三十分,早上或晚饭后户外散步,雷打不动。散步期间.就在散步途中构思文章。八十岁时,季羡林先生说:“我计划要做的事,其数量和繁重的程度,连一些青年或成年人都会望而却步。”他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长达80万字的《糖史》和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方言《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都是在忙中偷闲挤时间完成的。

即使是生病住院期间,凡是输液的时候,季羡林先生总是习惯地伸出左手,留下右手写文章。季老一生惜时如金,发愤图强,学贯中西,堪称后世典范。

编辑张金余

季羡林的代表作品 篇4

“我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季羡林

( “我在下面介绍的只限于中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不在其中。我的专业书籍也不包括在里面,因为太冷僻。”)

1.《史记》

《史记》这一部书,很多人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个人同意这个看法。平常所称的《二十四史》中,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哪一部也不能望《史记》之项背。

2.《世说新语》

这不是一部史书,也不是某一个文学家和诗人的总集,而只是一部由许多颇短的小故事编纂而成的奇书。有些篇只有短短几句话,连小故事也算不上。每一篇几乎都有几句或一句隽语,表面简单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六朝和稍前的一个时期内,社会**,出了许多看来脾气相当古怪的人物,外似放诞,内实怀忧。他们的举动与常人不同。此书记录了他们的言行,短短几句话,而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3.《陶渊明集》

有人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笼统言之,这个称号是恰当的。他的诗确实与田园有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名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从思想内容上来看,陶渊明颇近道家,中心是纯任自然。从文体上来看,他的诗简易淳朴,毫无雕饰,与当时流行的镂金错彩的骈文迥异其趣。因此,在当时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对他的诗的评价并不高,在《诗品》中,仅列为中品。但是,时间越后,评价越高,最终成为中国伟大诗人之一。

4.《李白诗集》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这一点是谁都承认的。杜甫对他的诗给予了最高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根据我个人的感受,读他的诗,只要一开始,你就很难停住,必须读下去。原因我认为是,李白的诗一气流转,这一股“气”不可抗御,让你非把诗读完不行。这在别的诗人作品中,是很难遇到的现象。在唐代,以及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李白的诗几乎只有赞誉,而无批评。

5.《杜甫选集》

杜甫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千余年来,李杜并称。但是二人的创作风格却迥乎不同:李是飘逸豪放,而杜则是沉郁顿挫。从使用的格律上,也可以看出二人的不同。七律在李白集中比较少见,而在杜甫集中则颇多。摆脱七律的束缚,李白是没有枷锁跳舞;杜甫善于使用七律,则是带着枷锁跳舞,二人的舞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文学批评史上,杜甫颇受到一些人的指摘,而对李白则绝无仅有。

6.《李煜词集》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传留下来的仅有三十多首,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仍在江南当小皇帝,后期则已降宋。后期词不多,但是篇篇都是杰作,纯用白描,不作雕饰,一个典故也不用,话几乎都是平常的白话,老妪能解;然而意境却哀婉凄凉,千百年来打动了千百万人的心。在词史上巍然成一大家,受到了文艺批评家的赞赏。但是,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美后主有佛祖的胸怀,我却至今尚不能解。

7.《苏轼集》

中国古代赞誉文人有三绝之说。三绝者,诗、书、画三个方画皆能达到极高水平之谓也,苏轼至少可以说已达到了五绝:诗、书、画、文、词。因此,我们可以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论诗,他为宋代一大家。论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笔墨凝重,大气磅礴。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词,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

8.《纳兰词》

宋代以后,中国词的创作到了清代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名家辈出,风格不同,又都能各极其妙,实属难能可贵。在这群灿若列星的词家中,我独独喜爱纳兰性德。他是大学士明珠的儿子,生长于荣华富贵中,然而却胸怀愁思,流溢于楮墨之间。这一点我至今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释。从艺术性方面来看,他的词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9.《儒林外史》

胡适之先生给予《儒林外史》极高的评价。诗人冯至也酷爱此书。我自己也是极为喜爱《儒林外史》的。此书的思想内容是反科举制度,昭然可见,用不着细说,它的特点在艺术性上。吴敬梓惜墨如金,从不作冗长的描述。书中人物众多,各有特性,作者只讲一个小故事,或用短短几句话,活脱脱一个人就仿佛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这种特技极为罕见。

10.《红楼梦》

季羡林的语录 篇5

1、当前政通人和海晏河清的社会状况是空前的。

2、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和谐。和谐三个阶段,一个天人一个人人,一个个人,天人好讲,人人也好讲,就是社会和谐,个人怎么讲呢?就是我相信人人类都是向前进步的,向着真善美发展,这是总的规律,懂得规律的话就有了个人和谐了。怎么讲呢?这个规律,你一行,一举一动应该按照这个规律走,不能违反这个规律,违反了就是不可以,顺着规律走就是和谐,规律就是人的趋向,向真善美发展。

3、工作是我的第一需要。我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工作,我一辈子没停过。我的生活习惯就是不停地工作,习惯。不写不行,好像没吃饭一样,第一需要。

4、又走近了我的行期。在空虚和寂寞的心上,加上了一点儿绵绵的离情。我想到就要离开自己漂泊的心所寄托的故乡。以后,闻不到土的香味,看不到母亲住过的屋子、母亲的墓,也踏不到母亲曾经踏过的地。自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味。在屋里觉得窒息,我只好出去走走。沿着屋后的大坑踱着。看银耀的芦花在过午的阳光里闪着光,看天上的流云,看流云倒在水里的影子。一切又都这样静。

5、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极限物极必反。西方不行,东方起来,我们相信东方有辉煌的历史,也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

6、我蹲过牛棚,说明我还不是坏人,是我毕生的骄傲。独没有被划为右派,说明我还不够好,我认为这是一生憾事,永远再没有机会来补课了。

7、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8、时间终于慢慢地走过去。——白天里悲痛袭击着我,夜间里黑暗压住了我的心。想到故都学校里的校舍和朋友,恍如回望云天里的仙阙,又像捉住了一个荒诞的古代的梦。眼前仍然是一片黄土色。每天接触到的仍然是一张张阴暗灰白的面孔。他们虽然都用天真又单纯的话和举动来对我表示亲热,但他们哪能了解我这一腔的苦水呢?我感觉到寂寞。

9、不要太把头衔官衔当回事。

10、我交了一辈子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约略是这样的:质朴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考虑个人利益也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个真字,是性情中人。

11、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已对人都有好处。对已,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12、父母也好,爱人也罢,朋友同事,所有的人,他们在时,都是恩赐,是上苍给你的礼物,所以更加倍珍惜和感激;而一旦离开,也别太伤感。你要明离,离开是正常的,孤独才是生命的常态。

13、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被动和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

14、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一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慈善可以不要问动机,只要他参与,他就开始了道德积累,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15、几十年来,我已经爬出了上千万的字。这些东西都值得爬吗?我认为是值得的。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 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16、如果再让我选择,我愿意什么都不要,只要留在母亲身边。

17、我生平要感谢的师辈和友辈,颇有几位,尽管我对我这一生并不完全满意,但是有了这样的师友,我可以说是不虚此生了。但愿我回忆中那一点最亮的广点,能够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18、我离一个社会活动家,是有相当大的距离。我本来希望像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那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求闻达,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又绝不关心国家大事,决不是不爱国,那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然而阴差阳错,我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

19、历史上和眼前的那些大人物和大款们,他们一身系天下安危,或系一个地区、行当的安危。他们得意时,比如打了大胜仗,或倒卖房地产、炒股,发了大财,意气风 发,自以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固一世之雄也”,怎二两二锅头了得!而一旦失败,不是自刎乌江,就是从高楼跳下。“而今安在哉!”

20、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永恒不变地主导世界。它总会衰落,让位、退休、靠边站,从文化的一号位置滑向配角位置!

21、我 也算是一个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历史,也搞点佛教的义理。但是最使我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论,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儿, 特别是对地狱的描绘。这在正经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中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这是中印两国老百姓集中了他们从官儿们那里受到的折磨与酷刑,经 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形成的,是人类幻想不可多得的杰作。谁听了地狱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发直竖呢?

22、坏人就象自然界长的毒值物,永远对身边的人有毒。

23、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以“理”字为准绳,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绝对讲理的时代,讲一点理的时代,绝对不讲理的时代。

24、我现在过日子是以天计,以小时计。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是可贵的。我希望真正能仔仔细细地过,认认真真地过,细细品味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不“寻常”。

25、早生有早生的好处,但也有早生的包袱。

26、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季羡林谈人生》

27、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想到,把这些轻梦或者噩梦从回忆中移到纸上来。我从来没有感到,有这样的需要。我只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伏在枕上,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一生的远行》

28、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深秋时分,我们往往走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衰草荒烟,景象萧森,举目四望,不见人家,但见野坟数堆,暮鸦几点,上下相映,益增荒寒,回望西天,残阳如血,余晖闪熠在枯草叶上。此时我感到鬼气森森,赶快收住脚步,转身回到清华园,仿佛又回到了人间。

29、我当时就像白天的猫头鹰,只要能避开人,我一定避开;只要有小路,我决不走大路;只要有房后的野径,我连小路也不走。只要有熟人迎面走来,我远远地就垂下了头。我只恨地上没有洞;如果有的话,我一定会钻了进去,最好一辈子也不出来。

30、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31、我们都要感激那个沧海,它在另一方面教育了我们。

32、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忆八十年来的历程,感慨万端。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33、一种人,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飞扬跋扈,骄横恣肆,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直到钻进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

34、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35、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成功》

36、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必须干点事情。——《八十述怀》

37、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一个老知识分子》

38、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39、对时势的推移来说,每一个人的心都是一面镜子。我的心当然也不会例外。我自认为是一个颇为敏感的人,我这一面心镜,虽不敢说是纤毫必显,然确实并不迟钝。我相信,我的镜子照出了世纪长达[XX]年的真实情况,是完全可以依赖的。

季羡林的故事 篇6

一代宗师季羡林博学多才。他精通的十多种语言中的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很少有人了解。他研究的东西我们也许一点也不懂。但他的为人。从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中我们也可了解一二。

一、 高考数学4分

季老小时候很顽皮。打架很厉害。而且上课还偷看书。“他的桌子上放着课本。桌底下偷看各种书。他什么书都偷看。在中学时代他把《金瓶梅》看了。”此外。季老小时候文理偏科严重。高考数学百分制的考卷只考了4分。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居然是数学系。

二、 布衣教授:

季羡林先生生于19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出身贫农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他23岁科去留洋在德国十年。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却没有一点儿洋味呢?这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小时穷得吃不饱饭。给一个亲戚割牛草。送草后磨蹭着等到中午。只为能吃一口玉米饼子。现在仍极为节俭。害怕浪费。厌恶虚荣。

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见一个老头在报名处。就对他说:“大爷。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办手续。”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回来。次日当他在开学典礼上看到那老头坐在主席台上。一打听。他就是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时真的.吃惊不小。对同学说:“就像个邻居大爷。一点也看不出来。”

三、糟糠之妻:

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里没有一本书;他的叔父决定送他上学。令其命运有了转折。但也给他一个包办婚姻。在离家求学十余年后。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经陈寅恪推荐赴北京大学任教。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为了专心研究。独自过了。他才把家属接来。他的妻子叫彭德华。济南人。比季羡林大四岁。只念过小学。婚后。l933年他们先有了女儿。取名婉如。1935年。又有了儿子延宗。即是季承。

这桩婚姻。既无爱情可言。又由于文化差异悬殊。缺少共同语言。让季羡林从一开始感受的就不是欢乐。而是痛苦。在季羡林眼中。彭德华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对季羡林关怀备至。对子女也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她同季承的祖母一起。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季羡林维持了这段婚姻。以及表面的安乐与祥和。彭德华也许一辈子也没明白她丈夫研究的是个什么学问。陷入悲痛的季羡林在《寸草心·我的妻子》一文中写道:“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且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他自从1929年结婚。到1994年妻子去世。和“包办婚姻”的妻子一起生活了65年。

四、异国爱情:

季羡林留学德国时。房东邻居迈耶家的大女儿叫伊姆加德。1935年。季羡林来到哥廷根大学留学时。租住的房子就和迈耶家在同一条街上。伊姆加德是个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可人的美丽姑娘。 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而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为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这时伊姆加德小姐说:“我父亲的工厂刚好淘汰了一部打印机!而我正好想练习打字。”

也就是从那天起。每天晚上7点半后。季羡林都会抱着一堆书稿前往迈耶家。论文稿几经修改后杂乱无章。而且内容复杂枯燥的梵文。对伊姆加德来说简直就如天书。但是她总是挂着温暖而恬静的微笑来打印这些“天书”。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季羡林在伊姆加德的帮助下完成了数百万字的论文。伊姆加德把最美好的青春光阴给了这个博学睿智的男子。而她纤细的手指。也一一抚摸过他那些后来让中国和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文字。

书稿完成。两个年轻人心中的爱情火花也快要迸发时。有一天季羡林手有些颤抖说:“我要离开了。我的祖国需要我……”当女孩说:“留在这里好吗?我也需要你!”时。季羡林心里充满矛盾与痛苦。他想:自己随时要离开这里回到中国。如果他不管不顾地留在哥廷根。当然可以和伊姆加德携手一生。但是。成全异国之恋就意味着“抛弃”祖国和家乡的妻子儿女。季羡林当初留学的初衷。就是等学有所成之后。回到中国去报效国家的。他痛苦地摇了摇头说:“这里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回到祖国去……” 。四天后他离开了德国。虽然伊姆加德再也没有得到季羡林的消息。但她依然执意地等待并终身未婚。这个固执而坚忍的女人。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60年。为了季羡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

去年季老接受记者访谈时谈到对出国见世面、学本领时他还说:“所以我现在赞成年轻人还是出国。可是我最反对出去不回来。我最厌恶出去不回来”。

五、六百本书:

季老住在301医院期间。有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老爷子马上把秘书李玉洁找来。吩咐叫人去买。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也一笔一画地签名600本。

六、传达室的翻译:

“文革”期间季老先是蹲牛棚。后来他是北大女生宿舍的守门人。在传达室当门房。他除收发信件报纸外。就在那里翻译。因为怕被红卫兵发现。他偷偷地在家里头把原文抄在小纸条上。然后在传达室趁没人经过时拿出小纸条。躲在角落逐字翻译。他说严复翻译。“一名之力。旬月踟蹰”。而他是“一脚(韵脚)之找。失神落魄”。文革结束。这篇长得惊人的巨著翻译才完成了前三篇。

《罗摩衍那》多达八万行。是古印度悲欢离合有爱情史诗。对东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的《西游记》里可以找到影子。时至今日。在泰国的很多寺庙里。都绘有罗摩王子故事的系列精美壁画。

季羡林 篇7

季羡林是著名东方学大师、历史学家、作家,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温家宝总理曾先后5次看望季羡林先生。温总理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季羡林的“三不养生法” 篇8

经多方了解,原来精力充沛、身体顽健的季老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三不养生法”,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反对为锻炼而锻炼 说起不锻炼,人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其实,季老反对的只是那些为了锻炼而锻炼,除了锻炼之外,似乎就没别的事可做的所谓的“锻炼主义者”。他认为人生的第一要事是工作,如果将大量时间用于锻炼身体,这对于他来讲实在是本末倒置。

在日常生活中,季老并不排斥锻炼,他年轻时就喜好游泳和打乒乓球。上了年纪之后,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有时也忙里偷闲地到北大未名湖畔去散散步,以松弛身心,养精蓄锐。

季老一生勤于思考、笔耕不辍,这对于人的大脑来讲,正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他思维敏捷,常常写出备受赞叹的佳作与巨著,这与他平时的锻炼是分不开的。而这个“不锻炼”的提法,不过是季老数十年来执著地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无暇他顾的结果。

不挑食、不忌口反而保证了营养均衡 在饮食上,季老一贯的做法是不挑食、不忌口、不吃补品。老人全家的生活都十分俭朴,平时吃的都是普通的家常便饭,在大城市中生活了数十年,他却依旧钟情于家乡的饮食习惯。他的早餐,总是简简单单的几样:几片烤馒头或面包片,一碟花生米和一杯清茶。午、晚两餐也是以素菜为主,较少肉食。一碗绿豆小米粥,就是老人眼中的美味佳肴了。当然,饭桌上也会有惊喜。季老的婶娘将她从北大校园中挖来的荠菜,包成鲜美可口的馄饨,这就是季老赞不绝口的“极品”了。作为山东人,他有时也要提一点小小的要求:一个辣椒,一根葱,以此作为佐餐的调味品。季老的家人还经常将烤好的馒头片放在他书房的一个饼干盒里,以作为季老工作饥饿时的应急之需。老人这种不挑食、不忌口的饮食习惯,使他平时所吃的食物品种多而杂,从而保证了各种营养充足,均衡补充于身体。这也是他能健康长寿的一大要素吧。

心里沒有负担,自然百病不生 不嘀咕的季老先生心胸开阔,从不去纠缠那些想不开的事,从不为自己的健康怕这怕那。他最反对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百般禁忌:吃鸡蛋怕胆固醇,吃肉怕高脂肪,吃饭又时时计算热量,就连吃水果也要消毒几遍。嘀咕来嘀咕去,钱花了不少,却落了个瘦骨嶙峋外加营养不良。季老说自己“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和利用。再补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同时,对于寿命的长短,老人也从不嘀咕。他所期盼的只是尽量在晚年把那些对祖国、对人民有利的工作做完。其实这种崇高而又洒脱的境界,也是季老长寿的秘诀之一。

《一生的远行》季羡林 篇9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

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

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现象,是颇能找出一些来的。比如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与歌颂,在写作的当时,我是真诚的;后来感到一点失望,我也是真诚的。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删改,统统保留下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像我这样性格的一个人,我是颇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离一个社会活动家,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我本来希望像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那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求闻达,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又决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决不是不爱国,那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然而阴差阳错,我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应景文章不能不写,写序也推脱不掉,“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会也不得不开。事与愿违,尘根难断,自己已垂垂老矣,改弦更张,只有俟诸来生了。

楔子

七十多年的生命像一场春梦似的逝去了。这样的梦并不总是像“春宵一刻值千金”那样轻灵美妙。有时候也难免有惊涛骇浪,龙蛇竞舞的场面。不管怎样,我的生命像梦一般地逝去了。

对于这些梦有没有留恋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人到了老年,往往喜爱回忆往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当然也不能成为例外。英国人常说什么“往日的可爱的时光”,实有会于我心。往日的`时光,回忆起来,确实感到美妙可爱。“当时只道是寻常”,然而一经回忆,却往往觉得美妙无比,回味无穷。我现在就经常陷入往事的回忆中。

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想到,把这些轻梦或者噩梦从回忆中移到纸上来。我从来没有感到,有这样的需要。我只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伏在枕上,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只是到了最近一两年,比我年轻的一些朋友,多次向我建议写一点自传之类的东西。他们认为,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活到了将近耄耋之年,古稀之年早已甩在背后了,而且经历了几个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我这样的经历,过去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体会,恐怕有很多值得别人借鉴的地方。今天年轻的知识分子,甚至许多中年知识分子,大都不能体会。有时候同他们谈一点过去的情况,他们往往瞪大了眼睛,像是在听“天方夜谭”。因此,他们的意见是,我应当把这些经历写出来,不要过于“自私自利”,只留在自己脑海中,供自己品味玩赏。这应该说是我这一辈人的责任,不容推卸。

我考虑他们的意见,觉得是正确的。就我个人来说,我生于辛亥革命那一年的夏秋之交,距离十月十日,只有一个月多一点。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当过大清皇帝的臣民,我大概也算是一个“遗少”吧。我在极小的时候,就听到“朝廷”这个词儿,意思是大清皇帝。在我的幻想中,“朝廷”是一个非人非神非龙非蛇,然而又是人是神是龙是蛇的东西。最后一个“朝廷”一退位,立刻来了袁世凯,紧跟着是军阀混战。赤县神州,群魔乱舞。我三岁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对此毫无所知。对于五四运动,所知也不多,只对文言改白话觉得新鲜而已。在小学和初中时期,跟着大孩子,焚烧日货和英货,情绪如疯如狂。高中时期,国民统治开始,是另一种群魔乱舞,是国民内部的群魔。大学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蠢蠢欲动。九一八事变以后,我曾随清华同学卧轨绝食,赴南京请愿。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蒋。留学时期,七七事变发生,半壁河山,沦入外寇铁蹄之下。我的家乡更是早为外寇占领,让我无法回国。“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我漂泊异乡,无从听到杜鹃鸣声,我听到的是天空中轰炸机的鸣声,伴随着肚中的饥肠辘辘声。有时候听到广播中希特勒疯狗似的狂吠声。如此度过了八年。“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抵亿金的家书一封也没能收到。大战终于结束。我在瑞士呆了将近半年,费了千辛万苦,经法国、越南回到祖国。在狂欢之余,灾星未退,又在通货疯狂膨胀中度过了三年,终于迎来了解放。在更大的狂欢之余,知道道路并不是总有玫瑰花铺地,有时难免也有狂风恶浪。就这样,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一直活到了今天,垂垂老矣。

如此丰富复杂的经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些经历也是十分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中都可以吸取,对人对己都会有点好处的。我自己如果秘而不宣,确有“自私自利”之嫌。因此,我决心听从别人的建议,改变以前的想法,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实事求是地写出来。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字,因为写自传不是搞文学创作,让自己的幻想纵横驰骋。我写自传,只写事实。这是否也能写成文学作品,我在这里存而不论。古今中外颇有大文学家把自传写成文学创作的。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就是其中之一。他的Dichtung und Wahrheit(《创作与真理》)可以为证。我个人认为,大文学家可以,我则不可。我这里只有Wahrheit,而无Dichtung。

但是,如此复杂的工作决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我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没有太多的余闲,我只能分段解决。我把我七十多年的生命分成八个阶段:

一故乡时期

二在济南上中学时期

三清华大学、中学教员时期

四留德十年

五解放前夕

六五六十年代

七牛棚杂忆

八1978年以后

在1988年,我断断续续写成了四和七两部草稿。现在先把四“留德十年”整理出来,让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世界吧!挦扯雪芹做一绝:

毫无荒唐言

半把辛酸泪

作者并不痴

人解其中味

季羡林爱国的文章 篇10

季羡林:再谈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这样一个题目,不知道有多少人写了文章,做过发言。我自己在过去的一些文章中也曾谈到过这个题目。如果说我对这个题目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我曾指出来,不要一看爱国主义就认为是好东西。爱国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正义的爱国主义,一种是邪恶的爱国主义。日寇侵华时中日两国都高呼爱国,其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正义的,一个是邪恶的。如果有人已经做过这样的论断,那就怪我老朽昏庸,孤陋寡闻,务请普天下大方家原谅则个。

我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思想家,但好胡思乱想。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希望,这一句话能在我身上兑现。简短直说,我想从国籍这个角度上来探讨爱国主义。按现在的国际惯例,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国籍。听说有人有双国籍,情况不明,这里不谈。国际法大概允许无国籍。二战期间,我滞留德国。中国南京汪政府派去了大使。我是绝对不能与汉奸沾边的,我同张维到德国警察局去宣布自己无国籍。

爱国的`国字,如果孤立起来看,是一个模糊名词。哪里的国?谁的国?都不清楚。但是,一旦同国籍联系在一起,就十分清楚了。国就是这个国籍的国。再讲爱国的话,指的就是爱你这个国籍的国。

如果一个国家热爱和平,决不想侵略、剥削、压迫、屠杀别的国家,愿意同别的国家和平共处。这样的国家是值得爱的,非爱不行的。这样的爱国主义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正义的爱国主义。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特别是它的领导人,专心致志地侵略别的国家,征服别的国家,最终统一全球,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样的国家是绝对不能爱的,爱它就成了统治者的帮凶。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相通的,是互有联系的。保卫世界和平是两者共同的愿望。

要举具体的例子嘛,就在眼前。二战期间,西方一个德国,领袖是希特勒。东方一个日本,头子是东条英机。两国在屠杀别国人民的时候,都狂呼爱国主义。这当然就是我上面所说的邪恶的爱国主义。两个国家,两个头子的下场是众所周知的。

这种情况已经是俱往矣。然而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一个大国,亦步亦趋地步希特勒、东条英机的后尘,手舞大棒,飞扬跋扈,驻军遍世界,航空游弋于几大洋。明明知道,别的国家是不可能从外面进攻它的,却偏搞什么导弹防御系统。任何国家屁大的事,它都要过问。不经过它的批准,就是非圣无法。联合国它根本看不起,它就是天下的主人。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晚年生活 篇11

“爷爷”,这是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医护人员对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一致的称呼。

“爷爷非常喜欢睡觉”

季老在301医院住院期间,生活起居安排得非常规律,除了工作,其他时间主要就是睡觉。

“爷爷非常喜欢睡觉,这或许也是他的长寿秘诀之一吧。”照料季老的综合外科一病区护士长库洪安说,季老一般吃过晚饭后7点左右就上床睡觉了,因为多年的习惯,睡前会吃一点镇静助眠的药,然后一睡就是12个小时左右。晚上睡眠质量非常好,夜间查房都会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

早餐到午餐间的3个小时,一般都是季老工作的时间,偶尔也会让秘书或者护士们给他读读报纸。午饭后,季老又会睡上一次长长的午觉,一般从12点开始睡到下午3点左右起床,所以一些来客拜访季老,工作人员都会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加在一块儿,季老每天的睡眠时间可达15小时左右,这跟大多数少觉的老人确实很不一样。

季老一直是一个很安静的人,不爱运动,做完小腿手术和心脏起搏器手术后,更是很少运动。只是经常会让护士用轮椅推他到窗边看看外面的风景。

因为缺少运动,加上身体的消瘦,季老最后几年,手臂和腿部肌肉出现了萎缩,腿部关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僵直。为了改善他的身体状况,医生为他编了一套活动胳膊和腿的健康操。

季老的经治医生杨靖每天查房时都会和季老一起做健康操,“左三圈右三圈,抬抬腿、踢踢脚”,季老每天都会一节不落地做完。“换了别人让他运动,是非常难的,这是给医生面子。”

爱吃烤鸭和羊肉饺子

季老经常说他的饮食观就是“需要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那么多讲究。

季老对日常的饮食一点也不挑剔,病房食堂里做什么就吃什么,只是有时候嘴馋了,会提点小要求,比如想吃红烧肉了,或者想吃炖羊肉了。库洪安护士长说,季老很喜欢吃烤鸭,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吃上一次。隔上几天就想吃一顿胡萝卜羊肉馅饺子。

住院这几年,季老的食欲一直都很好。早餐是他一天中吃得最多的一顿,有时候能喝一碗豆腐脑、一碗稀饭,再加上半根油条。“饭量跟我们护士差不多。”

觉得好吃就多吃,不好吃的少吃,季老经常对护士说:“人只有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才能消化好、吸收好,身体才能棒。”

豆腐脑和油条是季老早餐的最爱,不过,有时护士为了让他营养多样化一点,也会耍点小心眼。库洪安护士长就曾经“偷梁换柱”,在鸡蛋羹里加点虾皮,“骗”季老说:“这是我们今天特制的豆腐脑,您尝尝。”“今天的豆腐脑味道怎么不一样呢,不过还挺好吃。”看着季老吃得很香,护士们躲在一边偷偷笑。

像小学生一样听读报

跟季老相处多年的综合外科二病区护士长刘珍荣记得,2008年8月6日过季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来为他祝寿,吃蛋糕前,大家一起合影,因为和总理合影,在场的医护人员既兴奋又拘谨,为了拍到大家的笑脸,约好一起喊“茄子”。还没喊,季老突然来了句:“笑,哈哈大笑。”这一“不守规矩”的哈哈大笑,引得大家开怀大笑,拍出来的照片每个人都是一张美丽的笑脸。

季老最开心的要数和小孩子们一起玩,每次逢年过节,医护人员会把各自的孩子们带过来陪季爷爷玩,一和孩子们玩耍,季老就几乎忘了自己的年龄,聊天、做游戏、猜谜语玩得不亦乐乎。临走的时候,总是会和孩子们照相,并约好下一次再聚的时间。

住院期间,前来拜访、看望季老的友人可谓络绎不绝,一些病友也经常慕名而来。李华护士记得,一次一位病友非常崇拜季老,从书店里买来20多本季老著的书,要让季老一一签名做纪念。因当时季老视力已不太好,而且长时间写字,手也会抖得很厉害,在场的护士就建议挑几本重要的签名,季老则笑答:“一次签不完那么多本,我慢慢签就是了。”后来,季老硬是用手摸着把20多本书一一签上了名。

季羡林碰钉子 篇12

1936年,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列文。在读完第四个学期后要撰写毕业论文。踌躇满志的季羡林查阅了大量资料,点灯熬油好不容易完成了整篇文章,并自认为是叫得响的“大手笔”,随即交给了导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

出乎季羡林的意料,一个星期后,导师将文章退了回来,全文被教授两个小小的括号给否定了。

季羡林很不服气,当即去找导师“要说法”。在听完他的陈述后,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不紧不慢地说:“我看出来了,这篇文章确实花费了很大精力,尤其引用了大量资料,但通篇文章没有你自己的见解,几乎原文照抄了资料,这样的文章无任何价值。如果有人当面挑剔这篇文章,你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建议你把绪论全部删掉,用你的所学把观点表达出来。”

导师的话犹如当头一棒,让季羡林清醒,也让他羞愧难当。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季羡林已是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但对此事仍记忆犹新,每每谈起,总是感慨不已:“这是我碰的第一个钉子,然而我感激导师的这一当头棒喝,它使我终生头脑能够比较清醒,也终生提醒我,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

爱看闲书的季羡林 篇13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其道德文章、学品人品均为国内外学人所称道。

198月6日,季老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现属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季老年幼时,家境贫寒,自然不可能去私塾念书。然而,就在季老六岁的时候,幸运之神突然向他伸出了召唤之手――由于叔父的接济,他被接到济南,并在那里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季老在他的自传中回忆,学生时代的他,最爱看书,“那时候在我们家,小说被称为‘闲书’,是绝对禁止看的。但是,我和秋妹都酷爱看‘闲书’……如《彭公案》《施公案》《济公传》《七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等。那时候,我们家没有电灯,晚上,把煤油灯吹灭后,躺在被窝里,用手电筒来看。那些闲书都是油光纸石印的,字极小,有时候还不清楚。看了几年,我居然没有变成近视眼,实在也出我意料。

我不但在家里偷看,还把书带到学校里去。这样的闲书,我看得数量极大,种类极多。光是一部《彭公案》,我就看了四十几遍。但这有什么害处呢?我认为没有。除了我一度想练铁砂掌以外,并没有持刀杀人,劫富济贫,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危害社会。不但没有害处,我还认为有好处。记得鲁迅先生在答复别人问他怎样才能写通写好文章的时候说过,要多读多看,千万不要相信《文章作法》一类的书籍。我认为,这是至理名言。现在,对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同在别的方面一样,管得过多、管得过严、管得过死,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方法。‘无为而治’,我并不完全赞成,但‘为’得太多,我是不敢苟同的。”

1926年,十五岁的季羡林初中毕业,考入了山东大学附设高中文科班。王昆玉老师十分赏识季羡林的文才,曾对他的作文作过“亦简劲,亦畅达”的批示,这让季羡林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设法找来了《韩昌黎集》《柳宗元集》,以及欧阳修、三苏等大家的文集,认真地作了一番研究,国文水平渐有长进。至于英文,在季羡林上高小时,他叔父便出钱让他课余去学英语,因此,他的英文水平在班里从来都是遥遥领先,无人能与其竞争。

季老曾经说过:“我痛感今天的青年闲书看得不够。”当然,这里的“闲书”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季老的意思,概括地说是指那些内容广泛而有益的课外读物。季老还说过:“我历来主张对中小学生要讲四句话: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这四句话体现了一个世纪老人对全国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热切期望。

季老到了94岁高龄,仍笔耕不辍。据著名学者汤一介介绍,季老年事已高,身体免疫能力较弱,正在医院疗养,“尽管如此,他依然每天坚持写作,写作速度每日大约四五百字,最近他在写关于泰山的文章,过些日子将可能结集出版”。

关于季老,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生报到时,一个外地来的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这名学生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生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这位学生谢过老人,两人就分手了。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今天,大师们陆续离去,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高深的学问在我们心中永远不老,也该被我们青少年朋友薪火相传。

拓展:

季羡林骂教授

看后是不是觉得怪怪的,如果说这些文字出自季羡林之口,是不是有一种尽毁三观、惊得下巴都掉了的感觉。没错,这些文字确实来自季羡林,节选自他的《清华园日记》一书。这些日记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季羡林就读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几年前,《清华园日记》出版时,这些鲜活的文字就让人大开眼界,前几天有好事者摘取一部分发在网上,又引起了网友围观和热议。

在现代人眼里,季羡林是大师,学贯中西,温文尔雅,但那时候他是一名正值青春的大学生,为考试发愁,牢骚满腹,浑身充盈着过剩的荷尔蒙,因此不喜欢考试,想看女球员的大腿,完全就是一个年轻人的正常行为,如果衰如朽木、心如止水,才不正常。

难能可贵的是,清华园日记在出版前,出版社的编辑提出“做适当删减”,如此为尊者讳,当然是为了维护季老的形象,但季老明确表示“一字不改”。联系到季老在盛名之时的主动“脱帽”——力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桂冠。季先生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得晚些,活得时间长些罢了。”还表示,“我写的那些东西,除了部分在学术上有一定分量,小品、散文不过是小儿科,哪里称得上什么‘家’?”不免对老人多了一分敬意,又感觉这个老头真可爱。

季羡林无疑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有一句名言,“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还原一个真实的季羡林,初感突兀,细觉释然。一个人敢正视自己的过去,不讳言人性的弱点,岂不令人尊重?至于季羡林说脏话,且不说陈独秀、鲁迅、李敖善骂,即便彬彬有礼的胡适也曾骂过蔡元培、蒋介石,被鲁迅痛骂的梁实秋居然还写过一篇名为《骂人的艺术》的文章。说脏话、爆粗口当然不妥,但是总比伪君子强,更需警惕的是当下一些人习惯于贴标签、脸谱化,为了打造他们的高大全形象,故意忽略了一些真相,这不可取。

上一篇:小学生的预习方法有哪些下一篇:妇产科剖宫产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