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精选8篇)
前言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的建造价格。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有不同的含义,工程造价管理也就有不同的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惟一的投资主体,施工企业是国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国家投资的管理,其目标是降低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投资方和承包方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转变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保证不同投资主体的利益,实现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从投资渠道的多源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投资决策的分权化到实行项目招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等,这些制度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起到了构筑有形建筑市场硬件的作用,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对建筑市场的灵魂—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涉及不
[1]深,还没有从根本上来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管理,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的含义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这一含义既涵盖了微观的项目投资费用的管理,也涵盖了宏观层次的投资费用的管理。
[2]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分两个层次:一是在微观层次上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订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它反映了微观主体按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对商品价格进行能动的计划、预测、监控和调整,并接受价格对生产的调节。二是在宏观层次上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1.1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从目前的资料分析,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并非统一,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方式和管理形式,所以 WTO并不能让每个成员接受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随着国际建筑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运行,已形成了许多好的国际惯例。美、英、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比较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工程造价从投标报价到中标后的[3]实施,得到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这些成功的经验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中均可[4]借鉴。
(1)美国工程造价的管理。现行的工程造价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业主经营所需费用,称之为软费用,主要包括基础上所需资金的筹措,设备购置及储备资金、土地征购及动迁补偿、财务费用、税金及其它各种前期费用。二是由业主委托设计咨询公司或者总承包公司编制的建安工程基础上建设实际发生所需费用,一般称之为硬费用,主要包括施工所需的工、料、机消耗使用费、现场业主代表及施工管理人员工资、办公和其它杂项费用,承包商现场的生活及生产设施费用,各种保险、税金、不可预见费等。此外承包商的利润一般占建安工程造价的 5%~15%,业主通过委托咨询公司实现对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美国有统一的计价依据和标准,是典型的市场化价格。工程估算、概算、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定额,不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制订的,而是由几个大区的行会(协会)组织,按照各施工企业工程积累的资料和本地区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结构、材料种类、装饰方式等,制订出平方英尺建筑 面积的消耗量和基价,并以此作为依据,将数据输人电脑,推向市场。这些数据资料虽不是政府部门的强制性法规,但因其建立在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及实际工程资料的基础上,能反映实际情况,得到社会的普遍公认,并能顺利加以实施。因此,工程造价计价主要由各咨询机构制定单位建筑面积消耗量,基价和费用估算格式,由承发包双方通过一定的市场交易行为确定工程造价。
(2)英国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形成了全英统一的工程量标准计量规则(SMM)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形成了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颇有影响的独立专业。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由财政部门依据不同类别工程的建设标准和造价标准,并考虑通货膨胀对造价的影响等确定投资额,各部门在核定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额范围内组织实施,不得突破。对于私人投资的项目政府不进行干预,投资者一般是委托中介组织进行投资估算。英国无统一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就成为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共同遵守的计量、计价的基本规则,投标报价原则上是工程量、单价合同(即 BQ 方式)。在英国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立项、设计、招标、签约和施工结算等全过程,在既定的投资范围内随阶段性工作的不断深化使工期、质量、造价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3)日本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实行的是全过程管理,从调查阶段、计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监理检查阶段、竣工阶段直至保修阶段均严格管理。日本建筑学会成本计划分会制定出日本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定额,编制了工程费用估算手册,并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变化进行定期修改,实行动态管理。投资控制大体可分为 3 个阶段:一是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实施项目计划和建设标准,制定开发规模和投资计划,并根据可类比的工程造价及现行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和控制。二是设计阶段。按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方案进行设计,编制工程概算,将投资控制在计划之内。施工图完成后,编制工程预算,并与概算进行比较。若高于概算,则进行修改设计,降低标准,使投资控制在原计划之内。三是施工中严格按图施工,核算工程量,制订材料供应计划,加强成本控制和施工管理,保证竣工决算控制在工程预算 额度内。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对所投资的公共建筑、政府办公楼、体育设施、学校、医院、公寓等项目,除负责统一组织编制并发布计价依据以确定工程造价外,还对上述公建项目的工程造价实行实施全过程的直接管理。
(4)德国工程造价管理。任何建设工程不论是政府项目,还是私人投资项目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贯穿于全过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以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为基础,实施动态管理与控制,只要工程项目投资额确定后(政府工程经政府审批,私人工程经业主批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按照投资估算执行,不能随意修改和突破。从上述几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看,工程造价管理均处于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实行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而在价格的确定和管理上以市场和社会认同为取向,在行业的管理归属上民间 行业协会组织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先进的计价依据、计价方法、发达的咨询业、多渠道的信息发布等做法,基本上代表了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完全适合 WTO 的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可以简要概括得到国外有关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特点如下:一是行之有效的政府间接调控。二是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三是多渠道的信息发布体系。四是量价分离的计算方法。五是发达的工程造价咨询业。1.2 国内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调放结合(配套改革(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199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 完整的学科体系!经过1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直 沿用前苏联模式,是适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体制,目前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具有中国特色
[5]的新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立于建国初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
[6]施,我国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的模式已逐步转变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1)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切实发挥其控制项目总造价的作用。
(2)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作用。
(3)从建筑产品也是商品的认识出发,以价值为基础,确定建设工程造价和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构成合理化,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4)把竞争机制引入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打破以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和施工单位依附于主管部门的体制,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招标承包,择优选择工程承包公司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以促进这些单位改善经营,提高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降低工程造价。
(5)以动态的方法研究和管理工程造价。研究如何体现项目投资额的时间价值,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要定期公布各种设备、材料、工资、机械台班的价格指数以及各类工程造价指数,建立地区、部门以及全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6)对工程造价的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一体化管理制度,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状况。
(7)工程造价咨询产生并逐渐发展。作为受委托方,为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提供咨询服务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全国全面、迅速发展。
(8)为了适应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求,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建筑工程承发包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来实现。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正在逐步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市场化,形成社会化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现状
2.1 诚信机制不健全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建筑行业对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市场发展中,建筑市场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信用缺失的现象,对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影响建筑行
[7]业的发展结构,使得资源利用率降低,造成国民经济的整体损失。2.2 产业结构单一造成造价体系僵化、成本过高
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大中型国有企业多数比例,国有企业控股单一,对外不能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对内很难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体制改革缓慢,使得企业竞争降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资金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加之我国建筑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干预,缺少灵活用工机制,难以控制成本,“三超”现象普遍存在。
[8]2.3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关于造价成本的赔偿制度不完善,已设立的法律法规中存在很多欠缺约束力,一些条款存在歧视性,自由裁量权过大,容易投机取巧,虚假的造价应有的惩罚。
[9]2.4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改革力度不够 作为管理部分,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改革等工作,工作的重点依然是在定额管理,协调甲乙双方针对定额理解的偏差而出现的纠纷,发布建筑材料、信息价格等方面,不能将工程造价的职责承担起来。
2.5 我国造价咨询市场起步晚、无序,没有形成良性的循环
而且造价限于在预算与结算的编制工作中,造价人员的素质较低,体现在一些专业人员非法挂证。而且有些造价师为了眼前利益,按照业主的要求弄虚作假,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工程造价的整体发展。2.6 信息化管理落后
企业创新和改革意识薄弱。在信息化社会。很多企业对于全球化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加上企业人才匮乏,信息化的脚步发展缓慢,不仅成本增加,取得的经济效益也不高。
3新时期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的对策建议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造价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效应,可见新时期完善建筑工程造价对于促进工程项目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新时期如何完善建筑工程造价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
(1)健全我国建筑工程价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在实际应用中有法可依。建全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发展和规范建筑工程、保证建筑工程做到有法必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
[10]监管,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发展。(2)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期工作。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更加重视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期工作,经过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建筑工程的前期工作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做好建筑工程的前期工作对于促进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具有促进作用。
[11]此外,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施工阶段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3)按照程序办事,避免建筑工程造价竞争中的不公平性。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建筑单位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以较低的价格将建筑工程项目承包承包方,此外一些政府没有按照程序进行,对建筑工程造价暗箱操作,这些都使建筑工程造价[12]竞争不公平。
(4)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养和专业培训,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对高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所以建筑企业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所特有的特点,以及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需要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
[1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完善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具有促进作用。(梁秀英)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好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单位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则工程造价的管
[14]理与控制这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管理更显重要。为了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只有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才能达到目的。控制工程造价不仅可以防止投资突破限额,还可以促使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和会效益。
参考文献:
不管是对个人还是企业, 工程造价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实现经济利益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对于国家来说, 工程造价管理就更为重要了, 它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实现途径, 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家经济的增长。文章集中介绍了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历程及前沿领域, 并预测了未来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
1 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1.1 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的第一种含义: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定义,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与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
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从市场的角度来定义,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 即为建成一项工程, 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 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1.2 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工程造价管理[2]是指针对建设项目的建设中, 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地运用技术、经济及法律等手段, 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预测、优化、控制、分析、监督等, 以获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建设项目最大的投资效益。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 相应地, 工程造价管理也有两种含义:1) 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2) 工程价格管理。
2 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回顾
1) 萌芽期。在我国古代出现了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最早认识, 工程造价管理萌芽。2) 雏形期。16世纪在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国诞生了工料测量师, 工程造价管理初具雏形。3) 正式诞生期。1986年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 (RICS) 的成立, 标志着现代工程造价管理正式诞生。4) 发展期。a.初步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工程造价管理从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实践推广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的时期。b.全面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工程造价管理在理论、方法与实践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阶段。5) 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 进入综合集成阶段。21世纪初, 工程造价管理进入人文化的发展阶段。
3 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前沿领域
3.1 工程造价管理与计算机辅助
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进入到当今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经济时代以后, 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就显得尤为重要[3]。
随着计算机辅助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广泛引入, 将会使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更加科学、可靠, 更趋现代化、系统化、模块化。
3.2 工程造价管理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1) 简单的概预算控制。简单的概预算控制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大兴土木建设, 需要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成本进行控制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它所注重的是在施工阶段去确定和控制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 从而达到对项目造价的确定和控制。2) 全过程造价管理[4]。随着工程造价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仅靠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远远不能满足对工程项目造价和成本的控制要求, 工程造价管理应该考虑工程实施全过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将前期策划、设计这两个成本控制的重点阶段纳入管理范围, 相对于简单的概预算控制更为科学和进步。因此, 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必须是基于活动与过程的, 必须是按照工程项目过程与活动的组成和分解规律去实现对于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3)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美的一些造价工程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将项目竣工后的使用维护阶段也纳入造价管理范围。并且, 提出了以实现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最小化为目标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4) 全面造价管理[5]。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管理各种企业、工作、设施、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系统方法。整个管理过程中以造价工程和造价管理的原理、已获验证的方法和最新技术来作判断而得以实现的。利用全面性的方法对投入的所有资源在全生命周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5) 工程造价管理的人文化进程。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所积淀的精华。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进程中, 应体现以人为本,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工程本身, 还应该关注人文, 以人文促管理, 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向着人文、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这应是今后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方向。
当然, 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沿领域还包括在工程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工程造价控制主体等方面的发展。
4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到现阶段, 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它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因此, 以全面、全方位、人文化的发展观来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而且在今后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中, 社会应该更多的考虑以人为本, 更多的考虑工程对人的影响, 而不仅仅只是关注工程本身, 同时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这样的社会价值才更有意义。
摘要:介绍了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五个时期以及前沿领域, 着重阐述了工程造价管理深度和广度的发展, 并且预测了未来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 以期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全面,人文化
参考文献
[1]沈杰.工程造价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马楠, 张国兴, 韩英爱.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邵瑞, 张建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山西建筑, 2009, 35 (5) :232-233.
[4]王西云, 金从, 杨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发展[J].科技信息, 2009 (24) :543-544.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状况
工程测量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一是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测绘科技本身的进步,为工程测量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各种大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工程、特种精密建设工程等不断增多,对工程测量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使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工程测量的定义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它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
(一)按照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分类
按勤务员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测量工作。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二)按照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分类
按照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度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而将以电子全站仪或地面摄影仪为传感器在电子计算机支持下的测量系统称为三维工业测量。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二、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应用,是地面测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子经纬仪具有自动记录、自动改正仪器轴系统差,自动归化计算、角度测量自动扫描、消除度盘分划误差和偏心差等优点。全站仪测量可以利用电子手簿把野外测量数据自动记录下来,通过接口设备传输到计算机,利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测量数据的自动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还可以把由微机控制的跟踪设备加到全站仪上,能对一系列目标自动测量,即所谓“测地机器人”或“电子平板”野外直接图形编辑,为测图和工程放样向数字化发展开辟了道路。激光水准仪、全自动数字水准仪、记录式精密补偿水准仪等仪器的出现,实现了在几何水准测量中自动安平、自动读数记录,自动检核测量数据等功能,使几何水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激光准直仪和激光扫描仪在高层建筑施工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仪器。国产JDA系列多功能自动激光准直仪,具有6种自动保持精度的基准,可用于高层和高耸建筑的轴线测控,滑模测偏,测扭,水平测控,构筑物与设备安装放线控制;各类工程测平,结构变形观测等。
三、三维工业测量技术的兴起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新的工业生产要求对生产的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测等工作进行快速、高精度的测点、定位,并给出运行轨道或复杂形体的数字模型等,这是传统的光学、机械方法所无法完成的。三维工业测量系统是以电子经纬仪或近景摄影仪为传感器,在电子计算机的支持下而形成的三维测量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的工业领域。1)汽车、飞机、造船工业及空间技术等方面设计、试验、制造、组装过程中的测量和定位。2)工业用机器人的检测。3)卫星接收天线安装和维护的精度检测。4)生产自动化过程、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质量检验与检测的动态测量。5)负荷试验中变形与应变测定。6)栏水与边坡稳定性的检测等。
2009年
·2009年11月
三部委联合下发“农校对接”试点工作通知 2009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
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09】8号)。
2010年
·2010年1月
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
1号)指出: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全面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重点扶持农产品
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及大企业等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2010年1月
“农校对接”交流研讨会
2010年1月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农校对接”发展规划的交流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农
办、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教育部等部委领导以及农科院专家、高校代表、合作社代表、物流协
会代表等。此次会议确定在2010年召开首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和搭建【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 两项具体工作。
·2010年4月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文件下发
2010年4月,由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联合举
行首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的通知》(教发厅函〔2010〕30号),决定召开首届“农校对接”洽谈
会,为有关方面搭建对接平台,更有效地推进农校对接工作。
·2010年5月
首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10年5月,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和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主办的首届全国“农校对接”
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顺利召开,中农办、发改委、教育部、农业部等部委领导出席
本次发布会并致辞,发布会介绍了本展会展馆具体情况。
·2010年7月
首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暨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成果展在天津成功召开
首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成果展于2010年7月27日至29日在天津
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润兰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并 致辞。
本洽谈会集产品交易、成果展示、高峰论坛、项目招商、合作交流于一体。展区共设千余个展位,展
览面积4万平方米。参加本次洽谈会的高校共768所,其中由各省高校后勤研究会推荐参加高校后勤改
革十年成果展的高校367所,农业部推荐参会的农业合作社290余家,龙头企业200余家,自愿参会的农 业合作社100余家。
·2010年11月
关于组织参加“农校对接中国行”文件下发
2010年11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下发关于组织参加“黑龙江东宁木耳高校与源头供需见面现场洽谈会”的
通知(教发司〔2010〕115号),同时标志着“龙腾大地新飞跃,农校对接中国行” 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2010年11-12月
“龙腾大地新飞跃,农校对接中国行”系列活动在东宁、北京、武汉、成都成功召开
2011年
·2011年1-3月
“龙腾大地新飞跃,农校对接中国行” 系列活动在北海、五台山成功召开
·2011年3月
“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研讨会文件下发 2011年3月,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下发了“农校对接”试点工 作研讨会的通知。
·2011年4月
“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
2011年4月20日上午,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办、上海市教委承办的“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研讨会在
上海举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刘红昌、上海市教委秘书
长蒋红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农校对接”开展研讨工作,各省市教委分别就当地的情况
发表讲话,并总结了2010年各地“农校对接”工作经验,促进了各地互相学习,根据各地好的经验
和建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的措施,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校对接”工作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011年5月
胡锦涛主席提出相关内容
2011年5月,胡锦涛主席提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2011年6月
温家宝总理提出相关内容
2011年6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工作和促进物
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提出“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鼓励大型企业从事农产品物
流业,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
·2011年6月
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文件下发
2011年6月,由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下发教发厅函【2011】75号文【教育部办公厅、农
业部办公厅关于联合举办第二届“农校对接”洽谈会的通知】。
·2011年8月
第二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济南成功召开
第二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暨“农校对接”工作交流研讨高峰论坛于2011年8月17至19日在济南召
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农业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济南市人民政府和中国高等教育后勤管理分会
承办。中农办、发改委、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高
校后勤工作代表500余人和350家食材供应商参加了洽谈会。
·2011年10月
温家宝总理提出相关内容
2011年国庆期间,温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视察食堂时再次指出:最好的办法是产销对接,让农民
直接和超市、学校、社区对接,这样,农民可以多卖钱,消费者可以少花钱。
2012年
·2012年1月
中央一号文件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第22条
提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探
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大力发展
订单农业,推进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和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支持
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增加直供直销网点,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扶持供销合
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联通城乡市场的双向流通网络。
·2012年3月
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文件下发
2012年3月,由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的【教
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联合举办第三届“农校对接” 洽谈会的通知】。
·2012年3月
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12年3月19日下午,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教育部
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副司长宋德民,农业部经管司副司长赵铁桥,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
杜万岐处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副部长孔培聪,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综合
处李文涛,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副总裁张旭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叶茂林,中国高等教
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理事长张柳华等出席会议。本次发布会首先由承办方详细介绍了“第三届全国
‘农校对接’洽谈会”的筹备情况,同时明确了展会的时间、地点、规模。以教育部牵头的主办单 位着重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相关要求。
·2012年6月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文件出台
2012年6月23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明确提出:
工作目标:通过不懈努力,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
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生产经营者的
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 全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同时指出: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
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
·2012年7月
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西安成功召开
2012年7月27日至29日,由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
主办的第三届“农校对接”洽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鲁昕、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戴公兴、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出席本次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发表
讲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粮食局等十余部委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农业厅(局、委、办)、供销合作社、各省(区、市)
学校后勤行业组织、各高等学校、高校餐饮服务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冷链物
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金融、通信行业的近6000人参会,签约总量达30多亿元人民币。会上
演示了“农校对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使用流程。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农校对接’与高校学生食 堂采购工作论坛暨先进院校表彰会”。
·2012年9月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下发“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电子商务平台上线运营通知
2012年9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下发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推进“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电子商务平台上线运营的通知》(教发司【2012】171号)。
·2013年8月
第四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湖南成功召开
2013年8月18日至19日,由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湖南省人民政府
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农校对接”洽谈会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开幕
式致辞中介绍,“农校对接”工作开展已有五年,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并动员组织了
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农校对接”,使高校粮油肉蛋的采购价格降低了5%-10%,蔬菜价格降低了10%-30%,同时促进了食品安全保障。目前,许多地区和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直供基地,北京、上海等城市还
设立了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洽谈展销会期间,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与中信银行就该行为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供应链授信15亿签署
了协议;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学校后勤行业组织和高校与农业合作社、农副产品生产与供应企业签署了供销
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总量约33亿元。
·2013年10月
受教育部规划司委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承担了“农校对接”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拟达到如下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新型学校饮食供应体系,推动学校饮食供应制度建设,保证学生健康、学校稳定,同时为促进农业发展、经济升级、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以往班委会的组合,都是由老师提拔或同学举荐。这种方式不能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它表现在平凡的学生综合能力往往被淹没。他们渴望得到赏识,得到表现,得到锻炼的机会被扼杀。如果靠同学举荐,老师提拔,恐怕永远与班干部沾不上边。为了人尽其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于是产生了竞争上岗法。竞争上岗是学生大胆地、主动地、积极地向同学表现自我,以寻求同学的认可,从而确立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威信和地位。参加竞选的人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和能力,参与某项职务的管理。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
竞争上岗,公平、公开、公正是原则。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为了他们将来立足社会打下扎实的根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德加● 富在《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正是为准备未来,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在竞争中生存。”这句话阐述了竞争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在一次中队活动中,我以少先队中队主题活动“我能行!”为契机,开展竞争上岗的活动。首先让学生自我推荐,把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向同学展示,然后以参选主题如“我是老师的好帮手”,“我是集体的主人翁”,“假如我是……”等进行演说,经同学讨论、投票,民主产生班长和班委等一干人等,最后,让他们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自选职位,分别掌握班内的一切大小事务。
由于实行竞争上岗的形式,学生的工作热情得到了舒张,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此,给参与管理的学生带来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关同学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她本来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自卑心重,性格内向,成绩很不理想。但她渴求为同学、为班级服务。自从她当上了纪律委员之后,她变得自信,变得有胆量。课堂上,他大胆提出问题;同学欠交作业,她大胆劝说对方完成作业;同学违反纪律,她大胆指出批评;同学有病了,她主动关心。最可喜的是,他一改借故不上学的坏习惯,坚持天天回校上课,升中考试语文、英语还取得好成绩了。
可见,实行竞争上岗制,既能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工作潜能和自强不息的热情,更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发掘人才并合理使用人才。同时,也是对群体素质的挖掘。竞争上岗制,必能推动班级自主管理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科学化。
二、循序渐进法
个别学生凭着一股热情谋上了班内的一个职位。但由于能力有限,做事缺乏毅力,虎头蛇尾,往往出现不称职或工作方法不对头,导致工作效果不明显或工作脱节的现象。另外,在竞争上岗,毛遂自荐的同时,会出现个别胆小怕事,害怕挫折和失败,做事缺乏勇气和信心,不敢参与班级工作的同学。他们虽然心中渴望能像其他同学那样为大家服务,但自卑的心理以及缺乏勇气和信心,妨碍他们勇于表现自己。为了帮助这类同学建立自信心,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工作能力,于是产生了循序渐进法。它是针对上述的现象而设力的。她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展工作的。这就需要老师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从根本做起,于是产生了小组长轮值制。
工作中,值日组长每三天轮换一次,他们负责收作业,检查作业,负责有关事务的分配工作。为了使值日组长把工作做得更出息,我特意分派一个班长负责辅导一个小组的工作。有时,对于他们工作过程出现的问题,我有的放矢作适当的指导。这样,小组长在实践当中锻炼了胆量,并且慢慢积累经验。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让他们参加班长轮值制的工作。在条件成熟时,再加入竞争上岗的行列中。
循序渐进法,既能照顾中下层,又能避免急进的做法带来负面的影响,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百分激励法
运用竞争上岗、干部轮值制的手段强化管理工作,能促进在职干部自我督促,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但每一个人会随着环境和身份的改变产生相应的行为。轮值的干部一旦“下岗”,他们就会转换成“平民”的角色,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容易产生随心所欲的思想,出现违规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就产生百分激励法。设立百分激励,是结合日常工作量化班级管理的机制,它通过一定的准则给予学生的评价与肯定,进而表扬和奖励。有人云:“激励使人自信,表扬使人自信”。运用百分激励机制,能提高学生自觉守纪,自觉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我荣辱感。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我设立档案机构,由学生自行掌管,并做好记录和督促工作。我制作百分评分表,评分表内有许多细则和相应的分值。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及日常表现实行两周小评一次,期末大评一次。小评则以分100分为基础,根据班级指定的加、减分条例,对照评分。每次评分以后,都交由家长签名。家长可通过百分表了解到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到了期末,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诸项奖就从每人获得的总分来排名而产生。在期末大评中,因每人的表现及能力评选出最称职干部奖、最热心干部奖、坚持原则干部奖、表现出色奖、最满意的小组长奖、宰相大度奖、助人为奖乐、文明天使奖、卫生小明星……,奖励机制大大刺激了学生的热情与干劲,相互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由于学生获奖得否是由自己控制的,因此,在奖励面前人人平等。由此可见,百分奖励机制的设立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管理工作的热情保持不衰,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光荣感和积极向上的意识。
四、个人自治法
百分激励法在班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有许多事情不能直接纳入百分激励的范围之内。在管理中,老师必须运用各种规范、守则引导学生认识发挥个性,完善自我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手段和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自觉萌发“我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的观念。于是,便产生个人自治法。个人自治法就是弃除保姆式的教育,在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独立意识日益强烈的同时,引导学生按照社会目标和道德准则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道德行为进行调控,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使之在明白事理的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促进。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自治是“立国之本”,这足见自治的重要性。
让学生参与自治,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表现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能克服一味限制和把“听话”作为好学生标准的片面性,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从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做时间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工作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学会包容和体谅学会谦虚和友好、学会控制自己,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工作中,我对学生放心放权,让学生有职有权,使他们做到“自己班级自己管”,“自己同学自己帮”,“自己事情自己做”,即让学生独立处理班务工作,独立组织活动,独立召开班会,独立管促自己的纪律。也就是说,尊重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老师则充当导师。例如:在本学期召开的“拒绝不良行为”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表现得很热情、很主动。这节班会课,完全是由学生独立制定主题,独立设计操作方案和组织具体实施,独立评价的一堂课,这堂课,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体现学生当家做主的精神。
个人自治法的运用,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加了爱集体的凝聚力,促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班风形成,这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就着手开始参照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管理模式对民用飞机进行适航管理[1]。
在对我国适航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做评价和发展规划之前,我们首先详细的对国外的适航管理体系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对比分析。
1、国外适航管理体系概况
一个国家的民机适航管理体系和适航法规体系从本质来看,与本国航空制造业的特点密不可分,反之,作为航空制造企业,为了满足国家适航法规的要求,配合审核工作,必须建立与本国适航当局的要求相对应的适航体系,下文主要介绍欧美的适航管理体系。
1.1 美国民机适航管理体系
美国对民机的适航管理萌芽于上世纪20 年代,依托美国强大的航空制造业,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验最丰富、实力最强大的适航当局[1]。
1.1.1 FAA 组织体系
FAA 的前身是1938 年成立的民用航空局(CAA),FAA 在组织机构管理上采取总部、地区和地方的三级模式,由位于首都华盛顿的航空器审定司负责适航审定管理工作,下设计划和项目管理处、生产和适航审定处、航空器工程处和国际政策办公室等四个处室,分别负责制定型号合格审定程序、生产许可审定政策、制定国际适航双边协议和国际事务的政策等各项职责。另外,在航空器审定司的直接垂直管理下,在西雅图、堪萨斯、沃斯堡、波士顿设置了四个审定中心,分别承担运输类飞机、小飞机、旋翼机以及发动机/螺旋桨的适航审定政策的制定以及型号合格审定工作。
1.1.2 FAA 适航法规体系
FAA 适航法规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属法规性文件,具有强制性,另一类属非法规性文件,不具有强制性,如图1 所示。
图1 FAA 适航法规体系
1.1.3 委任管理体系
FAA 的委任制度源于20 世纪40 年代,包括机构和个人委任两种形式。为了支持飞机制造业的迅猛发展,CAA(FAA 前身)首次委任了一个机构而不是个人来承担审定任务,1958 年FAA 取代CAA,并于60 年代开始创立DAS(Designated Alteration Station)项目,允许符合要求,经过授权的航空承运人、飞机制造商颁发补充型号合格证。到2005 年11 月14 日,FAA 颁布了21 部的第86 号修正案,规定自2006 年11 月14 日起,不再受理DOA(Delegation Option Authorization)和DAS 申请,自2009年11 月14 日起,中止原有的DOA 和DAS 批准。同时,修订了FAR183 部,在D 分部修订了机构委任授权ODA(Organization Designation Authorization),取代了原有的机构委任形式。之后,又颁布了ORDER 8100. 15,对ODA 的申请、审批程序做出了规定。
FAA 的适航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其航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特点,通过委任个人或者机构的方式来支持对美国庞大的航空制造业的适航管理。一方面通过逐步调整委任管理政策从个人到机构的委任授权,要求在有条件的大型航空制造企业建立机构来强化委任适航管理;另一方面,在政策上也支持对个人的委任,尤其对不隶属于一个航空制造企业的、自由顾问性个人的委任,来降低小型航空制造企业的适航管理门槛。
1.2 欧洲适航管理体系
欧洲航空安全局的发展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紧密相关,其前身是诞生于1990 年的联合航空局(JAA),伴随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2003 年成立了欧洲航空局(EASA),取代了JAA,经过近十年的发展,EASA 已经成为与FAA 拥有同等话语权的重要适航当局[1]。1.2.1 EASA 组织体系
EASA 的组织体系最大的特点是设置了专门负责标准化以及培训和机构批准的管理部门对分散在欧洲各国的众多企业进行适航管理,如图2所示。
图2 EASA 组织体系
与FAA 相比,EASA 的适航组织体系具有三个不同点。
(1)产品审定分类不同FAA 将产品审定类别分成了运输类飞机、小飞机、旋翼机和发动机/螺旋桨,EASA 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负责零部件和机载设备审定的部门和负责适航指令的部门。(2)重视标准化工作
由于EASA 负责适航审定的是欧洲各国民航局的适航审定人员,为了确保对适航标准和程序执行的统一,EASA 的适航组织体系中特别设置了标准化部门,负责标准化和培训工作。(3)机构批准的职能
与FAA 的适航标准管理体系不同,EASA 对航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机构进行单独的机构批准,在适航组织体系中也相应增加了负责设计机构、生产机构和持续适航机构评审和批准的部门。
1.2.2 EASA 适航法规体系
EASA 的适航法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法,第二层是实施规章,第三层是审定规范和指导文件,如图3所示。
图3 EASA 航空规章体系
1.2.3 设计组织批准(DOA)
欧洲的适航管理体系较之美国最大的差异在于没有对个人的委任制度,而是要求航空制造企业通过获得设计组织批准(DOA)的方式来表明其设计能力,核心内容是要求申请人具备成熟的设计组织,并且通过编制设计组织手册,从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资源等四大方面对设计组织的能力详细说明。
设计组织批准目的是确保申请人具备以下三种能力:(1)设计的产品符合适用的适航规章和环境保护要求;(2)表明并证实对适航规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符合性;(3)向审查方演示这种符合性。
在设计组织当中,EASA 要求在设计部门中设置CVE(Compliance Verification Engineers),承担表明符合性工作,负责对符合性报告审批。CS-21 部J 分部中对设计组织申请、批准和设计保证手册编制作了详细要求,如图4 所示。获得设计组织批准是民机制造企业申请EASA 型号合格证以及其他适航证件的前提和基础。
图4 DOA 申请批准流程
2、国内外适航管理体系发展现状对比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就着手开始参照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管理模式对民用飞机进行适航管理。
但是应该承认,中国的适航管理模式与中国航空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并不完全匹配。一方面,中国航空制造业长期以军机型号为主,一直没有形成完善的民机产业;另一方面,相较欧美适航当局,中国适航当局欠缺国内的航空产品审定实践。我国适航管理体系的建设正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规模性地复制波音、空客等公司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合我国适航管理体系的发展,但其先进的适航管理模式及经验能够为我国适航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伴随中国航空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的日益繁荣,中国适航当局和适航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小飞机和机械类机载设备领域,具备了和欧美适航当局相当的审查能力[5]。自2003 年开始对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700 的型号合格审定,到2014年的取证成功,以及2007 年成立上海、沈阳两个审定中心启动了C919 大型客机的型号合格审定工作,2014年在北京又建立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审定中心,使得我国的适航审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
2.1 中国的适航组织体系(CAAC)CAAC 的适航审定系统组织体系是以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处为基础,以各中心的专业化审定队伍为支撑,立体交叉的矩阵式组织框架。其中,适航审定中心已发展成为适航审定的核心执行机构。2.2 CAAC 适航法规体系
CAAC 的适航法规体系分四层,从法律地位来说,第一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属于国家法律,是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最高层文件;第二层是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适航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条例》属于行政法规;第三层是民航局适航规章;第四层是指导开展适航工作的指南性文件。前三层是法律法规性文件,第四层没有法律效力,仅是指导开展适航工作的指南性文件[4]。如图5所示。
图5 中国适航文件体系图 2.3 中国商飞公司适航管理体系
中国商飞公司的适航管理体系依据中国适航当局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而建,组织框架分为总部和成员单位两级,成员单位的适航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均接受总部适航管理部的领导,通过供应商的适航管理部门将适航职责予以延伸。总部适航管理部负责本公司的型号适航取证、生产许可取证、持续适航和其它有关的适航工作,是中国商飞公司对内和对外协调适航事务的唯一接口单位,并直接向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负责,建立向其报告的工作程序,下设项目适航处、适航技术标准处、持续适航处及适航体系管理处[4],如图6 所示。
图6 中国商飞公司适航管理组织体系
中国商飞公司根据适航规章的要求建立了委任代表管理体系,委任代表由适航管理部门提名,经培训合格后推荐给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由适航司正式批准。在最新的中国民航适航规章中增加了有关设计保证系统的审查要求,据此,中国商飞公司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民机研制的设计保证系统,并编制了设计保证手册,详细阐述了中国商飞公司的机构、职责、程序、资源等对规章的符合性。
3、我国适航管理体系发展历程评价和现状分析
中国航空工业由于特殊的发展经历和历史背景,尚没有形成完整的民机产业链。尽管在一些领域内,中国的适航当局已经具备了和欧美适航当局相当的审查能力,但必须认识到中国民机适航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对民机适航管理的理解和自觉性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适航标准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吸取了飞行事故的教训,经过反复的验证和论证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制定的,纵观FAA 和EASA 两家适航当局,它们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有最大的发言权,其优势在于其具有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适航标准,并具有高度的国际化。因此,要想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必须注重标准的国际化,积极开展与国外先进适航当局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和掌握国际上适航法规及标准的最新动态,突破标准制定的瓶颈。
与美欧等国相比,中国的民机研制起步晚、基础薄,适航验证水平也正处于发展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尚未形成相对科学、完整的验证方法和验证程序,且经验和积累极度欠缺。因此,必须结合中国民机研制与适航工作的实际,深入研究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尤其针对适航规章和适航标准的研究,找到一套与中国民机产业相配套的符合性验证方法,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民机适航符合性验证程序。繁荣的航空运输业保障了中国适航当局具有大量的适航管理经验,而国内航空制造业大力发展民机产业也促进了中国适航当局组织机构和审定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小飞机审定和机械类机载设备审定领域,中国适航当局基本具备与欧美适航当局同等的审定体系和审定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国内航空制造业研发支线客机和大型客机为契机,中国适航当局的组织体系和审定能力还将进一步加强,逐步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重要适航当局[2]。
4、我国适航管理发展趋势和未来规划
民用飞机的适航管理研究需要结合我国民用飞机的具体现状,科学合理的建立和完善民用飞机适航管理体系,从法律法规、管理系统和文档系统等方面,提供民用飞机发展的有利条件,并通过实际训练提高民用飞机相关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进而提高民用飞机的适航管理水平[3]。
完善民用飞机适航管理体系的措施总结如下:(1)加强民用飞机的飞行实践
国外一些先进的民用飞机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有一套完整的适航管理的程序和过程,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民用飞机的实际条件,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实现民航适航管理的要求,结合民用航空飞机的发展对适航操作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完善民用飞机适航标准、法规建设,加强民用飞机的飞行实践,合理完善适航管理程序。
(2)提高民用飞机适航管理水平
保证民用飞机适航不仅是民航部门的责任,而且与民用飞机设计与制造部门息息相关,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民用飞机的安全性能。从民用飞机发展实践来分析,不断提高民用飞机的适航管理水平,促进适航管理部门的发展,实现民用飞机的适航认证,指导和民航监管,最终达到持续稳定的安全。
(3)完善适航管理认证框架
飞机的适航性是飞机的固有性质,集中体现了飞机各种设计技术的安全性能,并通过合规的生产可以充分的体现,这就要求在飞机研制的管理力度上,严格按照有关适航要求,建立和完善组织认证系统和框架,才能确保飞机研制的高效,高质量、稳定性。同时加强对飞机的适航管理,真正提高飞机适航的管理水平和解决发展瓶颈问题,需要建立一个适航认证框架,基于适航管理信息平台服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适航管理认证系统,才能切实提高民用飞机的适航管理发展水平。参考文献:
[1] 张陇东.国内外民机适航管理体系浅析[J].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2012(10).[2] 焦连跃,李华星.从FAA 看如何加强我国民航适航管理[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3] 聂常胜,适航研究室副主任设计师,工程师,研究方向:适航技术与管理研究。浅谈民用飞机适航管理体系建设[J].管理科学报2014.[4] AP-21-AA-2011-03-R4,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 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 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实验室应在科学前沿探索研究中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原创成果;或在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过程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相关重要基础原理的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或集成;或积累基本科学数据,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国务院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主要以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重点大学为主体;另有建在企业(中央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
1国家重点实验室命名规则、分类及代码
1.1命名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 运行管理 办法》(国科发基[2008]539号)第四十一条”规定, 重点实验室统一 命名为 “XXX国家重点 实验室 (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XXX (依托单位)”。如: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本文遵守这一命名规定。
1.2分类
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分七类: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DA),国家实验室(DB),依托企业和转制院所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 室 (DQ),军民共建 国家重点 实验室 (DJ),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DP),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DS)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DS)。本文着重分析依托单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DA)。
1.3代码
国家重点实验室代码由12位阿拉伯数字和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如表1所示。本文重点分析工程科学领域中的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如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代码为2006DA105067,表示该实验室为2006年立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代码为2006),主管部门为教育部(代码为105),当年建立实验室时的序号为第六(代码为06),属工程科学领域(代码为7)。
2历史沿革
1984年,根据我国基础研究实力薄弱、力量分散,以及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小等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探索适合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新体制,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牵头,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当时组织实施这一计划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对实验室装备的重购和升级,为大学和大院大所稳定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科技人才, 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室条件,同时积极发现和大力培养新生力量,使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从事基础研究及集聚人才、培养新生力量的基本阵地。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的实施,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创造了我国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的典范,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稳定基础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2.1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历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3,4]:
(1)探索起步阶段(1984~1997年)。1984~ 1993年,国家利用科技三项经费(科技三项费用是指国家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 费)投资9.1亿元,立项建设了8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在基础理论研 究方面进 行布局。1991~1995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资8634万美元和国内配套投资1.78亿元人民币,又立项建设了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领域进行了布局。两批重点实验室建成,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的初步框架。1995~1997年,原国家计委对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仪器设备更新改造。1990年开始,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分别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NSFC),对国家重 点实验室 进行评估。
(2)规范发展阶段(1998~2007年)。1998~ 2004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根据“三定”方案,此前由原国家计委负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全部移交科技部。科技部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制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十五”发展计划》,规范和改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和新兴前沿领域新建了88个实验室,淘汰了17个运行较差的实验室,建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2003年,为带动地方基础研究和基地建设,开展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工作;2006年,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展了依托企业和转制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3)稳步提高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3月,科技部、财政部联合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实验室建设进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阶段。
截至2013年底,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计260个。2013年评估后,有一个已被撤销,目前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259个[5]。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年度建设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领域分布状况如图2所示。其中,工程科学领域43个,16个属于机械工程类,占工程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37.21%。
2.2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历程
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相似,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83年10月,清华大学温诗铸被借调到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教委)科技司长期规划办公室,分管工程科学领域的工作。1983年12月20日,温诗铸代表原国家教委向原国家计委科技司严谷良处长汇报了在高校筹建机械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方案。他以“七·五”十二项国家重大工程为背景,撰写了40页的论证报告, 提出拟筹建的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依托单位,即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和机械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时的候选单位有:大连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和华中工学院)。1984年末,第一个建设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第二个筹建,1988年这两个实验室经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组织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于1989年初开始筹建,1991年开放运行。
(2)1991~1995年,在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资立项建设的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依托机械工程学科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超过总数量的10%,包括流体传动及控制(浙江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清华大学)、振动、冲击、噪声(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西安交通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原吉林工业大学)、牵引动力(西南交通大学)和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3)1992~1998年,正值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阶段,大批研究院所实现转制,各中央部委的职能也实施调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致使1994年至1998年基本停止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建[6]。199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权限由原国家计委转到科技 部。据统计,从1992年到2005年,共立项建设了3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没有1个属于机械工程类。
(4)经过1999年和2000年的过渡,从2001年开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7月2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批准建设空间天气学等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字[2006]324号)》,批准建设了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其中包括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和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10月2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批准建设油气资源与探测等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字[2007]645号)》,批准建设了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其中包括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3月29日,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 设计划的 通知 (国科办基 [2011]20号)》,并于2011年10月25日批准建设了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其中包括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2003年评估撤销后,2011年恢复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依托高校建成的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16个,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为加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006年,科技部开展了依托企业和转制院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下简称 “企业国家 重点实验 室”)的工作[10]。截止到目前,已挂牌运行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为99个,分布于材料、电子、建筑工程、交通、矿产资源、能源、农业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医药卫生、制造装备等11个领域。其中,1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属于机械工程(制造装备)领域, 如表3所示。
注:国资委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简称。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如图3所示。
3现状分析
从最初的立项建设,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30年间,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和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国内外合作研究,成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自主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形成了相对稳定、 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对机械工程学科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1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是自身优势领域和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表达形式。因此,实验室选择的研究方向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积累,围绕国家目标与发展战略,能够促进科研特色的形成。同时,要考虑与世界学科发展前沿接轨,在国际前沿学科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11]。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确立与实验室的定位密切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总则规定,为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根据我国科技发展方针,做好科学技术的储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技人才。即明确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任务应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纵观机械工程类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主要是以工程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实验室,要求在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方面有所建树,其多数研究成果可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主要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第二类是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求在解决重大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而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解决应用开发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好知识和技术、人才储备。这两种类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于科研工作定位不同, 其研究方向差异较大,具体如表4所示。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研究方向的相对稳定,又要以国家长远发展目标为己任,紧跟世界学科前沿,适时地对研究方向作出相应调整和补充,最有效地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体现国家的意志。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是一个实验室的学术生命线,如何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应认真审视和对待,不能为了评估结果,不断地更改实验室研究方向,或无限扩大实验室研究范围,从而失去自身原有的特色。
3.2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6个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聚集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重要基地,优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形成了多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和研究团队。
如表5所示,16个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两院院士30名,NSFC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69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6名。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过NSFC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截至目前,已有2个创新研究群体获得全程(9年)的连续资助。
3.3评估结果
定期评估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 的重要环 节,是全面检查和了解实验室情况、促进实验室发展、规范实验 室管理的 重要途径。1991年,由NSFC组织对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第一次评估,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和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接受了此次评估[12,13]。
截至目前,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完成了五次评估,各轮评估结 果如表6所示[14,15,16]。 其中,第一次 (1991)参评实验 室2个,第二次 (1997)参评实验室4个,第三次(2003)参评实验室11个,第四次(2008)参评实验室13个,第五次 (2013)参评实验室16个。按计划,新一轮评估在2018年。
注:*作为部门重点实验室参加评估。
4结语
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稳步成长和壮大,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 进行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已逐渐成为承担机械工程领域国家重大科学与工程任务的主力军,成为凝聚和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在促进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和转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现状
人事管理作为一种管理体制出现于工业革命之后,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一直到60年代末逐步完善。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了美国,工业革命给企业生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工厂规模的扩大化和生产的程序化,导致一个管理者要同时兼顾众多的被管理者。而此时所谓的“管理”,无非是工人雇佣、岗位调动、工资设定、纠纷处理、解雇工人等,而管理者对工人的控制也是非常暴力和非人道的,视工人为商品,忽略工人的工作条件与安全条件。这种管理方式几乎贯穿整个19世纪。然而随着工人与工厂主的矛盾日益激烈,工人对低薪、高强度且无保障的劳动极为不满,工人开始了罢工与联合抵制,工会崛起。为了解决这种空前激烈的矛盾,企业被迫采取各种各样的福利措施来稳定工人,如建立寄宿所来吸引女工,并从道德、教育各个方面优化工厂生活。此外,一些企业经常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工人进行郊游和野餐等,希望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提高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消除工作单调性,同时加强员工之间的关系。最后,这一系列的工会罢工运动促进了州及联邦政府针对工时、工资报酬等方面的立法。以上这些针对劳工问题的解决措施促成了福利人事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福利人事的概念是:由组织单方面提供或者赞助的、旨在改善组织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工作与生活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福利人事的基本信念是“福利工作是能强化诚信和提高工人士气的善举”,在此信念基础之上建立起来了一种有关“工人应如何被对待”的思想、制度以及技术体系。然而,经过实践证明,福利人事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好的作用和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包括五个基本构件,这五个基本构件分别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具体情况要素、人力资源管理政策选择、人力资源产出以及长期效果。首先,比尔将员工看作是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其次,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过程中,必须与重要的具体情况因素相一致。第三,比尔把人事管理行为归类四个人力资源政策领域:员工影响、人力资源流动、报酬体系和工作体系。第四,比尔指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的评估应是分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直接效果可以用员工的能力、员工的承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致性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成本收益来评估。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则应从组织的有效性、员工福利和社会福利三个方面来考察。比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既反映了雇佣关系中所涉及的商业利益,也反映了雇佣关系应该实现的社会责任。唯一不足的是比尔等人并没有明确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究竟与人事管理有什么不同。
直到1992年斯托瑞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在特征的分析,找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四类不同点:信念与假设、战略上的不同、直线经理和关键手段。人事管理着重于对员工进行规范与监管,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低成本地有效运行。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将员工视为能创造价值的最重要的企业资源,把人的问题与企业经营问题综合考虑。自此,人力资源管理一词完全取代人事管理一词,为以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策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从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1981年,戴瓦纳、弗布鲁姆和狄凯发表了《人力资源:一个战略官》一文,标志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诞生。近年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一直在发展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从强调与企业绩效相关的环境因素转为强调企业的内部资源、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传统行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技术、财务资源、自然资源等;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新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将成为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管理人力资源将会比管理物质资源更能提高企业的绩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一项战略职能,在“整合”与“适应”的基础上,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层次行为结果的关系。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职能包括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评价和人力资源激励四方面职能,从而构建科学有效的“招人、育人、用人和留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综上所述,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更迭、创新、不断地发展完善,当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拥有一些新形式与新特点。
首先,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从辅助职能转变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已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赖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企业的管理者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对人力资源进行悉心培养,打造适合自己工资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如美微软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对招聘非常重视。公司的招聘宗旨是“招聘不是针对某个职位或群体,而是着眼于整个企业”。既要确保招聘到长远来看适合企业、适合整个组织的人选,而不是考虑让他们负担某个具体的职位。
第二,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趋势日益明显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事务方面所花的时间比重越来越小,一些人力资源服务可以越来越多地通过自助形式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象在美国的企业中也越来越普遍。美国很多企业已经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资福利与津贴管理业务、档案保存、工作安置与咨询以及信息系统等也外包给专营业主或专业咨询公司。很多美国公司甚至还将招聘、培训等工作交给专营业主,让他们帮助公司对众多的应聘人员进行前几轮的筛选,而企业自己仍保留最终的决定权。企业将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给更专业的机构或者公司来管理,这样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拥有更多的精力来对企业价值进行更大的开发以及寻找更好的企业战略经营伙伴。从此种程度上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一方面会提高双方的效率,享受各自规模经济而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还可因此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三、制度化、规范化是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
美国企业拥有非常完整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对个人素质和技术要求、工作职责,对每一个员工的分工、职责、权利和突发性问题处理的过程和政策都有具体的规章可循。职务分工极为细腻是美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最大特点。这种细腻的职务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基础,同时也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评定,工资的制定,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四、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注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
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集中于激励、培训和绩效管理,强调个性化的激励,提倡高效、有针对性的培训,注重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员工的活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从而增强组织竞争力,形成了比较灵活、有效的分配制度。
第五、美国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美国企业视人才为公司发展的第一决定力量,也其为持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非常重视员工培训。一般只要员工在工作中有好的绩效、对公司有所贡献,美国企业都会鼓励和帮助员工进行各个层次的培训和教育。
第六、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非常高
美国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要求是很高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教育水平、从业经验,还要经过人力资源证书考试(分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和人力资源高级专业人员两级)。“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是美国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专门管理机构,它负责向会员提供教育和信息服务、研讨会,向政府和媒体表达心声、在线服务和出版物,把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训练成其组织的领导和决策者。“人力资源证书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致力于人力资源专业的组织,该机构负责制定人力资源标准,负责颁发新证和换证,监督证书考试操作机构等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管理与认证机构在美国是一个庞大而完善的系统,这对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锋.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性比较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4)
[2]邬文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P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推荐阅读: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01-17
工程部谈工程项目管理11-24
工程建设项目工程结算办法12-21
工程项目管理试卷06-20
工程项目管理重点10-03
某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01-01
工程管理项目管理06-21
工程项目简报06-10
物流工程项目10-31
2工程项目管理策划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