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字词解释(精选8篇)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
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知识扩展:《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幽微的星光下,古寺沉睡着。寥寥的行人,脚步在四下的寂静里变得突兀而悠长,闪烁的烛光在天边的黑暗中挖出殿宇神佛的轮廓……苏轼用他淡定悠闲,又稍稍带着一丝轻快的笔触,给我打开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世界。
我不想再去深究那些淡定从容之后世事沉浮的背景,仅仅这深夜古寺、秉烛而行的雅兴就令我心动不已。亿万人之中,能有几个人抱有这样迥异尘俗的兴致?而人的一生中又有几个这样的机会?尤其是在今天的红尘中时刻难以脱身的我们。
无论今古,人既然置身于社会之中,便总会有种种的感慨和无奈。而同样,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即使一时间无比地厌倦,但最终还要打起精神去完成一生的面对。既然不能脱离,能够选择的,便只有暂时的逃避和喘息。一段没有纷扰的时间,一个没有旁人的处所,便能给我们提供逃避和喘息的`机会。于是,万籁俱寂的静夜,独处深山的古寺,疏星在天,微烛映壁,这将是一次多么好的精神旅行。
全文仅百字规模, 第一句是对时间的交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第二、三句是对地点和事件的简述, 即“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第四句纯粹是景色的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接下来便是两句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最后总结一句, 以为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问一答, 将全文的主旨交付到了一个“闲”字之中, 也为前文清明的月色涂抹上了一层情感的色彩, 使之成为了一种心情的外化。原来风景的发现, 只缘一个“闲”字而来, 景语情语, 皆自一体。然而, 这景色的发现, 在苏轼处有什么意义呢?他又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之下完成对这风景的发现呢?又是如何拥有了这般“闲”的心情?
这需要我们从本文的第一句话, 即所描述的时间开始谈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这个时间点前后, 苏轼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元丰三年乙未, “七月二十八日, 苏轼被捕, 乌台诗案开始。元丰二年, 二月苏轼罢徐州任, 改知湖州, 四月二十日到达湖州, 七月二十八日就突然被朝廷派人逮捕”。同年十二月, “二十六日 (庚申) , 苏轼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 充黄州团练副使, 本州安置, 不得签书公事, 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元丰三年庚申, “正月, 苏轼赴黄州贬所, 有《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相别》:夫子自逐客, 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 径来宽我忧”。时间至元丰六年癸亥, “四月, 十一日 (丙辰) , 曾巩卒。沈辽, 苏辙, 孔仲武, 秦观, 陈师道皆有祭挽之作”, 而且, “传苏轼与曾巩同日化去”;“七月, 十三日 (丙辰) , 罢苏辙兼权筠州州学教授”, “十月, 十二日 (甲申) 夜, 苏轼与张怀民游承天寺, 撰《记承天寺夜游》”。 (1)
三年时间, 接连经历罢官, 贬黜, 良友离世, 亲人受连一系列磨难, 此刻突出一个“闲”字, 是否有别样的心情?文中出现的张怀民, 身世也别有韵味, 据考:“张怀民, 字梦得, 又名倔栓, 清河 (今河北省清河县) 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至黄州, 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 (2) 试想, 两位同病相怜的人, 一般“闲”的心境下, 发现的风景又是种怎样的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这一句唯美风景下的情感, 究竟是豁达?如当今学者所得出的普遍共识那般, 还是无奈?亦如另外学者指出的那般:“作者这最后一句感慨, 诚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 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 (3) 问题可以稍作转换, 于悲凄处发现“闲”之风景, 苏轼是有情, 还是冷漠?若是有情, 情又指向何处?
在此不妨暂且悬置这些问题, 笔者想借助于一段文学公案来展开分析, 即北宋大儒朱熹对苏轼的批评。朱子认为, “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 必与道俱’, 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 待作文时, 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 此是它大病处。” (4) 在他看来, 苏氏之弊, 在于其人为地割裂了文与道之间的联系, 文不能载道而独成一体, 以至于其风日淫, 其效日微。在朱熹看来, “物之理乃道也”, (5) 道即天人一统的人伦道统, 在于心外, 求知需虔, 故要“格物致知”, 最终的目的指向社会之内的忠孝之道, 而苏轼的“文道分离”其实是个向内转的过程, 以情淫道, 故有所不当。朱子批评的正确与否且不管, 但从他的批评来看, 苏轼的确已经有意识地与当下流行的“儒道”一派有所距离, 其所提倡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这种“向内转”的兴起, 苏轼并不是始作俑者, 它首先要追溯到“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韩愈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一文中曾有如此论述:“道之及, 及乎物而已耳。斯取道之内者也。今世因贵辞而矜书, 粉泽以为之, 道密以为能, 不亦外乎?吾子之所以言道, 匪辞而书, 其所望于仆, 亦匪辞而书, 是不亦及物之道愈以远乎?”韩愈的转向, 实际是针对当时浮夸雕饰的文风而来的, 但“取乎内”的观点, 也间接地促进了文学表现对外在“人伦道统”的疏离。宋代之后的欧阳修、苏洵等人, 也都继承了韩愈的这个观点, 其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空洞无味的唱和性创作, 目的在于将内容重新注入诗文的表达。这些所谓“内容”, 其实多半还是儒学人伦传统的一种重新的发现和继承, 但是这种“向内转”的转向, 其实还是为“情”的浮现提供了契机, 感受的抒发和既定认知系统在此也有了一种隐隐的剥离, 这种“情”也因此开始指向了一些人伦之外的东西而变得更贴切, 也更加复杂, 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但这样又会带出下一个问题, 既然偏离了儒家的人伦认知传统, 这种“情”又从何而来, 指向何处?
我们不妨在此再迂回一下表达, 从另外一个问题入手解释。关于宋代文章, 很多学者都把它们解释为是儒、释、道三家融通的结果, 其中邓广铭先生的论述比较具有代表性:“宋学又是儒、释、道三家的学说, 是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摄取的一个产物。他们从佛、道两家所摄取的, 笼统说来是偏重在义理方面和心性修养方面的一些东西, 而对儒家的主张一直坚守不变的, 则是那个经世致用的原则”。 (6) 这种论述是源头性的, 儒、释、道的确是北宋时期所盛行的三种认知的范式, 苏轼是宋代人, 照理说其文章也当然可以用此类解释, 既非儒, 那么一定是释家和道家的综合体了。但这样做却未免有从源头肢解苏轼之嫌, 也将其特点简单化了, 把“闲”的心情和所描述的空灵的风景结合起来看, 会发现其中蕴含的韵味实际上更加复杂, 远非儒、释、道三者可以做单一解释的。如上文讲, 儒家学说以人伦为认知旨归, 它其中所蕴含的风景是附庸性或说是比兴性质的, 故较为单薄, 可见于《诗经》;道家理论中的风景其实等同于“自然”, “自然”又与其核心“道”息息相关, 于是这些风景的色调多为恬静, 呼唤人丧心而融于物, 故这种融合是去情化的过程, 有风景却没有“闲”情, 可见于谢灵运的山水诗;释家多求空静, 与内心相关, 但苏轼和它的区别是“空”与“实”的区别, 他所描述的是心情下的实景而非一个空灵化的境界, 这种比较可鉴于其和王维诗歌的差异。由此可见, 苏轼笔下的风景远非三家的解释所能概括, 它可能来源于三家, 却又别于此三家, 或者说局限于此三家。承接上文问题, 可看出苏轼的创作继承了韩柳、欧阳修等人“向内转”的传统, 却又不能单以儒、释、道三家做单一解释, 那么他的“情”又该做如何理解?回到文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一段景色的描写未见任何有情感指向作用的形容词, 事实上, 在相似的时间里, 苏轼这类描写并不是唯一, 在《后赤壁赋》 (元丰五年) 中, 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风景描写, 感到类似之情。较之亦是同时期的《前赤壁赋》 (元丰五年) 中“苏子愀然”, 《临江仙?夜归临皋》 (元丰五年) 中“常恨此身非吾有”这类以情衬情的描写, 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一种失落和安慰交织的情感, 这当然与当时苏轼的罢黜经验有关, 其个体的意义已经不能认同于原有的认知范式, 失落的境遇和这些认知范式所指向的目标构成了张力。经世济世的儒家承诺已经变得虚幻, 亲友离世的打击也让他的情感离于道家和释家“忘我”和“虚空”的承诺, 其意义不在于认同三家的认知范式, 因为一旦认同, 其意义都不会是“闲”, 也不会发现如此的风景。换句话说, 也正是穿越了这些既定的认知范式, 苏轼风景的独特性意义才会显现了出来。
所谓穿越, 即在认知的前提下做到有意识的疏离, 实际上, 认同于任何一种单一的认知范式, 所表达的情感都将是单薄的, 也不会创造出内涵丰富的风景。只有从这类认知范式中跳来, 去在另外的未知纬度中重新获得认同, 才会有不同的意义发现, 因为未知总会与混沌和丰富相连, 照此说来, 其实穿越也是一种突破认知中介, 寻找另一种认同方式的尝试。那么既然穿越了儒、释、道三家既定的认知范式, 苏轼的“情”又归向何处呢?笔者认为, 这种“情”源自于他对其生活世界的照面。届时任何的认知范式, 包括儒释道三家, 都有一套稳固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其意义都源自于一套清晰的区分方式, 无论是善恶之别, 天道人道之分, 还是空执之离, 它们都构成了认知的中介。苏轼的贡献, 就在于对这种中介的穿越, 突破了一系列清晰的划分, 重新从外部的生活世界中直接触动物我交流的情感。这种情感不需要任何中介的介入, 故才更有可能能够以真动人, 它很模糊, 很少有区分和刻意承载什么, 却往往能包容更广阔的意义。苏轼的穿越源自于其境遇的独特, 更是其生命哲学的构成,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 其认知中表达什么抱负和希望的因子淡化了许多, 甚至因幻想破灭而造成的失落感也退化了, 留下的只有个体对外在生活世界的直接沟通, 在这种沟通中获得朦胧的意义感, 文字也随即退化为对这种感觉的描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论及苏轼的创作风格时, 曾有精辟的论述:“苏氏之道, 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 其次则器足以任重, 识足以致远, 至于议论文章, 乃其与世周旋, 至粗者也”, (7) 此论可谓是得苏轼创作之要领。
把这种风景放置入历史纵轴中来看, 或许会更加清晰地看见这个生活世界的魅力。古文运动中, 韩欧之变在于将感知的方式向内转, 促进了文学与道统的分离, 但其终极指向还是在于既定的儒学认知范式, 求天道以闻达, 这也是朱熹批评苏轼, 却对韩欧二人有所保留的原因。而苏轼的意义, 正在于在继承了这种“向内转”的趋势下, 促进了文学与个人的分离, 个人至此成了一个不依赖于既定认知, 赤裸裸感受生活世界的个体。风景的意义, 就在于这种被剥离出的个体面对浑沌的生活世界的惊奇感, 这种感觉因不指向任何特定的东西, 故而其“情”亦是极具包容性的, 也更加的瑰丽。苏轼的意义, 也莫过于对这种生活世界意义的发现, 这种发现对后世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明代“公安三袁”所提倡“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性灵论, 其直接的理论来源, 也在于苏轼。
参考文献
[1]日期材料皆引自曾枣庄, 吴洪泽著, 《宋代文学编年史 (二) 》,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第796-826页。
[2]吴战垒著, 《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选自西渡编, 《名家读古文》,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第247页。
[3]吴战垒著, 《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选自西渡编, 《名家读古文》,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第249页。
[4]朱熹著, 《论文上》, 选自 (宋) 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 第3319页。
[5]朱熹著, 《中庸一》, 选自 (宋) 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卷六二,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 第1496页。
[6]邓广铭著, 《邓广铭治史从稿》,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165页。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诵读、积累。
2、难点是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七岁知书,十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抱负远大。但仕途坎坷,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阅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简介作者。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黄州时写的一篇美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探究新课
1、初读——读准(读准字音,讀清节奏)
(1)全体同学放声朗读。
(2)教师正音并提示节奏划分。
(3)再次诵读。
2、译读——读懂(读懂文章)
(1)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读一句,译一句,同时圈画出疑难字词句(课前预习进行)。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组内无法解决的,提交班级共同交流解决。
(2)检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效果。
解释红色字词:
户、欣然、念、遂、寝、相与、空明、交横、盖、但、闲人、耳
翻译画线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那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每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最好摇头晃脑,读出古味古韵。
3、研读——读透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确: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确: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件:“我”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事件的起因:月色优美。
4、品读——写景妙处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细细品读一番。
(1)添一添,品意境:
能否添上“丛中蛙鸣起伏,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等句?
——不好。这些句子会打破原文宁静、淡雅的意境。
(2)删一删,品修辞:
删去“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
——原句用比喻,把洒满庭院的月光比作积水,澄澈空灵。而似水草一般在如水的月光中飘摇的,其实是月光照射下竹柏的影子,“盖竹柏影也”点透实情。删去后,没了新意,也不生动,更改变了原意,与实际不符。
5、悟读——“闲人”含义
(1)领悟“闲”之意: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领悟“闲”之情: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结合背景分析)
明确: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尽在其中。
(3)谈谈读完本课有何感悟、启发、收获等。
三、拓展延伸
1、补充苏轼被贬谪的资料,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
苏轼一生仕途不平,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和而屡遭贬谪,但都笑然面对:
贬至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至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至惠州,“日啖荔枝三百课,不辞长做岭南人”。
小结:苏轼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不仅因为他的政绩,也不仅因为他的诗文,更因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都用豁达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风雨,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推荐阅读:东方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王水照《苏轼传》 林雨堂《苏东坡传》
2、补充阅读苏轼的其它作品《定风波》等。
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原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积累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
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发生的感触。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乐者。(和,连词。)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盖: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
至:遂至承天寺。(到)
寡助之至。(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
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月色入户
户:
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
念无与为乐者
念:
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
盖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词类活用
步:名词作动词,散步。例句:相与步于中庭。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状语后置)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的人罢了。(定语后置)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特殊句子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写作技巧
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虚实(动静)结合:把竹柏(实、静)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虚、动)细化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与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于是作者便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
2015新民中学语文学科复习资料
尽忠的抱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具体分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作者的心境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
“水中藻、荇交横”说明了当时月色之浓、清、亮。
闲人: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这里指苏轼本人和张怀民),并非简单的清闲之人 中考常见题:
1、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① 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2、请从文中摘录描写“庭院月色”的语句,细细品味,简要说明景物特点(4分)句子:
景物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特点:月色空灵皎洁(空明澄澈等)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4、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
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
5、《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称是“闲人”,你认为他是“闲人”吗?为什么?(2分)
不是
①这里是指不追逐名利、超脱而有情趣的意思②指心内愤懑、自嘲自解的心态(答对一个要点得满分,答对两个要点加1分)
6、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评分:有“悲喜”或“复杂”之意即可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7、“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8、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 竹 柏 影 也
盖/竹柏影也
9、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苏轼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注释】(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xū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3)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4)欲:想要。(5)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6)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7)行:散步。(8)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9)遂:于是,就。(10)至:到。(11)寻:寻找。(12)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13)寝:睡,卧。(14)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15)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16)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17)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18)交横:交错纵横。(19)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20)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闲:清闲。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21)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赏析】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叙事: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又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清。
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议论:惋惜无人赏月。
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
《记承天寺夜游》【检测题】
一、填空题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_宋_朝的_文学家_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qǐn,意思是睡觉,成语废寝忘食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3、“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 对象是月光,“藻、荇”是指竹柏影,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即把月下中庭比作积水空明,把竹柏影也比作藻荇交横。
4、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表现作作者感叹知音稀少的句子是念无与为乐者。(2)显示与好心有灵犀的喜悦的句子是怀民亦未寑。
(3)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文章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八个字写出了作者在寂寞夜晚难得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二、选择题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A.月色人户(窗户)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D)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8、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9、选出下列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B)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一句交待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B.第二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C.第三句描写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景。D.第四句流露作者被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检测题】
一、填空题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号,是_朝的_家。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意思是,成语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3、“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 对象是,“藻、荇”是指,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即把比作,把比作。
4、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表现作作者感叹知音稀少的句子是。(2)显示与好心有灵犀的喜悦的句子是。(3)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4)文章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5)八个字写出了作者在寂寞夜晚难得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二、选择题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人户(窗户)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8、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9、选出下列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待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B.第二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C.第三句描写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景。D.第四句流露作者被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恰如一株文学奇葩,无论从其立意选择、文章意境,还是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等各方各面,均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放在今天,就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试题集锦
(•重庆市A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月色入户(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4)水中藻、荇交横()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向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4.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
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
答案:
1.(1)门(2)高兴(3)考虑,想到(4)交错纵横
2.(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意对即可)
3.D(水不属于庭中景物)
4.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心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意对即可)
浙江省湖州市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19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
念无与为乐者 (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
18.翻译句子。3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
17.高兴地 想 形容水的澄澈 解析:考查的是解释加点的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18.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解析:考查的是翻译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的对译,还要保证句子通顺、无语病。解析:苏轼的《记 承 天 寺 夜 游》是名家名作,考查的是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
但是, 细究其诗其文, 我们却很容易发现, 和很多因宦海沉浮, 而文风大改的文学大家一样, 苏轼也因官道坎坷而深谙世事, 诗文风格有了明显的分界。
如果说, 以“乌台诗案”为界, 苏诗文前期是飘逸灵动、汪洋恣肆、精新奇巧, 让人读来畅快淋漓的话, 那么, 被贬黄州之后, 其诗文风格则转向了坐看云卷云舒、笑谈疾风骤雨的闲淡宁静, 有了更多的禅意佛理。《记承天寺夜游》即是一篇代表了其后期诗文风格的名篇。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统共85字, 却是一篇值得揣摩, 甚至是值得“临摹”的佳作。
一.逆境中的高深立意
作者何以写作此文?为己。放在今天, 就是一篇日记而已, 把今天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夜游承天寺———写了出来。用我们今天的话译出来, 是一篇多么简单, 多么平凡的一件事情。那么, 其立意之高远、之深刻从何而来?
文题告诉我们, 此文所记乃“夜游承天寺也”, 何以夜游?且地点是承天寺?文首告诉我们, 夜游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一个曾经的科考举人, 官场骄子, 当是“案牍”缠身, 何以有此雅兴?连作者都自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今夜有何特别?
心境不同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两人:苏轼、张怀民, 俩“闲人”, 遭贬谪, 被流放之人。
元丰二年, 苏轼因与当庭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为“新政”中人所不容, 遂兴“文字狱”, 苏轼因诗获罪, 下狱御史台 (又称“乌台”) , 遭受103天的审问折磨, 几次濒临被杀境地。次年元月, 被流放至黄州任团练使, 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果然是闲人一个啊, 曾经胸怀报国惠民之大志, 而今落得朝不保夕之境地, 在黄州一呆四年, 心境该是何等凄凉?
但是我们细品此文, 既无悲秋伤月, 更无满腔愤懑。少许失意, 间有不平, 但都是那么地轻, 那么地淡, 更多的却是对世事的洞察, 对人生的顿悟:追名逐利之人, 趋炎附势, 在宦海中起起伏伏难以自拔, 哪有闲情逸致静享这清虚冷月之仙境?自己尽管遭不平之待遇, 但能有此佛境可参禅, 能有此美景可品评, 实在也是人生之一大幸事。那些纠缠不清的官场世事, 那些忠贞为民确遭贬谪的失意, 都在这静谧的佛院中, 如水的月光下化开, 变淡。
人生之事, 失意常十有八九, 有志同道合之友, 有如此美景, 这般宁静的心境, 足矣。
此为本文立意, 不纠结于自己心中的愤懑, 不强调自己超乎常人的苦处, 而是苦中寻乐, 逆境中寻出路, 以一种恬静淡泊的心境去对待世事变幻。人闲, 心静, 淡泊, 安闲自适。其立意之深之远如此可见。
二.失意中的纯美意境
官场不得志, 人生不尽欢, 但是作者的笔下, 给我们的却尽是美。
不愧为诗文画全才, 信手拈来, 就勾勒了一幅“月光竹影”图:“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此景纯美:月光澄澈如水, 竹影斑驳如画, “水”上浮着、漾着“藻、荇”, 虚实、静美、动感, 就这么组合在了这18字之中。或许把月光喻为水, 把竹影看做荇, 都只是作者一时之感, 但妙就妙在, 苏轼这个大文豪不仅善于捕捉事物之美, 更善于描绘脑中稍纵即逝的奇思妙想。
更妙的是, 曾经遭受如许磨难的苏东坡, 在难以入眠之夜, 在失意难以排解的状况下, 也只是寥寥几笔, 点到即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不必更多的哀叹, 也不必矫情地抒情, 两问一答,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叙、绘、议的完美结合
此文堪称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典范:由事贯穿, 有景有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先叙:交代时地人事, 48字;自然顺承:描写, 绘一幅竹影冷月图, 18字;最后抒情议论:19字, 道出此时此地之事、之人、之景实乃人生大幸。
其次, 此文表现手法细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 生动贴切的比喻, 化静景为灵动, 实景虚写, 不多费一点笔墨, 却不欠缺一点美感。简、美宛如诗歌。
作者此文, 短短85字, 读来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 细品之下, 则是字字珠玑惜墨如金。此文很好地体现了苏轼文章艺术境界上的理念:“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 (《答谢民师书》)
四.独具匠心的巧妙结构
最巧妙的文章结构也一定是最自然的。品读此文, 我们甚至忘记了此文之结构, 作者一气呵成式的行文结构, 天衣无缝。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事———景———情, 如此结构恰如诸多名家名诗, 借事喻理, 借景抒怀, 由事入景, 由景入情, 结合紧密。作者写作此文, 其匠心蕴于自然之中, 其作文功夫, 与其诗词并驾齐驱。
此外, 苏轼此文, 从详略处理上看, 其独到之处显而易见:叙事部分, 寻友夜游, 张怀民, 何许人?作者为何偏去寻他?作者不费一墨, 因为我们可以从文末了解:“闲人如吾两人。”何必赘述?又如写景部分, 寺院中当有其它景致, 作者何以只写明月、竹影?文末又告诉我们:“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取的就是天下人身边都有, 却非人人都能共赏的景致呀!非“如吾闲人”, 哪来心境?另外, 此为的语言精辟凝练也是一绝, 上文有所涉及, 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恰如一株文学奇葩, 无论从其立意选择、文章意境, 还是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等各方各面, 均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放在今天, 就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
摘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 但是作者当时所处之境, 却是其人生中的最低谷。与其他文豪相比, 逆境中能把失意之态写得如此云淡风轻, 实是难能可贵, 无数次品读, 总能读出其美其妙, 本文试整理之。
关键词:高深立意,纯美意境,巧妙结构,奇葩,文质兼美
参考文献
[1]周克勤.乌台诗案研究, [D].西南师范大学, 2002年。
[2]姚复.“乌台诗案”起因新探[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7 (03) 。
[3]宋·魏泰.东坡笔录, 卷十[M].上海市, 中华书局, 1983第10月版, 第114页。
[4]《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5]赵理直.揭示文豪的真面目—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扭曲和被误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26卷第7期。
[6]《苏轼文集》,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1986。
《记承天寺夜游》寥寥百字,就把夜游的时间地点、同游者、周围环境交代清楚,还抒发了作者特殊的情感。学生学完此课,既能领略秀丽的景色,又能感受作者真切的情感。因此,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目标一:诵读夜游之情,读出韵味。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这一份情感该如何把握呢?唯有把反复诵读作为教学目标,方能解得其中味道。阅读,不仅仅是诵读文字,更是融入真情,加入理解。采用教师范读、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形式,感受作品的韵味,鼓励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有所得。
当作者“解衣欲睡”时,这是一个寻常的夜晚,阅读语气较为平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就要读出发现的兴致盎然和出行的迫不及待。到“念无与乐者”时,转为怅然,语调随即低落。忽然想到好友张怀民,“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带着一丝期盼。等到发现“怀民亦未寝”,就要读出“心有灵犀”的窃喜和欣慰。进而有了“相与步于中庭”的默契、温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阅读月下散步赏景部分应是一种享受,一种陶醉。毕竟身处贬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既要读出不得志的悲凉,仕途失意的落寞,也要读出自适的坦然。学生根据理解,诵读再诵读,就能从文中读出深意。教师的相机阅读非常重要,学生会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能迅速融入文本,沉浸于文本的深邃意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
目标二:感受月色之美,掌握方法。
诵读之余,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方法,懂得更好地描写叙事抒情。我们一起追寻作者行踪:屋内“解衣欲睡”,步出屋舍“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这一路走来,心情起伏变化,感触良多。
“月色入户”是月色不忍看到作者孤单寂寞,就悄悄进入屋子,巧妙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多情,善解人意,给失意之人带来温暖。“庭下如积水空明”,把月光比作积水,取其相似点“空明”,营造出一个空透明澈的氛围。“藻荇交横”,庭院里哪来的水草?原来是竹柏的倒影。作者进一步想象,月光下的竹柏倒影不就像水草吗?新奇的比喻给人错觉的美感,似乎在湖畔赏月,使我们不知不觉进入迷离的境界。
行文至最后,作者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运用反问,追问哪里没有月色?哪里没有松柏?唯苏轼和友人张怀民能够用心体悟。再次浏览全文,作者以行踪为线索,综合使用拟人、比喻和反问等修辞方法,借用丰富的想象,虚实结合,让学生既感受了月夜的美景,又学到了写景抒情的方法。
目标三:品味心境之闲,解读主题。
解读主题,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明了作者的复杂心境。写作本文时,作者被贬谪已有四年了。“乌台诗案”让苏轼死里逃生,凄凉孤寂。他在黄州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写下这篇短文,真实记录了自己生活的一个片段。解读本文主题,就要细细品味人物的心境之“闲”,这也是教学本文的目标之一。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颇有深意,入“夜”即“解衣欲睡”,无杂事扰之;“月色入户”即“欣然起行”,可率性为之;与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细赏“竹柏影”,能尽情赏之。此情此景让苏轼不由自主地抒发了胸臆,被贬后的惆怅,与友人同赏月的愉悦,自我调侃的豁达。
作者被贬期间,没有公务缠身,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最终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有远大的抱负,有执着的追求,但是被一贬再贬。“吾两人”是“闲人”,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几多欣喜,几多凄凉,几多豁达……作者虽被贬但依然保持达观的心境,使文章更富感染力。把握这些,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记承天寺夜游》的深刻内涵源于夜游之情、月色之美、心境之闲,如同行云流水,于无形中见技巧。夜晚的皎洁明月激起作者游兴,故而前往寻友,触景动情,记下此景此情,既自然亲切,又发人深思,意蕴丰富,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臻境,文章读来隽永绵长。
【记承天寺夜游字词解释】推荐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对比06-15
短文《记承天寺夜游》07-26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09-27
记承天寺夜游预习案11-10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参考06-23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案设计07-22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11-02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