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体育游戏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体育游戏(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体育游戏 篇1

游戏A1:猜领头人

1、游戏方法:点一猜领头人的学生到室外,教师指这一学生为领头人,在轻音乐或学生的唱歌声中全班学生在领头人不断变化动作中,由猜领头人的学生开始猜领头人,可猜三次,如猜中,领头人则表演一个节目或唱一支歌,三次未猜中则由猜领头人的学生来表演。

2、游戏要求:领头人可做刷牙、洗手、吹喇叭、拉二胡等动作,不断变换,全班学生立即跟着变,全班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不得暗示或指点告诉猜领头人的学生,领头人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来做。

游戏A2:传秘密口令

1、游戏方法: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也可按学生自然小组进行,由教师悄声告诉各小组第一位学生一个口令,如“集合”、“立正”、“稍息”、“踏步”等,教师说开始,各组第一位学生悄声告诉同组的第二位学生,依次后传,最后一位学生将收到的口令在黑板上写出来,最后由教师判定哪一组最快,口令最准确。

2、游戏要求:各小组悄声传口令时,不能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听到,如果听到了,则该小组的秘密泄漏,判处该小组失败,最快收到口令,并且最准的小组为胜。

游戏A3:画篮球场地

1、游戏方法: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教师发令后各小组第一人跑向黑板画篮球场的第一条线,将笔交给同组的第二位学生,第二位学生也画一条线,如此类推,依次进行,看哪一组的篮球场最先画好。

2、游戏要求:可在黑板上用粉笔,也可用圆珠笔或铅笔在纸上画,每人只能画一根线,如“口”必须画四笔,教师评判动作最快、画得最好的小组为胜。

一年级体育游戏比赛项目

1.拍球比多:

游戏人数:每班5人

游戏准备:1.小皮球球若干个。

活动方法:用一手练习连续拍球,进行计时赛时间一分钟,规定时间内多者为胜。游戏规则:1.拍球必须超过选手的膝盖。

2.拍的球不能超出地上画的范围。

2.套圈圈

游戏人数:每班5人 游戏准备:1.套圈若干

活动方法:每人分小圈圈5个,分别套向前方的标志物,套中最多的为胜利者。游戏规则:

1、不能超出画的起点线。

3.小青蛙跳荷叶

游戏人数:每班20人(10男10女)

游戏方法:用呼啦圈在10米的区域内摆放成荷叶,参赛班级以迎面接力的方式进行跳跃呼啦圈的游戏,6个班级同时进行先完成者为胜。

游戏规则:1 不能越线接力。不能跳出呼啦圈外。如果一下不能跳出圈可以在圈内跳跃调整。必须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体育游戏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类的心理需要,体育游戏对改善心理状态、发展个性心理因素有着独特的作用。少年儿童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游戏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创造各种环境,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角色中去。在教法上应多样化,用富于情趣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以达到游戏教学的目的。比如:

游戏C1、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培养发散性思维)主持人事先用硬纸板准备一些圆形、三角形、长条、四方形的图形,邀请若干学生上场。如主持人给一人一个圆和一个长条图形,请他在规定的一分钟内,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多地说出,这两个图形可组合成哪些东西。例如圆和长条成垂直组合,就是一把伞,也可把它看作是一付大饼油条、笔记本和钢笔,还可以组合成篮球架、镜架、苍蝇拍„„游戏者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以组合巧妙、合理、形象、丰富多彩、让人觉得言之有理者,名次列前。游戏C2、《西天取经》游戏(培养意志毅力)主持人邀请8人上场,等分成甲乙两组,先由甲组当取经队,4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l、唐僧用单脚打坐,合掌;

2、孙悟空手搭凉棚抬起左膝;

3、沙和尚向后抬起一条腿做挑担状;

4、猪八戒左臂曲肘,抱头,右腿屈膝搭在右大腿上,身体稍后倾,做睡懒觉状。乙组都当妖怪。游戏开始,主持人“1、2、3—”有节奏数数(击掌),乙组的又喊又叫:“妖怪来了!妖怪来了!”并去挑逗甲组的人(但不能推、碰、拉、触)。甲组的人坚持不动,一旦有人失去平衡,双脚落地就算失误。接着两组互换角色,游戏继续。哪组坚持不倒的时间长,哪组为胜。游戏C3、乘公共汽车(培养反应敏捷性及社会公德意识)邀请一位口齿清楚的学生,有表情地朗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要求参赛者听见“站”字坐下,听到“坐(包括‘座’)”站起来,每位参赛者后面站一位手持纸棒的工作人员,每做错一次就朝头上猛敲一下,最后,挨敲的次数最少者,还要回答一个文明礼貌的小问题,答得好的为优胜。

有一次,小明和妹妹乘公共汽车,上车后,小明发现一个空座位,他丢下妹妹赶紧跑过去坐下。这时,过来一位老奶奶,她扶着拉手,站在小明身边。妹妹对小明说:“哥哥,你看你,你坐着奶奶站着,多不好啊!你赶快站起来,让奶奶坐吧!”小明挨了批评,心里很不高兴,赌气说:“你让我站着,我就偏不站,我要坐嘛!”老奶奶听了笑笑说:“没关系,你坐吧,我不坐。”妹妹站在小明身旁气得撅起了小嘴,说:“你真不懂礼貌,我再也不愿站在你旁边了!”这时,汽车到站了,那位奶奶下了车。望着老奶奶远去的身影,小明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是错了,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悄悄地离开了那个座位,嘴里自言自语地说:“哎,怎么搞的,坐和站,站和坐,坐坐站站,站站坐坐,坐站坐站,站坐站坐,到底是站还是坐,今天我怎么湖涂了!”

游戏C4、三打白骨精(培养灵敏反应)这个游戏有两个人就能玩。先背靠背站立,相距二步远。游戏开始后,两人一块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在原地合拍双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后一个“精”字时,必须同时做180度跳,同时在落地前还要做一个造型动作。造型动作有三种:l、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额前作搭凉棚状,同时左臂微屈勾拳为孙悟空。

2、双手叉腰,两腿左右开立为白骨精。

3、双手合掌于胸前为唐僧。这三个童话人物的制约关系是:孙悟空胜白骨精,白骨精胜唐僧,唐僧胜孙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么重来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间建立了制约关系,负者就要给胜者恭敬地鞠一躬。

游戏C5、钩肘站立(培养合作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先由二人背对背,肘部相钩,坐在地上,主持人发令后迅速地站立起来。接着三人做、四人做、五人做„„方法同前,看哪个小组钩肘站起的人数最多最快为优胜。游戏结束后议论一下,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游戏C6、两虎相遇智者胜(培养团队意识及激智应变能力)

游戏方法:利用教室里的大理石块两行作桥,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成二路纵队分别站在桥的两端;游戏开始,四队的排头听哨声,用双脚逐格跳跃前进,前后同学隔两个格子,相遇后,两人用双脚“猜拳”(双脚并拢为锤子,双脚前后开立为剪子,双脚左右分开为布),输者落河,退出游戏,胜者与输队的第二人继续跳跃前进,相遇后继续猜拳,依次进行,最后以到达对岸的人数多少判断胜队。

游戏规则:

1、必须听哨声,用双脚跳跃逐格前进。

2、双方必须同时跳跃。游戏C7、占领阵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队六人,要求游戏开始后,先共同站在一张报纸上,各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碰地,成功后,再撕去一半报纸站,接着再撕去一半„„直至失败,最后以最佳办法能站进最小报纸的队为胜。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内容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往往能收到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没有游戏的体育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让体育游戏“回”到孩子们身边,愿广大的体育教师创造更多更新更受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是游戏在孩子们心中更美好、更灿烂,真正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捉球鬼额:拿软比较轻的球做游戏的…围一圈,一个人抢球,其他人就把球扔到其它人手中,不让他抢,否则就论到你抢球。或者改成足球踢也可以。

贴人游戏:

小学一年级体育游戏 篇2

关键词:体育类小学,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教学,校本化研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1]在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着重提出,“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小学低年级英语教育要根据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得到满意效果。本文采用课程校本化行动研究方法,对体育类小学一年级英语教学进行研究,探索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和设想

近年来,游戏教学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是激发其学习英语兴趣和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研究显示,小学英语课堂上开展游戏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很多学生无法通过游戏内化英语语用。这种现象在以体育为特色的小学尤为明显。

为尝试解决该教学困境,研究者以杭州市体育类S小学2012级一年级英语教学游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课程校本化研究,探索适合体育类一年级学生兴趣、认知需求和学习特点的英语游戏教学,提高体育类小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研究者试图通过对体育类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校本化,实现三方面意义。首先,对学生而言,研究者期望最大程度地创设较真实的交流情境和确切的行动目标,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地将目标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其次,研究者通过行动研究,实现自身教学实践水平的专业化,并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第三,为其他以体育为特色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及相关校本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行动研究,对现有的和校本化的英语游戏教学设计和方法进行比较,探索适合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游戏教学方法。具体技术包括质性访谈法、观察法等。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2级一年级三个班英语教学的实证记录。杭州体育类S小学是一所以体育,特别是以足球训练为特色的公立小学,约500名在校生,其中2012级一年级新生90名,分为三个班,每班30人。

(1)数据一。通过对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的非结构性访谈,采集关于本校校情和一年级新生生情的数据。数据分析阶段,研究者通过编码的研究方法,归纳出S小学的校情和生情。

(2)数据二。校本化研究前后的游戏教学教案文本。当时学校采用了全国先进的《攀登英语》[3]作为英语游戏原案教材,但是教学效果不显著。研究者细化和重构该教材中的英语游戏教学设计,整理并保存重构后的游戏组织方案。

(3)数据三。教师反思。课题参与教师对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的教学后记、反思、回忆及采访记录等。

(4)数据四。游戏后的学生反馈,包括学习情感态度等。

研究者从数据二、三、四中提炼英语游戏设计思路的共同点,提炼有效的行动经验,整合提升为理论,总结出适合体育类小学英语教学游戏设计的共同特点。

2. 分析框架

为了凝炼体育类小学英语教学游戏的效能和特点,研究者借鉴Jean Brewster等人提出的《游戏潜力评估分析框架》[4],为行动研究提出了如下分析框架(如图1)。研究者根据该框架对上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体育类小学及其一年级学生的现状与基本特点分析;适合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学游戏设计特点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S小学的生情与校情

根据对招生负责人(包括校长、副校长及教导主任)、一年级英语教师的访谈调查,研究者了解到S小学2012级一年级新生家庭、自身和校园日常生活体现如下特征。

(1)家庭背景特征。一是本校所辖学区内的居民主要为新登记的杭州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普遍为中产阶级以下阶层,以务工或从事个体生意为主要谋生手段。90%的一年级新生来自中产以下家庭,父母处于社会底层,经济收入不高,且多子女。二是父母学历水平低,对家庭教育不重视,个别家庭甚至对子女采取完全“放羊式”教育。

(2)个体就读特征。一是超一半的一年级新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欠缺,学习习惯较差,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二是绝大多数一年级新生早期英语教育基础为零。他们入学前没有接触过任何英语语言信息。绝大多数的新生家长对英语缺少了解,没有对孩子给予英语学习的鼓励和指导,孩子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缺乏家庭环境的支持。三是一年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差,但是普遍好动,喜欢肢体动作和实物图片,同时好奇心强,对英语感到新鲜,有尝试表达的欲望。

(3)学校日常生活特征。S小学采用小班化教学。一年级每班30名学生。S小学以足球体育为办学特色,学生在课间均要参与足球操等活动,且英语课程基本都是在足球操后开展。因此,英语课上学生较容易感到疲乏,注意力不够集中。

2. 英语游戏教学设计

本文尝试了多个主题的英语游戏教学设计,为了更具体生动地解释如何通过行动研究总结适合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游戏特点和设计原则,我们以下面这个目标语为例(《攀登英语》Level 1AUnit 8)。

该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在合适的语用情境中描述身体状况。游戏类型为“提问与回答”模式,即教师用英语提问,预设学生能通过语用情境用英语回答,从而在游戏中习得语言,并不断地提高语用反应速度。

(1)游戏设计原案。游戏设计原案如下:全班分两组,每组排成一列火车;教师将身后的tired卡片展示给两组学生。每组第一位学生马上转身向第二位学生问:Whats wrong?第二位学生回答:Im tired.以此类推,最后一位学生说完后跑到队首,最快组获胜。教师可以用hungry等词替换游戏内容。这个规则类似我们常见的“开火车”(one by one)。

(2)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在实践中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反思,发现游戏设计原案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学生参与度较低。研究发现按照游戏原设计组织教学,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表现为同一个时间段只有一个小组参与游戏,不能参与的学生作壁上观,基本处于聆听或神游的状态;参与的学生大部分为英语能力差或者语言能力弱的学生,在游戏中会有压力,无法很好地表述目标语,常表现出迷茫困惑的神情,傻傻地站着,即便教师不断引导和鼓励,效果仍不佳。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没有考虑到体育类学校一年级学生前认知背景差、基础薄弱的客观情况,导致该游戏设计不利于最大范围地组织学生进行语用训练,违背了《英语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第二,同其他训练形式的结合程度较低。研究者发现游戏只是让学生反复地接龙,创设的语用环境不够真实,操练较为机械,和他们日常熟悉的生活学习经验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对目标语和对应的语用情境没有真切体会。另外,这种游戏设计没有结合一年级学生日常习惯性的肢体动作活动,无法提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感到厌倦了,不能将新旧词汇联系起来,更不能进行语言迁移。

第三,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不显著。研究者发现口头接龙式的游戏设计趣味性一般,一年级学生只是机械地转身传话,无法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开展肢体运动。同时,由于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体育课或足球操后,大量的口头硬性操练不适合已经略微疲惫的学生。教师在组织游戏过程中完全主导,没有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学生无法扩展和改变游戏,对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力培养效果不显著。

第四,教师组织游戏困难。教师需要用大量中文辅助,包括介绍游戏规则和指导学生参与,不容易操作,且不符合English only的原则,不利于构建完全的英语情境,帮助学生习得英语。众所周知,体育类学校的课堂管理往往是个难点,加上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英语课堂实现全英文课堂管理更是难上加难。显然,游戏若希望创造有效的课堂英语学习情境需要另谋出路。

总体而言,原游戏设计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一般甚至较差。

(3)游戏的校本化重构。为了克服传统游戏设计的不足和随之而来的教学困境,在不改变游戏目的的前提下,游戏保留了“提问与回答”模式,并进行了重构。

步骤1:教师用卡片带读tired,并用“双手下垂,身体后靠”的动作和疲惫的表情强化学生对tired的理解。学生模仿动作和表情,同时跟读“tired”,进而跟读“Im tired.”

步骤2:教师与全体学生对话。

—T:What's wrong?

—Ss:Im tired.学生摊手靠后做劳累状(反复多次,强化学生对对话的理解)

教师自然引出新句型:Have a rest,please.并双臂合拢,头靠手,帮助学生理解句意。学生模仿弯臂伏桌做休息状,跟读“Have a rest,please.”

教师采用肢体动作和表情,将三个句型串联,尝试和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步骤3:教师请掌握较好的学生上台,师生示范对话后,引导全体学生同桌两两对话。

步骤4:在学生熟悉整个对话后,教师展示卡片tired,sick,sleepy,教师分别用手势动作表演解释sick,sleepy.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新词,并代入上述目标句型,引导学生同桌对话,反复练习目标句型,提高熟练度。

步骤5:重复步骤3,同桌合作表演。教师请同桌上台表演。

(4)校本化游戏的实际运用效果。校本化的游戏在实际教学组织中的效果较原案变化相当大。

第一,学生参与程度较高。不同于简单的“开火车”,重构后的游戏采用全班活动和同伴对话,使全体学生均参与到了游戏中。学生反映很好玩,因为每次需要完成的任务较为简单,且完成后有教师或同伴的及时反馈,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培养,语用社交能力得到锻炼。由于语言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是循序渐进的,所以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感觉压力较轻;同时师生示范时,优秀学生暂时充当小老师,使师生角色互换,能力较强的学生也非常高兴,兴趣十足。这种合作类型的游戏较为温和,学生玩起来不累,弥补和平衡了平常竞争性体育活动带来的训练压力,同时也兼顾了学生需求。

第二,同其他训练形式的结合程度较高。校本化的游戏设计保留了原设计有明确细致的语言训练内容和目标优势。教学实践反映,经过反复多次练习,学生对“Im…”这个句型越来越熟悉,而且很喜欢用sick,sleep等词来替换,换不同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进行练习。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尽管发音不够准确,但大体知道语用的情境,能表达基本意思。行动研究证明,学生在熟练掌握目标句型“Im tired.”基础上,能够用重点操练的单词sick,sleep等进行替换练习,巩固了最近学习的语法结构“Im…”,同时理解了“whats wrong?”“Have a rest.”句型的含义。

第三,对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有极大地帮助。首先,研究者发现这种游戏组织融入了大量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使学生有充分的肢体活动自由和创新空间,符合一年级体育类学生好动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其次,师生对话中,师生是平等关系。游戏开始由教师主导,当学生熟练掌握目标语言后,放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此时学生有较大的主导权;游戏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将新词汇与旧语法联系起来,学生能够通过搭配,充分发挥创造力。在熟练掌握tired,sick,sleepy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hungry,thirsty,此时不能用“Have a rest.”回答,而是借用学过的食物名称,教授“Have an apple/a cake.”等句型。

第四,教师组织游戏较为轻松自然。重构后的游戏玩起来相当容易,教师用图片配合肢体动作能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整个过程从单词到句型再到对话,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不太需要中文解释便能使学生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符合English only的教育原则,为学生创造了全英语学习环境。课堂管理也因此更加轻松自然。

总体而言,重构后的教学游戏设计实际效果较好。首先,重构游戏在设计目标语时尽量结合体育和足球运动后,学生疲劳(tired)、困倦(sleepy)、生病(sick)等实际状态,迎合学生“Have a rest.”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日常体育活动较多的校园生活现实,使学生能很快地领悟目标语含义。游戏组织过程中较多肢体动作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动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其次,重构后的游戏层次感强,从最容易的单词和句型开始操练,自然过渡到较难句型,再引入更高难度的对话,教学内容的难度循序渐进;从师生操练过渡到生生操练,教学环节间衔接流畅,效率较高,适合基础薄弱的体育生。第三,“全班活动和同桌合作”对学生无需太多纪律性要求,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无需组织排队等,学生能在压力较小的情境中进行操练和学习。几乎所有学生都想和教师互动,都想和同学交流,所以学生积极性强,参与程度高。整个游戏过程不是两两竞争比赛,也不是在台上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而是学生走入群体用目标语社交,这是一种更自然、更真实亲切的语用训练环境。最后,研究者发现,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被赋予一定自主选择参与与否的权力,没有太多来自教师的压力,但有来自同伴的压力。这样的语用环境会更加真实,更加吸引、刺激学生。学生参与游戏的选择权、主导权、创新权更为开放。

四、讨论与建议

从上述案例以及其他目标语的研究过程中提炼游戏教学的理念和有效做法,我们认为重构后的体育类小学一年级英语游戏教学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源于以下三个因素。

1. 以“全班活动及同桌合作”为原则组织游戏

《英语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以“引导他们(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本教学目标。很多研究者也认为,一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5,6]对自控能力差,思维容易分散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活动和合作是一种有效引起和维持学生兴趣,促进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方式。[7]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考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意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避免游戏成为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

合作类游戏具备了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功能,其具体形式有同桌对话、前后桌合作讨论、“你来比画我来猜”、小组上台表演等。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同桌合作对话,前后桌交叉对话,以每三桌六个学生为小组,上台进行对话表演等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也丰富了游戏的趣味性。针对体育类学校学生日常习惯竞争性的活动,教师开展合作性游戏,一方面能为学生带来新鲜感,学生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不存在了,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兴趣,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益;另一方面,合作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责任,在小组或团队配合过程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意识。组织游戏时,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调整策略,保证了学生参与。

2. 以“搭脚手架”的思路设计游戏环节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陈芝英等[8]认为,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游戏应该难易适中,“教师要……依据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游戏”。鉴于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教师在设计游戏前预设了学生对游戏中的英语没有任何基础,根据幼儿语言发展规律,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逐步增加学习内容,提高学习难度。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从目标语句寻找关键单词,从单词入手,用肢体语言、实物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单词,帮助学生理解和强化。例如,教师用肢体语言教授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单词,或者用很多彩色的图片引出并介绍名词性单词,让学生将英语单词和具体实物或状态直接关联。然后,在巩固单词的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入短语、句子等,通过“搭脚手架”的方式,按照“单词—短语—句子—对话”的层次逐步提高语言训练的难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语言输入。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大多数学生的掌握程度,随时灵活地调整游戏的层次和进度,帮助学生逐步习得语言,逐步理解语用情境,逐步熟练语言运用,不盲目求进,也不停滞不前。

3. 结合校园日常生活,创造和“体育、运动”相关的游戏主题情境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李晓兰[9]在研究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发现,主题情景使语音教学生动形象、脉络清楚、语言丰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思维更加连贯、练习更加充分。为此,她在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指出,“主题情景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等,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真实语境”。

本文证实了她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小学生低年级。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日常活动多为运动,学生运动量较大,易疲劳。重构后的英语教学游戏以相对温和的肢体活动为主,并以学生运动后疲惫的状态为主题情景,借助动作引入tired,sleep等新词,并引导学生边做边说等。这既符合学生擅长的日常校园经验,在真实的经历中体验语用情境,快速领会语言含义,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同时较为温和的情境又平衡了大运动量的校园生活,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动静结合,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姚雅丽,凌茜.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4):102-105.

[3]王文静.攀登英语《教师指南》一级A[M].北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音像出版社,2006.

[4]JEAN BREWSTER,GAIL ELLIS,DENIS GIRARD.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第三版)[M].王晓阳,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0-171.

[5]黄岩.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84-285.

[6]俞唐,沈玲娣.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J].教育科学研究,2001(9):57-58.

[7]李佳梅.试论小学低年级外语启蒙教学[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97-99.

[8]陈芝英,林珊珊.基础英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运用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118-119.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篇3

摘 要 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作为体育教师,需要深入的实践体育课堂教学,积极投身体育课程的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 体育课 有效教学

工作以来,我一直任教一年级的体育课,对一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上也渐有成效。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我认为一年级的孩子最好教,只要骗骗他们,或者吓唬吓唬就可以让他们乖乖的听话了,轻率而又轻易的想法让我在教学过程中吃足了苦头,每节课都要花很多时间在课堂常规、遵守纪律的教育上,甚至很多时候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能谈什么高效课堂。我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做出调整来提升一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下面我就一些实际工作经验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学生的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有效性”强有力的保证。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但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比较自由散漫,对于小学的课堂不能很快的融入,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学生的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同时要保存孩子们童心童真,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课堂中严密的课堂组织管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的同时,运用生动有趣又不失时宜的适度的常规纪律教育,让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孩子们排不好队伍时,我放手,把时间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整队,只强调哪组最快邀请我检查并通过的话,可以得到奖励。这样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小组长的能力,还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和合理竞争意识,课堂队伍整齐的效果也达到了,学生体育课堂常规的好习惯也渐渐培养了。

在一次一年级的体育课,我带领学生们玩运球接力的游戏,讲清了规则与要求,鸣哨开始游戏后,孩子们渐渐的忽略了规则,忘记了起跑线,都向前涌。游戏结束后,我先表扬了学生们期望胜利的愿望和荣誉感之后,狠狠的批评了他们不遵守规则的作法,并强调只要不遵守规则,就算获得了胜利,获得了第一名,也没有用,也只能算是失败的。体育因规则而更有魅力,因此,孩子们必须遵守体育规则,遵守体育常规,养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合理运用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不同需求,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进行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有很多途径,但是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要根据不同学生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需求,关照每一个,关注每一个。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利用一些新颖别致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开学初广播操教学时,有的学生口令喊得响亮,动作却总是忘记;有的学生动作都能记得,却不到位;有的学生动作很漂亮,却喜欢调皮捣蛋。对于不同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就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的专门纠正动作,有的针对性的加强纪律教育,同时让学生结对,相互指正。这样的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从“学会”到“会学”;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别人,帮助别人的学习习惯,还培养了学生之间共同提高的合作精神,而广播操的质量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在跳绳教学时,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名字来设立多级目标,比如单人跳绳能手,取名绳小兵、绳排长、绳连长、绳营长、绳团长、绳将军等,由简到繁。组织学生对不同的目标进行挑战,挑战成功后就可以挑战下一个目标,并对挑战成功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稍经努力就能完成初级目标,就会很有成就感,也增强了完成下面较难教学任务的自信心。

在学校特色花样跳绳教学时,一年级的孩子跳交叉跳绳动作有点难度,我采取考试过关制的教学促进方法和小老师辅导制的教学帮扶方法,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进步性很大。

在集体跳长绳的教学中,我设置了数字闯关体系,目标是15,从1开始,全班分成男、女生,全过了的才可以跳下一个数字。孩子们必须齐心协力的帮助、指导,才能全体通过,现在摇绳的、指导的、加油的等等,已经形成一个小小的运作体系。

三、运用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获取成功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带来新的生机

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榜样示范、以身作则的作用是无穷的,课中也应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有效的放大,及时的点拨。老师要善于运用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给更多的学生获取成功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眼保健操教学时,我要求闭着眼睛,跟着广播节奏按揉穴位,可是孩子们总是不能按要求做好。于是每次做眼保健操前,我都閉上眼睛在前面做,时而还讲解分析一下按揉的动作。孩子们渐渐地不再吵闹了,不再睁眼了,认真地做操了。现在有时候没有广播,孩子们都自己喊着口令做了。

在广播操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的动作还是都不能做到位,我用“谁的眼睛看XXX?”的牵引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做的好的同学,并及时表扬哪里好,为什么好!充分发挥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孩子们的动作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整齐了。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 篇4

一、复习“立定跳远”;

二、游戏“击木柱”。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立定跳远动作的正确性,增强解决重点、难点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3、学做好游戏“击木柱”,发展力量素质和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汇报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人数、服装

3、讲授本课内容:

①复习立定跳远;

②游戏“击木柱”。

二、队列练习:

1、复习向左、右转;

2、齐步走、立定。

三、复习广播操:1—9节动作做法

四、复习两臂前后摆动,向上跳起的动作做法要领:两臂和起跳的协调配合。

组织:四列横队(密集)

教法:1、提示向左、右转的做法。

2、口令指挥做转法练习。

3、提示齐步走,立定的动作做法。

4、横队变纵队口令指挥做齐步走,立定练习。

要求:队伍整齐,口号、报数有力宏亮,动作认真正确,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二)基本部分

一、复习“立定跳远”

重点:摆臂用力蹬地

难点:展髋落地

手段:

1、讲解示范清楚,避免出现错误动作。

2、学生做练习时要随时纠正。

3、练习时要分三部分:

①提踵摆臂;

②蹬地展髋;

③轻松落地。

组织:体操队形站立。

教法:

1、讲解示范动作做法,强调重点的做法。

2、找出学生做演示,指出动作的正确与错误,并讲解难点解决的方法。

3、组织学生做三部分,分解练习,找出较好学生做演示,并让学生评判,讲解难点部分的练习方法,总结练习情况。

要求:教师讲解示范清楚准确,学生认真模仿练习。

二、游戏:“击木柱”

规则:

1、不得踏线投掷;

2、拾沙包接口令进行。

教法:

1、讲述游戏方法规则。

2、学生演示,其余人观摩。

3、分四组做练习,以击中多的队获胜。

要求:遵守规则,有秩序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整理活动。

二、讲评本课情况。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

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

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

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篇5

l.教师边讲解过示范动作

2.教师分解讲解、示范,学生模仿1-2基本动作。第一节:伸展运动(8X8拍)

要点:颈肩放松,头的屈、伸、转动快速,部位准确;上下肢协调配合,整节操欢快、活泼,有趣。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连贯配合

三、游戏:快快排队

规则:必须按规定的信号、移动方式行动。

方法:学生听到规定信号,按教师指令,迅还跑或跳向指定方位站成规定的队形。动作节奏由慢到快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2.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纵队横队、排头、排尾、看齐的方法。要求:快跑或跳向指定方位,快选自己的站位,要排得整整齐齐。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鸭走、象走、猫走、慢跑。

二、总结本课情况,以表扬为主。

三、布置作业:练广播操,宣布下课。

组织:听音乐,按教师指挥进行放松走、跑。教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

十四课时——广播操教学 教 材:

1、学习广播操2.、3节;

2、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的走(模仿式)。任 务:

1.通过学习广播操2、3节,使学生初步掌握广播操的动作方法;

2.通过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走(模仿式)的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走的姿势;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①学习广播操3、4节;②各种方式正确姿势的走。

二、队列练习:向左(右)转口令:“向左(右)——转”

动作:听到动令“转”后以脚跟为轴,与另一只脚的前脚掌同时用力,转90度,后脚快速并拢前脚,两腿伸直,两臂不要外张,上体立正姿势。

教法:1.原地踏步进行左右转,分清左右。

2.示范动作方法。3.口令指挥,集体练习。4.个别辅导与集体纠正。要求:①站队快、静、齐;②精神饱满四列横队集体练习。基本部分:

一、新授:广播操(2、3节)第二节:扩胸运动

动作要点:扩胸动作幅度大、有弹性,两臂后振与肩平;前,后弓步幅度大,方向正,两腿屈、直分明,上体正直,还原时蹬地收腿。第二个八拍做扩胸动作采用分组不轮换形式。

组织:体操队形

动作时,发出“嘿!嘿!”两声。第三节:踢腿运动

动作要点:体例屈肘上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前倾、不转体)幅度大,有弹性、手臂协调配合。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动作连贯

教法:1.复习1、2节(音伴);2.示范3、4节动作方法;3.分解动作练习;4.完整动作练习;5.跟随音乐练习;6.指导、纠正。

要求:动作正确、协调、有力练习认真、掌握好节奏。

二、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的走(模仿式)

1.解放军雄利赳的走;2.老爷缓慢的走;3.小学生轻快的走;4.熊走;5.鸭走。组织:四列横队原地模仿练习二路纵队绕场行进走

教法:1.教师提示各种动物人物名称,并出示图,学生想象,指定学生模仿,教师再总结示范,最后学生原地模仿。2.跟随音乐、绕场行进。

要求:动作协调、形象、活泼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小游戏:《打气》

二、集合(表扬与批评)

三、师生再见

组织:四列横队、疏散队形。

教法:教师示范后两人一组进行练习。要求:动作轻松、自然、认真听讲。

十五课时——广播体操教学 教 材:1.广播操4、5节

2.游戏:单脚跳接力

任 务:

l.初步学习儿童广播体操5、6、7节的动作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力量、协调性节奏感等身体素质。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机智和模仿能力。

2.发展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1.学习广播操4、5节。2.游戏:单脚跳接力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组织:自由站立

1.学生自由围在老师身边听讲。2.听到口令后迅速成四列横队站立。3.要求:动作迅速,精力集中。

(二)准备部分:齐步走、立定

动作:听动令后,左脚开始向前自然迈出,身体重心前移,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两脚交换前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组织:成二路纵队行进 教法:

1.复习踏步走、立定;

2.示范和讲解齐步走,立定的动作要求; 3.齐步走的摆臂练习。

4.强调左脚踏在“ 1”的口令上,教师喊“ l”的口令声音比“ 2”的声音大则重。5.让学生在行进中齐喊“左、右、左”。6.按“ l、2”节拍做立定练习。要求:动作正确、听从口令

(三)广播操

第四节:体侧运动(8X8拍)

要点:体例屈肘上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前倾、不转体)幅度大,有弹性、手臂协调配合 组织:体操队形

第五节:体转运动(8X8拍)

要点:转体时脚不能移动或离地,重心在两脚间,以上体带动摆臂转体,眼看手。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易体各部位协调、连贯配合 教法:

1.复习1一3节动作。(音伴)2.讲解示范4、5节动作。

3.以分解练习的方法,学练4、5节。4.注意动作的部位及节拍。音伴练习

(四)游戏:单脚跳接力

规则:1.发令或击掌后才能起跑;2.中途不得换脚,绕过实心球后必须换脚。方法: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用单脚连续跳绕过标志物,换另一脚跳回本队。教法:1.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竞赛、讲评3.指导、纠正

(五)结束部分:

一、放松运动:小碎步练习

二、总结本课情况,宣布下课。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1.师生同练2.用小碎步练习小鸟飞,小鱼游,开汽车等。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第十六课时——广播体操教学 教 材:1.广播操6、7节;

2.用自然站立姿势做各种突发信号的起跑。任 务:

1.初步学习儿童广播操6、7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2.结合快速跑学会最简单的起跑方法,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发展跑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 1.学习广播操8、9节。

2.用自然站立式姿势做各种突发信号的跑。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组织队形:

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

(二)准备部分:

一、原地跑步变踏步: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

1.示范、讲解原地跑步变踏步的动作要领。2.跑步踏步的摆臂练习。

3.按“1、2、1”的口令进行原地跑步,学生可齐喊“左、右、左”。4.完整动作练习

要求:原地跑步时身体不要过分前倾:动作正确、自然,服从口令。

(三)基本部分:

一、广播操

第六节:腹背运动(8X8拍)

要点:弓步幅度大,另一腿直,体前屈腿下击掌时含胸,低头,胸腹部尽量靠近大腿;全蹲时要充分团身,动作协调,起伏大,有弹性

组织:体操队形

第七节跳跃运动(8X8拍)

要点:快速蹬地跳起,缓冲落地;动作协调连贯,有弹性。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连贯配合。

二、用自然站立式姿势做各种突发信号的起跑。1.起跑放脚方法: 在地上画“‘工”字形,有力脚尖放在中线一侧,前边线靠近后沿;另一脚尖在中线另一侧后线前沿。2.重点:起跑的反应速度 难点:动作要领。

教法:1.教师边讲解过示范:指导、纠正。

2.用自然站立姿势,按“预备一跑”口令跑出气一2 0 m,要求“预备”时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放在前脚上,后腿先跑出。

3.用背向站立,侧向站立,全蹲、原地踏步等方式做预备姿势。要求:跑出迅速

(四)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划船曲)

二、总结本课情况,布置作业,练习广播操。

三、宣布下课。组织:体操队形。教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第十七课时—二十课时

教学内容:

1、整理运动(8X8拍)

2、复习广播操预备节-第7节

要点:动作自然放松、有弹性,上下肢协调配合注意调节呼吸。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连贯配合。

二、用自然站立式姿势做各种突发信号的起跑。1.起跑放脚方法: 在地上画“‘工”字形,有力脚尖放在中线一侧,前边线靠近后沿;另一脚尖在中线另一侧后线前沿。2.重点:起跑的反应速度 难点:动作要领。教法:

1.复习预备节——7节(音伴)2.讲解示范8节动作。

3.先分解后完整的方法,学练8——节。手段:第八节:

1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交叉胸前平屈,沉肘(左臂在上),两手拍手一次。2右脚并于左脚,手臂同1 3左脚向后一步,同时两臂经斜前下举拍腿一次。4右脚收回,同时两臂经斜前下举拍腿一次。5 6两腿屈,手臂同1-2 7 8立正,手臂同3-4 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但方向相反。第三个八拍

1左脚向左前方一步成前后开立,同时两手叉腰。2右腿向左前方弹踢(45度)。3右腿还原成1.4还原成立正。

5-6右脚开始踏步,两臂经侧至侧举。7-8还原成立正。

第四个八拍同第三个八拍,但方向相反。第五至第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组织队形:

教法:1.教师边讲解过示范:指导、纠正。

2.用自然站立姿势,按“预备一跑”口令跑出气一2 0 m,要求“预备”时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放在前脚上,后腿先跑出。

3.用背向站立,侧向站立,全蹲、原地踏步等方式做预备姿势。要求:跑出迅速

(四)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划船曲)

二、总结本课情况,布置作业,练习广播操。

三、宣布下课。组织:体操队形。教法:师生同练。

小学一年级体育期末评语 篇6

2. 经过老师和父母的帮助教育,你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目标明确了才会有动力,其实你的成绩一直都很不错,只是大家都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将来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相信你也不会仅满足于现状,努力吧!别埋没自己,老师对你充满信心。

3. 你有礼貌,爱劳动,讲卫生,发言积极。瞧,老师一连串数出你这么多优点,看来这学期你进步不少,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是你有时仍贪玩,作业马虎,纪律松懈,也让老师失望。好孩子,你那么聪明,要是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学习上,谁也比不上你。努力吧,老师期待着你更大的进步!

4. 生活就像大海,友情就象大海中的浪花,大海有了浪花更加美丽,生活有了友情更加甜蜜,愿你珍惜和同学间的友情,用真诚和宽容去融化一切误会顾忌。

5. 在我看来,对生活,对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应保持一种童稚的真诚与热情,动人心者莫不先于情,也许你不赞同我的意见,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慢慢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在即将分别这际,老师想送你一句话:扬起头,面对阳光,祝福别人也祝福自己。

6. 课外你尊敬老师,关心集体,让老师喜欢;课堂上你响亮的回答声也让老师喜欢。“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确实,自从你向老师保证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后,通过你的努力,你也改正了,这就更让老师喜欢。继续努力,不要再懒惰,这样你的进步会更快,更大,相信好成绩离你不远了。

7. 你总能第一个完成课堂作业,每次回答问题也总是积极举手。尽管你的作业有时出现小差错,答问可能不够完满,老师仍然欣赏你的机敏和大胆。最让我满意的是,只要谁需要帮助,你准会伸出友谊之手。

8. 你是一个心地善良,是非分明,有责任心的孩子,对任何事都能尽职尽责地做好,你努力向身边的好同学学习,成绩在一天天进步。老师喜欢你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学习劲头,更愿意看到你在课余时间象蝴蝶一样在大自然中快乐飞舞。

9. 你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作业认真,字迹总是那么清晰,工正,学习有上进心,成绩有明显提高,希今后继续努力,争取做个好学生。

10. 你对同学宽厚、谦让,关心集体,乐于为班级服务,值日工作认真负责。这学期,我欣喜地看到你学习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其实,你可以比现在更优秀,只是你还有一些不足,比如:课堂上有时不够专心,课外时间没有较好地利用起来。如果你能奋起直追,你会看到成功向你招手的。

小学一年级体育游戏 篇7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安全,从小养成安全、健康的运动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科学预设艺术生成》一书,水平一(二年级)体操棒单元第5课时,本单元属于轻器械体操,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教材。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棒操的基本动作方法,还能利用体操棒做多种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与游戏;本课发展了学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及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灵敏性和平衡能力,规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培养了学生的安全、合作与创新意识。本课重点是学生能模仿出简单、实用的挑棒、劈棒、刺棒等动作,为了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本课以情境贯穿整堂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棒操教学中,教师采用标准形象的示范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欲望,为以后学习轻器械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模仿力与表现力,但同时也存在着精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依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本课以情境设计贯穿整堂课,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使其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在严肃与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体验了合作与创新带来的乐趣,也激发了运动潜能,提高了运动能力。此外,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规范了拿棒、放棒、练棒的方法,教育学生不能拿棒乱打、乱闹,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知道一切活动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过程

如何使一年级学生喜欢体育课 篇8

一、“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优化”是关键

所谓“优化”,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利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反之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在一年级的体育课中,我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安排了游戏“老鹰捉小鸡”。同学们都按游戏的规则练习去了。可是同学们对游戏不感兴趣,都无精打采,一副不想玩的样子,口里还说着没意思。我看到这种情况,就问着自己,是不是学生玩的次数多了,可能缺少了兴趣,怎样才能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想到这儿,我灵机一动,立即整队,马上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自己找朋友玩好吗?学生异口同声,好!学生就分散在自己的场地里,玩起各种各样的游戏,我也不断的加入到学生当中去,这样能使学生玩的更有劲,更有趣,那样会使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拉得更进,让学生感受老师的亲切感。就在这时,有一组学生的游戏吸引了我,把我的视线都集中到那一小组去了。我没多想,快步走到他们小组的面前。同学们这是什么游戏?怎么你们这么开心啊!这一组的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石头剪子布”。好!这游戏很好!。心想这游戏不但可以练习灵敏性,还可以提高跳跃能力。这不是两全齐美吗!我想到这里,就马上集合了全班同学,叫这一组的同学演练了一遍,这一下,学生的兴趣大增。我就号召学生像他们这组学习。同学们以三、四人一组来玩“石头剪子布”。好吗?好!这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样子。他们都分散在自己的场地里去练习。看着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场面,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脸。练习了几分钟后,我问学生:你们玩得高兴吗?高兴,太高兴了!那为什么这么开心?有趣啊!对啊!我们的游戏就是要接近学生的年龄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体育课。另外体育课要不断的加入新的游戏或是学生中比较好玩的游戏。这样学生在体育课中才会有乐趣。

(二)小型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三)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激励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的暗示或是一个微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上课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外,还注意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课堂的始终,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宽松、竞争的学习氛围。如《模仿小动物走》这一课,我采用了激将法问学生:“同学们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模仿动物模仿的像、模仿的快”。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模仿”中时,不论他们动作做得好与差,教师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小鸟飞得真美”,如果再加把劲,将会飞得更美、更快”,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对学习者都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三、“变化”是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应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自主支配的空间,做到关注学生的生命的价值。教师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需求,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激活状态,主动积极的练习。素质练习中,一般都是教师安排某一固定的练习项目。比如练习上肢力量,学生一起做俯卧撑多少个;练习腰腹力量,学生一起做仰卧起坐多少个等等。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因此这样来安排:教师选择多种训练上肢力量或腰腹力量的项目,让学生从这几个项目中人选一个项目进行练习,运动量以达到自己最大强度的百分之多少来确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项目进行练习,运动量由自己掌握;跳高课设置几个不同的高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自主的练习。由于各组学生水平比较接近,练习起来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感觉,也始终都能保持着高涨的热情不厌其烦的进行练习。

上一篇:学校防爆防恐演练方案下一篇: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猫》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