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证明面面垂直

2025-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样证明面面垂直(共8篇)

怎样证明面面垂直 篇1

为方便,下面#后的代表向量。

#CD=#BD-#BC,#AC=#BC-#BA,#AD=#BD-#BA.对角线的点积:#AC·#BD=(#BC-#BA)·#BD=#BC·#BD-#BA·#BD

两组对边平方和分别为:

AB2+CD2=AB2+(#BD-#BC)2=AB2+BD2+BC2-2#BD·#BC

AD2+BC2=(#BD-#BA)2+BC2=BD2+BA2+BC2-2#BD·#BA

则AB2+CD2=AD2+BC2等价于#BD·#BC=#BD·#BA等价于#AC·#BD=0

所以原命题成立,空间四边形对角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两组对边的平方和相等

证明一个面上的一条线垂直另一个面;首先可以转化成一个平面的垂线在另一个平面内,即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然后转化成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也可以运用两个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这是解析几何的方法。

2一、初中部分

1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证明

由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即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勾股定理逆定理

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高中部分

线线垂直分为共面与不共面。不共面时,两直线经过平移后相交成直角,则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如果一平面经过另一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1向量法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数量积为0

2斜率两条直线斜率积为-1

3线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该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一条直线垂直于三角形的两边,那么它也垂直于另外一边

4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穿过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5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3高中立体几何的证明主要是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如下(难以建立坐标系时再考虑):

Ⅰ.平行关系:

线线平行:1.在同一平面内无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2.公理4(平行公理)。3.线面平行的性质。4.面面平行的性质。5.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线面平行:1.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2.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3.两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1.两个平面无公共点。2.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平面平行。

Ⅱ.垂直关系:

线线垂直:1.直线所成角为90°。2.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垂直。

线面垂直: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垂直。2.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3.面面垂直的性质。4.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直线也与此平面垂直。5.一条直线垂直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那么这条直线也与另一平面垂直。

面面垂直学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2.掌握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相互转化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2.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二)探索研究

(1)观察黑板所在的平面和地面,它们是互相垂直的,那么黑板所在的平面里的任意一条直线是否就一定和地面垂直?

(2)观察长方体ABCD-A`B`C`D`中,平面AA`D`D与平面ABCD垂直,你能否在平面AA`D`D中找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ABCD?

(三)严格证明

已知,CD,AB,ABCD于B.求证:AB.A

DB

(四)得出定理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表述:

(五)知识应用举例

1、已知平面α与β互相垂直,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若b,则b。

(2)若=l,bl则b。

(3)若b,则b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

(4)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

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2、平面与平面互相垂直,m,P,Pm,判断:

(1)过点P且垂直于的直线a是否一定在内?

(2)过点P且垂直于的直线l与是什么位置关系?并证明

3、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平面PAC⊥平面ABC,(1)求证:BC⊥平面PAC。(2)判断平面PBC与平面PAC是否垂直,并证明。

A

O B

练习: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圆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PA⊥平面ABC,AF⊥PC于F.求证:AF⊥平面PBC.C

解题反思:

(六)小结反思

1.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空间垂直关系有那些?如何实现空间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请指出下图中空间垂直关系转化的定理依据?

面面垂直判定性质教学案 篇3

5预习案:

目标(1)了解“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及“直二面角”、“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理解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一)阅读课本P67-69,回答下列问题:

1、半平面、二面角是怎么定义的?请你试着画出一个二面角,并给出记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怎样刻画二面角的大小?___________平面角是怎么定义的?__________________二面角的平面角在哪个范围内?______________

3、直二面角是怎么定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AOB为直二面角α-l-β 的平面角,那么直线AO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如何?______

5、在二面角α-l-β中,直线OA在平面β内,如果OA⊥α,那么二面角α-l-β是直二面角吗? lB

猜想: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吗?_____

【归纳】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本P71-72,回答下列问题:

1、若α⊥β,那么α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于β吗?

2、两平面互相垂直,分别在这两平面内的两直线是否互相垂直。

3、两平面互相垂直,分别在两平面且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一定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垂直吗?

4、两平面互相垂直,过一平面内的任一点在该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则此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吗?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预习自测: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只有一个()

(2)二面角的棱必垂直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

(3)若,则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

(4)若,则平面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

(5)若平面不垂直于平面,则平面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

(6)若,,=l,则l。()

课堂案:

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 “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及“直二面角”、“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并会其简单的应用; 【典型例题】

1、如图,AB是⊙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AC⊥平面PBC.强化练习: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直线PB⊥平面ABCD,E是PD的中点,求证:平面EAC⊥平面ABCD.

例2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PA面ABC,强化练习2:已知:α⊥γ,β⊥γ,α∩β=a。求证:a⊥γ.P

面PAB面PBC,求证:BCAB.BC

例3如图,在四棱锥P – 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棱

(1)求证PB面ABCD(2)求证:平面PAC平面PBD

强化练习3: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1C1=A1C1,AC1⊥A1B,M、N分别是A1B1、AB的中点.C1 A

1(1)求证:C1M⊥平面A1ABB1;

(2)求证:A1B⊥AM;B1

(3)求证:平面AMC1∥平面NB1C;巩固案

1、已知l,则过l与垂直的平面()

A、有1个B、有两个C、有无数个D、不存在2、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 n //α, 则m⊥n;②若α//β, β//γ, m⊥α, 则m⊥γ;③若m //α, n //α, 则m // n;④若α⊥γ, β⊥γ, 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 ②B.② ③C.③ ④D.① ④

3、设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

A.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与另一个平面

B.过交线上一点垂直于一个平面的直线必在另一个平面上 C.过交线上一点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D.分别在两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互相垂

A N

B

C

4.如图,已知AB⊥平面BCD,BC⊥CD,你能发现哪些平面互相垂直,为什么?

5.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求证:平面B1AC⊥面B1D1DB6、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平面A1BC平面A1ABB1 求证:ABBC

A

1B1

C1

A

C

7、如图,,AB,CD,CDAB,CE、EF,FEC90, 求证:平面EFD平面DCE

.8、(选作)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若G为AD边的中点,(1)求证:BG⊥平面PAD;(2)求证:AD⊥PB;

(3)若E为BC边的中点,能否在棱PC上找到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并证明你的结论.B

E C

A

D

F

C

怎样证明面面垂直 篇4

二、面面垂直与线面垂直:

1、条件的正确填写:

(1)由线面垂直证明面面垂直的训练:

①如左图:∵PC⊥平面ABCD,∴平面PCD⊥平面ABCD

②如左图:∵CD⊥平面PCB,∴平面ABCD⊥平面PCB

③如左图:∵⊥平面PCD,∴平面PCB⊥平面PCD

(2)由面面垂直证明线面垂直的训练:

①如左图:由3个条件:平面BAP⊥平面PAD,和可证:BA⊥平面PDA

②如左图:由3个条件:平面PAC⊥平面ABCD,和可证:BD⊥平面PAC

③如左图:由3个条件:,PA⊥AB

和可证:PA⊥平面ABCD

④如上图:∵,和

∴CD⊥平面PAD2、简单的证明题:

(1)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中,(2)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中,PC⊥CD,求证:平面PCD⊥平面PCB平面PAC⊥平面ABCD,求证:BD⊥PC3、中档的证明题:

(1)如图,在正方体ABCD-EFGH中(2)如图:VA=VB=VC,∠ACB=90°,求证:平面BED⊥平面AEGC∠CVA=∠CVB=60°

求证:平面ACB⊥平面AVB

(3)如图,AB为圆O的直径,C为圆O上的一点,PA⊥平面ABC,AE⊥PB,AF⊥PC

求证:PB⊥平面

《垂直关系证明》专题 篇5

1、如图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CC1 的中点,AC交BD于点O,求证:AO

平面MBD.

1例

2、如图2,P是△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平面ABC,平面PAC⊥平面PBC.

求证:BC⊥平面PAC.

SA⊥平面ABCD,例

3、如图1所示,ABCD为正方形,过A且垂直于SC的平面分别交SB,SC,SD于E,F,G.

求证:AESB,AGSD.

4、如图2,在三棱锥A-BCD中,BC=AC,AD=BD,作BE⊥CD,E为垂足,作AH⊥BE于H.求证:AH⊥平面BCD.

5、如图3,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一点,PA平面ABC.若AE⊥PC,E为垂足,F是PB上任意一点,求证:平面AEF⊥平面PBC.

6、如图9—40,在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平面SAB⊥平面SBC.求证:AB⊥BC

图9—40

7、如图9—41,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矩形,PA=AD=a,M、N分别是AB、PC的中点.求证:平面MND⊥平面PCD

8、如图9—42,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M、N分别是A1B1、BC、C1D1、B1C1的中点.求证:平面MNF⊥平面ENF.

图9—

42《垂直关系》专题练习

1、如图所示,三棱锥V-ABC中,AH⊥侧面VBC,且H是△VBC的垂心,BE是VC边上的高.求证:VC⊥AB;

2、如图所示,PA⊥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PAD.(2)求证:MN⊥CD.(3)若∠PDA=45°,求证:MN⊥平面PCD.3、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BAC=30°,BC=1,AA1=6,M是CC1的中点,求证:AB1⊥A1M.

4、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a,M是AD的中点,N是BD′上一点,且D′N∶NB=1∶2,MC与BD交于P.求证:NP⊥平面ABCD.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求证:平面ACD1 ⊥平面BB1D1D

DA

1DA

C1

C6、如图9—45,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A⊥底面ABCD,E为AB的中点,且PA=AB.求证:平面PCE⊥平面PCD

图9—457、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平面PAC⊥平面PBC.问△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若不是,请举出反例.BA

怎样证明面面垂直 篇6

一、空间向量及其数量积

1、在空间,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为空间向量。用AB或a表示,其中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长度或

或a。正如平面向量可用坐标(x,y.)表示,空间向量也可用坐标(x,y,z)表示。若已知点A坐标为(x1,y1,z1),点B坐标为(x2,y2,z2)则向量AB=(x2-x1,y2-y1,z2-z1)即是终点坐标减起点坐标。222在空间,知道向量=(x,y,z

xyz 

2、空间向量数量积

①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在空间任取一点O,作OA=a,OB=b,则角∠AOB叫向量a与b的夹角,记作<a,b>规定,若0≤<a,b>≤,若<a,b>=

⊥。

② 已知空间两个向量a、b

COS<a,b>叫向量a、b的数量积,记作ab

COS<,>若⊥a=0

③ 若已知空间向量a=(x1,y1,z1),b=(x2,y2,z2)则ab=x1x2+y1y2+z1z2,COS<a,,称a与b垂直,记作a2

x1x2y1y2z1z

2x1y1z1x2y2z2222222

例1 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A=900,D1、E1分别为A1B1、A1C1中点,若BC=CA=CC1,求向BD1与AE1所成角的余弦值。

B

D1 1C

6练习: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1E1=D1F1=

F

C1B

1C

DB

二、利用向量证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

A1B

1,求向量BE1与DF1所成角的余弦值。

4例2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A1C⊥平面AB1D1

CC

练习: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P为DD1的中点,求证:B1O⊥平面PAC。

A

例3 如图,PA⊥矩形ABCD所在平面,M, N分别是AB ,PC中点(1)求证:MN⊥CD

(2)若∠PDA=45,求证:MN⊥平面PCD

6N M

B

C

练习: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棱D1D中点,N是AD中点,P为棱A1B1上任一点。求证:NP⊥AM

作业:

A1

C1

M C 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BB1中点,O是底面ABCD中心,求证:OE⊥平面D1AC.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 ,M分别是BD1, AA1中点,求证:OM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DA13、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C=1,CB=2,侧棱AA1=1,侧面AA1B1B的两

条对角线交点为D,B1C1的中点为M。求证:CD⊥平面BDM

6AB B1

4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B和BC的中点,M为棱B1B

上任一点,当

B1M

值为多少时能使D1M⊥平面EFB1 MB

A

E5、如图,ABC为正三角形,AE和CD都垂直于平面ABC,且AE=AB=2a,CD=a,F为BE中点,求证:AF⊥BD

C

A6、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1C1=A1C1,A1B⊥AC1。求证:A1B⊥B1C

9-5用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 篇7

例2.(线线垂直)

如图所示,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BAC=30°.BC=1,AA1=,M是例5.(面面平行)

如图所示:正方体AC1中,M,N,E,F分别是棱A1B1,A1D1,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CC1的中点.求证:AB1⊥A1M.例3.(线面平行)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C1C、B1C1的中点.求证:MN∥平面A1BD.例4.(线面垂直)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B和BC的中点,试在棱B1B上找一点M,使得D1M⊥平面EFB1.第三页

面AMN∥平面EFDB.例6。(面面垂直)

如图,底面ABCD是正方形,SA底面ABCD,且SAAB平面ABCD.第四页E是SC中点.求证:

平面BDEy,2012-2013学第一学期数学理科一轮复习导学案编号:9-5班级:姓名:学习小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8.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v1=(1,2,1),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v2=-(2,4,2),则平面α与平面β()A.平行

B.垂直C.相交

D.不能确定

9.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则()A.面AED∥面A1FD1B.面AED⊥面A1FD1 C.面AED与面A1FD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都不对

10.已知l∥α,且l的方向向量为(2,m,1),平面α的法向量为

11,2,2,则m=________.11.如右上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AB=1,BC=a,PA⊥平面ABCD,若在BC上只有一个点Q满足PQ⊥QD,则a的值等于________.

9.如下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 证明:(1)AE⊥CD;(2)PD⊥平面ABE.第三页

10.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G分别是BB1、DD1、DC的中点,求证:(1)平面ADE∥平面B1C1F;(2)平面ADE⊥平面A1D1G;

(3)在AE上求一点M,使得A1M⊥平面DAE.11.如图所示,PD⊥平面ABCD,且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2,E是PB的中点,cos〈DP,AE〉=33

.(1)建立适当的空间坐标系,写出点E的坐标;(2)在平面PAD内求一点F,使EF

⊥平面

PCB

怎样证明面面垂直 篇8

1.已知直线a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下列结论成立的是(C)

A.若a∥n,则a∥αB.若a·n=0,则a⊥α

C.若a∥n,则a⊥αD.若a·n=0,则a∥α

解析:由方向向量和平面法向量的定义可知应选C.对于选项D,直线a⊂平面α也满足a·n=0.2.已知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其法向量分别为n1,n2,给出下列结论:

①若n1∥n2,则α∥β;②若n1∥n2,则α⊥β;

③若n1·n2=0,则α⊥β;④若n1·n2=0,则α∥β.其中正确的是(A)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 3.(原创)已知A(3,-2,1),B(4,-5,3),则与向量AB

标是(C)

1A.(3,1,1)B.(-1,-3,2)

13C.(-2,2,-1)D.(2,-3,- 2)

→=(1,-3,2)=-2(-131),解析:AB22

13→所以与向量AB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标是(-2,2,-1),故选C.4.设l1的方向向量为a=(1,2,-2),l2的方向向量为b=(-2,3,m),若l1⊥l2,则m等于 2.5.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4,k),若α∥β,则k= 4.解析:因为α∥β,所以(-2,-4,k)=λ(1,2,- 2),所以-2=λ,k=-2λ,所以k=4.→=(1,5,-2),BC→=(3,1,z).若AB→⊥BC→,BP→=(x-1,y,-3),6.已知AB

4015且BP⊥平面ABC,则实数x= 7,y= -7,z= 4.→·→=x-1+5y+6=0解析:由已知BPAB

→·→=3x-1+y-3z=0BPBC

4015解得x=7,y=-7z=4.→·→=3+5-2z=0ABBC,7.(原创)若a=(2,1,-3),b=(-1,5,3),则以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58.解析:因为a·b=(2,1,-3)·(-1,5,3)=0,所以a⊥b,又|a|=22,|b|29,所以以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a|·|b|=22×29=258.8.如图,平面PAC⊥平面ABC,△ABC是以A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F,O分别为PA,PB,AC的中点,AC=16,PA=PC=10.设G是OC的中点,证明:FG∥平面BOE

.证明:如图,连接OP,因为PA=PC,AB=BC,所以PO⊥AC,BO⊥AC,又平面PAC⊥平面ABC,所以可以以点O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B,OC,O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O(0,0,0),A(0,-8,0),B(8,0,0),C(0,8,0),P(0,0,6),E(0,-4,3),F(4, 0,3).由题意,得G(0,4,0).

→=(8,0,0),OE→=(0,-4,3),因为OB

设平面BOE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n·OB=0x=0则,即,→=0-4y+3z=0OEn·

取y=3,则z=4,所以n=(0,3,4).

→=(-4,4,-3),得n·→=0.由FGFG

又直线FG不在平面BOE内,所以FG∥平面BOE

.9.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侧棱PA⊥底面ABCD,且PA

=AD=2,E,F,H分别是线段PA,PD,AB的中点.

(1)求证:PB∥平面EFH;

(2)求证:PD⊥平面AHF

.证明: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所以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H(1,0,0).

→=(2,0,-2),EH→=(1,0,-1),(1)因为PB

→=2EH→,所以PB

因为PB⊄平面EFH,且EH⊂平面EFH,所以PB∥平面EFH.→=(0,2,-2),AH→=(1,0,0),AF→=(0,1,1),(2)因为PD

→·→=0×0+2×1+(-2)×1=0,所以PDAF

→·→=0×1+2×0+(-2)×0=0,PDAH

上一篇:工程质量过程控制责任制下一篇:青鸟小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