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教学法(精选9篇)
我参加了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授课内容是华东版――可能还是确定――第一课时《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为了保证高质量完成这次教学工作,我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且借班上课,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时,我主要倡导在“玩”中学,尽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所以我尽量把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在游戏中,让学生在玩游戏中掌握知识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就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掷骰子的游戏入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对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以及随机性中表现出的规律性的直接感知,从而形成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从掌握概念回答基础练习、感受三类事件、自己举例生活中的三类事件等,让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步步高升。从实际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我的预先设想。
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在学生做出实验得到数据后,对数据的分析过快,对学生的分析点评不很到位,总结不多,这点没有达到事先的教学设计。
二、我讲得太多了,总是在重复的犯同一个错误,不能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分析,当学生的表述不够准确地时候,我总是习惯性的接过学生的话,用非常到位的数学语言帮他表述完整,而有的时候却没有听懂学生的意思,而一厢情愿的把思路引导到自己预设的轨道。
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应注意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把握,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对教材的钻研还应加强。
四、全面地驾驭课堂能力不够,有些学生参与面过小,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偶然问题,缺乏应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
上完课后有一点让我更有感触:用新教材的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也就把知识交给了学生。
一、双语教学中的能力观
在双语教学中, 最基本的交往媒介是知识, 尽管教学是从明确、显性、普遍的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开始, 但是其目的却是在掌握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 养成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因此, 对双语教学的能力进行探析则成为我们研究双语教学内部发生机制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双语教学涉及到两种知识, 即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学科知识是指使用双语教学方式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品德与社会等非语言学科知识。语言知识是指双语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媒介, 在这里包括汉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从知识教学出发, 如何来养成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在总体上是一个“难以言说”的概念, 其根源在于能力本身的有机性和整合性, 能力是由知识等诸要素组成, 但是能力又不等于诸要素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于各种要素之间关系的巧妙契合。在本质上, 可以说语言能力是由个体先天倾向、后天习性、特定空间和时间等要素的有机组合整体。
1. 语言能力重于语言知识
知识不等于能力, 语言知识的掌握并不等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不能把所习得的语言知识很好地应用于真实情境的语言交际, 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呈现所预想的正相关;出现英语学习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 就充分证明语言能力重于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是在持续实践与不断建构过程中锻造出来的, 知识必须转化为语言能力, 才能实现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2. 语言能力属于实践范畴
语言能力在本质上属于实践范畴, 是一种关于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与个体实践行为密切相关, 具体体现在个体的实践行为中。在双语教学中, 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要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从而形成个体的语言能力, 这种转换需要在实践行为中完成, 只有个体在实践中实现对知识的运用, 才能真正地转换为个体的语言能力。同时, 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特定的实践行为, 语言是实现交流的主要媒体和工具, 因此, 其价值体现在交流实践行为中, 并表现为具体的交流实践行为。
3. 语言能力需要自由状态
语言能力涉及到知识的处理、选择和运用, 在这种过程中, 个体的语言能力具有唯一性, 个体是通过直觉性思维来完成此过程的, 其根源是自由状态, 因此, 可以说语言能力根源于与个体相关的自由状态, 正是这种自由状态决定了个体语言能力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是在双语教学中精细区分不同层次受众对象的重要依据。
4. 语言能力具有自我张力
语言能力的基础是个体具有的所有知识要素的总和, 必须由个体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练习、挫折、反思而自我建构的, 是不可教的。在同一双语课堂中, 教师讲授的知识以及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一样的, 但是学生却产生出不同的学习结果, 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语言能力, 其根源就在于其语言能力的自我扩展性, 自我张力, 其基础的差异性也就决定了结果的差异性。
5. 语言能力根源于具体知识
语言能力总是与特定的学科知识相联系, 语言表达的具体内容是特定的学科知识, 在各专业领域的交流中, 虽然需要特定的语言能力, 但是最终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总是与特定学科相关的知识。语言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知识相关的表达形式, 需要特定的学科知识为支撑, 虽然是由个体的各种知识要素组成, 但是高于各知识要素, 是由知识等诸要素组成;语言能力又不等于诸要素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于各种要素之间关系的巧妙契合。
二、双语教学的内部发生机制
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人文科学发生学, 它与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以及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领域的联系尤为密切。本文仅从语言发生学视角考察。
虽然双语教学的主要过程是完成学科教学的任务, 但是在双语教学中必然要涉及到两个教学过程, 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和语言知识的教学过程。学科知识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为媒介;同时, 在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 达到对英语语言知识在实践层面的转换, 从而习得英语语言技能, 提升英语语言水平。双语教学需要完成两种教学任务, 即学科教学任务和语言教学任务 (目前大多指英语) 。两种教学任务互相渗透, 具有共生性。学科教学是以语言教学媒介, 语言教学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语言教学决定学科教学, 同时, 学科教学也会对语言教学产生反作用。语言教学过程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完成, 学科教学是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我们来分析双语教学的内部发生机制。
1. 双语教学的现实基础———默会知识
英语能力在双语教学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也是决定能否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性条件, 因此, 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根据波兰尼的观点, 可以认为所有的语言认知不是默会认知就是根源于默会认知, 默会语言认知在逻辑上具有优先性, 优先于明确知识的学习。因此, 默会认知使得明确认知具有了可能性, 正是通过默会认知, 明确认知才获得意义。明确认知要以默会知识为基础, 在默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 但是默会认知并不需要依赖明确认知过程, 明确知识对默会语言认知只是具有工具性功能。因此, 在语言活动中, 默会认知比明确认知更具基础性。默会认知中所涉及的各种辨别力、判断力和技能, 是获得其他知识的基础, 但是这种辨别力、判断力和技能并不能用其他语言知识进行解释和判断。因此, 可以说默会认知是认知的核心。
在双语教学中, 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是模仿, 学习者通过对语言的模仿而获得对语言最初的默会理解, 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 才能以一定的语言和行为进行表达。因此, 这种对语言最初的默会理解就是双语教学的默会知识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 个体通过学习知识和实践行为获得更多的知识, 以实现语言能力的自我扩展。学生个体对于默会知识基础的意识, 既不能进行概念分析, 也不能完全进行言说, 但是,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就是依赖这些默会知识基础来进一步学习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在双语教学实践中, 这种默会知识基础却常常被忽视了, 而是把双语教学建立在明确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 从而就忽视语言知识在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这样必然也就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养成。默会知识自身的特殊性也是其受到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英语教师意识到默会语言知识的存在, 例如语感、语境, 但是由于难以表达, 难以理解, 难以付诸于教学实践, 在主要是明确语言知识测试的考试中无法体现出来, 因此, 为了教学和考试的便利, 就牺牲了默会知识在双语教学和学习中所应有的基础性地位。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即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 在考试中可以取得很高的分数, 但是却无法进行真实情境的语言交际, 其语用能力相当薄弱。
默会知识基础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基础和范围, 因此, 双语教学要建立在默会知识的基础之上。在对双语教学进行逻辑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明确, 儿童并不是通过明确知识教学, 而主要是通过认知渗透 (cognitive osmosis) 来习得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共同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必定要整合自己所有的知识体系来达到对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逻辑先后方面, 必定要通过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来学习学科知识。同时, 随着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拓宽, 学生最初关注的学习内容会通过整合行为而转变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都不仅仅是呈现给学生一些生词列表、语法规则以及知识概念, 而是促使学生在个体知识的基础上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自我扩展。
2. 双语教学的可行路径———身体认知
在双语教学中, 身体认知是实现其教学目的的可行路径, 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语言学习的模仿阶段, 学习个体正是通过身体行为对语言进行模仿性的参与, 从而生成默会知识基础, 为双语教学打下坚实的教学基础。在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 语言活动是其重要的支撑行为, 而语言活动是与身体行为密切相关。正是通过身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 个体才能感知知识, 生成默会知识基础, 寓居其中, 重新感知新知识, 达到自我扩展。正是通过这种身体行为, 双语教学才能养成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在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需要对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身体行为是实现这种整合的唯一路径。身体所参与的整合行为需要认知主体的积极参与, 学习者的注意力是从自身的默会知识基础出发, 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同时, 身体行为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对知识进行了整合, 掌握了某种能力, 就再不可能回到整合以前的知识要素状态。在实现整合之后, 学习者就会形成更加复杂和综合的能力, 虽然可能因为长时间的不用, 会忘记或生疏, 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整合以前的技能。
3. 双语教学的最终实现———直觉思维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要跨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鸿沟, 获得知识的整体意义, 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转换, 只有通过直觉性思维。语言障碍会影响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因此, 只有理解语言知识才能掌握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的获得并不是语言知识逻辑演绎的结果, 而是学习者通过直觉思维实现对语言意义的超越而获得。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 在获得学科知识的整体意义之后, 对部分语言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和完整, 因此, 可以说真正的理解不是从语言知识到学科知识, 而是从学科知识到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组成学科知识, 需要依赖语言知识来理解学科知识, 只有当语言与学科相联系时, 语言才能具有学科所赋予的新的意义。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要把具体的语言知识与学科知识相联系, 学习者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知识的意义。因此, 语言知识要和学科知识相联系,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
双语教学的最终实现是要依赖学习者个人的直觉思维, 需要在理解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感觉、辨别和理解, 这种感觉、辨别、理解和认知判断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需要思维和技能保持高度的整合和协调。经过逐步的熟悉和练习, 这些辨别和判断行为就会成为一种本能反应, 即直觉式的认知和判断, 也就是直觉思维。在双语教学中必须要承认学习者个体所具有的直觉思维能力, 但是直觉思维能力并不是完美无缺, 而是具有犯错的倾向, 不断犯错是学习开始阶段和必经阶段的显著特征, 也是双语学习中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双语教学内部发生机制的现实意义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就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而言, 学科知识学习是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认知渗透的重要环节。语言的使用是一种默会行为, 和任何其他类型的意义一样, 语言的意义来自默会地把无意义行为整合到对一个焦点的关注, 这样就会产生语言的意义。语言学习需要意义的支撑, 正是学科知识学习为语言学习提供了这个支撑点。同时, 只有在学科知识学习中引入语言知识学习, 才能深刻理解语言知识在学科知识范围中的深刻内涵, 才能转换为真正的语言能力。这也就回应了为什么在国际会议上, 日常交流都没有问题, 而一旦涉及到专业, 都难以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这个问题只有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来解决。双语教学具有螺旋上升的特征, 学生个体要从简单的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出发, 来理解更复杂的知识, 每个意义部分都与意义整体相联系。学生通过对意义部分的理解而得到个体的整体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意义具有矢量特征, 指向意义整体, 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向着更为丰富的层面发展。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虽然具有共生性, 但同时也具有排斥性。在语言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 无法实现对语言知识的整合来指向学科知识的学习, 而只能指向基本的语言知识学习。同时, 对学科知识的低效学习也不能真正促进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因此, 要注重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适宜性与容量的相互配比, 即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适切性,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施双语教学。
由此, 我们可以细分与研究各年龄段、各学科领域、各学习层次学生群间的差异性双语教学的不同特征与实施策略, 把握双语教学在各学科中的共性规律与不同学科教学中的个别化差异规律, 梳理出有效实施双语教学的基本要素与相互关系, 调配好相应双语教学恰当的输入输出容量、教学节奏、学习速度, 在实践中生成出有针对性、吸引力的高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 形成较成熟的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架构与具有不同学科群特征的个别化模式, 形成较完整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谢登斌.现代知识性质的解构与后现代课程知识的抉择[J].学术论坛, 2003, [2].
[2].许苏.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D].2006年博士论文.全国博士论文数据库.
[3].Micheel Polanyi, Personal Knowledge, Routledge London, 1958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再探:交响乐式的教学
1.何为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中的对象有教师和学生,古人称之为先生,更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言下之意教师即出生比自己早,先接触陌生事物的人。引用到当今课堂的学习便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身的对话。
2.何为交响乐式的教学
《你很特别》里面我很喜欢伊莱的一句话:“他们怎么想并不重要,胖哥。重要的是我怎么想。我觉得你很特别。”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为此,我们把这些独特的存在号召在一起学习。近期的一次观摩学习不仅现场过了一把欣赏交响乐的瘾,还聆听到了课堂的交响乐。课堂上一个片段仍记忆犹新,老师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完分数乘整数进行小组汇报时,这位老师便向倾听者过渡,课堂的舞台交还给孩子们,孩子们在舞台上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淋漓尽致,此时孩子并没有对自己的想法洋洋得意而是追问:“你对我的想法还有什么补充吗?”角色瞬间从发言人转向学习者、倾听者,在座的孩子们也不甘停留倾听的地方,开始点评、补充刚才的过程,此时刚才的发言人心悦诚服地说:“谢谢你的补充,我会改正的。”提起笔把他认为合适的马上填补上去!这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这样的课堂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自由、平等地转换角色,真实、有效地进行思想地碰撞。
二、有效教学的价值再思:学习共同体的“沃土”
1.从“闭门造车”到“学习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是拜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虽然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意会却远比定义深远得多,理论结合实践总是能迸發出美丽的火花。这本书读完后我曾经也尝试着自定义,其内涵应包括合作学习,有共同的目标和问题驱动。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和孩子们一起领略了学习共同体的独特魅力。一次在课堂上我们共同观察一组算式9×1+1,99×2+2,999×3+3,当时我投影出示了这组题后,问:“你能看出得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孩子说针对第二个算式说:“把99看成100,就是200,但是又多加了2所以减2得198,再加2就是200。”另一个孩子也对第二个算式说;“99×2就是2个99相加,把2各分一个给99就是100,2个100就是200。”两种表达,两种思维妙不可言,我很激动地给了两个人大拇指赞,与此同时,我和其他的孩子目光交流,我看到了欣赏,思索,追问了一句:“还有谁能像他俩这样看出第三个算式的结果?”结果就像你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的思考、交流下去了,妙在非小组合作但是在教室内都可以实现生生对话,实现思维与思维的交换、传递、创新,实现探索的氛围相互感染。
2.从“单一对话”到“沙龙对话”的革新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每个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A同学的回答正对老师的“胃口”,还有几只手举着,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或者跟进教学设计,生怕被这些小手牵着走,走偏了题,老师常常就“视而不见”,继续下面的教学设计。人生不能被设计,同样的课堂也不可以。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讲述,也不再是单一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思维的碰撞和灵感迸发的公共空间。
三、有效教学的策略再寻:让合作学习发生
1.小组合作: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合作学习发生
《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以苏教版“认识圆柱”为例,在确认“研究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看看它的底面是什么情况,怎么量高比较准确?”这一研究方向之后,老师提供一系列研究工具,6人一小组便有目的、有方向地以此为中心展开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反思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得出上下底面相等,精彩之处在于高的测量:(1)用直尺竖着量高;(2)把圆柱的高画下来再量;(3)把圆柱的侧面撕下来量侧面的宽。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同时在小组合作有更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
2.合作探究:以问题驱动合作学习进行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说:“只有一门学科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可见数学教学以问题为动力和核心,围绕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效果、有效率,我们提出以问题驱动合作学习进行。
综上所述,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一统课堂,让合作学习发生,关注差异,是一种挑战。然这种挑战充满了探究性、趣味性、创造性,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亟须尊重每个孩子在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中所表现出的成长轨迹,如此每个孩子便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第一个混合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学生先对沙子和黄豆进行了观察,初步感受他们有什么特点。再把豆子和沙子混合搅拌,这时再观察,实验现象是非常明显就看到了。豆子和沙子都没有明显变化。怎样验证它们没有明显变化呢?把沙子和黄豆用筛网分开之后,再观察黄豆和沙子,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现象产生,豆子还是豆子、沙子还是沙子。教师板书: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这里,教材本来安排把概念放在课的最后,但我稍微做了一下调整,这样,可以通过探究,加上联系实际,就会让学生深刻领会科学概念。这部分要求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观察比较混合前、混合后黄豆与沙子的样子变化,并能准确分析细微变化的原因,为下一步的“白糖加热”做铺垫。
在做第二个实验之前我先让学生讨论:“你们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准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内先讨论做这个实验应注意什么、该怎样做,再制定实验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实验前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充分的预测,大部分同学都知道白糖加热以后会产生变化。在加热过程中,白糖的变化过程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也很兴奋,但学生往往停留在对现象感到好奇的程度上,如:起泡了,冒烟了,着火了……,学生对现象的关注转移到好玩上,直接导致“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这一目标的完成不到位。但最后的结果他们都能认识到加热后的黑色物质已经不是白糖了,也能想出验证的方法。教师板书: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这时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还不能充分理解,我又让学生读课本第29页下面的资料,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了初步了解,我再引导学生找出两者的本质区别。接着利用已经学习到的科学概念尝试解释一些变化是哪一种变化,效果还不错。最后由于时间的关系蜡烛的变化没有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感觉有点遗憾。
本课题主要研究酸和碱之间的反应。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围绕中和反应展开。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从学生的观察实验进行分析和思考来介绍中和反应。并掌握中和反应的书写规律,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教材通过阅读课本,分析说明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用于医药等。现对本节课分析如下:
一、精心设计,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老师在用广告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无现象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猜想以下用什么方法证明?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在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自学完成相关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
二、新颖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得被动、枯燥,这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在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由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后,由学生观察后对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盐和中和反应定义的得出中和反应的表达式都大胆放给学生,然后通过电脑动画的摸拟,是学生得出了中和反应的实质,然后通过事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从而概括出中和反应的应用。这样做,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知识。
三、师生、生生互动,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如:在学完中和反应后,让学生讨论: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怎样解决。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自然地将中和反应知识迁移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学完本节课内容后,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这样同学们兴趣高涨,整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组内相互合作,同学们从团结合作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出重过程和方法教育。
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既抽象又形象,说抽象是因为肺泡和毛细血管都是很细微的东西,学生对它的理解要带着想象,特别是毛细血管他们还没有概念;说形象是因为呼气和吸气的过程可以一一细化,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让学生带着理解去学习。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先从实验室借来一些软尺,发放到各班每组同学的手中,让他们在课后对照课本中的“实验”和“同步学习”上的表格分组测量自己的胸围差,并进行同组同班内的比较。在我做这些的时候,他们都很兴奋(学生其实很喜欢自己实践操作),我很高兴他们对这节课内容的学习很有兴趣。
在课上,我先对“压力”“大气压”用生活中的例子做了个引入——高压锅加热,因为里面的压力升高而气流涌出,所以气体会从压力大的地方往压力小的地方流动,当两边的压力达到相同时,气流也将停止流动;然后又给学生做了个假想:如果我用特殊的手段,把我们教室里的气体全部收集到一个小小的玻璃瓶中,那么教室和玻璃瓶,哪个里面的压力大呢?同学们都能得出:玻璃瓶中的压力大!所以我又给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内容物相等的`情况下,容积越小,压力越大;容积越大,压力越小!同学们对课前的这两个问题都比较容易理解,并且我发现,我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班上平时不太听课的学生也坐直了身子,睁亮了双眼,张开嘴回答了问题。
然后,我再在黑板上画了个体腔简图,中间以膈来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再讲膈的舒张和收缩,引起胸腔容积的缩小和增大,引起胸腔内压力的增大和缩小(对外界大气压而言),从而导致气体的呼出和吸入!这只是胸腔上下径的变化,胸腔还有前后径的变化,让学生把手放胸前深呼吸体会一下它的变化。得出胸腔容积的变化与膈肌和肋间肌都有关!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把课程设置为两类课程 (I类和II类物理课) ;I类物理课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 (实际是文科学生) ;II类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 (实际是理工科学生) 。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与选修;模块式课程与学分式教学, 充分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当然, 在实施中还要受到实际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二、物理教学目标的变化
从一维目标到三维目标的变化。在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中, 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改变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教学目标, 从科学知识, 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三维度进行教学, 使学生把握科学的完整内涵, 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即真正懂科学。
1. 三维课程培养目标是物理学本质特征在物理教育中的反映。
物理学不仅以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 而且以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升华和发展了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推动科学的继续进步, 与此同时, 它的知识和思想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 奏响人类思想和观念进步的伟大旋律。这就是说, 物理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统一。
2. 落实三维目标的前提是学懂物理学。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使学生学会所教的内容, 对于高中课程来说, 就是要学会物理学的内容, 否则, 无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便无从谈起。这就是说, 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三维目标的基础, 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和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融为一体。
3. 三维目标分别注重什么?
△知识教学要注重科学性, 技能的教学注重规范性。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特征——不过分严谨严密, 重要的是物理思想的清晰, 物理图象的鲜明, 但底线是不能错。
△过程的教学重真实性, 方法的教学重典型性。
科学过程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活动的智力劳动过程, 把科学过程和思维方法引入物理学。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物理思想、科学精神, 得其精髓, 有所借鉴。过程与方法都要求重其真实性。注意几个方面: (1) 剪裁而不歪曲 (2) 历史追问与现代审视相结合 (3) 过程与方法重在感悟, 而不应变为“知识条条”让学生死记硬背。
△情感教学重可信性, 开放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科学改变社会, 改变生活。
(2) 科学改变人类的自然观, 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3) 科学大师的感召力与青年人心中的楷模。
年轻人要有偶像!但不能只是歌星、影星及球星, 也要有科学家, 人是需要榜样的, 心中有了楷模就会有努力的方向。
三、物理教学方式的变化
从“教师教授、学生接受”向“倡导自主学习”“重视科学探究”转变, 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同时也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课程标准给出了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些“要素”不是“环节”。环节缺一不可, 锁链缺一个环节就要断裂, 而要素只要存在一些就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段中有一两个、两三个科学探究的要素, 这就体现了科学探究精神, 不一定要七个要素一应俱全, 特别是没有实验的教学片段也可以体现探究精神。
四、物理教学品位的变化——展现科学的人文价值
科学文化以求真求实, 人文文化以求善求美为特征, 它们的共同目标指向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科学是人为的和为人的, 必有广阔而深刻的人文内涵。教材在介绍日心说时指出:“在那个时代, 文艺复兴的智力与艺术的繁荣已在意大利萌发并扩展到全欧洲, 马丁·路德向教会的权威发起了冲击;哥伦布完成了划时代的远航;中国的四大发明也开始传播到了欧洲。这一系列事件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浪潮, 使人们思想上的枷锁解开了。由此, 就像艺术家的眼光超越了基督教艺术, 哥伦布的眼光超越了欧洲一样, 哥白尼的眼光超越了地球本身, 把它视为宇宙中一个与其他行星一样的天体”。
五、物理教学评价的变化
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建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其主要特点:
(1) 重视发展, 淡化甄别与选拔, 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 重综合评价, 关注个体差异,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 强调参与互动,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4) 强调质性评价,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5) 注重过程, 终结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互动—发生式教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83-03
[作者简介]高天珍(1974—),女,广东茂名人,本科,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六小学教师,中学高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当前,以“互动”和“发生”为核心理念的师生“互动—发生式”教学模式在中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大力推广,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得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笔者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容量大、思想性强,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不好理解等特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互动—发生式”教学的探索,促进学生理解教材、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下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巧妙利用漫画,让学生“乐”在其中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思想性强、内容抽象的学科。漫画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又蕴涵哲理,生动的图画能使人印象深刻,能唤起联想回忆,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中学生喜爱。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漫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中领悟真谛,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以生活情景类的漫画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一框题《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中“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一内容时,笔者没有直接先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表现在哪些方面,而是给学生出示一组《欢喜冤家》幽默漫画,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从漫画中寻找自己生活的“影子”。然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用品更加丰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许多知识点比较抽象,传统的授课讲解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无法调动学生深入思考。而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符号,对人的感知活动有调节和支配作用。漫画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仅对本国的国情有所了解,还要对世界的发展变化要有所了解”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请学生共同探讨,设计一幅漫画《坐井观天》启发学生思考,不了解外国的发展状况就如同不知道井外的世界有多大一样,必定会盲目自大。学生如果了解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都有各自的国情风俗,这一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样做既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从抽象思维顺利地过渡到形象思维,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并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有效提问,让学生“思”在其中
以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几乎每个教师都在做,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实际上并不是随便提两个问题就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的。在实施互动教学过程当中,“问题”或“专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互动广度与深度,是互动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笔者以前就曾遇到过这样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有一定的学习压力,笔者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或课后的思考题提出来,让学生回答,结果认真听课的学生还思考一下,但有不少学生连问题都不听,点到名字时就站起来把书打开,随便翻一页念几句就说回答完了;更有甚者,站起来就说不会。这种提问式互动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会恶化教学氛围,甚至对基本的教学秩序都会产生隐性的破坏。
因此要想通过提问展开师生互动,其中关键的一环是教师要能设计和提出有效的问题,使提出的问题不仅能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还要具有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吸引力和层次性。如,在复习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不良诱惑”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诱惑?它们有什么危害?为什么青少年学生最容易受诱惑?青少年应该怎样抵制不良诱惑?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可信,使材料和观点相统一。
同时,在新课导入时适当设置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且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如讲到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第三框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时,教师可以就课本的案例设置如下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行使什么权利?”“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行使呢?”(前一问是复习监督权,后一问就是贯穿新课)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三、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参”在其中
现在的初中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且具备一定的讨论时政的能力。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时,笔者根据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联系学生了解又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让他们小组讨论,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二框题《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了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相关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同时还让学生阅读了另外一则材料,即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做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求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针对学生观看这段视频和材料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笔者设置了小组讨论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共同探讨“在新时期更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吗?请说出你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提出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在新时期更应该发扬光大,并以现在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贪图安逸的社会问题突出为例子,旁征博引,证明观点,以理服人;有的同学认为在革命战争时期更应该体现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如今社会应该与时俱进,既要懂得享受,又要艰苦奋斗。在这些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其他同学不甘落后,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并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讲理由、摆事实、谈认识,适时点拨、适度解释。争论中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师生共同归纳,达成共识: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而且,艰苦奋斗不仅指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它也代表着一种不畏苦难、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与挫折的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情境是教学的载体和资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胆设计冲突情境让学生思辨、归纳、总结,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思考,把个人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充分表达出来,既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识,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四、精心安排学生自主教学,让学生“用”在其中
“用”即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内化,进而付诸行动。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践。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懂得用知识来指导行为,最终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笔者尝试让几个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对试卷进行分析、评讲,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一张试卷,笔者一般安排五位学生分析评讲,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分配他们不同的评讲任务,并对他们统一要求和指导,即在评讲中要总结题型,联系并复习相关考点,注意事项,最后还要分析错误的做法,总结出相应的解题方法。由于要上讲台,而且讲课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参与讲课的学生积极性都很高,都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相当大的作用,对提高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也是非常有利的。
实用性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鲜明特征,特别是在初三教学中更显重要。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自信,提高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对思想品德学科的认同。
通过“互动—发生式”教学探索,笔者相信,只要努力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就能把思想品德课上出“味道”,上出“名堂”,从而让思想品德课变得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松年.把握课堂教学的契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2(3).
计
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预防和应对野外溺水安全的有相关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预防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共同探究、讲授与讨论结合、重在理解。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用喜欢的季节引入游泳的话题,但是很多时候因为为了游泳,很多中小学生在没有安全保护的地方就下了水,造成溺水......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显得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学习溺水安全知识。
二、活动设计
(一)让学生:体验溺水,准备一个小脸盆,里面装适量的水,让学生体验脸部浸入水中不能自主呼吸的感觉。引出主题:不慎落水如何自救预防和应对野外溺水的伤害发生
(二)用PPT向学生介绍预防和应对野外溺水伤害发生的“八避免,六不准,智救人,明自救”相应的知识
(三)八避免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等); 5.避免去不熟悉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在雷雨季节提倡家长送学生到校,接学生返家。
(四)让学生讨论交流“八避免”
(五)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六)智救人 救生原则
原则1:岸上施救优于水下施救。
救人是个技术活,受过专门训练的人营救溺水者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原则2:借助器械优于赤手空拳。
救人时要保持冷静,不能逞匹夫之勇,可以选择投入救生圈、绳索、木棍、泡沫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原则3:团队救援优于单枪匹马。
救人不鼓励孤胆英雄,应召集更多人,采取适合的救人方案。
(七)明自救
1.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4.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三、自救与救护知识
1)如果不习水性,应迅速把头向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是身体下沉。2)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它会产生一定的浮力,对落水者有很大帮助。
3)如果有人跳水相救,千万不可死死抱住救助者不放,而应尽量放松,配合救助者把你带到岸边。
4.小组讨论,落水时为什么不能死死抱住或用力拉住救助者?
5.水中抽筋怎么办?
1)小腿抽筋:2)手抽筋 3)腹肌抽筋 6.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7.遭遇溺水你该如何自救
假期期间,许多同学都喜欢结伴出游,特别是因为天热,大家都愿意到水边玩耍、游泳,往往这时,就很容易发生危险的情况。暑假期间,学生溺水事件就时有发生,其中一些事故更是因为同学们在互相救助时没有掌握科学的救助技巧而导致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溺水事故时有发生,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们在营救时应该怎么办呢?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当发现有人落水时,救助者不要贸然去救人,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如果当时情况十分紧急,而救助者又具备一定的救护技巧,那么救助者在下水前应尽快脱去衣裤和鞋子,在向落水者接近时,要尽量避免被落水者抓住。
综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险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溺水事件还是可以防止的。
五、随堂测评 选择题(每题3分)
1.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体育锻炼,为了保证安全,应该做到:
A.想去哪游就去哪游 B.下水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C.可以去水深的地方游泳,比较刺激
2.下水时切勿太饱,太饿。饭后()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3.下水前试试水温,谨防抽筋等。游泳的水温最适宜的是()。A.8摄氏度 B.18摄氏度 C.28摄氏度 D.38摄氏度
4.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A.同伴 B.会游泳的成人 C.老师 D.家长
5.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则不能在此游泳;A.危险警告 B.安全标志 C.青山绿水
6.以下哪些地方适合游泳?()A.水流湍急的水域 B.自然水库 C.水深未知区域 D.安全的浅水区域
7.当发现有人落水时,你会怎么做? A.大声呼救,向周边人求助 B.打110、120 C.如有漂浮物就及时扔给落水者 D.以上都对
8.游泳前一定要做好()运动。A.热身 B.剧烈 C.呼吸 D.以上都不对
9.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时,不要游泳。
A.兴奋 B.忧伤 C.疲劳 D.以上都不对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
1.失足落水后,放松身体,头部后仰。()2.同伴叫我去河边游泳,说那边很好玩,而且去过好几次都没事,我就去了。()
3.溺水者,上岸后,仰卧,按压腹背部。()
4.游泳时,首先要看有无安全保障。()5.只要水性好,任何地方都可以游泳。()
6.游泳时,可以先下水适应,不适应再上岸。()
7.当发生溺水时,可以将手臂上举乱扑动。()
8.学生可以潜泳,相互比一比谁潜水的时间更长。()
9.夏天太热,吃完中饭后立即去游泳,消暑解热。()
10.发现伙伴溺水,勇敢下水施救。
六、同学讨论: 这次班会课学到了什么,并且举例说明以后应该如何做?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防止溺水。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溺水自救的方法。同学们去游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做好下水前的热身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八、结束语:
【发生教学法】推荐阅读:
互动-发生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09-20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09-07
发生停电应急预案演练10-21
班里发生了什么事作文06-23
发生盗窃事件应急处理预案06-24
如何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07-06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07-22
煤气发生炉施工报告07-22
煤气发生炉整改方案10-10
职工发生工伤怎么办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