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三则(精选11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心理活动课、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正铺天盖地般在中小学中蔓延。但事实上,心理教育不只是体现在这些形式上,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也处处可以发现心理的影子。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应用心理效应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和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将就皮格马利翁效应、登门槛效应和苏东坡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作简单阐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所做的一个实验很好的阐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他们在一所小学,煞有其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了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交到有关教师手中,并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智力水平很高,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在不久的将来将产生“学业冲刺”,且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八个月后,他们再次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时,奇迹出现了: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成绩提高快,性格开朗,求知欲强,且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后来才知道,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
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所做的实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迹,是由于他们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们深信他们的话,即使被要求保密,但还是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因此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有了显著进步。我们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的特性。所以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也表明,不良期望是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在小时候,他们因为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期望。积极期望促使人们向好方向发展,消极期望则使人向坏方向发展。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二――登门槛效应
在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你一开始就提出较大要求,很容易被拒绝,但如果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称为“登门槛效应”。
这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人们都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而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拒绝别人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大部分人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
登门槛效应不仅是对别人有作用,对自己也发生作用。1984年的日本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两次比赛中,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意外地夺冠并成功卫冕,令人们大惑不解。十年后,他解开了这个谜:“每次比赛前,我都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的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就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当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而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也不懂这样的道理,而是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的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在这里,山田本一运用的策略就可以称为“目标分解法”。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对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等他们按照要求做后,予以肯定、表扬甚至奖励,然后再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地奋发向上。尤其是对行为习惯不很好的孩子的教育引导,如果使用目标分解法,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则更会奏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三――苏东坡效应
苏东坡有两句诗是这样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鲁迅有一句人们都认可的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两位名人的话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人们对“自我”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社会心理学家们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古时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夜晚投宿住店时,和尚将解差灌醉后,剃光了他的头发逃走了。解差醒来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随后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这则笑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认识“自我”更困难一些。
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强调了解学生,但却很少被要求了解自己,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了解学生固然重要,了解自己也不容轻视,因为只有既了解学生也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更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教师要如何了解自己呢?
一、培养自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很大,希望他们都能出人头地、望子成龙。从小,家长就帮孩子把以后要走的路都铺好了,上什么样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步一步都是家长安排好的。孩子要做的,就是学习,除了学习以外,孩子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些孩子都缺乏自主意识,不能独立生存, 对于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所以,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实行自我管理,塑造独立人格。
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弗兰克尔认为, 人最终是自我决 定的 ,尽管在很 多时候 ,外部环境 支配着人 ,但是怎样对环境进行反应却是由个人决定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我们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选择改变的方式和立场。我们自身的决定很重要, 如果孩子懂得运用自己的选择自由,就能促进自己的人格健康发展;如果他们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利, 只会跟着父母的意识走, 就会妨碍人格的健康成长。自我选择后,还要学会自我管理,当孩子选择了一条路,他们还需要学会独立面对和处理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事情。要学会从 四个方面 进行管理 :目标管理 、时间管理 、技能管理和财务管理。
二、坦然面对挫折,学会乐观自信
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 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 心烦气躁,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当代学生,从小父母就铺好道路,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比普通人的反应更大。学生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挫折呢? 主要是学习上的挫折,人际关系上的挫折,以及情感上的挫折。
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不敢面对,有的还消极处理这些挫折,使得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完全消极。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顺风,有时候也会有逆风。父母虽然都安排好了,但是意外总是会出现。顺利,我们能够面对,同时要学会面对挫折。乐观自信是打败挫折的最好武器,化悲观自卑为乐观自信。首先要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看到它的光明的一面。其次要改变消极自卑的行为方式。在生活和学习中,坦然面对任何事情,主动和别人交往、公共场合大方不回避等,积极融入集体当中。
三、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每个人来讲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生活的需要, 更是走向社会的需要。交往效果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尽快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适应人际环境。如果能主动交往,热情待人,豁达处世,尽快与大家融为一体,就可以顺利打开局面,尽快消除陌生感,适应人际环境。同时,可以增进团结,有利集体。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之间齐心协力,学习高效而愉快。反之,人际关系紧张,必然内耗丛生,强散无力,缺乏生机。怎样做才能建立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呢?
自信的态度,于相对成功的人士而言,他们不会随波逐流或唯唯诺诺,有自己的想法与作风,却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极为罕见。他们对自己了解相当清楚,并且肯定自己,他们的共同点是自信,日子过得很开心,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体谅他人的行为,这其中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经营“人”的事业过程中,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唯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此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四、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
认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人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作为人是何以存在、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怎样存在的,而且要探索自己作为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应当怎样存在。通过这种探索,以便进行自我塑造,更好地生存下去。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并不满足于既有的现实生活和现实存在状况, 并不停留在已经成为的东西和已经成为的样子上; 而总是力求创造新的生活, 创造新的存在状况,在规定性上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 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开发潜能,你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能力就会越用越强。相反,如果你抱着消极心态,不开发自己的潜能,那么只有叹息命运不公,并且越来越无能。开发潜能有个前提,就是认识自我,当你看清楚自身之后,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潜能,把它开发出来,就能成功。
五、实现多元价值,幸福胜于成功
我们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有的学生认为是好的成绩,有的认为是好的生活,有的认为是有金钱和地位,等等。我们的人生价值只有一方面么? 不,我们可以拥有多元价值。我们在实现这一个价值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另外一个或者多个价值。这样,就有多个支柱支持我们获得幸福感。
人的生存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很多物质财富,其实,幸福是我们的感受,可能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让我们获得幸福的感觉。成功是我们的追求,可能成功了,我们也感受不到幸福,甚至会觉得失落。幸福,胜于成功。
一、投射效应: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在学生的身上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你想要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要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老师也常常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学生的身上。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讲一所学校里有棵美丽的紫藤花,每天有很多老师和学生在那里流连忘返,还有的学生喜欢攀折那美丽的紫藤花。这天某位老师收到了一位女生送的一束紫藤花,那位老师对女生说:“送花是一件美丽的事,可我不希望花是从树上摘下来的。你明白吗?”那位乖巧女生似乎想辩解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直到小学毕业后,在女孩的来信中,那位教师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花是别人折下扔在地上的,那女生只是把它捡起来送给老师。此时这位老师感到万分懊悔。他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花就是那女生攀折的,对那女生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要想使学生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
在纽约一个叫大沙头的贫民窟里,生活着一群黑人孩子。他们经常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玻璃。校长为了教育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每天在课堂上,都要为孩子们看手相,预测孩子们的未来。
当有一个孩子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就是纽约州的州长。”这个孩子大吃一惊。因为他是班里学习最差、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但孩子记下了校长的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一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约束、鼓舞着这个孩子。他的身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努力学习,勤奋向上。在以后的40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这个人就是纽约第53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的名字叫罗杰罗尔斯。
我们老师应该向这位校长好好学习,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向学生他向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从而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学习时加倍努力,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定势效应: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正,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处理师生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
心理定势效应常常使我们产生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学生。不能因为某位学生经常调皮捣蛋,就认定他不会做出对大家有益的事。也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其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地发现并鼓励他们,让他们有更大的前进的动力。
假期里我读了由刘儒德教授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将“超限效应”、“禁果效应”、“扇贝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蝴蝶效应”、“图形—背景现象”等一系列抽象的心理学术语,结合浅显生动的教学案列,娓娓道来,深刻阐述了教育活动中各种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则是该书所说的教育过程中的蝴蝶效应、禁果效应和配套效应。
(一)蝴蝶效应——教育无小事
名称: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
原理:第一:蝴蝶成为了蝴蝶效应的杠杆支点,引起了杠杆效应。第二:蝴蝶开始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因此有机会暗暗“滋长”。第三: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教学指导: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健全,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家长的话可以不听,却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可谓“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老师写给学生的评语,犹如一面镜子,学生会深信其真实,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学生操行评定,是班主任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德育评价理论指导德育评价实践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操行评定,可以衡量自己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激励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弱点,不断进步。对于学生家长来说,通过阅读操行评定,能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增加对班主任的信任感,更好地与班主任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因此,班主任都很重视学生操行评语的填写,真诚、坦率地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除了评语的认真编写,还有教师要对教学中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二)禁果效应——抽刀断水水更流
禁果效应: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禁果效应来自于古希腊传说,夏娃偷食了被禁止摘食的禁果。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禁果效应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人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促使人们去探索、发现。如果对一件事情不加以充分说明而简单的禁止,就会使好奇心更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追根究底去发现事物的真相,才能使人们的心理获得平衡,否则就会一直牵挂,或者常放在心里,成为心结,让人们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其实在学校教育中,这种禁果效应还是普遍存在的,学校越是禁止的事情,有些学生越是要做。比如学校禁止学生上网,有些学生偏偏要上网。学校禁止学生看不见康的书籍、电影,学生就是要看。学校不说明理由的禁止反而让部分学生对所禁止的内容充满各种幻想,反而促使学生去尝试。
原来,孩子极想在某一方面表现自己的人的本性、体验、实践,确信个性的力量。那些允许做的事让人不感兴趣,而禁止干的事却很有吸引力。如何正确地化解禁果效应的负作用,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呢?
一、多向学生讲解“应该怎样做”,而少说“不准”和“不许”的话。教师要注意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育者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学生“不准怎样怎样”并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时,为树立自己的权威,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就可能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干预学生的行为,如罚款、面壁、停课、请家长等。因为这样做,会使学生认为羞辱了自己,更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变态心理,“就是让老师看看能把我怎么着。”切忌随意“不”字。学生因受知识和阅历等多因素的限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这样在行为上难免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打斗现象、纪律散漫等。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管教?有人会说,直接命令学生:“不准打斗”,“不准….”这种命令的口吻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与老师情感对立,只能强化学生的不良行为,这对问题的解决就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利用禁果心理,将有价值的事情变为有吸引力的内容。例如在课堂上讲解难题之前,故弄玄虚:“同学们,我这有一道题,本想让你们做做的,可是连我都没有办法做出来,你们就更做不出来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让学生将老师不允许的事情变成他们去做的事。禁果效应告诉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可以积极地利用禁果效应,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认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巧用禁果效应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体现的是教师育人的艺术。
(三)配套效应——给学生有价值的“睡袍”
“配套效应”也叫“狄德罗效应”,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提出来的。即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大意是:一天,有位朋友送了他一件高档的睡袍,他很喜欢,穿着睡袍在家找感觉,总觉不对,于是为了跟睡袍搭配,旧的东西先后更新。这种“配套效应”为整个事物的变化提供了动因,当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其他部分随之变化以便与其配套,从而促进了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和更新。
“配套效应”在教育中应用适当可以带来好的教育效果。如我经常会有针对性对个别学生说:“你衣服穿得这么干净,书为什么这么脏呢?”“你人长得这么帅,为什么不讲卫生呢?”“你字写得这么好,要是学习能像字一样好该多好呀!”我班有个女生雯,五官端正,皮肤白净,典型的美女胚子,可就是学习态度慵懒,成绩不好,我经常会跟她说“你人长这么漂亮,老师相信学习也会跟你一样漂亮,”。我们要经常给孩子有价值的睡袍,孩子们就会配之好的习惯。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超限效应”。
例如复习阶段的字词巩固练习,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复的听写,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的结果。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平时掌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去。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而缺乏一定的数量,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意练习质量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DD给学生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这种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在齐氏效应部分讲了这么一件事儿:一个美国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听完之后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每年教初一新生, 都会发现一个问题:我认为很简单的操作, 演示后让学生自己做一遍, 总有一部分学生完成不了, 再演示一遍, 还是不行。通过观察, 我发现他们不存在听讲不认真的问题。一开始我以为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差异, 但后来发现, 其中有几个学生竟然是年级中的前几名, 智力绝对不应该成为问题。进一步了解情况发现, 这些学生的小学信息技术基础很差, 有的连鼠标操作都不熟练。但即便是信息技术基础差, 我在课上所演示的操作步骤也是很简单的, 以他们的智力条件怎么能学不会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书店读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 (刘儒德等著) , 书中介绍了心理学中的64条规律和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其中第二个效应讲的是7±2法则, “1956年,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 (GeorGe A.MIller) 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 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 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1]从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汉密尔顿观察撒在地板上的子弹, 一眼很难看到7个以上;到1887年, 雅各布斯对无序数字记忆的实验;再到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字母记忆的发现;一直到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2]读到这里, 我眼前一亮, 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的演示步骤是不是太多, 结果超过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了?”通过反思, 我发现自己在演示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在演示一个问题的时候, 往往会捎带把另外一些我认为很简单的问题随手做一遍给学生看, 这就导致了演示步骤增多, 结果超出了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 所以学生模仿操作的时候常常卡壳。
我马上调整了自己在课堂上的演示方法, 减少了演示的随意性, 课堂效果明显有了好转。第一次演示后学生的完成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那几个基础差的优生还是完成不了。我只能把原因归为他们的信息技术操作基础太差了, 我想给他们一段时间补一下操作的基础, 以他们的智力条件应该能很快跟上来。
然而, 事实证明, 我的想法是错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他们的动作操作虽然没有问题了, 但他们依然不能完成课堂上最基本的任务, 这些任务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很容易的, 为什么那几个优生学不会呢?
我回头又把书中7±2法则这一节仔细看了一遍, 发现里面还提到一个奇特的现象——组块记忆, 说的是专业人士在记忆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短时记忆容量要超过这个7±2法则, 原因是专业人士的记忆单位与普通人不一样。比如, 原书的例子“认知心理学”, 对于小学生来讲就是5个字, 对于稍懂一点心理学的人来讲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 而对于专业心理人士来讲, 就是一个组块。[3]我接着往下读, 在随后的第3节——《专家记忆优势》中, 通过丹麦心理学家迪古特对真假象棋棋局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 进一步解释了组块记忆的原因, “工作记忆中的组块与人的知识经验相关。”[4]读到这里, 我想, 对我们的教学来说, 前面基础知识的掌握, 会让学生在后续的深入学习中, 以组块方式进行记忆, 这样他们学起来就相对容易了, 而基础知识差的学生, 则无法有效形成组块, 导致学不会或者学习困难。我再一次思考我的问题, 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那几个优生的基础差, 那些在我和大多数学生眼里简单的操作, 其实很多都是一个组块内容, 对于我们来讲这就是一个容量为1的记忆, 但对他们几个来讲, 其实是一系列具体的步骤, 还没有形成组块。例如, 选择一段文字, 对我们来讲, 就是一个简单的操作, 对他们来讲, 是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放手3个操作步骤, 这样一来, 我感觉很简单的几个步骤, 在他们眼里就可能变成十几个步骤, 这远远超过了7±2的记忆容量, 所以轮到他们做的时候, 卡壳就很正常了。
于是, 我上课时候有意加强了对演示步骤的组合解说, 一个操作任务, 我把它分解为5个以内的小任务, 对每一个小任务再分解为5个以内的基本操作——元操作。[5]如Word中给标题加下划线, 以前我只是一边演示, 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而“念念”的也多是废话。现在我把步骤分为“选标题”→“打开字体菜单”→“设置下划线”, 让学生以组块的方式先记忆大体的步骤, 然后针对每个步骤再去细化为具体的元操作。
尽管在教学实践中, 效果并没有立竿见影, 但进行这样的教学后, 学生在哪个环节卡壳就很清楚了, 通过同位互助和教师辅导, 慢慢帮助他们建立起相应的组块概念。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组块的思考:
第一, 组块应该根据基本的功能组织形成, 从具体的软件中学习, 但最终应该超越具体的软件, 而成为通用的功能组块。比如, 文件的保存、打印, 文字的格式设置等, 都应该成为独立于各种软件之外的组块。
第二, 组块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操作步骤组合, 应该得到一定的抽象, 这样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 实现迁移的功能。比如, 上面讲到的下划线设置, 通过其他格式的设置练习, 让学生总结共性的操作步骤, 抽象出“选择对象”→“执行命令”的基本操作方法, 这也是符合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念的。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 以后的学习都会在这一基本结构指导之下, 有的放矢, 学生的学习是系统的、有明确方向的了。
第三, 组块的建立是不断发展的, 就像滚雪球一样, 组块在学习的深入中不断扩大, 这也是学习累积性的反映吧。比如, 文字处理的内容学习完了, 其本身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组块, 在PPT、Flash、Photoshop等软件中, 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等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组块, 不用再去细讲了, 教师的精力和教学重点可以放到这些软件本身的特色功能上。
第四, 组块建立的基础不是外显的操作步骤, 而是内含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所以组块的划分标准应该以信息技术内在的知识为准, 而不是外在的操作。
第五, 如果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的, 那么组块的设计上限不能超过5个, 以照顾全体学生。
在按照以上原则重新安排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后, 每节课的基本任务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 这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但随着学习内容和要求的加深, 一些需要以基本任务为组块的拓展任务的完成度明显下降, 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操作还不熟练, 不能把它内化为一个组块, 进行更上一层的思考和记忆, 这是需要时间不断熟练和训练的。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介绍的64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 都是从一个具体的故事情境开始, 然后介绍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再把它和教育教学实践相联系, 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讲, 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 心理学的理论并不能直接给我们答案, 需要我们把理论和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 去深入思考和不断实践验证, 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儒德等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第7页。
[2]米勒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 George Miller, “The Magical Number7, plus or Minus2: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81-97 (1956) 。□
[3][4]刘儒德等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第8、14页。
跑步去上厕所这事你干过没有?厕所里那股气味不是谁都能忍得了的,有时候呛得人连气都喘不过来。但是情况紧急,你能怎么办?还是非去不可,对不对?可是,你注意到没有?即使之前怎么讨厌,五六分钟后再出来,好像味道也并非之前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嘛!要是,你一不小心被人关在里头呆上个把钟头又会怎样呢?也许,你会反问说:“哪有什么怪味?”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说明,不管环境如何,终究,人都会慢慢适应。
如果你不抽烟,周围也没一个人喜欢抽烟,压根,你就从不会想要去抽。但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抽,你还经常去那些烟雾缭绕的网吧、饭馆,渐渐地,你就会开始习以为常了,迟早有一天也会上瘾。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撒谎,一开始,或许你多少还有点担心。但用不了多久,再有人说谎的时候,你也会见惯不怪了。没准,跟这些人呆的时间长了,你也会开始喜欢上撒谎。
老跟那些整天愁眉苦脸的人呆一起,慢慢地,你也会变得愁眉苦脸起来,还以为这很正常;老跟那些喜欢挑三拣四的人交往久了,自己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挑剔,还以为挑剔别人很正常……不要骗自己说朋友对你没影响。
结交一些心情舒畅、积极向上的朋友,那么,在生活中,你也会开始变得心情开朗、追求上进,因为,你开始觉得正常的生活就该是这样。
人,这辈子活着,乐天的朋友不可少,否则郁郁寡欢者会害得你意志消沉,而你还浑然不知……
【简言之】
趁我们现在还能发觉“这儿有股怪味”的时候,回头瞧瞧,你的朋友交对了吗?
该干什么干什么
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有一回聚会,你见到一位漂亮的MM,她对你说:“嗨,认识你很高兴,我下个星期给你电话。”于是,你这一个星期整个人都魂不首舍,哪都不去,连上厕所也不上!就坐死在电话机旁边苦苦等待。可偏偏,在你无所事事坐等的时候,该发生的似乎还是没有发生。
从中吃到了一个什么教训?
千万不要为了某个人而无所事事,一旦到了为了某个人某件事连空气都无法呼吸的地步,“世界”便开始突变了。你在等某某重要人物的电话、考试的结果或者寄来的成绩单的时候,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从任何书本上,我没办法用任何道理对你加以解释。或许,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早就认识到了这一个不是原则的原则。每一次,你眼巴巴地等着某人某事出现的时候,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简言之】
保持你的本色,凡事不要操之过急
怕人
你总会碰到过这种事情吧?
有一天,班里新来了一位同学,在此,我们暂且叫他小Y好了。
小Y头一天来上课,你在走廊上见到他,本想要热情地对他说:“你好!”但转而又心想:“等他先跟我打招呼,我再跟他打招呼吧!”
但小Y并没有跟你打招呼,于是顺理成章,你也没有跟他打招呼。一天下来,放学的时候,你开始对小Y有了自己的一些结论:这人看起来好像不怎么友好!第二天,你下了决心:我会跟他先打招呼,但前提是他得先同样这么做。不过,小Y还是没有开口,于是,你也就没有说话。
第三天,你们一群人在走廊上聊天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小Y走过来。你假装没注意到他,他也假装没注意到你。那一刻,你们两人擦肩而过,他装着看天花板,你装着看地板。
一个星期过去,你心想:反正我不喜欢他,管他跟我打不打招呼!
与此同时,小Y一直是怎么想的呢?他也在想:如果他先跟我打招呼,我就跟他打招呼!你怕跟小Y说话,事实上,小Y在暗地里也怕跟你说话!
表面人,人们通常都可以显得很沉着,可事实上,极少人可以充分做到像表面上那么自信。内心他们跟你都一样,这个也担心,那个也顾虑……我够不够聪明?我够不够苗条?我的鼻子是不是也不够挺?
【简言之】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读完全篇,我对书中两个观点印象最深。其一,超限效应,即给学生留点“空白”。作为刚步入社会没几年的我们来说,我们还没完全脱去学习者的习惯,对以往教育我们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或多或少有些自己的意见。多数教师以灌输式教育为主,课堂以教师的叙述与学生的倾听为主而并没有给学生留下“空白点”,所谓的空白点在我的以我的理解就是,就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有首儿童诗叫做《其实有一百》,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说,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一百个儿童就有一百种思想,也就是说孩子本身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缺乏时间与空间的配合,也就是所谓的空白点。在这里,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节讲述活动中,以“白雪公主”这个形象为中心,当教师说出“白雪公主”这个词,孩子的脑海中可能有吃苹果的白雪公主,跳舞的白雪公主,唱歌的白雪公主。由此可见,在绘画教学活动中,不要出示整幅范画的必要性,那样才能给幼儿留点空白,让幼儿尽情想象。相反,如果我们在讲述活动时,出示一幅白雪公主躺在床上的图片,那么孩子们就只有既定的形象,而不会去扩展性的思考了。其二,高原现象,即迈好眼前的一小步。一开始,我对这个观点有误解。我以为这是对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讲述,读完这个观点的解释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我们平时所谓的“瓶颈期”。高原现象并不是达到了一个人的能力极限,而是攻克一个难点的过程。如何培养幼儿面对困难,不退缩,不畏惧的勇气,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难点。我在实习期时,读过一本绘本,名字叫《我想有颗星星》。这本绘本通过主人公追寻星星实现梦想的故事,让幼儿明白遇到困难不该去回避,而应该勇敢面对。其实幼儿教育,不该是灌输式的,逼迫式的,而应该在了解幼儿此时此刻真正的需要,从而进行活动的开展。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关键词:心理效应;教育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50-02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应恰当运用心理效应杠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利用“首因效应”树立良好形象。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认识某一对象时,首先得到的信息能在感知者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又名“第一印象”。教师要尽量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如,教师准备好与学生第一次见面,充满着对学生的关心与期待;上好第一堂课,表现出丰富的学识与新颖的技巧,让学生陶醉产生浓厚兴趣等。
二,偶用“近因效应”优化教育教学。近因效应指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一贯看法。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最近留下的印象难以忘怀。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后切记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既认识到错误又能产生动力,避免出现意义障碍;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小结,让学生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三,巧用“南风效应”走进学生心灵。法国作家拉封丹寓言描述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抵御北风侵袭便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因觉得暖和便脱掉大衣。南风这种顺应人的内心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的现象叫“南风效应”。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要讲究方法,如果采用专制型“北风”式教育方式会使学生恐惧封闭,将“大衣裹得更紧”;如果采用民主型“南风”式教育方式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学生就会“脱去大衣”,使教育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借用“鲇鱼效应”增强竞争意识。某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很快死亡。后来渔民把一条鲇鱼放在水池里,由于鲇鱼环境陌生四处游动,整个池里的鱼发现“异类”也紧张快速游动寿命得以延长。这就是“鲇鱼效应”。同一个班,学生处于相同的学习环境容易出现不思进取、缺乏竞争意识的风气。教师偶尔可在一个班表扬其他班同学(引进鲇鱼)进步快,让本班学生产生危机感激励其奋发上进。
五,运用“门槛效应”帮助树立自信。所谓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困生制定学习目标,再将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学生实现第一级目标后就通过一个门槛,在老师的赏识指导下,渐渐提高目标层次,主动完成高级目标,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六,善用“共生效应”形成良好氛围。自然界中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共同生长则根深叶茂。这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让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让学困生不断进步,优生更优秀,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七,活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发学生潜能。古希腊有位擅长雕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一次爱上了自己亲手雕刻的少女塑像,他的狂热最终使塑像变成了真人。这种期待着一种可能实现的强烈信心对方便会应答他的期望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学教育中,正确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满怀期望,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成长,教师的期待会在学生身上转化为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不断取得进步。
八,应用“反馈效应”及时进行反思。反馈效应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强化作用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中,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重视老师的评语,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提问、作业等途径提取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反思。
九,采用“霍桑效应”促进学习动力。美国芝加哥霍桑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极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对其进行“谈话试验”,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不久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这种让人们尽情地宣泄抱怨和意见,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现象称作“霍桑效应”或“宣泄效应”。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每节课,每门作业,每场考试,承受的心理压力非常大,这些压力会积聚成学生的不满和懈怠,为此教师应该采用“霍桑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负面情绪,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保持愉快心情主动学习。
十,妙用“蝴蝶效应”使教育事半功倍。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认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现象叫做“蝴蝶效应”。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利用蝴蝶效应,有意写点只言片语,或许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可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类似“龙卷风”般的效果。
十一,泛用“对比效应”增强实际效果。对比效应是指把相近或相关联的被感知事物同时呈现,形成对比感让学生有效感知。作为教师,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学中语言抑扬顿挫,语调起伏变化,重要内容用直观教具及彩色粉笔显示引起学生注意,突出教学效果。
十二,避免“超限效应”产生逆反心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仍没讲完,他不耐烦地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再过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演讲时他非常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泄气。此故事说明刺激过多、过强和时间过久,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耐烦或逆反。这种现象叫“超限效应”。因此,教师或家长对学生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坚持“犯一次错误只批评一次”的原则,如果非要再次批评,应换角度换方式;教师讲课也应努力避免“超限效应”发生,不该重复的问题不要过多重复,不然学生会厌恶学习,出现逆反心理。
十三,克服“晕轮效应”正确评价学生。现实社会中当我们看到他人某项品质特别好时,就会认为他还有其他好品质;反之看到他人某项品质特别坏时也会认为他还有其他坏品质,这种效应称之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教师有时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对学生认知上出现偏差,认为“一好百好”或“一差百差”。教师要克服“晕轮效应”的不良影响,辨证对待学生优缺点,客观评价学生。
十四,智用“狐狸博士效应”提高教学艺术。实践证明,教师的学识加上明星式的表演更能增强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心理效应称为“狐狸博士效应”。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又要重视表演才能,努力像明星那样富有表演力,提高教学语言的表达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精美的板书设计,展示个性魅力,寓教于乐,吸引学生,将学生带入美的境界享受无限乐趣。
总之,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还有很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利用其积极因素,避免其消极因素,从而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儒德,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3.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三则】推荐阅读:
肖临骏:浅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09-21
性心理知识教育05-30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10-29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11-08
官兵心理健康教育11-16
教育心理笔记自己整理11-27
春季心理健康教育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