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2025-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共8篇)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篇1

摘要: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的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 城镇 养老保险制度 保险基金 人口老龄化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对养老保险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经历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个过程。经过近30 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总人口的70%多是农村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人,人口老龄化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矛盾。而农村和城镇又采取不同的养老制度,这又使矛盾更加复杂化。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城镇和乡村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方式,在城镇,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实施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家庭养老。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 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2008 年末全国仅有3.3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缴费职工人数仅为0.1 亿人,占参保人数的5%。

2、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截至2008 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19 亿人(含0.5 亿退休金领取者)。农民工参保人数0.24 亿,农村参保人数0.56 亿(含0.05 亿养老金领取者),减去养老金领取者,全国参保人口合计2.44 亿。按2008 年末我国就业人口7.7 亿人计算,其覆盖率仅为32%,68%的就业人口裸露在社保制度之外。显示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3、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实行现收现付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退休人口比重逐年增加,现收现付制必然面临入不敷出的巨大支付风险。因此,我国养老保险体制自1993 年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轨。转轨中的一个困难是在实施基金积累前已退休的老职工(“老人”),以及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中人”),在过去的工作年限里没有直接为自己进行养老金积累。制度转轨后这批“老人”和“中人”过去的养老金积累,事实上就形成了国家对他们数以万亿计的“隐形债务”。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大多数由企业负担的,以至于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好而出现拒缴和拖欠的现象。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所的报告称:从养老保险的长期运行情景分析,这项基金缺口会越来越大。世界银行2005 年公布一份关于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指出,包括4000 多万已退休人员在内,我国2004 年末的参保人数只有1.6 亿多人,仅占城镇人口的30%左右,不及劳动力人口的15%,覆盖率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让人担忧的是,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仅2001 年到2075 年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 万亿元。

4、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制度带来了挑战

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短期财政压力导致的养老金改革虽然并不是由于人口老龄化或与之相关的人口赡养率恶化的结果,但长期财务压力确实与人口老龄化有关,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改革养老金制度成为许多国家的现实选择。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是中国养老金制度面临的长期问题。1997 年中国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也就是部分积累制。虽然公共养老金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的必要性一直受到置疑,但在制度转轨已经进行到今天,再回到现收现付制似乎并不现实。因此,考虑到中国已经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有必要立足于现有的制度设计,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当前制度的具体影响。特别是2005 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同时,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账户规模和养老金月标准都有所变化。此后,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已经不再是20%,整个制度的目标替代率也略有提高中国近年来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本文的测算表明,在整个测算期内,人口老龄化一直要求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率保持上升,确实会对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中国经济未来长期保持较快增长(从而保证一定的工资增长率),同时考虑到当前养老保险覆盖面较低,未来还有较大提高余地等因素,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人口老龄化对缴费率升高的要求将会被综合缴费率之比的变化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的实际下降所化解。因此,如果考虑到一些参数变化(或调整)的可能性,目前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测算期内是一个财务盈余的制度,这种盈余状况不仅使该制度在测算期内具备了较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而且将为中国2050 年以后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很

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当前的制度设计提供一定的条件。

二、解决的对策

1、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城镇从业人员主要是靠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进行养老保障。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目标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贫困老人。同时,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均是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发展社区养老。随着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将有差别的养老模式统一向城乡一体化的模式转变。

2、“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60%,同时完成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王岐山说,“十一五”期间要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除了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最低缴费标准,还要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同时完成公费医疗制度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逐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全市统筹过渡。另外,还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进程。

3、虽然,目前养老保险金收不抵支的情况尚不严重,还未完全“病 入膏肓”,但危机近在咫尺,由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较大,而且呈现迅速扩大趋势,已有的一点积累将很快告罄,全国性的养老金支付危机将接踵而来。若这种局面真的出现,将会是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地震”。因此,现在紧急采取相应对策已迫在眉睫,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官员领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认真研究现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标本合治的方法,抵御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收不抵支的危机出现,制止该基金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要阻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局面出现,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就必须要做到“开源”和“截流”,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见效。

实行更高层次的统筹,是一种解决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有效手段。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的危机时,在更大统筹范围内给予基金一定的转移支付,以破解危机,实现社会共济和社会互济功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养老保险的优越性,确保社会稳定,保障离退休人员生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并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注入新的活力。

4、解决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挑战可以考虑在未来适当降低缴费率。尽管我们要偿还转轨成本,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以20%的缴费率而只提供35%的替代率仍然显得缴费率过高①。同时,高缴费率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根据测算,在工资增长率按照方案

二、逐渐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至2050年达到80%、提高退休年龄②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缴费率,标准是以使2016 年以后资金余额大于零的缴费率下降幅度为下限,以使期末累计资金余额大于零的缴费率下降幅度为上限,在养老金指数化水平维持在60%的情况下,可以从2016 年开始降低缴费率2~4 个百分点①。

其次,也可以考虑给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由于当前的低覆盖率和制度要求领取基础养老金者的缴费年限必须达到15 年,有大批老年人在未来将无法领到养老金,因此在制度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为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发放部分基础养老金。采用与降低缴费率相同的假设,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使2016 年以后资金余额大于零为下限,以期末累计资金余额大于零为上限。根据测算,养老金指数化水平维持在60%时,可以从2016 年开始为城镇无保障老年人提供平均工资替代率为5%~11%的养老金待遇。当然,无论是降低缴费率还是给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都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

养老保险肩负稳定社会和保障生活的双重职能,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和核心任务。中国当前实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基本上是符合现实国情的。由于改革方案很难尽善尽美,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认真解决好养老保险体制中现存的问题,才能确保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1]林宝《人口老龄化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10 年第1 期

[2]赵艳《老保险制度改革存在问题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第2期

[3] 张帅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及完善措施》行政与法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篇2

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所覆盖的对象是没有得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城乡居民, 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生活来源没有可靠制度保障的城乡老年居民。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可以解除居民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 有效保证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减轻子女的负担, 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012年5月7日,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召开全国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盖工作动员视频会议, 宣布从20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 计划年底前完成。

随着新农保和城居保的推广, 我国各级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术界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归纳, 将我国理论工作者关于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的观点整理为如下部分。

2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与必然性

2.1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

曹信邦 (2006) 提出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是指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统一。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的目标是打破城乡二元保障分割体系, 让所有的人, 无论是居住在城镇还是居住在农村, 都能够覆盖在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范围内, 享有养老社会保险的权利, 享有现代社会文明的成果,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需要说明的是,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并不是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完全等同, 把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完全等同的观点不利于城乡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劳动者收入的计量方式、城乡居民生活指数等有区别,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缴费方式、待遇水平等也有差异。

牛桂敏 (2010) 认为,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凡年满16周岁以上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 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打破以往城镇、农村居民各自参加养老保险的二元障碍, 即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 无论户籍在城镇还是农村, 都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 缴费、待遇等城乡标准相同, 从而在保险制度上没有遗漏人群, 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2.2 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然性

许多研究表明, 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即具有必然性。现有文献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没有异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熊思远 (2003) 认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的是城镇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一制度导致了城镇保障过足、农村保障不足。改革开放后, 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城乡结构关系、社会价值观念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要求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的现代法治原则, 这些都对我国现行的以城镇偏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 扭转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城镇偏向,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就成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顺应改革发展潮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他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 同时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时代需要。

刘昌同 (2008) 提出必须尽快实行模式基本一致、养老保险待遇可以合理衔接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使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统一协调的政策下健康发展, 以适应社会各类人员在市场经济中合理流动, 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刘军伟 (2011) 也提出统筹发展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理论界多数学者认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童广印、薛兴利 (2009) 指出现在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制度条件以及政策条件。武建新 (2009) 认为, 构建城乡一体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在于:一是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健增长;二是北京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可行性参考;三是我国目前的土地政策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四是农村养老观念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农民则希望自身养老,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些内在和外在条件已经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3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障碍分析

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亟需建立, 虽然有其实施的可行性, 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障碍, 对此,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曹信邦 (2006) 提出了体制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人口性因素、公民权体系缺乏、农民利益表达权缺位以及技术性因素等阻碍中国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的阻碍性因素。具体是制度和保障水平不同导致的体制障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过大以及城乡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不同导致的经济障碍;城乡人口比例的不合理, 导致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 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下降, 制约城乡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需要建立在统一的公民权基础之上;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还相当严重, 漠视和侵犯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农民利益表达权缺失阻碍中国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技术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还没有建立投保人的全国统一的养老账户, 二是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网络技术来确保对参保农民的准确的信息采集、账户的及时转移。牛桂敏 (2010) 还提出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方式不同, 城乡基本养老社会化程度和保障水平差距大,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社会互济功能差异大等障碍。因此, 在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时, 应充分考虑上述障碍性因素, 确保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

4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路径

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必须经过一定路径才能达成。许多学者都提出分阶段分目标完成的策略, 其中刘军伟 (2011) 提出“先城市、后农村、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分三步完成:第一步, 在农村, 要力争实现国务院在《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标;第二步, 从2021年到2040年, 抓紧实现“二元养老保险模式”向“一元养老保险模式”的过渡。政府应当在“制度统一, 待遇有别”原则指导下, 逐步统一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养老金管理与运营机构、养老金缴费及支付标准、基金投资方式等, 扫除阻碍城乡养老保险统一的制度性因素, 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机制;从2050年起往后为“城乡一元化养老保险模式”的形成期。实现“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向“一元养老保险制度”转换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政府应当在这一阶段将城乡两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为城乡一元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戴卫东 (2010) 也是提出三步走, 过程基本一致, 只是时间上比刘军伟提前许多:第一步 (2010~2012年) 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生活费代发政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农村五保户制度一起构成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步 (2013~2020年) , 到2020年前, 也就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制度定型之际, 推动以“一个制度, 多档次缴费”为特征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步 (2021~2035年) ,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35年前后, 与全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步调基本一致。

还有学者提出通过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进行过渡的方式。卢海元 (2008) 提出, 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主张通过为农民工建立个人账户制度, 优先解决他们的养老需求, 来辐射和带动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进而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发展。

岳宗福 (2009) 提出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不同主体参保的路径选择。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养老保险体系应是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 这部分劳动者只要激励性政策措施到位, 他们应该都会积极参保, 但必须明确一旦自愿选择参保就不能随便退出, 且养老保险部分缴费不足15年只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 到退休年龄后可以一次性取出。农民加入养老保险体系也应遵循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 具体的参保路径可以参照灵活就业人员的办法。失地农民应该由当地政府责成原征用土地者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一次性为每个失地农民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用, 如果原征用土地者难以确定, 就应由当地政府负责为失地农民补缴这笔费用。进城务工人员有土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又可以划分为愿意放弃土地的和不愿意放弃土地的两种情况。不愿意放弃土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像农民一样自愿选择是否加入养老保险体系;愿意放弃土地的, 必须像城镇职工一样强制性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资金来源可以采取“以土地换保障”的办法解决, 即一方面可以由接管其土地的单位或其他农户为其缴纳一部分 (也可以由接管其土地的单位或其他农户按合同每年给付一定的金钱, 由其自己缴纳) , 缴费标准应当与城镇职工一样。

5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首先, 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系统, 必须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刘同昌 (2008) 认为只有把社会养老保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明确养老保险的内容和标准并统一养老保险形式, 才能使社会养老保险活动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第二, 根据保险学的“大数法则”原理, 覆盖面的扩大应该基本上可以弥补由于缴费比例降低带来的资金不足问题。岳宗福 (2009) 提出新的制度设计应采取“大个人账户与小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具体而言, 就是每个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规模统一设定为个人缴费工资的24%, 每个劳动者养老保险账户的结构统一设定为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全国统筹账户和养老金地方统筹账户三大模块。每个模块的规模统一设定为:个人账户为个人缴费工资的16% (个人负担一半, 单位负担一半) 、全国统筹账户为3% (全部由单位负担) 、地方统筹账户为5% (全部由单位负担) 。

第三, 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武建新 (2009) 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 打破居民的身份限制, 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目前制约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城乡分割的居民身份, 这种状态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限制的农民工的享受养老保障权利。因此, 应当打破这种分割的居民身份, 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 实施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岳宗福 (2009) 也提出新的制度应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一卡通”。即每个劳动者, 不论农民、市民还是进城务工人员, 都要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号码相关联的社保号码, 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同等重要的社保卡。

最后, 吴利明 (2011) 等提出要建立包括基础性养老保险、转移性保障和补充性保障在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养老保险运行模式。

6 小结与简评

过去二元分割的城乡治理体制使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和城市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养老保险制度必然会迈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代表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待遇完全等同, 而是让城市居民与农民的养老保险是设定在同一个制度内, 能让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而不再受到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

现阶段的文献除了在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上达成共识以外, 关于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建立的可行性、新农保未来制度设计等均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 为了应对“白发浪潮”的到来、克服城乡分割管理的弊病、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 迫切需要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来保障城乡老年居民的生活。关于新农保建立的可行性, 学者观点分成两派, 部分学者认为, 我国经济状况目前并不允许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与之相反, 多数学者通过测算认定,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允许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政治环境已经成熟。

综上所述, 对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障碍以及制度设计, 定性研究较多, 定量研究少, 这难免观点的片面化, 并不能设计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于我国广大的城乡居民。我国政府工作者与学者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以尽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保障居民权益, 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曹信邦,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障碍性因素分析[J].理论探讨, 2006 (5) .

[2]牛桂敏, 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天津大学学报, 2010 (1) .

[3]熊思远, 关于在我国建立城乡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学术探索, 2003 (1) .

[4]刘同昌, 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再等[J].中国改革, 2008 (4) .

[5]刘军伟, 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的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1 (5) .

[6]童广印、薛兴利,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路径与战略布置[J].特区经济, 2009 (1) .

[7]武建新, 我国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消费导刊, 2009.

[8]戴卫东,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4) .

[9]卢海元, 农民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账户养老金[J].中国社会保障, 2008 (6) .

[10]岳宗福, 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 (6) .

农业保险文献综述和研究动态 篇3

摘要: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5个方面研究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中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农业保险需求不足影响因素、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其中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是研究的新趋势,特别是巨灾风险证券化中的衍生品创新是焦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注重宏观国家层面,针对某一省份的研究较少,由于各省区域特征不同,广东省农业保险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有较大空间。

关键词:农业保险;再保险;财政补贴;保险证券化;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6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民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薄弱,使得许多农户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发展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4年到2014年连续11年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内容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国内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农业保险。

1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农业保险中存在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并认为这是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Skees&Reed,1986;Knight&Coble,1999;Shaik、Atwood,2002;林红,2011;陈进宏等,2013;等等)对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分析,分为以下2个步骤。

1.1分析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存在的原因

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存在的原因,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保险标的特殊性;二是农户认识误区和侥幸心理;三是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四是农户收入偏低,特别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农户的收入不稳定(柏士林,2010;庹国柱,2012;温燕,2013;等等)。

1.2如何规避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研究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规避机制,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Halcrow(1949)提出区域产量保险法,降低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即对一个区域的产量进行保险,比如一个县,设定一个保障水平如全县过去5年平均产量的90%,如果收获时这个县实际平均产量低于90%,则到对全县农户进行赔偿。Gardner & Kramer(1986)、Goodwin&Smith(1995)认为3种方法可以规避:一是签订多年保险合同,便于精算损失率;二是提高免赔率或者规定更高的免赔额;三是对农户监督。Holly H.Wang(2011)则呼吁政府合理的设定保险品种和保险价格,便于消除逆向选择问题。

2关于政府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研究

国外对农业保险补贴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贴模式和补贴比例。YamauChi(1986)分析日本的补贴方式。日本政府对保费进行补贴以外,也对经营农业保险的经营公司管理费用进行补贴。在补贴标准上,保费补贴根据费率的变化而变化,保险费率越高,补贴越高。SkeeS,Hazell&Miranda(1999)提出,政府的农作物保险补贴和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比例要适度。要加强“可保风险”风险的补贴比例。Keith Jeollins&Glauber Jw(2002)研究美国的农业保险补贴模式发现政府对巨灾风险实行全额补贴。还承担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的全部费用,并由FCIC对私营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进行补贴。

国内学界对农业保险补贴研究主要围绕2个方面展开:补贴方式、补贴的福利效应。

在研究政府的补贴方式方面,段学慧(2011)、刘宁(2013)认为,目前政府实行的“层层补贴+倒补联动”机制会制约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某些县出于私人利益考虑,不会大力推广农业保险覆盖面,因为保险覆盖面越大,意味着本级政府所承担的保费补贴数额就越大。张祖荣(2013)认为我国财政补贴应由目前的单一保费补贴方式,转变为实行地区差异化和险种差异化保费补贴、分险种提供管理费用补贴和适度提供再保险补贴相结合的补贴方式。罗向明(2012)提出应根据地区经济实力情况进行财政补贴分类。

第二是补贴的福利效应分析。孙香玉、钟甫宁(2008)利用开放的二分选择式条件估价法分析新疆棉花保险、黑龙江玉米保险、江苏水稻、小麦中政府补贴福利值,提出政府的财政资源有限,要适当选择地区和品种才可以极大化补贴的福利效果。胡炳志等(2009)将消费者剩余和外部性结合起来构建了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模型,探讨了最优补贴边界的决定标准,提出应以再保险补贴为核心,即采取事后虚置补贴的办法。

3关于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研究

国内部分学者倾向于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按照分析方法,目前主要分为理论分析法和实证计量分析法。

3.1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原因一用理论分析法

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基本上一致。总结包含六个方面:一是农业保险保费较高,对农户来说是一笔大的支出;二是农户对保险的认知少,侥幸心理重,宣传不到位,从而使农民的农业保险需求下降;三是几千年的发展使得农户形成风险接受者,预灾防灾意识薄弱;四是种植面积、预期面临风险、风险管理项目等;五是免赔率较高,受灾后获得的保险赔偿较低,购买保险动力不足;六是理赔程序繁琐(皮立波、李军,2003;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2006;曾玉珍、穆月英,2009;等等)。

3.2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影响因素一用计量实证分析法

最近2年,越来越多学者倾向于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这也将是研究的新趋势。

张欣(2013)运用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流动性约束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融资环境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周稳海等(2013)选取2001—2009各指标的时间序列作为样本值回归得出:政策是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农民收入对农业保险的正向作用要以政策支持为前提。张遵东(2013)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运用数据回归得出:上年度农业保险赔付率,政府农林水利支出对保费收入是负相关关系,而政府的补贴政策、自然灾害成灾率、农业增加值对农业保费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冯文丽等(2014)基于Tobit模型对我国农业保险的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作物播种面积越大农业保险覆盖率越低,保费补贴越大、农户人均纯收入越高,综合赔付率越高、承保利润率越大农业保险覆盖率越高。

4探索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探索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一直是国内学者们的一个研究焦点,特别是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完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更激发了这方面的研究热情。目前这方面的文献主要分为研究国外的经营模式和探索国内经营模式两种。

4.1分析国外的经营模式

MarkWenner(2005)研究比较了拉美发展中国家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农业保险经营状况,提出政府应当在农业保险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Raju(2008)指出南亚各国农业保险普及程度较低,应当探索好的农业经营模式,从制度层面规范该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并积极推动。田野等(2005)认为法国的农业互助呈“金字塔”型经营模式比较值得借鉴。黄博琛(2013)认为日本农业保险实行“三级式”的经营模式比较好。即共济组合经营原保险、共济组合联合会提供一级再保险、再保险特别会计处提供二级再保险。三级之外,日本还另设为共济组合联合会提供贷款的机构——农业共济基金,激发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

4.2国内经营模式主张

国内学者探索国内经营模式,观点基本一致,具有代表的是:

胡秋明(2004)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发展需要的。庹国柱(2005)建议有四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即:(1)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模式,(2)政府支持下的合作互助经营模式,具有农垦系统背景的地区可考虑选择,(3)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模式,(4)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对广大的在农村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比较适合。

5这一领域研究的新焦点——巨灾风险转移机制研究

实践表明,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很大,经常会遇到巨灾,如旱灾、台风,一次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百亿计,普通保险公司很难承受。如John Duncan和Rob-ert J.Myers(2000)认为巨灾风险极大的提高了农业保险保费,在农险保费高到生产农产品无法获取利润时农户会退出农业保险市场。

5.1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

再保险制度被认为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John Duncan和Robert Myers(2000)指出,巨灾风险大大影响保险公司的收入,农民的保障覆盖水平也会降低,再保险可以有效地促进保险市场的均衡,特别是对于再保险进行补贴时。Duncan(2000)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再保险补贴对农业保险市场均衡的影响,得出结论:提高再保险的补贴力度,会使原本不均衡的保险市场趋向于均衡。

5.2成立巨灾专项基金

建立巨灾专项基金被认为是可行性选择。胡秋明(2004)提出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补偿,将是维系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费友海(2005)提出农业保险基金应由税务、财政部门负责征缴和管理,供全国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使用。

目前的学者的研究已经眼延伸到基金的增值方式。如胡元聪等(2014)提出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库,农业保险机构可以把自身所拥有的资金用于投资那些风险较小、收益稳定的项目,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5.3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

巨灾风险证券化是指运用各种金融创新工具及其组合通过资本市场来处理巨灾风险。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理论最早是由Gardener.RobertGoshay和Rchard Sando开1973年共同撰写的《构建再保险期货市场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率先提出的。1992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率先研究并开发出巨灾保险期货产品,1993年推出巨灾保险期货买权价差交易,开启了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的先河。

对农业巨灾保险产品和衍生品创新是目前研究的新趋势和新热点。David Rode和Baruch Fischhoff(2000);J.David Cummins,Philippe Trainar(2009)通过介绍不同风险证券化产品,对巨灾风险证券化进程进行模拟,提出巨灾风险证券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袁幕琴(2013)提出应对巨灾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巨灾风险证券化。利用资本市场庞大的资金,所以能极大地提高承担巨灾风险所能获得的资金量。今后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会更加的深入与具体,也将会探索更多的金融衍生品。

6总结

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保险5个方面的研究,多是理论的分析,用数据实证分析的文献比较少,对于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虽然开始尝试进行计量实证研究,考虑因素不够周全,如保险公司服务水平、农保宣传力度及农业保险险种也会影响农保需求,目前还没有人做计量时考虑进去,这些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篇4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实现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摆在我国社会发展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国内外关于养老服务业的相关研究入手,梳理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的研究进展和现状,找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文献综述

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94亿,随着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预计2020年将达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摆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面前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个系统了解,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养老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国外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对养老服务业的研究主要从养老服务的内容、供给和需求、相关政策、养老服务业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并取得重大进展。

(一)对养老服务内容的研究。Ronald J和Jacqueline L(2005)从养老服务的内容入手,认为养老服务应当包括上门服务和社区服务。上门服务主要有送饭、做饭、家政服务、医疗护理以及情感服务等,社区服务主要是老年人日间照护、托管等服务。

(二)对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研究。Davey和Patsios(1999)对比分析英国和美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及老年人满意度,认为社区服务不能完全取代家庭的功能,家庭、社区应加强协作。Meinow,K?reholt等(2005)认为在资源许可范围内,城镇养老服务的供给数量主要受老年人需求的影响,宏观上受政策、经济及人力资源的限制。Mutchier和Burr(1991)发现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收入、资源等影响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安排。

(三)养老服务政策研究。Komisar和Niefeld(2000)从美国的相关政策入手,认为政府对于长期护理的关注不够,需建立平衡机构来平衡长期护理和卫生保健,集成服务,从而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并强调需要完善融资机制,从而促进老年人长期护理的发展。Trydeg?rd G.-B.和Thorslund M(2001)分析了瑞典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政策变化,指出政府政策对于发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作用,对于提供一份公平的养老服务,政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养老服务实践研究和产业研究。Peil(1991)提出通过养老服务产业化解决养老服务的问题。Barnhart和Penaloza(2012)认为养老服务业应面向特定老年群体,态捕捉老年群体的消费特征。Rose Gilroy(2005)指出,美国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全面覆盖各种需求的老人,已建成较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模式。Chikako Usui(2011)指出,日本社会发展了医疗护理业、养老居住业、老年旅游业等养老服务产业。Halvorsrud,L.&Kalfoss,M.(2007)指出,英国的社区服务体系由地方政府组织管理,集居住、商业服务、休闲度假为一体,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功能区。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养老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养老服务业供求和发展趋势方面。

(一)对养老服务的研究。王宁(2011)发现,社区中老年人需求最多的养老服务是日常生活照料,需求最迫切的是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活动也很重要。社会通过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对养老服务业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种:传统观念认为养老服务产业强调以政府投入为主,为老年人建立各种设施和体系,如养老院、老年大学等;台恩普(2009)认为养老服务产业具有服务性、盈利性特点的市场发展模式,以满足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陈叔红(2007)等认为养老服务产业以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相关养老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活动,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设施和产品的新型产业。刘美清(2012)认为养老服务业是老龄产业的核心,应当优先发展。

(二)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耿香玲、冯磊(2009)认为,针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服务不到位,子女关心照顾不够;吴琼辉(2011)发现农村养老服务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肖伟军、苏芳(2010)指出,农村老龄化问题严峻,医疗、养老保障体系跟不上,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劳动人口减少,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三)养老服务业供求方面的研究。潘海生、何一枫(2009)提出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需求量大,供给严重不足,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杨怀(2012)从供给角度认为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服务业,深化养老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招商引资,利用国内外资金投资发展养老服务业。向甜(2012)从市场消费角度讨论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阐述了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产业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徐智垠(2010)认为我国庞大的老年群体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养老服务业是一个潜在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的“朝阳产业”。

(四)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曹建芳(2007)认为我国应建立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养老机构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李骏(2007)认为民间组织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吴诺(2012)提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信息化系统。耿亚男、宋言奇(2011)探讨建立一个中心多个站点的养老服务供应方式,以实现城镇养老服务的全覆盖。南宁市发展中新课题组(2011)提出将老年消费群体按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养老,打造“医养合一”。朱勇(2015)提出我国智能化养老的概念定位,论述了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的六大智能化系统: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社区管理智能化系统、健康管理智能化系统、照护服务智能化系统、生活服务智能化系统、文化服务智能化系统。

三、文献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梳理发现,各国均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围绕养老服务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研究者对养老服务业的概念界定和定性问题上未达成共识;其次,对养老服务业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专门的、具体的、系统的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研究还相当缺乏,与实际情况相比,现有的研究仍显得十分匮乏。尤其是国内,对养老服务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西方发达国家在养老服务业的实践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再次,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市场条件的分析不够深入,缺乏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具体研究,也没有具体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这三方面的问题有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完善。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Michelle Barnhart,Lisa Penaloza.Who Are You Calling Old? Negotiating Old Age Identity in the Elderly Consumption Ensemble[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2(4): 1133-1153

博弈论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篇5

1、虞斐.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原因[J].时代金融(上旬).2010(11):43-45.(6篇参考文献)

陈文斌,钱苹一.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影响因素研究---采自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证据.中国会计评论2007.3(2):343-354.曾芒,叶红雨.我国A股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实证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1(4):11-14.朱武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决策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8,4月号:49-53.2、黄晓磊.IPO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09(6):22-24.(5篇参考文献)

黄玉启.IPO抑价理论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06(3):196-203.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金融研究.2006(8):1-12.3、谢宏标,李家伟.博弈论在IPO市场上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4):128-130.(4篇参考文献)

刘江会.我国承销商声誉与IPO定价偏低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04):47-50.陈海明,李冬.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假说的实证研究.华南金融研究.2003(05):33-46.4、李喆.基于行为金融的IPO抑价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57页(21篇参考文献)

刘煜辉,熊鹏.股权分置、政府管制与中国IPO抑价.经济研究.2005(5):55-59.5、王鸿.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J].现代商业.2008(35):85-87.(5篇参考文献)邦雪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治理.企业技术开发.2005(10):99-102.6、周静.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博弈分析.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12.59页.(69篇参考文献)李广存,陈海明.中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商业研究.2004(16):35-39.

顾昱,郑淑华,刘嘉炜.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2):52-56.

张新杨.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动态分析.商业时代.2008(26):22-26.

崔涛,李昆,武婷婷.中小板块与主板IPO抑价度和短期走势比较.现代商业.2008(4):49-53.

7、江永众.我国A股市场IPO长期收益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11.73页(45篇参考文献)宋逢明,梁洪昀.发行市盈率放开后的A股市场初始回报率研究.金融研究.2001(2):94-100.刘力,李文德.中国股票市场股票首次发行长期绩效研究.经济科学.2003(6):33-44.8、罗曦.IPO抑价----一个行为金融学视角.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11.67页.(41篇参考文献)

9、李攀艺, 蒲勇健.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软科学.2007.21(2):138-141.(18篇参考文献)

10、贺薇.我国IPO定价机制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11.01.67页.(20篇参考文献)

于栋.股票1PO理论研究新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4):36-41.11、黄春铃.证券监管和承销商声誉:基于中国IPO市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03.155页.(157篇参考文献)

谢建国,唐建平.中国股票上市发行监管制度变迁.世界经济.2005(2):45-49.12、徐宝林.赴美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的博弈论模型研究[J].特区经济.2006(4):62-64.(4篇参考文献)

13、毛立军.我国新股发行机制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12.01.137页.(86篇参考文献)

毛立军,李一智.我国IP0定价、抑价及长期表现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75-380.毛立军,李一智.新股公开发行定价方式的探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31-336.14、沈志军.对我国IPO机制的博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5):42-44.6篇参考文献)

韩德忠,陈静.中国IPO定价偏低的实证研究.统计研.2001(4):29-35.区域经济学 究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篇6

浅析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 的影响

姓名:关雪飞 学号:124981063 专业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摘要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国内企业众多,但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影响的一种体现,对企业管理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它影响着企业绩效管理的制定,员工情绪以及员工工作态度的考量。本文通过简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影响来阐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告知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成长的基础。关键字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管理者 1 企业文化及其研究 1.1概念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

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这样写到:“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Edgar.H.Schein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给定的组织在其应对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发现和发展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正确地认识、思考和感觉上述问题的基本假定”。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企业文化再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的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

汪凤桂(2009)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王德胜、辛杰(2009)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契合度。陈光(2010)《陈光.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3 企业文化对绩效影响的研究

朱瑜等人(2007)以19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官僚型文化对结构资本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正面影响,而关系资本仅受到支持型文化影响。

Niki Hynes(2009)用新的复杂关系建模方法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这种复杂的生化模型作为管理结构建模的替代方法,可将其纳入到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中。

刘志雄、张其仔(2009)从公司层面、员工层面、社会层面界定文化强度,发现企业文化对公司盈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与文化弱势企业相比,文化强势企业通常拥有较高资产回报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指标与公司盈利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朱兵等人(2010)选择江苏、安徽、浙江三省182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也不通过利用式学习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支持型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同时还通过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组织学习包含的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直接影响。4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梅强,孙旭雅(2010)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提出了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相应对策,即:(1)从观念上提高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2)从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3)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闫庆收,孙福田(2010)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引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作用、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及对职工凝聚激励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与开发、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留人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靠企业文化来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企业文化在我国引起关注和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较早出现在《管理世界》权威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织文化”的译文(Wilkins&Ochi)揭开了企业文化在我国研究的新乐章。它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及其关系,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传统和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十分有助于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陈正南、黄文宏的《成功企业之企业文化类型》,刊载在“中国文化与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徐联恩、赖国茂的《企业文化属性与企业绩效———权变观点》、占德干、张炳林的《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刊载在“管理世界”等等。

陈春花的《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占德干、张炳林采用《中国价值倾向调查表》进行了关于中国企业文化构建的一项实证性研究,发现这些变量的综合作用对企业文化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

李琪在《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中指出,中西人士对Msnagment一词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中国人来说重在“掌管”;而对西方人来说重在“授权”,因此,在权力距离、思维方式、沟通习惯、法制观念、企业组织与员工关系、领导方式上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林娜的《中日美三国企业管理差异的社会文化渊源》在管理思想、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管理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差异分析,重点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对群体和个体、人际关系、物质利益的不同看法以及不同的时间哲学。

胡晓清在《中国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1998)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这种独特的新式运转模式牵涉着一套独特文化和一种品格构造”,在文化上,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是自我实现,而我国的企业正是缺乏这种“自我实现,追求个人既定目标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缺乏主流文化,是一种过渡性文化,这种没有主流文化的过渡性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整个外部文化环境方面遇到较大的困扰。

王利平(2000年)在宏观意义上对中国管理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儒法互补、兼兵家权谋的管理文化,并对中国的“单位”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黎红雷(1999年)指出,适应“知识社会”管理的需要,取代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假设,必须确立“人是文化动物”的认识,并在管理历史、管理文化、管理精神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变化”为管理的前提,以“创新”为管理的动力,以“整体”为管理的模式,以“和谐”为管理的形态,从而推进人类管理的进步。

仲伟周等(2000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化的企业人格体现,是整个社会文化在企业中的影像,企业文化建设正是运用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办法,在企业内产生一种最为完全的激励和认同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手段的补充和替代,是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最好途径。因为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等是一种全体员工可以共同拥有的非排他的公共产品,这种激励可以遍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而不需要太高的成本,这就是企业文化最深刻的经济学底蕴”。6 总结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篇7

关键词:以房养老,养老保障,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国外以房养老的发展及研究

“以房养老”起源于荷兰, 成熟于美国, 是指已经拥有住房的老年人将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相应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房产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后, 将其房屋的价值, 分摊到预期寿命年限中去, 按年或月支付现金给借款人, 一直延续到借款人去世, 在美国最先被称为“反向抵押贷款”。美国在反住房抵押贷款开始的初期, 主要集中于个人对反住房抵押贷款产品需求研究。其中有Yung-Ping Chen教授的“住房年金计划”研究、由威廉斯康新州老人中心赞助并由Ken Scholen教授主持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调查。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美国开展住房发抵押贷款必要且可行。

在日本, 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在经济泡沫时期曾得到发展, 近年由于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 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Hisachi Ohgaki (2003) 研究了由于人生命的不同阶段对住房的不同需求, 可以经过住房转换实现家庭资源的优化配置, 分析了房产置换存在的障碍, 讨论了反住房抵押贷款和政府在房产置换中的作用。

加拿大“以房养老”模式主要表现为“倒按揭”, 但与美国不同的是, 加拿大的“倒按揭”贷款业务极具个性化。超过62岁的老人可将居住房屋抵押给银行, 贷款数额在1.5万到30万元之间, 只要你不搬家、不卖房, 房产主权不变, 可以一直住到享尽天年, 由后人处理房产时折还贷款, 老年人可以用这笔倒按揭贷到的钱给子女支付买房的首付、旅游、装修房屋等。

2 国内以房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相比国外, 国内学者对于“以房养老”养老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综观以房养老的已有研究, 该问题已日益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 国内学术界对以房养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 认识也日渐由感性走向理性, 并取得了一些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1 以房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除了传统的退休金制度、商业养老保险制度之外, “以房养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目前来讲, “以房养老”所需要的环境已经成熟。李宏畅认为以房养老实施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以房养老业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庞大的社会需求。 (2) 社会的老龄化推动“以房养老”要求迫切。 (3) 理财观念有所转变。同时, 处于中等经济状况的老年入是大部分主体, 这都为以房养老理念的运作夯实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2.2 以房养老障碍及风险研究

在对我国以房养老制度实施障碍分析中, 一些源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的障碍十分突出。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主要障碍包括:传统观念束缚、土地制度不完善、二手房市场发展滞后、权威的房地产市场数据的缺乏、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的中介机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对于以房养老的实施, 业内普遍担心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70年产权”问题, 当然70年产权问题需要早日解决, 但就眼下而言, 产权影响以房养老的担忧更多的停留在理论上, 事实上, 与银行对于70年产权顾虑相比, 老人愿不愿意以房养老更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3 以房养老实施对策研究

2.3.1 法律制度层面。

现阶段我国还未出台任何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实行此种模式, 会面临种种问题。在法律层面要完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相关立法, 出台专门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法律或法规对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开展及其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法律保障方面,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 明确申请以房养老的人员资格, 准确评估抵押房产价值, 合理计算分期发放贷款金额。宋旭男、李乐认为, “以房养老”牵涉到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如何保证这些行业和部门公平、公正地经营和管理, 对于当前法制不健全的事实现象是个极大的挑战。我国政府需要提高对反向抵押贷款的重视, 认识到其对中国机构的重要性, 从而加快完善相关制度的速度。

2.3.2 风险控制层面。

当前, 亟需建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倒按揭涉及多种社会机构, 面临的风险较大, 首先是金融部门面临制度约束, 其次是倒按揭精算难度大, 另外房地产市场自身存在严重缺陷, 最后由于老人寿命无法预期以及以房养老选择的多样化也会增加银行的风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未来社会的不确性也在迅速变大, 各种风险亦随之加大。因此, 通过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制度调整以及设计必要的风险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2.3.3 转变传统观念。

传统养老观念中的养儿防老观念还有待转变, 其也是阻碍以房养老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当前4+2+1式家庭结构的养老压力和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势在必行, 必须加强宣传、正确引导, 使民众意识到以房养老可以改善老人的经济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总结与研究建议

通过对我国以房养老研究的分析, 尽管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在中国的推行还存在着诸多阻力, 但在当前我国未富先老的背景下该模式的开展势在必行, 以房养老将“养老”与“住房”这两大热点民生问题结合起来, 不失为一种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问题的新思路。综观国内对于以房养老的研究, 尚存在一些不足, 学者们对我国以房养老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分析上, 具体实施措施的研究较少。并且我国的“以房养老”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没有形成理论研究体系, 这将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3.1 研究大多属于定性研究, 缺少定量研究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于以房养老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多数都是理论性的研究, 这主要是由于调研不足而造成第一手调研资料缺乏形成的, 如关于以房养老的现实需求特征, 以房养老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等方面, 现有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因此,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强化对以房养老制度的量化研究十分必要, 通过充分的调研了解现实需求特征等才能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加强对以房养老意义的实证研究, 分地区定量分析城乡居民对以房养老具有多大的现实需求倾向, 了解显著的影响因素

3.2 研究中存在着理论上的方向偏差

当前研究仅停留在以房养老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的分析上, 以及采取措施以促进模式的顺利实施方面, 偏向于积极意义上的研究。对于以房养老制度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研究不够深入, 比如, 该制度的实施会不会对传统文化形成冲击和破坏, 影响传统养老中家庭的作用, 会不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形成负面影响等。此外, 注重对建立以房养老制度的阻碍因素的研究而忽视对其有利条件的研究。日后的研究需要扩充研究中的理论方向, 应进一步加强对以房养老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的研究, 将有利于对制度执行后凸显的负面效应提前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和预警, 减轻负面效应的影响, 使制度操作更具可行性。

3.3 研究视角过于宏观

学者们对我国以房养老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分析上, 具体实施措施的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越过了一些基础性工作的开展调研及研究, 而直奔宏观大环境的设计与完善, 制定的解决方案还比较粗糙, 针对性不强, 难免使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对特定地区进行调研, 将研究视角从宏观环境的分析和设计转变为具体实际的调查研究, 根据各地区的现实情况发现现实问题, 研究解决对策。

3.4 缺少对以房养老实际需求特征的研究

当前研究主要对于以房养老实施必要性、障碍及风险因素和解决措施进行研究, 对于以房养老的真正需求群体缺少一定的调查研究。由于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 以房养老推广实施的需求量可能很有限, 其最大的消费群体可能是无子女老人和失独老人, 以及对子女赡养不抱希望的老人。因此, 对于以房养老的需求特征、需求群体及需求取向、需求数量等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李宏畅.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障碍分析[J].辽行政学院学报, 2012, 14 (12) :164-165.

[2]范英丽, 睢党臣.“以房养老"模式的运作基础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2 (3) :111-115.

[3]柴效武, 胡平.国反向抵押贷款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迪[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4) :55-60.

[4]陈鹏军.论个人自主性养老保障模式的创新—基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9 (2) :7-11.

[5]宋绪男, 李乐.浅析“以房养老”在我国的发展及运行中的政府作用[J].价值工程, 2009, 28 (10) :168.

巨额冲销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巨额冲销;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45-02

巨额冲销是盈余管理的一种类型,目前对于巨额冲销的研究比较活跃,国内外专家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下面就学者们对于巨额冲销的定义、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巨额冲销的定义

关于巨额冲销的定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著作尚未达成共识。黄世忠(2002)定义为:将本应在未来期间确认的成本和费用提前进行确认。吴水澎、刘斌、刘星(2004)提出凡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前或变更后的本年净利润为负,并采取了降低当期利润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且下一年净利润为正的公司,将其界定为巨额冲销公司。费振刚(2006)把巨额冲销又称为亏损最大化策略,即公司最大限度地多计损失、少计收入,以求在后续年度内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

二、巨额冲销的影响因素

对巨额冲销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

1国外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

在企业主要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的时期,企业的盈利往往也会产生大幅波动。Leop-old Bemstein(1970)提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会采取为未来的损失和可能发生的费用提取储备金的行为。Michael L.Moore(1973)在收集1966-1970年间发生了高管层变动的36家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基础上,运用卡方检验方法,得出了减少当期收入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与当期高管层变动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基本结论。再如Linda Elizabeth(1987)通过随机游走模型和选择模型方法研究了两者的相关性,他搜集了1970-1983年间发生了高管层变动的22家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并从中发现发生高管层变动的公司有在变更当年采取巨额冲销的趋势。此外,SusanPoureian(1992)提出了高管层变动的两种类型即正常与非正常的变动,并在收集1985-1988年间发生高管层变动的家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基础上,运用符号等级检验方法,得出了高管层变动与巨额冲销有显著相关的结论。

(2)公司治理结构

盈余管理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1996年Deehow、Beasely研究发现,易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查处的公司其治理结构往往很薄弱,很少设立审计委员会,通常只设立一个由总经理兼任的内部控制委员会。可见,一个治理结构比较薄弱的公司很有可能积极从事盈余管理。因此,如何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抑制盈余管理的有效约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3)企业的财务困境

上市公司因经济周期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或遭遇自然灾害而陷入经营困境时,通常会选择巨额冲销行为。一般认为,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会做出调增盈余的会计选择,但DeAngelo、斯基诺研究的结论是:管理人员的会计选择基本上反映了公司的财务困境,既没有试图粉饰公司业绩,也没有试图避免或推延违约事件和违约成本的发生。巴哥泰勒和迪切夫的研究发现,公司中存在避免报告盈余下降或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主要通过管理经营现金流量和营运资金的变动额来达到增加会计盈余的目的。

2国内的研究

如今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的契约可以简化为政权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契约,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巨额冲销的空间更大。我国关于巨额冲销影响因索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公司财务困境

陆建桥认为,亏损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存在巨额冲销行为。他收集了上交所上市的22家亏损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首先,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年份,采用非正常调减盈余的手段,使该年度的应计利润总额、应计利润变动额小于零和上年数。其次,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度,应计利润总额为正,应计利润变动额大于上一年,且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为正值。另外,亏损上市公司在扭亏为盈年度,其应计利润变动额大于零,其应计利润总额、应计利润变动额大于亏损年度。

(2)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首先,由于国有股权“一股独大”,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严重。其次。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有的企业甚至一人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造成了二者之间的监控关系失衡。再次,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存在过多的关联交易,便于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另外,监事会成员大多来自企业内部,迫于高层的压力,有时无法对经理人的不当行为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效果值得怀疑。吴雅辉(2007)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内部董事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外部董事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大,则盈余管理程度低。

(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巨额冲销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被认为存在巨额冲销现象,注册会计师就不应当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张永奎、刘峰(2008)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越厉害,越有可能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但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出现关系到上市公司切身利益的事项时,面对比较突出的盈余管理问题,仍然倾向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之外的审计报告。

三、巨额冲销的影响

张翠萍(2007)认为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为使自己获得的报酬总额达到最大,经理往往通过“巨额冲销”的方式来操纵利润。这是因为,一方面,可以掩盖公司的不佳经营业绩,维持公司良好形象,增加投资者信心;一方面,经理得不到报酬的年份也比较少,当年的“巨额冲销”在减少当年收益的同时,增加了以后年度的收益,可使经理获得的报酬总额达到最大。

但是“巨额冲销”有时还会产生相反的影响:经理经常把“收益平滑”与“巨额冲销”联合使用,试图使企业当年收益接近上一年或过去几年的平均值,无形中增大了其与下一年收益的距离,这会造成企业未来收益易变性的增加。另外,经理拉平收益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改变企业当年的收益数额,并不能根除已报告的收益缺陷,只能对企业未来的收益造成影响。

四、研究评述

对于巨额冲销的定义,每位学者的定义虽有可取之处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黄世忠从定性的角度定义,缺乏进行实证研究的可操做性;而吴水澎、刘斌、刘星是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条件下进行界定的,不具有普遍意义,相较而言,费振刚的定义比较合理。

国外对巨额冲销的研究多数采用实证研究,而我国的规范研究较多,赈灾逐渐想实证研究发展。国内外对不同时期的研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一致,例如,公司治理结构因素中一般都考虑了控股股东以及高管层变动对巨额冲销的影响,同时期的研究结论也有共同点。

但是该类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因素时,关注较多的是高管人员变更等,缺乏实证研究上市公司规模、控股股东等因素。另外,我国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巨额冲销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可从近几年中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来研究其对巨额冲销的影响

上一篇:现代为人处世之道下一篇: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