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教案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历史教案(共8篇)

高考历史教案 篇1

人民解放战争

测 试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0小题60分)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国共两党的矛盾

B.国内阶级矛盾

C.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20世纪4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振奋人民斗志,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B.反对美国对蒋介石的军事援助 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民主党派积极参加政权建设 3.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基本方针是

①和平建国

②独裁统治

③反共反人民

④消灭人民军队

⑤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

D.①②④ A.避免内战

B.和平建国

C.民主自由

D.团结协商 4.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中最重要的是

A.国民政府实行宪政

B.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方针 C.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

D.解放区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5.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的焦点问题是

①政治民主化

②国家前途

③国家的性质

④军队国家化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从国民党方面来说,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国民党打内战,不合民意,不合潮流

B.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开始崩溃

C.国民党军队自身的腐败

D.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 7.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区军民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C.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D.争夺重要城市

8.解放军能够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在于

A.正确的战略战术

B.土地改革获得农民拥护 C.国统区第二条战线形成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 9.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举行全国范围的战略反攻

D.举行战略决战

10.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的敌人的最基本条件。”这里的“最基本条件”是

A.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B.建立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C.取得占人口最多的广大农民的拥护、支持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1.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12.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其战略意图是

A.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

B.全面扩大解放区 C.解放中原、进取华中

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13.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最大意义是

A.决定了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14.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剿共”总司令是

A.傅作义

B.杜聿明

C.白崇禧

D.卫立煌 15.三大战役的胜利,最主要的战略意义在于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解放了北平

C.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

D.使华北、华东、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1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同几经转移,下列按转移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

D.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17.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内容不包括

A.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移到城市 B.党的工作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C.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D.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18.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下列关于1949年4月北平和平谈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谈判时蒋介石在南京执政

②谈判双方分别代表共产党和国民党 ③谈判以共产党提出的八项条件为基础

④谈判双方代表达成了文字协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0.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导因素是

A.战争的正义性

B.中共的正确决策

C.国民党的腐败

D.人民群众的支援

二.非选择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4小题40分)

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的目的固在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产党。„„政府„„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材料二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族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反之,如果共(产)党始终坚持武装叛乱到底,并无和平诚意,则政府„„自不能不与共(产)党周旋到底,别无他途。

——引自蒋介石《新年文告》中的几段话(1949年1月1日)

(1)“政治商谈”和“戡乱”分别指什么?(2分)“今日时局”是一种怎样的时局?(1分)

(2)蒋介石提出所谓“和议”条件的要害是什么?(1分)

(3)蒋介石提出的“和议”的目的是什么?(1分)

(4)据以上材料,判断蒋介石提出“和议”是否真诚(1分)?从材料中找出两个证据加以简要说明(2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三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实„„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作战方针(1分)?提出这一方针的背景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分)

(3)全国性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哪里(1分)?如何做出这一选择的(2分)?

(4)材料三是在怎的背景下提出的(1分)?其中的转折点是什么(1分)?你是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的(1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政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文告》(1949年1月1日)

材料二 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材料三 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政府及其军政人员的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摘自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1)蒋介石为什么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1分)?其目的是什么(2分)?

(2)司徒雷登为什么建议蒋介石下台(1分)?结果怎样(2分)?

(3)毛泽东1949年4月4日文告发展的背景是什么(2分)?李宗仁南京政府选择了哪一条道路(1分)?标志是什么(1分)?

24.(12分)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表明党和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1)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被国家列入红色旅游景点,结合上述地点发生的重大事件,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发展历程(5分)

(2)“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卢沟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也被国务院列入红色旅游景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合这些景点所反映的史实,概括归纳日本侵华的特点(2分)。

(3)江西省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革命遗址游),请你为旅游者选择三个必游景点,并说明必去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结合实际分析主要矛盾变化。2.C 从内战前夕的政治斗争特点思考。3.B 从本质上看蒋介石的基本方针。

4.B 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方针,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5.A 识记重庆政协会议的斗争焦点。6.A 从民心向背思考。7.A 识记课本相关知识。

8.A 重点强调解放军在实力对比居劣势情况下的军事胜利。9.C 结合课本材料思考。10.C 结合中国国情思考。11.B 从时间上进行对比。12.D 从战略态势上进行思考。

13.D 解放军从防御转为进攻,国民党军则相反。14.A 识记平津战役中国民党军的重要将领。15.A 从战略形势上思考其意义。16.A 回顾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迁。17.D D项为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18.C 结合农民斗争后期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19.D ①②两项均有错误之处。20.B 中共的正确领导是取胜的核心。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要点及解析:

(1)(联系抗战结束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思考)“政治商谈”:重庆谈判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戡乱”:蒋介石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今日时局”:人民解放军同蒋介石反动军队正在进行战略大决战,蒋介石面临解放军摧枯拉朽的军事攻势。(2)(指出和议的核心)保存伪宪法,保留反动军队。

(3)(从阶级实质分析其目的)取得喘息时间,保存反革命力量,维护反动统治。(4)(从统治利益、阶级立场等方面分析)“和议”是虚伪的。证据:一是保存伪宪法和反动军队等违背人民利益的条件;二是坚持反共立场,诬蔑共产党搞“武装叛乱”;三是推卸内战责任,叫嚷准备与共产党“周旋到底”。22.答案要点及解析:

(1)(明确战略反攻方针,联系其历史背景)方针:提出全国性战略反攻方针。背景:当时尚未完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但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重大变化。(2)(重点在战场形势)主力进行外线作战,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结合。

(3)(指明主攻方向,联系实际分析)方向:中原地区。选择理由:中原地区战略位置重要,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群众基本较好等。

(4)(简述背景和转折点,从战略态势变化去理解)背景: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后,揭开战略反攻序幕,各解放区也相继转入反攻,形成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形势。转折点即是1947年开始的全国性战略反攻。理解: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从此由进攻转入防御,人民革命力量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这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外反动派在中国统治走向灭亡的转折点。23.答案要点及解析:

(1)(结合渡江战役前的背景及蒋缓兵之计的实质思考)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一败涂地以及美国和国民党内的压力。目的:以和谈作缓兵之计,以获得喘息时间,准备卷土重来。

(2)(结合美国对蒋介石态度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思考)原因:国民党政治腐败和军事失败,使美国逐渐对蒋介石失去信心,寻求新代理人。结果:蒋介石被迫下台,由李宗仁任代总统。

(3)(结合1949年北平谈判的背景、目的和结果思考)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蒋介石下台后,李宗仁为代表的南京政府和中共在北平和平谈判。道路:李宗仁企图划江而治,选择了继续与人民为敌的道路。标志:拒绝在国共双方代表团达成的和平协定上签字。24.答案要点及解析:

(1)(结合这五个地方和中共有关的历史大事思考)①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②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胜利”的正确道路。③1935年,在革命危机关头召开了遵义会议,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④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⑤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制定了革命胜利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理论问题。(2)(贯穿爱国主义主题,从日本侵华的重大事件中总结基本特点)目的:以史为鉴,不忘国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日本侵华的特点:蓄谋已久,有计划、有步骤,制造事端,寻找借口;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极端野蛮残暴。

高考历史教案 篇2

2011年的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 综合研究今年高考试题, 可以说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新中带奇。具体来说, 有以下特点。

(一) 立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突出主干知识与焦点问题。

2011年历史试题均依据考试大纲或本省市考试说明, 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同时, 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与焦点问题。

1. 考查时间、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基本知识与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基本能力。

如北京文综第23题历史文献排序;天津文综第9题国际关系大事排序;上海单科第9题的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民族政权的对峙;广东文综第23题的马歇尔计划;福建文综第23题的杜鲁门主义;浙江文综第12题“小国寡民”;浙江文综第15题的明清会馆;江苏单科第15题罗斯福新政内容;山东文综第9题的科举制与读书、做官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等。

2. 焦点及热点问题是历年高考必然会涉及的问题, 在2011年的高考试题中, 侧重考查以下焦点与热点问题。

(二) 利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2011年高考试题运用了多种类型的材料, 如图片、示意图、漫画、海报、宣传画、表格、媒体报道、诗歌、歌谣等, 有的甚至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具体表现如下。

1. 图片材料。

课标文综第25题“货币使用示意图”, 第32题商品、资本流动示意图;天津文综第4题的“大清邮票”, 第10题的“马拉汽车”;江苏单科第7题“天津同升和帽庄”, 第17题“阳台对话”;山东文综第10题农业生产工具, 第13题营业执照;福建文综第14题的坎儿井, 第24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变化图, 第16题的境外抗战;浙江文综第22题的绘画作品, 等等。

2. 漫画材料。

北京文综卷第17题“殖民侵略”;江苏单科第2题“进士分布图”;福建文综第22题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漫画;安徽文综19题“近代德意志代议制 (政体) 的特点”;上海单科33题“对垄断组织本质的认识”;四川文综17题“20世纪初中国政治民主的社会诉求”, 等等。

3. 表格材料。

北京文综卷第19题企业结构表;山东文综第12题民族工业的发展;广东文综第17题农民会员数量变化原因, 第18题杂志封面等;上海单科第3题“欧洲中世纪的采邑制”, 第29题“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海南单科第22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日本政局变动的社会因素”;福建文综第24题“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等等。

4. 重要历史人物言论。

课标文综第26、27题, 分别摘选黄宗羲、苏格拉底言论;江苏单科第9题、第10题、第24题A, 分别摘选费孝通、毛泽东、米庆余等言论;福建文综第18题、第41题B, 分别摘选林则徐奏章和康有为、白寿彝言论;浙江自选第9题, 分别摘选夏衍、[美]马士的言论;海南单科第29题, 摘选奕䜣等言论, 等等。

5. 对思想史的考查较多, 难度相应较大。

江苏单科第5题用进化论的观点诠释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第13题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天津文综历史第3题李贽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课标文综第27题苏格拉底捍卫思想自由原则的主张;北京文综第20题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福建文综第21题文艺复兴时期探索与发现、思想与文化等成就;浙江文综第38题顾炎武的分权和评判君主专制思想;山东文综第27题黄宗羲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安徽文综第14题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对待西学态度的比较, 等等。

(三) 古今贯通, 中外相联。

2011年高考试题中, 贯通古今、中外相联的题目较多, 这类题目综合性相当强, 难度相对较大, 试题分值都较高。如天津文综历史第12题的古今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9分) , 第13题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近代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对全球化的认识;山东文综第27题明清儒家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福建文综第38题古今中国政治的重大变革;浙江文综第38题中国古代到现代的政治文明;安徽文综第35题古代和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等等。

(四) 贴近生活, 关注热点及地方文化。

1. 社会生活在高考试题中也成为命题关注的区域。如天津文综第6题;浙江文综第17题;江苏单科第7题, 等等。

2. 考查地方历史、关注地域文化。新课标自主命题的省市试题重视地方历史文化的考查, 给本地考生以亲切感。北京文综卷第12题北京出土的货币;安徽文综第12题的安徽名胜古迹和第35题的古代安徽经济, 等等。

(五) 文史常识与史学研究题屡有出现。

2011年高考试题重文史常识与史学研究的考查。如天津文综第1题的古今地名对照;山东文综第27题史实与史观;广东文综第38题;浙江文综第14题;安徽文综第22题;浙江文综第14题, 等等。

个案评析:

1. 课标文综卷。

(1) 创设新情境, 提供新材料, 在新情境下考生提取有效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主干知识少, 边缘化知识变得重要。尤其是选修内容。如第45题答案完全来源于材料中, 与课本知识无任何联系。第47题显得有点偏、难。

2. 北京文综卷。

(1) 稳定性。试题形式和分值仍然保持不变, 材料沿袭以往风格。即围绕某一主题, 引用四段材料, 探究四个问题。如第37题以“国家制度”作为切入点, 分别从“秦到汉的政治制度”, “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等4个方向设计问题。 (2) 时代性。北京文综卷从来不刻意回避热点, 如第38题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努力。

3. 天津文综卷。

延续2010年的试题布局, 将政治、历史与地理三部分明确分开;关注主题知识、热点问题, 如第6题的民生问题、第7题城市化、第8题的危机意识、第9题的单位GDP能耗、第12题的法制与社会。

4. 安徽文综卷。

继承2010年试题的特点, 稳中求新。 (1) 创设新情境, 引用新材料, 知识考查与能力立意并重。如第12题的安徽境内的文物古迹;安徽文综第13题绘画作品;第16题的中国军队境外抗战;第19题德意志第二帝国漫画;第20题大国崛起示意图。 (2) 选修内容一改2010年单纯采用选择题的方式, 而是一道选择题、另一道与非选择题相整合, 分值基本基本稳定在10分左右。 (3) 两道非选择题的设计可以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一道题延续2010年强综合、大跨度的设计特点, 如第35题中国古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另一道题则是中外横向对比, 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如第36题的政治制度变化。 (4) 关注社会热点。如第22题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露问题。

5. 福建文综卷。

(1) 考查内容基于模块, 突出主干知识, 引用丰富材料, 体现能力立意。如“坎儿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美国的经济危机。 (2) 运用新材料, 纵横考查历史知识。如第38题第二小问, 通过三个时段和三幅漫画解读出有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与当时的国际环境, 总体要求比较高。

6. 广东文综卷。

创新仍是广东历年高考试题的特点, 2011年表现为:如第16题以辛亥革命后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为题, 从微观中看辛亥革命宏大历史的影响;第17题以大革命时期农民入农会的数量变化看北伐战争的影响;第38题将历史知识与史学研究相结合, 第39题以探究的方式考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思潮的兴起与变革, 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等等。

7. 江苏单科卷。

(1) 选择题的材料来源广泛, 图文并茂。如第2题、第6题、第7题、第11题、第17题等。试题难易度起伏较大。如第1题学生可能就会碰钉子。其他如第6题、第9题等难度亦不小。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如第2题的科举制、第4题的行省制、土地制度的变迁等。非选择题以“小切口、深分析”的方式设计, 新颖而有高度, 具有综合性、探究性的特点, 如第21题儒学的教化功能;第22题剖析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表现及评价;第23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原因、对政治的影响及认识。

8. 山东文综卷。

(1) 灵活考查思维能力。如第11题通过对近代纺织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数量比较, 考查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不均衡性, 考查历史思维深度与广度。如第15题从空间上涉及欧美四个主要国家, 从时间上涉及近代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三个历史阶段, 考查考生对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 (2) 突出研究性, 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如第27题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 突出了史料在历史探究中的地位。

9. 浙江文综卷。

整体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 凸显理解和应用能力, 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融为一体;贴近时代生活, 强调“以史为鉴”。不刻意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辛亥革命100周年、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中东问题, 引导历史教学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世界意识的现代公民;注意梯度区分, 关注知识联系, 如第12、21题中外关联, 第38题古今贯通, 等等。

二、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提升策略

高考复习要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一) 夯实基础知识, 理解历史概念。

考题形式千变万化, 新颖材料层出不穷, 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大家的历史知识贮备上面。因此, 要脚踏实地, 稳步推进, 牢固地掌握备考知识点, 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为下一轮综合复习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重要经济政治制度、重要历史概念、重要历史结论等, 并作相应的分类、对比研究;通过多种途径梳理主干知识;注意对历史素养方面知识的复习。

(二) 把握历史主干, 重构知识体系。

在夯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意义重大。最好是打破模块局限, 构建通史框架体系。按历史发展的阶段重新整合历史知识, 构建通史框架, 加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史观。

(三) 了解基本史观与史学范式。

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证史观。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现象与本质;实事求是;英雄与人民群众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等等。

2. 全球史范式。

要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将中国史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考查。尤其是要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主动融入世界, 参与国际竞争的原因、表现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3. 现代化范式。

它强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 推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 从而带动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变化。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现代化的理论来阐释历史。

(四) 关注人类社会。

在平时复习时, 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 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与逻辑性, 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公民意识为例。历史上, 封建专制制度、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封建落后的思想文化培养了适应封建政治文化发展的臣民意识, 根本谈不上什么公民意识。近代以来的思想启蒙运动、政治革命, 公民意识在不断提高。但近代的中国, 民众的这种意识却极其淡薄。改革开放后, 随着思想得到了较大的解放, 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 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民主、法律意识得到提高。在复习过程中, 以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为主线, 联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法律制度与人文主义, 古代中国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革命, 现代中国的民主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等史实, 来构建小专题进行复习。

(五) 训练高考试题, 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只能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是毋庸置疑的,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要注意训练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尤其是新课改区的试题) 。

高考历史教案 篇3

一、看花不见花,花儿原在树丛下——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特点分析

2012年湖北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是我省第一次使用的课标类型高考试题。与以往的高考大纲试卷相比,试卷总体体现出以下特点:

1.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研究性学习。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命制。试题全都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变换新角度、呈现新问题,检测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与历史素养。试题开放性加强,重视对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答案在语言组织上更科学。

2.凸显历史学科特点,渗透情感体验。试题没有追随社会热点问题,而是恰当关注时代主题,许多试题体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试题贯穿着唯物史观等史学理论,彰显着当前流行的文明史史观、全球史范式、现代化史观等史学研究理念与方法。

3.试题稳中有变,体现人文关怀。试题在内容分布、阅读量、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客观题以政治史、经济史方向的内容为主;史学常识和史学方法类题自然地渗透到整个试卷中。主观题突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向内容的整合,中外关联,古今贯通。试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和分布比例比较合理,其中选修的试题材料新颖,可读性强,设问指向明确,考生容易着手作答。

4.重视基础知识,坚持能力立意。试题围绕主干知识命题,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解读史学文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否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排列位置改变,历史学科挑战加大。2012年湖北省文综试题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历史学科试题排列位置由以往的第二位变成了第三位,这对历史学科备考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一年高考文综试卷对考生来说都是挑战,其中历史试题的难度一直都很大,考生对历史学科有较强的畏难情绪。

二、寻寻觅觅,方知小径通幽景——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主题分析

结合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具体考查内容,举例说明历史试题呈现的命题主题:

1.挖掘丰富的细节,凸显民生问题。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4题考查考生理解监察制度与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关系,进而理解制度与国情的关系,反映我国追求社会公平的现实;40题,从交通信号灯变迁的角度,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作出正确分析和解答。充分显示历史学科对现实的关照与关注。

2.回应时代主题,彰显民主发展的大趋势。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当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诉求时,高考试题在古今政治法律上着眼,体现了史鉴功能。从对清朝的内阁制度、古罗马的案例、中国古代专制政治的评述的考查,体现了民主的阶级性与阶段性。从中提高考生对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与艰难的认识。

3.注重人文积累,强调学科综合能力。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5题以宋代杭州的故事引入,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考查了考生对人文知识的积累,考查了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nlc202309040422

4.考查学科素养,落实知识能力目标。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30题要求考生既需掌握时间定位,又需结合时代对1895年前后人们的观念进行考量。

5.合理构制试题,促成学生情感的提升。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33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通过“下海潮”理解政策与现实的关系。

6.命题更开放,探究性、开放性加强。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41题重点考查学生评析与阐述观点、运用史实论证问题、合理规范组织语言的能力。该题把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史实整合起来,从纵向看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从横向看则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引发考生的思考。试题灵活、答案开放而有度。检测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史学功底。

三、蓦然回首,灯火阑珊路在前方——2013年历史备考具体策略

对2013年历史备考我们既须心中有方略,又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研读课标与考纲,特别是考纲,明确要求自己夯实基础。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法定依据。高考试题的精神内质和呈现形式要符合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高考《考试大纲》坚持“四个方面”,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这些要求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基本吻合。

大家一般认为,研读课标与考纲,特别是考纲,这些都是老师的事儿,与我们无关,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考纲是高考命题最直接的依托,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既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对考纲进行解读,也可以自己结合考纲进行全面温故与整理,以期明确命题的知识范围与命题方式,熟悉重要史实与相关能力,为提高高考应试能力打基础。这应该是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更新观念,但教材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根据新的课程观,教材不再是我们唯一的学习资源,而是资源之一。许多考生主观地认为自己使用的教材不重要,可以抛到一边不去管它。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历史教材是我们学习、品味与理解历史知识最主要的载体,也是我们知识结构与知识框架形成的重要依托。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也是依据教材展开的。老师提供的素材和资源当然重要,但许多只是一些知识点的合理补充或伸展。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与解读程度对我们后期的备考信心有重要影响,而且教材里面有大量反映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内容,这是目前历史高考试题中关注的重点之一。由此可知,在更新观念时,我们要把对教材的有效利用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要把教材用得全面、精确、合理,不留任何空缺与遗憾。

3.2013届高考复习具体的备考建议。

一是制定周密而详实的计划。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一轮复习阶段,学习的重心应在复习基础上。我们制定计划后应该有条理地推进,每个复习阶段的重点要明确。最好是把自己的计划与老师的复习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分配时间和合理利用时间。没有计划的复习一定是低效的。所以,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复习计划。每天有计划,每周有计划,每月有计划,而且都要落实到位。这种复习的过程一定会让我们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二是精读教材,不留空点。复习时不能存在猜题和押题的侥幸心理,必须重视知识的全面掌握,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位,把每一个基本概念理解透彻。第一轮复习备考要把课文中的阅读文字、插图、表格、前言、注释、大事年表等仔细阅读并加以整理,不要怕浪费时间。这样做既可以强化主干知识复习,又能兼顾到边角知识的落实到位,使之成为提高考试成绩的新增长点。

三是抓主干知识的专题整合,对历史概念要把握清楚。重视对知识点的系统化分析,重视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体会其中蕴含的整体构思的思路,逐步理解高考典型题型的思维方法。建构知识体系切不可只进行简单的知识堆砌,而要主动的思考和质疑,在与老师或同学们的讨论和探讨中,自主完成专题建构,从而提高自己理性分析历史试题的能力和策略。要善于把零碎的知识归于某一知识结构中,不要让记忆过细的知识成为记忆的负担。尤其是在高三后一阶段要加强对主干知识的专题整理,把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四是联系社会生活,主动关注现实问题。近年的高考试卷体现了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问题、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思想,凸显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在复习备考中,我们须善于阅读与领会各种时政信息,关注身边的时政热点,把握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对热点问题的复习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从历史学科体系内挖掘和现实热点相联系的隐性历史知识,把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在现实和历史之间,增加自己对历史学科的感悟力与思辨力。

nlc202309040422

五是不要盲目的大量做题,训练要讲究规范。历史高考复习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所有知识点需要进行“地毯式”搜索,做到不缺不漏。因此,仅靠简单地做题达不到一轮复习应该具有的效果。盲目做题既没有针对性,更不会有全面性。不过,对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答卷上的,因此不做一定量的练习也是不可取的,但练习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加强限时训练。我们要特别重视对答卷规范化的训练与养成。一是要从规范答题的程序入手,如材料解析题中一般要注意以下步骤,“通览试题→审题解难→透析材料→整理构思→表达成文”,把答题规范贯穿到各个环节之中;二是要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养成思考与作答的规范。如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形式需“六化”,即答案提示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语言化、学科化;答案内容面要宽、点要齐、话要简,要史论结合,避免文学化语言。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最多用两至三句话表述即可,同时注意凸显关键词。在知识或概念模糊的情况下一定要回归课本,注意掌握教材上的知识与概念的表达,注重对知识点运用方法的总结。

六是要有攻坚意识,尤其要聚焦高考中的常考点。特别是其中必考而自己还没有掌握好应对策略的内容,如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历史小论文写作,2012年新课标卷的评析“冲击——反应”模式的小论文就让考生有眩晕之感。历史小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一是论点(观点),需从材料关键词中找出;二是联系知识,罗列论据,论证观点;三是合理安排结构,论证过程中逻辑要清楚、严密,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应采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要做到下笔成文,讲究格式,不能像问答题一样仅是回答问题,而须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论文中要进行分段,以便突出结构。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确保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每一年都以“稳中有变”的方式呈现,但高考历史试题对我们考生的要求是稳定的。主要考查我们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学科素养、人文素养和现代公民素养,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提取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考查大家对新的史学观念、一般研究方法的把握等。把握并逐步实施这些要求,必然有助于2013年高考历史学科取得更好成绩。

责任编辑 赵玉渊

高考历史教案 篇4

---

一、古代中国专制主义制度的演进

1.战国时期萌芽:(1)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2)实践上,各国变法,重点是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秦朝创立:(1)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2)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 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3)意义:巩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

3.西汉巩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隋唐完善:(1)内容: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2)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把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北宋加强: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7.明清极度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清增设军机处。

二、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总评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6.总评:(1)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②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③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

③思想上,使读书人只知埋头皓首穷经,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科学发展,文化专制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

——注意答题的空间布局

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阅卷的操作方式,所谓网上阅卷主要是指评阅非选择题。每一题由两名不同的评卷人员分别评阅。若两人评出的分数之差超出评卷专家组设定的评分差值,则要进行三评;若仍超出评分差值,再进行四评。评卷组组长利用电脑及时监控每一位阅卷人员的评卷质量,及时协助评卷人员正确掌握评分标准,确保评卷质量。从评卷的操作角度来讲,有两个方面考生尤其要注意。第一是字迹一定要清楚,如果模糊不清,扫描之后很难保证阅卷人员能够从中找到得分点。第二是一定要注意答题区域。有不少考生答题的时候粗心大意,如:把26题的答案写在27题的答题框内,把28题的答案写在29题的答题框内。这种试卷如果被阅卷人员发现了,一般会被当做问题卷提交到组长那里,由组长调看其他题目的答题情况,如果确实是答错了区域,也会协调一下评阅。但问题是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有时候阅卷人员一不留神就会直接给零分,而不把它当成问题卷提交。这样就造成了失分,非常可惜。

阅卷专家对卷面规范的一般建议

(1)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主观题通常采取网上阅卷的形式,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着要点。

(2)答案要“三化”:条理化、要点化、序号化,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

(3)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因此答主观题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4)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实例点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和唐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2)以对地方的统治措施为例,说明宋朝统治者是怎样根据时代的需要对政治制度作“变动”的。

(3)为什么说明清时期中国政府是“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4)结合你对以上问题的理解,谈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考生甲

点批(1)基本史实掌握尚可,答案能够做到提示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展示。(2)审题方面不够细致。设问(2)忽略了题干中“地方措施”的要求,答非所问,基本史实记忆也不扎实,汉代、宋代史实相混。寄语 1扎实准确掌握基础史实。

2审题应细心,弄清命题意图、设问方向。考生乙

点批(1)设问(1)对“中央集权”概念理解不到位,对唐代主要政治制度记忆不全面。(2)设问(2)漏答。(根源可能是识记不清)(3)设问(3)出现识记性错误。寄语 1避免粗心。

2强化对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

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规范答案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

(2)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将地方上强壮的士兵挑选到中央,编成禁军;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设通判对其进行牵制;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转运中央等。

(3)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清代增设军机处等。通过这些措施,皇帝将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全部集中到一人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高考历史教案 篇5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3)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4)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5)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考纲明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主干知识 理一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以多元史观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试 答

提示:(1)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

(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新中国成立,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吗?

试 答

提示:否。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3.人民代表大会等同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吗?

试 答

提示: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能说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怎样的区别?

试 答

提示:①经济基础不同:前者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者为资本主义私有制;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前者为全国人民,后者为资产阶级。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治”吗?

试 答

提示: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正式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各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四、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3)含义

①“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5)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①香港回归

a.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

b.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

①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③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②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③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④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一样吗?

试 答

提示: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者不要弄混。

7.我国成立最早的和最晚的自治区分别是什么?

试 答

提示:最早的是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最晚的是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8.什么是村民自治制度?

试 答

提示:村民自治制度是当前农村治理的基本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人民公社解体以后农村基层的一种新组织形态,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国家的支持、引导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直接的社会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9.试图解一下一国两制。

试 答

提示:

10.当前阻碍和推动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各有哪些?

试 答 提示:阻碍因素:①岛内“台独势力”;②国际反华势力。

推动因素: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②“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③中国综合国力增强;④两岸交流加强;⑤两岸民心所向;⑥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且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1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相同吗?

试 答

提示:否。二者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有本质区别。

(1)港澳问题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其本质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2)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结果,台湾和祖国大陆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 答

提示:(1)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统一战线政策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2)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计划经济形成。

(3)文化:毛泽东思想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总之,在各方面发生了本质变化,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史论要旨 背一背(先填后背)](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临时宪法和建国纲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3)“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造成**局面。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得到发展和完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

(5)“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向祖国的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6)“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WEIKAODIAN 一 ①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都由②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反映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反映了它具有人民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人民民主原则;③反映了它具有全权性。

二 前三届人大代表构成表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1)人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式,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

(4)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

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微考点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WEIKAODIAN 一 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

思考1 史料一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二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②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思考2 史料二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②表明其内容是自治权。核心是自治权。

三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①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思考3 史料三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基础是少数民族聚居,核心内容是自治权。(3)坚持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微考点3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 WEIKAODIAN ①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 制度可以不同,但②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祖国统一后,③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④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页

思考 史料反映出“一国两制”构想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其根本目的是为实现祖国统一;②表明其前提是一个中国;③表明两种制度并存;④表明高度自治。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

(1)目的明确——统一祖国;前提保证——一个国家。(2)制度不同——两制并存;权力特殊——高度自治。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综合点1 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异同ZONGHEDIAN

[要点整合]

[针对训练] 1.[2015·甘肃河西联考]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可知其为建国之初,排除A、B两项;宪法不会再有这样的规定,而是规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与材料不符合;只有C项所述符合这种精神。故选C项。

综合点2 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9

[针对训练] 2.[2015·贵阳一中模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 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 答案 B 解析 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三者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B项正确。

Step3 名家评史解读

1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约瑟夫·奈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本段材料是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对中国现代民主方式的评论。(1)作者认为中国的民主方式是不同于西方的一种特殊的民主模式。政治体制与其国情相适应。(2)中国的民主方式对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

2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起伏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两岸政治互信基础与共识是决定两岸关系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并制约着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空间。近年来,两岸固有的深刻矛盾再度凸显出来,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正因如此,大陆不断呼吁和推动两岸进行政治对话,通过对话,增进双方互信,了解彼此想法,积 10 累和形成共识,最终找到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

——李逸舟《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历史

方位,积极推进两岸政治对话》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材料主要是指明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作者认为相对于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和平发展而言,两岸政治互信与政治共识还显不足,基础还不够扎实牢靠,明显滞后于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的水平。两岸政治难题是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有着种种内外复杂的原因,不可能期望一蹴而就,需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采取务实做法,共同探寻双方都可接受的可行办法。

真题典例

1.[2015·安徽高考]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C 解析 《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论联合政府》和《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作的报告,都不符合题干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的限定,故A、B、D三项错误。选C。

2.[2015·北京高考]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难度较低。①发生于1958年,②发生于“文革”时期(1966~1976年),③发生在1954年,④发生在1997年,故正确选项为C。

3.[2015·四川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

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答案(1)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要求:观点正确,史实任举一例,史论相符。

解析 第(1)问参照①②的表述,按照时间顺序,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变化为主线,紧扣两个时间:1949年9月、1954年12月,分别予以整理和陈述。第(2)问具有开放性,紧扣“共同经验”,迁移所学知识回答。注意观点与论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也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

考向分析

(1)新中国的成立和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热点。复习中应特别注意对第一届政协会议、政协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等。

(2)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定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都是高考重点。复习时可与西方民主政治相对比,全面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3)从理论和成功实践两方面考查“一国两制”,复习中要紧扣“一国两制”概念理解港澳地位、政策影响等。

(4)结合社会热点,考查两岸关系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有利于祖国统一的因素,强化国家统一的意识,激发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仿真练习

1.[2016·江苏诊断]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C.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A项中“最佳模式”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项中“无需借鉴西方”错误;D项明显错误。所以只有C项所述是正确的。

2.[2016·武邑调研]下图为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知识网络。下列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13

A.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B.边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实行间接选举 D.民主与法制渐趋完善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该制度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逐步发展健全,D项符合题意;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A项错误;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说法错误;我国基层民主实行的是直接选举,C项错误。

高考历史教案 篇6

杨宁一北师大教授,文综高考命题组历史学科负责人

1、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既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考试测量的研究首先需要从学科知识出发。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同时,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2、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3、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内容。在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

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也有材料题等形式,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4、在考试测量中,试题所使用的基本知识点完全取自教材,论述题参考答案也依据教材,有时答案本身就是教材上的原文。

5、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但是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

6、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例如,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7、考试测量固然是以能力为主,但是能力的考察也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托,同时知识本身也仍然是考试测量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确定学科的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其实,即使没有明文确定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的实际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个判断:哪些知识可以考查,哪些知识不能纳入考查范围。

8、考试大纲做了较大调整,提出了四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目标是文科三科共同的,是按照考试思维过程编排的。作为历史学科,以前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考试测量目标以往是、今后也应该是教学目标和高考考试测量目标二者的结合。因此,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也是今后考试测量的重要目标。

10、之所以提出全面把握考试测量目标,是因为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考试测量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它能否作为考试测量目标,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思想感情,是无法考查的。本文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借鉴以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考试测量目标之一的经验,应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能够考查的。例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

12、在实际命制试题时,需要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有意识地实现考试测量目标,避免主观随意性。分析以往的各种类型的试题,可以看出是由于没有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造成测量目标的遗漏。例如,材料题是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材料处理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但是近年来的材料题大多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文字理解和提取信息上,几乎没有对史料本身的鉴别评价、史料和已有结论观点的比对等内容。高考考试说明中已经明确提出材料处理所要考查的几个方面,显然,造成遗漏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从目标出发命制试题。

13、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例如,测量目标是通过测量手段来实现的,考试测量目标决定测量手段。当前,在考试测量内容和目标都有新的变化的形势下,测量手段也应该相应重新进行审视:现有题型是否能够充分实现测量目标,是否增加新的题型,如何有效的发挥现有题型的功能,等等。

14、进行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需要有紧迫感。当前,只有部分省份进入新课标的实验,2007年才开始实施新课标下的高考,似乎改革不必那么急迫。但是,考试测量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必须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而且,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考试测量的改革不是小规模的调整,变动幅度相当大,需要不断探索,才能积累起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此外,如果不是从现在起开始进行改革,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命题,势必与未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严重脱节,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本文希望大家来共同关心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未雨绸缪,实现向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的平稳过渡。

15、要充分发挥题型的功能。为加强考查学生的能力,应该尽可能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如:选择题,提干尽可能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情境;非选择题注重与现实对比,重视对材料的评价,适当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设问。

高考历史教案 篇7

一、合理定位,充分准备

高三历史复习应该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结合学校、班级的具体学情,合理定位。只有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目标和复习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

学习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说明,我得出以下认识:第一,考试说明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正气[4]。

3.2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作弊现象折射出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堪忧。为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讲座,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学生答疑解惑,矫正偏斜的心理;加强诚信教育,使其克服虚荣心理、侥幸心理,能以正确积极的人生观迎接挑战[5]。

对已经作弊的学生更要关注其心理变化,及时做好教育和心理疏导,避免其破罐破摔,再次作弊或是一时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事情。如2009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一女生补考时被监考老师发现手上写有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后跳楼,摔断了双腿。这样的结果令人痛惜。我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原本性格开朗、学习、思想表现不错的学生,由于一次考试作弊,思想、性格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孤僻、不合群,放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课程考试成绩只有几分,不愿参加班级活动,除了玩对什么都提不起劲。这并非教育部门和教育者惩戒作弊学生的初衷。

3.3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为人师表者应具有高尚的品德,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为培育出优秀的人才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改进教学手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教管导,严肃课堂纪律,向课堂要质量。对缺乏职业道德、弄虚作假的教职工,应加强师德教育,并制定、采取具体的处分措施,与考核、晋升等挂钩,经教育不改或情节严重者,应调离教师岗位,以杜绝纵容和帮助学生作弊行为发生。

3.4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3.4.1健全导师制。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主要由辅导员负责,学分制下应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指导。导师应从负责本专业的专业课或基础课的教师中,选拔品德好、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导师的资格、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考核、岗位待遇。

3.4.2灵活的考核方式,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课程考核时应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全面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开卷、闭卷、开卷+闭卷、实验、调查、小论文、分阶段考核等,将考核落在实处,考出学生的真才实学。我校专业课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考试几乎都是闭卷方体的教学要求;第二,对于历史基础知识重在灵活运用,重在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三,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记住历史,而且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第四,高考改革,应该是有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于新课程的推进。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高考试题的历史思维水平应该符合中学生的特点。

从新课程标准、新高考的说明来看,高三复习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能的培养上,教学的难点则放在学生历史思维水平的提高上。

高考不仅是一次考试,而且是一次身体、心灵、知识、能力的综合较量。要赢得高考的胜利,首先就要做好思想准备。师生必须树立信心,制定合理的阶段复习目标。在按计划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复习的实效,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调整复习式,学生作弊时有发生,而思品类公共课采用平时成绩、小论文、期末考试三大块按比例计算成绩,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加闭卷方式,未发现学生作弊。

高校的课程成绩评定反映出其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成绩轻平时学习态度的错误思想。如:一位学生平时表现很好,平时成绩90分,期末考试没考好,只得了58分,他的课程成绩58分。另一位同学平时成绩50分,考试65分,按3∶7的比例计算得课程成绩60.5分。这样对第一位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种挫伤。建议严格平时成绩的考核,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期末考试不及格也应按比例计算课程成绩,鼓励学生重视日常学习。

3.4.3规范考试管理,及时、从严处罚。

学校有了相应的考试政策,还要从考试管理上下功夫,要针对当今人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和行为,精心组织考试,严格考试要求,严肃考场纪律,认真做好考试管理,以有效的管理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如试卷保密、单人隔坐、双人监考、禁带手机等通讯工具、随机排座、座号保密等,对作弊的学生要及时、从严处理,以儆效尤。鼓励犯错误的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其他学生不要作弊。

3.4.4作弊举报制。

由于在高校评奖、助学金、入党、评选先进、报送研究生等都与成绩直接挂钩,在高额的奖金、美好的前途诱惑下,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为了超越他人,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成绩而选择了作弊。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可实行举报制,一旦发现学生有作弊行为,一律取消其评选资格,对于教师失职,就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参考文献:

[1]冯利君.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浙江统计,2008,(1):26-28.

[2]马慧馨.透析考试作弊重视心理健康[J].成才之路,

[3]程瑶.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制度,预防考试作弊现象[J]四川农业人学学报,2008,(3):305-307.

[4]刘江兵.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及对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2):59-61.

[5]石涛.试论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原因及遏制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4):93-96.

浅析历史中考与复习

刘定洲

(江西省南康三中,江西南康

摘要:现在的历史中考兼有水平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两种功能,对初中历史教师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本文作者就如何搞好初三历史复习,结合教学实践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一、明确复习目标,制订好复习计划

1. 明确中考考试范围与考点。

明确考试范围和考点,是初三历史中考复习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工作。初中历史中考内容涵盖了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多方面内容。明确大范围后,引导学生按照历史内容,不盲目追赶复习进度;要思考上一阶段复习的得失并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复习教学。

其次要做好教学准备。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读必修和选修课本,仔细对照高考说明的考核内容,确定复习的主干知识的范围和相应的能力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从中得到启发;主动和校内外的其他老师交流,有选择地汲取他人的复习教学智慧;多渠道地搜索、遴选、积累与高考考核内容相关的好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展开新课改下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

二、依据理论,科学复习

课程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该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就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所以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促进作用,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历史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发展自我反思能力,保障历史知识生成方式的个性化。

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在复习过程中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学生现有水平的教学,会阻碍学生的提高。学生提高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复习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对学生的知识和学科能力“有底”,如此,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测试、课堂教学等多种途径,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现有历史知识水平、学科能力水平,与新课程标准、新高考要求对照,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复习措施,落到实处

(一)建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知识。

知识的获得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的质量越高,思维的能力就越强。按照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江

知识的六要素(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等)找出具体的知识点,然后指导学生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思考怎样复习并找出一种最佳的复习方法。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2. 制订好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我们在开始全面复习之前必须制订好详细的复习计划,把每一堂复习课的内容都安排好,还要把复习计划告知所有的学生,让学生也心中有数。这样,每一堂复习课都很充实,做到有的放矢,忙而不乱,不至于对历史复习产生畏难情绪。这是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决胜中考的前提。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苏省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高考说明,课堂上师生一起梳理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就可以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否则,可采用教师提供体系框架,而且要学生补充史实的方法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带领学生挖掘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组织知识,帮助学生强化历史概念、深化历史认识。课后学生能复述知识框架、历史概念。

(二)课堂提高能力,课后合理训练。

江苏高考说明列出了四项考核目标,比如在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时,可以选择材料解析题作为突破口。在课堂上,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教师示范如何“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接着学生练习相似的材料,并且总结基本技巧。而且要时时提点学生在之后的练习中运用。

在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方面,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要讲清讲透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事物的阶段性特征。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命运也是不同的,如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阶段特征中去考察分析,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得出启示,发展思维。此外,教师还要提供比较、归纳的一般方法,鼓励学生质疑、思考和辩论;提供思考的角度,促进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自己完成对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说明和论证。

根据记忆的规律,及时复习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当天的巩固练习与课堂复习相配套是很必要的。我认为可以选择与当天课堂教学中能力要求一致的练习,并非仅仅是知识内容的同步。

综上所述,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教无定法。但是不论哪种复习教学都应该体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江苏高考说明的精神,更要符合学校、班级的学情。只有这样,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才会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考历史复习策略探究 篇8

关键词:整合;精做;专项;综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106

从近些年的高考历史题型来看,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纯记忆、纯知识性的内容逐渐被淡化,给当前高考历史复习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创设新的复习思路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本文主要联系高考历史题探索高效的复习方法。

一、紧扣考纲,合理整合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考纲是考试纲要,是我们教学、复习的依据和目标。它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如果我们的教学、复习把握不准考纲,那学习必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学生复习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所以,高三教师要格外关注考纲、研读考纲,紧扣考纲所列的知识层次,把握考纲的每一点目标要求,并始终将考纲贯穿于复习之中,这样复习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复习时紧扣考纲还不够,教师必须还要学会大胆合理地整合知识结构。因为学生在复习时面对三年所学的厚厚六册书中所出现的庞大知识体系,如果知识结构模糊,又不能灵活理解、运用所学知识,那么在短暂的考试答题时间(不到一小时)要想取得历史科的优异成绩是绝不可能的。而学生成绩的提高与教师在复习时“精兵简政”的复习策略是分不开的。即在紧扣考纲的前提下,合理把握知识结构,认真整合复习体系。初中三年的历史虽然有几十万年前的人类起源、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虽然也有着兼顾东、西方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但不外乎分为中外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而且每段时期的历史又都有着政治史、经济史、科技文化史等共性,所以只要把这些知识结构梳理、整合清楚,形成清晰的知识轮廓,然后分门别类、完整、系统地给学生逐个讲解、分析。这样,学生心中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思考问题有清晰的知识思路,做题有丰富的知识积累,答题肯定会得心应手,不出偏差。

二、精做习题、训练审题,减负增效

毋庸置疑,如果历史复习没有高质量的训练题,那复习肯定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效的,但如果复习时每卷必做,每题必讲,也不值得提倡:无法保证试题中知识的高含量,也不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度。这样的复习,无疑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使其身心疲惫、麻木,还让学生所获甚少,高度劳作,低效结果。难怪学生对这样的复习既反感又畏惧。所以,在平时复习时,笔者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科学地选择一些精妙的试题,如考试时、训练时学生易出错的题目;如卷中有一定难度、囊括很多知识点、综合分析性较强的题目;再如一些既能测量出学生的思维个性、又能发挥宽阔的思维空间的即兴发挥题让学生当堂练。一堂课中,通过对这些试题的精做细讲,学生既反思了过失,也逐步积累了独立思考、完善总结的能力,同时还打破了复习课堂惯有的沉闷,调动了学生复习的自主性、参与度。

现在的学生大都聪明、灵活,但他们做题浮躁,马虎的观象也不鲜见,历史开卷考试更是如此,许多学生走出考场时兴高采烈,觉得胜券在握,可发下试卷目瞪口呆,懊悔不己,原因是审题不细或看错了题或误错了意。为此,笔者在复习训练时还特别着重他们审题习惯的培养,刚开始时,训练他们即兴说题,即面对一道新题,说出答案,再说出题中关键词及有效信息,这其间,因为开卷的缘故,思考时可以翻书、查资料,但有一定的限时,这种即兴答题法既节省大量写的时间,又最大限度开动了学生的脑筋,还把学生的审题思路,审题习惯暴露无遗,这时,有些学生答题不对或不准确,出现了审题错误,找不出题中关键词及有效信息的现象。这样,让他再大声读一遍题,边读边思考,重新理解题意,找出错误之源,这时,许多学生会恍然大悟,叫道:“我看错题了”、“我想错了”,当然,也有学生坏习惯根深蒂固,至始至终都找不出问题,那我就首先指明其错误根源,再慢慢讲解,细细分析,让他明白思路与方法。这样的审题训练,使学生的审题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审题失误大大减少,理解题中关键词及有效信息既快又准,这样,做起试卷的效果好多了。

无疑,精做习题、训练审题这样的减负增效法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复习目的,提高了复习质量。

三、注重专项训练,强化复习效果

专项训练,是为了夯实基础,对知识点合理整合,也是为了积累学生的考试经验,这种专项训练必须要适量进行。如对历史开卷考试中分值高、基础知识性强、覆盖面广的选择题,笔者在复习时就专门印刻了一些试题进行比赛训练,这些训练题或是学生较易出错的,或是历届各省、市高考试题的精选,或是在答题上有特别技巧需要教师强化点拨的,比赛训练时一是比规定的时间他们谁做的快,二是比在快的基础上谁做的对题多,刚开始时,因为基础不扎实,或题题都翻书找答案,速度并不理想,正确率也不高,但慢慢地,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也找到一些答题技巧与方法,速度上来了,正确率也在逐步提高。当然,既然是比赛,笔者对每次的获胜者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自掏腰包买的一个精美的练习本,一个甜甜的棒棒糖……奖品虽然小,但提升了他们做题的兴趣,让他们在竞争中,激励中成绩悄然上升。

四、关注热点、焦点,加强学科渗透,增强综合能力

从社会现实中寻找题眼。历史高考历来关注热点,体现人文精神和与时俱进思想,因此我们要善于从社会现实中寻找题眼。下列一些历史问题就具有较强的时化特色:1.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行的艰苦探索以及党的自身建设问题。2. 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问题(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意志)。3. 历史上的轻徭薄赋政策的实行及其影响(轻徭薄赋政策与国家稳定、社会发展之关系)。从国际来说,大国霸权主义(美国单边主义)、地区冲突、种族暴力、反恐斗争、无核谈判等,这一切说明,重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各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共同任务。因此,维护国际和平问题便显得更具现实性。

上一篇:关于圣诞节周记下一篇:我记忆中的眼泪作文